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纵向统计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纵向统计分析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了解掌握危险因素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纵向统计分析可以更明确显示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近几年来,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1958年到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心脑血管病增加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纵向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王一尘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压高血脂血糖.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了解掌握危险因素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纵向统计分析可以更明确显示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1958年到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心脑血管病增加了4倍,占中国总死亡率的36%.为治疗这两种疾病,每年耗资医药费近3 000亿元人民币.当前,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因此失去了工作能力.预计到202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会成为危害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最近一项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美国相关机构,通过对10省市城乡16000多人的随机人群调查表明,我国正处于职业巅峰期,中年人群受到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比例比发达国家更大.21世纪初导致国民心血管发病的几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等,这些都预示着心血管病在我国还将进一步上升.在科研人员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中表明,只要采取控制高血压、戒掉吸烟的不良嗜好,再加上适量的体力活动以及合理的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就能够成功地预防3/4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随着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增加,对心血管病的研究也更为迫切.目前,大多数确认的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对西方人的研究;大多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指南和方法也是建立在西方人的研究基础上.事实上,中西方在人种、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揭示国人心血管病的流行特征和特殊危险因素对我国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有重大意义.正确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揭示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发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途径的保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叙述: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3)危险因素的相互联系;

(4)危险因素的横向纵向研究的特点和缺陷;

(5)心脑血管疾病的纵向研究方法.

§1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其代表性疾病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和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

1.1 性别和年龄

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与女性的这种差别会逐渐缩小.以高血压为例,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在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在50岁以前,男性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开始增加,与男性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与血脂代谢有关,女性在经绝期以后,高密度脂蛋白比例开始下降,低密度脂蛋白比例开始上升.

1.2 遗传

心脑血管疾病多有遗传因素参与.以高血压为例,Bianchi等研究发现,双亲都为正常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3%,而双亲都为高血压者则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为45%.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父、母中一方有高血压者,其子女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5倍;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其子女的患病率是无高血压者的2—3倍.上海用一级、二级亲属的资料分别计算了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度,前者为70%±9.8%,后者为57%±7.9%.研究孪生子发现,单卵孪生子间血压相关程度比双卵孪生子间更明显.动物实验研究已经成功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繁殖几代后其后代几乎100%都发生高血压.

1.3 血压

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确定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认识到,高血压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疾病越严重.近年来,更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也是代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脂质代谢异常,电解质转运障碍以及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重塑.降压治疗的结果是脑卒中降低34%,心血管事件降低22%,心力衰竭降低39%,老年痴呆降低50%.

1.4 血脂

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率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达到高峰,70岁以后稍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反而高于男性.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以及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我国血脂异常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甘油三脂增高较多,不像欧美国家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研究甘油三酯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是我国的特色和强项.

1.5 血糖

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常伴随出现:一方面,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另一方面,大约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大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近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患者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2—3倍.单纯糖尿病患者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脉死亡的危险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当;且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和远期预后较非糖尿病患者差.分析15年间2 029例30岁以上死者尸检结果,其中293例糖尿病虽无冠心病临床表现,但其中3/4有高度动脉粥样硬化,一半以上有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1.6 吸烟

吸烟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的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量的镉和烟碱可导致血压升高.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在冠心病发病方面的相对危险增高2倍,缺血性脑卒中增加1倍.

1.7 体重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往往合并存在.减肥不仅可以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冠心病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提出的代谢综合征是以一组增加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发生危险的危险因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状态.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枢纽,肥胖引起的脂毒学说和炎症反应是主要的发病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减肥自然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措施.大量随机试验已经证实,适度地减轻体重可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危险因素.另外体重下降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纤溶能力.

1.8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声等均可使某些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越加清楚地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病常是由沉重的情绪负荷和心理压力引起的,其急剧的情绪波动还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因为人在精神紧张的情況下,机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激发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和脑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使冠状动脉收缩.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又可刺激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高,使冠状动脉进一步收缩,从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对于由心理因素导致高血压发病的机制,随着神经生理学、神经內分泌学的科学研究进展,人们已对此找到了科学依据.不良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刺激,引起人体持久而强烈的紧张情绪,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发生紊乱,正常调节控制功能失去平衡,导致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造成血管收缩性兴奋冲动占主导地位,从而引起全身各部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

§2 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的里程碑是美国的弗兰汉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1948年,在美国的弗兰汉明小镇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观察队列的人选对象是2 282个男性和2 845个女性,年龄为30—59岁,且入选时均无心血管疾病.此后,观察对象每两年接受一次检查,以监测他们发生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间歇性跛行和所有心血管病的病症.根据对30年随访资料的分析,发现冠心病危险性增加与总血清胆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呈比例,并且这种危险性从记录的最低值到最高值呈进行性升高.经过20多年对5 209例居民的随访,确定了胆固醇、高血压和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欧洲、亚洲等各个国家相继建立的流行病学随访模型也证实了以上结论.我国上海1972年到1984年对9 021例居民随访,得到冠心病死亡为43例.分析冠心病与总胆固醇水平关系,总胆固醇水平在180mg以上者的危险度是总胆固醇水平低于138mg者的4倍.

近年来,循证医学研究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开拓了无比广阔的领域.以对血脂与冠心病关系的认识而言,循证医学研究一步又一步深化了对此问题的认识.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患者.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

心脑血管疾病与各种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是循证医学实践的最好范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世界范围进行了许多有关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浆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可降低2%.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兴起,临床试验成为评价各种干预措施的主要方法,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证据.在调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方面,最初采取饮食治疗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调脂药物的开发,调脂的能力正在逐步加强,迄今已有一系列临床试验完成.这些试验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和研究方案,其证据足以指导临床,根据患者的危险程度、血脂水平、临床表现来决定何时开始、用何种治疗(饮食、药物)、要求达到何种血脂水平,由此构成临床指南的基础.

回顾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研究是怎样一步又一步深入的.最早的是“4S”研究,研究对象为4 444例冠心病高危人群,结果显示了他汀类药物调脂后对冠心病的良好治疗作用.对高危患者是否应长期治疗这一问题,在“4S”的5年双盲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均开放使用舒降之,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继续从舒降之的治疗中获益,未增加癌症风险.总之,高危患者必须强化、长期调脂治疗,才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且强化治疗的基础标准就是达标.

对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症状性颈动脉病、腹主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或具有大于等于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如何调脂这一问题,2001年《ATPⅢ指南》规定,对此类患者,当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等于130 mg/dL时,应接受降胆固醇药物治疗;若介于100—129mg/dL之间,应选择性治疗;若低于100mg/dL,则无需治疗.然而,随后公布的HPS和PROVE IT等研究明确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0mg/dL的高危患者也能从降脂治疗中获益.为此,2004年修订的《ATPⅢ指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进一步调低,建议高危患者应接受强化降脂,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00mg/dL以下,其中的极高危患者,即在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基础上,具有:①多个危险因素,如糖尿病;②严重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如吸烟;③代谢综合征;④急性冠脉综合征——情况之一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至70mg/dL以下.

糖尿病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血脂谱有其固有的特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甘油三酯升高为主要特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保持正常,但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CARDS研究是一项在无心血管疾病、血脂水平不高(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18mg/dL,其中25%患者低于70mg/dL)的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降脂试验.尽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高,但获益显著: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37%,脑卒中降低48%,总死亡率降低27%.CARDS研究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制定更低的降脂治疗目标.

§3 危险因素的相互联系

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在各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如何通过现象,揭示这些联系的本质,是对医学研究的重大挑战.

例如,既然冠心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干预多种因素应该有良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多危险因素干预研究(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采用了随机、开放性、常规治疗对照方法,对12866名男性患者平均随访了10.5年.其中对6 428人进行特殊干预,对6 438人按常规治疗,患者年龄为35—57岁,平均46岁.治疗方案以双氢克尿塞或氯噻酮作为降压特殊干预治疗的一线药物.如果血压未能控制到目标水平,依次加入利血平、肼苯哒嗪、胍乙腚或确定的替代药物.研究中进行吸烟和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饮食咨询.结果特殊干预组的冠心病死亡率为17.9/1 000,常规治疗组为19.3/1 000.特殊干预组的总体死亡率为41.2/1 000,常规治疗组的总体死亡率为40.4/1 000.第10.5年,特殊干预组的冠心病死亡率较常规治疗组低10.6%,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低24.3%.第16年,此差异仍然存在,但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差别有显著性.虽然样本够大、随访时间够长,但是结果并不使人感到鼓舞.

在各种危险因素的相互联系上,有关脉压重要性研究得出了脉压越大,危险性越大的结论.可是进一步的推论却令人意外:在一定情况下,竟然是舒张压越高危险性反而越低.在1 924例无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830例,女性1 094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随访14.3年.结果发生433例冠心病,187例心绞痛,182例急性心肌梗死,64例因冠心病死亡.标准化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随访期间血压的诸成分与冠心病关系,结果显示:冠心病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呈正性关联,其中以脉压的关系更明确.对于任何水平的舒张压,收缩压越高,也即脉压越大,冠心病发病率也越高.在高血压治疗中努力使脉压小于50mmHg,即在舒张压下降的同时,要求收缩压也要下降.可是如果舒张压过于下降,则会减少冠脉灌注而诱发心血管事件.有报告称,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4倍.因为在收缩压未能同步下降的情况下,随着舒张压的下降,脉压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4 危险因素的横向纵向研究的特点和缺陷

循证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研究对象必须是大样本,必须以分组对照或自身对照方式得出科学结论.

医学研究对象的个体变异性特别明显.在分析寻找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时,由于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太多,且由于人体的差异性,往往这种关系就难以表达显示出来.例如,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凡高胆固醇血症就一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胆固醇低于138mg的人中,仍旧有30%的人患有冠心病,而其胆固醇高于178mg者,也有30%患者没有冠心病.在其他的危险因素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种变异的情况为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带来了困难.只有用大样本分组对照的办法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事物的变异,统计必须在一定数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统计不是孤立地研究各种现象,而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观察,从这些现象里研究事物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由于统计研究对象存在着变异,且变异的出现是由于许多内外因素偶然性的配合所致,因此统计研究的各种现象的表现结果是一种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一次试验不确定而在一定数量重复条件下呈现出统计规律性的事件.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客观存在的规律性,从而通过它们对同类事物加以估计和预测,以便应用于实际.所以科研的统计须在一定数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4.1 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指在某一时刻点上,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横截面”的研究.最典型的横向研究是人口普查,它是在同一时点上对人口状况进行的横截面研究.一般性的横向研究不可能如此严格地在某一天某一时刻进行,只是规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如1周、1个月)内进行.在社会学研究中,横向研究应用很广,它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属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或具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等特征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和特征.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能迅速、全面地了解事物或社会现象各个部分的真实情况,了解所研究的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要素、成分、结构特征和各种比例关系;其缺点是通常只能搜集和分析被调查对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的资料,难以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例如,我们进行的一项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自主神经关系.研究组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73±7(60—90)岁.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72±8(60—90)岁.研究方法采用动态血压测定24h血压,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以24 h平均血压为自变量,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为应变量,研究组的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改变为正相关,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改变为负相关.结论是老年人中血压正常者其自主神经与血压的关系仍符合正常生理状态,血压越高,心率变异性越低;高血压患者的这种自主神经反射机制发生故障,所以表现出一种相反的趋势:血压越高,心率变异性也越高.

这项研究是横向研究.研究的结论是老年人中血压正常者自主神经与血压变化还是表现出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变化,而高血压者则相反.然而,老年人的血压变化与自主神经之间的关系到底起于什么时候?与血压的病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却是这种横向研究无法解决和回答的.

4.2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指在不同时间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多次观察和资料搜集,从而描述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纵向研究可以分为:

(1)趋势研究,就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比如,从我国4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比较中,分析全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的特点是每次研究的对象不尽相同.

(2)同期群研究,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就是对某一特殊人群(特征组)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

(3)定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或“定群重访”,每次研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同一群被调查者.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考察事物的发展趋势;其缺点是由于一项纵向研究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搜集资料,因而费用大、困难多、样本容量小.

§5 心脑血管疾病的纵向研究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杂性已如上述.心脑血管疾病的纵向研究结合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统计分析更为重要.

统计分析可以用一元统计分析,更多的是多元统计分析.多元分析是一元统计的必然发展,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常用工具.之所以要用多元分析,是因为将各个变量逐一用一元方法处理,不能解决问题.以某种危险因素与某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关系为例.如果肥胖与冠心病发生的概率是0.8,高血压与冠心病发生的概率是0.7,没有肥胖也没有高血压者的发生概率是0.1.根据计算,有肥胖并有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是0.8乘以0.7等于0.56.然而,由于肥胖和高血压不是独立因素,这样的概率是不准确的.

多元统计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具体的统计分析上,要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利用各种模型进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等.

这里介绍的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研究就是一则典型的纵向研究.

冠心病的研究在国内外深入而广泛.由于上述研究的对象在进入研究时的年龄均小于60岁,且以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也是以中年人为主,因此并不能代表老年人.老年人的血脂变化与冠心病关系有其本身特点.例如,老年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尤为重要.要了解在发生冠心病之前,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特征性改变,所以非常有必要掌握老年人血脂变化的规律,为老年人的调脂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对一组观察对象随访了5年,目的在于发现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的特点.研究对象中将确诊为冠心病者列为研究组,将无冠心病者列为对照组,列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确诊冠心病当年及前5年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进行比较.研究组299例,其中男性29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9±8岁;对照组500例,其中男性48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9±7岁.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脂进行比较:总胆固醇,5.15±0.91mmol对5.02±0.98mmol;甘油三酯,1.55±0.86mmol对1.53±0.96mm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3±0.34mmol对1.46±0.45mm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0.94mmol对2.73±0.79mmol.研究组在确诊当年、前1年、前2年、前3年和前4年的血脂变化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3±0.34、1.30±0.37、1.34±0.31、1.32±0.35和1.43±0.4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0.94、3.23±0.98、3.04±0.86、2.33±0.99和2.89±0.96.结果显示,冠心病危险因子的血脂检验指标在确诊冠心病前的第一年最高,向前追溯呈减少的趋势.冠心病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相反,在当年为谷底,向右增加.各参数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总胆固醇= 0.073X+ 4.92;

甘油三酯= 0.0095X+ 1.5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1728X+ 2.4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0371X+ 1.44.

其中X为时间变化,冠心病确诊前的第一年为4,第二年为3,第三年为2,第四年为1.这项研究显示平均年龄为69岁的冠心病患者在确诊当年和前4年的血脂变化特点.从确诊前第四年到前第一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指标逐渐升高,到确诊前的第一年达到最大峰值.结果表明,在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血脂仍旧在不断变化,那些被诊断为冠心病者,其血脂中的危险因子在不断升高,保护因子不断降低.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干预血脂措施仍然很有必要.之所以出现确诊冠心病的前一年各项血脂变化达到峰值,而当年各项血脂变化有所下降的情况,其原因可能与确诊冠心病后患者对其血脂改变的重视程度增加而采取措施有关.

参考文献

[1]周北凡.流行病学.见:刘力生,龚兰生,孔华宇主编.临床高血压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2-136.

[2]姚崇华,张敏,董磊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心肺血管学报,1992,(11):154-156.

[3]赵水平.糖尿病降脂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增):11-15.

[4]林金秀.代谢综合征治疗现代策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增):33-35.

[5]王一尘,方根强,吴红宇,等.老年人高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高血压杂志,2002,10(2):127-129.

[6]王一尘,刘芳,张江蓉,等.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31-232.

[7]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Group.Randomized trial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in 4444 patients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4S).Lancet1994,

(344):1383-1389.

[8]Summary of the secon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Adult Treatment Panel II).JAMA 1993,(269):3015-3023.

[9]Task Force Report.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Recommendation of the Second Joint Task Force of European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oronary Prevention.Eur Heart J 1998,(19):1434:1503.

[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11]Corti MC,Guralnik JM,Salive ME,Harris T,Field TS,Wallace RB,et al.HDL cholesterol predicts coronary heart diseasemortality in old persons.JAMA 1995,(274):539-544.

注: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王一尘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