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

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离开上海,任吉林大学经济系教授。李权时是民国时期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与当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马寅初并称“南李北马”。李权时在经济学诸学术领域中以财政学研究贡献最大。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931年,到1935年又出版下卷。他认为自己的《财政学原理》一书水平很高,其内容,“有的是在于提倡国货的第一期,有的是在于第二期,有的或者已入第三期”。

第三节 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

李权时(1895~1982年),字雨生,浙江镇海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即赴美国留学,1920年获经济学士学位,1921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财政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在上海从事高校教学和经济学研究工作。曾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商学院院长。参与中国经济学社上海分社的筹备工作,任中国经济学社和上海分社理事。还担任中国经济学社的理论刊物《经济学季刊》主编、上海银行公会主办的《银行周报》社总编等。1932年任审计部审计。抗战以后任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及大同大学、震旦女子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离开上海,任吉林大学经济系教授。李权时是民国时期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与当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马寅初并称“南李北马”。

李权时是20世纪20~30年代受欧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的代表性知识分子,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后遇到的重要学术劲敌,他在各种学术舞台上激烈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如在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批评了共产主义的平等分配观,他说:“永久的共产主义是根本上违反人类的天性,而有限制的私产主义是根本上适合人类的天性的”。“私产制度既完全推翻,那么,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自由竞争制,亦势必根本消减。试问人类若无相当的竞争心,一切事物又何能进步?”当时有学者认为:“如该书被用为各大学教本,不特可给具有共产思想者当头一棒,并足以助本党澄清青年思想之一助。”[38]

李权时在政治上有不足取之处,他曾于1943年与名重当时的经济学家周作民、张素民、董修甲等一道加入过汪伪政权,出任过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一职,但他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也是民国时期多产的经济学家。从1927~1944年这18年中,共出版了35本经济学专著,其中仅1929年一年就出版了13本。[39]另外,他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数百篇经济学论文,其中,仅在中国经济学社的理论刊物《经济学季刊》上就发表了44篇论文,占该刊发表论文总数(共350篇)的12.6%,名列该刊论文作者发表论文数量之首。这种情况,既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中的粗制滥造的写作态度,也表明他的经济学著述还有一定的市场。

李权时在经济学诸学术领域中以财政学研究贡献最大。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财政学。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其论文题目就是《中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问题》,该论文1922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仅在财政学方面,他就写了12本著作:《财政学A.B.C》,上海ABC丛书社1928年出版;《中国税制论》,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各国遗产税史要》,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上海东南书局1929年出版;《遗产税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国地财政划分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中国税制论》,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现行商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土地税》,中央政治学校1930年出版;《李权时经济财政论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财政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中国关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

在以上著作中,以《财政学原理》一书分量最重,水平最高,正如他在该书《自序》中介绍的:“近年来拙著之关于财政学者,散见于《东方杂志》、《复旦季刊》、《万有文库》、《ABC丛书》、《经济学丛书》、《经济学季刊》者,所在多有,但是都不是整个的,有系统的。我盼望这本《财政学原理》能够做到一些综合整理的工夫,把我的财政观念做成一个有系统的贡献。”

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931年,到1935年又出版下卷。他研究经济学(包括财政学)的目的是要“制造国货,亦即仿照洋货,去代替来路货”[40]。他认为要达此目的,必须分三步走:“提倡国货的最初步是在乎仿造洋货,所以提倡国货教科书的最初步是在乎翻译外国教科书。进一步则为自己监制或自己编述。再进一步则为自己能够精制以与洋货逐鹿于世界市场,或自己能够卓立一家以与世界学术界并驾齐驱。”他认为自己的《财政学原理》一书水平很高,其内容,“有的是在于提倡国货的第一期,有的是在于第二期,有的或者已入第三期”。[41]李权时“制造国货”去“代替来路货”的思想在当时中国经济学界是非常时髦的,但它是一种肤浅幼稚的观点。正如胡寄窗先生所指出的:“如所谓‘来路货’系指翻译而言,容或有部分的道理。如指理论而言那就是错误的,因为国外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成分没有必要抵制其进口,我们可以对这种理论有所发展或加以批判,就是不可能‘代替’。”[42]

该书出版后,有人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李氏这本书表明作者“学贯欧美,心存华夏”,是“一本第一等的国货教科书”,称赞它“是一位经济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晶,是一件贯通中西社会各家的作品,是一本物美价廉远胜舶来品的国货教科书,也是国内财政学书籍中最重要的权威”。[43]以上论述实有吹捧之嫌,实际上,该书反映出李权时学术研究的一贯不足,“全书杂抄中外资料,抄录了大段英文资料和大量中国财政章制,理论部分反而不够充实,结果使它既像财政史,又像财政实务,也像财政资料,故只能短期行销”[44]。该书在学术贡献上远未达到“卓立一家”的程度。

《财政学原理》一书共分五编:“绪论”、“岁出论”、“预决算论”、“岁入论”和“公债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