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流动比率

什么是流动比率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在分析时,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确立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明确分析的范围。会计报表不同的使用者,希望借助于会计报表分析作出不同的决策。

第7章 会计报表分析

1.什么是会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财务分析是指以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会计报表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通过会计报表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为他们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3)通过会计报表分析,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2.小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就是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因此,报表的使用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专门的方法,对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从中取得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关心的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目的:

(1)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债权人最关心的方面,而且也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相关信息。

(2)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营运能力的分析,可以使报表使用人了解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综合能力。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争取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非常重要。

3.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要求

为了发挥会计报表的分析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分析企业会计报表时须满足以下要求。

(1)明确报表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他们都希望能从报表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表的分析资料有的是通用的,有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一般说来,企业的所有者较为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及变动趋势;企业的债权人则更为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等等。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报表信息的作用,会计报表分析前应深入了解报表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尽可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析。

(2)搜集必要的分析资料。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但是为了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报表分析人员应尽可能搜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

(3)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在分析时,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4)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必须有一定的评价标准,用来判断报表所揭示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是企业过去的绩效;二是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

4.小企业会计报表评价的标准有哪些?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共同的比较基础。财务比率虽克服了会计报表只揭示绝对数的缺陷,但比率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财务比率等财务指标只有与特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之后,才能作为判断的基础。财务分析的标准包括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这两种标准互相配合,共同组成财务分析的标准体系。

(1)定量标准,一般包括企业的历史指标、企业的计划指标及行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代表着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准或先进水准,因而是分析人员应首先考虑的评价标准。

(2)定性标准,是指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规定、计划和目标等,如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使定量标准经常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必须结合定性标准的应用。

在财务分析中,将这两种标准结合起来运用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

5.小企业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是哪些人?

会计报表的主要使用人有七种,他们的分析目的不完全相同。

(1)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主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

(2)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主要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分析,涉及的内容最广泛。

(4)供应商:通过分析,看企业能否长期合作。

(5)政府: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遵守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情况。

(6)雇员和工会:通过分析判断企业盈利与雇员收入、保险、福利三者是否相适应。

(7)中介机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6.会计报表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会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1)确立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明确分析的范围。会计报表不同的使用者,希望借助于会计报表分析作出不同的决策。因此,在进行分析伊始,就需要确定分析的目标,以便向其提供适当的信息。

分析目的确定后,就应当根据目的确定分析的内容和范围,并明确分析的重点内容,分清主次难易,制定分析工作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分析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分析工作的步骤和时间分配。

(2)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评价做准备。目标确定之后应着手研究判断按照既定目标需收集哪些资料,作为分析之用。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是基于企业的会计报表。但如果要进行企业的全面分析,则还需要搜集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资料。

(3)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

7.什么是会计报表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说明。

定性分析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是指分析人员在了解过去和现实资料以及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作出判断。这种分析方法主要靠个人的经验,作出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缺点十分明显。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在条件限制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权宜方法。

(2)会议分析法。会议分析法是由分析人员召集对分析对象熟悉情况、有经验的有关人员开会,按照预先拟定的分析提纲进行分析、研究、讨论。通常采用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开现场分析会议的方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然后把各方面的意见整理、归纳、分析来判断未来的情况并得出结论。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它可以防止片面地采取定量分析方法,单纯地依赖于定量计算数据,易于脱离实际的弊病。其主要缺陷是意见无论多么广泛,毕竟都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另外,这种分析方法会产生意见很不一致的情况,给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带来困难。

(3)专家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是邀请一组专家开会座谈,在互相交换情报资料、经过充分讨论的条件下,把专家们的意见集中起来,作出综合分析判断,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修正。这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分析方法。它与会议分析法有相同的优点,但基础同样是个人的直观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4)类比分析法。类比分析是在分析者掌握与分析对象有关的过去的资料、现在的情况等有关数据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所掌握的这些资料与其分析对象之间的类比性来进行推测。这种分析虽然也主要是靠人的经验和认识来进行判断,但它有一定的客观依据进行比较,所以能提高分析信息的可靠性

8.什么是会计报表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法是借助于数学模型,从数量上测算、比较和确定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数额,以及各财务指标变动的影响原因和各因素影响大小的一种分析方法。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中应用数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开始充分应用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作为经济分析推理的工具,如现代经济分析中所采用的数理统计分析线性规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但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将众多的数学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建立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要求作出合理的选择。既要有财务分析的事前预测分析方法,又要有财务分析的事中控制分析方法,还要有财务分析的事后总结分析方法。在财务分析的循环过程中,需要选择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损益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分析法、存在(资金)控制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不过,企业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前三种。

9.什么是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会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

在进行比率分析时应注意:

(1)所分析的项目要具有可比性、相关性,将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即比率的分子项与分母项必须在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3)选择比较的标准要具有科学性,要注意行业因素、生产经营情况差异性等因素。

(4)要注意将各种比率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孤立地看某种或某类比率,同时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和了解,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用途最广,但也有局限性,突出表现在:比率分析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未来并非绝对合理可靠。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账面价值,难以反映物价水准的影响。可见,在运用比率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各种比率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单独地看某种或各种比率,否则便难以准确地判断公司的整体情况。

(2)审查公司的性质和实际情况,而不光是着眼于会计报表。

(3)结合差额分析,这样才能对公司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了解,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10.什么是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会计报表分析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变化的对比,计算差异额,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差距,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性和资金投向的安全性。

使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这是用好比较分析法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说明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所谓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是相互比较的指标,必须在指标内容、计价基础、计算口径、时间长度等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是企业之间进行同类指标比较,还要注意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此外,计算相关指标的变动百分比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增长率,但也有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受基数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基数的金额为负数,将出现变动百分比的符号与绝对增减金额的符合相反的结果。

(2)如果基数的金额为零,不管实际金额是多少,变动百分比永远为无穷大。

(3)如果基数的金额太小,则绝对金额较小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变动百分比,容易引起误解。

解决变动百分比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如果基数为负数,则取按公式计算出的变动百分比的相反数;若基数为零或太小,则放弃使用变动百分比分析法,仅分析其绝对金额变动情况。

11.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

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指标的分析,如成本、利润、资金周转等方面的指标。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

(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

(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关系。

(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因素分析法是作为基础分析中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其前提是选出关注的指标、分解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和确定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率,而这三方面都需要基础分析的其他方面(比如宏观分析、行业分析、企业战略分析等)作为依据。

因素分析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差额分析法和连环替代法。如果各项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为加或减的关系时,可采用差额分析法。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是由三个因素影响的,其表达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1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的任何利益关系人都应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不同:

(1)对企业管理者来说,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企业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大小。

(2)对投资者来说,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和投资机会的多少。

(3)对企业的债权人来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意味着本金与利息能否按期收回。

(4)对企业的供应商和消费者来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企业履行合同能力的强弱。

13.什么是短期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什么方面的信息?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也表明了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的好坏。

对债权人来说,企业要具有充分的偿还能力才能保证其债权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牵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去筹集资金,以应付还债,还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或加大临时紧急筹资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大小,要看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多少和质量状况。

14.什么是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等,一般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各种应交款、1年内即将到期的长期负债,通常也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流动负债总额。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流动比率并非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过高也可能是因为资金并未达到良好的利用,是获利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

一般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2比较合适。但一个企业究竟保持多大的流动比率为好,主要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在运用流动比率进行指标分析评价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债权人大多认为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是从管理者的观点来看,这个指标有一个上限,流动比率太高,有可能表明资金的运用效率不高。

(2)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给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之前可能故意美化流动比率。例如,在会计期末推迟购货或偿还流动负债。

(3)会计期末的流动比率并不能代表全年的流动状况。例如,有的公司会计年度结算日处于营业活动的淡季,因此,年底的流动比率有可能比年度中其他时间的结果要好。

15.什么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不一定很强,而速动比率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在1左右。

16.什么是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也叫营运资本。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的风险越小。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但是,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是个绝对数,如果公司之间规模相差很大,绝对数相比的意义很有限。而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是个相对数,排除了公司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公司间以及本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17.什么是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也被称为流动资产比率或现金资产比率,它是指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通过计算公司现金以及现金等价资产总量与当前流动负债的比率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这个公式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货销售及应收款的情况下支付当前债务的能力。现金比率只量度所有资产中相对于当前负债最具流动性的项目,因此,它也是三个流动性比率中最保守的一个。

18.什么是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代表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要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不同行业由于其经营性质的不同(服务型、生产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别较大,因此,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该比率的变化较大。

通过该比率分析,可以了解维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现金的来源,从而判别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公司运行是否健康。一般而言,公司现金流入以经营活动为主,以收回投资、分得股利取得的现金以及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接受外部投资等取得的现金为辅,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结构。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指标相类似,当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低于50%时,预警信号产生。

19.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有哪些?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由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对比率、公司流动资产的结构和变现能力、公司流动负债的种类和期限结构等决定,具体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同时,还有许多会计报表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因素也会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投资者主要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分析。

能提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公司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但公司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款,可以随时增加公司的现金,提高公司的支付能力。

(2)公司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由于某种原因,公司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成现金,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3)公司偿债的信誉。如果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好,即公司信用良好,当公司短期偿债方面暂出现困难时,公司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法来解决短期资金短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种提高公司偿债能力的因素取决于公司自身的信用状况和资本市场的筹资环境。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都能使公司流动资产的实际偿债能力高于公司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偿债能力。

能降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指有可能发生的债务。这种负债按照我国《公司会计准则》是不作为负债登记入账,也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只有已办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作为附注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下端。其余的或有负债包括售出产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赔偿、诉讼案件和经济纠纷案可能败诉并需赔偿等。这些或有负债一经确认,将会增加公司的偿债负担。

(2)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公司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流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如为他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提供担保,为他人购物担保,为他人履行有关经济责任提供担保等。这种担保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负债,从而增加公司的偿债负担。这两方面的因素会减少公司的偿债能力,或使公司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20.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和与企业有关联的各方面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来说,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也各不相同,具体来说:

(1)从企业投资者的角度看。企业的投资者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投资者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判断其投资的安全性及营利性,因为投资的安全性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密切相关。通常而言,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安全性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需要通过变卖财产偿还债务。另外,投资的营利性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在投资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的资金成本率时,企业适度负债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盈利。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关键。

(2)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看。企业的债权人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购买企业债券的单位和个人。债权人更会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只有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才能使他们的债权及时收回,并能按期取得利息。由于债权人的收益是固定的,他们更加关注企业债权的安全性。实际工作中,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3)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企业经营者主要是指企业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全面的。他们既关心企业的盈利,也关心企业的风险,与其他主体最为不同的是,他们特别需要关心盈利、风险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原因和过程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融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①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标志。资本结构不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不同。同时,不同的资本结构,其资金成本也有差异,进而会影响企业价值。通过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调整,进而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

②揭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融资引起的权益资本收益的变动性及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而破产的可能性。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与负债筹资直接相关,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会对企业形成不同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总风险。负债必须按期归还,而且要支付利息。任何企业只要通过举债筹集资金,就等于承担了一项契约性质的责任或义务,不管企业的经营是盈是亏,其义务必须履行。这就是说,当企业举债时,就可能会出现债务到期不能按时偿付的可能,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实质所在。而且,企业的负债比率越高,到期不能按时偿付的可能性越大,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或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即企业偿债能力强时,其财务风险就相对较小;反之,则财务风险就较高。

③预测企业筹资前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通常需要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取得。当企业偿债能力强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信誉较高,债权人就愿意将资金借给企业。否则,企业就很难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到资金。因此,在企业偿债能力较弱时,企业筹资的前景不容乐观。如果企业愿以较高的代价筹资,其结果会使企业承担更高的财务风险。

④为企业进行各种理财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企业的理财活动集中表现在筹资、用资和资金分配三个方面。企业在什么时候取得资金、数额多少,取决于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偿还债务的需要。如果企业偿债能力较强,则可能表明企业有充裕的现金或其他能随时变现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以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活动,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果。反之,如果企业偿债能力不强,特别是近期内有需要偿付的债务时,企业就必须及早地筹措资金,以便在债务到期时能够偿付,使企业信誉得以维护。

(4)从企业其他关联方的角度看。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会与其他部门和企业产生经济联系。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于他们也有重要意义。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来说,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从而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业务关联企业,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的支付能力,借以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未来的业务能力,并作出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决定。

21.什么是长期偿债能力?它反映了企业什么方面的信息?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企业利用借入资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资金成本就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资金占用费用就是占用别人资金所需支付的费用。债务的利息、股票的股利都属于占用费用。占用费用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使用者使用的时间越长,支付的利息费用就越多。资金占用费用除了包括资金时间价值以外,还包括了投资风险价值(或投资风险报酬)。投资者如果冒着风险进行投资,就必然要求获得超过资金时间价值以外的利润,由于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利润,就是投资的风险价值。投资项目的风险越大,资金占用费用也就越高。资金筹集费用就是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的注册费和代办费,以及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这也是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需支付的开支,是资金成本的一个方面。

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二是指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而造成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因为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都是固定的。当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额就会相应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反之,当利润减少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额就会相应增加,从而使投资者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当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投资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并经受较多的财务杠杆作用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财务风险。反之,当债务比率较低时,财务风险就较小。

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程度的重要标志。

22.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要判断资产负债率是否合理,首先要看你站在谁的立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1)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他们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则贷款给企业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2)从股东的角度看,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如果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因此,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3)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进行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决策。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23.什么是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来说,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大于借入资本为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不仅反映了由债务人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而且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因此,它又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是否安全有利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为1∶1,即100%以下时,应该是有偿债能力的,但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资金收益率,获得额外的利润,这时的产权比率可适当高些。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24.什么是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又称股本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该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小。它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其计算公式如下:

事实上,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

(1)权益乘数较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一般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在企业管理中就必须寻求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权益乘数越大,代表公司向外融资的财务杠杆倍数也越大,公司将承担较大的风险。但是,若公司营运状况刚好处于向上趋势中,较高的权益乘数反而可以创造更高的公司获利,透过提高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对公司的股票价值产生正面的激励效果。

25.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是指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通常可以用财务费用的数额作为利息费用,该指标可以反映债务偿还的风险大小。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就越有保障,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26.什么是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流量相当于利息的倍数。其计算

公式为:

这一指标类似于利息保障倍数,但是账面利润并不能用来支付利息,只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才可以满足利息支出的需要,因而这一指标较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更具有合理性。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偿付当期现金利息支出的能力,与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利息保障倍数相比较,它更能体现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和实际经营情况。

27.什么是偿债保障比率?

偿债保障比率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比率。一般认为,该比率越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计算公式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偿债保障比率反映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所需的时间,所以该比率亦被称为债务偿还期。

偿债保障比率与国内企业经常用到的已获利息倍数有所区别,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偿债保障比率不仅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而且衡量企业偿付本金的能力。

28.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除了用指标衡量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长期租赁。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垫付资金,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设备,承租人按合同规定支付租金,所购设备一般于合同期满转归承租人所有的一种租赁方式。因而,企业通常将融资租赁视同购入固定资产,并把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债务作为企业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不同于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租赁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只出现在报表附注和利润表的租金项目中。当企业经营租赁量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经营租赁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因此,必须考虑这类经营租赁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

(2)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态,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分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产生或有资产会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或有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分析企业的会计报表时,必须充分注意有关或有项目的报表附注披露,以了解未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或有项目,并在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考虑或有项目的潜在影响。同时,应关注有否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或有事项。

29.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等。

30.什么是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在评价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年度报告中只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年末数,外部报表使用者可直接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来代替上年平均数进行比率分析。这一代替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的利用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的比率。

(2)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突然上升,而企业的销售收入却无多大变化,则可能是由企业本期报废了大量固定资产造成的,而不是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提高。

(3)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且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处置多余、闲置不用的资产,提高销售收入,从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4)如果企业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总资产平均余额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月份计算。

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总资产周转率公式中的分子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净额;而分母是指企业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众所周知,总资产中的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应该是投资损益,不能形成销售收入。可见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口径不一致,进而导致这一指标前后各期及不同企业之间会因资产结构的不同失去可比性。

31.什么是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另一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销售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保证。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32.什么是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存货周转率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货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提高存货周转率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

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33.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即所谓的应收账款账龄。

计算公式为: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自产品销售出去开始,至应收账款收回为止所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企业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的营运能力,而且由于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现速度和变现程度是企业流动比率的重要补充,它也反映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应收账款账龄指标,与原定的赊销期限进行对比,还可借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恰当。

34.什么是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值因计提折旧而逐年减少或因更新重置而突然增加的影响。在不同企业间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考虑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净值的影响等。

35.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两方面来研究。但是由于本书着重讲解小企业会计报表的内容,所以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主要用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去评价。

36.什么是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也称资产收益率或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表明了资产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报酬率可用来评价企业管理者运用各种来源资金获取利润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资本通过市场竞争流向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这会使各行业的资产报酬率趋于平均化。但是现实中仍会有一些企业因其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信誉而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报酬率。

因而,在分析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时,通常要与该企业前期、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判断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资产报酬率较低,则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上存在着问题,应加强经营管理,增收节支,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7.什么是股东权益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酬率又称为净值报酬率,指一定时期企业净利润对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股东权益是指公司股本、公积金、留存收益等的总和。

股东权益报酬率表明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率的高低,数值越大越好,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38.什么是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的销售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简称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销售收入净额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

销售毛利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例关系,毛利率越大,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39.什么是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又称销售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取利润的能力。

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销售毛利率一样也是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销售净利率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看出,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经营管理是否改进,盈利水平是否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

40.什么是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耗费与获得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41.什么是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产品需求。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经营风险就越小;反之,经营风险则越大。

(2)产品售价。产品售价变动不大,经营风险则小;反之,经营风险则大。

(3)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收入的减项,成本不稳定,会导致利润不稳定。因此,产品成本变动大的,经营风险就大;反之,经营风险就小。

(4)调整价格的能力。当产品成本变动时,若企业具有较强的调整价格的能力,经营风险就小;反之,经营风险则大。

(5)固定成本的比重。在企业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就多,若产品数量发生变动,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随之变动,最后导致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经营风险就大;反之,经营风险就小。

42.什么是财务风险?

一般地讲,企业在经营中总会发生借入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保持不变。于是,当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使投资者收益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做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当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投资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经受较多的负债作用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财务风险;反之,当债务资本比率较低时,财务风险就小。

43.什么是经营杠杆系数?

在上述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诸因素中,固定成本比重的影响很重要。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

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简称息税前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DOL表示经营杠杆系数;ΔEBIT表示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EBIT表示变动前息前税前盈余;ΔQ表示销售变动量;Q表示变动前销售量。

假定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经营杠杆系数便可通过销售额和成本来表示。这又有两种公式:

公式1:

式中:DOLq表示销售额为Q时的经营杠杆系数;P表示产品单位销售价格;V表示产品单位变动成本;F表示总固定成本。

公式2:

式中:DOLs表示销售额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S表示销售额;VC表示变动成本总额。

在实际工作中,公式1可用于计算单一产品的经营杆杆数;公式2除了用于单一产品外,还可用于计算多种产品杠杆系数。

44.经营杠杆系数计算举例

ABC企业生产A产品,固定成本为6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当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时,经营杠杆系数分别为: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了这样一些问题: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比如,DOL(1)说明在销售额400万元时,销售额的增长(减少)会引起利润1.33倍的增长(减少);DOL(2)说明在销售额200万元时,销售额的增长(减少)将引起利润2倍的增长(减少)。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比如,当销售额为400万元时,DOL(1)为1.33;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DOL(2)为2。显然,后者利润的不稳定性大于前者,而后者的经营风险大于前者。

(3)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如DOL(3)的情况,此时企业经营只能保本,若销售额稍有增加便可出现盈利,若销售额稍有减少便会发生亏损。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但这往往要受到条件的制约。

45.什么是财务杠杆系数?

与经营杠杆作用的表示方式类似,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FL表示财务杠杆系数;Δ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表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ΔEBIT表示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EBIT表示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

上述公式还可以推导为:

式中:EBIT表示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I表示债务利息。

46.财务杠杆系数计算举例

D企业长期资产总额为100万元,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40%,债务资本的利率为10%,当企业销售额为8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时,财务杠杆系数为多少?

I=100×40%×10%=4

47.什么是总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前税前盈余,而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前税前盈余影响收益。如果两种杠杆共同起作用,那么销售额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通常把这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

总杠杆作用的程度可用总杠杆系数(DTL)表示,它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总杠杆系数的意义首先在于能够估计出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其次,它使我们看到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了达到某一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比如,经营杠杆度较高的公司可以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度较低的公司可以在较高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等等。这有待公司在考虑了各有关的具体因素之后作出选择。

48.总杠杆系数计算举例

ABC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1.25,则总杠杆系数即为:

DTL=DOL×DFL=2×1.25=2.5

总杠杆系数说明:销售额每增长(减少)1倍,就会造成每股收益增长(减少)2.5倍。

49.财务综合分析的必要性

单一分析任何一类财务指标,都不足以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只有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因此,必须对企业进行综合的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状况综合分析分为企业资产与权益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分析和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三种。

(1)企业资产与权益综合分析就是要以资产负债表的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经济分析基本方法,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说明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增减变动情况与适应情况,以及资产与权益结构变动情况及适应情况等。因此,资产与权益综合分析的内容包括资产与权益总额增减变动综合分析和资产与权益结构变动综合分析。

(2)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分析就是要以现金流量表的资料为依据,运用经济活动分析的专门方法,对企业一定时期的各种现金流量等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说明企业各种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合法性。

(3)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及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投入产出率或经济效益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以说明企业经营的总体或综合效益情况。

50.什么是杜邦分析法?

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各项财务指标是相互联系着的,并且相互影响,必须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进行财务分析应该将企业财务活动看做是一个大系统,对系统内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杜邦分析法就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最先采用的,故称杜邦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可把各种财务指标间的关系绘制成杜邦分析图。

杜邦分析图中,包含以下几种主要的指标关系:

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报酬率×平均的权益乘数

杜邦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它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杜邦分析图可以提供下列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

(1)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系统的核心。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股东权益报酬率反映所有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是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基本保证。所以,所有者、经营者都十分关心这一财务指标,股东权益报酬率的高低取决于资产报酬率和权益乘数的水平。

(2)资产报酬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综合性也较强。它是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因此,要进一步从销售成果和资产运营两方面来分析。

(3)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提高销售利润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想提高销售利润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

扩大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首先有利于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它也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的必要前提。

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利润率的另一重要因素,利用杜邦分析图可以研究企业成本费用的结构是否合理,从而加强成本控制。这里要联系到资本结构来分析,还应研究利息费用同利润总额(或息税前利润)的关系,如果企业承担的利息费用太多,就需要查明企业的负债比率是否过高,防止资本结构不合理影响企业所有者的收益。

(4)在资产营运方面,要联系销售收入分析企业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安排是否恰当。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和流动性既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又关系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超过业务需要,就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占用过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则既要影响获利能力,又会影响偿债能力。为此,就要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

(5)权益乘数反映股东权益同企业总资产的关系。在总资产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企业适当开展负债经营,相对减少股东权益所占的份额,就可使此项财务比率提高。因此,企业既要合理使用全部资产,又要妥善安排资本结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

从杜邦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股东权益报酬率与企业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营运、资本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只有把这个系统内各个因素的关系安排好、协调好,才能使股东权益报酬率达到最大,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51.什么是“雷达图”分析法?

“雷达图”分析法是从企业的生产性、安全性、收益性、成长性和流动性五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状态和经营现状进行直观、形象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图形。因其形状如雷达(图)的放射波,而且具有指引经营“航向”的作用,故而得名。

先画出三个同心圆,并将其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分别表示生产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成长性。通常,最小的圆圈代表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2或最低水平;中间的圆圈代表同行业平均水平,又称标准线;最大的圆圈代表同行业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的1.5倍。在五个扇形区中,从圆心开始,分别以放射线形式画出5~6条主要经营指标线,并标明指标名次及标度。然后,将企业同期的相应指标值标在图上,用线段依次连接相邻点,形成折线闭环,构成雷达图。

当进行雷达图分析时要注意:就各经营指标来看,当指标值处于标准线以内时,说明该指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需要加以改进;若接近最小圆圈或处于其内,说明该指标处于极差状态,是企业经营的危险标志,应重点加以分析改进;若处于标准线外侧,说明该指标处于理想状态,是企业的优势,应采取措施,加以巩固和发扬。

52.什么是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1)沃尔评分法原理。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对选中的财务比率给定其在总评价中的比重(比重总和为100),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得出总评分。

(2)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发展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资产增长率。

按重要程度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100。三类指标的评分值约为5∶3∶2。盈利能力指标三者的比例约为2∶2∶1,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中,各项具体指标的重要性大体相当。

②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标准值,即各该指标在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优值。

③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各项比率指标的实际值。

④形成评价结果。

(3)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

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此公式正确;但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另外,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的总分大幅度增加,掩盖情况不良的指标,从而给管理者造成一种假象。

(4)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实践应用。

沃尔的评分法从理论上讲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未能证明为什么要选择这7个指标,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些,或者选择别的财务比率,以及未能证明每个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从理论上得到解决。

沃尔评分法从技术上讲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这个毛病是由财务比率与其比重相“乘”引起的。财务比率提高一倍,评分增加100%;而降低一半,其评分只减少50%。

尽管沃尔的方法在理论上还有待证明,在技术上也不完善,但它还是在实践中被应用。耐人寻味的是,很多理论上相当完善的经济计量模型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应用,而企业实际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模型却又在理论上无法证明。这可能是人类对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造成的。

53.会计报表分析举例

资产负债表

续表

假设A企业2007年度销售收入总额为8520万元,净利润为1260万元,试对A企业进行财务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①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它表明A企业每有1元的流动负债,就有1.98元的流动资产做保障。

它表明A企业每有1元的流动负债,就有1.29元的速动资产做保障。

营运资金=1980-1000=980(万元)

它表明A企业每有1元的流动负债,就有0.57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做保障。

②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计算:

它表明A企业的资产有46%是来源于举债,即每46元的债务就有100元的资产作为偿还后盾。

(2)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3)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