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然事件”分析案例

“安然事件”分析案例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曾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了一份长达218页的报告,称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是因为管理经营不善,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剑财富。此外,安然公司对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与积极。

九、“安然事件”分析案例[1]

1.案例背景资料

安然公司,这家曾在世纪500强中排位第七、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全球第一大能源公司①,2001年的估价最高每股90美元左右,市价约700亿美元。但在2001年下半年,安然批露,它将招致至少1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将重新报告它在1997、1998、1999、2000年以及2001年前两个季度的财务状况,从此改正以前报告中的错误,这些错误将安然的总体收入扩大了5.91美元。这次重新报告的影响十分骇人,它使得安然股票价格下跌了91%。不久以后,蒂纳基公司对安然的收购以失败告终。安然债券落入垃圾债券的地位而其股票价格也猛降至每股26美分。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时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纪录。

2.案 例 分 析

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和交易商,也是利用因特网宽带进行能源交易的“领头羊”,但是这个曾几何时在全美乃至全球能源商品交易市场上举足轻重的龙头公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倒下了,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1)完善监督机制并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制度。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曾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了一份长达218页的报告,称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是因为管理经营不善,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剑财富。该报告揭露,安然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1年夏天的金融成功,都是虚幻的泡沫。一些高级经理不但隐瞒一个财政年度(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安然公司高达10亿美元亏损,并且出售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安然股票。安然的高层经理们成立了不少复杂的机构和公司外部人员合作,“操纵安然的财务报表,从中赚取了数千万美元的黑心钱。”报告指出,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2000年在一笔合作交易中投入2.5万美元,在短短两个月中就轻而易举地赚取450万美元的个人巨额利润,另外,它唆使安然公司的另两名员工参与交易,每人投资5 800美元,各赚取100万美元。上述现象的存在,一是由于安然公司没有构建很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主动奉献自己的忠诚、责任心。二是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健全,或者是形式上健全而却没有运行,使得其监督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

(2)激励要与企业的实际业绩挂钩。从财务的角度分析,激进的激励措施犹如“火中取粟”,是导致其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安然公司奖励业绩的办法,颇让人费解。经理人员完成一笔交易的时候,公司不是按照项目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收入而是按预测的业绩来执行。就是说,如果签署协议的时候预计项目可以为公司带来30%的回报,那么就按照这一数字给负责人发奖金。此外,安然公司对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与积极。一位西方著名的会计学家说,如果公司的文化是为了既定的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么是麻烦的开始。反观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常常为了激进的赢利指标,实施扭曲的激励措施,而一旦事与愿违,又寄希望于会计制造利润,如此,即陷入了“目标激进——扭曲激励——数学游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注释】

[1]注:《中国证券报》对安然事件的相关报道,2001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