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创业培训机制

上海理工大学创业培训机制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受理点之一。上海理工大学一方面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全程培育,让它们能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期待能够创造环境,让更多的民间基金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上海理工大学里成长着一批有较好潜力的科技创新学生,受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成功创业的企业已达68家,并创造了就业岗位375个。

三、上海理工大学创业培训机制

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受理点之一。为落实创业教育的实施,在组织机构上,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促进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亲自担任主任,相关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管委会下属办公室具体操作,统一协调全校的创业教育,书记分管学校创业基金,拨捐款支持学生创业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一批热爱创业教育、具备创业教育条件的优秀教师,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举行培训班,培训了300多名教师;与上海市创业基金会合作引进和培养创业教师,并通过让教师参加创业教育论坛与企业家进行沟通,参与相关社会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开拓相关的创业教学能力。上海理工大学还与国际上创业教育较有影响力的美国相关机构开展了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师资参与教学,加大国际合作的比例,目前上海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国际合作班学生比例超过五分之一,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上海理工大学已与9个国家,10多所高校建立学生创业教育合作机制和教师竞争机制,目的就是要推进教学民主,培养个性,推陈出新,同时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会选择,在彰显个性中学会创新创业。

应该看到,大学生创业企业会碰到比一般中小企业更多的困难,因此,上海理工大学从编制创业计划开始,到工商登记注册,以及企业成立后的内部管理、市场、资金、团队运作等方面都力争为大学生提供高效、完善的服务。在上海理工大学,除了给大学生提供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资金资助外,还为这些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公共商务、人事代理等“一条龙”服务,连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也对他们开放。

上海理工大学一方面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全程培育,让它们能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期待能够创造环境,让更多的民间基金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

在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已经为众多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启动资金。但是这个基金的长效机制如何来维持是一个问题。创业基金一般是一次性投入,比如一次给大学生企业投入30万元,而美国一些基金的做法是分阶段给予,比如第一阶段先给5万元,做得好,第二阶段再投入20万元,这样风险就会少很多。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认为,美国的经济活力就来自于它的创业活动,每天有很多人开公司、创业,也有很多公司关闭,形成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趋势。美国有不少市值不小的公司都是由这种小公司发展起来的,而这些公司在初创阶段,都曾得到民间私募基金的极大关注。

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成三层面:第一个层面面向全校所有学生,有两个学分是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创业创新精神。第二个层面为第二专业教育,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创业学专业,总共40个学分,针对创业专门设置课程,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个层面就是正式招收创业专业的学生,首先从大三开始报名,首批挑选了四五十个学生,组成了创业专业班。

为了给致力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2006年10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园。科技园的成立,使大学生创业企业,在产业链中能够寻找到与自己行业领域相关的成熟企业担任创业导师,寻找到上下游相关企业成为创业初期的业务伙伴。科技园努力促进产业链内的成熟企业和创业企业配对互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同时,通过技术与投资的结合,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如今,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内已集聚了20余个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独立检测中心等技术机构,行业涵盖数控设备、动力机械、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虚拟制造等领域,成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除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外,科技园内还集聚了3家风险投资公司,总投资资金超过1亿元,主要任务是在科技园区的创业企业中物色投资对象。

从2005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在上海高校名列前茅,资助了研究项目,同时申请到了一批国家、上海市以及三区(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的科技创新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也帮助不少学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上海理工大学里成长着一批有较好潜力的科技创新学生,受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成功创业的企业已达68家,并创造了就业岗位375个。

汤臣龙和张一腾是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学生,他们已在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杉达大学内,开设了4家锅贴连锁店。创业至今,他们经营理念是打造出自己的传统小吃品牌。然而,汤臣龙和张一腾开始做的并不是锅贴生意,而是以加盟的形式开了奶茶店和卖章鱼小丸子的店铺。积累了经验后,两人感到锅贴有市场空间,就决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2007年暑假,他们花了几个星期在杨浦区的各个锅贴店试口味,寻找做锅贴的高手。后来和找到的师傅反复交流,共同商量更好的对策和出路。师傅的技术再加上两个年轻人的创意成就了现在的特色锅贴小吃店。第一家小吃店是位于上海理工大学的“水晶锅贴店”,生意不错。主打产品锅贴有鲜肉、牛肉、荠菜、鲜虾等多个品种。而且为了追求色、香和味,在特定的锅贴中还加入起司粉或者南瓜汁等调料。这样,各个品种的锅贴就能呈现不同的色泽。

然而一开始,两个年轻人的生意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12月的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掉了其中的一家锅贴店。此时,正值锅贴店生意火爆之时。失火后,校方不让两人继续营业。意外的一场大火让两个年轻人心情很失落,但是两个人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还是决心坚持到底。他们一次次去说服校方让他们重新开张营业,后来校方被两人“磨”得实在没办法了,不得不答应让两人重新开始。两人很快重整旗鼓,重新开张。虽然这时锅贴店的地理位置比原来偏僻,但是他们两人还是严把质量关,顾客依旧很多。

继高校之后,汤臣龙和张一腾又在杨浦区霍山路上开了一家锅贴店,不过营业状况却不如校园店。两人分析原因,发现在高校里的小吃店店面都在10平方米以内,采用窗口营销策略,没有堂吃,而霍山路上的店面比较大,且消费对象由学生变成了居民,居民对每一分钱算得比学生更清楚,因而生意不如在学校红火。

两人有了在高校和居民区开店的经验,决定把规模扩大,选择好的地址再开分店。但苦于资金不足,很难施展自己的能力。正在两人一筹莫展之时,他们从学校了解到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于是向学校咨询有关事宜,学校也是积极为两个有志学生服务,从相关政策到资金分配等各个环节都为他们作了详细说明。在两位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之下,两个学生“老板”申请到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15万元创业资金。资金申请到了,但他们俩却决定考虑到位再用。因为他们根据自己在高校和居民区开店的情况,决定把这笔钱用在发展高校市场上。目前,小汤和小张共开有4家高校连锁店,每家店平均日营业额为三四千元。毕业后的他们希望把连锁店进一步扩大,若干年后,打造出网络化的高校小吃连锁店。

两位同学通过自己创业,深切感受到创业的艰难。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创业基金的支持,他们的店面就不可能扩大,分店更无从谈起。如果没有创业基金,他们的事业或许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难发展壮大。

谈到大学生创业,两位同学一再强调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这样能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能为自己解决许多困难。为此他们非常感谢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培育机制,让他们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

对于大学生在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强调:“创业一定要有长效机制,不仅仅是一时把公司开起来,还要让公司发展壮大,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一方面政府和学校要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全程孵化培育,让大学生创业企业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期待政府、学校和个人能够创造各种环境,让更多的民间基金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

许晓明还指出,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的企业依托的技术和产品都非常好,但是一碰到市场营销,学生们的弱项就表现出来了。因此,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构建团队的时候,不妨吸纳社会上的一些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对于那些创业遭遇挫折的大学生,不必非常沮丧,要把每一次创业作为一个实习阶段、一个实习机会,因为这些经验,很可能为最终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