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几种主要路径及其条件。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余额为纵轴,贸易收支变化的曲线呈J形,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

在国际收支调节过程中,采用何种手段来进行调节,其条件和结果如何,是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内容。在这里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几种主要路径及其条件。

1.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J.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弹性的基本概念。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弹性越高,意味着数量对价格的变动越敏感。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其公式分别如下:

img23

(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现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从$1/img247贬值到$1/img25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见表2-3所示。

表2-3 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出口收入(美元)的影响

img26

从表2-3中可以看到,在第一种情况下,人民币从$1/img277贬值到$1/img288,折算成美元的出口商品单价相应地从1美元下降到0.875美元。由于价格的下降,我们假定出口数量从10 000增加到11 000,但是,出口的美元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10 000美元下降到9 625美元,出口数量从10 000增加到12 000时,出口的美元收入才从10 000美元增加到10 500美元。这个例子说明,当出口数量的变动率小于贬值引起的价格变动率时(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第一种情况),出口的美元收入不能增加;而当出口数量的变动率大于贬值引起的价格变动率时(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第二种情况),出口的美元收入才能增加。

表2-3只考虑了汇率变动带来的出口影响,但汇率变动还会对进口产生类似的影响。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img29

(3)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为什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呢?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在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本币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发生一次性的恶化。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供给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而进口商则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增加进口。在短期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有可能使贸易收支继续恶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贸易收支对贬值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img30

图2-6 J曲线效应

贬值后贸易收支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曲线描述出来,见图2-6。一国国际收支原本处于逆差状态,对应t0时刻的点A。为改善国际收支,本币发生一次性贬值,由于此时的协议仍按原数量执行,但结算的价格发生了变化,所以贸易收支恶化,逐渐发展到点B。此后,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开始向改善贸易收支的方向调整,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余额为纵轴,贸易收支变化的曲线呈J形,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4)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Term of Trade)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img31

其中,T为贸易条件;Px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贸易条件改善(T上升),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T下降),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商品。

本币贬值时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进出口供给、需求弹性的大小,当本币贬值时,基本结论是[8]

当SxSm>ExEm,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大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恶化;

当SxSm<ExEm,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小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改善;

当SxSm=ExEm,即供给弹性的乘积等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不变。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上述影响,是理论推导的结果,它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事实上,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很难做出一般的判断。一般说来,贬值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不变,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例子是极其罕见的。

汇率变动时的市场出清——贸易条件变动的机理

初学者可能有这样的疑惑: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会下降,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会上升,那么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价格之比必然是下降的,为什么会随供需弹性的不同,而出现贸易条件恶化、改善或不变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我们一般所说的“本币贬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是建立在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不变假设下的,而贸易条件所比较的是市场出清时的商品价格。以出口商品为例,当本币贬值时,一方面,按原来的本币价格计算,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变得便宜,这是本币贬值影响出口价格的直接效果;另一方面,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后,外国对出口商品的需求会上升,为使市场出清,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会上升,从而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上升,这是本币贬值影响出口价格的间接效果,其效果大小受出口商品供给和需求弹性大小决定。本币贬值的直接和间接两重效果的叠加决定了出口商品外币价格最终的变动方向和数量。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也可以类似地进行分析,其变动由进口商品供给和需求弹性共同决定。供给和需求弹性就是通过决定市场出清下的价格变化来影响贸易条件的。

2.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亚历山大(S.Alexander)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的。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img32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img3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把对外贸易也考虑进去,则

img34

移动恒等式两边,得

img35

式(2-6)中,X-M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C+I为国内总支出,表示国民收入中国内支出的总和,称为国内吸收(A)。因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则有

img36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B为正);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B为负);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B为零)。这表明,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高低对比。

进一步可以将总吸收写成国民收入的函数,有

img37

其中,A为自发性吸收,即无论国民收入多少都必定存在的国内吸收(如基本的生活消费);a为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1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国内吸收增加数量。可以看到,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国内吸收也会上升。将式(2-8)代入式(2-7),可以得到

img38

由式(2-9)可知,根据吸收论,国际收支的差额取决于总收入的高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以及国内自发性吸收的高低。由于国内自发性吸收比较难以调整,因此,吸收论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路径是改变总收入与边际吸收倾向,即实施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用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总收入,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改变边际吸收倾向,从而改变总吸收,最终达到总收入和总吸收相等,国际收支平衡。

3.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的创始者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约翰逊(H.Johnson)和他的学生弗兰科(J.Frenkel)。货币论的出现同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货币主义学说有关,它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主张。

(1)货币论的假定前提。货币论有三个基本假定:

①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③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2)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在上述各项假定下,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img39

式中,Ms表示名义货币的供应量;Md表示名义货币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可以假定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等。

img40

式中,Pd为本国价格水平;f为函数关系;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f(y,i)表示对实际货币存量(余额)的需求;Pdf(y,i)表示对名义货币的需求。

img41

式中,D指来自国内的基础货币,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R是来自国外的基础货币,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作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指银行体系通过辗转存贷使基础货币扩大的倍数。为叙述方便,取m=1(实际上,根据研究目的不同,Ms有不同的定义和范围,从而m也有不同的对应值),可得

img42

上式(2-14)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ΔR、ΔMd和ΔD分别表示国际储备的变动(即国际收支)、名义货币需求的变动和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第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由于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重新调整它们的实际货币余额;对整个国家来讲,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便表现为货币外流,即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当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小于名义货币需求量时,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的缺口就要寻找来源。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要减少货币支出,以使实际货币余额维持在所希望的水平;对整个国家来说,减少支出、维持实际货币余额的过程,便表现为货币内流,国际收支盈余。第二,国际收支的调节,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要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

(3)货币论的政策主张。货币论的政策主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货币政策来解决。

第二,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而货币供应则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政府操纵。因此,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使D增加)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D减少)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第三,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如果在施加干预措施的同时伴有国内信贷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能改善,甚至还可能恶化。

总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应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4)对货币论的评价。对货币论的评价可以分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它的假定前提进行评价。货币论认为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但如果它不是稳定的,那么国际收支就不能仅仅从货币供应的变化中预测出来。另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也不尽切合实际。

第二是对它政策主张的基本含义进行评价。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结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价格不变,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缩小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的缺口。然而,事实上,当名义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时,价格必然会上升,从而名义货币需求Pf(y,i)在这种情况下会自然上升;如果降低名义货币供应,在价格刚性的条件下,只能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另外,货币论还提出当采用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时,必须结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含义或必然后果,就是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或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这一点,曾受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

第三是对它的理论意义进行评价。货币论的最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从货币主义的角度为国际收支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而为国际收支调节提供了一项新的可能选择。

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的比较,以及对货币贬值和国际收支关系论述的对比

弹性论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它仅仅研究贬值(相对价格变动)在什么条件下能带来净出口的增加,而没有考虑净出口增加带来的收入提高,是不是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抵消净出口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改善。

吸收论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它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础上,考虑的是收入变动带来的国际收支变化,但没有指出收入变动的原因和条件。

货币论将国际收支视作居民调节实际货币余额的手段,具有强烈的货币主义色彩。在货币论的框架内,收入变动、利率变动、汇率变动都先带来货币需求的变动,然后与货币供给对比形成差额,进而通过国际收支来调整,这和凯恩斯主义的吸收论有着很大的不同。

就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言,弹性论和吸收论阐述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和阶段。事实上,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需要以弹性论和吸收论同时满足为条件。第一步:当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时,如果社会上存在闲置资源,且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那么在进口需求不增加的情况下,贬值可以通过增加净出口来改善国际收支。第二步: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1单位收入时国内吸收增加的数量)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ΔA)小于收入的增长(ΔY),新增的国民收入才不会被吸收的增加所抵消,贬值才会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可以这样说,弹性论是吸收论中收入变动的微观基础,吸收论则进一步指出了弹性论实际发挥作用的条件。

货币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它认为,货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的关键在于,贬值改变了名义货币需求。假定“一价定律”成立,式(2-11)就可以改写成为

img43

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e为本币衡量的外币价格(直接标价法);Pf为国外的价格水平;f(y,i)为根据本国国民收入和利率决定的实际货币需求。当本国货币贬值时,e值上升,由此引起国内价格Pd=ePf上升,则Md相应地上升。在来自国内的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居民为了维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得不减少对国内产品的消费来增持货币,这样,国内产品外流,外汇内流,国际储备增加,来自国外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居民的货币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国际收支改善。进一步可以发现,如果要通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则在本币贬值的同时,国内的基础货币供应(D)不能增加。因为ΔR=ΔMd-ΔD,若D与Md同时增加,并且D的增加等于Md的增加,则贬值不能改善国际收支;若D的增加大于Md的增加,贬值还会恶化国际收支。

尽管弹性论和吸收论都给出了一定的条件,但它们都认为成功的贬值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而货币论认为贬值能暂时性地改善国际收支,是因为它提高了国内价格,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从而增加了对名义货币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实际货币余额减少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的下降,这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把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