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术语界定

相关术语界定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企业区位选择不仅影响生产经济活动,还影响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偏好。目前,将企业区位选择作为一个过程并进行动态性研究的文献极为少见,将区位选择分阶段系统论述的文献更少。区位选择的根本目标是为企业寻找最有利的区位。为减少复杂性,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对制约企业区位选择决策的一般性因素加以集中、分类,对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必须对区位选择进行评估。

10.1 相关术语界定

区位。一般认为,区位(location)是指某一立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位则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本章讨论的区位就是经济区位。事实上,在宏观国民经济运行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以企业为核心的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着以技术经济联系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联系和分工合作关系,使得不同的地域空间位置所受到的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不同,经济活动成本、市场交易费用、经济收益的地域空间差异客观地存在,总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空间的经济利益差别与矛盾。可见,经济区位更多地被阐明为属于地理空间位置差异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经济区位指以企业为主体或经济组织在其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利用、影响、控制或获取经济利益、支付成本的地域空间位置和场所,是经济变量差异形成和演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此相联系,区位单位是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区位因素则是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正是因为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导致各经济区位优劣和差异。美国著名的区域学家埃德加・M.胡佛认为,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如下四类区位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的投入、外部需求。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的不同部分分布在两个以上的经济区位,企业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带来区位之间相互联系,这种一个企业跨越多个区位的企业布局的地理位置称之为企业的地域空间。

区位选择。是指区位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也是区位决策主体寻找特定地域空间位置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区位单位与区位决策主体一致的时候,区位单位的区位选择是自主的;反之,如果区位单位与区位决策主体不一致,则区位单位的区位选择由外部决策所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地域空间初始配置与再配置的地域空间差异性,生产要素地域空间流动的非均衡性,自然地理地势与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性,政府行为与制度安排的地域空间演进的差异性,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的地域空间差异等等。使得在不同的经济区位中,区位因素不同,导致在生产成本、市场交易费用和经济收益等方面的区位差异,形成优势与劣势经济区位。可见,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经济区位外部收益不同,其经济活动效果也存在着差异。选择市场交易费用低、外部性收益明显的优势经济区位,尽可能离开市场交易费用高、外部性收益不明显甚至为负值的经济区位,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企业区位选择不仅影响生产经济活动,还影响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偏好。一般而言,由于优势区位利益的存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优势区位企业比劣势区位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其单位产品成本也相对较低,利润也相对较高,生产企业均衡将趋向于更高的规模。因为区位决策而获得的区位经济利益,对消费者或产品需求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外部经济。优势企业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节约有利于消费者或产品需求企业市场支付能力的提高,区位利益能为消费者或产品需求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用满足,还有利于消费者货币收入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从事跨国、跨区域经济活动的企业将逐渐增多,多生产经营基地、多经营活动领域、多经济区位决策将成为现代大型跨国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我国加入W TO后,宏观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也将进一步增强,跨区域选择区位与全球布局将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区位决策重要的发展方向。选择更加有利的经济区位,将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努力方向(1)

区位选择决策的过程。区位选择是一个动态性过程,包含几个阶段。目前,将企业区位选择作为一个过程并进行动态性研究的文献极为少见,将区位选择分阶段系统论述的文献更少。事实上,区位选择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位选择的根本目标是为企业寻找最有利的区位。因此,区位选择是一个搜寻最佳区位的过程。如果把寻找到有利的投资区位并使企业生产要素转移到该区位作为一个界点,那么区位选择可分为二个阶段:区位的事前搜寻阶段和事后搜寻阶段。对两个阶段进一步可细分为三个步骤:区位选择分析、区位选择评估、区位选择优化。区位选择分析是事前的区位决策过程,属于区位选择的事前搜寻阶段;区位选择评估和区位选择优化是事后区位决策过程,属于事后区位搜寻阶段(2)

第一,企业比较优势分。主要从动态性、潜在性、相对性角度分析企业比较优势的来源,以揭示企业的特性,使之更符合所选区位的特性。包括对企业所属产业、发展阶段、经营规模、投资动机等企业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和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

第二,区位比较优势分析。对企业而言,有利的区位因素是区位比较优势的来源。这些有利的区位因素构成特定区位的要素禀赋,形成区位比较优势。因此,区位比较优势分析主要是分析哪些区位因素对企业有利或企业区位选择应关注哪些制约因素;由于涉及对多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进行比较,企业根据目标函数,选择最有比较优势的区位,途径就是从比较优势原则出发纵向分析区位要素禀赋。但是,对区位要素的分析具有复杂性。为减少复杂性,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对制约企业区位选择决策的一般性因素加以集中、分类,对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第三,政府优势分析。政府在整个区位决策过程中,政府对各层次的区位选择决策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分析政府优势的来源和构成,如廉洁性、行政效率、机构设置等。区位选择决策一经做出,并不意味着区位选择过程的终止。区位条件是不断变迁的,更增加了区位选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区位选择无法进行精确量化,为企业在进入特定区位开展经营活动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对区位选择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企业特性与区位特性的吻合度;在充分获取区位信息基础上对投资环境作重新评价,并对区位特定因素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再认识。

区位选择优化可以理解为科学规划和不断调整,即在对企业区位选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投资的目标函数,不断修正企业区位决策,做出新区位选择。包括对现有区位选择的矫正和区位选择的转移。区位选择的优化实质上是进行一个新的区位规划,以便持续获取区位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一经确定的区位要予以改变,必须付出很大的成本,包括固定投资的“沉没成本”、区位转移的机会成本及其直接成本等。为此,区位规划的方法是“成本一收益”法,并将规划建立在企业经营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使区位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

区位因素的分类和判定。由于区位选择具有层次性,故在不同层次的区位选择决策中考虑的区位要素有所不同。因而根据各层次区位选择对区位要素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可将区位因素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因素对国家区位的选择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市场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自然环境等。中观区位因素对迁入地区区位的选择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程度、居民购买力、自然要素禀赋、基础设施状况、当地风俗习惯、政府政策等。微观区位因素对微观区位的选择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条件、要素价格、人力资本要素、集聚优势等。每一层次的区位因素都对企业投资目标函数的实现产生影响,对企业生产投入和产出产生影响。为此,可根据区位因素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作用,分为影响投入的因素和影响产出的因素。区位选择决策时要综合分析影响投入的因素和影响产出的因素。区位选择作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其目标指向是寻找最优区位。因此,最优区位是区位选择函数的解。企业内部、外部因素是区位选择函数的变量。但是,在众多的内外因素中,并非所有因素都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只有能预见对企业投资目标函数产生影响的因素才是区位选择决策考虑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区位选择决策才是有意义的。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判断一种区位因素是否对区位选择决策有意义,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应要素必须对企业成本或者收益有影响作用。一方面是非货币成本,如时间成本、不适应性等;另一方面是中长期的影响作用,如妨碍创新能力等。二是要素的可拥有性、质量或价格上必须在区位间存在差异性。因为没有差异,就不存在比较和选择的问题。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作用的区位因素,其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特性和区位要素的流动性程度。那些符合企业特性的区位因素更容易融入企业内部系统,有利于企业经营成果的获得;那些流动性差的要素在相互作用下形成要素组合,产生要素集聚效应,这对企业经营成果而言极其重要。因此,一般而言,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时,区位选择偏好于要素集聚的区位,因为集聚增强了要素的可得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