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界壳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界壳分析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行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管水”形态,即“流域管理与部门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体制。由于目的、利益的差异,各管理主体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加剧了水资源状况的恶化。同样,各区域、各中央直属的其它管理机构彼此间也存在着诸多的不一致,这种人为的水管理“多龙”体制缺乏需求、利益的协调。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界壳分析

我国现行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管水”形态,即“流域管理与部门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体制。由于目的、利益的差异,各管理主体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加剧了水资源状况的恶化。

1、“多龙管水”界壳分析

流域内的“多龙”指的是中央直属的水行政管理机构,国家环保局所属的水资源保护机构,及一些中央有关部门的跨省直属流域管理机构,如交通部直属长江航务管理局、电力总公司所属的电力集团公司等流域管理和部门管理机构,有流域内各行政区域的管理厅(局)。这些机构的管理范围、管理目的和利益取向均不相同,有的还存在交叉,在流域内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界壳。现就中央直属的水行政管理机构和流域内行政区域水管理机构进行分析。

中央直属的水行政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是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既要防洪涝泥沙灾害、防水质污染、保证水量,又要保证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废水容纳。而行政区域以下简称区域管理机构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保证区域的安全,免遭洪涝泥沙灾害的伤害,为区域经济发提供足够量的水,同时排泄区域内的废、污水。其界壳描述如图10-3所示。流域界壳与区域界壳的不一致表现为:

img32

图10-3 “多龙管水”界壳示意图

●开放度的不一致:区域依据其发展需要来决定开放度的大小,认为开放度应尽可能大一些,直至通过界门的交换是自由的,包括不限量的取水和不限制的排放废、污水。我们知道,开放度是不能大于阀值λmax的,否则水资源系统将发生性变。流域水管理界壳是依据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确定开放度的,通过界门的交换是不能自由的、任意的。

●交换率的不一致:区域界壳要求交换率尽可能地大,但是交换率是不能过大的,由于交换率是实际交换量与可交换量之比,交换率过大,将加剧水资源的短缺状况。而流域界壳依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确定交换率的大小,对实际交换量具有一定的限制。

●开关速度的不一致:区域界壳希望开关速度要快些,要开启能迅速开启,要关闭能快速关闭,而流域界壳是根据水资源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快慢来调节开关速度的,应该快时就快,应该慢时就慢,适应水资源系统和环境的变化。

●界门的顺利度不一致:区域界壳希望物量在需要时能快速通过界门,如在取水和排废污水时,要取就能迅速取到,要排就可迅速排出,但流域界壳是依据水的自净能力来确定容纳速度的,依据可供给量来确定供水速度的。

由于这些不一致的存在,使得区域为了获得足够量的受到流域界壳限制的水量,以及为了把区域内的废水和污水无限量的排出,必将寻找流域界壳的薄弱界门或流域界壁的薄弱处进行冲击,使本不应交换的物量或通过薄弱界门或通过在界壁薄弱处开出的界门实现交换,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稳定,影响水资源系统的发展。

同样,各区域、各中央直属的其它管理机构彼此间也存在着诸多的不一致,这种人为的水管理“多龙”体制缺乏需求、利益的协调。对管理目标存有异议,对管理措施抱有抵触情绪,不能很好利用甚至破坏现有的客观条件,逃避责任,相互制约,运作不畅,对抗成风,从而导致“1+1<2”的结果。

2、“多龙管水”界壳演化分析

在生态大系统背景下,运用界壳论,分析“多龙管水”体制的演化过程及演化趋势,对我们更好的认识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很有益的。提到演化,人们一般会联想到“过去”,联想到“现在”,也能联想到“未来”。在水资源的管理上,我们既要知道“现在”,又不应忘却“过去”,而且还应展望“未来”。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化或演变过程中,可能预示着“未来”。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可以用图10-4和图10-5表现出来。

img33

img34

图10-4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化过程

img35

图10-5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化过程(续)

图10-4(a):由于人口少、经济不发达,水资源极大丰富,管理是为了防洪涝灾害,三个系统(界壳)相互独立,显示了以区域为中心的需水体制,取排水自由。

图10-4(b):类似图10-4(a),但管理的作用增加了交换功能,管理地位有所提升。

图10-4(c):三系统(界壳)仍是相互独立的,但彼此之间已有初步接触、沟通。

图10-4(d):虽然三系统(界壳)仍是相互独立,但水资源系统和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扩大,三系统(界壳)呈品字形结构。

图10-5(a):由图10-4(d)演化而得。三系统(界壳)呈品字形结构,三者之间产生交融,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与环境(生态)之间产生了沟通,这是现代管理体制的初级型。但是三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强弱、主次以及相互依存关系都未能达到简洁而和谐的美学高度。

图10-5(b):管理界壳出现了复杂的几何形态,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的认识增加,在管理上产生了情感环流,这是现代管理体制的中级型,也是我国当代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型体。

图10-5(c):把各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情感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并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物量交换,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是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应追求的较完美的目标——太极界壳。

图10-5(d):由太极界壳发展而来的未来社会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生态体制。

从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分析,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要点:

●演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斗争和对立统一。

●演变和发展的外在动因: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

●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管理系统应适应生态环境而生存与发展,反过来又为改造生态环境服务。

●管理系统发展的基本原因:社会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演变的完美模式——太极界壳

太极是我国哲学上的古老术语。《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极,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就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宋朝朱熹认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明朝毛廷相把太极看做是“天地未判之前太始混沌清虚之气是也”。孙中山先生曾用“太极”来译西语“以太”说:“原始之时太极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生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地球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请看太极图结构特点:三圆有机切合于三个起点A、O、B;三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一个整圆包容两个半圆形成和谐、简单的统一体(见图10-6)

img36

图10-6 太极图结构特点

用现代美学观点评析太极图真是精巧绝伦。无论是平面的圆还是立体的圆(球),都是大自然千锤百炼的产物,是美的精华所在。用科学眼光看太极图所显示的高度和谐、流畅和简洁,的确将自然统一美集于一身。

科学是美的,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美学的深层次结构和升华,它是一种普遍又深广的美学范畴,科学美不仅仅在于发现隐含的真理,还在于它能发现普遍的真理,科学美的一般准则可以用来检验科学本身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科学美也在于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发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简单性。科学美就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和规律之间的和谐和存在的简单性的综合,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水资源供需系统本身就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自然而又统一的和谐美的体系:

由此可见,水资源供需系统本身与太极图的结构十分吻合,如图10-7所示。可以说

img37

图10-7 太极界壳结构的美学体系

供↔管↔需

未来水资源管理体制是系统科学与现代美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具有科学美的全部特点,也具有太极图所蕴含的全部哲学意义。

如果水资源供需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需方、管方、供方)以太极模式结构形成一个统一体,它必然具有以下美学意义。

◆情感的辐射与反馈——系统之美的情感的融合

任何给人以美感的事物都必然伴随着体验美感的人情感。美,能够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三者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与转移。

具有太极界壳结构的水资源供需系统必然要求需方首先应爱护自己的水资源环境,通过“情感”环流(界门)把这种爱通向自然,这时,需方也自然珍惜每一滴水,并满怀信心去把握和使用水,合理而节约用水。水资源环境接受了这种美好的情感,受到了保护,相应地产生了回馈人类的“情感”(通过界门)。双方就是这样以管理界壳为中介,以“情感”为纽带(界门),有机地、和谐地统一于一体。不消说,这种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功能一定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供需之间不单是物量的交换,而且还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的“情感”反馈(界门)。这种能够出现“情感”转移的供需系统,无疑是美的。

◆结构的和谐与奇异——系统之美的结构特点

如果从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极图中单独抽取三个要素,人们会立刻看到它奇异的结构状态。供和需形如蝌蚪,一头圆,一头尖,圆头点点曲率相同,尖端则锋利似刀,柔和与刚毅融为一体。如果太极界壳变成立体的球状,这种柔与刚便自然地合二为一。这种变化正预示着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发展和升华,管理界壳与“情感”环境相互适应糅合而成“S”形,那是两个半圆(准确地说是两个半球)的有机结合,显示了结构美的奇异性。

供、需、管理三者关系的奇异之处正是三个要素的嵌合之处。奇异的嵌合那么自然,那么流畅,那么简洁。如果需方和管理都能自觉地将自身融进这种太极结构之中,那么水资源管理就会产生极其自然的效果。

需方以真诚的情感来爱护供方(水资源),供方必然投以回报,双方均有一种“责任”的满足的“快乐”。这在美学上意味着和谐与奇异的平衡。能实现这种平衡的水资源管理结构是最美的结构,当然也是管理效率最佳的结构。

4、太极界壳水利工程管理供需系统的辩证思考

自古以来,中国哲学界有“太极”派生万物的说法,这就是太极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水资源供需系统中的三个要素,需方——管理——供方都是物质的,它们之间的联系、组合,依靠“情感”这一精神范畴的东西,这就使太极界壳下的供需系统成为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化合体,其辩证关系表现为:

(1)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科学地阐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世界是按照自身固有规律运动着的;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反作用。从而正确地全面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极界壳模式是遵循供需系统发展的规律,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含界壳论)和唯物辩证法思想,考察供需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及构成,供需过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现用太极界壳模式来描绘供需过程及其发展是再恰当不过了。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客观存在的事物其形态和性质又是无限多样的。对供需系统这个物质体系而言同样如此。要对这种物质系统作出科学的规定,必须撇开其中事物的具体形态和性质,概括出它们最一般的共同本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见,太极界壳模式同样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产物。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也证明,作为万象之灵的人类不是上帝攒土捏制而成的,而是由动物进行产生的。由此可见,科学的不断发展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普遍的哲学命题。因此,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极界壳模式正是供需系统中物质的高度统一的结果。

(2)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极界壳模式同样生动地展现了物质同运动的基本关系。需与供的嵌合与适应,需与供以“情感”和太极界壳为胶合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舍难分”的格局。其中不乏渗透、交换等复杂的运动过程。它同样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一普遍的动态关系和规律。

从管理界壳的发展、变化、进化到太极界壳的过程可以预言,太极界壳模式仍然要继续发展和变化,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现代供需发展的必然。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静止?有,不过这种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一定的条件和特定的时空范围。换句话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水资源供需系统也同样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只不过因为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因素都是“人”,人能够通过客观和主观的认识结果去能动地促成供需系统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3)供需系统太极界壳模式中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构成太极界壳模式供需系统中的物质运动,有物理的(如:供和需通过界门的水量的交换)、化学的(供需之间的水质的变化等)、社会的(供和需的人与自然关系、需和管的人与人关系发展等)、思维的(品质、意志、智力的变化等)、法律的(水权、产权变化)等等基本运动形式,每一种基本运动之中包含着无限多样的具体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运动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可见,尽管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并不多,但由此而引发的各种运动关系,确实让人惊叹!

(4)太极界壳模式概括了水资源供需系统中物质运动的规律

水资源供需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十分微妙的有机体。太极界壳模式却把这些关系统一于一个简洁、和谐、至美至善的大圆之中,这更显示了太极界壳模式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

水资源供需系统太极界壳模式具有稳定性,尽管这种稳定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但它仍可以指导现代社会中水资源供需管理的基本方向。

水资源供需系统太极界壳模式具有重复性。这种重复性仅仅是外观和表象上的重复,并不是内涵和外延上的重现。因为,这一模式不论对小流域还是大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系统都是适用的,只是模式中的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层次上有所变化,但供与需之间的依存关系,辩证关系都贯穿在不同层次的太极界壳模式之中。

太极界壳模式具有普遍性特点。事实上,只要存在供、需和管理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供需系统,就会存在着向太极界壳模式演化的过程,而且它必须遵循太极界壳模式的变化发展规律。这就告诉人们,进行供需系统改革的一切实践活动、理论探讨,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如果能够按太极界壳模式所揭示的供需规律去有效地改造供需系统,结果将更加完美。

(5)太极界壳模式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除此而外,还有现象与本质,形式同内容,原因同结果,偶然性同必燃性,可能性同现实性之间的基本关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因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概源,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在太极界壳模式中,供与需之间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最典型、最生动的例证。由此引发供与需的一系列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供与需这一对矛盾存在同一性和一致性。因为,供与需这一对立面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供与需双方的互相依存、相互转化、有互影响的趋势。供离不开需,需也离不开供。这就是说,只有使供、需同步发展,共同作用,才能使水资源管理改革建立在完美而科学的基础上。应该说,这是人类水资源管理实践中逐步才悟出来的道理。

供与需这一对矛盾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由管理界壳和“情感”环流形成由此及彼的桥梁,形成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融合状态。这种融合状态意味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需方的需求、“情感”都可以通过管理界壳的界门传递给供方;反过来,供方反馈的物量和回报也通过界门影响需方的行为状态。供需双方的同一性是水资源供需系统的理想状态。那么,这种状态下供需双方存不存在矛盾的斗争性?答案仍然是肯定的。这种斗争性是不是意味着供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关系呢?是的,不过,从宏观上讲,正是供需系统中这种矛盾斗争,引发了供需系统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发展导致供需系统进入一个更高的暂时平衡阶段。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矛盾斗争,推动供需系统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如果没有这种矛盾斗争,供需系统将永远处于绝对的平衡之中,它必然导致供需过程的终结,即死亡

事实上,由于供需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加上它们共处在同一社会、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在某种情况下,环境将扩大供需之间的差异,从而造成双方的矛盾冲突,供需之间正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过程中,使供和需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供和需的矛盾是供需系统得以发展、变化的动力。我们可以就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归纳如下: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水资源供需系统中人的行为应当促进矛盾双方有更多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利、互促中各自都得到发展,这应当成为水资源管理上我们的共识。有共识才有共同互利的行为,有行为才有事物变化的实际结果。矛盾的斗争性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对立面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的变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这种力量的消长,就是非平衡系统中的能量涨落。能量涨落适逢一定的时空环境,就会使系统建立起新的平衡关系。就是说,系统功能、机能都跃迁到了更高的层次,显示了矛盾斗争促进事物发展的规律。矛盾的斗争性还能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促进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建立,即事物旧质发展成新质。

(6)太极界壳模式中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水资源供需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的本质问题是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即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即系统的内部矛盾是水资源供需系统发展的第一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起着加速或者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的作用,又使事物显示特定的外貌,它只能对内因施加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最终取决于内因。不论是大的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还是小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可见,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改变系统的内因,在于重组供需系统的结构,结构改善可导致系统功能的变化。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过,我们所讨论的水资源供需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开放将进一步加大,其结果必将强化外因对系统的影响作用。外因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外因也可能起决定作用。如生态系统的恶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就会使水资源供需系统失去平衡。而使系统趋向建立新的平衡。我们认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供需系统外部环境的改革成功,二者内外呼应,就能使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级界壳模式发挥更大的管理功能。

(7)太极界壳模式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哲学中的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质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且一个事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质。在水资源供需系统中,供和需的质既含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质,也含有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自然质。哲学中的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在水资源供需系统中,供和需的可用量,可再生量,可循环量等都属于量的规定性。

量与质相比较,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要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与不同,量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质的认识,可以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按质论价”、“胸中有数”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组合。世界上的事物,没有质便谈不上量,没有量的质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质决定事物的量,规定量的活动范围。但是量制约着质,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能产生质飞跃。所以,质与量的对立统一充分体现在“度”这个范围之中。因此,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等具体界限。在水资源供需系统中,供与需之间在质、量、度三方面都存在复杂的关系。把握供需相互作用的度,对于供需之间质和量的互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需方把握排放废、污水的质和量是否与供方的容纳、自净能力水平相适应,这就是一个需要把握物量交换“度”的问题。这个“度”的准确把握的关键在于需方研究供方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供方状况的准确程度,做到知己知彼。而这些只能通过管理界壳来完成来实现。

我们必须懂得,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量变中有部分质变,量变和部分质变的积累引起根本的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并由此形成新的量变。质和量就是这样相互作用,螺旋式的发展,由一个层次跃迁到另一个层次,事物才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水资源供需系统中的供与需的变化发展过程正是这种质与量互变的典范。

(8)太极界壳模式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从前面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表述中可以看到,水资源供需系统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结构。这个不同结构形成的过程就是通过否定旧事物而肯定的新事物的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图10-5(f)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它又被图10-5(g)的太级界壳模式所取代。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本身就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但是发展是曲折性的,是上升性和回复性的对立统一。

5、太极界壳模式的启示

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太极界壳模式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第一,是告诉管理者如何处理供与需的基本关系。这里最根本的问题是需方的水资源观问题。

需方的水资源观是困扰水资源界,困惑需方自身的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正确的水资源观来自正确的认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科学解决这一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和内因的基本关系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用这一观点解决水资源可持利用问题是十分科学的。关于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因和外因的界定,尽管还存在不同的见解,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水资源在总量上和可利用量上已有的水平以及已经形成的水资源状态同社会的需求,以及需方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归根到底是需与供之间的矛盾。需与供的矛盾是水资源供需系统中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水资源本身。因为,一般情况下,客观对主观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承受(容纳)才能实现。需方的保护作用必须通过供方的内在承受(容纳)才能见到效果。就是说,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但是,水资源系统已经形成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却正是过去需方及环境影响的结果,可见内因之中又含有外因的影响,因此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时,既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又不可将其关系绝对化。外因与内因互为因果,互为存在和变化的条件,两者何为主导,应由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说,在水资源系统中内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决定水资源系统的不同发展变化的是外因;而在外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决定水资源系统发展变化的又是内因。总之,外因不通过内因,就无法实现其作用;内因没有外因也无法实现其发展。

例如,荷兰的回归大自然的“还地为湖”计划、欧洲的“拯救莱茵河”行动等均体现了水资源的保护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重新出现了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自然面貌,汶鱼和鳟鱼重返莱茵河,自然生机重现。这是通过内因这一根据,施展外因的有效作用的结果的典范。

第二,告诉需方加强自身素养的目标。需方应有较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包括善于了解水资源的特性和水资源状况观察、判断意识,节约用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意识,水资源的稀缺意识,有偿用水意识等。需方应努力成为水环境保护的专家,应热爱水环境,并不断了解它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积极参与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管理过程,这是水资源供需系统太极界壳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三,告诉需方和管理者要研究并掌握运用供需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供需过程的复杂而多变,供需系统内外常常出现一些突发的、意外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需和管的冷静、敏捷以及对水资源供需规律的掌握是果断而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