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条块金币到金铸币,再到无金的辅币和纸币

从条块金币到金铸币,再到无金的辅币和纸币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用条块的金币,严格说来,每次都要称重量和验成色,对商品流通不利。这些规定是价格标准。但金币和铸币相同只是一种完全撇开外界影响的假设。此外,还有一种人为的刮削。金镑变成虚金这种转化,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就是说,它们是金铸币的符号。金铸币、辅币和纸币,都是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

1.从条块金币到金铸币,再到无金的辅币和纸币

金币最初是以条块形状、按重量使用的,即人们所说的某物值2盎司黄金。这时货币流通量的决定公式是:已知商品价值总额和商品形态变化的平均速度,流通的货币或货币材料的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使用条块的金币,严格说来,每次都要称重量和验成色,对商品流通不利。于是,具有一定重量、成色、形状、花纹和图案的金铸币取代了条块金币。这是计算的或点数量使用的货币,即1镑、1金元、1银元等,它们分别含有以法律规定的金或银的重量和成色。这些规定是价格标准。例如,19世纪初,英国法律规定1盎司黄金铸造3镑17先令10.5便士,于是人们就不说某物值1盎司黄金,而说值3镑17先令10.5便士了(下面为了方便,我们有时将1镑简算为0.25盎司黄金,即1盎司黄金折算为4镑);美国1934年初废除金本位时,将金美元变为纸美元,后者的含金量为前者的59.06%,即每盎司黄金值35纸币美元(1971年,美国停止外国中央银行将美元以此价兑换黄金,80年代初要800多纸美元才能在世界市场上买到1盎司黄金——这已涉及纸币流通量过多从而引起价格标准缩小的问题,下面再谈);旧中国银元的含银量是旧制(1斤为16两)7钱2分。这时货币流通量的决定公式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最初,条块形状的金币和当作铸币的金,即按重量计算的金和点数计算的金,并没有什么不同。上述两个货币流量的决定公式实质上是相同的。但金币和铸币相同只是一种完全撇开外界影响的假设。事实上,金作为货币在流通中必有磨损,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也就是说,它在被使用时,就被消耗。就这一点来说,金币和铸币相同。但由于前者是按重量使用的,后者是点数量使用的,就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说,铸币必然是一个一个不断贬值的。因此,铸币的名称和铸币的实体,它的名义含金量和它的实际含金量开始分离。但是,铸币一旦变轻,就不许流通,那是不可能的。各国以法律规定其减轻程度只要不低于某一限度,就仍可流通。只要它还在流通,例如,金镑就变成了虚镑,成为虚金。马克思特别指出,一个金铸币,当它在流通中当作1/4盎司黄金,而称起来只有1/5盎司黄金时,实际上它对那已经不存在的1/20盎司黄金,就成了单纯的符号或象征。这样,所有的金铸币,由于流通过程本身,或多或少变成了它的实体的单纯符号或象征。

以上谈的是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自然磨损。此外,还有一种人为的刮削。这是由于,在流通中,一个金铸币磨损了较多的金属含量,而别一个磨损得较少,也就是说,一个金铸币在实际上比另一个所值较多。但是,它们在当作铸币的职能上,是一样大的东西,实际上有1/4盎司黄金的金铸币,并不比表面上有1/4盎司黄金的金铸币大些。由于这样,那些重量十足的金铸币,就会在不老实的所有者手中动外科手术,即被人刮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仍能流通。

金镑变成虚金这种转化,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立法当局想在它的实体减轻到一定程度时,才制止它继续当作铸币的资格。例如,英国的法律规定,一个金铸币损失重量达到0.747格令(grain)以上时,就不再是合法的金镑,要退出流通,作为生金使用,或重新铸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把金铸币的流通限制在它磨损得较慢的一定流通范围内,从实质看它就根本不能流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金铸币磨损得最快的范围内,亦即在买与卖以最小规模不断进行的范围内,就有一种辅助的流通手段,即辅币成为铸币的代表,这些辅币就是银记号、铜记号和镍记号,它们在流通中代表金铸币的一定部分。它们的含银量、含铜量、含镍量,不是由银与金、铜与金、镍与金之间的价值比例来决定的,而是由立法任意确定的。这就是说,它们是金铸币的符号。

但是,这些金铸币的符号,进入流通后,也同金铸币一样磨损着,并且与它们流通得更快相应,磨损得也更快。因此,如果必须再规定一个损失金属重量的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就失去了辅币的资格,那么,它们在自己的流通范围的一定圈子内,又要用另一种象征化的货币,例如铁和铅来代替,并且这样一种象征化的货币由另一种象征化的货币来代替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在流通发达的一切国家中,由于货币流通本身的必需,不得不使这些记号的铸币资格,不依它们的金属重量的任何损失为转移。于是,从事情的本质看,好像它们之所以成为金铸币的象征,成为辅币,不是因为它们是银制的、铜制的、镍制的,不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价值,倒是因为它们没有任何价值。经过这样的分析,马克思就科学地指出:由于这样,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例如纸片,就可以当作金铸币的象征来发生作用。

最后,马克思指出了流通手段发展的辩证法。这就是金属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之间从最初并没有显著的差别,可以发展为绝对的分裂。货币的铸币名称离开了货币的实体,存在于实体之外,存在于没有价值的纸片上。正如商品的价值通过它们的交换过程而结晶为金的货币,金的货币则在流通中升华为自己的象征或符号,最初采取磨损金铸币的形式,最后采取无价值的记号、纸片、单纯价值符号的形式。金铸币、辅币和纸币,都是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金铸币之所以产生金属代用品,后来又产生纸代用品,不过是因为它虽然不断损失金属,但是仍然能执行铸币职能的缘故。

经过这些说明,我们就可以阐述价值符号流通规律是金币流通规律的颠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