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对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

国家对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民公社结构中,权力高度集中,公社党委和大队党委是权力的实际握有者,是各项事业的领导者。三是集体所有的财产制度。也即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产权主体是极其模糊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动群众肃清反革命,公安机关着手在城乡逐步建立户口登记制度。下表列出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渠道及相关政策规定。这种筹集方式是由人民公社框架下分配制度决定的。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及效率_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

3.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及效率

人民公社体制始于1958年,止于1983年,对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所以,在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之前,有必要系统了解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安排。

3.3.1 人民公社基本制度安排

1958年,为了配合工业“大跃进”战略,毛泽东提出把当时正在合并的大社办成集“工、农、商、学、兵”于一身的人民公社。随之,中共中央在8月17日到30日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农业集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原来的高级社被强制合并为“人民公社”。[10]作为农村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人民公社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政社合一”组织体制。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作为一个政治和行政单位,每个人民公社分为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个层次;而作为一级经济组织,公社要承担经济管理事务,根据“生产资料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经济核算以队为基础”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对辖区内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员——社员。

二是推行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在人民公社结构中,权力高度集中,公社党委和大队党委是权力的实际握有者,是各项事业的领导者。这样,党组织实际上通过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控制了农村政治、经济使之能按党的意愿运行。(林万龙,2003)公社可以无偿平调下属单位的人员、资金和物资,禁止社员从事任何个体经营性活动,只给社员保留少量“自留地”,用以调节生活资料和供应。

三是集体所有的财产制度。土地改革结束后到农村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而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统一实行集体经济组织模式,社员不再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财产为集体所有,它几乎否定了任何确定性的产权主体。也即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产权主体是极其模糊的。在这种产权模式下,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在生产活动中,农民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财产,他们唯一拥有的是在收入中扣除生产费、折旧费、管理费、税收、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的“个人消费品”。(林万龙,2003)

四是按工分分配报酬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内部的分配制度是建立在社员对集体财产占有份额完全相等的假定之上,这种分配制度完全体现出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对于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集体所得,在扣除掉当年生产费用后的分配顺序为:国家税收和粮食统购任务管理费(包括办公用品、差旅费、干部补贴等),集体提留(包括生产队及上交大队的公积金、生产费基金、贮备基金、公益金等),公积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公益金(主要用于五保户军烈属、残废军人的优待及困难户补助、集体福利、文教事业),社员分配。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样的分配次序下,最后留给社员分配的剩余产品自然不多,仅能勉强维持社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也是导致农业再生产能力长期难于提高的重要原因。

五是实行限制人口流动的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动群众肃清反革命,公安机关着手在城乡逐步建立户口登记制度。而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就业渠道趋于狭窄,开始出现了城镇难以全部安排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政府感到了压力,1958年1月9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标志着中国的人口迁移政策的重大调整,改自由迁移政策为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政策,限制农村人口自由流入城市。[11]

3.3.2 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及其效率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政经统管的制度,公社既是农村经济管理组织,又是一个基层政权组织,集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大权于一体,拥有调动绝大部分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权力,对所属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严格的行政化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具有如下特征。

3.3.2.1 公共品供给决策:自上而下

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这一体系对资源和权力的垄断,使得公共品的供给范围、种类、数量等决策自然形成“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虽然《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明确规定,全公社范围内的重大事情,都应该由社员代表大会决定,不能由管理委员会少数人决定。但是,由于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社员(农民)个人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体现,鲜有独立的经济活动,所以,社员对公共品的需求并不强烈,也难于表达出来。这种“自上而下”、强制性的公共品供给决策过程,在当时政治挂帅的环境下势必带上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使得普通社员不敢拒绝即使明知是无益的公共品供给,结果造成许多公共项目要么违反自然规律。如有些地方搞了不少无效工程,甚至有的变水利为水害,像“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等,既破坏了生态平衡,又劳民伤财,浪费严重;要么是违反经济规律,如跨社区的“一平二调”,增加了社员的不合理负担,特别是非受益地区社员付出了巨大劳动,经济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3.3.2.2 公共品供给渠道:财政供给与集体经济组织供给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既有财政渠道,又有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外财政)渠道。并且后者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下表列出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渠道及相关政策规定。

从下表可见,人民公社时期有一部分公共品是通过财政拨款提供资金的,但这一部分通过税收手段筹集到的公共资源(用于制度内公共产品成本支付)非常有限,而且仅限于公社本级。公社为满足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品的需求,只有通过税收以外的方式间接从生产集体筹集到经费,用于支付农村公共品的成本(一般称为制度外公共品)。这种筹集方式是由人民公社框架下分配制度决定的。在公社分配制度中,一方面以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形式先从农产品的总收入中扣除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农业、林业、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用费),再将剩余部分以工分为权数分配给个人,这种物质分摊是一种分配前的扣除;另一方面,将乡干部、学校教职员、技术推广员等人员的工资换算成工分,参与剩余农产品的分配。在工分制下,制度外公共品的成本按两种方式分摊,物质成本由公积金和公益金支付,人力成本以增加总工分数、从而降低工分值的方式加以弥补。(林万龙,2003;李彬,2004)

关于公社集体自筹公共品物质成本的分摊情况,以1978年为例,全国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总收入的分配结构为:生产费、折旧费和管理费占34.4%;税收占3.40%;公积金、公益金占9.1%;社员个人分配占53.1%。其中用于制度外公共品的物质费用,包括管理费、公益金和公积金的一部分。由于公社制度框架中分配程序是先扣除各项费用,再确定个人分配,因此,从物质成本分摊的角度讲,公社所提供的制度外公共品对社员个人而言,是一个外生变量。决定制度外公共品供给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指令。

可见,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的基本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社员仅仅是集体组织内的劳动者,农村的公共品供给由集体统一组织供给。所以,除了国防、外交等全国性的纯公共品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以外,公社承担了几乎绝大多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这与实行政社合一的政治制度和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是密不可分的。

表3-1 财政渠道:公社财政的收支项目

img29

资料来源:根据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表3-2 公共品筹资渠道

img30

资料来源:同上,第53~54页。

3.3.2.3 公共品供给资金筹措方式:以劳动力替代资本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经费的筹集,与公社制度下的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公社实行工分制的分配制度,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其具体做法就是扣除各项费用之后的剩余部分以工分为权数分配给社员。[12]人民公社时期,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刚刚起步、资本原始积累匮乏的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所需资金国家财政难于承担更多义务,只能主要依靠社员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大规模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公益事业的兴办依靠广大社员的革命热情、积极性和凝聚力。这实际上是以社员自身的贫困为代价来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在此期间,农民被组织起来,大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中投入最多的是社员的活劳动投入,且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是跨区域无偿调配。因为在工分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成本分摊有两种方式:物质成本由公积金和公益金支付,人力成本以增加总工分数、从而降低工分值的方式加以弥补。这样,工分总量就可以无限膨胀,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就为公社时期大量使用劳动力,用劳动力替代资本以供给农村公共品奠定了主要基础。在这个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成绩”是农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得以长足发展,水利条件得以改善。如,机耕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由1952年的1.6%提高到1978年的54.1%便是一个例证。(黎炳盛,2002)目前仍在发挥效益的许多基础设施都是那一时期修建的。

3.3.2.4 管理方式:条块结合,以条条为主

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品供给机构设置的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条条”管理为主,即以职能部门为单位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各站、所、院都是上级行政或事业部门的下属机构。业务活动服从于上级部门的计划安排。人员工资和事业费由财政统包;二是人员工资和事业费用由财政统包,财务管理实行“统收统支”;三是工作人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由国家人事部门统一调配。

从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看,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品供给的主体都属于政府的公共部门,其供给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公共品,也包括私用品,也就是说,没有公域和私域之分,供给主体是政府。除了公社本身设置的机构外,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是公社公共品制度外供给的主体,因为公社的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品供给成本主要靠村集体经济组织筹集的管理费、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形式供给。

公共品供给部门也是根据计划而建立的,公社相继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水利站、经营管理站等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机构;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的唯一流通部门,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设立了粮管站,负责粮食的统一购销、储存与调配;设立了文化站、广播站和卫生院,承担农民的精神文化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职能。人民公社建立的公共品供给部门在组织上是基本健全的,功能上是基本完善的,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稳定农村的社会福利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在人民公社时期,大部分公社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公社一级财政,公社公共品制度内供给主要通过公社内部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式实现,而不需要使用财政手段。由于公社通过税收手段筹集的公共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仅限于公社本级,因而,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品供给的状况是制度内供给不足,以制度外供给为主。人民公社制度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品主要靠制度外供给,即通过各级集体经济组织筹集管理费、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形式供给[13]。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品制度外供给的最显著特征是大量使用劳动力,劳动对资本的替代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人民公社公共品供给制度确实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必备的基础设施。可以说,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致现在农村许多地方仍在使用的基础设施大多是那一时期修建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公共品供给体制的优点是集体动员能力强,同时,由于社员没有独立的权益且高度同质性,因而,对社员而言,既无所谓对公共品的需求,更无所谓差异性。需求方的这一特征使得公共品的集中统一供给更为顺畅,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集中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兴修大型公共设施,如灌溉、防洪、水土改良等劳动密集型公共工程。但其缺点是产出过低,缺乏效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况且,如果没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压力,能否取得那样的成果实在令人怀疑,因为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也会坐享其成、“搭便车”的。(黎炳盛,2002)此外,这种自上而下的非民主的供给机制也容易出现供非所需的情况,造成低效率供给。

总之,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以农补工”、“以农养城”的特征更为明显,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仍然是缺乏效率的。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在农村进行调研时就发现不少干部群众认为人民公社体制在提供公共品方面是“管用”的,农村公共品是有保障的。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联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公共品出现捉襟见肘的状态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对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需要而言,公共品事实上是处于短缺状态的,只是因为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社区对公共品的真实的需求被压抑了,从而表现出一种虚假的供需平衡。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居民的福利损失并没有增进城市居民的福利,不符合帕累托原则。这其实就是对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反映。因此,如果说,这种供给机制是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形态和政社合一的高度集权的农村政治体制下的必然结果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随着农村非集体化改革的进行,这种供给机制就显然不合时宜了。

旅游景区循环管理方法_旅游景区管理

三、旅游景区PDCA循环管理方法

PDCA是由英语plan(计划)、do(执行、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所谓PDCA循环,就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进行,如此循环不已。PDCA循环首先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因而也称戴明环(如图3.6),PDCA循环不仅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也是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通用工作程序。

img20

图3.6 PDCA工作循环示意图

资料来源:John Swarbrooke.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2006.

PDCA工作循环需要遵循以下四个阶段:

1.计划阶段

主要活动是按要求和需要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制订计划和方案。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就是决策与准备阶段。首先取得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完成前期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同时管理体系的运行会涉及技术改造,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因此,旅游区在体系建立之初应保证资金到位和配备技术力量。

第一步:分析景区质量现状,找出景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影响景点质量和景区服务的因素。

第三步:从影响景区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解决主要矛盾。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提出景区质量改进活动的计划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2.执行阶段

主要活动是按照制订的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相对旅游区来说,这是具体的策划和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包括自我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订,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健全等内容。

通过自我评审、总结、分析旅游区现有的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编写报告,为旅游区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提供依据。制订质量方针应充分考虑现状,针对旅游区本身的特点指出质量目标、指标的总体框架。质量目标应具体,指标应予量化。为实现质量目标和指标,必须制订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方案,确认方法、措施、进度、执行部门、责任人、资金预算等,以保证目标按期完成。为保证与标准化管理有关的活动在程序规定条件下运行,旅游区应加强和健全制度化建设。管理方案是针对可直接制定目标、指标的现状因素,其目的性很强,具有一定的改善性和实效性。而规章制度则是针对质量方针、目标、指标所确定的相关运行和活动,通常是“异常”或“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活动,相对较为稳定。

3.检查阶段

主要活动是对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旅游区导入标准化管理来说,则是由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对其实施标准化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指出问题,要求进行整改。

4.处理阶段

主要活动是根据体系的实际状况和变化的需要,对体系作综合评价和处理,进而提出改进要求,以便制订新的计划和进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在旅游区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估过程,具体由国家旅游局评定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和处理,提出更多要求,以促进旅游区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方向发展,并维护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第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修正原有的制度和标准。

第二步:将本次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的计划阶段,为景区质量改进提供资料和依据。

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四个特点:

(1)PDCA循环四个阶段必须首尾相接,缺一不可,前后次序不能颠倒。

(2)PDCA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每完成一个循环应根据面临的新问题和原有的遗留问题,选择新目标进行下一次循环,使质量稳步上升到新水平。

(3)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以小环的运转推动大环的运转。就一个景区而言,从整个景区,到每个部门、班组和员工,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这样就形成大循环套若干个中循环,中循环又包含若干小循环。尽管不同层次的循环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景区质量的共同目标,并存在密切的联系。大环是小环运转的依据,小环是大环运转的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效果,要在大环运转之后才能取得。

(4)关键在于A阶段的工作。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并纳入景区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失败的教训要认真吸取,以免重新发生;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要列入新的循环内容。只有这样,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

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方法_旅游景区管理

四、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是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旅游景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加强管理?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如何在竞争中取得游客的信任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标准化工作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标准化管理并通过质量等级评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旅游景区实施标准化管理重点要解决三大问题,即“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和“游客意见”。“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景观质量”包括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游客意见”是旅游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采纳依据,包括总体印象、可进入性、游路设置、旅游安排、观景设施、路标指示、景物介绍牌、宣传资料、讲解服务、安全保障、环境卫生、旅游厕所、邮电服务、购物、餐饮、旅游秩序、景物保护等内容。因为景区的服务是低劳动力密集度、低客户定制程度的服务,所以景区服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应该着重于服务标准化的管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标准化管理的发展都日趋成熟。

1.ISO9000系列简介

ISO9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确定的一系列质量标准。ISO9000是全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国际性协议。最难达到的是ISO9001,它是为设计、生产、服务和安装产品的组织设置的质量标准。ISO9002与ISO9001类似,但仅适用于不从事设计和服务活动的组织。服务企业一般使用ISO9003标准。ISO9004包含了关于质量标准计划系列的信息。

1994版ISO9000标准达27项,包括术语标准、两类标准的使用或实施指南、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和支持性技术标准。其中,质量保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是核心标准。

(1)质量保证标准

·质量保证标准包括: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质量保证模式。

(2)ISO9004质量管理标准(包括4个标准)

·修正后的2000版ISO9000标准保留了五个标准(前四个为核心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和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00012:2000测量控制系统。

其中ISO9001:2000为体系认证标准。

2.ISO14000系列简介

ISO14000是国际化组织继ISO9000系列标准之后推出的一套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开展审核认证的根本准则。目前,国内外所进行的ISO14000认证即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组成体系如图3.7所示。

(1)ISO14000产生的背景

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纷纷制定环境标准,出口商品会因不符合标准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环境问题已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汲取世界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img21

图3.7 ISO14000标准组成体系

(2)ISO14000标准的基本要求

·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制订环境方针,作出环境保护的承诺;

·识别企业的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以改善环境状况;

·要求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作业程序加以控制;

·注重各方面的信息沟通;

·要求对紧急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和响应计划。

(3)ISO14000标准的特点

·注重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

·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

·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

·与ISO9000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

(4)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企业的环境行为持续改善。

(5)ISO14000带给企业的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实施全球化经济战略。企业的环境表现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采购产品、选择服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实施ISO14000的内部计划,并将ISO14000作为对其供应商环境管理的考核标准。ISO14000是中国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实施ISO14000认证将带给企业明显的绩效:

·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树立优秀企业形象;

·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

·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

·污染预防,环境保护;

·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员工环境素质;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续发展。

3.我国的标准化管理

在我国,《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实务全书》中认为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在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包括:

(1)设施设备质量标准

设施设备质量标准是按照旅游景区的等级规格和不同接待对象,对设施设备的选择购置、使用保养、更新改造和经济技术分析的质量要求和规定。它是进行设施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基本依据。包括:设施设备的选购质量标准、设施设备使用操作质量标准、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质量标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质量标准、设施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2)产品质量标准

主要规定以食品为主的生产操作规程、烹饪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规格,目的是保证色、香、味、形、器俱佳,满足游客需要。通常包括:标准菜肴价格、标准烹饪方法、标准出料量、标准进货规定。

(3)商品质量标准

商品虽然不是景区制造的,但在旅游景区转移给用户使用时,商品质量优劣是游客和社会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质量标准一般按经营的优质品率、合格品率等进行规定,保证商品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耐用性,提供售后保证。

(4)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不同于服务设施设备质量,主要指服务场所的美化,商品陈列的艺术性,环境卫生状况及设施设备摆放布局,灯光音响,色彩调节,温度、湿度与空气的清新程度以及噪音的控制。

(5)劳务质量标准

劳务质量一般指客人享用服务时获得的感受和满意程度,它是以设施、产品、环境质量为依托提供服务,达到适合满足宾客的最终表现。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服务的技术技巧、服务效率、礼节礼貌等。

(6)安全卫生标准

安全保卫标准是景区服务质量关键性问题。安全性是游客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景区运行的首要问题。它包括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感、防火防盗防事故、疾病防治及侵扰时间的防止等。

清洁卫生工作也是景区工作的重点之一。卫生状况不仅影响景区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宾客的健康,为旅游景区和宾客所重视。它包括环境、食品饮料、设施设备和个人卫生等四个方面。

(7)服务提供和质量控制程序

服务提供过程的程序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接待阶段和告别阶段。各景区必须根据各项具体服务工作内容来确定其先后顺序和规范,并做好检查和督导。

质量控制程序是以服务质量标准为依据,采用各种方式对景区服务“关键工序”和岗位的服务质量情况进行测定,使服务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并判断实际质量与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包括服务规范,作业程序的适用性,各项规章制度的适应性,检查考核方法的准确性,激励措施的有效性等,从而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以利于质量的改造和提高。

尽管国内、国际的角度不同,但是都将服务质量作为标准化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可见服务标准化在景区标准化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低定制化的景区服务中,服务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要兼顾其他各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才能提高游客对景区服务质量的感知度和认同度,从而将游客行为向有利于景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引导,保证旅游产品优质化地整体提高。

市场细分与定位_旅游景区管理

二、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就是旅游景区把整个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要不同产品和市场营销组合的市场部分,其中任何一个市场部分都是一个有相似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的购买者群体,都可能被旅游景区选为目标市场。市场细分是旅游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没有一个旅游景区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按照对产品市场的不同反应特点确定和分析旅游者,是制定有效市场战略的基础和把握目标旅游者需求变化的重要环节。

1.市场细分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细分变量来细分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常用的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统计、心理变数、购买行为。地理环境是把旅游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作为细分市场的基础,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市场部分作为目标市场。大多数情况,旅游景区都会根据接待不同地区游客的数量和潜在数量,来划分不同等级的目标市场。来访者占最大比例的区域(一般应占40%~60%)可划为一级市场;来访者占相当比例的区域可划为二级市场;来该景区的人数少、但出游人数日渐增长的区域可划为机会市场。人口统计包括旅游者的年龄、收入、教育、职业等指标,通常它也用于描述已形成的细分市场的旅游者的特征。例如,中产阶级是一个典型的细分市场,在我国中产阶级大约有1亿人,年龄集中在30~45岁,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受教育程度高。心理变数指旅游者的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变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转化,因而消费心理变数成为旅游景区细分市场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心理变数来细分旅游市场,这不仅有利于旅游景区针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个性的旅游者的需要与偏好来设计不同的产品和制订不同的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也有利于旅游景区从市场细分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拓展旅游市场。购买行为中包括了旅游者出游时间、出游目的、旅行方式、逗留时间、旅游后的感受。根据不同的购买行为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比如,如果按照出游的目的可以分为政务旅游市场和学术旅游市场和商务旅游市场;按照旅游者购买景区产品的数量与频率情况可分为潜在旅游者市场、初次旅游者市场和经常性旅游者市场。

2.市场细分的步骤

市场细分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如图5.1所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img30

图5.1 市场细分阶段图

第一阶段: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景区主要是针对于自己的经营目标、现有游客和潜在游客的需求等作相关的分析,对于旅游景区的市场细分有自身的初步想法。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根据初步的构想,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比如,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的特点,对价格、分销、促销的敏感程度等。

第三阶段:选择阶段。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旅游景区就开始对市场进行细分。在进行这一步时要考虑到细分市场可以是对初步细分的旅游景区市场的合并或分解,最后确定市场分类的定型。

3.目标市场的选择

市场细分是旅游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的依据,在进行旅游市场细分后,旅游景区必须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子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选择决策将确定组织在产品市场所要服务的人或组织,并以此指导定位。如何选择好目标市场是旅游景区营销管理层所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层应决定选择一个细分市场,还是选择几个,或者全选,或选择大部分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而这个过程主要会受到产品市场的成熟程度、偏好的差异程度、行业结构、能力和资源、竞争优势、公司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旅游景区的营销管理层能对本企业和本市场有全面的了解。

4.市场定位

旅游景区市场定位,就是在目标市场上根据景区景点自身条件和竞争者的现状,对自身旅游产品进行设计,达到旅游产品在旅游者群体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有效的市场定位的步骤主要有如下五个:

(1)确定对于购买你的服务的客户的重要利益。旅游者就是上帝,所以不论我们制订什么计划,都应该把旅游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2)决定自身形象。旅游景区市场定位就是为了“在旅游者群体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目标市场的旅游者有哪些?你想要的形象是什么?这都是在这个步骤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3)与竞争对手的区别。主要是了解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是谁,怎么可以使得自己的旅游产品显得与众不同。

(4)提炼不同点。在进行了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后,就应该要把这个区别点扩大,并且用定位声明和其他的市场营销组织来传达这些不同点。

(5)实施。按照以上的步骤,对于市场定位开始实际的实施工作。注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提炼的不同点来实施。

波士顿咨询集团法_旅游景区管理

一、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又称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是由美国大型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首创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它侧重于分析组织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即分析产品组合。它要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增长率逐一进行检查。图5.2为波士顿矩阵示意图:

img31

图5.2 波士顿矩阵示意图

对于一个拥有复杂产品系列的企业来说,一般决定产品结构的基本因素有两个:即市场引力与企业实力。市场引力包括企业销售量(额)增长率、目标市场容量、竞争对手强弱及利润高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映市场引力的综合指标——销售增长率,这是决定企业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的外在因素。企业实力包括市场占有率,技术、设备、资金利用能力等,其中市场占有率是决定企业产品结构的内在要素,它直接显示出企业竞争实力。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既相互影响,又互为条件:市场引力大,销售增长率高,可以显示产品发展的良好前景,企业也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实力较强;如果仅有市场引力大,而没有相应的高销售增长率,则说明企业尚无足够实力,则该种产品也无法顺利发展。相反,企业实力强,而市场引力小的产品也预示了该产品的市场前景不佳。

通过以上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会出现四种不同性质的产品类型,形成不同的产品发展前景:

(1)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明星类产品);

(2)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瘦狗类产品);

(3)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问号类产品);

(4)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金牛类产品)。

明星产品(stars)。它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明星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采用的行销性战略是:积极扩大经济规模和市场机会,以长远利益为目标,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竞争地位。

金牛产品(cash cow),又称厚利产品。它是指处于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已进入成熟期。对这一象限内的大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下跌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因此可采用收获战略:即所投入资源以达到短期收益最大化为限。

(1)把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尽量压缩;

(2)采用榨油式方法,争取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利润,为其他产品提供资金。

问题产品(question marks)。它是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对问题产品应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即首先确定对该象限中那些经过改进可能会成为明星的产品进行重点投资,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转变成“明星产品”;对其他将来有希望成为明星的产品则在一段时期内采取扶持的对策。因此,对问题产品的改进与扶持方案一般均列入企业长期计划中。对问题产品的管理组织,最好是采取智囊团或项目组织等形式,选拔有规划能力,敢于冒风险、有才干的人负责。

瘦狗产品(dogs),也称衰退类产品。它是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对这类产品应采用撤退战略:首先应减少批量,逐渐撤退,对那些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极低的产品应立即淘汰。其次是将剩余资源向其他产品转移。第三是整顿产品系列,最好将瘦狗产品与其他事业部合并,统一管理。

我们可以看到,波士顿矩阵不仅能帮助组织评估自己当前的营销状况、审视将来的营销机会与威胁,同时还能够让组织把注意力放在管理战略的其他一些方面,比如:

·现金流管理与投资规划;

·收购与多元化政策;

·重视组织的人力资源,重视员工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以便识别未来潜在的优势与劣势;

然而,将波士顿矩阵运用到景区经营管理中时,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有:

(1)波士顿矩阵模式假定存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谈论的那样,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比如说地方政府开办的博物馆和体育中心,就不存在竞争对手。

(2)该模式还假定某项业务或某个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可测的,但由于景区市场难以界定且无法测算,所以很难或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3)最后,该模式假定所有的组织都会像私营企业那样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理性地作出决策,但是,许多景区都属于公有或志愿性组织,它们的任何战略决策都是以政治或社会目标为基础的。因此,这一模式并不适用于此类组织。

景区财务管理的方法_旅游景区管理

三、景区财务管理的方法

财务管理的方式是用以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完成财务管理任务的手段。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

1.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旅游景区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其内容主要包括明确预测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建立预测模型和实施财务预测等几个环节的工作。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是在未来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为应对这种风险,进行财务预测便是必要的手段。

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关系到景区的兴衰成败。

3.财务预算

无论景区有什么样的财务目标,预算都构成景区财务管理的主要框架。预算跨度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预算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是:

·指导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为绩效评估、决策以及如何采取纠正行动提供依据。

·利用预算影响银行和拨款机构等利益相关者。

预算有两种类型:资本预算和收入预算。资本预算用于大件设备的购买和大型项目的实施。换言之,资本预算用于进行一次性支付。例如,购买新的主题公园游客设施、重新粉刷整个景区。资本预算通常是长期的,甚至可能长达10年之久,而收入预算的期限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

收入预算涉及一年内而不是某一特定时间的支出和收入。收入预算不仅包括景区的运营成本与收入,而且也包括景区年底的盈余或亏损状况(见表6.2)。

为了改善决策的质量,目前景区管理者的通常做法是监控景区各部分的财务状况,而不是整个景区的财务状况。要不然,一个经营不善的部门财务状况,很可能被整个景区良好的财务状况所掩盖。目前,许多景区通常的做法是划分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每一个中心都分别受到监控。利润中心是景区收入来源的主要部分,包括门票、出租商店和会议室。成本中心则是景区成本支出的主要地方。

表6.2 旅游景区收入预算项目表

img45

资料来源:John Swarbrooke.The developmentandmanagementof visitor attractions.(2006)整理。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点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预算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旅游景区的财务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中的偏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5.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景区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景区财务活动的规律性,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完善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使景区财务管理工作有规律地进行,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信息化管理_旅游景区管理

四、旅游景区信息化管理

要实现旅游景区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建立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它是景区运营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内部管理的操作平台,又是对外服务的联系窗口。其综合管理和全面反映旅游景区各种资源和设施全貌,协调资源与产品开发,设施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管理者的管理范围与管理对象,强化管理人员的职责,为景区科学合理建设、规划、布局与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监测旅游景区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提高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效率。

1.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主要体现在:

(1)科学管理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各景点的数据联网,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应用系统严谨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使各部门政务公开化,流通顺畅化;售检票系统的电子化操作,方便游客的游览,同时准确地统计经营收入和客流量;全方位地实时监控,及时准确统计环境资源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分析,从技术上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服务

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三维技术,对旅游景区的背景资料、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信息以及旅游导示图(交通旅游图、导游图)进行介绍,起到服务游客和科普教育的作用。

(3)决策支持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经营收入、客流量、设备使用情况及区域内景点资源环境状态等基本数据,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和分析结果,为各级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数据,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合理安排日常业务工作,制订新的资金投入和装修保养计划。

(4)增加收入

全程电子化的出入通道,可加快游客的进出速度,增加客流量。电脑网络的统一使用,避免了人工造成的失误,杜绝了内部的财务漏洞,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准确地控制信息和反馈信息,克服了时间上的和地域上的限制,加快了物质流和资金流的速度,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2.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应包括:

(1)基础控制信息

对景区的区域位置、交通、行政区界、占地面积、水文水系、地理环境、道路等级、各类建筑物及其分布等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控制。

(2)旅游景区内旅游景点信息

即对旅游景区内旅游景点类型、位置、资源等级、特色与知名度的评价,让游客更好地获得旅游景点的信息和资料。

(3)旅游景区规划及管理信息

旅游景区规划及管理信息即反映景区规划信息、管理措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管理、后勤物业管理。

(4)基础设施信息

基础设施信息即对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评价。

(5)管理人员信息

管理人员信息反映了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管理范围和管理人员的人数、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情况。

(6)收支和客源信息

收支和客源信息即反映旅游景区财务收支、财务预算、游客的进出速度,客流量等基本情况。

3.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如图7.4所示。整个系统是成树形结构,第一层为系统层,第二层为功能子系统,实现旅游景区的监控预测、门票管理、财务电算化、服务管理、辅助决策分析及远程查询等功能。各部分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协调,在管理者和网络的支持下,协调合作,共同实现系统功能。

img53

图7.4 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其中,门票管理子系统包括门票设置、售票和检票三部分,门票设置主要有设置门票面值、有效期及密钥等数据。门票可按不同的种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票样,入库验收后方能领取、出售;售票主要是门票数据录入,汇总,查询及数据上报。其由售票工作站、读写器、售票管理软件及本地数据库组成,通过局域网上网方式与售票数据服务器相连;检票负责对门票的有效性进行识别,并将检票数据自动传送到检票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统计汇总,景区的每个入口处均设有若干检票装置,可根据客流量进行动态设置。检票由检票数据服务器、检票机和自动检票通道装置等组成,既可中央控制,也可独立运行。

资源环境子系统有两个功能模块。一是采取实时监控的方法采集各个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数据,应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种相关因子来评定该景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二是利用遥感影像图获取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率等信息,对土地利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土地等级,制定土地保护计划。

财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有6个功能模块: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销售核算;财会报表。

辅助决策子系统主要为决策层和业务管理人员提供经营决策支持,将市场信息、景点环境、设备状况、客流量以及经营收入等基础数据,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加上运营策略,对景区的工作进行调度和决策。分为4个功能模块:信息反馈;数据分析;指标调整;营销决策。

事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一个内部网络办公环境,可实现景区内各项事务管理功能,如服务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综合信息服务、个人信箱等功能。

远程查询子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以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方式,拨号上网查询数据;二是在景区内主要景点设置触摸屏查询系统,展示景区相关内容和导游信息;三是以虚拟主机方式设置网站,建立对外宣传、信息交流的窗口。

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的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应采用开放型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1)网络中心。它是系统神经中枢。利用计算机通信电缆将服务器同用于系统管理维护的计算机相关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起来。(2)利用网络集线器和通信电缆或光缆将位于不同地点、相关部门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以实现系统数据、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3)在服务器一端设置防火墙。(4)利用网络集线器和通信光缆或光缆连接旅游景区内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为其提供信息服务。(5)设立旅游景区互联网服务站点,方便远程网络或IT用户访问该系统,以实现网上查询或旅游。

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只有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使景区运营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增强旅游景区的市场竞争能力。

【本章小结】

本章讨论了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目标和功能,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方法,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等问题,按照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要素把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分成运营管理战略决策、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旅游景区设施管理、旅游景区信息化管理等几大块来论述,试图通过对其各种构成要素管理来解读运营管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

在景区运营管理中,运营管理决策非常重要,是景区运营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景区的生存和发展。运营管理的基本工作就是在了解如何作出正确的运营管理决策基础上,掌握如何通过对景区服务、设施、信息化系统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增强景区运营系统的柔性,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关键术语】

景区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战略  服务管理  设施管理

信息化管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决策的程序和意义?

2.简述景区运营管理战略决策的类型及适用情况。

3.旅游景区运营系统的构成有哪些,各自包括什么内容?

4.挑选一个你比较了解的景区进行调查,分析其运营系统的组成以及运营系统中各部门的功能及该系统的运作方式。

【案例】

小游艇、大隐患!

小型游艇历来是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船型。小型游艇一般为大马力玻璃钢高速船,长度在5米上下,乘客定额在7人左右,限定航行风力4级以下,在划定的专门营运水域(一般是离岸1海里范围)营运。

以秦皇岛市为例,作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小型游艇因为船速快、操纵灵活、乘坐惊险、刺激,深受船主和游客青睐,此类游艇数量约占秦皇岛辖区游船总数的85%以上。但由于发展速度快,分布地域广,少数游艇船况较差,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经常有随便乱穿航道、跨越航区航行及超额载客、冒险超抗风等级出航等违章现象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我国有关游艇事故的报道屡见于报端:

2004年7月25日湄洲日报《湄洲岛发生游艇翻沉事故经警民奋力抢救8人获救1人死亡》

2004年10月7日合肥报《碧云湖发生游艇沉没事故》

2007年5月18日现代快报《南京水上飞机与游艇对撞13岁女孩生命垂危》

2007年12月5日南国都市报《三亚:大东海摩托艇撞游艇新婚男子遇难》

2008年10月1日楚天都市报《湖北黄陂木兰湖摩托艇撞快艇2人遇难2人受伤》

以上是关于游艇事故的几篇相关报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游艇里隐藏的大隐患。游艇事故中几乎件件关乎人命,对于景区管理者而言,是该好好反省景区的娱乐设施管理的时候了。

(资料来源:《小型游艇安全管理隐患重重》,中国水运报,http://www.zgsyb.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1461,2005-11-14.)

【案例启示】

景区为游客呈上的各种视听盛宴,无一不需要景区内设施设备的支撑和配合。可以说,景区的设施设备是景区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设施设备质量的高低、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游兴和满意度,同时也体现了景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优劣。但是目前国内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却较多,因为景区管理者往往不能对景区的基础设备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把人力、物力投入到设施设备的管理上没有效益可言。实际上这是一种贪近忘远、目光短浅的想法,这些人殊不知景区内设施设备这些“厨具”不合格,势必会使景区的质量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

案例中,小游艇本是一些景区为游客提供的特色娱乐项目,是为丰富游客游览活动、增添游览情趣而准备的,但是却因为管理不当、运转不灵而造成种种事故的屡次发生。其实项目本身并没有问题,小游艇之所以会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及景区管理单位行政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地方政府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员安置不到位,导致现场安全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力度不够,以致出现管理漏洞,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二,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驾驶船舶航行。小型游艇的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满足游客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进入港池内观看灯浮标、超额载客、超抗风等级冒险航行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从业人员缺乏救助知识,应急反应预案不健全。由于乘坐小型游艇的游客必须穿着救生衣,且航行范围是离岸1海里的近海海域,即使发生小型游艇倾覆,如果发现及时,救助方法得当,伤亡事故也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但在2008年5月秦皇岛发生的一起小型游艇倾覆事故中,由于从业人员忙着救艇外落水的游客,没有及时将翻扣的小型游艇翻转过来,导致艇内扣压着的落水小女孩溺水而亡。事故说明,如果有一套健全的《小型游艇安全事故应急反应预案》,在发生事故以后,立即启动施救措施,救助行动能够有序进行,救助人员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即使从业人员没有救助知识,其他人员也可将落水女孩迅速救起,把事故损害降到最低。

第四,海上安全导航、助航及岸上宣传设施配备不完善和不规范。目前,大部分景区的导航、助航设施五花八门,有的只有简单的防鲨网用来分隔旅游区和游船区,且标志不明显,小型游艇时速很快,在急驰的时候难免存在无意识超越航区的行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景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牌、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较少,当地政府的景区管理部门在宣传设施的配备上,投入的资金少之甚少,几乎不曾重视。

第五,涉及小型游艇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有效、协调有序、职责明晰”的管理机制。小型游艇涉及的管理部门主要有海事、港航、公安边防、海洋行政、旅游等管理机构,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定期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各类安全管理信息不能共享,行政管理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致使管理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型游艇之所以成为景区安全的大隐患,是因为景区对其管理不配套、不完善所导致。只要景区对这种基本的游览设施制订合理、配套的管理机制,案例中的问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让游客在安全愉悦中享受景区的“美味大餐”,既取得了效益,又赚得了名气,何乐而不为呢?

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_第三方物流教程

第一节 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

总的来说,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使用者,即工商企业对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与作业有两种基本选择:用自己的能力来满足物流的需求,或者雇用专业物流服务提供者。例如:运输是物流中的主要环节,工商企业可以选择拥有自己的车队甚至自己的船队,或是选择雇用承运人来满足其运输需求。

第二章我们已经提到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把部分传统的物流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第三方,这种趋势受到集中自己主要能力(core business或core competence)的趋势的影响,也就是说,厂家应该集中精力于制造,商家应该集中精力于销售。企业最好还是把一些辅助性的业务承包出去,比如物流。

另一方面,工商企业开始认识到良好的物流表现可以增加其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他们希望物流服务提供者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还要能增加附加值(value added)。因此,某些物流服务提供者提供产品下生产线后的一些服务,在他们的配送中心提供诸如重新标签(relabeling)、重新包装(repacking),甚至最终的装配(final configuration),作为在物流中增加价值的一个部分,许多物流服务的使用者已经发现跟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仅仅保持简单的交易关系是不够的。物流服务的使用者越来越期望与物流服务提供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来说,合作是一个关键,许多物流服务使用者表示希望建立的是合作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交易关系。

一、物流外包的一些障碍

某些公司保留自己物流作业、由自己安排(in house或own account),是有一系列原因的,包括:

(1)担心对货物失去控制的潜在风险;

(2)某些企业认为,供应链对它们的核心战略极其重要,因此不愿意把它交给任何第三方。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外包给与顾客有关系的服务提供者;

(3)自己操作物流可以避免第三方赚取利润;

(4)自己操作物流能保证自己的物流目的不与其他公司共享而受损;

(5)缺乏“硬”成本数据妨碍使用者对外包物流的绩效评价。很少企业的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物流作业的成本,管理费用经常是被计入间接成本里,且资产利息也很少被考虑;

(6)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目标不一致产生对外包的抵制和阻力。如物流部门因威胁到自己的部门功能而反对。销售部门担心顾客服务水平的下降。最后,限于公司文化、数据系统、职工知识技能的不一致性等,也常使组织之间的合作成为一件困难的事。

二、采用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的原因

一些公司常因下面一些理由,而支持采用第三方物流。

(1)采用物流外包的合同,其管理时间要比公司自己运作物流少得多。

(2)通过运输与仓储运作的外包,公司可以减少对运输设施以及仓库和搬运机械的建设与投资。因此可以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并将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3)它提供了克服高峰需求能力不足的机会,如果对能力的需求不确定或有波动,采用第三方时,货主可以很容易地把成本调整到物流活动所需的水平。

(4)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把资产运用于多个客户和产品群,因此可以更好地利用资产。

(5)外部的物流公司可以提供比自己作业更好的服务。

(6)发货人可以简化单证处理、配送计划、存货控制和人事管理等日常物流作业。它也有利于实施EDI、条形码及组织或设施之间的人员交换。

(7)合同物流服务方比自己运作更易受到技术革新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服务更具有成本效益。另外,第三方比顾客更具备国际物流的经验。

(8)当公司进入新市场而物流系统不匹配的时候,比如能力不够或市场、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特征。那么,就有理由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

(9)当开拓新的市场,或运用新的营销渠道时,一般需要做市场试验。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三方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在欧洲,工商企业自己运作物流的主要挑战是业务的国际化,其缺点是很少有机会获得回程货,结果许多自己运作的车辆在送货以后只能空载返回。这意味着在长途的国际运输中,很难与运输公司保持一样的竞争力。调查表明,对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表3-1)。

表3-1 使用第三方物流调查结果

img14

物流项目投标书_第三方物流教程

第四节 物流项目投标书

本节以某一项目建议书为例,说明第三方物流项目投标书的一般格式与内容。其中,L为某一物流服务公司,P为某一联锁超市公司。

一、总论

P公司邀请L物流公司提供建议书,为其在某地的物流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目的是为P公司在顾客和供应商中树立一流的和高质量的超市形象。作为P公司的主要物流服务提供者,L公司期望降低总成本、提高顾客服务的水平。L公司意识到P公司期望提高其运行效率,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L公司为此提供在有效成本水平内,能够满足甚至超出其期望的解决方案。

L公司理解P公司的项目目标是:

(1)满足某地的业务增长计划和操作能力;

(2)供应链的灵活性和产生规模经济的能力(效益和效率),改善存货的控制和可见性;

(3)集中管理时间及精力于核心事务上,而不是物流方面;

(4)在某地通过与有资质的公司缔结物流伙伴关系来运作仓储业务。

为了在开始时将运作影响降到最低,L公司建议在开始实施阶段用影子管理的办法(shadow manage)。在整个实施过程中,L公司将用最适合的方法与P公司分析讨论,以便成功地接管物流业务,谋求作业利益最大化。

为支持P公司预计的销售增长,提供灵活的供应链,改进存货控制,L公司将接管以下工作:

(1)关闭x地和y地的仓库,在A地新开一个仓库;

(2)x地的配送,配送方案包括建立新的车队,该车队可以由P公司目前协议或子承包的配送车辆和L公司提供配送的车辆组成。

作为P公司的主要物流提供者,L公司将负责:

(1)管理运作灵活、有效、透明的供应链;

(2)检查和实施改进生产效率的方法;

(3)加强“最少存货”供应链原则的应用;

(4)提供存货的最大透明度;

(5)增加使用“水准基点技术”(benchmarking techniques);

(6)使返还货、死存货、损坏和损失最小;

(7)充分利用存货控制系统;

(8)充分利用设备和空间;

(9)必要时,协调或提供运输和配送功能;

(10)和P公司紧密合作,以保证满足甚至超出P公司的满意水平;

(11)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

L公司把合作关系看成一种特别安排(tailored)的商业关系,这种关系基于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这样可以形成战略竞争优势,使得商业表现比单个公司更强。

L公司承诺和P公司不断合作,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达到这个目标,L公司承诺贡献必要的管理资源,来了解P公司所处的行业。

L公司相信下面的建议书已能够满足所有P公司的要求,根据提供的数据,能够预期建议书中指定的服务,所需的成本为:

方案一:某地点仓储和配送操作 ××人民币元/年

方案二:某地点仓储和配送操作 ××人民币元/年

二、前言

本建议书根据P公司提供的数据,具体说明P公司在x地的配送中心和配送需求。

L公司安排了一名高级主管考察P公司在x地和y地的仓库,发现有许多作业领域具有可以改进的潜力,包括:

(1)分散的配送中心;

(2)存储及分拣系统;

(3)仓库管理系统;

(4)其他。

L公司也派人员考察了设置于A地的P公司新建的购物配送中心。尽管这个配送中心选址比较恰当,但整个仓库地方太大,而且也不是专为P公司而建的。

当合作各方具有共同的目标时,伙伴关系就是以往存在的关系的自然延伸。对物流联盟的伙伴来说,一般应以供应链为基础,并尽力在成本和服务上做到领先。L公司把为P公司提供配送中心和配送服务看作是双方互惠关系的延伸,它能使双方都得益。

三、项目的目标

P公司正在寻求与有专业水准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关系,服务于P公司的供应链,包括:1)A地仓库;2)配送服务的供应链。

1.P公司的“具体要求”

(1)加强它在市场中的地位;

(2)与领先物流提供者合作;

(3)提高操作能力与效益,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

(4)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增强规模经济性,扩大透明度;

(5)改进长期全国增长目标的运作;

(6)充分利用供应链信息技术;

(7)提供可靠、一致的顾客服务;

(8)改进仓库的使用,增强配送能力、提高生产率;

(9)引进新的送货方式,增强装货能力、提高效率;

2.L公司的仓储和配送将使P公司的门店可实现的目标

(1)满足P公司的增长需要;

(2)节省管理时间,为P公司集中主要业务,即管理、销售快速消费品和杂货商品;

(3)取得目前的操作明显效益,提高商店服务水平;

(4)在物流方面为P公司提供能在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工具;

(5)P公司和L公司共同减少成本;

(6)保持满足未来需求和全球变化的灵活性;

(7)改进存货控制;

(8)接受具体、及时和准确的管理信息。

3.其他方面的要求

(1)帮助P公司协调短期和长期物流战略目标的能力,如降低物流总成本、增加业务过程的速度、改进资金管理;

(2)根据要求进行管理和汇报;

(3)保证所有的运作符合“健康和安全”条例;

(4)保持对顾客需要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灵活性;

(5)汇报主要运作情况,参加每周的会议;

(6)密切沟通、及时汇报,以便P公司以事实为基础管理决策;

(7)不断改进运作,保证取得效率,使顾客服务水平达到甚至超过期望达到的或世界最好的服务水平;

(8)在不影响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从当前的仓储和配送格局向新的操作方式转变;

(9)对长期互惠的伙伴关系的承诺。

四、项目的要求与任务

L公司有许多有经验的物流专业人员,必要时可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实施相关计划。根据提供的数据和L公司观察所得的资料,项目的主要要求与任务是物流中心和仓库作业取得“最佳实践”并提高生产率,下面的控制过程和程序是为实现项目的主要任务而设计的。L公司将在这些关键的过程中安排和培训职员。

(一)过程

1.控制过程和程序

(1)接受来自各地的货物到仓库;

(2)把货物放在储存地区;

(3)管理存货;

(4)根据P公司指示,进行发货与订单通知、订单处理,包括分拣、检查和制作单证;

(5)把货物放到L公司管理的运输工具上;

(6)根据指示分拣单项商品;

(7)必要时,把货物放到货盘上,将待送货物加固包装;

(8)送货;

(9)根据要求进行其他作业,如重新包装、重新堆放、加固捆扎等;

(10)一年两次彻底盘点,日常盘点周期可按日、周、月进行;

(11)处理从仓库到配送中心和配送中心到顾客的退货。

2.顾客服务水平

(1)当地配送,隔天送达;

(2)准确配送率达99%。

3.L公司提供资源

(1)提供运输、仓储、物料搬运设施和所需的劳动力;

(2)提供仓库安全保障;

(3)提供完成指定工作所需的信息技术。

(二)人力资源

管理结构:L公司将指定一位有经验的“合同经理”全面负责管理P公司的合同。该“合同经理”专门负责与P公司联系,负责合同实施的各个方面,并负责保证P公司对业务合作的满意。

人员转变:所有的转变费用,如P公司目前的人员从P公司转移到L公司下岗的补贴,将由P公司负责承担。

(三)合同汇报

仓储和配送经理向“合同经理”汇报,“合同经理”将与P公司的工作人员配合,有效地实施计划。我们建议合同中使用如下的“关键表现指示”(KPI):

(1)准时送货;

(2)特殊货物配送;

(3)准确分拣;

(4)通过能力;

(5)能力利用率。

两家公司将进一步合作,共同开发合适的“关键表现指标”(KPI),然后与该行业具体实践相对照(benchmark)。这些KPI在需要时提交,作为对比和改进作业的基础。

执行小组:L公司执行小组的主要高级人员在运作实施、信息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经验。

(四)信息技术

所有的电子数据传送所需的计算机设备和通讯设备的费用都由P公司支付。

(五)主要假设

起草这个建议时,仓储和配送操作是建立在下面假设(大部分已与P公司讨论过并取得认可)的基础上的。

1.总的假设

(1)所有生产量均来源于P公司提供的数据;

(2)L公司将获得关于仓储和这一地区的配送车辆的操作与财务信息;

(3)在调研阶段,P公司将派一至两人做数据收集工作,为产品的运输和储存作总体的全面分析;

(4)产品由P公司投保,仓库的保险由仓库所有人投保,L公司对所有放在仓库的货物负有公共责任,并为公司拥有的资产投保;

(5)货物属于干货类;

(6)P公司将提供危险货物的详细说明,这可能导致仓库所有者对P公司的额外收费;

(7)P公司将和L公司共同努力减少库存。

2.信息技术——存货控制系统的假设

(1)P公司和L公司共同在当前的信息系统上开发存货控制系统,在供应链中改进存货透明度;

(2)所有建立和正在运行的电子数据传递所需的计算机设备和通讯费用均由P公司支付;

(3)L公司不承担P公司的计算机设备停工的责任;

(4)P公司参加每周的KPI汇报工作会议;

(5)可以提供有经验的人员和培训信息系统人员。

3.配送假设

(1)所有的配送频率均根据P公司的数据作出决定,L公司强调配送分析根据每次配送的货托平均数和具体的配送频率来进行;

(2)P公司的配送车队没有进入新的配送车队;

(3)配送车队包括2.5吨至8吨车,根据要求,额外的能力可以从P公司现有车队中或分包车队中获得;

(4)所有的费用即保险费、注册费、路桥费、燃料费、汽油费、轮胎费和运输工具的清洗费与维修费都包括在内;

(5)车辆限制假设:到广州和深圳市区的卡车可载2吨,其他的至少5吨;

(6)卸货时,每辆车有一帮手,卸货时间为:2吨1小时,5吨2.5小时,8吨4小时;

(7)所有的大城市,在“紧急订单”时,有些可在白天限定时间进入内环,或内环线仓库将接受夜间货早晨送货;

(8)P公司的仓库必须开门,配备适当的人员接收和签发所有的白天、夜间送货。

4.配送中心的假设

(1)P公司将积极减少死存货与退货,以协助仓库空间的利用和生产率的提高;

(2)假定是标准仓库业务和操作业务,例如:不需特殊处理;

(3)地点是A地;

(4)所有的干货区域大约为××,或×××平方米;

(5)仓库将能适应标准托盘的五层堆放;

(6)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有效的加工和临时储存;

(7)封闭的仓库地层。

(六)存货数量、通过量和配送中心设施数量的显示

可利用表6-5表明存货数量、通过量和配送中心设施的数量。

表6-5 存货数量、通过量和配送中心设施的数量

img70

(七)物流系统的定义

根据假定的产量、通过量和运送效率,设计了配送车队。核心配送车队以某年某月的量来设计。如表66所示。

表6-6 配送车队的设计

img71

配送车队在夜间、在城区或内环线内部用两个轮班运送货物。在城外或内环线外部将在白天接受送货。

五、项目的措施与安排

通过引进新设备和配送车队,L公司将提高生产率,使得P公司的物流成本最低。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良好的管理实践;

(2)关闭目前低效率的仓库;

(3)新的配送车队。

建议书不仅可用来管理增长的业务,而且还是关于P公司集中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的总体规划。这一战略将能更好地控制P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存货成本。

假定计划中新门店开张,时间计划的改变对P公司是很重要的。因此,两家公司必须密切配合,达到起动时间的一致。这个建议书是基于A地运作配送中心,配送开始日期某年某月某日为基础制作的。

本建议的提出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它能帮助P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作出战略性变化,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这需要综合信息技术、物料搬运、电子商务、运输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有一个积极参与P公司在这些领域活动的组织,它能帮助P公司在所有这些领域进行决策。

1.过渡期的作业

L公司在建成新配送中心之前,应公开地讨论租用设备从事操作的可能性。临时可采用的办法是先行运作,当新的配送中心建成,再将作业转向该配送中心。但是,如果A地配送中心的建设因不可控因素而延误,那么临时运作就应继续进行。

这样的运作,可使P公司获得的利益在于:

(1)新的门店可得到及早支持;

(2)可使供应商受到以规模经济采购的教育;

(3)运输立即开始。

对于L公司来说,它也可以以严格的操作、有效的反应为基础,管理P公司的供给链。为此,L公司将热心于和P公司结为业务伙伴,共享物流机会。

2.A地物流中心

物流方案依赖于配送中心的设计和预期完成的时间计划。除此以外,扩容的灵活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道路、硬件设施、冷藏库、货架等都会与物流方案一起影响总成本和效率。下面的物流方案是以需求为依据的。

L公司同意维护好P公司在A地的配送中心设备,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洁。只有经授权的人才可以进入仓储地,到访的驾驶员不准进入这一地区。

3.布局

堆放、货架和安全存货区。

4.存储(putaway)

根据运载、需求、物理特征、存货水平、类型、重量、批量、先进先出(FIFO)等方面的考虑,引入影响效率机会的系统。

5.分拣

所有的分拣都根据P公司的分拣单来进行的。现在正在做的作业研究将能决定分拣的最佳顺序。

任何缺货将尽可能早地引起P公司的注意。

一旦完成订单,它们就移到待运地带,与单证工作结合并装到送货车辆上。

6.存货周转

除了P公司指出的特殊产品,存货周转将根据“先进先出”(FIFO)原则来进行。周转较慢的存货将定期检查,而到期产品将尽早通知P公司。

7.发送(dispatch)

为了保证装货的完整性,将对所有订单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

8.冷库

P公司配送中心有一个冷库,供仓储易腐物品和糖果之用。L公司把这一部分成本计入总的作业成本中,然后,把它作为偶然与可变的部分。

9.资源水平

和P公司讨论并征得同意,目前的工作人员将从现在的地方转到新地方去。最终成员和核心业务能力成员将组成执行小组。

10.物料搬运设备(MHE)

目前各地方的物料搬运设备,期望能转到新的配送中心。但是,必须在关闭现在的仓库前对它们进行评估,而成本计算是以新设施为基础的。

11.配送概况

L公司认为门店运送次数通常由门店决定。我们设想配送方式将是直送门店、整车和多店卸货(milk run)的组合。这里的问题一般是门店劳动力协调的问题。L公司建议采用一个特定的沟通计划以便实现协调。L公司建议和P公司合作,尤其在优化“送货时间”(deliery window)、提高工具的利用率以及减少年度总费用等方面。

城市内部和内环线的门店夜间配送是必需的。L公司赞成对这些门店延伸配送,这意味着能更好地利用L公司的运输工具,节省P公司的费用。

12.运输工具

通过子合同承包作为可变成本支持专一的L公司车队,提供运输工具,L公司将提供灵活的操作能力,满足运量变化的需要。在运量增加期间,L公司将增加子合同车队的百分比,维持固定费用的最低比例,同时确保服务质量。

六、物流费用的计算

表6-7和表6-8分别列出了操作费用的固定和可变部分。表中有两种价格可供选择,一种是租用仓库的费用;另一种是没有租用仓库的费用。

表6-7 方案一

img72

续 表

img73

表6-8 方案二

img74

9—10月固定费用的增加是由于P公司预测业务量的增加与资产和资源的增加所导致的。假设以12月作为年固定费用的基础月份,如果业务量超过预测量或者发生其他变化要求增加固定成本或资源,L公司在实现基础月份的固定费用后,将参与P公司的任何固定费用增加计划。这种费用收取建议是固定的,当对12个月的成本结构已较好地理解后,可根据单位价格计算可变费用。

实施:对起始实施费用应分开计算。表6-9显示了在操作的头十二个月的起始实施费是怎样发生的,这些数字是以完成起始实施所需的资源为根据的。为了更好地反映运量的增长,费用总量可能发生变化。

表6-9 实施费用的发生

固定成本包括仓库租赁(选择1)

img75

固定成本不包括仓库租赁(选择2)

img76

灵敏性分析:表中包含以12月份为基础业务量的75%—125%的可变成本的灵敏度分析,但该表没有列出构成可变成本的具体项目。假设固定成本不变,根据我们现在的分析,理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别大约占80%和20%。如果基础的量变化要求操作做出较大变化,那么,相对于任何长度的时间就会使固定成本的比例有所变动。于是,固定成本的资产和资源也就必须相应地调整。例如1、2、3月份以125%基础量运作,可能由增加固定成本组成,进而使固定成本有增加的必要。

仓库管理系统与操作流程_第三方物流教程

第九节 仓库管理系统与操作流程

一、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或WMS)软件由许多功能软件子系统组合构成。基本软件功能构成如表82。

表8-2 仓库管理系统及其组成

img100

续 表

img101

现就表中各项内容简要说明如下。

1.入库管理子系统

A1.入库单数据处理。

入库单可包含多份入库分单,每份入库分单可包含多份托盘数据,如下所示:

img102

基本结构是每个托盘上放一种货物,因为这样会使仓储的效率更高、流程更清晰。

A2.条码打印及管理。

目的是避免条码的重复,以使仓库内的每一个托盘货物的条码都是唯一的标识。

A3.货物装盘及托盘数据登录注记(录入)。

入库单的库存管理系统可支持大批量一次性到货,这个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大体是:批量到货后,首先要分别装盘,然后进行托盘数据的登录注记。所谓托盘数据是指对每个托盘货物分别给予一个条码标识,登录注记时将把每个托盘上装载的货物种类、数量、入库单号、供应商、使用部门等信息与该唯一的条码标识联系起来。注记完成后,条码标识即成为一个在库管理的关键。可以通过扫描该条码得到该盘货物的相关库存信息及运作状态信息。

A4.货位分配及入库指令的发出。

托盘资料注记完成后,该托盘即进入待入库状态,系统将自动根据客户规则(如货架使用区域的区分)为每一个托盘分配一个合适的空货位,并向手持终端发出入库操作的要求。

A5.Doublein的货位重新分配。

当所分配的货位实际已有货时,系统会指出新的可用货位,通过手持终端指挥操作的完成。

A6.入库成功确认。

从注记完成至手持终端返回入库成功的确认信息前,该托盘的货物始终处于入库状态。直至收到确认信息,系统才会把该盘货物状态改为正常库存,并相应地更改数据库的相关记录。

A7.入库单据打印。

打印实际收货入库单。

2.出库管理子系统

B1.出库单数据处理。

是指缮制出库单的操作。每份出库单可包括多种、多数量货物,出库单分为出库单和出库分单,均由手工输入生成。

B2.出库项内容生成及出库指令发出。

系统可根据出库单内容以一定规律(如先入先出、就近等),具体到托盘及货位,生成出库内容,并发出出库指令。

B3.错误货物或Emptyout的货位重新分配。

当操作者通过取货位置扫描图确认货物时,如果发现货物错误或实际上无货,只要将信息反馈给系统,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下一个取货位置,指挥完成操作。

B4.出库成功确认。

手持终端确认货物无误后,发出确认信息,该托盘货物进入出库运行中状态。

在出库区现场终端确认出库成功完成后,即可取得数据库中的托盘条码,并修改相应数据库的记录。

B5.出库单据打印。

是指打印与托盘相对应的出库单据。

3.数据管理子系统

(1)CA.存库管理。

CA1.货位管理查询。

查询货位使用情况(空、占用、故障等)。

CA2.货物编码查询库存。

查询某种货物的库存情况。

CA3.入库时间查询库存。

查询以日为单位的在库库存。

CA4.盘点作业。

进入盘点状态,实现全库盘点。

(2)CB.数据管理。

CB1.货物编码管理。

提供与货物编码相关信息的输入界面,包括:编码、名称、所属部门、单位等。

CB2.安全库存量管理。

提供具体到某种货物的最大库存、最小库存参数设置,从而实现库存量的监控预警。

CB3.供应商数据管理。

录入供应商编号、名称、联系方法,供入库单使用。

CB4.使用部门数据管理。

录入使用部门、编号、名称等,供入出库单使用。

CB5.未被确认操作的查询和处理。

提供未被确认操作的查询和逐条核对处理功能。

CB6.数据库与实际不符记录的查询和处理。

逐条提供选择,决定是否更改为实际扫描记录或手工输入记录。

4.系统管理子系统

D1.使用者及其权限设置。

使用者名称、代码、密码、可使用程序模块的选择。

D2.数据库备份作业。

提供存储过程每日定时备份数据库或日志。

D3.系统通讯开始和结束。

提供对通讯的开始和关闭操作功能。

D4.系统的登入和退出。

提供系统登入和退出界面相关信息。

以上为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的组成构架及功能。

二、仓库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入库流程和出库流程。

1.入库流程描述

入库流程见图8-12。

如入库流程图所示:入库后,首先生成入库单,每份入库单可包含多种货物,按货物不同,又将入库单分成入库分单。此时,装盘完毕,在经人工预检认为外观尺寸等合格的托盘上贴上条码标识,通过扫描托盘条码标识(或人工键入),确认货物种类和数量的输入后,即完成托盘条码与所载货物信息的注识,亦即入库数据登录注记。此时,该托盘货物进入“待入库状态”,注记完成的货物托盘所处的状态会一直被管理系统跟踪和监控,直至出库成功取消该注记为止。

img103

图8-12 某仓库入库流程图

注记完成的货物托盘由管理系统分配一个目的储存货位,同时该操作需求被发送到HD,HD接受需求,扫描托盘条码,即可得到该托盘的目的操作货位和货物信息。然后,根据HD指示,由操作人员驾驶KOMBI堆垛机行驶至目的货位。如果一切正常,操作人员将用HD扫描确认目的货位,操作成功后做确认反馈,管理系统收到操作成功确认后,将修改数据库相关记录,最终完成一次入库操作。

如果目的货位已有货物,HD将扫描现有货物条码,并发送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将该异常情况记录入数据库,并生成一新的推荐目的货位。接下来,管理系统指挥重新开始操作,直至成功。

2.出库流程描述

出库流程见图8-13。

出库流程始于出库单的生成,接着管理系统将根据出库单内容以一定规律(先入先出等)生成出库品项和内容,即出库货位和货位信息。HD接到操作目的货位信息后,还需由操作人员驾驶KOMBI堆垛机驶至目的货位,扫描确认货位货物信息。经确认无误,操作人员即取出货物并送至待出库区。此时货物的状态为“位于待出库区”,最终由出货终端扫描确认后发操作完成确认信息给系统。管理系统收到此确认信息才修改数据库相关记录。

img104

图8-13 某仓库出库流程图

如果KOMBI驶至取货货位,扫描确认发现异常时(空货位或货物错误),HD即将此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将该异常情况记录入数据库并生成一新的推荐货位,指挥重新开始操作,直至成功。

反倾销协议_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

第一节 反倾销协议

一、产生背景与宗旨

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出口到另一国市场的行为。产品倾销在国际贸易中由来已久,可追溯到20世纪初。倾销被一些国家认为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并通过立法进行反倾销,以保护受到倾销危害的产业。

加拿大在1904年的《海关关税法》中,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规定了反倾销措施。此后,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南非、美国等国家相继通过带有反倾销内容的立法。1948年以前,反倾销立法基本限在国内法的范畴内,缺乏统一、完善的国际规则。为了协调国与国之间的立法冲突,将反倾销措施合理和规范,保护企业正常发展并防止滥用,各国开始谋求将反倾销措施纳入多边贸易体制。

为此,在1947年GATT中专设第6条“反倾销与反补贴税”,首次将反倾销纳入多边贸易规则。该条款明确倾销定义,谴责倾销,允许缔约方抵制。但因是原则性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出现滥用。

在“肯尼迪回合”中,首次就实施该条款达成协议。重新定义倾销,明确了实质损害标准,规定反倾销诉讼程序,但签署方有限,缺乏普遍约束性。

“东京回合”对反倾销规则作出了重大修改和补充,达成《反倾销守则》,但仅有23个缔约方接受,约束范围很小。

为抵制倾销的流行和防止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多边的《关于实施1994年GATT第6条的协议》,又称为《反倾销协议》。其宗旨是为WTO成员发起和进行反倾销调查、采取反倾销行动确立规范。

二、协议主要内容

协议三个部分18个条款2个附件构成,内容主要为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要件、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的征收和价格承诺等。

(一)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要件

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就是存在倾销、出现损害、倾销与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1.倾销的确定

倾销是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

(1)正常价值的确定。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二是按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中的出口价格;三是按结构价格。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第一种方法。只有在不能采用第一种方法时,才能采用第二或第三种方法。

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一般是指被指控出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调查期内(通常是1年至1年半),国内市场正常贸易中的成交价(包括批发价格),或销售牌价,或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价。

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中的出口价格,是指出口到具有代表性的第三国的可比价格。即产品有可比性,产品价格较高,销售做法相似且销售价不低于产品成本。

结构价格是根据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一般费用和利润。

如果出口方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时,其国内价格则不是正常价格,则要找出替代价格作为正常价格。其办法是找出与其相似的国家出口同样产品的价格,作为替代价格。

(2)出口价格的确定。出口价格是进口商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给出口商的价格。如果不存在出口价格,或是因出口商与进口商或第三者之间有关联关系等原因而使出口价格不可靠时,可在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立买主的价格基础上推定出口价格。如果该产品不是转售给独立买主,或不是以进口时的状态或条件转售,则可以在合理的基础上确定出口价格。

(3)倾销幅度的确定。倾销幅度是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进行适当的比较后确定的。在比较这两个数据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调整主要考虑的因素:相同的贸易水平,相同时间进行的销售,影响价格可比性的差异,转售的费用、汇率、产品的同类性等。

倾销幅度通常为征收反倾销的税率,计算方法为:

img22

2.损害的确定

损害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二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三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建立受到实质阻碍。

(1)产业与产品的含义与确定。

①国内产业的含义。国内产业是指国内同类产品的全部生产商,或是其产品合计总产量占全部国内同类产品产量的大部分的生产商。但如果生产商与出口商或进口商是关联企业,或者该生产商本身就被指控为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则不属于这个范围。

②同类产品的确定。同类产品指在各方面均与该产品相似,或虽不尽相同,但具有与该产品非常类似的特征的其他产品,即与被调查的进口产品在物理性能与功能上类似或最接近的产品,包括产品使用的原料、加工过程、外观、用途和销售渠道等。

(2)实质损害含义。

①被调查进口产品的数量与进口国生产或消费数量绝对或相对大量增加。

②该进口产品的价格与进口国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价格相比存在大幅度低价销售,或者大幅度压低进口国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价格。

③进口产品的倾销对国内同类产品、产业产生恶劣的影响。诸如销售、利润、产量、市场份额、生产率、投资收益或设备利用率的实际和潜在的下降;对流动资金、库存、就业、工资、增长率、筹措资本或投资能力出现实际和潜在的消极影响等。

(3)实质损害威胁含义。

实质损害威胁指进口方的有关产业虽尚未受到实质损害,但可以明显预见到倾销将对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且这种情形非常迫近。但其确定应依据事实,而不是依据指控和推测。

(4)产业建立实质受阻含义。产业建立实质受阻指进口产品的倾销阻碍了新产业的实际建立过程。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依据,而不是阻碍建立一个新产业的设想或计划。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进口成员政府必须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进口产品倾销与进口成员产业受到损害之间确有因果关系,即损害是因进口产品倾销造成的,才能实施反倾销措施。

(二)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措施和最终反倾销措施。

1.临时反倾销措施

临时反倾销措施是指,进口方主管机构经过调查,初步认定被诉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损害,可以在全部调查结束前,采取临时性的反倾销措施,以防止在调查期间国内产业继续受到损害。

临时反倾销措施有两种形式:一是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二是要求进口商自裁决之日起,提供与临时反倾销税数额相等的现金保证金或保函。

进口方主管机构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应在反倾销案件立案调查起60天后,不得超过4个月,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到6个月至9个月。

2.最终反倾销措施

在全部调查结束后,如果达到三个反倾销要件,则进口方主管机构可以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其方式是征收反倾销税。

(三)反倾销税的征收

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税额不得高于所裁定的倾销幅度。反倾销税的纳税者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初裁时的反倾销税率与终裁的税率不同时,其不足部分不再补交,而多交部分则应退还。

反倾销税的征收应自决定征收之日起不超过5年。

(四)价格承诺

1.价格承诺含义

价格承诺是指,被控倾销产品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与进口方主管机构达成协议,出口商提高价格以消除产业损害,进口方相应地中止或终止案件调查。从实际效果讲,价格承诺也属于反倾销措施的一种形式。

2.价格承诺协议的条件

(1)缔结协议应在进口方主管机构已经作了肯定性的倾销和损害的初步裁决后。

(2)如进口方主管机构认为其接受出口商的价格承诺实际上不可行,则可以不接受出口商的价格承诺要求。

(3)价格承诺可由进口方主管机构提出,但不得强迫出口商接受。

(4)价格承诺被接受后,应出口商的请求或进口方主管机构决定,可以继续完成倾销和损害的调查。如果调查结论是否定的,则价格承诺自动失效;如结论是肯定的,价格承诺继续有效。

(5)如果出口商违反了价格承诺协议,则进口方主管机构可以采取行动,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和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三、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程序

(一)申请人申请

一般情况下,反倾销调查应从申请者的申请开始。申请者要有产业代表性,如支持者的企业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企业总产量的50%以上,且支持者的集体产量不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总量的25%,他们就具有代表性。

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内容有倾销、损害及因果关系的有关材料。

(二)进口方主管机构审查立案

进口方主管机构应审查申请者提供的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充分性和代表性,判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就进行反倾销调查。

(三)反倾销调查

立案后,立即发布立案调查公告。公告应载明出口国的名称、涉及的产品、开始调查的日期、倾销的依据和损害存在的概要说明。反倾销调查应在1年内结束,最长不得超18个月。

(1)在调查开始后,如出现下列情况,反倾销调查应尽快终止。

①无充分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或产业损害,或者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②倾销幅度不到2%,倾销产品的进口数量在该产品的进口量中低于3%。

(2)调查的参与者。被控产品的出口商、生产商或其他利害关系方,有权要求参与反倾销调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听证会及其他申辩机会。初裁之后,进口方主管机构将会利用各种机会,进一步核实涉诉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包括举行听证会,听取评论意见及实地核查。

(4)快速审议。对于反倾销调查期间未出口被控产品的厂商,如在反倾销征税命令有效期间出口相同或相似产品,进口方应采取“快速审议”的办法来确定这些厂商的单独的反倾销税率。

(5)追溯征税。指对那些在临时措施适用之前90天内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追溯征收最终反倾销税。追溯征税的条件是:

①被控产品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的历史记录,或者进口商知道或理应知道出口商在实施倾销,并且该倾销会造成损害。

②损害是由于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倾销产品的大量进入造成的。

(四)行政复审和司法审议

1.行政复审

征收反倾销税是以抵消倾销造成的损害为最终目的。一旦有证据证明倾销所造成的损害已经被抵消,或损害程度有所减轻,或出现了新的影响征税的情况,则反倾销税也应相应取消或变更。为此,利害关系方可向进口方主管机构申请复审的权利。利害关系方包括出口商、进口商、出口成员政府、进口成员生产同类产品的同业公会或商会。

行政复审内容主要是征收反倾销税是否继续,反倾销税取消或变更会否导致损害重新发生,反倾销税是否合理。

2.司法审议

对于反倾销主管机构的裁决和复审,有利害关系的当事方如不服,可以上诉到该国法院,寻求司法审议。

四、争端解决与协议管理

(1)WTO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反倾销。

(2)协议实施管理。

为保障协议实施,WTO设立反倾销措施委员会,由各成员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各成员每半年向委员会报告一次前6个月采取的反倾销行动的情况。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_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

第一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一、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服务业号称为第三产业,为农业和工业发展之后的产业,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加深,随着货物贸易发展的扩大,随着资本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运输、旅游、金融、保险、咨讯等服务业迅速在国际间扩大。国际服务出口贸易额从1967年的700亿~90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8308亿美元。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总贸易中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10%提高到1990年19.2%。国际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具有下列主要特性:

第一,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不可储存性。服务的的生产、供给和消费往往同时完成,属于同一个过程。

第二,服务贸易具有跨国流动的特性。包括服务贸易的提供者和服务设施,均可通过投资到别国境内进行。出口与进口的划分不再是货物贸易的关境,而是境内服务的提供和消费地。

第三,国家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不再是边境和关境措施,而是通过国内法和行政进行管理,对象主要是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而非服务本身。

第四,服务贸易统计与货物贸易不同。货物贸易反映在海关统计上,而服务贸易则反映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由于统计制度不一,公布的贸易额往往低于实际贸易额。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具有优势,希望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比较落后,倾向保护。

二、服务贸易壁垒的产生与种类

(一)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或销售所设置的各种限制措施。服务贸易壁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护本国服务业的市场、扶植本国服务部门,增强其竞争力;另一方面旨在抵御外来意识形态的侵入。

(二)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1)产品移动壁垒。产品移动壁垒包括数量限制、当地成分或本地要求、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标准和税收制度,以及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

(2)资本移动壁垒。壁垒的形式主要有外汇管制、浮动汇率和投资收益汇出的限制等。如限制外国服务厂商将利润、版税、管理费汇回母国,或限制外国资本抽调回国,或限制汇回利润的额度等措施。这类限制措施大量存在于建筑业、计算机服务业和娱乐业。

(3)人员移动壁垒。如种种移民限制和出入境的繁琐手续,通过工作许可证等制度,限制技术人员的就近服务。

(4)开业权壁垒。开业权壁垒又称生产创业壁垒。如,1985年以前澳大利亚禁止外国银行设立分支机构,1985年后,首次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但仅从众多申请者中选择了16家银行,其选择标准是互惠性和他们对金融制度的潜在贡献。加拿大规定外国银行在国内开业银行中的数量不得超过预定比例等。美国民权法、马来西亚定额制度、欧洲就业许可制度、巴西本地雇员比例法令等,都具有这类性质。

表11.1列出了各国在服务贸易中设置的主要壁垒。

表11.1 世界主要服务业贸易壁垒内容概要

img26

资料来源:江林,王玉平.关税总协定法律体系引用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三、GATS的产生、宗旨与特色

服务贸易壁垒抑制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优势发挥。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的推动下,服务贸易规则谈判首次列为《乌拉圭回合》议题。经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艰苦的谈判,最终达成GATS。服务贸易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

GATS由6个部分32个条款组成。内容主要包括:管辖范围、—般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逐步自由化、机构条款和最后条款等。协定还有8个附件。

GATS宗旨是在透明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服务贸易,并以此为手段促进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GATS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协定是框架式的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成为各类服务贸易进一步谈判,达成具体协议的基础。第二,关注成员国内与服务贸易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妥协成分浓厚。第三,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服务贸易发展和利益十分关注,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便利他们更多地参与服务贸易和扩大服务出口。第四,协定不是很严密。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_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

第二节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或称国际商业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Practice),是指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有较为明确和固定内容的贸易习惯和一般做法。国际贸易惯例通常是由国际性的组织或商业团体制定的成文的通则、准则和规则。其范围包括:由国际上的一些组织、团体就国际贸易的某一方面,如贸易术语、支付方式等问题所作的解释或规定;国际上一些主要港口的传统惯例;不同行业的惯例;此外,各国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的典型案例或裁决,往往也视作国际贸易惯例的组成部分。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主要有3个,它们是:《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00)。

一、《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19世纪中叶,CIF贸易术语就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国对其解释不一,从而影响到CIF买卖合同的顺利履行。为了对CIF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统一的规定和解释,国际法协会(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于1928年在波兰华沙举行会议,制订了关于CIF买卖合同的统一规则,共22条,称为《1928年华沙规则》。此后,在1930年纽约会议、1931年巴黎会议和1932年牛津会议上,又相继将此规则修订为21条,称为《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对CIF合同的性质、特点及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为那些按CIF贸易术语成交的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套可在CIF合同下易于使用的统一规则,供买卖双方自愿采用,在缺乏标准合同格式或共同交易条件的情况下,买卖双方可约定采用此项规则,凡在CIF合同中订明采用此规则者,则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即应按此规则的规定办理。按该规则,CIF合同的卖方所需承担的主要义务是:

1.必须提供符合合同说明的货物,并按港口习惯方式,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或期限内,在装运港将货物装到船上。负担货物损坏或灭失的风险,直到货物装上船时为止。

2.必须根据货物的性质和预定航线或特定行业通用的条件,自负费用,订立合理的运输合同。该运输合同必须以“已装船”提单为证据。

3.必须自负费用,向一家信誉良好的保险商或保险公司取得一份海运保险单,作为一项有效的确实存在的保险合同的证明。除买卖合同特别规定外,该保险单须按特定行业或预定航线上的惯例承保所有的风险,但不包括战争险;其保险金额按特定行业惯例予以确定,如无此惯例,则按发票价值,加预期利润10%。

4.必须在货物业已装船时通知买方,说明船名、唛头和详尽细节。发出该通知的费用由买方负担。如买方未收到这种通知,或偶然遗漏发出通知,买方无权拒收卖方提交的单据。

5.必须尽力发送单据,并有责任以各种适当的方式将单据提交或使其得以提交给买方。所谓“单据”,是指提单、发票和保险单,以及根据买卖合同卖方有责任取得并提交买方的附属于这些单据的其他单据。

根据《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CIF合同买方的主要义务是:在正当的单据被提交时,买方必须接受单据,并按买卖合同规定支付价款。买方有权享有检查单据的合理机会和作该项检查的合理时间。但在正当的单据被提交时,买方无权以没有机会检验货物为借口,拒绝接受这种单据,或拒绝按照买卖合同的规定支付价款。

《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自1932年公布后,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国际贸易中颇有影响的国际贸易惯例,因为此项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对CIF合同的一般解释,有利于买卖双方订立CIF合同,而且也有利于解决CIF合同履行中出现的争议。不仅如此,其中某些规定还可适用于其他合同。

二、《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

1919年美国9大商业团体制定了《美国出口报价及其缩写条例》(The U.S.Export Quotations and Abbreviations),供从事对外贸易人员参考使用。其后,因贸易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在1940年举行的美国第27届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并于1941年7月31日经由美国商会、美国进口商协会和美国对外贸易协会所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正式通过并采用,定名为《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该定义对以下6种贸易术语作了解释。

(一)Ex(point of origin)原产地交货

Ex Factory,Ex Mill,Ex Mine,Ex Plantation,Ex Warehouse,分别指的是“制造厂交货”、“矿山交货”、“农场交货”、“仓库交货”等,其后分别注明指定原产地(named point of origin)。

按此术语,卖方必须在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在原产地双方约定的地点,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并负担一切费用和风险,直至买方应负责提取货物之时为止。当货物按规定被置于买方处置之下时,买方必须立即提取,并自买方应负责提货之时起,负担货物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二)FOB(Free On Board)

《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将FOB术语分为下列六种。

1.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在指定内陆发货地点的指定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按此术语,在内陆装运地点,由卖方安排并将货物装于火车、卡车、驳船、拖船、飞机或其他供运输用的运载工具之上。

2.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freight prepaid to(named point of exportation),“在指定内陆发货地点的指定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运费预付到指定的出口地点”。按此术语,卖方预付至出口地点的运费,并在指定内陆起运地点取得清洁提单或其他运输收据后,对货物不再承担责任。

3.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freight allowed to(named point),“在指定内陆发货地点的指定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减除至指定地点的运费”。按此术语,卖方所报价格包括货物至指定地点的运输费用,但注明运费到付,并由卖方在价金内减除。卖方在指定内陆起运地点取得清洁提单或其他运输收据后,对货物不再承担责任。

4.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exportation),“在指定出口地点的指定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按此术语,卖方所报价格包括将货物运至指定出口地点的运输费用,并承担货物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直至上述地点。

5.FOB Vessel(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按此术语,卖方必须在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实际装载于买方提供的或为买方提供的轮船上,负担货物装载于船上为止的一切费用和承担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并提供清洁轮船收据或已装船提单;在买方请求并由其负担费用的情况下,协助买方取得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出口或在目的地进口所需的各种证件。买方必须办理有关货物自装运港运至目的港的运输事宜,包括办理保险并支付其费用,提供船舶并交付其费用;承担货物装上船后的一切费用和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支付因领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出口或在目的地进口所需的各种证件(清洁轮船收据或提单除外)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支付出口税和因出口而征收的其他税捐费用。

6.FOB(named inland point in country of importation),“在指定进口国内陆地点交货”。按此术语,卖方必须安排至指定进口国地点的全部运输事宜,并支付其费用;办理海洋运输保险,并支付其费用;承担货物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直至装载于运输工具上的货物抵达指定进口国内陆地点为止;自负费用,取得产地证、领事发票,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在目的地进口及必要时经由第三国过境运输所需的各种证件;支付出口和进口关税以及因出口和进口而征收的其他税捐和报关费用。买方必须在运载工具抵达目的地时,立即受领货物;负担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的任何费用,并承担一切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

(三)FAS(Free Along Side)

FAS Vessel(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按此术语,卖方必须在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海洋轮船船边,船上装货吊钩可及之处,或交至由买方或为买方所指定或提供的码头,负担货物交至上述地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承担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买方必须办理自货物被置于船边以后的一切运输事宜,包括办理海洋运输及其他运输,办理保险,并支付其费用;承担货物交至船边或码头以后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领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出口或在目的地进口所需的各种证件,并支付因此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支付出口税及因出口而征收的其他税捐费用。

(四)C&F(Cost and Freight)

C&F(named poin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地)”。按此术语,卖方必须负责安排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事宜,并支付其费用;取得运往目的地的清洁已装船提单,并立即将它送交买方或其代理;承担货物交至船上为止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在买方请求并由其负担费用情况下,提供产地证明书、领事发票,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买方在目的地国家进口货物以及必要时经另一国家过境运输所需的任何其他证件;支付出口税或因出口而征收的其他税捐费用。买方必须接受所提交的单据;在载货船舶到达时受领货物,办理一切随后的货物运输事宜,并支付其费用,包括按提单条款从船上提货;支付卸至岸上的一切费用,包括在指定目的地点的任何税捐和其他费用;办理保险并支付其费用;承担货物交至船上后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支付产地证明书、领事发票,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在目的地国家进口以及必要时经另一国家过境运输所需的任何其他证件的费用。

(五)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named poin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地)”。按此术语,卖方除了必须承担C&F术语下所有的责任外,还须办理海运保险,支付其费用,并提供保险单或可转让的保险凭证。买方的责任,则在C&F术语的基础上,免除办理货物海运保险及其费用(卖方投保战争险所支出的费用需由买方负担)。

(六)EX DOCK(named port of importation)

“Ex Dock”,“Ex Quay”,“Ex Pier”,“进口港码头交货”。按此术语,卖方必须安排货物运至指定进口港的运输事宜,办理海洋运输保险,并支付其费用;承担货物的任何灭失及/或损坏的责任,直至在指定的进口港码头允许货物停留的期限届满时为止;支付产地证明书、领事发票、提单签证,或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买方在目的地国家进口货物以及必要时经另一国家过境运输所需的任何其他证件的费用;支付出口税及因出口而征收的其他费用;支付一切卸至岸上的费用,包括码头费、卸货费及税捐等;支付在进口国的一切报关费用、进口税和一切适用于进口的税捐。买方必须在码头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进口港码头上受领货物;如不在码头规定的期限内受领货物,负担货物的费用和风险。

《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多被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美洲国家所采用,在美洲国家有较大影响。不过由于其内容与一般解释相距较远,特别是对FOB术语的解释与其他国际惯例的解释有所不同。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在与美洲国家进出口商进行交易时,应予特别注意。近年来美国的商业团体或贸易组织也曾表示放弃他们惯用的这一“定义”,将尽量采用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三、《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一)《INCOTERMS 》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解决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由于种种原因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而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的问题,避免因各国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于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定名为《INCOTERMS 1936》,其副标题为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译作《 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国际商会作了6次修订和补充,先后形成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版INCOTERMS。最新版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为《INCOTERMS 2000》)于1999年9月公布,2000年1月1日生效,成为国际商会第560号出版物(《INCOTERMS 2000》,ICC Publication No.560)。

(二)《INCOTERMS 2000》的形式和内容

《INCOTERMS 2000》将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划分为一一对应的十项。在十项义务之首则冠以“A卖方义务”和“B买方义务”,在每条具体义务前,则分别加注“卖方必须”和“买方必须”的词句,如:

A卖方义务

B买方义务

A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

B1支付价款

买方必须按照销售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

A10其他义务

……根据请求,卖方必须提供买方为办理保险所必需的信息。

B10其他义务

买方必须支付为取得在A10中所述的单据……而发生的费用。

《INCOTERMS 2000》对十三种术语作了解释,并按其特性分为E、F、C、D四组:

E组只有EXW一种术语。按此术语,卖方在他自己的处所将货物提供给买方。

F组包括术语FCA、FAS和FOB三种术语。在F组术语下,卖方必须按买方的指示交运货物,因为是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和指定承运人。

按《INCOTERMS 2000》,各种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关键点”。“关键点”有“风险划分点”(即“交货点”)和“费用划分点”之分。F组各术语的风险划分点与费用划分点互相重合。例如,FOB术语的风险划分点(交货点)是在装运港买方指定的轮船船舷,其费用划分点也在上述船舷。

C组包括CFR、CIF、CPT和CIP四种术语。在C组术语下,卖方必须按通常条件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在CIF和CIP术语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C组各术语的风险划分点与费用划分点是分离的,即风险点在装运港(地),费用点在目的港(地)。例如,CIF术语的卖方不仅需自费将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船上,越过船舷,还需支付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和保险费。必须特别指出,C组术语与F组术语,卖方在装运国或发运国完成交货义务方面是完全相同的。C组术语的根本性质是:卖方经订立运输合同,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并在CIF和CIP术语下提供了保险,而适当地在装运港或装运地履行了合同后,即免于负担任何进一步的风险和费用。

D组包括DAF、DES、DEQ、DDU和DDP五种术语。按照D组术语,卖方必须负责将货物运送到约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并负担货物交至该处为止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因此,按D组术语订立的买卖合同属“到货合同”。在D组术语下,除DDP外,卖方在边境或进口国交货时无需办理进口清关。

十三种贸易术语的分组如表4-1所示。

表4-1 十三种贸易术语及分组

img10

(三)《INCOTERMS 2000》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INCOTERMS 2000》涵盖的范围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已售货物(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交货有关的事项。而且,只限于一些非常明确的方面。完成一笔国际贸易不仅需要销售合同,而且需要运输合同、保险合同和融资合同,而INCOTERMS只涉及其中的销售合同。当然,当双方当事人同意使用某一个具体的贸易术语时,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合同产生影响。例如,卖方同意在合同中使用CFR和CIF术语时,他就只能以海运方式履行合同,因为在这两个术语下他必须向买方提供提单或其他海运单据,而如果使用其他运输方式,这些要求是无法满足的。而且,跟单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也必然将取决于准备使用的运输方式。

2.《INCOTERMS 2000》涉及为当事人双方设定的若干特定义务。如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或将货物交运或在目的地交货的义务,以及当事人双方之间的风险划分。使用《INCOTERMS 2000》时应当详细了解、掌握相关各方的各种义务。

3.尽管《INCOTERMS 2000》对于销售合同的执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销售合同中可能引起的许多问题却并未涉及。《INCOTERMS 2000》主要涉及货物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包装的义务、买方受领货物以及提供单据证明各项义务得到完整履行的义务。但是,诸如货物所有权和其他产权的转移、违约及违约行为的后果、由于各种法律阻碍导致的免责事项等等都未涉及,这些问题必须通过销售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来解决。需要强调的是,《INCOTERMS 2000》无意取代那些完整的销售合同所需订入的标准条款或商定条款。

4.虽然《INCOTERMS 2000》是一套国际商业术语,但有时《INCOTERMS 2000》也被用于纯粹国内市场的货物销售合同中。当然,在此情况下,《INCOTERMS 2000》中的A2、B2以及任何与进出口有关的条款就变成多余。

5.在销售合同中订入《INCOTERMS 2000》时,清楚地指明所引用的INCOTERMS版本非常重要。鉴于INCOTERMS不时修订,如果不明晰所引用的INCOTERMS版本,可能会对当事方的意图是在合同中引用新版本还是早期版本理解不一,引起纠纷。希望使用《INCOTERMS 2000》的商人,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该合同受《INCOTERMS 2000》的约束。

6.应当认清《INCOTERMS 2000》的法律性质。尽管INCOTERMS在解决贸易纠纷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国际贸易惯例并非法律,因此,对买卖双方没有强制约束性,可采用也可不采用;(2)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表示采用某种惯例时,则被采用的惯例对买卖双方均有约束力;(3)如果合同中明确采用某种惯例,但又在合同中规定与所采用的惯例相抵触的条款,只要这些条款与本国法律不矛盾,就将受到有关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即以合同条款为准;(4)如果合同中既未对某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也未订明采用某一惯例,当发生争议付诸诉讼或提交仲裁时,法庭和仲裁机构可引用惯例作为判决或裁决的依据。

在进出口业务中,我们应该多了解和掌握—些国际贸易惯例,这对交易洽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和解决争议等是非常必要的。当发生争议时,我们可以援引适当的惯例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利益。

六种主要贸易术语_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

第三节 六种主要贸易术语

国际货物买卖中使用的贸易术语很多,其中以FOB、CFR、CIF、FCA、CPT、CIP等六种贸易术语最为常用。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产生最早,历史最为悠久,最为人们所熟悉和习惯使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变化,FCA、CPT和CIP术语的使用也日趋增多。这些贸易术语下,卖方或买方都不必到对方国家办理货物的交接,对买卖双方都比较方便。国际贸易的买方和卖方一般都不愿承担在对方国家内所发生的风险,这些贸易术语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由于不同的国际贸易惯例对同一贸易术语的解释不完全相同,在此仅阐述当前较为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会制定的《INCOTERMS 2000》对以上六种常用贸易术语的解释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装运港船上交货

(一)装运港船上交货(FOB)的含义

装运港船上交货(Free on Board,FOB…named port of shipment)是指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货物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本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拟以越过船舷作为完成交货,则应采用FCA术语。

FOB贸易术语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是:

卖方的主要义务:

1.负责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装运期内,将符合合同的货物按港口惯常方式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2.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提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关税与费用。

3.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负责提供商业发票和证明货物已交至船上的通常单据;如果买卖双方约定,上述发票和单据可被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信息所替代。

5.根据买方要求,向买方提供必要的投保信息。

买方的主要义务:

1.负责按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2.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并给予卖方关于船名、装船地点和要求交货时间的充分的通知。

3.负责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运输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供进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关税与费用。

4.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收取卖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货物,接受卖方提交的与合同相符的单据。

(二)使用FOB贸易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1.风险界限问题。

按照FOB的含义,卖方承担合同规定的货物装上船以前的一切风险,而买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以后的一切风险。这里涉及划分风险界限的问题。在国际贸易惯例中对这个问题有不同解释;一般解释是在装运港将货物吊起并在越过船舷之时就应被认为已装船,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有的解释为装船是指货物装到船上,风险划分以船的甲板为界,也有的认为需将货物装到舱底才算装船,风险划分以舱底为界。虽然从实际的装船作业来看,货物从岸上起吊,越过船舷到装入船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难截然分开,但是从法律后果来看,上述概念是不尽相同的。关于装船的概念问题不仅涉及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同时也涉及双方的费用分担。为此,我们对上述不同的概念应有所了解,必要时应在合同中注明风险划分的界限。

2.船货衔接问题。

在FOB条件下,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并将船名和装船时间及时通知卖方,而卖方应负责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合同规定的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如果买方所派船只按时到达装运港,而卖方因货未备妥不能及时装运,则卖方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空舱费(Dead Freight)或滞期费(Demurrage)。反之,如买方延迟派船,使卖方不能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将货物装船,则由此引起的卖方仓储、保险等费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因迟收货款而造成的利息损失,均需由买方负责。为此,从卖方来说,按FOB价格出口,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到期买方不派船,卖方有权撤销合同和要求赔偿损失,或有权代买方租船装运或凭装运地仓库栈单代替提单索取货款”。同时,为了防止买方过早派船,而使卖方备货不及,还可在合同中规定:“如未经卖方同意,船只较原规定装船期提前到达,则卖方不负担空舱费或滞期费等”。在按FOB价格成交的条件下,有时买方事后委托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卖方对此也可接受,但须向买方声明:“卖方如到时租不到船或订不到舱位,与卖方无关,买方无权撤销合同,也无权向卖方索赔”。从买方来说,按FOB价格成交,因需要负责派船接货,所以在洽商交易签订合同时,要慎重规定装运港,注意选择安全的、装货条件较好的、有直达船或班轮停靠的、吃水较深的港口,以便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期派船前往装运港接运货物。买方应在受载期前一定时期内将船名及预计到达装运港的日期通知卖方,以便卖方做好装船准备。

3.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

在装运港的装货费用主要包括装船费以及与装货有关的理舱费和平舱费。根据FOB的解释,卖方负责支付货物装上船以前的一切费用,而买方负责支付货物装上船以后的一切费用。由于国际上对“装船”概念解释不一,因而产生买卖双方对装货费用如何负担理解不一。这些费用究竟由谁负担,各国的贸易惯例解释不一。有的港口规定,如无另外规定,则卖方须负责将货装到船上并负责理舱,有的港口惯例认为卖方仅负责将货物装到船上,并不负责理舱;也有的港口规定装船费用应由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等。对此,如采用班轮运输,则装货费用由买方负担。因为班轮公司计收的班轮运费中包括货物在装运港的装货费和在目的港的卸货费,所以装货费和卸货费由支付运费的一方负担。如属大宗交易采用租船运输时,买卖双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这个问题。为了说明有关装货费用负担问题,买卖双方有时在FOB贸易术语后加列各种附加条件,形成了FOB术语的变形条件。FOB贸易术语变形主要有:

(1)FOB班轮条件(FOB Liner Terms):指装货费用的负担同班轮运输,由支付运费的一方(即买方)负担。

(2)FOB吊钩下交货(FOB under Tackle):指卖方仅负担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的费用,从货物起吊开始的装货费用由买方负担。

(3)船上交货并理舱(FOB Stowed,简称FOBS):指卖方负担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支付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货费用。所谓理舱费,是指为了使装船货物按照舱图放置妥善和装载合理,货物装入舱底之后,需要进行垫隔和整理的费用。

(4)船上交货并平舱(FOB Trimmed,简称FOBT):是指卖方负担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支付包括平舱费在内的装货费用。所谓平舱费,是指为了保持船舶航行时船身平稳和不损坏船身结构,对散装的大宗货物,如矿砂、粮食、煤炭等,进行填平、整理所支出的费用。

4.不同惯例对FOB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问题。

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较多采用《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的解释。该修正本将FOB分为6种类型,其中仅第5种“FOB Vessel(Named port of shipment)”和一般国际贸易中通用的FOB贸易术语的含义基本相似。而其他5种和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完全不同。但第5种“指定装运港船上交货”FOB vessel(Named port of shipment)与《INCOTERMS 2000》的解释也不完全一致,在使用这一贸易术语时,为了避免因概念不同而引起贸易纠纷,须注意在FOB与装运港之间加上“Vessel”(船)字样。假如我们在进口合同中仅订为“FOB New York”,而不是订为“FOB Vessel New York”,按照《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的解释,则卖方仅负责在纽约城内交货。只有订明“FOB Vessel New York”,卖方才负责将货物交到纽约港口的船上。

此外,在办理出口手续方面,按照《INCOTERMS 2000》的规定,FOB条件下,“卖方应自负风险及费用,领取出口许可证或政府签发的其他出口证件”。而《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则规定:“卖方根据买方的请求,并在买方负担费用的前提下,协助买方取得为出口所需要的出口国证件”。该修正本甚至还规定买方要支付出口税以及其他因出口需征收的各项费用。为此,我们从美国等美洲国家进口货物采用FOB贸易术语时,不仅应在FOB术语后注明“vessel”(轮船)外,还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卖方负责办理有关出口手续并负担其费用。

二、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一)成本加保险费、运费(CIF)的含义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CIF…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又称保险费、运费在内价。这个贸易术语是指卖方负责签订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的运输合同,支付运费,按合同规定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卖方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货物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本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拟以越过船舷作为完成交货,则应采用CIP术语。这个贸易术语中的成本(Cost)是指FOB价,所以CIF价实际上等于FOB价加上保险费(Insurance)和运费(Freight)。

CIF贸易术语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是:

卖方的主要义务:

1.负责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装运期内,将符合合同的货物按港口惯常方式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2.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提供出口许可证和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出口关税和费用。

3.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

4.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支付保险费。

5.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6.负责提供商业发票、保险单和货物运往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输单据。如果买卖双方约定,上述所有单据可被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信息(EDI Message)所替代。

买方的主要义务:

1.负责按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2.负责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运输的一切海关手续,提供进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关税与费用。

3.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收取卖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货物,接受卖方提交的与合同相符的单据。

(二)使用CIF贸易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在采用CIF术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卖方租船或订舱的责任。

CIF合同的卖方为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装运出口,必须负责自费办理租船或订舱。如果卖方不能及时租船或订舱,而不能按合同规定装船交货,即构成违约,从而需承担被买方要求解除合同及/或损害赔偿的责任。根据《INCOTERMS 2000》,卖方只负责按照通常条件租船或订舱,使用适合装运有关货物的通常类型的轮船,经习惯行驶航线装运货物。因此,买方一般无权提出关于限制船舶的国籍、船型、船龄以及指定装载某船或某班轮公司的船只等要求。但在出口业务中,如国外买方提出上述要求,在能够办到又不增加额外费用的情况下,我方也可灵活掌握考虑接受。

2.卖方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

在CIF合同中,卖方是为了买方的利益办理货运保险的,因为此项保险主要是为了保障货物装船后在运输途中的风险。《INCOTERMS 2000》对卖方的保险责任规定:如无相反的明示协议,卖方只需按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或其他类似的保险条款中最低责任的保险险别投保。如买方有要求,卖方应在可能情况下投保战争、罢工、暴动和民变险。最低保险金额应为合同规定的价款加10%,并以合同货币投保。有关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限必须与货物运输相符合,并必须最迟自买方需负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时(即自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对买方的保障生效。该保险责任的期限必须展延至货物到达约定的目的港为止。在实际业务中,为了明确责任,我外贸企业在与国外客户洽谈交易采用CIF术语时,一般都应在合同中具体规定保险金额、保险险别和适用的保险条款。而目前中国保险条款和国际上使用较多的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险条款均列有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限。

3.卸货费用的负担。

如采用班轮运输,则装运港的装货费用和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由办理货物运输的一方即卖方负担。如大宗货物使用租船运输,在装运港的装货费用应由卖方支付,至于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究竟由何方负担,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订明。其规定方法,可以在合同内用文字具体订明,也可采用术语的变形来表示。常见的CIF术语变形有:

(1)CIF班轮条件(CIF liner terms),指卸货费用按班轮条件处理,由支付运费的一方(即卖方)负担;

(2)CIF舱底交货(CIF ex ship's hold),指买方负担将货物从舱底起吊卸到码头的费用;

(3)CIF卸离吊钩(CIF ex tackle),指卖方负担将货物从舱底吊至船边卸离吊钩为止的费用;

(4)CIF卸到岸上(CIF landed),指卖方负担将货物卸到目的港岸上的费用,包括驳船费和码头费(lighterage and wharfage charge)。

在上文阐述FOB术语变形时,对贸易术语变形的解释及其在实际业务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所作的说明,也适用于CIF术语变形。

4.CIF合同的性质和特点。

根据《INCOTERMS 2000》,CIF术语的交货点/风险点与FOB术语完全相同。在CIF术语下,卖方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即完成了交货义务,因此,和FOB一样,采用CIF术语订立的合同属“装运合同”。但是,由于在CIF术语后所注明的是目的港(例如“CIF纽约”)以及在我国曾将CIF术语译作“到岸价”,所以CIF合同的法律性质,常被误解为“到货合同”。为此,必须明确指出,CIF以及其他C组术语(CFR、CPT、CIP)与FOB以及其他F组术语(FCA、FAS)一样,卖方在装运地完成交货义务方面,其性质是相同的,采用这些术语订立的买卖合同均属“装运合同”性质。此类合同的卖方在按合同规定在装运地将货物交付装运后,对货物可能发生的任何风险不再承担责任,也不保证货物必然到达和在何时到达目的港。合同的卖方可通过向买方提交货运单据来完成其交货义务。卖方提交单据,可推定为交付货物,即所谓“象征性交货”。而买方则必须凭上述符合合同要求的货运单据支付价款。因此,即使在卖方提交单据时,货物已经灭失或损坏,买方仍必须凭单据付款,但他可凭提单向船方或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在此有必要指出,如果在采用CIF术语订立合同时,卖方被要求保证货物的到达或以何时到货作为收取价款的条件的话,则该合同将成为一份有名无实的CIF合同。

由上可见,CIF合同的特点是单据买卖,卖方凭单据履行交货义务,买方凭单据付款。只要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装船并提供齐全的、正确的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已遭灭失,买方也不能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但是卖方提供的单据必须是齐全的、正确的。所谓“齐全的”,是指包括提单、保险单、商业发票以及买卖双方约定的其他单据。所谓“正确的”是指单据的内容必须严格符合买卖合同或信用证的规定。否则,买方有权拒收单据并拒付货款,即使卖方所交的货物完全符合合同的规定,买方仍可行使这种权利。正是由于CIF合同具有这种特点,因此,从商业角度看,CIF合同项下的买卖双方买卖的不是货物,而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装运单据,所以说CIF合同项下的买卖是“单据买卖”(a sale of the documents)。了解CIF合同的这一特点,对于我们正确使用有关的权利和处理有关的贸易纠纷有一定的作用。

三、成本加运费

成本加运费(Cost and Freight,CFR…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是指卖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或期间内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支付运费,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货物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本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拟以越过船舷作为完成交货,则应采用CPT术语。

CFR与CIF不同之处仅在于:CFR贸易术语规定卖方不负责办理保险手续和支付保险费,不负责提供保险单。有关海上运输的货物保险由买方自理。除此之外,CFR与CIF买卖双方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完全相同。在CIF条件下,为解决卸货费问题而产生的各种变形,也适用于CFR。

按CFR贸易术语成交时,需特别注意的是装船通知问题。根据国际贸易惯例的解释和某些国家法律的规定,卖方在装船后必须及时向买方或收货人或收货人的代理人发出装船通知。这是因为在CFR条件下,由卖方负责租船或订舱,而买方自行办理保险。如果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买方无法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甚至可能漏保。在《INCOTERMS 2000》CFR A7中也规定:卖方必须给予买方关于货物已按A4规定交至船上的充分的通知。所谓“充分的通知”,意指该装船通知在时间上是“毫不迟延”的,在内容上是“详尽”的,可满足买方为在目的港收取货物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办理保险)的需要。虽然《INCOTERMS 2000》对卖方未能给予买方该项充分的通知的后果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但是根据有关货物买卖合同的适用法律,卖方可因遗漏或不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而使买方未能及时办妥货运保险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违约责任。对此,买卖双方往往还要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致使买方未能投保,则卖方必须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在实际业务中,如果按CFR条件成交,我方出口企业应事先与国外买方就如何发给装船通知商定具体做法;如果事先未曾商定,则应根据双方已经形成的习惯做法,或根据订约后、装船前买方提出的具体请求,及时用电讯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上述做法也适用于我方出口的FOB合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贸易术语变形,除买卖双方另有约定者外,其作用通常仅限于明确或改变买卖双方在装卸费用负担上的划分,而不涉及或改变风险的划分。此外,还须强调指出,只有在买卖双方对所使用的贸易术语变形的含义有一致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在交易中使用这些术语变形。

四、货交承运人

(一)货交承运人(FCA)的含义

货交承运人(Free Carrier,FCA…named place)是指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将经出口清关的货物在指定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接管,即完成了交货。买方必须自负费用订立从指定地点承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并及时通知卖方有关承运人的名称和向其交货的时间。卖方承担货物在指定地点交给承运人接管时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FCA贸易术语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是:

卖方的主要义务:

1.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的交货地点,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接管,并及时通知买方。

2.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提供出口许可证和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出口关税和费用。

3.负担货物在指定地点交给承运人接管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负责提供商业发票和证明货物已交给承运人接管的通常运输单据,或双方约定的相等的电子信息。

5.根据买方要求,向买方提供必要的投保信息。

买方的主要义务:

1.按合同要求支付货款。

2.负责签订从指定地点承运货物的运输合同,支付运费,并将有关承运人名称、运输方式、交货日期和期限、交货地区或地点等通知卖方。

3.负担货物在指定地点从交给承运人接管时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受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与单据。

“承运人”是指在运输合同中承担履行铁路、公路、海洋、航空、内河运输或多式运输的实际承运人,或承担取得上述运输履行的订约承运人,如货运代理商。如买方指定一个非承运人的人收取货物,当货物被交给该人时,应认为卖方已履行了交货义务。

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运输。

(二)使用FCA贸易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FCA是在以FOB同样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运输的一种贸易术语。在采用此术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交货点和风险转移。如前所述,《INCOTERMS 2000》的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交货点。例如,FOB术语的交货点为装运港载货轮船的船舷。FCA术语的交货点不能如此单一。由于FCA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它的交货点需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不同的指定交货地而定。《INCOTERMS 2000》将FCA卖方如何完成交货义务,概括为:

(1)如合同中所规定的指定交货地为卖方所在处所,则当货物被装上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的收货运输工具时,卖方即完成了交货义务;

(2)在其他情况下,当货物在买方指定的交货地,在卖方的送货运输工具上(未卸下),被交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处置时,卖方即完成了交货义务。

由此可见,在以上第(1)种情况下,FCA的交货点是在卖方所在处所(工厂、工场、仓库等)由承运人提供的收货运输工具上;在第(2)种情况,FCA的交货点是在买方指定的其他交货地(铁路终点站、启运机场、货运站、集装箱码头或堆场、多用途货运终点站或类似的收货点)卖方的送货运输工具上。当卖方按合同规定,在卖方所在处所将货物装上承运人的收货运输工具,或者,在其他指定交货地,在卖方的送货运输工具上,将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处置之下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即转移至买方。

《INCOTERMS 2000》对在FCA术语下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作了如下明确的规定:如在卖方所在处所交货,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的收货运输工具。如在其他指定地交货,卖方不负责将货物从其送货运输工具上卸下。

2.买方安排运输。FCA合同的买方必须自负费用订立自指定地运输货物的合同。但是,如果买方提出请求,或如果按照商业惯例,在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时(如在铁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的情况下)需要卖方提供协助的话,卖方可代为安排运输,但有关费用和风险由买方负担。假如买方有可能较卖方取得较低的运价,或按其本国政府规定必须由买方自行订立运输合同,则买方应在订立买卖合同时明确告知卖方,以免双方复重订立运输合同而引起问题和发生额外费用。反之,如卖方不愿按买方的请求或商业惯例协助买方订立运输合同,也必须及时通知买方,否则,遗漏安排运输,也将引起额外费用和风险。

3.货物集合化的费用负担。按《INCOTERMS 2000》,每种贸易术语的交货点既决定风险转移,也关系到买卖双方费用负担的划分。与FOB术语一样,FCA卖方在完成交货义务之前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都须由卖方负担,而在其后所发生的费用,则由买方负担。鉴于在采用FCA术语时,货物大都作了集合化或成组化,例如装入集装箱或装上托盘,因此,卖方应考虑将货物集合化所需的费用也计算在价格之内。

五、运费付至

(一)运费付至……(CPT)的含义

运费付至……(Carriage Paid To,CPT…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是指卖方须自负费用签订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负责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接管,即完成交货,并及时通知买方。卖方负担货物交给承运人接管时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

承运人的含义与FCA术语中的承运人相同。如果为了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需要利用后续承运人,风险自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时转移给买方。

CPT贸易术语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是:

卖方主要义务:

1.自负费用签订运输合同,在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并及时通知买方。

2.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提供出口许可证和其他核准书,支付各种出口关税和费用。

3.负担货物在指定地点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时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负责提供商业发票和证明货物已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的通常运输单据,或双方约定的相等的电子信息。

5.根据买方要求,向买方提供必要的投保信息。

买方的主要义务:

1.按合同要求支付价款。

2.负担货物在指定地点从交给承运人接管时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受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与单据。

(二)使用CPT贸易术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卖方发交货通知问题。CPT与CFR一样,由卖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而由买方负责办理保险。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应立即以电讯方式通知买方货物已交给承运人接管,买方依据交货通知办理保险。如果卖方未发出或未及时发出交货通知造成买方漏保、迟保,根据有关货物买卖合同的适用法律,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坏或灭失等风险应由卖方负责。

2.卖方交货责任问题。CPT与FCA—样,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卖方有责任在规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或者第一承运人接管,以便将货物运至目的地。CPT术语下,卖方交货义务的完成同FCA。

六、运费、保险费付至

运费、保险费付至……(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CIP…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是指卖方自负费用签订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支付保险费,在规定时间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或第一承运人接管,并及时通知买方,即完成交货。卖方负担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时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在合同规定地点受领货物,支付价款,并负担除正常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货物自交货地点直至运达指定目的地为止的各项费用。

CIP与CPT之差别是CIP卖方增加了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和费用,所以卖方应提供的单据中比CPT多一份保险单据。除上述二者不同外,CIP与CPT在卖方的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界限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CIP也适用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运输。

FCA、CPT、CIP三种术语是分别从FOB、CFR、CIF三种传统术语发展起来的,其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相同,按两组术语达成的买卖合同都是装运合同,都是单据买卖。两组术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FOB、CFR、CIF三种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其承运人一般只限于船公司;而FCA、CPT、CIP则不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而且也适用于陆运、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单式运输,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多式运输,其承运人可以是船公司、铁路局、航空公司,也可以是安排多式运输的联合运输经营人。

2.交货和风险转移的地点不同。FOB、CFR、CIF的交货点均为装运港船舷,风险均以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从卖方转移到买方。而FCA、CPT、CIP的交货地点,需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不同的约定而定,它可以是在卖方所在处所由承运人提供的运输工具上,也可以是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运输承运人或多式运输承运人的运输站或其他收货点卖方的送货运输工具上;至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则于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即自卖方转移至买方。

3.装卸费用负担不同。按FOB、CFR、CIF术语,卖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但由于货物装船是一个连续作业,各港口的习惯做法又不尽一致,所以,在使用租船运输的FOB合同中,应明确装货费用由何方负担,在CFR和CIF合同中,则应明确卸货费用由何方负担。而在FCA、CPT、CIP术语下,如涉及海洋运输,并使用租船运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所支付的运费,或由买方支付的运费,已包含了承运人接管货物后在装运港的装货费用和目的港的卸货费用。这样,在FCA合同中的装货费用的负担和在CPT、CIP合同中的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就不再存在。

4.运输单据不同。在FOB、CFR、CIF术语下,卖方一般应向买方提交已装船清洁提单。而在FCA、CPT、CIP术语下,卖方提交的运输单据则视不同的运输方式而定。如在海运和内河运输方式下,卖方应提供可转让的提单,有时也可提供不可转让的海运单和内河运单;如在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或多式运输方式下,则应分别提供铁路运单、公路运单、航空运单或多式运输单据。

上述六种贸易术语的交货地点都在出口地,自卖方交货后风险即转移给买方。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双方各自承担责任与费用及适用运输方式不同。主要异同点如表4-2所示。

表4-2 六种贸易术语的主要异同点

img11

出口货物成本核算和盈亏分析_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

第五节  出口货物成本核算和盈亏分析

评价某笔出口贸易的经济效益可用出口货物换汇成本、出口货物盈亏率和外汇增值率这几个指标。

一、出口货物盈亏率

出口货物盈亏率=img14

        img15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是根据出口货物的FOB价(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按外汇牌价(买入价)折成人民币的数额。

出口总成本(退税后)=出口货物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定额费用=出口货物进价×费用定额率

定额费用由各外贸企业按不同出口货物自行研究决定。定额费用一般将银行费用、工资支出、邮电通信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差旅费、招待费等计算在内,一般为出口货物进价的5%—10%不等。

出口退税收入=img16

出口货物盈亏额=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总成本(退税后)

二、出口货物换汇成本

出口货物换汇成本是指某种货物出口净收入1个外汇单位(如美元)所需的人民币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币可换回1个单位外汇。计算公式为:

出口货物换汇成本=img17

出口货物换汇成本应不高于银行外汇买入价,不然企业将亏损。计算出口货物换汇成本的意义在于:

1.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出口货物的换汇成本来调整出口货物的结构。

2.对同类货物比较出口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换汇成本,作为选择目标市场的依据。

3.对同类货物比较不同时期的换汇成本的变化,以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采取扭亏增盈的有效措施。

三、外汇增值率

外汇增值率是指进口原料的外汇成本和出口成品的外汇净收入(FOB价)相比的比率,也称出口创汇率。计算外汇增值率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进料加工或国产原料深加工后再出口的经济效益。

外汇增值率=img18

计算外汇增值率时应注意:

1.成品出口时,不论按何种价格条件成交,一律按FOB价计算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

2.对于原料外汇成本的计算,若原料系进口,则不论按何种价格条件成交,一律应折成CIF价计算;若原料系国产或部分国产的,则应比照出口该原料的FOB价计算。

备货与报检_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

第一节 备货与报检

备货工作是指卖方根据出口合同的规定,按质、按量地准备好应交的货物,并做好申请报验和领证工作。

一、备货

备货是进出口企业根据合同或信用证的规定,向有关企业或部门采购和准备货物的过程。目前在我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型企业;另一种是贸易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备货是向生产加工或仓储部门下达联系单(有些企业称其为加工通知单或信用证分析单等),要求该部门按联系单的要求,对应交的货物进行清点、加工整理、包装、刷制运输标志以及办理申报检验和领证等项工作。联系单是进出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备货、出运、制单结汇的共同依据。对于贸易型企业,如果该企业没有固定的生产加工部门,那么就要向国内有关生产企业联系货源,订立国内采购合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在备货工作中,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img35

图13-1 出口合同履行流程图

1.货物的品质必须与出口合同的规定相一致。凡凭规格、等级、标准等文字说明达成的合同,交付货物的品质必须与合同的规格、等级、标准等文字说明相符;如系凭样品达成的合同,则必须与样品相一致;如既凭文字说明,又凭样品达成的合同,则两者均须相符。

2.货物的包装必须符合出口合同的规定。货物的包装是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包装方式交付货物。若合同对包装未作具体规定,按《公约》的规定: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应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

在备货过程中,对货物的内、外包装和装潢,均须及时进行修正或更换包装,以免在装运时,承运人签发不清洁提单,造成收汇困难。包装标志也应按合同规定或客户要求刷制。刷制运输标志应符合有关进出口国家的规定,包装上的运输标志应与所有出口单据上对运输标志的描述一致,运输标志应既简洁,又能提供充分的运输信息。有些国家海关要求所有的包装箱必须单独注明重量和尺码,甚至用公制,或英语或目的国的语言注明。为此应注意有关国家的海关规定。

3.货物的数量必须符合出口合同的规定。货物的数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卖方按合同规定的数量交付货物是卖方的重要义务。能否按合同规定数量交付货物,不仅是衡量买卖合同是否得到充分履行的标志,而且直接关系到订立合同时的预期利益能否实现。卖方如只交付一部分货物(短交),买方一般不能宣告合同无效,但有权要求卖方对未交部分的货物继续履行交付。同时,还可要求卖方对因此而引起的损失给予损害赔偿。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数量少于合同规定,构成了根本违约或者卖方完全不交货,则买方可宣告合同无效。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超过合同规定的数量(超交),对超交部分,买方既可以拒绝收取,也可以收取其一部分或全部。

因此,在合同中应规定“溢短装条款”,以便卖方可在机动幅度范围内伸缩。为便于补足储存中的自然损耗和国内搬运过程中的货损,保证按合同规定数量交付货物,备货数量一般以略多于出口合同规定的数量为宜。

4.货物备妥时间应与合同和信用证装运期限相适应。交货时间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一旦违反,买方不仅有权拒收货物并提出索赔,甚至还可宣告合同无效。因此,货物备妥的时间,必须适应出口合同与信用证规定的交货时间和装运期限,并结合船期进行安排。为防止出现船等货的情况,在时间上,应适当留有余地,使船货更好地衔接。

二、报检

报检是指出口企业在货物备妥后,根据约定条件或国家规定向货物检验机构申请对出口货物进行检验。

凡属法定检验的出口货物,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制定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在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持出口合同、信用证副本、发票、装箱单以及其他必要的单证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不延误装运的期限内,实施或者组织实施检验检疫完毕。检验检疫合格的,按照规定签发检验检疫证书和/或出境货物通关单,或者在报关单上加盖印章,海关凭以放行。在产地检验的出口货物,需要在口岸换证出口的,应向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报,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规定签发检验、检疫换证凭证,发货人应在规定期限内持检验检疫换证凭证和出口合同等证单,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请查验。经查验合格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换发检验检疫证书和/或出境货物通关单,或者在报关单上加盖印章。

对于不属于法定检验范围的出口货物,出口合同约定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也需按合同规定,持买卖合同等有关单证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或组织实施检验或检疫,在取得检验合格并能证明货物符合合同的证书之后,方可凭以向买方收取货款,并以此作为交接货物的依据。

不属于法定检验范围的出口货物,出口合同也未规定由检验检疫机构出证的,则应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委托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由生产部门、供货部门进行检验,或者由出口企业自行检验,合格后装运出口。

凡属危险货物,其包装容器,应由生产该容器的企业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包装容器经检验检疫机构鉴定合格并取得性能鉴定证书,方可用于包装危险货物。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

出口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凡有检疫要求的,出口单位或其代理人应事先填具报检单,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疫,经检疫合格,取得检疫证书,方可出口。经检疫发现有害病虫的,不准出口,经除害处理后方准出口。

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出口货物,发货人应当在检验证书或者放行单签发之日起的有效期限内报运出口。一般货物从发证日起两个月内有效,鲜果、鲜蛋类两星期有效,植物检疫三个星期内有效。如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不能装运出口,应向检验局申请展期,并由检验局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才准许出口。

煤炭产业组织状况分析_中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与经济规制研究

3.1.2 煤炭产业组织状况分析

本节讨论我国煤炭生产的经济技术特征、市场集中度、煤炭供给与需求分析以及进入与退出壁垒、产品差别化等市场竞争特性。

一、煤炭生产的经济技术特征

煤炭产业属于资源约束型产业,这是采掘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纪成君和赵宏,1994)。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只有资金与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它们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的组合可以生产既定产量。然而,这在煤炭产业中却不适用,因为煤炭产出不仅受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煤炭储量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当煤炭储量趋于枯竭时,产出与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并不成正比。事实上,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严重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开采技术选择,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开采成本。

煤炭生产是将赋存于地表下的煤层通过开采并运送到地表的过程,包括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提升、供电、安全等技术与环节。国际上主要采煤国家采煤综合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成熟,日产万吨的超大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已经成为核心的生产工艺。发达国家正在应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井下采煤系统。在采煤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实行采掘合一、一巷多用,采掘巷道尽可能布置在开采煤层中,进一步简化了开采工艺;采用单轨吊、卡轨车或无轨车辆将材料、设备直接运送到工作面等等。

煤炭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性。现代化综采设备、综掘设备、强力胶带和大型高效露天剥、采、运成套设备在大型煤矿大量使用,可大大降低单位煤炭成本。特别是可以通过扩大工作面单产来提高规模经济性。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面年产700万吨以上,大型露天煤矿年产可达1000万吨。

然而,总体来说,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以井工开采为主,露天开采仅占总产量的4%—5%。我国煤炭生产是机械化、部分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的多层次结构,其中绝大多数为非机械化采煤。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79.85%,但全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据对38家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前三季度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6.65%,较上年提高2.49个百分点。

煤炭生产成本包括开采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开采成本又包括安全成本井巷费和维简费、技术装备投入、资源耗竭补偿、环保投入等。煤炭开采的成本特征是:随着煤炭开采不断地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推进,煤炭经济可采部分也在不断减少,因此煤炭开采难度必然不断加大,成本不断增加。因此,煤炭开采成本与煤炭赋存条件紧密相关,其边际成本呈现典型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形状。另外,为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采完全成本概念,该成本中还应该包括资源勘探成本、补偿费用(因煤炭开采的外部性)等等。

二、煤炭企业数量、产量及其分布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全国63%的县级行政区划里都有分布,因此,全国煤炭企业数量也十分惊人。经多次整顿后,截至2004年底,全国尚有2.63万家规模不等的各类煤炭企业[2]。200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3139个,并形成了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三分天下的格局(历年产量及比重见表3.1)。

表3.1 各类煤矿历年产量比重

img11

资料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年鉴》,各年。

国有重点煤矿(1993年以前称为国家统配煤矿)是我国煤炭产业的骨干企业,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产品主要供应国有重点企业和大中城市用煤。截至2002年末,国有重点煤矿84家,拥有生产矿井570处,核定生产能力60500万吨,职工270万人左右,生产原煤63753.23万吨。

地方国有煤矿(省、地、县属国有煤矿)主要由地方筹资建设和管理,其煤炭主要供应地方国有骨干企业。2002年末,全国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地方国有煤矿企业1600家左右,生产矿井1573处,核定生产能力22999万吨。其中,省营煤矿203个,产煤5234.78万吨;市(地区)经营煤矿384个,产煤6763.00万吨;县营煤矿986个,产煤11296.89万吨。

乡镇煤矿(包括集体、个体和其他类型的煤矿)的煤炭地产地销,主要供应当地乡镇企业和农村生活用煤。1997年最多时曾经达到8万多家,由于连续多年的“关产压井”,2002年仍在生产的乡镇煤矿大约2.55万处,生产原煤41827万吨。

三、煤炭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市场经历了1980年代初期的短缺、1996—2000年的严重供大于求,再到2001年以后的供不应求的周期性波动。煤炭市场的这种周期性波动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特别是对煤炭需求量大的一些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特性。

煤炭价格和煤炭库存量是反映煤炭市场供求变化的两个重要指标。价格下降与煤炭库存居高不下反映了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程度,其中平均煤炭井口销售价格从1998年的160.20元/吨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最低点139.69元/吨;社会煤炭库存量从1998年的1.97亿吨下降到2000年的1.47亿吨。在关井压产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趋好的共同作用下,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的平均井口销售价和社会煤炭库存量分别为167.81元/吨和1.20亿吨,基本达到了供求平衡状态。此后,煤炭价格继续上升、库存量继续下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见表3.2)。

表3.2 我国历年煤炭产量、消费量、价格与库存情况

img12

注:煤炭价格为国有重点煤矿平均井口销售价。带“*”号的为估算数。资料来源:原煤产量:《中国电力与煤炭》,第529—530页。煤炭消费量:《中国电力与煤炭》,第247页。煤炭价格与社会库存根据《中国电力与煤炭》(第195—196页、第244页)整理。

我国煤炭用户遍布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部门,但主要集中在四个产业:电力、建材、钢铁和化工。2002年这四个产业消费煤炭共计11.489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83.9%。2004年火电发电量1.7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4%,占全部发电量的83%,发电用煤7.329亿吨,占国内煤炭消费总量的53.5%,不仅是我国煤炭消费的第一大户,也是带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中心预测[3],2005年全国煤炭供应量为20.8亿吨。由于受当前煤炭供不应求状况的驱使,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现象在2005年仍将继续存在,这使得2005年全国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受运输、煤种调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煤炭供应依然紧张。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现有煤矿和在建煤矿的预测供应能力分别为20.8亿吨、20亿吨和16亿吨。

根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推算,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在2005—2020年为5.5%,2010—2020年为3%。那么,以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量19.7亿吨标准煤为基数,预测能源需求量2010年为27.2亿吨标准煤,2020年为36.5亿吨标准煤。根据以上分析,用一次能源需求预测量减掉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的预测可供应量,最终得出的结论是: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量分别为21.3亿吨、25亿吨和29亿吨。

然而,我国煤炭安全供应能力低,长期稳定供应受到威胁。全国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矿井产量只有12亿吨,仅占2004年煤炭产量的61.35%;其中,有4亿吨的生产能力需要进行安全系统改造;1.5亿吨的生产能力安全状况不达标;还有2亿吨生产能力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需要关闭。

在2005年煤炭供需出现缺口的情况下,煤炭供应紧张,煤价上涨较快,这极大地刺激各类煤炭企业扩张产能和进行技术改造以增加产量。特别是,乡镇煤矿产量增长幅度会更大。自2003年底国内煤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以来,国内资本争相进入煤炭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3.3%,到2004年增至60.8%,2005年前9个月同比增速更是达到76.8%。尽管此轮对煤炭产业投资增速过快,与此前投资额基数偏低不无关系,但是,过度投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的出现。尽管如此,煤炭供应缺口仍在增加,2010年缺口为3亿吨,2020年为10亿吨[4]

当然,进口煤炭可以弥补我国煤炭供应的不足。2005年,我国出口煤炭相对减少,进口煤炭增加。1—8月份,煤炭出口累计完成4874.9万吨,同比降低17.1%。由于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动力煤进口关税由原来6%降至3%,加上国际煤炭市场现货价格相对稳定,因而进口煤炭数量大幅上升。1—8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670万吨,同比增幅为55.7%。进出口的差量,使国内消费的煤炭增加1600.6万吨以上。

总体来看,国内外煤炭加工利用的经验表明,燃煤发电是煤炭消费的主要力量,发达国家一般都占其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2000年美国更是达到了90.8%,这说明我国发电用煤的增长还有很大空间(见表3.3),煤炭产业必须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持续支持我国经济社会进步。

表3.3 我国电力产业煤炭消费量预测

img13

注:假定2003—2010年GDP增长率平均为7.5%;电力弹性系数2003—2005年为1.2,2006—2010年为1.0;煤电比重为79%。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与煤炭》,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59—260页。

四、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

一直困扰我国煤炭产业的最突出问题是,煤炭企业数量过多,导致市场集中度偏低(见表3.4)。从表3.4的数据来看,1990—1998年,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相当低,且变化不大。从1999年开始,市场集中度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煤炭产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趋势。这主要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1998年以前,我国小煤矿发展过快、过滥,挤占了国有大矿的市场空间,使得国有重点煤矿生产能力大量闲置,闲置矿井率甚至高达60%。199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煤炭工业关井压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使得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二是,排名前几位的国有重点煤矿产量迅速攀升,规模经济优势显著。仅以神华集团为例,从2000年起,神华原煤年产量从3750万吨跨越式增长到10197万吨;2005年前三季度产量就达到8984.77万吨,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第一、世界第五的特大型煤炭企业(见表3.5)[5]

然而,虽然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CR4依旧小于20%,CR8依旧小于30%。2004年全国各类煤矿共有矿井25236处,平均每处矿井产量仅为7.75万吨。而世界上先进的产煤国家都通过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美国前4家煤炭企业市场集中程度为47%,澳大利亚前5家煤炭企业集中度为72%。而我国神华、大同、山西焦煤、兖矿、中煤能源、淮南、平顶山和开滦等8家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只有20%左右。因此,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少数寡头企业与大量中小型企业并存的分散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表3.4 1990—2003年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

img14

资料来源:陶苗:《基于市场集中度的我国煤炭产业结构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表3.5 2003年我国原煤产量前10家煤炭企业

img15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与煤炭》,第202页。

鉴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过于分散的现状,煤炭工业协会已经将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目标写入了《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中。根据这一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煤炭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参股等形式,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而且要充分发挥大型煤炭企业的管理、技术、融资等优势,重组、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带动整个煤炭产业的升级。近期目标是:到2007年,煤炭产量居前8位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五、煤炭产业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几经变迁。

1982年12月10日,国务院通过“六五”计划,明确提出建设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豫西的煤炭重化工基地。

1983年4月,煤炭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小煤矿八项措施的报告》;6月28日,煤炭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手发展地方煤矿的通知》;11月6日,煤炭部发布《关于积极支持群众办矿的通知》。以上三项政策对于增加煤炭供应成果显著,至1985年,乡镇煤矿的产量达到283百万吨,比1983年增加113百万吨。但小煤矿的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生产安全问题严重。

1986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并于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但对不同资源的补偿标准还不够明确、合理。

1992年,国家决定放开国有重点煤矿统配价格,取消补贴。

1994年7月,除电煤价格,其余煤炭价格都已经放开。

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以及与之配套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等多项配套法规和规章。

1996年,乡镇煤矿发展达到高峰,产量为638百万吨,占到了全国煤炭产量的45.6%。

1998年,根据《矿产资源法》,政府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收取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但实际转让费很少,导致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拉开了国有重点煤矿管理权下放的序幕。12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到1999年底之前,关闭25800个小煤矿。

1999年,国有重点煤矿允许破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关闭破产65个煤炭项目,核定生产能力4000万吨左右。此举把资源枯竭、品质差、没有市场和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淘汰出市场。

1999年6月22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煤炭经营管理办法》。

1999年8月,国务院颁布《煤炭企业关于实施债转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降低了企业负债率,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生产、效率等问题。

1999年底,中国乡镇煤矿仍有38000个,但总产能比1995年5月下降3亿吨。

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紧接着,9月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1年,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煤炭工业“十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五”时期要通过实施大集团、科教兴煤、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和综合经营四大战略以及四类最小规模限制等政策进行结构调整,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从上述煤炭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正在逐步走向依法管理的轨道,但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却令人难以乐观。此外,在对待乡镇煤矿的态度上,从鼓励乡镇煤矿发展到后来采取行政打压政策,既缺乏一致性,又没有采取经济上合理的发展手段加以引导,结果仍然是乡镇煤矿屡禁不止。

六、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竞争特性

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进入壁垒低与退出壁垒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产品供给价格弹性低以及卖方市场势力弱和买方具有垄断地位等特性。

(1)进入壁垒低与退出壁垒高。我国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低主要是针对中小型煤矿来说的,其表现为:①规模经济和资本壁垒低。特别是在西部煤炭赋存条件好的地方尤为明显;②政策壁垒低。1980年代中期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发展煤炭产业,造成了大中小煤炭企业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③法律壁垒低。虽然,我国煤炭产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需要遵循国家颁布的《煤炭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必须持有地质矿产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和煤炭主管部门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然而,这些规定一般要求不高、实际执行也不是十分严格,大量存在不适当发放生产许可证、无证乱采、乱挖现象。

1980年代小煤矿对我国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进入1990年代后,进入壁垒过低使得小煤矿数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煤炭产量极为分散,市场集中度极低,使得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导致全国煤炭生产总量过剩,进而引发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致使煤炭产业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中,其直接后果就是全行业亏损。

另一方面,即使煤炭企业长期亏损或资源枯竭,但在选择退出时却面临着高昂的退出壁垒,这主要是针对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而言的。主要障碍有:[6]资产专用性壁垒。煤炭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强,生产设备的可移动性差,这可能导致退出时巨大的沉没成本;②体制壁垒。煤炭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有重点煤矿大多是大型、特大型的企业,职工人数多、技能单一、总体素质偏低。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退出时的人员安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可能涉及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宁愿对亏损的煤炭企业进行补贴也要限制企业退出。另外,银行也不希望国有企业退出,否则其贷款极有可能无法收回,导致银行风险增大。

以上两种壁垒使得一批资源枯竭、成本畸高、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重点煤矿不能顺利退出,既不利于煤炭产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和产业内的集中,也不利于构建煤炭产业的有效竞争格局。

(2)煤炭产品与空间差异化。煤炭产品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煤炭的自然属性不同,如煤种、品种、外观特色等,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原煤的自然状态和赋存条件;②煤炭企业的销售条件不同,包括煤矿地理位置、免费送货条款、供货及时程度、工作效率、信誉等等,这些因素当然也会影响煤炭的价格。从现实情况看,原煤仍然是各类煤炭企业的主导产品,开采同一矿区的相同煤层的企业,其煤炭产品的自然质量基本是一致的,不会因为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煤炭产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煤矿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以及煤炭产品适用性上。

然而,我国煤炭产业的空间差异化却越来越明显①。张雷(2004)使用煤炭生产地域标准方差值衡量空间差异化,结果表明,1952年,这一指标值为321,全国煤炭生产的空间差异不明显。然而受自然资源自身空间分布的影响,全国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煤炭生产空间差异明显加大的趋势,到2000年,该方差值已达到3918,在近五十年中增长了11倍。这会进一步引发煤炭长距离运输紧张问题,影响煤炭与电力产业的发展[7]

(3)煤炭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总体来看,煤炭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低。对1987—2000年煤炭供给价格弹性的分析表明[8],除个别年份外,煤炭的供给价格弹性均小于1,这表明煤炭的供给缺乏价格弹性,煤价的高低变动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不大。尽管1993年之前煤炭产业完全处于计划经济之中,基于该时期的资料所计算的供给价格弹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煤炭的价格变动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但煤价放开、进入市场后的情形证实了这一结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煤炭产量的大幅度变动首先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②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投资建设的矿井,一旦投产就不会因煤价的下跌而停产,甚至也不能转产,这是由煤炭产业的生产特点所决定的;③受资源赋存数量、节能政策、煤矿生产能力等因素制约,煤炭产量也不会像某些产品那样大起大落。

(4)电力产业在煤炭市场上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电力产业作为煤炭的最大用户,其电煤消费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5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加,对电煤的需求预计将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以上。然而,长期以来,政府采取“以煤养电”的产业政策,在煤电两个产业之间的利润分配中始终倾向于电力产业,致使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传统上,我国发电用煤销售与采购是采用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形式,在会上买卖双方见面并签订购销合同。始于1965年的这一煤炭购销模式已经延续了40年,是我国最大的物资分配订货会议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订货模式。每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70%以上都在订货会期间确定,涉及近8亿吨的煤炭、合同金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

在每年年末的煤炭订货会上,次年度发电用煤的采购全部由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承担。这实际上是典型的买方垄断结构,即下游电力产业是动力煤的唯一买方,而上游煤炭企业却因数量庞大、产品同质而竞争激烈。这使得煤炭企业在煤炭定价上根本没有市场势力。

与电煤订货会相应的另一个概念是“计划煤”以及相应的国家计划内的重点煤炭合同价格,因为在煤炭订货会上购买的都是国家计划电煤[9]。自1993年国家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电煤市场就一直处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虽然,2001年以后,电煤价格改成由政府协调下的企业协商确定,但是由于中国电力产业正处于改革的敏感时期,为保证电力改革的平稳过渡,国家实际上仍对煤炭实行价格指导政策。

由于两种价格的同时存在,人为地扭曲了煤炭价值体系,使煤炭产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据计算,自1993年到2004年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的11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段是市场煤价高于重点煤炭合同价,在此期间电力部门与煤炭企业以国家重点电煤合同形式签订的煤炭供应量为20亿吨,由于这20亿吨煤是煤炭企业以低于市场煤炭的价格销售,仅此一项,11年来煤炭企业实际少收入约328亿元。政府在煤电产业链利润分配上倾向于电力产业的做法导致煤炭产业长期亏损,也导致煤电两个产业的矛盾日益激化。

自2003年起,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建材、水泥等的快速扩张,导致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煤炭企业的市场势力明显上升,原来的“电老大”也不得不看煤炭企业的脸色行事。在2003年的煤炭订货会上,电力部门仍挟往日余威坚持“三个不能改变”,否则便不能洽谈订货,即按2002年煤炭订货合同价格不能改变;合同条款不能改变;订货基数不能改变。然而,由于供应紧缺而获得一定话语权的煤炭企业并不买账,导致会上出现多起争执场面,双方在占全国煤炭订货总量50%以上的电煤价格方面始终相持不下。由于国家计委从中调解,订货会才按原定价格签订了40%的国家计划安排购煤合同。

为了解决煤电矛盾,2004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对煤电联动计算方法、首次联动的计算基准、电价调整周期、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等重要问题予以明确。初步方案是:煤炭价格累计涨幅达5%,则电价调整一次,其中煤价涨幅的70%由电价来补偿,其余30%由发电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承担。在2004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发改委允许发电用煤价格每吨上涨不超过12元,同时允许发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涨7厘,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涨8厘。在该年订货会上,煤电双方完成重点合同订货4.8亿吨,顺利地签下90%的合同。

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电煤合同订货量也仅占电力企业全年用煤量的不到1/3,电力企业还需购置大量的市场煤,电煤合同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对电煤的全部需求。另一方面,在已经签订的煤炭订货合同中,很多只签了数量而没有签订具体价格。这说明,传统的煤炭交易方式无法从交易数量、价格方面满足双方的需要,这种订货方式基本上已经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

显然,改革传统的电煤订货模式势在必行。目前,政府的主要政策是鼓励煤电双方签订长期煤炭合同以及煤电之间加强合作。虽然近年来煤炭产业组建大型集团的做法颇有成效,但电力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极高。因此,在煤炭与电力产业的纵向关系中,下游电力企业仍然具有买方垄断势力。

能源产业整合_中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与经济规制研究

3.3.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产业整合

从长远看,为确保我国煤炭、电力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煤电一体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加强能源产业的战略整合与管理。整合的成功案例是石油产业。与当时煤炭产业几乎就是电力产业的一个原料车间一样,传统的采油工业也处于同样的位置。然而,随后这两个产业链的发展就大不一样了,石油产业走向了高度一体化的产业整合,而在煤电产业链内却是“煤电分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煤电之间诸多矛盾的根源。

一、能源整合的基础:煤炭分布与电源布局

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三个煤炭富集省区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煤炭开发区和全国煤炭供应基地。而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则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将使我国长期呈现“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格局。这决定了全国以煤电为主的电源布局的基本态势应该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尽可能在煤炭产区建设坑口电厂,并充分开发利用西部水能资源,将煤电与水电相结合,同时推进区域电网互联和全国联网,将输煤变为输电,实现“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二是对于东部和南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华东、山东、广东等省区的电源建设要与西部电力建设相协调,尤其是在常规燃煤电厂的建设规模上,要根据煤炭资源与运输条件而定;三是为使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和全国联网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如在东部交通方便的沿海和负荷中心地区建设若干港口电厂和路口电厂以及核电站等。

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煤炭供求状况,原煤炭部曾在规划中把全国煤炭的产供销关系分为3个区带共7个规划区。3个区带,即东部调入区带、中部补给区带和西部后备区带。东部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含内蒙古东三盟一市)、华东和中南4个规划区[25],已查明的煤炭储量1580.2亿吨,占总储量的21.8%;中部补给区,只有晋陕蒙(西)一个规划区,已查明的煤炭储量4406.66亿吨,占60.9%;西部后备区带,包括西南和新甘青宁两个规划区,已查明的煤炭储量1254.3亿吨,占17.3%。根据规划资料,表3.13列出了全国煤炭分区储量及生产消费情况。

表3.13 我国煤炭分区储量及生产消费情况

img28

(续表)

img29

注:原煤生产和消费数据为1999年实际。资料来源:《中国能源五十年》和《2001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第一,东部调入区带

京津冀规划区 原煤产量呈下降趋势,在全国原煤总产量中的比重也逐年下降,需要从区外调入大量煤炭。该区除适合建设一定规模的坑口、路口和港口电厂外,还需要从区外引进电量,主要是接受内蒙古西部和山西的坑口电厂的电能。从长远来看,为实现该规划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接受陕北煤电和宁夏煤电。

东北规划区(不含内蒙古东部地区) 原煤产量也呈下降趋势,在全国原煤总产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需要从关内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海运或铁路运输调入煤炭。从长远看,除通过水运或铁路运输调入煤炭、建设一定规模的路口和港口电厂外,应重点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建设坑口电厂,通过西电东送来解决东北规划区的部分电力需求问题。

华东规划区 原煤产量在“九五”中后期开始下降,在全国原煤总产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需要从区外调入的煤炭达19650万吨,是全国最多的。该地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和山东。华东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其电源布局除建设少数坑口电厂外,主要通过铁路或水路运输煤炭来建设路口、港口和沿海电厂。此外,江苏还需要接受山西阳城电厂的电力。但从长远看,山东也需要接受来自宁夏和陕北的煤电。

中南规划区 原煤产量在“九五”中后期开始下降,在全国原煤总产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是第二个需要从外区大量调入煤炭的区域。该区煤炭储量集中于河南,但其煤炭消费量也略大于原煤产量,需要部分外调。广东和广西都从贵州、云南接受坑口电能。从长远看,还需要加大接受西南的坑口电能。

第二,晋陕蒙补给区带

区内原煤产量不断增加,在全国原煤总产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向区外净调出煤炭12650万吨,主要运往东部地区或少量出口。该区电源布局主要适合建设坑口电厂以及少量的路口电厂,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通过西电东送的北通道向东部调入区,如京津冀、东北和华东地区送电。从长远看,西电东送规模将不断增加。

第三,西部后备区带

西南规划区 近年来,该区原煤生产不稳定,需要从区外调入少量煤炭。该规划区电源布局主要适合建设坑口电厂以及部分路口电厂,其中,贵州和云南主要适合建设坑口电厂,四川和重庆多适合建设路口电厂。从长远看,该规划区煤炭供需能够平衡,同时还能在贵州和云南建设坑口电厂来向广东和广西送电。

新甘青宁规划区 区内煤炭供需平衡,只有甘肃省需要通过铁路运输从陕西调入少量煤炭。该区电源布局主要适合建设坑口电厂以及部分路口电厂,其中,宁夏和新疆主要适合建设坑口电厂,青海和甘肃多适合建设路口电厂。从长远看,该区煤炭供需能够平衡,而且能够向区外调出煤炭。除宁夏坑口电厂有少量电能送出外,燃煤电厂主要满足区内的电力需求。宁夏坑口电厂向青海送电,兼顾向甘肃送电;新疆坑口电厂则要向甘肃送电。

表3.14总结了七个规划区内的煤电供需状况、煤炭运输以及适合建设的电厂类型。

表3.14 我国煤炭分区、煤炭运输以及电厂类型

img30

注:动力煤包括一般烟煤和褐煤。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力与煤炭》第312—316页整理。煤质情况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年鉴2003》,根据2002年各省区特定煤种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的数据整理而得。

二、我国煤炭与电力产业发展周期一致性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产业始终徘徊于短缺和过剩的循环里。1998年以前,一直处于电力短缺状态,之后受到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及国内经济紧缩的影响,出现了电力过剩。到了2003年,又开始电力短缺,2004年夏季电力缺口达3000万kW·h,相当于发电装机总容量的8%。在电力短缺的驱动下,2005年和2006年,我国将新增装机容量75千兆瓦,另有250千兆瓦的电厂等待批建,这股投资热潮很可能在2007年以后演化为新一轮电力过剩。

电力产业周期性短缺或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投资体制的不合理。虽然自1985年一系列改革后,初步形成了国有资本、外资、民资等投资多元化局面,但国有资本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政策层面上始终处于实质性不平等地位,这抑制了非国有资本的投资积极性。而以国有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弊端就在于其投资的短期行为,这也导致投资未能与未来需求相适应的状况。另外,我国电力市场省存在较高的壁垒,导致在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的一次能源集中地区需要跨省配置电力资源时,行政区划的分割导致配置效率低下,这也造成了我国电力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短缺。

电力产业的周期性短缺与过剩以及其他耗煤产业的周期性明显导致了煤炭产业的周期性,表3.15和图3.6给出了我国历年电力消费量及其增长率、煤炭消费量及其增长率以及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26]

表3.15 我国历年电力消费量、煤炭消费量及GDP增长情况

img31

(续表)

img32

注:2004年数据来自各网站。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煤炭工业统计年鉴》,各年。

img33

图3.6 电力消费量、煤炭消费量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从图3.6中可以看到,电力和煤炭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的形态是一致的,但GDP的变化却被放大了。例如,从1992—200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5%,从最高的14.24%到最低的7.14%波动不明显,而电力消费增长率却从最高的11.54%到最低的2.78%波动较为剧烈,这部分地导致煤炭消费增长率波动幅度更大,从最高的15.59%到最低的-7.01%。这说明,变化不大的宏观经济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电力与煤炭消费。虽然煤炭产业可以利用小煤矿进行产量调节,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低需求时的库存增加、资源浪费以及高需求时的过度开采、整个社会成本增加的状况。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_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西方世界的兴起》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获得这种有效的产权,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处于非合意的演进环境中。为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诺思需要从更大的视域来建立有关经济结构变迁的理论,并运用之解释历史。《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该书旨在为分析经济史实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一、制度变迁理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

如诺思所言,“新古典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丛林,社会是难以在其中存在的。”(64)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历史和现实。为了弥补这种不足,需要人口变迁理论、知识存量增长理论以及制度理论。人口变迁理论直接采用现有的文献,知识存量的探讨渗透在对与制度相连的激励结构中。制度变迁理论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研究重点。该理论与其他多种社会科学相交叉,并包含了作为制度变迁基本要素的政治组织与意识形态(65)。它有三大理论基石: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

一、产权理论。产权制度确定了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因此非常重要。然而,早期对其研究不足。麦克洛斯基指出:“在本世纪初期,美国的制度主义学派和德国的历史学派指责现代经济学缺乏有关财产起源的理论,从而不能真正地理解长期的经济发展,在当时这种指责是正确的。”(66)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批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财产的起源问题。德姆塞茨认为,“当内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将外部性内在化。内在化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价值的变化、技术革新、新市场的开辟和对旧的不协调的产权的调整……新的私有或国有产权的出现总是对应于技术变革和相对价格的变化。”(67)后来还有一些学者深入探讨了产权的重要性。诺思吸收了这些成果,并将其与交易成本理论、国家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产权制度受技术、人口、资源稀缺程度和要素、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首先,产权的界定是需要成本的,只有得自产权的收益大于排除其他人使用的所付出的成本时,产权才会被界定出来。否则,产权将是公有的。由于一些技术发明可以降低产权界定费用,因此,技术上的变化有可能导致产权制度发生变化。其次,人口增长对于产权制度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物不能赡则必争”(68),这种争促使人们建立排他性的产权。比如,当动植物相对于人口的需求还算丰盛的时候,就没有激励去承担因建立对动植物的产权所产生的费用。只有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升时,产权问题才凸显。人口变化还通过影响土地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从而在改变经济组织和产权中起着决定作用。再次,资源稀缺程度也影响产权制度。在资源并不稀缺的领域里(如空气、阳光等),产权也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产权的出现并且起作用缘于资源的稀缺。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其变化一直影响着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正是由于资源稀缺,那些原来属于公共物品领域的资源需要通过界定产权变成私人物品。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最后,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产权制度变迁。某种要素价格的上升,会使这种要素的所有者相比其他要素的所有者而言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某种产品价格的上升,也会导致用于生产这种产品的要素的独占性(包括建立更明确的排他性产权)使用更具有吸引力。如土地价值的上升激发人们去获得土地产权。这种价格变动会导致产权制度发生变化。

第二,将产权制度、市场、交易成本、组织联系在一起。首先,将产权制度与市场交换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市场交换需要产权制度,否则交换不能进行。科斯首先发现产权在市场交换中的重要性。在剖析市场交换的本质时,科斯认为,市场交换的实际上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拥有商品的权利,即产权。阿尔钦(A.Alchain)也认为市场和产权有着本质的联系,并且强调,经济学本质上是在研究市场交换中的产权。他说,“……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中的问题,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69)。诺思继承了这一思想。其次,市场交换存在交易成本。诺思认为,市场交易必须有使交易成为可能的基础,那就是一套复杂的法律结构及其实施,即需要一套产权制度。这可以降低或消除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即减少市场交换中的交易成本。如果没有一套好的产权制度,那么很可能造成市场交换的交易成本高昂,从而导致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也是就是说,正因为有交易成本存在,企业才会替代市场,即组织才有存在的理由。这一点与科斯和威廉姆森的看法相同,科斯和威廉姆森认为组织替代市场的理由就是降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他们的分析原则也一致:采用企业或者市场完全取决于哪一个更便宜(70)。通过历史事实,诺思确实也发现,科层组织形式和交换的契约安排实际上早于市场。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就是市场交换需要明确界定产权和行使产权。如果缺乏,那么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降低成本的替代性契约安排。由此可见,交易成本是与产权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将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联系在一起。诺思指出,而产权的创建和实施又与国家相关。国家有着双重目标。而且,这两个目标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由于稀缺性和竞争的存在,更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将替代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但统治者的利益会使这个过程不一定发生。假如来自内部或外部较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对统治者的生存产生威胁的话,那么相对无效率的组织形式将存在下来(71)。通过借助于国家理论,诺思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坏的产权制度的存在,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无效率的组织形式存在。

二、国家理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72)。因此,国家应该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这一点与计量学派大大不同。计量学派不研究市场本身,更不可能研究国家。关于国家的存在有两种解释:契约论和掠夺(剥削)论。契约论认为:第一,国家产生之前的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73),这缘于人性的自私。第二,国家是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产物。为了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以便共同生存,于是人们签订契约,把权利交给第三方代管。代管人成为统治者。统治者规定法律制度,普通民众遵守各种法律制度。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契约实质上是一系列规章、制度,它可以由国家强制实施,也可以由社会强有力的道德与伦理法则等隐性契约辅助实施。由于签订契约与实施契约都需要成本,也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客观上需要一种强制性组织,此之谓国家。掠夺论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国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其目标函数是统治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约束函数是其他集团、阶级的利益以及其他国家和统治者竞争的潜在利益。其运行机制就是统治集团的代言人界定一套产权制度,为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从其他集团、阶级中榨取各种收入。诺思认为,契约论和掠夺论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时所获得的利益,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的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诺思综合了契约论与掠夺论的观点,提出了国家“暴力潜能”分配论。他认为,如果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平等分配,就会产生契约性的国家;如果不是平等分配,那么就会产生掠夺性国家。

诺思构造了一个统治者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国家模型,该模型中的国家有如下三个特征:(1)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种服务(提供安全保护与公正环境)作交换来收取公民为购买这种安全与公正所支付的税金;(2)国家试图像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那样活动,为使收入最大化而为各个集团设定不同的产权;(3)国家受制于它的选民的机会成本,面临其他国家或潜在统治者的竞争。所谓机会成本,是指选民支持其他国家或者该国潜在竞争者的收益。收益高,证明选民的机会成本大。选民的机会成本决定国家在建立产权制度时对选民利益的考虑程度,即所建立的产权结构有利于选民的程度。

根据上述国家模型,可以推出国家的矛盾行动。诺思认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无论是无文字记载的习俗,还是用文字写成的宪法演变,都有两个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的的框架中降低交易成本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74)这两个目的是相悖的。第一个目的是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的收入最大化;第二个目的是建立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选择:或者选择较大的租金收入较小的社会产出,或者选择较大的社会产出较小的租金收入。从历史上来看,在使统治者(和他的官僚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产权制度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权制度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如图4-2)。正是国家的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冲突导致了国家的矛盾行动。而国家的矛盾行动又导致了国家的兴衰。也就是说,如果国家的第一个目的在国家决策中占据主导,那么很可能建立了不好的产权制度,结果导致经济出现停滞。反之,如果第二个目标占据决策中心位置,则有效的产权制度被建立,同时,国家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

img36

图4-2 国家的双重目标及其冲突

注:实际上,如果把经济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做蛋糕”;一种是“分蛋糕”,那么,在“分蛋糕”时,国家的双重目标就会存在持久的冲突,在“做蛋糕”时,国家也可以通过扩大产出,从而使税收增长,并进而导致租金增大,但国家有时会倾向于“分蛋糕”。

在这个国家模型中,统治者存在竞争对手:与之竞争的国家或本国内部的潜在统治者。因此,国家面临两种约束:竞争约束和交易成本约束。这两种约束都会导致无效率的产权。在第一种约束下,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将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从而会同意一个有利于利益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它对效率的影响。在第二种约束下,由于交易成本过高(监督、检测和课征税收)会减少统治者的税收,因此,国家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决心不大。

根据这个国家模型,由于影响这个模型的因素的变化,比如技术,可能会导致国家发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型中,国家是内在不稳定的。信息费用、技术、人口和统治者的死亡都是导致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军事技术的变化、提高一个选民集团谈判力量的相对价格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国家会放弃一些规则的制定权。当然,尽管从理论上分析国家有内在不稳定的特征,但变化和调整也不是随时随地地,即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为什么呢?“搭便车”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由于国家的变化是一个公共品,因此,理性人都有“搭便车”的激励,而正是这种“搭便车”使得国家变得具有相对稳定性(75)

三、意识形态理论。解释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还需要一个意识形态理论,否则,不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给出较为圆满的解释。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假定,人都是理性的,而且有机会主义倾向。如果人是理性的且有机会主义倾向,那么就会导致“搭便车”行为无处不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奥尔森(Mancur Olson)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给出了解释。他认为,集团本质上提供了一种公共品。由于公共品的非排他性,个人在不付出成本的条件下并不会减少所获得的收益,而如果付出大量的成本时,其收益也不会增加。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理性人有激励选择“搭便车”。而如果所有人都采取“搭便车”的行动,那提供公共品的集团将不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集团不能提供排他性的个人收益,这个集团将不能存在下去。如果加以引申,不难发现,如果集团为个人提供的收益越来越小,则这个集团将会衰亡;在一个大集团中,维护公共利益的动机要小于一个小集团,因为,维护大集团的利益时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总之,奥尔森的核心观点是:当个人仍能通过“搭便车”方式得益时,理性人就不会承受参与大集团活动的成本(76)。可见,“搭便车”的行为将使得很多公共品不能提供。

但是现实中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公共品并不是不能提供的,很多人也并没有采取“搭便车”的行动。那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诺思认为,这不需要否定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的假设,只要在新古典的解释框架中,扩展一个意识形态理论即可。诺思承认,现实中的个人效用函数要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简单假定复杂得多。社会科学家的研究任务就是要拓展理论以便能预言人们什么时候采取“搭便车”的行动和什么时候不采取。为此,解释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需要一个意识形态理论。该理论有三个要点:

第一,意识形态的本质。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人们用以解释周围世界和指导其判断和行动的一套主观信念。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意识形态当中。意识形态借助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存量,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头脑中。意识形态与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在新古典的选择世界中,人们可以根据物品的价值和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这被认为是理性。事实上,物品价值的衡量取决于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不同,物品的价值也许就不同。另外,信息也是有成本的,人们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决策理性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理性,而且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有三个特点。(1)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的所处环境,并被一种“世界观”导引,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单明了。(2)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个人在观察世界时对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起。(3)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相符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意识观点,去试图发展一套更适合于其经验的新的理性。

第二,意识形态的改变。意识形态的改变类似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意义上的“科学革命”(77),在稳定期间,是一些渐进的小的修正,在变化期间,是激进的范式革命。意识形态的变化和更新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个人经验的累加。如果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意识形态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相对价格。产权的改变(对传统的权利否定)、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交换条件的变化(偏离了公平)、利益集团相对收入的变化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人们相信更优惠的交换条件可能在别处发生)都会改变人们对制度公平性的看法,并进而导致意识形态的变化。

第三,意识形态的成功。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具备三个特征:首先,能够解释历史,并且能够解释现行的产权结构和交易条件是如何成为更大的体制的一部分的。诺思认为,对历史进行解释的假说受到意识形态影响,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支持历史假说。产权结构和交易条件之所以能够存在于现有体制中,在于它有其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必须由意识形态来证明和巩固。其次,必须是灵活的。所谓“天变道亦变”,为了解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意识形态本身必须是灵活的,否则不能生存下去。最后,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克服“搭便车”的问题。由于意识形态,一些群体可以不按照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计算来行事,这可以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分析上的不足。诺思举例指出:如果人们相信公民住宅“不可侵犯”,房屋即使空着也不必担心有人盗窃或故意破坏;如果乡村宁静而优美的环境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产品,人们便会自觉维护其优美而不去捣乱它;如果人们相信民主政治的价值,那么他们就会把投票当作一项义务来履行,而不仅仅是“搭便车”。

总之,意识形态理论对于解释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非常必要的。诚如诺思所言,“一个有关制度变迁的动态理论如果限于严格的对个人主义的、有理性目的的活动的新古典式约束,我们就无法以此来解释从古代犹太人顽强的斗争到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其间所发生的大多数现实变化。现实的经济变化的发生不仅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动对新古典模型产生压力,而且是因为不断演变的意识形态观念使得个人和集体对自身地位的公平性产生相互对立的观点,并使他们按照这些观点而行动。”(78)

诺思吸收了古典、新古典以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思想,并借助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整合出自己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既认为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马尔萨斯所言的周期,也认为人们通过制度变迁可以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在描述一个社会的长期发展演变时,他认为现存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是马克思理论的框架。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考虑的因素,比如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从具体分析上,他又说,新古典经济学中把机会成本作为分析工具并强调相对价格的重要性,这个模型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模型分析更为上乘。当然,古典、新古典和马克思理论都存在不足,好的理论还必须超越这三者。

二、历史解读:两次经济革命

有了理论之后,诺思开始对历史上的重大经济社会变化进行分析。他以两次“经济革命”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类社会100万年的发展变化。“经济革命”一词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含义:人类社会两次重大的经济体制变化。这两次变化一次是作为知识存量基本变化结果的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变化,一次是实现这种潜力的组织变化。第一次经济革命创造了农业文明,第二次经济革命把经济增长纳入经济体系的新知识弹性供给曲线。两者都蕴含了根本性的制度重构。

诺思首先分析了第一次经济革命及其组织结果。第一次经济革命(有人类学家称之为新石器革命)是指发生在1万年前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从狩猎采集业向定居农业的转变。对于这个转移,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气候是影响转变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冷导致自然资源的基数下降,包括动物的灭绝。然而,历史证明这种理论存在欠缺,因为,气候变化与向农业转移的时间和地点并不相吻合。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人口扩张对自然资源基数产生了压力,并在各个竞争性团体之间引起了生存竞争。从而导致定居农业替代狩猎采集业。诺思则从产权角度对这次转移做出解释。他认为作为排他性的公有财产而组织起来的原始农业,从产权的效率来看,优于狩猎业。狩猎的公有产权与农业的排他性公有产权的差异是解释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关键。这里的排他是指群落与群落之间。此时没有考虑群落内部的产权清晰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一,群落的成员数量比较少,监督比较容易;第二,群落可以通过规则、禁忌和戒令来约束其成员。为什么会有排他性的产权出现呢?诺思认为终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马尔萨斯陷阱”的威胁迫近,人类必须找到一种自动平衡的方法来超越“马尔萨斯陷阱”。限制人口数量是一种方法,但更好的方法是建立产权。产权能够限制开发资源的速度。正是这一方法,使得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一次经济革命。产权的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刺激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出现。

第一次经济革命的组织结果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在诺思看来,经济实绩取决于这种经济的组织结构。而这时的大部分经济组织都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它们适应了当时的产权结构。从定居农业出现到罗马帝国鼎盛的八千年里,有这样一些发展趋势: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人类定居的区域在扩大;狩猎采集向农业渐进转变;国家伴随着战争和政治上的动乱出现,国家的规模在扩大;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贸易得到了发展和扩大,出现了非人格化的市场;城市出现;出现了各种经济组织;产权多样化,既有排他性的国有产权,也有个人私有产权;出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变得明显不公。其中,国家的出现是古代世界最主要的成就。国家具有使其内部结构有序化的相应规则,并具有实施规则和其他国家竞争的强制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是定居农业发展的结果。定居农业的耕种、灌溉以及共同防卫的要求、管理和协调日益复杂化的分工和专业化的要求导致国家最终替代了农业共同体。而且,国家的规模越来越大。几种因素可以对国家规模变化做出解释,比如自然地理环境(治水和灌溉决定了中国和埃及的国家规模)、军事技术等。虽然在不同地域都出现了国家,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内部制度却不尽相同。诺思研究了埃及、波斯、希腊和罗马。他发现,古代埃及的国家规模较大,实行等级制度和集权统治。之所以如此,是农业灌溉的需求使然。与埃及不同,波斯是一个由各种宗教、经济和分权的政治单位组成的混合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斯的地理环境是开放的,不像埃及拥有一个封闭的地理空间。多山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希腊发展了民主政治和个人土地所有制。这种制度最终成为埃及和波斯的榜样。罗马继承了希腊传统,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政治经济组织,并且完善了罗马法。这部法律是建立在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排他性个人产权基础之上的。从国家的发展演变中,诺思发现,古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国家通过建立政治经济制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专业化和分工,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适应了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尽管国家通过建立组织和制度来适应人口的增长,但最终所有的古代社会还是衰落了,其中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千年罗马帝国的衰亡。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的原因何在呢?诺思认为还是人口起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对狩猎采集的替代,排他性的公有产权赋予了形成人口增长的两种源泉。一种源泉是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和资源的供给;第二种源泉是由驯化动植物的进步和农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但是,这两种源泉并不能完全保证“马尔萨斯陷阱”不复存在,即不能克服收益递减的危机。有一些国家由于有肥沃的土地,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收益的增长超过了农业部门的收益递减,以及农业产权的变更所引起的生产率增长抵消了收益递减,因而可以保持人均收入增长。但另一些国家则没有这样好运气。这些国家为了跨越“马尔萨斯陷阱”,不得不采取殖民化和征服等办法。如果这两种办法行不通,则只有通过改变产权结构,但这种产权的重新界定,往往都是有利于该国的短期生存。可见,古代社会的衰落与不能建立新的好的产权制度有关。当然,古代社会也有存在很长时间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诺思的回答是意识形态使然。意识形态使得人们超越了简单的成本——收益计算,促使他们或者臣服或者反抗。至于罗马帝国之所以会衰落,诺思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野蛮人日益提高的军事技术降低了罗马人的比较优势。罗马帝国军事上的比较优势的消失使得它不能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和执行,从而没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必然要让位于规模相对小的地方自治。

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衰亡,之后进入了西方封建主义时代(公元500—1500年)。欧洲建立了能够带来秩序和稳定的政治经济结构,然而,随着制度变迁,该政治经济结构也将崩溃。诺思认为,人口变化和战争在解释有关结构转变中起关键作用。战争决定政治单位的规模和结构,人口变化则通过影响土地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决定经济组织和产权结构的改变。庄园制是欧洲封建主义的主要特点。在庄园制度下,领主给农奴提供土地使用权,农奴给领主提供劳役及其实物,相当于税收。此时,劳动是稀缺的,因此,领主面临着农奴逃跑和撕毁契约的约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压力,领主才有动力把农奴固定在土地上。诺思和托马斯认为,分配劳役减少了市场交换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当然,他们的这一观点受到一些经济史学家的质疑。有学者称,彼时通过市场获得消费品所需的交易成本并不比分配劳役的交易成本高(79)。作为一种制度,诺思认为,庄园制的最鲜明特征就是领主和农奴之间的契约性质。这个契约对于庄园主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不存在公正的第三方来监督这个契约。但也并不是说庄园主可以为所欲为,他受到的约束是农奴的反抗和逃跑。农奴的地位虽然不利,但“官逼民反”的情绪也会使其“破罐子破摔”,以对抗庄园主的“过分”行为。因此,契约可以被庄园主“谨慎”对待。在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下,人口开始增长,经济活动开始扩张。通过边疆运动,西北欧已经到处可见新庄园。庄园增多的同时也增加了贸易的潜在收益。结果贸易和商业也发展了。在城镇中,关于商业的制度和法庭建立了,服务于制造商和手工业者的行会出现了。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的边际收益下降,结果导致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土地的价值上升了。土地的价值上升激发人们变更产权,从而使土地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的繁荣也促使产权保护的提供者发生转移:从由自愿性团体进行的非官方管理转向国家管理。贸易的发展使得非农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提高,但不能抵消农业部门边际收益递减之趋势,结果就是马尔萨斯危机到来了。14世纪的瘟疫(黑死病)对欧洲的打击是致命的。贸易和商业衰落了。人口出现了急剧下降。劳动相对于土地变得稀缺了。农民在和领主谈判时的实力增强了。农奴制的主仆关系让位于对占有权的承认,并结束了奴隶义务。自由劳动者摆脱了庄园法庭的管辖,并开始处于国王的保护下。这导致了庄园制的解体。庄园制解体标志着封建主义衰落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商业和贸易大不如从前,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市场依然存在,并与货币经济共存。另外,制度安排和产权方面的变化在不同国家的表现有所不同。

从公元1450年到1650年,欧洲社会开始向外扩张,扩张的结果是使世界其他地区和欧洲联成一体。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世界其他地区成为欧洲的殖民地。这种格局扩大了世界贸易,从宗主国延伸而来的制度和产权奠定了殖民地区后来的发展模式。出于对殖民地和贸易的竞争,战争不断出现。伴随着战争,政治经济单位的结构发生了转化。马尔萨斯危机依然是这时期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阴影。17世纪危机横扫欧洲,但对各国的影响有所不同。英格兰和荷兰的程度较轻,而法国,特别是西班牙则深受其害。英格兰和荷兰因为产出增长快于人口增长而逃脱了“马尔萨斯陷阱”;法国尽管没有发生经济萧条,但明显地落后于英国;西班牙以前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但此时陷入了绝对下降的状态。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状态,在于各民族国家的产权制度不同。而产权制度的不同演化路径又深嵌在各民族国家的历史中。法国曾经被英国占领过一大块土地,而且贵族之间斗争频繁。为了重建稳定的秩序以及维护国家的统一,法王需要有大笔税收来供养军队。人民基于对这种保护的渴望就默认了王权对于税收的调整权,而且,这种权力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另外,法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为了容易征税就需要维持一个很大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的庞大导致税收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政府就出卖特权给地方性组织和行会等,结果导致地方性经济的进一步严重,产权制度不完善,交易费用上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停滞。西班牙的产权制度也很糟糕。为了筹措与摩尔人作战的经费,代议制机构把征税权让渡给皇室。皇室通过出卖特权(来回迁徙羊群)让牧主团获得收入,但结果导致无法建立好的土地产权。在来自低地国家的收入减少后,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皇室不得不把垄断权出卖给行会。这也导致了抑制生产性活动的产权结构的进一步稳固。不良的产权制度导致法国和西班牙贸易和商业的衰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英格兰和荷兰与上述两个国家不同,它们的产权制度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并把资源投入到发明与创新活动之中。荷兰之所以能够建立好的产权制度,在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出于善心)菲力普建立了议会,限制了王权的调税权;第二,贸易带来的巨大税收容易征收,不需要很大的官僚机构。此时,也不需要维持很大规模的军队;第三,贸易的巨大利益,使得民众愿意拿税收来换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英国在14—15世纪也跟法国和西班牙一样,以出卖特权换取税收。但是因为对羊毛税的争夺,几方做出了妥协,王权获得了税金岁入,国会赢得了规定征税水平的权利,而商人得到了对贸易的垄断。之后,羊毛税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产权的控制权转移到由商人和土地贵族所组成的国会手中,这就为建立好的产权制度奠定了基础。英国经济之所以能成功地摆脱17世纪的危机,直接地归因于逐渐形成的私有产权制度。至于为什么英国产权性质能够摆脱欧洲大陆模式,诺思认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从地理环境上看,英格兰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岛屿。外国的入侵不像欧洲大陆那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中央政府提供的保护对英国人来说不如对法国人重要。从国内政治看,王位的竞争局面也限制了王权。另外,英国经济的性质使得其不需要依附于皇室的庞大的官僚机构。上述这些原因决定了皇室没有理由对产权和征税权进行中央集权,更没有理由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央政府。由于产权制度不同,欧洲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对于工业革命,诺思不同意把它的内涵仅仅归结为技术变化。他的论点是:工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制度变迁逐步累积的结果(80)。这里的制度变迁主要是指对产权的充分界定。正是充分界定的产权改善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结果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扩大,导致更大范围内的专业化和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组织和制度进行适应性变革,从而发明的产权可以得到更好的界定。对发明的产权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收益率。提高的收益率与扩大的市场相结合,引导资源投入新的渠道,也进一步激励了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为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按照诺思所言,“科学和技术的结合造就了第二次经济革命”(81)

诺思认为第二次经济革命产生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是科学法则的提出;第二步是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家与发明家之间的知识交流;第三步是产权的演变,使私人收益率更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第二次经济革命导致了技术进步,机器在生产中替代了人脑和人手,同时,新的能源得以利用。这种技术进步和能源转换使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并且能应对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也以生产过程中的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明显的不可分性为特征。潜在的规模经济的实现需要大量持续的生产和分配,从而带来了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才有企业的管理革命,其意义就在于降低伴随新技术而来的交易成本的上升。当然,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率还是大大提高了,而且,明显高于交易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即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钱德勒认为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然而,诺思认为,这种视野还不够。研究第二次经济革命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上身,需要从更大的范围进行考察。第一个问题是对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考核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具有较长使用期和较低替代可能的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长期的交换关系和契约安排。交易成本上升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考核产出质量的资源费用增加;第二,虽然班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但却因消极怠工增加而付出了代价;第三,由于得自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收益是丰厚的,导致了企业内和企业间契约关系的策略性行为;第四,大型组织导致官僚问题;第五,大规模的企业生产还存在负的外部性,这导致了政府干预的增加。另外,由于新技术降低了运输和信息成本,导致了地区、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它产生了针对世界范围供求条件的市场意识以及传导机制的变化,也刺激了国际范围内的机会主义,结果是政治不稳定和经济依附成为专业化的代价。

第二次经济革命在西方世界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也导致了对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市场形式的剧烈反应,那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形式不感兴趣呢?诺思提出了两个假说来解释这个问题。第一个假说是,因为促使利益集团克服搭便车问题和获取对国家的控制(或者至少是参与控制)而形成的交换关系的特点,市场竞争导致了严重的异化。第二个假说是,市场竞争使社会各团体通过国家来改变产权制度和削弱竞争压力,从而保护自己免于市场竞争之影响。第一个假说以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的看法为代表。波兰尼认为,自我调节的市场理念是一个乌托邦,自我调试的自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可怕的社会后果(82)。诺思不同意波兰尼的看法,正如不同意熊彼特的看法一样。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成功造就了意识形态的异化,最终导致其灭亡。第二个假说表明,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出现的竞争导致地区、国家和国际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这种竞争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市场体制有自我毁灭的趋势。

借助于分析1789—1914年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诺思考察了宪法、政府、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宪法的制定者试图怎样控制国家和最后这些控制措施如何被摆脱,并指出结构变迁考察的意义。因为,很多学者由于未能分析结构变迁,从而误解了20世纪的经济史。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要点与不足

诺思认为经济史的任务是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83)。为了完成这种解释,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理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在这种条件下,诺思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集成各种理论,最终构建了制度变迁理论。这个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超越,也可以说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化。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保留了稀缺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的基本假设,保留了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工具。只不过补充了理性假设,增添了时间因子。从这个角度看,制度变迁理论是对新古典理论的超越。但是,诺思并没有否定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范式,只不过将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原本经济学理论中不予探讨的对象纳入到分析中,从而使新古典理论具有动态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化。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有四个要点:

第一,产权制度对于历史发展是重要的。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思开篇就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关键。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产生于好的产权制度下,即好的产权制度催生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该书中,诺思通过对西方世界兴起的解读也论证了他的这个观点。《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产权制度的演变和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产权制度和人类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可以说,这本书与上本书一样,诺思还是紧紧扭住产权制度这个核心,来阐述他的理论,并通过历史解读来证明其观点。通过研究,诺思扩展了他对产权制度的认识。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他的结论还只是针对西方世界兴起而谈,而到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他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每一步重大的发展变化实际上都离不开产权制度的变化,人类社会的进步源泉来自于产权制度的进步。人类社会的两次经济革命离不开产权,西方之所以能够崛起,之所以能够跨越“马尔萨斯陷阱”,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表现之所以出现差异,也离不开产权。

第二,产权制度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它与国家(政府)、市场交换、意识形态、人口增减、技术进步等众多因素相关。好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市场交换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产权制度与国家这个强有力的组织有关。因为,国家是产权制度的提供者。成功的意识形态需要能够加强人们对现有产权制度的认可,能够降低市场交换中的交易成本,能够减少人们的“搭便车”行动,能够使得集体行动成为可能。如果市场交换中的交易成本非常高,就会发生组织(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人口增减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影响相对价格,影响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资源禀赋的结构对于产权制度形成和实现经济增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于产权改变也有影响。技术进步可以克服搭便车问题。技术和制度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一项安排毕竟仅仅是使得资源以某一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的一系列安排中的一种,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它们不过是技术流程的另一种形式。”(84)技术和制度(产权)都会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之关系。新技术有可能导致组织和制度变化,组织和制度的高效率也会催生新技术的出现。在某些特定时期,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然而,重大的技术进步没有出现时,组织、制度的创新就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二者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总之,诺思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将各种变量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能够解释历史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

第三,国家在产权制度的变革中不是“中立”的。由于国家的双重目标存在着冲突,国家在建立产权制度上的作用也是未定的。国家有可能通过建立好的产权制度而使经济获得增长,也有可能为了租金最大化而使坏的产权制度得以实行,结果是阻碍了经济增长。这揭示了国家和产权制度、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关于国家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讨论,从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那里就开始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国家的三项职责”。国家的第一项职责是保护本国不受外来侵犯。第二项职责是维护社会公正,即保护公民个人,使其不受到其他人的压迫与侵犯。出于贪婪,富人会攫取更多的财富,出于对劳动的厌恶和对安逸的追求,穷人也想不劳而获。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国家,任何人的财产都将是不安全的。国家的第三项职责是建设并维护公共设施,支持教育。这种国家理论体现了斯密作为自由经济倡导者的情怀(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对于19世纪的公共财政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国家(政府)不再“袖手旁观”,不再只是“守夜人”,它有正式理由干预经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使得经济摆脱了“危机”。然而随着政府干预的加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政府财政赤字与日俱增,政府规模扩张,经济停滞膨胀。此之谓“政府失灵”。如何解决政府失灵呢?在公共选择理论家们看来,要克服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及避免政府失灵,关键的是要实行宪政,即让政府的行为具有约束性。新自由主义者则号召恢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可见,很多学者都对国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说明。诺思的创新之处是通过产权理论讨论了国家和经济发展之关系。应该说这是一个新视角,通过这个视角诺思也得出了一个新结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85)

第四,意识形态理论作为辅助,解释了人们在实践中的“非理性”活动。诺思的分析范式是基于新古典的,即他是在“理性人”的假定下,构建其制度变迁理论模型的。然而,通过研究历史,他发现,“理性人”的出发点不能解释所有的历史事实。这相当于历史“证伪”了理论模型。为了使他所建构的理论模型有更好的解释力,他引入新的理论,即意识形态理论。通过这个理论,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没有在实际行动中采取“搭便车”的策略,解释了集体行动为什么可能。这是诺思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可以看出诺思理论的精华所在。诺思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有力地解释了历史。并且,在对历史的解读中,他的理论经受住了检验。然而,在这里也要指出诺思所构建的制度变迁理论中存在的瑕疵。

首先看诺思的产权理论。诺思认为,产权是由国家界定和实施的。这种观点并不能涵盖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全部历史和产权结构变化的各种形式。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前时期,产权结构大多是由人们长期形成的习俗固定下来,或由部落社会的公共机构来界定的。诺思断言国家界定和实施产权,同人类社会发展史实并不完全相符。显然,他不能把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明确加以区分。人类由狩猎采集阶段的产权形式转向农业定居阶段的产权形式,并不是由国家界定实施的,因为在一万年前的“群落”、“部落”社会中可能还不存在国家,而存在的只是“群落”、“部落社会”等公共机构。或如诺思自己说的,那时存在的只是“农业共同体”这个“制定并实施公共决策的组织”。(86)

其次看诺思的国家理论。诺思在国家理论中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国家目标上存在的内在矛盾,并指出了国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但诺思的国家理论并不完整。他没有给出国家指导经济的方法,也没在历史解读中陈述之。国家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如果仅限于产权制度,似乎也简单化了一些(87)。诺思把国家和经济的联系仅定位在产权,实际上反映了其新古典的自由主义理念。

最后看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很大不足。第一,诺思在论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时指出,家庭和教育会灌输给人们一种价值观念,使“每个人的个人行为受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这就是说,在一种社会制度下,每个人都会遵从同一的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服从统一的道德、伦理标准,因而存在着同一的意识形态。但他在论述意识形态的变化,涉及意识形态的起源时又说,“不同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地理位置和职业专门化”,“职业专门化和劳动分工也导致了对于现实的相异的经验和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观点。”(88)另外,他在论述成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时,还表明在一个社会中既存在“证明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的合理、公正”的意识形态,也存在“抨击现存的结构不公”的意识形态(89)。这就是说,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又可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诺思对意识形态的说明,前后存有不一致。

第二,既然诺思认为不同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地理位置、职业专门化和劳动分工,那么,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应由人们的地理位置变化、职业变化和劳动分工变化来说明。但诺思不是这样,他说:“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相符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意识观点。”(90)同时又“提出有关相对价格的四种选择”(91),认为这些相对价格会改变个人对制度公平性的原有看法,从而改变人们原来的意识形态。到底是人们的经验变化导致人们意识形态改变,还是相对价格改变导致?诺思没有回答。

第三,“搭便车”行为的存在是新古典理论所面临的无法解释的难题。诺思认为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克服“搭便车”问题,能够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计算来行事。统治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这种作用,对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投资,以保证社会的稳定。然而,诺思提出用意识形态理论克服“搭便车”问题,使自己又陷入了新的矛盾之中。他坚持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来描述个人和企业家的活动,利润最大化假设确实使结果一目了然。但如果个人行为受意识形态的约束,或受社会规范的影响,那么个人就不再是传统的新古典利润最大化者了。

虽有上述瑕疵,诺思理论的光辉还是主要的。纵观经济史学史,不得不说,诺思的这本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是新经济史革命中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作;它恢复了经济学的优良学术传统,注重理论和历史的结合;它创制了一种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即利用经济学理论重新解读经济史;它提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制度(产权)变迁是历史演进的源泉,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不是技术发明,而是制度变迁;它构建了一个宏伟的分析历史变迁的概念性框架,这个框架堪与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媲美。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决策的类型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决策的类型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决策的类型因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决策所需的外部条件或决策变量的自然状态可以分为确定、部分确定和不确定的三种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环境的可控程度,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决策的类型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一)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一种在自然状态的发生非常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未来结果,在决策过程中只要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可知执行结果,就能作出精确估计的决策。如有效需求量较大的住宅项目,投资总成本费用、建设期、租售价格等因素都可以确定,市场变化对项目的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下的决策就属于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只需求出各方案在已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收益值最大的方案或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一般情况下,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静、动态财务评价指标都可用于确定型决策。另外,复杂一些的效益费用分析法、线形规划法等也可以用于确定型决策。

(二)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即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确定,可能存在若干状态。在不同状态下,每个备选方案会有不同的执行结果,不管哪个备选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可以从统计结果得到一个客观的概率。

风险型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是决策树法,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或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作出决策。

风险型决策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已知条件下直接有的或计算出来的状态收益值或损失值及概率,计算出状态期望值,然后累计状态期望值得到方案期望值,即可能出现的所有自然状态方案的期望值,最后根据方案期望值的大小来决定取舍。风险型决策判断的准则可以采用期望值法、净现值期望法和最大可能法。

1.期望值法

期望值法也叫期望收益值法,是指一投资项目的多个可选择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不同概率、不同损益的期望收益值,其中期望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2.净现值期望值法

净现值期望值法更多地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其决策关键是先计算不同自然状态、不同概率条件下投资的净现值期望值,或不同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然后对各方案的净现值进行比较,凡是净现值期望值大于零的方案都是可以考虑的;如果有多个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大于零,则净现值期望值最大者为最佳方案。

3.最大可能法

最大可能法决策的实质是把概率最大的自然状态看作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即发生的概率为1;而其他自然状态则被看成是不可能事件,即概率为0。然后按确定型决策方法进行决策。

(三)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虽有所了解,但又无法确定或估计其自然状态发生概率的情况而作出的决策。对于不确定型决策,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掌握有关信息资料,根据决策者的直觉、经验和判断,果断行事。常见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大中取大法

又称为乐观主义准则,即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首先找出每种方案在各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再从中找出最大收益值,其对应的方案则为最佳方案。

例如,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将来可能会发生四种状态,每一种状态又分别对应A、B、C、D4种方案,各方案在四种状态下的期望值如表2-1所示。

表2-1 各方案在不同状况下的期望值   (单位:万元)

img4

根据上表中的期望值,可以找出A方案在四种状态下的最大期望值为1 200,同样可以找出B、C、D方案所对应的最大期望值分别为1 240、1 120、1 270,在比较四个最大期望值可以知道最大值为1 270,其对应的方案为D,则D方案为可选方案。

2.小中取大法

又称悲观主义准则。是坏中求好,即先从每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小的损益(最坏的结果),然后从中选择一个相对最大者(坏中求好),其所对应的方案就是较好方案。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常为比较保守稳健的投资决策者所采用,因为它可以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收益不低于此值。

仍以表2-1为例,根据小中取大法,四个方案对应的最小期望值分别为980、745、945、869,这四个最小期望值中的最大值为980,其对应的方案为A,则A方案为可选方案。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又称为最小机会准则、后悔值准则。这种决策方法是将某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定为理想目标,如果没有采取这一理想方案,而采取了其他方案从而使取得的收益减少,就会感到“后悔”,这样每个自然状态下的理想最大收益值与它在其他方案的收益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称为“后悔值”。然后选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根据表2-1所列的期望值,可以分别计算每一种状态下四个方案的“后悔值”,如表2-2所示。

表2-2 后悔值法计算表   (单位:万元)

img5

可以看出,A、B、C、D 4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分别为140、312、295、165,其中最小值为140,其对应的方案为A,则A方案为可选方案。

房地产企业的建立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五、房地产企业的建立

(一)房地产企业组建的条件

要建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公司法人登记的名称和组织机构;有适应房地产开发经营需要的固定办公场所;有符合规定额度的注册资本和流动资金;有一定人数的持有专业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和专职财会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要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条件外,国务院于1998年7月20日发布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其所应当具备的条件做出了补充规定:注册资本达100万元以上;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前款的基础上另行规定,以提高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

(二)房地产企业设立的程序

设立房地产企业的程序为:向上级机关提出组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申请报告;拟订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章程;向当地政府或房地产主管部门提出成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申请报告;申报企业的资质等级;办理银行的开户手续,并存入资金;办理资金信用证明;办理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作出如下规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听取同级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房地产企业的资质

房地产企业的资质,是房地产企业专业经济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资本数额、企业经历和业绩的综合体现。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对于保证房地产企业依法规范的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维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确保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房地产企业形式很多,当前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查的重点主要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资质审查,故本章的房地产企业资质主要是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阐述,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等级确定、业务范围、资质审批以及违规处罚等;房地产经营企业的资质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进行。

我国房地产开发主管机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总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可划分为五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暂时级或临时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具体划分要求见表3-1。

表3-1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划分规定

img7

续 表

img8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范围

各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按照资质证书确定的业务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不得越级承担任务。各级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范围:

(1)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2)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如湖北省建设厅规定,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的开发建设项目建筑面积限定在25万平方米以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3)三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并限定在本市(州)行政区域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4)四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得承担8层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并限定在本市(州)行政区域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5)暂时级或临时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揽建设规模不得超过四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承揽规模,并限定在本市(州)行政区域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批

我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实行分级审批制:

(1)一级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二级资质及二级以下资质企业的审批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经资质审查合格的企业,由资质审批部门发给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除此之外,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实行年检制度,对于不符合原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不良经营行为的企业,由原资质审批部门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处罚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六种情形。

(1)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企业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吊销资质证书,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3)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公告资质证书作废,收回证书,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的。

(4)企业开发建设的项目工程质量低劣,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5)企业在商品住宅销售中不按照规定发放《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降低资质等级,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6)企业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土地使用权出让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合同。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房地产开发用地仅指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开发用地的所有权,因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础。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下使用土地,其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2.受让主体的多样性

受让主体的多样性是指除有关法律另行规定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所有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受让主体。

3.有偿、有期限性

相对于土地使用权行政划拨而言,土地使用权出让具有有偿、有期限性。当土地使用者获取土地使用权后就需要支付一定的土地出让金,这与划拨用地有显著不同。此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有最高限期,如住宅用地为7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等。

4.计划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规划。”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些表明,土地使用权出让具有很强的计划性。此外,当前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土地管理部门经常下达一些计划性指令,以控制土地供应的源头。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土地仍然是国家所有,仍然是国家的领土,因此,土地使用者不得拒绝或阻拦国家主权的行使。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国家合法授权,均不得行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权力,否则,将追究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2.平等、自愿、有偿

平等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不因受让方的国籍、地位、声誉、财富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自愿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骗、蒙蔽的手段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有偿是指受让方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使用权是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之一,两者的分离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础,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必须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因而,土地使用者必须支付一定的土地出让金。

4.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当中及之后,都要严格管制土地用途,防止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对滥用土地资源的行为应坚决予以查处。如当前国家严格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闲置开发用地,对闲置开发用地的企业征收闲置费,情节严重的,将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方式

1.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同时依据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应当执行上述规定,但最高年限并不是唯一年限,具体出让项目的实际年限是由国家根据产业特点和用地项目情况确定或与土地使用者协商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实际年限不得突破规定的最高年限。出让年限届满后,如果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政府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宗土地以外,对申请续期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予以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使用者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则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即协议、招标、拍卖。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第11号部令(2002年7月1日起执行)的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住宅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出让;随后,国土资源部第71号部令规定,在2004年8月31日后,土地使用权出让一级市场不再实行协议出让,全部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由此可见,现阶段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获取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只有招标、拍卖和挂牌三种方式。

(1)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是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发出招标邀请书或者向社会公布招标条件,通过合法招标,向经择优确定的中标者出让土地使用权。这种情况往往是政府对某地块形成明确的开发意图和规划条件后,在市场中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政府开发计划的开发者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出让方规定的条件或要求,以书面投标形式提出开发意愿,竞投该地块土地使用权,并由政府组织评标委员会择优确定投标者。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余地较大,一般适用于大型或关键性的发展项目。其缺点在于需要出让和受让双方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耗时较长,主观因素较多,并且可能存在由于没有符合要求的投标者而流标。

(2)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是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或者所委托的合法拍卖机构,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向符合规定条件的用地需求者公开叫价竞投,并以竞投的最高报价向该出价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活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引进了市场机制,排除了任何主观因素,也是最成熟的土地市场。其缺点在于竞投者可能由于决策时间仓促,使得竞争过于激烈,同时,也可能由于叫价过高,无人出价而流标。

(3)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是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或委托机构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人挂牌出价,综合地体现了招标和拍卖方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现状,具有招标、拍卖不具备的优势。一是挂牌时间长,且允许多次报价,有利于投资者理性决策和竞争;二是操作简便,便于开展;三是有利于土地有形市场的形成和运作。上述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见表5-1。

表5-1 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比较

img19

续 表

img20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

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大致分为拟订方案、正式报批、组织实施和登记发证四个步骤,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形式的不同,具体操作有一定的差异。

1.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1)发布招标公告或通知。招标人(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准备招标文件,如招标书、投标书、土地使用和规划条件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仅格式)等,发布招标公告或通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无限制竞争性招标,邀请招标是一种有限竞争性招标。招标公告的内容要使有意投标人了解该幅土地的概况,以利于受让人初步做出决策,其内容主要包括出让土地的位置、面积、出让期限、用地性质、报名截止日期及投标截止日期等。

(2)领取招标文件。有意参加的投标人经招标人资格审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招标文件,了解招标人的出让意愿及相关要求等。

(3)投标。投标人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将密封的投标书投入标箱,并按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定交付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土地使用权成交价的20%),交付保证金的目的在于使投标人履行投标的诺言,未中标的,所交保证金予以退还,保证金不计利息。投标人投标后,由于特殊原因,可以在投标截止日期前报送补充文件,补充文件作为原标书的补充,与原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率。

(4)开标、评标和定标。招标人会同有关部门并聘请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日期和地点,在公证员现场公证的情况下,当众开标、验标,宣布不符合投标规定的标书。然后由评标委员会主持评标和定标,对有效标书进行评审并确定中标者。评标委员会签发决标书后,招标人给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5)签订合同。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日期内持中标通知书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并支付规定数额的土地出让金。若中标人在规定的日期内不与招标者签订出让合同,则招标人将取消其中标权,同时,所交纳的保证金也不予退还。

(6)登记领证。中标人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付清地价款后,持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付清地价款》的凭证,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领取市、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2.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1)发布拍卖公告。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或委托的合法拍卖机构,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开发布拍卖信息,告知可以参加竞买的单位和个人,一般而言,拍卖公告需要载明的事项主要包括拍卖的时间、地点、拍卖标的的基本情况、拍卖地段的用地要求、拍卖地段的展示时间、地点及参加竞买应办理的手续和其他事项等。

(2)领取拍卖文件。竞买者在拍卖前一定期限内,持有关证件到指定地点向拍卖方申报登记,领取拍卖土地使用权的文件、资料和竞买牌号。若委托他人办理,则被委托人应向拍卖出让方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应按规定向拍卖方交纳竞买保证金,以确保竞买者履行竞买诺言。

(3)举行拍卖活动。正式实施拍卖时,主持人按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主持拍卖会,简介土地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规划要求等内容并报出底价,竞买人报价竞买,最后由出价最高者购买。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以拍卖主持人落槌或其他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最高应价的竞买人成为土地使用权受让方,双方签署成交确认书。

(4)签订合同。受让方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按规定的时间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能按规定时间交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对竞买保证金不予退还。

(5)登记领证。受让人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凭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付清地价款凭证,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3.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1)发布挂牌公告。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或土地储备中心拟订挂牌出让工作方案,包括挂牌出让的工作计划、内容及时间安排,拟订挂牌文件,包括挂牌人、承办人、挂牌须知、挂牌申报价格样单、挂牌成交确认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样本、其他文件及附件等。

(2)竞买人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文件。竞买人提交的文件包括竞买申请书、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明书、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及不低于公告数额的履约保证金。由土地储备中心对竞买申请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给标号的竞买标志牌。

(3)竞买。在公告的挂牌起始之日将地块信息及竞买人的竞价在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公示,在挂牌期限内竞买人可以调整竞价,竞价最高者为竞得人,并由土地整理中心与竞得人签订挂牌成交确认书。

(4)文件移交。在挂牌人与竞得人签订挂牌成交确认书后五个工作日内,由土地整理中心将项目的全部文件整理后移交给土地利用中心。

(5)签订合同。土地利用中心按照挂牌文件和挂牌成交价格拟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与竞得人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由竞得人缴纳合同定金,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6)登记领证。受让人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凭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付清地价款凭证,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五)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分为宗地出让合同、成片开发土地出让合同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合同等几种。对开发企业而言,房地产开发用地获取的合同主要是宗地出让合同。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条款:出让方及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坐落位置、宗地号、面积、界址及用途;土地使用年限及起止时间,土地使用条件;交付土地出让金的数额、期限及付款方式;交付土地的时间,转让、出租和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造成影响的处置方式;规划设计要点,项目建设进度及竣工时间;市政设施配套建设义务,使用相邻土地和道路的限制;违约责任,合同适用的法律及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等。宗地出让合同具体条款及样本见附录。

2.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出让方和受让方,出让方为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受让方为土地使用者。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将土地使用权让渡给土地使用者,而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因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有别于一般商品合同的内涵。

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权出让方的权利主要有:要求受让方按合同规定按时缴纳出让价款,否则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违约赔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受让方利用土地的情况行使监督和检查权;对受让方不按合同规定使用土地或者连续两年不投资建设的,行使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处罚权;合同规定的出让年限届满,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同时取得其地上的一切不动产所有权;对合同的争议享有提请有关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受让方的权利主要有,要求出让方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否则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违约赔偿;对合同的争议享有提请有关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在不违反合同的情况下,享有独立行使土地使用权并排除不法干扰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可以依法申请延期。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的义务主要有: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执行有关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对合同争议所作的仲裁决定或判决、裁定;遇到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全部履行以及需要延期履行的情况,应及时将理由及情况通报对方当事人;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为符合规定或需要延期的土地使用者办理延期手续。土地使用权受让方的义务主要有:按合同规定缴纳出让价款,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按合同规定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经营,如需改变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须经出让方同意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条件,方可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遇到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全部履行以及需要延期履行时,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尽力减少损失,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及其理由通报对方当事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届满,应及时交还土地使用权和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手续,并无偿交付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接受出让方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指标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财务评价包括项目财务营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析,对于涉及外汇的项目有时还需要进行外汇平衡分析。这些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指标如表6-6所示。

表6-6 财务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

img35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静态指标

所谓静态指标,就是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前提下,对开发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的经济计算与度量。财务评价主要有以下八个静态指标。

1.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来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的时间,是反映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投资回收期自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自建成后开始经营年算起。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表达式为

img36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Pt——静态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也可以用财务现金流量表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得。其公式为

img37

财务评价求出的投资回收期(Pt)与房地产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比较,当Pt≤Pc时,表明项目投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

投资回收期作为静态指标,其主要优点是概念明确、计算简单。用它来判断项目或方案的标准是回收资金速度越快越好,因此,在投资风险分析中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资金短缺、强调项目清偿能力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但该指标没有考虑项目回收资金以后的情况,不能评价项目计算期内的总收益和营利能力,因此通常不能仅根据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需要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因此,投资回收期法是一种短期分析法,可作为评价房地产开发效益的辅助分析方法。

2.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或服务功能后的正常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的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之比,亦即开发项目单位投资额所发生的营利额,反映了开发资金在循环过程中增值的速度。其公式为

img38

该方法适用于出租经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宾馆、商场、办公楼等)的投资分析。此时,年经营收入主要为租金收入,年总成本费用为出租物业在经营过程中按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和价值损耗,以及出租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维修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投资利润率是描述投资项目获利的静态指标,适用于开发经营期短,规模不大的项目的经济评价,或作为项目评价的辅助分析指标。

3.投资利税率

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达到正常营利年份时正常年度的年利税总额或投资计算期内的年平均利税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img39

投资利税率指标值越大,说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越大。在财务评价中,将投资利税率与房地产行业投资利税率相比,可以判别单位投资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水平是否达到房地产业的平均水平。

4.资本金利润率

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达到正常营利年份时正常年度的年利税总额或投资计算期内的年平均利税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入项目的资本金的营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img40

5.借款偿还期

以项目投产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所需的期限(不包括已用自有资金支付的建设期利息和生产经营期应付利息,生产经营期利息列于总成本费用的财务费用)。计算公式为

img41

式中:Id——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之和;

 Pd——从借款开始年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

 Rt——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还款资金。

借款偿还期可以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及国内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直接计算。其公式为

img42

涉及外资的项目,其国外借款部分还本付息,应按已经明确的或预计可能的贷款偿还条件计算。当借款偿还期达到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项目具有清偿能力。

6.资产负债率

是反映开发项目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此指标可以由资产负债表求得,计算公式为

img43

7.流动比率

是反映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img44

8.速动比率

是反映项目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img45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动态指标

1.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FNPV)也简称为净现值(NPV),是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指标,是指按设定的贴现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投资起点的现值代数和,以此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img46

式中:FNPV——净现值;

 ic——贴现率;

 t——年限;

 n——项目的计算期。

净现值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求得。当FNPV≥0时,表明该项目获利能力达到或超过贴现率要求的投资收益水平,应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反之则不可取。

运用净现值法评价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贴现率。这是因为贴现率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净现值的较大的变动。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时间越长,贴现率变化影响就越大。投资者为了补偿各种风险和负担,将其不利的情况反映在贴现率上,即将各影响因素用一定的补偿率表示,其累加值为投资项目的贴现率。

2.财务净现值率

财务净现值率(FNPVR)是项目财务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的比率,即单位投资的净现值,是反映项目效果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

img47

式中:Ip——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现值。

当FNPVR大于等于零时,项目可行;否则,项目不可行。

财务净现值率可作为净现值的补充指标,它反映了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关系。

3.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也称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FIRR是评估项目营利性的基本指标。这里的计算期,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是指从购买土地使用权开始到项目全部售出为止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img48

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项目在这样的折现率下,到项目寿命终了时,所有投资可以被完全收回。计算FIRR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插值法。即先按目标收益率或基准收益率求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如为正,则采用更高的折现率使净现值为接近于零的正值和负值各一个,最后用内插公式求出,如图6-1所示。

根据图6-1,可以建立如下方程

img49

img50

图6-1 插值法求FIRR示意图

可以得出

img51

式中:i1——当净现值为接近于零的正值时的折现率;

 i2——当净现值为接近于零的负值时的折现率;

 NPV1——采用低折现率时净现值的正值;

 NPV2——采用高折现率时净现值的负值。

式中i1与i2之差不应超过1%—2%,否则,折现率i1、i2和净现值之间不一定呈线性关系,从而使所求得的内部收益率失真。

(2)Excel函数法。运用Excel中计算内部收益率函数IRR(X:Y)计算FIRR。函数中X表示净现金流量的第一个数据的位置,Y为最后一个数据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计算IRR非常简便、实用,计算结果精确度也高。计算示例如图6-2。

img52

图6-2 Excel函数法求FIRR示意图

内部收益率表明项目投资所能支付的最高贷款利率。如果贷款利率高于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就会面临亏损。因此所求出的内部收益率是可以接受贷款的最高利率。将所求出的内部收益率与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ic比较,当FIRR≥ic时,则认为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

4.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表达式为

img53

式中:ic——贴现率;

 Pt——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也可以用财务现金流量表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得,其公式为

img54

计算出来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同样要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Pc相比较,判断开发项目的投资回收能力,如果小于或等于Pc则项目在财务是可以接受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一般用来评价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或经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与静态投资回收期相比,动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考虑了现金收支的时间因素,能真正反映资金的回收时间。缺点是这一指标只强调投入资金的回收快慢,忽视了投入资本的营利能力,没有考虑投资回收以后的收益情况,计算也比较麻烦。因此,也只能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辅助指标。

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及其计算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四、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及其计算

(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

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是投资者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中,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由资金筹措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两部分组成。房地产开发资金筹措成本是指房地产投资者在资金筹措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向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各项代理发行费用,如印刷费、手续费、公证费、担保费和广告费等。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成本一般属于一次性费用,筹资次数越多,资金筹集成本也就越大。房地产开发资金使用成本又称资金占用费,它包括支付给股东的各种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以及支付给其他债权人的各种利息费用等。房地产开发资金使用成本一般与所筹集资金的多少以及所筹集资金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具有经常性、定期支付的特点,是资金成本的主要内容。

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可用绝对数表示,也可用相对数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通常用相对数来表示,即支付的报酬与提供的资本之间的比率,也称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率,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img57

式中:K——资金成本率(一般通称为资金成本);

 D——使用费;

 P——筹资总额;

 F——筹资费用;

 f——筹资费用率,即筹资费用与筹资总额之比。

按照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的计算对象和计算方式不同,可分为个别资金成本、综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

(二)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

个别资金成本是指按各种资金筹资方式计算确定的成本。采用不同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由于影响资金成本的具体因素不同,其资金成本也就高低不等。个别资金成本是比较不同筹资方式优劣的一个标准。下面主要介绍几种长期筹资方式下的个别资金成本。

1.长期借款资金成本率公式

房地产开发向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一般可作为财务费用,通常在所得税前扣除,这可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少缴一部分所得税,因此,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率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img58

式中:K1——长期借款成本率;

 I1——长期借款利率;

 f1——借款费用率;

 T——所得税率。

例7-1 某房地产企业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0.8%,借款期限3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企业所得税率33%,筹资费用忽略不计,试计算这笔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率。

解:      10.8%×(1-33%)=7.236%

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每年末支付利息、借款期末一次全部还本的情况。如果利息的支付采取贴现的形式,在借款中预先扣除,而不是在每期期末支付,则借款成本计算公式为

img59

2.债券资金成本率公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是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房地产开发债券筹资费用一般比较高,不可在计算融资成本时省略。债券资金成本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img60

式中:Kb——债券资金成本;

 Rb——债券利率;

 Ib——债券年利息率;

 B——债券筹资额;

 fb——债券筹资费用率;

 T——所得税税率。

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了更精确地计算资金成本,应以其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例7-2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总面值为500万元的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8%,发行费率为5%,发行价格55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试计算该公司债券的资金成本。如果房地产公司以350万元发行面额为500万元的债券,试计算其资金成本率。

解:     (1)根据公式得:img61

(2)以350万元价格发行时的资金成本率为

img62

3.普通股资金成本率公式

普通股股息不是固定的,普通股持有者的投资风险最大,股息率也最高。另外,普通股息率将随着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状况而变化,发行普通股票也有较高的筹资费,所以普通股筹资成本率很高。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常用的方法有:

(1)评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img63

式中:Ke——普通股资金成本率;

 D——普通股预期年股利支出;

 S——普通股筹资额;

 f——普通股筹资费率;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例7-3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发行普通股正常市价4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5%,第一年支付股利率为10%,预计每年股利增长率为9%,试计算其资金成本率。

解:根据公式有

img64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其计算公式为

Ke=Rf+β(Rm-Rf

式中:Rf——无风险报酬率;

Rm——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β——股票的风险校正系数。

例7-4 某一期间证券市场无风险报酬率为10%,平均风险股票必需报酬率为15%,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普通股β值为1.10,试计算该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解:根据公式有

Ke=Rf+β(Rm-Rf)=10%+1.10×(15%-10%)=15.5%

4.优先股资金成本率公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优先股,也需要支付筹资费,其股息要分期支付。优先股的股息率一般高于债券的利率,所以筹资成本也高于债券。优先股的显著特点是股利支出是固定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img65

式中:Kp——优先股资金成本率;

 D——优先股预期年股利支出;

 S——优先股票面价值;

 f——优先股筹资费率。

例7-5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某项目发行优先股股票,票面额按正常市价计算为200万元,筹资费率为4%,股息年利率为14%,试求其优先股资金成本。

解:根据公式得img66

5.留用利润资金成本率公式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除了用于支付股息外,一般都要留有一部分用于投资。留用利润是房地产企业内部的一种资金来源。股东虽然没有以股息的形式分得这部分利润,但可以从股票市价的提高中得到好处。房地产开发企业留用一部分利润,等于普通股股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追加投资,使普通股的资金增加。股东对这一部分追加投资同以前缴给企业的股本一样,也要求给予相应比率的报酬。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这部分资金并不能无偿使用,也应计算其资金成本。留用利润不需要支付筹资费,其计算公式如下

img67

式中:Kn——留用利润的成本率;

 D1——第一年股利;

 P0——留用利润总额;

 g——股利年均增长率。

(三)综合筹资成本率的计算

房地产开发需要多种渠道来筹措长期资金,为了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还需测算企业或项目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综合的资金成本,即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是由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平均权数两个因素决定的,计算如下

img68

式中:K——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Wj——第j种来源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重);

 Kj——第j种来源资金的成本。

例7-6 设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拟订的筹资方案有关财务数据如表7-1所示,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个别资金成本率和综合资金成本率。

表7-1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筹资方案有关财务数据

img69

解:首先计算个别资金成本率。

img70

img71

img72

img73

img74

再计算综合资金成本率。由已知,总筹资额为(400+400+400+1 500+200),即2 900万元,因而可以求出Wj,结果如下

W1=400÷2 900=13.79%

W2=400÷2 900=13.79%

W3=400÷2 900=13.79%

W4=1 500÷2 900=51.73%

W5=200÷2 900=6.90%

代入综合筹资成本率计算公式可得

K =5.29%×13.79%+13.06%×13.79%+7.22%×13.79%+

  6.09%×51.73%+8.12%×6.90%

 =7.24%

(四)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过去融资的或目前使用的资金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条件的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个别资金成本随着发生变化,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也因此发生变化。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追加融资和追加投资时,必须考虑边际资本成本。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边际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在新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而需要负担的成本。同时边际资金成本也需分为资本成分的边际成本和加权平均边际资金成本,而且边际资金成本通常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区别于历史成本。

例7-7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关资本结构及其他资料如表7-2所示,试根据该表提供的资料说明追加融资时,计算边际资金成本。

表7-2 当前的资本结构

img75

解:确定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

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一定的。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规模的扩大,投资者所冒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大,他们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对融资的企业来说,其融资成本也会扩大,则新增资本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也会增加。假设该企业各种增资方案的资本成本如表7-3所示。

表7-3 各种增资方案的资金成本

img76

2.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

筹资总额分界点是指各种筹资方式下成本发生变动的最大筹资总额,它是根据最优资本结构和各种融资方式下资本成本发生变化的融资范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img77

式中:BPj——筹资总额分界点;

 TFj——第j种来源资金的成本分界点;

 Wj——目标资本结构中第j种资本的比重。

根据上述公式,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筹资总额分界点计算如表7-4所示。

表7-4 筹资分界点计算

img78

续 表

img79

3.计算边际资金成本

根据上一步骤可得到新的融资范围是:900 000元以下;900 000—1 800 000元;1 800 000—2 400 000元;2 400 000—2 520 000元;2 520 000—4 800 000元;4 800 000元以上。对这六个筹资范围分别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便可求得各种筹资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计算过程见表7-5。

表7-5 边际资金成本计算

img80

续 表

img81

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二、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居住小区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分为用地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用地面积指标

居住小区用地面积是指小区内住宅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和绿化等所占的土地面积。通过小区用地平衡表,分析各类用地所占的比重,从而评价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某居住小区用地平衡表如表7-6。

表7-6 某居住小区用地平衡表

img82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平均层数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按各种层数住宅的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计算,即

img83

2.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净密度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即

img84

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指住宅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即

img85

4.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住宅总建筑面积与居住用地面积之比,即

img86

5.人口净密度

人口净密度指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所容纳的居住人数,即

img87

人口净密度与平均每人住宅建筑面积有关,在相同住宅建筑面积密度条件下,平均每人住宅建筑面积超高,则人口密度相对降低。

6.平均每人、每户居住用地面积

img88

7.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即

img89

8.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密度)

容积率指每公顷开发小区用地上建造的建筑面积。即

img90

9.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率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绿化种植物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即

img91

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住宅区内平均每人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它是衡量一个住宅区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img92

11.工程造价

包括工程总造价以及每户、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综合造价。

此外,对旧城区开发项目,还应计算由拆、建、安所决定的增房量、余房量及其相应的造价。

增房量=新建住宅数量-拆除旧住宅的数量×折旧率(%)(m2

余房量=新建住宅数量-安置原有居住用房量(m2

img93

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标投标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标投标

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实行招标投标,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优良的施工承包企业,也符合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标应尽可能采取竞争招标方式。

(一)申请施工招标的条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施施工招标前,应向当地招标投标办事机构或其他政府指定的管理机构申请登记,并接受其管理。申请施工招标的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投标的程序

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时,其招投标实施程序如图7-4。

img111

图7-4 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投标程序

1.组建招标机构

招标活动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组织,这个机构就是招标组织。如果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则可以自行组织招标,并报建设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否则应先选择招标代理机构,与其签订招标委托合同,委托其代为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代理机构是具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拥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并建有从事相关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评标专家库,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代理和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中介组织。

无论是自行办理招标事宜还是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人都要组织招标领导班子如招标委员会、招标领导小组等,以便能够对招标中的诸如确定投标人、中标人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招标应向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提出招标申请。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负责组织招标的人员的基本情况;拟招标的开发工程已具备的条件;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对投标企业的要求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招标申请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核准后,才可实施招标。

评标小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组建,开发项目评标由评标小组负责。评标小组的成员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小组的专家一般由开发企业从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或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评标小组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2.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投标承包单位说明工程情况和招标要求的重要书面文件,它提供招标工程的主要技术要求、主要的合同条款、评标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的程序等内容。它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评标的主要依据,也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

3.发布招标公告或发送投标邀请函

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时,应在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开发企业和招标工程的名称和地址,招标工作联系人姓名、电话;招标工程的主要内容及承包方式、建设工期、质量要求等;投标承包企业的资格、领取招标文件的地点、时间和应缴费用;其他注意事项。

采取有限招标方式时,由开发企业向预先选定的承包企业发出邀请投标函。邀请投标函的主要内容与招标公告基本相同,招标文件一般随函附寄。

4.对申请投标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

对拟承建单位的资格审查,在公开招标时,通常在分发招标文件之前进行。审查合格者才准许购领招标文件,故此类资格审查被称为资格预审。在直接邀请投标的情况下,则可在评标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对承包单位资格审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承包企业的技术和财务实力及管理经验,限制不符合要求条件的承包企业盲目参加投标,并将审查结果作为决标的参考。

进行资格审查时,申请工程承包的企业提交的材料包括:企业简况,各种证明文件,承包企业资金情况,承包企业近年完成的主要工程及其质量情况、在建的和尚未开工工程一览表。

资格审查的具体内容有:承包企业承建过的同种或类似工程管理经验,达到的工程质量等级,特殊工程的施工经验等,除研究承包企业提供的文件外,还应实地考察承包企业的在建工程;承包企业以往合同的履行情况,包括实际工期、是否遵守有关规程和设计图要求进行施工、安全记录等;承包企业拟派往本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简历、人数等);承包企业可用于本招标工程上的主要施工机构的种类、型号和数量;承包企业的资金或财务状况。招标小组审查工作完成后,应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各申请投标的承包企业。

5.发售招标文件

分发招标文件、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经过资格审查,对审查合格的承包企业发售招标文件及图纸和资料(公开招标时),并收取投标保证金。

6.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现场踏勘是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投标人通过对招标的工程项目踏勘,可以了解实施场地和周围的情况,获得其认为有用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核对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并加深对招标文件的理解,以便对投标项目作出准确判断,对投标策略、投标报价作出正确的决定。

招标人在投标须知规定的时间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踏勘人员一般可由投标决策人员、拟派现场实施项目的负责人及投标报价人员组成。现场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及当地的生产行情、社会环境条件等。招标人通过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可以有效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投标人以不了解现场,或招标文件提供的现场条件与现场实际不符为由推卸本应承担的合同责任。

7.召开标前会议

标前会议也称投标预备会或招标文件交底会,是招标人按投标须知规定时间和地点召开的会议。标前会议上招标单位除了介绍工程概况外,还可对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加以修改或予以补充说明,以及对投标人书面提出问题和会议上即席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会议结束后,招标人应将会议记录以书面形式发给每一位投标人。

8.投标

投标人在获得招标文件后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的内容,并对招标项目的实施条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投标人的实际,按照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人应将编制好的投标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招标人指定的地点。

9.开标、评标和定标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定确定的地点。开标由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开发企业设有标底的,同时启封和公开标底。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开标后,由评标小组的专家从工程技术和财务的角度审查评议有效标书,剔除无效标书。评标工作应在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参加下进行,以便实施监督。评标工作可在开标的当场进行,也可在随后进行,评标的标准是综合性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承包企业的经验,以往的施工成绩和经验,承包企业完成招标工程的潜力,机构装备、技术水平、施工方案、各种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承包企业所报施工工期,承包企业投标标价。标书经评审后,评标小组应写出评标报告,并根据综合评分值(或投票结果,或其他约定方式评判的结果)确定候选的中标单位。

开发企业对投标者进行全面审查、评比、分析,最后选定中标者的过程叫做定标。一般的,不太复杂的工程可在开标时当场由评标小组成员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中标者。对于规模较大,较为复杂的工程,则应由招标决策人分别对候选的中标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和磋商、综合衡量,最后择优选定中标企业。

10.签发中标通知书

定标后招标人应及时签发中标通知书。招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要出具书面回执,证实已经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率。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1.提交履约担保,订立书面合同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的,中标人应当在双方在合同上签字前或合同生效前提交。中标人提交了履约担保之后,招标人应将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退还给中标人。

(三)施工招标文件主要内容

(1)投标须知。在投标须知中应写明,房地产开发招标项目的资金来源;对投标的资格要求;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澄清的程序;对投标文件的内容、使用语言的要求;投标报价的具体范围及使用币种;投标保证金的规定;投标的程序、截止日期、有效期;开标的时间、地点;投标书的修改与撤回的规定;评标的标准及程序等。

(2)合同通用条款。一般采用标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的“合同条件”。

(3)合同专用条款。包括合同文件、双方一般责任、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质量与验收、合同价款与支付、材料和设备供应、设计变更、竣工结算、争议、违约和索赔。

(4)合同格式。包括合同协议书格式、银行履约保函格式、履约担保书格式、预付款银行保函格式。

(5)技术规范。包括工程建设地点的现场条件、现场自然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6)施工图纸。

(7)投标文件参考格式。包括投标书及投标书附录、工程量清单与报价表、辅助资料表、资格审查表。

(四)施工投标

1.施工投标的主要工作

(1)研究招标文件。研究招标文件,重点应放在投标者须知、合同条款、设计图纸、工程范围及工程量表上,当然对技术规范要求也要看清楚有无特殊要求。

(2)调查投标环境。所谓投标环境,就是招标工程施工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工程施工的制约因素,必然会影响到工程成本,是投标报价时必须考虑的,所以在报价前要尽可能了解清楚:工程的性质与其他工程之间关系;拟投标的那部分工程与其他承包商或分包商之间的关系;工程地貌、地质、气候、交通、电力、水源等情况,有无障碍物等;工程附近有无住宿条件、料场开采条件、其他加工条件、设备维修条件等;工地所在地的社会治安情况等。

(3)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投标报价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招标单位评标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施工方案应由投标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主持制定,主要应考虑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各工种劳动力的安排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平衡、施工进度及分批竣工的安排、安全措施等。

(4)投标计算。投标计算是投标单位对承建招标工程所要发生的各种费用的计算。在进行投标计算时,必须首先根据招标文件复核或计算工程量。作为投标计算的必要条件,应预先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此外,投标计算还必须与采用的合同形式相协调。报价是投标的关键性工作,报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投标的成败。

(5)确定投标策略。

(6)编制正式投标书。

2.施工投标报价技巧

(1)不平衡报价法。不平衡报价法指在总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如何调整项目的各个子项的报价,以期既不影响总报价,又在中标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零星用工(计工日)。零星用工一般可稍高于工程单价表中的人工单价,原因是零星用工不属于承包总价的范围,发生实报实销,可多获利。

(3)多方案报价法。若业主拟定的合同条件过于苛刻,为使业主修改合同要求,可准备“两个报价”,并阐明按原合同要求规定,投标报价为某一数值,倘若合同要求作某些修改,则投标报价为另一数值,即比前数值的报价降低一定百分点,以此吸引对方修改合同条件。

3.施工投标报价策略

投标策略是指承包商在投标竞争中的指导思想与系统工作部署及其参与投标竞争的方式和手段。投标策略作为投标取胜的方式、手段和艺术,贯穿于投标竞争的始终,内容丰富。在投标与否、投标项目的选择、投标报价等方面,无不包含投标策略。常见的投标策略有:增加建议方案;多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无利润算标;低投标价夺标法。

4.施工投标文件的编制

(1)施工投标文件的内容。投标文件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来编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投标书,投标书附录,投标保证金,法定代表人介绍,授权委托书,具有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与报价表,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资料表,资格审查表,对投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内容的确认和响应。

(2)施工投标文件编制的要点。要研究透彻招标文件,重点是投标须知、合同条件、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及图纸;为编制好招标文件和投标报价,应收集现行定额标准、取费标准及各类标准图集,收集掌握政策性调价文件及材料和设备价格情况;投标文件编制中,投标单位应依据招标文件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种因素和依据计算报价,并仔细核对,确保准确,在此基础上准确运用报价技巧和策略,并用科学方法作出报价决策;填写各种投标表格。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每一种表格都要认真填写,尤其是需要签章的一定要按要求完成,否则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废标;投标文件的封装,投标文件编写完成后要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分类、贴封、签章。

(五)施工评标

1.施工评标指标的设置

施工评标的指标包括标价,施工方案,质量,工期,信誉和业绩。为贯彻信誉好、质量高的企业多得标、得好标的原则,使用评审指标时应适当侧重施工方案、质量和信誉。

2.评标方法

评标可以采用评议法、综合评分法和评标价法等。

评议法不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对投标单位的能力、业绩、财务状况、信誉、投标价格、工期质量、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进行评议后选择投标单位在各指标都较优良为中标单位,也可以用表决的方式确定中标单位。这种方法是定性评价法,由于没有对各投标书的量化比较,评标科学性较差。一般适用于小型工程或规模较小的改扩建项目招标。

综合评分法是将评审各种指标和评标标准在招标文件内规定,开标后按评标程序,根据评分标准,由评委对各投标单位的标书进行评分,最后以总得分最高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评标价法也称合理低标价法。评标委员会首先通过对各投标书的审查淘汰技术方案不满足基本要求的投标书,然后对基本合格的标书按预定的方法将某些评审要素按一定规则折算为评审价格,加到该标书的报价上形成评标价。以评标价最低的标书为最优(不是投标报价最低)。

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管理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指以进度计划为依据,综合利用组织、技术、经济和合同措施,确保项目工期目标得以实现。进度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最为关心的目标之一,能否按时完成任务、及时交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公众形象。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论证与分析开发项目建设总周期

论证与分析项目开发建设总周期就是在充分考虑房地产市场走势、市场周期波动以及周边的竞争性项目和企业资金情况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用以指导开发项目人力、物力的运用和时间、空间的安排。理想的开发项目建设总周期安排为房地产市场的低谷投入生产,高峰期时产出项目。

开发项目建设总周期的论证与分析可以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来完成。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外部环境、项目总体部署、总进度规划、里程碑事件的安排、实施条件和保证措施等。

2.编制开发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

开发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是指依据初步设计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从开始建设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的统一部署,其主要目的是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建设进度、合理分配年度投资、组织各方面的协调。开发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是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计划和设计文件确定开发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

在项目计划编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求助于WBS方法进行项目工作内容的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资源的分配、进度计划并估计项目的成本。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分解结构,是通过将细分化了的所有项目要素统一编码,使其代码化。WBS可以充当一个共同的信息交换语言,为项目的所有信息建立一个共同的定义。这样,将所有的要素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相关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系统之间的所有信息沟通。

WBS随着项目规模的差异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小的项目只需要很简单的WBS,结构的划分基本上是一目了然的,得到的结果容易得到认可。项目规模越大,WBS也越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越难做好。对大型项目而言,确定项目的WBS往往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多次反馈、修正,最后才能得到一个项目各方都能接受的WBS。

编制总进度计划和年度计划的程序如下。

(1)将全部开发项目的建设工程内容分解为WBS任务。

(2)统计计算每项WBS任务的工作量。

(3)估算每个WBS任务所需时间,可用天数表示。

(4)按正常施工的各个单项工程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制约关系,排列先后次序。

(5)根据总进度纲要的总体部署的要求,做适当完善。

(6)报请公司项目经理层进行批准。

3.核准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是确定工程承包合同内各单位工程及单项工程的施工期限和开竣工日期,在正式开工前由施工单位依据总进度计划编制并由监理工程师审查通过后经开发企业批准确认后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其中总工期和阶段性里程碑事件的时间进行核准,以便于同整个项目的营销计划或其他工作计划相对应。

4.编制其他配套进度计划

其他配套进度计划包括以下两类:

(1)材料供应、设备采购计划。如果开发企业实行的是甲方供料制,那么开发企业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材料设备供应计划,确定材料、设备的数量和供货时间,以及各类物资的供货程序。

(2)临时工程计划。包括工地临时施工用房、临时销售用房、现场供电、给排水等,主要是为承包单位的顺利施工、销售准备用的临时工程。

5.督促监理工程师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委派的监理工程师的进度控制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工作,主要是检查监理单位的进度控制组织是否健全和运行状态,审查监理单位提交的进度控制报告,督促监理单位做好进度控制,检查来自于企业高层的进度控制指令落实与执行情况,做好工地例会等协调会议的组织与决议实施工作。

6.检查与纠偏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的执行主体是施工企业,开发商应强化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开发企业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正确估测完成的实际量,计算已完成计划的百分率;二是分析比较,每月(旬、周)组织召开一次计划分析会和认真审阅监理工程师提交的监理报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必要时进行计划的调整,使计划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保证计划的时效性,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三是认真搞好计划的考核、工程进度动态通报和信息反馈,为领导决策和项目管理协调提供依据。图8-1反映了在不同的项目建设阶段的主要进度管理任务。

img112

图8-1 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任务与项目建设阶段的关系

(二)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度计划编制是进度管理的重要内容,进度计划编制通常采用表格法、横道图法和网络图法。

1.表格法

表格法是用表格的形式表明单位工程的数量和开竣工日期,表格法主要用于总进度控制和里程碑事件时间的标示,如表8-1所示。表格法内容单一,反映的信息量较少,主要在开发企业的高层使用。

表8-1 某工程总进度计划

img113

表格法的主要编制工具可以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

2.横道图法

横道图法是用直线线条在时间坐标上表示出单项工程内容进度的方法。横道图的优点是制作简便,明了易懂;缺点是从图中看不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看不出一项工作的提前或落后对整个工期的影响程度,看不出哪些是关键工作。图8-2是某开发项目的横道图计划。

img114

图8-2 工程进度横道图

横道图的绘制可以使用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3、Project2003、梦龙智能项目管理系统等,也可以用Excel、Visio等绘制。

3.网络图法

网络图法是应用网络形式来表示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参数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常用的网络图有单代号网络、双代号网络、时标网络、单代号搭接网络(《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图8-3是某小型工程的建设工程网络进度计划。

img115

图8-3 建设工程网络进度计划

网络图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项目管理软件绘制。

房地产销售渠道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一、房地产销售渠道

(一)销售渠道及房地产销售渠道

1.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位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按照它们在中间环节执行职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中间商、代理中间商和服务性中间商。商业中间商也称经销商,是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后再销售出去,如批发商和零售商。代理中间商则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只负责寻找消费者,代表生产者与消费者和其他中间商进行洽商,如经纪机构和经纪人。服务性中间商是既不取得商品的所有权,也不负责洽商买卖,只在销售渠道中发挥协助营销的功能,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和广告公司等。这里所谓的销售渠道专指对房地产交易发挥直接推销作用(取得所有权再行销售或受托进行洽商)的商业中间商和代理中间商。

2.房地产销售渠道

房地产销售渠道是指将房地产产品从房地产企业向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通道,包括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取得产品所有权或协助产品所有权转移的营销机构与个人。房地产企业只有将开发建设的产品销售出去,其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也才能进行再投资或再开发;消费者通过市场获取房地产产品进行使用,才能满足其需要。

房地产销售渠道实现了房地产开发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和沟通,弥合了房地产产品、服务与其消费者的需要在时间、地点和所有权等方面的差异,有效地保障了产品的流通和价值的循环。从房地产企业到消费者,房地产产品的所有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销售渠道发生了转移。

(二)房地产销售渠道的特点

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或者房地产销售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销售渠道具有与一般产品销售渠道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房地产销售渠道的区域性

房地产销售具有区域性,在房地产销售渠道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中间商必须围绕销售活动设立其经营场所,虽然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中间商会在不同地区设立连锁经营机构,但这些连锁经营机构的业务也必然是以所在地区的业务为主,具有浓厚的本地化特色。

2.房地产销售渠道较短

相对于一般产品而言,房地产销售渠道较短,所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少,主要受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能力和开发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采取直接销售、委托代理商或通过房地产专门经销机构三种渠道形式,其中又以前两种形式最为普遍。自身营销力量较强的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最短的直接销售渠道,即将房地产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不需要经过其他中间环节。自身营销力量较弱或开发量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间接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中间商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熟练的推销技巧来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产品。房地产销售渠道的结构如图9-4所示。

img125

图9-4 房地产销售渠道的结构

3.房地产销售渠道的长短与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相关

在房地产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直接进行销售,而且对自身配备的销售部门要求不高,销售人员可以坐等消费者上门,这时采用间接销售渠道就会耗时、耗力,降低了经营效率,增加了成本。但在房地产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自行进行销售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选择间接销售渠道就会极大地提高效率,既扩大销售量,又缩短销售时间。

(三)房地产销售渠道的功能

房地产销售渠道是企业面向市场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无论房地产企业在不同的销售渠道之间如何进行选择,房地产销售渠道都必须具有如下的八种功能。

(1)收集信息。信息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竞争者以及其他有意义的影响者的信息。

(2)推广产品。向消费者发布和传播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说明性信息。

(3)接洽。寻找潜在的消费者并进行沟通。

(4)配合。使所提供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包括规划、建设、设备及装修等。

(5)谈判。与消费者就产品价格和其他条件达成最后协议,以实现所有权的转移。

(6)融资。收集和分配资金,保证渠道工作的资金周转。

(7)配送和转移产品。包括实体的转移和储存,所有权的转移。

(8)承担风险。承担渠道工作中的风险。

房地产促销组合策略_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房地产促销组合策略

(一)房地产促销策略的基本形式

由房地产促销策略的内容可知,促销的方式有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和人员推销四种,每一种促销方式又包含许多具体的促销手段,从而在实践中各有不同的侧重。虽然各种促销方式及其手段都可以通过信息沟通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房地产商品的销售,但正因为各有侧重,它们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各有优劣(见表9-1)。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对四种促销策略灵活掌握,配合使用,扬长避短,发挥协同效应。

表9-1 四种促销策略的优劣比较

img126

实际上,为了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房地产企业不但要雇用广告公司设计广告,也要雇用促销专家设计销售奖励计划,聘请公共关系顾问来塑造公司形象,还要对销售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其既懂礼仪又懂专业。因此,房地产企业通常会根据企业和产品的特点,结合营销目标和影响促销的各种因素,对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和人员推销四种促销进行选择、编配和运用,此即所谓的房地产促销组合,其目的是获得更好的促销效果。

房地产企业通过将具有不同特点的促销方式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房地产促销组合策略。归纳起来,房地产促销组合的基本策略有三种形式,即推式策略、拉式策略和混合策略。

1.推式策略

该策略是指房地产企业采取以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为主、结合其他方式的促销策略,这是一种主动的直接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如推向中间商或消费者,其目的是说服中间商和消费者购买本企业的房地产产品。

2.拉式策略

该策略是指房地产企业采取广告和销售促进为主、结合其他方式的促销策略,这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将顾客吸引到销售现场,使顾客在强大的信息攻势下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形成急切的市场需求,其目的是刺激需求来消除中间商的顾虑。

3.混合策略

该策略是上述两种策略的综合运用,既向消费者大力推销,又通过广告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

(二)制定房地产促销组合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1.促销目标

促销目标是与营销阶段和营销环境相适应的。房地产企业应根据所处营销阶段和营销环境来制定相应的促销目标,进而依据促销目标和促销方式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促销组合。

2.促销组合的预算

房地产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是要支付费用的,尤其是人员推销和广告。用于促销的资金必须是企业有能力承担的,并且能够适应竞争的需要。为了高效地使用促销资金,企业应做好预算,然后根据预算选择组合中的促销方式。

3.房地产产品的特性和生命周期

房地产产品及其交易的复杂性对促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所不同:在产品的介绍期,多采用广告和公共关系策略,以使消费者了解和认识产品,对本企业产生信任感。在成长期,仍然采用广告、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组合策略,重在宣传本企业的产品特色。在成熟期,采用销售促进和广告并重的方式,意在增进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购买兴趣和偏爱。在衰退期,多采用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方式,以尽快售完尾盘。

4.消费者的购买阶段

在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阶段,促销策略所取的作用不同,如在消费者的知晓阶段,广告和公共关系的促销作用最大;在了解阶段,除广告和公共关系之外,人员推销的作用开始显现;在信任阶段,组合中各方式的作用大小次序则是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在购买阶段,人员推销的作用最大,销售促进次之。

5.市场条件

市场条件主要是指产品所在区域的市场状况,如消费者的分布、竞争楼盘的促销情况等。在房地产销售中,目标市场的范围决定了广告和公共关系的促销范围,人员推销则始终是有效的房地产促销策略之一。房地产企业还应根据竞争楼盘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促销组合及其策略。

例9-1 某房地产项目开盘活动

本章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企业对销售工作进行管理所涉及的关键性内容,实际上,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经营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特定项目来展开:从开展与特定项目有关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开始,到项目营销方案的策划、营销方案的形成、营销计划书的编制,直至具体营销工作的实施和控制等。其中,项目的开盘备受各个企业的重视,原因在于开盘意味着企业正式将项目推向市场,消费者能否接受该产品(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并采取购买行动)、接受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场的气氛、是否以预计的价格购买、购买的数量),都将在开盘前后的一两个月里显现出来。如果开盘活动成功,项目的销售率会超过70%。

项目开盘前的准备期、开盘及其后的两个月时间分别对应通常销售阶段中的预热期和强销期,房地产企业对这两个阶段应慎重对待。

花园小区开盘日活动流程

某房地产公司于2006年在某城市开发建设了一个花园小区,确定于3月6日正式公开发售。在此之前,该公司策划部已拟就项目的前期策划、持续销售期策划、尾盘销售期策划,如销售目标的制定,宣传资料、报版的设计,宣传媒体及发布时间的确认,开盘方案(开盘时间、前期是否采用认筹排号形式集中人气后开盘、开盘活动、促销政策、路演等),售楼部设计,样板房方案,不同销售期或重大节假日的销售卖点及其宣传,包括喜封金顶、珍藏户型、教师节、五一、十一等。与此同时,该公司销售部也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销售人数的确定、销售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房地产基础知识、合同条款、相关法律法规、销售流程、项目情况、沙盘说词、人员演练、销售技巧等)、周边市场的调查、必要法律文件的准备(含三证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订单合同条款的落实及准备工作、正常销售流程的制定(包括上门客户的接待、电话接听与追踪、逼定、签合同、办按揭、催款、交房等)。

该小区开盘活动的过程如下。

1.开盘活动内容的确定

(1)开盘典礼活动。

(2)幸运抽奖活动(一等奖柜式空调1名、二等奖54厘米纯平彩电2名、三等奖微波炉5名)。

(3)开发商、区政府和物业管理公司领导讲话、放礼花、鸣炮。

(4)开盘选房活动。

2.开盘日前一天现场完成准备的内容

(1)售楼部的布置(旨在烘托气氛)。售楼部外布置拱门、气球、横幅、条幅,舞台、地上铺红地毯;售楼部内悬挂喜气的吊旗和气球等。

(2)现场道具。室外活动区道具如舞台、背景板、音箱、隔离带、拱门、空飘气球、抽奖箱、礼品及奖品存货;等候区道具如凳子、红地毯、X展架、易拉宝;排队区道具如红地毯、凳子、隔离带。室内选房区道具如X展架、饮水机、麦克风、销售资料(房源销控表、空白合同书、计算器、圆珠笔、户型单页、优惠明细单、印泥、纸巾);销控区道具如窗口表、贴花、话筒;签订区道具如计算器、签章、定金收据、信封、POS机、验钞机、笔、盒子。

(3)其他准备。如落实开盘当日现场节目演出人员、音响师,确定主持人、各级领导贵宾名单及讲话稿,现场花卉摆放完毕,准备外场音响和宣传片、音乐碟。

3.开盘当日的活动

7:30前,工作人员全部到场,检查当日所需用具是否全部到位,同时安排保安及工作人员位置,让选房客户在排队区落座。

(1)室外人员区域安排:排队区(售楼部右侧)——工作人员4名,保安10名(其功能是:选房客户凭认购单号顺序排队;听取咨询(规则介绍,销控了解))。舞台(售楼部右侧)——保安1名(其功能是:奖品展示,开盘仪式举行,文艺演出舞台、主持人现场氛围调节)。

(2)室内人员区域安排:入口——保安3名,工作人员2名(其功能是引导选房客户进入;选房区(原沙盘展示区)——销售人员8名(其功能是:使客户在清净、不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有秩序地选房);销控区——销控1人,喊号贴号1人(其功能是:展示房源窗口表,控制现场销售节奏);认购手续签订区——工作人员6名(其功能是:认购书专人审核、盖章,交款,换领定金收据,发放签约文件)。

7:30—8:00,现场负责人员全部到场,沟通活动内容。

8:00—8:30,检查一切全部到位情况,现场播放动感音乐,积聚人气。

9:00—9:30,主持人宣布开盘仪式开始,介绍开盘当日优惠举措及选房活动流程。

(3)抽奖活动程序:工作人员及保安两人到排队区收集奖券,将奖券副联撕下投入奖箱;此段时间穿插相关文艺演出。

(4)选房程序:选房客户按认购单号码的先后顺序排队;按时进入候选区等待,每次仅限5组(每组限2人);按时进入营销中心选房区,按先后顺序选房;每组客户认购时间为5分钟;已选房者填写商品房买卖合同书;已选房客户将填写好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书携至财务处接受审核、盖章,交款并换取正式收据。

9:30—9:50,主持人邀请来访嘉宾及领导上台讲话:开发公司领导、区政府领导、物业管理公司领导。同时,20名保安列队上台表演,以行动验证物业管理公司的承诺。

10:00—17:00,相关领导上台剪彩,开发公司领导宣布开盘开始。工作人员同时放礼花、放鞭炮。

在背景音乐下,前5组客户进入候选区等待选房,同时文艺演出进行:上午是巴西桑巴舞表演(穿插与观众互动),下午是杂技歌舞表演(穿插项目成交情况介绍、观众参与互动游戏)。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_质量管理与审核

第三节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2.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得到这些结果。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其实现需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纵观我国各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注重的是质量目标的制定和完成,质量方针往往被淡化了。但是,世界上管理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质量方针的制定、贯彻。质量方针是企业的一面旗帜,企业的所有员工理解并贯彻质量方针将会使所有员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形成强大的团队,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抵挡航行中的大风大浪。

案例一 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质量方针

1.让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是公司发展的基础。

向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服务和最高回报。

2.创造员工价值

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财富和维持公司发展的生力军。

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我们将通过培训来提供员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方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不断地改进流程,不断增强我们的竞争力。

4.安全与环境保护

公司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有关社会公德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案例二 Jacques Whitford的质量方针

作为1972年成立的地质技术工程公司,Jacques Whitford以环境、工程、科学以及规划的方式方法应付竞争,在自然环境及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在北美为其客户提供服务、成为业内先驱。

公司承诺为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他们相信质量是业务经营理念的基础,并坚信质量管理是启动任何项目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的目标:

满足客户的要求,努力超越客户的期望;

进行综合业务管理,在工程、环保及地质科学咨询方面提供卓越的服务,与客户、供应商、雇员及股东互惠互利;

在此承诺中,所有员工共同培育一种质量文化氛围。

公司将:

采用系统方法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各层级雇员都将涉及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

针对公司的质量承诺,公司提供各种资源和培训的机会;

为质量改进设立目标指标;

定期对绩效进行管理评审,评价绩效信息并在所有雇员内进行交流;

确保在相关管理活动中贯彻此方针。

上述两家企业的质量方针让他们的员工都了解到最高管理者的意图和方向,对于统一所有员工的思想和努力方向起到了旗帜的作用。

质量目标应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并可测量。例如,天文学院办公室2001年的质量目标(摘录)中就有可圈可点之处(表2-1)。

表2-1 天文学院办公室2001年质量目标(摘录)

img1

案例三 天文学院办公室2001年质量目标(摘录)

在摘录的三条质量目标中,第一条和第二条目标可测量,计算方法和拟完成时间清晰,这两项质量目标制定的较好。但是,第三项质量目标不可测量,计算方法也不可行。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是“及时”的界定,那么在衡量该目标是否完成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依据。第三项目标的计算方法也不能给出该项目表是否完成的结果,完成时间也是模糊不清,所以第三项目标的制定是不合适的。

思考题:

1.质量方针的含义是什么?其核心作用是什么?

2.质量目标为什么要求可测量?

术语和定义_质量管理与审核

第十一节 术语和定义

为了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达成共识,GB/T 19000标准给出了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术语,本节讲述的是常用但又不容易被理解的术语,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术语,本节不再阐述。

11.1 质量和特性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1.1 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者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指那种永久性的特性。

3.5.1 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注1: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者赋予的。

注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3:有各种类型的特性,如:

——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者生物学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人因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特性就是一个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特征,固有特性是指物体本来就有的特征,例如,一台电视机的颜色、款式、尺寸的大小都是固有特性,而这台电视机的价格就不是固有特性而是赋予特性。物体的固有特性离要求的差距就是质量。物体的固有特性距离要求越近,质量就越好,反之,质量就越差。一般用形容词如好、较好、差来形容质量。质量一般包括安全性、耐用性、舒适性、维护性等。

11.2 质量管理体系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2.6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3.2.7 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3.2.1 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 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者环境管理体系。

3.2.3 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向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通过上述术语可以看到,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规定的为防止过程失控而对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进行控制的要求。

11.3 质量管理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2.8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3.2.9 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3.2.10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3.2.11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3.2.12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2.13 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的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满足质量要求,通过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指挥和控制的活动。通过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顾客反馈等渠道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者预防措施,使产品质量持续得到满足,不断增强顾客满意。

11.4 顾客和顾客满意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1.4 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3.3.5 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或者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前面讲过,顾客分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内部顾客是组织的员工、股东、管理者等,是企业的生力军;外部顾客是组织的产品的消费者、零售商、采购商等,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保障。顾客满意包括内部顾客满意和外部顾客满意。内外部顾客都满意是一个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顾客满意是顾客的一种心理感受,既然如此,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予以满足是实现顾客满意目标的必要条件。现实中,及时、准确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组织管理者,并不多见;在此基础上,力争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者,就少之又少。所以,我国的百年老店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数量少得可怜。究其原因,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问题是主要原因。

11.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2.4 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注1:通常质量方针和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注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3.2.5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确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制定质量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质量方针往往不被重视,最高管理者也不注重质量方针的制定和发布。质量方针不是口号,它是最高管理者在质量方面正式向外发布的意图和方向。质量方针就像组织的一面旗帜,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指引工作方向和努力方向的作用,可以使员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使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有强大爆发力的团队。

应该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岗位制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该可以量化(定性或者定量)并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11.6 有效性和效率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2.14 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3.2.15 效率

得到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有效性是一种“程度”,那就是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完成策划的活动和策划的结果是100%的完成,还是完成一部分。如果所采取的措施能100%的完成所策划的结果或者活动,那么,其有效性就高,否则就低。

效率就是产出和投入的比率。

11.7 组织和组织结构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3.1 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及设施。

示例: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者组合。

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注2:组织可以是公有的或私有的。

注3:本定义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术语“组织”在ISO/IEC指南中有不同的定义。

3.3.2 组织结构

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注2:组织结构的正式表述通常在质量手册或项目的质量计划中提供。

注3:组织结构的范围可包括与外部组织的有关接口。

一个组织根据其自身情况,可采用相应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一般分为:

第一,直线式结构,其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图2-1)。各位领导者对其管理的各下属拥有直接的领导权。下属一般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报告工作。其优点是:决策迅速、沟通便捷、命令统一;不足是:不适合大型组织、横向联系和协调较差。

img2

图2-1 直线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第二,事业部式结构,其特点是组织按照区域或者所经营的产品来划分部门,各事业部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图2-2)。其优点是: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会适应不稳定环境所带来的变化。由于这种结构,每种产品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有精力通过和顾客的沟通,满足顾客的满意。由于一个领导可以管理几个部门,所以有利于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其不足是:由于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的浪费。由于各部门独立决算,所以,各部门间相互支持方面较差。

img3

图2-2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第三,职能式结构,其特点是根据管理者的特长,安排相应的管理工作,代替全能型的直线式管理者(图2-3)。其优点是:职能机构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部门下达命令和指示,专业技术会因地制宜地适合部门的发展。其不足是:跨部门协调能力较弱。

img4

图2-3 职能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第四,矩阵式结构,其特点是既可以满足专业知识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对每个产品作出快速反应的需求(图2-4)。其优点是: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协调和配合。其不足是:组织结构性较差,双重管理容易引起冲突。

img5

图2-4 矩阵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一个组织体现在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组织经营得如何取决于上述三个要素运用的程度。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高效运转,这个组织就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组织都规定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个别组织连基本的岗位职责都没有),但是有些组织的岗位职责形同虚设,岗位人员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更谈不上高效履行其岗位职责。这样的组织要实现其质量目标谈何容易!

11.8 返工与返修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6.7 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注: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3.6.9 返修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其预期用途而采取的措施。

注1: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

注2: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返工是指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合格品,这种处理的措施叫返工。返工后的产品是合格品。

返修是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可以使用的目的(预期目的)。返修后的产品不是合格品。返修包括已经出厂的合格产品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故障而进行的维修。

11.9 质量计划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7.5 质量计划

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注1:这些程序通常包含所涉及的那些质量管理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

注2:通常,质量计划应用质量手册的部分内容。

注3:质量计划通常是质量策划的结果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用的,它适合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但是在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当中有些项目或者产品、过程、合同有其独特的要求,对于这些特殊的情况,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是通用的,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组织就要根据这些特殊的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出特殊的补充。质量计划就是应对这些特殊类型的过程、产品、项目的文件。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好比这个组织的运输车辆库,它可以提供通用物资的运输。而质量计划就是这个通用车辆库中特殊物资运输专用车辆。对于通用车辆无法满足的运输任务,由特殊物资专用车辆来执行运输任务。实现把特殊物资安全运输到指定地点的目的。

一个组织是否需要编制质量计划取决于组织本身的具体情况。目的是顾客满意,只要能实现顾客满意,那就可以不编,但是质量控制是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如果某个过程没有文件加以控制,该过程很难会满足产品质量的保证要求。

由于国情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很多组织其实已经在工作过程中编制了质量计划,只是名称有异而已。

11.10 审核范围

GB/T 19000-2008标准条款内容:

3.9.13 审核范围

审核(3.9.1)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受审核组织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3.4.1),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实际位置就是受审核方的地理位置,组织单元就是受审核方的部门、岗位或者职能。活动和过程是指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和过程。所覆盖的时期是指对受审核方进行审核时从开始审核到审核结束的时间段。

思考题:

1.质量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2.返工和返修有什么不同?

质量管理体系_质量管理与审核

第五节 质量管理体系

一、总要求

GB/T 19001-2008标准条款内容: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

e)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组织如果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应确保对这些过程的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注1: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注2:“外包过程”是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并由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注3:组织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其满足所有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可受诸如下列因素影响:

a)外包过程对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b)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

c)通过应用7.4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

该条款包括了按照该标准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总的概括。在该条款中既体现了质量管理原则中的“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又体现了“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该条款涉及的内容,在该标准的其他条款中都有详细的展开说明。例如,“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在该标准的第六章“资源管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和要求;再例如,“e)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在该标准中的第八章“测量、分析和改进”中有详细的描述和要求等等。

在该条款中,明确要求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按照该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形成文件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组织的宗旨和服务或者产品要求,为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需要确定所需的所有过程,并确定这些过程在这个组织中的应用。例如,一家超市,为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需要设置市场调研和分析过程、商品采购过程、商品仓储过程、商品上架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资源管理过程、商品防损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为了使过程有效运行,需要依据各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确定其先后顺序,但不是唯一的。还是以超市为例,各过程之间的先后顺序一般是:资源管理过程→市场调研过程→市场分析过程→商品采购过程→商品仓储过程→商品上架销售过程→商品防损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然后就是再次循环(图3-2)。

img7

图3-2 超市过程循环图

第三,为确保上述各过程有效、高效运行,需要对上述各过程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各过程中所有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要求,并贯彻实施;

(2)为各岗位制定其质量目标;

(3)为各岗位实现其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

(4)制定测量每个岗位对履行其职责和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考核办法,并实施考核;

(5)制定对每个过程实现其目标所必需的操作文件、技术要求、图样、程序文件并付诸实施;

(6)针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或者纠正措施,防止或消除不合格的发生。

第四,在整个过程的运行中,组织要提供用于过程运作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含技术资料)、资金及必要的硬件设备。

第五,对整个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了解过程运行的趋势,并对监视测量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分析的结果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例如,经过测量分析,发现某岗位人员因个人能力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针对此问题,要及时地采取培训、人员岗位调整或招聘引进人才等措施予以满足岗位要求,不能老好人主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再如,经过测量分析,发现硬件设备不能满足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应及时地采取维修、维护、更换设备等措施予以满足产品技术要求,最终实现所策划的结果。

第六,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由组织提出并由外部方实施的外包过程,应该予以控制。外包过程尽管由外部方组织实施但这些过程依然属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最终产品产生影响,所以过程外包不能免除组织满足所有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应承担的责任。正因如此,组织应对外包过程有足够的控制权,并采取足够的控制措施,来控制整个外包过程,使外包过程符合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组织对外包过程如何实施控制和控制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外包过程对组织向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影响程度;

(2)外包过程在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程度;

(3)外包方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在对外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时,可以采用该标准“7.4采购”和“7.3设计开发”以及“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过程的要求,对外包过程进行控制。

思考题:

你认为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二、文件要求

1.总则

GB/T 19001-2008标准条款内容: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可包括对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

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

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人员的能力。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

该条款指出了质量管理体系中文件一般包含四类。

第一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第二类:质量手册。

第三类:该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该标准有六个基本的程序文件要求,分别是:“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8.2.2内部审核,8.3不合格品的控制,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有20处提出了要建立记录的要求。例如,5.6.1要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6.2.2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7.1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2.2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等。

程序文件是组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路径。具体见下列案例:

案例 天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提高本公司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管理、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员工实施有效的管理与质量相关人员适宜的培训,使其能胜任本职工作,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能力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与质量有关的管理和执行人员的培训。

3 职责

3.1 办公室

a)办公室是人力资源的主控部门,制订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报总经理审批。

b)制订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表》,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c)负责员工培训有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及培训工作的评估,负责保管培训的有关记录。

3.2 各部门或施工安装队

a)负责本项目部或本部门的岗位人员技能培训。

b)负责本项目部或本部门员工考核,落实培训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人员能力

4.1.1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的规定,编制管理人员的《岗位任职要求》,项目部根据岗位职责编制执行作业人员的《岗位任职要求》。

4.1.2 任职要求经总经理审批后,作为任免、调配、招聘上岗的依据。办公室根据《岗位任职要求》结合各部室规划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及变化,合理安排人力,统一调配,执行招聘、转岗等规定,填写《招聘人员登记表》、《员工基本情况登记表》、《员工离职表》。

4.1.4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办理人员的晋升、解聘等工作。

4.1.5 在编制《岗位任职要求》时,应考虑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对特殊岗位应符合国家上岗规定。

4.2 人员培训

办公室负责组织按培训计划安排对公司内部人员的培训活动。

4.2.1 新员工的培训,在试工期间完成,培训内容如下:

a)基础教育: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由办公室组织进行,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简介、质量方针和目标等;

b)技能教育:由所在部门负责。包括工作规范、规定、操作规定、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

c)质量意识教育:由所在部门负责。包括应该执行的体系文件、考核规定等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

4.2.2 转岗位人员培训

a)技能教育:由所在部门负责。包括工作规范、规定、操作规定、《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

b)质量意识教育:由所在部门负责。包括应该执行的体系文件、考核规定等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

4.2.3 特殊岗位的资格培训

a)电气焊工,电工……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管理规定》,填写《需持证上岗员工登记表》;

b)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经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4.2.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职称晋升等,由各部门报办公室审核,总经理审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4.2.5 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办公室负责。培训内容包括管理意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争创优质服务等。

4.2.6 培训方式:办公室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性培训。邀请专家、参观学习、参加行业活动。采取其他措施的培训: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学习。

4.3 培训计划及实施

4.3.1 每年11月中旬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培训申请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根据公司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办公室组织实施。当培训计划因故变更或调整时,由办公室向总经理提出修改建议,批准后对培训计划作适当调整。

4.3.2 计划外培训各部门应提前将培训要求报办公室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相关部门执行。

4.3.3 办公室按照培训计划的安排组织培训并监督实施。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签到表》,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内容及考核等。培训后将有关《员工培训档案》记录交办公室归档保存。操作考核的试卷由办公室存档。

4.3.4 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从事的工作与公司整体发展的相关性;

d)通过培训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明确本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能够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为本公司的管理做出贡献。

4.4 培训效果有效性的评价

4.4.1 通过对员工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观察、考核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有所需能力,不合格者需进行补充培训。

4.4.2 实际操作培训进行现场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4.3 外出培训人员,应将培训合格证明(结业证书、证明等)交办公室备案。当没有合格证明时应写学习总结,交办公室归档作为培训效果的依据。

4.4.4 办公室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作为对员工培训考核的依据。

5 相关文件

5.1 《公司岗位任职要求》

5.2 《公司各岗位职责》

6 相关记录

6.1 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6.2 培训记录

6.3 持证上岗人员登记表

6.4 培训签到表

第四类:一般理解为组织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控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技术要求、操作文件、记录等。

需要说明的是,过程的策划、运行、控制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是否形成文件取决于是否能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文件的类型、数量、详细程度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素质能力以及过程的复杂程度来确定。文件不追求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图形、样本等,文件的类型和媒介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前提必须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质量手册

GB/T 19001-2008标准条款内容: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见1.2);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该条款规定了质量管理手册至少应该包含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质量手册编写时,一般包括以下具体内容,请见以下案例。

案例 质量手册框架

0 前言

0.1 ………………………………………………… 公司简介

0.2 …………………………………………………… 发布令

0.3 ………………………………………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 ………………………………………… 质量手册的管理

0.4.1 ……………………………………… 质量手册的编写

0.4.2 ………………………… 质量手册的审核、批准和发布

0.4.3 ……………………………………… 质量手册的发放

0.4.4 ……………………………………… 质量手册的修改

0.4.5 ……………………………………… 质量手册的版本

0.4.6 ……………………………………… 质量手册的控制

0.4.7 ……………………………………… 质量手册的评审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1.2.1 ……………………………………… 本手册适用范围

1.2.2 ………………………………………… 关于删减说明

2 引用标准

2.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2 适用的法律法规

2.3 适用的产品标准

3 ………………………………………………… 术语和定义

3.1 本手册中定义的术语

3.2 本手册中的缩写

4 ………………………………………………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4.2.1 …………………………………………………… 总则

4.2.2 ……………………………………………… 质量手册

4.2.3 ……………………………………………… 文件控制

4.2.4 ……………………………………………… 记录控制

4.2.5 …………………………………………… 支持性文件

5 ……………………………………………………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1 ……… 以顾客、员工、社会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5.2.2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2.3 …………………………………………… 支持性文件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 …………………………………………… 目标和指标

5.4.2 …………………………………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 职责和权限

5.5.2 …………………………………………… 管理者代表

5.5.3 ……………………………………………… 内部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 …………………………………………………… 总则

5.6.2 ……………………………………………… 评审输入

5.6.3 ……………………………………………… 评审输出

5.6.4 …………………………………………… 支持性文件

6 ……………………………………………………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 …………………………………………………… 总则

6.2.2 ……………………………………… 能力、培训和意识

6.2.3 …………………………………………… 支持性文件

6.3 基础设施

6.3.1 ………………………… 基础设施的识别与提供原则

6.3.2 ……………………………………… 基础设施的管理

6.4 工作环境

6.4.1 …………………………… 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控制

6.4.2 …………………………… 办公场所的工作环境控制

6.4.3 …………………………………………… 支持性文件

7 ……………………………………………………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7.2.2 ………………………………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7.2.3 …………………………………………… 与顾客沟通

7.2.4 …………………………………………… 支持性文件

7.3 设计和开发

7.3.1 ……………………………………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7.3.2 ……………………………………… 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 ……………………………………… 设计和开发输出

7.3.4 ………………………………………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 ……………………………………… 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 ……………………………………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7.3.7 ………………………………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3.8 …………………………………………… 支持性文件

7.4 采购

7.4.1 ……………………………………………… 采购过程

7.4.2 ……………………………………………… 采购信息

7.4.3 ………………………………………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4 …………………………………………… 支持性文件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2 …………………………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3 ………………………………………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4 ……………………………………………… 顾客财产

7.5.5 ……………………………………………… 产品防护

7.5.6 …………………………………………… 支持性文件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8 ……………………………………………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2.1 ……………………………………………… 顾客满意

8.2.2 ……………………………………………… 内部审核

8.2.3 ……………………………………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5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评价

8.2.6 …………………………………………… 支持性文件

8.3 不合格品控制

8.3.1 ………………………………………… 不合格品控制

8.3.2 ……………………………… 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

8.3.3 …………………………………………… 支持性文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8.5.1 ……………………………………………… 持续改进

8.5.2 ……………………………………………… 纠正措施

8.5.3 ……………………………………………… 预防措施

8.5.4 …………………………………………… 支持性文件

9 附录A1.组织机构图

10 附录A2.职责分配表

11 附录B1.厂区地理位置图

12 附录B2.生产安装工艺流程图

13 附录B3.相关程序文件清单

3.文件控制

GB/T 19001-2008标准条款内容: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记录具有不可更改性的特征,所以记录文件不能按照4.2.3进行控制,而只能按照4.2.4进行控制。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需要控制,仅仅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控制的目的是:

(1)便于沟通意图、统一行动;

(2)提供客观证据;

(3)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4)用于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

(5)用于重复性的工作和可追溯性的场合。

第三,在对该条款要求编写形成文件的控制程序对文件从第a)到第g)的七个方面进行控制,以确保文件有效并得到有效的实施。关于文件控制程序,请见以下案例。

案例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各有关使用场所都能得到相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防止作废的非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包括对外来文件的识别、分发的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核《质量手册》、批准《程序文件》。

3.3 分管副经理负责批准部门第三层次文件。

3.4 办公室

1)负责上级文件的阅办;

2)负责文件的起草、审核和发布、发放登记与回收;

3)负责归档文件的保存和标识;

4)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工作手册》的编制、发布与修订。

3.5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起草及文件的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分类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分为: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工作手册;

d)管理制度;

e)技术和规范性文件;

f)外来文件(如:法律法规、顾客等相关方提供的其他文件);

g)记录(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其管理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2 文件编号的规则

a)质量手册:AAAA-BB-####。

——AAAA-表示本公司代号;BB-表示质量手册;####-表示发布年号。例如:天文公司2012年发布的质量手册,其编号可以表示为:TWGS-SC-2012。

b)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汇编用AAAA-CX-####表示、单独的程序文件用AAAA-CX-□□表示。

——AAAA和####分别表示本公司代号和发布年号;——CX表示程序文件;□□表示文件序号;例如:①天文公司2012年发布的程序文件汇编,其编号可以表示为:TWGS-CX-2012。②天文公司发布的文件控制程序编号为:TWGS-CX-01。③天文公司发布的记录文件控制程序编号为:TWGS-CX-02等等。

c)工作手册:AAAA-GZSC-□□□

——GZSC:表示工作手册;

——□□□:表示部门代码。

d)技术和规范性文件:按照原文件编号要求。

e)记录表格:CX□□-JL-□□

——JL:表示记录;

——CX□□:CX表示程序、□□表示第几个程序;

——□□:记录的顺序号。

f)外来文件使用原有编号。

4.3 文件编制、审批、发放

4.3.1 办公室负责行政文件的起草、审核和发布;负责上级公文的阅办、处理、重要事项督办的管理;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工作手册》的编制、发放与修订。

4.3.2 文件的审核、批准

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策划管理体系文件,审核《质量手册》、批准《程序文件》。

分管副经理负责分管部门的第三层次文件批准。

4.3.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以是纸质或电子版本。纸质文件发放时,办公室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领用部门进行签字;电子版文件的发放,由办公室在内网下发通知,各部门负责接收文件。

4.4 文件保管和使用

各部门领用到文件后,应由专人妥善保管,不得外借,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电子文档文件应做好标识,加以控制和保护。

4.5 文件修订、评审

文件的修改有局部修改、换页或更改版次等方式,修改方式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手册》的更改由各部门填写《文件修改审批表》上报办公室,修改内容须办公室确认后,报原审批人批准后由办公室实施修改。

每年可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对文件的适宜性进行评审。评审后的文件如需进行修订,可按4.6的要求进行。

4.6 外来文件的控制

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文件的收集、查询、编目,及时获取有效版本的文件,在公司内部发布。

4.7 文件的作废

若因某种原因需求保存的作废文件,由各部门在文件上做好相应的标识。行政管理文件的作废,由办公室回收后,分管领导审批后统一实施销毁。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作废,由办公室进行回收,原审批人批准后,办公室实施销毁。

5 相关文件

5.1 《记录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发文登记表 CX01-JL-01

6.2 收文登记表 CX01-JL-02

6.3 有效文件清单 CX01-JL-03

6.4 文件修改审批表 CX01-JL-04

4.记录控制

GB/T 19001-2008标准条款内容:

4.2.4 记录控制

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

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第一,在实践过程中,不少的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都感到记录方面的繁琐,其实不然,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吃透该条款的内涵实质。该条款仅仅需要对“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而不是所有的记录都需要控制。控制记录的目的在于:

(1)提供客观证据;

(2)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3)用于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

第二,记录应便于检索。

第三,记录应字迹清晰,便于识别。

第四,应编写成形成文件的程序,在程序中规定关于记录的六个方面的控制。具体见以下案例。

案例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提供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对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记录标识明确、编写规范、便于识别、查阅和可追溯。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等控制,适用于本公司标准化管理活动所有记录的控制,包括对外来记录的控制。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本公司记录的统一归档、保存、标识和查阅的控制。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记录的填写、编号、收集、整理、编目、临时保管和移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获取记录表式

各部门应收集、整理本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记录表格,填写本部门《记录清单》,包括电子表格或书面表格,以提供日常工作中使用。

4.2 记录的填写

a)记录填写应及时,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精确,文字准确、简练,手续齐全,保证其记录的客观性、有效性、符合性;

b)记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准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如用打印机打印,记录人员应签字或加盖印章认可;

c)记录形成的图像必须加以文字说明;

d)记录中规定的内容应逐项填写,不得少填或漏填,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划斜线表示;

e)记录中的签名,无论身份、职位如何,必须使用全名,不得用姓氏或职务代替;

f)记录中的客观数据和文字不得随意更改,必须更改时,更改人员应在适当的部位签名或加盖印章以示责任,不得使用涂改液等其他隐瞒真相的方法。

4.3 记录的编号

办公室负责对各种记录进行标识、编号,以便于识别与检索。记录表格的编号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编号原则。

记录填写后,填写人员应进行适宜的编号,便于检索或查阅。

4.4 记录收集编目

各部门应对产生的记录按时间区段或特定的事项进行汇集并分类。

各部门对记录应进行编目,并根据记录的特点,以“每月”或“每年”或“特定的事项”分类立卷。

4.5 记录归档

所有记录应编号并汇集成目录清单,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改。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兼职资料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记录进行标识,汇集、编目和保存。

记录归档的控制,具体执行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

4.6 记录的保存

a)各部门应将记录放入文件柜妥善保存,记录在文件柜中应分类存放,并对区位做出标识;

b)记录的保存期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c)文件柜应注意防潮、防霉,并由专人保管,注意安全;

d)记录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保存,如使用硬盘拷贝或电子媒体。

4.7 记录查阅

查阅档案的记录,应经领导同意,并办理查阅手续。

记录的保管应便于检索,需复制者应经过领导的批准,并在保管人处登记。

4.8 记录的销毁

记录超过保存期限,经领导批准后,由保管人员登记后销毁。

4.9 相关要求

记录作为文件使用和保管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 相关文件

5.1 《文件管理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记录清单 CX02-JL-01

思考题:

1.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有哪几类?

2.如何对文件进行控制?

3.如何对记录进行控制?

4.记录是不是文件?为什么要按照4.2.4对记录实施控制?

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_质量管理与审核

第二节 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

一、基本概念

(1)认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其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2)认可: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从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二、我国的认证认可管理机构

1.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英文简称:CNCA)

CNCA成立于2001年8月29日,是综合协调、管理、监督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的组织。该组织的职责主要包括:

第一,制定并实施国家认证认可、质量安全许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二,制定并实施我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监督、管理认可机构和人员注册机构。

第三,拟定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制定并发布认证标志、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工作。

第四,负责进出口视频和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卫生注册登记的评审和注册等工作。

第五,根据相关规定、负责认证、咨询、从事认证业务的检验机构的资质审核和监督;依法监督管理外国相关机构在境内的活动;受理有关认证认可的投诉和申诉并组织查处;依法规范和监督市场认证行为,指导和推动认证中介服务组织的改革;监督、规范、管理自愿性认证咨询与培训等中介服务和技术评价行为。

第六,管理相关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和资格认定工作,组织实施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和资格认定工作。

第七,负责对承担强制性认证和安全质量许可的认证机构和承担相关认证检测业务的实验室、检验检疫和鉴定等机构技术能力和资质的审核。

第八,管理和协调以政府名义参加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国际活动,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国际评审员与认证协会、国际实验室认可论坛、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等国际或区域性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合格评定工作,签署与合格评定有关的协议、协定和议定书;归口协调和监督以非政府组织名义参加国际或区域性合格评定组织的活动。

第九,负责与认证认可有关的国际准则、指南和标准的研究和宣传贯彻工作,管理认证认可及相关的合格评定的信息统计,承办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实施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协议中有关认证认可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第十,研究拟定认证认可收费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对收费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管理下属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和办事机构。

第十二,承办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2.我国的认可机构

经国家认监委授权的认可机构有两个,分别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CNAS),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英文简称:CCAA)。

3.认可机构的职责

第一,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工作的方针政策;

第二,受理认证申请并组织实施认证审核;

第三,批准注册、颁发认证证书并向相关认可机构和主管部门定期通报认证信息;

第四,定期发布获证组织名录和认证公告;

第五,负责对获证组织进行监督审核和复评;

第六,负责对认证证书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恢复、撤销和注销进行管理;

第七,对分支机构和聘用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

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的申请;

(2)认证机构受理组织提出的申请要求,并组织技术人员对申请和双方拟定的认证合同进行评审,如果评审没有被通过,则重新协商或者终止合同,如果评审通过,则双方签订认证合同(协议)。

3.审核的启动

3.1 确定审核组长。认证机构中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应为每一次审核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为此次审核的所有阶段的工作负责。

3.1.1 审核组长应具备下列条件:

(1)应为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注册的相应管理体系的审核员或者高级审核员;

(2)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处理审核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3)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广泛的相关技术知识;

(4)具有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做出判断的能力。

3.1.2 审核组长的任务和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核进行策划并在审核中有效地利用资源(包括编制审核计划、分配审核计划等);

(2)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为实习审核员提供指导和指南;

(3)主持首、末次会议;

(4)控制和协调审核活动(包括组织审核组内部沟通和防止、解决审核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的冲突);

(5)组织审核组内部沟通,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和认证机构进行沟通;

(6)组织审核组评审审核发现并得出审核结论;

(7)组织编制和完成审核报告;

(8)履行和完成审核员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3.2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3.2.1 审核的目的

管理体系的审核分为初次审核、监督审核、再认证。其中,初次审核又分为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上述三种审核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

初次审核是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进行的第一次正式的审核,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是:对照审核准则,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初步判断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第二阶段审核作准备。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是:确认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验证其是否有效运行,以决定是否推荐认证。

监督审核的目的是:确认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以及是否持续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决定是否推荐保持认证。

再认证的目的是:确认受审核方的整个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适宜性,决定是否推荐再认证。

总之,确定审核的目的,包括:

第一,确定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第二,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第三,评价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

第四,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3.2.2 审核的范围

审核范围是指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包括实际位置、组织单元、受审核方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时期的描述。

第一,审核范围的确定。

a.按照组织的管理权限确定审核范围

根据组织的管理权限来确定审核范围,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审核范围应是组织的管理者行使权限并承担管理风险的范围,对组织的管理者在行政管理上,不能承担风险的区域,不能界定在审核范围内;

b)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目标、管理方案,提供人、财、物来实现其方针和目标,这样的管理范围可以界定为审核范围;

c)对管理者来说,在其管理范围内已经明确规定其可能导致事故、不符合的风险活动的责任范围可以界定为审核范围。

审核组在实施审核时,应覆盖上述范围。

b.按照组织的产品范围确定审核范围

也就是按照组织提供的产品来界定审核范围,一般情况下,组织的产品生产区域可能在一个区域,也可能在多个区域,在确定审核范围时,产品的各个实现过程,必须在组织的控制范围内,如果产品的实现过程没有在组织的控制范围内,那么该产品的范围不能界定为审核范围。

c.按照组织的活动范围来确定审核范围

活动范围是指组织与产品有关的生产、服务、管理活动,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审核范围必须包含管理体系覆盖的全部活动,如果资质的主要活动和其他活动有关联,那么要分析与主要活动有关联的那些活动的风险是否有独立性,据此决定是否将与主要活动有关联的其他活动也纳入审核范围内;

b)对于没有纳入组织的管理体系但又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的活动,要分析这些活动是否具有独立性,据此决定是否将其纳入审核范围。

d.根据组织的现场区域决定审核区域

组织的现场区域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现场。但确定审核范围时,审核范围应是组织的管理权限覆盖下的区域。

对于较复杂的现场审核的情况,确定审核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当组织有几个相似的现场时,例如:相似的活动、由相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控制管理、在同一个管理体系内运行且都实行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这时可以进行抽样审核;

b)当一个组织由具备不同的职能部门或者联合体构成,且从事的活动和风险也各不相同,这时,应对所有现场列入审核范围;

c)临时现场(例如,临时搭建的工棚、车间),只要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之内,都要列入审核范围;

d)对于无法确定的现场区域(例如,流动服务站),应将组织的服务范围列入审核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覆盖了多个现场,假设在一个现场发现了不符合,其纠正措施程序应适用于认证证书覆盖的全部现场。

第二,确定审核范围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审核范围涉及审核的区域位置、内容、审核的专业,在确定审核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审核所依据的标准或其他文件;

b.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是组织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所以,应将与产品或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审核的范围;

c.审核所覆盖时期及管理权限所覆盖的管理范围;

d.组织申请认证所覆盖的产品及其活动;

e.组织申请认证的实际地理位置和组织单元;组织单元是指组织内的职能部门、车间、办公室、外派机构等,地理位置包括组织所在地的街道、门牌号或者经纬度等;

f.风险及其影响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与受审核方的风险有关的活动、产品都应纳入审核范围,除非这些活动或者产品是独立的可以分别开来;

g.受审核方的特定要求,例如,受审核方要求排除在审核范围之外的活动、产品、地理位置等。

第三,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确定的程序。

审核范围在管理体系的审核中贯彻始终,根据审核范围的情况,最终确定认证范围。确定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一般依据以下程序:

a.申请认证的组织提出认证的范围;

b.认证机构接受认证申请后,经评审决定接受申请后,在和申请的组织签订的合同内写明认证范围,据此,决定今后的审核范围。

c.审核组通过现场审核对审核范围进行确认,如果审核范围发生变化,应写明变化的理由。

d.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组的审核报告和其他材料,进行审批确定,并在认证证书中写明认证范围。

第四,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的区别(表4-1)。

表4-1 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的区别

img37

3.2.3 审核准则的确定

受审核方的审核准则包括:受审核方的方针、程序、法律法规的要求、操作文件的要求。

3.3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确定审核是否可行,应考虑以下因素:

(1)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一般情况下,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至少三个月以上;

(2)受审核方已经进行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能为审核提供充分的运行证据;

(3)受审核方的生产服务及其他活动能正常开展;

(4)受审核方提交了管理体系的文件;

(5)受审核方已经申请了认证范围;

(6)受审核方在文件评审、现场审核、时间安排都有人力物力上的保障。

如果受审核方具备了上述条件,就具备了审核的可行性;如果经确认受审核方不具备上述审核的可行性,那么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者审核组长应与受审核方协商,并向认证机构提出推迟审核时间、变更审核的目的、调整审核的范围等要求。

3.4 选择审核组

当确定审核可行之后,认证机构应确定审核组,一般情况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审核员、实习审核员、技术专家组成。实习审核员是审核组成员,但不能独立承担审核任务,技术专家是审核组成员但不承担审核任务。

组成审核组应考虑以下因素:

(1)根据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确定审核组的人选、人数和技术专家;

(2)根据审核工作量的大小确定审核所需人日数;

(3)审核组成员需要得到受审核方的确认。如受审核方认为审核组成员与本组织要求不相符,可以向认证机构提出更换审核组成员的建议,如果受审核方的要求是合理的,认证机构应考虑调整更换相关的审核组成员。

3.5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

审核组建立以后,认证机构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者审核组长应就审核有关的事宜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联系的目的是:

(1)确定受审核方的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方式;

(2)审核的时间安排;

(3)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

(4)审核中沟通的渠道;

(5)与审核有关的其他事宜的沟通。

4.文件的评审

在现场审核前,应当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确定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影响审核实施的有效性,文件评审可以推迟到现场活动开始时,如果发现文件不适宜、不充分,审核组长应当通知审核委托方和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以及受审核方,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或者暂停直到有关文件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件评审通常由认证机构指定的审核组组长进行,也可以是由认证机构指定的其他审核员进行。

文件评审的依据是管理体系的标准和适应的法律法规。

在进行文件评审时,要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的文件架构,核实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是有效版本,依据管理体系标准和适应的法律法规对受审核方的文件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价。如果管理体系的文件不充分、不适宜,可请受审核方提供所需审查的文件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的意见和结论。

文件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体系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岗位职责等。

对于管理体系主要文件的评审内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否阐述了组织的方针;

第二,各相关职能与层次的职责与质量目标;

第三,文件的查询路径;

第四,是否覆盖了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适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于程序文件的评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程序文件是否包含了管理体系标准中要求建立并保持的程序;

第二,已经建立的程序是否满足了管理体系标准中对要素的所有要求;

第三,每一个程序是否清楚地阐明了该程序的目的、范围、运行的职责等;

第四,程序文件之间以及程序性文件和操作文件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

文件评审的意见或者建议只需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不需要指出修改的建议更不能代替受审核方进行修改。

文件评审的结论一般分为:符合、不符合、部分不符合。文件评审符合以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审核工作,如果文件评审结论是“部分不符合”一般要求受审核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文件进行修改。修改后,可以在第一阶段审核或现场审核时进行验证。如果文件评审的结论是“不符合”,一般情况下应停止下一步的审核工作,待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继续审核工作。

5.现场审核的准备

现场审核的准备包括编写审核计划、审核组成员分配工作、准备审核工作文件三方面的工作。

5.1 审核计划的编制

审核计划是对一次具体的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是审核组和受审核方就审核的事宜进行沟通的文件之一。编写审核计划的工作由审核组长完成。并与受审核方交流,得到受审核方的确认后,经认证机构有关授权人员批准后实施。审核计划的修改应当在征得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审核委托方的同意后实施。

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的日期和地点、现场审核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审核组成员、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等。

审核分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由于这两个阶段的审核目的不同,所以编写审核计划时应予以区别,第一阶段的审核目的是:评价管理体系的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初步评价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运行的基本情况,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准备。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是:确认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验证其是否有效运行,以决定是否推荐认证注册。

审核的准则是指管理体系标准、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组织的方针。

审核的范围包括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涉及的地理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单元、过程等。第一阶段审核的范围是所有现场和主要职能部门,第二阶段审核的范围是所有现场和部门。

审核的日期和地点是指审核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以及受审核方的现场地址。

现场审核预期的时间和期限是指审核的日程安排。

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是指在审核专业性较强的区域时,应配备专业审核员与技术专家以及专业设备等。关于审核计划的具体案例可见本书第二章第八节。

5.1.1 审核时间的确定

编制审核计划时,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审核时间的确定,在确定审核时间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受审核方的规模和类型,受审核方的员工人数、区域分布、风险大小决定了审核人日数的多少(审核人日是指一个审核员一天工作八小时是一个人日,如果一个审核员工作两天就是两个人日,两个审核员工作三天就是六个人日)。

(2)受审核方的场所,受审核方的现场分多现场和单一现场,前者用的时间比后者要多。

在审核时间的安排上一般采用两人三天或者三人两天。但不可搞极端的安排,例如,一人六天或者六人一天。因为前者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容易造成评判的误差,后者由于缺乏沟通的时间而造成判断的不统一。

5.1.2 审核方式的确定

(1)按部门审核就是以该部门涵盖的主要过程为主线实施审核。其优点是计划性强,节省时间。其缺点是内容分散,相关过程容易遗漏,所以按部门进行审核应认真策划、编好检查表、及时沟通以避免该方法的缺点。

在初次审核中,如何审核一个部门?审核一个部门时,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审核体系内的职责权限(5.5.1);

b.审核各岗位人员对组织的质量方针的理解(5.3);

c.审核部门的目标及其完成情况(5.5.4);

d.主责过程必查,付责过程选查;

e.审核时要涵盖标准全部要求;

f.注意抽样样本和样本量的合理性;

g.注重审核过程中,客观证据的获得;

h.注意受审核方PDCA方法的使用;

i.注意询问有无改进的需求;

j.注意审核思路的选择。

(2)按过程审核。按过程审核就是以组织的每个主要过程为主线实施审核,例如,在审核天文学院时,天文学院共有12个系,我们可以分别以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学生管理过程为主线分别实施审核,在审核教学过程时,全院所有的系和教务处都进行审核。其优点是目标集中、明确,运用标准、体系文件对照判断的误差小。缺点是审核线路多,难确定受审核部门的具体时间,效率低。

在初次审核中,如何审核一个过程?审核一个过程时,一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查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文件要求时);

b.主责部门人员必查,相关部门选查;

c.审核时要涵盖标准全部要求,列出审核项目、重点;

d.注重审核过程中,客观证据的获得;

e.注意受审核方PDCA方法的使用;

f.注意询问有无改进的需求;

g.注意审核思路的选择。

(3)顺向追踪审核。逆向追踪审核就是以体系和过程运作的顺序为主线实施的审核。其优点是可系统、全面地审核运作过程,没有遗漏,问题集中,有针对性,易于发现问题。缺点是费时长,不易突出审核重点,问题复杂,难以掌握。

5.2 审核组分配工作

在审核前,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通过内部沟通将要实施的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予以说明,并请专业审核员与技术专家介绍受审核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重点区域及其特点,在对审核组其他成员进行适当培训后,分配审核工作任务。审核组具体审核工作的分配情况,请见本书第二章第八节。

5.3 准备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工作文件包括:检查表、审核抽样计划、记录信息的表格。

检查表当中通常包括抽样计划,是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时的参考。一般情况下,检查表是由审核员按照各自的审核任务进行编制,最终由审核组长把关批准。检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审核内容,即查什么?第二,审核的方法,即怎么查?第三,审核的对象,即找谁查?到哪查?

在编制检查表时,应该避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将管理体系的要求,一字不差地变成疑问句;第二,忽视对审核对象、审核方法和抽样计划的策划;第三,仅仅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检查表,忽视了受审核方的活动;第四,对于受审核方的以往的审核结果和过程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在检查表的编写当中。

在使用检查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检查表是审核员的工作文件,不能把检查表交给受审核方。

第二,检查表是审核员审核活动的参考文件,所以,在审核过程中应避免按照检查表的内容照本宣科,而是应充分利用好“问”、“查”、“看”等方法,借鉴检查表的提示,完成审核任务。

第三,现场审核情况复杂,如果一味地按照检查表审核,就会出现因编写检查表时考虑不周,而出现审核不完全、不客观等现象,影响审核的客观公正性。

检查表的规范性文本参见案例一(表4-2)。

案例一

表4-2 天文学院办公室检查表

img38

(续表)

img39

(续表)

img40

(续表)

img41

由于审核的时间限制和审核员的精力有限,审核工作不能做到把审核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予以检查,所以,抽样就成为审核的基本方法之一。正因如此,不可避免的是抽样有较大的风险和局限性。通过抽样发现的不符合,并不能代表所有这样的工作都是不符合,以此类推,抽样发现的符合,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工作都符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抽样时做到抽样有代表性以保证审核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抽样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抽样的样本和总体。

第二,确定抽取样本量,一般情况下,样本量是样本总量的二次方根。

第三,为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审核员应该亲自抽样。

第四,要保证抽样覆盖面,抽样时要考虑不同的部门、活动都要抽取适当的样本,避免遗漏。

6.现场审核的实施

现场审核的实施包括首次会议、审核中的沟通、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收集和验证信息、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审核结论、举行末次会议。

6.1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以及受审核方的代表和受审核方的管理层成员参加,会议的时间一般30分钟左右。与会人员都要签到,并由审核组保留签到记录。

首次会议上,一般应有以下内容:

第一,审核组组长和受审核方的代表分别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在审核中的职责和受审核方的管理层成员和职务。

第二,审核组组长在首次会议上说明此次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

第三,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确定审核的日程安排,介绍审核的方法和要求。

第四,审核组组长说明审核中与受审核方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

第五,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说明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以及审核中资源的需要。

第六,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说明审核的实施和投诉、申诉的方法和渠道。

第七,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承诺保密的事项。

第八,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接受受审核方的问询并予以解答。

首次会议签到表的规范性文本参见案例二(表4-3)。

案例二

表4-3 首次会议签到表

img42

img43

6.2 审核中的沟通

审核中的沟通包括审核组内部沟通和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以及审核组与认证机构的沟通。

(1)审核组内部沟通。

第一,审核活动中审核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调整。

第二,审核组针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的沟通,例如,受审核方出现了严重不合格、审核证据表明受审核方的重要活动没有被纳入认证范围内、审核范围内本该实施的活动或者过程缺乏实施的证据等等。

第三,审核员之间证据的互补。

第四,审核过程中超出审核范围,但是确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第五,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的确定,审核结论的形成。

第六,审核后续活动的安排。

(2)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沟通。

第一,深化计划的实施和进展情况以及可能需要调整的审核计划的沟通。

第二,当审核组通过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发现可能发生紧急或者重大风险或者需要引起受审核方的关注时的沟通。

第三,可能导致审核范围发生变更任何情况的沟通。

第四,到审核组获得的审核证据感到不能达到审核目的时,审核组长需要向受审核方说明情况,并商定采取的适当措施,包括审核计划、审核目的、审核范围的更改甚至审核的终止等。

第五,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的整体情况以及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评价等。

(3)审核组与认证机构的沟通。

第一,审核时间和审核计划的调整。

第二,需要时,审核组向认证机构报告审核证据显示受审核方的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或者重大风险或者在审核范围之外的需要引起受审核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审核证据显示审核目的不能达到或者审核范围需要调整。

第四,审核组和受审核方有分歧以及审核无法继续下去等情况。

6.3 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

向导和观察员可以与审核组同行,但不能参与审核,也不应干扰和影响审核的实施。

由于审核组成员到一个组织后,不熟悉组织的地理位置、不熟悉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所以,为了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向导对审核组成员予以引导。

向导有以下职责:

第一,为审核组和受审核方建立沟通的渠道提供方便,必要的时候,做出沟通的安排。

第二,引导审核组成员顺利到达审核的现场。

第三,向审核组成员说明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要求。

第四,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组的审核工作予以见证。

第五,对审核组在审核证据方面,作出必要的澄清和说明。

6.4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审核的过程就是获得客观证据并对其对照审核准则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信息收集并对收集到的信息予以验证以获得可靠的证据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就变得极其重要。因为只有被证实的信息才可以作为审核证据。

(1)信息的收集。一般情况下,收集信息的渠道包括:

第一,面谈。面谈就是审核员通过和员工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得审核证据的途径。面谈时,审核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面谈人员应该来自审核范围内的参与活动、过程的层次或职能部门;②审核员在面谈时,应该在被面谈人员的正常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进行;③面谈前,审核员应解释面谈和记录的原因,并让被面谈人处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内,为此,审核员可以让对方先从描述其工作开始;④审核员应到避免引导性的提问;⑤面谈临终,审核员和被面谈者应该共同总结和确认面谈的结果,并表示感谢。

第二,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审核员通过现场观察可以直观地获得受审核方的审核证据。

现场观察一般适应于获取设备设施的标识、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员工的现场操作情况、法律法规及生产规范的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核证据。现场观察往往按照生产服务的流程,从流程的开始一直到流程的结束。

第三,查阅文件和记录。在审核过程中,查阅文件和记录是审核活动常用的方法。审核员通过查阅文件和记录寻找受审核方在运行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审核证据。例如,查阅员工档案,可以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审核证据;查阅顾客满意度调查,可以获得数据分析、纠正预防措施方面的审核证据;查阅科研立项书,可以获得设计开发方面的审核证据等等。通常情况下,审核员一般都根据自己的审核分工,按照标准的要求查阅有关的文件和记录。

(2)信息的验证。审核证据是指与审核准则有关的能够被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收集信息仅仅完成了获得审核证据的一个环节,对于收集的信息能不能作为审核证据关键还要看这些信息能不能被证实。所以,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验证,以获得审核证据。

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面谈获得的信息,通过查阅文件或者查看记录予以验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逐一进行验证。在查阅文件或者查看记录获得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现场观察予以验证等等。

6.5 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是指将获得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例如,审核组成员在审核中发现一名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和眼镜。其中,“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没有按照本企业电焊工操作规程要求佩戴口罩和眼镜”是审核证据,“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和眼镜,不符合本企业电焊工操作规程”是审核发现。再如,审核组成员在审核电视机厂的显像管车间时,发现胜任者上岗,否则继续培训直到能胜任工作为止。其中,“该车间针对生产工人不能熟练掌握显像管生产技术的问题,集中一周的时间对工人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就是审核证据,“该车间针对生产工人不能熟练掌握显像管生产技术的问题,集中一周的时间对工人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符合ISO9001:2008标准的6.2b,这是审核发现。

当审核组确定审核发现不符合审核准则时,通常将其定为不符合项,并对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形成审核报告。

不符合项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文件性不符合:受审核方的文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实施性不符合:受审核方没有按照标准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实施。

第三,效果性不符合:受审核方按照标准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了实施,但是,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实施效果没有满足标准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不符合项按照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

受审核方的不符合达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就构成了一般不符合:

第一,不符合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影响是轻微的。

第二,在管理体系要素和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方面的不符合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

如果受审核方的不符合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就构成了严重不符合:

第一,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

第二,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或者标准要求的不符合。

第三,一般不符合没有按期纠正,又没有正当理由的不符合。

第四,目标没有实现又没有经过评审采取必要的措施的不符合。

第五,管理体系系统性失效或者关键过程重复失效,又没有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

审核组在确定不符合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符合事实应描述准确、清晰、具体。

第二,表述不符合事实时,不能强调客观因素,不能点名道姓;不能用刺激性语言。

第三,对不符合项的文字表述力求简洁,不能用模糊语言,例如,可能、少数、某些、差不多……

第四,对不符合项违反审核准则的判断应准确。

第五,对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的分级应客观反映不符合的实际影响和产生的后果。

第六,应请受审核方确认不符合事实,并经审核组长签字确认。

第七,对于审核组和受审核方有分歧的不符合项,审核组应该记录,必要时向认证机构陈述情况,由认证机构做出最后决定。

第八,审核组应以不符合报告的形式将不符合项提交给受审核方。

不符合报告的规范性文本见案例三(表4-4)。

案例三

表4-4 不符合报告

img44

(续表)

img45

注:①此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受审核方,两份由审核组带回中心。

②“纠正措施验证结论”栏由审核组长验证并填写。

6.6 准备审核结论

审核结论是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审核结果一般有三种:推荐通过认证、有条件推荐通过认证和不推荐通过认证。

(1)推荐通过认证:审核组在审核中没有发现不符合项或者发现少量的一般不符合项,并且审核组发现的少量的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可以在现场采取纠正措施或者在现场审核结束后短时间内,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经审核组验证有效后,审核组可以做出“推荐通过认证”的审核结论。

(2)有条件推荐通过认证:审核组在现场中发现少量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或者受审核方在现场审核期间没有采取纠正措施,或者没有全部完成纠正措施,审核组可以做出“有条件推荐通过认证”的审核结论。待到受审核方在审核组约定的时间内将所有不符合项全部采取纠正措施,并经审核组验证有效,对所有不符合项予以关闭后,审核组可以将“有条件推荐通过认证”改为“推荐通过认证”。

(3)不推荐通过认证:审核组在审核中发现系统严重失效或者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等严重不符合项的出现,审核组可以做出“不推荐通过认证”的审核结论。待到受审核方对所有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后,重新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审核组向认证机构作出的审核结论仅供认证机构参考,受审核方能否获得认证注册需要认证机构做出最终决定。并将认证机构的最终决定由认证机构书面通知受审核方。

7.举行末次会议

在完成所有的审核活动后,就要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是现场审核的结束总结会议,该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的最高管理者和其他管理者参加,会议时间在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审核组负责做好会议记录和参会人员签到。

末次会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感谢受审核方的配合和对审核组工作在审核期间的支持。

第二,重申审核的目的、审核准则和审核范围。

第三,公布审核发现。

第四,宣布审核结论。

第五,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的完成时间。

第六,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做概括发言。

第七,再次对受审核方在本次审核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宣布末次会议结束。

7.审核报告的编写、批准和分发

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审核的范围、审核委托方、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结论等。

审核组长负责审核报告的编写,并按照认证机构规定的要求,及时提交给认证机构,确因某些原因不能按时提交者,应及时向认证机构说明延误的原因,并商定提交日期。

认证机构在接到审核组长提交的审核报告后,应按照规定,对审核报告进行评审和批准。经认证机构批准的审核报告,应该按照认证机构的规定分发给受审核方。

审核报告归认证机构所有,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报告的持有者负有对审核报告保密的责任。关于审核报告的案例可见第二章的8.2.2。

8.审核的完成

当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已经完成,并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以后,审核活动即告结束。

9.审核的后续活动

通常情况下,审核的后续活动不是审核的一部分,但却是认证的一部分。审核的后续活动包括:受审核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或改进措施,认证机构根据和受审核方的约定对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认证机构委派的审核员在对受审核方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验证时,一般采用以下方式:

在现场审核的验证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组可以在审核结束前对其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如果受审核方确实实施了纠正措施,并且措施有效,可以现场关闭此不合格项。

第一,书面验证。

第二,对于轻微不合格项且纠正措施的实施的有效性可验证。

对于轻微的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在审核期间就立即以通过书面材料予以判断,审核员可以根据受审核方提供的书面材料,对其实施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予以书面验证,如果验证表明受审核方确实实施了纠正措施,并且措施有效,可以关闭此不合格项。

第三,在随后的审核中验证。

对于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纠正预防措施,根据受审核方提交的纠正预防计划,经认证机构批准,可以在随后的审核中予以验证。如果验证表明受审核方确实实施了纠正措施,并且措施有效,可以关闭此不合格项。

第四,对于必须到受审核方的现场进行验证的不符合项,应再次派审核员进行现场验证,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如果验证表明受审核方确实实施了纠正措施,并且措施有效,可以关闭此不合格项。

10.监督审核

监督审核是认证机构对获证组织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活动。在获证组织的认证证书的三年有效期内,两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如果遇到获证组织的管理体系在运行期间发生了变更,那么,认证机构应该针对这些变更进行追加审核。追加审核仅仅涉及与变更有关的活动或者区域。

监督审核的目的是验证获证组织是否实施、保持并有效运行管理体系,以确定是否保持认证资格。

监督审核要组成由熟悉受审核方专业的人员参加的审核组,并按照审核计划、编制检查表并做好审核记录,审核完毕向认证机构提交监督审核报告,作为获证组织保持获证资格认证的依据。同等情况下,监督审核的人日数是为初审时第二阶段的三分之一。每次监督审核的范围可以不涉及受审核方的主要过程、活动、职能,但是三次认证审核要覆盖认证有效期的全部要素、过程、职能、区域。但是对于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顾客满意等是每次监督审核的必查内容。同时对于上次审核的遗留问题也是每次监督审核要复查的内容。

对于监督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认证机构可以根据监督审核的结果,做出:“保持认证”、“认证暂停”、“认证撤销”、“认证注销”中的一种决定,并将决定书面通知受审核方。

如果获证组织经监督审核发现:实施、保持、持续改进了管理体系,其运行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那么,经认证机构评审后可以给予保持认证资格。

如果获证组织未经认证机构同意,对获准认证的管理体系进行了变更并因此影响了认证的范围,或者认证组织没有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且验证程度尚不足以撤销认证,或者组织的认证证书、标志的使用不符合认证机构的规定,或者发生了严重的事故,或者没有按期缴纳认证费,那么认证机构将对获证组织暂停认证资格,并书面通知获证组织。

如果获证组织在收到暂停认证的书面通知后,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发生了重大事故或严重不符合,或者发生了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签订的协议中规定的构成撤销的事情发生,获证组织的认证证书将被撤销。

如果获证组织不愿意继续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的要求或者认证证书有效期期满后,获证组织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认证机构提出新的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可以注销其认证资格。

11.再认证审核

再认证审核是在获证组织运行管理体系一个认证周期即将结束,获证组织一般在认证证书有效期期满前约40天左右,向认证机构重新提出认证申请要求,认证机构据此确认获证组织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持续符合性与有效性以及持续适宜性并评价获证组织是否持续满足管理体系的标准而进行的审核。

再认证审核的程序基本等同于初审,并考虑管理体系认证周期内的运行绩效,但如果获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应考虑有第一阶段审核。

再认证审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审核;

第一,再认证范围内整个体系的有效性、相关性和适宜性。

第二,组织的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情况。

第三,对于在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认证机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认证机构应根据再认证审核的结果,以及认证周期内管理体系的评价结果等情况,做出是否更新认证的决定。

12.特殊审核

在正常审核(例如初审、监督审核)不能满足获证组织的要求或者获证组织出现了重大变化,例如,获证组织需要扩大认证范围、认证证书的临时变更、认证组织出现了重大投诉现象等等特殊情况而进行的审核叫特殊审核。

有下列情况发生时,认证机构可以启动特殊审核:

第一,获证组织有重大投诉时间的发生。

第二,获证组织的证书被暂停以后,决定要重新恢复证书。

第三,认证范围发生变化(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和监督审核一起进行)。

青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指标体系研究_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3

青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指标体系研究

青岛市统计局课题组

“十二五”时期,是青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率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由于“调结构、转方式”任务的艰巨性、过程的长期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符合青岛市实际的“转方式”指标体系,及时反映青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及成效,进而更加有效地推动青岛转型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其实质就是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反映和评价青岛是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遵循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获取性原则构建,具体包含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民生六个方面57项指标,体现青岛市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六项基本要求:坚持率先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改革发展各领域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谋发展,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开放发展,立足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和海洋科研优势,加强与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流协作,提升青岛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和谐发展,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宜居城市。

img1

图1 “转方式”评价指数指标体系构成

二、青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指标体系测算情况

根据评价指数指标体系,整理了2008~2010年青岛市相关资料,收集了上海、杭州、深圳、大连、宁波、苏州、天津、厦门等国内先进城市的部分资料;对2009年和201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测算结果:2009年综合指数为104.51,2010年综合指数为106.11,2010年高于2009年1.60个点。这说明:青岛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0年比2009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从六大类标来看,需求结构、质量效益和民生指标数值2010年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0.634、0.208和0.629,说明青岛市在这些方面2010年比2009年改善更加明显。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指标进步并不显著,2010年仅比2009年的指标数值分别增加了0.027、0.071和0.034,说明这些方面的2010年调整变化比2009年有一定提高,但幅度不大。

img2

图2 六大类评价指标指数

三、通过指数评价体系看青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状

从测算结果看,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启动内需、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在改善民生、调整以外需和投资为主的需求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等方面成效较为明显,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

服务业保持向好发展势头。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2008年占44.2%,2009年达到45.4%,2010年进一步提升到46.4%。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由2008年的47.5%提升到2009年的48.4%,2010年达48.8%。

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较好发展。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0.41%下降到2009年的9.71%,2010年又提升到9.84%;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8年为50.3%、2009年为50.9%、2010年达到51.5%。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由2008年的14%提升到2009年的16.5%,2010年进一步提升到17%。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现代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用机械总动力2008年697.38万千瓦时,2009年719.33万千瓦时,2010年提高到764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由2008年的74%、2009年的75.1%提升到2010年的75.9%。2010年农用机械总动力增加速度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升速度均高于2009年。

(二)要素结构优化明显,科技、人才资源进一步聚集

科技投入增加,千人科技人员比由2009年的0.82‰提升到2010年的0.97‰;市本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2009年和2010年均保持在1.3%的水平;劳动力向服务业聚集,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由2008年的37.1%、2009年的38%提升到2010年的39.1%;互联网普及程度提升速度加快,互联网用户比例由2008年的0.17%、2009年的0.19%提升到2010年的0.216%。

(三)需求结构:有所调整,但优化力度较小

投资结构持续调整,向优趋势明显。投资向服务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倾斜,服务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2008年为49.6%、2009年为53.1%、2010年提升到56.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9年为67.5%、2010年提升到67.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2008年为4%、2009年为5.8%,2010年提升到13.3%,而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8年为16.31%、2009年为13.55%、2010年为12.14%,虽然出现下降,但下降的势头减小。出口结构在调整中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2008年为41.6%、2009年为38.4%、2010年为38.9%,基本恢复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2008年为11.5%、2009年为10.8%、2010年为9.8%,下降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服务外包增长快,增速由2009年的127%提升到2010年的168.5%。消费需求启动难度较大,消费需求贡献率受金融危机等影响受到抑制,消费需求贡献率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居民消费占收入比重也呈下降趋势,2008年为73.3%、2009年为71.9%、2010年为70.1%。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随着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及各种优化、美化环境和节能降耗措施的采用,全市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2009年的33.1吨/亿元下降到2010年的28.6吨/亿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七区)由2009年的80.51%提高到2010年的8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9年的14.5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4.62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9年开始达到100%。

(五)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资源利用水平总体提升,但提升速度放慢,部分指标出现下降。单位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值由2009年的22.8元/平方米提升到2010年的40.62元/平方米;投资效果系数由2009年的18.4%提升到2010年的26.9%;能源产出率由2009年的1.24万元/吨标准煤提升到2010年的1.29万元/吨标准煤,但提升率比2009年低1.08个点;水资源使用由2009年的75.5万元/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51.72万元/立方米。

经济效益向好发展。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分别由2009年7.7%和80.1%提升到2010年的8%和83.3%;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双双提高,分别由2009年的9.23万元/人、11.03万元/人提升到2010年的10.49万元/人、12.45万元/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明显增加,2010年比2009年增加213件,增长38.6%。

(六)民生质量进一步改善

收入差距缩小,养老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2.42∶1缩小到2010年的2.37∶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10元/人提高到2010年162.6元/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840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947元/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09年的11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70万人;每千人床位数由2009年的4.3张增加到2010年的4.72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金支付率由2009年的68.9%提高到2010年的69.8%;城镇企业职工月均基本养老保险由2009年的1386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561元/人。

四、“转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青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新的增长点已经形成,但规模效应等尚未显现;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绿化等方面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民生的改善仍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薄弱环节,应当继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改革发展力度,让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青岛市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仍比较突出,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差距主要在第二、三产业,其中,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发展亟待加快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201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0.8%、49.9%和48.7%,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6.48%、45.07%和43.3%,第二产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均高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从工业内部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但发展势头有所减弱。200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16.5%,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2010年占17%,比上年仅提高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实力不强,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较弱小。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2010年,青岛市服务业总量比先进城市广州、深圳分别少3834.21亿元和2350.97亿元,比杭州、武汉、成都等同类城市分别少262.81亿元、182.32亿元和121.72亿元。其中,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从2008年的47.5%提高到2010年的48.8%,但比重仍未过半。青岛市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GDP中的比重不足一成(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84%)。

img3

图3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从趋势看,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等增长势头有所减慢,占比提升的速度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2010年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升速度低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2010年提升0.5个点,比上年少提升2个点。

(二)要素结构差距主要在投入不足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力量不强。部分先进城市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在4%左右,而青岛市刚超过2%。2008年和2009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分别为13%和11.3%,而同期天津分别为35.8%和14.6%。从人力资源看,千人科技人员比青岛市2010年仅为0.97‰,而深圳、杭州在2009年已超过2‰,2009年以上两市分别为2.97‰和2.2‰,上海2009年1.8‰,苏州1.69‰、其他如大连、宁波、天津、厦门均已超过1‰。

img4

图4 2009年千人科技人员比

(三)需求结构差距主要是内需中的消费动力不足

消费动力不足、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贡献率,从2008年的30.4%、2009年的28.7%到2010年进一步下降;横向看,先进城市中上海、宁波已超过50%(2008年和2009年上海分别为68.2%和57.9%,宁波分别为58.1%和51.6%),苏州超过40%(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44.1%和44.5%)。居民消费占收入比重,从2008年的73.3%下降到2010年的70.1%;横向看,先进城市中上海一直保持在72%以上水平,大连2010年达77.9%。从收入水平看,青岛市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在24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列第八和第六位,落后于经济总量第四位的水平,与上海、北京等城市差距更大,青岛市扩大消费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img5

图5 2009年消费需求贡献率

(四)经济发展质量差距主要在资源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财税占比不高

资源利用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土地利用水平综合效益有待提高。青岛市2008~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为34.4万元/立方米、75.5万元/立方米和51.72万元/立方米,单位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值分别为33元/平方米、22.8元/平方米和40.62元/平方米,利用水平出现波动。与先进城市比较,差距明显,能源产出率青岛市2010年青岛市1.29万元/吨标准煤,而2009年上海已达1.38万元/吨标准煤、深圳为1.89万元/吨标准煤、厦门为1.73万元/吨标准煤。

img6

(注:杭州为2008年数据)

图6 2009年能源产出率

从财税收入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青岛市2008年和2009年均为7.7%,2010年提高到8%,而同期先进城市中上海已达17%以上(2008的上海为17.4%、2010年为17%),同类城市杭州、宁波、厦门已超10%(2010年分别为11.3%、10.4%和14.1%),大连也接近10%(2010年9.7%);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青岛市2010年比上年提升3.2个点达83.3%,而同期先进城市中上海2010年为94.2%、杭州为97.1%、宁波为95.7%。

img7

图7 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

(五)生态环境差距主要在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青岛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空气质量、环境产生影响。青岛市城市空气环境优良率2008年为91%、2009年为91.2%、2010年90.7%,而深圳、大连、厦门等城市超过97%。从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看,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而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青岛市人均绿地面积2008年为14.53平方米,2009年为14.5平方米,2010年在全市加大绿化力度的带动下,增长到14.62平方米。从国内先进城市看,苏州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7平方米、深圳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杭州2010年达到14.94平方米。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要是初次分配结构不尽合理、收入差距仍较大

政府和企业收入比重有所提升,但劳动者报酬比重呈逐年降低态势。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青岛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分配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不高,2008年为48.9%、2009年为47.1%,2010年进一步下降。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占比有增加,政府收入的提高直接增加了政府财力,提高了宏观调控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企业收入的增加有效提高了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有生力量。居民收入比重的降低直接影响和制约居民消费和民生改善,应给予高度关注。

城乡收入差距仍较大。青岛城乡均取得了明显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民收入明显加快,但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城市居民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2倍以上。20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倍,2010年差距有所减小,城市收入是农村的2.37倍。从调查的20%中等收入家庭看,20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7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24元,两者相差12769元;2010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86元,两者相差12685元。

img8

图8 2008~2010年城乡中等收入水平

从发展的走势看,青岛市处于增长阶段,但增长的速度有回落。从发展的经验看,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高基础上加快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的调整困难越来越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难度越来越大。

五、加快青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创竞争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发展,要坚持国际眼光、世界标准、本土优势,抢抓机遇,在破解制约发展“瓶颈”上,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狠下工夫,促使青岛市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一)抓住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着力在产业结构调高、调优、调强上下工夫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各个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从青岛市产业发展看,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原则,全力发展蓝色经济,突出解决服务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结构高级化;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提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二)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着力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下工夫

长期以来,青岛市经济投资、出口强、消费弱的态势一直没改变。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打破“两强一弱”态势成为必然,稳强扶弱成为工作着力点。保持投资、出口的稳步发展;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三)抓住建设创新青岛的机遇,着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工夫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关键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要素结构,对青岛市来说,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为抓手,促进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加强产业创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型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共同支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培养、抓引进、关键在用好创新人才,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四)抓住建设宜居青岛、幸福城市的机遇,着力在城镇化推进上下工夫

城市化不仅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解决当前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入分配差别以及产业结构不协调、就业矛盾突出等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要稳步地推进城市化。青岛市的城市化率明显落后于发达城市,城市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

一是以稳妥推进城镇化为载体,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努力突破户籍、土地、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约,以壮大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民向县城、中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课题组组长

王东翔 青岛市统计局

课题组成员

林玉森 青岛市统计局

王 曦 青岛市统计局

韩君梁 青岛市统计局

青岛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_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

一、青岛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历程

青岛市的乡村医生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发展起来。1950年,卫生部提出在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乡设卫生委员,村设卫生员的计划,从农村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中选拔人才,培训基层的初级医务人员。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期,随着青岛市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集体经济的发展,全市农村普遍设立了卫生室,一般每30户设一名卫生员,100户的自然村(生产大队)有3~4名卫生员,其中女卫生员1名,负责妇女保健和助产等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村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大多数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达到了相当于中专水平。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和卫生部规定赤脚医生经过考试,逐步转为乡村医生。1982年2月,市卫生局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统一部署,对赤脚医生进行考核考试发证工作,当时全市共有赤脚医生7610名,经考核有4241名赤脚医生符合乡村医生标准,发给了证书。经过此次考试后,青岛市获得证书的农村赤脚医生均改称乡村医生,没有获得证书的改称村卫生员。到1983年,全市有6431人获得乡村医生证书。此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村集体经济解体后,绝大多数村卫生室转为个体经营,另有部分村卫生室倒闭。由于缺少集体经济的扶持,乡村医生的收入下降,有些乡村医生一个月的收入还不足当地渔民打一天鱼的收入,因此,乡村医生队伍不够稳定,许多乡村医生改作他行。

1990年之后,各级政府加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并提出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管理,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教育的文件,提出对乡村医生实施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转化。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乡村医生进行重新注册,依法管理,要求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青岛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培训和管理,从2002年起各级财政还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乡村医生培训,严格准入管理,要求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但在这一时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乡村医生队伍虽然趋于稳定,但大多数乡村医生的收入仍然不高,岗位缺乏吸引力,愿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青年人不多,乡村医生队伍逐渐老化。

2010年,青岛市在村卫生室逐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在纳入政府统一规划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省、市规定的基本药物,实行统一采购,零差率销售。实行零差率之后,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收入主要通过基本药物制度财政专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和医疗服务收入获得。据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70%以上的乡村医生收入有所降低,乡村医生队伍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

(二)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

截至2012年9月,青岛市五市三区共有乡村医生8077人,其中纳入规划管理的乡村医生7095人,各区市乡村医生人数见表1。(注:2009年青岛市启动深化医改之后,为加强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管理,实施了新一轮村卫生室规划建设,对符合农村卫生规划、建设达标的村卫生室,及在该卫生室从业的乡村医生,纳入全市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1.乡村医生的年龄情况

在全市乡村医生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达到44.5%,年龄在60岁以上的达到22.4%,而年龄在40岁以下的仅占35.3%,30岁以下的仅占3.5%。全市纳入规划管理的各年龄段乡村医生分布情况见表2。

表1 五市三区现有乡村医生统计表   单位:人

img67

表2 全市规划内卫生室乡村医生按年龄分段表   单位:人

img68

2.乡村医生的学历情况

在全市乡村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37人,所占比例不到0.5%;具有大专学历的715,所占比例不到8.9%;具有中专学历的5458人,所占比例为67.6%;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乡村医生占到23%。

3.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情况

在全市乡村医生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243人,所占比例为3%;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22人,所占比例为2.8%;取得执业护士资格的41人,所占比例为0.5%;取得乡村医生资格的7545人,所占比例为93.4%;未取得任何执业资格的仅0.3%。

4.乡村医生的收入状况

在全市乡村医生中,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有1783人,所占比例为22%;平均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有2098人,所占比例为26%;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到52%,其中:1000~2000元的有2986人、占全市乡村医生的37%,1000元以下的1210人、占15%。

5.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情况

从统计的数据看,在全市乡村医生中,已经享有各种养老保险的4748人、占59%,没有养老保险的3329人、占41%。在享有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中,绝大多数参加当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有为数不多的乡村医生参加了缴费数额不等的职工养老保险,有的年缴费2000多元,有的年缴费达到7000多元。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_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

三、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乡村医生处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前沿,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在农村工作收入低、生活相对艰苦、职业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农村医疗卫生人力短缺、水平不高等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为此,国内外许多地区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吸引和稳定农村卫生人员队伍的政策倡议,提出了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经济补助、培训教育等系列政策措施(表6)。

表6 WHO吸引和稳定农村卫生人员队伍的政策倡议

img73

综合国内外的典型做法,结合本市实际,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根据乡村医生执业服务情况分类解决其养老保险

服务的性质决定从业人员的身份性质,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的身份性质一样,他们都是乡村福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福利收入的保障和社会的尊敬。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不可能像乡村教师一样为乡村医生建立相应养老保障制度,但起码应该将其视为提供公益服务、正规就业的职工,并纳入相应的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为乡村医生建立适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乡村医生翘首期盼的首要问题,既是深化医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但部分省市结合当地实际,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在人社、卫生、财政、发改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下,出台了有关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政策性文件,遵循“承认历史、合理确定、区县实施、自愿参加”的基本原则,按照“分类管理、分项补助、规划设岗、优先聘用”的方式,确定乡村医生基本养老待遇,费用由地方财政适当补助、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较好地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建议青岛市尽快研究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可由市人社部门牵头,市卫生、财政、发改等部门配合,具体可参照无锡市的做法:一是凡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经注册在岗的乡村医生,可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20%的缴费比例中由市、区(市)政府补助12%、个人缴纳8%。二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本人自愿也可继续缴费,直至缴满15年后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三是对已达到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在乡村医生工作岗位上工作满15年,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乡村医生,在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由市、区(市)政府按月发放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标准可按照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满一年补助20~30元(工作年限超过35年的按照35年计算),使其退休后,每月获得的养老保险和生活补助能达到1000元以上,以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二)建立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机制,解决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问题

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是世界各国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日本政府于1972年创办了“自治医科大学”,专门培养能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医生;美国在20世纪也成立了农村定向型医学院,并建立了农村医学教育系列专业。上海市是我国最早开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的城市,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郊区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新一代具有临床医学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郊区县均出台了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本区县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激励政策,为他们减免学费、书杂费和住宿费,并每月给予生活补助。201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近年来,青岛市胶州的铺集卫生院也开展了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试点,探索实行“3+2”模式的定向培养模式。但这一探索,属于卫生院的自觉和自发行为,缺乏当地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建议青岛市尽快实施乡村医生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制度。可以与青岛大学医学院联合,开设乡村医生专业,专门培养乡村医生。尤其要根据青岛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专业课程、落实招生,重点培养能够胜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农民群众日常医疗卫生需求、具有“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型的乡村医生。为鼓励有志青年参加乡村医生定向培养,除由财政负担其上学期间的学费、杂费、住宿费等费用外,对来自低保家庭或困难家庭的学生,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每年10000元左右),对毕业后按照定向就业协议书规定到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应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补贴。

(三)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增加职业岗位的吸引力

目前,青岛市乡村医生队伍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是乡村医生职业缺乏吸引力,青年人没有从业意愿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江苏、江西、青海、贵州部分地区乡村医生收入状况调查,乡村医生的平均收入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倍,而青岛市绝大多数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不足当地农民纯收入的2倍。

为了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保障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江苏、上海、厦门、宁波等地,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或取得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参照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内人员管理,与正式工作人员享有同等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待遇。山东省东营、淄博、临沂等地区,对乡村医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财政专项补助标准均在每人每年1万元以上,而青岛市绝大多数乡村医生获得的基本药物专项补助每年只有6000元,不能充抵实行药品零差率所减少的收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因此,建议市和各区市政府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村医生的财政专项补助标准,2013年五市的补助标准应不低于每人每年1万元,三区的补助标准应不低于每人每年2万元。同时,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和一般诊疗费补贴。特别是在居民整体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辖区,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要研究相应的措施,将村(居)卫生室纳入医保报销定点,落实一般诊疗费补助政策,让乡村医生获得相应的补偿。同时,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推广胶州市铺集卫生院和莱西市南墅卫生院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的经验,逐步使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水平与卫生院在编人员相衔接。

(四)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除了完善养老保障政策、建立定向培养机制、提高收入水平外,还应建立一系列具有良性激励作用的导向机制,使乡村医生队伍能够激发内部活力、优胜劣汰、自我完善,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优晋”机制。让有一定文化基础或有一定学历的青壮年乡村医生获得上升空间,让安心本职工作的乡村医生感到有“奔头”。如对在村卫生室连续从业达到一定年限、成绩突出、受到群众好评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应当在考研、晋升、提拔、调资、住房、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优惠政策;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技术好、群众认可的乡村医生,可与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对有能力的乡村医生,允许其竞聘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岗位,以激发乡村医生主动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是建立“劣汰”机制。在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那些文化水平低、不好学、工作表现差的乡村医生,通过严格的考核考聘机制,逐步淘汰出局。

三是建立“严进”机制。国家规定,从2004年起新进入村卫生室的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青岛市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各区市一定要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今后进入村医队伍的人都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具备考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的资格。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现有的乡村医生逐步优化替代,使村级卫生人员全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资格,实现更新换代,全面提升村级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作者单位:青岛市卫生局)

“马家沟芹菜”的品牌经营模式及其评价_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8.2.2 “马家沟芹菜”的品牌经营模式及其评价

目前,在农业企业(青岛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围绕高端消费市场定位,通过采取强化媒体宣传、组织参展推介、举办节庆活动、区域专营代理、科技项目支持、扶持合作社建设、品牌经营奖励等措施,平度“马家沟芹菜”经营已经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特征的品牌农业经营模式。结合图8.2所示内容,不难看出,“马家沟芹菜”经营模式成功运作的背后,创新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坚持观念创新,用工业化经营理念,培育发展“马家沟芹菜”品牌。按照“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思路,成立了青岛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青岛马家沟芹菜生产示范基地,注册了“马家沟”牌芹菜商标,对“马家沟芹菜”进行分类加工包装并进入大型商场、超市柜台销售,一改成捆上市、地摊买卖的传统销售局面。

第二,坚持运行机制创新,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主要特征的经营模式。通过实施生产标准化、销售网络化和运作市场化,青岛琴香园芹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其前身为马家沟芹菜协会)成功地把广大分散的“马家沟芹菜”种植户紧密地联系起来,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马家沟芹菜”种植农户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第三,坚持生产技术创新,以政府科技研发项目为支撑,持续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的“平马一号”芹菜品种基础之上,通过提纯复壮选育出“马家沟芹菜”的主打品种——“马家沟芹菜一号”;进而相继采用叶面喷硒、喷施酸败牛奶等技术,进一步改善“马家沟芹菜”的内在品质;可以预见,随着“马家沟芹菜”种子搭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航天育种技术的应用推广必将进一步提升“马家沟芹菜”的市场竞争力。

img78

图8.2 平度“马家沟芹菜”品牌经营模式示意图

第四,坚持销售模式创新,实行区域专营代理权制度。目前,已经拍卖了“马家沟芹菜”在北京、上海、济南、淄博和青岛等地的区域专营代理权。通过拍卖“马家沟芹菜”的区域专营代理权,不仅保护和提高了“马家沟芹菜”的品牌美誉度,而且有助于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保护了广大高端消费者的利益。

第五,坚持品牌运作创新,在做好品牌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马家沟芹菜”品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马家沟芹菜”先后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底,国内第一家以芹菜和芹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芹菜博物馆在平度建立,此举不仅丰富了“马家沟芹菜”品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为“马家沟芹菜”品牌的进一步升华打造了坚实的平台。

第六,坚持宣传推介创新,实现新闻传媒、展会、节庆活动的有机统一。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借助各种传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马家沟芹菜”的品牌创建经验;积极组织参展推介,借助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等,助推“马家沟芹菜”直接打入国内各大城市高端消费市场;而“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的持续成功举办,不仅强化了域内农民的品牌经营意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马家沟芹菜”的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概念及特征研究_城市基础设施PPP 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2.3.1 PPP概念及特征研究

PPP项目是实现公共项目建设资金的融资模式,也是公共产品的一种供给方式PPP模式,是伴随着公共项目需求的多元化而产生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合作。早在17世纪英国领港公会和私人投资者合作建造灯塔[74],开始了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实践。英国财政大臣肯尼斯·克拉克为了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解决公共服务的资金匮乏和公共部门缺少有效性及资金效率等问题,率先提出了“公私合作”的概念。1984年我国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唱运营唱移交)方式建设的深圳沙头角B电厂是我国尝试实践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标志[75]

PPP是一个意义非常宽泛的概念,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世界各国对PPP的确切概念很难达成共识。德国学者Norbert Portz认为,“试图去总结PPP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固定的定义,并且也很难去考证这个含义模糊的英文单词的起源,PPP的确切含义要根据不同案例来确定”。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形成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但至今PPP概念的认识仍存在多种解析,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研究内容侧重于风险与利益分担,方法研究实效不足;研究范围广泛,政策促进的运行机制不足因此,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探索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本质、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对进一步推动我国PPP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国外PPP定义研究

PPP即公私合作伙伴,西方发达国家在PPP项目推广方面建立了成熟的制度体系,得益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从4个角度:一是关系性合约理论,Tony Bovaird认为PPP是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及联盟,与交易契约关系是有区别的,具有关系契约的特点,相应的治理方式也应吸收关系契约的治理原则。二是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角度,Michael Essig和Alexander Batran提出了PPP交易成本的作用和关系合约中信任的重要性。三是产权经济学观点,Peter Scharle提出了私人部门参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产权是怎样起作用的,即何种产权安排导致联合剩余最大。四是把PPP看作一个社会博弈,Grout认为把PPP的现象、经验和讨论放到更广的博弈视角的环境中,有利于更好地理解。

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和丰富的PPP项目实践,各国对PPP的科学内涵解释求同存异,以下列举几条具有代表性的PPP定义:

1)联合国培训研究院定义

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PPP包含两层含义:

①建立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

②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实施大型公共项目[76]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PPP是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体制下,吸取各自的长处,集中建设和运营管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财源、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

3)联合国培训研究院的定义:PPP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的所有制度化合作方式,目的是解决当地区域内的某些复杂问题;认为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长期合约关系的媒介,包括风险分担和多部门之间的专有技术人才和融资共享,从而达到理想的政策结果。

4)欧盟委员会定义

为了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项目或服务,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

5)加拿大PPP国家委员会的定义

PPP是公共和私人部门在双方各自经验基础上,借助合理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的一种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的的合作经营关系[77]。加拿大PPP国家委员会的定义: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它建立在双方各自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最好地满足事先清晰界定的公共需求。

6)美国PPP国家委员会的定义

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

PPP概念的本质在于:

①明确了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是PPP区别于其他项目融资模式的关键点。

②定义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是关系性的契约形式,契约实现的是公共需求目的,而非单纯的商业利益关系。

③提出了PPP项目公私合作的实现,需要有长期的、有效的公共政策或制度的规范。

④明晰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基础是基于共有产权关系以及合作期间的资源配置、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实现公共项目理想的政策结果。

(2)国内PPP概念内涵解释

我国城市公共项目建设的传统模式一直是由政府行政指令性管理,从项目立项、建设到运营都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统筹管理。改革开放以后,1999年深圳沙头角B电厂顺利移交,实现了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设项目业主制”,2005年试行了政府项目“代建制”等系列体制的改革;2008年成功运用PPP模式实现国家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等,不断深化了公共项目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对PPP的认识及解释一般借鉴国外释译,我国学术界对于PPP的概念仍有歧义,见表2.1。

表2.1 我国PPP概念解释

img5

续表

img6

注:“文献资料”归纳表示对应的研究资料所支持的观点。

概念解读的差异性客观存在,有人译为“公私合作经营”“公私合作关系”和“公私伙伴关系”等,但对公共项目而言,“公私伙伴关系”解释更适合PPP运营特征。重要的是需要明晰我国混合经济体制下的“伙伴关系”结构,即中国式伙伴关系的特殊性与国际通用惯例的有机统一。伙伴Ⅰ是我国“公共部门”发起主体或投资主体,包括政府及政府管理部门、公用事业部门、事业单位等;伙伴Ⅱ是我国私人部门、投融资合作主体,界定为企业集团、公司或个人等;伙伴Ⅲ是监督主体,包括社会公众、专业咨询组织和政府监管人。概念的另一个核心点就是“合作模式”,即2010年国务院“新36条”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公私合作将通过企业与政府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文件实现,通过专业的、系统的合约制度安排确认伙伴关系,提高公共项目的资源配置效率或生产力,实现公共项目的“物有所值”[84]

因此,本书PPP概念定义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实现特定公共项目的公共效益而建立的项目全生命期关系性契约的合作伙伴、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模式融资风险源分析_城市基础设施PPP 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3.3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风险源分析

PPP项目生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类型繁多,既有确定因素,又有模糊因素和不确定因素。某些风险因素仅对项目的某个阶段存在影响,而另一些风险的影响可能覆盖整个项目,贯穿项目整个特许经营期。风险因素内部关系纷乱复杂,或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或此消彼长,或同强同弱,风险因素与其外部环境间的影响使PPP项目风险呈现出非同一般项目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103]。总结各种对风险类别划分的文献,可以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对影响风险管理目标PPP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风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PPP模式融资结构分析

PPP项目融资不仅仅是一个融资活动,更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从立项到投入使用涉及众多的投资合作者,具有复杂的融资结构。在PPP模式中,私人投资者以投资合作的形式参与项目建设,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者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共同组建特殊目的的项目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该公司负责项目的筹资、建设与经营。项目筹资阶段,项目公司以独立法人的资格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贷款协议,承诺以项目未来的经济收益偿还贷款。项目建设阶段,政府部门和私人投资者共同承担项目风险。项目经营期内,SPC以向享受公共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的方式收回资金,以保障项目的日常开支及贷款偿还,PPP融资的一般模式如图3.1所示。

img16

图3.1 PPP模式一般融资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PPP项目融资除了私人投资者和政府部门以外,一般还涉及金融、法律、行政等方方面面的部门,形成为数众多的融资伙伴,其工作难度难以估计,复杂的融资结构会对PPP项目产生诸多问题,从而影响项目的建设运营。

第一,产权分配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能够吸引私人投资者投资,形成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是因为其能够用项目未来的收益偿还贷款和获取一定的投资报酬。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必然会涉及产权分配的问题,而产权的分配问题就涉及基础设施项目控制权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要,由政府控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看似是合理的。因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私人投资者,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摒弃社会利益,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对基础项目建设产生危害。另一方面,因为政府缺乏相应建设管理的知识、技艺和经验,由政府控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能会出现政府脱离实际胡乱指挥的现象,从而损害了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建设运营。因此,产权分配的不合理,会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风险。

第二,合作伙伴选择。当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决定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时,就涉及合作伙伴选择问题。选择合作伙伴是位于项目起始投资建设期,对整个项目的风险影响力很大,如图3.2所示。如果政府部门没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就会对项目存在很多潜在风险,而这些风险会随着项目的持续建设经营而爆发凸显出来。例如:政府部门没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使其不能满足项目需求,随着项目的持续建设,这种功能缺失会日益明显,使得合作伙伴在项目需求之前显得无能为力,项目不得不中断,此时,政府就必须更换项目合作者,新的投资者加入项目,又需要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大大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完工时间,有损项目的建设运营。因此,合作伙伴选择不合理必然导致项目风险的发生。

img17

图3.2 项目成本、风险和建设期的关系

第三,委托代理关系。通过第2章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可知,政府与各方合作者之间存在着层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存在着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使得信息在各方之间不能及时正确流通,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可能使得PPP项目产生道德风险、组织监管风险以及逆向选择行为,从而有损项目的建设运营。因此,层层委托代理关系也会导致项目风险的发生。

(2)PPP模式融资环境分析

城市基础项目融资环境主要有国际金融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

项目融资以贷款为主,按照惯例,项目贷款可以采取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前者利率较高,当金融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时,贷款方会而增加融资成本。浮动利率水平随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而定,投资者会因上浮的利率而多付利息,在资本市场利率频繁波动时,可能使融资成本升高,大量外币贷款可能遭受汇兑风险。如果借款和实际支付有一段时间间隔,并发生贷款货币相对贬值,可能导致项目实际支付的贷款额增大,投资者需要用更多的收益货币偿还外币贷款,从而扩大了债务负担。

自然环境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所处位置的气候、生态、地形等因素,地形、气候等因素会对基础项目施工造成风险,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另外,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基础项目的施工必须考虑对周边环境是否造成不良影响,这一切都是潜在的环境风险来源。

政治环境是确保城市基础项目融资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并贯穿于基础项目融资的始终。由于基础项目的国家垄断特性,稳定、持续的政治环境是基础项目融资成功的前提,任何一种政治变动都可能对基础项目融资带来潜在的风险。

经济环境是城市基础项目融资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一个国家对基础项目的要求源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确保项目融资顺利进行,如果经济放缓或出现经济危机,会延缓基础项目建设的进行,甚至导致项目的突然中断,这将给投资者带来极大风险。

(3)PPP项目特征分析

采用PPP模式建设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通常具备建设规模大、施工技艺复杂等特点。项目从立项选址到投资建设至竣工投入使用,这中间包含了众多复杂的过程和步骤,每一个过程和步骤都具有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属性,不具有重复性和可复制性。因此,面对一个新的PPP项目,由于不了解其本身的特点和属性,使得投资建设者不能很好地掌控整个项目。另一方面,项目由于其自身特征需要特殊的施工技艺,这种施工技艺对项目是一种创新应用,也会对项目产生巨大的风险。因此,PPP项目的独有特征也会导致项目风险的发生。

城市基础设施模式融资风险识别方法选择_城市基础设施PPP 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3.5.2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风险的准确识别有助于PPP项目风险衡量和分担的研究,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风险识别方法,以保障PPP项目风险因素的客观性、准确性。

要选择合适的风险识别方法,必须认识到PPP项目融资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要识别具体的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本身所存在的所有风险。

②结合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要理清融资结构和利益相关者关系,正确识别各合作方的风险因素,以利于各合作方对风险作定量分析,并根据风险大小预测承担此项风险的成本、收益及风险承担能力,帮助决策者进一步决策采用此种方式实现参与方之间的合租是否是切实可行的。

③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地发现与解决问题,完成PPP项目建设实施的目标。

鉴于上述分析,本书作者认为,采用核对表法及事故树法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借助工作分解结构方法识别PPP项目风险因素,利用专家调查法和综合判断矩阵评价风险严重程度,可找出影响PPP项目成功建设实施的关键性因素,以此来指导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风险识别的过程如图3.4所示。

img19

图3.4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识别及分析过程图

项目风险分担的时点_城市基础设施PPP 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5.2.2 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时点

与传统工程项目不同,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大、风险高、合同结构复杂,一般包括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组织阶段、融资阶段、建造阶段、经营和移交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包括可行性报告的制定和招标文件的拟定;招投标阶段的里程碑事件是中标人的确定;而合同组织阶段则是特许权协议的签订[115],如图5.1所示。

img36

图5.1 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时点

如图5.1所示,在项目准备阶段,公共部门需要在详细调查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类似案例的学习或者咨询行业专家等方法,识别出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评估(不是所有风险都能在计划阶段识别出来,因此各方在风险管理计划中都应该做好应对新风险的准备),从而制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风险并计算风险价值的目的是:

①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判断项目是否应采用PPP模式;

②在确定采用PPP模式后;为选择最佳投标者提供评标依据。公共部门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哪些风险是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控制力之内的,哪些是双方风险控制力之外的,对于双方控制力之外的风险,留待下一阶段分担。公共部门最有控制力的风险是公共部门需要自留的,剩余的风险则需要转移给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在初步风险分担结果的基础上,制定招标文件并发布招标公告。

在招投标阶段,私营部门首先就招标文件的初步风险分担结果进行自我评估,主要评估其拥有的资源(包括经验、技术、人才等),据此判断对公共部门转移的风险是否具有控制力。如果认为对该风险具有控制力,则对其进行风险报价,并反映于投标报价中;如果认为对该风险不具有控制力,则可以选择转移给第三方,并初步估计转移成本,同时也反映于投标报价中。公共部门根据自己在准备阶段的风险价值计算,比较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及投标人的经验、能力等其他非价格因素,最后确定一个最合适的中标人。

采用PPP模式并不意味着公共部门可以将所有风险都转移给私营部门,很多实际项目都表明政府也需要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达到风险的合理分担,并可降低风险管理成本。而政府承担风险主要通过权利义务的界定和付款机制的确定来实现,也就是说,风险分担是通过合同条款来定义的[116]。在合同组织阶段,政府和项目公司首先就特许权协议进行合同谈判,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服务定价和调整机制。在签订特许权协议之后,项目公司再与其他专业分包商、放贷方、保险方等进行合同谈判,将自己掌控不了的风险转移给对该风险更有控制力的第三方。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_城市基础设施PPP 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5.4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

PPP项目风险分担必须建立在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的基础上。风险总是相对利益主体而言。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种承受能力会因活动、主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PPP项目风险而言,利益相关者承受能力及偏好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投入的多少。利益相关者对PPP项目投入的越多,对成功抱有的希望就越大,愿意冒的风险也就越少。投入与愿意接受的风险大小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利益主体希望获得成功的概率会随着他们投入的增加而呈S型曲线增加。当投入少时,他们可以接受较大的风险,即项目获得成功的概率不高也能够接受;当投入增加时,他们就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希望项目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img37

图5.2 不同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②收益的多少。PPP项目的收益总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当承担的风险越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越大时,利益相关者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收益来弥补由于风险事件而遭受到的损失。反过来讲,如果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收益越大,他们越愿意承担风险来保障PPP项目的成功运作。

③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拥有的资源。PPP项目属于公私合营,谁掌握控制权,谁就即将获得更多的收益,谁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即所谓的责权利相对等的原则。同时,PPP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融资模式。在PPP项目中,由于利益相关者的优势及所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因此,拥有的资源越多,越具有优势,利益主体愿意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多。

通过上述对PPP项目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的表现形式:

(1)政府的风险偏好

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公共物品产权理论的支撑,使得其产权不宜完全公有或私有。私人投资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往往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基础设施PPP模式中,政府应当处于控制、监管地位;作为PPP项目的发起方,其更希望项目能够取得成功。同时,政府由于其特殊职能,拥有众多资源,以此辅助PPP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政策保障,出台法律措施,提供税收支持等,以避免PPP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又由于政府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非经济利益,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可以将部分的风险分担给项目更大的受益者或更具有优势来承担这部分风险的利益群体,以此来分担PPP项目风险。因此,在基础设施PPP项目中,政府属于风险中立者,它愿意承担部分风险以化解PPP项目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其自身能力条件的约束,为了降低项目总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也愿意将部分无法承担的风险分担给其他利益群体,以获取项目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2)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PPP项目能够吸引私人投资者投资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等方式使私人投资者获取一定的投资报酬。私人投资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希望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报酬,因此,他们通常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习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参与者。然而,风险和收益是密切相关,当私人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同时,风险溢价上升,则愿意承担风险;当项目经验丰富,风险认识充分时,也会愿意承担风险。因此,总体上来讲,私人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但是,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和自身优势的提升,其对风险的偏好也是会发生改变的。

(3)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PPP项目由于规模大、投入多,势必利用金融机构的贷款来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众所周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是由于其认为该公共项目未来还款源是有保障的,其还款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而贷款利率通常是由国家政策性法规所规定的,因此,他们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而愿意将贷款发放给成功概率更高的项目。同时,金融机构作为贷款方,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不占控制地位,也不能获取除贷款利息之外的其他收益,因此,并不愿意承担PPP项目风险,金融机构也属于风险规避者。

申请淘宝账号_网购与网店

2.1 申请淘宝账号

以淘宝为例。要申请的账号有两个,一是淘宝账号,另外一个是支付宝账号。

①淘宝账号:选购商品时的名称。

②支付宝账号:用于付款的“网上钱包”的名称。

注意:淘宝账号有一个密码,用于登录。支付宝有两个密码,一个用于登录“支付宝”,一个用于“支付宝”付款。

2.1.1 淘宝网简介

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目前,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其目标是致力于创造全球首选网络零售商圈。通过结合社区、江湖、帮派来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并且采用最新团网购模式,让网购人群乐而不返。淘宝网目前业务跨越C2C(Consumer to 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消费者)两大部分,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淘宝商城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

淘宝网提倡诚信、活跃、快速的网络交易文化,坚持“宝可不淘,信不能弃”的原则。在为淘宝会员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的同时,也为更多网民提供就业机会。淘宝网也全力营造和倡导互帮互助、轻松活泼的家庭式氛围。每位在淘宝网进行交易的人,不但交易更迅速高效,而且还能交到更多朋友。

目前每天全国1/3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淘宝网的出现将为整个网络购物市场打造一个透明、诚信、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进而影响人们的购物消费习惯,推动线下市场以及生产流通环节的透明、诚信,从而衍生出一个“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阿里巴巴集团2011年6月16日宣布,旗下淘宝公司将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即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

2.1.2 申请淘宝账号

(1)进入淘宝首页(http://www.taobao.com),单击左上角的“免费注册”按钮,如图2.1所示。

(2)打开“新会员免费注册”页面,填写账户信息:会员名、登录密码、确认密码(必须与登录密码一致)、验证码,如图2.2所示。

img1

图2.1

img2

图2.2

注意:如果填写的会员名已经被人使用,会提示“该会员名已被使用。您可以:①重新输入或选择推荐的会员名。②“使用该会员名登录”这样的提示信息。此时必须填写其他名称后按Enter键,直到“会员名”文本框后出现“img3”提示为止,说明该名称没有被其他人使用。

(3)账户信息填写完毕后,单击“同意以下协议并注册”,打开如图2.3所示页面,进行账户验证。“国家/地区”就选“中国大陆”,“您的手机号码”就填写你自己的手机号。为了个人隐私,图中隐藏了手机号。

img4

图2.3

(4)填写完毕,单击“提交”按钮,在弹出的“验证手机号码”对话框中输入你的手机所接受到的验证码,如图2.4所示。然后单击“验证”按钮。

(5)如果你看到如图2.5所示的页面信息,那就说明账号已经注册成功了。同时你也将得到一个“支付宝”账号,该账号与你的手机号码相同,登录密码同淘宝网账号的登录密码。

img5

图2.4

img6

图2.5

2.1.3 设置收货地址

(1)打开淘宝网首页,单击左上角的“登录”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填写完整的账户名和密码后单击“登录”按钮,如图2. 6所示。

img7

图2.6

(2)单击“我的淘宝”下拉框中的“最新动态”,如图2.7所示。此时进入“我的淘宝”页面,如图2.8所示。

img8

图2.7

img9

图2.8

(3)单击“收货地址管理”,进入收货地址设置页面,如图2.9所示。填写完收货人姓名、所在地区、街道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后,单击“保存”按钮。

img10

图2.9

(4)看到如图2.10所示的“创建成功!”信息,就说明收货地址已经设置好了。

img11

图2.10

注意:收货地址最多可以设置10个。

2.1.4 激活支付宝

(1)在“我的淘宝”页面选择“账号管理”中的“支付宝账户管理”,如图2.11所示。

img12

图2.11

(2)在“支付宝账户管理”中单击“点此激活”,如图2.12所示。

(3)此时打开“注册—支付宝”页面,如图2.13所示。

①支付密码:建议使用英文和数字混合的密码并增加长度,密码长度在6~20位。支付密码要与账号登录密码不同,该密码将在以后的付款和退款等处使用到。

②安全保护问题:可以自己设置一个,也可以在列表中选择一个。

img13

图2.12

img14

图2.13

③安全保护答案:一定要牢记。

④真实姓名、证件号码: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

填写完毕,单击“下一步”按钮,此时会看到“您的支付宝账户已创建。账户名:XXXXXX。”这样的信息,如图2.14所示。

img15

图2.14

2.1.5 支付宝充值

1.支付宝快捷支付(含卡通)

快捷支付(含卡通)是最安全、轻松的付款方式。用户通过电话或者网站等方式订购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直接通过输入卡面信息,即可便捷、快速地完成支付。只需将您的支付宝账户关联您的储蓄卡或者信用卡,这样每次付款时只需输入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付款。

(1)在“我的淘宝”页面选择“账号管理”中的“支付宝账户管理”,然后在“支付宝账户管理”中选择“已经绑定的支付宝账号”下“可用余额”后的“充值”,打开如图2.15所示的页面。

(2)单击“快捷支付(含卡通)”下的“选择其他”,打开如图2.16所示的对话框。

(3)选择一家银行,比如“招商银行”,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2.17所示页面。

img16

图2.15

img17

图2.16

img18

图2.17

(4)填写完信息后,单击“确认协议并开通”按钮,快捷支付就开通成功了。

注意:当然,上述操作要成功的话,前提是你必须已拥有一张在招商银行办理好了的储蓄卡。

2.网银支付

首先开通网上银行。

·条件:需要有一张普通银行卡。

开通方式: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复印件前往银行柜台开通网上银行功能(部分银行可以在网上开通,具体的可以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费用:所有网银服务都是免费的。

·安全:可以购买一个U盾(各家银行费用不定)。

·优点:可以在网上充手机话费,水电费等几乎各种费用。

接下来讲解网银支付的具体操作。

(1)在“我的淘宝”页面选择“账号管理”中的“支付宝账户管理”,然后在“支付宝账户管理”中选择“已经绑定的支付宝账号”下“可用余额”后的“充值”,打开如图2.18所示的页面。

(2)选择“网上银行:需要开通网上银行。”下的一家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如果你已经开通了拥有的工行账号的网上银行的话),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打开的页面输入充值金额,然后单击“登录到网上银行充值”按钮,如图2.19所示。

(4)输入账号、验证码等,然后单击“确认”按钮,如图2.20所示。接下来按照网银的常规操作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充值了。

img19

图2.18

img20

图2.19

img21

图2.20

注意:选择的银行不同,具体的操作过程会有一些不同,如果有疑问,可以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2.1.6 支付宝充值疑难解答

(1)能用信用卡在淘宝购物么?

如果是在带有信用卡小标识的店铺购物,那么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快捷(含卡通)、网银进行信用卡支付,支付限额为您的卡面额度。在没有信用卡标识的店铺购物时,您可以使用信用卡快捷(含卡通)、网银进行信用卡支付,月累计支付限额不超过500元。

(2)没有网上银行,怎么用银行卡充值?

答:如果你是储蓄卡用户,那么带上身份证、储蓄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快捷支付(含卡通)服务,完成之后只需输入支付宝支付密码,即可完成充值。信用卡用户,请开通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功能,具体操作请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3)怎样在网上开通储蓄卡快捷支付(含卡通)?

答:已支持招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等在线开通。在支付宝填写信息后,根据如下页面引导在网上银行完成开通:

https://lab.alipay.com/fund/paydirect/init.htm

2.1.7 如何设置淘宝账户密码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在设置密码时,请参考以下建议:

①密码长度为6~16个字符。

②设置时使用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如cqmdt_042,或者7756jzm#$等,尽量不要有规律。

③如果设置以下安全性过低的密码,系统都会提醒您修改密码,直至符合安全性要求:

·密码与会员名或电子邮件地址相同;

·全部由英文字母组成;

·全部由数字组成;

·包含6个及以上相同连续字符组成。

④定期更改密码,并做好书面记录,以免忘记。

⑤在淘宝、支付宝和注册邮箱中设置不同的密码,以免一个账户被盗造成其他账户同时被盗。

了解网上开店平台_网购与网店

5.4 了解网上开店平台

5.4.1 易趣网

易趣网(www.eachnet.com)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eBay(Nasdaq:EBAY)和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无线互联网公司TOM在线于2006年12月携手组建一家合资公司。

易趣网于1999年8月在上海创立。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并迅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在线交易社区。秉承帮助几乎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能实现任何交易的宗旨,不仅为卖家提供了一个网上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并且网站内商品品种繁多、价廉物美,给广大买家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2006年12月,eBay与TOM在线合作,通过整合双方优势,凭借eBay在中国的子公司eBay易趣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全球经验以及国内活跃的庞大交易社区与TOM在线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2007年,两家公司将推出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在线交易平台。新的交易平台将带给国内买家和卖家提供更多的在线与移动商机,促进eBay在中国市场的纵深发展。

图5.1是易趣网网站的首页。

img119

图5.1

5.4.2 淘宝网和易趣网的区别

1.基本功能上的区别

在ebay易趣平台上,所有的交易将通过易趣(ebay),收取登录和交易服务费,而淘宝是免费的。在淘宝店铺中,商家可以留下联系方式,这也给线下见面交易等提供了可能,甚至可以在淘宝上开店,但并不实际完成交易。易趣(ebay)的商品搜索中增加了热门搜索,选择余地更大,但是搜索页面因此打开的速度也比较慢。易趣(ebay)在“我的易趣”中设置了“纠纷处理平台”来解决买卖纠纷,而淘宝中也有纠纷举报平台可以使用。易趣的社区给人的感觉是乱杂,就象一间毛胚房,没有什么装饰,而淘宝的论坛则比较清晰明了,且运用了大量的主题色块,无论是查找帖子还是翻阅都较为轻松。易趣(ebay)网和淘宝网上,淘宝有购物车功能,不过在易趣(ebay)上有复选框可以在单页内选取多个商品。还有一点要提的是个人签名与图片,这个只在淘宝有,这也是淘宝论坛较为吸引人的特点之一。

2.交流工具上的区别

易趣提供给用户的附带品是“易趣助理”,而淘宝提供的则是“淘宝旺旺”。很显然这两款软件是截然不同的,“易趣助理”的功能是为卖家提供更方便的上货服务,而“淘宝旺旺”则将其功能放在了即时交流的平台上,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互利的。

3.安全性上的区别

从注册来看,无论易趣还是淘宝,都需要卖家有一个电子信箱,等注册完毕后,网站会发一封电子邮件到卖家的注册信箱中,按照上面的步骤,就可以轻松实现注册的全过程了。不过,注册完毕之后,还有一个认证的过程。这是决定卖家是否能获得网上交易权利的重要环节。在易趣中,没有通过认证注册的会员只能享受部分买物品的权利。通过认证的过程为:在首页下部有选项“点击这里迅速成为星级用户”。用户在这里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过认证,而之后交易的费用也将从卖家的电话费中扣除。如果使用身份证和信用卡认证,则需要在首页顶部“诚信与安全”链接里的“交易和安全”栏里找到“实名制认证申请”项。然后在出现的页面中填写身份证号码或者信用卡卡号,这个认证过程需要1~7个工作日。在淘宝中,认证机制只有通过身份证认证一种。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后上传副件,也可以通过以邮寄身份证复印件至淘宝公司的方法通过认证。另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传真。不过这样的方式必须要先和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才方便进行。淘宝的交易成功仅凭买卖双方说了算,整个交易流程中大部分物品的交付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允许一些交易在线下支付货款,为部分用户不实际成交互换好评开了方便之门;其次由于对交易双方没有完全采用实名认证,也没有和银行系统的征信机构链接,不能排除自卖自买的情况发生;加之国内没有建立网上、网下的失信惩戒机制,淘宝的信用评价机制还不能发挥全部作用。

4.各自经营方式的特点比较

易趣:收取商品登陆费,目前易趣向卖家收取商品登录费、登录费1~8元不等,以商品最低成交价为计费基数。并在每次交易成功之后,收取相应佣金也就是交易服务费,价格按每件商品在网上成交金额的0.25%到2%收取,如果未实际成交则不收取。一件商品在易趣网上以3000元人民币的价格网上成交,交易服务费约为30元。易趣用户必须要实名注册,通过实名认证后,不但有“奖状”作为标记,还能得到一颗星;交易后双方互做信用评价,信用评价由评价类型(好/中/差)和评论内容组成。用户得到的所有评价构成用户的信用记录。认真如实的评价可以为其他用户提供参照,当然,评价方同样可以从他人提供的评价里获益。目前此方法被广泛使用在电子商务领域。

淘宝:实行免费政策。淘宝认为,中国互联网用户正在经历从网民到网友再到网商的历史转折时期,互联网用户已经表现出通过网上交易为自己创造真实的价值的强烈趋势。只有让用户真正在网上交易中获得利益,才能培养更多更忠实的网络交易者。国内个人网上交易的成交额仅仅为十几亿,尚处于刚刚开始的萌芽状态,在这一点上,建设和推动这个市场才是至关重要。免费,降低了中国网民、网友、网商上网进行个人间交易的门槛,是保护当前网上交易双方利益的措施,也是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现实选择。最有特色应该是“淘宝旺旺”这一即时通讯软件,联系或留言给买卖家都十分方便。除此之外“支付宝”为买家提供支付保障,使买家在购买时更没有后顾之忧。淘宝网创立之初即被誉为当年国内最成功网络投资项目,除创造性地推出“支付宝”产品,将网络交易的危险性降到最小以外,还与工行、招行等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积极完善个人网上交易支付平台。

5.存在问题

安全、诚信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只要是涉及金钱的交易就必然会存在风险,网络这一新兴的交易平台在创造许多财富的同时,也正在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诚信的问题,它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因为网上交易的主要瓶颈是信用,很多人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厂商信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所以网上平台必须建立一套信用体系,保证商品质量、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网上购物人群仍占很小份额,在网民上网目的中,直接进行网上购物的比例仍然是少的可怜,很多人还停留在有兴趣的阶段,爱好和购物是两回事。个人成规模做起来还很不容易。缺乏触摸感,要追上传统零售道路仍很漫长。这是网络零售最大的劣势所在。由于只可眼观而不能手动,消费者往往无法得到商品更多的内在信息,例如一件衣服的质感、一台音响的效果等,这使得消费者很难对商品质量产生信赖感,传统商店在这方面却占尽优势。

5.4.3 一拍网

一拍网(www.1pai.cc)是全球最专业的网络清仓集市,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清仓平台,一拍网由米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2011年9月10日投资创立。一拍网现在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

一拍网专注于网店主及厂家的库存商品清仓处理批发零售。以低价高品质等特点,一拍网开店终身免费。目前网站集成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站内担保交易等多种支付方式。

图5.2是一拍网网站的首页。

img120

图5.2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与改革发展分析_沿边区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保山腾冲旅游改革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1.3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与改革发展分析

建设腾冲旅游改革发展试点,不仅要分析国际国内背景,而且还要分析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全省旅游发展的视角来充分认识建设腾冲旅游改革试点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深入理解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明确省委、省政府把保山腾冲确定为旅游改革试点的期望和要求,才能深刻认识推进腾冲旅游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腾冲旅游改革试点目标和重点,努力争取到省委、省政府和省级各方面的更多重视和大力支持。

1.3.1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抓住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了云南旅游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胜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旅游声誉和较强的吸引力,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云南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崛起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云南旅游的迅速崛起,已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2007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已达到221.9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突破8986.2万人次,分别比1978年增长1707倍和717倍,年均增长28.1%和24.5%;旅游外汇收入8.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94.7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035倍和4946倍(未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年均增长26.1%和32.7%;旅游总收入达到55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727倍,年均增长31.5%(见表1-3)。

表1-3 云南旅游30年发展情况表

img5

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旅游局.

2.云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迅速攀升

随着云南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云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也快速攀升。2007年,接待海外旅游者占全国比重从1990年的1.41%上升到4.2%,排位从第12位跃居第8位;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比重从1990年的0.45%上升到2.1%,排位从第14位跃居第9位;此外,全省旅游星级饭店数量和床位数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9位,旅行社数量居全国第9位,投入接待的旅游景区景点居全国第5位,其中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位居全国第7位,从事旅游教育的高等院校和中专职业学校数居全国第4位,在校学生人数居全国第16位。云南不仅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而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日益提升。

3.云南旅游业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云南旅游的迅速崛起,也使云南旅游业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全省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8%,旅游业税收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0.3%,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占全省劳动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达到7.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8.5%。旅游业不仅已成为云南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而且在扩大对外开放、塑造云南形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发展,带动招商引资、拉动社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3.2 云南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发展分析

进入21世纪后,面对国内外旅游发展新趋势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和服务业发展的领头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目标和要求,云南省于2006年作出了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着力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改革与创新,以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再创云南旅游的新辉煌。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点措施如下:

●继续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快以旅游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稳步发展航空交通的同时,加快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建设,并依托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加快连接旅游景区公路的改造提升。

●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范围由过去的旅游要素开发,向与其他相关行业“融合”开发的途径转变,使旅游小镇、工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产品不断出现。

●旅游开发的方式已明显转变,明确提出了旅游开发的重点必须围绕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来进行,康体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成为产品开发建设的重点,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产品转变。

●明确提出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通过积极扩大旅游业对外对内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1.3.3 云南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分析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和服务业发展的领头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云南省抓住国家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机遇,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尤其是多年来云南旅游快速发展及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优越区位条件,作出了建设“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并确定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大理苍洱旅游区、昆明世博园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域。

1.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目的

云南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目的:通过推进旅游试点地区的产品开发建设、旅游体制改革、机制政策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把促进旅游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群众就业和增收相结合,着力推动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康体旅游为主转变,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的政府管理引导、行业协调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旅游发展方式得到显著转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2.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目标

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目标:经过努力,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建立旅游开发的长效机制和新型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努力构建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家旅游产业重大政策的试验基地,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典型,以繁荣旅游经济提升沿边开放的先行样板,和谐旅游的示范窗口,初步成为令中外游客向往的内陆沿边型国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集散地。

到2012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400万人次,国内游客1.3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90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超过9%。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250万人,旅游产业的固定资产达到1200亿元。

3.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任务

云南建设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深化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体制的改革,不断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加快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旅游发展竞争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发展基础;加快旅游产业的开放步伐,不断提高全省沿边开放的水平;加快统筹发展的步伐,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旅游产出的效益。要使云南成为国家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的试验基地,以旅促农、以旅脱贫、以城带乡的典范,以繁荣旅游经济提升沿边开放、建设和谐边疆的先行样板,和谐平安旅游的示范窗口,把云南建设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地,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省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战略决策,不仅将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和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云南现代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且也为深化腾冲旅游改革发展试点建设的认识,确定腾冲旅游改革试点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要求。

饭店集团的优势与经营方式_现代饭店管理实务

第二节 饭店集团的优势与经营方式

一、饭店集团的优势

(一)市场优势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争夺客源、不断开拓客源市场已成为饭店业竞争的焦点。

(1)饭店实行集团化经营后,能够集中资金和力量,发动促销攻势,从而能争取更多的客源、占领更广泛的市场。

(2)饭店集团通过统一的电脑预订系统提供各种订房服务,不仅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垄断已有的客源市场,实现在集团内各饭店之间互相输送客源。

(3)由于饭店集团化经营以后使用统一的名称、标志和宣传口径,从而能强化饭店集团的公众形象,增强公众对饭店集团的认同感,从而提高饭店集团的市场地位。

总之,饭店实行集团化经营后,无论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还是稳定客源市场方面,都具有一般饭店无法达到的优势。

(二)人才优势

现代旅游饭店的竞争,实质是饭店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业务娴熟、精明强干、兢兢业业而又富于开拓和进取的饭店员工队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困难的。

(1)饭店集团化经营以后,可以集中力量建立集团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心,培养集团内各饭店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2)可以分阶段地对饭店集团内的在职员工进行短期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系统,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旅游饭店业发展的要求。

(3)由于饭店集团经营和管理大量的旅游饭店,因而通过集团内的人才流动和工作更换,可以培养大批综合性的饭店高级管理人才,提高饭店集团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使饭店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财务优势

旅游饭店集团具有雄厚财力和良好的信誉,从而具有较强的投资开发优势。

(1)旅游饭店集团可以通过集团内部财务公司集中使用分散的资金,并帮助集团内经营困难或资金短缺的饭店,从而有效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旅游饭店集团可以利用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并通过各种渠道迅速筹集资金用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建造旅游饭店、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等,从而使饭店集团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不断提高竞争力,促进自身经营的不断发展壮大。

(四)抗风险优势

旅游饭店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风险。如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风险、责任风险、人员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局动荡风险等。旅游饭店实行集团化经营以后,由于经营地域宽广,所属饭店分布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从而使饭店集团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即使某一国家或区域,某一饭店发生经营不善或出现各种经营风险,饭店集团也能够承受,并以雄厚的实力和财力帮助这些饭店摆脱经营困境,转危为安,重新走上良性循环的经营发展道路。

(五)经营管理优势

现代旅游饭店集团通常都是以在经营管理和服务上有特点、水平较高的旅游饭店为核心而组建。这些核心饭店在长期经营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一套完善的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和管理系统。

(1)饭店实行集团化经营以后,核心饭店不断向其他饭店输出统一的服务标准、管理模式和各种规范化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迅速提高其他饭店的服务质量、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扩大核心饭店对外的公共形象,从而形成独立的经营风格和特色,提高饭店集团的市场地位。

(2)饭店实行集团经营后,还能在饭店各种低值易耗品的供应及有关必须统一的原材料供应方面,形成统一的市场和供货渠道,从而降低供应成本,提高经营利润。

(3)饭店实行集团经营后,实行统一管理,集团将定期派管理人员到所属饭店进行检查,主要的责任是确保所属饭店达到各项经营指标,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饭店经营上的问题、不合格服务提出建议和指导。

二、饭店集团的经营方式

(一)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权拥有者授予特许权经营者一种获得许可的特权以从事经营的行为。饭店特许经营,通常是指饭店管理集团将其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品牌,包括先进的全球预订网络与营销系统、成熟定型的管理模式与服务标准等的使用权出售给饭店业主,由饭店业主依照品牌的质量标准与规范营运要求自主经营管理饭店。特许方一般是指饭店管理集团,他提供的是品牌(不仅仅指商标),得到的是特许经营权使用费,并提供技术、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物资采购、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帮助;受许方一般是指饭店业主,他所提供的主要是资金,所得到的是品牌以及特许经营店的营业收入的剩余索取权,受许方在饭店集团的监督与指导下,在产权和财务上保持独立,不受饭店集团的控制。

最早在饭店业使用特许经营的是凯撒•里兹。他在1907年就开始向纽约、波士顿、里斯本和巴塞罗那等地的饭店发展使用他的品牌。20世纪50年代,凯蒙斯•威尔逊的假日集团开创了现代饭店特许经营的新局面,此后,许多国际知名饭店集团纷纷采用了特许经营模式,万豪、喜来登、希尔顿等都是特许经营的佼佼者。

(二)管理合同

管理合同是饭店所有者和饭店经营者签订的书面合同。管理合同模式就是指通过饭店业主与管理集团签署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管理集团能以自己的管理风格、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运营方式来向被管理的饭店输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并向被管理饭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本管理费”和“奖励管理费”。

管理合同的雏形是20世纪60年代希尔顿集团同波多黎各合作Carribe Hilton时使用的利润共享租赁方式。后来这种租赁方式逐渐转变为现在的管理合同。目前,各大饭店均采取管理合同这一扩张的方式,如马里奥特集团、雅高集团等。

【专栏4-3】

万豪饭店管理合同模式的发展过程

万豪能成为全球有名的专门管理酒店的公司,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对其经营模式的改革。万豪早期的经营方式以租赁酒店以及抵押酒店为主,当时这种方式在租用或兴建小型餐厅方面运作得比较好。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这种经营方式运用于大型餐厅、酒店时就行不通了。由于酒店要提供齐全的设备,其价格高达上千万美元,庞大的抵押费用不但限制了兴建饭店的数量,也限制了股东的投资回报。因此,1978年初,在几位财务专家的协助下,万豪改革了整个饭店业的经营方式,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把公司定位成为饭店管理公司,而不是拥有饭店的公司。而1983年成立的万豪的丽兹•卡尔顿饭店公司是世界上豪华饭店的管理公司,现在北美、中美、欧、亚、澳洲经营着45家饭店及度假村,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好住宿条件、餐饮条件和服务的象征。两次获Malcolm Baldrige国家奖。

(三)战略联盟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实现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饭店通过构建战略联盟可以达到迅速获取新的技术、降低经营风险、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扩大饭店市场份额和增强饭店竞争实力的目的。它已成为许多大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一种主要方式和选择。

饭店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三类:

1.饭店业内部联盟

如:1996年四季—丽晶饭店公司与卡尔逊环球酒店集团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发展、管理和营销所有的丽晶饭店。成立于1928年的世界一流酒店组织(Leading Hotels of theWorld)最初由38位富有远见的欧洲酒店管理者发起。该组织将世界上最佳旅馆吸收为成员,促进世界各地一流酒店提高和保持其卓越地位、一流服务和优良传统;每年通过召开年会的形式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客源共享。

2.饭店业与以旅行社业为代表的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盟

如香格里拉与航空公司联合推出飞行积分计划;只要以公司协议价或非折扣价格住宿香格里拉,并在登记入住时展示飞行积分会员卡,就可以免费取得更多旅程点数或公里数,每次住宿都可以得到一定积分。

3.饭店业与非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盟

如1995年希尔顿饭店率先与美国捷运公司联合发行一种无费用、品牌联合的信用卡,捷运公司的希尔顿信用卡给持卡人以最丰厚的回报,是其他种类旅行卡所不能比拟的,它无须缴纳年费,而且所开立的信用卡利率低。

(四)全资公司

全资公司是饭店通过独资设立或者收购途径,来拥有一家全资的子公司。这种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公司拥有全部的产权和对子公司的控制权,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投资经营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东道主国政治经济局面的长期稳定。对这些因素的评估需要具有跨国环境评估的丰富经验,并有能力识别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可能带来产权风险的潜在因素。全球范围内,早期的国际饭店集团多是通过购买不动产方式达到扩张的,如希尔顿、喜来登、Statler Hotel Chain等。

【专栏4-4】

喜来登酒店的收购与被收购

喜来登品牌是在1937年出现的,当时两位企业家Ernest Henderson及Robert Moore在马萨诸塞州成立了第一家喜来登酒店。

喜来登品牌在成立之后便加速对其他美国境内的旅馆的收购,其足迹遍及缅因州到佛罗里达州。1945年喜来登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连锁酒店集团。

喜来登在1949年正式向国际市场进军,公司买进了加拿大两间连锁酒店集团,使得营运规模大举扩张。20世纪60年代喜来登在南美洲及中东开设了第一间旅馆,在1965年第100家喜来登旅馆开幕。1968年跨国企业集团ITT入主喜来登,之后喜来登的全名改作ITT喜来登。

1995年福朋喜来登品牌成立,当时很多规模较小的喜来登酒店都被改名成为福朋喜来登。1998年喜来登酒店品牌被全球最大酒店集团喜达屋收购,喜达屋旗下有许多大型连锁酒店品牌,包括威斯汀(Westin)、瑞吉(St.Regis)、W旅馆以及豪华系列(The Luxury Collection)。

(五)时权经营

时权是指购买某一特定度假资产在每年某一特定时期的使用权,且这种使用权在交易系统内可流通、交换。一般的时权度假产品是指在特定的一周内对一套指定公寓的使用权;在任意一周内对指定的公寓的使用权。使用权的期限一般为25年至80年,也可能是一种永久的权益。时权经营的发展十分迅速,它主要是一种预售方式,开发商可提前收回成本与赚取利润,而不必像传统经营方法那样通过长期的经营来获取利润。而且,时权经营能分解投资者的风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经营的季节性差异,减少产品的促销费用。近十年来,国际时权产业投资持续保持80%的年增长率,时权资产的平均出租率达到80%。目前,我国已有16家饭店及度假村加入了国家分时度假交换网络。

上述五种主要经营模式常常混合在一起,形式不一,很难将一种模式与另外一种模式清楚地区分开来。表4-3分别从对饭店的控制权、对饭店质量和品牌声誉的控制、资本投入、财务风险、扩展速度、盈利能力等几个方面对这几种经营模式进行比较。正是由于各经营模式的这些特性,使得饭店集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营环境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

表4-3 饭店集团经营模式比较

img6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旅游出版社《国际饭店集团管理》资料加以整理)

表4-4 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的经营模式

img7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旅游出版社《国际饭店集团管理》资料加以整理)

饭店市场营销概述_现代饭店管理实务

第一节 饭店市场营销概述

一、饭店市场营销的概念

(一)饭店市场的概念

饭店市场是指饭店产品或服务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某种需求的人;二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具有的购买能力;三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拥有的购买欲望。根据这三个要素,我们可以将饭店市场公式化为:

饭店市场=人口+购买能力+购买欲望

(二)营销的概念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是这样为营销下定义的:“营销指的是通过合适的交流和促销,将合适的商品与服务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合销售给合适的人。”

简单说来营销就是:了解顾客需求,使产品尽可能满足这些需求,劝说顾客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后,当顾客愿意购买该产品时,保证购买方便。

(三)饭店市场营销的概念

饭店市场营销是饭店经营者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实现饭店经营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活动。它是一个根据顾客的需要和要求而展开的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策划和实施的全过程。

二、饭店市场营销的特点

饭店营销主要是围绕饭店产品进行的,营销活动的特点明显会受其产品特点的影响。而饭店产品的核心是服务,所以,饭店营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营销的特点。

(一)将“无形”的服务有形化

饭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在购买饭店产品之前是无法接触或感受到的。为了让无形的服务取信于顾客,饭店在营销无形的服务时应巧妙地提供各种有形的证据来吸引顾客,如通过设施设备、人员形象、环境布置等让顾客眼见为实。

(二)实现“不可存储”的产品的时间效用

饭店产品是不可存储的,当天的产品卖不出去,就失去了当天的效用,不能把未销售产品保存起来。因此,饭店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通过协调供给与需求关系来减少饭店产品的报废率。比如,通过降价促销、打折优惠、提高服务质量等来吸引顾客,实现饭店产品的使用价值。

(三)将“不可转移性”的产品“推”出去

饭店的产品是固定在饭店内的,因此顾客只能在饭店内进行消费,当他离店时,带走的只能是一种无形的感受,而不能带走饭店具体的服务产品。因此,饭店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应采用拉式策略,如直接向潜在顾客展开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注重对饭店形象的包装促销,注重公共关系策略的运用,从而吸引顾客来店消费。

(四)促使饭店产品规模化生产

由于饭店服务具有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性、不可存储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所以饭店服务难以大规模地进行产业化运作。为了解决这一缺陷,饭店在营销时一方面可采用饭店联号,另一方面可以在饭店内实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服务程序、统一的服务风格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来达到饭店产品的规模生产和规模销售。

三、饭店市场营销的过程与步骤

饭店市场营销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不断处理各种市场机会的过程。市场营销在这里不是指一项工作,也不是简单的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指一种能够不断创造和经营一家聚焦于客人和竞争者的饭店的方法。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和特定目标客源市场的变化,饭店必须一次又一次循环反复地进行市场营销,只有这样饭店才能在它所特定的目标客源市场中永远保持领先地位。

img14

图6-1 饭店市场营销主要步骤

图6-1显示饭店市场营销有八个步骤。第一步,营销进程的起点,是饭店要确定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目标客源市场是谁;第二步,根据市场需求、产品成本以及市场竞争状况定价;第三步,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来吸引目标客源市场;第四步,通过饭店预订部、销售部或旅行代理商、网络预订系统等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使客人便于得到饭店产品和服务的最新消息和资料,以上这四个步骤即我们通常提到的营销组合“4P”;接下来第五步,要进行饭店收入管理,以保证饭店收益和客人满意度最大化,这个步骤与对饭店产品的定价密切相关;第六步,饭店要做好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及取悦客人的准备;第七步,在产品和服务销售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能、技巧,使饭店和客人建立起一种牢固关系;第八步,对饭店市场营销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环境和客源市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进行下一轮新的营销进程。

四、饭店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一)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我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顾客喜欢那些随处可以买到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饭店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于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销量。这是一种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典型的“以产定销”思想。

(二)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顾客最喜欢高质量、功能多、性能好的产品,饭店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产品观念同样产生于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式下,并容易走入营销误区。饭店企业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消费者需求;片面追求饭店设施设备的高档化及服务的规范化,忽略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认为,顾客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产品,饭店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本饭店产品。饭店企业流行口号是“我推销什么,人们就买什么”,企业只着力于饭店现有产品的“高压式”倾销,注重价格手段,忽视宾客的满意程度。

(四)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并且比竞争对手更为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这种观念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满意和企业获利为最终目标。它主张“顾客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立足点为“以销定产,适销对路,产销结合”。

(五)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客观上要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确定目标市场的欲望、需求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统筹兼顾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三方的利益,并努力谋求三者利益之和的最大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保,并突出宣传“绿色、健康、无污染”的理念正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种表现。

【专栏6-1】

三名推销员

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想开拓国外市场,公司总裁派一名推销员到非洲一个国家,让他了解一下能否向该国卖鞋。这名推销员到非洲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没有市场。”于是总裁又派去另一名推销员。第二名推销员在非洲待了一个星期,然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市场巨大。”总裁还不满意,又派了第三名推销员去。这名推销员到了非洲后待了三个星期,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但有脚疾,需要鞋;不过不需要我们生产的鞋,因为我们的鞋太瘦,我们必须生产肥一些的鞋。这里的部落首领不让我们做买卖。我们需要投入大约1.5万美元,他们才能开放市场。我们每年能卖大约2万双鞋,在这里卖鞋可以赚钱,投资收益率应该比较高。”后来,公司重用了这名推销员。

饭店营销策略的实施_现代饭店管理实务

第二节 饭店STP营销策略的实施

所谓“STP”营销指的是,在对饭店市场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ing)、市场目标化(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它是饭店营销策划的核心,也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

一、市场细分(Segmenting)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

市场细分理论是以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引起的。市场可以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同质市场指那些由需求几乎完全相同的顾客所构成的市场,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购买酱油、大米,而且他们的需求基本一致;异质市场指那些由许多不同需求的顾客组成的市场,如饭店客源市场,它是由许多不同类型且需求又有明显差异的顾客所组成的市场。

饭店市场细分是指根据顾客对饭店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将一个错综复杂的异质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同需求的同质市场,从而使饭店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有限资源,进行各种营销活动的过程。

(二)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饭店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的确定恰当与否,是关系到饭店目标任务能否完成、饭店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与实现的首要问题。只有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将总体的大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饭店才能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有利于饭店发现市场机会

通过市场细分,一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发现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和需求被满足的程度,更好地发现和抓住市场机会,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可清楚地掌握竞争对手在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最有效的目标市场。

3.有利于制定和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市场细分后,顾客的需要清晰了,饭店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制定出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同时,细分市场的信息反馈灵敏,一旦顾客需求发生变化,饭店就可以根据情况,改变原有的营销策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使营销组合策略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市场细分的标准

1.地理因素细分

地理因素细分,即按照顾客来自的不同国家、地区和主要城市来划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旅游者由于经济状况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对饭店的产品和服务各有不同的需要和偏好。例如,亚洲顾客和欧美顾客在对饭店的需求上有很多差异,亚洲顾客注重饭店的装饰和设施的齐全,而欧美顾客则强调房间的整洁、卫生和舒适宜人;亚洲顾客在外出旅游时,不太愿意花大笔钱入住高档饭店,会花更多的钱用于购物,欧美顾客恰恰相反,他们会选择高档饭店,尤其是连锁饭店,在住宿方面的花费远远高于亚洲顾客。在了解顾客的差异之后,饭店可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来招徕和吸引客源,并且以不同的设施和服务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专栏6-2】

北京长富宫饭店针对日本客人的服务与设施

长富宫饭店是由北京旅游集团和日本C.C.I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并由日本新大谷饭店集团参与管理,因此无论在设施还是在服务上,都受到了众多日本客人的欢迎。再加上长富宫中心的写字楼里日本公司居多的缘故,长富宫饭店也成为这些公司举办会议的首选地。

长富宫饭店共拥有各类客房500多间,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客人,有比较强的接待能力。普通的标准间面积为32平方米,内部装饰优雅舒适,有些日本酒店的味道。根据日本游客占主要地位的特点,特设日本楼层,在该楼层,客房陈设全为日本式,服务人员进屋打扫必须先脱鞋。

作为一家中日合资的酒店来说,正宗的日本料理是必不可少的。位于酒店二层的日本料理“樱”餐厅,共有163个座位和4个日式单间,餐厅由来自日本新大谷饭店的名厨执勺主理,成为京城日餐厅的佼佼者。

长富宫饭店的康乐设施可以说是大而全。健身中心设有健身室、室内游泳池、桑拿浴室、蒸汽浴室、室内多功能运动馆等,设施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其中,日本浴是北京极具特色的洗浴设施,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洗浴风格,吸引了不少日本客人。

2.住宿动机细分

不同类型的饭店按住宿动机划分的市场不尽相同。大部分饭店按住宿动机将顾客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公务客人、度假客人。不同住宿动机的顾客由于特定的旅游环境、条件及心境不同,对饭店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同。

(1)公务旅游市场

公务客人往往要求饭店地理位置适当,利于工作往来,他们尤其偏爱市中心饭店。另外他们希望饭店能保证其财物安全,能保密。公务旅游者对价格不敏感,在选择饭店时较多地根据个人的经历及朋友的推荐。

(2)休闲观光市场

度假客人指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旅游者。他们多数是自费旅游,对价格特别敏感,饭店如果能给予折扣和优惠,将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类旅游者基本不在店内用餐,而是到饭店外就餐或自带食品。他们在选择饭店时也根据个人亲身经历及朋友的推荐,有时也通过特殊的饭店包价、旅行社的推荐和安排、广告等来挑选饭店。

3.人文因素细分

人文因素多种多样,如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个性及心理特征等。饭店较多地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购买频率等划分市场。

(1)按照年龄划分市场

不同年龄的顾客其生活方式、经济条件、旅行方式不尽相同,对饭店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有差别。年轻人喜欢冒险,追求新的经历和感受,愿意尝试新的饭店和新的设施。中年人希望饭店具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设施,他们喜欢非正规气氛、价格便宜的餐厅。老年人是饭店很有潜力的市场。老年人购买决策比较谨慎,旅行时往往携带较多行李,行动迟缓,喜欢方便和清静。饭店对老年人进行服务时应有耐心,更多地为其提供方便和帮助,对老年人要热情周到、细致入微。

【专栏6-3】

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客房

饭店的内部装修也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因为老年人往往听力不好、视力不好、对颜色的感知减弱、记忆力下降以及手脚活动不便等。应该说,如果饭店能够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那么不仅是老年客人,所有的饭店客人都会从中获益。

客房:

1.在写字台、床边、卫生间、电视柜以及房门处安装光线更好的照明设备;

2.在床边安装电器设备的总开关以方便控制客房里所有的照明设备;

3.电视和广播的使用指南应该易于阅读、说明清晰,而且便于操作;

4.遮光窗帘或者其他遮光物应该能够切实地遮挡光线;

5.配备如何拨打电话的详细说明;

6.提供一个容易设定的闹钟;

7.台灯的开关应该装在台灯的底座上,这样客人很容易地看到并接触到;

8.在熨斗和熨台旁的壁橱里安装一些固定衣架;

9.所有的印刷材料都书写清楚、明了,文字应该能够容易地看清楚;

10.提供一个冰箱和微波炉。

盥洗室:

1.浴缸底部和盥洗室地面应该使用好的防滑材料;

2.浴缸和淋浴区应该安装位置合适、安全的手扶和条状支撑物;

3.确保淋浴头可以自由调节;

4.避免热水溢出,提供防烫伤的热水;

5.在镜子前提供光线好的照明;

6.安装不打扰睡觉的夜灯,方便起夜照明和安全防护;

7.在一个可折叠的托架上放上一个放大镜;

8.提供经保险商试验所批准的干发剂;

9.提供多种颜色的、优质的、更易吸水的毛巾;

10.确保所有的淋浴帘都足够长,能够很好地盖住浴缸;

11.提供一些盥洗室常用品,如瓶装洗发水、沐浴液等,瓶外的文字要容易辨认,而且在手潮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地拧开和关上盖子;

12.提供一些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的盥洗室,同时马桶座位要高一些,淋浴区要有一个可自由拉出的座位。

(2)按照性别划分市场

女性喜欢美观、整洁、干净的客房;对卫生间的要求很高,需要齐全的梳妆设备;需要足够大的衣橱和足够多的衣架;在入住饭店时非常注意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市场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饭店业不容忽视的一个市场,因此,饭店应针对女性市场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作好宣传工作。

除了以上的市场划分标准,还可以按顾客购买方式、顾客购买频率、顾客在饭店停留时间、饭店销售途径等来划分饭店市场。

二、市场目标化(Targeting)

(一)饭店目标市场的概念

饭店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出来的,决定以饭店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顾客需求的那部分市场。饭店不可能把所有的顾客都作为自己的营销对象,所以要通过目标市场的选择,将优先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最能增加饭店利润的顾客的身上。

(二)选择目标市场的主要依据

1.规模大

饭店准备要开发的这一客源市场的人数要足够多,消费能力要足够强,要具有适当规模。大型饭店往往选择市场规模大的细分市场,而中小型饭店则会根据自身的实力避开过大的细分市场,选择在自身资源和能力范围内的细分市场。

2.有潜力

市场增长潜力的大小,关系到饭店销售和利润的增长。有的目标市场尽管目前的规模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较大的发展。所以,饭店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分析该细分市场是否具有潜力,以免错过有潜力的市场。

3.未饱和

市场的饱和程度也决定了一个饭店的发展。如某一客源市场规模很大,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型饭店已经进入该市场,呈现饱和状态。饭店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目标市场就要考虑自己能否在该市场分到一杯羹?能否与其他饭店竞争?

(三)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

1.无差异策略

无差异营销策略是指饭店将整体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只推出一种饭店产品,运用一种营销组合方式,去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见图6-2。

img15

图6-2 无差异营销策略

采用无差异策略可以降低成本,因为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也可以减少营销成本。同时,提供大批量单一的产品,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无差异营销策略只是用于同质市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以及饭店刚开始开发投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对于绝大多数饭店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饭店顾客的需求多种多样,他们不可能长期接受同一种产品和服务。

2.差异性策略

差异性策略就是指饭店从不同的细分市场的需求差异性出发,针对各个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分别推出不同的饭店产品,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方案,以满足各类不同的顾客。见图6-3。

差异性策略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各个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缺点在于会增加饭店的经营成本。使用多种营销策略,增加了营销人员管理工作的难度。

差异性策略适用于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大饭店和饭店集团;买方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产品和服务处于成熟阶段。

img16

图6-3 差异性营销策略

3.密集性策略

密集性策略是指饭店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整体市场中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采用一种营销组合策略来集中满足这些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见图6-4。

img17

图6-4 密集性营销策略

密集性营销策略的优点在于有利于饭店经营项目专业化;能提高饭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营销费用;有利于提高饭店的市场占有率。缺点在于饭店的经营风险较大。

密集性营销策略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饭店或竞争比较激烈的饭店市场。

三、市场定位(Positioning)

(一)市场定位的概念

市场定位又叫产品定位,是指饭店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和顾客的心目中占据明确的、独特的、深受欢迎的地位而做出的各种决策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果说市场细分的目的是让饭店找到自己的顾客,那么市场定位就是让饭店赢得顾客的心。

(二)饭店市场定位的步骤

1.确定谁是竞争对手

所谓竞争对手一般来说,他们具有与你相同或相近的饭店产品,相同或相近的等级,相同或相近的价格,相同或相近的顾客。如上海新锦江大饭店与上海花园饭店,他们同为五星级商务饭店,价格也相近,他们是竞争对手。

2.对竞争对手产品进行分析

确定竞争对手后,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调查,搜集竞争对手相关资料,询问其员工和顾客有关问题,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3.选择与实施饭店定位策略

(1)争锋相对式定位

该策略是在本饭店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潜在优势时所采用。比如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有价格调整的空间,可以应付竞争对手。

(2)差别化定位

该策略是利用本饭店与竞争对手不同之处进行定位。通常饭店可以通过创造产品差别、服务差别、员工差别、形象差别、价格差别与销售渠道差别等建立起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形象。

(3)拾遗补缺定位

饭店在研究竞争对手、顾客和市场后发现一些市场空缺,即某些顾客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如在饭店业中,老年人市场还未被充分重视,分时度假饭店还是空白。基于此,饭店可以采取拾遗补缺的定位方式,针对该类市场开发新产品,使本饭店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

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_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规划

5.2 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5.2.1 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建设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市场预测,建设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战略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模式和旅游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十至十五年的建设,努力把抚仙湖—星云湖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中外游客向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生态环境优质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旅游经济国际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人与自然和谐化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成为云南旅游综合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样板区,国家和省旅游发展政策的试验地,国内外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5.2.2 建设发展的具体目标

根据建设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总体目标,围绕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旅游改革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协调发展的重点,确定建设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具体目标如下。

1.生态建设目标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生态建设目标,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以保护和改善抚仙湖—星云湖水体质量为核心,以维护两湖流域生态平衡为重点,以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为手段,围绕“一心三环八重”的生态建设布局和重点,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产业调整和生态建设同步策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环境改善,营造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竞争有序的经营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一流湖泊水质、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生态经济的建设目标,促进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旅游发展目标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发展目标,是面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围绕“一个核心、三大片区、三个走廊、四心两圈、六大产品、九大通道和十大功能区”的旅游建设发展总体布局,通过加大旅游支撑项目和重点项目开发,促进休闲度假、康体娱乐设施和旅游集散地体系建设,完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和配套设施体系,促进现代旅游新业态发展,建立现代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把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切实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综合改革目标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以破除体制性约束为切入点,以旅游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统筹协调发展为手段,按照集中管理、分工负责、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要求,推进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平台和政策创新为主的旅游综合改革和创新,构建“一个管理体制、三种建设模式、六大运行机制、三个发展平台和五大政策体系”,为促进生态建设、旅游开发、产业调整和统筹发展,建设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并为云南乃至全国的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示范作用。

4.经济发展目标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经济发展目标,是按照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围绕“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大做强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加大两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工业和轻型工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强城乡社区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收入上升,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显著增收,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对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增加,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5.社会发展目标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社会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快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以主要城镇为中心的旅游集散地、旅游小镇、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建设,推动城乡人口、劳动力资源化优化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带动社会就业增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整个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城乡一体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5.2.3 建设发展的主要指标

通过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结合对未来旅游市场发展的分析和预测,规划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建设发展指标如下(见表5-1)。

1.近期改革建设期的发展指标

近期改革建设期(2008年到2012年),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两湖面源污染物负荷削减率达到15%,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40%(抚)和25%(星);通过加强旅游开发建设,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到55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力争突破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突破400万美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其中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核心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辐射区接待游客100万人次;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亿~2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到22∶38∶40。

表5-1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指标

img10

续表

img11

注:表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1美元比6.85元人民币.

2.中期建设发展期的发展指标

中期建设发展期(2013年到2015年),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两湖面源污染物负荷削减率达到20%~30%,流域森林覆盖率到达33%,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50%(抚)和35%(星);基本建成国际湖泊型旅游目的地,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到80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达到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000万美元,旅游业总收入为70亿元,其中核心区接待游客650万人次,辐射区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继续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0亿~35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到15∶40∶45。

3.远期发展提升期的发展指标

远期发展提升期(2016年到2020年),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使两湖面源污染物负荷削减率达到30%~40%,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50%~55%;国际湖泊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120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突破3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突破3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为200亿元,其中核心区接待900万人次,辐射区接待300万人次,海外游客人均消费1000美元,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500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0亿~8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0∶40∶50。

5.2.4 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推进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努力把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中外游客向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和云南最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成为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新增长极,成为玉溪旅游业发展的先导区。

1.改革功能定位

改革功能定位:通过推进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改革发展,不仅要把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而且要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康体乐园、休闲胜地和度假天堂;成为以旅游改革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典型区;成为以旅游改革发展促进环境保护,推动旅游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样板区;成为以旅游改革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2.市场发展定位

市场发展定位:通过推进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改革发展,针对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对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预测分析,其未来的旅游市场发展定位:是以国内外康体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体,以商务会议游客为重点,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娱乐游客为基础,以特种旅游游客为补充的旅游市场发展新格局。

3.总体形象定位

总体形象定位: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康体乐园、休闲胜地、度假天堂。主要强调以抚仙湖—星云湖旖旎的山水风光、神奇的文化内涵、舒适的休闲度假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的旅游魅力,打造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同时,可围绕总体形象定位,提出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口号,如“抚仙湖圣地,创意者家园”,“山水抚仙湖、动感星云湖”,“帽天山地质公园:探寻史前生物进化之谜,体验人与海洋动物互动”,“星云湖国际湿地生态城:生态休闲之地、古滇文明之都”,“动感抚仙湖,环湖自驾游”,“抚仙湖—星云湖文化游:体验神秘古滇文明,领略三古三绝奇观”,等等。

旅游市场分析和发展预测_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规划

14.5 旅游市场分析和发展预测

根据对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尤其是随着国内外休闲度假和湖泊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旅游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推进,给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客源市场拓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必须着眼于未来旅游发展,高起点、跨越式地定位目标旅游市场,通过扎实有效的旅游体制改革、新产品开发和目的地营销,推动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发展。按照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结合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对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目标市场作出如下分析。

14.5.1 海外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在海外旅游目标市场上,要根据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尤其是针对目前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新兴旅游产品不断增加的特点,抓住大众化观光旅游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休闲度假等时尚旅游产品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探险旅游等特种旅游产品异军突起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多种旅游产品集合的比较优势,大力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具体的目标市场定位考虑如下:

●一级客源市场,以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为主,主要利用旅游距离近、出游成本低、产品差异性大的优势,针对这些客源市场对高原湖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积极消费倾向,进行大力的宣传、促销和开拓。

●二级客源市场,以欧盟、北美和南亚国家为主,依托云南旅游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利用紧靠昆明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招揽这些客源市场的商务会议游客、休闲度假游客以及对工农业旅游、科考旅游感兴趣的特种旅游客源。

●机会客源市场,主要是一、二级以外的客源市场,对这部分客源市场,主要依托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知名度提升来逐步吸引游客。

14.5.2 国内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对国内旅游目标市场,要根据我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目前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自驾车旅游需求迅速增加的突出特点,结合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具体的旅游目标市场分析如下(见表14-23):

●一级客源市场,主要以昆明、玉溪等省内地区和西南邻省地区为重点,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积极开拓和吸引省内外周末休闲、康体度假、生态旅游等省内外游客。

●二级客源市场,主要以沿海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为主,利用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及未来开发建设的休闲度假产品,吸引这些地区的高端游客和大众游客。

●机会客源市场,主要依托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知名度提升,以逐步吸引一、二级游客市场以外的国内其他地区的客源。

表14-23 抚仙湖—星云湖旅游试验区目标市场定位表

img126

14.5.3 旅游发展预测

对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未来发展规模的预测,既要充分考虑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趋势,也要考虑云南省、玉溪市和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目前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因此,以云南省、玉溪市和试验区近五年的增长速度为基础,结合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开发建设规划,提出未来旅游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按云南旅游发展速度的测算

根据对云南省近五年的旅游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析,其接待海外游客年均增长率为22.05%,接待国内游客为14.83%,按照上述年均增长率,并适当考虑旅游消费的增加,可以测算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如下(见表14-24):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45亿元;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78亿元;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7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1.21亿元。由下表数据可以看出,基于云南旅游发展速度测算出来的预测中,国内游客的数据偏大,海外游客数与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目标之间也有较大差距,故应作为参考。

表14-24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经济指标预测(A)(依据云南省近五年旅游发展增速测算)

img127

注:表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1∶6.85.

2.按玉溪旅游发展速度的预测

根据对玉溪市近五年旅游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析,其接待海外游客年均增长率为7.68%,接待国内游客为16.57%。按照上述年均增长率,并适当考虑旅游消费的增加,可以测算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如下(见表14-25):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20亿元;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69亿元;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5.89亿元。由下表数据可以看出,基于玉溪旅游发展速度测算出来的预测结果中,国内游客数据仍然很大,而海外游客数与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目标之间同样有着较大差距,故应作为参考。

表14-25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经济指标预测(B)(依据玉溪市近五年旅游发展增速测算)

img128

注:表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1∶6.85.

3.按试验区旅游发展速度的预测

从2003年至2007年间,在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范围内,接待国内旅游者保持了9.62%的年均增长率,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3.02%的年均增长率;海外旅游虽然总量很小,但接待游客量达到了51.08%的年均增长率,外汇收入也有47.88%的年均增长率。因此,按照上述年均增长率,并适当考虑旅游消费的增加,可以测算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如下(见表14-26):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82亿元;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37亿元;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45亿元。由表14-26数据可以看出,基于试验区前几年的旅游发展速度测算出来的预测结果中,国内外游客数据基本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今后发展目标,可以此为基础作进一步的修正。

表14-26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经济指标预测(C)(依据试验区近五年旅游发展增速测算)

img129

注:表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1∶6.85.

4.旅游发展规模综合预测

在对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发展预测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云南省、玉溪市整体旅游发展速度为依据的预测情况,重点考虑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后将带来新一轮大发展的客观实际,可将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分为近期(2008至2012年)、中期(2013至2015年)、远期(2016至2020年)进行分期预测,同时考虑试验区海外游客应有“超常规”发展、国内游客“适度发展”以及游客旅游消费“大幅度增加”,可以作出旅游发展规模预测数和趋势图如下(见表14-27和图14-12):

●2012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550万人次,其中核心区450万人次,辐射区10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突破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4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30亿元。

●201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800万人次,其中核心区650万人次,辐射区15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0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70亿元。

●20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达1200万人次,其中核心区900万人次,辐射区30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3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00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17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6.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0亿元。

表14-27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旅游经济指标预测(D)(综合各种因素后测算)

img130

注:表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1∶6.85.

img131

图14-12 2008—2020年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游客总数预测(D)

上述综合预测是在充分考虑云南省、玉溪市旅游发展的背景下,立足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实际,以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的最大可能情况下作出的综合判断。若试验区顺利实现上述预测目标,试验区则将跻身于省内旅游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旅游业成为本地区最具优势和最大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高原湖泊休闲度假的示范地,成为云南省乃至国内最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认识世界贸易组织()_国际贸易

学习任务四 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争端的增多,GATT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WTO的产生符合各国的利益,也会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第二次大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国际贸易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国际贸易组织未能成立。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独立于联合国之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法律权威性更强;组织机构具有正式性;管辖范围更具广泛性,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部分货物贸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争端解决机制更具有效性;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决策更具一致性。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分四类:即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到2011年底为止,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已经达到156个。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与职能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有: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设置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机构设置完整,其机构设置如图4-1所示。

(一)部长级会议

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主管外经贸的部长、副部长级官员或其全权代表组成,一般两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和决定涉及世贸组织职能的所有重要问题,并采取行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于1996年12月在新加坡召开,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于1998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于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于2005年12月在中国香港召开,第七届部长级会议于2009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总部日内瓦举行,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于2011年12月15日—17日在总部日内瓦举行。

部长级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任命世贸组织总干事并制定有关规则;确定总干事的权力、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以及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对世贸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做出解释;豁免某成员对世贸组织协定和其他多边贸易协定所承担的义务;审议其成员对世贸组织协定或多边贸易协定提出修改的动议;决定是否接纳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或地区为世贸组织成员;决定世贸组织协定及多边贸易协定生效的日期等。部长级会议下设总理事会

img16

图4-1 世界贸易组织机构图

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世贸组织成员资格有创始成员和新加入成员之分,创始成员必须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新成员必须由其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方可加入。

(二)总理事会

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总理事会也由全体成员组成。总理事会可视情况需要随时开会,自行拟订议事规则及议程,经总理事会批准后执行。同时,总理事会还必须履行其解决贸易争端和审议各成员贸易政策的职责。总理事会下设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知识产权理事会。所有成员均可参加各理事会。

(三)各专门委员会

部长级会议下设立专门委员会,以处理特定的贸易及其他有关事宜。已设立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预算、财务与行政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等10多个专门委员会。

(四)秘书处与总干事

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的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下称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大约有500人。秘书处工作人员由总干事指派,并按部长级会议通过的规则决定他们的职责和服务条件。

部长级会议明确了总干事的权力、职责、服务条件及任期规则。世贸组织总干事主要有以下职责: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各成员施加影响,要求它们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总干事要考虑和预见世贸组织的最佳发展方针;帮助各成员解决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争议;负责秘书处的工作,管理预算和所有成员有关的行政事务;主持协商和非正式谈判,避免争议。世贸组织的第一任总干事是意大利前外贸部长雷纳托·鲁杰罗,第二任总干事是新西兰前总理麦克·穆尔,第三任总干事是泰国前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素帕猜,第四任总干事是欧盟前贸易谈判代表帕斯卡尔·拉米。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和协议中,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这些基本原则是非歧视原则、互惠互利贸易原则、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原则、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其中,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一)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原则,是各国间平等地进行贸易的重要保证,也是避免贸易歧视、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来体现。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最惠国待遇有4个核心要点。①自动性:这是最惠国待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立即和无条件”的要求上。当一成员方给予其他国家的优惠超过其他成员方享有的优惠时,这种机制就启动了,其他成员便自动地享有了这种优惠。例如,A国、B国和C国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当A国把从B国进口的汽车关税从20%降至10%时,这个10%的税率同样要适用于从C国等其他成员方进口的汽车。又如A国和B国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X国为非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当A国把从X国进口的汽车关税税率从30%降至20%,这个20%的税率也应自动地适用于从B国等其他成员方进口的汽车。但当A国降低从B国等成员方进口的汽车关税税率时,降低后的关税税率并不能自动地适用于X国,X国只能根据与A国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中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而享有这种关税优惠。②同一性:当一成员方给予其他国家的某种优惠,自动转给其他成员方时,受惠标的必须相同。仍以上述A国、B国和C国为例,A国给予从B国进口的汽车的关税优惠,只能自动适用于从C国等其他成员方进口的汽车,而不是其他产品。③相互性:任何一成员既是给惠方,又是受惠方,即在承担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同时,又享受最惠国待遇权利。④普遍性: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全部进出口产品、服务贸易的各个部门和所有种类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领域。货物贸易领域的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范围包括:①关税税率;②与进出口有关的任何其他费用(如海关手续费);③征收关税和其他费用的方式;④与进出口有关的规则和程序;⑤国内税和其他国内费用;⑥有关影响产品销售、运输、分销和使用的政府规章和要求。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有其独特之处。它允许各成员方在进行最初承诺的谈判中,将不符合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措施列入最惠国待遇例外清单,附在各自承诺表之后,但这种例外不应超过10年。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主要有5种情形:①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等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安排,在这些区域内部实行的是一种比最惠国待遇还要优惠的“优惠制”,区域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无权享受。这种区域经济安排可以分为双边形式和区域形式。双边形式,如美国和以色列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形式,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可参加此类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对相互间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实质上取消所有限制,而区域外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则不能享受这些成果。②对发展中成员实行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如普遍优惠制,允许发达国家仅对发展中国家提供。③在边境贸易中,可对毗邻国家给予更多的贸易便利。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边境贸易是指毗邻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两边各15千米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目的是方便边境两边的居民互通有无。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成员方为便利边境贸易而只对毗邻国家给予优惠。由于现实情况不一,如在边境线15千米以内无人居住,边境贸易并不严格局限于15千米的范围。④诸边贸易协议中的义务,主要指《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等诸边贸易协议中规定的义务。⑤有关动植物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国家安全。如美国以反恐为由对某些进口商品实施的检查。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国民待遇包括3个核心要点。①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对象是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②国民待遇原则只涉及成员方在进口成员方境内所享有的待遇。③国民待遇定义中“不低于”一词的理解:若进口成员方给予出口成员方更高的待遇,并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

货物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适用范围包括:①不对进口产品征收超出对本国同类产品所征收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用。②影响产品国内销售、购买、运输、分配与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与要求,包括影响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分配与使用的投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口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同类产品。③成员方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实施国内数量管理(即产品混合使用要求)时,不能强制要求生产者必须使用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产品。这方面违反国民待遇的例子有要求国内香烟制造商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国产烟叶,或要求国内生产人造黄油的厂家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国产天然黄油。

成员方在国民待遇原则下承担的一项重要义务是在征收税费时不应对国内生产提供保护。这里的“国内生产”一词,不仅指国内同类产品,也包括与进口产品直接竞争或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国内产品。例如,本国不生产天然橡胶,但生产人造橡胶,对进口天然橡胶则应适用与人造橡胶相同的国内税收政策。又如,成员方对国产烧酒不征收从价税,而对进口威士忌和白兰地等烈酒既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并且对国产烧酒征收的从量税比进口威士忌和白兰地等烈酒征收的从量税低许多,这种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因为对进口威士忌和白兰地等烈酒而言,国产烧酒是所谓的“直接竞争产品或可替代产品”,该成员方这种征税方法对国产烧酒生产提供了保护,而对进口威士忌和白兰地等烈酒造成了歧视。

国民待遇原则不适用以下情形:①政府采购。未参加《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方政府,在为自用或公共目的采购货物时,可以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但参加了《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要遵守该协议所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②只给予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补贴。这种补贴包括国内税费收入,或通过政府购买该产品向国内生产者提供的补贴,但要符合《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以及《农产品协议》的有关规定。③有关外国影片放映数量的规定。成员方可要求本国电影院只能放映特定数量的外国影片。

服务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上与最惠国待遇不同,国民待遇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承担的“一般义务”,而是成员方通过谈判确定的,且对不同服务部门有不同的确定。比如,经过谈判,成员方可以限制其他成员方的律师从事某些法律服务,限制外资控股的保险公司从事再保险业务。

在知识产权领域,国民待遇原则处于比最惠国待遇原则更突出的位置。与《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服务贸易协定》不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将国民待遇条款放在最惠国待遇条款之前,因为实施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的实践表明,对知识产权最有效的国际保护手段是国民待遇,其次才是最惠国待遇。

(二)互惠互利贸易原则

世贸组织的互惠互利贸易原则是成员各方实现经贸合作的主要工具,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体现:①通过举行多边贸易谈判进行关税或非关税措施的削减,对等地向其他成员方开放本国市场,以获得本国产品或服务进入其他成员方市场的机会,即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②当一国(或地区)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时,由于新成员可以享有所有老成员过去已达成的开放市场的优惠待遇,老成员就会一致地要求新成员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现行协定、协议的规定缴纳“入门费”——开放申请方商品或服务市场。③互惠贸易是多边贸易谈判及成员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与其他成员实现经贸合作的主要工具。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多边贸易自由化给某一成员带来的利益要远大于一个国家自身单方面实行贸易自由化的利益。因为一国单方面自主决定进行关税、非关税的货物贸易自由化及服务市场开放时,所获得的利益主要取决于其他贸易伙伴对这种自由化改革的反应,如果反应是良好的,即对等地也给予减让,则获得的利益就大;反之,则较小。相反,在世贸组织体制下,由于一成员的贸易自由化是在获得现有成员开放市场承诺范围内进行的,自然这种贸易自由化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有世贸组织机制作保障,而不像单边或双边贸易自由化利益那么不确定。因此,多边贸易自由化要优于单边贸易自由化。

(三)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原则

这个原则也称为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成员方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

WTO在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方面的主要措施有:①为使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不对贸易构成不必要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方应尽量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确定检验和检疫标准。②为防止海关任意估价,《海关估价协议》规定,海关应主要依据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来估价。如海关对进口商申报的成交价有疑问,可按该协议规定的顺序采用其他估价方法。③为避免成员方的进口许可程序影响贸易的正常运行,《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对成员方的进口许可程序进行了规范。④为使原产地规则不对国际贸易构成不必要的障碍,《原产地规则协议》规范了成员方确定原产地的标准,强调应当建立公正、透明、可预见、可操作和统一的原产地规则。⑤为使装运前检验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迟延和不公平待遇,《装运前检验协议》规定了使用装运前检验制度的成员方应遵循的原则与规则。⑥为防止投资措施对贸易产生限制作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禁止成员方采取当地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国内销售要求等投资管理措施。⑦为防止国营贸易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贸易造成扭曲影响,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成员方的国营贸易企业按非歧视原则、以价格等商业因素作为经营活动的依据。并定期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国营贸易企业情况。

在服务贸易领域,成员方就开放作出了承诺,其中发达成员承诺开放的部门占所有服务部门的64%,经济转型成员占52%,发展中成员占16%。

(四)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是指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包括以下3个核心要点。①该原则体现在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领域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②该原则既涉及成员方的政府行为,如出口补贴;也涉及成员方的企业行为,如倾销。③该原则要求成员维护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在本国市场的公平竞争,不论他们来自本国或其他任何成员方,相关协议有《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

(五)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又称为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发展中国家成员可以享受的优惠待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收支困难或外汇储备下降,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进口需要时,可以实行进口限制。②为了发展或建立一种新兴产业,可以实行进口限制或保持关税结构的充分弹性。如中国为发展汽车行业,可以采用许可证措施来限制进口数量。③允许出口补贴。④授权条款:成员方给予发展中国家有差别的和更为优惠的待遇,而无须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将这种待遇给予其他成员,也无须得到WTO的批准。授权的范围有:GSP待遇;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性或全球性的优惠关税安排;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待遇。

(六)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

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要求,为保证贸易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世界贸易组织除了要求成员方遵守有关市场开放等具体承诺外,还要求成员方的各项贸易措施(包括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等)保持透明。

1.透明度原则的含义

透明度原则是指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所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和通知之列。

2.透明度原则的主要内容

(1)贸易措施的公布。

①需要公布的内容广泛。包括:产品的海关分类和海关估价等海关事务;对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国内税税率和其他费用;对产品进出口所设立的禁止或限制等措施;对进出口支付转账所设立的禁止或限制等措施;影响进出口产品的销售、分销、运输、保险、仓储、检验、展览、加工、与国产品混合使用或其他用途的要求;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定,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的其他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议等。比如,成员决定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出口方企业需要获得该成员方有关反倾销的法律、法规及程序、计算方法等信息,否则就无法有效应诉。

②公布的时间要迅速。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定,最迟应在生效之时公布或公开,在公布之前不得提前采取措施,如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或其他费用;对进口产品或进口产品的支付转账实施新的限制或禁止措施等。个别协议,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还要求,在起草有关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过程中,如果该有关法规和程序与现行国际标准不一致,或没有现行的国际标准,并且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成员方应留出一段合理的时间(45~60天),以便其他成员就有关法规和程序草案发表意见。

③不需公布的内容具体化。对于可能会导致影响法律执行,或违背公共利益,或损害某些企业合法商业利益的机密信息不需披露。比如,一国汇率、利率的调整在实施之前,通常不要求予以公布。

(2)贸易措施的通知,贸易措施的通知采用三种形式:

①不定期通知:主要适用于法律、法规、措施的更新,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只要成员方国内通过了新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就要立即通知。

②定期通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性通知,如《装运前检验协议》要求,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对有关成员生效时,一次性通知其国内有关装运前检验的法律和法规;《海关估价协议》要求,发展中成员方如要推迟实施该协议,加入时就应通知其意向。另一种是多次通知,有的要求半年通知一次;大部分则要求每年通知一次,如《农业协议》要求,成员方应每年通知对国内生产者提供的补贴总量。

③反向通知:是指其他成员方可以将某成员理应通知而没有通知的措施,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五、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加入和退出机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经过以下程序:①申请方向总干事递交加入申请书,总干事向各成员方转达;②总理事会成立工作组,由对该申请方的加入感兴趣的成员代表组织成立;③申请方递交关于本国商业政策和商业制度的备忘录;④工作组审议备忘录并汇集各方的意见递交申请方;⑤工作组起草工作组报告和加入议定书,同时申请方开始与有关成员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⑥部长级会议投票表决,需2/3多数通过工作组报告和加入议定书;⑦申请方在签署加入议定书和各减让表后30天方可成为正式成员。

成员退出世界贸易组织手续简便:申请方向总干事递交书面通知,宣布退出WTO,自总干事收到书面通之日起6个月后正式生效。

(二)决策机制

WTO决策机制是WTO内部用于重大问题决策的磋商机制,包括以下4种规则。

1.协商一致规则

协商一致规则(PrincipleofConsultationandConsensus)是GATT和WTO及其法律制度运作的一项基本准则,即只要出席会议的成员方对拟通过的决议不正式提出反对意见就视为同意,包括保持沉默、弃权或进行一般的评论等均不能构成反对意见。下列事项的决策除非有特殊规定,一般应实行协商一致规则通过才有法律效力:①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修改,有特殊规定的除外;②下列豁免成员方的义务:a.豁免决定所涉及的是某一成员方在有关期限内履行过渡期或分阶段实施期的任期内的任何义务,b.某项有关WTO章程的豁免请示,且在提交部长会议90天内;③对WTO协定附件4诸边贸易协议的增加;④争端解决机构按照《关于争端处理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作出决定时,需一致同意。

2.多数通过规则

对于WTO一般的决议如果不能达到一致同意,则采用简单多数规则,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事项采用2/3多数通过:①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1中的多边货物贸易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修改建议;②对《服务贸易总协定》一至三部分以及附件的修改建议;③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某些条款修改意见提交成员方接受的决议;④新成员方加入WTO;⑤财务和年度预算决议。

对于非常重大事项,如果成员方不能达成一致同意,则采用3/4多数通过:①条款的解释;②各项协定的修改;③豁免义务。

3.反向一致规则

即只要不是有权投票者全体一致对有关事项提出反对意见,则视为全体一致同意。该项规则避免了1947年“一致同意”规则的弊端,是一个重大的创新。该规则主要体现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第16条等条款之中。

4.必须接受规则

WTO的有些决议通过后只有经过所有成员方的接受才具有法律效力。下列决策采用“必须接受规则”:①对世界贸易组织决策制度的投票程序的修改;②对1994年《GATT》第一条款中关于最惠国待遇和第二条款中关于关税减让的修改;③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条款中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修改;④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四条款中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修改。

(三)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贸易政策审议的结果不能作为启动争端解决程序的依据,也不能以此要求成员增加新的政策承诺。贸易政策审议可以增加多边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减少或避免贸易争端,督促成员履行义务。审议范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审议种类有国别审议和世界贸易环境评议,国别审议包括两年一审、四年一审和六年一审。其中,国际贸易额排名前4名的成员每两年审议一次,排在后面的16个成员每4年审议一次,其他成员每6年审议一次。对世界贸易环境的评议是由总干事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对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情况进行综述。

知识拓展:WTO对华贸易政策审议

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内瓦时间2008年5月23日完成第二次中国贸易政策审议。据“中央社”报道,会员普遍肯定中国关税的调降幅度及可预测性。

WTO贸易政策审议处处长布内坎普在今天会后对媒体的一场简报中说,21日和23日举行的中国贸易政策审议,“从任何标准来看,都是很好的一场审议”,审议过程中共有36个成员发言,“可能是历来最高纪录,至少也接近了”。

他说各成员方向中国提出900至1000个问题。

布内坎普说,中国的平均实际执行税率低于10%,且非常接近平均约束税率,成员方对于其税率的可预测性表示肯定。

许多最低度发展中国家(LDCs)发言感谢中国对它们提供的市场优惠,中国对LDCs降低关税,甚至超过九成自这些国家进口的产品是免税的。

此外,根据WTO贸易政策审议规则,出口额占前4位的WTO成员需两年接受一次全面审议。中国2010年5月31日接受WTO的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此次审议表明,中国已全部完成所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关税总水平已从2002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最低的。

(四)争端解决机制

随着国际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贸领域的贸易战也日渐频繁。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总理事会负责处理围绕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所包括的任何协定或协议而产生的争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在发生贸易争端时,当事各方不应采取单边行动对抗,而是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寻求救济并遵守其规则及其所做出的裁决。

争端解决机制的目标是维护WTO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不能增加或减少这一权利与义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包括磋商、专家组审理、上诉机构审理、裁决的执行及监督等。除基本程序外,在当事方自愿的基础上,也可采用仲裁、斡旋、调解和调停等方式解决争端。

1.磋商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规定,一成员方向另一成员方提出磋商要求后,被要求方应在接到请求后的10天内作出答复。如同意举行磋商,则磋商应在接到请求后30天内开始。如果被要求方在接到请求后10天内没有作出反应,或在30天内或相互同意的其他时间内未进行磋商,则要求进行磋商的成员方可以直接向争端解决机构要求成立专家组。如果在接到磋商请求之日后60天内磋商未能解决争端,要求磋商方(申诉方)可以请求设立专家组。在紧急情况下(如涉及易变质货物),各成员方应在接到请求之日后10天内进行磋商。如果在接到请求之日后20天内磋商未能解决争端,则申诉方可以请求成立专家组。

2.专家组审理

(1)专家组的成立。

在前述磋商未果,或经斡旋、调解和调停仍未解决争端的情况下,投诉方可以向争端解决机构提出成立专家组的请求。一旦此项请求被列入争端解决机构会议议程,专家组最迟应在这次会后的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予以设立,除非争端解决机构一致决定不成立专家组。

(2)专家组的组成。

专家组通常由3人组成,除非争端当事方在专家组设立之日起10天内同意设立5人专家组。专家组的成员可以是政府官员,也可以是非政府人士,但这些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工作,不代表任何政府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得对他们作指示或施加影响。为便于指定专家组成员,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备有一份符合资格要求的政府和非政府人士的名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可以定期推荐列入该名单的政府和非政府人士。

在专家组的组成方面,世界贸易组织也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利益。《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规定,当争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成员与发达国家成员之间时,如发展中国家成员提出请求,相应的专家组至少应有一人来自发展中国家成员方。

(3)专家组的职权范围。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7条第1款,用标准格式规定了专家组的职权范围,即根据争端各方所援引协定或协议的规定,对申诉方的请求予以审查,并提交调查报告,以协助争端解决机构提出建议或作出裁决。

在专家组成立后20天内,若争端各当事方对专家组的职权有特别要求,争端解决机构也可授权其主席与争端各方磋商,在遵守《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7条第1款规定的前提下,确定专家组的职权。

(4)专家组的审理程序。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专家组要调查案件的相关事实,对引起争议的措施是否违反相关协定或协议作出客观评价,就争端的解决提出建议。

专家组一旦设立,一般应在6个月内(紧急情况下3个月内)完成全部工作,并提交最终报告。如果专家组认为不能如期提交报告,则应书面通知争端解决机构,说明延误的原因和提交报告的预期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9个月。应申诉方请求,专家组可以暂停工作,但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超过12个月,设立专家组的授权即告终止。

(5)专家组报告的通过。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16条规定,为使各成员方有足够的时间审议专家组最终报告,只有在报告散发给各成员方20天后,争端解决机构方可考虑审议通过。对报告有反对意见的成员方,应至少在召开审议报告会议10天前,提交供散发的书面反对理由。在最终报告散发给各成员方60天内,除非争端当事方正式通知争端解决机构其上诉决定,或争端解决机构经协商一致决定不通过该报告,否则该报告应在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予以通过。

3.上诉机构审理

上诉机构的设立,是世界贸易组织较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又一创新,其目的是使当事方有进一步申诉案情的权利,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更具准确性与公正性。

上诉机构的审议,自争端一方提起上诉之日起到上诉机构散发其报告之日止,一般不得超过60天。如遇有紧急情况,上诉机构应尽可能缩短这一期限。上诉机构如认为不能在60天内提交报告,则应将延迟的原因及提交报告的预期时间书面通知争端解决机构,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

4.裁决的执行及其监督

专家组报告或上诉机构报告一经通过,其建议和裁决即对争端各当事方有约束力,争端当事方应无条件接受。

(1)裁决的执行。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21条规定,在专家组或上诉机构报告通过后30天内举行的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有关成员应将执行争端解决机构建议和裁决的意愿通知该机构。该建议和裁决应迅速执行,如不能迅速执行,则应确定一个合理的执行期限。“合理期限”由有关成员提议,并经争端解决机构批准;如未获批准,由争端各方在建议和裁决通过后45天内协商确定期限;如经协商也无法确定,由争端各方聘请仲裁员确定。

(2)授权报复。

如果申诉方和被诉方在合理期限届满后20天内未能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申诉方可以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对被诉方进行报复,即中止对被诉方承担的减让或其他义务。争端解决机构应在合理期限届满后30天内给予相应授权,除非争端解决机构经协商一致拒绝授权。根据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报复可分为平行报复、跨部门报复和跨协议报复三种。被诉方可以就报复水平的适当性问题提请争端解决机构进行仲裁。

课堂任务:WTO第一案——美国汽油标准案

1990年,美国修改了1963年生效的《清洁空气法》,确定两项新的计划,以保证燃烧汽油的排放不超过1990年的水平。该新法案适用于美国的炼油商、混合加工商和进口商,并授权给环境保护局执行。为执行这两项计划,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93年12月15日制定发布了“汽油与汽油添加剂规则——改良汽油与普通汽油标准”(简称“汽油规则”)。设定了两种基准来衡量汽油质量:一种是在企业1990年经营的汽油的质量数据的基础上为企业设定“企业单独基准”,其质量数据由企业自己提供;另一种是代表1990年汽油平均质量的“法定基准”。

“汽油规则”规定,对1990年经营6个月以上的国内炼油商适用企业单独基准。如果某进口商同时是国外炼油商,当它1990年进口到美国的汽油中在数量上有75%来自它在国外的炼油厂,就对其适用企业单独基准(所谓“75%规则”)。混合加工商或进口商如果无法使用第一种方法设定基准,就必须适用法定基准。对1990年经营不足6个月的国内炼油商和外国炼油商适用法定基准。

委内瑞拉和巴西认为,美国法律中的某些规定,特别是关于“基准”设定的安排违反了GATT第3条(国民待遇),并最终导致该两国企业受到损失;而且,不符合GATT第20条(义务的一般例外)的规定。

美国提出,无论“汽油规则”是否与GATT的其他规定一致,它都属于一般例外的规定的情况,所以不违反GATT。美国提出,它所采取的措施是GATT第20条的(b)所说的“保护人民、动植物生命安全”的措施,是GATT第20条(g)所说的“为有效保护可用竭资源”的有关措施。

1995年1月和4月,委内瑞拉和巴西分别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起诉,声称美国的“汽油规则”歧视进口汽油,要求与美国磋商。在磋商失败后,争端解决机构应投诉方的要求成立了专家小组。专家小组经过1年的调查审理后提交报告,认为美国对进口汽油制定了比国产汽油更严格的环保标准,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

1996年2月,美国提出上诉,认为自己的“汽油规则”是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目的,符合WTO有关的例外规定。上诉机构在规定的审理期限(60天)的最后一天提交了它的报告,认为WTO的例外规定不适用于本案,要求美国修改其国内立法,纠正有关的歧视性规则。

该裁决生效以后,美国表示接受,并在裁决执行的最后期限履行了执行义务。这起案件的成功审理并最终顺利实施,使WTO争端解决机制经受住了考验,使人们对该机制的信心大增。因此,“美国汽油标准案”被称为“WTO第一案”。

思考:

1.通过分析以上案例,思考WTO比GATT具有哪些优越性。

2.区分GATT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异同。

3.通过以上案例,理解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异同。

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_国际贸易

学习任务二 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

国际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从理论上看,国际服务贸易是一个从国内的服务经济基础上通过服务业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是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在现实生活中,服务贸易同货物贸易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国际服务贸易是作为货物贸易的附属物而产生的,如航运业就是较早出现的服务贸易行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他服务行业,如铁路运输、金融、保险、通信等,也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而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国际服务贸易真正开始快速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并被普遍接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同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所引起的世界经济、贸易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统计,国际商业服务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6530亿美元。1980—198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6.5%,高于同期商品贸易年均增长率4.5%。同时,服务贸易在全球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提高到1989年的19%。

国际服务贸易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是如此,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表现尤为明显。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

(2)发达国家间双向对流的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快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单向移动的服务贸易。

(3)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远快于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项目。如通信服务中电话、电报服务与传真、光导纤维的信息快速传递服务,又如集装箱运输与传统船舶运输服务。

(4)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较快,而发展中国家劳务贸易发展较快。如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通信、知识产权贸易等发展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发展迅速。

这一阶段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驱动,服务业迅速发展,就业人员和所占比重大大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国普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和就业人员的比重也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为45%~65%;而发展中国家也占30%~45%。就业人员中服务业吸纳的人数,发达国家为50%~75%;发展中国家为20%~55%。

(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国际化扩展的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后,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全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迅速。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深感服务业对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这就加速了服务业国际化的速度。同时,生产的国际化也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信、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有些跨国公司在金融、信息和专业服务上都是重要的供应者,它们借助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了基础。

思考:

1.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施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前景及趋势

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完成及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甚至第五产业将更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从实物生产转移到服务生产。与此相适应,国际服务贸易将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

(一)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过去的10多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拓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推进器。相应地,服务贸易在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居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而传统服务贸易总体份额趋于下降。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的构成中,1970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占38.5%,国际旅游占28.2%,其他服务占30.8%。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种结构有所变化,到2005年止,国际运输服务比重下降到23.3%,国际旅游的比重下降到28.9%,其他服务的比重则上升至47.8%。这里的其他服务包括九个部门:即通信,建筑,计算机和信息,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政府服务等可统计项目。这些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过在服务贸易中一直占比重较大的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增长,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预计,随着服务创新的日益活跃,服务内容、业态与方式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未来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将集中于新兴服务行业和部门。

(二)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不断上升

从服务贸易地区构成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仅欧盟25国就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近一半。从国别构成来看,发达国家占据国际服务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占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3国就占了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0%左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上升,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们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很小。从行业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在金融、保险、通信、信息、专利许可、咨询、法律、广告等服务中所占比重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服务业有旅游、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海上运输等。

(三)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服务业,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扩大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目前,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占比不到一半,到2004年已上升到62.8%,估计为9.4万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初级部门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由9.3%下降到4.7%,而制造业降幅更大,由41.5%降至32.5%。

从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来分析,1989—1991年,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51.7%,2002—2004年这一比重则上升到61.6%,价值约4362亿美元。由此可见,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正加快向服务业聚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由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的趋势也不断增强。以全球服务业跨国并购出售额为例,1991年全球服务业并购出售额为432亿美元,随后逐年持续增加,2000年全球服务业并购出售额高达8423亿美元,2001—2003年全球服务业并购出售额有所下降,从2001年的3685亿美元下降到2003年的1620亿美元,2004年与2005年又开始回升,分别为2404亿美元和3792亿美元。如果从全球服务业并购出售额占全球并购额的比重看,1991—1995年全球服务业并购出售额占全球并购额的比重为6.2%,1996—2000年上升到63.0%,2001—2003年转变为59.3%,但在1987—2003年,全球服务业跨国并购出售额占全球并购额的比例年均高达58%,2004年、2005年该比重分别为63.0%和56.0%。

与此相适应,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WTO估计,目前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大约是跨境提供的1.5倍,具体供应方式构成如表6-1所示。

表6-1

img18

(四)服务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

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必将不断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是长期趋势。由于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和营利空间都很大,所以,在服务业具有较强垄断竞争力或相对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会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贸易组织,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但是,与此同时,开放服务市场,意味着大量要素的跨国流动,一些敏感性领域,如金融、保险、通信以及航空运输等,往往关系到服务贸易输入国的主权和安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的不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它们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中获取的利益是不对等的。为保护国内某些弱势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往往对本国服务市场开放施加诸多限制,例如,服务产品移动壁垒、资本移动壁垒、人员移动壁垒和商业存在壁垒。

近年来,在多变贸易体制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有所降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许多项目中都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率先削减了本国服务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更多的降低服务贸易壁垒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取消对外资开放的限制,推进市场自由化。新兴国家则向发达国家提出了开放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由于每个WTO成员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均是以其在服务贸易减让表中的具体承诺为基础的,因此其开放程度并不一致。即便是在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也可能存在经谈判达成的各种准入、经营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实践中,一些国家的准入条件缺乏透明度,或制定繁杂的审批条件和程序,或对服务供应商服务经营设置各种形式的限制,这些壁垒措施隐蔽性强,涉及面广,预计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将继续存在。

课堂任务:

每一小组找出当今世界服务贸易所面临的主要壁垒,并列举一至两个相关案例。

(五)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地区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离岸服务外包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推进东亚经济与金融合作_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

第二节 推进东亚经济与金融合作

经济全球化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和推进的同时,全球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推动。这似乎是全球化的一个悖论,全球化一方面推动经济的一体化,并按照发展梯级形成国际化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则增强了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倾向。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集团化发展倾向,恰恰是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趋势,在地域上紧邻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的集团,其目的是通过区域集团内部的协调行动和分工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与超级大国的竞争;这种区域集团化发展使集团内部的合作与分工更为紧密,并在多国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域性大市场,所以区域集团化恰恰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走势。目前,全球有三大主要的区域集团化经济组织,即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6]。作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的东亚,尽管区域合作起步较晚,但它以自身独特的“亚洲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东亚合作的思想由来已久。历史上存在的东亚朝贡体系虽然还谈不上合作,但对加强联系和往来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以后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东亚出现了严重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亚又成为冷战的前哨。因此,真正的东亚合作只是在冷战结束以后才开始的。早在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后改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设想,东亚合作的种子开始发芽。1995年,由于亚欧合作的推动,东亚领导人实现会晤,东亚合作开始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一)中国参与“10+3”合作框架

东亚合作首先是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实质性进展始于1992年,并在随后几年中不断加速,直至1997年出台的《东盟展望2020》,要求以“快速发展的东盟伙伴关系”打造“更加紧密的区内经济一体化”,建立一个“稳定、繁荣、富有竞争力”的“东盟经济区”,促进货物、服务、投资和资金在这一区域内的自由流动[17]。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延缓东盟区内经济合作的进程,反而对此起到了刺激作用。

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正是始于金融危机之后。在原有的东南亚区域内部合作的基础上把合作范围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从其主观动力而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吸取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东盟认识到,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抵抗某些经济风险,只有坐上东亚的大船,才可以增强其防御大风大浪的能力。中、日、韩三国对东盟领导地位的支持,也是出于类似的考虑。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各国关系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互有需求、互相协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东亚金融危机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加速器,而东盟的牵头、倡导和推动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发生在东亚的金融危机,东盟和东亚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于1997年12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首脑的非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会议。于是所谓的“9+3”会晤机制开始了。与此同时,还举行了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会议,所谓的“9+1”机制也建立起来了。从此,中、日、韩与东盟领导人以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两种形式的非正式会晤机制正式启动,按常例每年都举行(东盟原有9个国家,1999年柬埔寨加入后成为10个国家,“9+3”、“9+1”遂成了“10+3”、“10+1”)。正是在第一次“9+3”非正式会晤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中国和东盟成员在联合声明中共同承诺:“将发展彼此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关系的重要政策目标。”江泽民在会晤时指出:“在一些重大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及东盟地区论坛中,加强双方的相互对话、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促进发展中国家公正平等、不受歧视地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运行。”[18]江泽民在“9+3”会晤时还发表了《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他在谈到东亚国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健全的金融体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尤其是仅几个月来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时强调,为了保障东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东亚合作。为此,他提出:“我们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原则;要加强经济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利益平衡、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的经济合作模式;要通过友好对话与协商,增强信任,扩大共识,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分歧,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9]

1998年胡锦涛副主席率团参加了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二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倡议召开本机制内财长和央行副手会议。1999年朱镕基总理率团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10+3”首脑非正式会晤,会后首次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表示要在经济、社会、金融、财政、人力资源、科技、文化、资讯、政治及跨国事务等方面开展“长期的、战略性的”合作。朱镕基强调,东盟各国国情不尽相同,但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进一步营造和平的环境,是东盟各国的共同利益。

2000年在新加坡的第四次会晤中,朱镕基总理再次率团出席,并在会上建议将“10+3”发展成东盟国家合作的主要渠道,逐步建立起金融、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框架,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的更大融合。它明确了“10+3”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突出了以经济合作为主的指导思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积极响应。在第二年6月如期实现澜沧江—湄公河的正式通航,使之成为一条6国通航的国际河道。“10+3”财长会议决定,13国相互之间以“双边货币互换”的方式共享外汇储备,共同抵御金融风险。

在2001年11月的第五次会晤时,朱镕基总理阐述了中国积极促进东盟合作的立场,并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目标的重大建议。在同年举行的第十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十年战略框架》,提出了建设重要交通走廊、电信骨干网、电力联网与投资、贸易、旅游等11大标志性项目。

2002年11月在柬埔寨的金边分别进行了“10+1”和“10+3”的首脑会议。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其中《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非常引人注目,其主要内容是在2010年建成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已经启动了。朱镕基总理说,中国与东盟搞自贸区,就是为了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这是中国入世后提出的第一个自贸区,这个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中国率先向东盟开放自己的市场,包括农业市场。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有一定挑战的,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则是重要的机遇。朱镕基总理在会上提出,“10+3”要继续巩固经济和金融合作,逐步拓展政治和安全合作,同时加强机制性建设。东盟10国和中日韩在1999年成立了一个“东亚展望小组”,经过两年多的讨论研究,提交了一份最终报告,报告提出了19项近期可以实施的措施,并确定了9项中长期合作措施,包括在“10+3”领导人会议的基础上召开东亚峰会,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等(参见表2)[20]。为了落实“东亚展望小组”提出的合作建议,东亚各国成立了作为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第二轨道的“东亚研究小组”。该小组于2002年下半年提出了关于推动东亚更加紧密合作的17项短期措施和9项长期措施(参见表3和表4)。2002年11月在金边举行的“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了东亚研究小组的最终报告的项目措施,并通过了许多重要建议。

表2 东亚展望小组的主要建议

img3

续表

img4

同样在2002年的金边会议上,中国宣布减免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6国的部分或全部到期债务,并从2004年起,向老挝、柬埔寨、缅甸大部分对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大力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的协调方,负责筹措各类资金约20亿美元,直接贷款为7.72亿美元,提供各类援助超过5 600万美元。中国对湄公河合作也有多项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如从昆明到曼谷公路中的老挝段约240公里,由中国、泰国和亚行各承担三分之一,中方出资约合3 000万美元,承担修建约80公里的路段[21]。此外,中国将对境内昆明至河口铁路线进行改造和修建,以支持泛亚铁路早日贯通。

表3 东亚研究小组提出的短期措施

img5

表4 东亚研究小组提出的长期措施

img6

2003年8月7日,第六届“10+3”财长会议在马尼拉举行。财长们对在“10+3”的框架下金融领域合作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并表示将继续推进正在执行中的“清迈倡议”,加强资本流动监控,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和加强经济评估与政策对话等领域的合作。财长们同意组建研究小组,就东亚货币合作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财长们决定设立“10+3金融合作基金”,为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提供支持。

2003年10月8日,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这一条约的东南亚大国。与此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补充协定书,以及签署信息通信谅解备忘录。此外,中国和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同一个地区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也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思想的又一重要体现[22]。此次会议的成果表明,中国同东盟关系进入了经济、政治、安全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004年11月29日,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各国领导人就加强“10+3”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了《加强合作 互惠共赢》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东亚合作取得的成就,认为“10+3”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成果丰富,机制日趋完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有活力、前景广阔的区域合作机制。在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召开前的一年间,《东亚研究小组最终报告》的项目措施执行顺利,建立了能源、卫生、打击跨国犯罪、信息通讯四个新的部长级合作机制。金融合作不断深入,《清迈倡议》的落实取得实质性成果。东亚思想库网络、东亚论坛等第二轨道机制十分活跃,积极为“10+3”合作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23]。在“10+3”的万象领导人会议上,为了推动本地区共同朝着东亚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各国领导人同意于2005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第一次东亚峰会。

(二)中国与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议的,并得到亚太一些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召开第一次“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APEC)”部长级会议后该组织正式成立。经四次部长级会议后,从1993年11月的第五次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开始,每次部长级会议召开时都举行APEC非正式首脑会晤。会议的规格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最初的官方论坛到逐步具有了更多的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产生了国家首脑非正式会晤的会议形式。

中国自1989年成为亚太经合组织观察员之后不久,从1991年汉城会议时便正式加入了该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内部的意见不一致,一派遵循“美国模式”,要求制定明晰和快速的时间表与约束性的自由化方案保持一致;另一派遵循“亚洲模式”,认为自由化是渐进的、单边的和自愿的,应按照松散的时间表进行。结果,后者占了上风。

从1993年开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参加了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并在每次会议上都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为APEC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主张和建议,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是APEC的两根支柱,两者必须平衡发展,不可偏废;第二,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必须在尊重差别、协商一致、自愿参加、自主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第三,坚持非歧视与灵活性原则,譬如,成员国应该相互无条件地提供最惠国待遇;第四,APEC应该保持其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和“论坛”的性质,反对把政治问题引入该组织[24]

APEC会议共有21个成员国(中国台北作为地区经济,只能派与经济事务有关的部级人员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晤)[25]。1994年11月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其内容之一是规定了APEC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APEC发达经济体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两个时间表的规定,既照顾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实际困难,体现了一种互谅互让的精神和灵活性,又照顾了美国和一些发达经济体关于APEC合作应有一定约束力的主张。这就是西雅图“大家庭”共识的体现,是APEC成员相互适应的积极成果[26]。经过不断的对话和磨合,根据亚太经合组织有关方面达成的谅解以及在西雅图、茂物,尤其是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确立的模式,“美国模式”和“亚洲模式”在相互适应中实现了妥协,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APEC方式”。大阪会议上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规定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9项原则,即全面性,与世贸组织协定一致性,可比性,非歧视性,透明度,维持现状,同时启动、持续进程与不同的时间表,灵活性,合作。以“协调的单边行动”为主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为特征的“APEC方式”汲取、融合了APEC成员国各方面的意见,是相互了解、互谅互让、相互适应的结果。

2001年10月,中国作为东道国在上海举办了APEC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九届首脑会议。在会议期间,中国积极开展首脑外交,会见了APEC经济体的领导人,并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了与亚太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会议通过了《领导人宣言》,通过了《上海共识》和《数字APEC战略》,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增强了APEC成员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信心。

中国不仅在APEC会议上提出和坚持自己的建设性的主张,而且以负责任的实际行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为落实1995年大阪会议上的承诺,中国大幅度降低自己的关税:在从1991年的42.5%下降到1992年的39.9%的基础上,到1995年又下降到35.9%。在1996年马尼拉会议上,中国又承诺,到2000年平均关税减低到15%左右。实际上,1997年中国的关税水平已经降至17%,1998年为16.4%,到2001年1月1日,中国的平均关税率已经降至15.3%[27]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并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视角,把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表达其自身贸易体制自由化意愿的论坛。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8]。一旦建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此外,2002年亚太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有如下内容:

——新加坡与日本签署《新时代伙伴关系协定》,自2002年4月起,日本向新加坡的出口将豁免关税,新加坡向日本出口的免税商品比例从85%增加到94%;

——墨西哥同日本将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韩国与智利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于2003年生效;

——澳大利亚与新加坡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

——日本与东盟10国首脑签署《广泛经济伙伴联合声明》。

显然,亚太地区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的次区域自由贸易与合作安排,绝非偶然,而是反映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形势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趋势性变化:APEC成员正在通过建立各种次区域自由贸易区或次区域的双边或多边紧密经济合作安排,来应对WTO新一轮谈判提出的挑战,以弥补APEC合作缺乏“硬约束”的不足。

中国适应APEC的过程,是通过创造性的对话,通过对APEC的庄严承诺和认真履行这些承诺的实际行动,通过全面开放和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通过不断推进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的。

APEC创造了地区经济组织合作的全新模式——“APEC方式”,这是所有APEC成员的共同创造,但是,APEC发展中成员的愿望代表了一种“道义的多数”,因此发展中成员的贡献更多一些。APEC方式尽管约束了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但没有采取对抗的形式,没有排斥任何成员的利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APEC方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南北合作的新模式[29]

(三)中国与东亚金融合作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反映出“传染效应”在区域性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传染效应”使得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一种区域性的现象,其防范和解决已日益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区域性问题。传统上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往往只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该组织的表现使东亚国家大失所望。首先,基于错误估计,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来得太晚而且力度太小;其次,为了维护贷款人的权益,而忽视了危机国的具体国情,有些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30]

东亚金融危机的迅速扩散以及亚洲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改变了亚洲各国政府原先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消极态度,各国开始积极地探讨亚洲货币合作的形式,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构想,其中讨论的焦点是紧急救援机制的建立。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亚洲的金融合作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作为本区域的一个大国,中国也积极参与亚洲金融合作,并在这一合作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关于亚洲货币合作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构想是1997年由日本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倡议,即由日、中、韩和东盟国家组成一个组织,筹集1 000亿美元的资金,为当时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该组织简称为AMF。这一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洲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亚金融危机处理方式上以及7国集团拒绝设立亚洲危机基金以帮助亚洲国家应付金融危机的态度而产生的强烈不满。但由于很快遭到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反对而搁浅,因为他们认为此举会削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的作用。

1997年11月,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官员会议在马尼拉召开,会议提出一个加强亚洲地区金融合作的新框架,以取代日本先前提出的建立一个“亚洲基金”的设想。新框架“承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货币系统的主导作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防止金融危机的地区预警机制,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发挥的预警作用;二是加强地区经济和科技合作,以增强亚洲国家国内的金融监管能力;三是采取措施,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能力;四是通过一项合作融资安排,弥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有关国家援助资金的不足[31]

1998年10月日本又提出了“新宫泽构想”,倡议建立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其中一半用于满足遭受危机国家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另一半则用于满足其短期资金需求。这一构想得到了受灾国、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按照“新宫泽构想”,该基金为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提供了210亿美元资金,还为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提供了22.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亚洲货币基金由于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有力的支持而被搁置。但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由于东亚国家政府特别是中、日、韩之间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和协商,东亚国家政府间的货币合作逐渐取得了进展。

1999年11月,东盟“10+3”峰会在马尼拉通过了《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同意加强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对话、协调和合作。根据这一精神,2000年5月东盟“10+3”的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金融合作的内容有:(1)充分利用东盟“10+3”的组织框架,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及信息的交换;(2)东盟与其他三国(中、日、韩)之间构筑两国间的货币互换交易网和债券交易网;(3)截至1999年底,东盟“10+3”各国的外汇储备合计额超过7 000亿美元。2000年8月,东盟“10+3”的中央银行又将多边货币互换计划的规模由2亿美元扩展到10亿美元。

清迈构想的实现及其拓展表明了亚洲国家在货币和金融合作方面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各方参与货币和金融合作的热情。《清迈协议》之后,亚洲的货币和金融合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2003年8月7日,第六届“10+3”财长会议决定将继续推进正在执行中的“清迈倡议”,加强资本流动监控,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和加强经济评估与政策对话等领域的合作。

迄今为止,“清迈倡议”的执行进程顺利,区域内各成员已签署了12个双边货币互换协定,金额总计达315亿美元[32]

当然,与欧洲联盟相比,亚洲金融合作仍然举步维艰。首先,不管是1967年成立的东盟,还是随着东亚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之后于1989年出现的APEC,其间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洲传统”:一是强调非正式性,二是强调达成共识。而这两个特征恰恰不适合区域货币的合作,因为区域货币合作意味着各国需要部分让渡制定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内政策的自主权。

其次,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人均GNP计,除日本外均为发展中国家,日本为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层次,中国与亚洲四小虎为第三层次,其他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为第四层次。各个层次差异较大。而且,东亚的金融市场除了香港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以外,其余大多局限于本国范围内,金融一体化程度较差。

但是,应该看到,亚洲金融合作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已迈出了一大步,为亚洲合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途径,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亚洲合作的僵局。

中国学者对待亚洲货币合作存在非常矛盾的心理。因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国内问题,地区差异、收入分配、人口和就业问题等迫切的难题千头万绪,难以理清。相形之下,亚洲货币合作实在只能算是一个次要问题。但同时,亚洲货币合作的成功又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因此,中国若积极参与,可以争取在一些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经济和政治空间,推动世界多极化目标的实现[33]

尽管东亚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框架,但合作进程开始的时间还不长,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地区合作的“制度性”组织和基本原则尚未建立。目前,东亚合作的进程是由四个轮子一起转动的:第一个轮子是“10+3”,即整个东亚范围的对话与合作;第二个轮子是“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第三个轮子是“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第四个轮子是“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需要指出的是,对四个轮子起统领作用的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东亚合作的机制在四个轮子的转动中将逐步得到发展[3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现代农业视域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勇[1]

摘要: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成为农村发展改革的亮点之一,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对原因给予相应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运行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它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基础。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我国颁布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至2011年6月底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44.6万个,成员总数近3570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由于发展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规模小、资金不足、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低、国家扶持力度小等问题,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规模较小

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社员数量少、服务范围窄、资金规模小和赢利能力差。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规模小、实力弱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一是成立时间较晚。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成立在合作社法颁布之后,还没有完成资本的积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二是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服务领域较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还处在较低层次。他们的业务活动多倾向于技术服务和生产流通领域,极少涉及资金借贷领域。

表1 2009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提供情况

img3

表1是2009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提供情况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或信息服务、提供农资、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和资金借贷四类。其中有92.5%的合作组织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农资、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分别占59.4%和60.6%,而提供资金借贷这种高层次服务的仅占3.1%。从提供服务类别数来看,一半多的合作社只涉及1~2个领域,服务范围较窄。

2.资金匮乏

现阶段,资金短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最突出和最普遍的问题。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于农户入社资金、信贷和国家财政补贴等几个方面,其中农户入社资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农户在我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自身拥有的资本极少,所以不愿意把较多的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在信贷方面,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是自发组织建立的,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方面尤为混乱。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他们不能提供银行所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银行为控制风险不愿为其发放贷款。就国家财政补贴而言,2003~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的扶持资金累计才达18.75亿元,规模太小,远远不能满足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另外,虽然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专项补贴,可是这些补贴都是面向规模较大、影响较高的合作社,绝大多数合作社都得不到这些补贴。

3.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

运行机制是影响事物运动发展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影响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作用原理及运行方式。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社员合作缺乏动力三个方面。

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主要有三种方式:按交易额分配、按股分配和按交易额与股份分配。其中按交易额与股份分配是目前最为普遍存在的分配方式,但这种分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弊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往往是股东,分配时他们希望只实行按股分配,不希望实行按交易额分配;而作为社员的农户,他们投入的资本少,则希望实行按交易额分配。主要或仅实行按股分配,这就影响了非股东社员的积极性。因此这种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督保障机制和社员意愿方面,现行的赢利分配方式不合理,社员不能获得自己创造的全部利润,因而致使他们参与合作社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合作社管理人员已表现出数量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的问题。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决定合作社的发展命运。目前许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都是它的创办人员,这部分人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广西贵港市为例,2010年广西贵港市6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815名管理人员中,大中专及以上人员仅占总人数的9.94%,其余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水平。这些管理人员虽然精于种植或养殖,可是缺乏对市场经济知识的了解,缺乏管理经验,容易造成家长式管理、决策失误等问题。

5.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扶持力度还不够,缺少规范性的文件和相应的扶持政策。以税收优惠为例,虽然2008年《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免4项税负,但是范围太窄,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如法国对农业合作社采取免公司税和减半征收营业税的政策,美国农业合作社平均缴纳的税费只有工商企业的三分之一。有的地方政府不但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还对其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甚至受部门利益驱动,对合作社进行卡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宽松的发展环境,制约了其发展。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合作社规模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加快其发展,就应加强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使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在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应积极鼓励其拓展经营服务项目,促使其实现由生产销售领域向资金借贷、加工、运输等多领域发展。另外,还可以鼓励合作社之间进行兼并重组,适时扩大规模。

2.完善合作社融资渠道

资金匮乏是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鼓励和引导社会闲置资本投资于合作社。二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帮助合作社完善规章制度和完善财务制度。另外地方政府还要牵头建立起由地方财政、龙头企业等投资地担保公司,为发展条件较好的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三是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补贴不仅要对那些规模大、影响范围大的合作社给予倾斜,还要对那些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予以扶持。

3.加强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完善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员之间的分配要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执行,让入社农户共同享受合作社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增值收益。其次,要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在公平分配和权益保障上下功夫,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带动力。第三,要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优化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使社员大会的决策功能、理事会的执行功能、监事会的监督功能有机统一起来。

4.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化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高素质管理人员稀缺是目前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如今我国已制定和下发了《辅导员工作规程》,各地区要以此规程为指导,积极开展以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主的辅导培训活动,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另外要把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分层次地培养一批农业管理人才。

5.加大扶持力度

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它是一种弱质产业。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尤其是初期阶段的发展,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在资金、税收、信息服务、法律等方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合理引导农民创办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要增加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出额度,对农业生产流通、加工、运输等活动进行相应的减免税,鼓励合作社向产品深加工方面进军。同时也应补充和完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推进措施[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1(3).

[2]骆清.国外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借鉴与思考[J].文史博览,2011(9).

[3]赵建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背景[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

【注释】

[1]王勇(1976—),男,山东寿光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_江北区的实践与思考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江北区的实践与思考

强化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升级发展动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江北区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江北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要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江北诸多产业技术一直在模仿先发地区,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造成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因此,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依赖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创新驱动战略目标,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平台可以看作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面对全球制造中心转移的发展局势,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必须抢占产业制高点,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力争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正是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对经济转型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江北区以“创新江北”建设为抓手,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含量项目、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机构,推动全区产业层次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等三种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旨在根据当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长期需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完善相关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为高新技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江北区依托浙大工研院江北公共创新平台、江北大学联合研究院等平台建设,鼓励外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托本地现有企业共建研究所。建设情况见表1。

表1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基本情况

img5

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是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创业载体,为新创办的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公益性服务,降低创业风险。江北区成立了江北区科技创业中心(134创意谷)、宁波大学科技产业园、金论商务区、江北中部科技创业中心、创意1956、区绿色节能技术中心等6个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吸引各类科技人才带着技术、成果、资金来平台创业创新,合计孵化场地面积4万平方米,孵化企业215家,详见表2。

表2 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基本情况

img6

续上表

img7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隶属于企业的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心任务是为本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为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技术和技术储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江北区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企业研发机构,国家级企业工程中心1家,省级15家,市级29家,区级51家。

正是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快速发展,江北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江北区加大了科技投入,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平台建设助推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动全区的信息化建设。区本级科技经费投入由2006年的3748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2137万元,科技经费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由3.4%提升到4.5%;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40家,高新技术产值由2006年的41.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9.3亿元,增长2.2倍。成功通过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专利申请量达3212件,比2006年增长6.2倍,其中发明专利724件;授权专利259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0件,增长29.1倍;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5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市级重大项目6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2213.5万元。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中策动力大功率柴油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水表、东力传动、柯力电器等14家中小企业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在一个个细分市场中确立了优势地位。

(二)平台建设逐步完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浙大工研院江北公共创新平台已引进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备研发中心、机器人研发中心等研发中心13个,依托各研发中心完成注册公司12家,注册资金1800万元,申报科技项目7项,立项4项。平台不但在科技企业孵化上取得明显成效,还在大院名校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的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江北区积极加强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吸引了紫杉双黄酮的提取分离改造及工业化生产、智能玩具、智能监控、智能物流等12个高新技术项目入驻。截至2012年,仅“134创意谷”就已引进威信软件等各类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近120家,每平方米产值超2万元,实现总产值1.23亿元。同时,为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合作,在建设平台的同时,探索江北大学联合研究院建设新模式,推动优质项目、企业落户江北,大力发展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引进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宁波分院,专门成立中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进行运作;宁波大世界家具研发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大学理工学院共建“绿色环保家具研发中心”,三年内将投入500万以上资金研发新型绿色环保家具;引进万千科技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互联网即时通讯研发中心”,成立注册资金200万美元的合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计划投资25亿元打造“合茂未来城”。

(三)政产学研合作深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广泛开展区校、校企合作,2012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共计7330.9万元。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的中介服务功能,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已与全国20余所高等院校、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其中15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12家,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沪甬电力斥资2500万元,与中科院材料所合作成立新公司研发锂电池项目;原水集团与中科院合作,成立宁波水资源环境院士工作站;信远工业与欧洲能源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新公司,开展陶瓷渗透汽化膜的研发及商业化应用开发项目,3年后年商业销售有望达6亿元。

二、江北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北区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运行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资源配置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科技创新平台集成资源的能力较低,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多数平台是分属多个政府部门主管的,甚至为单位或个人所有,缺乏集成同领域或同类科技资源的能力。以资金为例,财政决算的1.2亿元科技经费中,分散在科技、发改、人社等各个部门,绩效不够明显。

(二)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阻碍技术升级

绝大部分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是依托企业而建,缺少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水平不高,研究开发的课题主要局限于母体企业的需要,没有站在行业或产业发展的高度上,选择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对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缺乏有效支撑,对行业技术升级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作用。同时,粗放型生产企业居多,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安于现状,相当部分企业只是跟随、模仿,加之现有的科技开发型人才少、科技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全区282家规上工业申请专利699件,占全区申请量22%,其他工业企业基本没有专利申请行为。

(三)平台专业化程度不高,与主导产业融合度低

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联合企业、政府和高校三方共同参与(图1交叠部分),迅速实现有效整合三大创新部门优势资源的目的(功能定位见表3),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政府职能一块,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各平台建设参差不齐,定位模糊,与主导产业不匹配,导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低,对经济带动作用不显著。能与主导产业对接并能服务众多企业的平台基本没有,一些平台从业人员少、规模小,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偏低,缺乏竞争力,更缺乏核心技术,或仅限于服务本企业,或只能提供较为简单的技术服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辖区内主导产业企业对公共技术的需求。譬如浙大工研院江北公共创新平台,目前只有自动控制、家具、汽车电子产品在建设,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其他主导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是空白。又如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涉及软件、医疗器械、工业设计、创意、新能源等多种产业,但缺乏相对集中的产业,不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img8

图1 构成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主体的示意图

表3 三个主体在创新各个阶段的角色定位

img9

(四)在职团队挂牌服务,科研效率较低

科技创新平台在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服务方面还不能跟上企业创新需求的步伐,特别是一些紧缺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虽然引进方面下了一些工夫,但是很多科研团队挂牌子的多,真正开展应用研究不够,其功能发挥不明显。有些仅限于解决技术难题的合作,有些是专利技术的转让。虽说企业与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但其中较大比例只是挂牌,提供的实际服务较少,科研人员落户本地为江北产业发展服务的更少,存在研究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发的现象。

三、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科技创新平台的情况

国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起步早,成效显著。美国政府推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国策(资源共享平台),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同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在数据共享的10年间,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以色列通过“技术孵化器”计划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成就引人瞩目,通过强化对技术创新的奖励,激发科研团队创新活力,大大促进了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其高科技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二)国内科技创新平台的情况

国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宁波市鄞州区创新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认定与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政府解决企业共性难题、提供服务的主要载体。同时,建立各种平台,帮助辖区内企业共享科技资源。“中国专利创新网”已建成35家个性化企业专利数据库以及4家宁波特色行业专利数据库;网上技术市场鄞州区分市场,为近1000家企业在线发布技术课题395项。衢州江山市充分发挥网上技术市场、科工会和工业科技110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为企业搜集技术信息,竭力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铺路搭桥,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一批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坚持专业化原则,组建公共测试平台,为辖区内消防器材、木业、蜂产品三大主导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无论是美国和鄞州区的科技资源共享,还是江山市发展定位明确的专业化平台,再加上以色列对技术创新的重视,这些优秀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面对江北区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平台的发展思路,从问题中获得认识,从而更新发展理念,加快平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资源开放共享。首先,整合集成辖区内各类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并综合利用国内外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对接江北主导产业的特色主体数据库,为各类科研机构和人员提供系统、全面、便捷的科学数据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铺路架桥,为企业技术需求、技术成果转让、人才资源供需提供服务。此外,依托本地的行业检测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资源,以资金扶持、挂牌支持的方式,引导他们开放研发试验的设施、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

2.明确平台定位,建立专业化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及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努力形成一批依托产业集群或优势产业,服务规范、特色鲜明、运行高效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要把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放在符合江北产业发展方向的平台上,实现“支持一个平台,服务一片企业”,使中小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3.重视技术创新,激发科研团队积极性。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多措并举,用好人才,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出现业余工作和服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组建一批能够为产业集群或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科技创新平台。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江北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起点,无论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结合江北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新产业引进培育、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为方向,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为支撑、政产学研结合度更高、资源配置更优、创新环境更好、创新能力更强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加强领导,整合创新要素资源

抓科技创新平台,必须突出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有限的人力、财力和设备集中用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科技攻关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创新要素的作用。一方面,抓好科技专项资金整合,特别是集中财力扶持平台建设。如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需要增加财政专项经费,还要辅以税费减免政策的支持。对于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采取政策性补贴、科技立项等形式的支持。同时,建议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初创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协同机制,增强发展合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仅凭科技部门一家之力是难以做好的,必须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各方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力量,才能将这个重大工程抓好。因此建议成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领导小组,区长、分管区长任正、副组长,科技、开发区、发改、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任组员。各部门密切配合,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机制,提高平台产出效益

建平台最终要的是实效,这个实效关键要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平台主体的功能定位分析,建议建立图2所示的平台运行机理来发挥平台实效,以此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高成果转化率。一方面,强调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科技创新平台是由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三大部门共同组成,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公益性组织,其组织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部门,其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要使目标不一致的两大部门开展有效合作,政府的协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鼓励多方参与到平台内的各项创新活动之中,充分挖掘、整合参与方在各环节的优势资源,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和技术转移,使得技术成果得以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围绕成果应用,平台不仅要当好“研究员”,针对区域、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发和联合攻关。还要当好“服务员”和“推广员”,为企业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和配套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建立技术创新路线和研发平台,真正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依托。同时,发挥平台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以市场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并为企业开放提供相关的研发和中试基础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尽快实现产业化。

img10

图2 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三)明确定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目前江北存在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体、发展目标和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平台定位,提高专业化水平,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1.对于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要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应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平台定位和发展前景应当是做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领域。以江北和宁波大市产业结构升级演变方向为重点,积极引进大院大所的科研团队到江北设立应用研究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重点建设好江北大学联合研究院,积极推进浙江大学工研院江北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有利于本地技术创新的应用性研究,推动江北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虽然江北大力推进科技合作,引进了一批创新载体,解决了不少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但是与宁波地区兄弟县市区相比,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差距比较明显,今后要花大力气引进更多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探索引进国外知名研究机构,使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户江北,促成区域社会资本与高新项目的结合,达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2.对于创业孵化服务平台,要做大做强,规模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着力促进企业孵化、创业投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构筑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引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拥有良好科技资源的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鼓励各街道(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建设符合高新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产业特色的和投资经营多元化的、各种类型的孵化器,推进孵化器向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化方向发展。鼓励孵化器主办单位通过专业性服务、参股孵化器内企业等方式拓展利润源,推进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拓展和提升孵化器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重点提升对孵化企业在治理结构、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功能。努力引导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中小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建设软件园,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到2015年,争取区内各类科技孵化器达到10家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孵化器3家以上,力争在省级和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上取得突破,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孵化网络,在孵企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3.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要政策引导,鼓励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应加速企业依靠研发平台进行产品升级的进程,加速企业依托技术中心进行产品研发、人才汇聚、成果转化的进程,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与大院名校的结合,缩短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周期。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搭建技术创新的行业平台,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的研究院或科技服务公司,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在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扶持,使之成为集群产业创新的主要源头。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独立或联合研究开发机构。继续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扶优扶强,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培养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引领者。加大企业技术中心的提级力度,力争“三十强”工业企业和年销售上亿元的企业都建有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到2015年,建设区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0家以上,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家以上。

(四)完善政策,发挥人才科研效能

调整和完善人才政策,引进人才时在考量学历、职称的同时,探索以项目研发成果为绩效给予奖励和资助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研究人员的柔性流动,鼓励企业的技术人员到高校和科研机构接受研究指导。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保留身份的情况下,到企业进行工作,参与企业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要正视科技创新团队、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创新领军人才紧缺的客观实际,创新和完善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引进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员,形成强大的创新团队。

(江北区人民政府:谢德维 李冠晓 沈建锋)

宁波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程追踪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宁波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程追踪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努力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工作各个层面,进而也作为衡量实体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准。

本课题根据工业统计制度的修订,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微调,并以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全市和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对我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状况进行跟踪测度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

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包含了三次产业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一般表现为按照区域经济优势性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而通常意义上转型升级更多体现在产业内部,乃至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优势叠加。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经济,旨在通过工业经济各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标体系研究,以达到对工业经济整体转型升级进程的量化判定。

本课题研究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内涵:工业经济的“转型”就是指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低碳节能型、高附加值型、智能制造型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的“升级”就是指涉及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等多方面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促使工业经济实现向高附加值、高竞争力、高内生增长力、低耗能、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型。

二、宁波市“十二五”以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概况

2011年宁波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44.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其中,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界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产业结构变动呈现以下特征:

(一)产业结构变动虽大,却不利推进工业增长

在Aigenger等的研究中,采用了Michaeli系数作为测度结构变动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img32

其中,Ai,t和Ai,0分别代表i行业在报告期(t)和基期(0)所占的份额。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2010—2011年浙江、杭州及宁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结构变动度。由表1可知,“十二五”第一年,宁波工业结构变动幅度最大,达11.54,分别比浙江和杭州高出3.84个、2.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速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却比杭州低0.5个百分点。2011年,杭州八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比2010年仅提高0.17个百分点,而宁波八大高耗能行业比重却提高了4.9个百分点,这就是杭州虽然结构变动度不如宁波,产值增速却高于宁波的关键所在。可见,宁波规模以上工业结构调整幅度虽大,但由于产业选择中对临港大化工的倾向,使得宁波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

表1 2010—2011年浙江、杭州及宁波工业结构调整度与增长速度对比情况

img33

注:所用数据来自各地年鉴。

(二)制造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区位商(LQ),又称专门化率,它由美国经济学家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或全省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则专门化率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img34

一般而言,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0,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小于1.0,则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低于当地同行业的水平,竞争力较弱。根据计算,可找出我市相对浙江省而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

由表2可知,2011年,我市烟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5个行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5,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的行业。但在我市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大类的区位商即行业竞争力要弱于2010年。2011年,我市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三个行业的区位商,在浙江省中的比较竞争优势上升最快,分别比2010年上升0.15、0.24和0.1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在浙江省的比较竞争优势下降最快,分别比2010年下降0.17、0.13和0.17个百分点。

表2 2010—2011年宁波市制造业区位商

img35

续上表

img36

(三)重点行业有起有落

在我市十大行业中,产值比重排名前四的行业中有三个高耗能行业。其中,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2011年的产值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2.2和2.5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的排名也分别跃升至第一和第三位,发展迅猛。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这三个行业的比重排名略有下降。(见表3)

表3 2010—2011年宁波市部分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及结构变动情况 单位:亿元

img37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初步发展

根据《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型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即“4+4+4”口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产业。2011年,我市新材料产业共有152家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521.2亿元,同比增长23.2%;新能源46家,实现总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4.3%;新装备产业250家,实现总产值506.1亿元,同比增长9.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4家,实现总产值626.2亿元,同比增长6.3%。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8%,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初创型新兴产业主要包含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和设计创意等四大产业。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共69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8.5亿元,同比增长15%;生命健康产业101家,实现总产值109.0亿元,同比增长12.2%;海洋高技术产业27家,总产值144.1亿元,同比增长5.9%。初创型新兴产业基础依旧薄弱,需积极培育发展。

通过宁波工业结构变动度的测度和区位商的计算,可以大致了解宁波市“十二五”第一年工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但要详细了解宁波及各县(市)、区工业转型升级具体状况和水平,还需通过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三、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及总体评价

(一)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调整

根据《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所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基本原则,本课题结合制度新增指标,对去年构建的指标体系做了微调,新增了土地产出指标——亩产工业总产值(见表4)。

表4 工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img38

注:亩产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万元)/企业占地面积(亩),该指标反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为正指标。

(二)评价方法

1.二级指标评价赋值

本文采用指数功效函数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赋值打分,计算公式如下:

(1)正指标评价公式

img39

其中,d为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即功效分值);x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xs为最小值;xh为最大值,i为指标代码。

(2)逆指标评价公式

img40

2.一级指标和总指标评价

由于二级指标以指数函数进行评价赋值,故一级指标和总指标以等权原则计算简单几何平均数进行赋值。

(三)评价结果

根据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上述方法,可对宁波市及各县(市)、区工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工业转型升级评价情况

img41

2011年,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总指数为72.86分。各项一级指标中,反映人力资源的指数最高,达78.65分;经济效益指数最低,仅64.32分。十一个县(市)、区中,依旧是江东区工业转型升级指数最高,达84.89分,领先第二名8.77分;鄞州区则以76.12分列第二位;江北区奋起直追,以总指数75.72分从2010年的第六位跃升至2011年第三位。北仑区则因高排放、低产出,而以总指数70.27分替换海曙列最后一位。

1.科技创新板块评价

由于宁波市高技术产值率仅8.37%,该指标得分在科技创新板块是最低的,仅70.78分。(见表6)宁波市的工业转型升级在高技术企业培养、引进上尚有着力空间。该板块中,镇海区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差,导致其科技创新指数仅得61.75分,科技创新部分亟待加强。该板块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鄞州、江北和余姚。

表6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科技创新评价情况 单位:%、分

img42

2.经济效益板块评价

由于该板块中,江东、海曙的超高异常值频现,使得宁波大市经济效益指数在五大指数中得分最低的,尤其是亩产工业总产值仅480万元,全市来看土地产出率较低。(见表7)江东区在该板块表现突出,有三项二级指标得分达到100。慈溪市则由于四项指标不尽如人意,在该板块排名最后。该板块前三位的分别是江东、海曙和镇海。

表7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经济效益评价情况 单位:%、万元/亩、分

img43

续上表

img44

3.节能减排板块评价

2011年,受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的影响,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不降反升,导致节能减排指数仅75.47分。该板块,江东区依旧三项满分,名列第一;江北、鄞州分列第二、第三位。北仑区因高SO2排放量,和高COD排放量而列该板块最后一位。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对宁波市的工业转型升级是个较大阻碍,宁波工业经济要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须在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整治淘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高耗能项目审核力度、抬高准入门槛,择优慎重发展临港大工业。(见表8)

表8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节能减排评价情况 单位:%、吨/万元、分

img45

续上表

img46

4.人力资源板块评价

在该板块中,江东区的就业弹性系数最低,为—0.67,工业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增长。(见表9)该板块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镇海、北仑和余姚。虽然劳动效率越高,就业弹性系数会越小,但作为人口众多的大中型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非常需要的。在追求劳动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奉化不但劳动生产效率最低,连就业弹性系数也为负数,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企业提升,非常不利。

表9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人力资源评价情况 单位:分

img47

5.产业结构板块评价

由表10可知,奉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初创型新兴产业比重都很高,故该板块,奉化以94.31的高分名列第一。该板块中,江东和象山列第二、第三位。海曙则由于产业重心主要在三产,因此该项指数仅得60.62分。镇海受传统石化行业比重过大影响,该指标得分亦不佳。

表10 2011年宁波及各县(市)、区产业结构评价情况 单位:%、分

img48

四.关于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牢牢坚持和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人力资源为支撑,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结构的优化,努力建成产业链生态化、功能链集群化、价值链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宁波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推动各层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1年,我市“4+4+4”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型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3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35.9亿元,同比增长19.37%,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产业基础扎实,政策环境较好,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1.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应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统筹规划安排,坚持做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现有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培育初创型新兴产业发展

政府应在市场选择的过程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即市场推动与政府拉动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在市场选择的过程中,对新技术的产业化给予政策倾斜;对潜在的满足新需求的供给力量给予支持并推动其产业化。

3.积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石化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和电工电器产业。2011年,我市石化产业共16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679.9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30.5%;汽车及零部件产业451家,实现产值614.2亿元,占比10.4%;纺织服装产业922家,实现总产值1226.9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19.2%;电工电器产业981家,实现总产值1319.8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13.2%。传统优势产业因其先发优势,已具有较强实力。

工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否定,也不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盲目扩张。而是要加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积极引导,通过技术支持促进其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完成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好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柱作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对解决劳动就业,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国计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引导这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端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从总体来看,我市工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为薄弱。各级政府要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推动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健全“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要加大在新材料、软件、工业设计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要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大力推进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家用电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从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选择培育一批创新型标本企业,不断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从面上带动全市工业技术创新。

(三)加快人力资源建设,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我市规上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省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作为工业强市,劳动生产率亟待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要素,应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进。重点支持海内外创新型和拔尖人才,海外留学人员和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二次创业高素质企业家的引进落户。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在积极引进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培养一批高级技术工人和高层次科技开发人才。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和载体,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吸引各种人才来甬创业发展。

(四)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我市的临港大工业蓬勃发展,大化工、大港口的定位导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十二五”第一年,受镇海炼化大乙烯和利安德等高耗能项目的影响,我市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严格遵守能评、环评相关标准,严把准入关,严控新高耗能项目继续上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劣势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在国家和省不承担任何能耗的前提下,我市必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工业清洁生产,节约发展,实现结构节能。

纵观分析和宏观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工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既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也是带动区域经济整体产业全面升级的核心前提;更是落实和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确保工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载体是着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要努力保持工业经济要素合理需求与科学配置、工业经济总量有效投入与增长成本、工业经济产业链优化重组与集聚互补等等,系统地构成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演进特征。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其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必将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的变更,本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仍将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使之成为灵敏地跟踪、评价、分析和监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

(宁波市统计局:汤柏生 杨耿业 许海燕 阎力 谭国威)

宁波市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探索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宁波市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探索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从分析宁波市社会养老保险(障)制度现状入手,再对现行基本养老保险长期基金收支平衡进行预测,探索促进基金长期平衡、保证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社会养老保险(障)制度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面改革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背景下,宁波市已着手研究和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等制度。现阶段宁波市社会养老保险已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全覆盖,具有宁波特色、符合宁波实际、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已成为三大主要社会保障。这三大主要社会养老保险类型在各自的参保对象、缴费方式、待遇计发水平和待遇调整办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

(一)参保对象方面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适用对象,《社会保险法》、《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已做了明确规定,范围覆盖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51年起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覆盖面最为广泛,已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宁波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452.72万人,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社会养老保险(障)类型。

2.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成熟较晚,2002年市政府根据本市被征地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甬政发〔2002〕125号),在全市范围内“村改居”的村民和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的人员中推行了这一制度。截至2012年6月,本市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被征地人员达到了55.31万人,较好地解决了被征地人员生活保障与重大工程项目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城市化进程。

3.2009年根据浙江省《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我市对原实施的宁波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宁波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并轨,出台了《宁波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甬政发〔2009〕91号),将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生),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不论城镇与农村,均纳入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对象。至2010年1月1日开始,我市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对我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一个具有重大标志意义的“里程碑”。通过两年半时间,截至2012年6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了120.85万人,已成为仅次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第二大社会养老保险类型。

(二)缴费方式方面

三类社会养老保险(障)类型在缴费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在基金筹集上以用人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为主要来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今,我市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12%,职工按缴费工资的8%比例缴费,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2009年4月1日起,个体劳动者(含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18%。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一月一缴”方式,由地方税务部门在单位和个体劳动者委托银行储蓄账户中按月征收;个人账户储存额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由社保经办机构及时、完整、准确地进行记录。

2.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缴费办法,由被征地人员按照自选档次采取一次性缴清方式,档次分为三档,政府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对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年龄人员随年龄增长缴费标准逐渐递减。

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办法采用按年缴纳,每年8月至10月集中缴纳,年缴费标准从100元到2000元共分八档,政府按照居民缴费标准对城乡居民个人账户给予补贴。

(三)待遇计发水平方面

1.基本养老金计发根据本人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待遇享受年龄等因素确定。全市月平均养老金从2003年的849元提高到2011年的1892元(见图一),养老金平均水平翻了一番多。

img93

图1 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增长折线图

2.被征地人员月养老保障享受标准,按选择的缴费档次确定,2003年的月养老保障待遇标准分别为300元、250元、200元,2012年度月养老保障待遇标准调整到600元、550元、500元,养老保障待遇水平翻了一番,但与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差距仍较大。

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享受标准,基础养老金市区从2010年的每月80元,提高到2012年每月 140元;2010年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离退休(职)和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用缴费,直接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2010年后达到60周岁的城乡居民,应缴费满15年后才可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待遇,假设2012年度年满60周岁,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高档每年2000元缴费,累计缴费15年,其养老金待遇为420元左右,在三种社会保险类型中为最低的待遇水平。

(四)待遇调整办法方面

1.基本养老金。宁波市自2004年起,已连续9年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了基本养老金,养老金调整实行双挂钩办法,在普遍增加调整金额的基础上再根据退休(职)人员缴费年限(或连续工龄)长短确定调整金额,历年人均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逐年递增(见图二),尤其是近几年调整额较大。

img94

图2 人均月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金额图

2.被征地人员月养老保障待遇调整,自2003年起,以同档次相同标准额度增加相应待遇,以20元至50元的幅度变动调整,三档待遇标准从300元、250元、200元提高到2012年度600元、550元、500元,总体增幅较小(见表一)。

表一: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待遇标准调整幅度额表

img95

3.宁波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仅体现在基础养老金部分,市区月基础养老金从2010年的80元提高到2011年110元,2012年又提高到140元,年均增加了30元。

二、宁波市基本养老保险长期基金收支平衡趋势预测

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作为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主要依托,它的积累能力、保值增值能力以及基金的有效管理等方面已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影响养老保险费收支平衡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在现行制度下主要有: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人均缴费基数与人均养老金水平等,各因素之间的增长(或变化)又分别受各自相关因子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增长(或变化)趋势。

尤其是我市贯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浙人社发〔2011〕221号)文件后,大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参保集体企业人员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正常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基金收入角度看,一次性补缴使得基金收入大幅增长,即期基金结余量激增;从基金支出角度看,退休人员大幅增加,使得养老金支出亦大幅增长。但收入的激增只是一次性补缴行为,它只对短期收入产生影响,而养老金支出却是长期均匀增长过程,对长期基金收支平衡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所以在浙人社发〔2011〕221号文件实施基础上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长期基金收支趋势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金收支趋势预测的基本判断

1.缴费人数的增长幅度随着近年来大规模扩面后将趋于放缓,但仍将维持在自然增长的规模。

2.个人缴费人数年均增长人数大于单位缴费人数增长人数的规模(近年来这一趋势比较明显,以个体身份参保的人员占比增大)。

3.随着按工资总额征缴,单位人均基数增长幅度大于个人人均基数的增长幅度(单位按工资总额,个人最低可按社平60%)。

4.长远看,人均缴费基数的增长幅度大于人均养老金的增长幅度(近年来小于,从长期看随着缴费人员增长的放缓,缴费基数的提高是基金增收的主要方式)。

5.离退休人数增长幅度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若延迟退休年龄会有所放缓。

6.养老金待遇水平将每年调整,总体调整幅度会比较适度(考虑到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7.年度人均养老金水平年增长额小于当年待遇调整平均调整额(年度内期末人均养老金水平呈下降趋势)。

8.基金支付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基金支出总体基数不断放大,而基金积累率无法达到保持较高支付能力的水平)。

(二)基金平衡预测的假设条件

1.2013年起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调整到14%保持不变,并实施企业按工资总额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在政策上未作大的调整,如:险种归并、减免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等因素。

3.财政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影响基金收支等主要因素,在现有的情况下未作大的调整。

(三)基金收支趋势预测的主要测算结论

1.流量基金结余方面(见图3)

img96

图3 流量基金结余预测折线图

流量基金结余(即本年基金收支相抵结余)在2011年浙人社发〔2011〕221号文件大规模补缴因素达到历史峰值66.4亿元,在2012年亦能达到57.5亿元(2012年一次性补缴收入近30亿元),后逐年减少。

2020年基金收支达到平衡临界点,从2021年起将首次出现当年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从今年算起约10年后)。

2.存量基金结余方面(见图4)

存量基金结余(即基金累计结余)在2020年基金收支平衡临界点时达到最大值558亿元左右,在2021年随着本期收不抵支将出现拐点并逐年下降。同时下降的环比幅度将逐年加快,从初期降幅1%左右,至2025年降幅将达到8%左右。

img97

图4 存量基金结余预测折线图

3.基金支付能力方面

2008年在外来务工险的实施,基金支付能力达到历史峰值45.7个月后逐步下降,至2015年支付能力将下降至3年(36个月)左右。至2020年收支基本平衡时,支付能力为2年(24个月)左右;再5年后即2025年将下降到1年(12个月)左右。

以上测算结论是基于历史数据及2012年上半年实际收支预测情况的基本判断、在设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线性时间序列测算结果,外推的时间跨度越长误差越大。现实中如果各因素及因子变化趋势发生改变,测算的结论亦将出现较大偏差。

三、探索促进基金长期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我们对长期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进行测算,首先是找到保证基金收支平衡的临界点。然而保证收支平衡并非终极目标,一定规模的基金积累是应对将来人口老龄化支付危机的资金保证。据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测算,按国家法定退休年龄(60/55/50),到2050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赡养率将为1.87:1,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缺乏历史积累,现在在职人员既要承担继续供养上一代“老人”的义务,又要为自己的将来进行个人账户的积累,所以仅靠在职人员保险费的征缴来应对未来的支付危机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不断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多渠道筹集基金的方式,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保证基金的长期平衡,从而减轻基金的支付危机,保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消化“空账”风险

“养老金缺口”所带来的支出压力,早已是业界共识。一般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部分,一是统筹账户挪用个人账户的部分,也叫“空账”。

当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处于结余状态,这得益于我国正处于社保普及的“窗口期”,缴费人数快速扩张。从宁波近5年情况来看(见图5), 2011年末缴费人数达到261.22万人,是2006年的2.1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6.6%,从而在缴费率下降到历史低位时仍保持着流量基金很高的积累率。然而这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无法长期持续,养老金“空账”将带来养老金支付的潜在风险,“空账”中国有企业的欠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之前,国有企业都未曾给职工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这些人员的社保视同缴费年限是造成“空账”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所谓的“转轨成本”。

img98

图5 2006—2011年缴费人员增长直方图

做实个人账户是化解“空账”风险最切实有效的方案。然而基金结余状况较好的地区缺乏做实个账的动力,收支状况不好的地区又缺乏做实个账的财力,所以做实个人账户整体推进很慢,各地进展不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仍然有1 .7万亿元的缺口。从宁波情况看,2011年养老保险基金积累额为285.8亿元,而至2011年4月个人账户记账额已达到280亿元,个人账户做实工作仍在认证中,尚未开始实施。要使“空账”转为“实账”以消化“转轨成本”,就必须有较大规模的基金储备,然而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有必要探索多渠道筹集基金方式,提高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二)探索多渠道筹集基金方式提高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首先,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变现融资。“空账”的形成是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由养老金“隐形债务”形成的,所以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变现融资是逐步消化“转轨成本”的必要途径。2009年6月开始,国家将部分国有股的“减持”改为“转持”,要求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将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转由社保基金持有。2009年6月至2011年底,共实现境内国有股追溯转持74亿股,发行市值554亿元。这已成为社保基金“存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合适的时机,国有企业将部分股权兑现充实养老金,但至今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目前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时期社保问题的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已有1万亿元的规模。同时还可通过出售、租赁部分国有企业资本,用拍卖或租赁收入等方式充实储备基金,其关键取决于市场条件是否成熟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是否能及时跟上。

其次,提高财政投入比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政府有利用财政投入为养老保险基金托底的义务。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发达国家用于养老保险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0%-30%,由于我国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人口红利的存在,养老保险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例逐年下降,表明职工工资水平偏低,提高职工的缴费比例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加大公共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必要且必须。提高财政投入的比例不应单纯视为对基金收不抵支地区的转移支付,更应作为一种机制,从财政收入中定期划入养老保险专项储备基金,避免现收现付制度下对储备基金的“挤出效应”。同时可改革我国税收体制,提高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在未来适当时机推出社会保障税用于长期养老基金保障。

最后,提高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建立之初,其侧重点在于如何保障基金的安全性问题,对于它的保值增值能力居于其次,但事实上,养老保险基金却面临着极大的贬值风险。出于基金安全考虑,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绝大部分还只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银行存款及国债的特点是安全性高,但利息低,收益率低下,在通货膨胀高的时期,累积极大的贬值风险。由于养老金支付的长期性,按国际惯例,基金投资应当主要购买中长期债券、股票、不动产等,这样才能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从长远看,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运作有其必要性。一方面资本市场能够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亦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当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波动性较大、风险性较高,业界有研究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可进行分散组合投资,比如保障性住房等不动产投资方式。如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既要规避风险又要提高收益率,是长期面临的课题。

(三)推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3亿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有26个进入老龄化状态,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3.32亿人,超过总人口的23%。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养老金收支体系主要取决于三个参数的平衡:缴费率(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总额之比)、待遇水平和赡养率(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与制度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之比)。具体地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意味着赡养率的提高,那么要维持待遇水平,那就只能提高缴费率,但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缴费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很难有空间再提高。如不能提高就意味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下降,而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并不高,且养老金待遇水平在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还需进一步的不断提高,所以,推迟退休年龄是解决基金缺口的有效办法,这样可以稀释赡养率,维持待遇水平。考虑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这些年已大幅增长,稀释赡养率便成为三个参数里最能变化的条件。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岁)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与我国预期寿命严重不符。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历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目前我市已达到了76周岁,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也使得缴费人数相应下降,因此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使得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从2006—2011年宁波市新增退休人员情况来看(见图6),每年新增退休人员呈现加速增加的态势,离退休人员从2006年底的22万人,增长到当前的近42万人,翻了近一番,这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将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按当前的参数进行测算,我市每年可减少新增退休人员4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可增收2亿元,基金支出可减支9亿元,每年可减缓基金缺口11亿元。

img99

图6 2006—2011年新增退休人员情况图

(四)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过去二十多年,养老保险制度不断修正,依然存在很多矛盾。当前正处于社保制度的扩张期,因而每年增长的缴费收入掩盖了制度内在的缺点。一旦实现了“应保尽保”后,其不可持续性就会暴露出来,所以中国应该在窗口期关闭前尽早实现改革,否则就是把矛盾推向了下一代。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在于实现制度统一,再实现标准统一。也就是必须先解决制度的公平性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如果缺乏公平性,就无法成为社会稳定器。

首先,养老保险制度应打破双轨制运行的现状。虽然在企业实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部分事业单位也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参保人员也执行类似于企业的个人缴费方式并建立个人账户,但养老金计发方式并没有与企业同步改革。根据审计署最新公布数据得出,2011年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的50%,也低于国务院国发〔2005〕38号文件的59.2%(这里所说的“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保持在85%左右,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不足其二分之一。

其次,养老保险制度应解决碎片化并建立统一的标准。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状态非常严峻,由于统账结合的养老制度,并不适合人口流动,有的地区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为了满足地方性的特殊养老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变通出自己的小制度,这些小制度虽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但因此也就出现了制度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存在不利于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增加了并轨的成本。

最后,养老保险制度还必须建立一个多元的保障体系。为能最大限度地分散养老金支付的风险,早在1995年就出台过一部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不过,直到2004年在此基础上出台《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后,这项制度才真正开始建立。如果企业年金制度能够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就有了“双保险”。按照国际经验,企业年金能在政府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加20%至30%的替代率。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曾被官方和学界寄予厚望。不过,目前来看,这项制度的开展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然而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单改革某一个环节很难解决所有的矛盾和问题。养老保险制度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社会分配的高度看养老,国家对社保占财政比例、养老金收入支出的额度、养老金缺口填补等方面要进行中长期规划,从而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杨继杰 戚伏堂 徐萌敏 尹小平 刘达)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管理机制研究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管理机制研究

一、我国的房屋征收管理体制架构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对于加速城市化进程,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如何平衡房屋征收中各方的利益,避免冲突的发生,从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房屋征收制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房屋征收管理体制则是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一)房屋征收的内涵与特征

1.房屋征收的内涵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土地私有化,房屋均附属于土地,所以不存在单独的房屋征收,统称为土地征收。土地征收,乃国家为公共利益之需要或公共用途之目的,基于公权力之作用,依法定程序,强制取得私有土地,给予公平补偿,而消灭其所有权,另行支配使用之行为。土地征收制度在各国普遍存在。综观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也不管土地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大都存在土地征收制度,如美国的“最高土地权的行使”,英国的“强制取得”,加拿大、法国的土地征收等。在各国经济发展初期,土地征收制度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房屋征收属于我国特色,房屋征收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代表国家对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所有的房屋进行强制剥夺所有权,并给予公平补偿的行为。房屋征收主要功能是剥夺房屋所有权,附带功能是剥夺国有土地使用权,兼有房屋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双重功能。

2.房屋征收的主要特征

一是目的的公益性。政府进行房屋征收,目的就在于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政府行使房屋征收权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房屋征收是否合法的标准。房屋所有权属于私人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得侵犯,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应有权利。房屋征收却是对房屋所有权的强制取得,无需征得房屋所有人的同意。为了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必须明确政府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才能行使房屋征收权,这不仅使房屋征收权获得合法性,也为房屋所有权人的权利划定了边界,可以防止房屋征收权被滥用。我国《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换言之,出于私人利益或经营性的目的就不能进行强制征收。

二是主体的特定性。房屋征收权是政府的一种公权力,必然要由公权力主体来行使。房屋征收的主体是政府,只有政府才有征收的权力和资格,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进行房屋征收。虽然在房屋征收法律关系中,存在征收方和被征收方双方主体,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政府是征收方,发动方,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是被征收方,承受方,双方主体法律地位不平等。

三是征收的强制性。公共利益优于个人利益,不能靠市场规律自动实现,只能靠政府的强制促成。强制性是房屋征收的根本属性和突出特征。在我国房屋征收法律关系中,房屋征收并非基于双方的自愿,而是基于国家单方面的意思表示,政府是实施征收权的主体,在实施征收时,不需征得被征收方的同意。政府作出征收决定后,被征收方必须服从,否则要承担强制搬迁的法律后果。

四是补偿的公平性。房屋征收是房屋所有权消灭的一种原因,其最终以所有权人丧失所有权为代价,征收在本质上是通过行政权剥夺他人财产权的行为,是一种不公平、不自由的财产流转行为,因此法律必须对此提供救济途径,通常法律事先强制性规定“给予补偿”为救济方法。补偿工作是房屋征收的核心问题,对于补偿问题,在《宪法》、《物权法》以及新修正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房屋征收补偿中的公平补偿原则是全新的规定,是个巨大的进步,有利于公共利益同个人利益达到了平衡、统一。

(二)房屋征收管理体制架构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我国新的房屋征收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体制。

1.拆迁到征收管理体制的变化

2001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辖区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房屋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我国传统的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体制。国家一级的城市房屋拆迁主管机构,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拟定城市房屋拆迁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具体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执行。

在拆迁管理体制下,拆迁存在着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三方权利义务主体,政府的不同部门承担着拆迁管理部门或拆迁人的角色,虽然,各级人民政府实际上不同程度上参与城市的拆迁,但至少从名义上来说并不直接参与拆迁行为。在《条例》的征收管理体制框架下,已明确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界定为征收人的角色,征收房屋决定的作出,以及作出征收决定后的公告都需以人民政府的名义实施。《条例》已把原来拆迁的三方关系变为了征收人(人民政府)和被征收人(房屋产权所有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不再作为拆迁的第三方出现,而是作为征收主体之一的征收人直接与被征收人发生法律关系,把人民政府推到了征收工作的第一线。

2.条例确立的房屋征收管理体制

第一,政府在征收补偿工作中的地位。房屋征收与补偿是政府行为,政府是房屋征收的主体。《条例》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依据我国《宪法》和《物权法》所确定的征收基本制度,房屋征收作为一种主权行为,有权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政府),同时国家(政府)也是征收补偿主体。在以往的房屋拆迁实践中,由于拆迁进度与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容易造成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矛盾激化,引起社会的不和谐。新《条例》改变了以前由建设单位(拆迁人)拆迁的做法,规定了人民政府是征收与补偿的主体,明确了政府的职责权限,并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这些有助于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有助于化解长期以来因建设单位作为拆迁主体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房屋征收管理体制。房屋征收管理体制的设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房屋征收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公民私人权益与公共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中,政府的拆迁管理部门承担着管理的职能,人民政府在拆迁中的责任不明确,尤其忽视了自上而下的监督与指导,难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条例》明确了政府征收主体的地位,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理顺了房屋征收管理体制。

纵向上看,《条例》第六条规定了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监督。这表明,上一级人民政府有权监督全面负责房屋征收工作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同样,市、县级人民政府下设的房屋征收部门受本级政府的领导;房屋征收部门对其委托的房屋征收实施单位进行监督,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监督的征收管理体制。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也有权指导下级业务部门的工作。因此,市、县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还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

横向上看,《条例》规定了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房屋征收是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仅靠房屋征收部门无法完成,必须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一般而言,房屋征收工作中涉及政府的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以及财政、审计、监察、工商、信访、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这就需要按照房屋征收工作流程,合理界定各部门的职责,相互配合,以保障房屋征收工作的顺利推进。《条例》对各部门相互配合的规定较原则,各部门具体的职责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运行需要进一步明确。

3.设区市政府与区政府管理权限的划分

按照《条例》规定,房屋征收主体是市、县级人民政府。这里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主要包括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县、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条例》明确了设区的市政府及其所辖区的人民政府都有房屋征收权。但就这两级人民政府在征收权限划分上,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各地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征收行为有效实施的角度出发进行灵活规定。如可以规定,房屋征收权由区级人民政府行使,有利于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在纠纷发生后,可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节约行政成本的同时,也维护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设区的市政府可以从法规政策、征收计划、征收补偿方案、补偿资金使用、征收评估管理、征收协议备案、开展阳光征收、加强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强监管,确保设区的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的统一和平衡。

4.房屋征收部门的确立及征收实施单位的性质分析

《条例》改变传统由建设单位在前拆迁,政府在后管理的模式,使政府由幕后走到台前,以公共利益代言人的身份直接全程参与房屋征收。因此,代表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征收工作的房屋征收部门确立显得尤为重要。《条例》规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的设置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房屋征收部门;二是现有的部门(如房地产管理部门、建设主管部门)中,确定一个部门作为房屋征收部门。《条例》明确了房屋征收部门的职责是“组织实施”,这表明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不具有完全的主体地位,其行为产生的后果由其所属的政府承担。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本地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征收工作的目的出发,确定本地的房屋征收部门。

为了提高房屋征收工作的效率,《条例》规定了征收委托制度。通常情况下,征收补偿工作由征收部门委托给征收实施单位完成。征收实施单位与征收部门之间是行政委托关系,征收实施单位不是行政主体,其行政权力来源于行政主体的委托,必须以委托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也由委托行政主体承担。由于房屋征收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限制,行使此项权利的受委托征收实施单位应当受到严格限制。依《条例》规定,征收实施单位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不满足此条件,可能会导致征收实施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损害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二是不能是建设单位。这是为了保障征收的公正性,而将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排除在外。三是应当具备专业人员、专业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熟悉征收相关法规、政策等。综合以上条件,事业单位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国家出资支持,可以保证其非营利性;而从人员和专业技术方面看,事业单位也能满足要求。因此,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征收实施单位会更加有利于征收工作实施。

二、国内房屋征收管理体制现状

根据《条例》框架,在明确政府是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责任主体的前提下,设区市房屋征收管理体制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设区市政府与区政府管理权限划分;二是确定房屋征收部门;三是各部门配合机制。研究范围上,我们采用国务院1962年的六大经济协作区分法,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6大区块,每个区块选取2—6个有影响力、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内容见表一),保证研究客观性、严谨性。因地域情况不同,国内主要大中城市从城市拆迁制度向房屋征收制度的转变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各地基于“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等共同认知,在房屋征收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表现出一定共性,并存在一定趋势性。

(一)设区市政府与区政府管理权限划分

管理权限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房屋征收权的行使,以征收决定权分配为主要标志;二是设区市政府对区政府的监管及其监管效果。根据行政法原理,无授权则无行政,因此,监管及监管效果能够在设区市政府的授权文件中得到明确反映,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设区市政府出台贯彻《条例》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将文件中不同程度的监管定义为三种状态:名义监管、柔性监管、刚性监管。如果文件中仅有“监督”、“管理”、“指导”字样,视为“申明监管权”(名义监管);如果在申明的基础上将监管权进行了细化,则视为“有具体监管事项”(柔性监管);如果启动这些监管事项能够客观上延迟、阻止房屋征收程序,则视为“有效监管手段”(刚性监管)。经分析,我国的房屋征收权限划分呈现以下特点:

表1 国内主要设区市与区政府房屋征收管理机制概况

img100

续上表

img101

注:①本表除马鞍山市采用建设部经验交流材料外其余都来源于设区市政府文件;②“是否列明监管权”是指文件中是否提到“监督”“管理”等字样;③“有无具体监管内容”是指征收程序中有没有将监管职责具体化、明确化;④“监管手段是否有效”是指监管手段能够直接加快或者中断征收程序,从而产生实际监管作用。

1.征收决定权分配上,以市、区分工负责为表、以区政府属地负责为主。在22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的市、区政府都有征收决定权,占55%;有5个城市仅区政府有征收决定权,占27%;仅有吉林、石家庄、大同、西安、兰州5个由市政府统一行使征收决定权。在12个市、区都有征收决定权的城市中,广州、武汉、厦门、青岛都明确以区征收为原则、市征收为例外,南京、杭州、成都市政府也仅作重大跨区项目的房屋征收决定,南宁、包头按项目立项部门层级由市、区分工负责;大同、西安等由市政府作出决定的地方都由各区属地实施,因此,保守统计以区政府属地征收为主实施征收的城市达到14个,占到了60%以上。可见,从全国范围看,征收决定权分配是以市、区分工负责为形式、以区政府属地负责为实质。另外,因设区市的派出机构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绝大部分设区市都不允许管委会做出房屋征收决定。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不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调查中,仅苏州允许管委会在一定条件下做出征收决定,可见管委会一般不具有征收决定权。

2.各地比较重视房屋征收监管,多数设区市政府具备有效监管手段。22个城市中,“申明监管权”的21个,“有具体监管内容”的15个,能够“有效监管”的14个,即名义监管占95%,柔性监管68%,刚性监管64%。原拆迁制度下,由拆迁管理部门以拆迁许可证为核心作为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居中管理者,仍无法避免征地拆迁恶性事故的发生,因此,几乎所有城市都能从立法上贯彻《条例》精神,将房屋征收监管写入文件,在《条例》实施不久就有逾六成城市能够做到有效监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仅区政府行使征收决定权的城市做到100%有效监管。可见,各地普遍比较重视房屋征收监管工作,多数地方政府已经探索出了征收制度下有效监管的手段。

(二)房屋征收部门设置

房屋征收部门分为市、区两个级别,本文仅将设区市房屋征收部门设置作为研究对象,以更直观、更深入地揭示房屋征收部门的运行规则。仍以表1 22个城市作为样本,从部门名称、设置方式、工作机构、工作职责、运作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内容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单位性质”和“工作职责”两项主要描述指定形式下房屋征收实质上的工作机构和设立形式下的房屋征收部门。其中,“工作职责”一项,如果征收部门或其工作机构的职责内容包括了《条例》规定的应由政府承担的工作职责的,即被认为从事行政、管理行为,标示为“管理”。国内主要城市房屋征收部门设置及运行存在以下特点:

表2 国内主要城市房屋征收部门设置及运行概况

img102

续上表

img103

注:本表以设区市政府文件、电话调查为信息来源,个别信息会因各地机构完善有所变动。

1.单独设立是房屋征收部门设置的客观趋势。表2可见,房屋征收部门的设置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指定现有部门作为房屋征收部门,比较常见的是建设、房产、规划等原拆迁管理部门;二是设立专门部门作为房屋征收部门,主要有哈尔滨、兰州、郑州、长沙、广州、马鞍山等城市。单从数量上看,指定方式占了多数,但几乎所有指定的部门都没有相应的内设机构来直接承担征收管理工作,而是下设经办机构承担具体职责,自己仅保留房屋征收部门的名义。应该说,这种将征收工作转移下属工作机构的做法,与《条例》将政府置于前台的精神背道而驰。通过考察发现,多数城市之所以在《条例》框架内先行选择指定方式,主要基于“快”和“稳”的考虑。“快”是指为尽快实现由拆迁到征收的过渡转变,为各地亟待上马的征收项目保驾护航;“稳”是因为《条例》刚出台,理解和认识并未完全到位,尚需时日消化落实,因此,许多城市认为在原拆迁制度的基础上冠以房屋征收形式的模式最为稳妥,就表现为指定方式。

但是,随着对《条例》理解的不断深入,各地迅速涌现了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设区市单独设立了房屋征收部门,如哈尔滨、兰州、郑州、长沙、广州、马鞍山等。并且,设立方式在县级政府层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县级政府承担了多数的房屋征收工作,最有理顺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内在动力。从实际运行效果看,采取设立方式的城市在理顺房屋征收机制,综合协调方向毫无疑问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更容易做到“有效管理”。表2中,几乎所有采取设立方式的地方都做到了“有效管理”,因此,我们认为单独设立房屋征收部门是贯彻《条例》的主要表现,也是未来房屋征收体制变化的必然方向。

2.房屋征收部门正加快向管理类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转变。诚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房屋征收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不管是直接设立的房屋征收部门,还是受房屋征收部门委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房屋征收管理机构,都是在履行行政职能,本质上代表的都是一级政府。工作职能直接决定单位性质,因此,将房屋征收部门和房屋征收管理机构列入参照公务员或者公务员序列势在必行。表222个房屋征收部门或房屋征收管理机构中,有12个已经列入参公或者行政序列,占到一半以上,而部分尚未列入参公或行政序列的地方正在积极申报,可以预见,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大。不仅如此,列入参公或者行政序列的12个,其中10个都能拥有有效监管手段。另有武汉市,因其房屋征收部门同时也是规划、国土部门,实际监管效果丝毫不逊于其余“有效监管”城市,因此,几乎所有列入参公或行政序列的房屋征收部门都能够实现有效监管,这突出反映了机构性质在履行房屋征收工作中的重要性,说明机构性质和有效履职的高度相关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设区市房屋征收部门列入了参公或者行政序列,如哈尔滨、石家庄、郑州、兰州、长沙等。当前正处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成都、苏州、贵阳等更多地方正在积极申报。可见,无论从贯彻《条例》精神,从现实必要性,还是客观趋势角度,房屋征收部门正加快由一般公益性、服务性事业单位向管理类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转变。

3.统一管理集体、国有土地征收的模式迅速涌现,并逐渐显示出趋势性。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条例》颁布之前,县级政府基于两者工作性质、政策平衡、统一管理等考虑,合并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职能的行为比较常见,如我省宁波的余姚、奉化、江北、镇海、北仑等地都成立了征地拆迁办公室,统一管理集体、国有土地的征收工作。《条例》颁布之后,长春、马鞍山等设区市也加入其中,如马鞍山市成立了市级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局,这种统一管理的模式值得肯定。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改在即,国内各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国有集体土地有望实现同价同权,这从立法和操作上为实现统一管理集体、国有土地征收铺平道路。因此,统一管理集体、国有土地征收的模式将凝聚更多共识,建议我们制定省征收条例时考虑预留政策出口。

(三)各部门在房屋征收工作中的配合

房屋征收工作牵涉到许多部门的职责,各地的具体做法与所在地征收权限划分、征收部门的设置息息相关,但总体上,各部门尚未形成有效配合机制。对此,我们按照《条例》涉及的其他部门职责进行梳理(详见表3):

表3 国内主要城市部门房屋征收工作配合现状

img104

续上表

img105

注:①本表信息仅反映设区市政府贯彻《条例》文件中所表述内容,无法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后续政策完善情况。②“未经登记建筑牵头”内容中,“政府”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定”,“规划”、“城管”是规定“由规划或城管认定”,“征收部门”是指由“征收部门会同其他职能部门进行”。③住房保障政策衔接中“不具体”是指仅规定“对于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应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1.证明房屋征收符合相关规划计划。第一,从申请主体上看,已作出相关规定的15个地方,有13个地方都采用由建设单位(建设活动组织方)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的形式进行,只有个别地方直接由区政府申请。第二,在证明形式上,大部分城市都未作出明确说明,操作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各部门出具单独的立项批复、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等具体文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二是出具征收项目符合有关规划、计划的证明材料,不作为具体行政行为。我们认为,房屋征收作为政府行为,在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前,相关计划、规划的内容已经确定并以一定形式存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只需对房屋征收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计划规划进行证明即可,无需重复作为。因此,各地指定不同单位作为申请相关证明文件申请者都无不可,但是在证明的形式上,我们认为,由发改、规划、国土部门出具“符合**规划计划的证明”是更好的方法。

2.未经登记建筑认定。19个对未经登记建筑认定作出规定的城市中有三种规定方式。第一种,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定,共12个城市;第二种,由规划、城管、房产等执法部门进行认定, 共5个城市;第三种,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定,有2个城市。第一种属于原则性规定,对于房屋征收常规性工作,操作上还是由政府指定或者设立的房屋征收部门具体执行,实际效果与第三种相似。由于大多数房屋征收部门都通过下设经办机构履行房屋征收职责,造成了某一部门下设机构协调其他高一级职能部门的问题,难度可想而知。并且,根据行政法原理,未经登记建筑认定属具体行政行为,其作出主体一定要是具有相关行政职权的有权机关。未经登记建筑一般涉及规划、国土、房产、建设、城管等部门职权范围,这些职权部门才是认定工作主体。因此,原则性的规定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定,无法满足房屋征收工作实际需要,操作性不强,应根据建筑物建筑状况明确划定规划、国土、房产、建设、城管等职权部门的认定职责。

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全国情况看,各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一般都由政府或者房屋征收部门编制,个别由维稳部门负责。实践中,一般由房屋征收部门或者征收实施单位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应与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主体相一致,即应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政府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其实施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房屋征收部门执行。同时,房屋征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那些征收房屋规模大、补偿争议大的项目易引起群众不满,诱发群体性事件,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对这些重大项目实施风险评估应更加审慎,建议借鉴部分地方做法,引入信访维稳部门,发挥信访维稳部门在社会稳定风险控制上的优势,由信访维稳部门把关前期的民意征集和后期的组织评审,通过控制风险评估的首、尾程序,协助政府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项目上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4.住房保障政策的衔接。《条例》规定,对于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住宅房屋被征收人,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各地住房保障政策的通行做法一般是根据设置的限定条件,对有申请资格的家庭打分,然后排队,摇号确定保障对象。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城市主要对《条例》进行了转述,并未对如何衔接房屋征收与住房保障政策做出具体规定。我们认为,各地在明确住房保障含义和种类的情况下,应按照《条例》规定作出细化规定,对符合保障房政策的住宅用房被征收人直接给予住房保障。如苏州市规定“被征收人可以不参加社会轮候”,厦门市规定“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无需轮候,优先给予分配住房”。

三、省内房屋征收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一)设区市政府与区政府管理权限

我省有11个设区市,由于部分地方没有(或者尚未)出台设区市政府层面的规范性文件,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度,我们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公开获取资料的城市进行研究(见表4)。仍然从市、区分工及其监管关系角度进行梳理。我省设区市在划分征收管理权上,市、区分工负责和区政府属地征收的形式并存。总体上,我省区级政府承担征收工作的比例要低于全国,这主要因为部分城市的规模小、市辖区数量少,无严格分工的必要,但规模较大城市如杭州、宁波基本以区政府实施为主。管理机制上,我省城市普遍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与国内大部分城市存在明显差距。6个设区市中,“申明监管权”城市100%,“有效监管”城市数为零。虽然监管力度与城市规模和市辖区数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是像杭州、宁波等副省级城市也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可见,我省房屋征收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全国有明显差距,是省房屋征收条例应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

表4 我省主要城市房屋征收管理机制现状

img106

(二)房屋征收部门设置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7号,以下简称《省若干意见》),各市、县(市、区)政府可以确定住房城乡建设或者房地产主管部门为房屋征收部门。从所选6个设区市的房屋征收部门设置情况看(见表5),各地都按照《省若干意见》,统一采用指定方式设置住房或者建设部门为房屋征收部门,并相应都下设了征收与补偿工作机构,工作机构性质都为非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与我国其他地方一样,这种由下属工作机构承担房屋征收工作职能的指定模式,既妨碍了房屋征收运行机制的通畅,也导致了我省设区市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实现“有效监管”。毫无疑问,有效监管手段的缺乏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不利于《条例》深入贯彻。

表5 我省主要城市房屋征收部门设置现状

img107

续上表

img108

但是,更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各设区市政府正在摆脱原拆迁体制的惯性思维,努力尝试对现有征收体制有所突破,如温州成立了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衢州成立了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丽水成立了市政府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办公室,舟山成立了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尽管这些机构正面临如何与房产、建设等征收部门理清关系的问题,但这些机构名称所带有“政府”字样,明显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的深入理解以及加强管理的潜在思路,对完善我省房屋征收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整体上,我省房屋征收管理机制有待于完善,管理手段需进一步加强,但各地完善机制的尝试为我们完善政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意义重大。

(三)各部门在房屋征收工作中的配合

我省主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在房屋征收工作中配合情况(见表6)与我国其他城市基本一致,具体分析同“国内房屋征收管理体制现状”,此处不赘。

表6 我省主要城市房屋征收工作部门配合现状

img109

(四)省内房屋征收管理体制现状小结

总体上,我省现行房屋征收管理体制呈现出一种由“拆迁”到“征收”的过渡状态,存在着体制单一、机制不活、监管乏力等问题,整体管理水平与全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在制定省征收条例时进行体制上的重新布局,落实《条例》内容,弥补《条例》不足,着重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行政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我省是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全国前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行政管理水平。正基于此,夏宝龙省长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科学管理、精细管理、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体制机制创新。相应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房屋征收管理这一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薄弱环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重构房屋征收管理机制,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处理好房屋征收强制性与被征收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条例》框架下的房屋征收体制,市、县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集征收补偿方案确定权、房屋征收决定权、强制执行申请权于一身,强制性大大增强,被征收人相对弱势地位并未改变。原则上讲,缺少制约的权力易被滥用。历年来,各地征地拆迁恶性事件仍历历在目,而加强房屋征收管理意在制约、规范基层房屋征收行为,是平衡房屋征收强制性与被征收人利益保护的必然抉择。如果说《条例》确定了房屋征收的责任主体,那么,省征收条例就重在弥补房屋征收管理机制缺失。

四、完善我省房屋征收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条例》宣传贯彻,转变各级政府及主要决策者的思维理念,统一思想,为省征收条例出台提供决策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深刻认识到拆迁到征收的巨大差异,牢固确立“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的思维理念,高度重视房屋征收工作,准确、自觉落实《条例》内容。地市及以上政府和部门可以适当借鉴吉林、云南等省做法在房屋征收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吉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设立省房屋征收经办中心,在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加挂征收管理处牌子,对尽快理顺该省房屋征收机制、加强省内房屋征收监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示范作用。

(二)明确设区市政府的管理权限,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指导力度,努力建设管理规范、监控有力的和谐征收新局面。第一,适当限制征收决定权行使。如包头对公益性质相对较弱的旧城区改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征收决定实行审批制度,杭州、南京、武汉等许多城市对重大、跨区项目直接由设区市政府作出决定。第二,有力介入征收补偿方案确定、论证程序。这类城市很多,如青岛、沈阳、石家庄、长沙,补偿方案未经市级同意不能做出房屋征收决定。第三,赋予市级部门征收补偿资金管理权,如哈尔滨、沈阳、兰州、郑州、南京、长沙等都将征收项目预算资金概算,甚至拨付审核纳入统一监管。第四,由市级部门统一管理房屋征收评估,如评估机构选定、房屋征收名录公布、项目评估比准价格备案、评估报告的检查考核。第五,建立设区市政府对县级政府的年度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发文公布。

(三)以立法形式肯定我省各地的探索尝试,理顺房屋征收管理体制。推动各地设立独立的、直属政府的房屋征收部门,统一纳入行政序列,进一步确立其代表政府的主体地位,保障人员、经费,确保其能够正常履行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职责,为我省房屋征收队伍注入必要活力,为兼顾公共利益和被征收人利益提供强大动力,为构建和谐房屋征收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四)明确其他部门在房屋征收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职责,确保形成工作合力。第一,明确发改部门负责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旧城区改建项目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第二,明确发改、国土、规划分别负责出具房屋征收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证明材料;第三,明确规划、国土、房产、建设、城管等执法部门按所在地政府职责分工,负责未经登记建筑认定工作;第四,发挥信访维稳部门在社会稳定风险控制上的优势,明确其在前期民意征集,后期组织评审等环节的职责,协助政府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五,与住房保障部门做好衔接,直接给予符合条件的住宅用房被征收人住房保障资格。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陆东晓 李光明 尹跃军 梅建军 薛书宝)

评价体系和扶持政策研究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宁波低碳企业推进机制、评价体系和扶持政策研究

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抉择。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宣布,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达到15%左右,增加4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战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努力实施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背景下,本课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宁波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微观的企业视角研究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与论证适合宁波市低碳企业发展的推进机制、评价体系及扶持政策,提出低碳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对策与决策建议。

一、推进宁波低碳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节能,强调节约使用能源和减少总的能源需求;二是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低碳经济发展使得新型低碳技术、低碳商品和服务市场逐渐形成,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将是受益者。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企业向低碳发展战略转型,既是对国家政策的回应和实践,也将影响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对公众、地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低碳企业是指一个企业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企业的碳足迹接近于或等于零。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发展低碳产业的重点领域多集中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智能电网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以及碳交易行业。结合国内目前发展现状,低碳产业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含碳量低的行业,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新能源汽车;高碳产业低碳化,传统高碳行业采用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低碳化服务,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等低碳化技术咨询服务。按照以上低碳产业的定义,低碳企业在产业领域的分布很广,从所属领域上来分,低碳企业主要分布在能源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工业领域和低碳服务业。

目前,在宁波,乃至整个中国,大多数企业对于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了解尚不深入,没有看到二氧化碳减排给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益处和机遇。事实上,随着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不断变化,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日趋上升,如何提高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单位能耗等此类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生产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危机,并寻求新的发展。另外,欧美市场对于低碳产品的需求也在客观上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此背景下,低碳企业应运而生。

当前,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过高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宁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求和探索低碳、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进行分解,把大幅降低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把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以及森林碳汇指标系统纳入。这对宁波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宁波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重化工业、港口发展方兴未艾,从宁波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二产比重大,重化工业持续发展的状况在短时期内不易改变,因此,积极推进宁波低碳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既是深化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重要一步。

二、宁波低碳企业的现状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宁波低碳企业在各领域的分布现状

建筑、交通、工业、能源等领域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宁波低碳企业大多分布在这几类领域中。低碳服务业、碳金融业国内刚起步不久,在宁波该类型企业也有少数的兴起。

1.能源领域

宁波的新能源低碳企业涉及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方面,清洁能源行业比较知名的宁波企业包括镇海远洋太阳能厂、宁波春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慈溪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宁波国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1)风电产业

宁波的风电产业主要分为设备生产和应用两部分。其中设备生产以中小型风电机组和大型风电配套设备生产为主。中小型风电机组生产以宁波风神风电为代表,是国内研发、生产风力发电设备最早的企业之一,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外,且以民为主,国内多应用在以旅游、风景点、广告、路灯等方面。大型风机配套设备生产企业有宁波天安集团(象山),自2006年开始率先投入研制风力发电设备,成为全国首家进入风电领域的电力产品生产企业,以变电站、变压器生产为主。

近年来宁波市风力发电项目逐步兴起,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风电项目——国电电力宁波穿山风电项目已建成并将投入使用,慈溪市慈溪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建成4.95兆瓦风电机组,2008年并网发电,平均月发电量800万千瓦时,此外还有象山县檀头山和鹤浦风电场和高塘、花岙风电场等一些小型风电厂。

在风光互补方面,宁波生产的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已应用在鄞州投资创业园区、慈东工业区、奥运青岛风帆基地、东盟博览会、广交会和长沙湘江风光带等50多个地区。

(2)光伏产业

宁波处在国内四大光伏产业集群中的长三角地区,是浙江省光伏产业的核心区域。宁波的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和晶体硅等方面。整个宁波地区2008年的电池片产能425MW,光伏组件306MW,产值为50多亿,预计到2012年产值将达到150多亿。从产业结构分析,宁波虽也有少数企业从事硅材料或单晶硅生产,产业链在部分地区如宁海比较完整,但由于价格及技术等问题,宁波大部分光伏产业(尤其是以从事组件生产为主的企业)中的原材料依靠省外供给,没有形成产业链间良好的循环推动作用,而光伏产业关键技术与设备90%以上依靠进口,产出的光伏电池90%以上仍用于出口,国内市场仍未有效启动。这样的产业特征使得宁波的光伏产业成为了国外企业的代加工厂,宁波以及全国的光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都明显偏低。

(3)地源热泵

进入21世纪以后,宁波的地源热泵产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多家地源热泵企业,其中多数企业以推广应用为主,如:宁波市海申环保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萨斯特(宁波)集成空调有限公司等。生产商只有中美合资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一家,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地源热泵机组生产商之一,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地区地源热泵企业数目只占全国该行业5%左右的份额,而在浙江省内约占据50%的份额。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宁波的应用也已经初具规模,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端住宅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如:鄞州区科技中心、鄞州国税大楼、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曙区检察院、宁波东钱湖二灵山温泉酒店、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环境研究楼等。但宁波目前的应用规模与沈阳、北京等地的规模仍然有较大差距,仍处于起步阶段,宁波政府应积极推进地热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

(4)空气源热泵

近年来,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宁波的发展呈持续增长态势,主要的空气源热泵企业有:宁海县金正能源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德贝里克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超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等几家。其中从事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生产制造的企业则更少,多是推广应用型企业。宁波的空气源热泵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年产值不超过6000万元,规模较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地区空气源热泵企业数目只占全国该行业2%左右的份额,而在浙江省内约占据30%以上的份额。宁波的生产厂家虽然为数不多,但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泵设备生产技术,技术优势明显。除宁海地区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作为第四代热水器,在宁波热水器市场占有率不到1%,面临着价格高、消费者认知度低的问题,又缺乏政府发展引导,缺乏品牌优势。

(5)生物质能

从生物质能源产业来看,在宁波仅位于江北的宁波双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从事秸秆气化焚烧炉生产制作,每年仍有大部分秸秆无组织就地焚烧,在此领域,宁波应结合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发展大型化多功能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基地,如气化、发电及灰渣再利用等。

2.建筑领域

建筑是城市低碳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同时涉及的行业和企业范围广泛,包括房地产开发商、设计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建造企业、家电企业等。降低城市建筑的碳足迹给这些行业的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是此类企业低碳发展的重心。目前,一些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已经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宁波万科房产从设计到建造都实践绿色建筑理念,实行“产居合一、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也是通过绿色转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建筑建材领域和节能设备领域,宁波市宁晋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麦克特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申泰干粉建材有限公司等都开发出低碳产品,来适应市场发展,提供相关综合服务,如系统的能耗解决方案等。另外,在绿色建筑领域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产太阳能玻璃、薄膜电池、晶硅电池组件、光热产品等的宁波太阳能能源有限公司、宁波启鑫光电有限公司、宁波良业电器有限公司等都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受益产业链。

3.交通领域

随着宁波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来自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日益显著。该领域企业的低碳发展重点是提供碳排放低的交通工具,以及帮助城市设计、实施低碳交通方案。在交通领域,我市低碳企业发展的重点集中于研发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如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宁波电业局、宁波神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研发太阳能汽车、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环保汽车。也有企业集中开发推广交通节能、新材料方面的产品,如宁波市鄞州佰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超凡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宁波辉煌节能剂有限公司等生产汽车发动机除碳产品、节油产品、节能燃油添加剂等。

4.工业领域

尽管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来自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已经大幅减少,但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仍然是城市总排放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是临港重工业地区,这部分企业的低碳发展对于宁波低碳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此类企业重点无疑是减少自身在生成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自身碳足迹。通过在工艺流程、设备更新等方面进行节能改造,是该类企业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像宁波海曙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宁波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等生产工业废气净化机、油烟净化器等环保节能产品,帮助高耗能企业从设备工艺上达到降低碳足迹的效果。节能减排行业的企业都是一些节能环保相关的设备企业,比如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宁波海曙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宁波大地化工环保有限公司等等。

5.新兴低碳服务业

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的出现。比如一些公司开始针对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和低碳战略提供咨询服务,诸如宁波中一检测有限公司、宁波能源监测有限公司、宁波奥科绿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提供此类服务。

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中国的逐步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规模正日益壮大。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的节能投资方式,即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进行节能升级和改造,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客户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有效地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宁波奥科绿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能华节能投资有限公司等提供该项服务,促进宁波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宁波低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诸多城市包括宁波在内对低碳经济的热衷和支持为低碳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但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容包罗万象,不同城市、不同企业对低碳的理解程度也深浅不一,造成低碳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宁波碳排放量大、碳减排形势严峻

宁波是能源消费型大市,主要以煤炭为主,石油次之。2009年,宁波市全社会能源消费达3139.76万吨标煤。能源消费呈现高位持续增长的趋势,比较能源消耗总量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2003年至2009年,宁波GDP总值从1786亿元增加到4214亿元,增加了1.36倍;而能源消费总量从1463万吨标准煤增加到3140万吨标准煤,增加了1.15倍,能源消费与GDP总值基本处于同步增长趋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是一次能源投入及消费。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参考宁波能源统计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宁波市全社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为0.21亿吨,一次能源消费实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0.273亿吨,碳源和碳汇两者整合,折合成年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为0.99亿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87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按实际在甬人口计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碳排放强度等于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2009年宁波市实现生产总值(GDP)为4214亿元,万元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2.41吨/万元,高于全国2.3吨/万元的平均水平。宁波碳减排形势严峻,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2.低碳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

宁波低碳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少,工业经济总量小。目前宁波市低碳企业已上市的为1家,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上市阶段的公司也极少,其余的企业规模都较小。企业没有规模是制约低碳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低碳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低碳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对于未上市的低碳企业,它们仅能依靠间接融资渠道,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远远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对于已上市的低碳企业,虽说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融资、再融资,但由于监管层的严厉审批和广大投资者情绪上的抵触,使得低碳上市企业也急需有新的融资手段。

4.低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低碳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已经成为制约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目前低碳技术在国际上的转让和交流没有完全开放,人为设置的各种障碍使低碳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和交流十分缓慢。因此宁波低碳产业发展必须通过引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和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

三、实现宁波低碳企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在城市低碳发展的大平台下,低碳企业实现发展的思路和方式是多方面的。低碳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企业的低碳实践也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低碳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掌握的行业知识、专业技术等相关资源,探索适合宁波自身的低碳发展战略和路径;另一方面,低碳企业或低碳行业协会可以根据自身低碳发展要求对政府进行政策建言。这样,低碳企业和政府在低碳发展道路上可以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所以,政府和企业家要用更加宽广和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低碳企业在现今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要尽快赢得先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利用资产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根据规模效益原理,低碳企业更适应规模经济原则来进行投融资管理。规模经济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利于降低投融资成本,随着低碳企业的不断增加会增加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上升,因此,需要提高低碳企业规模为前提,来实现低碳企业的规模经济,减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进而实现低碳企业投融资的可持续性。而规模化的实现可以利用资产重组的方式完成,世界上几次大的工业变革都是利用了“规模化”经营管理,如汽车业、钢铁业、银行业等的兼并收购成功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例如,日本许多低碳企业是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半导体元件产业,从美国引进有关技术后,通过吸收消化,日本的半导体芯片迅速赶上美国。

宁波低碳企业可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低碳企业兼并收购方式,解决低碳企业前期研发的巨额风险投资,并且可加快低碳企业的发展步伐,降低低碳企业前期的研发风险,从而使低碳企业发展少走弯路。与此同时,采取合法的并购方式进行低碳企业的规模化重组,不但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而且是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二)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规模。就资本的本性而言,它总是投向风险小增值快的地方。当一地区失去生产要素配置及实现最大利润的比较优势时,投资者就会物色更能获得高额利润的地区,因此,积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是企业尤其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低碳企业发展的前提。

投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对于宁波市而言,重要的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国际大港口的区位优势。软环境是硬环境发展的有力保障,重点体现在政府政策,以及人文环境方面。

当投资者具有某一种特定目标和要求时,应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即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找出影响具体项目投资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如:降低成本,可以考虑关键因素为当地的劳动生产率、土地费用、原材料与元件价格、运输成本等;发展当地市场,可以考虑关键因素为市场规模、营销辅助机构、文化环境、地理位置、运输条件、通讯条件等。在投资环境因素评估法的基础上,宁波市应改善相关因素的不足,继续加强优势因素的发挥,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实现低碳企业投融资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保持适度的产业集中度

低碳企业结构的变化常集中体现在其市场结构上,其状况主要通过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HHI(赫芬达尔指数)来反映。HHI越高,产业的市场垄断程度越高,HHI越低,产业的市场垄断程度也越低。宁波近几年前几家低碳企业,如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慈溪长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宁波春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以及资产总额的变化反映了市场集中度的产业垄断程度越来越接近最佳取值范围。

(四)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创投机制在西方被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进器”。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用于支持低碳企业的风险基金总额达800亿美元。因此,政府政策应加强给予风险投资机构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风险投资机构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投融资的连续性和长远性,因为风险投资机构是按照市场发展机制促进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的资金来源单位。

近几年来,宁波市低碳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根据风险同酬原则,资金获得高收益必然要面临高风险,低风险对应低收益。低碳企业的资金运用特点就是高风险高回报,因此,低碳企业资金运用应在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风险管理,这样更加有利于宁波低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低碳产业联盟

宁波市低碳企业发展应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前提,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构建宁波市低碳企业的低碳产业联盟。联盟内部大市场在成员企业之间实行人员、物资、资本和服务相互融通,建立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联盟政策以达到缩小企业间差距的目的,使联盟范围内各个企业会员达到最大限度的聚合。企业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企业联盟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宁波市可以根据本市低碳企业发展现况,先选一个区域进行地区经济联盟试点,进而优劣互补,缩小地区低碳企业投融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宁波低碳企业投融资的快速发展。低碳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越来越明确,尤其是各国资源的彼此需求。通过建立区域经济联盟,促进本市中小低碳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低碳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打开,区域经济联盟间的资金链要远远大于单个单位的资金流量。建立低碳企业的产品联盟或区域经济联盟是加快低碳企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四、宁波低碳企业的评价体系

目前,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企业评价体系,国内对低碳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如何评价低碳企业发展的水平,这是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低碳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低碳经济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更是低碳企业加速从理念到运行模式、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迈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评判低碳企业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

低碳企业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以最少的碳排放创造出最多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将碳管理贯彻于整个价值链中,对上游供应商提出低碳采购标准,为下游客户提供低碳产品服务技术和设备,以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碳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这样的概念,衡量低碳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碳生产力或碳密度,即单位碳的生产能力或产生每单位GDP所需的碳排放量,第二,低碳能源,第三,低碳规划和减排目标,第四,碳管理,第五,低碳意识。

根据以上五方面内容,对评价低碳企业的各种状态指标进行了评析,并尝试构建低碳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表1 低碳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img110

1.低碳产出指标

低碳产出指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出更多的企业财富。因此,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综合水平。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即能源强度,每产生万元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掉的能源。它是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企业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

2.低碳能源指标

低碳能源指碳能源禀赋及其利用水平。在近年来的碳排放相关因素研究中,能源结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低碳能源指标之一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体的能源结构、零碳排放能源,包含4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清洁煤占煤能源比例、单位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其中,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能源。

3.低碳废物处理指标

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可能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4.低碳规划指标

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低碳规划指标与可行的碳减排目标。

5.低碳管理指标

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不再只是关注成本、服务和质量,而是关注于成本、服务、质量和碳排放。充分考虑成本、服务、质量和碳排放四个主要因素,通过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融入整体管理战略,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环境排放物“足迹”,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碳管理即管理企业碳排放,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涉及碳标准、碳核算、碳审计、碳交易、低碳解决方案和碳披露等众多相关领域。企业在进行碳管理时要循序渐进。积极跟踪市场的碳管理要求和相关动向;主动储备和培养相关管理人才,学习和宣贯相关知识和要求;进行内部排放调查,确定核查排放源,考虑量化方法,确定活动数据的来源;积极建立活动数据的收集和归存流程,收集逐年的排放源活动数据。

6.低碳教育指标

低碳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全新的低碳产业链,还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在建筑、员工、企业文化等方面也应构建相应的低碳企业环境,提高企业员工的低碳知识普及率。

五、宁波低碳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及建议

(一)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和经验

1.国际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在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各种努力,走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世界各地大中型城市均开展“建设低碳城市”行动,相继出台了积极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和低碳发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各国都陆续为实现其节能减排目标采取进一步行动。

表2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政策

img111

2.国内实践

(1)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有多个省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并组织专业人员论证低碳的中长期目标,这为低碳企业的发展营造了积极的政策环境。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五省包括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八市包括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

表3 中国部分城市低碳发展政策

img112

续上表

img113

(2)出台低碳产业扶持政策

“十一五”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扶持低碳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性文件。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2007年发布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对“十一五”时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税收政策扶持相继到位。如下调或免除“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则提高出口退税率。对资源税进行改革,并在5年内计划征收碳税。通过税收的形式,对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施加低碳压力,完善环境要素市场,督促产业低碳调整。

制定并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启动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发起设立了20只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企业成长。

积极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等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支持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推行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加大对生物质能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沼气建设。

加快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天然气,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制定实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总体方案,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引导和鼓励煤矿瓦斯利用和地面煤层气开发。

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动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活动。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对政府机构办公用房进行节能改造。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抑制商品过度包装。

推广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发布三批共115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在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重点推广7项节能技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高效空调、节能电机等节能产品。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建立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制度,制定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对空调、计算机、照明等9类节能产品实行强制采购。

完善相关标准。完善严寒和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三个不同气候区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发布27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19项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制定15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颁布71项环境标志标准,出台实行能源效率标志的产品目录。

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重点城市报废机电设备、废旧家电、废塑料、废橡胶等废弃资源的规模利用、循环利用和高值利用。

推行节能市场机制。积极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市场机制推动节能。2010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支持。顺应国际潮流,积极参与国内外碳交易项目。目前,已相继建立了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促进节能减排行动从政府行为转化为市场行为,保证环境、资源要素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二)宁波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1.低碳发展战略

近年来,宁波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2010年7月,中共宁波市委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体现了宁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发展战略。在规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着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宁波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将主要开展下列几项工作:第一是围绕形成低碳产业结构,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产业低碳化发展;第二是扶持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低碳技术,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第三是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推广节能家电等;第四是继续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及强化生态林体系保护等。

2.低碳产业扶持政策

虽然目前宁波市有关低碳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还有待完善,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只出台了关于低碳建筑的《宁波市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办法》,且《宁波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还在编制当中,尚未出台,但宁波市目前的产业发展政策已体现了低碳发展的要求,为下一步低碳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中共宁波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明确提出“4+4+4”现代工业体系,即,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优势产业。

(1)扶持新兴产业增长,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宁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突出作用。与传统行业相比,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

(2)推进优势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低碳转型

现阶段优势产业在宁波工业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是增强区域工业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根据《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时期要推动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对企业进行低碳改造,促进经济的低碳转型。

(三)宁波低碳企业发展的建议

1.把握发展方向,形成产业规模

结合宁波市产业发展现状和自身优势,制定宁波市低碳产业产业发展战略,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明确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高效发电设备制造及应用等;二是电动汽车领域,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电传动系统等;三是低碳服务业,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清洁发展机制(CDM)、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等。

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建设,选择有条件的重点区域、领域和企业,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示范试点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级低碳经济实验区,培育低碳产业基地。扩大低碳产业规模,构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引导上下游企业理性扩充产能、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招商、项目工程总承包等途径,建立健全产业链,引进和扶持一批设备、配套产品和原辅材料生产企业,形成专业化配套能力,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产业集群。

2.强化推广应用,培育市场需求

贯彻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政策,确定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消费比例,大力实施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推广应用行动计划。各级政府机关要发挥表率作用,将新能源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在城市建设、公共建筑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新能源产品的示范应用。完善消费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应用项目,逐步扩大新能源应用范围,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着力拓展低碳产品市场空间。宁波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低碳设备和低碳技术应用范围广,市场容量高,在低碳产业发展中,尤其要注重为产业发展、成长提供消费空间,如加快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用能设备改造等,一方面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使用本市的低碳技术、设备等,另一方面注重低碳产品国内营销网络建设,用能大省、能源大省积极开展省际合作,研究依托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试点园区开设低碳产品交易市场的可行性。

3.拓展融资渠道,推动金融创新

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支持担保机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积极开展村镇银行试点,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运作,进一步扶持民营投资机构发展,加快形成渠道多样化的融资格局。重点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积极向银行推荐重点项目库,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担保市场,壮大担保资金规模;积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融资租赁、财务顾问等方式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予以支持;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建立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领域企业上市融资推进机制,促进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建立解决低碳产业融资的长效机制,首先确定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企业以及碳捕捉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碳资产以及价格,其次实行强制性的碳减排,让排放量超过配额的高碳企业对超额碳排放量付费。此外,还可探索针对低碳企业碳资产的抵押贷款。

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依托省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发展低碳交易市场;结合低碳产业发展,谋划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本土创业投资(VC)、私募基金(PE)发展,多渠道拉动低碳产业投融资;另一方面,结合林权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碳金融,创新发展碳基金、碳信托等。鼓励有碳汇优势的区域建立股份制集体企业,强化林业资源管理,试点林权融资。

4.加强财政扶持,强化税收优惠

对低碳产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例如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股份投资、财政支持担保、税收等手段。在税收手段方面,针对低碳产业采取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既包括税收减免等直接手段,又包括投资抵免等间接手段。为确保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远期内开征碳税,征税对象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等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5.构建创新体系,推进自主创新

发展低碳产业从根本上依靠高水平的低碳技术,无论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依赖于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以新型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基础,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搭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加强装备和技术的集成和创新,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鼓励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

6.鼓励全民参与,营造低碳氛围

公众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将对企业生产行为起导向作用,因此要把低碳消费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加以引导,规范和制约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文明和适度的消费方式,以此来培育和推动低碳产品消费的需求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将低碳作为企业的核心商业价值和竞争力,营造低碳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低碳意识,转变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企业低碳化发展。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徐畅成 江立生 马競 李红 曾灿 )

宁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宁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发展总目标。根据这一国家战略目标,我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形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的、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驱动价值,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提升价值,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具有支撑价值。对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现状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构建我市现代职教体系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现状

(一)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已有良好基础

1.政府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格局基本完善。宁波在全国较早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实施办法,并率先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会,建立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宁波市政府注重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制度已经形成。以职教集团为例,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高职院校和企业等在内的职教集团已达到21个,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表1 宁波市职教集团一览表

img119

2.与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宁波职业教育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坚持职普1:1比例招生,持续推进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按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调整学校布局、专业结构,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重点发展专业。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与服务工作过程。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覆盖了除能源、钢铁和新材料等以外的几乎所有我市重点优势产业。据201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24个同类城市中,宁波职业教育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力位居第一,对硬件竞争力的影响力位居第二。

表2 宁波市2012年中职专业与产业对接情况一览表

img120

续上表

img121

3.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办学机制初步建立。全大市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都开设有“3+2”专业,与对口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学生在受完3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2年高职教育,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升学比例达80%。2012年开始,宁波正式启动五年一贯制试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与甬江职高、鄞州职教中心等10所中职学校联合培养,完成招生654人。我市还有学前教育、TAFE学院等形式的五年一贯制教育。此外,各中职学校学生还可通过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选拔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

4.职业教育发展内涵基本充实。宁波市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各县(市)区基本形成了一所中心学校+若干所特色专业学校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0所,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省示范专业48个,省产学研联合体2个,省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5所,市级特色专业学校14所,品牌专业20个,重点发展专业14个,拥有26个国家级、27个省级、14个市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不断拓展,创新政府公共财政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机制。学习资源全面开放,利用“宁波市文化百科大讲堂”、“宁波社科讲坛”等师资资源,开展“百课下基层送社区”等系列活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健全,有市级社区大学1所,11个县(市)区全部建立社区学院,152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社区教育中心,2130个社区(行政村)建立市民(村民)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3个国家级、3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主要不足之处

“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但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市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善仍显不足。政府部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力度不足,大部分领域没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没有与职业技能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薪酬制度,职业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尊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匹配度还不够高。职业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尚未完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中职学校布局调整受地方财政等制约尚未完全到位。从表2来看,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专业培养规模明显偏低,而一些新兴产业如物联网、海洋经济等所需人才在中职学校面临无相关专业与之匹配的窘境,人才缺口较大。

三是片面重视学历教育服务转型,其他教育服务能力仍显不足。职业院校加大了学历教育向服务型转型工作力度,但终身教育服务、应用技术技能研究、技术技能培训、管理咨询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仍显不足;尤其是在服务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及其子弟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提高方面亟待加强和提高。

四是片面重视经济社会服务,对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仍显不足。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与产业发展对接,但许多院校尚未把建立多样化培养目标体系、可选择性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管理体系与教学基础条件纳入工作日程;学历教育在各学历层次衔接、职前职后教育衔接、双证书内容体系融合、职普教育沟通等方面尚未得到明显改观,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个性化成才需要。尤其是中高职衔接方面,我市中职学校面临升学渠道单一的现实问题,升学比例远远低于其他职业教育先进地区。

表3:市属中职学校及全大市总体2011年度升学比例

img122

(三)我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不足原因分析

1.服务性不足。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足。职业院校实训场地、设施设备不足并落后于企业生产实际,许多院校难以长期稳定地聘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难以抽出时间承担企业和社区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难以真正见到实效。

二是院校评估指导性不足。目前各级政府对职业院校评估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面,相关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办学条件和专业内涵建设上,而终身教育服务、应用技术技能研究服务、技术技能培训、管理咨询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个性化培养、全面就业质量、发展环境等指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社会服务功能被弱化。

三是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不足。职业院校社会服务需要校企之间有一个信息畅通、互惠互利的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刚刚建成,如何提供高效的服务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2.现代性不足。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项目指导力度不足。2005年以来,我市为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建设。但各类建设项目不同程度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过程轻绩效等问题,一些项目只是完成了阶段性工作,未能深化发展,建设项目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作用被弱化。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与责任落实力度不足。现代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但目前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职业教育责任尚未落实,缺少刚性的工作考核,职业教育依然处于教育部门一元管理、院校自我发展为主的办学状态。行业企业在学校办学中的利益难以保证,导致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实质性参与和支持明显不足。

3.体系性不足。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受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制约。中职学生升高职、高职学生升本科,以及职业院校学生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管理权限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只有通过项目试点的方式进行改革,但目前试验区或试点项目的政策突破点还不明朗。

二是对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缺乏深入研究认识不足。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才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位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

二、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我们认为,现代职教体系内涵应包括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三个方面。适应需求是指职业教育要着力推进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有机衔接侧重于职业教育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要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通过中职升高职、高职入本科、应用本科转专业硕士等多种途径,拓宽学生进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的渠道,注重各级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多元立交则指需要建立同一层次不同类别教育相互转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育相互对接的机制。

与此对应,现代职教体系外延应包括保障体系、基础能力、外在适应性、内在适应性、内在协调性、质量控制力六个方面,具体内容有:

表4 现代职教体系子体系构成

img123

(二)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理念与路径

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政府主导、院校主体、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原则,着力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保障能力,提高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强化外部适应性,增强内部适应性,提升内在协调性,加强质量控制力,全面增强我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主要路径是:

1.通过服务化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全民终身教育、应用技术技能研究、企业技术技能与管理咨询、文化传承创新等服务功能,促进职业教育外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内部适应人的发展需要,自身适应教育协调发展需要。

2.通过现代化促进发展。通过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政策法规制度、政府管理体制、院校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办学基础能力、产学研合作发展体制等方面的现代化,促进全面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现代化。

3.通过体系化深化发展。通过学历教育衔接、职前职后衔接、双证书融合、职普沟通,改变教育脱节、断层或重复状况,形成职业教育要素完善、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体化职业教育系统,为促进全民充分就业与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产品。

三、我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举措

(一)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1.强化政府统筹指导。研究制定有利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宁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意见》,制定宁波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设立专项经费,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重大项目予以经费保障。

2.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政府部门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在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形成多元协同的管理体制。

3.加强行业指导力量。成立宁波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中心,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指导校企合作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教材,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发挥宁波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作用,联合市内外职教研究专家资源,为职教改革发展开展战略研究。

(二)提高职业学校发展基础能力

1.推进职业院校产学联盟建设。创新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形成产学联盟理事会(董事会)决策,政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与就业责任共担,事业共同发展机制。

2.推动协同创新产教园区建设。教育部门牵头,各级政府联动,按照地缘相近、产教对接的原则,在杭州湾新区试点基础上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整合院校、行业企业、产业园区资源,组建若干个“教产一体化发展园区”。支持职业院校与大型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创新教产融合专业群办学体制。

3.大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思路,支持职业院校高标准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设立专项经费,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设备扩充、更新、维护、使用损耗提供补助,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核定师资编制,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强化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三)强化职业教育外部适应性

1.持续推进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整体规划职业院校规模、层次、类型和结构。以国家高职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为契机,推进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积极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匹配的新专业。围绕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及趋势,继续深化中职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鼓励职业院校针对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调整专业布局,发展新专业,对学校经论证符合产业导向的新专业给予政策倾斜与经费支持。

2.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整合资源,推进开放共享,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全方位的市民教育,为中小学校外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提供服务。加快建设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各级市民网上学习中心,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

3.强化培训网络建设。鼓励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农村文化技术学校等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和创业指导等教育培训活动。引导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竞争力。

(四)增强职业教育内部适应性

1.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调整现行招生政策,大幅提高五年一贯制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省级以上改革示范学校或省一级重点职高自主决定五年一贯制招生专业,将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促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及学制的有机衔接,拓宽中职生深造路径。试行免试或注册入学,在中职优秀毕业生、涉农涉海专业上率先开展注册入学试点,保障学校自主招生和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专业权利。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宁波市国家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宁波TAFE学院覆盖面,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

2.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不同类型技能人才需要,制订满足不同职业兴趣、特长学生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岗位角色化课程,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大力推进紧密型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在实战化职业情境中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教学。

3.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多元化评价。学生专业学习成绩评价要兼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一技之长,以一技之长为主;素质教育成绩评价要兼顾学业成绩、日常表现和职业实践表现,以日常表现和职业实践表现为主。

(五)提升职业教育内在协调性

1.组织实施宁波职业启蒙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开发《职业启蒙与规划》课程,使学生正确认知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树立职业理想,激发职业情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职业发展规划。

2.积极推进职前职后衔接教育。鼓励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企业技能人才标准,面向重点产业建立市、县(市)区、社区三级职业实训中心。积极发挥宁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的职业培训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信息化职后培训社会服务平台。

3.加快推进双证沟通融合教育。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专业学分互换制度,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六)增强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能力

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从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社会化质量评价、社会责任奖惩三个方面入手,实施宁波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就业质量标准、社会服务标准、应用研究标准、终身教育服务标准、社区文化服务标准,建立社会化质量评价组织管理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社会责任奖惩体系建设。

(宁波市教育局:陈文辉 李丽 陈鸿洋 杨晓波 樊园)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规划和布局_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建设与管理

1.3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规划和布局

1.3.1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规划

电能计量中心是电力行业的电能计量检测机构,担负着辖区电能计量器具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职能,承担着电能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采购、仓储、检测、配送、安装、运行监测各个环节。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主要分为厂内物流和配送运输两部分。厂内物流主要完成电能计量器具收货入库、检定前仓储、检定过程转运、检定后包装、入库待配等物流过程,是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电能计量中心具备以下基本物流功能。

1)运输功能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电能计量中心的物流职责首先应该是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货物运送目的地,并达到安全、迅速、节约成本的要求。

2)仓储功能

在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中,仓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计量器具进行堆存、管理、保管等一系列活动。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电能计量器具的使用价值;二是为将电能计量器具配送给用户,在电能计量中心进行必要的检定活动而进行的保存。仓储功能不以仓储本身为目的,而是通过与储存相关的作业环节相衔接,确保电能计量器具供应、检定、配送等活动的开展;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积压的资金,减少仓储成本,保障企业的利益。因此,电能计量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设备。

3)装卸搬运功能

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仓储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仓储等活动中为进行电能计量器具的检定、铅封所进行的装卸搬运活动。电能计量中心装卸作业的代表形式是托盘化,使用的装卸机械设备有叉车、传送带等。在电能计量中心的整个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是频繁发生的,这是电能计量器具可能发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装卸搬动的管理,主要是对装卸搬运方式、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选择、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装卸搬运合理化,尽可能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以节约物流费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包装功能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包装作业主要是指出厂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其目的不是要改变电能计量器具的销售包装,而在于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中的包装作业能够提高计量器具的装卸效率、减少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货损。

5)配送功能

配送是在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电能计量器具进行拣选、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是物流进程的最终阶段,是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物流活动并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

6)信息服务功能

电能计量中心的物流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保证物流体系正常运作。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功能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财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必须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的EDI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才能高效地实现物流活动一系列环节的准确对接,真正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可以说,信息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中枢神经,该功能在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主要作用表现为: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调整需求和供给;提供信息咨询等。

1.3.2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区域布局

1)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区域布局的目标与原则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厂房包括卸货装货区、出入库暂存区、拆包区、托盘立体仓库、周转箱立体仓库、输送接驳区、中控室、检定区和走字耐压工作区、铅封区、废旧清洁区以及互感器校验区等作业区域。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直接影响物流电能计量中心的物流作业效率和组织管理。合理的规划布局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满足物流中心作业工艺流程的要求,使物资流动顺畅;优化功能区布局,使运输线路短捷畅通,降低物流成本,尽量避免往返运输;合理有效利用土地,降低投资成本,衔接周边交通设施,方便各功能单元的业务联系,便于中心组织管理;满足柔性要求,使之适应服务需求的变化;重视人的因素,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使之合乎生理、心理的要求,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创造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为了突出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主体功能,使内部布局设计合理,设计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内部布局合理化

在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区布局规划时,应尽量使彼此之间物资流量大、关系密切的功能区靠近,而物流量小、关系不密切的功能区与设施布置得远一些。同时尽量避免物资运输的迂回和倒流,迂回和倒流现象会严重影响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与效益,甚至会影响物流系统环境。将迂回和倒流减少到最低程度,可使整个物流系统的功能区布局达到整体最优。

(2)内部作业标准化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作业内容主要有:进货入库作业和管理,在库保管作业和管理,理货作业和管理,配货作业和管理以及出库作业和管理。因此,在物流作业流程设计中应采用现有的标准化成果,与运输车辆、搬卸机械、包装模式、作业方式和作业手段等标准系统相匹配。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只是计量器具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结点),所以在内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统一和标准化。

(3)作业规模经济化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厂房规模主要受客观物流量的限制,也受交通运输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厂房在设计时应根据市场容量、发展趋势等来确定其规模。在对物流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统一协调,对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房的总体规模进行设计和决策。规模设计和实施步骤应根据资金、市场等具体条件全面分步实施。

2)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区域布置

在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厂房区域布置模式中,基本上可分为三个规划阶段。

①物流作业区域布置。它以物流作业为主,仅考虑物流相关作业区域的配置形式,由于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内的基本作业形态大部分为流程式的作业,不同订单具有相同的作业程序,因此适合以生产线式的布置方法进行配置规划。

②厂房作业区域布置。除了物流作业以外,物流系统中仍包含其他行政辅助作业区域,各区域与物流作业区之间无直接流程性的关系,因此适合以关系型的布置模式作为厂房区域布置的规划方法,此时可视物流作业区为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区域,并与其他各活动区进行关联配置规划的程序,分析各区域间的活动关系,以决定各区域之间相关的程度。

③厂区布置。厂房建筑内的相关区域布置完成后,仍须就厂区范围内的相关区域,如厂区信道、停车场、对外出入大门及外道路形式等因素,规划整个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区的布置。此外,厂区布置时尤其需要注意未来可能的扩充方向及经营规模变动等因素,以保留适当的变动弹性。

以上所述三个阶段的布置过程,如果在实际道路形式、大门位置等条件已有初步方案或已确定的情形下,亦可由后向前进行规划,即先规划厂区的布置形式,再进行厂房内物流及外围辅助区域的规划,但可减少不必要的修正调整作业,以配合实际的地理区位限制因素。有关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区域布置规划与局部布置规划分析程序包括:作业空间规划,进出货空间规划,活动关联与区域面积的配置,活动流程的动态分析。

(1)作业空间规划

作业空间的需求规划在整个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营运成本与投资效益的关键,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物流作业空间发挥最大效益应是其着重的要点。空间需求规划须针对作业流量、作业活动特性、设备形式、成本与效率等因素加以考量,以决定适合的作业空间大小及长、宽、高比例。而由于相关物流仓储设备具有整数单位的特性,在面积的估算下,通常须作部分调整,可能增加设备及作业量的需求,或者修改部分设备的规格。但是在区域布置规划的阶段,相关的设计参数均为参考值,须在局部布置时以明确的设备规格尺寸资料来修正面积需求及配置方案。

在物流设备与外围设施规划选用完成后,已决定各项设备的基本形式与数量,由此可完成各作业区域的设备需求表,并绘制区域内相关设施的概略配置图。在配合各区活动关系的分析后,则可进一步估计各区域的需求面积(若厂房面积已固定则为分配可用面积)。根据部门区域性质不同,其空间计算的标准亦不同,在各长宽比例的调整上应予以不同等级的参数值,以求得较合理的部门面积分配。其作业空间规划的程序,除预估需求设备的基本使用面积外,另需估计操作、活动、物料暂存等作业空间需求、预留信道占用比例、估计面积的宽放比例等,其比例的制定可视作业形态、对象体积、厂房建筑本体的占用面积等因素加以考虑。单一区域面积估计完成后,另需依设备形式决定该面积的长宽比例,以避免面积大小符合但是长宽比不适,使得该面积的使用不可行。最后加总各区域的需求面积后,仍需考虑厂区扩充及其他弹性运用的需求面积。至于整厂面积的最终需求,仍需配合长宽比例的调整后进行估算。

(2)物流中心进出货区空间规划

①进出货平台的规划。电能计量器具在进货时需拆装、理货、检验或暂存以待入库储放,同样在出货前亦需包装、检查或暂存以待货车装载配送,因此在进出货平台上须留空间以作为缓冲区。另外,进出货平台常须衔接设备以便平台与车辆的高度不同时能顺利装货及卸货,因此在作进出货规划时亦需考虑到这些衔接设备的需求空间。通常,若使用可拆装式的衔接设备,只需保留1~2.5m的空间;若使用固定式衔接设备,则需保留1.5~3.5m的空间,实际尺寸仍需视衔接设备大小而定。为使搬运车辆及人员能顺畅进出,在暂存区与衔接设备之间亦须规划出入信道,以避免动线受到货物阻碍。而进出货暂存区的规划则须视每日进出货车辆数、进出货量及时段的分布来决定。

②进出货配置形式的规划。有关出入口的设计可依电能计量中心作业性质及厂房形式来考量,以仓库内物流的流动来决定进出货口的安排方式。为使电能计量器具能顺畅地进出仓库,进货口与出货口的相对位置安排非常重要,很容易影响进出货的效率。一般来说,此两者间的安排方式有以下四种;

a.进货口及出货口共享。此种设计可提高空间及设备使用率,但有时较难管理,尤其在进出货高峰时,容易造成进出货相互牵绊的不良效果。所以此安排较适合进出货时间得以规划错开的仓库。

b.进出货区分别相邻。此安排设备仍可共享,进货及出货作业空间分隔,可解决上一方式进出货互相牵绊的困扰;进出货空间不能弹性互用,将使空间效益变低。此方式的安排较适合厂房空间适中,且进出货常易互相干扰的仓库。

c.进出货区不相邻。按此种安排方式,进出货作业等于完全独立的两部分,不仅空间分开,设备的使用亦有划分,因此虽其可使进货与动线更为迅速顺畅,但空间及设备的使用率势必降低,对于厂房空间不足者较不适宜。

d.数个进货、出货口。不论采用以上哪种安排方式,若厂房空间足够且货品进出频繁复杂,则可规划多个作业区以处理及时存货需求的管理方式。

③进出货作业区的设计形式。进出货作业区本身的设计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锯齿形及直线形。此两种形式的设计优缺点如下:

a.锯齿形。其车辆回旋纵深较浅,缺点为占用仓库内部空间较大。

b.直线形。其优点在于占用仓库内部空间较小,缺点是车辆回旋纵深较深,外部空间需求较大。

由以上优缺点比较可得知,此两种形式停车台在空间运用上为一种互补空间的利用情况,内部空间所需小,外部空间所需就大,因此管理者在作决策时可考虑土地及建筑物的价格,如果土地价格与仓库的造价差距不大时,以直线形者为佳。进出货空间的设计除效率及空间面的考量外,安全面的考量也是必要的决定因素,尤其是车辆与月台之间的连接设计。为了能防止大风吹入仓库内部、雨水进入货柜或仓库,以及避免库内空调冷暖气外泄等灾害损失和能源浪费,停车台形式有以下三种选择:

a.内围式:月台围在厂房内,进出货车辆可直接开进厂房装卸货。此形式的设计针对上列考虑最为安全,不怕风吹雨打,也不用担心冷暖气外泄。

b.齐平式:月台与仓库外缘刚好齐平。此法虽没有上一种方法安全,但至少整个月台仍在仓库内受保护,能源浪费的情况较能避免。此形式因其较为便宜,是目前最广为采用的形式。

c.开放式:月台全部突出于厂房。此形式在月台上的货品完全不受遮掩保护,且库内冷、暖气更容易外泄。

(3)活动关联与区域面积的配置

完成各作业区域面积的需求计算及基本规划后,接下来必须将电能计量器具流程性的关系及活动关联性的关系统一整合,以决定功能区域的可行位置。基本上可以模板布置模式为主要应用方法,至于布置程序则依流程性的性质或关联性的性质进行区域配置。其程序说明如下:

①将各作业区域依估计面积大小与长宽比例制作成模板形式。

②配置逻辑的决定。配置前必须先行决定各区域模板与整个厂房模板的关系,包括下列两种形式。

a.内围式程序。先决定厂房模板面积的大小与长宽比例,然后在此范围内配置各相关作业区域。若无法将各区域的面积模板配置入厂区模板内,则必须调整部分区域的面积大小或长宽比例,以配合整厂的面积大小与比例的限制。

b.外张式程序。先配置各作业区域的相邻关系,完成可行的面积组合形式,再框出外部厂房(或厂区)的面积范围,并进行各区域面积的局部调整,以完成各区域面积的配置。

③分析区域性质的配置程序。在规划区域布置时应依各作业区域性质决定其配置程序:

a.流程型:以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为主。因其多半具有流程性的作业关系,在以模板进行配置时可考虑区域间物流动线的形式,以作为配置过程的参考。须注意实际在规划设计时可能采用混合式的路线规划,而非单一的固定模式。

b.关系型:以整个厂房作业区域或厂区配置时为主,经由活动关联分析所得出各区域间的活动流量,可以在两两区域之间以线条表示出来,此即活动关系配置图。为减少流量大的区域间活动经过太长的距离,应该将此二区域尽量靠近。

④区域配置安排。在区分各区的作业性质后即进行区域模板的配置,其先后顺序说明如下:

a.决定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房对外的联外道路形式,确定厂房联外道路、进出口方位及厂区配置形式。

b.决定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的厂房空间范围、大小及长宽比例。

c.决定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房内由进货到出货的主要行进路线形式。如U形、双排形等。

d.依作业流程顺序配置各功能区域位置。物流作业区域由进货作业开始进行布置,再依电能计量器具流程前后关联顺序依序安排其相关位置。其中,作业区域内如有面积较大且长宽比例不易变动的区域,应先置入布置建筑平面内,如自动仓库、输送机等作业区;其次再插入面积较小而长宽比例较易调整的区域,如理货区、暂存区等。

e.决定行政办公区与物流仓储区的关系。电能计量中心行政办公区采用集中式布置,并与物流仓储区分隔,但仍应考虑配置关系与空间利用的可能方案。由于目前电能计量中心仓储区大部分采用立体化设备,其高度需求与办公区不同,故办公区布置须进一步考虑空间效率化的运用,如采用多楼层办公室规划、单独利用某一楼层、利用进出货区上层的空间等方式。

f.决定行政活动区域内的配置。行政区内选择与各部门活动关联性最高的部门区域先行置入规划范围内,再依活动关系与已置入区域关系最重要者依序置入布置范围内,最后逐步调整各办公及行政活动区域。

g.进行各作业流程与活动关联的布置组合,检查各种可能的区域布置组合。按照以上步骤,可以逐步完成各区域的配置。然后再以区域模板置入各区相对位置,并作适当调整,减少区域重叠或空隙,即面积关联配置图。最后经由调整部分作业区域的面积或长宽比例后,即得到作业区域配置图。以人工模板进行的布置程序,其过程烦琐而且不易进行,通常要经由反复比对才能产生。因此可以考虑将此程序计算机化,将面积模板以图形档案形式表示,由人工于屏幕上安排相关位置,而计算机可自动计算其活动关系的流量与距离的乘积,以提供布置过程的参考依据。

(4)活动流程的路线分析

在区域布置阶段,各项设备的详细规格并未订出,但是在进行物流路线的分析过程中,仍须依设备规划与选用的形式作概略性的配置规划,标示各项设施的预定位置及物流路线的形式,逐一分析各区域间及区域内的物流路线是否顺畅,有无改进的必要。其程序说明如下:

①首先须就厂房装卸货出入形式、厂房内物流流动路线及各区域的相对位置,规划厂房内的主要信道。

②进行主要物流设备方向与面积的配置,配置过程需考虑作业空间及区域内信道等因素。

③分析各区域间物流路线的形式,并制作物流路线图,逐一检查其物流路线的合理性及流畅性。若其流线分析并不流畅,可以调整该区域设备方位的配置,经反复调整后完成最后的物流路线图。经由前述各阶段的规划分析,厂房区域布置的规划已接近完成,但是仍有下列一些限制条件必须加以考虑,以作必要的修正与调整。

a.厂房与土地面积比例:确认厂房容积率、绿地与环境保护空间的比例及限制等因素是否符合。

b.厂房建筑的特性:有无特定建筑物造型、长宽比例、柱位跨距、梁高等限制或需求。

c.法规限制:须考虑土地建筑法规、环保卫生安全相关法规等因素。

d.交通出入限制:如果已有预定的厂区方案时,须考虑有无交通出入口及所在地形区位的特殊限制等因素。

e.其他:如经费预算限制、政策配合因素等。以厂房面积而言,如果已经有预定厂址及面积的资料,则必须配合实际的面积大小与出入口位置等限制,调整使用面积的需求或改变面积方位的配置,必要时要修改物流或外围设施的规划,甚或基本规划条件的变更以符合实际现况。若受经费预算限制或其他政策配合因素等影响,也需视需要修改的程度,进行作业空间、物流设备或外围设施规划内容的修改,以期初步区域规划结果为一实际可行的方案。

当各项方案完成后,为配合布置区域的完整性,各区实际配置的面积与基本需求可能略有差异,可制作各方案面积配置比较表,以利于方案评估比较的进行,并进入方案评估的阶段。

案例1.1 重庆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功能规划分析

重庆电能计量中心成立于2004年,实施了资产集约化管理创新,基本实现了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实现了对市公司系统直属供电局电能计量的集约化管理。重庆电能计量中心新基地选址于重庆北部新区,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创建国内一流的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主要分为厂内物流和配送运输两部分。厂内物流主要完成电能计量器具收货入库、检定前仓储、检定过程转运、检定后包装、入库待配等工作,是项目的主要构成部分。电能计量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自动化立体仓库、AGV系统、条码系统、输送系统等组成,在WMS系统的指挥协调下完成计量器具入库、存储、送检、回库、配送出库等流程。重庆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区域总体布局如图1.1所示。

重庆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区采用进货口及出货口共享的装卸区和齐平式停车台,采用叉车实现货物在装卸区、暂存区和拆包区之间的搬运;拥有工厂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检定厂房,检定厂房与自动化立体库规划为一体,占地6 000m2,采用AGV小车实现立体仓库与检定厂房之间的货物输送;拥有最先进的32台单相电能表检定台,8台三相电能表检定台,12台单相走字耐压台,4台三相走字耐压台,4套互感器检定设备;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年产单相表80万只,三相表8万只,互感器9万只;整个自动化物流系统由统一的信息监控中心进行自动监控,保证了物流厂区生产运作的自动化、一体化、规范化、精细化。重庆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厂区设置的区域如下:

卸货和装货区:叉车从货车上卸货或向货车上装货的工作区;设置2个卷帘门,门外平台平面距地面高度为1m;设置可升降卸货平台,平台上方设置雨搭,使用升降卸货平台。

出入库暂存区:入库时卸货后在此清点、录入、码托盘等,出库时在此验证、清点、录入等,使用计算机终端和条码扫描器。

img3

拆包区:生表送入拆包区,人工拆包,放入内部周转箱,设置计算机终端和条码扫描器,设置包装箱及废物处理间,装入周转箱的生表通过垂直提升机提到吊棚以上,通过输送机送到周转箱立体仓库。

托盘立体仓库:等待抽检结果的生表、检测合格后已包装的熟表、废旧表等物品采用托盘方式储存在此,使用货架、堆垛机、链条输送机、尺寸检测装置、条码扫描器等设备。

周转箱立体仓库:拆包后待抽检表、待检表、合格待铅封表、不合格表,以及检定、耐压等过程中的表都暂存在这里。

检定区和走字耐压工作区:电表在此进行误差检定和走字耐压测试,分为单相表和三相表,从周转箱立体仓库通过自动导引搬运车将电表以周转箱形式运到工位,使用误差校验台、走字耐压台、自动导引搬运车等设备。

铅封区:电表在此进行铅封工作,使用计算机终端和条码扫描器、铅封流水线等设备。

包装区:铅封后的电表通过输送线直接送到此区域进行组箱,再码放到托盘上,然后使用叉车将托盘送入托盘立体仓库中存放等待配送,使用计算机终端和条码扫描器、自动包装线等设备。

抽检区:要抽检的电表在此区域进行抽检。

互感器校验区:单独区域进行互感器校验,小件通过叉车输送,大件则将货车直接开入此区域,由行吊将大件吊入。

废旧表处理区:与互感器校验区相连,行吊可运行到这里。

重庆电能计量中心自动化物流系统有助于树立国家电网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展示重庆市电力公司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也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通过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精确货位管理,表计100%做到先进先出,存储期限得到了有效控制;存储区域明确区分,对不合格物料有效隔离;实现了与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可实时自动生成、运行库存和配送报表,实现了全流程资产管理,便于领导决策。

②采用自动化物流设备实现了表计的自动存取、输送,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产生的差错率,保证库存管理准确率达到100%。

③自动化立体库节省仓库占地面积,一体化的库存检定车间规划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无效的物流环节,提高了企业整体作业效率。

④电能计量器具安全得到了可靠保障,杜绝了器具丢失、毁损的现象。

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引进和形成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型和采购策略,并不断优化,达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功能_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建设与管理

4.2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功能

电能计量中心主要负责电能计量资产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校检管理、配送管理、运行管理和回收报废管理。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需求计划制定更科学,采购更省力;库存适量化,降低库存成本,降低缺货率;合理制定校检计划,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配送作业效率,防止发货出现差错;及时回收报废,降低回收成本;提高信息传递实时性,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因此,本节拟从这6个模块对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和信息流两个方面,并对各个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情况进行说明。

img41

图4.2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图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简称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清晰明了。本节将用业务流程图对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动情况进行描述。业务流程图符号说明如下:

img42表示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

img43表示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纸质文档类存储数据;

img44表示信息系统内的电子存储数据;

img45表示信息系统内处理的流程或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实时共享的流程;

img46表示信息系统外(手工)处理的流程。

4.2.1 采购管理模块

1)主要功能介绍

采购管理模块是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和物流信息管理的起源,主要有需求管理、采购计划制定与下达、供应商管理功能,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实现需求计划编制、需求计划上报、需求计划审核、需求计划审批、需求计划平衡、需求计划平衡表生成、需求计划查询、需求计划审批后归档管理、采购计划生成、采购计划下达等业务管理功能。另外,它还能提供需求计划预测与平衡等决策支持功能,对供应商信息进行维护。所有信息系统中的作业都根据用户权限来判断用户是否可以进行操作。

(1)需求管理

①需求预测功能。需求预测功能是保证电能计量器具安装工程正常进展,又保证库房库存不积压、不短缺,保持最优库存数量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需求预测功能是在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需求数量,既减少需求计划制定的主观性,又提高需求计划科学性。信息系统提供多种需求预测方法,需求计划制定人员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选定预测方法,信息系统即根据历史使用量,预测出未来需求量。

②需求计划单的录入和上报。需求计划制定人员选择相应的需求计划单号,在此计划单下录入相应的需求计划物资明细表,并在录入过程中确定物资编码、名称、物资数量、需求项目、需求时间等。需求计划制定人员依据经验和实际需求,录入原始需求计划,在系统提示的可用库存量的基础上,对录入系统的需求计划进行调整,产生需求计划。制定好需求计划后,上报给电能计量中心。需求计划上报之后,电能计量中心资产管理人员能在待办任务中看到各供电局(供电公司)上报的需求计划。

③需求计划初审。电能计量中心资产管理人员在收到各供电局(供电公司)上报的需求之后,在信息系统中对各供电局(供电公司)上报的需求计划进行数量初核,保证上报需求计划的合理性。

④需求计划综合平衡。信息系统可以按照项目、物资类别、需求时间、需求计划单号进行综合平衡。平衡时,对于每个需求计划按照需求时间排序,以先后顺序分配可用库存、可用的采购计划资源。在资源不足时,信息系统提供物料替代建议表、交货日期调整建议表等,帮助企业计划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每次平衡时,可用资源都要参与重新分配。

⑤需求计划的审核和审批。对上报的需求计划进行审核时,信息系统中能看到需求明细、需求产生的仓库、地址和需求项目等。若审核通过,领导审批后,需求计划自动转换入采购管理模块;若因任何原因未通过审核,系统自动将需求计划退回资产管理人员,并用红色报警信息提示。

⑥需求计划变更。需求计划制定人员根据计划变更单,在信息系统中对物资品种或需求数发生变化的需求计划进行相应的变更,并提交。如果计划未参与平衡,则可以在需求计划中直接修改;如果需求计划已经参与平衡并且已经入库,或者签订的合同规定不能变更,则把需要变更的计划作为新计划处理;如果还没有签订合同,则撤销采购计划,更改相应的需求计划;若签订了合同,则应双方协商确定处理。

(2)采购管理

①电能计量资产基础信息管理。电能计量资产基础信息是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基础,包括对电能计量资产条码和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电能计量中心接受供应商提供的电能计量资产技术参数后,将参数录入信息系统,最后由资产管理专责负责审核。

②采购计划下达。平衡后的需求计划转换为采购计划后,采购管理专责根据本月各厂家不合格数量编制“订货增减表”,形成最终的采购计划。信息系统在分配供应商后编制订货实施计划,审核通过之后,可在信息系统中制定送货通知单和打印条码进行条码分配。之后,在信息系统中下达采购计划。

③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员根据招投标情况和需求计划情况,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然后将合同信息录入计算机,并与采购计划相关联。合同管理中包含合同基本信息、合同执行情况、合同修改信息等,并且与供应商信息管理密切相关。

(3)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信息管理是物流采购管理中的关键功能。选择价格适中、产品质量好、交货期短和信誉度高的供应商是保证物资供应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管理环节。供应商信息管理中包含: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供应商质量信息管理,供应商信誉管理,供应商评价管理。根据交易情况,信息系统实时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更新,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供应商信息。

(4)综合查询

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容量大、速度快、信息共享的优点。在取代手工账的情况下,系统应提供大量的查询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如需求计划审核情况查询,采购计划执行进度查询,合同信息查询、供应商信息查询、报表综合信息以及单据的查询等。

2)采购管理业务流程简介

采购管理模块提供电能计量资产需求计划制订和采购订货功能,具体流程为:各供电局依据信息系统的需求预测及实际需要,编制需求计划之后,在信息系统向电能计量中心报送需求计划。电能计量中心对需求计划进行初审。审核不合格时,退回供电局,要求其重新制订需求计划;审核通过之后,进行需求计划平衡。平衡若不能通过,需要对需求计划进行调整;平衡通过之后,上报需求计划,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审核不通过时;需要供电局重新制定需求计划;审核通过之后,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计划。采购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图如图4.3所示。需求计划制订和采购订货作业都能在信息系统中完成,完全实现了需求管理和采购流程的信息化。

img47

图4.3 电能计量器具需求计划制订及采购订货业务流程图

4.2.2 仓储管理模块

1)电能计量中心仓储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仓储是物流运作中比较烦琐也比较重要的一环。仓储管理系统以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增加仓库利用率,同时满足客户需要,防止保管费用增加为宗旨。它采用计算机开单据的方法,自动生成出入库单据,并对单据号进行一次性检查,所有出入库单据均可以打印。电能计量中心的仓储管理系统能进行出入库管理、库位管理、库存盘点、库存量控制、库存预警等功能。电能计量资产的到货验收入库、抽检出入库、全检出入库、复检出入库和配送出库等过程都能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根据电能计量中心的实际运作流程,下面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以及一些简单查询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1)入库管理

①入库验收。根据电能计量中心仓库管理规定,电能计量资产到达电能计量中心仓库时,需要进行外观验收。外观验收合格的,才能进行入库。因此,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入库验收管理功能。仓库管理员进行外观验收之后,在系统录入验收结果。验收合格,才能进行入库操作;验收不合格,则进行退货操作。

②单件入库。操作员通过手工输入或条码扫描将电能计量资产信息输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根据入库原则计算得到入库储位并将该数据传递给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传递指令给堆垛机将电能计量资产放入相应的储位。

③人工入库。操作员手工将电能计量资产信息输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单件入库操作相似。

④批量入库。操作员首先通过手工输入或条码扫描技术将电能计量资产信息批量输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根据入库原则计算得到各电能计量资产的入库储位并将该数据传递给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控制堆垛机依次将电能计量资产放入相应的储位。执行批量入库作业过程时,可暂停执行,并插入其他单件入库或人工入库作业。对于入库失败的操作,由堆垛机发送失败指令给监控系统,并传递给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提供报警机制。

⑤系统入库。与批量入库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电能计量资产信息由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传递过来。

(2)出库管理

出库作业是入库作业的逆向过程,即仓储管理系统将待出库的电能计量资产数据传递给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传递指令给堆垛机,堆垛机将电能计量资产从相应的储位取出。出库管理功能与入库管理功能类似,也具有单件出库、人工出库、批量出库和系统出库的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3)库存控制

①库存计划。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库存计划功能,包括制定在各个阶段、各种电能计量资产的库存量、备货保持水平等库存计划,以有效地进行库存管理。

②库位管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库位分配功能和转库管理功能。库位管理是出入库管理等其他库存管理的基础,电能计量资产入库时,系统能依据电能计量资产的类型和数量,自动为其分配货位,并将库位分配结果传递给监控系统。转库管理是在电能计量资产不出库的情况下完成仓储储位的改变,信息系统将转库指令传递给监控系统,保证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自动化设备联合作用,可实现中心仓库的精细化管理,能查询到每个电能计量器具在电能计量中心仓库的具体库位。

③库存量控制。库存量控制是依据电能计量中心的库存管理策略。信息系统将电能计量资产分为A、B、C三类,对各类电能计量器具设置采购批量、安全库存量和采购周期。仓库管理人员据此进行库存量监控和仓库盘点,为采购人员提供仓储信息。

④库存预警。库存预警主要针对进入仓库的各种电能计量器具在数量方面设置警戒线来限制最高和最低库存量。依据电能计量资产类型,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有各种电能计量器具的警戒线。警戒线的设置是以电能计量中心的仓库管理规定为基础,确定各类电能计量器具存放的规则,限量多少,存放底线多少等。当超过或低于警戒线时,系统及时自动发出警报,以提醒管理人员补充电能计量器具;同时对一些长时间未使用的电能计量资产发出警告,提示进行二次校检。

⑤库存盘点,实时查询电能计量资产库存情况,在系统里可以分仓库、区域、储位随机抽查,也可针对特定类抽查,同时还可制定定期盘点计划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盘点,以及根据需要和可能对不同的物品采用不同的盘点方法,如永续盘点、定期盘点。将盘点结果录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产生差异的电能计量资产,应进行分析和追踪,并对盘点数据汇总分析,形成盘盈盘亏报表,为库存量调整提供参考。

(4)综合查询

为了满足库存管理人员频繁查询电能计量资产库存情况的需要,系统提供大量的查询功能,提供多样化的查询条件,如依据电能计量资产类型、批次查询在库量,查询特定电能计量器具的库存时间,查询特定批次的校检执行情况,查询报表综合信息以及进行单据的查询等。总之,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进行单只电能计量器具的查询,还能进行批量查询。查询功能具有灵活性,可提供多样化的信息。

2)仓储管理业务流程简介

电能计量中心库存管理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进行验收,合格之后,进行收货;收货之后,电能计量资产的数据会自动传递到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下达入库指令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会自动为电能计量资产分配库位;电能计量器具需抽检、全检和复检时,也通过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下达出库指令;校检结束后,通过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下达入库指令;电能计量器具进行配送时,需要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里面下达出库指令。数据流如图4.4所示。

img48

图4.4 电能计量中心电能计量器具仓储作业流程图

4.2.3 校检管理模块

1)电能计量中心校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校检管理是电能中心的重要职能。电能计量中心的校检效率直接影响后续的配送工作,校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建立校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校检管理非常重要。校检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制订校检计划,并对校检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如将电能计量中心看成一般的物流中心,校检属于物流过程中的流通加工作业。

(1)制订校检计划

计划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校检计划即电能计量中心的生产计划。校检计划与配送紧紧联系,它是在考虑电能计量中心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配送计划安排生产,保证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的生产平稳进行。

(2)记录校检结果

校检完成之后,校检结果需要记录,作为评价电能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基础数据,并为供应商评价提供信息。校检管理信息系统会完整地记录校检的各项数据,并将校检结果(合格,不合格)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共享,据此安排入库作业和退货作业。

(3)统计分析

大量的校检数据,如果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分析,工作难度太大。校检管理信息系统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快、处理数据量大的优点,提供各种统计分析功能,如统计各供应商的电能计量资产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供应商质量改进情况等,为供应商管理和校检工作的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2)校检管理业务流程简介

电能计量中心校检具体流程如下:制订校检计划,并与采购管理系统实时共享校检计划,采购管理系统依据校检计划下达出库指令;校检结束后,校检人员将校检结果录入校检管理系统;校检管理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实时共享校检结果,仓储管理系统依据校检结果下达入库指令,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入合格表库,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入不合格表库。数据流如图4.5所示。

img49

图4.5 电能计量中心电能计量器具校检作业流程图

4.2.4 配送管理模块

1)电能计量中心配送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电能计量中心自行配送、代理配送及支持车辆调度与跟踪的专业配送管理软件。它结构清晰、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操作人员一般不用专业培训就会使用。它能及时反应配送信息,可全面掌握运营情况和经济收益。其缜密的软件权限分配和用户安全口令设置,可防止人为错误操作,方便管理,严格控制。它主要包括制订配送计划、进行车辆调度、对运输车辆进行跟踪等功能模块。

(1)配送计划管理

①配送任务处理:电能计量中心作业人员从待配送任务列表依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规则对从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传递过来的配送任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配送进入待配送任务列表。

②制订配送计划:根据接受的配送任务,依据客户需求量、需求时间、需求类型以及库存情况,制订配送计划。信息系统内置有配送计划制订规则和功能,可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增加需求计划制订的科学性。如果管理人员接受系统建议的配送计划,则选择接受;如果管理人员不接受系统建议的配送计划,则可自行制订配送计划或者在系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③调整配送计划;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配送计划调整功能,用户可根据各种电能计量器具的配送及退回情况,及时调整配送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

④配送报损;是指对配送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或者意外事故引起的损失,及时在信息系统中报送损失,并对损坏原因进行说明。

(2)车辆调度

该模块对配送车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维护,并实现车辆的调度和配载;根据配送决策中心发送来的配送计划,安排具体的车辆、驾驶员实施电能计量资产的配送任务。

①配送点资料管理:主要实现对电能计量中心需要配送的各区县供电局、供电公司的基本信息的管理,实现配送点的新增、删除、更新和维护。

②路径资料管理:和配送点资料管理相关,主要对电能计量中心仓库到各配送点以及配送点之间的路径资料进行管理,主要涉及两点间路线、两点间的里程数、两点间的大约行车时间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③配送人员资料管理:主要对电能计量中心进行电能计量资产配送的驾驶员、送货员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涉及人员姓名、年龄、工龄、驾龄、准驾车型等,实现配送人员的新增、删除及维护。

④车辆资料管理:主要对当前电能计量资产配送车辆的信息进行管理,管理的信息主要包括车牌号、车型号、等级、排量、容积、载重量等,实现车辆的新增、报废及更新维护。

⑤车辆调度决策:根据配货计划调用车辆调度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车辆调度计划,并输出提货单和配送单,提货单发送到车辆调度中心作为从仓库提货的依据,配送单则同步到配送点系统作为收货的依据。

⑥配载计划决策:根据待配送列表情况、车辆情况和电能计量资产的基础数据资料,调用配载决策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配货计划,并输出配货单,配货单同步到仓储管理系统进行出库作业。

⑦配送路径决策:根据车辆配载计划,结合配送点数据和配送路径资料,调用车辆路径决策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运输路线方案。

(3)车辆跟踪

车辆跟踪管理是结合GPS定位系统,对车辆的运行状况、货运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如在途情况等,保证配送有条不紊地进行。及时发现配送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并做出处理,可降低配送途中的损失。

(4)查询功能

该模块可实时查询每种电能计量资产的当前库存数、正在采购的商品;统计配送计划完成情况,随时查询配送计划的完成情况,考核配送执行情况;具有强大的Excel导出功能,单据可通过电脑打印,免去手工单据的麻烦。

2)配送管理业务流程介绍

电能计量资产配送业务流程为: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依据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传递过来的采购计划;生成配送任务,配送人员依据配送任务的实际情况和配送规则,在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达配送计划,依据配送计划进行车辆调度、车辆配载和路径规划。配送计划和车辆配载实时传递给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人员依据配送计划下达出库指令。数据流如图4.6所示。

img50

图4.6 电能计量中心电能计量器具配送作业流程图

4.2.5 回收报废管理模块

1)回收报废管理模块功能介绍

电能计量资产的回收报废属于逆向供应链的范畴。回收报废管理模块是针对故障、轮换或损坏的电能计量器具进行回收和报废管理的信息系统。它结构清晰、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可协助电能计量中心及时回收废旧电能计量资产,节约逆向供应链管理成本。它对不同的员工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可方便管理,严格控制。回收报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回收管理功能和报废管理功能。

(1)回收管理

①配送任务处理:根据各供电局(供电公司)发起的回收申请,在回收报废管理系统中形成待审核回收任务列表,电能计量中心作业人员对审核回收任务列表中的回收任务依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规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回收任务即进入待回收任务列表。

②制订回收计划:根据各供电局和供电公司上报的回收申请,制订回收计划。对于到达一定回收数量的供电局(供电公司),接受回收申请。制订回收计划时,应明确回收时间、回收数量、回收人员、回收车辆、驾驶员等,回收人员依据回收单进行回收。

③调整回收计划:系统提供回收计划调整功能,以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回收计划。

④回收路径决策:根据回收计划,结合回收点数据、配送路径资料,调用车辆路径决策算法,生成本次回收的运输路线方案。

⑤回收报损:对回收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或者意外事故引起的损失,及时在信息系统中报送损失,并对损坏原因进行说明。

⑥车辆跟踪管理:结合GPS定位系统,对车辆的运行状况、货运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如在途情况等,可实时掌握回收途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回收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并作出处理,降低回收途中的损失。

(2)报废管理

①检定结果录入功能。对回收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中心需要进行二次检定。相关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检定结果,在报废管理系统中录入检定结果并提交报废意见。同时,系统记录检定结果录入人员。

②制订报废计划功能。在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中,电能计量中心操作人员能根据检定结果制订报废计划。系统中需要记录报废计划制订人员、报废数量以及计划报废招标时间。

③报废计划审核功能。报废管理人员在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中对报废计划进行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招投标工作。报废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记录报废计划审核人员,审核意见等。

④报废招标功能。报废计划审核通过之后,相关报废招标人员依据招标原则,发布招标信息,并将招标结果录入报废管理信息系统。

⑤报废。报废管理人员依据招标结果,在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达报废指令,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出库安排。

2)回收报废业务流程介绍

电能计量中心电能计量资产回收报废业务流程为:供电局(供电公司)在回收报废系统中提交回收申请,电能计量中心人员依据回收申请制订回收计划;回收人员依据回收单进行回收之后进行检定,检定结果为报废时,进入报废流程;报废管理人员需要制订报废计划,上级审核通过之后,进行报废招标;招标成功即进行报废,仓库管理人员依报废指令下达出库指令。其数据流如图4.7所示。

img51

图4.7 电能计量中心电能计量器具回收报废业务流程图

4.2.6 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

1)信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在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开发的软件包必须能够易于集成到一个框架中,以便它们能够无缝地操作并且易于使用和维护。而且,这个框架必须提供一个方法使得企业能够渐进地从完全人工操作移植到人机合作的环境中。系统集成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将不同的系统,根据应用需要,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1)信息系统集成的层次

信息系统集成一般分为5个层次:安全集成、数据集成、功能集成、流程集成和表现层集成。安全集成、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合称为系统支持集成,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考虑的技术无缝集成及安全性等要素,从系统职责上提供了系统连通性、消息传递与转换、身份验证与权限检查等能力。流程集成和表现层集成合称为决策与业务协作,是驱动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动力,它更关注业务层面的无缝协作以及提供决策分析支持等。

(2)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

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从其实现的方式上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功能集成。由于很多信息系统是按照各个职能部门开发的,因此按照功能集成是很自然的想法。例如,将已有的财务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等按照其各自的职能加以综合。对于这几个子系统,如果在软硬件平台相近、功能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这种集成方式。但是,对于差异较大且集成要求较高的系统,这种按照功能进行集成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②内容集成。数据仓库可以说是信息系统内容集成方式的典范。数据仓库是一个用来支持管理决策的、面向主题的、集成、时变、非易失性的数据集合,它通过数据综合的方式提供了一个集成数据环境,但是这种集成方式是单向、自下而上的集成。

③综合集成。这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它采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求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将其直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集成,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3)信息系统集成方案

常见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方案有两种:

①点对点集成方法。最初的系统集成方法就是直接为系统间的访问分别进行程序接口。这种方法在应用系统较少时是可行的,但当系统数目增多时,系统间的两两访问接口数目会爆炸式地增加,并且当系统升级、变化时,其接口的维护工作也异常繁重,甚至变成不可能的任务。也有采用直接跨系统访问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互访,但这种方式对于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都存在极大的隐患,对于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②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简称EAI)。EAI是一套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其方法是首先通过数据集成建立整个企业统一的数据视图和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和数据一致性保证;然后通过应用集成建立企业内部间跨系统的互访与调用;最后通过外部集成实现企业间跨系统的协作。虽然现在市场上有不少EAI的实施框架和软件产品,但是EAI项目普遍存在实施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的问题,也不乏失败的案例。

2)电能计量中心物流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配送及回收报废信息系统,校检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总称为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应能充分共享信息,共同进行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建立EAI信息共享平台,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的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间通过EAI进行数据共享,实时共享物流信息,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共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电能计量中心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还能与其他物流单位(供电局、供电公司、供应商)的物流信息系统共享信息,以及与公司内部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共同促进电能计量中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解决方案如图4.8所示。

img52

图4.8 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图

(1)采购、配送及回收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与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

采购的电能计量资产到货时,需要进行入库操作;配送电能计量器具时,需要进行出库操作;回收电能计量资产时,需要进行入库操作;报废电能计量资产时,需要出库操作。采购数据录入、配送计划的制订与回收报废计划的制订都在采购、配送及回收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出入库管理则是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因此,采购、配送及回收报废管理信息系统与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实时共享电能计量资产基础信息(到货批次、到货数量、电能计量资产生产厂家、型号、技术参数等)、采购计划信息、配送计划信息、回收与报废计划信息、出入库信息等,保证电能计量中心物流顺畅进行。

(2)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校检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

抽检、复检和全检需要首先在校检管理信息系统中制订校检计划,然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下达抽检出库、全检出库、复检出库指令,校检工作才能开展;校检完毕,录入校检结果之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下达抽检入库、全检入库、复检入库指令,才能将校检完毕的电能计量资产送入适合的仓库(合格库与不合格库)。因此,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校检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实时共享生产信息(抽检、全检、复检),共同完成电能计量资产在电能计量中心的流通加工作业(即校检),提高电能计量中心内部物流效率。另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校检管理信息系统共享电能计量资产基础信息,如到货批次、到货数量、电能计量资产生产厂家、型号、技术参数等,便于校检分析工作。

(3)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内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

物流管理是电能计量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与内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如与内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共享物流人员信息,便于进行工资管理;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物流信息共享,如收货信息、配送信息等,以便及时与供应商及供电局(供电公司)进行财务结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外部其他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

电能计量中心需与供应链其他组织进行协调,共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供电局(供电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之间及时共享需求计划信息、配送信息、回收计划信息等,以便做好需求计划收集、采购工作、配送工作和回收工作,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供应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共享采购计划,可缩短供应商发货时间;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之间共享配送计划等信息,便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电能计量中心的配送计划及时调整它们的物流运作计划,满足电力公司配送需求。

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_物流运筹优化

子任务2.3 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2.3.1 任务引入

【任务2-6】 用图解法求任务2-1中的线性规划模型的解。

【任务2-7】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其模型如下:

img42

【任务2-8】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其模型如下:

img43

【任务2-9】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其模型如下:

img44

2.3.2 任务分析

图解法只能适用于仅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因而图解法的实际用途并不广泛。但是,通过图解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线性规划的可行域为凸集,即集合中任意两点连线上的一切点仍然在该集合中,这样的凸集表现为一个凸多边形,在空间上为一个凸几何体。

②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在凸集的某一个顶点(或在凸集的某一条边界上)上达到。

③线性规划的可行域若有界,则一定有最优解。

以上结论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结论②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不可能在可行域的内点取得,而只能在凸集的某一个顶点(特殊情况为在凸集的某一条边界上)上达到。由于可行域的顶点个数是有限的,因此在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时,只要在可行域的有限个顶点范围内一一寻找即可,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复杂程度,将减少大量的工作。

由本节的4个任务看出,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可能有以下4种情况:

①有唯一最优解,并且一定是可行域上的一个顶点(如任务2-6的情形)。

②有无数多个最优解,并且最优解一定是在可行域上的一条边取得(如任务2-7的情形)。

③有可行解,但是没有最优解,并且可行域上的点使目标函数趋向于无穷大(如任务2-8的情形)。

④没有可行解,不存在可行域,当然就无最优解(如任务2-9的情形)。上述结论对一般线性规划问题也是成立的。

2.3.3 知识建构

我们知道线性规划的标准型为:

img45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解X=(x1,x2,…,xnT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所有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最优解:满足max z=c1x1+c2x2+…+cnxn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即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的可行解)。

基变量和非基变量:设A=img46是约束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其秩为m,A′是矩阵A中的m×m阶非奇异子矩阵img47,则称A′是线性规划的一个基,即矩阵A′由m个线性独立的列向量组成,设

img48

我们称pj(j=1,2,…,m)为基向量,与基向量pj相对应的变量xj(j=1,2,…,m)为基变量,否则称为非基变量。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标准型的线性规划模型下的每个约束方程中选择一个变量xj,它在该方程中的系数为1,在其他方程中系数为0,这个变量就是基变量,其余的变量则为非基变量。如果有m个约束方程,就可得到m个基变量。

基解与基可行解:对于约束条件img49若令非基变量xm+1= xm+2=…=xn=0,可求出一个解X=(x1,x2,…,xm,0,…,0)T,我们称X为基解。显然,有一个基就可以求出一个基解,基解的最多数目是img50我们把满足非负条件式xj≥0(j=1,2,…,n)的基本解称为基可行解,对应于基可行解的基称为可行基。图2-1中的凸多边形OABCD的各个顶点O,A,B,C,D都代表了基可行解,那么满足目标函数的基可行解就是最优解。

2.3.4 任务实施

步骤一 建立模型

以任务2-6说明任务的实施步骤,其模型为:

img51

步骤二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img52

图2-1 任务2-6

步骤三 找出所有约束条件交成的可行域

首先,根据所有约束条件共同构成的图形是可行域图形。具体方法为:在Ox1x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于x1≥0,x2≥0,因此指的是在第一象限;画出直线3x1+4x2=36,定出约束条件3x1+4x2≤36表示的区域;为了找到3x1+4x2<36的半平面,只要在某个半平面上找到一点,把该点的坐标代入不等式,若满足不等式,则该点所在半平面为所求半平面,否则为另一半平面3x1+4x2>36。为了计算简便起见,一般选取原点(0,0)代入不等式,因把原点坐标代入时能满足不等式3×0+4×0<36,所以原点所在半平面满足不等式,于是约束条件3x1+4x2≤36代表含原点的半平面及直线3x1+4x2=36本身。画出直线2x2=12,定出2x2≤12的半平面,由于原点满足不等式2x2<12,因此2x2≤12为含直线2x2=12在内的下半平面。画出直线x1=8,定出x1≤8的半平面,由于原点满足该不等式,因此x1≤8表示含原点在内的左半平面及直线x1=8本身。本模型的可行域图形如图2-1所示的阴影部分,即标识为R的部分。

其次,画出目标函数z=3x1+5x2的等值线。本模型的目标函数代表以z为参数的一簇平行线,由小到大适当地给z赋值,如令z=0,15,30,…,可得到一组平行线,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z值)。

步骤四 找出最优解

最后,找到最优解。沿着垂直于等值线的方向(即直线z=3x1+5x2的方向沿z值递增的方向),移动直线z=3x1+5x2,当移动到C点时,值在可行域上达到最大,从而确定C(4,6)点就是本模型的最优点,即x1=4,x2=6,zmax=42为最优解。

从以上图解法的过程可以看出,图解法只能适用于仅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因而图解法的实际用途并不广泛。但是,通过图解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线性规划的可行域为凸集,即集合中任意两点连线上的一切点仍然在该集合中,这样的凸集表现为一个凸多边形,在空间上一定是一个凸几何体。

②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在凸集的某一个顶点(或在凸集的某一条边界上)上达到。

③线性规划的可行域若有界,则一定有最优解。

以上结论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结论②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不可能在可行域的内点取得,而只能在凸集的某一个顶点(特殊情况为在凸集的某一条边界上)上达到。由于可行域的顶点个数是有限的,因此在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时,只要在可行域的有限个顶点范围内一一寻找即可,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复杂程度,将减少大量的工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图解法求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时,可能会遇到3种特殊情况,下面通过另外3个任务分别对3种情况进行说明。

以任务2-7说明任务实施步骤,其模型如下:

img53

画出直线2x1+x2=8,x2=3.5,x1+2x2=8,x1=0,x2=0,它们围成的凸多边形OABCD就是满足全部约束条件的点(可行解)构成的定义域,所以凸多边形OABCD就是可行域,如图2-2所示。

img54

图2-2 任务2-7

由于目标函数z=x1+2x2与约束条件x1+2x2=8的斜率都是-1/2,因此在所有等值线中必有一条等值线l与可行域的边BC重合,既与可行域相交,又离原点最远,于是BC边上每一点都是最优解,因而有无数个最优解(不唯一)。在具体计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时,理论上可以从直线BC上任意取一点代入,但为了计算简便,往往选择一个特殊点。此处选择(1,3.5)点,可把这个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中得最大值为1+2×3.5=8。

以任务2-8说明任务实施步骤,其模型如下:

img55

将约束条件画在Ox1 x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2-3所示。

img56

图2-3 任务2-8

因为约束条件x1-x2≥1表示包括直线x1-x2=1及不含原点的半平面;约束条件-x1+2x2≤2表示含直线-x1+2x2=2与原点的半平面;约束条件x1≥0,x2≥0表示只在第一象限。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可行解域是无界区域,平行直线族的直线可以无限远离原点,又与可行域相交,因此目标函数无上界,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即z=2x1+2x2无最大值。

以任务2-9说明任务实施步骤,其模型如下:

max z=2x1+2x2

img57

将约束条件画在Ox1x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2-4所示。

img58

图2-4 任务2-9

因为约束条件-x1+x2≥1表示包括直线-x1+x2=1及不含原点的半平面;约束条件x1+x2≤-2表示包括直线x1+x2=-2与不含原点的半平面;约束条件x1≥0,x2≥0表示只在第一象限(如图2-4所示)。由图可知,同时满足约束条件的点不存在,即不存在可行域,没有可行解,当然也没有最优解。

线性规划问题的处理_物流运筹优化

上机实训 线性规划问题的Excel处理

1.用Excel软件求解下列LP问题。

(1)maxz=5x1+3x2+2x3+4x4

img190

(2)maxz=10x1+15x2+12x3

img191

2.某公司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其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机加工台时定额、现有原材料和机械台时总量(即现有资源总量)以及各种产品的最低需要量和产品价格如表2-29所示,要求在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时,求得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值。要求使用Excel工具求解,写出求解步骤和具体运算结果。

表2-29

img192

3.某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需要A,B,C3种原料的量分别为8,5,4,可获利润为9;乙产品需要A、B、C3种原料的量分别为6,5,9,可获利润为12;现在工厂中A,B,C3种原料的量分别是360,250,350,求生产两种产品各多少时,才能使总利润最大且最大利润为多少?要求使用Excel工具求解,写出求解步骤和具体运算结果。

4.要将4项不同的工作分配给4个人去做,每个人都有能力完成4项工作中的任何一项,但是效率高低不同。若每个人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时间(h)如表2-30所示,试提出4个人完成4项工作时总的花费时间达到最少的方案。要求用Excel工具求解,写出计算步骤和优化结果。

表2-30

img193

商品运输包装的材料选择_货物学

三、商品运输包装的材料选择

(一)纸质材料

纸质材料是支柱性的传统包装材料,分纸和纸板两种,用于运输包装的主要是纸板,如表2-1所示。

表2-1 包装用纸和纸板种类

img6

纸质包装材料的优点是具有适宜的强度、耐冲击性和耐摩擦性;密封性好,容易做到清洁卫生;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和折叠性,便于采用各种加工方法,适用于机械化、自动化的包装生产;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最好的可印刷性,便于介绍商品;价格较低,重量轻,可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用后易于处理,对环境无害。

纸质包装材料的弱点是气密性、防潮性、透明性差,不耐水,难封口等。目前多通过制作纸塑复合材料等来弥补其不足,扩大其应用范围。

用纸质材料制成的运输包装容器常见的有纸箱、纸盒、纸桶和纸袋。用量最多的是瓦楞纸箱。目前在运输包装中,瓦楞纸箱正在取代传统木箱,广泛用于包装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水果蔬菜等。瓦楞纸箱正在向规格标准化、功能专业化、减轻重量、提高抗压强度等方向发展。除瓦楞纸箱外,纸浆模制包装物、牛皮纸包装袋也是商品运输包装中用量大的容器。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种类很多,包装用金属材料主要是钢材、铝材及其合金材料,如表2-2所示。包装用钢材包括薄钢板、镀锌低碳薄铁板、镀锡低碳薄钢板(马口铁);包装用铝材料有纯铝板、合金铝板和铝箔。金属包装材料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牢固结实,耐冲撞,不破碎,能有效地保护内装商品;密封性能优良,阻隔性好,不透气,防潮、耐光;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成型;表面易于涂饰装饰;易于回收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作为包装材料,金属材料的不足之处是化学稳定性差,易锈蚀、腐蚀等。金属运输包装容器有铁桶、铝桶、铁塑桶、铁罐、钢瓶、集装箱等。主要用于运装各种防泄漏、遮光、防潮、防水、密封性要求高的各类液态、气态或粉末状商品。

表2-2 包装用主要金属材料

img7

(三)塑料

塑料是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包装材料,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各种品种,不同程度地替代迄今为止发现及常规使用的任何一种包装材料及容器。各种各样的塑料包装材料综合的优点是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耐折叠、耐摩擦、耐冲击、抗震动、抗压、防潮、防水、气密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油脂、耐化学药剂、耐腐蚀、耐光照等;比重小,是玻璃的1/2,钢铁的1/5,属于轻质包装材料;加工成型工艺简单;适合采用各种包装新技术,如真空、充气、拉伸、收缩、贴体等;具有优良的透明性、表面光泽好、印刷性能好;可与纸、金属等传统包装材料制成复合材料拓展应用范围。

塑料也有目前难以克服或不易克服的弱点,比如,机械强度比不过钢铁,化学稳定性比不过玻璃,易老化,不少塑料有异味,有毒副作用,包装废弃物不易甚至不能自然降解等。但塑料发展前景广阔,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中,现代科学技术既然已赋予了塑料许许多多的优点,也一定会把妨碍塑料在更广阔范围使用的弱点逐渐克服。常见塑料薄膜的特性如表2-3所示:

表2-3 常用塑料薄膜的特性

img8

(四)玻璃、陶瓷材料

玻璃与陶瓷属于硅酸盐类材料。玻璃与陶瓷包装是指以普通或特种玻璃与陶瓷制成的包装容器。

1.玻璃包装材料

玻璃作为传统的包装材料沿用至今,仍是现代包装的主要材料之一。玻璃以其本身的优良特性以及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仍能适应现代包装的需要。

(1)玻璃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

①玻璃的保护性能优良,不透气,不透湿,有紫外线屏蔽性,化学稳定性高,无毒无异味,有一定强度,能有效地保存内装物。

②玻璃的透明性好,易于造型,具有特殊的美化商品的效果。

③玻璃可制成的品种规格多样,对产品商品化的适应性强。

④玻璃的强化、轻量化技术以及复合技术已有一定发展,加强了对包装的适应性,尤其在一次性的包装材料中,玻璃材料有较强的竞争力。

⑤玻璃的原料资源丰富且便宜,价格较稳定。

⑥玻璃易于回收复用、再生,不会造成公害。

玻璃作为包装材料,存在着冲击强度低、碰撞时易破损、自身质量大、运输成本高、能耗大等缺点,限制了玻璃的应用。另外玻璃有一定耐热性,但不耐温度急剧变化。

(2)玻璃材料的种类

玻璃包装材料有普通瓶罐玻璃(主要是钙、镁、硅酸盐玻璃)和特种玻璃(如中性玻璃、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钠化玻璃等)之分。

(3)玻璃材料的应用

玻璃用于运输包装,主要是指盛装化工产品如强酸类的大型容器。其次是指玻璃纤维复合袋在盛装化工产品和矿物粉料上的应用。

2.陶瓷包装材料

(1)陶瓷的性能

陶瓷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均好,能耐各种化学药品的侵蚀,热稳定性比玻璃好,在250~300℃时也不开裂,并耐温度剧变。不同商品包装对陶瓷的性能要求也不同,如高级饮用酒(如茅台酒),要求陶瓷不仅机械强度高,密封性好,而且要求白度好,具有光泽。包装用陶瓷材料,主要从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考虑。

(2)包装陶瓷的种类及应用

包装陶瓷主要有粗陶瓷、精陶瓷、瓷器和炻器四大类。

①粗陶瓷。粗陶瓷多孔,表面较为粗糙,带有颜色,不透明,并有较高的吸水率和透气性,主要用作缸器。

②精陶瓷。精陶瓷又分硬度精陶(长石精陶)和普通精陶(石灰质、镁、熟料质等)。精陶瓷较粗陶瓷精细,坯白色,气孔率和吸水率均小于粗陶瓷。它们常用作缸、罐和陶瓶。

③瓷器。它比陶瓷结构紧密均匀,坯均为白色,表面光滑,吸水率低,极薄瓷器还具有半透明的特性。主要用作瓷瓶,也有极少数用作瓷罐。

④炻器。炻器是介于瓷器与陶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也有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主要用作缸、坛、沙锅等容器。

(五)其他包装材料

木材。木材具有特殊的耐压、耐冲击和耐气候能力,并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商品运输包装的重要材料,常用来制成木箱或木桶。木箱按结构和用途不同,分为适宜于装笨重机械设备的框架型、装易碎商品的花格型和装轻质品、易碎品的胶合板箱。木桶形状有圆桶形和腰鼓形,多用于盛装一些专用性商品。木材虽适于做多种商品的包装材料,但因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不宜多用,应以塑料等新型包装材料取而代之。

纺织品。纺织品有天然纤维类与化学纤维类及少量矿物纤维,金属纤维制成品。通常制成袋装运输容器。共同点是质轻透气,有一定牢度。各种纺织袋广泛用于盛装粉末状、颗粒状商品,像食糖、食盐、粮食、化肥等。就发展趋势来看,各种塑料纺织袋正在大范围取代天然纤维纺织袋。

草、竹、柳、藤等天然、野生包装材料。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成本低廉,绿色安全,通风透气,耐用。一般用这些材料制成各种筐、篓、袋,用于运装蔬菜、水果、鲜蛋、鲜鱼及其他生鲜类商品。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_货物学

二、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收发货标志是外包装件上的商品分类图示标志及其他标志和文字说明排列格式的总称。

(一)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内容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是为在物流过程中辨认货物而采用的。它对物流管理中收发货、入库以及装车配船等环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在发货单据、运输保险文件以及贸易合同中有关标志事项的基本部分。具体内容详见表2-6。

表2-6中规定了14个项目,其中分类标志一定要有,其他各项则合理选用。外贸出口商品根据国外客户要求,以中外文对照,印制相应的标志和附加标志。国内销售的商品包装上不填英文项目。

表2-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内容

img16

十二大类商品图示标志见图2-3:

img17

图2-3 商品图示标志

商品分类图示标志尺寸规定见表2-7。

表2-7 商品分类图示标志尺寸/mm

img18

(二)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的有关规定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在字体、颜色、标志方式和标志位置的选用上应按标准来进行。

(1)收发货标志内容字体有如下规定:中文都用仿宋体字;代号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外文用大写的拉丁文字母。

(2)收发货标志的颜色有如下的规定。

①纸箱、纸袋、塑料袋、钙塑箱,根据商品类别按表2-8规定的颜色用单色印刷。

表2-8 收发货标志按商品类别的规定

img19

②麻袋、布袋用绿色或黑色印刷;木箱、木桶不分类别,一律用黑色印刷;铁桶用黑、红、绿、蓝底印白字,灰底印黑字;表内未包括的其他商品按其属性归类。

(3)标志的位置规定如下:

①箱状包装:位于包装正面或侧面的明显处。

②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③桶形包装:位于桶身或桶盖。

④集装箱、成组货物:粘贴四个侧面。

(4)每种危险品包装件应按其类别粘贴相应的标志。但如果某种物资或物品还有属于其他类别的危险性质,包装上除了粘贴该类标志作为主标志以外,还应粘贴表明其他危险性的标志作为副标志,副标志图形的下角不应标有危险货物的类型号。

(5)储运的各种危险货物性质的区分及其应标钉的标志,应按GB6944、GB12268及有关国家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管理的具体办法执行,出口货物的标志应按我国执行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办理。

(6)标志应清晰,并保证在货物储运期内不脱落。

(7)标志应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标钉,出厂后如改换包装,其标志由改换包装的单位标钉。标志的标钉,可采用粘贴、钉附及喷涂等方法。

主要水泥品种的性能及用途_货物学

四、主要水泥品种的性能及用途

(一)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加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称硅酸盐水泥(即外国的波特兰水泥)。分为两类:不掺混合材料的称为Ⅰ类硅酸盐,代号P.Ⅰ。若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其性能特点:密度为3 100kg/m3,早期强度及总强度高,凝结硬化快,抗冻性好,抗腐蚀能力差,水化热高。

可应用于重要结构的高强度混凝土工程,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工程,混凝土制品。不适用于大体积和受侵蚀的工程。

2.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加6%~15%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性能特点:密度为3 100kg/m3,强度较高,硬化较快,抗冻性好,抗水性差。

可应用于一般地上工程,不受侵蚀的地下工程。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7-3中的数值。

表7-3 (GB 175-1999)

img81

(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性能特点:密度为2.8~3.1g/cm3,堆积密度为1 000~1 200kg/m3。水硬性、水化放热量小,安定性好,耐冻性好,但在干湿条件下抗冻性差,抗腐蚀性好,早期强度低,硬化后干缩大。强度等级见表7-4中的数值。

可应用于地下、水中及海水工程,有较高水压的工程,受热工程,配制耐热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适用于冬季施工和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性能特点:密度为2.8~3.1g/cm3,堆积密度为900~1 000kg/m3。水硬性、需水量大,放热量低,硬化干缩小,耐热性差,早期强度低,干燥条件下养护会“起粉”,抗硫酸侵蚀性好。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7-4中的数值。

可应用于地下、水中及经常受较高水压的工程,受海水及硫酸盐溶液侵蚀的工程,远距离输送的沙浆和混凝土。不适用气候干热地区,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和受冻工程。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性能特点与应用同火山灰质水泥。强度等级如表7-4所示。

表7-4 (GB 1344-1999)

img82

(三)复合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性能特点:水硬性和易性好,早期强度低,耐蚀性差。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7-5中的数值。

表7-5 (GB 12958-1999)

img83

(四)其他特性水泥

1.白色及彩色硅酸盐水泥

白色硅酸盐水泥按色度分为一、二、三、四级,色泽洁白,28d抗压强度等级为32.5Mpa、42.5MPa;彩色硅酸盐水泥有较好的水硬性,并呈现各种色彩,28d抗压强值等级有42.5MPa、52.5MPa两种。

可应用于配制彩色沙浆、彩色涂料、彩色混凝土、制仿大理石、建筑装饰等。

2.普通硅酸盐大坝水泥

水硬性、抗腐蚀性强,水化放热量少,抗冻性好,耐磨性好。适用于大坝溢流面面层和水位变动较频繁的地区,高耐磨性工程,高抗冻性水工工程和耐腐蚀性工程。强度等级以28d的抗压强度值表示,有42.5MPa、52.5MPa两种。

3.硅酸盐大坝水泥

水硬性、水化放热量小,早期强度及总强度高,抗冻融性好,耐磨耐冲击,耐久性较好,强度的等级以28d的抗压强度表示,有42.5MPa、52.5MPa两种。适用于大坝溢流面,大体积工程,水位变动区域的覆盖层,要求具有较低水化热和较高抗冻性,耐磨性部位。

4.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

水硬性、水化放热量小,抗硫酸腐蚀能力强,早期强度低。强度等级以28d的抗压强度值表示,有42.5MPa、52.5MPa两种。适用于大坝工程,大体积水工工程内部及有较低水化热的部位。

5.快硬高强水泥

快硬高强水泥包括:高级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特快硬硅酸盐水泥、矾土水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早期强度增长快而且强度数值高,水化时水化热高而且集中,但容易吸潮变质。矾土水泥的安定性较好,其强度在低温环境中也会有较快的发展,还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抵抗硫酸盐溶液的侵蚀。

从应用看:快硬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早期强度高的工程,紧急抢修工程,冬季施工工程。特快硬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需要早期强度高的紧急抢修工程,国防工程及制造钢筋混凝土制品。高级水泥用于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及制造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也用于抢修工程,该水泥很细,易风化变质,故应随到随用,保存期不宜超过一个月。矾土水泥适用于抢修,抢建工程,早期强度要求高的特殊工程,冬季施工工程,抵抗硫酸盐侵蚀的工程及冻融交替工程。

6.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

膨胀水泥主要有硅酸盐膨胀水泥、石膏矾土膨胀水泥、浇注水泥,低热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主要有硅酸盐自应力水泥、铝酸盐自应力水泥。

硅酸盐膨胀水泥在水中硬化体积增大,在湿气中硬化的最初3天内体积不收缩或有微膨胀。主要用于防水层,防水混凝,加固结构及修补工程。

石膏矾土膨胀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主要用于做砂浆防水层,防水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贮油罐,也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紧急补修。

浇注水泥快硬高强,粘结性好,无收缩,微膨胀,抗冻性及抗渗性较好。主要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拼装时钢筋之间的锚固、连接和各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也可用于抢修工程,可代替快硬水泥或高级水泥。

低热膨胀水泥水化热低、微膨胀、抗渗、抗硫酸盐性能也较好。适用于要求较低水化热和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也适用于要求抗渗及抗硫酸盐侵蚀的工程。

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和铝酸盐自应力水泥具有同样强烈的膨胀性能。它们主要用于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自应力钢丝网混凝土的压力管道,也可用于防渗工程,堵漏填缝工程。

7.耐蚀水泥

耐蚀水泥有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和赤泥硫酸盐水泥。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能抗硫酸盐侵蚀,早期强度高,抗冻性较好,适用于海港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工程。

赤泥硫酸盐比重轻,强度较低,耐水性较好。适用于水中和潮湿环境中混凝土工程、基础工程、下水道等。

李宁_弘扬民族精神的时尚运动_服装品牌个性理论与实务

二、李宁——弘扬民族精神的时尚运动

(一)品牌基本情况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地赞助各种赛事。1993年,李宁公司迁址北京。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来实现这一使命,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公司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LI-NING),还拥有乐途(lotto)品牌、艾高(AIGLE)品牌、心动(Z-DO)品牌。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DHS),全资收购凯胜(KASON)体育(图6-37)。

img115

图6-37 李宁(LI-NING)旗下的品牌

产品的专业化,是李宁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做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

李宁产品从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如运动帽、袜、球、球拍、球拍配件、护具及器械和足球系列、篮球系列、网球系列、跑步系列、健身系列、乒羽系列、都市轻运动系列等专业化系列产品(图6-38)。李宁品牌曾这样规划它的发展前景:李宁要做成一个运动时尚的体育品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宁要成为亲和、民族、时尚而充满魅力的专业性品牌;同时,李宁品牌的包容性要更大,服务的领域更广,由李宁运动的生活方式来传递李宁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二)品牌个性表现

李宁在不断探索中结合中国的特色,探索了一条“功能与时尚并行”的品牌路线。李宁品牌精确把握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及生活方式,通过不断更新和变换品牌口号,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从最早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到“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一切皆有可能”到现在的“让改变发生”,李宁品牌逐步积淀出其独有的品牌内涵。

img116

图6-38 李宁产品种类

1.产品风格——运动舒适的时尚中国风

作为运动装品牌,最基本的是确保服装的运动舒适性。李宁在运动服装设计上注重合体性和舒适性,并结合一些时尚元素让运动服装不再平淡,而是更具潮流感:具有金属吊环的吊带衫设计,让柔软中显现出一种刚毅感;发光质地的外套搭配艳丽的内衣,极具魅力。

另外,李宁作为我国的民族品牌,其自主开发的“安定德胜鞋”、“飞甲”系列篮球鞋,在现代时尚设计理念中融入东方古典元素,使得品牌风格更具有民族的特征,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李宁鞋讲究的是技术,特别是篮球鞋。李宁鞋运用鞋中的发泡橡胶技术,为运动员提供了助动力支持;而李宁鞋底独特的花纹设计,能有助于运动员在运球时候的突然变向更加易于掌控,尤其是锁紧技术、凝胶缓震技术、TR减震技术以及弦弓减震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篮球运动员在左右变向、急停时候的扭伤情况和减轻跳高落下的压力冲击。这些技术体现了李宁在鞋设计上的专业性,令李宁鞋更加舒适,充满活力和动感(图6-39)。

img117

图6-39 舒适、动感且兼有民族风的产品

2.面料选择——以棉和莱卡合成面料为主

李宁公司特别注重面料的研究和开发,以棉和莱卡(一种弹性纤维的商品名称)合成面料为主,并大胆采用新型面料。2002年,李宁公司与杜邦公司(现英威达公司)建立合作,莱卡面料大量应用在李宁牌服装中。

通过新技术研发,使得天然棉花也可成为透气良好却滴水不漏的舒爽材料;全新的技术让传统纯棉也变得富有弹性;在环保、舒适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纹理制造技术,可以让裤装做到同化学添加面料一样的弹力效果。莱卡面料被广泛地应用到李宁产品研发中,给其产品增添额外的舒适感与合身感,使各种服装显现出新的活力。含莱卡的双向弹性机织物则在两个方向都提供极大的舒适感与自由动感。因此,在长裤、内衣、外套等女式成衣中加入莱卡,褶皱可轻易地自动回复。莱卡面料的女装更飘逸且不易变形,灵动自如,感受自由。汗衫、内衣、健美裤等针织品加入一点点莱卡,既合身又舒服,穿在身上伸展自如,能随身而动(图6-40)。

img118

图6-40 李宁运动产品的面料

3.色彩运用——以蓝、白、橙、红为主色系,充满活力

在色彩运用上,李宁紧随国际流行趋势,“蓝、白、橙”是李宁产品设计时的主色调,但也会按照国际流行色趋势不断创新产品色彩设计,这也表现出李宁品牌的动感时尚、舒适大方的特征(图6-41)。除此以外,李宁还不断推出珍藏版、限量版等运动鞋,色彩设计更具有突破性。

4.产品价格——以中等价格为主,辅以溢价与跟随结合策略

根据李宁品牌的市场定位,其价格也在不断调整,使之与市场定位相一致。李宁公司表示:“李宁品牌的优势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在超大和一线城市的份额,还没有其他国际品牌大。 ”因此,李宁产品与国内体育品牌相比,其价格策略采取“溢价策略”,保持李宁品牌在国内的高端地位,也有助于提升李宁品牌的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然而,李宁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与国际体育品牌相比,李宁采取了“跟随策略”,紧随阿迪达斯和耐克其后,这有助于李宁参与国际化竞争和占领市场份额。但随着李宁产品技术及设计水平的提升,李宁要以高端品牌形象参与国际化竞争,就一定要在价格策略上采取高价格策略,使其保持和国际品牌同步。正如李宁公司表示的“李宁的产品一定会加价,未来提价的目标是与耐克等国际品牌价格接近”、“提价确实会有不利影响,但品牌加价或将增加消费者的头脑份额”及“相对于现实的市场份额来说,头脑份额也值得关注”,这些均表明李宁品牌的价格会不断提升,始终以高品质、高价位的形象参与国际市场,进行品牌运作。

img119

图6-41 李宁产品颜色系列

5.终端设计——运动专业性、充满新鲜感

李宁的终端设计体现其在运动产品领域的专业性,并借助产品的功能性增加新鲜感,体现出李宁品牌“一切皆有可能”、“让改变发生”的品牌精神,传递对运动的热爱。

李宁店面的产品陈列设计,按照产品系列的不同而进行合理摆放,而且店铺内部的空间设计及布置,排列整洁有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店铺里面的灯光设计以淡黄色为主,然后辅以白色墙壁,使其终端设计较为柔和、富有温馨感,这也与运动装品牌的运动、刚毅、强壮形成鲜明对照,从而给店面的终端设计带来较强的新鲜感。终端以立体的人体模型为主进行橱窗设计。在人体模型选择上,主要以国外体育运动员为主;内部陈列也主要以立体式为主,空间面积较大,较为宽敞。

尤其是李宁概念店的店铺形象,采取以中国水墨山水画为背景,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元素特征,体现出它的“民族的”个性特征。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品牌极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时,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竞争,形成与现有的国际化品牌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差异化,避免走价格战这样的低层次的竞争(图6-42)。

img120

img121

图6-42 李宁店铺形象

6.经营理念——让运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李宁品牌特别强调服务意识及企业环境建设,尤其是产品设计和体验营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品牌服务品质,引领全民运动的生活方式。

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李宁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李宁人相信:人有无限潜能。运动让人更加自信,敢于表现,不断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李宁品牌正是以这样的品牌观,始终不渝地付诸实践。

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时,“体验营销”也开始席卷整个全球行业。在国内,李宁在体育行业内首当其冲地运用此模式,不断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强化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李宁公司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顺畅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目前,李宁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服装系统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_服装生产现场管理

二、服装CAD/CAM系统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

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 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CAD/CAM系统是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市场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工具。由于使用CAD/CAM系统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发展速度,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户在设计、生产以及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所以CAD/CAM系统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工具。服装CAD/CAM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通常主要由操作系统软件和CAD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而硬件通常包括工作站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一)服装CAD的硬件系统

工作站计算机即人们经常说的“计算机”,在整个CAD系统中充当大脑的角色。外部设备,通常简称“外设”,在典型的服装CAD系统中,一般包括绘图仪、数字化仪、大容量外部存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它们相当于人的五官和四肢。借助这些外设,服装CAD的使用者可以将样片、图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将计算机生成的款式图、样片图排料图等用不同方式输出。例如,数字化仪可以将手工形成的衣片轮廓输入计算机,设计师可以利用软件对其进行修改,还可以推档、排料,并通过打印机或绘图仪将结果输出到纸张上。见图2-8、图2-9。

img27

图2-8 输入设备——数字化仪(读图板)

img28

图2-9 输出设备——绘图仪(切绘一体型)

(二)服装CAD的软件系统

img29

图2-10 富怡纺织服装图艺设计系统

img30

图2-11 度卡DOCAD样板设计系统操作界面

img31

图2-12 度卡DOCAD自动推板系统操作界面

CAD应用软件是服装CAD系统中的核心,它根据服装行业的特征和需求经专业软件开发人员通过软件编程形成。服装设计师利用CAD软件所提供的丰富功能,在计算机上可以完成传统手工服装设计的全部过程。目前,商品化的CAD软件系统大多包括以下功能模块(或称“子系统”):服装款式设计(FDS,Fashion Design System)、服装样板设计(PDS,Pattern Design System)、样板推板(Grading)、排料(Marking排唛、马克排板)、电脑试衣等。

1.服装CAD款式设计系统

服装款式设计系统和电脑试衣系统都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服装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服装款式设计系统是利用鼠标或光笔在屏幕上利用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直接绘制时装画和款式图,该类型的软件通过输入方式,计算机内部可以储存大量的模特及部件库,通过CAD软件,不但可以使用各种画笔工具来描绘效果图,还可以把面料通过扫描替换到效果图上,而且使用复制、粘贴等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对图样做出修改,甚至最新的软件可以使用曲面工具来建立类似照片的真实效果(又称为三维设计)。这样在没有生产前,人们就可以看到这件衣服的大概效果了,不但提高了效率,还可以节省产品开发的成本。见图2-10。但此项技术尚不成熟,生成逼真的款式图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不尽如人意,尤其面料的变换更是如此。而且,即使个别优秀的软件理论上能够设计出精美逼真的款式图,但这要求设计师有极高的素质,即便如此,设计的周期也往往很长,根本无法满足一般企业的生产需求。所以,这种类型的软件一般被作为辅助性的工具使用,或主要应用在竞标订单较多的企业中。试衣系统与款式设计系统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没有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技术作为基础,其应用效果不佳。

2.服装CAD样板设计系统

样板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不同服装CAD系统中,该部分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即利用鼠标、光笔或数字化仪代替画笔,利用显示器代替纸进行设计。一般计算机辅助样板设计系统都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如直线、曲线、记号、省、褶、弧线、缝份等,通过选择相应的绘图工具,输入诸如长度等数据信息,或直接通过鼠标按钮的点击和拖动即可在屏幕“画出”设计师所需的样板元素。在传统手工操作中非常繁琐的开褶、省转移、放缝、曲线长度测量等在计算机样板设计系统中变得异常轻松,短短几秒钟时间就可完成,且精确度极高。见图2-11。

尽管样板设计系统在诸多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计算机机仍然无法捕捉设计师的全部思想,它无法减少样板设计中的某个具体步骤,仅仅是简化了该步骤而已。在该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更为重要的获益之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精确性,它使得设计师不再完全凭借直觉和经验进行工作,而更多依靠精确的数据,从而使服装的设计质量、工艺水准大幅度提高。

此外,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设计师还可以将设计的结果以文件或数据库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一般标准配置的计算机中,都可以存储百万个以上款式的样板设计稿,不但使得设计师不必再面对成堆杂乱的样板,设计师还可以随时将已有的样板设计打开,经过简单的修改,生成新的款式,而不必从头做起,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使计算机辅助样板设计速度真正远远超过手工设计。

3.服装CAD推板系统

推板系统是服装CAD技术应用最早的软件产品,它充分地反映了计算机在服装辅助设计方面的优越性。对要生产大货的样板进行放缩是设计师所面临的最为繁琐枯燥的工作,也是传统手工服装设计过程中最为费时的一个环节。大量重复性的计算都要靠人工完成是极易出错而且极为耗时的。服装CAD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和无与伦比的精确性,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推板同手工推板的原理基本相同,比较流行的有“点推板”、此外还有“切开推板”和“尺寸表推板”(即自动推板)。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比传统的手工推板更加科学,其效率和精确度也更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推板,使得以前用天来计算的工作量,现在可以用分钟或秒来计算,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生产力最典型的例子。见图2-12。

4.服装CAD排料系统

CAD排料系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另一种典型的应用。系统排料方式可分为“人机互排式”和全自动排料两种方式。

(1)所谓的“人机互排式”是指计算机不断将当前的工作结果或状态告知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将根据这些信息利用软件工具不断调整排料方法,最终达到理想利用率。具体讲,排料师首先确定面料门幅的大小,然后,通过软件自动收集参加排料的样板,计算机将全部参排的样板按照排料人员设定的方式显示于计算机的显示屏上,排料人员通过鼠标拖动样板图,配合旋转、切片、重叠、测距、对格等工具进行排料。它实际上完全模仿了人工排料的过程,只是排料人员不再需要在十多米的裁床上奔忙,而是端坐在计算机前轻松完成工作。并且,在计算机排料的整个过程中,计算机随时向排料人员显示当前的排料利用率,排料人员可以随时调整每个衣片的位置、角度,反复排样进行优化,从而比传统的手工排料更容易提高面料利用率,进而降低成本。

(2)CAD自动排料是指通过复杂的数学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全部样板不同排列方法的面料利用率,并自动选择最佳的排列方式。该方法不需人工参与,几乎全部的排料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是,由于计算机自动排料的面料利用率一般都不是很高,始终无法达到有经验的排料人员的面料利用率,所以说该种排料方式仅能作为辅助性的工具使用。见图2-13。

img32

图2-13 博克BOKE智能服装CAD排料系统操作界面

在完全满意的情况下,系统排料的结果可以通过绘图仪直接输出排样图,或者通过裁床裁剪样片。后者投资巨大,已经属于计算机辅助制造范畴。通常为节省投资,企业大多选用的是通过大型绘图仪输出1:1的完整样板,或者通过小型绘图仪分次输出样板拼接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

在以上服装CAD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样板设计、推板、排料这三个模块通常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共用数据,形成类似于流水线的操作方式。某些软件系统可以将排料部分和其他两个模块分解在不同的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从而达到分工协作的目的,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投入。而款式设计系统和试衣系统通常独立于其他模块,最多在样板设计中可以引入款式图参与而已。一些客户认为款式图一经生成就可以自动形成样板是不科学的。

(三)服装CAM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系统。通过计算机分级结构控制和管理制造过程的多方面工作,并根据一个总体的管理策略控制每项作业。狭义的CAM概念指的是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之间的一切生产准备活动,它包括CAPP、NC编程、工时定额的计算、生产计划的制订、资源需求计划的制订等。服装CAM是指应用于服装工业中的CAM系统,比如衣片裁剪CAM系统、缝纫吊挂CAM系统、成衣整烫CAM系统等。见图2-14、图2-15。

img33

图2-14 预松型拉布机,使自动对边、验布同时进行

img34

图2-15 CAM系统——自动裁床

(四)选择服装CAD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并较为成熟的服装CAD系统有20多家,其中国外系统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而近几年来,国内也纷纷推出一些非常有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并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逐渐占领市场。选择国内还是国外软件产品的关键在于其实际应用价值而不在于是“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一般来说,国内服装CAD系统软件主要有航天Arisa、日升天辰、爱科ECHO、博克智能CAD、富怡等,它们的适应性和亲和力较好,硬件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较高,性价比高,与国外系统比较,适用于中小型服装企业;国外服装CAD系统中,法国力克Lectra、美国格柏Gerber、加拿大PAD和度卡DOCAD等系统在国内应用较多,它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硬件的先进性和配套性较好,适合于发展势头较好的中大型企业。

在已经引入CAD系统的企业中,有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利用率低、盲目引进的例子,许多引进项目均未能达到设计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进系统目的不明确、对系统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或者过高估计系统的能力,导致对引进的系统缺乏信心,造成闲置;配备人员素质偏低,造成系统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生产力,从而打击了企业进一步消化吸收的积极性,造成闲置或部分闲置。还有就是对CAD产品了解不全面,加之部分销售商的误导性宣传使引进产品不适合企业生产需要,造成闲置。当然,部分销售商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也造成系统长期无法正常工作,最终造成闲置。

人力资源规划制订与实施的操作流程_基于企业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力资源规划制订与实施的操作流程

(一)流程一:调查分析

1.步骤一:调查分析企业经营战略

弄清企业经营战略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只有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才是有效的。

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信息,一是组织环境的信息:包括产品结构、消费者结构、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状况、生产设备状况、生产状况、销售状况等;通过对以上信息的了解,进一步分析未来企业的生产目标、销售目标及发展前景。二是管理环境的信息:包括公司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管理结构以及人力资源政策。

2.步骤二:调查分析外部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调查内容,一是间接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经营环境信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状况,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这些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也会影响人力资源规划。二是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包括外部人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的招工、就业和培训政策、国家教育政策、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政策等。例如,《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企业在制订具体的招聘计划的时候,就应遵守这一原则。

3.步骤三:调查分析人力资源现状

在没有摸清自身人力资源家底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人力资源规划,其结果要么预测不准,要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用调查表(包括姓名、最高学历、所受培训、以前就业、所说语种、能力和专长等栏目)进行人力盘点,帮助管理层评价组织中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各部门人员比例、各层级人员比例、员工知识、年龄、学历、职称、经验、地区结构比例)是否合理、员工技能是否满足要求等等。

最好将本次盘点与岗位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因为岗位分析要判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履行职责所需的任职资格,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如果本公司已经进行过工作分析,也可以趁此机会将员工与相应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进行比对和判断,一来可以将人力盘点进行得更加深入,二来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便于今后岗位说明书的修正。

4.步骤四:调查分析内外资源

内外资源调查的内容,一是现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是否能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正常和有效进行?如果人力和物力不够是否考虑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是否可以借用外部组织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是否有必要请专业顾问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二是今后执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计划时,执行者的能力要求怎样?执行部门有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如果以上要求达不到又该怎样?是筹集足够和良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是外包给相关组织,还是计划分阶段进行,还是实行替代方案?

5.步骤五:制订人力资源战略

依据以上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外部环境的调查、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组织内外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基本上对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有了一个基本看法和大的方向,据此我们可以制订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今后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及各种业务计划的指导和方向。以下是笔者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制订的人力资源战略,作为本环节的教学案例,读者只能作为教学和学习之用,不能作为商业和不利于该公司的用途。

企业文件范例2-1 某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1.目的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制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指导方向。

2.范围

某某国际化妆品制造公司全体员工

3.权责

人力资源部编写、厂长和大荣人力资源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

4.说明

人力资源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外部环境的调查、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组织内外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作为今后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及各种业务计划的指导和方向。

5.内容

(1)某某人才战略

1)以人为本

①不仅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个体,而且应培育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团队规模效应;

②不仅要发挥人力资源体力劳动密集型功能,而且更应发挥人才的智力密集型功能;

③不仅要发挥人才自身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与其连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功能;

④不仅要利用内脑,而且要利用外脑。

2)用人原则

①知人: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不但知人之表,更要知人潜力;

②容人:创造宽松环境,使人心情舒畅,不求全责备,允许改进自律;

③用人: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创造学习、发展、升迁的机会;

④做人: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宽容人、体谅人,不搞内耗,敬业乐业、忠于职守,以公司为家,与公司共荣辱;

⑤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将人才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应的资本;

⑥人尽其才,人人都是人才。

3)公平竞争

①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

②没有性别、籍贯、身体特征的偏见;

③没有校友派系、出身门户之见;

④没有领导个人用人偏好。

4)人才个体生涯成长规划与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相匹配,员工与公司一同成长

5)保持公司一定的员工流动性

①过于稳定,造成一潭死水,没有竞争压力;

②流动过于频繁,造成队伍不稳、技术没有积累,反而流失。

6)实施工作多样性和工作丰富性

打破员工岗位固定化和单一专长化模式,适时调换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或建立工作小组制,使职工做到一专多能或全能发展,保持员工工作热情、新鲜感和挑战性。

7)建立员工正常晋升机制,使普通员工具有努力敬业而被提拔的权利和机会

8)大力开展制度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从中发现、挖掘人才

9)对突破常规机制能够脱颖而出的尖子人才,要委以重任

(2)组织结构的设置与调整

1)组织结构的设置

①组织结构设定原则:根据大荣集团公司战略,结合某某公司实际需要,实施直线职能制的运作模式,以保证在某某厂长直线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专业职能机构的参谋指导作用。

②某某组织架构,详见《某某公司组织架构》。

2)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分析

①组织结构调查依据:组织架构、工作岗位说明书、业务流程图。

②某某组织结构分析要素:

组织结构现状与分析: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变化导致岗位职能的变化;

组织决策分析:决策影响的时间较短和影响面较窄可交由下级部门处理,否则由较高层次的部门处理;

常规性和重复性的决策可交由下级部门处理,复杂的和战略性决策需放在较高层次的部门处理。

(3)人力需求依据

1)大荣集团及某某公司发展战略

2)某某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岗位需要

3)某某公司产能的提高

4)某某公司生产班组的增设

5)某某公司增加人才储备

6)某某人力资源战略

(4)人力供给渠道

1)高级人才采用猎头寻访、网络招聘、高级人才市场招聘和行业推荐的方式,注重与国际接轨,寻找留学生或外籍管理者、专家的支持。

2)中级人才和储备人才采用人才市场招聘、网络招聘、登报招聘、校园招聘的方式;面向全国,吸纳高层次人才;

3)普通员工采用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中介、张贴广告的方式;立足区域,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5)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

1)对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性清查

①对明显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

②运用“评价中心”或其他测评技术对重点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评估;

③对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或分类统计。

2)与其他战略、经营、财务规划协调

①根据公司每年经营、财务计划指标,结合公司现有员工状况,尤其是员工流动率,来测算年度人力资源总量和按工种、岗位、职务等分类的结构性指标;

②提出年度须新增招募、压缩辞退、下岗分流、转岗调配的具体计划;

③人力需求计划,应包括所需的数量、质量、人才素质要求。

3)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计划

人力计划要一次规划、分期流动实行,并根据实际状况,经常性调整和进行动态评估,必要时建立高级或稀缺专业人才后备系统。

4)公司实行员工总额控制

由公司定级定编,其原则为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效率、一人多岗;由各部门定员。

(6)在三个层面上开发人力资源

1)公司高层形成职业经理人精英团队

2)公司内部实施全员培训

3)公司外部正面影响客户、公众

(7)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计划的分类

1)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设置

2)岗位分析、岗位评价

3)招聘与选拔

4)培训与发展

5)薪酬与福利

6)考核与激励

7)员工劳动关系

8)人事管理

(资料来源:某某国际化妆品制造公司人力资源部 作者:鲍立刚)

(二)流程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步骤

(1)步骤一:预测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员需求。显示未来生产经营状态的文件有:生产销售经营方面的各种计划、报表和数据,职能岗位的增减资料,产品结构改变的资料,新技术的引进资料,生产率变化的资料。一般来说,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文件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未来生产销售经营状况方面的数据而不用我们费力去预测。根据以上资料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至少需要多少人力资源。

如果公司没有以上文件,只能根据流程一当中调查分析的数据进行预测,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即使暂时没有这些文件,我们也可以口头去问,然后记录下来。

(2)步骤二:估计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

未来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部门各职能活动,因而必须估算各职能活动的工作总量,以及不同活动在不同层次活动的工作量的分布状况。由于这些职能活动是在不同层次的员工中展开的,因而在总工作量确定后,将其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岗位上。

例如,我们可以将销售总目标(总工作量),分配到销售经理、销售代表、市场策划经理、市场策划代表等岗位上,从而为确定以上岗位需要多少人提供参考。

(3)步骤三:确定不同人员的工作负荷

各职能内人员由于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别不同,工作负荷自然也不同,所以必须确定不同人员能做多少事情。由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改善,工作效率是不断提高的,因此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变化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进而对工作负荷的大小造成影响。

工作效率与工作负荷在不同条件下其相关性是不同的。例如:生产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因为新技术的引进等原因而提高,同时减少工作负荷(劳动强度);还有可能因为做出更多的产品,工作负荷(劳动强度)保持不变。销售人员尽管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公司要求销售员不断提高销售量,导致销售员工作负荷(劳动强度)不断提高。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很多,有经验推断法、德尔菲法、比率分析预测法、工作负荷预测法、人力资源成本分析预测法、人力资源学习曲线分析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等,我们仅以前四种常用的方法进行讲解。

(1)方法一:经验推断法(定性分析方法)

经验推断法是指企业各级管理者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和对企业业务量的增减情况,结合员工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析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做出预测的不同管理者的经验是有所差别的,被预测的员工能力大小也是不同的。因而预测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做适当调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规模小的企业,但是生产经营稳定的企业也可作中长期预测。

(2)方法二:德尔菲法(定性分析方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意见法:由有经验的专家在充分掌握与问题相关资料的状态下,完全独立地对人才需求进行直觉判断并不断修正的预测方法。

基本流程是:将有关人才需求的问题及相关资料分别寄给不同专家单独回答,意见回收后,将专家们的意见归纳在一起并将综合结果反馈给所有的专家。如果专家重新修正自己的观点或不同意其中的观点,可以再回收、再归纳反馈、再修正,直到专家意见趋于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预测。

(3)方法三:比率分析预测法(定量分析方法)

实施步骤:首先估计企业所需要的掌握关键技能的员工数量,然后再根据这−数量来估计辅助人员的数量。

理想状态的计算方法(假设生产率不变):人力资源的数量=业务总量/人均业务量(生产率);实际状态的计算方法(考虑到生产率的变化)员工数量=(目前业务量+增长量)/人均量×(1+增长率)

案例:学生数量达到4 000人,由于教师参加了培训,教学效率在人均承担40名学生的基础上提高了20%,请问需多少教师?

答案:4000/40×(1+20%)=83人

(4)方法四:工作负荷预测法(定量分析方法)

实施步骤:根据历史数据,先算出某一特定的工作每单位时间(如每天)每人的工作负荷(如产量),再根据未来的生产量目标计算出所完成的总工作量,然后根据前面的工作负荷标准折算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

计划公式:人力资源数量=每年工作的总工作量/每年每人工作量

案例:某厂新设立一车间,其中有四类工作;这四类工作的标准工时分别为:0.5、2.0、1.5、1.0小时/件,公司打算未来3年每一类工作的产量如表2-1所示。如果以每位员工每年工作251天,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出勤率为90%计算,请预测未来3年所需的最低的人数。

第一步:根据公司现有资料得知,这四类工作的标准工时(劳动定额)分别为:0.5、2.0、1.5、1.0小时/件。

第二步:公司打算未来三年每一类工作的产量如表2-1所示。

表2-1 某新设车间的产量估计

img24

第三步:将以上产量按四种标准工时折算为四类工作的时数,时数=产量(件数)×标准工时(小时/件),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某新设车间四类工作的时数

img25

第四步:人力资源数量=每年所需工作总时数/每年每位员工所工作时数

折算:每位员工每年工作251天(即365天减去104天双休和11天法定假日的总和),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出勤率为90%。

第一年所需的人数=247500 /(251×90%×8)

        = 247500小时 / 1807小时每人

        = 136.96≈137人     

同理可得第二年所需的人数为146人,第三年所需的人数为170人。

(三)流程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1.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1)各类失业人员。

(2)学校毕业生。

(3)转业退伍军人。

(4)其他组织流出人员。

2.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1)方法一:技能清单法

①技能清单定义:描述的是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是用来反映员工能力特征的列表。

②技能清单作用:是对员工竞争力的反映,用于决定哪些员工可补充企业当前空缺、调换工作的可能性大小;用于晋升、接班、分配、调动、工资、奖励和分析。

③技能清单编制的种类:公司内部的员工档案,员工技能调查表。

(2)方法二:人员替代法

人员替代法也称为管理人员置换图法或管理人员接替图法,是指通过一张人员替代图来预测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供给的方法。IBM公司、GE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采用了这类方法来进行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和着重培养,如图2-9所示。

img26

图2-9 人员替代图(资源来源:亚洲资料网)

A——现在就可提升;B——还需要一定的开发;C——现职位不很合适。

1——绩效突出;2——优秀;3——一般;4——较差。

注:括号里的数字为年龄。

(3)方法三:马尔科夫分析法

马尔科夫分析法也称转换矩阵法,用于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人员供给量(留在公司的员工)。

例:如表2-3所示内容是江南审计公司10年内各层次员工人事变动情况的平均百分比;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来年江南审计公司各层次员工的人力资源供给量是多少?

第一步:图表解析

这是马尔科夫人员变动矩阵表,表中的每个数据表示10年内在两种工作之间调动雇员数量的平均百分比。表2-3显示:10年内高层领导有平均80%留在该组织,20%离职;审计员有65%留在原岗位,15%晋升为审计师,20%离职;其他职位也可以根据本表进行分析。

表2-3 江南审计公司人事变动情况表

img27

第二步:计算人力资源供给量

将本年每一种工作的人员数量与每一种工作的人员流动的平均百分比相乘,然后纵向相加,即得到来年江南审计公司各层次员工的人力资源供给量,如表2-4所示。

例如:在表2-3所示纵向G表格内,用本年人数40乘以百分比0.80即:40×0.80=32,得到表2-4所示有32人留在高层岗位;同理,80×0.10=8,得到表2-4所示有8人由基层岗位领导晋升为高层岗位,因此来年高层岗位的供给量为32+8=40人。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算出,基层领导、审计师、审计员明年的供给量分别为62人、120人、110人。

表2-4 江南审计公司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马尔科夫分析

img28

第三步:数据应用

这些人员变动的数据与正常的人员扩编、缩减或维持不变的计划相结合,就可以用来决策怎样使预计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四)流程四:制订规划

1.步骤一:确定人员净需求

将本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量与同期内企业本身可提供的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测算出各类人员的净需求数量。以上两种数量对比,如果所得净需求是正数,表示需要招聘新的员工或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所得净需求是负数,表示人员数量过剩,需要精简或对员工进行调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净需求既包括人数的数量,又包括人员结构和素质。

2.步骤二:制订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业务计划,它要在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政策指导下和内外环境、内外资源条件限定下进行制订。按照人力资源规划期的长短可以分为一年期的短期规划、五年及以上时间的长期规划,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期规划。

企业一般很少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长期规划的内容一般放在人力资源战略政策里面(见企业文件范例2-1 某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所以人力资源战略内容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总目标、总政策、基本理念、基本程序,而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则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年度目标、年度政策、实施步骤及年度预算。这一点可能与其他教科书描述的不一样,但企业的现实状况就是这样。

以下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某公司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仅作为本环节的教学案例,不谋求商业利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企业文件范例2-2 某PFF公司2004年度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本计划实施自2004年1月1日始至2004年12月31日止。

根据公司2004年发展计划和经营目标,经总经理授权,人力资源部协同各部门研讨制订了公司2004年度人力资源计划,重点是职位设置与人员配置调整、人员招聘、人事政策调整。

一、公司职位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

在2004年,公司拟新增产品开发二部,由原来的九个部门发展为十个部门,其中总经理主要负责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并负责领导公司全面工作;行政副总经理负责行政部和工程维修部;营销副总经理负责销售部和生产部;技术副总经理负责产品开发一部和二部。各部门人员职位与人员配置暂拟定如下:

1.总经理办(5人)

总经理1名、行政副总经理1名、营销副总经理1名、技术副总经理1名、文秘1名。

2.行政部(14人)

行政部经理1 名、行政部文员2名、司机6名、总务主管1名、总务员工6名。

3.财务部(4人)

财务经理1名、会计2名、出纳1名。

4.人力资源部(3人)

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福利薪酬专责1名、招聘培训专责1名。

5.工程维修部(3人)

工程维修部经理1名、维修技工4名。

6.销售一部(19人)

销售一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3名、销售代表12人、销售文员3名。

7.销售二部(13人)

销售一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2名、销售代表8人、销售文员2名。

8.产品开发一部(18人)

开发一部经理1名、项目经理4 名、项目工程师8名、项目技术助理4名、绘图资料文员1名。

9.产品开发二部(13人)

开发一部经理1名、项目经理2 名、项目工程师6名、项目技术助理3名、绘图资料文员1名。

10.生产部(133人)

生产部经理1名、生产部副经理2名、值班长2名、统计文员2名、半成品仓库主管1名、成品仓库主管1名、生产部员工120人、半成品仓库员工2人、成品仓库员工2名。

二、人员招聘计划

1.员工增补需求

根据2004年职位与员工配置计划,公司人员数拟发展到224人,公司至2003年底在册员工数为180人,需增补44人,具体增补职位和人数如下:

开发二部经理1名,项目组长3人,项目工程师3名、项目技术助理3名、绘图资料文员1名、销售二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2名、销售代表8人、销售文员2名、技术员工20人。

2.招聘方式

开发二部经理:内部晋升和社会招聘。

项目工程师:从项目技术助理晋升和社会招聘,

销售二部经理:内部晋升和社会招聘。

项目技术助理: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销售组长:从销售代表晋升和社会招聘。

销售代表: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绘图资料文员: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销售文员: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技术员工:社会招聘。

3.招聘策略

社会招聘主要通过在《人才市场报》上发布招聘广告,社会招聘还拟请与公司长期保持良好合作的上海海纳人力资源公司(海纳公司)人才中介推荐和猎头,以及参加由海纳公司组织的人才交流洽谈会和在《人才市场报》电子版—— 网址(china91.com)上发布招聘信息,在专业性刊物上发布招聘信息5种形式。

学校招聘主要通过应届生洽谈会招聘,准备在2004年第一季度在学校举办招聘讲座、发布招聘广告.

公司内部员工推荐和晋升。

技术员工和总务员等也可以请市、区职业介绍所免费推荐。

4.招聘人事政策

劳动合同和福利待遇

新进公司员工原则上试工三个月,试工合格后双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办理社会福利金并调整薪资。薪资等级按公司岗位等级工资制度执行。

5.2004年招聘风险预测

由于应届毕业生人数呈上升态势,初级文员等的招聘应该没有问题。2004年中高级人才招聘竞争比往年更为激烈,开发部经理和销售经理等人才在社会上比较紧缺,由于本公司在同行业中薪资福利水平属偏上水平,基本可以排除风险。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本企业将比较困难,因为2005年有数家大型跨国公司进入本市和国家公务员的招录人数增加。高级技工由于社会拥有量呈下降趋势,2004年公司请海纳人力资源公司以猎头方式来排除风险。

三、人事政策调整

1.薪资福利政策调整

经公司总经理提议,董事会批准,2004年1月起增加员工工龄津贴,为公司连续服务每满一年者每月增加20元工龄津贴。

经公司总经理提议,董事会批准,2004年起完成公司规定半年度生产、销售、利润目标,组织员工春游、秋游各一次,费用为每人200~500元,视完成利润情况决定。

2.招聘政策调整

2004年起,公司内部员工推荐中高级人才,经公司考核录用为正式员工,每成功一名,奖励推荐员工500元。招聘信息公司张榜公布,届时希望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3.考核政策调整

废除公司原制订的半年度和年终部门考核成绩末位员工处提前中止劳动关系的条例,调整为考核不合格处提前中止劳动关系的新条例,目的是使考核更加符合反映员工实际工作表现,激励争创优秀部门、争当优秀员工。

建立部门经理对下属员工的书面评语,每季度一次,让员工及时了解上级对自己的评价,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增加相互沟通的渠道。

2004年,加强对考核组人员的专业培训,减少考核误差,提高考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员工培训政策调整

2004年起,对新进公司员工的上岗培训,除了公司制度培训外,还增加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并实行笔试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004年起,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经公司审核批准,凡愿意与公司签订服务年限的,公司予以部分报销或免除全部培训学费。

四、人力资源成本预测

因公司2004年发展较快,全年人力资源成本增长幅度在20%左右,具体预算如下:

1.招聘费用预算(36 600元)

参加人才交流会,全年两次,计2 000元。

在大学举办应届生交流会两次,每次300元,计600元。

在《人才市场报》或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全年4次,每次拟3 000元,计12 000元

请海纳人力资源公司猎头招聘开发部经理1名、销售部经理1名、高级技工2名,预算20 000元。

宣传资料费:2 000元

2.培训费用(36 000元)

因员工业余培训学费报销政策出台,公司全年的培训费用比2003年拟增加30%,全年为36 000元。

3.员工工资预算

按公司增资每年5%计算和增加员工44人计算,全年工资支出预算为672万元。

4.员工福利预算

增加春游、秋游费用18万元(由行政部预算并组织),为员工缴纳社会福利费用预算为245万元。

五、结语

2004年人力资源计划实际拟公司发展态势,分步落实,不断调整完善。

人力资源部

2003年12月

(资料来源:思可睿人力资源网(www.schrea.org),作者不详)

3.步骤三:制订业务计划

各项业务计划是在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范围内制订的,是总体规划内容的具体化和专业化,也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专业工作的计划安排。各业务计划的内容如下:

(1)组织计划:确定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和定员定编。

(2)人力盘点计划:各部门人员比例、各层级人员比例、员工知识、年龄、学历、职称、经验、地区结构比例调查及分析。

(3)晋升计划:根据组织人员分布和层级结构,拟定晋升方案。

(4)配置计划:包括借用、调动、晋升、降职、复职。

(5)培养计划:拟定培训方案,为企业培养当前和未来所需人才。

(6)补充计划:岗位空缺从质和量上得到合适补充。

(7)考评计划:包括录用考核、转正考核、配置考核、培训考核、绩效考核。

(8)薪酬福利计划:薪酬结构、薪酬等级、薪酬总额、福利项目。

(9)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计划,劳资目标的结合。

(10)员工关系计划:合同管理、劳动保护、劳动争议、退休政策,解聘政策等。

以下是笔者2001年为一家民营企业制订的一个人力资源业务计划,作为本环节的教学案例,读者只能作为教学和学习之用,不能作为商业和不利于该公司的用途。

企业文件范例2-3:某某公司薪资改革方案

2002年人力资源部通过网络、咨询和交流等形式,对广州地区进行了一次“薪资结构调查”;根据以上结果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现提出“某某公司薪资改革方案”讨论稿,以供公司领导决策之需(附:广州地区薪资调查结果统计表)。

一、工资结构

(1)基本工资(A):分为30级,具体见《薪资级别》和《基本工资范围》;

(2)绩效工资(B):分为10级,具体见《职务级别》和《绩效工资范围》;

(3)勤工奖金(C):对于全月无迟到早退、无病假事假的员工给予基本工资10%的奖励;

(4)生活补贴(D):饮食补贴 + 住房水电补贴;

(5)岗位津贴(E):对身体有较大伤害的岗位及长期不定时加班的员工给予一定津贴;

(6)工龄补贴(F):工作年数×50元,5年以上视同5年;

(7)特殊津贴(G):只针对极少数稀有人才,如引进技术、金融方面的专家等。

二、试用期及薪资福利待遇

1.一、二、三级员工:1~3个月;四至十级员工:3个月;

2.试用期薪资为:A + C + D + E;

3.无福利;

4.期满留用须签订有关合同。

三、正式员工薪资福利待遇

1.正式员工薪资为:A + B + C + D + E + F + G;

2.享受公司所有适用之福利待遇;

3.五至十级员工,可在试用期满后办理社会保险;

4.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员工,可享受公司医疗报销福利。

四、生活补贴和食堂管理

1.饮食补贴:每人每月200元;

2.住房和水电补贴:

一至四级员工:120元;

五至六级员工:200元;

七级员工:280元;

八级员工:350元;

九级员工:450元;

十级员工:550元。

3.公司分配住房按每平方米8元(茶窖公寓、公司宿舍)或6元(钢琴厂宿舍)的价格收取办公室人员的租金(水电费、管理费等自理);车间职工的住宿暂不作变动。

4.食堂凭票供应饭菜;食堂由事务长统一负责;事务长由公司推荐3~4人,经职工选举产生,任期一年。食堂须建立严格的卫生和管理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五、员工级别

1.基层员工(生产工、厨工、清洁工、杂工):1~8级;

2.技术员工(技术工、厨师、司务长、仓管员、保安、质检员):4~11级;

3.特殊员工(大专以上无工作经验之储备干部、班组长、司机、实验员、特殊工):6~13级;

4.营销代表(市场、销售、客户服务代表及其区域主管、送货员):10~14级;

5.普通管理级(车间主任、普通会计和出纳、车队队长、保安队长、普通文员):12~16级;

6.一般管理级(工程师、主办会计、主办出纳、部门助理、平面设计):14~18级;

7.中层主管级(主管、分公司经理、分公司项目经理、化学师、审计师):16~23级;

8.中层经理级(分公司副总及总工、总经办主任、副厂长、经理、总经理秘书、研发主管、高级化学师、市场策划):22~26级;

9.高层副总级(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助、总监、厂长、总工、研发经理):24~28级;

10.总经理:26~30级。

六、薪资级别、员工级别及工资范围

以下为广州地区薪酬调查结果统计表。

img29

(资料来源:广州某某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作者:鲍立刚)

(五)流程五:实施控制

1.资本控制

控制内容包括员工薪酬福利、办公用品、辅助设施、培训与开发成本、招聘与选拔成本、重置成本、特殊雇用成本等等,我们在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

2.执行控制

执行控制是人力资源控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指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协调的策略,具体可用如图2-10所示图形来表示。

img30

图2-10 HR供需协调策略

(六)流程六:评估反馈

1.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1)首先需要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本身的合理性;

(2)需要将行动的结果与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比照。

2.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与审核

(1)建立人力资源预算来反映HRM活动对资源的使用情况;

(2)人力资源审计只是考察人力资源活动是否在按照规划执行,但不一定能够告诉我们这些活动是否有效;

(3)把人力资源审计和人力资源预算结合起来,可以运用一些人均指标来反映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然后针对相应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章拓展性训练题

1.请找一家你熟悉的公司,为这家公司设计一个组织结构图并进行主要岗位的设置。

2.某厂新设立一车间,其中有四类工作。这四类工作的标准工时分别为:1.5、2.5、1.0、2.0小时/件,公司打算未来3年每一类工作的产量如表2-5所示。如果以每位员工每年工作251天,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出勤率为95%计算,请预测未来3年所需的最低的人数。

表2-5 某新设车间的产量估计

img31

本章失败案例分析与讨论

A公司的变革方案

A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创办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目前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跨国企业集团,拥有国内外几十家子公司,业务涵盖金融、投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贸易、工程承包、旅游和咨询等,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资产规模约5 000亿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竞争的加剧,A公司过去靠政策而忽视市场的公平性,用自己主观的设想取代客户的需求,靠操纵大量的“团体消费”形成封闭的卖方壁垒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组织体系中根深蒂固的官僚化政治、公司战略不明确、产业结构不协调、资产不断增加但总体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等多种不协调因素凸显。

面对A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其管理层以及大多数员工基本上都明白公司近年来正处于衰落期与变革期的交汇点,感觉到了变革和创新的迫切性。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近年来对总部各职能部门忙闲不均、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低等问题十分不满,多次让各部门分析原因、改进工作,但是没有什么效果。于是,经过反复研究,公司决定依靠外部力量,从总部人力资源变革入手,邀请咨询机构帮助变革。

A公司首先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该公司是董事长负责制),总经理助理任副组长,各部门总经理任小组成员,人力资源部主任助理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为了不影响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该部将新调入的几位年轻人安排在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由于高层领导太忙,整个项目基本上由项目小组办公室操作。

项目小组先后与多家国内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就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进行了接触和沟通,最后决定与闻名世界的W公司签订了咨询协议。

根据A公司高层提出的“在现有机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就如何提高总部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咨询,提出解决方案”的需求目标,W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访谈和摸底,提出了咨询方案,即此次项目咨询不涉及公司经营战略和上层组织架构设计,而是在现有的策略和组织架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工作。

经过一年半的咨询活动和一年的变革方案实施过程,对多数员工来讲,经历了一个认知、紧张和依然如故的放松过程。虽然方案实施前曾给多数人造成了一定的紧张和竞争压力,由于没有竞聘,仍然使多数庸者在上、能者在下。实施新的十分复杂的管理流程初期,多数人很不适应,迫使大家重新学习、改变习惯。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更觉得困难和麻烦。不久,由上至下开始在执行中打折扣,渐渐地又按照以前的做法行事;二级和三级部门的工作责任感、积极性比以前更差,工作质量和效率更低,骨干人才流失更严重。

(案例来源:互联网网址 作者不详,时间:2006-7-7)

案例讨论主题

1.A公司变革为什么失败?

2.A公司变革失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_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2.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所谓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见图2-2所示)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朱镕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中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img15

图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C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企业内部网)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

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架构比起CS架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M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操作环境,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操作MIS系统,这其中的优劣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管理信息系统_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5 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管理信息系统

就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而言,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是指应用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前面章节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对组织的认识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主要讲述有关组织内信息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两部分。

2.5.1 组织内信息系统

1.组织内的管理层次和信息需求

一般来说,人们把一个传统组织的管理看做一个三角形,即著名的安东尼(R.N. Anthony ,1965)模型,见图2-6所示。安东尼认为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作业计划与控制层(简称作业层)、管理控制和战术计划层(简称管理层)以及战略计划层(简称战略层)三个层次。由于管理层次的构成和目的不同,每个层次的信息需求也不同。

img19

图2-6 安东尼模型

(1)作业层的信息需求

作业层也称作业计划与控制层,由组织的作业层经理构成,如车间主任、财务科会计、生产科调度员等。他们负责监督日常业务活动,对其负责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作业层经理关注收集、验证和记录事务处理数据。其信息需求有以下特点:

① 重复性。作业层所处理的信息是周期性循环的,例如订单登记必须每天进行,库存盘点每月一次。

② 可预见性。信息的内容都是预先规定好的,没有任何异常内容。例如电信局每月发出的电信账单、百货公司开具的发票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

③ 详细性。信息内容的描述相当详细,例如工资单上提供了每位员工的应得工资和应扣工资的细目,入库单上记载了入库货物的物资名称、供货单位、单价和验收数量等信息。

④ 高精确性。系统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的精确程度很高,例如发票上的价格必须精确到几角几分。

作业层经理关注:

① 内部信息源。作业系统的数据主要由组织的内部信息源产生,例如为客户开发票时所需的数据来源于销售合同以及运输凭证。

② 结构化信息。信息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都是结构化的,例如入库单、发票上的各项数据由于格式不同而能够相互区分。

(2)管理层的信息需求

管理层也称管理控制和战术计划层,由组织的中层经理构成。他们负责实施组织的目标,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计划并控制组织的活动,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管理层经理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概括、集中和分析,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报表,例如总报表、常规报表和异常报表。其信息需求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 阶段性。管理层关注阶段性信息。例如企业生产主管每周要看生产周报,每10天要看生产旬报。

② 可比性。管理信息具有可比性。例如工程部经理在统计本月已完成的工程量时,要与计划值比较,以确保任务完成与否。销售部经理常常把本月某类商品的销售额与上个月的销售额进行比较,与去年同期的销售额比较,再作出销售决策。

③ 概括性。管理信息通常比较概括,不需要太详细。例如销售部经理只需要了解本月某类商品的销售额而不需要了解某个商品的销售额。

管理层经理关注内部和外部信息源。战术信息不仅来源于组织内部,还会来自组织的外部。例如当企业电视机的销售情况出现下滑时,销售主管会急需得到行业的销售数据,把本企业的销售数据与同行业的销售数据进行对比,寻找原因。

(3)战略层的信息需求

战略层也称战略计划层,主要是由组织的高层经理或资深管理者构成,如公司的总经理、CEO、厂长。他们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现该目标的长远策略,并负责与外部环境进行联系,如进行市场预测、新产品开发,同重要供应商或客户、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等。

战略层经理在实施战略计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企业的内部数据,还会对企业的外部数据发生兴趣,例如在决定是否推出新产品,是否扩建工厂,增添设备或者进行技术投资的决策时,高层管理者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政府政策倾向等组织外的信息。

战略计划人员还关注长期分析和预测的数据,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需要观察销售变化的趋势但不需要精确的数字,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他们常常会面临提出的数据要求。

其信息需求有如下的特点:

① 随机性。战略层经理有时要随机查看阶段性信息,例如企业董事要查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再如当考虑在一些地区增建商店时,经理就会提出需要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同类商店的布局情况等随机信息。

② 概括性。战略层经理需要概括性的信息,作为长期计划的制订者,他们不关心细节信息,而是关心全局性的数据。

③ 预测性。战略层经理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对未来的情况作出估计,需要得到经过科学预测的信息,例如未来企业只要经济指标预测、新产品销售量预测等。

④ 异常性。战略层经理还特别关注异常信息。例如市场调研报告中发现未曾出现过的客户群,经过分析,他们可以成为潜在的客户群。

战略层经理关注:

① 外部信息源。高层决策人员在制定企业战略方针时,要了解同行业、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市场信息、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等,除了使用内部信息以外,都必须从企业的外部获得。

② 非结构化信息。与作业层不同,战略层经理使用的信息多数是非结构化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格式。例如来自于中层销售经理和市场分析员的报告,与供应商谈话中获得的信息等。

2.组织内的六类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有人将安东尼模型扩展成四层模型,即在作业层和管理层之间增加了一个知识层。

知识层由知识工人和数据工人组成,负责帮助组织把知识用到管理或经营中去。知识工人和数据工人统指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知识工人是指能创造新知识和信息的人,例如建筑师、工程师、律师、医生、程序员、科学家等专业人员,以及高层经理、部门主管等从事管理创新的管理人员。数据工人一般只处理而不创造信息,其主要工作是使用、处理和传播信息,如秘书、会计、售票员和销售员等。

因为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的业务领域和组织层次,也就有不同种类的信息系统,可以说,没有哪一类系统可以提供组织需要的全部信息。

按照四个管理层的组织模型,组织内有六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分别服务于这四种不同组织层次,如图2-7所示是六种组织内信息系统的组合模型。

img20

图2-7 组织内信息系统的组合模型

① 经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EIS)支持组织的战略层,帮助高层管理者分析和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一些战略性的问题以及长期发展趋势。

②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支持管理层,为组织中层管理者的监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③ 知识工作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 ,KWS)支持知识层的知识工人,帮助他们创造新知识并使新知识、新技术同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

④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S)支持知识层的数据工人,通过支持办公室信息的协调与交流来提高数据工人的工作效率。

⑤ 事物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支持作业层管理人员,跟踪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事物处理情况。

图2-8表示了组织内四个层次六类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举例。

图2-8表示组织分为战略层、管理层、知识层和作业层,纵向又进一步分为销售/市场、制造、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等功能区。系统按照服务于不同的组织层次和功能来建造,处于不同功能某个层次上的部分功能按其大小,称为一个子系统或一个模块。以财务/会计管理功能为例,服务于作业层的有应收账、应付账明细管理模块(TPS),服务于知识层的有电子会议、合同付款流程优于模块(OA、KMS),服务于管理层的有账龄分析与财务报表模块(MIS)和投资决策模块(DSS),服务于战略层的有企业5年利润计划模块(EIS),上下各层之间通过数据进行联系。表2-1归纳了六类信息系统的特点。

img21

图2-8 组织六类信息系统的服务举例

表2-1 各类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img22

2.5.2 组织间信息系统

组织间信息系统(IOS,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是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商业运作模式的基础,也是虚拟组织概念产生的基础。 组织间信息系统是跨越组织范畴,并使所有参与者受益的共享性信息系统。IOS是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其他组织,如上下游厂商、相关企业、甚至是竞争者,一起合作,为获取竞争优势所共同发展的信息系统。

1.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定义

IOS也称为跨组织信息系统,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公司(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克服地理位置、组织界限的障碍而组成的协同工作系统。IOS的使用者,如供应商、制造商、客户就像在一个单一的系统环境里一样。图2-9描述了IOS在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作用。一个IOS可以联结相邻两个企业,也可以联结多个企业。

简单地说,所谓组织间信息系统是指跨越组织边界,支持信息在组织间流动,并被组织共享的信息系统。IOS的定义至少可以从技术和经营两个视角定义。

从技术角度看,IO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组织间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从经营角度看,IOS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造成的挑战而生成的实施组织全球战略或组织间合作的组织联盟和管理的解决方案。

图2-9 联系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的IOS

从组织内系统相比,IOS的范围更大,并且牵涉目标迥异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它们可以处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可以是跨国界的。各个组织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另外,IOS还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经济状况、竞争产业、外汇汇率、国际竞争、技术进步、自然环境和地理等,大大增加了IOS实施和应用的复杂性。

2.组织间的合作模式

组织间的合作模式决定了IOS的类型。一般来说,组织间合作模式有交易型合作、流程型合作和交互型合作三种。

(1)交易型合作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模式,也就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组织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一个交易的机会。在该模式下,组织间主要是进行资源的交换。企业组织也往往利用网上拍卖竞价,以最低的价格取得最好的商品。

(2)流程型合作

供应链合作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型合作。这种模式是将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将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供应链,目的是为了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该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只专注某几项核心流程,而将其他流程外包给专业机构,因为专业机构在质量和成本方面的表现都要胜过自己,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使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贡献出最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这类IOS的例子有ERP、SCM、CRM等。

(3)交互型合作

该模式合作主要利用IOS来管理跨国界的产品开发,常见于较复杂的产品例如汽车、航空引擎以及集成电路的开发与设计。由于产品本身复杂度高,而且上市时间有紧迫,因而企业必须利用IOS来连接位于各国的工程师,使他们同时能跨地区、跨时域的进行产品设计,这类IOS的例子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

3.组织间信息系统(IOS)的社会——技术特征

① 采用IOS会引起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间业务流程、商业关系等组织和管理上的重大变革。只有经历重大变革,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IOS的技术能力。反过来,对IOS的有效实施,又能进一步推动变革。

② 组织间的互联意味着访问组织信息的透明度更大了。组织间信息交换与共享,并不意味着组织间完全开放的信息系统。首先,组织不得不考虑合作之后,组织内部商业机密信息泄漏的可能;同时,对某个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过于依赖,也会带来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IOS环境下,仍应保持组织各自的信息系统的独立性,需要仔细的进行信息分类,并采用合适的安全策略,保证交互的安全、可靠和有效。

③ IOS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解决方案。IOS 是一个在方案的提出、采纳、开发、应用和协商的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系统。IOS 需要根据链中成员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整、重组技术。

④ IOS需要所有参与组织的合作和投入不管是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或是在操作层面,要使IOS产生效益,必须至少有若干伙伴组织达成协议,加入并真正使用IOS。

⑤ IOS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Cash和Konsynski(1985):IOS具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能从根本上改变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出入壁垒,变换行业内竞争者间的竞争地位。

可见,IOS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实现组织间协同,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战略工具。鉴于IOS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已引起了管理界和IS 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和兴趣。IOS拓展了信息系统的内涵,正在向深度发展。

4.组织间信息系统与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1)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

① 组织间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效率和有效性,从而增强了企业对内部环境变化相应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是实现企业目标与战略的重要保证。

②减少了管理层次,下放权利,实现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是企业改革任务之一。组织间信息系统加速了各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组织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改造成为可能。

③组织间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即时、统一的管理,加强了企业的控制力,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从而降低了内部人员的成本。

组织间信息系统对组织各部门的运作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如:

① 组织间信息系统是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收集、存储、处理信息的,当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超出预定范围时,组织对变化响应的敏捷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将受到影响。

②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功能涉及组织的活动、社会与个人诸多方面,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大大提高。一旦系统出现故障,例如停电,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安全问题是信息系统瓶颈问题之一。

③ 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员工之间、普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之间通过信息系统交流的机会多了,而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就少了,可能导致非正式渠道信息活动与非正式组织作用的弱化和人们之间的感情疏远。

(2)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组织变革与管理模式的变迁也影响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理论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战略、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导致的变化。

① 组织功能决定组织间信息系统功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管理决策者需要确定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也就是信息系统所包含的功能种类和广度。这是因为组织若要减少在信息系统投资过程中的浪费,避免陷入所谓的IT黑洞或者信息系统泥潭,就需要有选择的运用信息系统的功能,尽量将信息系统功能同现有的组织主要功能相匹配,并且保证信息系统的功能必须有效地支持组织的这些主要功能;否则,任何过多或过少的功能实现都不会帮助把组织功能发挥到应有的最佳状态。因而,在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组织的功能结构,以此来决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② 业务流程影响组织间信息系统

任何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无异都需要同业务流程之间相互关联,而组织需要通过持续创新性的业务/服务流程来持续地满足客户多变的个性化需求,这又需要开发柔性的信息系统以适应组织业务流程优化的需要,帮助组织实现最佳的客户服务。

③ 组织间信息系统柔性需要适应组织柔性

组织本身面临着许多内外部环境订单变化,这就需要组织具有一定的柔性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实现组织的持续成长。在当代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快速多变的客户需求以及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等诸多新的要求与环境的改变。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发展趋势_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6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发展趋势

2.6.1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法(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目标、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规定,以使整个建设工作具有合理的组织和科学的秩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支持等几个阶段,如图2-10所示。其中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统称为系统开发阶段,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认知过程主要在系统开发阶段完成。

img23

图2-10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系统规划: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起始阶段。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其所在组织的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展服从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管理决策活动的需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体信息需求,制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规模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系统的初步调查和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以及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等。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和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等。

(4)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主要工作有软件的程序编制与软件包的购置,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的购置和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测试、新旧系统的转换等。

(5)系统运行与支持:每个系统开发项目完成以后即投入应用,进入正常运行和支持阶段。一般说来,这是系统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发挥其效益的阶段。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是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益的必要条件,而及时、完善的系统维护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现代企业和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组织的目标、战略和信息需求也必须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只限于通过小范围内局部调整来适应变化不很明显情况。当现有系统或系统的某些主要部分已经不能通过维护来适应新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时,或者用维护的办法在原有系统上进行调整已不经济时,则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或某个子系统就要淘汰,新系统的建设工作或项目开发工作便随之开始。适时开始新系统建设工作,使旧系统或其中某些主要部分“退役”,不仅能增强系统功能,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提高自身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战略措施。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计算机的应用,更是以系统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6.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现代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使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智能化、人本化和集成化、项目化等。而这众多的趋势当中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化是最重要的一点。

1.网络化

网络技术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不仅为信息管理带来外在的技术形式的变化,更触发管理模式及思想上的根本变革。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涉及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范围和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具体地说包括有:组织结构由等级式的金字塔结构走向扁平式的网络结构;信息管理的对象范围由封闭走向开放;企业活动(包括管理过程)由完全的序列活动走向合理的并行活动。

2.智能化

自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普遍认可看来,智能化一直是它发展的目标。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智能化的内涵逐渐深化,重心也不断改变。这种进化不断深入地将经验决策、管理转化为由智能化信息管理支持的科学决策、管理,无限提高信息利用的深度。智能信息管理的发展以主动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柔性为特征,建立更强有力、更多样化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模型、职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出现的敏捷制造、虚拟组织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实现必将在更高的水平上支持他们的运作。

3.人本化

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本化将为企业信息管理带来很多变革,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关注从显性知识转为隐性知识;管理重点从评估及管理现有信息到强调信息增值、知识创造,但不否认以往信息编码化和分享的重要性;组织学习开始纳入信息管理范围,并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样的企业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工具和平台,而是作为有活力的有机体,从而能以自我组织、自我适应的形式进行持续知识创新。

4.集成化

集成是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显著特征。集成包括总体优化和总体优化前提下的局部优化问题。集成不同于简单的集合,集合只是各子部分的简单线形叠加,而集成必须解决集成过程中引起的各种冲突,并且新的整合系统满足“1+1>2”的衡量原则。未来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趋势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集成的内容无比丰富,并错综复杂、难分彼此地交融在一起。集成包括各应用子系统过程和功能上的集成,人、技术和管理的集成以及企业间的集成。

5.项目化

环境的变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外界环境的改变不断促使企业内部形成新的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技术改造、客户服务计划、新产品开发、新的投资策略的实施等。这些性质各异,内容不同的任务,都符合项目的特征,应该按照项目进行管理,所以很多企业经常性的处于多项目的管理环境之中。而企业只有以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为契机,加强管理,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有效地组合企业内部资源,才能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避开环境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寻求企业的最大发展。因而,项目化管理作为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新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项目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企业项目管理也将成为未来长期性组织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众多企业开始应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管理企业各项活动,项目管理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而且除项目公司以外,无论何种类型、从事何种业务的企业,都不可能依靠一个或几个项目维持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也不可能依靠一个或几个项目,完成企业内从研发、采购、生产到营销的所有活动,所以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今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企业还与国外企业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的发展前景,通过管理创新,提高整体水平。项目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并将成为未来长期性组织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企业的生产与运作将更多地采用以项目为主的发展模式。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延续传统的、一贯制的作业管理模式,因为项目管理的灵活性适应了2l世纪企业产品多变、市场客户多样性的要求。21世纪是企业“按项目管理进行管理”的时代。企业把对远景的规划转换为发展战略、目标和方针,这些发展战略、目标和方针又被进一步定义为各种项目构成的企业发展计划。企业的发展、改革成为一种多项目的组合,项目成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基本活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项目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将促使企业不断上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作业平台,使企业始终处于发展和前进中!

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_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3.3 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不断深入,大量企业面临着向“项目管理型企业”转化的问题。在先进的管理体系中,不论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科研机构的研究活动,其项目特征都越来越明显,整体运营过程通常围绕着一系列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来进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管理的成败决定了生产经营或研究活动的成败。同时,大量事例也证明,科学的项目管理已成为避免运营错误的有利工具,而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3.1 概述

企业级协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制造企业、软件企业等的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系统以PMI的九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主导思想,结合国内管理的特点与习惯,以成熟的IT技术为手段,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国内项目管理规程与习惯、项目管理专家的智慧等集成到一起,针对单项目、多项目等,为企业领导层提供项目的范围、进度、费用等综合信息查询功能,为科研计划管理等部门提供项目的立项、计划逐级分层次分解制定、跟踪进度、协调和管理资源、成本费用的监控、项目的质量管理以及成果管理等功能,为研制部门提供范围、进度和成果提交审核等功能,通过专业管理的模式,提供了强大的项目管理功能和协同工作平台,全面管理项目研发、生产过程,协调进度与资源,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决策支持和知识积累,如图3-5所示。

img28

图3-5 企业级协同项目管理框架

3.3.2 项目化管理流程

企业项目化管理流程详如图3-6所示,具备如下特点:

(1)以项目管理信息化为主线构建工程能力平台。

(2)以工程技术信息化为基础促进项目管理与技术管理的融合。

(3)以流程控制、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为保障。

(4)纵向的项目管理与横向的行政部门管理并重。

(5)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和产品全生命周期。

(6)项目管理信息化向集成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7)整合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

img29

图3-6 项目化管理流程

3.3.3 系统功能介绍

对于一个大企业/集团而言,项目主要涉及两大类别,一类是研发、生产和交付类主营业务项目,另外一类是改善企业运营管理而实施的IT项目(如实施ERP、PDM、CRM、PM等IT项目)。因此作为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需要能同时很好地解决企业上述两大类项目的项目管理需求。不但需要具有强大的时间管理、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三大核心功能,而且还需有范围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集成管理功能。系统功能层次图如图3-7所示,下面对单项目管理、协同管理、文档管理、多项目管理、立项与评估管理以及变更管理进行详细描述。

1.单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实现从项目启动到结束全过程的数据管理以及项目管理流程的优化、规范化管理。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覆盖范围划分、进度规划与跟踪、资源调度和费用分析,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范围内跟踪和监控项目进展和所有项目信息,管理与项目相关的活动,实现真正的多用户、多级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项目注册和项目管理五大过程: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结束的全过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项目管理由个人空间、消息栏、项目文档、项目前期过程、项目启动过程、项目规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控制过程、项目结束过程九个子功能组成。项目前期过程:项目前期过程是对项目管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注册新项目、项目负责人设置、项目负责人浏览等功能。

img30

图3-7 系统功能层次图

项目启动过程:是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的第一阶段,标志着一个项目的开始,用于设置项目的初始化信息,为项目规划过程做准备。包括:项目启动、项目人员获取、用户权限管理、角色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的功能。

项目规划过程:项目规划也称计划。因为项目具有唯一性,决定了项目中必然有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情,所以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规划。强调规划的重要性并非说明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编制计划,而是指计划是一项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实际工作中恰恰要注意计划的详细程度与项目的实际规模匹配。

项目规划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进度规划和项目资源需求。在两个过程中,最基本的文件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和辅助说明。

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执行过程也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确保完成项目规划中的各项活动,创造出项目的产品,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大部分资源。项目执行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各知识领域的跟踪,检查各领域的交付物或实际情况是否与规划相符,以确定规划是否必须变更和如何变更。

项目执行过程包括:项目实际资源库、项目范围跟踪、项目进度跟踪、项目资源跟踪和申请管理五项功能。

项目控制过程:项目控制过程可以控制项目的设计变更流程和计划变更流程,每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只要涉及流程的变更,都可以从变更申请开始填写,直到节点状态的变更,来完成整个变更流程,设计变更管理包括设计变更申请、变更模板选择、变更流程启动、变更流程执行、节点状态变更、变更流程浏览、变更模板浏览、设计变更申请列表。计划变更管理包括计划变更申请、计划变更模板选择、计划变更流程启动、计划变更流程执行、计划变更申请确认、计划变更流程浏览、计划变更申请列表。

项目结束过程:用于在项目完成后,对整个项目的经验,教训等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包括:项目总结和项目状态设置。

2.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是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平台,指多人共同完成一项或一批工作,需交流传递信息,或者公用一批资源需进行协调。它能有效实现知识经验共享,工作和管理协同。协同管理基础是公共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它是针对整个企业或团队公用的,可以相互之间传输交流信息、文档、经验。项目成员协同工作的平台和员工工作的入口,为每一名项目成员提供了详细的项目、任务信息和资源,每个项目成员能实时获取与他工作相关的信息和项目进度,实现企业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了不同任务、小组之间的并行工作,大大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

协同包括工作协同和管理协同,工作协同指多部门、多人共同完成和业务相关的事项,如预研、设计、制造、测试等。管理协同指多部门、多人共同完成和管理相关的事项,如立项审批、节点评审、设计变更、需求变更、项目结项、项目间资源费用分配等。工作协同和管理协同中都包含大量需要灵活定制的流程,目前通用和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工作流引擎驱动这些流程执行。

协同管理包括:综合查询、待办事宜、已办事宜、消息栏、公共信息管理、公共信息浏览、审批浏览。

(1)个人事宜管理,犹如一个聪明的秘书,自动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推”到员工的桌面,并以任务的紧急程度排列,确保员工不会错过重要和紧急的任务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所有已完成的任务,员工可随时查询和追溯方便易用、令工作有条不紊。

(2)公共信息功能,可对全企业或某一部门发布公共消息,这些消息包括新闻、制度、企业最新动向等,员工可及时得到企业或部门的最新信息,了解企业动向。

(3)消息功能,提供点对点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功能,是员工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3.文档管理

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的要求,文档管理分为公共文档管理和项目文档管理两部分,有效地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类文档产生、更改、审批、修订、发布等整个生命周期,保证文档的规范和可追溯性。对于项目过程文档,提供按照WBS管理的模式,项目文档与项目进度、任务密切相关,易于使用和查询。

文档管理包括消息栏、文档审批、文档分类、文档目录、文档模板、文档查询、文档权限、文档领导审阅、项目文档和公用文档十个子功能。

公用文档是企业各部门级和企业级的公用文档管理。它可实现对文档的管理,包括文档创建、检入/检出、送审、版本管理、分类、检索、修改、作废、取消作废、删除等功能。

项目文档是对型号项目研制过程中所有文档的管理包括文档创建、检入/检出、送审、版本管理、分类、检索、修改、作废、取消作废、删除等功能。

(1)文档生命周期管理,在工作流引擎的支持下,实现文档的校对、审核、标准化、批准等审批流程,并记录所有审批信息,实现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正式发布的文件如需更改,同样需要经过更改流程,保证文档的产生、发布和更改等均在受控的范围内进行。

(2)严格的文档权限控制,可按部门、角色、类别等控制文档的查看、修改、删除等权限,既可实现文档最大范围的共享,又可保证文档使用范围的安全。

(3)按WBS管理项目文档,项目成员可在项目过程中直接将相关文档提交到项目任务节点上,系统自动按照项目结构组织和管理相关文档,实现了文档自动归档和管理,并能随时追溯文档与数据的历史过程。

4.多项目管理

企业级用户开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支持模块,支持对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不同层次的管理方式,能够实现多个项目的总体协调管理,主要供高级管理层和项目管理部门使用。使管理者能够总体掌握各项目情况,从而有效协调、控制多个大型复杂项目,为决策提供资源、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有效支持。并配合强大的信息集中与报表功能,使多项目管理者对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总体信息了如指掌,从而及时作出合理的管理决策。

(1)多项目需求管理,可汇总各项目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耗材资源需求,制订多项目资源需求报表,为有限资源在多个项目之间的总体调配做好前期准备。

(2)多项目总体进度报告,是所有项目的进度报告统计表,包含各项目的进度状态信息,如完成任务数、里程碑数及项目完成进度百分比等。

(3)多项目总体费用报告,是所有项目的实际发生费用统计表,包含各项目的费用情况及相关信息,如耗材费用、人力费用、物力费用、合计数据等。

(4)多项目总体资源报告,是所有项目的实际占用资源列表,包括人力使用报告、物力使用报告和耗材使用报告,列表显示了所有资源的名称并可通过链接了解该资源的详细使用信息。

(5)多项目资源冲突计算和管理,提供资源冲突计算和管理功能,可根据各项目的资源报告实时计算和分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冲突情况,生成冲突报告,并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任务是否处于关键路径等规则给出建议解决方案,以便管理者协调分配资源,解决资源使用冲突。

5.立项与评估管理

立项管理重点管理一个项目从提出申请到批准立项的过程和事宜,用于企业管理项目前期准备过程和决策,能有效管理立项前的项目需求、相关文档和立项审批过程,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立项的严谨性,在前期即可降低项目风险。项目评估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闭环管理,企业通过项目评估可以有效评价项目执行情况、总结经验、跟踪项目成果,实现项目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企业项目运作的能力。

1.立项管理,帮助企业管理项目前期准备过程和决策

立项管理主要功能包括项目发起管理、需求管理、交付物管理、方案管理、可行性报告管理和评审管理,由工作业务流程和审批流程两个主要流程构成。

需求管理功能管理项目的初步需求和要交付的系统或服务,为方案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并且是个反复的过程。

可行性报告管理功能可管理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相关的评估、论证和分析,这些文档分类存放,易于检索。

评审管理是立项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工作流引擎的驱动下,自动执行预先定义的评审流程,并完整记录评审全过程的评审意见、批复等,确保立项的严谨。

2.评估管理,实现项目闭环管理

评估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评估方法管理、项目评估、项目闭环管理、评估成果推广和应用跟踪,是企业实现项目闭环管理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模块。

企业可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定义和管理评估标准与方法,并根据这些标准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划分越细,对项目的评估结果就越准确,推广应用价值就越高。

系统还提供了项目闭环管理功能,通过对项目进行总结,找到并关闭项目中发现的问题,并在后续项目中不断推广应用和跟踪,从而实现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犯同样的错误、评估项目团队、为绩效考核积累数据等作用,最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6.变更管理

按照企业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保证项目变更有效、可控的重要工具,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合理变更范围和进度、控制项目变更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重要功能。利用本模块,管理者可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依据项目范围/进度管理计划,科学地管理项目中的变更活动。

(1)项目变更管理模块主要管理范围和进度的变更,系统通过管理变更的原因和执行严格的变更审批流程来保证变更的可控和有序。

(2)系统基于工作流引擎构建,企业可自定义各种不同的变更审批流程,以适应不同变更发生时的应用。

(3)系统提供变更申请管理功能,可有效管理变更的原因、内容等信息,这些信息将自动记录和保存,以便于追溯。变更申请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流程并通过之后,该变更才能被执行。

(4)变更申请的审批在工作流引擎的驱动下自动执行,审批人员可通过系统察看变更原因、内容,并评估变更的影响,从而给出正确的审批意见,所有的审批过程和信息都被记录,以便于随时追溯。

(5)系统提供变更报告,管理者可全面掌控项目范围和进度变更情况,及时获得项目的准确信息。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_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2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随着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即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一种好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应当能够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从头到尾提供一整套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措施。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至今已有几十种,我们可以根据两维坐标进行分类,一维是时间过程,另一维是关键分析要素。按时间过程来分,我们把开发方法分为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简称LC)和原型法(Prototyping,简称PROT),这两种方法是这个轴的两头,实际上还有处于中间的许多方法,如阶段原型法、阶段生命周期法等。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分析要素,我们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简称PO);面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简称DO);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简称OO)。

所谓PO(面向处理方法)就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在于搞清系统要进行什么样的处理;而DO(面向数据方法)首先分析组织的信息需求,设计并建立组织的信息模型,然后建立全组织共享的数据库;OO(面向对象方法)则首先分析组织的一些对象,把描述对象的数据和对象的操作放在一起,或者说对象的数据和操作内容是对外封闭的。

表4-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二维分类

img33

4.2.1 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

生命周期法(LCA,Life Cycle Approach)是国内外信息系统开发中最常用的方法。广义的生命周期法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生存期,所谓系统的生存期是指从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经历分析、设计、研制、运行和维护,直至退出的整个时期。

狭义的生命周期法主要指的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DM(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亦称SSA&D(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或SADT(Structured Analysis and Design Technologies),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该方法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从初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阶段,预先规定好每个阶段的任务,再按一定的准则来按部就班地完成。我们此处主要是从狭义的生命周期法角度进行分析。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它把系统开发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步骤。在前三个阶段按自顶向下的顺序对组织的业务进行调查、分析和设计,从宏观入手,先整体优化,再局部优化。而在实施阶段则按自底向上的顺序,从最底层的模块做起,逐步组合成整个系统。

(1)系统规划阶段: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建设策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阶段: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的准备和转换,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网络的铺设、安装和调试,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取得的效益。对于不能修改或难以修改的问题记录在案,定期整理成新需求建议书,为下一周期的系统规划做准备。

结构化开发方法对比过去自发盲目的系统开发是一大进步。它强调了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严格区分各个阶段的工作,每个阶段都要做总结,及时反馈,从而避免出现混乱的状态。结构化开发方法是应用中很普遍、很成熟的一种,它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出现很多缺点。比如系统开发周期比较长,又比如它要求一开始就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这不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因此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表4-3 系统不同开发阶段的开发工具

img34

4.2.2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型法又按照对原型结果的处理方式分为淘汰原型法(又叫试验原型法)和演化原型法(又叫演进原型法)。淘汰原型法只把原型当成与用户进行交流和分析需求的工具,用完以后就废弃掉,根据调研的结论做出新的系统。

如果没有作特别的说明,一般所说的原型法都是演化原型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构造一个系统原型,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在系统原型的实际运行中与用户一起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原型,使它逐步满足用户的要求。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

这一阶段不像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那样要详细定义用户需求,而是要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分析用户的主要功能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的数据规范、报告格式、屏幕要求。这个阶段不产生对外的正式文件,但对规模较大的系统,应准备一个初步需求文件。

2.建立初始原型

借助软件开发工具,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制作一个初始原型。只要求这个原型满足第一步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构造初始原型时要注意两个原则:集成原则即尽可能用现成软件和模型来构建,这需要相应的工具。最小系统原则即耗资一般不超过总投资的10%,但能反映系统的基本特性,并能扩充和完善。

3.评价原型

用户在开发人员协助下,运行原型系统,评价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明确用户要求,提出修改原型系统的具体意见。

4.修改和完善原型

根据用户的意见,尽快修改原型系统,并交给用户运行。

后面两步是反复进行的,直到用户和开发人员满意为止。原型法不是高深的理论和技术,但是它非常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因为它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认识事物都是首先从一个方面开始,不可能一次就完全了解,认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认识事物时,形象的东西更有利于被人认识。另外,开发方通过一个系统原型模拟组织的业务流程,以此作为开发方和用户方交流的基础,启发用户明确他们的需求,并且挖掘他们想不到但又应该有的需求,不断改进原型,直至形成系统。

表4-4 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的选择

img35

由表4-4可知,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各有所长。生命周期法强调分阶段的严谨性,而原型法是一种迭代、循环型的系统开发方法。通常生命周期法比较适合于那些管理基础好、管理模式定型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如会计核算系统、人事劳资系统、银行柜台业务处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工作比较定型,目标明确,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而对于那些比较新的管理业务和开放型的系统,如企业信用评估、经济预测、各种决策支持系统等,一般适合采用原型法进行系统开发。

4.2.3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方法强调功能结构和数据流程,原型法强调模拟实际问题,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到对象这个概念上,也就是状态和行为的主体。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OO,简称OO方法,被誉为“研究高技术的好方法”。OO方法被扩展到软硬件各个领域:OO的体系结构、OO的硬件支持、OO的软件开发环境、OO的数据库等。客观世界是有各种对象组成的,对象都有其静态和动态特征。面向对象的方法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而暂时抛开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

1.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

(1)事物都是有对象组成,复杂的事物可以由对象组合构成。

(2)对象由属性和方法构成。属性是对象的静态特征,方法是对象的动态特征。

(3)对象之间通过消息(message)传递而互相感知,消息传递是通过消息模式(message pattern)和方法定义的操作完成。

(4)对象被抽象以后就形成类(class),类可以有超类(superclass)和子类(subclass),类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具有继承关系。

(5)对象的所有特征被封装(encapsulation)在一个模块中,它可以由面向对象的语言实现。

2.面向对象的特征

(1)抽象性(abstraction):指将具有一致的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一个类就是这样一种抽象,它反映了与应用有关的重要性质,而忽略其他一些无关内容。任何类的划分都是主观的,但必须与具体的应用有关。由于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数量的信息,即使这些问题都属于同一个领域也是如此。与第一次所设计出的洗衣机类相比,第二次所设计的洗衣机类中可能就出现了更多的属性和操作。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出能够模拟洗衣机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程序,那么第二次增加的属性和操作绝对有必要。像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必须有足够多的信息来准确的预测当洗衣机刚出厂时、发挥全部功能时和洗衣服时将会发生什么。

(2)继承性(inheritance):如果一个类A继承自另一个类B,就把这个A称为“B的子类”,而把B称为“A的父类”。继承可以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各种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再次编写相同的代码。在令子类继承父类的同时,可以重新定义某些属性,并重写某些方法,即覆盖父类的原有属性和方法,使其获得与父类不同的功能。另外,为子类追加新的属性和方法也是常见的做法。

(3)多态性(polymorphism):不相同的操作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信息可以做出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所说的多态性。

(4)封装性(encapsulation):是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其中数据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封装的目的是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是要通过外部接口,或是有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3.面向对象方法的阶段

OO方法有四个阶段: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面向对象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OOA)、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OOD)和面向对象程序实现(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OOPL)。系统分析和设计就是要认识客观世界,为之建模并转换为信息系统。OO方法作为一种认识(建模)方法论,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模拟,把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转换工作减少到最小,所以OO方法特别适合于系统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分析(OOA)是面向对象(OO)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即在明确的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空间的分析,把空间分解成一些类或对象,找出这些对象的特点(即属性和服务),以及对象间的关系(一般/特殊,整体/部分关系),并由此产生一个规格说明,建立以对象为单元的信息系统逻辑模型,为面向对象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提供指导。

到目前为止,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有许多种,有Booch方法(OOD)、Coad和Yourdon方法(OOA&D)、Jacobson方法(OOSE)、Rumbauph方法(OMT)、Wassman-Pircher方法(OOSD)等,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各有特色,但离问题的全面解决还有一定的距离。

面向对象设计(OOD)是对面向对象分析产生的逻辑结果进行设计,从面向对象的分析转到面向对象的设计是一个累进的模型扩充过程。面向对象分析的各个层次(如对象、结构、主题、属性和服务)是对“问题空间”进行了模型化,而面向对象的设计则需要对一个特定的“实现空间”进行模型化,通过抽象、封装、继承性、消息通信、通用的组织法则、粒度和行为分类等途径控制设计的复杂性。简而言之,OOD的工作包括对象定义的求精过程、数据模型的构建和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OOPL)是支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优秀语言,它能捕捉更多的问题空间语义,提供了与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致的基本表示,提高了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OOPL目前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有C++、Object Pascal、Smalltalk、Eiffel等。OOPL支持类及对象、一般/特殊、整体/部分、属性和服务等概念。

OO方法以对象为基础,利用软件工具的能力实现对象到软件结构的转换;而传统方法对事物的描述和软件结构是不一致的,通常要经过几次转换。这一点显然是一大进步。

各种系统开发方法是时间变化和工具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思想意识的进步。这些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时间靠后的方法都融合了以前方法的长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此外还要借助辅助开发的软件,使整个开发达到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开发辅助工具多集中在开发的后几个阶段。这大大减少了这些阶段的工作量。但是系统调查和分析阶段的工作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

4.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缺点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有利于对问题领域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从而得到更加理想和完整的系统模型。同时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实现方法也有利于系统错误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出现骨牌效应。OO方法中的软件构架定义了该领域中特定对象必然发生关系的发生方式,这种发生方式以构架中抽象类之间定义的关系被固化在构件中,开发人员在开发应用系统时不必再为定义这种相互作用方式而书写代码,这为将来系统的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新版本软件的透明升级并保持兼容性和正确性提供了有力保证。通过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可以在不伤害原有系统的情况下,任意替换功能模块,从而以效率更高的模块代替原有模块,从另一角度讲,也实现了软件模块的配置功能。

要实现真正的软件模块的即插即用,还需要利用面向对象的另一优势——组件。组件使得面向对象的类或对象可以以与语言无关的二进制方式被存储和调用,这就是COM技术。显然软件构架实现的基础是COM组件。由于COM是二进制的方式被存储,因而它可以被任何语言编写的软件所调用。组件与系统分离,只是在发生系统调用时才被调入内存执行,这就保证了系统更高层次的即插即用。当然,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也有不利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开发人员对它的熟悉程度不如传统的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对于这个不利因素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克服:第一,在系统开发之前,首先定义技术术语,然后定义领域术语,这样保证了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用同种“语言”进行交流,避免了文不对题的讨论或争论。第二,制定技术规范。只允许使用那些在技术规范之内的技术来实现。技术规范定义了若干种对象技术,这些技术规范可以帮助整个开发小组进行统一认识方面的学习。

4.2.4 面向对象方法的工具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主要表达工具,是在多种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模语言。UML不是编程语言,但支持UML的工具可以提供从UML到各种编程语言的代码生成,也可以提供从现有程序逆向构建UML模型。目前支持UML的典型工具是Rational Rose。UML提供了一组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图形符号,以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可以利用这些概念和符号来定义和描述问题域中的术语和概念。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UML是这个高潮的产物。它不仅统一了Booch、Rumbaugh和Jacobson的表示方法,而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统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其次,UML还吸取了面向对象技术领域中其他流派的长处,其中也包括非OO方法的影响。UML符号表示考虑了各种方法的图形表示,删掉了大量易引起混乱的、多余的和极少使用的符号,也添加了一些新符号。因此,在UML中汇入了面向对象领域中很多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是UML的开发者们发明的,而是开发者们依据最优秀的OO方法和丰富的计算机科学实践经验综合提炼而成的。

最后,UML在演变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在UML标准中新加了模板(Stereotypes)、职责(Responsibilities)、扩展机制(Extensibility mechanisms)、线程(Threads)、过程(Processes)、分布式(Distribution)、并发(Concurrency)、模式(Patterns)、合作(Collaborations)、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等新概念,并清晰地区分类型(Type)、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细化(Refinement)、接口(Interfaces)和组件(Components)等概念。

UML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图的方式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具有很宽的应用领域。其中最常用的是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但它同样可以用于描述非软件领域的系统,如机械系统、企业机构或业务过程,以及处理复杂数据的信息系统、具有实时要求的工业系统或工业过程等。总之,UML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可以对任何具有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系统进行建模。此外,UML适用于系统开发过程中从需求规格描述到系统完成后测试的不同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用用例来捕获用户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用例)的功能要求。分析阶段主要关心问题域中的主要概念(如抽象、类和对象等)和机制,需要识别这些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并用UML类图来描述。为实现用例,类之间需要协作,这可以用UML动态模型来描述。在分析阶段,只对问题域的对象(现实世界的概念)建模,而不考虑定义软件系统中技术细节的类(如处理用户接口、数据库、通信和并行性等问题的类)。这些技术细节将在设计阶段引入,因此设计阶段为构造阶段提供更详细的规格说明。

编程(构造)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其任务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将来自设计阶段的类转换成实际的代码。在用UML建立分析和设计模型时,应尽量避免考虑把模型转换成某种特定的编程语言。因为在早期阶段,模型仅仅是理解和分析系统结构的工具,过早考虑编码问题十分不利于建立简单正确的模型。

UML模型还可作为测试阶段的依据。系统通常需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不同的测试小组使用不同的UML图作为测试依据: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规格说明;集成测试使用部件图和合作图;系统测试使用用例图来验证系统的行为;验收测试由用户进行,以验证系统测试的结果是否满足在分析阶段确定的需求。

总之,标准建模语言UML适用于以面向对象技术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而且适用于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从需求规格描述直至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和维护。

UML的五类基本图如下:

1.用例图

用例图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它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对用户有意义的事务,这些事务被称为用例(Use Case),用户被称为角色(Actor),用例图也就是描述角色在各个用例中的参与情况,它指导所有的行为视图。

img36

图4-2 用例图

2.静态图

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在它的定义中不仅包括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中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有效。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志。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段存在。包由包或类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img37

图4-3 类图和对象图

3.行为图

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通常,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在使用上并不需要为所有的类图画状态图,仅为那些有多个状态、其行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发生改变的类画状态图。

img38

图4-4 状态图和活动图

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活动图的状态代表了运算执行的状态,而非一般对象的状态。活动图和流程图很相似,但支持并行活动。

4.交互图

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

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协作图与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此外,协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偏向使用顺序图,如果强调通信关系,则偏向使用协作图。

5.实现图

构件图是描述代码构件的物理结构和各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构件可能是一个资源代码构件、一个二进制构件或一个可执行文件。构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img39

图4-5 顺序图和协作图

部署图定义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它可以显示实际的计算机和设备(用节点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表示连接的设备类型和构件之间的依赖性。在节点内部放置可执行构件和对象以显示节点跟可执行软件单元的对应关系。

img40

图4-6 构件图和部署图

系统开发工具的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评价一种开发工具,不仅要看它对设计模式、对象结构以及管理的支撑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具体的使用环境、开发方法、结构体系、开发群体以及使用群体来评价一种工具的适宜程度。

表4-5 面向对象开发各阶段其他工具比较一览表

img41

预算的执行和控制_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

四、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按照计划要求和经济指标,组织计划任务的实现,是客房部经营管理的目的。

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按预算总表分解每月指标

客房工作的随机性大,内容复杂,一年中每月的经营活动都随客情而变化,在分解指标时要将具体情况,例如淡、旺季,设备维修月报等情况结合进去分解,做好每月科目预算(如表10-2所示),以利于控制工作。

表10-2 月预算表

img41

(二)执行预算计划

预算确定后,要落实到部门内部的各个环节,依靠各级员工来认真执行。各级人员应严格按计划规程办事,这可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程来得以实现。

(三)预算的检控

在按预算所开展的客房部的经营活动中,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不检控,就会有偏离预算事情的发生。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一般每年不得少于两次,最好是每月一次(如表10-3所示)

表10-3 客房预算执行晴雨表

img42

这份表是客房经营活动的晴雨表,经营管理的好坏最终都在这张表反映出来。在比较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偏差,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由于预测不可能准确无误,所以预算指标与实际业务运行发生较大的误差是正常的,它可以通过修订预算进行弥补。如果误差过大,客房部经理应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开会商讨,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消除因开支过大造成的赤字。例如可严格压缩剩余月份的开支,使全年累计开支不超过预算太多或基本持平。

客房部开业准备计划_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

二、客房部开业准备计划

制订客房部开业筹备计划是保证部门开业前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开业筹备计划有多种形式,酒店通常采用倒计时法来保证开业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倒计时法既可用表格的形式(如表12-1所示),又可用文字形式表述。

表12-1 客房部开业前准备工作计划

img49

例:《某酒店客房部开业前准备工作计划》

(一)开业前第17周

与工程承包商联系,这是工程协调或住店经理的职责,但客房部经理必须建立这种沟通渠道,以便日后的联络。

(二)开业前第16周至第13周

(1)参与选择制服的用料和式样。

(2)了解客房的数量、类别与床的规格等,确认各类客房方位等。

(3)了解酒店康乐等其他配套设施的配置。

(4)明确客房部是否使用电脑。

(5)熟悉所有区域的设计蓝图,并实地察看。

(6)了解有关的订单与现有财产的清单(布草、表格、客用品和清洁用品等)。

(7)了解所有已经落实的订单,补充尚未落实的订单。

(8)确保所有订购物品都能在开业前一个月到位,并与总经理及相关部门商定开业前主要物品的储存与控制方法,建立订货的验收、入库与查询工作程序。

(9)检查是否有必备家具、设备被遗漏,在补全的同时,要确保开支不超出预算。

(10)如果酒店不设洗衣房,则要考察当地的洗衣房,草签店外洗涤合同。

(11)决定有哪些工作项目要采用外包的形式,并进行相应的投标及谈判。

(12)设计部门组织机构。

(13)写出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说明,制订开业前的培训计划。

(14)落实员工招聘事宜。

(三)开业前第12周至第9周

(1)按照酒店的设计要求,确定客房的布置标准。

(2)制定部门的物品库存等一系列的标准和制度。

(3)制订客房部工作钥匙的使用和管理计划。

(4)制定客房部的安全管理制度。

(5)制定清洁剂等化学药品的领发和使用程序。

(6)制定客房设施、设备的检查、报修程序。

(7)制定制服管理制度。

(8)建立客房质量检查制度。

(9)制定遗失物品处理程序。

(10)制定待修房的有关规定。

(11)建立“VIP”房的服务标准。

(12)制定客房的清扫程序。

(13)确定客衣洗涤的价格并设计好相应的表格。

(14)确定客衣洗涤的有关服务规程。

(15)设计部门运转表格。

(16)制订开业前的员工培训计划。

(四)开业前第8周至第16周

(1)审查洗衣房的设计方案。

(2)与清洁用品供应商联系,使其至少能在开业前一个月,将所有必需品供应到位,以确保酒店“开荒”工作的正常进行。

(3)准备一份客房检查验收单,以供客房验收时使用。

(4)核定本部门员工的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

(5)核定所有布草及物品的配备标准。

(6)实施开业前的员工培训计划。

(五)开业前第五周

(1)对大理石和其他特殊面层材料的清洁保养计划和程序进行复审。

(2)制定客用物品和清洁用品的供应程序。

(3)制订其他地面清洗方法和保养计划。

(4)建立OK房的检查与报告程序。

(5)确定前厅部与客房部的联系渠道。

(6)制定员工激励方案(奖惩条例)。

(7)制定有关客房计划卫生等工作的周期和工作程序,如翻床垫。

(8)制订所有前后台的清洁保养计划,明确各相关部门的清洁保养责任。

(9)建立客房部和洗衣房的文档管理程序。

(10)继续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六)开业前第4周

(1)与财务部合作,根据预计需求量,建立一套布草、器皿、客用品总库存标准。

(2)核定所有客房的交付、接收日期。

(3)准备足够的清洁用品,供开业前清洁使用。

(4)确定各库房物品存放标准。

(5)确保所有客房物品按规范和标准上架存放。

(6)与总经理及相关部门重新审定家具、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确认和修改。

(7)与财务总监一起准备一份详细的货物储存与控制程序,以确保开业前各项开支准确、可靠、合理。

(8)如酒店自设洗衣房,则要与社会商业洗衣房取得一定的联系,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得到必要的援助。

(9)继续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七)开业前第3周

(1)与工程部经理一起核实洗衣设备的零配件是否已到。

(2)正式确定客房部的组织机构。

(3)根据工作和其他规格要求,制定出人员分配方案。

(4)取得所有客房的设计标准说明书。

(5)按清单同工程负责人一起验收客房,确保每一间房都符合标准。

(6)建立布草和制服的报废程序。

(7)根据店内缝纫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确定需要何种缝纫工,确立外联选择对象,以备不时之需。

(8)拟订享受洗衣优惠的店内人员名单及有关规定。

(9)着手准备客房的第一次清洁工作。

(八)开业前第2周

(1)开始逐个打扫客房,配备客用品,以备使用。

(2)对所有布草进行使用前的洗涤,全面洗涤前必须进行抽样洗涤试验,以确定各种布草在今后营业中的最佳洗涤方法。

(3)按照工程交付计划,会同工程负责人逐个验收和催交有关区域和项目。

(4)开始清扫后台区域和其他公共区域。

开业前的准备工作计划是客房部经理开业前的工作指南。客房部经理应根据计划安排,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出现的偏差及时加以调整。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与联系_公司治理、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2.2.1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离不开公司管理这个中间变量,它们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在公司价值或财富创造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考察。

最早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进行区分的是Robert I.Tricker教授。他在《公司治理》一书中明确提出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及其与公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他认为,管理是运营公司,而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13]。Kenneth N.Dayton(1984)专门就此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不能脱离谁而存在。在Dayton看来,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他进一步认为,一个公司中,优化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14]。费方域(1996)[15]、田志龙(1999)[16]、吴淑琨(2001)[17]、向荣(2002)[18]和贺云(2003)[19]等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两者的比较见表2-1。

表2-1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比较

img7

续 表

img8

注:参考费方域(1996)[15]、吴淑琨(2001)[17]、向荣(2002)[18]和贺云(2003)[19]等资料整理。

公司治理作为一组初始契约确定了企业组织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获取利益或创造价值,规定了公司管理的导向和原则。无论将公司管理定义为“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20]还是定义为“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21],公司管理都可以理解为: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目标对现实资源进行整合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公司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运作过程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效率与效益。从终极目标来看,两者都是为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两者的联结点是战略管理。

非参数检验_公司治理、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4.2.2 非参数检验

人们往往无法对总体的分布形态作简单的假定,但又希望能从样本数据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所需要的信息。非参数检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总体分布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分布形态或分布参数进行推断。本书采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有以下三种[1]

4.2.2.1 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

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的零假设H0为样本来自的两独立总体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

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主要通过对平均秩的研究来实现推断。秩简单地说就是名次。如果将数据按照升序进行排序,这时每一个具体数据都会有一个在整个数据中的位置或名次,这就是该数据的秩,数据有多少个,秩便有多少个。

Mann-Whitney U检验的实现方法如下:首先将样本容量分别为m和n的两组样本数据(X1,X2,…,Xm)和(Y1,Y2,…,Yn)混合按升序排列,得出每个样本的秩Ri;然后,对(X1,X2,…,Xm)和(Y1,Y2,…,Yn)求平均,得到两个平均秩Wm/m和Wn/n。如果两个平均秩相差很大,则零假设不一定成立。

Mann-Whitney U检验还计算(X1,X2,…,Xm)的每个秩优于(Y1,Y2,…,Yn)每个秩的个数U1,以及(Y1,Y2,…,Yn)的每个秩优于(X1,X2,…,Xm)每个秩的个数U2。如果U1和U2相差很大,则零假设不一定成立。

为了做出精确的判断,SPSS将计算出Wilcoxon W统计量和Mann-Whitney U统计量,其中:m<n时,Wilcoxon W=WY;m>n时,Wilcoxon W=WX;如果m=n,则Wilcoxon W为第一个观察值所属样本组的W值。

Mann-Whitney U统计量按下式计算:

img13

其中:W为Wilcoxon W值;n取值为W对应样本组的样本容量。SPSS计算出U值以后根据Mann-Whitney分布表给出相应的相伴概率值,同时计算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img14

同样,SPSS会计算出Z值对应的相伴概率。当样本个数小于30时,应以U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判断标准;当样本个数大于30时应以Z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判断标准。

如果相伴概率小于或等于显著性水平α时,则拒绝H0,即在此显著性水平时,来自两独立总体的均值有显著差异;否则,样本来自的两个独立总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

4.2.2.2 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

该检验用来检验k个独立样本是否来自不同总体,其零假设是H0:样本来自的多个独立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Kruskal-Wallis检验的基本方法是:将多组样本混合按升序排列,求出每个过观察值的秩;然后,分别计算多组样本的平均秩;如果各组样本的平均秩差异很大,则不能认为多个独立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为精确判断,SPSS将按下式计算K-W统计量:

img15

其中:k为样本组数;ni为i组样本观察值的个数;R为平均秩。

SPSS计算出K-W统计量,并依据Kruskal-Wallis检验的临界值表给出相应的相伴概率值。如果相伴概率小于或等于显著性水平α时,则拒绝H0,即在此显著性水平时,来自多个独立总体的均值有显著差异;否则,样本来自的多个独立总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

4.2.2.3 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检验

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检验的零假设是H0:样本来自的两配对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

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检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第二组的各个观察值减去第一组的各个观察值,若差值为正则记为正号,若为负则记为负号,并同时保存绝对差值数据;然后,将绝对差值数据按升序排列,并求出相应的秩;最后,分别计算正号秩总和W和负号秩总和W-,以及正号秩和负号秩的平均秩。如果正号平均秩和负号平均秩大致相当,则可以认为配对样本数据的正负变化程度基本相当,两配对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为精确判断,SPSS将按下式计算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

img16

其中:n为总观察值个数;W=min(W,W)。

SPSS计算出Z统计量,并给出相应的相伴概率值。如果相伴概率小于或等于显著性水平α时,则拒绝H0,即在此显著性水平时,样本来自的两个配对总体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否则,可以认为样本来自的两个配对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单一业务与不同类型多元化公司的企业绩效_公司治理、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5.7.1 单一业务与不同类型多元化公司的企业绩效

对单一业务部门与多部门公司的企业绩效采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如表5-2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单一业务部门公司除营业利润率显著高于多部门公司外,两者其他的企业绩效无显著差异。H31没有得到验证。

img79

将多部门公司进一步划分为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后,对单一业务、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公司样本的企业绩效进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和企业绩效的平均秩次示意图分别见表5-28和图5-13,从中可以看出:除毛利率外,三种类型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说明三类公司企业绩效之间的差异,本书采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检验后证实(有关检验结果可参见附录4),在5%的显著性水平,单一业务公司和相关多元化公司的企业绩效无显著差异,两类公司的毛利率高于无关多元化公司但是差异不显著,而ROE、ROA和营业利润率显著高于无关多元化公司。无关多元化类公司的托宾Q明显高于相关多元化类的上市公司,并在10%水平时高于单一业务类上市公司。H32得到部分验证。

表5-28 单一业务与不同种类多元化子样本企业绩效的非参数检验(K-W,N=879)

img80

img81

图5-13 单一业务、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平均秩次示意图

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构成要素_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

三、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构成要素

(一)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产品分析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规模、人员结构、运营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往往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旦企业实施信息化,其必然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都很重视。而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企业信息化产品林林总总、品种繁多、功能多样,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信息化产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通过对市场上所提供的信息化产品的定义、功能及其特性,本文进行了归类。

1.办公自动化产品

应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其功能有: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日程安排、决策信息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等。具体包括的产品如图1-1所示。

img3

图1-1 办公自动化产品

(1)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OA),是指对办公信息进行自动操作(如文字处理、文档管理)的数据处理系统,它包括计算机、处理通讯设施和其他电子设备。

(2)电子邮件系统(E-Mail System,EMS),建立一个以企业名称为自有域名的邮局,使得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可以拥有一个像myname@ mycompany.com这样的E-mail信箱。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企业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

(3)档案管理系统(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AMS),将办公中各类文件直接归档到档案系统,并按档案管理规范进行管理和再利用,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

(4)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以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的数据处理的信息系统。

(5)视频会议系统(Video Meeting System,VMS),又称会议电视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

(6)协同办公(Collaborative Office,CO),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通过网络,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员可跨越时间、地点协同工作。

(7)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相当于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辅助决策的系统。决策支持就是在收集所有有关数据和信息,经过加工整理,来为企业决策管理层提供信息,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协同办公是常用产品,其他产品则是在特定情况下才会使用,如档案文件比较多,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的企业才应用档案管理系统,日常要处理很多数据的企业需应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大型的集团或者异地办公的企业需应用视频会议系统。

2.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

通过实现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具体包括的产品见图1-2所示。

img4

图1-2 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

(1)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工具,运用大量的、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大大减轻了手工绘图的设计模式时代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2)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king,CAM),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过程或系统。

(3)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人员设计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制造方法,是将企业产品设计数据转换为产品制造数据的一种技术。

(4)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核心是要形成由来自于市场营销、研发系统、生产、用户服务、财务、采购等方面人员组成的贯穿整个产品业务流程的管理模式,即从客户需求、概念形成、产品研究开发、产品发布等,一直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过程。

(5)协同产品开发(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CPD),首先,CPD关注的对象是产品开发过程;其次,协同是CPD的核心,所以,顾名思义,CPD实际上是以协同为手段来改善产品开发水平的。

在产品设计信息化系统中,使用率较高的是CAD,据不完全统计,各类CAD软件的应用达到80%以上,但绝大部分是二维应用,在某些大型或重点企业三维CAD的产品逐渐得到推广。由于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及交货期要求越来越高,CAPP也逐渐与CAD、PDM以及ERP等产品进行集成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3.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

通过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具体包括的产品见图1-3所示。

img5

图1-3 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

(1)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指用离散的数字信息控制机械等装置的运行。

(2)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指用计算机作为一般数控系统中的控制装置。

(3)产能需求规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CRP),制定、测量和调整产能的标准,以决定要投入多少的人力及机器来完成生产。将现场的订单和计划中的订单,输入CRP中,这些订单将转换成在每一时期、每一个工作站的工作时数。

(4)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5)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的组织执行的信息系统。MES系统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如何提高生产能力,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缩短交货期,如何使得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同步(产销一体化)等。

(6)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是在综合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的运作计划,是把综合计划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期,是要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生产时间,主生产计划是MRP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部分之一。

(7)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在订货点法(Order Point System)计划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库存计划与控制方法,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

(8)生产管理计划系统(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订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

(9)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协助工程师进行数据管理,让企业透过标准程序管制提高整体效率,并使作业程序电子化及标准化。用来管理特定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生命周期里全程各点产生的一切信息,例如CAD图面、3D模型资料、NC程序、CAE分析结果,测试数据、设计历史和相关制程文件。

(10)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把过程和信息内容与产品价值链连接起来,使之合理化、集成化以及优化,PLM由CAD、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或称仿真)、PDM、MPM(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agement,或称数字化制造)、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CRM、CAM这七个主要的支柱来支撑,共同形成了PLM核心解决方案集。

在生产过程信息化应用中,产能需求规划、制造执行系统、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企业生产管理计划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常用产品,数字控制、计算机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为可选产品。但是就目前国内企业而言,生产过程信息化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4.管理信息化产品

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和最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具体包括的产品见图1-4所示。

img6

图1-4 管理信息化产品

(1)财务管理系统(Finance Management System,FMS),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为主体,以企业经济业务为对象,将现金流和货物的销售采购情况进行详尽的统计,并根据公司的不同的运作过程自动生成各种公司需要的财务报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层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目前的资金流的运作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控利用好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HRMS),基于当代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工具和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的集中信息管理。

(3)设备管理系统(Facility Management System,FMS),全面管理资产、设备、维修等状况的信息系统。

(4)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精细管理客户关系过程,把握客户发展动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不断地沟通了解并影响顾客的行为,通过分析对顾客有效并可供参考的信息,增加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改善客户的利润贡献度。

(5)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6)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将企业最重要的价值——知识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是能有效存储信息,同时能够实现高效的知识流转、共享、发现的系统。

在这类产品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知识管理为常用产品,可选产品为设备管理,因为只有那些拥有很多机器设备的企业才应用此产品。

5.信息化集成产品

通过实现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信息集成和最佳利用,促进企业业务过程、组织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具体包括的产品如图1-5所示。

img7

图1-5 信息化集成产品

(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机(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包括企业基本的资源,如:财务、设备、人力资源等的管理。

(2)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即开放的通用信息集成平台(也称之为企业信息平台),可集成不同的企业信息系统,从而保护客户原有的信息化投资,实现企业资源的统一配置,并提供可持续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

(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CIMS),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市场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管理)、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改进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环境(E),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4)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个融合了企业资源规划的管理经验和相关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

(5)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将企业内部不同的、相互之间相对独立的软件集成起来,使新的信息可以和原有的资源在一个全新的信息集成共享平台上协同工作,共同发挥集成效应,是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大统一。

在信息化应用集成产品中,MIS、ERP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两个产品,但这个产品主要偏向于企业管理。MIS主要针对于企业基本业务信息的管理,而ERP主要是针对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和规划,EIP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针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而出现的门户集成产品,CIMS主要为大型制造业企业中生产制造方面提供信息化支撑。

6.电子商务产品

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具体包括的产品如图1-6所示。

img8

图1-6 电子商务产品

(1)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2)电子支付系统(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EPS),是通过电子数字的形式,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物理货币现金的形式,在互联网和其他专用网上进行的金融交易系统。

(3)物流配送系统(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LDS),是通过广泛的信息支持,实现以信息为基轴的物流系统化,是一个经济行为系统。其主要机能可划分为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前者包括输送、装卸、保管、流通、加工、包装等机能,以力求省力化和效率化;后者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机能,力求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的信息活动。

(4)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5)协同商务(Collaboration Business,CB),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用以Internet等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最终通过改变业务经营的模式与方式达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目的。

电子商务是目前企业十分热衷的领域,但真正实施相关产品的还是比较少,除了在外贸方面广泛地采用了EDI之外,由于相应的环境还未成熟,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构成要素分析

通过对信息化产品分析,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企业信息化产品多种多样,但经过研究整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六大类38种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其他一些同类产品其核心不会超越这些中心,个别产品仅仅是为了某一个特定行业、特定的目的进行功能的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其内涵其实没有发生改变。

根据信息化产品的分类,以及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框架可以用图7-1进行形象的表示。

根据这个模型,从纵坐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集成阶段、成熟阶段以及高级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均赋予了具体的含义。从横坐标来看,主要体现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功能,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化、工具/方式信息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纵横交错,互相影响。

img9

图1-7 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示意图

在初级阶段,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管理信息化和工具/方式信息化。在该阶段其信息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管理者的需求,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一开始首先对财务、人事和行政等领域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发展一定时期后,对于企业而言,应加强对市场和原材料的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在销售和采购方面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对于制造业而言,在这个阶段产品的设计信息化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也就是相关辅助技术的应用,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

由于在人事、行政、财务、销售和采购等方面均进行了信息化管理,为了加强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企业信息化改造进程进入了第二阶段,即集成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MIS),将分散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交换,以消除“信息孤岛”,发挥局部的整体效应。该阶段企业所进行的信息化改造主要还是停留在企业各类信息层面管理的信息化。

在成熟阶段,企业主要是对各类资源进行规划,以发挥企业全面的整体效应,在该阶段客户关系管理、生产管理计划、产品数据管理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信息化改造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施。在该阶段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企业同时达到了成熟期,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基本完成,核心竞争力达到最高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拓展市场空间,因此就必须跟外部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同时结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增强企业战略、战术决策的准确度。于是企业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即协同商务阶段,其信息化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和决策支持系统(DSS)。

在不同的信息化阶段,各类信息化产品的实施和应用具有交叉性,例如在初始阶段实施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在最高阶段同样需要实施办公自动化产品——决策支持(DSS)系统,但是同类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实施和应用,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基础阶段产品的实施是高级阶段同类产品的实施和应用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一般模型,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能够进一步指导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原则,并赋予了具体的内涵。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_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1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但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有效的管理机构[1]、因获利不均而引发矛盾[2]、旅游飞地、公地悲剧[3]等问题,致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基层组织活力缺失、乡村旅游低水平的管理、利益相关者的分配不平衡等,当地居民和社区常常被作为旅游开发的客体而非主体,大量利益从当地流走,形成“抽血机制”。因此,注重关怀当地居民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思想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

西方研究者都倾向于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社区参与结合在一起,认为社区参与开发方式是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4],社区应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实际发展和旅游管理中,并实现社区的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5]在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保证农村社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6]然而,在中国乡村旅游的现实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遭遇诸多难题,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遭到质疑。

我们究竟能否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在深层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社区参与是否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提出的四圈观点(见图4-1-1(b)),即机构[7](Institution,民间组织、社区惯例等)角度出发,立足中国现实,试图梳理出不同向度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补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img63

图4-1-1 四圈观点

案例实证分析_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2.3 案例实证分析

(一)项目简介

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枟中国云南省多部门协作与地方参与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示范项目枠(Multi-agency and Local Participatory Cooperation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Yunnan Upland Ecosystems Program,YUEP),在云南省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沙乐乡和临沧市云县后箐彝族乡实施(见图4-2-1)。至今,项目已结束6年有余,但是项目创造的以村民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社区共管组织(2个乡一级流域共管委员会,46个村级共管小组)、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43个基金,本金84万元,已累计对4833户贷款485.6万元)、社区村民监测生物多样性和替代能源等做法,仍在继续。YUEP项目以不断滚动扩大的社区发展与保护基金(村基金)为经济保障,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试行了以村民为主体、县乡政府机关、外来专家、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的社区共管机制,有效地克服了现行单一地靠政府机关保护自然资源体制的缺陷。不仅建立了持续滚动、独立运作、社区主导的村基金,同时还探索了农村基层民主、建立农民自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项目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文化的多重效益,带来了多项具有国际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img73

图4-2-1 YUEP项目地理区位置

(二)项目措施

1.社区共管组织的运作机制及特点

YUEP项目建立的社区自然资源共管组织,在探索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与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最主要的运作规则概况如表4-2-2所示。

表4-2-2 YUEP项目“社区共管组织”的运作机制及措施

img74

续表

img75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社科院YUEP项目办公室材料整理。

YUEP项目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的措施(见图4-2-2),概括起来的特点如下。

img76

图4-2-2 社区共管组织的机制和原则

(1)共同决策。

在社区共管中,重大的事情是由社区共管委员会在征求全体村民和各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经民主讨论、表决而做出的。共同决策在YUEP项目中体现在:①社区内全体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采用民主程序选举出社区共管委员会;②社区共管委员会在民主讨论和民主表决的基础上对社区内重大事项做出决策;③社区共管委员会已经做出的决策如不符合实际,则需要按照民主程序进行修改或废止。

(2)共同制定规划。

对于社区内属于公有或共有的自然资源(如未转让的土地与林地、森林、国有自然保护区、河流、国有矿藏,以及道路、水渠、电线等公共设施等)应当进行合理利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共同制定具体的规划。

(3)共同利用。

社区共管的第三个内容是对社区内属于全体居民所有的自然资源,由全体居民共同开发利用,从而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当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可以采取个体农户承包、联户承包、“公司+基地+农户”、“农工商一体化”等模式。不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必须使广大农户特别是弱势人群广泛参与,并让他们从中受益。这既是生活在该社区所有居民的正当权利,也是社区共管的题中之意。

(4)共同管理。

对社区自然资源共同管理是社区共管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也是对现行的由政府部门单独管理方式的反思。社区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自然资源实施共同管理体现在决策、规划、计划、实施、收益与分配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共管过程,如果出现停止或割断,就不能称其为完整意义的社区共管,其结果必然挫伤社区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从而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

(5)共同保护。

社区内广大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自然资源共同进行保护,这既是社区共管的出发点,也是社区共管的结果。无论是再生性,或是不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都是当地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区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好自己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带来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也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由社区村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具有人多、面广、势众的特点,将形成自然资源管护的“天罗地网”,可以做到随时发现和制止偷砍盗伐、偷猎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可以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令不法者心惊胆战,从而使“保护”落在实处。

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YUEP项目社区实现了以村民为主体,以当地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做引导,对社区内自然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共同决策,共同制定规划,共同利用,共同管理,共同保护,从而达到了社区自决和社区主导发展。

2.村基金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实施YUEP项目的地区均属较贫困地区,除自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村民缺乏发展生产和家庭经营的资金。为了生存,村民们不得不把已经不多的森林资源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毁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索取生活资料,从而形成越贫困越索取的恶性循环。YUEP项目试验的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缓解了村民贷款难的矛盾,以生产垫本的方式支持村民发展家庭经营,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激发出村民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筹措设立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采用项目借支、村民入股等方式,并按村民的意愿进行运作,从而使基金成为社区共管组织的资金支撑,使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迄今,无论中国政府还是国际组织援助的中国农村社区发展项目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的局限,一旦项目结束,没有资金投入了,项目也就没有了可持续性。YUEP项目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是社区村民自己的基金,一方面它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进而提高村民参加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基金贷款利息的部分用于社区共管组织的日常活动,从而解决了基层项目机构的活动经费,因此有长期运作的机制保证,使社区共管组织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借鉴小信贷及国内有关社区发展基金的经验,并结合YUEP项目区的实际,制定了以下基本运作规则(见表4-2-3)。

表4-2-3 YUEP项目“村基金”的运作机制和措施

img77

续表

img78

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即“村基金”)的组织机构是社区共管委员会和部分有条件的村民组织。共管委员会设立保护与发展基金办公室,全权负责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的运作。工作人员和操作程序由社区共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办公室建立一级账,由共管委员会指定财会人员。自然村共管小组为保护与发展基金的组织机构,运作办法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自然村共管小组建立二级账,财会人员、信贷员由村民在共管小组成员中推荐产生。YUEP省项目办负责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运作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三)项目成效

YUEP项目地在关键年份中的各项效益指标如表4-2-4所示。

表4-2-4 关键年份中YUEP项目地的各项效益指标

img79

续表

img80

资料来源:云南省YUEP项目办公室。

如表4-2-4所示,项目开展至今近10年以来,经济效益显著,YUEP项目地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惊人,从项目初期2001年的392.5元/人,增长到2009年年底的2868.1元/人,8年下来翻了近3番。各年的贷款小组数量也稳步增多,截止2009年,已经累计在43个项目试点自然村发放贷款4833户次,共计发放贷款超过480万元,贷款在项目地的农户覆盖率从项目初期的30.5%提高到了82%,而贷款的还款率长期保持在100%,说明了类似于中国古代“保甲制度”的5户联保贷款机制在监督还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基层民主与乡村治理方面,共管小组的数量已经从项目结束时的35个,在项目专家撤走后还继续扩大到2009年的46个,从最开始村民民参与共管小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到2009年一年内就有221人次直接参与组员竞选。同时,环境质量的改善也离不开共管小组在自然保护区中做出的不懈努力。

YUEP项目地村民认知态度评价如表4-2-5所示。

表4-2-5 YUEP项目地村民认知态度评价表

img81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到YUEP项目地沙乐村进行问卷和量表调查整理得出。

从表4-2-5中不难看出,YUEP项目地的村民对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很大,给予的评价也很高,对小额信贷的公平性等有效性都有非常一致的认同,对共管小组的运作效率、成效普遍有积极的评价。就个体自身的发展而言,在与20多位村民的深度访谈中,他们都纷纷表示在参与基金贷款活动中,提高了家庭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村民自治能力,丰富了村民的市场知识、文化知识,激发出他们潜在的聪明才智。这些足以保证即使项目专家撤出后,他们也已掌握村基金、小额信贷和共管组织运作的基本技能和流程,今后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运作下去。在谈到对当地开发旅游以进一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话题时,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一致表示非常愿意政府到当地开发旅游,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联合运作旅游项目,继续依靠村基金和共管小组为他们的旅游项目提供资金和组织保障。

塑造企业形象_现代企业管理

任务二 塑造企业形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在深刻认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的基础上,掌握企业文化结构并能对企业文化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能够在熟悉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形象设计与实施。

·促成目标

(1)理解市场细分原理、目标市场选择和目标市场定位。

(2)了解形象、企业形象及其概念和分类。

(3)掌握企业形象的类型、特征及企业形象的子系统。

(4)掌握企业文化的三层结构及相关概念以及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关系。

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书(2-2)

img17

【活动】一 某品牌化妆品目标市场选择及进入策略调查分析

【活动目标】

(1)能够分析出各细分市场的特点及拟进入的优势和劣势。

(2)能够依据进入目标市场的策略从众多细分市场当中选出目标市场。

(3)能够为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模式及进入目标市场的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教师准备某品牌化妆品的基本资料,并于上次课程结束时提供给学生,要求其组建5或6个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品牌化妆品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策略的市场调查。

(2)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该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的模式及目标市场策略,对该品牌各系列产品进行深入调查。

(3)在收集、分析并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为该产品选择目标市场模式及进入该目标市场的策略。

(4)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明所选择目标市场模式及进入该目标市场策略的原因、利弊所在。

【成果与检测】

(1)搜集资料的能力,资料的使用能力(30%)。

(2)项目工作完成的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20%)。

(3)团队成员讨论、发言的参与性(30%)。

(4)团队成员的协作性(20%)。

【活动】二为某中式餐饮企业设计企业形象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塑造企业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及策划所应具备的专业作风。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教师准备拟设立中式餐饮企业的基本资料,将形象设计任务与前次任务一起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一组学生在认识CI导入的程序、方法、工作内容等知识的基础上为企业设计企业形象。

(2)每一组根据自己对中式餐饮企业形象的理解、企业目标市场的定位以及当前市场的竞争情况,来组织讨论企业形象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提纲和设计思路,进行一定水准的VI视觉设计。

(3)每一组应完成某中式餐饮企业形象设计方案与相应的VI视觉设计图片,并能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成果与检测】

(1)市场调研阶段中认真求实,小组讨论时发言踊跃,企业形象设计方案写作出色,CIS设计具有专业水准的为优秀。

(2)市场调研阶段中态度较认真,小组讨论时发言较踊跃,企业形象设计方案的写作质量较好,CIS设计尚可的为良好。

知识讲解

一、企业经营定位

(一)市场细分分析

为什么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如何细分?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均须借助市场进行商业活动以达至经营目的,市场细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现最好的市场机会,发展市场营销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②市场细分还可以使企业用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③市场细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前提条件;④细分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而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是:消费需求的差异性、消费需求的相似性、企业资源和营销能力的有限性。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主要有四类,即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以这些变量为依据来细分市场就产生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四种市场细分的基本形式。

英国市场学家麦卡锡提出细分市场的一整套程序,这一程序包括七个步骤:

(1)选定产品市场范围,即确定进入什么行业,生产什么产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它一旦决定进入一个行业,接着便要考虑选定可能的产品市场范围。产品市场范围应以顾客的需求,而不是产品本身特性来确定。

(2)列举潜在顾客的基本需求。选定产品市场范围以后,公司的市场营销专家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从地理、行为和心理变量等方面大致估算一下潜在的顾客基本需求。

(3)了解不同潜在用户的不同要求。对于列举出来的基本需求,找出不同顾客强调的基本需求的侧重点差异。

(4)抽掉潜在顾客的共同要求,而以特殊需求作为细分标准。

(5)赋予每一子市场名称。根据潜在顾客基本需求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或子市场,并赋予每一子市场一定的名称。

(6)合并或细分市场。进一步分析每一细分市场的需求与购买行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可以对这些细分出来的市场进行合并,或作进一步细分。

(7)估计细分市场的规模。在调查基础上,估计每一细分市场的顾客数量、购买频率、平均每次的购买数量等,并对细分市场上产品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小知识2-3】

消费者市场细分变量

img18

(二)目标市场选择

目标市场选择是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的消费者群(目标市场),为实现预期目的,有重点地投入经营资源,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企业一旦确定了目标市场,其资源的积累以及一切营销活动都要围绕目标市场来进行。

如何选定目标市场?

企业在经过市场细分后,应根据自己的任务、目标、资源和特长等,权衡利弊,然后决定应进入的细分市场,而该市场就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范围,一般有五种模式(如图2-3所示)。

(1)产品与市场集中。这是指企业只选取一个细分市场,进行集中市场营销,如图2-3(a)。一般企业集中全力只生产一种产品来满足某一类消费者群,如只生产供中等收入女性穿的服装。小型企业通常选择这种模式,因为企业可以始终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并可在经营取得成功后向更大的市场范围扩展。

(2)选择性专业化。这是指企业决定同时选取多个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这些细分市场间很少或根本没有联系,但是这些细分市场都有良好的经营机会,如图2-3(b)。这种模式的目标市场往往是一种市场机会增长战略的产物。

img19

图2-3 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的模式

(a)产品与市场集中;(b)选择性专业化;(c)产品专业化;(d)市场专业化;(e)市场全面覆盖

(3)产品专业化。这是指企业集中生产同一种产品,并向各类消费群销售这种产品,如图2-3(c)。如企业决定生产适合各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各种女性服装。

(4)市场专业化。这是指企业专门为满足某一类消费群体而经营这类消费者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如决定生产能满足高收入层消费者所需要的各种男装、女装和童装,如图2-3(d)。

(5)市场全面覆盖。这是指企业生产各类产品去满足各种消费者群体需要的策略,如图2-3(e)。只有大型公司才有能力选用全面覆盖的模式。如通用汽车公司在汽车市场上就是采用这种全面覆盖的模式。

(三)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的重点是什么。

市场定位(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消费者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对于企业而言,市场定位的关键是找空子,企业所要寻找的那个空隙必须是消费者心智中的空隙。市场定位制造差异,有利于企业及产品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市场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的,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的思想。即企业从各方面为产品创造特定的市场形象,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以求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形象。企业所树立的产品形象、市场位置是否恰当,要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较,与市场上现有产品相比较来决定。

企业目标市场定位的最终确定,是必须经过对企业自身、竞争对手作出客观评价和对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充分分析后的抉择。从理论上讲,企业可选择的目标市场定位策略有四种:

企业如何从产品出发,对潜在消费者的思想进行定位?

(1)填补策略。该策略要求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目标市场目前的空缺部分,即市场上尚未被竞争者发觉或占领的那部分需求空当。企业选择填补策略,大多因为该策略能避开竞争,获得进入某一市场的先机,先入为主地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市场地位,但在决定采取填补策略之前必须仔细分析“空缺”的性质和大小,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

(2)并存策略。该策略要求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现有的竞争者的产品附近,力争与竞争者满足同一个目标市场部分,即服务于相近的消费者群。并存策略不是取代策略,所以并非向竞争对手发动猛烈进攻,而是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在产品定位时,跟随现有的大企业行动,力求与对手和平共处。

(3)取代策略。该策略要求企业要将竞争对手赶出原来的位置,自己取而代之。这是一种竞争性最强的目标市场定位策略,企业这样定位是准备挑战现有的竞争者,力图从他们手中抢夺市场份额。选用这一策略的企业一般实力都比较雄厚。

(4)重新定位策略。这是指对那些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初次定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选择与本企业相近的市场位置,致使本企业原来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或者,由于消费者需求偏好发生转移,原来喜欢本企业产品的人转而喜欢其他企业的产品,因而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减少。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需要对其产品进行重新定位。

【小知识2-4】

香港各银行的定位

汇丰——定位于分行最多、全港最大的银行;恒生——定位于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态度最佳的银行;渣打——定位于历史悠久的、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中国银行——定位于有强大后盾的中资银行;廖创兴——定位在助你创业兴家的银行。

二、企业文化与形象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

企业文化的结构划分有多种观点,但一般可以把企业文化划分为3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见图2-4)。

img20

图2-4 企业文化的结构示意图

(1)精神层。这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企业文化精神层包括以下7个方面:企业最高目标(企业愿景);企业哲学;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宗旨。

(2)制度层。这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企业风俗。

(3)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视觉识别要素;物质环境;产品特色;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厂徽、厂旗、厂歌、厂服、厂花;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企业纪念品和日常用品;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

企业文化三个层次间的关系。

从上述可见,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以下5道程序:

(1)调查分析。首先,对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物质文化发展史和精神发展史进行调查分析,从发展历程中发掘有价值的文化财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点。其次,企业所在的行业背景及所处地域特征。第三,企业发展环境。这里主要是指企业发展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第四,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建设。

(2)规划设计。企业文化规划设计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的原则和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注意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需要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八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及学习型组织。

(3)研讨论证。规划设计的企业文化需要进行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和实践论证。理论论证主要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实践论证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可以选区域试行,也可以全面试行;可以对规划设计的部分内容试行,也可以是全部内容试行。

(4)宣传传播。论证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需要宣传传播,宣传传播主要是对内与对外,其中对内宣传传播是重点。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进行宣传传播,如对内可采用讲座、卡拉OK比赛、宣传栏、户外拓展等方式,对外可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尤其是发展迅速的网络媒体。

(5)评估调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的方案进行不断的微调。评估调整也是阶段性的,可定期评估调整,也可不定期评估调整。

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不妨试着在所在班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看看会有怎样的收获。

【案例分析2-3】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作“鱼吃鱼”,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先是“大鱼吃小鱼”,再是“快鱼吃慢鱼”,然后是“鲨鱼吃鲨鱼”。海尔吃的是什么“鱼”?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

请你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谈谈海尔的“休克鱼”理论。

(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与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员工)之间,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过程而形成的,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企业形象有好与不好之分,但其好坏与否不能一概而论,多数人认为某企业很好时,可能另有一些人感到很差,因此经营者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具体而言:以企业的内外表现,企业形象可分为企业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按照主客观属性,企业形象可划分为企业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根据接受者的范围,企业形象可分为企业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按照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不同,企业形象可分为企业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根据公众获取企业信息的媒介渠道,企业形象可分为企业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根据公众对企业形象因素的关注程度,企业形象可分为企业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

企业形象的组成因素虽然比较复杂,但一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

(1)企业理念形象,是由企业哲学、宗旨、精神、发展目标、经营战略、道德、风气等精神因素构成的企业形象子系统。

(2)企业行为形象,是由企业组织及组织成员在内部和对外的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生产经营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员工素质、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等因素构成的企业形象子系统。

(3)企业视觉形象,是由企业的基本标志及应用标志、产品外观包装、厂容厂貌、机器设备等构成的企业形象子系统。

在企业形象的三个子系统中,理念形象是最深层次、最核心的部分,也最为重要,它决定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是最外在的、最容易表现的部分,它和行为形象都是理念形象的载体和外化;行为形象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是理念形象的延伸和载体,又是视觉形象的条件和基础。

如何理解组成企业形象的三个层次?

【小知识2-5】

中国银行的CI设计

img21

中国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行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者靳埭强先生以中国古钱和“中”字为基本元素,利用古钱图案圆的框线,将其代表银行业;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象征联系;外圆象征中国银行的业务在全球的发展。简洁而富有时代感的形象表达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服务品质和稳健的经营作风;同时还寓意着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为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特色。

一般而言,企业形象系统的导入,要经过以下11道程序:

(1)建立企业形象系统组织机构。企业在酝酿、设想导入企业形象系统时,应成立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和企业形象系统执行委员会。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制定企业形象系统的决策,负责落实各种资料信息提供和后勤保障,而企业形象系统执行委员会则负责企业形象系统具体内容的策划。

(2)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诊断与调查。在正式开展企业形象系统策划以前,策划人员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诊断。通过诊断,可以了解企业的历史与现状,了解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更主要的是发现企业内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了对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全面了解,策划人员才能进行真正的企业形象系统策划。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调查的目的,是要为企业形象系统策划中的企业形象定位,或修正企业形象的定位,并为定位提供科学的依据。

试分析企业员工对企业形象塑造的作用。

(3)企业形象定位。企业形象定位,是要根据客源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的优势条件,确定企业产品与服务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换言之,就是要在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目中为企业产品与服务创造一定的特色与个性特征,赋予企业一定的鲜明形象,以便消费者与社会公众识别,适应他们的需要与爱好。

(4)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当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诊断与调查结束并取得全部有用的资料后,在企业形象定位准确的基础上,可以开始策划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理念是企业形象系统策划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形象系统策划的成败。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策划方案制定后,要经由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评审通过才实施。

(5)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策划是企业形象系统的主要内容,要求其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理念,把理念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在进行企业行为识别策划时,除了企业自有的管理专家参加之外,还需要外界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与企业形象策划专家的参与。另外,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策划不仅要破除旧有的、不合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行为模式与规程,而且要增加新的、适合并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行为模式与规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策划方案制定后,要递交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评审;在充分征询企业全体员工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修订后才可通过。因此,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策划的最高境界是策划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式化以及可操作化。

(6)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策划,必须以企业理念识别与行为识别为依据。可以说,视觉识别是这两者的静态外化。但企业导入企业形象系统,仅仅开展视觉识别的再策划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片面和有害的。当然,企业导入企业形象系统,也可以从视觉识别策划入手,再过渡到包括企业理念识别、行为识别、综合感觉识别、信息传播识别等在内的企业整体形象识别策划。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策划方案完成后,也要递交到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进行审查讨论,在听取企业最高层领导的意见后,经修订最终予以通过。

(7)建立企业综合感觉识别系统。继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策划之后,要对企业综合感觉识别系统进行策划。综合感觉识别系统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信誉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形象、员工形象、经营环境形象等。综合感觉识别系统策划方案完成后,照例也要递交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审查通过。

(8)建立企业信息传播识别系统。企业信息传播识别是企业策划主体工程的最后一个项目。信息传播识别在企业形象系统中起着把企业的理念信息、行为信息、视觉信息、综合感觉信息等源源不断地向企业内外进行辐射的作用。策划方案完成后,要递交企业形象系统委员会审查通过。

(9)编制企业形象系统手册。当企业形象系统主体工程策划完成后,接下来就要把在前面各个阶段、各个程序中所策划的内容编纂成册,作为今后实施企业形象系统的资料和依据。所以,CIS手册其实就是一本完整、详细的企业形象系统实施指南。

(10)写作企业形象系统宣言。企业形象系统宣言代表了一家企业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时,向全社会发布的一次精神宣誓,是企业向社会公众,特别是目标市场消费者所作出的一次永久性的精神承诺。这一承诺将在今后漫长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作为一面镜子,检验企业的行为和形象。

(11)企业形象系统评估检查。企业导入、实施企业形象系统以后,为了了解企业形象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实施中的企业形象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估,以便找出不足和问题,为企业形象系统下一步的深入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小思考2-2

思考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制定产品策略_现代企业管理

任务一 制定产品策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理解产品整体概念与制定合理的产品组合策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加强产品品牌与包装策略的管理。

·促成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产品整体概念,能制定合理的产品组合。

(2)理解并掌握产品生命周期,能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3)理解并掌握产品的品牌与包装策略,能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品牌与包装策略。

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书(5-1)

img117

【活动】 ××企业产品策略分析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产品整体概念开展营销工作,并分析该企业产品组合的合理性,分析该产品的品牌策略与包装策略。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教师事先按行业分类,每一行业中选定一家企业,要求分析该企业的产品组合情况,并分析该企业的品牌策略与包装策略。

(2)全体学生分成五组,每一组搜集信息,分析所选定企业的产品及产品组合。

(3)教师在上一项目讲解结束时将这一任务布置给每一组,要求其利用课余时间在进入本任务学习前完成,同时要求每一组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并推选一名学生代表进行PPT汇报。

(4)实施要求:每一组选定某个企业;调查完成后应制作成PPT的汇报文件。

【成果与检测】

(1)能完成产品组合分析,说清产品的内涵与产品组合策略,分析该企业的品牌策略与包装策略,完成调查分析,调查报告分析透彻、PPT文件制作精良的为优秀。

(2)小组的汇报人员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内容具有针对性,能脱稿讲解、与观众有交流的为优秀。

知识讲解

企业营销活动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关键在于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产品策略的正确与否。

一、现代营销产品的概念

在学习具体内容前,请先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产品”的?

产品的本质是由消费者需求满足方式的多样性所决定,产品由实体和服务构成。消费需求不断的扩展和变化使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内涵看,产品从有形实物产品扩大到服务、人员、地点、组织和观念;从外延上看,产品从实质产品向形式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拓展,具体如图5-1所示。

(一)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是指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服务或利益。例如,人们购买牙膏是为了防止蛀牙、使口气清新或洁白牙齿等。因此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善于发现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时追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将其告诉设计人员,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够使消费者获得核心利益。

(二)形式产品

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基本形式,是核心利益的存在形式和载体,它一般由产品的质量、特征、造型、品牌、包装等因素构成。消费者在购买某一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考虑形式产品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企业要重视如何以独特的形式产品将某种利益传递给消费者。

img118

图5-1 产品整体概念示意图

(三)期望产品

期望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产品应该具有的一些属性。例如,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机时,期望洗衣机的噪声小、进排水方便、外观美观、安全可靠等。在发展中国家,竞争主要发生在期望产品层次。

(四)延伸产品

延伸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附加服务与利益,它包括产品介绍、提供信贷、送货、安装、调试、保养、保证、售后服务等。延伸产品是产品整体概念中的一部分,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就是为了使需求得到满足,即希望得到满足其需求的一切东西。在发达国家,竞争发生在附加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十分重要。

(五)潜在产品

潜在产品是指某种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洗衣机可发展为不用洗衣粉、节电、节水的技术含量很高的洗衣机等。

你还能举出“潜在产品”的例子吗?

【小知识5-1】

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所指出的:“新的竞争不是发生在各个公司的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而是发生在其产品能提供何种附加利益,如包装、服务、广告、顾客咨询、融资、送货、仓储以及具有其他价值的形式。”

二、产品组合策略

产品组合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不同类型产品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即经营范围和结构。产品组合包括产品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性四个基本要素。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企业拥有几条产品线,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企业所有产品线中产品项目的总数,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上每一产品种类有多少品种,产品组合的关联性是指各类产品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配渠道或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企业增加产品组合的宽度,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发挥企业特长,提高经济效益,分散经营风险;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可占领更多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广泛的需求和爱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产品组合的长度,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组合的关联性,则可以使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加强竞争力和获得良好声誉。

产品组合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拓展产品组合策略

该策略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优势,分散企业的市场风险,增强竞争力。其渠道主要是扩大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深产品组合的深度,即增加一条和多条生产线,拓宽产品经营领域和在原生产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产品项目。若企业现有的产品线销售和利润下降时,应及时扩大产品组合宽度,增加生产线;若企业需要进军更多的细分市场,满足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加深产品组合的深度,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或平衡风险,但企业的投入将增加,成本提高,利润可能减少。

(二)缩减产品组合策略

与拓展产品组合策略相反,企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必须对一些发展获利较多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集中资源。该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集中企业优势发展利好产品,降低成本,但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三)产品延伸策略

每一企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如“奥迪”轿车属于高档定位,“桑塔纳”轿车属于中档定位,而“夏利”轿车则属于低档定位。产品延伸策略就是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全部或部分改变产品的市场定位。

产品延伸又分为三类:①向上延伸策略,即在原有产品线内增加高档产品项目;②向下延伸策略,即在原有产品线内增加低档产品项目;③双向延伸策略,即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向产品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四)产品线现代化策略

产品线现代化策略是强调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并不断改进产品线使之符合现代顾客发展潮流的策略。如果产品组合的宽度、深度和长度适宜,但生产方式已落后,或者产品跟不上现代顾客需求发展的潮流,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营销效率,就必须实施产品线现代化策略。

实现产品线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案例分析5-1】

五粮液是我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以优良品质、卓著声誉、独特口味蜚声国内外。当“五粮液”牌在高档白酒市场站稳脚跟后,同时又生产“五粮春”、“五粮醇”、“尖庄”等品牌,分别进入中偏高白酒市场、中档白酒市场和低档白酒市场。另外五粮液集团先后和几十家地方酒厂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白酒,在这些产品中均注明“五粮液集团荣誉产品”。五粮液集团有效地实施了低成本扩张,使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思考:五粮液使用产品组合策略中的哪种策略?

三、产品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根据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化规律,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5-2所示。

img119

图5-2 产品生命周期

(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和营销策略

1.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新产品试制成功首次进入市场的时期。此时,消费者对产品还不了解,产品销售量很低,而促销费用和生产成本都很高,企业利润较少,甚至可能亏损,市场竞争者较少。因此,在导入期的营销策略上要突出一个“快”字,使产品能尽快地为消费者所接受,尽快树立产品的市场形象,促使产品尽快进入成长期。

2.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新产品试销取得成功以后,转入成批生产和扩大市场销售的时期。这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已经熟悉,产品基本定型,且具备大批量生产的条件,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竞争加剧。这一阶段企业营销策略上要突出一个“好”字,通过改良产品质量,寻找新的细分市场,并选择合适的时机降低价格,扩大市场占有率。

企业如何在产品“成长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在产品“成熟期”,企业又应如何保持优势地位?

3.成熟期

经过成长期以后,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标志着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竞争十分激烈,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在这一阶段,企业营销策略上要突出一个“改”字,包括三个方面:①调整市场,这种战略不是要调整产品本身,而是发现产品的新用途或改变销售方式等,以使产品销售量得以扩大,如从城市市场扩展到农村市场;②调整产品,这种战略是通过对产品的性能、品质、花色、设计和材料等方面的明显改良,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顾客;③调整市场营销组合,即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加以综合调整,刺激销售量的回升,延长产品的成熟期。

4.衰退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或新替代品出现,将使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转向其他产品,从而使原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迅速下降。于是,产品进入了衰退期。在此阶段,企业营销策略上要突出一个“转”字,对于衰退比较迅速的产品,应当机立断,淘汰老产品,推出新产品。

【小知识5-2】

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往往也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到最终的衰亡等阶段,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竞争者不断发动的进攻,消费者兴趣与需要的改变,产品的销售情况和获利能力都会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战略以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四、品牌策略

品牌是指一个由名称、标志、符号和图案设计组合构成的,用来识别产品与企业的某种特定的标志。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它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等。

企业根据产品经营的特点进行品牌策略使用,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

(1)统一品牌策略。企业所有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如海尔公司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都使用“海尔”品牌名称。

(2)系列品牌策略。企业对几大类产品各规定不同的统一名称的策略,如广东万宝电器公司在冰箱和抽油烟机上分别使用“万宝”、“高宝”品牌。

(3)多品牌策略。企业对同一产品使用两个以上的品牌,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水就有“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等品牌。

(4)企业名称与个别产品品牌相结合策略。企业对其不同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且各种产品的品牌前面还冠以企业名称。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所生产的各种小轿车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凯迪拉克”(Cadillac)、“别克”(Buick)、“雪佛兰”(Chevrol)等,每个品牌上都另加“GE”字母,以表示是通用汽车公司产品。

(5)无品牌策略。一般来说,绝大部分企业或产品都使用品牌或注册商标,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品牌或注册商标,只注明产地或生产厂家名称,也可使用未经注册的商标。

(6)中间商品牌策略。这是指生产企业的产品在销售者品牌下从事市场营销。采用这种策略可以利用中间商良好的品牌声誉及庞大、完善的分销体系为制造商在新的市场上推销新的产品和服务。

(7)品牌扩展策略。这是指企业利用已成功的品牌推出新产品或改良产品。如春兰集团以生产春兰空调而闻名遐迩,在推出摩托车产品时采用“春兰虎”、“春兰豹”的品牌。

(8)更换品牌策略,就是更换原有企业的品牌,采用新的品牌。如科龙集团原生产容声冰箱,后生产空调时采用科龙这一品牌。

(9)借用品牌策略。这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用自己的品牌,而用借来的品牌销售。如加多宝公司借用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的“王老吉”凉茶。

五、包装策略

包装是指装产品的容器或外部包装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环境中,产品的包装是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被称为“无声的推销员”。常用的包装策略有以下几种:

作为“无声的推销员”的产品包装,你是如何理解它的作用的?

(1)类似包装策略。企业对其生产的各种不同产品,在包装上采用相同的图案、色彩。

(2)配套包装策略。将多种相关产品配套装在一个包装物内销售。

(3)附赠品包装策略。在包装物内附赠券、赠品,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4)再使用包装策略。产品使用完后,消费者可以将包装物作为其他用途。

(5)改进包装策略。当产品滞销或长期使用一种包装时,企业可以改进包装设计、材质,使消费者产生新鲜感,以达到提高产品销售的目的。

小思考5-1

企业的产品品牌策略与产品包装策略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企业质量管理_现代企业管理

项目六 企业质量管理

本项目内容结构图

img13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企业质量实施管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企业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能依据ISO质量标准体系实施企业认证。

·促成目标

(1)理解并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

(2)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的工具。

(3)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及认证。

驱动任务

(1)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施企业管理,并依据PDCA循环执行。

(2)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3)依据ISO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企业与产品认证。

案例导读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事件

亮菌甲素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药品之一,其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证明。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9人死亡,是近年来我国较严重的假劣药事件之一。经调查发现,检验环节失控,将工业用溶剂二甘醇假冒药用溶剂丙二醇投料生产,这是假药得以出炉的首要因素。齐二药购入的药用辅料丙二醇,经检验为二甘醇。犯罪嫌疑人王桂平以江苏泰兴化工总厂名义,于2005年9月将二甘醇假冒丙二醇卖给了齐二药。齐二药违反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将二甘醇判为丙二醇投料生产,造成假药案件的发生。

丙二醇是一种药用溶剂,而二甘醇则是工业用溶剂,常用于汽车防冻液等,有很强的毒性,二甘醇在人体内容易氧化成草酸而损害肾脏。在药品原料和辅料购进后,必须经过相应的检验、验收,来确定原料和辅料的质量、成分等。但齐二药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从原料的采购、验收、领用、出厂检验等环节均未将假的丙二醇拒之门外,最终使得假药流向市场,使药品变成了毒药。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工作质量是如何影响产品质量的?(通过对本项目的学习,你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_现代企业管理

任务二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依据ISO 9000标准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促成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

(2)理解并掌握ISO 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

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书(6-2)

img147

【活动】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调研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感性认识与理解。

(2)初步培养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

【活动内容与要求】

(1)访问一家获得ISO 9000族产品认证资格的企业,或者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认真调研。重点是该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构成与运作要领。

(2)在调查访问之前,每组需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制定调查访问的提纲,调研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力、技术和各种设施及物质技术条件等质量管理体系的硬件;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质量工作过程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软件。

(3)调查访问结束后,组织一次课堂交流与讨论;在充分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要求写一份调研报告。

【成果与检测】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调查报告,每个学生撰写一份简单的调研体会。能完整分析该企业质量体系构成、结构完整、内容翔实的为优秀;能分析该企业质量体系构成为良好。

知识讲解

一、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质量方面进行指挥和控制的管理体系,即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包括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过程以及每一过程中应开展的质量活动,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人力、技术和各种设施等物质技术条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硬件;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质量工作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正是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的,它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和程序化。所以,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

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企业管理。

【小知识6-3】

西安杨森公司投产后即按照国际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制定了各类标准程度及标准操作法、表格、标签共250余份,分布在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减少了人为差错,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正是由于有了严格的过程控制保证措施,才使西安杨森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符合比利时杨森的全球标准。

(3)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内是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确保各个过程的有序运行;对外是企业存在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表现,是证实企业能力的重要证据。

(4)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必须进行持续的改进。

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 9000:2008版英文标准已经在2008年11月15日正式颁布,该版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是:使用简单,语言简洁,容易翻译和理解,增强了与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兼容性。其要求的灵魂是“以顾客为中心,使顾客满意”。

(一)ISO 9000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或企业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主要包括4项核心标准。

(1)ISO 9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目前使用的是2005年发布的版本,估计近几年不会有大的变化。我国2008年10月29日等同采用ISO 9000:2005发布了GB/T 19000—2008,2009年5月1日实施。

(2)ISO 9001: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目前我国使用的是2008年版本。我国2008年12月30日等同发布了GB/T 19001—2008,2009年3月1日实施。

(3)ISO 9004: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改进组织业绩并达到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目前我国使用的是2000年发布版本。

(4)ISO 19011:提供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这里的“领导者”就是最高管理者,他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领导者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凸显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体现?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各自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世界上很多优秀的组织都成功地实践了这一原则,并受益匪浅。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ISO 9000族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努力增强顾客的满意程度。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永恒目标。一个组织要不断取得成功,就不能故步自封,要承认本组织有不断改进的需要,树立永远进取、持续改进的观念。

请谈一谈在质量管理中,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何重要意义?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基础在于决策的理智、可靠;而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有效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及直观判断基础上的。因此组织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前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各项决策实事求是、有据可依。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通过与供方,特别是关键供方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如共同研究和制定采购过程要求和验收规范,使双方充分意识到双方利益的一致性,从而降低成本,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认证是由公认的、权威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对申请方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鉴别及提供文件证明和标志的活动,也称企业外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质量认证按认证对象分为两类。

(一)产品质量认证

这是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规定的活动。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是质量标准。获准认证的基本条件是:产品质量符合指定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标准及特定产品的补充要求。

对获得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有两种证明方式,即认证证书(合格证书)和认证标志(合格标志)。

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两种。ISO对强制性认证的定义是:“以法制强制执行的认证制度。”凡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在未取得认证资格时,不许生产、销售和出口。一般来说,对有关人身安全、健康和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者实行强制性认证,对其他产品则实行自愿认证。

【小知识6-4】

认证: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又称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注册。这是依据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注册)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核心是检查和评价申请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而这种质量保证能力最终是通过产品体现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获得产品认证资格的企业无需再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因为企业在进行产品认证时,必须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评定。若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类别产品的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再要申请不同产品认证时,可免去对质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的检查评定。所以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相互联系的。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容:①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及执行的有效性;②企业领导质量职责及全体人员质量职能的履行情况;③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0族标准要求的情况;④组织机构和质量机构;⑤管理和工作程序实施效果;⑥人员、装备、器材、检测技术等资源对质量的保证程度;⑦工作领域、作业和工序等正常状况和质量水平;⑧产品、在制品等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程度;⑨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文件、报告和质量记录的正确、完善、有效情况;⑩质量信息的运行和有效性;〇1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质的有效程度。

质量认证的程序通过是由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由认证机构任命一个检查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定。若是产品认证,检查组还将在现场随机提取样品,送检验机构检查,并将检验报告送认证机构审查,通过审查可发给证书。企业获得认证资格后,认证机构将继续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企业若发生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情况,认证机构会提出警告,直到撤销认证,如图6-12所示。

img148

图6-12 质量认证的程序

四、ISO 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

请注意ISO 9000与全面管理的差异。

(一)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而ISO 9000族标准是一项科学技术成果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涉及一整套科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而ISO 9000族标准,是从标准的角度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体系和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提炼、概括和总结,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为实施外部质量保证的有关内容方面提供指导,是一项科研成果。

(二)ISO 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科学发展的产物

从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首先是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再到工长的质量管理,再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再到统计员的质量管理,最后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不难看出,每当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总会伴随着出现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质量管理方法,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措施也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否则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比ISO 9000族标准更广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一整套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如可靠性技术、抽样技术等。而ISO 9000族标准是一套结构比较严谨、定义明确、规定具体而实用的标准,没有涉及具体的技术和方法。

【案例分析6-2】

用ISO 9001质量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公司)是美国ITH集团属下的A&L公司于1989年独资创办的生物高科技企业。公司所开发、生产的医用体外诊断试剂在国内同行中独树一帜,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国内最大的体外诊断试剂厂家之一。

1997年9月,在美国总公司的倡议下,成立了以董事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主管为组员的“ISO 9001推行小组”,全面负责公司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的决策、方针的制定和组织协调工作;聘请顾问咨询公司协助进行体系文件的编写辅导及与体系推动有关的工作;在公司内部逐层进行文件的编写、标准的培训及5S工作等导入ISO 9001体系的前期工作,并提出了“卓越品质,诚信服务”的质量方针。

在既定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并结合ISO 9001质量体系管理的标准化、程序的文件化的特点,明确划分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职权。随着ISO 9001质量体系的逐步推进,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划分逐渐明确,以前的质量“三不管”地带逐渐消失,相应的扯皮、推诿的现象也减少了。

在体系初步建立之后,管理逐步制度化,质量策划和质量改进工作持续有效。公司把质量体系的重点放在技术部门,尤其是质控部和研发部。根据ISO 9001标准的要求制定一套确实有效的检验方法,以准确评价产品开发质量和进行质量检验。技术部门的产品检验程序(即质控部的三级文件)的建立和运行形式以PDCA循环的形式进行。

经过公司上下一年多的努力,公司于1998年1月全面导入ISO 9001质量体系,当年10月获得了挪威船级社(DNV)和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QC)厦门评审中心的双重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通过实行ISO 9001质量体系,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升,品质步入良性的循环!

思考:ISO 9001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经典案例赏析

讨论:品析案例,分析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点在案例中的体现。

严格的质量管理造就了百年老店同仁堂

2010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一些阿胶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皮革加工过程中废弃的下脚料制作劣质阿胶的内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同仁堂的阿胶产品却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未出现违法情况。

同仁堂阿胶生产环节始终本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古训,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同仁堂阿胶的原料为纯正驴皮。驴皮的质量直接影响阿胶成品的质量和疗效,同仁堂的专业技术人员亲自到产地检查、验货,鉴别整张驴皮,张张验货,要求去净筋膜、油、肉,不得有虫蛀、霉烂等。同仁堂坚持使用优质纯正的淡板去毛驴皮,避免杂质及灰分、重金属等超标。淡板皮多为新皮,贮藏时间短,污染较少,以确保质量。

同仁堂永盛合阿胶中的药材均选用优质、地道药材,验货严格按高于药典的同仁堂内控标准,质量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北京同仁堂制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制胶选料上力求尽善尽美,在生产工艺上精益求精,确保同仁堂所生产的阿胶质量上乘。此外,同仁堂制胶设备先进,整个生产设备全部为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新型不锈钢设备。泡皮、切皮、洗皮、焯皮、煎煮、浓缩切胶等,工艺流程布局合理,就连泡皮池也全部为不锈钢材料精制的泡皮锅。整个凝胶、切胶、晾胶、焖胶、内包车间均为30万级洁净区。整个房间清洁整齐,车间空气净化,恒温恒湿。净化区所有操作人员均穿着质地光滑、无纤维脱落的特制洁净工作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同仁堂就引入了TQM,也就是全面质量管理。90年代,为了取得国家医药管理部门颁发的GMP认证,同仁堂又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并且对职工进行了培训。从1997年开始,同仁堂就有多条生产线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同仁堂制药厂的蜜丸车间就是国内中药企业中首批通过认证的生产线。

在质量管理方面,同仁堂的优秀传统仍在继承、发扬。至今,各药厂在配料工序中仍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三检斤、四核对”的制度。“三检斤”就是各种原料在起货、掺料、移送时一定要依配料单检查各味原料药材的质量,“四核对”是将每一味原料药在配料、抓样、剩料、计算余亏时一一核对。这样就自始至终地坚持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送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坚决不出厂。

同仁堂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有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制度,其中有些还是同仁堂的创新。例如,同仁堂推出了“质量派出制度”,下一级的质量管理人员均由上一级质量管理机构聘任后派出。他同时对本单位和上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质量监管权。这个创新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从2002年开始,同仁堂下属各公司相继引入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还通过了ISO 9001国际标准认证,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 9001、ISO 14000和OHSAS18000国际标准认证,并且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奖。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百年老店同仁堂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始终如一地注重产品质量,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但有些人认为质量管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通过削减质量成本,加大市场营销,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你对这种观点是怎么看的?

思考与练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1)试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及质量保证体系分析下列案例:

在某公司的三车间,审核员看到两台设备丢弃在车间角落,设备上落满尘土,旁边堆放着许多杂物。

审核员问:“这是做什么用的?”车间主任说:“这台设备是我们过去的试验产品,放在这里快两年了,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去问技术科。”在技术科,审核员继续查问关于三车间的那两台设备的事,技术科长说:“去年上级下达任务让我们试制Q3型设备。当时由于时间较紧张,设备试制出来后一直工作不正常,我们开了好几次分析会,会议一直没取得一致意见,有人认为可能是设计问题,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所用的原材料不合适,后来由于我出国考察去了,上面没有催,我们一忙这事儿就拖了下来。我们打算最近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2)海尔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一切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高质量是通过过程来控制的。海尔在OEC和市场链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在质量控制中遵循螺旋上升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工作程序,灵活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认真评价和控制质量成本。在海尔每个车间都有“主要问题、原因、对策及效果总结”管理看板,对每个月的问题点、产生问题的原因、实施对策、责任人、到位时间、效果跟踪都有详细总结。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不断改进提高。同时注重质量创新,在车间内设有“创新金点子公布”看板,提出质量攻关课题,指出现状、预期目标,由揭榜人揭榜后进行擂台攻关赛,并由具体实施人在取得成果后张榜公布该项目改进的必要性,阐述及评价改进后的效果。

思考:①如何看待海尔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它运用了哪些质量管理理论?

②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哪些工具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管理企业人员_现代企业管理

任务一 管理企业人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为公司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能为公司建立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能为公司做好员工的招聘、培训、考评、激励与酬劳工作。

·促成目标

理解并掌握企业经营中对员工的培训、激励、考评、酬劳和奖励。

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书(7-1)

img150

【活动】一 公司现有人员管理案例分析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人员管理技巧和方法为公司设计人员管理制度和改进人员管理现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企业人员管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教师准备五个不同公司人员管理方面的案例,并将其制作成PPT课件。

(2)课堂上将这些案例展示出来,并要求学生分析并说明这些公司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

(3)全体学生分成五组,每展示一个案例,经过两分钟左右的简短讨论后,由五个小组分别对该案例进行抢答,其他组认为需要补充的,可以对该组的发言进行补充。

(4)实施要求:活动前预设好规则,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组集中讨论。

【成果与检测】

(1)能基本完成公司人员管理活动案例分析的组为良好,案例分析准确到位的为优秀。

(2)能对其他小组作合理补充的为良好,不仅能为其他小组发言作相应补充并且能改正其他小组陈述中的错误的为优秀。

【活动】二 ××公司员工培训、考评、激励机制调查分析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从观察、分析现有公司员工管理情况的过程中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避免将来从事人员管理时出现缺憾与不足的能力。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教师为学生联系若干家公司,亦可学生自己联系并经老师同意,全体学生分成五组,每组选择一家公司完成员工管理情况调查。

(2)教师可以在教学完这一内容后,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

(3)实施要求:每组可以自行确定所要调查的公司;完成调查后应有调查报告和PPT汇报,下次上课时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成果与检测】

(1)能完成企业人员管理情况调查分析并有调查报告与PPT文件的组为良好,完成调查分析并且调查报告分析透彻、PPT文件制作精良的为优秀。

(2)小组的汇报人员语言流畅、思路清晰的为良好,小组的汇报人员不仅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而且能脱稿讲解、与观众有交流的为优秀。

知识讲解

一、招聘员工

(一)人员招聘计划的确定

企业人员招聘计划的确定一般主要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对现有人员情况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识别职位空缺和职位素质要求。其具体程序如图7-1所示。

img151

图7-1 对现有人员情况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识别职位空缺和职位素质要求图

注意:图中的“职业分析”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应收集与每一职位的职能和要求有关的信息,如任务、责任、能力、兴趣、教育、经验和身体状况等,并依据这些信息选择人员、确定行为标准和薪酬水平。职位分析应当形成书面的职位说明书。

二是招聘策略的确定。具体可如表7-1所示。

表7-1 招聘策略的确定

img152

(续表)

img153

(二)具体招聘活动

公司具体招聘活动是得到一批职位申请者的活动。

(1)招聘人员的来源、渠道和特点。具体如表7-2所示。

你怎么看某些大学毕业生的频繁跳槽现象。

表7-2 招聘来源、渠道及其特点

img154

(2)人员的甄选。人员的甄选主要包括申请表的填写与评价、面试(包括测试)、调查和身体检查等环节,其主要程序如图7-2所示。

(注意:图中的背景调查程序可在面试后进行,也可在面试前进行。)

(三)招聘效果评估

招聘的效果评估用来衡量一种招聘的方法是否以最低的花费(时间花费和成本花费)吸引了足够数量和具有所需知识、技能和水平的申请人。对招聘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招聘方法的有效性,也是进一步改进招聘活动的依据。

img155

图7-2 人员甄选的程序

【小知识7-1】

“我认为对小企业来说,每一次的招聘都是十分重要的,哪怕你招聘的只是一个接待员——毕竟她是所有走进店铺大门的人所遇到的第一个人。联系到她所产生的作用、她的个性品格、职业作风——联系到店铺的动力,你所聘用的每个人都将变得非常的重要。”

——美国汤姆林森职业介绍协会贝蒂西·汤姆林森

二、培训员工

员工培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应该如何开展员工培训工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培训的目的

从根本目的来说,培训是满足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需求。

从职位要求来说,培训是满足职位要求,改进现有职位的业绩。

从员工角度来说,培训是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从管理变革来说,培训是改变员工对工作与组织态度的重要方式。

从响应环境来说,培训有利于员工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

(二)培训的一般程序

img156

图7-3 培训的一般程序

【小知识7-2】

培训的“冰山理论”

根据“冰山理论”,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在海平面上可看到的,可称之为“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表现在外,被人所看到的,如同冰山一角。行为的构成,源自于员工知识的多少、技能的熟练度、态度及习惯的好坏。所以,根据员工的行为,可判断出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使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培训计划的确定

培训计划用于教育新员工(和现有员工)如何干好工作,以及如何提高自己。培训计划可以是长期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如为期两年的关于企业经营各方面知识的管理培训),又可指短期培训计划(一次或一天,如为期一两天的关于填写售货单、操作收银机的训练)。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学习的目标、培训的方式(在岗培训与不在岗培训)、受训者的特点、培训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及培训内容的设计,等等。培训计划中关于培训预算(培训经费),必须要根据培训的种类、内容、培训师的水平等来确定。

进行培训需要在几个方面作出决策:①何时进行培训?(是在录用前还是在录用后的工作场所进行培训)②培训多长时间?③对新雇员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对现有员工呢?④谁来执行培训计划?(监督人员、同事、培训部门,还是外部专业人员)⑤在哪里进行培训?(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教室里)⑥要学习哪些教材(内容)?如何授课?⑦是否使用视听设备?⑧如何评价培训效果?

【小知识7-3】

××自动控制设备培训方案

1.培训目标:使现有××设备操作人员中50%掌握××自动控制设备的操作技能,其他人员另行安排。

2.培训对象:现有全体××设备操作人员。

3.培训内容:××自动控制设备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

4.培训时间:2012年5月8~15日工作日,时间:8∶00~11∶30,12∶30~16∶30。

5.培训地点:××车间现场及车间会议室。

6.主办部门:人力资源部主办,设备处、××车间协办。

7.施教人员:××自动控制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8.培训方式: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可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员工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主要通过教师演示、学员试操作的方式进行。

9.教材和内容:由施教人员决定。

10.纪律:培训按正常上班考勤,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培训按正常上班办理请假手续。但是没有补课机会,考核缺勤也没有补考机会。无故不参加培训按旷工处理。

11.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还包括平时出勤到课情况。考核5月15日进行,上午为理论考试,下午为操作技能考试。具体试题和考核方案由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决定。

12.激励措施:以两项成绩总分从高到低录取50%作为××自动控制设备操作人员,增加一档岗位工资。其他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另行分配工作。不服从分配且协商不成的可解除劳动合同。

13.培训评估的内容和方式:以录取为××自动控制设备操作人员的员工第一个月的绩效考评结果(包括质量、产量、设备检查结果等指标)作为这次培训效果的评估依据。90%达到考评要求(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表明培训有效。未能达到要求的员工给予试用一个月,连续两个月达不到考评要求的另行安排工作(按前条处理)。

14.培训资金来源:设备提供方作为售后服务项目解决70%,其余支出从企业正常的培训预算中解决。

(四)培训方法的选择

确认了存在培训需要之后,接下来就要确定培训方法。在实践中,零售商常用的培训方法和特点如表7-3所示。

实践中,企业通常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培训方法,以避免乏味,并提高培训质量。

表7-3 各种零售培训方法及特点

img157

img158

图7-4 人员培训实景

【小知识7-4】

游戏法示例:交通阻塞

游戏目的:通过本游戏,可以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合作精神。

道 具:比参加人数多一个塑胶地垫。

说 明:①将塑胶地垫呈一字形在地上铺开,让学员全部站在地垫上。留中间一个地垫不站人;②学员分成两边相对而站,通过中间的空格进行移动;③移动的方式是只能前进一格或跳一格,不能后退;④完成两边人的互换,并且大家维持同一个方向

规 则:①学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要有人后退就要重来;②当有人知道答案时,要求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既是对前一段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估量,为培训成果的运用提供标准和依据,也是改进和完善下一阶段培训工作的重要步骤。它是培训体系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企业没有恰当的评估就无法检验被培训者参加培训的总体效果,也就无法为将来的培训提供依据。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培训过的员工的业绩与未经培训的员工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还可以在从事同一岗位工作但经过不同种类培训的员工之间进行。

三、激励员工

企业要想很好地激励员工,应注意以下两点:

(1)管理者要为员工制定目标和定额。该目标和定额应该是员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和员工完成任务后能获得他们认为满意的报酬。

(2)管理者要提高和保持员工的士气。良好的士气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也是发挥全体人员工作创造性的基本环境。管理者提高和保持员工士气的方法可有:①运用公司或部门集体会议来激励员工,如上岛咖啡用每天早晨开店前的员工晨会来激励和保持员工士气。②运用弹性工作制或工作共享来提高员工士气。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员工协调他们工作和非工作任务的方法,如弹性工作制是让员工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的工作日程安排,工作共享是两名员工中的一名员工可以自愿临时承担由另一人负责的工作。

如何提高和保持员工的士气?

在企业实践中,具体激励员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理想激励、榜样激励、制度激励、环境激励、培训激励、文化激励、情感激励、赏识激励,等等。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士曾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实行计时工资的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至80%~90%。

四、考评员工

关键事件法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中分析人员向工作者询问一些问题以了解其对于解决关键事件所需能力和素质的理解,还可以让工作者进行重要性评价的一种收集职务信息的方法;排序法是根据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每一员工的相对顺序或名次的方法;360度绩效考核是指由员工、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绩效的方法。

公司考评员工的方法有多种,具体主要有:

(1)定性考核法。即用划分等级或使用精炼的评语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的方法。如列述考核的基本内容,每一项都用优、良、中、差这类等级标准进行评定,然后综合每项因素,得到一个总的考核结果。

(2)定量考核法。即在确定考核指标的评定项目和得分标准之后,对每一项目规定不同的减分标准,最后通过累计各项目减分后实际得分求得总分。

(3)考勤记录法。即根据员工的出勤、缺勤、迟到和早退等记录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方法。

(4)目标管理法。即由管理者和员工联合制定评价期内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及员工所需达到的绩效考评,评价期间监督者和员工根据服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期终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决定目标是否实现,并讨论失败的原因。

(5)业绩评定法。即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的成绩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

其他还有如关键事件法、排序法、360度绩效考核方法等考评方法。

企业应以考评为基础,对考评结果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考评不佳的员工制订改进计划或辞退。

五、奖酬员工

(1)员工可获得的奖励。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奖励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奖励,如给予员工的报酬、奖金、提升、公开表彰等;内在奖励,则主要是指员工从干好工作中得到的乐趣,如程序员设计了一套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销售员推销产品成功会产生一种成功感等。

(2)报酬计划的确定。企业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报酬方案,如直接工资制、直接提成制、工资加提成制、工资加定额资金制等,实践中常采用一些激励报酬方案,如工资加销售提成,一名销售人员每月基本工资800元,每月销售额1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提成7%等。

(3)集体激励。如某销售人员和其所在部门都超额完成销售任务时,该销售人员除能得到自己的提成外,还能得到公司给本部门的超额奖励。这种方式能鼓励员工相互合作,共同实现部门销售目标。

【案例分析7-1】

丰田公司采取合理化建议奖(包括物质和荣誉奖)的办法鼓励公司职员提建议。不管建议是否被采纳,均会受到奖励和尊重,如果建议被采纳,并取得经济效益,那么得到的奖励就更多、更重。结果该公司的员工仅1983年一年就提出165万条建设性建议,平均每人提31条,它所带来的利润为900亿日元,相当于公司该年利润的18%。请问丰田公司的成功给我们在员工管理方面的启示是什么?

企业的“硬”技术方案选择设计_传统制造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研究

(二)企业的“硬”技术方案选择设计

1.服务器的技术方案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相对于普通个人计算机而言,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其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个人计算机有所不同。对于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而言,其服务器一般有Web服务器、交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DNS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

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个人计算机则主要应用于桌面计算和网络终端。这种应用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应该具备比个人计算机更可靠的持续运行能力、更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一些对数据敏感的应用还要求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功能。而个人计算机在设计上则更加重视人机接口的易用性、图像和3D处理能力及其他多媒体性能等。

服务器的访问速度是企业最关心的内容,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的类型、CPU、硬盘速度、内存大小、网卡速度等)。第二,服务器所在的网内环境与速度。第三,服务器所在的网络环境与Internet骨干网相联的速率。第四,ChinaNet的国际出口速率。第五,访问者的ISP(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与ChinaNet之间的专线速率。第六,访问者的ISP(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向客户端开放的端口接入速率。第七,访问者计算机的配置,Modem的速率、电话线路的质量等。

2.客户端硬件的技术方案

客户端(Client)也称为用户端,是指与服务器相对应,为客户上网提供本地服务的计算机。除了一些只在本地运行的应用程序之外,一般安装在普通的客户机上,需要与服务端互相配合运行。随着Internet的发展,较常用的用户端包括如万维网使用的网页浏览器,收寄电子邮件时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以及即时通讯的客户端软件等。对于这一类应用程序,需要网络中有相应的服务器和服务程序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等等。

3.网络通信设备的技术方案

网络通信设备是指用于连接网络各子网、各节点的物理连接实体。网络通信设备种类繁多,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数量与类别与日俱增。常见的网络通信设备有: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卡、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从设备作用看,各网络通信设备在功能和技术上有较大的差异,部分设备在功能上有重叠,且在产品选择上存在着匹配和组合模式问题,因此,有必要关注网络通信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特色。

(1)中继器的技术方案

中继器是实现局域网互连的最简单设备,通过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协议的LAN,对同轴电缆中数据信号进行接收、放大、整形、转发等。要使中继器能够正确工作,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分支中的数据包和逻辑链路协议是相同的。但是,中继器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物理介质,并在各种物理介质中传输数据包。从产品使用看,中继器是扩展网络的最廉价的方法,当扩展网络的目的是要突破距离和结点的限制,并且连接的网络分支不会产生太多的数据流量,成本开支又不能太高时,就可以考虑选择中继器。但是,中继器没有隔离和过滤功能,它不能阻挡含有异常的数据包从一个分支传到另一个分支。因此,一个分支出现故障可能影响到其他的每一个网络分支。实际上,集线器本质是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又称为HUB。

(2)路由器的技术方案

路由器(Router)是在网络层实现多个网络互联的设备。路由器工作在OSI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包含有网络地址、连接信息、路径信息和发送代价等,通过在相对独立的网络中交换具体协议的信息来实现目标,可以在多个网络上交换和路由数据包。与网桥相比,路由器不但能过滤和分隔网络信息流、连接网络分支,还能访问数据包中更多的信息,并且可提高数据包的传输效率。一般来讲,路由表路由器比网桥慢,主要用于广域网或广域网与局域网的互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桥由器(Brouter)是网桥和路由器的合并功能产品。

(3)网桥的技术方案

网桥(Birdge)是在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不同网络互联的设备。网桥工作于OSI体系的数据链路层,具备中继器的功能和特性,不仅可以连接多种介质,还能连接不同的物理分支,如以太网和令牌网,能将数据包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送。网桥的典型应用是将局域网分段成子网,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瓶颈,这样的网桥叫“本地”桥。用于广域网上的网桥叫做“远地”桥。两种类型的网桥执行同样的功能,只是所用的网络接口不同。

(4)交换机的技术方案

交换机是一种第二层、多端口设备。交换机主要实现数据帧的转发、交换表(基于MAC地址)的建立和维护、减少冲突域和广播风暴等功能,能提供快速的线速交换,相当于多端口网桥。交换机能提供与集线器或网桥类似的功能,但拥有更多的先进性能,能够对任意两个端口进行临时连接。它包含一个交换矩阵或交换结构,能够迅速地连接端口或切断端口。与集线器不同的是,交换机仅将信息帧从一个端口传送到目标节点所在的其他端口,而不会向所有其他的端口广播。

(5)网关的技术方案

网关能实现在传输层及以上各层具有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的互联。网关实际上可用来指任何设备、系统或软件应用程序,其功能是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化成另一种格式。但是,网关并不会改变数据本身。例如:从技术角度来说,网关能够将数据从IPX网络传送到IP网络的路由器就是一个网关。同样地,能够在以太网和令牌网之间往返传输数据的解析型交换机也可被称为网关。网关能互联异类的网络。网关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用途是在局域网的微机和小型机或大型机之间作翻译。网关的典型应用是网络专用服务器。

(6)集线器的技术方案

集线器一般用于放大和再生信号,并将信号进行传发,主要作用是传输网络信号,在OSI的7层模型中处于物理层,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计算机通过一段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在集线器中数据被转送到所有端口。除了与计算机相连的端口之外,所有的集线器,都会有一个端口被指定为上行端口,用来将该集线器连接到其他的集线器以便形成更大的网络。集线器与中继器的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

4.网络传输介质的技术方案选择设计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线缆,是网络通信的重要物质基础。传输介质的性能对传输速率、通信的距离、可连接的网络节点数目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均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根据不同的通信要求,合理地选择传输介质。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等。

(1)双绞线的技术方案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最普通的传输介质,它由两根绝缘的金属导线扭在一起而成。通常还把若干对双绞线对(2对或4对),捆成一条电缆并以坚韧的护套包裹着,每对双绞线合并作一根通信线使用,以减少各对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双绞线分为有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外面环绕一圈金属屏蔽保护膜,可以减少信号传送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无屏蔽双绞线没有金属保护膜,对电磁干扰的敏感性较大,电气特性较差。

(2)同轴电缆的技术方案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是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共有四层,最内层是中心导体,从里往外,依次分为绝缘层、导体网和保护套。按带宽和用途来划分,同轴电缆可以分为基带和宽带。基带同轴电缆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将占用整个信道,在同一时间内基带同轴电缆仅能传送一种信号。宽带同轴电缆传送的是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这些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调制到各自不同的正弦载波频率上。

(3)光导纤维电缆的技术方案

光导纤维电缆(Optical Fiber)简称光纤电缆或光缆。光缆由纤芯、包层和护套层组成(见图5-5)。其中纤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包层由玻璃制成,护套由塑料制成。光纤通信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为几十兆至几千兆;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重量轻,体积小,安全保密性高;传输衰减极小。随着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光缆的使用日益普遍。

img15

图5-5 光导纤维电缆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营销渠道类别及模式_传统制造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研究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营销渠道类别及模式

在电子商务时代,营销渠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直接导致网络营销渠道的出现,从而对传统的营销渠道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直接体现是传统制造商可以从事网络直销,而零售商却要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威胁,被迫进行渠道改革,以增加自己的渠道竞争优势。网络销售商提供的新服务,以及制造商对各类型销售商的取舍决定了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渠道的类别及模式。

1.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模式

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是指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仍只保留单一的线下营销渠道,不进入网络销售渠道。对部分企业来说,传统分销渠道在当前价值更大,它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和传播产品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降低风险、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更能适应目前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没有货款结算和产品配送方面的麻烦。其营销渠道如图7-1所示:

img21

图7-1 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模式

尽管电子商务渠道有许多优势,但毕竟其发展时间较短,有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客户网络购物缺乏真实感、网络购物管理不够规范、网络市场对企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如技术、安全等)等,并且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因素,以及企业自身能力或目标市场需求等限制,传统渠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具备很大的存在价值,它能够弥补电子商务渠道的能力空白,与之实现优势互补。可见,企业在进行渠道选择时,不能也不应完全放弃传统渠道。

2.线上线下双轨营销渠道模式

线上线下双轨营销渠道是指传统制造商的双重渠道模式,即传统制造企业既使用传统线下营销渠道又使用网络营销渠道从事商品销售活动。对制造商而言,网络销售渠道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从而使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其渠道模式如图7-2所示。

img22

图7-2 制造商的线上线下双轨营销渠道模式

这种渠道模式下,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网络平台给制造企业提供了很多好处,除了可以缩减成本、领导时尚潮流、促销产品、及时的产品定购和订单处理外,特别是在原有渠道受阻的时候,它还可以作为产品线较宽及生产能力较强的企业新的产品流出通道。网络直销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一般制造企业可能担心网络直销会影响现有的分销网络关系,使渠道协调成本增加,特别是可能出现渠道冲突,或中间商退出等问题,这使得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格外谨慎。

3.单一的网上营销渠道模式

单一的网上营销渠道是指企业不进行线下销售,只进行网络渠道销售。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企业建立传统的分销网络需要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并须精心维护和管理。因此,很难想象让他们完全放弃这些努力的成果而从事完全在线销售,大部分企业会保留原来的渠道。但是,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并不一定有这样的顾虑,他们可以在公司成立时起,就直接采用电子商务渠道。如早期的戴尔公司就是运营这种模式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戴尔单一的网上营销渠道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因为没有零售商这一环节,产品可以从制造商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取消了二级价格差,使得制造商可以更低的价格向他的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如图7-3所示)第二,没有成品库存。戴尔公司的生产方式属于定制式,即只有消费者通过电话或戴尔的网站定制产品后,公司才开始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样就节省了许多库存及管理费用,同时也给顾客提供了高度个性化的服务。物流支持可靠性以及顾客服务质量趋于多样化,都可能成为决定这种运营模式成败的关键。

4.几种变化的营销渠道模式

图7-4的中间商鼠标加砖块渠道模式实质上是指传统的中间商建立的一种线上线下双轨营销渠道模式。

img23

图7-3 制造商的纯网络在线渠道模式

img24

图7-4 中间商的鼠标加砖块渠道模式

图7-5的中间商网络直销模式实质上是指传统中间商采取的一种网络直销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中间商有很强的渠道控制能力,它能够主宰整个渠道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在国外一些新兴领域已经出现了这种模式雏形。

img25

图7-5 中间商网络直销模式

总之,通过对以上几种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渠道模式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每种模式虽都有不足之处,但并不能成为否定其存在的理由,因为每种模式都有不同的公司在成功地使用并不断地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及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渠道结构以适应顾客日趋新异的消费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渠道成员只有不断地识别和研究这些渠道模式,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电子商务带给他们的影响并采取最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制度设计与制度实施_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

(三)制度设计与制度实施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融合并发挥作用,需要在一定制度安排下完成。制度设计与安排是保持家族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如图5-1所示。

img62

图5-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4个载体

1.职业经理人制度与员工行为

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中,人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判断管理制度中有无威胁的存在,而在于受影响的有关人员能否感同身受制度的力量,并由此建立信任感。例如,企业规定如果完不成定额,就会有某种形式的惩罚;如果员工在考核评价中经常处于落后的位置,就会影响到未来的晋升与工资水平。总之,如果员工的感觉是:“我们必须如何,不然的话,就会……”,这就是制度威胁感、紧迫感。管理制度之所以使员工感到威胁,和企业传统的管理控制系统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传统的系统下,存在各种各样的标准:成本控制标准、预算标准、工作绩效标准以及各种工作标准。这些标准本身就是压力,常常通过制度表达出来。在管理者看来,如果建立了压力结构,仍有不服从现象,那就只好进行制度改革来提高压力。此外,传统控制系统的责任制度往往是对员工没有达到标准的一套惩罚办法而已。所谓“责任”在这里就是“谁做错了什么”。然而,在威胁存在的情况下,员工总是运用高超的智慧来对抗管理制度,使之失效。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通常对问题采取反应式的管理措施,即设法制定一套“击不垮”的规章制度。即使这样的制度可以被设计出来,也必然耗费巨大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员工对抗制度的巨大力量本身,就是员工创造力的一种无谓的浪费。因为若能将其投入到工作中,所能带来的收效将是相当惊人的。

制定制度时需要考虑制度威胁可觉察性对主体行为人行为的影响。员工对管理制度威胁的“觉察”,还可以以“不诚实”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旦出现“不诚实的行为”,我们通常会发出“人太不可捉摸了”或“人太不老实了”的感叹,而不去理解员工不诚实的行为可能恰是他们感受到威胁和压力所致。因为如果我们能说“人在对抗规章制度”,就可以反过来说,“规章制度在对抗人”。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人的不诚实行为归咎于人格方面的特征,并因此而将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诚实的人,一类是不诚实的人。这种划分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任何情况下都透着不诚实,也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任何方面及细微之处都显露着诚实。但是这两种人都不正常,都同样犯了不能作正常自我调节的心理疾病。一个正常的人,一定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不诚实的表现。故我们不能以这种不诚实的表现来概括他们的人格。正确的看法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具有诚实的倾向,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表现为诚实。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特殊的文化规范和标准的影响下,会产生不诚实的行为。同样道理,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压力下,员工自然也会有不诚实的行为。如果我们将这种不诚实的行为归咎于员工的品格,那么我们就可能造成更大的威胁,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更多的不诚实。

2.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制度是主体行为人之间博弈的结果,是行为人选择的产物。那么怎么选择,选择什么,都与行为人的人性以及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有关。这些看法又会指导他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从而更偏好建立什么样的制度。然而,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其实并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而是从现实的利益博弈格局出发,去设计“活的游戏规则”,去设计“可以自动执行的制度”,即巧妙地借助当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将其合力的方向导向预定目标,自动自发地实现双方信任与合作的目标。家族企业成长的痛苦表现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管理人员充当企业的“消防队”,大多数时间用于“救火”;员工不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员工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的理解和认同;缺少称职和优秀的管理人员;大多数员工认为开会太拖沓而浪费时间;制订的计划或制度难以落实,很多事情没人做;不少人对自己在企业中的职位或岗位没有安全感;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但利润却没有起色。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4大类障碍:规范化管理障碍、领导力障碍、企业文化与员工队伍建设障碍、企业战略障碍。这一切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

3.结构博弈与制度贯彻

无论企业规模是大是小,制定相关制度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一家企业有好的制度,如何实施便成了根本性的问题。随着员工个体对自身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而持久的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系统的和谐与发展。由于员工是无序个体,倘若企业的主体无法诱导个体产生有序的动力,企业内部就不会协调。在宁波各行各业的家族企业(民营企业)中,不乏管理成功的企业或成功的管理经验,这些企业是如何贯彻管理制度的呢?

[案例5-6]

吉利汽车“问题解决票”制度

吉利汽车推行“问题解决票”制度。“问题解决票”是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7]开展的一项管理新举措,指的是一线员工在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后,以填写“问题解决票”这一书面形式,向管理者和职能服务部门提出解决需求,由管理者和职能服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解决,一线员工出题,管理干部解题,并由问题提出员工确认解决效果。企业对“问题解决票”持“多多益善”的态度。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这样评价“问题解决票”的作用:“没有问题是坏事,回避问题是蠢事,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员工们的“问题解决票”提出的主要是设备管理类和技术质量类方面的问题,少数是后勤服务、职工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对员工提出的问题,所有的公司领导和管理部门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沟通和答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公司专门制定了《问题解决票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流程和激励措施,保证一线员工提出的问题能得到根本解决。管理部门和管理干部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解决票”,没有及时解决或没有解决好,员工不满意,第一次给予经济处罚,第二次就要下岗了。从2009年该公司开始推行“问题解决票”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因此而下岗。2009年“问题解决票”开始推行的当年,吉利汽车公司员工共提出有效问题4786条,其中到期问题解决效果很好的有2710条,问题解决有效果的1934条,问题解决率达到了97%。2010年,员工共提出有效“问题解决票”12391票,同比增长158. 9%,问题解决率达到了98%。“问题解决票”等管理举措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果,使得吉利汽车公司的生产效率由5年前的每4分钟下线一台车提高到每2分半钟下线一台车,生产成本每年下降10%以上。产品质量的提升十分明显,平均单车索赔金额每年下降20%,千车故障率每年下降50%。公司严格落实《问题解决票管理办法》中的激励措施,及时履行奖励承诺。吉利公司涂装分厂普通员工陈俊杰提出两张“问题解决票”很快就有了圆满的答复,方案实施为公司创造效益7万多元,自己也获得了600元的奖励。

吉利汽车“问题解决票”制度体现的是干部为员工服务、职能部门为生产一线部门服务的思想。思想就是一种期望达到的目标,而将目标转化为制度设计要素,就是制度设计通常采取的有效逻辑。制度设计就是改变博弈规则,使行为人选择策略的行为效果和想要达到的目的一致。以上案例就形象地反映了管理制度的结构变化引起博弈主体行为人行动变化的过程。结构博弈实质就是主体人地位的博弈,博弈地位取决于参与方博弈纬度[8]中博弈的能力,在博弈地位展现的过程中,博弈地位越高的一方的实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本案例中,“问题解决票”制度与传统的问题解决制度相比就有很大改进,虽然都是采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但却改变了制度双方主体行为人的博弈地位,员工的制度行为权得到大大提高(一线员工出题,管理干部解题,并由提出者确认解决效果),参与制度贯彻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再加上实施办法、奖励制度、管理流程以及领导制度等相应管理制度的推出与执行,构成了该制度完善的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员工需要物质回报,也需要精神回报,且具有越来越比物质回报要求更高的趋势。“问题解决票”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搭建了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平等对话的平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员工围着领导转”的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沟通制度,实践证明取得了明显效果。虽然在执行该制度时,有一些员工利益受到影响(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因执行不力而遭受经济处罚,甚至下岗)。因此,制度设计必须考虑制度博弈行为主体双方或多方的实力结构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作用,同时,在制度面前,管理者需要通过亲自作出关心和信任的表率,才可能激发员工的合作意愿和相互信任。

[案例5-7]

宁波AD[9]公司EAP制度:让员工快乐工作

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凭借严格的内部管理和高标准的质量意识,AD公司已从一家新兴企业发展成为宁波包装行业的新秀。目前产值1.2亿元,员工近200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宁波市包装行业20强企业、宁波市最具成长型企业,2010年年初迈入出口包装领域,获得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质量许可证。公司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承受的经济、家庭、生活与工作方面的压力较大,不仅影响到员工的幸福感,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引进并推行先进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制度。EAP即“员工帮助计划”,或称为“员工心理支持行动”,是解决企业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2011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90%以上的企业采用了这一方法。公司提出EAP的制度,出台《深化员工心理支持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五大举措”,积极关心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心理健康,全面深化开展员工心理支持行动,让员工快乐工作,将员工心理支持行动打造成为“关爱文化落地的载体、员工心灵和谐的家园、公司健康发展的支撑”。“五大举措”主要内容包括:成立互助互帮爱心基金会;成立心理疏导室,开设员工心理咨询热线[10],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组织野外素拓训练,分享感悟,快乐成长;建立“企业图书馆”、“企业网吧”、由省劳动模范主持的“员工心理辅导谈心室”以及棋牌室等活动场所,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外聘舞蹈教师开展舞蹈培训,教员工跳现代舞,帮助员工舒缓压力,放飞心情。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管理制度都会使员工感到威胁和紧张,也可以如EAP制度这样轻松活泼,充满人情关怀。管理制度也不能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管理制度博弈双方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家族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劳动买卖关系。AD公司一贯注重员工情感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给他们提供和谐宽松、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参与意识和归属欲望增强,员工组织承诺提高,离职率大大降低。在别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面临“用工荒”的时候,该企业的管理制度设计以及实施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每家企业都会说,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宝贵资源,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却又常常被遗忘,或者在决策时将其置于最不重要的位置。员工是企业第一财富,没有理由不让员工快乐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地将员工心理支持行动打造成为一系列关爱文化和制度落地的载体、员工心灵和谐的家园、公司健康发展的支撑。尊重人才,就是维系人心,是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效果的明显途径。拥有健康的人力资本,是家族企业实现卓越的有效路径。推行EAP,企业高层认可最关键,该公司“六项举措”每一项都是以人为本,既务实又创新,制度的每一条款都从员工的实际感受出发,关注员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将关爱文化和制度有效落实。

从制度经济学的逻辑来分析以上案例中管理制度的设计与落实,事实上,该公司推行EAP制度,不是赶潮流,而是劳动密集型中小家族企业一次一次面临“用工荒”困境后的博弈策略,也充分体现了建立员工情感承诺维度干预机制的重要现实意义。这种干预是新时期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博弈的必然行为。内生的制度会促进制度的演变过程。因此,制度博弈是动态演化的,演变过程和结果会受到先前制度的影响。

[案例5-8]

东方日升:温情“家文化”打造和谐“员企关系”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专业供应商。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镇塔山工业园区,是一家家族绝对控股(家族股份占49. 21%)的上市企业。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3. 7亿元,利润总额3. 2亿元。2010年9月,公司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18)。2009年荣获“宁波创新企业”称号和2009年宁波百强企业。公司创始人林海峰荣获“2009年宁波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称号。

公司共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外来员工占了90%左右,绝大部分中层经理或业务主管是20~30岁的年轻人。考虑到外来员工占绝大部分,公司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努力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生活相对困难的职工建立了档案,在其有困难时献爱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2009年东方日升成立了宁海首家“企业和谐促进会”,并被评为宁波市和谐企业。

东方日升以富有人情味的“文”,感化员工心里之“结”。外地大学毕业生一来到这家企业,就会被公司严格而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所吸引,从而消除了隔膜,建立了信任感,并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纷纷决定留下来长久发展。公司每年投入几十万元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以及员工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提升工程,使员工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文关怀,信任关系更加牢固。因此,该企业从没有遇到“用工荒”的困扰,企业效益增长迅速。

企业要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关键。这对于处于发展期、需要大量人才的家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2004年刚到宁波工作,笔者看到宁波地区的家族企业员工挣钱不多,但却很少为了利益而频繁离职,这主要是得益于宁波地区的行政环境和企业环境,宁波在“依法行政、规范经营”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家族企业虽然对引进高层职业经理人心存顾虑,但与国有企业等企业用人形式相比,中层管理以下岗位更能不拘一格用人才,家族企业管理者更趋年轻化。

东方日升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这是宁波地区家族企业的一个缩影或趋势,许多成长中的家族企业纷纷通过各种人性化的制度,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以更好地“留住”人才。例如家族上市企业东方日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的设计与贯彻落实,使企业整体竞争力逐步提高,促进企业发展快速,实现了共赢目标。

[案例5-9]

宁波SS公司40辆豪车重奖职业经理人

每当年末,许多家族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奖励五花八门,有年货、购物卡、免费旅游、Macbook笔记本电脑、手机Iphone4等,但你听说过一家公司在2010年的年会上奖励职业经理人40辆豪车吗?2010年年末,宁波SS公司在杭州包下黄龙体育馆,办了一场盛大的年会,出席年会的有来自总部的中高层经理以及全国各地经销区域的主管经理和职员共计1万多人,他们身着正装,凭印有防伪码入场券进场。最让人震撼的是,该公司的奖品是40辆豪车。开年会当天,40辆豪车依次停在黄龙体育中心的场馆外:26辆奔驰,14辆宝马,引来很多路人的围观。每辆车价值在40多万元,奖给业绩优秀的主管经理或少数金牌业务员,每人一辆。当金光闪耀的豪车钥匙交到得奖者的手中时,全场的气氛沸腾了。这次年会的奖品高达1600万元,加上职员吃住及晚会演出等700万元,一共花掉2300万元。

如此重奖为哪般?SS公司身为职业经理人的一位副总认为:年会搞得这么大,是有明显效果的,招人不如留人嘛,留人不如留心嘛。重奖不仅可以激励并留住贡献突出的优秀经理人,还可以让其他经理人获得精神上的动力,让他们在见证别人物质收获的同时,也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这份荣誉。

东亚经济走势分析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年)

(三)东亚经济走势分析

自1998年以来,东亚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9%和3.7%,而东亚新兴经济体[1]的增速却达到了8.7%和7.3%,其中,东亚发展中国家更是创造了10年来的最高增速10.2%(2007年),给1998年金融危机10来的东亚持续改善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2008年年初大多数东亚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

东亚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无法脱离全球经济的总体形势。今年以来,受次贷危机演化发展的影响,东亚国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未来走势可能出现分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1月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修正报告,大幅下调了对明年全球各经济体的增长预测,并预计2009年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0.2%,韩国经济增长率将回落到3.5%,[2]东盟各国经济增长率则由2008年的4.7%降至2009年的3.3%。[3]亚洲开发银行(ADB)在9月16日公布的《2008亚洲发展展望更新》报告中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势头有所减弱,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到7.5%,2009年将进一步放缓到7.2%。鉴于亚洲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亚行将在11月下调亚洲经济体中长期增速预测。

可以预计,2009年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在动荡中继续下行,东亚也会出现明显的经济减速。但和发达经济体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东亚经济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便在金融风暴的狂潮中,IMF的最新预测报告中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今明两年仍有8.3%和7.1%。世界经济到2009年下半年会出现复苏迹象,而包括东亚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亚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亚洲能够经受住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尽管近来亚洲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速放缓现象,经济形势还会进一步恶化,但今天的亚洲和10年前的亚洲不可同日而语,它的坚韧性可以使它经受住外部冲击。

这主要归功于目前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一是今天的东亚经济体具有更好的外部条件及大量的外汇储备,金融状况相对稳健,对缓解来自外部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二是东亚各国政府和央行及时联手干预,金融危机引发商业银行大面积危机的传导机制已被阻隔,从而降低了金融危机经由商业银行渠道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发生严重危机的可能性,但金融危机对东亚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三是近期能源、国际大宗产品包括铁矿石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全面回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运行中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压力,明显缓解通胀压力;四是东亚贸易模式逐渐发生调整,从简单地依赖美国和欧洲、日本市场,向欧美、日本和中国“三足市场”转变。贸易多元化成为东盟国家规避风险的关键。即使现在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对东亚的出口和经济的影响也会比几年前小得多。[4]

1.日本的经济形势

从数据上看,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势头已改变。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了1.2%和0.7%,[5]分别比前年同期回落2.0个和1.1个百分点,从而打破了自2002年2月开始的日本经济基本面明显改善、整体经济纳入良性循环的增长格局。日本央行在10月31日发表的经济形势展望报告预测,在2009年3月31日结束的2008财政年度里,日本经济将增长0.1%,增速大大低于此前预计的1.2%。与此同时,2009财年,日本经济将增长0.6%,也大大低于此前预测的1.5%。不过,日本央行预计,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持续到2009财年前,此后将出现复苏,到2010财年有望增长1.7%。

国际金融动荡对日本的最大影响是,日元急剧升值使出口企业的成本上升,直接挤压了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减少了设备投资,进而对日本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日元兑美元上涨14%,仅10月,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上涨11.2%,创1970年日本央行推出该指数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处于13年来最高位,美元对日元最高已达到1比90.89。据日本索尼公司10月24日的财务分析,公司2008财年营业利润同比将大幅减少58%。而且,由于受信贷紧缩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日本国内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已降至近8年来的最低水平),日本中小企业当前举步维艰,9月企业破产数量同比大幅增长34.4%。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指出,因经济形势恶化,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如果政府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贷款,那么日本经济状况将进一步恶化。2007年日本的设备投资出现负增长0.1%,2008年这一趋势急剧加剧,负增长2.0%,而到2009年将进一步回落至负增长1.2%;出口增长率从2007年的9.5%大幅下挫至1.6%,2009年将进一步减缓至-0.1%。

在企业出口、盈利萎缩的同时,日本的内需也受到严峻考验。消费者物价指数今年将达到1.6%,为10年来的最高点,不过,根据日本内阁府《国民经济计算》,2009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回落到0.8%。消费物价上涨对消费开支带来了巨大压力。日本个人消费增长从2007年的1.4%将回落到2008年的0.5%,2009年可能上升到0.7%。

从日本的经济走势看,经济下行风险较大,而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轻。在2009年前半期日本经济仍将低迷,直至2009年后半年随着海外经济的复苏增长率才能逐步提升,而日本2008年的物价涨幅约为1.5%,2009年将稳定在0%左右。

2.韩国的经济形势

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经济的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为8%(1970—1996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平均5%~6%,但仍快于一般的OECD国家,与我国台湾地区并驾齐驱。今年上半年韩国还实现了5.3%的增长,但到第三季度却出现明显放缓,仅增长0.6%的增幅,为过去4年来的最低增幅。[6]

韩国目前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亚洲经济体之一,今年以来韩国的股市下跌38%,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也下跌30%。美元短缺已经导致韩元的币值在今年下跌1/3。截至6月底的外债总额也有大幅增长,目前高达3990亿美元,而其外汇储备只有2100亿美元,总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90%,2007年这一比例为145.8%、2006年为108.8%、2005年为89.3%。韩国外债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仅为23.7%迅速上升为2007年的40.9%。与1997年的情况相似,现在外部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韩国,对韩国的银行系统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穆迪的报告,[7]韩国2008年的名义GDP为10176亿美元,外债为3990亿美元(见表2),外债占GDP的比例为39.25%。短期外债(一年之内到期)占总外债的比例为40.2%,约为1600亿美元。

表2 韩国近年外债总量 (单位:亿美元)

img28

资料来源:信贷评级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报告。

虽然韩国的金融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但韩国不太可能重陷1997年的金融危机,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冰岛。因为韩国一直谨慎执行财政政策,拥有相对稳定的政府财政收支等有利因素。韩国GDP目前高居世界第11位,经济实力远高于冰岛,而困难则比冰岛要低得多。韩国外债对GDP比例是40%,冰岛负债总额是GDP的9倍;韩国主要几家银行的韩元仍是净流入,并未再现1997年金融危机时的存款大量流失景象,但冰岛几家主要银行突然之间就沦落到被挂牌拍卖的境地;韩元的疲软有助于促进该国的出口,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也给韩国带来2008年第四季度经常性账户可能转为盈余的希望。

另外,韩国政府继10月19日实施1300亿美元(包括为国内银行外债提供1000亿美元担保、向银行和出口商提供300亿美元资金以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并拨款7.5亿美元援助中小企业)支援金融产业后,于11月3日再次提出一项财政刺激方案,计划2009年减税和新增一些单位支出14万亿韩元(约合110亿美元),以抵御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韩国央行10月27日又大幅降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4.25%。一系列避免经济金融衰退冲击的措施,保证2009年韩国经济能够实现3.6%增长,[8]但明显低于政府5%的目标。

2009年韩国的对外经济条件相比2008年有所恶化,内需很难恢复,出口增长放慢,预计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但经常项目收支有望转亏为盈,物价上涨压力减弱,韩元兑美元汇率有望稳定在1040韩元兑换1美元水平。

3.东盟的经济形势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目前有10个成员国,为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开始学会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金融和企业部门的综合改革,并保留外向型策略。正是这种10年来在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改革方面的推动,使当年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东盟国家在为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迅速崛起。

目前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金融部门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随着欧美市场购买力收缩,出口拉动型东盟经济体必将受到影响。一些国际机构下调了2008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亚洲开发银行2008年4月发表的报告将2008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5.7%,日本综合研究所11月的经济增长预测更是下调到4.7%,2009年为3.3%。

表3 东盟国家经济预测 (单位:%)

img29

资料来源:日本国际金融情报中心,http://www.jcif.or.jp。

从2008年上半年情况看,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继续保持高增长,而菲律宾因实质所得减少导致个人消费减速增长。越南8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8.3%,9月份仍居高位27.9%,10月份放缓至26.7%,但仍是亚洲通货膨胀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通货膨胀高企,越南还是吸引到创纪录的海外直接投资(FDI),今年1—10月,到10月22日,承诺的FDI达到583亿美元(880亿新元),是去年同期的近6倍。[9]泰国则因政局不稳导致内需疲软,经济低迷。目前来看,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有很大可能拖累东盟各国经济也放缓。

物价方面,东盟国家从2007年开始就大幅上升,其中越南为最。2008年5月以来,以越南、泰国为首,股市汇市急剧下挫,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越南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的走势、东亚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本报告认为东亚能够经受住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2008年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回落,且将在2009年上半年降至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而后在2009年后半期经济有望恢复增长态势和物价稳定(见表4)。

表4 全球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img30

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年)

(一)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

1.“先抑后扬”的增长轨迹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基本结束了前期加速下滑的势头,进入由衰退走向复苏的转折阶段。

第一季度,承接200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大衰退,全球经济继续探底。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幅衰退(见图1)。美国GDP调整后环比折年率下降6.4%,较2008年四季度降幅增加1个百分点,日本GDP也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而环比增长年率由前一季度的-11.5%降至-12.5%,创下1995年该数据公布以来最大跌幅。欧元区和英国2009年第一季度GDP均大幅萎缩9.6%。第二季度,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开始经济回升。美国6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0.6%,较5月增加0.1个百分点,呈现5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领先指标方面,LEI综合指标4~5月连续2个月回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半年连续6个月回升;房地产市场方面,6月住房成交582千套,环比上升3.6%,新房开工563千套,上升8.7%,呈现自2008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目前除失业率(失业率是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以外的各项经济指标观察,可以判断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后触底,并逐步呈现企稳回暖态势。

img40

图1 2008—2009年主要国家GDP增长态势(%)

进入三季度后,主要经济体回升明显,美国GDP出人意料地上升了2.8%,日本经济明显回升,多数欧盟国家也出现回升(见表1),世界经济基本上被确认见底回升。2009年11月1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全球经济前景展望报告》,报告对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明显好转。其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出现1.7%的萎缩。而据IMF预计,四季度世界经济将同比增长0.7%,全年萎缩1.1%。

表1 全球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 (单位:%)

img41

注:中国数据为上年同期比,其他国家数据为前期比年率。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月例经济报告——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1月20日。

2.新兴市场经济回升明显强于美国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亚洲经济领先于发达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步入温和复苏。2009年11月19日,OECD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展望报告》认为,亚洲地区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快于欧美地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中国经济在上半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第二季度回升,第三季度增长率超过8%,为世界瞩目。印度、巴西等国回升势头也较强劲,印度经济受金融危机相对较小,经济保持较平衡增长,而巴西2009年第二季度结束连续两季的下降,GDP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9%。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相对较弱,但5月份和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正增长,第三季度也止跌回升。第二季度韩国经济触底反弹,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美国在2008年三季度经济率先萎缩,冲击整个世界经济。但美国在二季度即出现止跌回升,除失业率外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经合组织预计2009年美国经济将萎缩2.5%,好于上半年的预测,并认为美国在2010年会实现2.5%的增长。

日本经济受冲击大,但第三季度回升势力不弱于美国。经合组织调高对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2009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5.3%的萎缩,好于此前预计的6.8%,而2010年日本经济将实现1.8%的增长。

欧盟虽然经济下滑时间迟于美国,但去年年底与今年第一季度降幅却大于美国,经济回升也慢于美国,第三季度由收缩转为增长。其较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依赖出口、企业依赖金融信贷等,被认为是障碍其复苏力度的重要因素。但欧盟各经济体第三季度开始普遍出现回升,经合组织也上调对欧元区经济的增长预期,预计2009年欧元区经济将出现4%的萎缩,2010年实现0.9%的增长。

IMF上半年曾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6%,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整体收缩3.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1.5%。但第三季无论是IMF还是世界银行均表现出谨慎乐观,已向上修正预测数据。从各主要经济体的情况来看,美国有望在下半年先于欧盟、日本摆脱经济衰退,日本经济有望于年末企稳,欧洲经济复苏时点将出现在2010年上半年。总的来看,美国经济复苏仍是对全球经济复苏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以中印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3.无就业的经济复苏影响回升力度

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2.8%,零售指标、道琼斯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等众多指标均转好。但直到10月,美国的失业率仍高达10%,较之金融危机前的4%不但未见下降,反而恶化(见图2)。根据OECD在11月份的预计,到2011年,美国的失业率仍会高达11%。当然,据分析其中有着美国政府救助加强、工资下降等造成的部分自愿失业者的因素,但经济回升并没有带来就业相应增长的特点极为明显。这种结果有悖于经济学常识。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重组与劳动组合的优化、汽车等产业复苏吸纳就业有限、劳动就业集中的一般服务业回升较慢、政府救市资金大量被用于填补银行与巨头企业的亏损等。

img42

图2 2008—2009年美国失业率情况(%)

与此类似,欧盟、日本的经济复苏也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预计2009年发达经济国家的失业率将达8.2%,远高于2008年的5.8%。显然,经济回升如果没有带动就业增长,将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对未来经济复苏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4.美国房市企稳,但尚需有实质性改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界定,本轮金融危机的演化可分为危机早期阶段(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15日)、信心危机阶段(2008年9月15日至2008年10月末)和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溢出阶段(2008年10月末至今)。从最新演化态势来看,由于各国大规模救市措施逐步生效,金融机构已经渡过了生存性危机,金融市场呈现企稳迹象,第二波金融海啸的隐患基本解除。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房市泡沫破灭是导致本轮危机的直接原因,因此,美国房价企稳对于金融危机结束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世界经济真正复苏与金融系统稳定取决于美国房市。

美国房价在本轮经济大调整中已经下跌了30%,与历次重大金融危机中房价平均下跌35%的幅度接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美国房价将在2009年第四季度企稳,这也是判断本轮金融危机见底的重要依据。进入10月份后,美国房价确实企稳,但中小银行的破产潮仍在持续。

美国实业经济学协会(NABE)10月初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顶级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持续近两年的衰退终于结束,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预计,就业、信贷或住房领域在未来数月内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善。

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年)

(五)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当前制约农村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不高。有近80%的农村居民认为制约消费的因素是收入不够高,认为交通不方便的占8.5%,认为水电设施限制的仅占3.4%,认为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占11.7%(见表7)。

表7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单位:%)

img102

收入预期的下降是直接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收入预期是指农村居民对可支配收入的事前估计和判断。主要受务工收入不稳定、农产品价格下降、经商服务业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见表8),本次调查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普遍下降。特别是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严峻,2008年全省GDP增长10.1%,增幅较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认为2009年农村居民预期收入基本与2008年持平(42.2%)和略有下降(26.8%)的最多,这必然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见表9)。

表8 影响收入的主要原因 (单位:%)

img103

表9 农村居民收入预期 (单位:%)

img104

同时,消费环境不理想也是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价格往往是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主要条件,这就为不法商贩在农村市场推销质次价低的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全国70%左右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在农村。又由于农村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农村一些耐用消费品维修困难,维修费用高。许多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本领和维权意识不强,购买商品不知道索要票据,一旦出现问题售后服务和投诉都成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增长。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的占37.6%,假冒伪劣问题严重的占37.5%,售后服务不完善占23.4%,买东西不方便也占22.8%(见表10)。

表10 农村消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单位:%)

img105

调查结果显示,收入显著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如在家电拥有率、家电层次以及居住需求、住房支出等都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年)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发达国家以通信、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全部服务业的50%,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到服务业(见表1)。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在36.8万亿美元左右,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部分发达国家超过7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例,金融、信息、保险、房地产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1/3。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表1 美国等五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单位:%)

img200

续表

img201

资料来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

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服务业的支柱(见表2)。这些行业领域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代表着服务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全球信息服务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23%,2005年全球信息服务业规模高达6390亿美元。普华永道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德勤的咨询业务总收入中有25%来自信息技术咨询;毕马威信息咨询业务创造的收入已超过总收入的一半。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已接近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服务业总量的70%,约占美国GDP的48%。信息、金融、专业服务、商务服务和教育培训等主要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5.76%增至2006年的24.87%。其中,美国的信息服务业2000—2005年期间增长32.15%,是美国GDP的2倍多,2006年美国信息服务业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就业人数达320万人;1992—2006年间,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也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

表2 美国等五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 (单位:%)

img202

资料来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

2.服务外包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将商务业务、研究开发、咨询分析、顾客服务等生产性价值链的一些业务外包给专门的服务供应商来完成。近年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劲发展,推动着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更多地转向生产性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外包正在成为外包业务的核心,外包业务主要包括商务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设计、研发设计、财务管理、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后台服务、客户交易以及专业服务等。据有关机构估测,2006年全球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2002年IBM成功并购普华永道,IBM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包公司,其外包业务从1993年的“0”到现在的200多亿美元。

从外包涉及的行业看,软件、金融等行业的外包发展尤为突出。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印度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70%,占有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90%以上的份额;英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达166亿英镑,其中软件外包的比重超过50%,且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53.56%。金融外包的范围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主要发包市场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估计,到2010年金融离岸外包市场产值将达到4000亿美元,占整个金融服务业总产值的20%。

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态势日益明显

全球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生产网络和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专业人才进行产品研发、广告、保险、会计、法律服务和运输储存等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的需求。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越落后。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与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日益融合使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将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进入或兼并生产性服务业整合原有业务。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下属财务公司GE Capital进入金融业,为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2004年GE Capital利润达到29.1亿美元,占GE全部利润的80%;惠普公司(HP)通过兼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4.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应用,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目前,世界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大。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美国研发投资额占世界的45%,其中大部分投入到软件业。美国研发投入最多的10家公司中的5家是IT和软件公司。英特尔2002年研发投入40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2%。英国2002年服务业科研投资总额达25亿英镑,其中银行、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科研投资总额达3.6亿英镑,增长了36%。

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生了一批对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例如,数字音视频领域,创毅视讯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颗符合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从而实现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系列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数字出版领域,书生公司的UOML标准实现了信息技术的飞跃,得到Sun、IBM、Google、富士通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认可。

商业模式创新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百度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新浪和搜狐的门户网站模式、ebay的电子商务模式、慧聪的IT资讯和商情信息服务提供商模式等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巨大成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案例非常多,如北京空中网公司,开辟了手机的宽带时代,为手机用户提供基于2.5G技术的彩信、互动娱乐等无线数据内容和应用服务,依靠这种商业模式,空中网成为中国最大的彩信服务提供商,在2005年年底德勤评选出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中名列第一。

5.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得到充分发展。在产业分工细化的同时,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并延长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见图1)。无论是IBM、HP等大公司的成功转型,还是小型企业的异军突起,都必须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例如,网络电视(IPTV)是一种基于宽带互联网与宽带接入,以机顶盒或其他具有视频编解码能力的数字化设备作为终端,通过聚合SP的各种流媒体服务内容和增值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IPTV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节目运营商,通过IPTV宽带业务应用平台整合,利用IP承载网传送到用户。因此IPTV产业链涉及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宽带网络运营商、内容运营商、传统内容提供商、增值内容提供商、芯片及其他技术供应商、终端厂商,等等,IPTV产业链的各环节脱胎于原来的IT、通信、娱乐等不同行业。

img203

图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示意图

6.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内部结构升级趋势

全球经济分工的深化带动了对全球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于是服务在商品生产体系内部展开。与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关的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等需求带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分工深化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从而导致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逐渐强化,并在专业分工基础上日趋独立化,推动了诸如管理咨询广告研发和会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服务业一方面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进步或信息来实现。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使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也在“知识化”和“信息化”,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服务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趋势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西方国家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现象的窘境后,利用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有研究表明,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的国家,其国民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得到增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服务化”实际是“知识化”或“信息化”。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色模式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年)

(三)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色模式

在浙江经济发展中,伴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与企业规模扩大、跨行业跨领域发展需求的增加,使得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等方式,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部分制造企业实现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当前,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升级,以制造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始成为较为成功的模式。浙江目前较为成功的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发展路径和典型模式主要有四种。

1.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传化物流模式”

以传化集团的物流业发展为代表,这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传化集团从1997年开始涉足物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形成由“传化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基地投资、建设、管理,浙江传化物流基地、苏州传化物流基地、成都传化物流基地等多个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协同运营的企业组团。传化物流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也得到了行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先后被评为“国家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5A级物流企业(浙江省唯一一家5A级物流企业)”,并成为“中国首家ITC师资培训基地”。

传化公路港物流定位于“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在“与您共同成就事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指导下,致力于整合“物流服务、物流载体、管理服务和物流需求”四大资源,为众多物流企业提供“信息交易、商务配套和物业”等系统服务(见图2)。

img204

图2 传化物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

2.依托制造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的“绿城设计模式”

大型制造企业积极发展各类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业务,向服务业渗透和转型,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作业管理从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服务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为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以绿城设计为代表,从房产建筑销售,开始剥离建筑设计服务业,绿城设计以“追求精品,追求卓越”为管理理念,以“优质设计,竭诚服务”为工作宗旨,不断努力创新,为社会进步和城市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绿城设计包括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由建设部批准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和市政公用(风景园林)设计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公司成立7年多来已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有设计人员6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14人,一级注册结构师6人,拥有工种配套完整的组织结构,设计力量雄厚。公司软硬件条件优越,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一应俱全,已实现设计流程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组建于1997年(原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部),2004年9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公司下设杭州及余姚两个分部。公司力图以自身良好的专业人员架构为基础,为社会提供总图规划设计以及居住类建筑、商业类建筑、教育类建筑及医疗类建筑的高品质的专业服务。公司在长期的执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服务方面的经验,同时,与国内外优秀的相关咨询及设计服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因而具备了为客户提供项目前期策划和项目的相关专业设计服务(包括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综合咨询服务的能力,帮助客户寻求项目的准确定位,以及通过整合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的最终品质。

3.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的“淘宝模式”

电子商务型模式,包括B2B模式和B2C模式。B2B模式的阿里巴巴、网盛科技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上市企业。阿里巴巴国际网站目前拥有近350万个企业会员,其中外贸出口企业289万家,外贸企业实现200亿美元的出口额,推动中小企业出口业务的发展;其中文网站目前拥有2100万个企业会员,单日最高浏览量5500万次。网盛科技是国内最大的垂直专业网站开发商,创建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国际纺织网、中国医药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的专业网站,开创了独有的“小门户+联盟”的行业网站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化工网建有8万个供应商数据库、100万条化工产品记录数据库、10万个常用化工产品链数据库和300个化工专家数据库,每天信息更新量达6000余条;拥有注册会员20万个,其中缴费会员8200个,日访问量近百万人次,为降低化工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化工行业整体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B2C模式指生活与消费型企业,从最初的销售商品向服务型转变,如消费品行业的祐康与博库等。杭州祐康电子商务以杭州市民为服务对象,以日用消费品为主要营销内容,通过“96188”电子商务体系,把语音平台、网站、连锁店、商品配送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网上下订单、网下便利连锁店提货或配送的方式,把电子商务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最快只需30分钟。2007年年末网站拥有注册会员42万,全年销售额2.7亿元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所属的博库书城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运行博库购书网,依托全国各大卖场、全省80余家连锁新华书店,通过集团强大的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在网上向广大用户提供超过60万册图书、音像制品信息检索预订,2007年网上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

4.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的“美特斯·邦威模式”

伴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和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工制造环节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在此背景下,如雅戈尔、美邦服饰许多知名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链重组,逐渐将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加工制造转向诸如提供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品牌维护、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美特斯·邦威”最初由1992年的生产制造业积累的400万元原始资本开始,其后将生产加工环节外包,美邦服饰先后与广东、上海等地数百家服装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年产系列休闲服5000多万件的强大产能为定牌生产。截至2008年3月31日,公司共有登记在册面料供应商96家、辅料供应商84家,成衣厂310家。其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凭借外包生产、特许加盟相结合的独特经营模式,“美特斯·邦威”迅速发展为中国休闲服饰知名品牌的同时,实现高增长与高盈利。除品牌设计、维护与渠道建设外,美邦服饰在物流配送环节也投入大量资金,改造或新建多个区域性物流中心,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_浙江渔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

关于竞争力的理论模型有很多,本节重点介绍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亚拉威的竞争力理论模型、Dong‐Sung Cho等的九因素模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工业竞争力模型,因为这些模型对渔业竞争力研究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一)基本内容

迈克尔·波特,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被誉为当代全球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他将产业经济学和企业战略管理两大研究领域结合起来,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发表了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并以此为标志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力图揭示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键区别,“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才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8]

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本书中指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如图2‐2所示),这五种作用力综合起来决定着该产业的最终盈利能力。对不同的产业而言,这些作用力的强度不同,因此导致产业的盈利能力也不相同。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三种企业发展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并论述了企业如何在实践中创造和保持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问题。

img2

图2‐2 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力

1990年,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研究考察许多国家特定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等四个关键因素和机会、政府行为两个辅助因素,这六个因素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如图2‐3所示)。波特还认为,由以上六个因素所构成的竞争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或是否处于优势地位。其中,除了机会因素可以被视为外生变量,其他的因素之间都是互动的,即每一个因素都能够强化或者削弱其他因素的表现。

img3

图2‐3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以下将对“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的含义及其在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产业的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一般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竞争力的创造不仅与生产要素的数量有关,还与生产要素的质量有关。也就是说,竞争能力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被应用时所发挥的效率与效能。

波特根据生产要素的性质与作用对其进行了两种形式的划分。第一种划分方式是将其分为初级生产要素(basic factor)和高级生产要素(advanced factor),其中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与半技术劳动力、融资等。一般情况下,这类生产要素只需要被动地继承或者通过简单的投资就能拥有;高级生产要素的取得则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进行大量而持续的投资,主要包括现代化通信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初级生产要素在产业竞争力的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不断降低,而高级生产要素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产业或企业若要以独特的产品或生产技术创造高层次的竞争力,则必须要借助高级生产要素。但是,因为创造高级生产要素必须要以初级生产要素为基础,所以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依然是竞争力塑造的基础。

生产要素的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它们的专业化程度划分为一般性生产要素(又称为通用要素,generalized factor)和专业型要素(special‐ized factor)。一般性生产要素包括公路系统、资本、受过大学教育的员工等,它们可以被用于任何一种产业;而专业型要素则是指特殊技术人才、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专门针对特定产业的投资而形成的资产等。建立在专业型要素上的产业竞争力比建立在一般性要素上的产业竞争力更为持久,但是专业型要素的投资风险也更高。波特认为,在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高级要素和专业型要素的重要性要比初级要素和一般性要素大得多。

2.需求条件

按照波特的观点,这一关键要素主要是指本国市场需求的特征。在任何一种产业中,本国市场对竞争力的形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波特认为,这种影响不仅来自显而易见的规模经济,而且,就产业竞争力的形成而言,国内市场的素质比其规模更重要得多。具体来说,本国市场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本国市场的性质。本国市场的性质首先包括本国的主力需求在整个国际市场细分结构中的位置,因为市场需求结构可以被细分为多个不同层次。如果一国对某一产业的主力需求有别于其他国家,则只要集中力量发展这一需求所在的产业环节,不论这个产业环节在整个产业中是否占有重要地位,都可以形成该国在这一特定产业环节上的竞争力。其次,如果本国市场拥有一批对产品和服务既内行又挑剔的本地客户,则会为企业带来追求高质量、完美产品和精致服务的压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再次,本国市场的需求类型是否属于预期型需求也非常重要。如果本地客户的需求在时间上领先于国际市场上的客户,且在未来能够带动各地同类型的需求,则它能协助企业掌握新产品信息与走向,刺激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增强企业所在新型产业环节的竞争力。

(2)本国需求的规模和成长模式。本国需求规模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总的说来,国内市场规模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激励企业投资与再投资,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带来丰富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使企业丧失向外拓展的意志,从而成为不利于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因素。从成长模式来说,本地需求的快速成长与成熟总是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国内市场的提早需求使企业能够及早建立大量的生产能力并提前积累经验,而本国市场的提早饱和则一方面迫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迫使企业从本土走向国际市场,以维持成长或消化其旺盛的生产能力。

(3)由本国市场向国际市场转换的能力。本国市场的一些特征也会影响到产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换的难易程度。如果某一产业拥有一批跨国型的国内客户,则可以降低企业在打开国际市场时面临的风险。换句话说,本国市场上的国际化的下游产业有助于产业发展海外市场,提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另外,通过业务培训、观光旅游甚至移民潮等机会,国内企业也可以将国内需求以示范的方式推广到国外客户身上,从而使本国产业向外转移更为容易。

3.相关支持产业

绝大多数产品在被最终消费之前都要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和市场环节,因而企业不可能包揽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零售的所有环节。因此,相关支持产业在产业竞争力创造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与低于平均水平的上下游产业结盟,则会减弱其竞争性。无论在市场链中企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何,高度发达的合作,尤其是与高于平均水平的上下游产业进行合作,对于一个产业持续地创新和升级以维持其优势总是必需的。

对一个产业来说,好的上游供应商应该能协助企业掌握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并与企业一起,致力于其加工和产品的发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的产品突出于其他所有产品。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产品创新过程的发展。同样,企业也必须与最好的下游企业结盟,以保证在市场条件变化时其产品依然能卖得出去。企业与其下游市场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必不可少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此外,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为它们之间的产业价值相近,可以合作、分享信息,这种关系还能形成相关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或服务上的竞争力。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波特在这一个部分中强调了不同国家在企业目标、策略、组织、管理以及其他企业特征上的差异非常大。因此,掌握国家的环境特色,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符合本国的民族特征是一个产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见图2‐4)。如人们对待权威的态度和人际交往的形式等等因素,往往决定了一国的企业所选择的产权结构和规模;一个民族对于风险和失败的态度则决定了高风险行业吸纳资本和人才的能力;不同国家的劳动力管理关系也有显著差别,美国的劳资关系以好斗闻名,而日本的劳资双方则强调和谐与一致性,这两种极端都可能对产业竞争力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公司文化和公司治理的时尚总在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差别总是决定企业和产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img4

图2‐4 企业战略、组织形式与产业竞争优势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波特认为,国际竞争是国内竞争的延伸,激烈的国内竞争和对抗会成为企业进步和创新的动力,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价格)、提高质量和服务、研发新产品和新流程。此外,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还加重了企业以出口追求成长的压力,这种种压力往往使企业成为国际竞争中令人生畏对手。

5.机会

一些偶然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例如纯粹的发明活动、重大的技术非连续性(如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出现等)、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重大变化、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

偶然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非连续性使竞争地位发生变化,可能使以前的竞争优势失效,也可能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机会。当然,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产生极不相同的结果。

6.政府行为

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主要通过其在资本市场、外资、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影响上述四个关键因素。当然,政府政策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一个尊重市场规律且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政府,对于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则非但不能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还可能起抑制作用。

(二)总体评价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还指出,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和财富推动阶段。不难看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其他贸易理论相比,波特竞争力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预测其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由于四种决定因素的范围、品质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以及生产的效率,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生产效率又决定一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服务的价值和增长率,因此它们最终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实力、构成和持久性。分析这些决定因素的范围、品质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将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决定因素系统相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一国的竞争优势在(或可能在)哪些领域,有多大,是否可能持久。

第二,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的是静态的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比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初级要素,因此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像日本、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波特从动态的竞争优势角度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日本、韩国这类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不断创造的要素比静态的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而增加,而靠静态的要素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则会随着要素禀赋的消耗而减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大量问世,初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

第三,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是被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忽视了的,波特的理论则清楚地指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国内买主的结构、买主的性质、需求的增长、需求结构的变化都对一国的竞争优势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波特的理论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其观点被许多研究所证明。例如,瑞典在爱克尔式(Ikea)家具方面(Grubel等,1975)、加拿大在森林机器等资源开发设备方面(Globerman,1990)、瑞士在纸张产品机器方面(Bomeretal,1991)的竞争优势都是证明。

第四,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认为企业可以摆脱国家的束缚,在全球范围组织经营,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在利润最高的地方销售;认为国际环境可以代替国内环境,大前健一(Kenichi Ohmae,1991)甚至宣称无国界时代已经到来。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无疑是对上述观点的反驳,因为国内的决定因素(国内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国内的竞争等)绝大部分是国外的同样因素所取代不了的。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实际上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波特的理论强调加强国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促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此外,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是不同的。因此,各国首先应就目前的情况正确评价自身的发展水平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而更好地规划本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应研究一国如何创造条件,从一个较低发展阶段向更高阶段过渡的问题。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

二、亚拉威的竞争力理论模型

世界银行专家亚拉威(Hamid Alavi)在研究竞争力时,把影响一国竞争力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促进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这两类因素既相对独立,也密切相关,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见图2‐5)。

img5

图2‐5 亚拉威理论模型中竞争力的因素资料来源:Hamid Alavi.Regional Coordinator for Trade Facilitation,MNSIF,World Bank,1999.

(一)促进竞争力的环境因素

从图2‐5中可以看出,从宏观上促进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具体可以分成五项:

(1)总体系统活力,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具体表现、短期及中期成长的趋势、投资程度及贸易实力。

(2)金融系统活力,包括一个国家的财政实力、公债、外汇、储备、利率、长期和短期借债机会。

(3)市场系统活力,包括企业的经营重点、经营总额、利润率及纳税率,政府在经济中的参与程度、技术实力、经济的外向程度。

(4)基础设施,包括桥梁、铁路、通信、能源网络等实物性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社会及政治系统的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组织方面的基础设施,如从事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机构、承担风险的机构、开发人力资源的机构、鼓励出口的机构等。

(5)人力资源,包括国民健康水准、教育程度、智力素质以及应变能力。

(二)促进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因素

第二类因素主要是个体的,即是在公司层次。它主要包括:(1)生产效率及灵活性,包括管理水准、生产组织方式及劳动生产率。(2)企业内部为生产服务的各种因素,包括对员工的雇用及培训、内部金融及财政管理、信息处理、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设计及研究能力、市场开发能力。

总体的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并进而影响公司的生产过程,而且还通过影响企业内部为生产服务的各种因素对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三、Dong‐Sung Cho等的九因素模型

Dong‐Sung Cho(2000)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是解释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这一理论应用于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时,需要加以修正。他认为,新建立的模型应符合以下两个目的与要求:一是能够更好地评估欠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及其构成因素;二是能够说明一国如何增强其国家优势。

在Dong‐Sung Cho等看来,评估韩国的竞争力,需要考虑其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和商业界必须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并创造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等因素。根据Dong‐Sung Cho等人的分析,韩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富有进取心、献身事业的各种人才。韩国的人才可以分为四类:工人,制定并执行经济计划的政治家和官僚,冒着极大风险制定投资决策的企业家,管理经营的职业经理和运用新技术的工程师。为评估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需要一个九因素模型(见图2‐6)。

img6

图2‐6 九因素模型资料来源:Dong‐sung Cho,Hwy‐chang Moon.From Adam Smith to Michael Porter:Evolution of Competitiveness Theory,World Scientific,2000.

在这个九因素模型中,有四种决定竞争力的物理因素,即自然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产业、国内需求;同样也有四种决定竞争力的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部偶然事件是竞争力的第九个因素(见图2‐6)。

九因素模型与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要素分类和辅助因素两个方面,钻石模型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划入要素条件,九因素模型将自然资源放在资源禀赋之下,同时将劳动力划入工人的范畴。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工业竞争力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等人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以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了工业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他们认为,尽管国际竞争可以表现在产出(包括服务,主要是工业品)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或国家(地区)之间,因而竞争力的研究包括产品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家(地区)竞争力等各个领域,但其最基础的层面仍是工业经济竞争,而工业经济竞争最终表现为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因而,“广泛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形成各产业间的国际竞争,并构成国家(地区)间经济竞争的基本内容之一”[9]。根据这一观点,他们构筑了工业品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见图2‐7),并建立了影响工业竞争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

img7

图2‐7 工业竞争力理论模型资料来源: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尽管金碚的研究模型是针对工业竞争力提出来的,但是他把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对本书研究渔业竞争力及其来源颇具借鉴意义。

浙江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_浙江渔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浙江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由于不能直接从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最终综合数值判断出浙江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所以需要选取比较对象。考虑到浙江属于沿海省份的实际情况,本书选择了同为沿海地区的其他八省(区),即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作为浙江的比较对象。根据本书前面确定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和上述八个地区的渔业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

一、数据来源

本书选择的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其数值主要来源于以下数据源:

1.统计年鉴,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渔业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福建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海南统计年鉴》等。

2.网上资源,主要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中国农业部网站、各地的海洋与渔业局(厅)网站、各地统计局(厅)网站等。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各种数据来源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存在不同部门或地区统计数据差异性,例如对水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出口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海关数据和地方年鉴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国家统计局和地区海洋统计部门指标数据也存在细小差异。本书对差异性数据的选取以《中国渔业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为准。此外,对于数据更新问题,由于书写作期间,2012年年鉴尚未出版,为了具有可比性,数据均取自2010年,对于具有滞后影响效应的数据,参考近三年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二、评价方法

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以减少评价指标的不同计量单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指标标准化也就是统计数据的指数化。数据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对不同性质指标直接加总不能正确反映不同作用力的综合结果,须先考虑改变逆指标数据性质,使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再加总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在对沿海九省(区)渔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衡量时,采用的指标体系见表7‐1,采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分析法。

为了进行比较,本书采取了较为常用的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渔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值。即把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各个指标先化为无量纲的分值,即量化测度。再按照它们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一个容易比较的、量化的结果,能够直接显示出各地区渔业产业竞争力的高低。

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1.遵照表7‐1的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量化测度;

Zi=60+40×(被评价渔业产业竞争力指标的实际值-比较指标中的最小值)/(比较指标中的最大值-比较指标中的最小值)×100。

2.从具体的指标开始,逐项分层加权计算,随后汇总结果,得到各地渔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最后进行比较。计算综合评价值的公式可表示为:

img82

其中,FCI(Fishery Competitiveness Index)代表某个地区渔业产业的竞争力指数,n为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个数,这里有n=6。m为渔业产业竞争力第i个构成要素包含的子构成要素的个数,Qijh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第j个子构成要素的第h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Pij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第j个子构成要素标准化后的值,W ij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第j个子构成要素在其中的权重。

三、评价过程

运用前面阐述的方法和Excel软件对浙江与其他八个沿海省(区)渔业产业的竞争力评价数据进行运算,最终得到表7‐2、表7‐3和表7‐4的结果,从该表中可以看到浙江渔业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四、主要结论

从表7‐3和表7‐4可以看到,浙江渔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FCI为78.1804,在九个沿海省(区)中排名第二,为中上水平,仅落后于山东(82.0711),高于福建(77.9915)、江苏(75.6582)、辽宁(75.4811)、广东(73.9114)、广西(69.4934)、河北(66.9186)和海南(66.5183)。从表7‐4可以看到,浙江渔业的长期获利能力较强、持续增长能力稳健,但要素禀赋一般。

从四大表征指标和两大影响因素来看,在渔业生产能力方面,浙江排在第四位,为中上水平,其渔业生产能力指数为10.5806,低于山东(11.9042)、广东(11.0724)和福建(10.8383),但高于江苏(10.3383)、辽宁(9.9418)、广西(8.9416)、海南(8.6963)和河北(8.2521)。其中,浙江排名靠前的指标有海洋捕捞总产量(2010年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为282.1万吨)、海洋鱼类产量(2010年浙江海洋鱼类产量为195.26万吨)、海洋甲壳类产量(2010年浙江海洋甲壳类产量为69.52万吨)、远洋捕捞鱿鱼产量(2010年浙江远洋捕捞鱿鱼产量为12.43万吨),均排在第一位。

在渔业国际化程度方面,浙江排在第四位,为中上水平,其渔业国际化程度指数为14.9052,低于山东(17.5422)、福建(16.8908)和辽宁(15.4861),但高于广东(14.4850)、海南(13.0633)、广西(11.3962)、江苏(11.3712)和河北(11.1054)。

在渔业持续增长能力方面,浙江排在第三位,其渔业持续增长能力指数为10.4249,低于福建(11.0652)和广西(10.8623),但高于江苏(10.3301)、河北(10.2449)、山东(9.7244)、辽宁(9.4606)、广东(9.1163)和海南(8.5434)。其中,浙江排名靠前的指标有水产品产量增长率(2010年浙江水产品产量增长率为18.559%)、淡水养殖产量增长率(2010年浙江淡水养殖产量增长率为17.497%)、海洋捕捞产量增长率(2010年浙江海洋捕捞产量增长率为5.799%),均排在第一位。

img83

img84

img85

img86

img87

img88

在渔业长期获利能力方面,浙江排在第二位,其渔业长期获利能力指数为15.9051,仅次于辽宁(16.3455),高于山东(14.6474)、广西(14.4947)、福建(14.2729)、海南(13.4629)、江苏(13.3255)、广东(13.3077)和河北(11.8131)。其中,浙江排名靠前的指标是渔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浙江渔民人均纯收入为13350元),居于第一位。

在渔业科技推广能力方面,浙江排在第四位,为中上水平,其渔业科技推广能力指数为17.6278,低于江苏(20.6321)、山东(18.5346)和河北(17.9329),但高于广东(17.1542)、福建(16.7108)、广西(16.1797)、海南(15.5204)和辽宁(15.3521)。其中,浙江排名靠前的指标有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业务经费(2010年浙江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业务经费为5447.54万元),居于第一位。

在渔业要素禀赋方面,浙江排在第五位,为中等水平,其渔业要素禀赋指数为8.7368,低于山东(9.7184)、江苏(9.6610)、辽宁(8.8949)和广东(8.7758),但高于福建(8.2135)、广西(7.6190)、河北(7.5701)和海南(7.2320)。其中,浙江排名靠前的指标有渔港总量(浙江渔港总量为17个)、机动渔船年末拥有量(2010年浙江机动渔船年末拥有量为2231.11万吨)、大学本科及以上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数(2010年浙江大学本科及以上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数为3778人),均排在第一位。

【注释】

[1]在本书第三章对渔业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中,需求是渔业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不同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是不一致的,其涉及的因素复杂且难以量化,所以评价体系中没有把需求这个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此外,政府的支持主要由国家决定而不由浙江决定,而机遇是外在因素,且不能量化,所以评价体系也没有把它们考虑进去。因此,该指标体系是针对渔业竞争力的四个现状因素(渔业的生产能力、渔业的国际化程度、渔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渔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和渔业竞争力来源的两个主要因素(渔业的科技推广能力、渔业要素禀赋)建立的。

[2]为了省却图表空间,所以把各指标的权重直接在表7‐1中标出。

知识工具因素_代工企业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发展研究

5.5 知识工具因素

相关文献中,研究者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s)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也很重视,主张应该将ICTs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ICTs信息传播的特性来促进组织中的知识转移与学习,或降低转移成本以鼓励学习(Cabrera等,2006; Currie和Kerrin,2003)。信息技术使得知识学习活动跨越了时空限制、提供了弹性的交流平台,把每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串接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知识连结(Knowledge Connection)的效果(Inkpen和Dinur,1998)。组织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能储存大量资料、快速比对、归集相关资料等特性,撷取有用的知识与信息。Cabrera和Cabrera(2005)也认为通过选择适合组织既有文化与特性或是具有友善性的科技工具,可以提升组织内社会资本而有助于组织成员的知识学习与交流[170]。Kim和Lee(2006)发现IT设备的使用、友善的IT系统等,对于公、私部门组织成员的知识学习都具有显著影响[171]。因此,信息技术对知识学习与管理而言,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从知识传播的观点看,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诉求会集中在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来支援组织间或组织内各部门间的讨论、互动、开会与心得交换等,主要的工具包括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如图5-2所示:

img34

图5-2 知识分享的信息技术工具

资料来源:赖明丰(2006:p31).

基于上述信息技术与知识分享关系的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2:信息技术运用对代工企业的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

H23:信息技术运用对代工企业的知识传播/分享有正向影响;

H24:信息技术运用对代工企业的知识整合创新有正向影响。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_APEC 内部FTA 的发展及其对APEC 的影响

一、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后,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扩大[3],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转向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这体现了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这种效应通常能够改善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福利。

贸易转移则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低的非成员国转向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体现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恶化。所以,贸易转移会带来福利水平的降低。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通常假定:市场(商品和要素)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只在各国国内自由流动,在国家间不能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在此假定下,如图2.1所示,D和S分别表示甲国X商品的国内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横轴代表X商品的数量Q,纵轴代表X商品的价格P。假设甲国是一个贸易小国,即其进口不能影响X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P0;成立自由贸易区之前,对进口的X商品征收关税t;乙国X商品的价格为P1,高于世界市场X商品的价格P0,所以甲国从世界市场进口X商品。征收关税后,其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达到P0+t,此时甲国进口Q2Q3的X商品。甲国与乙国成立自由贸易区后,两国之间开始实行自由贸易,对来自世界市场的X商品仍征收关税t。由于此时世界市场X商品的税后价格仍为P0+t,而乙国X商品不需要交关税,其价格为P1,所以甲国不再从世界市场上进口X商品,而改从乙国按P1价格进口,总进口量扩大至Q1Q4。在这个例子中,甲国X商品的进口量Q1Q4之中,数量Q2Q3是从世界市场进口转向从乙国进口,这就是贸易转移效应;数量Q1Q2+Q3Q4的进口则是因为成立自由贸易区而扩大的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效应。

img2

图2.1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甲国和乙国成立自由贸易区后,甲国的消费者剩余由于X商品国内市场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了a+b+c+d;但生产者剩余则由于产量的下降而减少了a;政府关税收入则减少了c+e;相抵后的净社会福利变化为b+d-e。其中,b+d是贸易创造引起的福利增加[4];e是贸易转移引起的福利损失。如果b+d>e,则甲国净福利增加;反之,则甲国净福利减少。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图2.1可以看出,一国成立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效应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第一,该国国内商品的供需弹性,在相关的范围内弹性越大,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越平缓,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也就越明显;第二,成立自由贸易区之前该国的关税水平,如果关税水平越高,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第三,伙伴国的生产成本与世界市场的生产成本之间的相对大小,两者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

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也会发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如果在组建自由贸易区之前两国都从事相同产品的生产,组成自由贸易区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产品的成本将下降,从而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如果在组建自由贸易区之前一国生产而另一国不生产,组成自由贸易区之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会使另一国通过生产来替代进口,从而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小岛清提出来的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实质上就是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贸易创造效应的典型例子。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在那些规模报酬递增部门,不同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协议相互开放市场,使其企业摆脱原来的市场规模限制,部分消除其由于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而带来的多种不确定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市场,最终达到分享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

尽管通过协议性分工可以使各方分享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并非任何国家都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要使协议性分工获取成功,必须具备3个条件:第一,实行国际分工的国家必须具有大致相同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能生产作为协议性分工对象的商品,如果不同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则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些国家之间可以形成垂直型分工,而没有必要实行协议性分工;第二,作为协议性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否则也没有必要实行协议性分工;第三,对于参与协议性分工的国家来说,生产任何一种协议性对象商品的成本和收益差别都不大,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综合考虑上述3个条件,显然成功的协议性分工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因为在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围较广,因而利益也较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方面互相接近的地区,也容易达成协议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_质量管理学

第二节 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来源于ISO/TC 176技术委员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专家组知识与经验集体成果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已成为高层管理者以系统和透明方式对组织进行管理和指导业绩改进的框架。质量管理原则是ISO 9000:2000族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以及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标准中,均给出了标准化的解释。

质量管理基础是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ISO 9000:2000标准提出的十二条基本原理,从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意图、方法、评价、改进到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都作了全面的阐述,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正确理解这些“原则”和“原理”,是把握ISO 9000族标准的基础。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一)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二)原则2———领导作用(leadership)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三)原则3———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四)原则4———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五)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六)原则6———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七)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八)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上述原则强调运用以下四种管理方法。

(1)管理的系统方法。

(2)过程方法。

(3)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4)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3-2表示。

img22

图3-2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组织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可采取的措施和可获得的收益,如表3-1所示。

表3-1 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可采取的措施和可获得的收益

img23

续 表

img24

续 表

img25

ISO 9000:2000标准阐述了质量管理原则的一般观点,给出了这些原则的总体概貌,并表明这些原则怎样共同形成业绩改进和组织卓越的基础。

这些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何实施这些原则,取决于组织的性质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许多组织发现,建立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业绩,组织能获得成功并取得收益。

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一)原理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

顾客要求产品具有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特性,并集中归结为顾客要求。顾客要求可以由顾客以合同方式规定或由组织自己确定。在任一情况下,产品是否可接受最终由顾客确定。因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以及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促使组织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还就组织能够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二)原理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ISO 9000族标准区分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

ISO 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型的产品。ISO 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律规定。

(三)原理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

上述方法也适用于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四)原理4———过程方法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由ISO 9000族标准表述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如图3-3所示。监视相关方满意程度需要评价有关相关方感受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表明其需求已得到满足的程度。该图中的模式没有表明更详细的过程。

img26

图3-3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五)原理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其实现需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

(六)原理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可以运用质量管理原则作为发挥以下作用的基础。

(1)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确保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

(6)确保获得必要资源。

(7)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8)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9)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七)原理7———文件

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为。

(1)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

(2)提供适宜的培训。

(3)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4)提供客观证据。

(5)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应是一项增值的活动。

(八)原理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如体系审核和体系评审以及自我评定,在所涉及的范围上可以有所不同,并可包括许多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于确定符合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发现用于评定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ISO 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ISO 19011提供审核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有规则的、系统的评价活动。

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程度的总的看法。它还有助于识别组织中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

(九)原理9———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包括下述活动。

(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

(2)确定改进目标。

(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做出选择。

(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7)正式采纳更改。

改进是一种持续的活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均能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

(十)原理10———统计技术的作用

应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可测量的特性观察到,并且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均可看到其存在。

统计技术有助于对这类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十一)原理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组织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照其要求进行评价,也可以对照标准如ISO 9001和ISO 14001的要求进行审核,这些审核可分开进行,也可合并进行。

(十二)原理12———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ISO 9000族标准和组织优秀模式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依据共同的原则。它们两者均:

(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

(2)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

(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其应用范围不同。ISO 9000族标准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可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优秀模式评定准则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体系的建立_质量管理学

第三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体系的建立

本节着重讨论:实施ISO 9001:2000标准的积极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过程方法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要求以及业绩改进等问题。

一、实施ISO 9001:2000标准的积极影响

(一)突出领导的作用

突出领导者的作用促使组织的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更新经营管理理念,运用质量管理原则和原理,改进领导方式,增长领导技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领导的作用

组织的领导者要谋求把组织的宗旨和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和理想一致起来,使员工认同组织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才能形成凝聚的合力,进而共图发展,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为此,领导者还应当营造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2.领导技能

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业务(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而人际技能,则是指处理人事关系,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贯彻实施ISO 9001:2000标准,将促进领导者改善和提高其领导技能。

3.领导方式

ISO 9001:2000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群体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是一致的,“全员参与”的理念,也将进一步促进领导方式从“非群体参与式”向“群体参与式”的转变或演进与改善。

4.领导的观念

ISO 9001:2000标准吸纳了当代最新的质量管理原理和经营管理理念。“过程方法”的引入,促使组织识别过程、确定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进而对过程进行重组和改造,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和业绩;采用目标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整体业绩;“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及“人力资源”等要求的实现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的管理平台进行运作。ISO 9001:2000已经成为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因而有利于实现与ISO 14001:2004等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

(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促使组织关注顾客,以顾客为导向,设计战略(产品),策划资源。

(1)标准中的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几乎渗透到ISO 9001:2000标准的每一个章节,其中许多明确的要求无不表明对顾客的关注程度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促使组织在策划其发展战略、设计开发产品和进行资源策划时,充分识别和理解顾客的需求,并与顾客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事实证明,唯有真正落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措施,以顾客为导向,加强需求信息的捕获与识别,抓住发展机遇,避免顾客流失,争取潜在顾客和创造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正确引导组织的方针、目标、价值观念和资源配置,可以改进和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而且还可能导致生产和服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因为,唯有组织顺应了市场经济和顾客导向的规律,才能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现顾客满意,是组织经营的终极目标。ISO 9001:2000标准明确指出顾客满意应“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规定测评顾客满意程度的要求、频次、分析、评价方法等,并考虑实施顾客满意战略(Customer Satisfaction Strategy),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过程方法的引入

过程方法的引入促使组织充分识别并管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监测过程业绩,以期获得最大的过程增值。

ISO 9001:2000标准要求组织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及过程,包括识别各过程的输入、输出、需用资源、监测点的设置、过程的细分,以及分析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组织在策划或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时,可通过一定方式的调查或采取逆向式识别等方法,对过程进行充分识别和展开,对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充分剖析,还可以通过对过程业绩的评价,开展旨在优化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的业务流程重组。

过程方法的引入,可有效避免某些重要的质量活动或过程的重要要素在策划和建立体系时被遗漏或疏忽,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内部顾客意识(泛指下一工序/过程是上一工序/过程的顾客),使组织对每一过程的输出都追求尽可能大的增值,而针对主要的质量过程建立全面的质量目标系统也将得益于对过程的充分识别和分解。

ISO 9001:2000标准倡导以过程和PDCA循环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使得各种行业、性质和规模的组织在运用标准时,都会感到适用和方便。

(四)强调“变化”

强调“变化”对组织适宜性的影响,促使组织运用“环境分析”方法,增强应对挑战和把握市场生机的能力。

(1)由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环境变化越发加速,愈发难以识别、预测和把握,而且任何组织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于环境。环境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如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地域、消费倾向、竞争对手、组织战略、企业文化、资源、程序等等都是构成环境的要素,而组织外部的所有因素都对组织的经营环境、经营体系以及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动态影响,是任何组织所不容忽视的。

(2)ISO 9001:2000标准按照过程方法规定了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并提出了“变化”、“改进”等概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规定了明确的内在含义。在ISO 9001:2000标准的框架下,组织能够在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时,进行组织环境的识别、分析和预测,通过对组织经营环境的分析和体系适宜性的评审,能够帮助组织调整方针、目标、对体系中的不适应环境的部分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响应,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可能。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识别、适应和变革的关系。

(五)目标管理理论

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在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促进组织明确战略、员工明确职责和目标,优化资源的配置和组织结构。

组织建立的质量目标应形成系统,防止流于形式、不适用或内容缺失、缺乏可测量和可评价性,尤应切忌在体系的实施运行中将质量目标“束之高阁”,不进行适时的监控。

目标管理的思想注重控制和协调,而且几乎涉及所有的管理领域,但目标管理并不是一套独立的管理系统,而是可以统御组织所有管理工作的一套管理体制,它可以与其他管理活动相辅相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与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促使组织重视信息和数据的确定、收集、分析,以便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通过数据分析,对质量和运行业绩的趋势与实现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并形成措施,以便确定解决与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状况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提供有关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并支持信息系统;同时,将数据与竞争对手或适用的基准进行比较。为此,组织应建立并完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MIS),并引入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SPC),为正确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以降低决策风险、避免失误。

(七)强调沟通

强调内部沟通及顾客沟通,促使组织重视职能和顾客接触点的识别和管理。

包括内部和外部(顾客及相关方)的信息沟通,是对质量信息进行获取、理解和确认的重要职能。为此,组织应确定有效的沟通过程和方式,明确规定各项沟通的方式、渠道、内容、职责和载体,及时沟通必要的信息(包括数据),以达到减少、避免错误和使顾客满意的目的。

(八)人力资源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力作为资源进行管理,把培训作为一种战略性投资,全面进行规划、培养和评估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充分显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人才作为组织的资本(因此亦被称为“知本”)和资源的极大关注。标准强调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必须确定其所必要的能力并实施有效性评价,应该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四个方面具体规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可将其作为培训策划和招聘、内部调配的依据。

组织还应该有一个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开展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环境的过程,包括在整个组织内提高质量和业务的意识,同时还应测量员工对于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的认识程度。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将促进组织在更高的高度、更全面地策划、开发、配备、培养、评估人力资源,以满足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对人力资源提出的不断更新的要求。

以上所述有助于理解ISO 9001:2000标准,强调发挥“领导作用”,旨在更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促使组织对顾客给予高度关注并努力提升顾客满意程度;由于组织与组织之间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互为顾客的关系,因此,将促进全社会整体质量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采用“过程方法”,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资源利用率和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对目标管理和人力资源的重视,促使组织营造员工自我控制,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发展人才的质量文化和氛围,提高文明程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数据分析,要求以事实为决策依据,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组织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建设,增强沟通,降低决策风险。对各种环境变化因素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影响的重视,可使组织快速感知、响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地发展。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ISO 9001:2000标准的正确应用

正确应用ISO 9001:2000标准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1.确定产品和供应链

产品和供应链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方向、过程及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确定供应链。组织的产品范围如何,产品特征如何,顾客是谁,供方是谁等问题应通过识别予以确定。

2.识别过程

当组织确定产品之后,应识别所需之过程。通过识别、连接质量管理所需的诸过程并将它们整合成系统的方式予以体现,不仅仅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而且还应包括对所需的其他过程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最好是采用系统图、过程图、流程图的形式进行表述。

3.合理删减

ISO 9001:2000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当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该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ISO 9001:2000标准。

在ISO 9001:2000第7章“产品实现”中,下面是一些可能(尽管不是仅有的可能)被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的要求,如:

7.3 (“设计和开发”)

———当组织对所提供的产品不存在设计和开发责任时。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当组织的产品没有特定的可追溯性要求时,本条款仅部分适用。

7.5.4 (“顾客财产”)

———当组织的产品或产品实现过程中不涉及顾客财产时,注意,如果顾客提供其具有所有权的产品设计,这构成了知识产权,因而必须被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当组织不需要测量和监视装置以提供其产品的符合性的证据时,与其他组织相比,这可能是一些服务性组织的情况。

4.统一认识,正确理解标准含义

立足本组织实际,正确理解标准含义,统一认识,必须充分关注以下方面。

(1)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确定本组织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与方法。

(2)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过程方法原则和PDCA循环的思路,识别有关“策划、能力、评审、确认、保持、记录”等相互联系的活动及保持PDCA循环痕迹的具体要求。

(3)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在确保其过程能得到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的前提下,由组织根据需要决定。

(4)强化对顾客满意、最高管理者、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质量方针与目标、内部沟通、人员能力与培训有效性、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等的要求。

(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建立、实施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组织按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必能在下列方面体现质量管理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生产经营目标。

(2)实现对产品或服务提供过程的系统管理。

(3)提供对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的补充和保证。

(4)证实质量保证能力并为质量保证的有效性提供证据。

(5)保护组织和顾客双方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应使组织和顾客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使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双方对需求、利益、成本和风险的考虑如表3-2所示。

表3-2 组织与顾客对需求及利益、成本和风险的考虑

img27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强调质量策划,管理以预防为主。

(2)强调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及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3)强调过程方法,实现过程增值。

(4)强调持续改进。

(5)强调兼容管理、发挥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实现整体优化。

2.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通常可采用如图3-4所示的流程。

img28

注:必要时可先组织体系试运行,然后正式运行;内审也可进行两次。

图3-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认证流程图

3.为建立、实施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应包括下列步骤。

(1)识别所要达到的目标。

(2)识别其他相关方要求。

(3)获取有关ISO 9000族的信息资料。

(4)在管理体系中应用ISO 9000族标准。

(5)获取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

(6)明确现状及现行质量管理体系与ISO 9001:2000要求之间的差距。

(7)确定向顾客提供产品所需过程。

(8)提出解决上述(6)步的差距问题和改进(7)步所述过程的计划。

(9)贯彻执行计划。

(10)定期进行内部评审。

(11)是否需要证实符合性?(可能有几种目的,诸如:合同要求;向市场作解释或顾客需要;强制性要求;风险管理;为内部质量改进设置明确的目标)。

(12)进行独立的审核。

(13)持续改进业务(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ISO 9004:2000提供了业绩改进的方法论)。

4.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机制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效能必需通过对其运行过程的控制才能实现。包括依靠体系的组织结构进行的组织协调、质量监控、质量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等。

(1)组织协调。质量管理体系是根据管理职责、通过组织与协调来进行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组织内部几乎所有部门的质量活动,活动的内容、途径和顺序,都必须在目标、分工、时间和沟通方面协调一致,并对接口进行控制,以保持体系的有序性。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需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时,也需要进行组织与协调。因此,如果没有组织和协调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正常工作。

(2)质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为了确保实体的符合性的活动,是确保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它的任务是对实体进行连续的监视、验证和控制,发现偏离要求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采取纠正措施。监控包括本组织自身进行的内部质量监视和控制两种,以及由第二方或第三方进行的外部质量监督。第二方的监督仅在合同环境下进行。当有关法律对组织的产品质量体系有要求时,第三方也将实施质量监督。

(3)质量信息。为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必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功能在于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获取质量信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正常的反馈和处理,进行动态控制,使各项质量活动和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组织和协调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异常信息一般来自质量监控,信息的处理则有赖于组织协调工作。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组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手段。在审核中,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评价,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改进措施,提高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建立组织协调、质量监控、质量信息管理、质量审核和评审的子系统,并加以有机的结合,将各项活动分配并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岗位,建立接口和程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5)记录和考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因此,对上述策划、组织和协调、质量监控、质量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等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作为考核的证据。

三、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的应用

(一)过程方法

ISO 9001:2000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应用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诸过程的作用、特点和顺序,系统地管理诸过程,包括策划、建立、连续控制和持续改进,使过程输入规定要求和资源、转化活动和输出结果受控,且过程网络衔接有序、作用相成,以确保诸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满足规定要求和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时,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理解并满足要求。

(2)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3)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4)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过程方法是一种对如何使活动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有力方法,其目的在于谋求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使得组织特别是在产品和业务的业绩、有效性、效率和成本方面得到显著的收益。

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和确定过程,并在明确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将过程构成网络,进而将过程网络构成系统,实施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以期实现过程和系统的整体目标。

过程方法鼓励组织不仅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而且还要对其所有的过程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过程包含一个或多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输入和输出通常是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了执行过程中的活动,必须提供适当的资源。测量系统可以被用来收集为了分析过程业绩和输出、输入特征的信息和数据。

可以用图3-5示意ISO 9001:2000及ISO 9004:2000标准第4至8章的主要过程所形成的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二)PDCA循环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方法(即PDCA方法)是确定、实施和控制纠正措施及改进的有效方法。

img29

图3-5 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系统示意图

ISO 9001:2000标准指出,PDCA循环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组织在运用过程方法的实践中,对已识别的任何过程都应按PDCA循环模式实施控制(无论是高层战略过程,还是简单的运作活动)。

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系统如图3-5所示。单个过程的示意如图3-6所示。PDCA循环如图3-7所示。

img30

图3-6 过程示意图

img31

图3-7 PDCA循环

(三)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

过程通常不是孤立的,一个过程的输出常常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如图3-8所示。

img32

图3-8 相互关联的过程链

实际上,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远比这种串联式的过程链复杂,形成了各种过程和子过程的网络。如图3-9所示的过程网络模式说明了顾客在确定作为输入的要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顾客对过程输出的满意或不满意的反馈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持续改进的实质性输入。PDCA循环也可应用于过程网络,某些重要的质量管理过程也可能与外部顾客并无直接的相互作用,如图3-9中的过程F就是如此,这些过程可以是内部审核、维修、培训等与外部顾客无直接关系的过程。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要求

(一)ISO 9001:2000标准关于文件化要求

ISO 9001:2000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方面要求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是:制订一个针对小型以及中型和大型组织的简化的标准,并且,对于所需文件的数量和详略程度与组织过程活动所期望的结果更加相关。

img33

图3-9 相互作用的过程的典型网络

由于ISO 9001:2000标准允许组织在选择对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方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因此,使得每个组织能够为证明有效地策划运作和控制其过程,以及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制订需要的最少数量的文件。同时,特别强调,ISO 9001:2000要求建立、实施一个适用的“形成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而不是庞杂的“文件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①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②质量手册。

③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④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⑤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①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②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③人员的能力。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3)ISO 9001:2000标准要求组织对以下六个过程活动必须有“形成文件的程序”,即

①文件控制。

②记录控制。

③内部审核控制。

④不合格品控制。

⑤纠正措施控制。

⑥预防措施控制。

不能认为所有的组织形成上述六个程序文件就足够了,因为标准中还有多处使用了“规定”、“建立”、“形成文件”、“准则”、“方法”之类的词语,组织应根据需要考虑是否对此形成相应的文件。

同时,还应将程序和程序文件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所有的过程都必须有程序,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规定了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需要文件化,当组织的人员能够确保某些程序有效实施时,可以不必形成文件,而采取口头程序或约定俗成的方法。

总而言之,为了证明符合ISO 9001:2000,组织必须能够提供其质量管理体系已经有效地实施的客观证据。

(二)ISO 9001:2000标准关于文件控制要求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所需的控制包括:

(1)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再次批准。

(3)确保文件的更新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也应进行控制。

建立并保持记录,以便为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并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多数组织建立了计算机内部网,应在OA(办公自动化)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其文件控制系统。将文件控制要求转化为计算机信息,进行文件的网上制定、修改、审批和发放。实现无纸化办公,具有自动记录有效文件清单及文件的近次修改或换版情况,便于查阅执行文件和作废文件、统一规范文件格式及确保文件的唯一性等优点。

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_质量管理学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

一、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的必要性

ISO 9000标准指出:“ISO 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

任何组织都要竭力增强顾客满意,使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拥有更多的接受者。在市场竞争、面临挑战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中,组织只有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追求卓越业绩,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业绩改进乃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实现、保持和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根本追求。

但是,ISO 9001:2000关注的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一个满足顾客要求的必不可少的体系要求,而ISO 9004:2000则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提供了指南。

各类组织在确保满足ISO 9001:2000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ISO 9004:2000标准提供的业绩改进指南,进一步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进而开发改进组织业绩的潜能和总体绩效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ISO 9004:2000标准在其引言中指出:“组织的目的是识别并满足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竞争收益,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和能力。”

ISO 9004标准在以下四个方面超越ISO 9001标准。

(1)超越ISO 9001标准的符合性要求,追求卓越业绩。

(2)超越ISO 9001标准的有效性要求,追求有效性和效率。

(3)超越ISO 9001标准只限于满足顾客需求,追求使所有相关方获益。

(4)超越ISO 9001标准狭义质量概念,追求广义的质量。

ISO 9004标准关注的则是组织的总体业绩,包括组织的收入和市场份额、成本和周转期等。即使是产品质量,它所关注的也不限于产品的基本性能和功能,而是关注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所有质量因素,如产品的寿命周期、安全和卫生、可使用性、人体工效、环境、产品处置等。因此,ISO 9004标准追求的是广义的质量。

不论ISO 9004标准对ISO 9001标准在哪一个方面的超越,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有效性和效率,追求组织的卓越业绩。

表3-3简要地列出了ISO 9004:2000与ISO 9001:2000两个标准的区别和联系。

表3-3 ISO 9001:2000和ISO 9004:2000的区别和联系

img34

续 表

img35

二、组织的自我评定,持续改进过程

ISO 9004:2000标准提供了“自我评定指南”,该指南在“引言”中指出:

“自我评定是一种仔细认真的评价,它最终得出组织有效性和效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成熟水平方面的意见或判断。自我评定通常由组织自己的管理者来实施,其目的是为组织用于改进的资源投向提供以事实为依据的指南。

自我评定也可用于测量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可重新评价这些目标是否持续适宜。

目前,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准则进行自我评定的模式有很多种。国家和区域质量奖是获得最广泛承认和使用的模式,它们也可作为组织追求卓越的模式。”

ISO 9004自我评定方法是针对ISO 9004的每个主条款从1(没有正式的方法)到5(最好的运作级别)共5个等级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如表3-4所示。

采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用一段时间内的监视结果来评价组织的成熟程度。

表3-4 运作成熟水平

img36

自我评定方法既不能代替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也不能代替现有的质量奖模式。

自我评定与质量审核有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有助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ISO 9004:2000标准在“组织的持续改进”中指出:“为了确保改进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当就以下方面考虑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

(1)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

(2)效率(如以时间和费用来衡量的单位产品所耗用的资源)。

(3)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4)潜在的薄弱环节(如缺少能力和一致性)。

(5)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

(6)对已策划的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

(7)对已策划的收益的测量。

还要强调指出的是:“组织应当将持续改进的过程作为提高组织内部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工具。管理者应当支持将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作为现有过程以及突破性机会的组成部分,以便为组织和相关方带来最大利益。”

ISO 9004:2000提供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提出了两条基本途径,包括突破性项目的改进和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

显然,一个结合于组织经营战略和能力提升的管理体系,才是最具活力和可资信任的体系。为此,组织还应采取可持续性管理方法,实施具有更广泛基础和深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持或发展其长期绩效的能力。

可持续性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强调组织经济财务利益与社会/生态环境利益的平衡,并考虑到组织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方,其关键在于监视、分析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为实现使命和愿景的战略定位,及时作出变革,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求。

还有多种其他工具和方法已被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诸如六西格玛管理(6σ,6Sigma)、精细化管理、BPR(即: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ing Reengineering)、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卓越绩效评价等,本章不予展开。

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哪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组织都必须结合实际、博采众长,灵活、有效地整合运用,才能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ISO 9000:2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以及标准的总体构成。介绍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概念、内容、意义、相互关系和运用这些原则可采取的措施及可获得的收益,以及在八项原则指导下,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十二条基本原理。介绍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及体系建立、运行、认证的工作流程和体系的控制机制,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关于文件化的要求。最后,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的必要性,实施自我评定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整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质量审核概念和程序_质量管理学

第一节 质量审核概念和程序

质量审核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质量管理而发展起来的。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质量审核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质量审核已成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一、质量审核的内涵

(一)质量审核的定义和原则

审核是指对某项工作进行独立的审查,即由与被审核无直接责任关系、具有相应资格的人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在ISO 9000:2000标准中,审核(audit)的定义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audit criteria)的定义是:“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内审、外审的主要准则,另外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等也是重要的审核准则,它们一般反映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和程序等)中,但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存在;适用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也是内审、外审的重要审核准则。

为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质量审核要遵循审核的独立性、客观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原则。

1.独立性

独立性指执行审核的机构和审核人员具有独立性,依据审核准则进行客观的评定,得出客观的结论,而不应该掺杂任何主观意愿、主观臆想的东西,更不能根据主观想象来得出结论。

2.客观性

审核员应采用正当手段获得客观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核证据。审核应对收集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客观评价。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包括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首末次会议记录等。通过文件形成以确保审核的客观性。

3.系统方法

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在文件审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包括符合性、有效性和达标性三个层次。符合性是指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审核准则;有效性是指审核准则是否被有效实施;达标性是指审核准则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二)分类

质量审核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即按审核对象分类法、审核方分类法和审核范围分类法,见图4-1。

1.产品质量审核

产品质量审核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单独评价的活动,用以确定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适用性。产品质量审核通常由质量保证部门的审核人员独立进行。

img37

图4-1 质量审核分类

2.过程(工序)质量审核

独立地对过程(工序)进行质量审核,可以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过程(工序)进行质量审核可从输入、资源、活动、输出着眼,涉及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时间、信息及成本八个要素。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独立地对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覆盖组织所有部门和过程,应围绕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个过程的审核和综合,得出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有效性、达标性的结论。

4.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

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是指组织按质量管理(ISO 9000)、环境管理(ISO 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OHSAS)、食品安全管理(HACCP)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多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个管理体系进行结合审核。

5.第一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是指组织对其自身的产品、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审核员通常是本组织的,也可聘请外部人员。通过审核,综合评价质量活动及其结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6.第二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是指顾客对供方开展的审核。

7.第三方审核

第三方是指独立于第一方(组织)和第二方(顾客)之外的一方,它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无经济上的利害关系。由第三方具有一定资格并经一定程序认可的审核机构派出审核人员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三种审核方审核的特点及区别见表4-1。

表4-1 三种审核方审核及区别

img38

续 表

img39

二、质量审核的构成

(一)委托方

质量审核的委托方(audit client):要求质量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从国内外质量审核工作的实践看,提出要求的组织或人员可以是,但不一定是接受审核的组织或人员自身。

(1)对第一方质量审核而言,某组织或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审核员或雇请人员通过内部质量审核,按照自己选定的质量体系或产品服务规范,对自己的质量体系或产品与服务进行审核,该组织自身就是委托方。

(2)在第二方质量审核中,为满足顾客要求及保护组织自身的利益,在众多可以选择的供方中挑选合格的供应商,由组织自己的审核员或委托外部代理机构代表组织对供方的质量体系标准或产品与服务规范进行审核,这里的组织及顾客就是委托方。

(3)委托方还可以是由与第一方、第二方无商业利害关系的授权考察某一组织质量体系是否对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施了质量管理控制的独立机构(如食品、医药、核能或其他管理机构),一般是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被授权的管理机构。

(二)受审核方

受审核方(audited):被审核的组织。是指具有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一部分。

在内部质量审核中,受审核方为审核内容涉及的机构或部分。在第二方审核时,受审核方是供方组织。在第三方审核(认证)时,受审核方是申请认证的组织。

(三)审核员

审核员(auditor):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从事质量审核的人员必须符合两点,即资格和授权。所谓资格是指质量审核员需经专门培训并经鉴定能胜任审核服务的人员。所谓授权是指质量审核员必须由审核的工作机构(或评定机构)聘用、注册。内部质量审核的质量审核员可以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授权。

由于审核过程的可信度取决于审核人员的能力,首先一名审核员应具备以下个人素质。

(1)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2)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

(3)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

(4)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5)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6)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7)坚忍不拔,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

(8)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

(9)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的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

其次,要成为一名审核员还必须具备必要的工作经历、经过培训并被证实具备实施审核所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图4-2是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所示的能力概念图。

(四)审核组

审核组(audit team):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通常任命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审核组可包含实习审核员,在需要时可包含技术专家。观察员可以随同审核组,但不作为其成员。审核组长除了具备一名审核员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当具有附加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策划审核以及在审核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资源;代表审核组与委托方和审核组进行沟通;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领导审核组获得审核结论;预防并解决冲突;编制并完成审核报告。

img40

图4-2 能力的概念图

(五)实施质量审核

实施质量审核的过程包括审核方案;审核活动;编制、批准、发放审核报告;完成审核保存文件及实施跟踪审核等。

三、实施质量审核的程序

(一)审核方案

审核方案(audit programme)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需要实施质量审核的组织首先要制定并管理一个有效的审核方案,制定方案的目的是策划审核的类型和次数,识别并提供实施审核所必需的资源。审核方案的管理可以应用PDCA模式,见图4-3。

(二)审核活动

审核活动包括启动审核、文件审核、现场审核至实施跟踪审核等内容。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给出了典型的审核活动的概述图,见图4-4。

img41

图4-3 审核方案管理流程示意图

工序质量的受控状态_质量管理学

第一节 工序质量的受控状态

由于5M1E因素的影响,工序(过程)质量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工序(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生产过程能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为此,必须及时、正确地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并对其实施动态控制。

一、工序质量的两种状态

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的综合体现是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在受控状态下,这种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可以用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来近似描述。正态分布的两个分布参数则需要通过总体的随机样本来进行估计。例如,用样本统计量x(样本平均值)去估计μ,用s(样本标准差)去估计σ。

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有两种状态:受控状态和失控状态。如工序质量特性值为X,其分布参数为μ和σ,即X~N(μ,σ2),则工序质量的两种状态可以用μ和σ的变化来判别。

(一)受控状态(in control)

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始终保持稳定且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见图8-1。

img120

图8-1 生产过程的受控状态

在图8-1中,μ0和σ0是排除了影响工序质量的系统性因素后,质量特性值X或其统计量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是工序质量控制的目标。图中黑点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观测值x(或X的统计量的观测值,如样本平均值x、样本中位数x等)的散布情况。这些黑点依概率散布在中心线(μ0)两侧,不应有任何系统性规律,且都介于上、下控制限(UCL和LCL)之间。

(二)失控状态(out of control)

工序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时,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性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此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兼而有之)。

(1)μ≠μ0,σ=σ,μ保持稳定。这时,从表面看,过程状态是稳定的,但由于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的分布集中位置(μ)已偏离控制中心(μ0),黑点越出控制界限某侧的可能性变大,见图8-2。

img121

图8-2 生产过程的失控状态(μ变化)

(2)μ=μ0,σ≠σ,σ保持稳定。这时,由于分布的分散程度(σ)变大,导致黑点越出控制界限两侧的可能性变大,见图8-3。

img122

图8-3 生产过程的失控状态(σ变化)

(3)μ≠μ0,σ≠σ,μ和σ都保持稳定。这时,失控状态更复杂,失控程度可能更严重。

(4)μ和σ中至少有一个不稳定,随时间而变化。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失控状态,都表示存在导致质量失控的系统性因素。一旦发现工序质量失控,就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尽快恢复受控状态,减少因过程失控所造成的质量损失。

二、工序质量状态识别中的问题

随着生产过程的继续,影响工序质量的5M1E诸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工序质量具有鲜明的动态特性。在工序质量的或多或少、或快或慢的变化中,“受控”和“失控”是和控制目标相关联的两种质量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工序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问题和纠正问题的动态监控过程(见图8-4),已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了,新的问题又可能随时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序质量控制的成功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生产过程的质量偏差,即质量特性值的异常表现。

img123

图8-4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

由于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特性值表现的随机性,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异常波动的发现及原因的分析往往需要借助数理统计中的统计推断方法。工序质量的统计推断依赖于对总体随机分布的了解。正如第七章所述,对于各式各样的质量总体,经常可以用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来描述或近似描述,尤其是统计推断中广泛使用的样本平均值统计量,不论其来自什么样的总体,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实践中只需n>30),样本平均值img124就必定趋近于正态分布,见图8-5所示。正态分布是统计推断中最广泛使用的分布形式。在没有特殊条件的场合,总是假设所涉及的总体为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至于总体分布的数字特征,最常用的是总体数学期望μ和标准差σ(对于正态总体,其分布已被这两个参数唯一确定)。

总体数学期望μ常用样本平均值img125来估计。样本平均值img126是总体数学期望μ的无偏估计,即img127。样本平均值img128img129,计算并不复杂为了适应现场质量控制的要求有时也用样本中位数img130来估计μimg131也是μ的无偏估计量,但计算更方便。

img132

图8-5 x随n的增大趋近于正态分布

总体标准差σ可用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也可用样本极差R或R序列的平均值R来估计。两者都是σ的无偏估计,但极差的计算要容易得多。实际应用中,σ的估计值img133,其中d是和样本容量n有关的参数,可查表8-1。

表8-1 3σ控制限参数表

img134

续表

img135

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报告_质量管理学

第二节 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报告

一、质量成本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分析是为了找出产品质量的主要缺陷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为提出质量改进建议提供依据,为调整质量成本结构、寻求最佳质量水平指出方向,并为撰写质量成本报告提供素材。

(一)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

1.质量成本总额分析

(1)企业质量成本总额的计划目标分析。通过比较计划期内质量成本总额、计划年度内质量成本累计总额与企业质量成本计划控制目标,分析企业质量成本计划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

(2)企业质量成本总额的相关指标分析。将企业计划期内质量成本总额、计划年度内质量成本累计总额与企业其他有关的经营指标进行比较,计算产值质量成本率、销售质量成本率、利润质量成本率、总成本质量成本率和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等,并与这些相关指标的计划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这些相关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业质量成本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关系。

(3)企业质量成本总额的趋势分析。将企业质量成本总额的计划目标分析和相关指标分析中的各种计算结果分别按时间序列作图进行分析,观察各种指标值的变动情况,用以推断企业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

2.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是指质量成本总额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的发生金额和各自占的比重,可用于分析企业质量成本的项目构成是否合理,寻求比较合理的质量成本水平。

(1)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计划目标分析。计算计划期内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的发生金额,以及这些项目在计划年度内的累计发生金额,分别与原定的计划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各项目计划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企业还可将这些项目与产值、销售额、利润、总成本、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百元销售收入故障成本等。

(2)企业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分析。计算和分析企业在计划期内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重,可以对企业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对于企业质量改进、调整质量成本构成、降低质量成本有很大的作用。

3.质量损失分析

由于故障成本发生的偶然性因素较多,所以,故障成本分析是查找产品质量缺陷和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的主要途径。可以从部门、产品种类、外部故障等角度进行分析。

(1)各责任部门的质量损失分析。对企业内各责任部门展开质量损失的分析,目的是掌握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状况,这样既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自觉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又有利于企业领导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帮助各部门抓好质量整改工作。常用的统计图有部门故障成本汇总金额时间序列图和部门故障成本累计金额统计图,如图11-2和图11-3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损失的实际金额,虚线表示计划目标。

img262

图11-2 车间质量损失时间序列图

img263

图11-3 车间质量损失累计金额统计图

(2)各产品的质量损失分析。由于各产品的产量有差别,分析时可采用相对数,如各产品的故障损失与各自销售额的比率。在此基础上作ABC分类,选择重点研究对象。经ABC分析确定为A类的产品,其故障成本的比重可达70%。图11-4为某产品故障成本的责任分析。图11 4说明该产品的故障成本主要是由制造车间和工艺部门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可作深入分析,如进一步确定是设备原因,还是工具原因,或是工人的主观原因等等。

(3)外部故障成本分析。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作质量缺陷分类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产品的主要缺陷和对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第二,按产品分类作排列图分析,从中找出几种外部故障成本较高的产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第三,按产品的销售区域分析。不同的地理环境往往有可能引起不同的故障,按地区分析有利于查找缺陷的原因。

img264

图11-4 产品故障成本的部门责任分析

(二)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质量成本分析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可以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而定量分析的作用在于作精确的计算,求得比较确切的经济效果。定量分析有以下三种。

1.指标分析法

主要计算增减值和增减率两大类指标。设:C为质量成本总额的计划期与基期的差额,P为其增减率,则

C=基期质量成本总额-计划期质量成本总额

img265

其余质量成本指标可以以此类推。

2.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企业质量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趋势分析可采用表格法和作图法两种形式。前者以具体的数值表达,准确明了;后者以曲线表达,直观清晰。

3.排列图分析

如图11-5所示。图中显示制造车间质量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工艺部门。还可以用排列图作追踪分析,如对制造车间质量成本作深入分析,直到一个产品、一台设备、一个工位、一道工序、一位操作者,最后找出可采用的改进措施。

img266

图11-5 部门质量成本排列图

二、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在质量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书面文件,是企业质量成本分析活动的总结性文件,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使用。

(一)质量成本报告的基本内容

1.质量成本数据

(1)质量成本核算数据。企业计划期内质量成本发生额、构成项目金额和计划年度内质量成本累计额、构成项目累计金额。

(2)质量成本相关指标。产值质量成本率、销售质量成本率、利润质量成本率、总成本质量成本率、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等。

(3)质量损失的归集。企业按责任部门和产品分类归集的质量损失金额以及按质量缺陷、产品分类和顾客特点归集的外部质量损失金额。

(4)质量成本差异的归集。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相关指标计算和质量损失的各种归集后,对于各项数据中与企业质量成本计划控制目标有偏差的项目,在质量成本报告中要按偏差的严重程度排序列表。

2.质量成本分析

(1)质量成本总额分析。包括企业质量成本的计划目标分析、相关指标分析和趋势分析三个方面。

(2)质量成本构成项目分析。包括企业质量成本构成项目的计划目标分析和结构比例分析两个方面。

(3)质量损失分析。包括企业责任部门质量损失分析、责任产品质量损失分析和外部质量损失分析三个方面。

(4)质量成本差异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中出现的质量成本严重差异情况作进一步的技术经济分析,找出原因,落实责任。

3.质量改进建议

企业质量改进建议既不是决策方案,也不是具体的改进措施,只能是供选择的、指出企业质量改进方向的建议。如:减少或避免质量缺陷的改进建议;质量成本构成的合理化建议;质量管理体系中要素活动改进的建议;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建议等。

(二)质量成本报告的形式

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与形式视报告呈送对象而定。给高层领导的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地说明企业质量成本总体情况、变化趋势、计划期所取得的效果以及主要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送给中层部门的报告,除了报告总体情况外,还应该根据各部门的特点提供专题分析报告,使他们能从中发现自己部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重点。质量成本报告应该由财务部门和质量部门联合提出,以保证成本数据的正确性。

质量成本报告按时间可采用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书面形式有报表式、图示式、陈述式和综合式。

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的发展_质量管理学

第五节 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的发展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导企业进行质量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工具,目前已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重视和应用。随着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其理论和实践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质量成本管理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一)服务企业成本项目的特点

在许多服务组织里,虽然能显著改进绩效的机会俯拾皆是,但现行成本会计体制难以辨明造成利润损失的种种问题。

服务行业的成本项目与制造行业有明显的不同。表11-3表明,在服务业中,直接人工成本可高达总销售额的一半。由于一般行政管理费、销售与营销费用等项目也可能是很花费人工的,因此人工成本的实际总和可能占总成本的70%至80%。所以,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应当是服务组织赢得更大绩效的基本途径。

表11-3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财务对比

img269

(二)利用费用图,识别改进机会

制作一张将各项成本按工作内容分类的“费用图”。首先对传统的成本项目如工时、材料和其他各项基本开支等进行分解;再按核心过程、子过程和完成各项活动所需的费用等对这些费用进行分组。费用图的详略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费用图要就每一领域有哪些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进行评估,从而发现浪费现象,同时也就发现了成本改进的机会。为评估成本管理的改进机会,需要查明使用于各关键过程的各项资源,尤其是隐蔽性的和易被遗忘的费用。

降低人工成本的传统办法之一是精简人员。但在服务业,如果用这作为降低成本的唯一办法则会产生诸如员工情绪低落、服务质量下降、顾客日渐稀少以及降低成本工作的成效愈来愈差等消极效果。管理者必须弄清要求配备过多人员的原因。在许多服务组织,配备过多人员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过程没有起作用。

服务组织管理人员必须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过程的自始至终都十分注意成本数据前后出现的不一致,通过分析活动识别故障成本,如资金周转过于频繁,销售成本过高,管理及财务成本超出,运输费用过大等。

(三)故障成本的发现和改进

服务行业的内部故障成本是指,在服务提供之前发生的、完成额外工作需要的资源,以及因过程不完善而返工的有关费用。服务组织内部故障成本的一些例子见表11-4。

表11-4 服务组织的内部故障成本举例

img270

许多情况下,不仅需要知道内部故障的事件正在发生,还需要分析这些事件对组织的资源和成本的影响。例如,某分销商在试图改进公司服务工作时发现,大约每5张订单中就有1张被退回(占20%)。如果处理每笔退单花费30美元的话,则全年需花费20万美元。结果该分销商将注意力从减少库存量上转移到订单被退回的问题上。退回订单的原因也被发现:供应商未按时发货、销售订单差错和存在着各种无增值的过程等。这些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头脑风暴法”是鼓励员工列出各项内部故障成本的好方法。一旦这些活动被查明就可将其标入流程图,并进行费用估算。例如有一家福利服务公司对其职员填写的每笔业务进行复查,如果发现差错要退回有关人员纠正,但记录中没有这种返工数据可供查考———既没有记载差错的原因,也没有记录花在复查和返工过程的时间。公司在收集了足够数据之后发现:复查和返工的费用约占该组织总费用的20%;复查过程花费了组织全部资源的7%;有30%的业务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错(这个发生率很高)。为此,公司改进了培训工作,差错也开始减少了。结果是返工率降低了,每笔业务的费用也减少了。

服务组织的外部故障成本是由于顾客不满意造成的损失,包括所有已经或将会造成顾客不满的各种问题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一般包括:因失去客户而减少的营业额和利润;增加的管理费———因处理顾客抱怨和有关问题而增加客户服务人员;增加的服务成本———因顾客频繁使用“服务窗口”;销售部门的生产率降低———要花时间处理顾客抱怨等等。

对服务行业来说,“三包”、现场修理等传统的外部故障项目可能不太适用,而过程费用和失去客户损失的增加却更为严重。用以查明外部故障成本的方法与查明内部故障成本的方法相同。召集员工进行“头脑风暴”可以揭露出各种问题,并依次作出流程图和进行费用分析。

二、供应链质量成本管理

供应链环境下,质量成本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是在企业自身范围内关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现在则是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从中寻找缩减质量成本的机会。

在产品开发阶段,企业通过加强和供应商合作,比如企业的设计团队和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寻找改进质量的措施。这个时候,虽然可能增加质量的预防成本,但可以减少产品的内部、外部质量故障成本。同时,企业也要密切联系客户,了解顾客的需求,使得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服务)达到顾客的满意质量。

在原材料采购阶段,企业选择能够提供高质量、稳定性强的供应商,那么可以减少进货检查、材料检验等相关的质量鉴定成本。供应商则减少次品退货、返工或废弃的外部故障成本。这种跨越企业界线而进行的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并且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如果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同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水平、加快库存周转速度等,那么可以减少库存半成品或库存成品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等内部故障成本。

考虑到供应链中物流环节对产品质量、性能的影响,企业应当重视物流部门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尤其是当产品对配送条件有严格要求时。比如,冰激凌对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有严格条件;玻璃器皿对包装和运输条件有严格要求,新汽车在运送过程希望没有外观或装饰方面的细微损坏。重视物流配送过程,可以减少产品交货前后的内部、外部故障成本,甚至减少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该意识到物流服务和企业的质量成本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质量成本的含义和构成,以及相应的科目设置和核算方法;然后介绍企业中质量成本的分析、报告、计划、控制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问题,分析了质量成本特性曲线的性状,探讨了质量成本优化的原理和应用问题。本章最后提出了质量成本管理在服务业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简述_应用经济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二节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简述

1.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层次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经济学院拥有较强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力量。其中,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如蒋学模、张薰华、伍柏麟、洪文达、洪远朋、叶世昌和尹伯成等;又有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界知名的中年经济学家,如姜波克、袁志刚、华民、张军等;更有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崭露头角的青年经济学者,如陆铭、陈钊等。

在本学院任教的103名教师中,其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非常科学合理。具体数据为:

(1)年龄结构:由于我院近几年积极引进优秀的年轻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的比例高达52.43%(见表1-3)。

表1-3 教师年龄结构情况表

img3

(2)职称结构:我院103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高达71.85%,其中正高级比例为28.16%、副高级比例为43.69%;讲师比例为27.18%、助教比例为0.97%(见表1-4)。职称结构比例数据显示了我院教师的整体职称水平较高。而且教师职称结构也非常合理,符合正态分布,而且其主体力量为一批年轻的有发展潜力的副教授队伍。

表1-4 教师职称结构情况表

img4

(3)学位结构:103位本学院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为99人,占全体教师比例的96.8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5人,占教师的72.82%,海外博士也占到总人数的15.53%,40岁以下年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7.78%(见表1-5)。从总体看,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已完全符合教育部对师资学历结构的要求。

表1-5 教师学位分布情况表

img5

2.高质量的科研水平

高层次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水平作为基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就有重视科学研究的传统,“以科研促教学”是学院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学院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经济学院教师2004—2006年新立项课题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课题60项(不包括学校课题和横向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37项,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4项(其中教育部重大课题一项,重大基地项目5项)。2006年的中标项目(见表1-6)。这些项目集中反映了我院教师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特色:注重基础理论和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注重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学科研和教学的紧密结合。

表1-6 2006年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中标情况表

img6

续 表

img7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经济学院教师在2004—2006年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据我院科研部门的精确统计,这三年来,经济学院教师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共1 009篇(其中权威论文37篇,核心论文357篇,一般论文615篇),出版著作112部(专著或译著)。2006年我院教师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共有12篇(见表1-7)。

表1-7 2006年我院教师权威论文发表情况表

img8

以丰硕的成果为基础,我院教师2004—2005年获得多项学术成果奖,其中上海市第六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8项,上海市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项,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2项为一等奖),第六届教育部高校成果奖6项,另外还有若干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的教学成果奖(见表1-8)。

表1-8 2004—2005年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表

img9

续 表

img10

3.大力度的教学经费投入

出于高层次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我院每年教学经费总投入超过学校下拨经费总额的75%,尤其是2006年我们投入教学经费的总支出远远超出了学校下拨的经费总额。我院近几年一直从多方面加大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资助多媒体课件制作。从2003年开始配套支持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凡是在本科生教学中自行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学期以上的,学院资助教师3 000元/门。

(2)资助学生学术研讨和社会实践。我院历来重视本科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研讨会(比如,全国性的经济学年会、全国经济学基地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并常年资助学生办班刊。从2004年开始,我院为每位参加社会实践的三年级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补助费。从2005年开始为每位四年级学生制作毕业论文提供一定的费用。

(3)激励教师获取教学成果奖。我院对获得学校、上海市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都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4)鼓励双语教学。我院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给予每门次3 000元的支持。

(5)资助教师编写教材。我院从2007年开始编写“经济学新视野本科教材系列”,每本教材资助1万元。

(6)给教师配备教学用电脑。我院为了配合和鼓励教师广泛用多媒体上课,2002年给每位教师配备一台手提电脑,2006年又对所有教师的手提电脑进行更新换代。

4.办学有特点

高层次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有特色,我院本科层次的主要办学特色如下:

(1)经济学的理论基地班。我院从1998年以来建立了复旦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特色。该基地每年在教育部投入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对基地有配套经费的投入。具体做法是:在选拔人才方面,每年在全院所有的二年级学生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在特色培养方面,例如为基地班的同学举办专题,由本院一些知名教授和中青年骨干科研教师讲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还有,支持学生创办自己的学术园地和学术刊物,已经创办的刊物有《理论探索》、《经济学人》、《社会实践》。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基地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2)数理经济方向。我院从2005级学生开始在经济学专业下设“数理经济方向”。其宗旨是:让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接受系统的数学基础训练。这一方面表现在其独立的培养方案,该方案中设置了众多的数理基础课,如动态优化、动态规划、经济增长理论、微分方程、随机过程、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线性和非线性规划、金融经济学等;另一方面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而设立了名符其实的导师制:2005级数理经济班学生总共27人,共配备了14名导师,而且这些导师是由全院科研能力最强的年轻教师组成,导师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学生参与科研。

5.提高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在我院师生的努力下,本科学生获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1)研究成果。在第六届(1999年)、第七届(2001年)、第八届(2003年)和第九届(2004年)的全国“挑战杯”竞赛中,我院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3次、三等奖1次的优异成绩(见表1-9)。

表1-9 经济学院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获奖情况表

img11

此外,2006年我院学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三个重大奖项。第一项奖项是:获得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第二项奖项是:在11月,国际金融系的4位同学由攀登老师带队,参加了“沪港证券案例分析大赛”,在香港获得二等奖。第三项获奖是:2004级财政专业的林淑莹等同学在国际会计师(AIA)组办的“寻找未来的CFO,财务案例分析大赛”2006年案例分析比赛中进入前10名。

(2)实践成果。近几年我院学生实习效果佳,有的还获得了优秀的成果:以1999级世界经济系刘汉华同学带领的团队在2000年利用整个暑假远赴西安等地进行调查,其实习报告《旅游可持续发展调研:上海、张家界、西安三地考察》获得了2000年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刘汉华同学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06年暑期实践项目《外商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初探十一五规划下的天津滨海新区》获得了复旦大学优秀项目。2006年10月—11月间,经济学院辩论队首次受邀参加第一届“白玉纵横杯”16校经济辩论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12月,经济学院本科生团学联获得团委优秀实践组织集体奖。

另外,经济学院各系本科生均有自办刊物,如:《凡音》、《经济学人》、《理论探索》等,这些刊物已成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6.教育的国际化

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出发,我院近年来致力于提高办学的国际化程度。这表现在外国留学生的进入与我院学生的走出去。

(1)留学生比率高。截至2006年底,我院留学生的比例始终维持在4%—6%之间(见表1-10)。另外我院还有在读研究生的留学生8人。

表1-10 本科留学生一览表

img12

(2)对外交流多。我院学生对外交流机会非常多,有1—2周的短期交流项目,如新加坡暑期项目、里尔政治学院项目等;有半年和1年期的交流项目,如韩国交流项目、中法博士生项目;还有长期的交流项目,如中德DAAD博士生项目、格罗宁格项目等。格罗宁格项目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荷兰格罗宁格大学经济学院“2+2”本科生联合培养计划,学生第一年和第二年在复旦大学学习,第三年和第四年在格罗宁格大学学习,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修满所需学分后,同时获得复旦大学和格罗宁格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毕业文凭;学生获得本科双学位后,可直接申请攻读格罗宁格大学一年制的硕士学位。

7.学生毕业去向令人满意

我院培养高层次与国际化人才的结果之一反映在就业方面。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来看,我院本科学生中每年有近一半的学生会去薪水水平较高的外资企业和咨询公司,另外40%左右会继续深造以及去往工作比较安稳、收益也较高的银行以及公务员等(见表1-11)。

表1-11 近几年大致就业去向数据表

img13

倡导研究性学习_应用经济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注重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自己研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己的阅读与观察、思考与实验、交流与合作、写作与表达。

研究性学习,最初由19世纪初期德国的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并加以实践。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关于“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的蓝图”的报告。报告提出:研究型大学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本科教育理念,“把目前盛行的本科生作为接受者改变为创新者,(通过研究性学习)享受探索的经历”[9]。报告提出本科教学中以问题——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以及本科生通过课程——参与学科的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两个主要支柱。

(一)关于本科生直接参加科研

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情况比较普遍(见表3-4),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表3-4 美国91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情况汇总[10]

img41

表3-4统计显示,39所学校中50%以上的学生在本科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如果加上部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占整个研究型大学的91.2%。

复旦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大致有这样几个途径:

1.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

1998年李政道先生在复旦大学设立“ 政学者”计划,鼓励、支持本科生进入专业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该计划实施七年来,共有267名学生参加,目前已有213名学生完成科研课题;以建国后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陈望道先生名字命名的“望道学者”计划实施两年来,共有310名学生参加,其中155名学生已经完成科研课题。

2.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该计划实施六年共资助635个项目,约1 300名学生参加。

3.院系层面的本科生科研计划

主要集中在设有本科生研究基金或研究项目的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学院等理科院系。

这三个计划每年吸引大约10%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二)关于本科生通过课程参与学科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本科生通过课程参与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在美国历史悠久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学与研究的结合显示其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使是新成立时间不长的加州理工学院,也在建校不久就明确了它的使命: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并造福社会。我们在一个单一的学院里,在交叉学科的气氛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在社会中富有创造性的成员[11]

在国内,清华大学已于三年前开设了新生研讨课,作为探索研究性大学教学的一种尝试,每一届新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选修一门跨学科的新生研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育者与学习者平等合作的关系。

复旦大学在2006年暑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追求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激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兴趣,善于运用从不同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教学改革、经济学基础课程和学士学位课程的设置、探索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是要把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落实到研究性学习上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并通过课程,获得教学和科研的体验。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的安排,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教师根据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向学生展示课程的灵魂和核心知识,以使学生在大学这一知识殿堂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知识,探索真理的能力。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对学科发展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讨论,从被动获取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因为不同的任课老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尝试而显示出独特的风格,成为探索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

(三)小班教学是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关键

对复旦大学2005—2006学年课程教学班规模统计(见表3-5),全校课程资源约3.7名学生一门次课程,与哈佛、MIT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开课量约每2名学生一门次课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复旦大学的课程资源在全国已经名列首位。

表3-5 2005—2006学年课程教学班规模统计

img42

资料来源:复旦大学2005—2006学年选课统计。

表3-5统计显示,在数据段1—6、7—15、16—30中,经济学院小班教学的比例远远低于全校,而在数据段61—120、121—180中,经济学院大班教学比例又大大高于全校,在61—120段高出一倍,在121—180段高出近三分之二。如果说复旦大学在实行学分制后,个性化教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校38%的课程,班级选课学生在30人以下,但是经济学院只有6.61%的课程,班级选课学生在30人以下。

复旦大学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第三个阶段的突出成果是确立了基础课程成为学科领域里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搭建了一个学术基础平台。基础课程的双重角色,使基础课程教学成为整个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各院系都对基础课程的开设格外重视,派出各学科的高水平教师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得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师高级职称比例高于教师系列的高级职称比例。但是,基础课程教学班规模统计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课程开课规模仍然偏大,从各院系2005—2006学年388门次基础课程教学班规模统计可见一斑(见表3-6)。

表3-6 2005—2006年388门次基础课程教学班规模统计

img43

资料来源:复旦大学2005—2006学年选课统计。

表3-6统计显示,经济学院基础课程教学班级都在81—120、121—180以及181以上的大班,平均班级人数在106人以上。

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并不存在好和不好的问题,只是所有的基础课程都是大班教学,则一定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资源的不足,二是过于庞大的教学班级,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通过倡导研究性学习,首先把基础课程教学班级的人数减下来,组织小班教学;其次选拔最优秀的研究生承担本科助教工作,发挥助教的作用——向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文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熟练运用基础理论组织课堂讨论等,是探索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坐标,从课程目标管理、倡导研究性学习两个方面着手,提升经济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_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2 人力资源管理

1.2.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可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书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要素和内容,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总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人力资源获取、开发、利用和调控的过程,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工作态度和业绩的一系列人事管理政策、实践和制度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既包括对量的管理,也包括对质的管理。对人力资源量的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实施调整,使人与岗位匹配,人力与物力有机结合,发挥出最佳效果。对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是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心理、行为态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正确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做一区别。人事管理先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全新视角下对人进行管理。在管理的理念、目标、内容、形式、方式、体制、地位、策略等方面,两者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见表1-1。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可以抹杀两者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人事管理的一些基本职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要发挥作用。

1.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模式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支持性工作环节,工作分析是通过工作设计来决定企业内部如何进行专业分工和任务目标分解,划定不同的工作岗位,决定不同岗位的职权、职责及职能范围。工作分析是对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进行描述,包括岗位特征、流程、规范、要求,以及能够胜任该岗位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等,最终形成工作说明书。工作分析的结果是企业进行招聘、培训、考核、职位评价、薪酬分配、员工调配等工作的依据。

表1-1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img5

(2)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步骤,它可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转化为各阶段、可实施的中长期目标、计划和政策措施。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方案,平衡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合理安排。

(3)人员招聘。人员招聘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人员招聘是以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为依据,通过招募、测试、选拔、录用、评估等一系列过程,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4)培训与开发。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挖掘员工的潜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与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心,既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又促进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培训与开发活动包括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项目制订、计划实施、选择适时的方式方法、培训与开发成果转化与评价。

(5)职业生涯管理。根据员工个人的性格特征、气质、能力、兴趣、价值观等,同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员工制定一个事业发展的路径和计划,不断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的成长。

(6)绩效管理。企业通过对不同工作岗位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运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对员工一定时期的工作结果进行测定,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并进行反馈面谈,促进员工绩效改进。绩效管理是对员工实施培训、晋升、薪酬分配等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调控员工的重要手段。

(7)薪酬管理。企业运用薪酬设计与分配,实现对员工人力资源价值的认可,回报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它既是对员工个人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企业吸引留住人才、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8)劳资关系。这是企业与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员工与企业可以就工资、福利及工作条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协调劳资关系。劳资双方的关系是否融洽、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是否能正常进行,员工是否能忠实于企业,是否能正常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者通常要关注这类问题。

(9)安全与保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员工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另一个要关注的问题。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例如减少污染、建立安全保障措施、减压活动、配备心理咨询师等,使员工的安全和保健得到保障。

(10)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人力资源管理在政策、方针、计划方案设计上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的主要趋势之一。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人事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者价值目标的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以业绩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业绩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以激励为基础的业绩考评系统,以员工个人的业绩管理为基础,通过个人业绩体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该模式的特点体现在: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员工业绩为根本出发点。企业的制度、管理、运行机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等都要围绕如何提高员工的业绩水平来设计、运作。②这种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员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以达到最优业绩。

(2)“以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及组织创新。该模式的特点体现在:①它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把人的科学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专业工作能力、角色承担能力以及对必然事物的承受能力等作为衡量才能的主要指标。②它要求组织对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舞台、机会和条件,并营造一个“能力型组织”,围绕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来进行组织活动。③它要求组织成员各尽其能、各尽其用,通过自觉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工作实绩确证自己的能力。

(3)“以员工发展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员工发展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把人的价值放在企业价值的首位,以个人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帮助员工设计制定出个人发展计划,并通过提供培训机会、岗位晋升机会、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方式帮助员工实现这一计划。

(4)“以顾客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顾客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就是从企业顾客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要求企业对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对顾客进行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做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决策。该模式突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呈现出新的特点。例如:人力资源的职能转向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招聘活动中雇用那些更能提高顾客满意度的人员;在培训方面,注重培训员工如何让顾客更好地使用、宣传、推介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方面,以顾客的评价和反馈为重点,奖励那些能够发展长期顾客、长期业务的员工;在劳动关系方面,更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赖和忠诚。

1.2.3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任务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吸收、整合、开发、激励、调控、保护,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1)吸收功能。人力资源的吸收功能就是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通过招聘与录用,将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吸收到本企业。

(2)整合功能。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个体群体与企业组织之间都会存在差异,整合功能就是通过教育培训、企业文化传播、信息沟通、冲突与压力的调节和缓释等,使员工不同的目标、价值观、态度、行为整合趋于一致。经过整合培养员工的认同感,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3)开发功能。通过教育培训、职业规划等开发管理活动,使员工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为企业节省成本,又对企业做出贡献。

(4)激励功能。通过运用多种报酬分配手段,对人力资源的资本价值给予回报,满足员工对物质、精神的需要,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佳绩。

(5)调控功能。通过运用绩效考核、岗位变动、人员流动等手段,对员工的行为、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调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

(6)保护功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员工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保障员工就业和应得的合法收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内容,以此保证员工能够持续不断地正常工作。保护功能可以避免劳资纠纷,融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目标可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分析。

(1)从企业方面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使企业员工的态度、行为、价值观念符合企业的需要。企业员工在个性表现、教育经历、生活背景等方面各有不同,从而所形成的工作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当其符合企业需要时,则对企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就是寻找、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即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

·实现双向沟通;

·确保公平的对待;

·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采用“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聘用”政策;

·为员工提供就业安全保障;

·实施“员工与企业是共同体”的薪酬计划;

·提供员工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机会。

②促使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人力资源具有潜在性特征,其潜力是可以被开发和激发的。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教育,以及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把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激发出来,不仅促使员工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而且使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据调查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但如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③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经营绩效。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经营绩效的水平与员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技能、鼓励创新和努力工作,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来改进员工工作绩效,进而实现企业生产率和经营绩效水平的提高。

④获取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就是一个组织能够更有效益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在绩效方面超越其他组织的能力。一个企业内,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瑞·菲费提出了有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

·就业安全感;

·高工资;

·诱因薪金;

·雇员所有权;

·信息分享;

·参与和授权;

·团队和工作设计;

·培训和技能开发;

·交叉使用和交叉培训;

·象征性的平等主义;

·工资浓缩;

·内部晋升;

·长期观点;

·对实践的测量;

·贯穿性的哲学。

⑤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的生产要素,更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依据具有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建立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从员工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要想使员工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企业就要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有情感归属、心态良好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是否形成,可用工作现场的总体工作生活质量来衡量。工作生活质量是指员工重要的个人需要能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程度,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价值的工作;

·舒适安全的工作条件;

·满足的薪金与福利;

·安全的就业保障;

·充分的工作指导;

·工作绩效反馈;

·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增长才干的机会;

·积极的社会环境;

·公正公平的交往。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设计和实施一整套制度体系,让员工在这些方面得到最大的满足。例如:用工作设计帮助员工确定所做工作是否有价值;安全与健康的计划的作用是要保障员工能够在安全无忧的环境中安心地工作等等。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一种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环境,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②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得到满足。尽管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员工需求层次的变化,企业不得不将视角从重视企业逐步转向员工,员工个人的成功、价值的实现、精神需求的满足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不仅要重视员工的贡献,还要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成长。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员工达到完善人的意志、脑力、体力、品格,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实现人与企业、社会和谐的发展,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1.2.4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能

1.直线管理人员与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人事管理职责比较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管理与控制上,更重要的是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寻找到人与岗位最佳的契合点。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活动,而且是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在战略导向下的所有管理人员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即企业直线管理人员,他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另一类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他们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程序、方法、政策的制定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各有分工,职责明确,并且相互作用,见表1-2所示。

表1-2 直线管理人员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

img6

续表1-2

img7

2.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类型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能力不同而分工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文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总监。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文员。文员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性人员。其主要工作是文书性质的,如打字员、书记员、接待员、档案管理员等。文员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收集数据、保持有关记录、保存相关资料等,对从事文员工作的员工技能要求不高,一般只要求具有高中学历或受过相关文秘技能培训即可。

(2)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是具体从事一定领域管理活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包括招募专家、人力资源培训专家、绩效考评专家、薪酬激励专家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一定要接受过正规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学训练,或者由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经过了长期的人力资源某一领域的实践,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累积。未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还要求具备新的管理能力,应关注重要的大客户、内部客户的需要;对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安装和定制进行有效管理;为改进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提供咨询。

(3)人力资源管理总监。人力资源管理总监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上层高级行政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要负责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方向,协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人事职能与其他参谋和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向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机构分配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总监的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督促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的执行,负责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激励机制,负责公司的内部组织管理等等。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监除了应具备深厚的文化水平和业务专长以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宏观策划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人才观念和服务意识。湘财证券HR总监董凡凡认为HR总监应扮演三种角色:人力资源总监首先应该是企业内部的“环保工程师”,对营造一个公平、公正、以诚待人的工作氛围负有责任,这首先要求人力资源总监要襟怀坦荡、宽容、客观,不以个人好恶评价人与事。其次,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信访办主任”,要善于倾听,富于沟通,让工作中为难的、烦恼的事有地方倾诉。最后,人力资源总监还应该是“影子武士”,要随时随地为业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人力资源经理的职能与胜任力特征

(1)人力资源经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经理对员工关心的程度和对企业关心的程度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不同的角色的职能和核心内容也有所不同。根据人力资源经理对员工和企业的关心程度的不同,人力资源经理可扮演四种角色:员工顾问、行政管理专家、监督控制、战略伙伴(见图1-4)。

行政管理专家是指人力资源经理承担一般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应该履行的人力资源责任,要承担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经理作为行政管理专家对企业和员工的关心度都很低,主要是日常的人力资源工作。行政管理专家主要是为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服务的,其主要职能如:设计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提供良好的、节约的行政人事服务;负责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录用、培训及绩效管理等;推行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降低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img8

图1-4 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

监督控制者是指人力资源经理更多的关注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而对员工的关心却较少。这时期的人力资源经理是员工行为的监督和控制者、组织绩效的伙伴、组织发展变革的推动者。监督控制者主要职能涉及到制定员工行为规范,设计员工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员工惩罚制度,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组织的绩效伙伴,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在组织中建立绩效伙伴关系,促进员工积极地参与成长和发展活动的组建工作,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惠关系,帮助员工关键技能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获取较高的绩效。人力资源经理作为企业变革的推动者应根据组织内外的情况变化不断更新组织架构,主动参与企业变革与创新,引入新的组织管理办法及变革管理方法,处理组织管理变革过程中的各种人力资源问题,推动组织变革进程,帮助企业减少变革对企业的伤害。

员工顾问要求人力资源经理要作为员工独一无二的拥护者,担当起员工的指导者、沟通者和职业生涯的咨询者的角色。人力资源经理作为员工的指导者,为员工提供有关组织的知识,这包括对组织远景、方向、指导思想、经营结构、历史、氛围和文化的理解,通过对员工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员工事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经理还会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创造一个信任的氛围,积极地倾听,有效地提问,沟通中的移情能力,保证沟通的保密性,培养自我意识,清晰地交流观点以及适当地进行归纳总结,来促进员工间的相互交流,并增进自身与员工们的了解。职业生涯的咨询者帮助员工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回顾,挖掘他们的兴趣、能力、信仰和期望,鼓励员工去独立地做出有关他们未来事业道路的决策。

战略伙伴不仅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关心,而且也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经理要充当组织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等角色。战略制定者与实施者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即要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还应辅助战略的执行,保持人力资源的服务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不断对企业发展进行诊断,以便企业适时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特征。人力资源经理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既要通过规章制度、激励机制、团队气氛、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手段,创造一种能让员工自觉、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氛围,还需要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塑造一支能够完成企业经营战略的职业化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经营提供最佳的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所强调的是与优秀人力资源经理取得的业绩有因果联系的素质特征。也就是可以将从事人力资源经理工作中优秀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个性和动机。

①知识方面。要求人力资源经理形成自己的职业知识体系,包括基本的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人力资源专业理论,以及与企业经营直接相关的经营知识。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有不断更新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难题的能力。

②技能方面。人力资源经理要求具有独特的十个职业技能,包括:招聘甄选技能、培训开发技能、业绩管理技能、薪酬激励技能、组织设计技能、就业用工技能、人力规划技能、员工关系技能、生涯规划技能、文化推进技能。此外,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当具备一些突出的职业能力,如:管理沟通能力、冲突协调能力、激励鼓舞能力、洞察判断能力等。人力资源经理要有专业的操作技巧,还要有思维分析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能进行战略分析。还要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强的说服力。

③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的是自信和价值观。人力资源经理较强的自信是比较重要的,其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越一致越理想。

④个性。人力资源经理个性强调的是情商和非智力方面因素。人力资源经理要有很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人力资源经理在工作中要扮演各种角色,如咨询师、战略伙伴,同时又是高层领导的执行者,所以要有很强的承受力,既要敢于做有益公司但会伤及员工利益的事,又要敢于向企业尽力争取员工的利益。要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如果没有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是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的。

⑤动机。人力资源经理应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权利动机,积极影响别人,以更好地开展工作;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以便于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利于人力资源工作的顺利开展;风险动机是指人力资源经理应具有一定的魄力,敢于冒风险,勇于创新。

4.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和角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和角色将会不断调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客观环境中,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及职能应定位为:

(1)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领导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领导的合作伙伴固然很多,如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然而人力资源部门却是必不可少的。对企业管理的专业化建议、公司结构的优化、员工的能力开发和有效激励,都是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这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必然成为公司领导的战略合作伙伴。

(2)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企业文化的诠释者、贯彻者。一种优秀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创造一种工作理念和公司氛围,更重要的是可以弥补制度不规范和滞后时可能产生的管理漏洞。然而,企业文化的生存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影响因素便在于企业文化的推动者、诠释者、贯彻者、实施者的工作状况。人力资源部门也许不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但绝对要承担企业文化的宣扬推广者的角色。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也是必然,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在选才、晋升等工作上的标准直接就表明了全公司怎样的人才、怎样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才是企业所认可并推崇的,这就是一种形式的企业文化理念。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及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在贯彻着企业文化理念。

(3)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管理系统的建构者、完善者。管理系统的魅力在于它的规范性、恒定性。我们可以设想,当公司出现一些不期的状况时,公司整体运营的好坏正是管理系统完善与否的表现,或者也可以用公司中大部分事件的产生和运作过程中是制度规定的作用大还是人为因素重要作为衡量管理系统完善与否的标准。

(4)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选才用人的建言者。尤其是在管理者的任用上这点显得更为突出。如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只是承担着简单审核和发布信息的工作,那这样的人力资源工作是不能创造人力资源本身价值的。

(5)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核心人才的培养者。一个公司的核心人才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甚至是最重要的资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是由核心人才创造也需要有核心人才去维系。然而大部分核心人才的出现不应该是完全依靠直接引进,而是由公司去培养,这样一批人才会成为对公司忠诚度高、合乎公司价值观、了解公司实际的重要人才。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岗位锻炼、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开发、及时推荐等工作来完成。

(6)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效益的根本创造者。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只是提供职能支持,而且它更是一个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造效益的关键因素。组织的技术优势来自组织的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开发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优势源于优秀的人力队伍,组织创造效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为对象,研究其内在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认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从而能够科学地利用财力、物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对一线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人事管理职能支持,提升到积极主动创造效益上来。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

1.2.5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

1.不同组织结构下人力资源管理定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整体运营提供发展支持的单位,其定位必然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企业类型等多种根本性因素。其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见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有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等,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也有所不同。

(1)职能式组织结构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位。职能式组织结构,是指企业自上而下按照职能进行同类合并,形成按专业划分的部门。例如,主管研发的副总裁负责所有的产品技术研发活动,所有的研发人员都被安排在研发部工作。技术专家结构在组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相当强大的决策权力;专业化程度高,行为流程化、制度化,因而会有较多的规章制度;整体的分权形式是有限的横向分权。因此,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其基本定位可以概括为:服务+领导。

此种结构下的人力资源部,作为唯一的人力资源工作单位,需要负责全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一方面它需要为所有的员工提供项目众多的常规性的、一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其服务的定位;另一方面,由于其专业性及在整个企业中具有相当高度的权威性,因此它拥有足够的力量来推动、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目标。所以,人力资源部能够在为企业提供全面人力资源服务的同时,提供具有深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导。也就是要有意识地为企业努力营造灵活、快速反应的管理风格,促进创新,防止组织僵化,以缓解这种组织所特有的缺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内的规模效益,充分体现自己的专家角色。

(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也被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一般是进行多样化经营的企业,根据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来组织事业部。事业部实行决策分权制。这种组织结构中,整体的技术专家结构很小,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相对于其他部分来说,非常次要;直线中层是其关键的构成部分,是重点;在工作核心层中有数个独立的小型的机械性组织。而在这些小型的机械性组织中,专业分工程度高,有很强的技术专家结构,决策权力相对集中;整体的分权形式是有限的纵向分权。

因此,采用产品部式组织结构的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其基本定位可以概括为:划分层次,上层定位于研发、指导及管理者管理,下层定位为提供服务和实务管理。

这种组织结构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工作分层,以开展不同层次的工作。各个事业部设自己的人力资源工作部门,为自己的事业部提供具体而贴近实际工作需要的服务和实务管理。总部级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定位于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性研究与开发,是对企业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等提出改良、完善的对策,以便于通过其HR的研发工作,降低企业实行此种组织结构的风险,使整个组织获益;另一方面应定位于加强对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管理,兼顾企业整体发展利益。

(3)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位。矩阵式组织结构采用两条相互结合的划分职权的路线:职能与产品,其设计目的在于要兼得职能式和产品部式(项目式)职能划分的优点。因为职能式职能划分与产品部式职能划分的优缺点正好为互补型。同时,此种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单一指令系统的概念,而使管理矩阵中的员工同时拥有两个上级。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关键是两种权力的平衡。因此,此种组织结构下的人力资源部,其定位就是致力于两种权力的平衡。这种定位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引导。由于这种组织结构的信息量很大,信息流又很是复杂,因此必须对所有员工进行正规化、专门化的训练,才能保证这种结构的正常运行。这样做,一方面是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这种组织结构,更为有效地处理各种信息及二元权力模式下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减少冲突,防止有人对这种二元结构的不良利用。因此,人力资源部作为渗透到各个项目/产品的职能部门,应该定位于积极引导,推动开放沟通的角色。

第二,要加强对关键矩阵角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于矩阵式组织结构比单一职权结构复杂得多,因此,它的正常运转需要一系列的全新管理与执行技能,这也是关键矩阵角色不容忽视的作用。换句话说,关键矩阵角色的状态,直接决定着这种组织结构的成败。这些关键角色包括高层领导者、矩阵主管和有双重主管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通过自己的工作,必须确保这些关键角色由胜任者来承担,或是使之达到胜任的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职能与地位,同企业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

(1)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般来说,小型企业的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因此小型企业的战略核心是业务,创业者则是企业的领导核心。小型企业的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各种制度和流程都不是很齐备和规范,且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其优势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快的速度以及应变能力。因此,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好不要过早的“职能化”,追求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在小型企业很少有正式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专家。通常由行政部或者财务部员工兼职,有些工作直接由企业负责人承担,这时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基础管理层面,如雇用和培训有能力的员工。如图1-5所示。

(2)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这类企业有一定的资产规模,组织结构相对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兼人事、行政、公关、宣传、后勤等多项职能,但是,受组织规模以及企业发展程度的限制,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仍未实现职能化。在一个中型组织中,可能只需设置一个人力资源经理或专员,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的人员共同承担处理组织的人力资源事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侧重于流程管理层面。其具体的结构如图1-6所示。

img9

图1-5 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图

img10

图1-6 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图

(3)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完整,管理层次较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增多。人员问题因为人员数量和组织层级变得更为复杂时,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就需要设置一些独立的部门承担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些部门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激励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任务,如图1-7所示。

这些专业部门的设置使得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责区分明确,责任到位,人力资源经理则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侧重于战略管理层面,参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评价等变革性的活动。

(4)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特大型企业即集团企业业务范围广泛,组织结构庞杂,管理层次复杂。在集团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下设的独立部门将更加的专门化,图1-7就是某一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从图中可见,人力资源经理下设的各个专门部门变得更加的专业和细化,如培训部门中可以包括培训主管、培训专家、高级培训员和一般培训人员。这四个岗位的划分并不是行政上的直接隶属和管理关系,而是管理职能专门化和专业化的体现,是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差异的体现,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提供了管理和技能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级,缓解员工晋升的压力。由于人力资源各项职能和业务的专业化,人力资源经理更侧重于文化管理层面。

img11

图1-7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图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但都是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如招聘、培训、薪酬和行政等为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组织模式日渐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打破传统的以职能为基础的组织架构方式,构建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模式。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有效地划分为三个部分:专家中心、现场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服务中心,如图1-8所示。

img12

图1-8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新结构模式

专家中心的员工专门负责职能性技能的开发,而可以不受事务性活动的干扰,现场人力资源管理者则专门负责解决业务部门的难题,服务中心的员工致力于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如员工服务请求的处理和信息收集等。这种结构模式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效率,有助于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和职能的协调实施。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_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6.3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

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全球500强中的大部分企业无不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独树一帜,美国微软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有“职业阶梯”文件,其中详细列出了不同职务须具备的能力和经验;日本公司倡导“事业在于人”的经营理念,形成了独特的“丰田式”职业生涯管理模式。

6.3.1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

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竭力满足管理者(包括员工直接上司、人力资源部管理者)、员工、组织三者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员工个人、直接上司、人力资源部管理者及组织应当共同担当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员工个人、直接上司、人力资源部管理者和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实施。在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见表6-9:

表6-9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不同角色

img73

概括地说,企业在职业生涯管理中所扮演的是支持者、监督者、战略制定者、统筹规划者的角色,企业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应改善条件,并创造一种有利于员工个人职业计划开发的环境,并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政策制定者、共性活动的组织者、最后的咨询者、协调者,必须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有关组织工作、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员工的直接上司是政策的执行者、部门活动的组织者、直接咨询者,在职业生涯管理的导入期,员工的直接上司将协助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导入安排,在职业生涯管理的正常运行阶段,直接上司则成为本部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员工是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也是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客体,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负责,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兴趣、价值观等。

6.3.2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

1.构建员工任职资格系统

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种任职角色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素质与行为之和。企业的任职资格要求由两部分组成:行为能力与素质要求。行为能力包括适应战略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素质要求是指适合从事某一职类、职种、职位、职层任职要求的人的动机、个性、兴趣与偏好、价值观、人生观等等。从事不同职类、职种、职层的工作的人所需的素质要求与行为能力是不同的,同一职类不同职种、职层的员工在任职资格要求上也有一定的偏重。

企业构筑明确的任职资格系统,一方面可以按照任职资格系统要求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让具备要求的人进入合适的岗位,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具备能力的人占据岗位——“能力缺乏”以及能力过高的人处于低能力要求的岗位所造成的“能力剩余”状况的出现,实现“人—岗”合理匹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任职资格系统明确的显示了企业每个职类、职种、职层的岗位所要求具备的行为能力和素质要求,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技能等特点,结合企业各个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来设定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且员工还可以参照任职资格系统,来确定自身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要采取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2.构筑员工职业生涯通道

职业生涯通道又可称为职业生涯路径,是指组织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职业生涯通道通过帮助员工胜任工作,确立组织内晋升的不同条件和程序对员工职业发展施加影响,使员工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有利于满足组织的需要。良好的职业通道设计为员工指明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机会,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吸收并留住最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因此,职业生涯通道的有效设计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1)传统职业生涯通道。传统职业生涯通道(traditional career path)是一种基于过去组织内员工的实际发展道路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员工的发展限制于一级职业部门内或一个单位内,每位员工必须由下至上,一级接一级地从下一级职位到上一级职位进行变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技术诀窍,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传统职业生涯通道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直观性、垂直性,它一直向前延伸,清晰的展示出员工向前发展的特定工作序列。传统职业生涯通道包括一系列等级,这些等级是线性的,较高等级意味着较大的权力和较高的报酬。这种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它是基于公司过去对员工的需求而设计的。但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外部环境的变迁、公司战略的改变、企业的发展,原有职业需求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需要一种灵活的、可以不断改进的模式来设计组织内的职业发展路径。

(2)横向职业生涯通道。组织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横向调动来使工作具有多样性,目的是使员工焕发新的活力、迎接新的挑战。虽然没有加薪或晋升,但员工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按照这种思想所制定的组织职业生涯路径就是横向技术路径。如表6-10所示:某公司财务部成员共分三个小组:资金管理组、核算组、管理会计组。在资金管理组和核算组中的会计岗位之间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岗位轮换,帮助员工摆脱过分熟悉后带来的单调感,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的同时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管理会计组中由于成本会计和内部控制与财务分析等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高,不适合进行岗位轮换。

表6-10 某公司财务部门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img74

备注:名称后附▲和◆标记的区域:同标记表示同级之间可进行岗位转换;名称后附img75标记的区域:不建议岗位转换。

——资料来源:朱凌玲.对某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华东经济管理.2004(2):119~122

(3)行为职业生涯通道。行为职业生涯通道(behavior career path)是一种建立在对各个工作岗位上的行为需求分析基础上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他要求组织首先进行工作分析来确定各个岗位上的职业行为需要,然后将具有相同职业行为需要的工作岗位化为一族(这里的族,是指员工素质及技能要求基本一致的工作岗位的集合),以族为单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种设计所产生的职业路径是呈网状分布的,具体如图6-8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分属于不同职业部门的岗位A与B对员工基本技能的要求以及员工进行的基本活动是相似的,因此可将这两个岗位化为同一工作族,AA与BB也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基本相同,可化为同一工作族,但他们对员工技能的要求比A和B要更高一些。按照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处于A岗位的员工将会沿着有A—AA—AAA—AAAA的方向发展,处于B将会沿着B—BB—BBB—BBBB的方向发展。按照行为职业通道设计思路,A岗位和B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大致相同,处于A岗位的员工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可以有三种选择:①水平移动转换到B岗位上,再沿着B部门的职业发展路线前进;②本部门纵向移动,晋升到AA岗位,并沿着传统的职业发展路线继续发展;③跨部门提升到BB岗位,再沿着B部门的职业发展路线前进。对于B部门的员工也具有同样的路径选择。这样,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就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这种灵活的职业发展路径能给员工和组织带来巨大的便利,既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便于员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可以增加组织的应变性,使组织在发生战略转移或环境变化时,能够顺利实现人员转岗安排,保持整个组织的稳定性。

img76

图6-8 行为职业生涯通道

——资料来源:戴良铁,刘颖.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中国劳动.2001(11):29~30

(4)双重/多重职业生涯通道。双重/多重职业生涯通道(dual/multiple career path),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组织中激励和挽留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双重/多重职业生涯通道可以设计多条平等的晋升阶梯:一条是管理通道,另外几条是技术通道,两种阶梯层级结构为平行关系,对每一个中、高级技术等级都有其对应的管理等级,在双重/多重阶梯的职业生涯路径模式下,能够晋升到企业中、高层职位的员工大为增加,避免管理通道的拥塞状况,也使各类型岗位上的员工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华为公司在借鉴英国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著名的“五级双通道”模式(图6-9),先梳理出管理和专业两个基本通道,再按照职位划分的原则,将专业通道进行细分,衍生出技术、营销、服务与支持、采购、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子通道。这些专业通道的纵向再划分出五个职业能力等级阶梯,如技术通道就由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资深技术专家五大台阶构成,而管理通道是从三级开始,分为监督者(三级)、管理者(四级)和领导者(五级)。员工只有具备了某个专业级别二级资格之后,才能成为三级管理者,这就意味着除少数“空降兵”外,管理者一般都是从优秀的专业骨干中选拔产生。在这个多通道模型中,每个员工至少拥有两条职业发展通道。以技术人员为例(图6-10),在获得二级技术资格之后,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既可以选择管理通道,也可以选择技术通道发展。通过这样的职业生涯通道设计,公司得以充分保留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

img77

图6-9 五级双通道

img78

图6-10 技术类的三个子通道

——资料来源:吴建国.职业发展中的职业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6):62~64

3.员工的晋升与调动管理

员工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旅途中,必然会遇到职位的晋升或工作的调动,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与岗位匹配,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手段或措施。

(1)企业的晋升决策。与晋升有关的决策一共有三种,做出这些决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工作绩效以及献身精神。

①以能力为主的晋升决策。企业在做出员工是否晋升的决定时,所遇到的最重要的决策是以资历为依据还是以能力为依据,或者是以两者某种程度的结合为依据。以资历为依据晋升一般是以员工在组织中工作年限的长短和资格深浅为依据,其好处在于,标准明确,简单易行,有助于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但这种晋升标准容易造成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会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对特殊人才的开发,因此,从激励的角度来看,以能力为依据晋升是最好的。但企业也不能将能力作为晋升的唯一标准。单纯的追求能力将导致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下降,员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则企业会失去员工的忠诚度,企业将会因为员工流失率过高而显得极不稳定。因此,在做出晋升决策时,应兼顾能力与资历两个因素,以能力为主,在能力相同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较高资历的员工。

此外,在做出晋升决策时,还应考虑不同的职位所特有的资格条件与个人能力、特性的匹配关系。最高效的晋升,即是根据员工的才能、特质,将其放在相应的需要这种特质的工作岗位、职位上,形成人与职位理想的最佳匹配。企业的晋升决策,应考虑对个人的各类能力的具体评价,以便做出最恰当的晋升决策。

②科学衡量员工的能力。当晋升是以能力为依据时,企业必须决定如何对能力加以界定和衡量。对过去的工作绩效进行界定和衡量是一件容易的事:工作本身的界定是清楚的,工作目标也已确定,只要运用一些评价工具来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加以记录就可以了。但是,在进行晋升决策时,还要求对员工的未来工作潜力做出评价,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程序来预测候选人的未来工作绩效。一种最常见的做法是,企业为了简便而以过去的工作绩效为标准来推断或假定员工在新的岗位上的工作表现。也有一些企业运用测试的方法来评价提升员工的可行性,判断这些员工在管理方面的发展潜力。还有一些企业则运用评价中心技术来评价候选人的管理潜力。

③保证晋升过程正规化。企业应该建立保证确立一个正规化的晋升过程。许多企业仍然依靠非正式渠道来提升员工。在这些企业中,是否存在空缺职位以及空缺职位的要求等信息往往是保密的。晋升决策往往是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从他们所认识的员工中或是从某些给他们留下过印象的员工中挑选出来的。这种做法有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当企业不让员工了解企业中的职位空缺、晋升的标准以及晋升的决策依据时,工作绩效和晋升的正相关关系无法建立起来。晋升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其效用将大大降低。

因此,企业应尽量使企业的晋升过程正规化,制定并发布正规的晋升政策和晋升程序。企业应向每一个员工提供正式的晋升政策解释,详细说明员工获得晋升的资格要求。企业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来汇编合格员工的详细信息,建立企业人才信息库以便进行晋升决策。企业还可以利用人员配置图来帮助进行决策。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对于实行正规化的企业员工晋升十分有用。这种做法既可以确保企业在出现空缺职位时,所有合格的员工都能被考虑到,还可以给员工留下这样的印象:即晋升变成了一种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的奖励。

(2)企业的调动管理。调动通常意味着在不改变薪资与薪资等级的情况下,从一种工作换到另一种工作。发生工作调动的原因有多种。员工个人有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的愿望出发要求调动工作:丰富个人的工作内容、从事自己更有兴趣的工作、从事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大便利条件(如更有利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的工作或者追求能够提供更大发展潜力的工作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有可能因以下原因调动员工工作岗位:将员工从一个不需要人手的工作调往需要人手的工作;或在企业内为某一位员工找到一个更为适合的工作。此外,许多企业还热衷于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生产率。在组织扁平化的企业中,由于晋升机会缺乏,调动为员工实现工作多样化和自我成长提供了机会。

美国学者卡兹在对科研组织的寿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在1.5~5年这个期间里,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相处超过5年,科研人员之间已经成为老相识,相互间失去了新鲜感,可供交流的信息减少,创造力也会随之而减弱。员工需要通过调动工作以重新获取工作的新鲜活力以及创造力。

由此可见,员工的工作调动,不仅是增进员工工作兴趣、重新获取创造力的需要,也是组织充分利用员工,增强员工创造力,提高员工生产效率的需要。因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员工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动管理。

(3)基于能力的企业员工正规化晋升与调动。企业的晋升决策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企业应构建基于能力的企业员工正规化晋升与调动模型,以规避非正规划化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并能确保所晋升的员工的胜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企业的晋升与调动决策应以企业所构建的任职资格系统为基础。完备的任职资格系统,明晰了企业的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并根据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以及各个职位对企业发展贡献度的大小将企业各项职位分为不同的职类、职种、职层和职级。企业在做出晋升决策前,企业应首先测试和衡量候选人所具有的性格、知识、素质、技能等,看其是否符合所应征职位的任职资格。

4.员工职业生涯成功评价

企业在构建好企业的任职资格系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后,继而开发出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不同路径,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铺设道路,使得企业员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向自己的职业目标前进。为敦促员工的职业发展,企业应构建一套职业生涯成功评价体系,以便及时掌握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修正。职业生涯成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它的含义因人而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表6-11是一个职业生涯成功评价体系表,根据这一体系,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功明确界定一个独特的标准,包括成功意味着什么,成功时发生的事和一定要拥有的东西、成果的范围、被承认的地位和被承认的方式等。企业通过构建职业生涯成功评价体系,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程度、职业生涯成功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寻找并总结员工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总结,以便在全企业内开展学习活动,使员工的职业生涯成功得到企业上下的认同。另外,企业还应从中找寻出阻碍员工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表6-11 职业生涯成功评价体系

img79

——资料来源:姜真.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的一盘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11):47~51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_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0.1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企业战略的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步向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过渡。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所认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差别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进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正走向成熟。

10.1.1 企业战略的基本类型

1.企业竞争战略

在众多的企业战略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他在《竞争战略》(1980)一书中提出,一个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产品的“独特性”和“顾客价值”,若二者缺一,企业就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他提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Cost-leadership Strategy)。企业在采取这种战略时,力求在生产经营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减少费用,从而可以用低价格和高市场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

(2)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在本行业或市场细分内,提供客户喜欢的独一无二的商品。这种差异地位的取得通常是由于产品的高质量、成功的营销和分销或优良的服务。

(3)集中战略(Focus Strategy)。集中战略,是将目标集中在特定的消费者或者特定的地理区域上,即在行业内很小的竞争范围内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前两种战略是在广泛的产业细分市场上寻求竞争优势,而集中战略则是集中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中寻求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即成本集中化或差别集中化。

2.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四类: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组合战略。

(1)成长战略。企业在市场中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成长时通常采取成长战略,以抓住发展机会。企业在采取成长战略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三种不同的成长战略。

①集中式成长战略,即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发展成为系列产品,或开发与原产品相关联的产品系列。典型范例是国内长虹电器股份公司,在公司的开创阶段,长虹选择了“独生子女”政策,即集中全部精力和资源生产经营电视机。当公司的产品形成规模、创出了名牌后,又改为“多子女”政策,在电视机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出击,开发相关联的其他家电产品,如空调、VCD、数字移动通讯电话等。

②纵向一体化成长战略,即向原企业产品的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发展。如饲料生产厂家可以发展养殖、食品加工和销售,正大集团就是成功运用了这种成长战略。

③多元化成长战略,即企业在原产品或产业的基础上,向其他不相关或不密切相关的产品或产业发展,形成通常所说的“多角化经营”的格局。三九集团的迅速发展就在于采用了多元化战略,从30万元起家,仅仅生产一种胃药的企业,发展成了今天拥有数十亿资产,跨医药、工程、建筑、啤酒、饭店、旅游等产业的企业集团。

(2)维持战略。当市场相对稳定,且被几家竞争企业分割经营时,处于其间的企业通常采取维持性战略,即坚守自己的市场份额、客户和经营区域,防止企业利益被竞争对手蚕食,同时保持警惕,防止新的对手进入市场。

(3)收缩战略。当企业的产品进入衰退期或因经营环境变化而陷入危机时,企业可以采取收缩战略以扭转颓势,克服危机,争取柳暗花明,走出困境。现在许多知名的企业也在实行收缩战略,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百事放弃肯德基。

(4)组合战略。组合战略是同时实行两种或多种上述的战略。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它可以对某项业务实行成长战略,而对另一项业务进行收缩。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就曾在1992年迅速扩大它的电子数据系统分公司,同时大幅度削减它在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务。

10.1.2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实现中的地位

21世纪是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将有助于企业营造人才开发环境,提升竞争能力。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是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有如图10-1表示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在成就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方面的意义重大,地位不容忽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获取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在防止产生冗员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以最低成本和最短时间选用最佳员工,培养稀缺性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业绩和竞争实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符合企业员工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具体状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难以被竞争者深入接触,所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模仿,比通过其他手段获得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

img97

图10-1 战略影响关系图

——资料来源:选自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ary Dessler,清华大学出版社,23~24

2.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提高人的活动对企业绩效的促进力。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活动为宗旨,主要考虑做什么,较少考虑投入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生产的收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计算员工的工作和任务来体现自身的存在。现在作为企业的战略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把他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回报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尤其是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高绩效工作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相联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一些活动也为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带来帮助,例如培训必然带来员工能力的提高,而员工能力的提高必然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实现程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作用机理见图10-2。

img98

图10-2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提高经营绩效,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为企业扩展人力资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它由企业中的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并能用之于工作中的能力所构成。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如果企业出现技能短缺,除非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否则这种短缺将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不断地增加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有效地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并使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作用机理见图10-3。

img99

图10-3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扩展人力资本,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人力资源管理能为企业增添战略伙伴

当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的来源时,人力资源管理则在企业的总体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在企业中扮演战略伙伴、专家顾问、员工服务者和变革推动者四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其行为和成就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战略伙伴等角色定位,必然能够有效地支撑企业的核心能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战略目标。

5.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为企业缩减代理及交易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交易成本是团体间因为协商、监督、评估及强迫交换所需要的成本,交易成本会使团体将该交易成本内部化。代理问题是发生在一个团体需要另一个团体在不稳定的情境下进行服务,而两者又都是自利的时候,代理成本就是确使两者建立有效合约关系所需的成本。代理成本可能会发生在人力资源投入、人员行为及绩效产出上。由于机会主义,组织在雇用员工时,应征者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才能,造成雇主在甄选时必须花费较多的成本;透过员工的一些技能进行与资产相关的投资时,代理成本也会增加;由于监督及评估员工不易,为确保员工的绩效,成本也会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弊端,需要制定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的契约与条款,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活动可以有效管理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可以使员工个人的贡献能清楚地定义出来,并适当地给予薪酬,否则员工将不会有诱因去提升绩效,而人力资源实务还可以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方法,透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员工行为及组织目标趋于一致。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可发挥效用,使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其作用机理见图10-4。

10.1.3 企业战略类型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与企业战略类型相适应。不同的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挑战。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目的是选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使这些选择能导致不断加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各种确定的行动。

img100

图10-4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缩减代理及交易成本,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企业竞争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适用不同企业竞争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见表10-1。

表10-1 适用于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img101

(1)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时,企业将积极追求生产效率并严格控制成本,以便超过竞争对手。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人力资源具有的特质是:员工技能的应用范围较窄,强调重复性的行为。注重行为的结果和对变革的适应性要求不高。

①在人员招聘上,为了节约成本,稳定员工队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企业往往采取从内部招募的办法,即当企业中出现职位空缺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从组织内部寻找、挑选合适的人员填补空缺。即使有时从外部招聘员工,也必须是低成本的。如美国的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计算机业务中取得极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努力通过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过程来大幅度降低成本。根据企业的这一经营战略,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在雇用员工方面,就注重挑选那些在降低成本方面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

②为了配合低成本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突出强调在人力资源取得、使用、调整等环节的有效性、低成本性和极小化的不确定性。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只限于与工作有关的特定训练,培训投入相对较少。

③在薪酬管理方面,应强调以工作为基础的薪资。即根据劳动者所担任工作(职务、岗位)对任职人员在文化、技术(业务)、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影响等因素所确定的各工作的顺序(等级)来确定薪酬。劳动者干什么工作,就领取什么样的薪酬,而不考虑他具有的超出本职要求的工作能力。这种薪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具体形式:职务等级制和岗位等级制。前者是按照劳动者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来规定薪酬标准的一种薪酬等级制度;后者则是按照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不同岗位,来确定薪酬标准的一种等级制度。

(2)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力图使自己的新产品或者服务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时,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特质是:创造性、灵活性、团队参与意识和对模糊状态的容忍度。实施差异化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员工高参与,外部招聘员工,激励员工和关心员工的行为结果。

①在招聘时可采用外部招聘的办法,这样选择的范围广、层次丰富,选择的余地大。在工作内容上应较模糊,无常规做法,具有非重复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工作类别广,工作规划松散,强调创新和弹性。

②为了激发创造力,必须注重开发和培训,注意培育良好的劳动关系。

③在薪酬管理方面,强调以个人为基础的薪资,即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不限于本职工作能力)确定薪酬标准。这种制度一般先要通过考核确定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大小并对其提高程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或增薪幅度。与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不同,它不是按“事”规定薪酬,而是按“人”规定薪酬。并用绩效评估作为发展的工具。

(3)集中化战略是把企业的中心工作放在一种特殊的市场或者特殊的顾客群体上。对这一特殊市场或顾客群体,采用集中战略的企业可以按差异战略或成本领先战略的标准进行竞争。它所需要员工的特质既有差异化战略的又有成本领先战略的,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高度重视员工的行为过程和员工高参与。

2.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冯布龙·迪维纳的研究(1984),企业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人员招聘、绩效考评、薪酬政策和员工发展等方面。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分析如下:

(1)集中式单一产品发展战略。企业采取这种发展战略时,往往具有规范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高度集权的控制和严密的层级指挥系统,各个部门和人员都有严格的分工。

①在员工招聘和绩效考评上,较多地从职能作用上评判,且较多依靠各级主管。

②在薪酬管理上,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家长式分配方式,即上司说了算。

③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以单一的职能技术为主,较少考虑整个系统。

采取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最典型的企业是麦当劳公司。麦当劳公司根据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一套健全和公平的晋升机制和工资政策。

(2)纵向整合式发展战略。

采取这种发展战略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仍较多实行规范性职能型的运作机制,控制和指挥同样较集中,但这种企业更注重各部门实际效率和效益。

①在人员的挑选招聘时,较多依靠客观标准,并同时进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招聘。

②在绩效考评时也是较多依靠客观标准,立足于事实和具体数据。奖酬的依据主要是工作业绩和效率,并且注重物质奖励。

③员工在培训时注重开展正规的技能培训,员工的发展仍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少数通才主要通过工作轮换来培养和发展。

(3)多元化发展战略。

采取这种发展战略的企业因为经营不同产业的产品系列,其组织结构较多采用战略事业单位(SBU)或事业部制。这些事业单位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经营权。这类企业的发展变化较为频繁。

①在人员招聘和选择上较多运用系统化标准,并尽量从内部招募。

②对员工的考核主要是看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企业的投资效益,运用“内在激励”多于“外在激励”。

③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往往是跨职能、跨部门甚至是跨事业单位的系统化开发,即员工的发展和培训计划是大规模的。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_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0.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

10.2.1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涵义与特性

1.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涵义

所谓人力资源战略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 RM),就是系统地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其核心在于通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增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有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扮演的职能性角色,而以总体导向的战略性方式,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审视企业外在的各项活动与内在的优缺点,确认可能的机会与威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因此,它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在明确的企业战略前提下,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提出,证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只注重员工个体工作绩效和满意程度等微观问题,向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员工贡献最大化这样一种全新角色的转变。它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组织效率和业绩,特殊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变革。目的是:通过确保企业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和良好激励的员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依靠核心人力资源去建立竞争优势。

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特性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联系又有着区别,表现出如下特性:

(1)战略性。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核心特征,其战略性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所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

②在战略目标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目标管理;

③在战略范围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

④在战略措施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系统化科学和人文艺术”的权变管理。

(2)匹配性。战略匹配或契合(fit)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关键,企业要通过战略整合来保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一致性理论指出,环境与组织各部分间的契合程度越高,组织行为的效率也越高。因此,对企业来说,最中心的问题不是如何识别哪些是最佳的人力资源政策,而是去寻找企业外部环境、总体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执行间的最佳匹配处。具体而言,匹配性包括纵向匹配和横向匹配:

①纵向匹配,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类型匹配,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整合计划与战略的匹配;组织结构及组织文化等与战略的匹配;人力资源具体实践活动与人力资源整合计划的匹配;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匹配。

②横向匹配,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的匹配。

另外,匹配性还意味着动态性。因为要保证人力资源实践活动的纵向匹配和横向匹配,必然关注组织内各要素的变化。

(3)捆绑性(协同性)。捆绑性即指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实践活动协同发挥作用,共同服务于某一特定目标的组合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捆绑性特征基于匹配性特征。正是由于各项人力资源实践间的匹配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获取协同效应,所以才能促使运作中人力资源实践间的捆绑。“捆绑”性就是寻求互补的人力资源实践之间的捆绑或结合,力图找到最有效果的发挥协同作用的模式。

一般而言,实践活动的捆绑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组合在一起,没有核心实践活动,这种模式强调了所有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均衡性。二是在所有实践活动中,以一项或某几项为核心而捆绑在一起,这种模式往往是根据组织自身特征和要求,强调某一项或某几项事件活动的作用,并使其他实践活动支持核心活动。

(4)目标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确保组织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和良好激励的员工,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的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依靠核心人力资源去建立竞争优势。简而言之,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提高绩效,为组织赢得竞争优势。

其目标性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范式下的目标更强调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不仅注重组织的绩效,也注重个人的绩效与目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双层双元原则,“双元”一是指企业发展,二是指员工发展;“双层”一是指企业层次,二是指员工层次,即在企业和员工层次都要既考虑个人发展,又要想到企业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相匹配。其二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目标更在于长期性、整体性。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也强调其目标性,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更关注决定企业命运的、与人有关的战略性因素,其目标体现战略性。

(5)灵活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灵活性,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有效、及时的适应由外部和内部环境所提出的需要的能力。西方学者提出了需要重视的三个方面的灵活性:开发一个能够很快适应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一个具有高适应性的人力资本水池;在雇员中促进行为的灵活性。桑切茨认为存在两种基本的灵活性:一是资源灵活性,二是协调灵活性。当然,不同的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所强调的灵活性方面是不同的。如斯诺和斯奈尔强调通过招聘具有创造价值潜力的雇员来建立这种灵活性,而麦克杜菲则强调人力资源的灵活性应该从培训雇员具有广泛的才能入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强调灵活性与雇员的技能以及雇员行为的联系。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基于人力资源重要性的提升,是基于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提出的。它的本质集中体现在战略性上。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几大特性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体系。战略性与灵活性是其主要的两个核心,而战略性又是其本质与基础。匹配性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关键,是战略性的保障。因为只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目标相匹配,才能体现出其战略性。只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相匹配,就可以发挥其协同性亦即捆绑性,共同服务于提高组织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即体现其目标性。

10.2.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设计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的设计,是现代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战略管理、战略性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的战略设计与管理和企业核心文化的战略性整合。通过这六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功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企业根据内部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方向,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制定出的一套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二年以上的计划,该计划保持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动态性、系统性、超前性、跨文化性、扁平化、个性化等特征。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主要包含人力资源数量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和人力资源素质规划这三项内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即来源于此。

(1)人力资源数量规划。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是依据未来企业业务类型和组织结构等变量,确定未来企业各职各类人员的配比关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计划。换言之,就是确定企业目前多少人,以及企业未来需要多少人。

这一规划主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问题,它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2)人力资源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是依据企业规模、战略业务类型及行业特点,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对企业各层各级功能、职责及职权进行设计和定义,从而理顺各职各类人员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目的是要打破组织壁垒(如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的障碍,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打下基础。

这一规划与其他两项规划是同步进行的,其他两项规划是根据这一规划所确定的结构进行的,因此,人力资源结构规划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

(3)人力资源素质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在企业战略、业务类型及组织对员工行为要求的基础上,来设计各职各类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包括素质模型、行为能力及行为标准等。它是企业开展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明确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期的远景、使命、价值观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根据核心竞争因素推导出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明确后,才能制定与之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关系企业和员工长期的、战略性的计划决策,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指导思想和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为企业的竞争计划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的获取与配置作为整个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运行过程,并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其他子系统互为支持、相辅相成。换言之,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工作,将人力资源的获取与配置纳入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框架中,表10-2说明了不同的战略目标是如何影响企业采取不同的招聘和保留员工的方法的。

表10-2 战略选择如何影响招聘和保留员工工作的举例

img102

续表10-2

img103

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战略性的员工招募。战略性的员工招募是指组织根据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所确定的人员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工具,广泛吸引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候选人)向本组织求职的过程。它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工作候选人的蓄水池,即,“以最小的代价选择最合适的员工”。主要内容为:

①根据企业未来业务类型和成长规模,预测未来的人员需求;

②集中注意力只吸引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

③确保员工招募和甄选活动的合法性;

④确保吸引候选人的过程公开、透明;

⑤力求员工招募能够支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战略性的员工甄选。战略性的员工甄选是指组织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渠道,对应聘者进行区分、评估,并最终挑选出满足组织要求,符合组织战略需要的人员。研究表明,高素质员工的绩效能达到平均水平的129%(Boyatzes,1999),因此,能够挑选出合适人员的战略性员工甄选环节,成为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主要内容为:

①对工作岗位的分析和衡量;

②对候选人资源条件和个人能力的衡量;

③甄选的客观标准和依据;

④甄选工具和渠道的选择及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略性的员工甄选活动中,应考虑候选人的价值观是否与本组织文化相融。

(3)战略性的员工调配。战略性员工调配是指组织根据战略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员工与职位匹配程度,以及员工的个人因素,对员工重新评价、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关系到工作绩效和员工个人利益,应遵循因事设人、用人所长、照顾差异、人尽其才的原则,审慎进行。战略性的员工调配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激励员工、改善企业组织气氛等方面起着很好的作用。主要内容为:

①晋升、降职、辞退;

②工作轮换;

③竞聘上岗。

员工调配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应视企业的战略目标、岗位需要、员工个人需要等因素进行有效选择。

表10-3 战略性员工调配的三项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img104

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对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支撑,根本上取决于员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专长与技能。而企业以战略和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战略管理,将对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从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角度,构建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管理子系统,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中一个投入大、产出高、极具增长潜力的部分。

我们把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管理的工作内容分成四个阶段来展开:

第一阶段:必要性评价,即分析确认某个岗位、人员和部门是否需要培训。岗位分析和绩效评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第二阶段:设计培训和开发方案。在必要性评价的基础上,确立培训和开发的目的和内容。企业在设计培训开发项目时既要考虑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又要切实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既赢得员工的认可、支持与参与,又不偏离组织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发挥培训开发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其他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第三阶段:决定采用的培训和开发方法。选择培训和开发方法最基本的考虑是在岗培训还是脱产培训。具体方法有报告、角色扮演、项目学习、案例讨论、业务模拟等。

第四阶段: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员工的反应、学习情况和工作的变化对培训和开发有效性进行评估。

4.战略性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开展战略性的绩效考核,是强化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根基。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重要职能之一的绩效考核,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程序,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给予评定,是组织对其战略目标、战略体系的实现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职能。绩效考核的战略管理具有识别和挖掘人才、调整人事安排、调整报酬待遇、决定奖惩以及留住人才等功能,是合理推行人力资源战略性开发与管理、有效实施激励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在于通过KPI指标体系的分解来实现对战略的传递,同时借助战略性的绩效考核来促进个体、团队和整个企业的绩效持续改进,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建立战略导向的企业KPI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绩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成为企业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还能发挥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通过将员工的个人行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相契合,能有效地阐释与传播企业的战略,是企业的战略实施工具;对传统绩效考核方法的创新,它尤为强调战略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以KPI指标为核心的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与面谈四个环节,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从而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撑。

企业在构建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基本框架时,首先要从战略层面展开分析和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薪酬管理体系适合本企业。其次还应在制度层面中考虑薪酬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独特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从方法层面上来有效设计各个薪酬管理子系统,使它们能有效运行。图10-5给出了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框架体系。

(1)战略层面。企业战略定义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明确自身需要搭建什么样的架构,如何去吸引和培养人才。在明确了企业的战略之后,从而也就有了事业部战略,这样也就确立了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最后也就有了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薪酬战略。战略性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多个子系统之一,也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类型和价值导向匹配,在构建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基本框架时也必须以之为依据,这样才能达到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根本目的,从而才能激励员工的行为朝公司所倡导的方向转变。

(2)制度层面。即薪酬管理制度。制度是战略与理念得以落实的载体。在战略指引下,制度设计的方向才会更加明确,制度的存在才有了意义。在薪酬系统设计时要避免孤立地去考虑单个制度,要考虑与其他制度的关联性。因为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同,所以薪酬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也不同。如果缺乏对薪酬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思考,可能就会造成各种制度都强调一种导向,致使各项制度的整体效用不能达到最大。因此,各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而且还要使各项薪酬管理制度的组合能够发挥整体效能。

img105

图10-5 战略性薪酬管理框架体系

(3)方法层面。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方法是操作层面的事情,它是将战略性薪酬管理设计转换为实践的一种有用的技术。但许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经常陷入技术误区,采用各种所谓先进的科学方法来设计制度,而没有从战略层面来思考制度设计。方法和工具是薪酬制度设计时运用的手段而不是出发点。如果没有适当地运用方法和工具,也很难设计出运作效度高、执行性强的制度,从而会给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带来困难。

战略性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中一个极为复杂的子系统,除了要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到其与其他人力资源子系统怎样匹配的影响。这种匹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招聘、录用、绩效考评和晋升的关系来说明。因此,战略性的薪酬管理往往难为其他企业所模仿,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5.战略性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与工作相关的经验方式。随着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生理年龄的改变,其职业需求也有所变化。企业应把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为每一个员工设计职业生涯时,考虑到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能够支持企业的发展,使员工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因此,战略性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增强组织培训与开发经费使用的针对性,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因此,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员工而言,职业生涯的战略设计与管理都至关重要。事实上,许多优秀的企业一直将这项工作视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核心工作,并专门设置职业生涯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组织部门,战略性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业已成为企业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战略性职业生涯的战略设计与管理工作是以战略的职位分析为基础,从企业的战略性招聘开始,经过战略性的绩效考核,发掘员工的潜在能力,进行战略性的培训与开发,以战略性的薪酬为激励手段,开辟战略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促进员工可持续能力的提升,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6.企业核心文化的战略性整合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夏里逊提出,企业文化是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因素,人力资源战略要有成效,一定要得到企业文化的支持,亦要同时支持企业文化的延续。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

企业若要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培育、发展并整合四个核心文化,它们是:顾客服务文化,创新驱动文化,运营卓越文化,精神驱动文化。

顾客服务文化。其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同顾客接近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些公司努力了解顾客想要做什么,预测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

创新驱动文化。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企业的未来。竞争优势来自释放技术能力创造新产品、新市场。员工的对开发智力的贪婪欲望与盼望站在技术前沿的创新文化相匹配。

营运卓越文化。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一个营运过程,使得成本最小化和生产率、效率的最大化。竞争优势通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递送的程序来获得。这一文化的基础是持续地改进系统、程序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

精神驱动文化。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一个激励员工的环境。竞争优势通过释放员工的无限能量、创造力和热情来实现。精神驱动文化常常包括一个高规格的集团目标,通过它使人们做得更好。

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中,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将以上四个核心文化整合到吸引、培育、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去,用文化凝聚人才。整合的实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灵魂。企业应极力寻找深入员工心灵和灵魂的途径,因为优秀的员工不会将他们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奉献给只提供存货报告和年度计划的公司和组织。

(2)薪酬引导。绩优公司将他们的报酬同核心文化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核心文化同报酬系统联系越强,雇员的效率也就越高。

(3)金钱的作用。经验表明,对大多数员工而言,金钱不是基本的驱动器,而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在激励着员工。无数调查表明,金钱很少被列为是员工加入、离开公司或对企业作最大贡献的主要原因。

(4)学习驱动收益。在新经济下,每一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脑力作为基本的生产手段已取代体力。智力资本取代财务资本作为公司的关键竞争优势。学习型组织作为关键的战略举措已取代组织再造。员工也认识到他们的生计取决于学习能力,他们认识到为了生存必须快速提升他们的智力资本。

(5)享受生活。公司整合雇员组织外部的个人生活和组织内部的工作,他们将战略性留人不仅仅看成是使雇员的工作可接受,不仅仅是平衡员工的工作计划。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生活同组织的文化整合起来,提高优秀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6)归属感。有归属感的雇员感到同公司有一种强烈的纽带联系。这些雇员会主动参加主要项目,自由地发表他们的意见。他们乐于承担份外的工作。成功留人的关键是将沟通同核心文化联系起来。沟通必定会增强公司雇员的核心文化观,从而使雇员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7)轻松的氛围。优秀的雇员肯定会乐于留在工作氛围轻松的公司。公司要极力去创造给人轻松、舒适的环境,从而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8)自由。在当今的市场中,限制员工的自由只会削弱组织的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

7.建立战略性劳资关系

战略性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战略性经济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产出和劳动者的利益。因此,战略性劳资关系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内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1)战略性劳资关系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①劳资双方的关系。例如,劳动者接受或者辞去工作的选择和企业招用或者解聘员工的选择;企业同意或者拒绝提高工资、提供福利的选择和员工接受或者拒绝某种劳动条件的选择;双方对解决争议方式的选择等等。

②劳资双方各自组织之间的关系。例如,工会和企业组织的组建与发展;集体谈判与签订集体协议;为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从事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等。

③外部环境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例如,政府对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颁布与就业有关的最低工资法、最低劳动标准法、职业安全等);政府对劳资双方组织活动的规范(颁布有关集体谈判的法律、争议处理程序等);经济环境对劳资关系的影响;社会公众对双方组织与活动的影响等。

可见,战略性劳资关系的主体要素包括员工、企业和政府,并且战略性劳资关系会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战略性劳资关系作为企业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或财产关系。这一关系的主体要素是处在复杂多变的战略环境下的,企业要求员工与其建立一种以企业战略为纽带的劳动关系,即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战略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来为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2)建立战略性劳资关系可通过以下基本途径:

①健全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在企业对待员工可采用的潜在和实际的方式上设定了限制。有了相关法律,一旦出现劳动纠纷也有个客观依据予以圆满解决。例如《公平就业机会法案》确保公司在招聘和培训方面不进行歧视。《平等劳动标准法案》和《公平工资法案》保证员工可以根据其对公司的贡献得到公平的补偿。《职业安全和健康法案》对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护。《劳动法》则寻求对劳资双方的保护,以便使劳资关系能够改善。

②发挥工会的作用。美国学者舒乐(Randall Schuler)认为“成立工会对雇主、雇员都很重要。对雇主来说,工会对雇主管理生机勃勃的人力资源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对雇员来说,工会能帮助他们从雇主那里获得必要的东西(例如高工资及职业保障)”。因此,从积极的方面看,工会可以成为建立战略性劳资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培训管理人员。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或者劳动纠纷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报酬、不正当的处罚和解职、侵犯隐私和自尊、不公正的评价提升、不安全的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与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法律意识有关。因此,建立战略性劳资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增强员工与企业间存在战略关系的意识,掌握处理劳资关系的原则和技巧。

(4)提高员工职业生活质量。开展员工援助,实行相互合作。在沟通方面,应全面开通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渠道,经常互相对话,开讨论会;印发宣传企业战略、目标的员工手册,使所有员工熟悉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信息;回答员工有关福利方面的问题,保证管理人员处事的公正、客观及一致性;还可广泛开展合理化运动,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等等。

10.2.3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运作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与任务

人力资源战略决策者必须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即企业要走向哪里,它计划从事的业务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等等,以便掌握可获得的人员的数量和类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必须建立在由企业管理层共同确定的、符合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且得到企业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要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因此,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与任务,清晰地描绘企业将竭尽全力所要进入的事业,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运作的首要步骤。

2.分析企业内外环境

成功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以准确全面的环境评价为基础的。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和市场分析、竞争者分析、政治和监管分析、社会分析、人力资源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等等。进行外部分析的同时,还要对其内部主要的职能部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人力资源战略决策者应对企业的技术储备、资源储备、人力资源现状和职能部门的运营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后,战略决策者便获得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形成所需要的信息。

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不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制定的多么完善,除非其所关联的组织结构是适合的,否则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运作就会失败。实质上,没有单一的“最好”结构,成功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趋向于寻求结构与运作偶然性间最合适的匹配——为企业特定的内外环境寻找最适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以配备合适的人力资源。

4.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在企业内外环境得到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优化的组织结构作保障,人力资源战略的决策者就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战略管理内容。包括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战略性地招聘与使用人力资源、形成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提供战略性的职业生涯设计、设计战略性的薪酬管理体系,以及建立战略性的劳资关系等等。

5.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实施

管理者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环节中实施新战略。战略在得到合理的组织结构、技术、人力资源、奖酬体系、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等方面支持的情况下,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各项计划落实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参与战略的识别和实施。

6.反馈与评估人力资源战略

反馈可以显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实施是否按照战略决策运行以及在组织中的哪个部分运行。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运作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估,看它们是否对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应达到的效果。如果存在差异,就要采取相关的更正行动。图10-6显示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运作的六个步骤:

img106

图10-6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运作

市场营销学沿革与反思_虚拟营销组织构建及其运行管理问题研究

3.1 市场营销学沿革与反思

3.1.1 市场营销学的沿革

(1)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00—1920年)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现了需过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产品价值实现不成问题。与此相适应,市场营销学开始创立。早在1902年,美国密歇安大学、加州大学和伊利诺大学的经济系开设了市场学课程。以后相继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匹茨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开设此课。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市场营销研究的先驱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肖(Arch.W.Shaw)、巴特勒、约翰·B.斯威尼及赫杰特齐(J.E.Hagerty)。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齐走访了大企业主,了解他们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于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销售学教科书,它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里程碑。

阿切·W.肖于1915年出版了《关于分销的若干问题》一书,率先把商业活动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从整体上考察分销的职能。但当时他尚未能使用“市场营销”一词,而是把分销与市场营销视为一回事。

韦尔达、巴特勒和威尼斯在美国最早使用“市场营销”术语。韦尔达提出:“经济学家通常把经济活动划分为3大类:生产、分配、消费……生产被认为是效用的创造。”“市场营销应当定义为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是创造形态效用,营销则是创造时间、场所和占有效用”,并认为“市场营销开始于制造过程结束之时”。

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理论同企业经营哲学相适应,即同生产观念相适应。其依据是传统的经济学,是以供给为中心的。

2)功能研究阶段(1921—1945年)

这一阶段以营销功能研究为其特点。此阶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F.E.Clerk、L.D.H.Weld、Alexander、Sarfare、Ilder和Alderson。1932年,克拉克和韦尔达出版了《美国农产品营销》一书,对美国农产品营销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市场营销目的是“使产品从种植者那儿顺利地转到使用者手中。这一过程包括3个重要又相互有关的内容:集中(购买剩余农产品)、平衡(调节供需)、分散(把农产品化整为零)”。这一过程包括7种市场营销功能:集中、储藏、财务、承担风险、标准化、推销和运输。1942年,克拉克出版的《市场营销学原理》一书,在功能研究上有创新,把功能归结为交换功能,实体分配功能,辅助功能等,并提出了推销是创造需求的观点,实际上是市场营销的雏形。

3)形成和巩固时期(1946—1955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Vaile)、格雷斯(Grether)、考克斯(Cox)、梅德(Maynard)和贝克曼(Beckman)。1952年,范利、格雷斯和考克斯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中的市场营销》一书,全面地阐述了市场营销如何分配资源,指导资源的使用,尤其是指导稀缺资源的使用;市场营销如何影响个人分配,而个人收入又如何制约营销;市场营销还包括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同年,梅纳德和贝克曼在出版的《市场营销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市场营销的定义,认为它是“影响商品交换或商品所有权转移,以及为商品实体分配服务的一切必要的企业活动”。梅纳德归纳了研究市场营销学的5种方法,即商品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成本研究法及功能研究法。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已形成市场营销的原理及研究方法,传统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

4)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1956—1965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奥尔德逊(Wraoe Alderson)、霍华德(John A.Howard)和麦卡锡(E.J.Mclarthy)。

奥尔德逊在1957年出版的《市场营销活动和经济行动》一书中,提出了“功能主义”。霍华德在出版的《市场营销管理:分析和决策》一书中,率先提出从营销管理角度论述市场营销理论和应用,从企业环境与营销策略二者关系来研究营销管理问题,强调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环境。麦卡锡在1960年出版的《基础市场营销学》一书中,对市场营销管理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把消费者视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即目标市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适应外部环境、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5)协同和发展时期(1966—1980年)

这一时期,市场营销学逐渐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同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相结合,使市场营销学理论更加成熟。

在此时期,George S.Downing于1971年出版《基础市场营销:系统研究法》一书,提出了系统研究法,认为公司就是一个市场营销系统,“企业活动的总体系统,通过定价、促销、分配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把产品和服务供给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他还指出,公司作为一个系统,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由市场、资源和各种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它将受到大系统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大系统。

1967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教授Philip Kotler出版了《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计划与控制》一书,该著作更全面、系统地发展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他精辟地对营销管理下了定义:营销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有益交换和联系,以达到组织的各种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并提出,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包括分析市场营销机会,进行营销调研,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和战术,制定、执行及调控市场营销计划。

菲利普·科特勒突破了传统市场营销学认为营销管理的任务只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营销管理任务还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因而提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还提出了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既适用于盈利组织,也适用于非盈利组织,扩大了市场营销学的范围。

1984年,菲利普·科特勒根据国际市场及国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封闭市场的状况,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即6P战略:原来的4P(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加上两个P——政治权力及公共关系。他提出了企业不应只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而且也应该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的战略思想。

6)分化和扩展时期(1981—至今)

在此期间,市场营销领域又出现了大量丰富的新概念,使得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出现了变形和分化的趋势,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

1981年,莱维·辛格和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战”这一概念以及军事理论在市场营销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几年后,列斯和特罗出版了《市场营销战》一书。1981年,瑞典经济学院的克里斯琴·格罗路斯发表了论述“内部市场营销”的论文,科特勒也提出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市场营销文化,即使企业市场营销化的观点。1983年,西奥多·莱维特对“全球市场营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过于强调对各个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将导致生产、分销和广告方面规模经济的损失,从而使成本增加。因此,他呼吁多国公司向全世界提供一种统一的产品,并采用统一的沟通手段。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协商推销”等新观点。1986年,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这一概念,提出了企业如何打进被保护市场的问题。在此期间,“直接市场营销”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问题,其实质是以数据资料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由于事先获得大量信息和电视通讯技术的发展才使直接市场营销成为可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网络、政治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市场营销专家系统等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着网上虚拟交易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得到迅猛发展。

(2)“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市场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有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市场营销下定义。例如,麦卡锡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又如,Philop Kotler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

还有些定义是从微观角度来表述的。例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一切企业活动”。麦卡锡于1960年也对微观市场营销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它将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直接引向消费者或使用者以便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公司利润”(《基础市场学》第19页)。这一定义虽比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前进了一步,指出了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企业赢利成为公司的经营目标,但这两种定义都说明,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产品生产活动结束时开始的,中间经过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当商品转到用户手中就结束了,因而把企业营销活动仅局限于流通领域的狭窄范围,而不是视为企业整个经营销售的全过程,即包括市场营销调研、产品开发、定价、分销广告、宣传报导、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售后服务等。Philop Kotler于1984年对市场营销又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的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5年对市场营销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这一定义比前面的诸多定义更为全面和完善。主要表现是:

①产品概念扩大了,它不仅包括产品或劳务,还包括思想。

②市场营销概念扩大了,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包括赢利性的经营活动,还包括非赢利组织的活动。

③强调了交换过程。

④突出了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定义,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即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从满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向消费者手中,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具体地讲,传统市场营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及其演变规律、市场细分规律、市场营销组合规律、产品市场生命周期规律,还包括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定价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进一步归纳详见后面章节。

(4)市场营销理论应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同时,从美国拓展到其他国家。

1)市场营销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

市场营销观念和理论首先被引进生产领域,先是日用品公司,如小包装消费品公司,继而被引入耐用消费品公司,接着被引进工业设备公司,稍后被引入重工业公司,诸如钢铁、化工公司。其次,从生产领域引入服务业领域,先是被引入航空公司、银行,继而是保险、证券金融公司。后来,又被专业团体,诸如律师、会计师、医生和建筑师团体所运用。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成为商品,连其社会领域及政治领域也商品化,因而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亦应用于这些领域。如将市场营销方法应用于大学、医院、博物馆及政府政策的推行等社会领域中;又如法国政府应用市场营销原则与方法了解公众对政府废除死刑及扩大欧洲共同体的看法,根据公众不同的政见进行市场细分,然后采用广告宣传去影响或改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反对态度;再如西方国家政党及政治候选人应用市场营销方法对选民进行市场细分,对选民进行广告宣传,争取选民投票支持。市场营销的应用甚至还从国内扩展至国际市场。

与市场营销学应用范围的扩大相适应,市场营销学从基础市场营销学扩展为工业市场营销学、服务市场营销学、社会市场营销学、政治市场营销学及国际市场营销学等细分专业。

2)市场营销学在各国应用的发展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首创于美国,随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学开始传播到其他西方国家。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引进市场营销学,1953年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石坂泰三赴美参观访问,回到日本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要全面学习市场营销学。”1955年日本生产力中心成立,1957年日本营销协会成立,这两个组织对推动营销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营销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市场营销观念被广泛接受。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开始引起日本企业界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随着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市场的迅速扩大,日本企业开始从以国外各个市场为着眼点的经营战略向全球营销战略转变。

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学亦传播到法国,最初应用于英国在法国的食品分公司。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部门,继而扩展到社会服务部门。1969年被引进法国国营铁路部门。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各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课程。

20世纪60年代后,市场营销学被引入苏联及东欧国家。

中国则是自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引进市场营销学的。首先是通过对国外市场营销学书刊杂志及国外西方学者讲课内容进行翻译和介绍。然后,从1978年开始,选派学者、专家、学生赴国外访问、学习、考察市场营销学课程开设状况及企业对市场营销原理的应用情况,还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1984年1月,中国高校市场学会成立,继而各省市先后成立了市场营销学会。这些营销学术团体对于推动市场营销学理论研究及在企业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原理与方法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企业。由于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品市场趋势有别,加之各部门经济体制改革进度不一、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深度不同等原因,使市场营销学在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的应用程度不尽相同。

3.1.2 市场营销学学科性质认识及其反思

(1)市场营销学学科性质的一般认识

1)学科定位频谱

李怀祖在《科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学科定位的频谱(2004),如图3.1所示。

根据该认识方法,可以得到市场营销学科定位频谱,如图3.2所示。

从上述的定位频谱不难看出:市场营销是科学,但是一种特殊的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学科。和自然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一样,市场营销具有科学的一般特征;但她更偏向“艺术”,即更重视其实践性和技巧性。因此,市场营销是一门与经济学、管理学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差异明显的学科。

2)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科学

市场营销学是什么性质的科学?它是否是一门科学?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持有不同的见解。概括起来,大致分为3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他们认为,工商管理(包括市场营销学在内)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教会人们如何作营销决策的艺术。

img4

图3.1 学科定位频谱

img5

图3.2 市场营销学科定位频谱

第二种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学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行为和一种艺术。这种观点认为,管理(包括市场营销学)不完全是科学,也不完全是艺术。它有时偏向科学,有时偏向艺术。当收集资料时,尽量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这时科学成分比较大;当资料取得以后,要作最后决定时,这时艺术成分就大一点。这是由于主要是依据企业领导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所以这时便是艺术。这种双重性观点,主要问题在于将市场营销同市场营销学混同起来了。市场营销是一种活动过程、一种策略,因而是一种艺术;市场营销学是对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概括,因而是一门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市场营销学是对现代化大生产及商品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营销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阐明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一直指导着国内外企业营销活动的发展。

3)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经济科学还是一门应用科学,学术界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数学者认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经济科学,是研究商品流通、供求关系及价值规律的科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无疑,市场营销学是于20世纪初从经济学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但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它已不是经济科学,而是建立在多种学科基础上的应用科学。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因为“经济科学提醒我们,市场营销是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仔细分配来满足竞争的需要;行为科学提醒我们,市场营销学是涉及谁购买、谁组织,因此,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管理理论提醒我们,如何组织才能更好地管理其营销活动,以便为顾客、社会及自己创造效用”。

4)市场营销学既包括宏观营销学又包括微观营销学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在其代表作《基础市场学》中明确指出,任何商品经济社会的市场营销均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市场营销;另一个是微观市场营销。宏观市场营销是把市场营销活动与社会联系起来,着重阐述市场营销与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关系,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宏观市场营销的存在是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及商品经济社会要求某种宏观市场营销机构及营销系统来组织整个社会所有的生产者与中间商的活动,组织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流通,以实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及提高社会的福利。微观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活动或企业职能,是研究如何从顾客需求出发,将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赢利目标。它是一种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

由于西方国家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其学术界主要是研究企业的微观营销,对宏观营销研究不十分重视,即使对宏观营销进行研究,也不是从实现社会总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研究,而只从客观角度来研究企业营销的总体作用。我国实行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计划调控,因而从微观及宏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市场营销就非常重要了。

(2)市场营销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市场营销学理论所提出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质疑的理由之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市场营销学能否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质疑者的主要依据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范畴,必须有其自身的理论内核,也就是其他学科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研究对象。

自从营销学诞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营销学的核心问题是“交换”。如菲利普·科特勒就曾在他的《市场营销原理》(Principles of Marketing)中指出:“交换是营销的核心概念”;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市场营销所下的定义是:“营销(管理)是计划和执行有关商品、服务和创意的概念、定价、促销与分销以创建符合个人或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那么,“交换”能否成为市场营销学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内核呢?显然不能。因为“交换”也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自从经济学提出分工能减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提高经济效率的论点之后,交换就成为协调分工和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架构就是在研究交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不少营销学者也都承认市场营销学对于经济学的这种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科特勒曾经说过“市场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阿尔德森在《市场营销学分析体系》一文中也指出“认为经济学是市场营销科学起源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市场营销学对“交换”的研究同经济学的研究有什么不同?如果确实存在着经济学所未涉及的研究领域,市场营销学就能构成自身的理论内核与理论体系;而如果这种领域不存在,市场营销学就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或者说它只是在讨论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问题。

(3)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

通过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涵作的全面剖析,并将其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不难得出结论: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同经济学存在明显差异,市场营销学有其明确的理论内核,但不是“交换”,而是“交换障碍的克服”。

事实上,一些营销学者对于市场营销学研究交换活动的特定角度早已进行过描述,奥尔德森指出:“我认为企业生存,预期和消费者行为这些概念带来的一些问题,不能在现有的经济科学范畴内加以解决……要使市场营销学上升为一门经验科学,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吸收并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技术”;“为什么把交换过程看作是一个正常发挥作用的机制,认为它既能对实际市场进行调节,也能被用于规范和标准,……宏观经济学家对此有他们自己的标准。对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这种高深莫测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市场营销关心的对象是那些被迫进入市场寻求解决问题的人,他们与市场本身一样不完善。市场参与者不懈的和理性的行动就是消除和缓解市场某些不完善因素,希望这种参与活动会使市场机制的调节接近理论模式”。Richad P.Bagozzi认为“市场营销理论主要涉及两个问题:①为什么个人或组织要进行交换?②交换是如何产生,完成或被避免的?市场营销包括的领域十分广泛,它涉及所有与‘交换’有关的活动及交换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营销学对“交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影响交换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主观的努力来促使有益的交换获得成功。这同经济学主要研究“交换”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怎样通过交换促使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是有明显不同的。

因此,可以认为市场营销学理论实际上是在深化和完善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在研究交换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时,是以追求“最优配置”的理想目标为基础的。为了能清楚地描述达到理想目标的一般规律,经济学必须有一些假设的前提,如,人们的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动因是“纯经济”的(排除了各种文化和心理的因素);资源必须得到充分利用,交换也必须得到充分实现(否则就不可能达到“最优化”的理想目标)。如果没有这些假设的前提和高度的抽象,经济学就不可能得出规范的理论模型。经济学理论使人们能够透过纷乱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看到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这对于促使人们经济行为的理性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人们回到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来时,那些被经济学研究所排除的各种前提问题又不能不解决。如,怎样才能促使交换得到充分地实现?影响交换成功的各种因素到底有哪些?各种非经济因素怎样影响着人们的交换行为?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交换就不可能充分地实现,资源也就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经济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而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对于交换的充分实现事实上存在各种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是实现经济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前提,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而到目前为止,真正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科就是市场营销学。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市场营销学渊源于经济学,但又毫无疑问地独立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地位也就不容置疑了。

(4)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分析

认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是“交换障碍的克服”不仅可以比较清晰地划出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边界,而且还可以启发我们从一些新的角度去认识和重构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我们看到,目前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具有十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它从企业实现其销售和利润目标的基本动因出发去研究市场和交换,从而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交换的直接对象——顾客,于是“以顾客为中心”或“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中心”就成为市场营销所有战略与策略的出发点。顾客的需要和感觉(价值认同)成为构成“交换障碍”最为主要的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现有的市场营销学理论框架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

而在市场的实际交换活动中,影响交换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并非出于顾客的本愿。如,信息的不通畅会使需求者买不到实际存在的商品;舆论的压力会使消费者不敢消费他(她)所喜欢的商品;企业内部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会使原本可以实现的交易流产,等等。我们将实际市场活动中所可能存在的交换障碍略作排列,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顾客需求的障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信息沟通的障碍、交换心理的障碍、分销渠道的障碍、竞争干扰的障碍、内部行为的障碍和政策法规的障碍。

如果从障碍产生的原因和人为作用的程度来分析,以上8个方面的交换障碍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前4种为“基本障碍”(或称“客观障碍”),即它们是在各种交换活动中经常存在的,非人为作用而形成的障碍,营销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障碍,但难以将其完全消除,如,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会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而后4种障碍则可称之为“行为障碍”(或称“主观障碍”)。因为他们都是在市场活动中因人们的决策行为所造成的,如果能对人们的决策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克服它们对交换活动的影响。

当然,我们所描述的这些“交换障碍”,现在的市场营销理论都已有所涉及(因为这本身就是市场营销理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只不过是分析的角度不同。而我们认为,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直接认识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障碍,研究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克服交换障碍策略,也许能使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更为清晰,甚至有可能构建出一种更具理论意义的市场营销学理论框架。

毫无疑问,就目前的认识程度和研究基础来看,构建新的市场营销学理论框架还为时甚早,但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确定为“交换障碍的克服”应当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的。

首先,这样的认识,可以比较清晰地理顺市场营销学同经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及其根本区别。尽管市场营销学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吸纳许多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理论思想,但其主干仍应是经济学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讲,菲利普·科特勒将经济学称为市场营销学的“父亲”是完全正确的。目前我国在学科分类中将市场营销学纳入管理学的门类,实际上是理论分类中的一种谬误。因为管理学主要是以组织行为的研究为对象的,而市场营销学则更侧重于市场经济行为的研究。

其次,这样的认识,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市场营销学理论的一些发展趋势,实际上对市场营销主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质疑了。20世纪80年代中,就有人曾经提出企业的经营观念开始由“以顾客需求的满足为中心”转向“以获取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为中心”,即由“需求中心论”转变为“竞争中心论”。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不是其是否满足了顾客的需求,而是其是否能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而这正说明了形成交换障碍的因素不只是来自于顾客,也来自于竞争者。“内部营销”观念的提出,特别是“服务利润链”理论的形成,更是将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和行为控制作为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方面。这一思想观念正说明了形成交换障碍的因素,有时也来自企业内部。此外,“社会营销观念”和“绿色营销观念”的产生更能使我们看到营销理论已把“政策法规”和“环境舆论”列为必须克服的重要交换障碍之列。这些市场营销理论观点的产生,说明了形成交换障碍因素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因此仅仅将“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作为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显然是难以概全了。

第三,这样的认识有助于企业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由于明确了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交换障碍和交换障碍的多元化,就能使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去全面地分析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他们的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开展营销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并尽可能地去加以满足,就可万事大吉了。这就有可能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最后,我们仍然期望市场营销学理论的发展,不要只是停留在一些概念的堆砌,而应有一些质的飞跃。特别是能形成一条永恒不变的理论主线和科学的研究范式,使其能更加趋于成熟,而不再被人们提出质疑。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内核。

网上交易磋商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一 网上交易磋商

交易磋商又称业务谈判,是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进行洽商,以期达成协议的过程。它是合同成立的基础,是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交易磋商的主要内容是合同条款,不仅包括品质、数量、价格等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有时还包括商检、索赔、仲裁等一般交易条件。本环节提供了发盘核算与发盘、还盘核算与还盘的训练。

(Ⅰ)发盘核算及发盘

议一议

广东某进出口公司向美国商人发盘供应某商品,有效期至6月20日。美方客户在6月23日才致电表示接受我方发盘。此时国际市场价格上涨,问:我方是否仍应按原发盘规定在7月底前装运货物?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发盘核算

2.向客户报盘

二、主要技能

1.发盘核算

2.拟写并发送发盘函

三、操作指南

(一)进出口商品价格构成

进出口商品价格由计价数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和贸易术语四个部分构成。例如:每公吨1 000美元FOB天津(USD1 000.00 PER M/T FOB TIANJIN)。

(二)常用进出口贸易术语

FOB(装运港)装运港船上交货  (……指定装运港)

CFR(目的港)成本加运费   (……指定目的港)

CIF(目的港)成本加运费保险费(……指定目的港)

FCA(装运地)货交承运人   (……指定交货地)

CPT(目的地)运费付至    (……指定目的地)

CIP(目的地)运费保险费付至 (……指定目的地)

(三)进出口商品价格三要素

1.成本(COST):如生产成本、加工成本、采购成本。

2.费用(EXPENSES)。

3.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

进出口费用的种类

读一读

1.出口费用

(1)国内费用

如包装费、仓储费、国内运输费、认证费、港口费、银行费用等。

(2)国外费用

如出口运费、出口保险费、客户佣金等。

2.进口费用

包括进口运费、进口保险费、客户佣金、进口税、商检费、报关费、港口费、国内运输费、银行利息及其他费用。

(四)进出口商品价格核算

为保证价格核算的准确性,要求报价核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4位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1.集装箱货物运费核算

(1)散货:基本费率+附加费

(2)整箱货:按包箱费率计算(20'集装箱货量以17公吨或25立方米为标准)。

2.保险费核算

(1)保险金额= CIF(或CIP)发票金额×(1+投保加成率)

(2)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3.佣金核算

(1)佣金=含佣价×佣金率

(2)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3)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

4.出口退税核算

(1)出口退税收入=货价×出口退税率

img21

(2)货价

(3)购货成本=货价+增值税额

(4)增值税额=货价×增值税率

5.货物实际成本的核算

实际成本=购货成本(含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入

6.出口报价核算

出口报价=实际成本+各项费用+预期利润

img22

采购成本与实际成本

读一读

对于出口商而言,成本即采购成本,是指出口商从供货商购买货物的支出。然而,供货商报出的价格一般包含税收,即增值税。许多国家为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对出口商品采取按增值税的全额或一定比例实行退税的做法。因此,在实行出口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品在核算价格时,应将含税的采购成本中的税收部分根据出口退税率予以扣除,从而得出实际成本。

(五)发盘函

发盘函既是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又是日后订立合同的基础。合同能否订立,往往在于公司第一次报价能否引起对方的兴趣。因此发盘函的内容必须明确无误,无含糊之词,语气则须诚恳、委婉、有说服力,以赢得询购者的信任,取得订单。

一般发盘函的内容应包括:

1.对客户的询购表示感谢。

2.明确答复对方在来信中所询问的事项,准确阐明各项交易条件,如品名、规格、数量、价格、装运、支付方式等。

3.声明此报盘的有效期及其它有关条件和事项。

4.鼓励对方尽早订货,并保证供货会令对方满意。

发盘函可以直接向客户发出,也可以在收到对方的询盘后作出答复。

(六)发盘函常用句型

1. We thank you for your inquiry of January 2 regarding the purchase of our bicycles.(谢谢你方1月2日询购我方自行车。)

2. We have received your inquiry of June 4 for our electronic toys and now take pleasure in making you the following offer for your consideration:…(你方6月4日对电动玩具的询盘收悉,兹向你方报盘如下:…)

3. Our offer is USD300 per set of video recorder,FOB Tianjin.(我们的报盘是每台录像机300美元FOB天津。)

4. We quote this article at USD250 per M/TCFR New York.(我们就该商品报成本加运费至纽约每公吨250美元。)

5. We offer you our sugar 100 M/T at USD1 000 per M/TCIF Hamburg including 3 percent commission for shipment during April and May with payment by L/C at sight.(兹报盘:100公吨糖,每公吨1 000美元CIF汉堡含3%佣金,4/5月份间装运。即期信用证付款。)

6. We are pleased to quote you for2 500 dozen Men's Shirts as per the sample sent you before,at the price of USD 5 per piece CIF New York for July shipment.(根据以前寄给你方样品,兹报盘2 500打男士衬衫,每件5美元CIF纽约,7月份装运。)

7. We are making the following offer,subject to your reply reaching us before June 15:…(现向你方报盘如下,以你方6月15日前复到为有效:…)

8. Enclosed please find our quotations which are open for two weeks only.(随函寄去我们的报价,有效期仅为两周。)

9. As for the above offer,it is extremely probable that the prices will rise still more,and it would therefore be to your interest to place your orders without delay.(上述报价极可能继续上涨,所以及早订货对你方有利。)

10. It is not our intention to rush you into a decision,but as this article is in great demand,it would be to your interest to place your orders without delay.(我方无意催促你方立即决定,但鉴于此产品需求量很大,所以及早订货对你方有利。)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0月18日,李明收到科威特客户SM ITH先生的来函,遂对客户感兴趣的品种进行认真的核算后,于当天向客户发出报盘。

【SM ITH先生来函】

October 17,20××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188,Zhongshan Road,

Shantou,Guangdong,China

Dear Si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October 15,20××and the catalogue.

After going through your catalogue,we found Art.Nos.NT542A,NT542B and NT302A,NT302B(both in black and brown)appear to be marketable here.We shall be glad to receive your samples to acquaint us with the quality and workmanship of your supplies.

Meanwhile,please quote us your lowest prices CIFC3 Kuwait,stating the earliest date of shipment.If your prices are attractive and delivery date acceptable,we shall place our order with you immediately.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faithfully,

James Brown&Sons

JOHN SM ITH

(二)操作指示

请你根据科威特客户SM ITH先生的来函,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

1.参照下列产品资料进行报价核算,分别算出货号NT542A、NT542B和货号NT302A、NT302B的FOBC3 SHANTOU及CFRC3/CIFC3 KUWAIT价格。

2.就客户感兴趣的上述两个货号的商品,向客户发盘(日期:10月18日)。

【产品及相关信息】

商  品:“AILY”LADIES'SHOES

货  号: NT542A/NT542B        NT302A/NT302B

颜  色: BLACK/BROWN         BLACK/BROWN

包装方式: 20PAIRS/CTN         30PAIRS/CTN

尺码/纸箱: 68×34×30cm3  53×28.5×26cm3

毛/净重/纸箱: 9.5/7.5 kgs       7/5 kgs

购货成本: 12元/双           18元/双

起订数量: 1×20'FCL          1×20'FCL

国内费用: 1.出口包装费:        6元/纸箱

     2.仓储费:          3元/纸箱

     3.运杂费:          300元/20'集装箱

     4.商检费:          350元/20'集装箱

     5.报关费:          50元/20'集装箱

     6.港口费:          400元/20'集装箱

     7.其它费用:         1 200元/20'集装箱

增 值 税: 17%

出口退税率: 11%

汕头至科威特海运费: USD2 200.00/20'集装箱

保险费率:一切险0.8%,战争险0.2%

汇  率: 6.88元人民币/美元

预期利润:成交价的10%

客户佣金:成交价的3%

注:集装箱箱体自重2 275公斤

  每20'集装箱装量按25M3或17M/T计

  计算过程保留4位,计算结果保留2位。

(三)操作演示

1.货号NT542发盘核算如下:

(1)每纸箱尺码: 0.68×0.34×0.3=0.069 4M3

(2) 1×20'FCL货量:img23 =360(纸箱)(尾数舍去不计)

(3)购货成本: 12元人民币/双

(4)国内费用:img24=0.769 4(元人民币/双)

(5)退税收入:货价×出口退税率

      img25

(6)实际成本:购货成本-出口退税额

      =12-1.128 2=10.871 8(元人民币/双)

(7)运  费:img26=2.102 2(元人民币/双)

(8)保险费:成交价格×(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成交价格×(1+ 10%)×(0.8%+ 0.2%)

     =成交价格×110%×1%

(9)客户佣金:成交价格×佣金率=成交价格×3%

(10)预期利润:成交价格×预期利润率=成交价格×10%

(11)出口报价:img27img28img29img30

2.货号NT302发盘核算如下:

(1)每纸箱尺码: 0.53×0.285×0.26=0.039 3M3

(2) 1×20'FCL货量:img31=636(纸箱)(尾数舍去不计)

(3)购货成本: 18元人民币/双

(4)国内费用:img32= 0.420 5(元人民币/双)

(5)退税收入:×11%=1.692 3(元人民币/双)

(6)实际成本:购货成本-出口退税额

      = 18-1.692 3= 16.307 7(元人民币/双)

(7)运费:img33=0.793 3(元人民币/双)

(8)保险费:成交价格×(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成交价格×110%×(0.8%+ 0.2%)

     =成交价格×110%×1%

(9)客户佣金:成交价格×佣金率=成交价格×3%

(10)预期利润:成交价格×预期利润率=成交价格×10%

(11)出口报价:

img34

  FOBC3=img35÷6.88=2.80(美元/双)

  CFRC3=img36÷6.88=2.93(美元/双)

  CIFC3=img37÷6.88=2.96(美元/双)

3.根据操作指示,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撰写的发盘函如下:

October 18,20××

James Brown&Sons

#304-310 Japan Street,Kuwait

Dear Sirs,

Thank you for your inquiry of October 17,20××for our Ladies'Shoes.As requested,we are making you the following offer,subject to your reply reaching us before October 22,20××:

  Item    Price CIFC3 KUWAIT

  NT542    USD2.33/PR

  NT302    USD2.96/PR

Color: Black and brown equally assorted

Packing: In boxes of one pair each,20 boxes in one carton for NT542 and 30 boxes in one carton for NT302

Payment terms: By irrevocable L/C at sight

Shipment:In November 20××

Insurance:To be covered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against All Risks and War Risk

In addition,we have sent the samples you requested.As the articles are in heavy demand,we hope you will let us have your order as early as possible.

Yours faithfully,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LiM ing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9月17日,加拿大多伦多客户JOHN来函表示对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方经营的陶瓷产品感兴趣,并邀我方报盘。

1.客户来函

Sept.17,20××

Guangdong Tianmao Co.,Ltd.

Dear Si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15th September.

As one of the largest dealers of Chinese porcelain,we are interested in dinner sets and tea sets of all descriptions.We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quote us CIFC 5% Toronto for those items listed on the separate sheet.In themeantime,please send us samples of the items

mentioned above.

We learn that you are a company with wide experience in this line,so we have confidence in the quality of your products.If your prices are moderate,we believe there is a promising market for the above-mentioned articles in our area.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Yours faithfully,

Viport Porcelain Products Co.,Ltd.

SM ITH

JOHN

2.产品及相关信息

img38

(二)模拟操作

根据国外客户的来函及我方产品资料进行发盘核算及发盘如下:

1.发盘核算

img39

img40

img41

2.拟写发盘函:

img42

(Ⅱ)还盘核算及还盘

在出口交易磋商中,一项发盘被对方还盘,即意味着构成价格的各个要素之间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正确进行还盘核算十分重要。通过核算,可以了解在价格变化后对出口方预期利润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析在构成价格的各要素中,哪些要素和成分可作调整,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还盘的几种对策

读一读

面对买家的还价,出口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是否有利可图,利润额是多少,并据此提出对策。

1.努力说服客户接受原报价,不作让步。该策略的风险是可能会失去成交的机会,甚至失去客户。

2.降低公司的利润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这是最直接和最简便的方法。但它牺牲的是出口商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出口商往往最不愿意采取此对策。

3.减少费用开支达到降价的目的。

4.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与供货商联系,争取对方的支持以达成交易。

一、主要业务环节

1.根据客户还盘进行业务核算

2.向客户作出再还盘

二、主要技能

1.还盘核算

2.拟写并发送还盘函

三、操作指南

(一)还盘核算

还盘核算应根据所得资料将价格的各组成部分依次列出,如:购货成本、退税收入、实际成本、国内费用、出口运费、出口保险费、国外客户佣金、销售利润等,然后再按客户还盘的要求分别算出:利润、费用和成本。有关核算公式如下:

1.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各种费用-实际成本

2.实际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各种费用

3.某项费用=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其他费用-实际成本

为保证再还盘价格核算的准确性,建议核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4位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二)还盘函的基本要求

还盘俗称还价。还盘的内容可以是针对价格,也可以是针对品质、数量、交货时间及地点、支付方式等重要条件提出修改意见。

1.买方还盘

买方还盘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对对方的报盘表示谢意。

(2)对报盘中的某些条款提出不同意见,并表示遗憾。

(3)阐明适当理由(如其他供货商的类似产品报价较低,行市趋跌等等)。

(4)提出自己的条件,或提示一起做生意的其它机会。

2.卖方还盘

卖方还盘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确认对方来函,表明自己的总体态度。

(2)强调原报价的合理性,并列明理由。如强调产品品质超群,言明利润已降至极限或生产成本增加等。

(3)提出自己的条件,并催促对方行动。如同意附带条件减价,并以市场需求量大,库存紧张等激励对方下订单等。

(三)还盘函常用句型

1. Much to our regret,we are unable to accept your offer. The prices you quoted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manufacturers.(很遗憾,我方无法接受你方报盘。你方所报价格比其他厂商所报高得多。)

2. The price you offer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prevailing market.(你方报价与现行市场价不一致。)

3.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cannot accept your offer,as we are obtaining the same quality from other sources at a price 5% lower than yours.(非常遗憾我方不能接受你方发盘,因为我们从其他渠道获悉相同质量的产品比你方报价要低5%。)

4. If you accept our counter-offer,we'll advise our end-users to buy from you.(如果你方能接受我们的还盘,我们将劝用户向你方购买。)

5. Your counter-offer is not up to the present market level.(你方还价不符合目前市场价格水平。)

6. We appreciate your counter-offer but find it too low to accept.(感谢你方还盘,但价格太低不能接受。)

7. Unfortunat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our price and your counter-offer is too wide.(很遗憾,我们的价格与你方还盘之间的差距太大。)

8. We have cut price to the limit. We regret,therefore,being unable to comply with your request for further reduction.(因我方的价格已降至极限,所以无法满足你方进一步降价的要求)

9. You must know that the cost of production has risen a great deal in recent.(你方应该明白近期生产成本上涨了不少。)

10. The price is already very reasonable,but,in order to encourage business between us,we are prepared to allow you a discount of3% on an order amounting to USD10 000 or over.(价格是很合理的,但为了促进你我之间的业务,在订单额达到10 000美元或以上的基础上,我们愿意给你方3%的折扣。)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0月19日,科威特客户SM ITH先生来函,认为我方18日所报两个货号的价格(参见发盘函,P35)太高,要求降价15%,否则无法成交。此时,正值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接受对方降价要求我方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接受,交易将无法进行。为促成交易,我方对原报价重新进行了认真的核算,做出了适当的让利,并及时向客户致函再还盘。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

1.请根据客户还盘进行核算,并确定如果按对方价格成交,我方是否有利可图?

2.如将购货成本下调至货号NT542每双11元,货号NT302每双16元,利润率调整为8%,请计算调整后的报价应为多少?

3.请以公司业务员李明的身份拟写再还盘函,对客户所提出的降价要求进行答复并重新发盘(日期:10月20日)。

(三)操作演示

根据操作指示,参考“产品及相关信息”(参见P33)及发盘核算的相关数据(参见P34~35),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完成的还盘核算及撰写的业务函电如下:

1.货号NT542的还盘核算

(1)如果接受对方的价格,我方将无利可图。

解:客户还价= 2.33×6.88×85%=13.625 8(元人民币/双)

  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各项费用-实际成本

       =13.625 8-(0.769 4+2.10+13.625 8×110%×1%

img43

       =13.625 8-3.428 1-10.871 8

       =-0.67(元人民币/双)

(2)如将购货成本下调至每双11元,利润率调整为8%,则调整后的出口报价应是:

img44

2.货号NT302的还盘核算

(1)如果接受对方的价格,我方将无利可图。

解:客户还价= 2.96×6.88×85%=17.310 1(元人民币/双)

  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各项费用-实际成本

      =17.310 1-(0.420 5+ 0.793 3+ 17.310 1×110%×1%

       +17.310 1×3%)-(18-img45×11%)

      =17.310 1-1.923 5-16.307 7

      =-0.92(元人民币/双)

(2)如将购货成本下调至每双16元,利润率调整为8%,则调整后的出口报价应是:

img46

3.根据还盘核算结果,拟写再还盘函如下:

October 20,20××

James Brown&Sons

#304-310 Jalan Street,Kuwait

Dear Sirs,

Your letter of October 19,20××has been received with thanks.

Much to our regret,we find it impossible to comply with your request as the price for the raw material is on the increase.The prices we quoted are most favorable.Furthermore,we have had orders from many countries at the prices.However,in order to help you to compete with other dealers in the market,we are prepared to reduce the prices as follows:

Item    Price CIFC3 KUWAIT

NT542     USD2.12/PR

NT302     USD2.60/PR

We hope that you will place a trial order with us,forwe believe that you will find our products well received in your market.

Yours faithfully,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LiM ing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9月20日.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收到加拿大多伦多客户VIPORT PORCELAIN PRODUCTS CO.,LTD的反馈函,认为我方报价(参见发盘函,P41)太高,并还盘如下:

货号ST815:每套23.00美元CIFC5多伦多

货号ST828:每套15.00美元CIFC5多伦多

货号ST802:每套20.98美元CIFC5多伦多

(二)操作指示

请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客户VIPORT PORCELAIN PRODUCTSCO.,LTD的还盘和该产品及相关信息(参见P37~42)以及发盘核算的相关数据(参见P38~40),进行核算并拟写还盘函。

(三)模拟操作

1.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客户还盘我方是否有利可图?如有利润的话,利润是多少?

img47

img48

(2)如果接受对方的价格,且公司必须保持5%的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公司能接受最高的国内供货价格是多少?

img49

img50

img51

(3)经与厂家协商,厂家同意将供货价格在原来基础上下调10%,若公司利润率为8%,

最新报价是多少?

img52

img53

2.根据上述核算结果,拟写还盘函并发送给客户

img54

网上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二 网上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

在交易磋商过程中,一方发盘经另一方接受以后,交易即告成立,买卖双方就构成了合同关系。根据国际贸易习惯,买卖双方往往要对所做交易进行成交核算,以确定所能获得的利润总额,同时,还要签订书面合同或成交确认书,以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据和履行的依据。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数据交换(EDI)或电子邮件等形式订立贸易合同。

议一议

一法国商人于某日上午走访我某公司询购某商品,我方口头发盘后对方未置可否。当天下午,外商再次来访,表示无条件接受我方上午的发盘。而此时国际商场价格已趋涨,我方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出口成交核算

2.签订出口合同

3.发出成交函

二、主要技能

1.出口成交核算

2.拟订出口合同条款

3.拟写并发送成交函

三、操作指南

(一)出口成交核算

出口成交核算的内容一般包括:购货成本、销售总收入、总费用额、合同利润额、合同利润率等的核算。

计算公式如下:

1.购货总成本=单位购货成本×成交数量

2.合同总金额(成交金额)=单价×成交数量

3.费用总额=国内总费用+出口总运费+出口总保险费+国外客户佣金总额

4.退税总收入=img55×出口退税率

5.合同总利润额及利润率

(1)合同总利润=成交价格-购货总成本-费用总支出+出口退税总收入

(2)利润率=img56×100%

为保证成交核算的准确性,建议核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4位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缮制

1.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

电子商务合同是指进出口企业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数据交换(EDI)或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商品、服务贸易合同。电子商务合同在约束买卖双方权利义务方面并无变化,不同的是其载体和合同订立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具有以下特点:

电子合同的生效时间

读一读

我国《合同法》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第十六条)。该法同时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第三十四条)。

(1)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合同内容等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等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

(2)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即电子签名)所代替。

(3)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4)电子商务合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保存,是无形物,改动、伪造不易留痕迹。其作为证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议一议

广东某进出口公司通过MSN(即微软免费聊天软件,全称Windows Live Messenger)与美国商人达成出口某商品协议,我方按双方所约定备妥货物,而对方迟迟没有按规定开出信用证,问在上述情况下双方所达成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电子商务合同的内容

缮制合同时应根据双方交易磋商的原始记录,确保合同正确表达了全部意向同时又符合有关法律与国际贸易惯例的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合同脱胎于传统商务,所以合同法的基本原理仍适用于它。《电子商务示范法》只是在技术上对其作出了一些规范。虽然电子商务运用网络使用表格化的合同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其内容仍离不开以下基本条款:

(1)品质条款:应列明品名及规格、品质机动幅度。

(2)数量条款:应列明计量单位、数量及数量机动幅度。

(3)包装条款:应列明包装种类、方式、总件数及有关包装标记。

(4)价格条款:应列明单价、总值及贸易术语。

(5)装运条款:应列明装运期、装运港(地)、目的港(地)、是否分批装运及转运。

(6)保险条款:应列明投保人、保险金额、险别及适用的保险条款。

(7)支付条款(以信用证方式为例):应列明开证人、受益人、开证行、到证时间、L/C种类、金额、有效期、最迟装运期及到期地点。

(8)检验条款: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品质/重量证明书将作为装运品质数量证明。

(9)不可抗力条款:应列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出具不可抗力事故的证明机构以及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等方面的内容。

(10)异议和索赔条款:应包括索赔对象、索赔期限、索赔证据等。

(11)仲裁条款:应包括仲裁地点、仲裁机构、程序、裁决效力和仲裁费用的负担等。

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书面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合同和确认书。合同的内容比较全面详细,一般包括上述11个条款的内容;确认书是合同的简化形式,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只列明主要交易条件,如上述第1~7条的内容。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书面合同的形式

读一读

1.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规定:“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由此可见,我国《合同法》实际上把电子合同纳入了“书面形式”之内。

3.合同的签署

口头合同不需签署,但大多数交易在成交后都需要签订一份书面合同,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据、合同生效的条件和今后履行合同的依据。

在实际业务中,一般是由一方按交易磋商的结果缮制合同或确认书;当面成交的,由交易双方会签;异地成交的,由一方签署后将一式二份的合同正本送交对方签署后退回一份,以备存查,并作为履行合同的依据。

电子商务合同不存在纸面文件的形式,由当事人在合同签字或盖章是不可能的,必须经数字签名及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才能实现当事人的签字功能。

4.合同基本条款常用句型

(1)品质条款

S312 16″Christmas Bear with caps and scarfs,details as per the samples despatched by the seller on Aug.21,2011(货号S312 16寸带帽子及围巾圣诞熊,具体参照2011年8月21日寄给你方的样品)

(2)数量条款

10 000 pcs with 5% more or less at the sellers'option(10 000件增减5%,由卖方决定。)

议一议

甲方和乙方经反复磋商达成了一笔交易,随后甲方缮制了一份销售合同送交乙方并要求其签退一份,但乙方迟迟不签退。对此,甲方应作如何处理?

(3)包装条款

20 pcs in a box,10 boxes to an export carton,total50 cartons only(纸箱装,每箱10盒,每盒20件,共50箱)

(4)价格条款

Unit Price:USD20.00 per pc. CIF New York(单价:每件20美元CIF纽约)

Total Amount:USD200 000.00(SAY U.S. Dollars Two Hundred Thousand Only)(总值: 200 000.00美元,计贰拾万美元整)

(5)装运条款

To be effected on or before Dec. 31,20××from Shenzhen to Toronto allowing partial shipments and transshipment.(20××年12月31日前装运,由深圳至多伦多,允许分批装运及转运。)

(6)保险条款

To be covered by the seller for 110% of total invoice value against All Risks and War Risk as per(and subject to) the relative Ocean Marine Cargo Clauses of C. I.C. dated 1/1/1981.(由卖方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1年1月1日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和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

(7)支付条款(以信用证方式为例)

The Buyer should open through a bank acceptable to the seller an irrevocable documentary Letter of Credit in favor of the Seller to be available by draft(s) at sight to reach the seller 30 days prior to the date(month) of shipment and to remain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the15th day after the date of shipment.(买方应于装运日(月)30天前通过卖方可接受的银行将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开到卖方,信用证有效期为装运日后15天在中国到期。)

(8)检验条款

The Inspection Certificate of Quality/Weight issued by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shall be taken as basis for the shipping quality/weight.(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品质/重量证明书将作为装运品质重量证明。)

(9)不可抗力条款

The Sellers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if they,owing to Force Majeure causes,fail to make delivery within the time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or can't deliver the goods.However,in such a case the Sellers shall inform the Buyers immediately. The Sellers shall send to the Buyers by registered letter at the request of the Buyersa certificate attesti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cause or causes issued by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r by a competent authority.(因人力不可抗拒事故,使卖方不能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交货或不能交货,卖方不负责任,但是卖方必须立即通知买方。如果买方提出要求,卖方应以挂号函向买方提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或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证明事故的存在。)

(10)异议索赔条款

In case discrepancy on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is found by the Buyers after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claim may be lodged within 30 days after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while for quantity discrepancy,claim may be lodged within l5 days after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being supported by Inspection Certificate issued by a reputable public surveyor agreed upon by both parties. The Sellers shall then consider the claim in the light of actual circumstances.For the losses due to natural cause or causes falling withi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hip-owners or the underwriters,the Sellers shall not consider any claim for compensation. In case the Letter of Credit does not reach the Sellers within the time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or under FOB price terms the Buyers do not send vessel to appointed ports or the Letter of Credit opened by the Buyers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contract terms and the Buyers fail to amend thereafter its terms by fax within the time limit after receipt of notification by the Sellers,the Sellers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cancel the contract or to delay the delivery of the goods and shall have also the right to lodge claims for compensation of losses.(品质异议须于货到目的口岸之日起30天内提出,数量异议须于货到目的口岸之日起15天内提出,买方需同时提供双方同意的公证行的检验证明。卖方将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异议。由自然原因或船方、保险商责任造成的损失,卖方将不予考虑任何索赔。信用证未在合同指定日期内到达卖方,或FOB条款下,买方未按时派船到指定港口,或信用证与合同条款不符,买方未在接到卖方通知所规定的期限内传真修改有关条款时,卖方有权撤销合同或延迟交货,并有权提出索赔。)

(11)仲裁条款

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ct or the execution thereof,shall be settled amicably by negotiation. In case no settlement can be reached,the case under dispute may then be submitted to the“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for arbitration.The arbitration shall take place in China and shall be execu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al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said Commission and the decision made by the Commission shall be accepted as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for settling the disputes.The fees,for arbitration shall be borne by the losing party unless otherwise awarded.(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有关仲裁程序在中国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仲裁费用除另有裁决外由败诉一方承担。)

(三)签约函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卖方通常需根据交易磋商情况填制货物买卖合同或确认书,及时寄送给对方让其回签,并发回一份供自己存档。寄送合同时,卖方一般应在合同外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这就是签约函。

1.签约函的基本内容

(1)对达成交易表示高兴,希望合同能顺利履行;

(2)告知对方合同已寄出,请其回签;

(3)促请对方尽早开立信用证,以便安排装运。

2.签约函的常用句型

(1) We are pleased to have concluded business with you in the captioned goods.(我们很高兴就上述货物与你方达成交易。)

(2) Owing to ourmutual efforts,we have finally concluded the business.(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达成了这笔交易。)

(3) We are sending you our Sales Confirmation No.xxx in duplicate. Please sign and return one copy for our file.(兹寄上xxx号销售确认书一式两份,请及时会签并发回一份供我方存档。)

(4) Enclosed please find our Sales Contract No. 2356 in duplicate. Please send one copy back to us for our file as soon as possible.(现随函附上我方第2356号销售合同一式两份,请会签并早日寄回一份供我方存档。)

(5) It is understood that a letter of credit in our favor covering the above-mentioned goods will be established promptly.(请及时开出以我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以便我方按时装运。)

(6) Please instruct your banker to issue the letter of credit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hat we may process with the goods immediately.(请与你方银行联系尽快开立信用证以便我方立即安排货物生产。)

(7) We wish to point out that the relevant credit should strictly confirm to the terms we have agreed upon so as to avoid subsequent amendments.(我们想指出有关信用证必须与双方所达成的条款相符以免今后的修改。)

(8) We assure you that your order will be handled with great care.(我们保证对此订单将会慎重处理。)

(9) This transaction,though small in amount,marks the beginning of our formal business relationship.(这笔交易金额虽小,却标志着贵我双方正式业务关系的开始。)

(10)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further orders from you.(期待收到你方进一步的订单。)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0月21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收到客户接受函,业务员李明经过核算予以确认后,着手拟订合同条款,缮制销售确认书(号列STNT041088)发送给对方并要求回签一份供我方存档。

【客户接受函】

October 21,20××

Dear Sirs,

Your counter offer of October20,20××has been accepted and we are glad to place our Order

No.JBS9801 as follows:

img57

续表

img58

Other terms and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agreed before.

This is the first transaction we have concluded.Your cooperation would be very much appreciated.Please send us your sales confirmation in duplicate for our counter-signature.

Best regards

James Brown&Sons

JOHN SM ITH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客户接受函以及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参见P33)和我方公司报盘核算及发盘的相关数据(参见P34~35)、再还盘核算及报价的相关数据(参见P44~45),对本笔交易进行核算,包括销售总收入、总费用额、合同利润额、合同利润率等的核算。

2.缮制销售确认书(号列STNT041088)并拟写成交函一并发送给客户。

(三)操作演示

根据操作指示,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完成的出口合同核算及拟写的业务函电如下:

1.出口成交核算

(1)货号NT542出口成交核算

数  量: 20×360=7 200双

价  格: USD2.12/PR CIFC3 KUWAIT

总  值: USD15 264.00

出口销售总收入: 15 264.00×6.88= 105 016.32(元人民币)

购货总成本: 11×7 200=79 200.00(元人民币)

退税总收入:img59×11%= 7 446.153 8(元人民币)

国内总费用:img60

      =5 540.00(元人民币)

出口总运费: 2 200×6.88=15 136.00(元人民币)

出口总保险费: 2.12×7 200×110%×(0.8%+ 0.2%)×6.88

= 1 155.179 5(元人民币)

佣金总额: 2.12×7 200×3%×6.88= 3 150.489 6(元人民币)

合计总费用: 5 540+15 136+1 155.179 5+ 3 150.489 6

      = 24 981.669 1(元人民币)

合同总利润:销售总收入-购货总成本-各项费用总额+出口退税总收入

      =105 016.32-79 200-24 981.669 1+ 7 446.153 8

      =8 280.804 7(元人民币)

合同利润率:(合同利润÷合同金额)×100%

     =8 280.804 7÷105 016.32)×100%

     =7.89%

(2)货号NT302出口成交核算

数  量: 30×636= 19 080双

价  格: USD2.60/PR CIFC3 KUWAIT

总  值: USD49 608.00

出口销售收入: 49 608×6.88=341 303.04(元人民币)

购货总成本: 16×19 080=305 280.00(元人民币)

退税总收入:img61×11%= 28 701.538 5(元人民币)

国内总费用:img62

      =8 024.00(元人民币)

出口总运费: 2 200×6.88=15 136.00(元人民币)

出口总保险费: 2.60×19 080×110%×(0.8%+ 0.2%)×6.88

       =3 754.333 4(元人民币)

佣金总额: 2.60×19 080×3%×6.88= 10 239.091 2(元人民币)

合计总费用: 8 024+15 136.00+3 754.333 4+10 239.091 2

      = 37 153.424 6(元人民币)

合同总利润:销售总收入-购货总成本-各项费用总额+出口退税总收入

      = 341 303.04-305 280.00-37 153.424 6+28 701.538 5

      =27 571.153 9(元人民币)

合同利润率:(合同利润÷合同金额)×100%

      =(27 571.153 9÷341 303.04)×100%

      =8.08%

2.缮制销售确认书如下:

img63

3.签约函

October 22,20××

James Brown&Sons

#304-310 Jalan Street,Kuwait

Dear Sirs,

We are pleased to confirm your Order No.JBS9801 dated October 21,20××after friendly negotiation.

Enclosed is our Sales Confirmation No.STNT041088 in duplicatemade out against your Order No.JBS9801.Please counter-sign and return one copy for our file.We trust that you will open the relative L/C at an early date.

We hope that the goodswill turn out to your entire satisfaction and look forward to your further orders.

Yours faithfully,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LiM ing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经过反复磋商,广东天贸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多伦多客户VIPORT PORCELAIN PRODUCTS CO.,LTD就下列条款达成一致:

img64

续表

img65

(二)操作指示

1.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成交条件,参照产品及相关信息(参见P37)、发盘核算及发盘的相关数据(参见P38~41)、再还盘核算及还盘的相关数据(参见P46~51)进行出口成交核算,包括:销售总收入、退税总收入、各项费用总支出、购货总成本、每个货号的成交利润额以及合同总利润额和利润率的核算。

2.请根据相关交易条件,缮制销售确认书(号列STAC0828,日期:9月23日)并拟写成交函一并发送给客户,请客户按要求回签合同。

(三)模拟操作

1.出口成交核算

img66

img67

img68

2.缮制销售确认书

SALES CONFIRM AT ION

img69

PACKING:

PORT OF

LOADING&

DESTINATION:

TIME OF

SH IPMENT:

TERMS OF

PAYMENT:

INSURANCE:

REMARKS:

1.The buyer shall have the covering letter of credit reach the Seller30 daysbefore shipment,failing which the Sell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scind without further notice,or to regard as still valid whole or any part of this contract not fulfilled by the Buyer,or to lodge a claim for losses thus

sustained,if any.

2.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in Quality/Quantity,claim should be filed by the Buyer within 130 day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port of destination; while for quantity discrepancy,claim should be filed by the Buyer within 150 day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port of destination.

3.For transactions concluded on CIF basis,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insurance amount will be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against the risks specified in the Sales Confirmation.If additional insurance amount or coverage required,the Buyer must have the consent of the Seller before shipment,and the additional premium is to be borne by the Buyer.

4.The Seller shall nothold liable for non-delivery or delay in delivery of the entire lotor a portion of the goods hereunder by reason of natural disasters,war or other causes of Force Majeure.However,the Seller shall notify the Buyer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furnish the Buyer within 15 days by registered airmail with a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ttesting such event(s).

5.All deputies arising outof the performance of,or relating to this contract,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negotiation.In case no settlement can be reached through negotiation,the case shall then be submitted to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for arbi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arbitral rules.The arbitration shall take place in Guangzhou.The arbitral award is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6.The Buyer is requested to sign and return one copy of this contract immediately after receiptof the same.Objection,if any,should be raised by the Buyer within 3 working days,otherwise 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Buyer has accepted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contract.

7.Special conditions:( These shall prevail over all printed terms in case of any conflict.)

Confirmed by:

THE SELLER:      THE BUYER:

         (signature)         (signature)

3.拟写签约函

img70

托运与投保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二 网上报检、托运与投保

按合同规定交付货物是卖方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在以信用证付款方式达成的交易中,出口企业收到国外来证并审核无误之后,应按贸易合同和信用证的规定及时做好备货、报检、托运和投保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履行合同。在电子商务技术环境下,上述手续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数据电文的传递和沟通来完成。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备妥货物,办理出口商品报检手续

2.办理出口货物的托运手续

3.办理出口货物的投保手续

二、主要技能

1.填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办理出口商品报检手续

2.填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或托运单,办理出口货物托运手续

3.填制出口货物投保单,办理出口货物投保手续

三、操作指南

(一)备货

备货是出口企业根据合同或信用证规定,向有关企业或部门采购和准备货物的过程。备货内容主要包括:

1.向生产或供货部门安排生产或催交货物;

2.核实检查应收货物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状况,并对货物进行验收;

3.根据出口合同规定,对进仓商品再次进行整理、加工和包装,并在外包装上加刷唛头和其他必要的标志等。

此外,针对不同商品的情况和出口合同的规定,对出口货物进行检验,也是备货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出口货物报检

凡属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和合同规定须由商检机构检验出证的商品或需经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还应向有关检验或检疫机构申报检验或检疫,经检验或检疫合格后方可持通关单报关出口。

1.报检的时限和地点

(1)一般货物在发运前7~10天报检。如申请单位不在检验检疫机构所在地,应在发运前10~15天报检。

(2)鲜活商品应在发运前3天报检。

(3)对于个别检验检疫周期较长的货物,应留有相应的检验检疫时间。

(4)需隔离检疫的出境动物应在出境前60天预报,隔离前7天报检。

(5)法定检验检疫货物,除活动物需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外,原则上实施产地检验检疫。

2.报检手续

出口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和地点,向口岸商检机构提交出境货物报检单,随附买卖合同、信用证、发票、装箱单等必要单证申请报检,并按规定缴纳检验检疫费。如对检验检疫证单有特殊要求的,还须在报检单上注明。

出境货物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由商检机构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作为海关核放货物的依据。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签发《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报检人对检验检疫证单有特殊要求的,签发相应的检验检疫证书,作为货物交接、出口结汇或处理索赔之用。

3.检验检疫证书和出境货物通关单的签发日期和有效期

签发日期一般为验讫日期;信用证要求装运港装船时检验,签发证单日期为提单日期三天内(含提单日)签发。

出境货物报检随附的单证

读一读

出境货物报验,应填写出境货物报验单并提供对外贸易合同(售货确认书或函电)、信用证、发票、装箱单等必要单证。下列情况报检时还应按要求提供有关单证:

1.凡实施质量许可、卫生注册或需经审批的货物,须提供有关证明;重量鉴定的应加附重量明细单或磅码单。

2.凭样成交的货物,应提供经买卖双方确认的样品。

3.报验出境危险货物时,必须提供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鉴定结果单和使用鉴定结果单。

4.申请原产地证明书和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的,应提供商业发票等资料。

5.出境特殊货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提供有关的审批文件。

6.经预检的货物办理换证放行手续时,应提供该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正本)。

有效期则根据商品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货物为60天;植物和植物产品为21天,北方冬季可适当延长至35天;鲜活类货物为14天。检验检疫证书超过有效期作废;《出境货物通关单》超过有效期的,海关不予放行。

4.证单的更改

报检人更改证单时,应填写更改申请单,交附有关函电等证明单据,并交还原证单,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更改手续。

品名、数(重)量、检验检疫结果,包装、发货人、受货人等重要项目更改后与合同信用信用证不符的,或者更改后与输出、输入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规定不符的,均不能更改。

5.撤销报检

报验人申请撤销报检时,应书面说明原因,经批准后方可办理撤销手续。报检后30天内未联系检验检疫事宜的,作自动撤销报检处理。

6.重新报检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重新报检:

(1)超过检验检疫证单有效期限的;

img76

图3-2-1 出口商品检验流程图

(2)变更输入国家或地区,并有不同检验检疫要求的;

(3)改换包装或重新拼装的;

(4)已撤销报检的。

7.申请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凡出口到给惠国的给惠商品,出口企业须向检验检疫局办理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申领手续。程序如下:

(1)办理注册手续;

(2)填制申请单,打印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3)交签证费;

(4)申领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检验检疫局在正式接受申请后,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及签证。

给惠国

读一读

给惠国是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国家。目前共有40个给惠国。即: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法国、英国、爱尔兰、德国、丹麦、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以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挪威、瑞士、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列支敦士登。

目前,除美国对我国不给此种待遇外,其他39个国家均给予中国产品以普惠制待遇。

8.原产地证书的申领

(1)一般原产地证书的申领

凡进口方要求由我官方机构签发一般原产地证的,出口企业应向检验检疫局申请办理。凡进口方要求我民间机构签发一般原产地证的,出口企业应向贸促会申请办理。未明确要求的,可向检验检疫局或贸促会申请办理。

(2)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申领

在我国,普惠制产地证由各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签证、发证和管理工作。出口企业在对给惠国出口“可受惠商品”时,无论信用证是否要求提供GSP产地证,都应申领此证交收货人,使其能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普惠制产地证主要格式有A(Form A)、格式59A(Form 59A)和APR三种格式。其中,

Form A使用范围最广;新西兰只使用Form 59A;澳大利亚则不用任何格式,而只需在商业发票上加注指定的声明文句即可。

(3)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的申领

凡出口至有关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国家(地区)的商品,符合相关原产地标准的,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出口前,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或贸促会办理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申领手续。

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

读一读

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其中,实现货物贸易的自由化是区域贸易安排的核心。

目前我国已正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安排分别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亚太贸易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9.出境货物报检单的缮制

报验单编号(15位数)由检验检疫机构受理人指定。

(1)报检单位:应填写中文名称及并加盖公章。

(2)报检单位登记号、联系人和电话:填写报检单位在检验检疫构登记的十位数代码、报检人员姓名及其联系电话。

(3)报检日期:填写检验检疫机构接受报检当天的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发货人:填写信用证(无证出口按合同)中所列卖方的中英文名称。

(5)收货人:填写信用证(无证出口按合同)中所列买方的中英文名称。

(6)货物名称:按合同、信用证上所列商品名称的中英文填写,包括规格、型号、成分等。

(7) H.S编码:按《协调商品名称及编码制度》中所列编码填写。以当年海关公布的商品税则编码分类为准。

(8)产地:填写货物产地的省、市、县名。

(9)数(重)量:按实际申请检验检疫数(重)量填写。重量还应填写毛(净)重及皮重。

(10)货物总值:按合同或发票所列货物总值填写,须注明币种,无须填报贸易术语。

(11)包装种类及数量:填写货物外包装的种类及相应的数量。

(12)运输工具名称号码:填写实际出境运输工具的名称及编号。

(13)合同号、信用证号:据实填报合同号或订单、形式发票号,以及信用证号。

(14)贸易方式:填写该批货物的贸易性质,应与报关单的贸易方式相一致。

(15)货物存放地点:填写该批货物具体存放的地点、仓库。

(16)发货日期:填写货物实际出境日期,如开船日或起飞日,以年、月、日的顺序填报。

(17)输往国家和地区:填写出口货物的最终销售或消费国(地区)的中文名称。

(18)许可证/审批号:须申领出境许可证件的货物,本栏目填写有关许可证件号。无须申领出境许可证件的,本栏目为空。

(19)生产单位注册号:填写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给实际生产单位的卫生注册证书编号或加工仓库注册编号等。

(20)启运地:填写货物最后离境口岸的中文名称。

(21)到达口岸:填写出境货物的国外入境口岸的中文名称。

(22)集装箱规格、数量及号码:货物若以集装箱运输,应填写集装箱的“箱数”ד规格”/“箱号”。如:1×20’/COSU8491952。

(23)合同订立的特殊条款以及其他要求:填写在合同中订立的有关检验检疫的特殊条款及其他要求。

(24)标记及号码:货物的标记号码,应与合同、发票等有关外贸单据保持一致。若没有标记号码则填“N/M”。

(25)用途:从以下9个选项中选择:(1)种用或繁殖(2)食用(3)奶用(4)观赏或演艺(5)伴侣动物(6)试验(7)药用(8)饲用(9)其他。

(26)随附单据:在报检时随附的单据种类前的框格中划“√”或补填。

(27)需要证单名称:在需要取得的检验检疫证书种类前的框格中划“√”或补填。

(28)签名:由持有报检员证的报检人员手签。

(29)检验检疫费:由检验检疫机关计费人员核定费用后填写。

(30)领取证单:报检人在领取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有关检验检疫单证时填写领证日期及领证人姓名。

议一议

出口袋装农副产品一批,货物装船后,托运人从理货员处取得的大副收据上加有“包装状况可能无法满足海运航程”的批注。该批注是否已构成不良批注?

(三)托运

出口企业在货、证备妥后,凡以CIF(CIP)或CFR(CPT)条件成交的,应按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或交货期,根据船期表所提供的船舶抵港或受载期,在船舶抵港或截止签单期前制妥出口托运单并随附相关单证,及时办理租船订舱的手续。而以FOB(FCA)条件成交则由进口企业安排运输接货。

1.出口货物托运程序

(1)出口企业填制“海运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B/N)”,并随附商业发票、装箱单及其它必要单证,委托货运代理(简称货代)代为向船公司办理租船或订舱。

(2)货代接受订舱委托后,缮制托运单,连同随附商业发票、装箱单及其它必要单证一并向船公司办理租船或订舱。

(3)船公司如接受办理,则在托运单上编号(作为提单号),填上船名、航次并签署,同时把配舱回单、装货单(S/O)等与托运人有关的单据退还给托运人。

(4)托运人持船公司签署的S/O及其它报关单证向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

(5)海关经审单、查验等工作环节,对符合要求的出口货物予以放行,同时在S/O上加盖放行章后退还托运人。

(6)托运人持已经海关盖章的S/O要求船长装货。

(7)货装船后,由船长或大副签署收货单(大副收据,M/R)交给托运人。如采用集装箱运输时,则于货交集装箱堆场或货运站时,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署场站收据(D/R)交给托运人。

(8)托运人持M/R(或D/R)向船务公司换取正本已装船提单并凭以结汇。

img77

图3-2-2 出口托运程序

2.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的缮制

(1)公司编号:由本公司编制,一般为发票号。

(2)日期:实际填制日期。

(3)发货人:填写出口人的名称地址,信用证项下为受益人的名称地址。

(4)收货人: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提单收货人。

(5)通知人: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提单通知人的名称地址,如信用证未作规定,则应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托收项下填写合同买方的名称和地址。

(6)信用证号码:填写相关交易的信用证号码。

(7)开证银行:填写相关交易的信用证开证银行的名称。

(8)合同号码:填写相关交易合同号码。

(9)成交金额:填写相关交易合同总金额。

(10)装运口岸:填写信用证规定的起运港(地);托收项下按合同规定填写。

(11)目的港:填写信用证规定的目的港(地);托收项下按合同规定填写。

(12)转船运输:根据信用证或合同,如允许则填写“ALLOWED”,反之填写“PROHIBITED”。

(13)分批装运:根据信用证或合同,如允许则填写“ALLOWED”,反之填写“PROHIBITED”。

(14)信用证有效期: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

(15)装运期限:按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填写。

(16)运费:根据成交的贸易术语相应填写“预付”或“到付”。例如以CFR或CIF成交应填写“FREIGHT PREPAID”,以FOB成交则填写“FREIGHT TO COLLECT”。

(17)成交条件:根据信用证或合同中表述的贸易术语填写。

(18-19)公司联系人、电话/传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0-21)公司开户行、银行帐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无资料可留空。

(22)特别要求:填写出口人对订舱、进库、运输、装船和提单条款的特殊规定,如无可留空。

(23)标记唛头:填写货物的运输标志(即唛头)。

(24)货号规格:按信用证或合同及发票的有关内容填写。

(25)包装件数:按实际出运货物的外包装情况填写每一货号货物的件数。

(26)毛重:以公斤(Kg)为单位填写每个货号的毛重。

(27)净重:以公斤(Kg)为单位填写每个货号的净重。

(28)数量:按信用证或合同的规定填写货物的成交数量。

(29)单价:填写每个货号的成交单价。

(30)总价:填写每个货号的成交总价。

(31)总件数:填写该批货物的总包装件数。

(32)总毛重:填写该批货物的总毛重。

(33)总净重:填写该批货物的总净重。

(34)总尺码:填写该批货物的总尺码。

(35)总金额:填写该批货物的总成交金额,应与信用证或合同的金额相同。

(36)备注:填写托运人需向货运代理人特别说明的内容。

3.集装箱货物托运单的缮制

D/R编号即提单编号。

集装箱货物托运单

读一读

集装箱货物托运单又称为“场站收据”,一套十二联,其中心是第5联的装货单和第7联的场站收据(Dock Receipt)。各联如下:

第1联 货主留底,白色

第2联 集装箱货物托运单(船代留底),白色

第3联 运费通知(1),白色

第4联 运费通知(2),白色

第5联 装货单——场站收据副本,白色(第5联正联)

第5联 附页——缴纳出口货物港务费申请书,白色(第5联副联)

第6联 场站收据副本——大副联,粉红色

第7联 场站收据,淡黄色

第8联 货代留底,白色.

第9联 配舱回单(1),白色

第10联 配舱回单(2),白色

第11联 空白联(由货主机动使用),白色

第12联 空白联(由货主机动使用),白色

注:货主留底联数如需增加,由货主自己确定,但其页次必须放在第10联之后。

(1)托运人(Shipper):一般为出口企业或其代理人,填写卖方的名称和地址。

(2)收货人(Consignee):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提单收货人。

(3)被通知人(Notify Party):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提单被通知人的名称和地址;如信用证未作规定时,则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托收项下填写合同买方的名称地址。

(4)前段运输(Per-carriage by):填写第一程船名;如无第一程则留空。

(5)收货地点(Place of Receipt):填写场站所在地名。

(6)船名(Ocean Vessel)和航次(Voyage No.):按配舱回单填写船名和航次。

(7)装运港(Port of Loading):按信用证规定填写。

(8)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按信用证规定填写。

(9)交货地点(Place of Delivery):填写最终目的地名称。

(10)集装箱号(Container No.):填写所有集装箱编号。

(11)封志号、标志与号码(Seal No.,Marks&Nos.):整箱货填写集装箱封志号;拼箱货填写货物具体的运输标记。

(12)箱数或件数(No. of Containers or P’kgs.):填写集装箱个数或货物的包装件数。

(13)包装种类与货名(Kind of Packages;Description of Goods):填写包装材料及形式;货名应按信用证的规定填制,可用商品统称。

(14)毛重(Gross Weight):按实际毛重填写,以公斤为单位,公斤以下四舍五入。本栏目应与装箱单一致。

(15)尺码(Measurement):填写该批货物的总尺码,以立方米为单位,立方米以下保留三位小数。计算务求正确,以免超额配舱或短额配舱。本栏目应与装箱单一致。

(16)集装箱数或件数合计(Total Numbers of Container or Packages):按实际箱数或包装件数填写。应与第12项一致。

(17)实收(Received):由场站员或理货员填写。

(18)场站员/理货员签字(By Terminal Clerk/Tally Clerk):由场站员或理货员签署。

(19)运费和费用:其中“预付地点”(Prepaid at)、“预付总额”(Total Prepaid)、“到付地点”(Payable at)、“正本提单份数”(No. of Original Bs/L)、“货值金额”栏目按信用证规定填写;“签发地点”(Place of Issue)、“订舱确认”(Booking Approved by)栏目由船公司填写。

(20)收货方式和交货方式(Service Type on Receiving,Service Type on Delivery):按实际装箱和交货情况选择CY或CFS或DOOR,并在相应方框中打“×”。本栏应根据运输条款如实填写,同一单不得出现两种收货方式或交货方式。

(21)冷藏温度(Reefer Temperature Required):冷藏货出运,应正确填报冷藏温度。

投保的原则

读一读

按照保险的一般原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拥有可保利益,保险契约才有效。这是办理投保的前提条件。但在国际贸易运输货物保险中,一般并不要求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必须拥有可保利益,只要求在保险货物发生损失,被保险人要求损失赔偿时具有可保利益,即拥有预期可保利益即可办理投保。

(22)种类(Type of Goods):按实际情况填写。出运危险品应正确填报类别、性能、危规页数(Imgcode Page)和联合国编号(UN No.)。

(23)发货人或代理人地址、联系人、电话:应详细列明,以便联络。

(24)可否转船、可否分批:按信用证规定填写“可”/“否”或“Y”/“N”。

(25)装期和效期:按信用证规定填写。(26)制单日期:填写装货单的日期,应早于最迟装运期。

(27)场站签章、日期:在货物入站CY或CFS后,由场站签收。

(28)第1、2、3、4联和8、9、10联右下角空白栏供托运人备注。

(四)投保

凡以CIF或CIP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由出口企业向当地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而以CFR(CIP)或FOB(FCA)条件成交则由进口企业负责办理投保手续。

在实际业务中,有逐笔投保或预约投保两种形式。

1.投保手续

在以CIF条件成交的合同项下,出口企业应于出口货物运离仓库或其它储存处所前,按照买卖合同和信用证的规定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以取得约定的保险单据。通常出口企业在办妥租船订舱手续收到船公司的配舱回单后,即可缮制投保单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而保险公司则以投保单填报的内容为依据出立保险单。

议一议

以CFR或FOB条件成交后,买方来证要求我方代其在我国办理保险,并指定保单抬头为买方。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责任还是“仓至仓”吗?

2.投保险别的选择

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是以险别为依据的。不同的险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范围不同,被保险的货物在遭受损失时可能获得的补偿不同,保险费率也不同。所以在投保时应选择适当的险别,做到既能保证被保险货物获得充分的经济保障,又能节省保险费的开支。对险别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货物的性质和特点;货物的包装;运输路线及港口情况;运输季节;目的地市场的变动趋势,等等。

3.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确定

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通常是以发票的CIF(CIP)价值为基础,然后适当加成。根据有关国际惯例的规定,一般为加成10%。保险人同被保险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差价、不同的经营费用和预期利润水平,约定不同的加成率。但应注意的是,过高的加成率有时会造成保险人的误解,引起拒绝承保或大幅度增加保险费,反而不利。

计算公式:保险金额=CIF(CIP)货价×(1+投保加成率)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投保应注意事项

读一读

1.投保时所申报的情况必须属实;

2.投保单的内容必须和买卖合同及信用证上的有关规定相一致;

3.最终目的地点在内陆的,应尽可能投保至内陆目的地;

4.如进口方临时提出特殊要求的,应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酌情处理;

5.应加注保险的法律适用条款。

4.保险单证

目前在我国出口业务中使用的保险单证有: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保险凭证(Insurance Certificate)、联合凭证(Combined Certificate)。保险单在签发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能需要对保险单内容进行变更或修改,则应以书面方式向保险人申请批改。通常只要不超过保险条款规定允许的内容,保险人都会接受。保险人批改保险单一般采用签发批单(Endorsement)的方式进行。其所签发的批单,一般应加贴在原保险单上,构成原保险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批改的内容如与保险合同有抵触之处,应以批单为准。

5.保险单的转让

按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保险的习惯做法,在货物装船后,出口企业应在保险单上办理背书手续,以便保险单可以随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让给进口方,使进口方取得保险权益。这种转让,按保险业的习惯并不需要事先征得保险公司的同意。

议一议

保险单、保险凭证和联合凭证在出口业务中能通用吗?

6.投保单的缮制

(1)保险人:填写承保此批货物的保险公司的名称。

(2)被保险人:除非信用证有特别规定,CIF交易中一般为信用证受益人,即出口公司。

(3)标记:即“唛头”,填写货物的装运标志。如唛头比较复杂也可以简单填写为“As per Invoice No.×××”。

(4)包装及数量:填写货物的总件数,如以重量计价的还应加列计价重量。

(5)保险货物项目:填写货物的名称,可以用统称。

(6)保险货物金额:应按发票金额加成后的金额填写。保险金额如出现小数时,无论多少一律向上进位,例如:保险金额经计算为“USD11 324.12”,则在投保单上应填“USD11 325.00”。

(7)总保险金额:填写大写保险金额。

(8)运输工具:填写运输工具的名称。如采用海运则根据配舱回单填写相应的承运船名及航次。

(9)装运港:填写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港口,应与提单相一致。

(10)目的港:填写信用证规定的卸货港口,应与提单相一致。

(11)投保险别:填写信用证规定的投保险别,包括险种和适用的保险条款等。

(12)货物起运日期:填写船公司配船资料上的货物装船日期,一般为提单日期。

(13)投保日期:填写出口公司投保的日期。

(14)投保人签字:加盖出口公司的公章并由具体经办人签字。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1月4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收到了中国银行汕头分行转来的信用证修改通知书。经审核,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认为符合要求,同意接受,随即根据信用证(号列LCS220456024012。参见P74-78)及信用证修改通知书(P94~95)的有关规定将货物装箱、刷唛、验收入库。

11月4日,新天时有限公司向汕头检验检疫机构报检;11月6日公司通过汕头华星货运代理公司向船公司订舱,11月8日公司收到“配舱回单”,货物将于11月19日由“NORTHERN ENTERPRISE”货轮运往科威特。货物出运前,进出口公司按信用证的规定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妥保险手续。

【信用证修改通知书】

Func STPRQ

MSGACK DWS765I Auth OK,key B1011216C8C097DA,BKCHCNBJ BRGNKWKW record318854

Basic Header F 01 BKCHCNBJA41A 062317309

To: BANK OF CH INA,SHANTOU,CH INA.

FM: BURGAN BANK,KUWAIT

Credit Number: LCS220456024012

Date of Issue: 20××/11/2

IN FAVOUR OF: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1988,ZHONGSHAN ROAD,

SHANTOU,GUANGDONG,CHIINA

AMENDMENTS NO.1

—The expiry date and place are to be December 15,20××in China.

—The beneficiary is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Shantou,Guangdong,China.

—The name of the commodity is“Aily”Ladies'Shoes,instead of Ladies'Slippers.

—The amount should be USD 64 872.00.

—The quantity should be 26 280 pairs.

—Transhipment is to be allowed.

—Freight payable at destination should be freight prepaid.

—The insurance amount should be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instead of 140%.

All other terms and conditions remain unchanged.

Subject to U.C.P.(2007 Revision)I.C.C Publication No.600

Regards

BURGAN BANK,KUWAIT

(二)操作指示

1.审核信用证修改通知书,确定是否可以接受。

2.如确认无误,即可安排货物装箱、刷唛、入库,办理报检、托运与投保手续;如有问题仍须提出修改,直至符合要求后,予以执行。

3.根据信用证(参见P74-78)、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参见P94~95)和合同(参见P60),参照以下货物出仓信息,缮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集装箱货物托运单”、“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分别随附相关单证资料,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向货运代理公司办理出口货物托运手续,在货物出运前,向保险公司办理出口货物投保手续。

【货物出仓信息】

商  品:“AILY”LADIES’SHOES

货  号: NT542           NT302

颜  色: BLACK/BROWN        BLACK/BROWN

包装方式: 20 PAIRS/CTN       30 PAIRS/CTN

每箱尺码: 68×34×30cm3 53×28.5×26cm3

每箱毛/净重: 9.5/7.5kgs       7/5kgs

数  量: 1×20'FCL         1×20'FCL

船  名: NORTHERN ENTERPRISE

提 单 号: NE041233

集装箱号: COSU52786783       COSU 52786794

     箱体自重2275公斤     箱体自重2 275公斤

铅 封 号: 1234567          2345678

商品编码(H.S): 6403 2012

唛  头:由出口企业自制

企业编码: 4405117890

生产厂家:广东汕头新天时鞋厂

外汇核销单号:×××-1234005

(三)操作演示

1.缮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如下:

img78

2.缮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如下:

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

img79

3.缮制“集装箱货物托运单”如下:

img80

4.缮制“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如下:

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

img81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20××年10月12日,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根据THE CHUGOKU BANK LTD TORONTO BRANCH开来的第0470/209387号信用证(参见P80-81)及下列相应的信用证修改通知书的规定备妥货物,拟办理报检、托运和投保手续,以备货物出运(货物将于20××年10月21日装船出运)。

【信用证修改通知书】

33062 BOCSH CH.

September 28TH,20××

TO:BANK OF CH INA,GUANGZHOU,CH INA

FROM:THE CHUGOKU BANK LTD TORONTO BRANCH

CREDIT NO.0470/209387

DATED: SEPTEMBER 26TH,20××

APPLICANT: VIPORT PORCELAIN PRODUCTS CO.,LTD

      168 HARAYAMA-CHO,

      TORONTO,CANADA

IN FAVOUR OF: GUANGDONG TIANMAO CO.,LTD

AMENDMENTS NO.1

—The expiry date is to be November 15,20××.

—The latest date of shipment is amended to October 31th,20××

—The S/C NO.should be STAC0828

—The amount should be USD49 440.64.

—The name of commodity should be CH INESE PORCELAIN.

—Transhipment and partial shipment are to be allowed.

—The term of trade is amended to CIFC5 Toronto.

All other terms and conditions remain unchanged.

Subject to U.C.P.(2007 Revision)I.C.C Publication No.600

Regards

CHUGOKU BANK LTD TORONTO BRANCH

(二)操作要求

请你以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根据信用证(参见P80-81)和合同(参见P65-66),参照以下“出口货物明细单”,缮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集装箱货物托运单”和“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并分别随附相关单证资料,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向货运代理公司办理出口货物托运手续,在货物出运前,向保险公司办理出口货物投保手续。

【出口货物明细单】

出口货物明细单

img82

img83

(三)模拟操作

1.缮制“出境货物报检单”:

img84

续表

img85

2.缮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

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

img86

3.缮制“集装箱货物托运单”。

img87

4.缮制“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

海运出口货物投保单

img88

网上报关与货物出运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三 网上报关与货物出运

根据我国海关法的规定,凡是进出国境的货物,必须经由设有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在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可在未设立海关的地点临时进境或出境,但必须依法办理海关手续。因此,出口企业在货物备妥并交运前,应如实向海关申报,交验规定的单据文件,请求办理查验放行手续,经海关放行后,货物才可装运出境,并自申报时起到货物出境时止,接受海关的监管。在电子商务技术条件下,报关手续可以通过相关电子网络来完成。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备齐有关单证,办理出口报关手续

2.办理货物装船出运业务,向国外客户发出装船通知

进出口货物的申报

读一读

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应当采取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两种形式。在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按先后顺序,先以电子数据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后提交纸质报关单;在未使用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海关申报时,可以单独以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在实行无纸化通关项目的海关,也可以单独以电子数据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

二、主要技能

1.填制出口货物报关单

2.拟写并发送装船通知

三、操作指南

(一)货物出口报关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办理报关时,可以自行办理报关手续,也可以通过报关企业代理报关。

1.出口申报

(1)申报期限: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2)申报地点:一般而言,出口货物应当向货物的出境地海关申报。

出口税收

读一读

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一般不对出口商品征收出口税,只对少数商品出于某些情况需要征收出口税。

(3)申报单据:除出口货物报关单外,还需随附以下有关单证:

①出口合同副本、发票、装箱单或重量单;

②出境货物通关单;

③属国家管制的商品应提供许可证件或其他证明文件;

④进口方要求的原产地证明;

⑤出口收汇核销单(指创汇企业);

⑥其他有关文件。

2.海关查验

进出口货物的查验一般在设有海关的码头、机场、车站的仓库或场院等海关监管场所进行。海关查验货物时,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他们的代理人应到达货物查验现场,并按照海关的查验要求,负责搬移、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等,回答海关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配合海关的查验监管活动。

3.出口货物的放行

进出口货物在办完向海关申报、接受查验、缴纳税款等手续以后,由海关在货运单据上签印放行。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凭海关签印放行的货运单据才能提取或发运进、出口货物。

4.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

(1)预录入编号:本栏目填报预录入报关单的编号,预录入编号规则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决定,计算机自动打印。

(2)海关编号:本栏目填报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18位数编号,一份报关单对应一个海关编号。进、出口报关单分别编号,确保同一公历年能按进/出口唯一地标识本关区的每一份报关单。

img89

图3-3-1 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图

(3)出口口岸:填报货物实际出境的口岸海关的名称及代码。

(4)备案号:填报出口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或征、减、免税备案审批等手续时,海关核发的有关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12位数,其中第一位是标记代码)。无备案审批文件的报关单,本栏目免于填报。

(5)出口日期:指运载所申报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本栏目供海关打印报关单证明联用,在申报时免予填报。

(6)申报日期:填报海关接受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受其委托的报关企业申报数据的日期。申报日期为8位数字,顺序为年(4位)、月(2位)、日(2位)。本栏目在申报时免予填报。

(7)经营单位:填报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的名称及海关注册编码(10位编码)。

(8)运输方式:根据货物实际出境的运输方式或货物在境内流向的类别,按照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运输方式。

(9)运输工具名称:填报载运货物出境的运输工具名称或编号。如属海运,应填报船名及航次(根据配舱回单填写)。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运输工具名称。

(10)提运单号:填报出口货物提单或运单的编号。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提运单号,一票货物对应多个提运单时,应分单填报。

(11)发货单位:填报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或销售单位中文名称及编码,包括: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或委托进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单位。没有编码的应填报其中文名称。

(12)贸易方式:根据实际对外贸易情况按海关规定的《监管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监管方式简称及代码。例如:一般贸易(0110)。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监管方式。

(13)征免性质:根据实际情况按海关规定的《征免性质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征免性质简称及代码;持有海关核发的《征免税证明》的,应按照《征免税证明》中批注的征免性质填报。加工贸易报关单本栏目应按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手册》中批注的征免性质简称及代码填报。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征免性质,涉及多个征免性质的,应分单填报。

(14)结汇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按海关规定的《结汇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结汇方式名称或代码。例如:信用证(6)

(15)许可证号:本栏目填报以下许可证的编号:出口许可证、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定向)、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出口许可证(边境小额贸易)。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许可证号。

(16)运抵国(地区):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出口货物离开我国关境直接运抵或者在运输中转国(地区)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最后运抵的国家(地区)的中文名称及代码。例如:墨西哥(429)。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142)”。如中转地发生商业性交易,则以中转地作为运抵国(地区)填报。

(17)指运港:按海关规定的《港口航线代码表》选择填报出口货物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的中文名称及代码。例如:曼萨尼略(2881)。最终目的港不可预知的,可按尽可能预知的目的港填报。无港口中文名称及代码的,可选择填报相应的国家中文名称或代码。无实际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境内(142)”。

(18)境内货源地:按海关规定的《国内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出口货物在国内的产地或原始发货地的名称及代码,代码含义与经营单位代码前5位的定义相同。出口货物产地难以确定的,填报最早发运该出口货物的单位所在地。例如:西安其他(61019)。

(19)批准文号:填报《出口收汇核销单》编号。

(20)成交方式:根据出口货物实际成交价格条款按海关规定的《成交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成交方式代码。例如FOB填报:3。无实际出境的填报FOB。

(21)运费:填报出口货物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后的运输费用。出口货物成交价格不包含前述运输费用的,本栏目免于填报。

本栏目可按运费单价、总价或运费率三种方式之一填报,同时注明运费标记(“1”表示运费率,“2”表示每吨货物的运费单价,“3”表示运费总价),并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运保费合并计算的,运保费填报在本栏目。

(22)保费:填报出口货物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后的保险费用。出口货物成交价格不包含前述保险费用的,本栏目免予填报。运保费合并计算的,运保费填报在运费栏目中,本栏目免予填报。

可按保险费总价或保险费率两种方式之一填报,同时注明保险费标记(“1”表示保险费率,“3”表示保险费总价),并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填报方法与运费项目相同。

(23)杂费:填报成交价格以外的、应计入完税价格或应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折扣、回扣等。可按杂费总价或杂费率两种方式之一填报。应计入完税价格的杂费填报为正值或正率,应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杂费填报为负值或负率。同时注明杂费标记(“1”表示杂费率,“3”表示杂费总价),并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

运费、保费、杂费填写例表

img90

(24)合同协议号:应填报出口货物合同(包括协议或订单)的全部字头和号码。

(25)件数:填报有外包装的进(出)口货物的实际件数。舱单件数为集装箱的,填报集装箱个数。舱单件数为托盘的,填报托盘数。本栏目不得填报为零,裸装货物填报为“1”。

(26)包装种类:根据进出口货物的实际外包装种类,按海关规定的《包装种类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包装种类代码。

(27)毛重(公斤):按实际情况填报出(进)口货物的总毛重。不足1公斤的填报为1。

(28)净重(公斤):按实际情况填报出(进)口货物的总净重。不足1公斤的填报为1。

(29)集装箱号:填报装载出(进)口货物(包括拼箱货物)集装箱的箱号、规格和自重。例如:TEXU3605231/20/2275。非集装箱货物填报为“0”。一个集装箱填一条记录。有多个集装箱的,第一个集装箱号填报在“集装箱号”栏中,其余的依次填报在“标记唛码及备注”栏中。

(30)随附单据:填报除进出口许可证以外的监管证件代码及编号。填报格式为:监管证件代码+“:”+监管证件编号。例如:A:440300201016448。

如所申报货物涉及多个监管证件的,本栏目填报一个监管证件代码和编号,其余的填报在“标记唛码及备注”栏中。

(31)生产厂家:填报出口货物的境内生产企业。

(32)标记唛码及备注:填报出口货物外包装上标记唛码中除图形以外的文字、数字及其它说明事项。其它说明事项包括:关联备案号、关联报关单号、涉及多个监管证件的其他监管证件号、有多个集装箱的其他集装箱号,以及其他需要补充或特别说明的事项。

(33)项号:本栏目分两行填报,第一行为报关单中的商品顺序编号,例如:01;第二行专用于加工贸易、减免税等已备案的审批货物和实行原产地证书联网管理的报关单,填报该项货物在加工贸易手册中的项号、征免税证明或对应的原产地证书上的商品项号。例如:04。

(34)商品编号:本栏目应填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税则号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确定的商品编码,以及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附加编号组成的10位商品编号。

(35)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本栏目分两行填报。第一行为出口货物规范的中文商品名称,必要时可加注原文;第二行为规格型号。

(36)数量及单位:填报出口商品的实际数量及计量单位。分三行填报:第一行为海关第一法定计量单位及数量,第二行为海关第二法定计量单位及数量(无则第二行留空),第三行为成交计量单位及数量。

(37)最终目的国(地区):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已知的出口货物的最终实际消费、使用或进一步加工制造国家(地区)的名称及代码。

(38)单价和总价:填报同一项号下出口货物实际成交商品的单位价格和总价。无实际成交价格的,本栏目填报货值。

(39)币制:应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出口货物实际成交价格的币种名称及代码。如:美元(502)。《货币代码表》中无实际成交币种时,需转换后填报。

(40)征免:应根据海关核发的《征免税证明》或有关政策规定,按海关规定的《征减免税方式代码表》选择相应的征减免税方式填报。

(41)税费征收情况:由海关批注出口货物税费征收及减免情况。

(42)录入员和录入单位:填报预录入操作人员的姓名及单位名称。

(43)申报单位:自理报关的,本栏目填报进出口企业的名称及海关注册编码;委托代理报关的,本栏目填报经海关批准的报关企业名称及海关注册编码。本栏目还包括报关员、报关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等。

(44)填制日期:本栏目填报申报单位填制报关单的日期。本栏目为8位数字,顺序为年(4位)、月(2位)、日(2位)。

(45)海关审单批注栏及放行日期(签章):本栏目供海关作业时签注。

5.海关代码表

(1)关别代码表(节选)

img91

(2)常用征免性质代码表

img92

(3)运输方式代码表

img93

(4)贸易方式代码表(节选)

img94

(5)包装方式代码表

img95

(6)成交方式代码表

img96

(7)结汇方式代码表

img97

(8)监管证件代码表(节选)

img98

(9)主要国别(地区)代码表(节选)

img99

(10)征减免税方式代码表

img100

(11)常用币制代码表(节选)

img101

(12)备案号(节选)

img102

(13)用途代码表

img103

(14)进口货物优惠贸易协定代码表

img104

(15)国内地区代码表(节选)

img105

(16)主要港口航线代码表(节选)

img106

续表

img107

(二)装船通知

出口货物装船后,发货人应按信用证或合同规定(未规定时应根据国际惯例)向进口人发出装船通知,告知装船情况,以便进口人及时办理保险或做好接货、销售等准备工作。

装船通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收货人名称地址:通常为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或合同买方。

2.合同号或信用证号:信用证项下应注明信用证号及所属合同号;如无证出口应注明合同号或订单号。

3.货名:应简单扼要地注明货名。

4.货量:注明装运的数量。如属包装货物应注明货物的数(重)量和包装件数。

5.金额:注明发票金额。

6.船名:注明载货船只的船名及航次。

7.开航日:注明实际开船日或提单日。

8.装运港和目的港:注明实际装、卸港名称,如有转运还须注明中途转运港名称。

9.提单号:注明实际提单号,如货装集装箱应注明集装箱号。

10.发电日期:该日期不得超过信用证规定的通知限期。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议一议

报关时,李明须向海关提交哪些单证?

11月18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具备报关员资格)备齐相关单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的申报手续。经海关查验放行后,11月19日货物顺利装船出运。货物装船出运当天,李明及时向客户发出了装船通知书。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报关员、业务员的身份处理以下业务:

1.根据信用证(参见P74~78)、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参见P94~95)和合同(参见P60),参照出仓信息(参见P95),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并随附有关单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通关手续。

2.拟写并向国外客户发送“装船通知”。

(三)操作演示

1.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如下:

img108

2.拟写“装船通知”如下:

img109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10月18日,广东天贸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货物出口,并在10月21日货物装船后,向客户发出装船通知书。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报关员、业务员的身份,参照国外来证(参见P80~81)、信用证修改书(参见P99~100)、合同(参见P65~66)和出口货物明细单(参见P100~101)的相关内容,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并随附有关单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通关手续;在货物装船后拟写并向客户发送“装船通知”。

(三)模拟操作

1.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

img110

2.拟写装船通知:

img111

电子商务单证的缮制及结汇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四 电子商务单证的缮制及结汇

货物出运后,出口企业应立即按信用证的要求正确缮制各种单据,并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限内送交银行办理议付和结汇手续。如果合同履行顺利,一笔交易至此即完结。但在实际业务中,出口企业无论是顺利得到偿付或遭到拒付、索赔,均应做好进一步的业务工作,即出口业务的善后工作。

(Ⅰ)制单与结汇

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当货物装船后,出口企业即应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正确缮制各种单据,并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送交银行办理结汇手续。在电子商务的方式下,出口企业则应在货物装船后,缮制有关电子单证,并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的形式实现单据的直接传递,货款的结算也可以通过银行电子转帐系统自动完成。

一、主要业务环节

1.根据信用证规定正确缮制各种结汇单据

2.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向银行递交全套结汇单据,办理议付结汇手续

二、主要技能

1.缮制各种结汇单据

2.议付货款的结算

三、操作指南

(一)缮制结汇单据的基本规则

1.制单的依据

(1)凡是无证出口的,应以买卖合同为依据。

(2)凡是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必须严格按照信用证条款制单。但有些项目,如与商品密切相关的资料、数据等,仍须参照买卖合同和出仓单。

议一议

1.如何理解制单工作中的“三一致”和“五要求”。

2.“单货一致”在出口业务中的意义何在?

(3)由业务部门提供的必要资料和特殊要求。如买方指定的唛头、运输上的特殊做法、应收付费用的收支办法、配额商品的类别量等。

2.制单的基本要求

制单工作应做到“三一致”和“五要求”。即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货一致和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

3.制单的工作方法

制单的工作方法可概括为“核”、“算”、“配”、“制”、“审”五字规程。

(1)“核”,即将货物的出仓资料与信用证核对,确保证货相符。

(2)“算”,即预先将有关单据中涉及到的数据计算好备用。如货物的毛、净重、尺码、单价和总值、佣金、折扣、海关发票中的FOB价等。

(3)“配”,即将本批出口货物所需的各种空白单据按所需份数配置操作夹。

(4)“制”,即从发票和装箱单着手制单,其他单据可参照发票缮制。

(5)“审”,即制完全套单据后应自审一遍,如有差错,立即更正以提高制单的正确率。

单据份数的描述

读一读

一式二份  in duplicate         一式七份  in septuplicate

一式三份  in triplicate        一式八份  in octuplicate

一式四份  in quadruplicate       一式九份  in nonuplicate

一式五份  in quintuplicate       一式十份  in decuplicate

一式六份  in sextuplicate

(二)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的缮制

一般在出仓单缮制后即可着手缮制商业发票。商业发票是全套单据的中心单据,必须严格按照信用证(无证出口应按合同)并参照出仓单来缮制,其他单据则可以商业发票为基础来缮制。

商业发票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买方(Buyer):即发票的抬头人。信用证项下,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应填写开证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托收项下,一般填写合同买方的名称和地址。

2.发票号码(Invoice No.):由各公司自行编制。

3.发票日期(Invoice Date):可以早于开证日或晚于提单日,但不能晚于议付日或汇票日期。

4.信用证号码(L/C No.)和合同号码(S/C No.):按实际信用证和合同缮制。

5.运输详情(Transport Details):填写货物实际的起运港(地)、目的港(地)、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应与信用证和提单相一致。

6.唛头(Marks):应按信用证或合同的规定填写,并与提单唛头相一致;如信用证或合同未规定唛头,出口公司可自行设计唛头;如无唛头,可打上“N/M”(No Mark)。

7.货物描述(Description):货物描述一般包括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单价、总值、贸易术语等项目。制单时,属信用证项下的货物,应严格按信用证描述填制;属托收项下的货物,应按合同描述填制。

(1)货物的名称规格不可随意使用缩写或增加字、句。

(2)货物的数量指实际装运的货物数量(包括计量单位),应注意不能突破信用证或合同允许的增减幅度;如整批货物有不同的品种或类别,应注明每一个品种或类别的货量及合计总数量;如系散装货可注明“IN BULK”。

(3)发票中应列明货物的包装情况。以件数计价的货物,只列明件数和包装条件,可以不填毛、净重;以重量计价的货物,除列明件数和包装条件外,还须列明重量(如100木箱,每箱500公斤:PACKED IN 100 WOODEN CASES OF 500 KGS. EACH.)。

(4)单价包括货币、金额和计价单位,应与信用证或合同规定一致。

(5)总值不得超过信用证规定(或允许)的最高金额,如有溢短装,可在允许的幅度内增减。如有扣除折扣的,应在此一并扣除。对于佣金的扣除,应按信用证规定处理,如信用证没有明确表示的,不能直接在发票毛额中扣除,否则变成佣金给付买方,而中间商却未得到。

(6)贸易术语一定要在发票中体现出来,因为它涉及到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同时也是海关征税的依据。贸易术语一般应在单价中表示出来。如单价中含有佣金或折扣时,应如实表示出来,例:CIFC2 LONDON;如贸易术语使用价格变形也应如实填写,例: FOBST SHANGHAI。

8.声明文句:有些来证要求发票内加注各种证明或声明等,应按信用证规定如实加注。常见的有:电告装船情况的声明、证明已经航邮有关单据、证明货真价实等。

9.出单人签章:发票的出单人一般应为出口人。签章包括两项内容:即出口企业盖章和有权签字人的签字。根据国际商会专家小组的意见,如果发票的出票人是受益人下属的某个部门则是不允许的。

《UCP 600》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商业发票应由受益人出具,无需签署。但是如信用证要求的证明文句是在未要求签字的发票上表示的,则该证明文句应签字且加注日期。如来证规定发票需要手签的,则必须手签,不能以橡皮章替代。对墨西哥、阿根廷出口,即使信用证没有规定,也必须手签。

(三)装箱单(Packing List/Weight Memo)的缮制

装箱单是商业发票的补充单据,反映了货物的具体包装情况,是收货人清点核对货物和海关验货的主要依据,也是商检机构检验货物的依据。

装箱单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买方(To Messrs.):填写买方(收货人)的名称和地址,应与商业发票的相一致。

2.号码(No.):填写商业发票号码。

3.日期(Date):填写商业发票的日期。

4.信用证号码(L/C No.)和合同号码(S/C No.):如实填写,应与商业发票上的相一致。

5.唛头(Marks):与发票唛头相一致,如果唛头内容太多,也可填“As per Invoice No.×××”(按×××号发票)。

6.包装方式及数量(Nos.&Kinds of Packages):填写每种货物的包装件数及包装种类,例如:“10 Bags(10袋)”、“20 Drums(20桶)”等。如有多项商品的,还须注明合计总件数,如上述两种货物数量相加:30 Packages(30件)。

7.货名(Items):应与发票内容相一致,如有总称,先注明总称,再逐项列明详细货名。

8.毛重(G.W.):填写每种货物的单位毛重,同时要注明合计总毛重。

9.净重(N.W.):填写每种货物的单位净重,同时要注明合计总净重。

10.尺码(Meas.):填写每种货物的单位尺码,同时要注明合计总尺码。

11. L/C规定的特殊标注也要加注在单据上。

12.出单人签章:与商业发票一致。

(四)海运出口货物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的缮制

在CIF条件下,除信用证另有规定外,保险单的被保险人应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并做成可转让的形式,由受益人作背书手续,以便使保单随提单的转让而转让。如以FOB或CFR条件成交,由买方投保,被保险人写买方的名称。

保险单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议一议

发票金额中含有佣金或折扣时,保险单上的保险金额应如何确定?

1.发票号码(Invoice No.):填写投保货物的商业发票号码。

2.保险单号次(Policy No.):由保险公司编列。

3.被保险人(Insured):即投保人,又称为“抬头人”。以CIF成交时,应为信用证的受益人(托收项下应为合同的卖方)并做成可转让的形式,由受益人作背书手续,以便使保单随提单的转让而转让。如以FOB或CFR条件成交,由买方投保,被保险人应写买方的名称。

4.标记(Marks&Nos.):指唛头,应与发票和提单相符。如无唛头,可填“N/M”,如果唛头内容太多,也可填“As per Invoice No.×××(按×××号发票)”。

5.包装及数量(Quantity):与提单相同,填写总包装件数。以重量计价的包装货,应注明包装件数和计价重量。

6.保险货物项目(Description of Goods):与提单相同,可填写货物的统称。

7.保险金额(Amount Insured):填写小写金额,如“USD200.00”。保险货币应与信用证一致。保险金额加成百分比应严格按信用证或合同规定掌握,如无具体规定,应按CIF或CIP价格的110%投保。如发票含有佣金时,无论是否扣佣均应按毛额投保,而含有折扣的,则应按扣除折扣后的净额投保。

8.总保险金额(Total Amount Insured):填写大写累计保险金额,如“SAY U.S.DOLLARS TWO HUNDRED ONLY”。大小写金额须保持一致。

9.保费(Premium)和费率(Rate):这两栏通常不注明具体数字而分别注明“As arranged”(按约定)。

10.运载工具(Per Conveyance S.S):海运方式下填写船名和航次,如“Huanghe V.113”。

11.起讫地点(From...To...):在“From”之后填写装运港名称,“To”之后填写目的港名称,并与运输单据相符。如需转船,应在目的港后加注“W/T at XXX(转船港名称)”,如“From Shantou to London W/T at HongKong”。

12.承保险别(Conditions):应按L/C(托收方式下按合同)中有关保险险别的条款填写,注意除险别外还要有保险险别适用的文本及其生效日期。

13.勘查理赔代理(Agent):由保险公司指定。

14.赔付地点(Claim Payable at):本栏目包括保险赔款支付地点和赔付的货币两项内容。应根据信用证规定填写。如信用证(或合同)未作规定时,赔付地点应填目的港(地)名称,币别可不填列。

15.出单日期和地址(Dated,at):保单的出单日期不应晚于提单日期,出单地点为保险公司所在地。

16.保险公司签章(Authorized Signature):由保险公司或其代理人签章。

17.背书(Endorsement):按信用证(托收项下按合同)规定作空白背书或记名背书手续,如信用证(或合同)未作规定时,应使用空白背书。

(五)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的缮制

海运提单是承运人已收货物的证据,也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还是出口货物最重要的结汇单据。按惯例向银行提交的必须是已装船的清洁提单。

以多式联运提单(Combined Transport Bill of Lading)为例,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托运人(Shipper):即发货人,一般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合同的卖方,也可以是第三方。

议一议

我某出口公司以D/P at sight条件与外商达成一笔出口交易,提单抬头要求做成“To order of consignee”是否妥当?你有其他建议吗?

2.收货人(Consignee):即提单的抬头人,应按信用证规定填写。记名抬头,直接填写收货人名称和地址,如“To ABC Co.”。不记名抬头,填“To bearer”。指示抬头,按L/C规定填写,如“To order”、“To order of×××”。提单的抬头决定了海运提单的性质和货权的归属。在进出口贸易中多使用指示式抬头,以便单据可以通过背书转让。

3.被通知人(Notify Party):按信用证规定填写,须注明被通知人的详细名称和地址。如信用证无规定时,正本提单可留空不填,但随船的副本提单须填列开证申请人的详细名称和地址。

4.前段运输(Pre-carriage by):填写联合运输过程中在装运港装船前的运输方式。例如,从石家庄用火车将货物运到新港,再由新港装船运至目的港,本栏可填“Wagon No.xxx”。

5.收货地点(Place of Receipt):填写“前段运输”的接收货物的地点。例如上例,收货地点应填“石家庄”(Shijiazhuang)。

6.海运船名(Ocean Vessel)和航次(Voyage No.):按配舱回单填写船名和航次。

7.装运港(Port of Loading):即启运港,应按信用证规定填写,如信用证只是笼统规定“CHINA MAIN PORTS”,则应填写实际装运港口的名称。

8.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即目的港,应按信用证规定填写。在直达情况下直接填目的港名称。在转船情况下一般填中途转运港名称,在交货地点栏内填目的港名称;也可以在卸货港名称之后加注转船港名称,或在货名栏下方的空白处加注转船的说明:如有印就的转船港栏目,则直接填入转船港名称即可。

9.交货地点(Place of Delivery):填写最终目的地名称。如货物的目的地就是目的港,该栏可以留空,也可以填写目的港名称。

10.提单号码(B/L No.):根据配舱回单填写。

11.集装箱号码/铅封号(Container No./Seal No.):填写集装箱号码。铅封号是海关查验货物后作为封箱的铅制关封号,应如实注明。

12.标记唛码(Marks&Nos.):按发票缮制。

13.件数和包装种类(Numbers and Kinds of Packages):按货物实际装运情况填写外包装的件数,如有多种货物采用多种包装,则应分别列明各种货物的件数和包装种类并加列合计总件数。散装货可注明“In bulk”字样,无需列明大写件数。

14.货物描述(Description of Goods):按信用证和发票货名填写,如发票名称过多或过细,提单可填写货物的总称,但不能和发票货名相矛盾。

15.毛重(Gross Weight):以公斤(Kg)为单位填写装运货物的毛重,按公斤以下四舍五入处理。

16.尺码(Measurement):以立方米为(M3)单位填写货物的尺码,立方米以下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

17.总包装件数(Total Packages):由大写英文数字、包装单位和“SAY ONLY”组成,如“ONE HUNDRED CARTONS ONLY”。

18.运费和费用(Freight and Charges):除非有特别规定,本栏只填列运费的付费情况,如“Freight Prepaid”或“Freight to Collect”,不填具体金额。

19.运费支付地(Freight Payable at):填写实际支付运费的地点。

20.正本提单份数(Nos.of Original Bs/L):根据信用证规定填写,用英文大写注明,如“TWO”或“THREE”等。

21.签单地点及日期(Place and Date of Issue):签单地点通常为装运地点,签发日期即为装运日期。

22.签章(Signature):来证规定手签的必须手签。可以是承运人或其具名代理或代表,或船长或其具名代理或代表签署。承运人或船长的任何签字或证实,必须表明“承运人”或“船长”的身份;代理人代表承运人或船长签字或证实时,也必须表明所代表的名称和身份。

23.装船批注或装船备忘录(On Board Notation):提单印就有“装船备忘录”的,可据实注明装船日期并加承运人简签;提单没有“装船备忘录”的,应于提单的空白处加列装船批注。凡在提单的“船名”、“装货港”、“卸货港”前注有“Intender”(预期)字样或类似措辞者,应在装船批注内加注实际装载货物的船名、装货港、卸货港名称,即使它们就是预期的船名、装货港、卸货港。

保险单与海运提单的背书之区别和联系

读一读

在CIF价格条件下,提单的背书关系到货物所有权的归属,而保险单的背书关系到被保险货物出险后对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的索赔权和合理补偿权。所以在出险后只有掌握了提单而又掌握了保险单的情况下,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货权。一般说来,保险单的背书应与提单的背书保持一致,即通过背书,前者的转让范围应等于或大于后者的转让范围。如果提单作成记名背书,保险单可作同样内容的记名背书,但也可作成空白背书。同样,如果提单做成空白背书,保险单也应该作成空白背书。

在FOB和CFR条件下,由买方投保,如买方需要转让提单,保险单据也需要转让,两者的转让如上所说必须保持一致,在被保险货物出险后,保单持有人凭保单向保险公司索赔并取得合理的补偿。

(六)汇票(Bill of Exchange)的缮制

汇票属于资金单据,但在信用证方式下,汇票象其他单据一样,必须符合信用证的有关规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也把汇票当作单据的一部分。

汇票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出票条款(Drawn under Clause):信用证项下的汇票必须列明出票条款。出票条款一般应列明开证行名称、信用证号和开证日期。例如:Drawn under Bank of China,Singapore L/C No.12345 dated June 10th,20××。

托收项下的汇票无需填写“出票条款”,但需填写“对价条款”(Value Received)。该栏目一般印制在大写金额栏目的下方,一般应列明商品的名称、件数(数量)、发票号或合同号,便于查对。例如:Value Received Shipment of1 000 cartons of garments as per Invoice No.12345.或Value Received covering 1 000 cartons of garments under Contract No.123345.

2.利息条款(Annual Interest):即期付款时一般不填,只有在远期付款中规定加息时,可根据信用证或合同规定填写利息率。

3.汇票号码(No.):由出票人编写,一般填写发票号码。

4.出票地点和日期(Date and Place of Issue):汇票的出票地点应为出口人所在地;汇票的出票日期不得早于提单日期,一般在提单日期之后,在议付日之前或议付日当天。

5.汇票的金额(Amount):即信用证规定的金额,包括大小写,必须准确填写,大小写金额应一致。

(1)小写金额:位于“Exchange for”之后,由货币名称缩写及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 USD400.00;货币必须与信用证规定和发票所使用的货币一致。

(2)大写金额:位于“the sum of”之后,用英文大写表示。例如:U.S.DOLLARS FOUR HUNDRED ONLY

(3)零头的写法除了用“cents”外,还可以用“point”或“××%(××/100)”表示。例如: USD819.75,其中0.75有以下几种写法:

US Dollars... cents seventy-five only.

US Dollars...point seventy-five only.

US Dollars...and 75%或and 75/100 only.

6.付款期限(At...Sight):按L/C的规定填制。即期汇票只须在横线上打上“*****”,也可直接打上“At sight”(不留空)。远期汇票应按信用证汇票条款的规定填入相应的付款期限,例如:“At30 days after date”(出票后30天付款);“At 45 days after sight”(见票后45天付款);“At 60 days after B/L date”(提单日后60天付款)。

议一议

汇票是货款结算的凭证,所以向银行议付时必须提交汇票。这种说法对不对?

托收项下须在“At”之前加注“D/P”或“D/A”。如:“D/P at sight”;“D/A at sight”。

7.收(受)款人(Payee):在“Pay to the order of...”之后的横线上填写。通常在信用证项下填写信用证议付行的名称;在托收项下填写托收行的名称。例如:“Pay to the order of Bank of China,Shanghai Branch”。

8.付款人(Payer):亦称受票人(Drawee)。在汇票中“To”之后的横线上填写付款人的名称和地址。信用证项下汇票的付款人为开证行或其指定另一家银行。信用证未作规定时,付款人仍为开证行。

托收项下一般填写合同的买方。

9.出票人(Drawer):在汇票的右下角,一般由出口商签章。按照我国的习惯,这一栏通常打上出口公司的全称,并由公司的经理或经办人签字盖章,也可以盖上出口公司包括有经理签字模的印章。

(七)一般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0rigin)的缮制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出口企业最迟应于货物出运3天前,持签证机构规定的正本文件,向签证机构办理原产地证书。

一般原产地证书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证书编号(Certificate No.):由出证机构签发。此栏不得为空,否则证书无效。

2.出口人(Exporter):填写信用证的受益人或合同的卖方的详细名称与地址和国家(地区)名称,应与发票一致。

3.进口人(Importer):应填写最终收货人的名称、地址和国家(地区)名称,应与发票一致。

4.运输方式和路线(Means of Transport and Route):应填写启运港,目的港和运输方式。如需转运,还应注明转运地。本栏一般还需加注预计离开中国的日期。

例如:FROM GUANGZHOU TO ROTTERDAM BY VESSEL VIA HONGKONG ON/AFTER 15 NOV. 20××.

5.目的地国家或地区(Country/Region of Destination):应填写最终目的港名称和国家(地区)名称,并与提单一致。

6.签证机构供用栏(For certifying authority use only):由签证机构在签发后发证书、补发证书或加注其它声明时使用。证书申领单位应将此栏留空。

7.唛头及包装号(Marks and Numbers of Packages):应与发票和提单的内容相一致。

8.货名、包装数量及种类(Description of Goods,Numbers and Kinds of Packages):货名应与发票一致,包装件数和包装种类应在小写数字后括号加注大写英文数字(反之亦然),并在下一行打上表示结束的符号“**********”,以防加添内容。

例如:150(ONE HUNDRED AND FIFTY)DRUMS OF CASING

**********************************

或:

ONE HUNDRED AND FIFTY(150)DRUMS OF CASING

**********************************

9.商品编码(H.S Code):填写H.S.编码,应与报关单一致。

10.数量或重量(Quantity orWeight):填写货物的量值及其计量单位,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应注明毛重或净重。例如:100箱彩电,应填“100 SETS”;100公吨生铁,应填“N.W. 100M/ T”。如果只有毛重时,则需注明“G.W.”。

11.发票号码及日期(Number and Date of Invoice):发票日期应按月、日、年顺序填写,月份用英文缩写,如:20××年12月10日,用英文表述为:DEC.10,20××。

12.出口商声明(Declaration by the Exporter):此栏包括出口商的名称、地址、声明日期及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声明日期不得早于发票日期和申请日期。

13.签证机构证明(Certification):应注明签证地址、日期。签证机构签证人经审核后在此栏签名并盖签证印章。签名与印章两者不能重叠。

(八)受益人证明书(Beneficiary's Certificate)的缮制

受益人证明书的特点是证明自己已履行了某项义务。如:已履行合同义务;信用证项下,已按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办理了某项工作或证实某件事等。常见的有:寄单、寄样证明;产品制造方面的证明;环保、人权方面的证明等。受益人证明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受益人中文、英文名称。

2.单据名称。一般标明“BENEFICIARY'S CERTIFICATE”(受益人证明)或“BENEFICIARY'S STATEMENT”(受益人声明)。

3.列明发票号码或合同号。

4.信用证项下须列明信用证号码。

5.注明出证日期。

6.列明证明的内容(通常是按信用证中“受益人的证明”条款中的文句以完成时态来表达)。

7.受益人名称及签字。

(九)单据的正本和副本

《UCP600》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正本单据必须标明“正本”(original)并按信用证规定签署;标明副本(copy)或未注明为正本者为副本单据,副本单据无须签字;如信用证要求多份单据,如一式二份(duplicate)等,则除非单据本身另有表明,可以提交一份正本,其余份数以副本单据来满足。

《ISBP681》规定,单据的多份正本可用“正本”(original)、“第二份”(duplicate)、“第三份”(triplicate)、“第一份正本”(first original)、“第二份正本”(second original)等标明。上述标注均不否认单据为正本。有时从信用证的措辞难以判断信用证要求提交正本单据还是副本单据,例如,当信用证要求:“发票”、“一份发票”(One Invoice)或“发票一份”(Invoice in 1 copy),这些措辞应被理解为要求一份正本发票;“发票四份”(Invoice in 4 copies),则提交至少一份正本发票,其余用副本发票即满足要求;“发票的一份”(One copy of Invoice),则提交一份副本发票或一份正本发票均可接受。

(十)结汇单据的签发日期

各种单据签发日期必须合理,符合逻辑和国际贸易惯例的要求。下面分述各种单据签发日期应注意的问题:

1.汇票日期应等于或迟于商业发票日期,但不能早于提单日期。

2.商业发票日期一般可以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也可以迟于提单日期,但不能超过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日期或合理的交单日期;海关发票的签发日期不应迟于提单日期;形式发票的日期应早于装运日期;领事发票日期不应迟于汇票和提单日期;联合发票和商业发票的日期规定相同。

3.提单日期不得超过信用证装运期,但不能早于最早装运期。

4.保险单日期,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或保险单据表明保险责任最迟于装船或发运或接受监管日起生效,应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5.装箱单、重量单的日期与商业发票日期相同或略迟于发票日期。不得早于商业发票的日期。

6.一般产地证书日期可迟于商业发票,但不应迟于提单日期;普惠制产地证书的签证日期和出口商签署日期不得早于商业发票日期。

7.检验检疫证书的签发日期最迟不能晚于提单日期,但也不宜过分早于装运日期,特别是某些鲜活商品和容易变质的商品,以免使买方因检验检疫日期太早而怀疑货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证书上所描述的检验检疫结果。

8.出口许可证日期应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9.受益人证明或声明日期应等于或晚于提单日期,因为在装船后才能证明。

10.电报、电传或传真抄本日期一般应等于或晚于提单日期三天之内,因为信用证规定在装船后卖方必须“立即”、“马上”发电报、电传、传真给买方,而对“立即”、“马上”一词的时间含义,中国银行规定为三天时间。如信用证规定至少在装船前两天发电报、电传、传真,那么,电报、电传、传真抄本日期必须为装船两天前的日期。

11.船长收据或证明的日期应等于或晚于提单日期,因为装船后才能证实已装数量、重量。另外,装船后才能提供写有具体数字的单据。

12.船公司证明书证实船籍、船龄、航程的日期应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因为船籍、船龄、航程符合信用证规定后货物才能装上该船。

13.运费收据日期应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以上各种单据的签发日期有一个特点,大都以提单日期为界线,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十一)交单前的单据审核

全套结汇单据缮制完毕后,应进行认真的审核。审核单据的目的是确保安全及时收汇。

审核单据既要全面,又要及时,二者不可偏废。同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及时、恰当地处理好相关问题,以策安全。

审核单据的具体要求是:

1.单据种类齐全;

2.各种单据份数不缺,内容完整,不少签章;

3.各种单据的名称和内容与信用证要求相符;

4.各种单据之间相互一致;

5.各种单据的签发日期没有矛盾。

审核单据应讲就工作方法,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纵横审单法、先数字后文字审单法、分船审单法、分地区审单法等。

(十二)议付与结汇

1.议付与结汇

“议付”指指定银行在相符交单下,在其应获偿付的银行工作日当天或之前向受益人预付或者同意预付款项,从而购买汇票(其付款人为指定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及/或单据的行为.

“结汇”指出口人将收到的外汇卖给国家指定银行或金融机构。

2.出口押汇

目前,我国出口结汇有收妥结汇、出口押汇和定期结汇三种做法。

出口押汇,又称买单结汇或称议付。是指议付行在审单无误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买入受益人的汇票和单据,从票面金额中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收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和手续费,将余款按议付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给出口公司的一种结汇的方法。

议付行向受益人垫付资金,买入跟单汇票后,即成为汇票持有人,可凭票向付款行索取票款。银行同意做出口押汇,是为了对外贸公司提供资金融通,有利于外贸公司的资金周转。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1月19日,STNT041088号合同项下的货物按时出运,随后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缮制并汇集全套出口结汇单据,于11月22日送银行议付。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根据合同(参见P60)、信用证(参见P74~75)、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参见P94~95)和出仓单资料(参见P95),缮制全套出口结汇单据,并及时向银行办理交单议付手续。

2.若议付银行同意本笔交易货款叙做押汇,试计算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应向银行支付押汇利息和手续费各多少美元?实收外汇多少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设邮程(含银行合理工作日)需15天,年利率为8%,银行手续费(含邮电费)为0.15%,当日外汇牌价为USD100=CNY688.00。

(三)操作演示

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缮制的结汇单据如下:

1.汇票(一式二份):

img112

2.发票(一式三份):

img113

3.装箱单(一式三份):

img114

4.原产地证书(一式二份):

img115

5.保险单(一式二份):

img116

6.提单(一式二份):

img117

7.船公司证明:

img118

8.出口押汇的结算

已知:货款总额=USD64 872.00;邮程为15天;年利率为8%;银行手续费为0.15%;当日外汇牌价为USD100=CNY688.00

解:应付利息=64 872×8%×(15÷365)= 213.299 1(美元)

  银行手续费=64 872×0.15%=97.308(美元)

  公司实收外汇= 64 872-213. 299 1-97.308=64 561.393(美元)

  折合人民币=64 561. 414 2×6.88=444 182.38(元人民币)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根据THE CHUGOKU BANK LTD TORONTO BRANCH开来的信用证(编号为: 0470/ 209387,参见P80-81)及相应的修改通知书(参见P99~100)的规定,广东天贸有限公司必须在20××年10月31日前将货物装运,并在提单签发日后15天内向议付行交单。10月21日,该批出口货物在广州装上开往TORONTO的“皇后”轮第380航次;同时,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抓紧准备信用证项下的议付单据:汇票、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

(二)操作要求

1.请你根据信用证和广东天贸有限公司出口货物明细单(参见P100~101)缮制全套议付单据,要求内容完整、正确、简洁。

2.若议付银行同意本笔交易货款叙做押汇,试计算广东天贸有限公司应向银行支付押汇利息和手续费各多少美元?实收外汇多少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设邮程(含银行合理工作日)需15天,年利率为8%,银行手续费(含邮电费)为0.15%,当日外汇牌价为USD100=CNY688.00。

(货款总额查销售合同)

(三)模拟操作

1.缮制结汇单据:汇票(份数:):

img119

2.缮制结汇单据:商业发票(份数:):

img120

3.缮制结汇单据:装箱单(份数:):

img121

4.缮制结汇单据:保险单(份数:):

img122

5.缮制结汇单据:提单(份数:)

img123

6.出口押汇的结算:

img124

(Ⅱ)业务善后

在国际贸易中,许多出口企业在按信用证或合同规定向银行交单后,无论是否顺利偿付或拒付,通常还会再向国外客户发函,对此次交易顺利进行和对对方的友好合作表示满意和感谢,以利今后双方业务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当开证行对整套单据作出拒付时,对于出口方来讲,将面临着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付款方式失败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出口方首先应确定被拒付的原因,并与国内的议付行密切配合,做好应变工作,同时应迅速与进口方联系,寻求解决办法,尽量说服进口方接受货物。因此,拟写善后函也就成为对外交易过程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业务环节

1.出口业务善后工作处理

2.拟写并向国外客户发出业务善后函

二、主要技能

1.拟写业务善后函

2.向国外客户发出善后函

三、操作指南

(一)出口业务善后函的基本要求

1.开证行接受单据顺利结汇

对出口方来讲,开证行接受单据,将意味着该笔交易进展顺利。此时,出口方可回顾在此笔交易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感谢对方在交易中的配合,对交易增进双方的了解表示高兴,同时,展望未来,希望继续扩大合作,建立长期业务往来关系等。

2.单据遭开证行拒付

若单据遭到开证行的拒付,出口方处于不利的地位,此时,出口方应该诚恳、委婉地向对方表示歉意,以赢得进口方的谅解,强调单据出现的不符点是细微的,不会影响实际商品的品质,不会对进口方的实际利益造成损害等。同时,也可视情况做出一些让步,如在以后的交易中予以适当补偿或适当减价等,请对方尽快向开证行付款赎单,以期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常用句型

1. We are glad to know that the issuing bank has honored our draft against L/C No.1324.(很高兴获悉1324号信用证开证行已付款。)

2. We hope our handling of your first order will lead to further transaction between us.(我们希望第一笔定单能促进你我今后业务进一步的发展。)

3. We can ensure that you will find the goods shipped to your entire satisfaction.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eat orders.(我们保证装运的货物能让你方满意。盼收到你方的续单。)

4. We trust that through our joint efforts,we will have a more profitable future.(我们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未来双方均能有利可获。)

5. We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recommend to you our new products.(我们想借此机会向你方推介我们的新产品。)

6. We are very concerned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Dishonor from the issuing bank.(我们对收到开证行的拒付通知非常关切。)

7. We feel deeply sorry for the mistake in our negotiation documents which is made as a result of our new clerk's carelessness.(我们非常遗憾,议付单据中的不符点是由于我方新职员的粗心造成的。)

8. We do hope this incident will not affect our friendly cooperation.(我们希望这件事不会影响你我之间的友好合作。)

9. We can guarante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is exact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relative S/C.(我们保证货物质量与合同有关规定严格相符。)

10. Since our goods have been shipped on time,would you be kind to make the payment through your bank?(货物已按时装运,请你方与银行联系付款。)

11. You may rest assured that such a mis take will never occur again.(你方尽可放心,这样的差错不会再次发生。)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12月5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接议付行通知: LCS220456024012号信用证项下整套单据被BURGAN银行拒付,理由是:商业发票上没有注明“EACH PRICE/PACKING UNIT OF GOODS CARRIES A STAMP/LABEL INDICATING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 IN A NON-DETACHABLE OR NON-ALTERABLE WAY.”与信用证的要求不符。公司接通知后立即查阅了留底单证,发现商业发票上虽未将此原文注明,但已将此条款的执行情况做了说明。公司随即函复国外客户,说明情况并要求国外客户尽快通知开证银行付款。

(二)操作指示

收阅银行的反馈信息,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的身份给客户发函,对这一事故做出处理,同时请对方尽快向银行办理赎单。

【银行的信息反馈】

BANK OF CH INA,SHANTOU BRANCH

BENEFICIARY: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1988,ZHONGSHAN ROAD,

SHANTOU,GUANGDONG,CH INA

Tel: 0086-754-81234567; Fax: 0086-754-81234568 E-Mail: newtime@yahoo.com

DATE OF ISSUE: Dec.5,20××

L/C NO.: LCS220456024012

L/C AMOUNT: USD 64 872.00

DEAR SIRS,

WE HEREBY ADVISE YOU THAT WE HAVE RECEIVED FROM THE ISSUING BANK NOTIFICATION OF DISHONOR READS:

WE FIND THE DOCUMENTS UNDER CAPTIONED L/C CONTA INING THE FOLLOW ING DISCREPANCIES:

THE INVOICES HAVEN'T SHOWN THE CLAUSE:“EACH PRICE/PACKING UNIT OF GOODS CARRIES A STAMP/LABEL INDICATING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 IN A NON-DETACHABLE OR NON-ALTERABLE WAY.”

PLEASE CONTACT THE SELLER AND WE HOLD YOUR DOCUMENTS AT YOUR DISPOSAL.

YOURS FAITHFULLY

DAVID

(三)操作演示

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明拟写的业务善后函如下:

December 7,20××

James Brown&Sons

#304-310 Jalan Street,Kuwait

Dear Sirs,

We are very concerned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from the issuing bank complaining about the discrepancies on L/C No.LCS220456024012.

After checking,we found thatwe did express clearly the execution of this clause in the invoice even though we did not show the same wording as stated in the L/C.

Such being the case,we would like you to instruct your banker to accept the above-mentioned documents and reimburse the amount of the shipped goods to us.We can guarantee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good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favourable reply.

Yours faithfully,

Guangdong New Time Co.,Ltd.

LiMing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11月16日,广东天贸有限公司接到银行通知,公司与加拿大客户JOHN之间的交易已顺利得到开证行的付款。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给对方发函,感谢对方所做的努力,对交易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表示高兴,希望未来能继续扩大合作,建立长期业务往来关系。

(三)模拟操作

拟写善后函如下:

img125

网上租船订舱与投保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二 网上租船订舱与投保

我国进口业务大多按FOB术语成交。在FOB合同项下,买方须自行安排货物运输,因此,在FOB合同履行过程中,我方应及时办理货物运输及投保手续,派船到国外港口接运货物。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办理租船订舱手续

2.办理货运保险手续

议一议

租船与订舱在概念上有何不同?它们各适用于哪类货物的运输?

二、主要技能

1.填写进口订舱联系单

2.填写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

超重、超长货物

读一读

国际贸易海洋货物运输中,凡货物单件毛重达到或超过一定重量或长度的称为超重或超长货物。我国一般将单件毛重达到或超过3公吨的货物称为超重货物;将单件长度超过9米的货物称为超长货物。超重或超长货物的装卸须特别安排,船公司对超重或超长货物一般按装卸次数收取超重或超长附加费。

三、操作指南

(一)租船订舱

1.租船订舱时间

买方安排货物运输情况下,买方应在合同规定交货期前的合理时间(合同规定装运期前一个月左右)办理货物租船订舱手续。

2.租船订舱手续

采用FOB术语进口,买方须自行办理货物运输租船订舱手续。我国进口货物租船订舱手续一般由进口商(外贸公司)委托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或中国租船公司办理。手续为:

(1)进口商(外贸公司)填制“进口租船订舱联系单”,连同进口合同副本送交外运公司或租船公司,委托其具体安排运输事宜;

(2)外运公司或租船公司根据外贸公司(进口商)的委托,与各承运人或船主联系,具体安排进口货物运输事宜;

(3)外运公司或租船公司将租船订舱结果通知外贸公司;

(4)外贸公司将船名及预计到港日期通知国外出口商,以便其做好装货准备。

3.租船订舱联系单

租船订舱联系单是外运公司(或租船公司)代表进口商办理租船订舱手续的依据。进口商填制租船订舱联系单须注意下述项目的填写:

“货名”须按提示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填写;

“重量”需填写货物毛重;

“尺码”须有长、宽、高的具体数字;

“交货条款”填写成交的价格术语,如有装船或卸货费用的说明需一并写明;

有关装运条件的特别说明,须在订舱单上详细列明;装运危险品,须注明其性能,按规定表示清楚;装运贵重物品应标明货价;

装运超重、超长货物须标明货物实际重量或长度。

4.催装通知

FOB条件下,买方应在办妥租船订舱手续后,及时向国外卖方发出通知,将我方派船情况,如船名、航次、日期等告知对方,以便让其做好装货准备,如期装船。催装通知的内容如以下:

img133

(二)投保

《INCOTERMSimg134 2010》的规定按FOB术语条件成交,货物在装运港装船后风险即由卖方转移给我方,我方须承担货物装上船后在海上运输中损坏灭失的风险。因此,我方需在货物装船、得到买方装船通知后向保险公司办理进口货物海上运输投保手续。

1.进口保险的形式

进口货物保险可采取预约保险或逐笔保险,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进口合同都是采用预约保险,许多外贸企业都和保险公司订有预约保险合同。

(1)预约保险

议一议

预约保险的特点是什么?它适合什么样的企业使用?

根据预约保险合同,投保单位接到国外出口商的装船通知后,将船名、开航日期、航线、货物名称及数量等内容以装船通知或“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形式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即自动按预约保险合同所订条件开始承保。预约保险情况下,保险公司按月或季汇总,向进出口公司一次性收取保险费。

(2)逐笔保险投保

在没有与保险公司签订预约保险合同的情况下,进口货物需逐笔办理投保手续。做法是:外贸企业在接到国外卖方发来的发货通知后,立即向保险公司填写“进口货物国际运输起运通知书”,提供合同号、起运口岸、运输工具、起运日期、目的口岸、估计到达日期、货物名称、数量、保险金额等信息,保险公司接受承保,即向外贸企业签发正式保单。此种业务做法,主要适用于临时办理进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单位。

2.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计算。

我国进口货物保险以CIF价值为保险金额,不另加成。即保险金额等于CIF进口货价,如按CFR或FOB条件进口,则按特约保险费率和平均运费率直接计算保险金额。

计算保险金额的公式为:

CIF进口:保险金额= CIF价格

img135

计算保险费的公式为:

保险费=保险金额χ保险费率

3.保险索赔

进口保险货物从国外运抵我国港口、机场或其它收货地,如发现保险公司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收货人应向海运进口口岸或其它运输方式的进口卸货地保险公司索赔。程序为:

(1)收货人申请保险公司进行联检。即保险货物运抵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发现保险货物有短损,通知保险公司派员检验。收货人通知保险公司检验的时间最迟不得超过货物运抵收货人仓库后10天。

(2)保险公司或其代理人根据对保险货物的检验结果,签署进口货物残损检验报告。

(3)收货人凭残损检验报告及相关资料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索赔时,除书面索赔申请和索赔清单外,还需提供保险单或保险凭证、发票、装箱单或重量单、运输单据及货损货差证明、海事报告和支付施救费、残损检验费用的开支清单等单证。

特约保险费率

读一读

特约保险费率,是一种对每一大类商品只计一个费率,不分险别、不分地区远近的费率。特约保险费率实质上是一种优惠的平均费率,它专门用于预约保险。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根据SC0903号合同的规定,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通过中国银行汕头分行于20××年3月15日向美国富升企业有限公司开立一份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信用证号码为CL321。5月1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收到美国富升企业有限公司发来的“出运货物详细资料”的传真,告知货已备妥待运,公司遂于5月5日办理租船订舱手续。5月8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收到货运代理转来的“配舱回单”后,立即向美国富升企业有限公司发出通知,告知船期、船名与航次,并敦促他们及时将货物装船出运。5月29日,货物在国外装船启运,公司及时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了投保手续。

1.客户传真(出运货物详细资料)

May 1st 20××

Dear Sirs,

The goods under Contract No.SC0903 have been ready for shipment. The details are stated as follows:

Invoice No.:INV0303

Name of Commodity: LK-13 Industrial Goggles

Quantity: 10 000 pairs

Packing: 100 pairs/ctn. Total: 100 ctns in one 20'container

G.W: 20 kgs/ctn

N.W: 18 kgs/ctn

Measurement: 70×60×50 cm/ctn

Please send vessel to pick up the goods not later than June,30th.

Yours faithfully,

JOHN SM ITH

2.进口公司通知(催装)函

FROM:NEW TIME CO.,LTD    DATE:MAY 9TH,20××

TO:FULL SH INE ENTERPPISE CO. INC. U.S.A.

DEAR SIRS:

RE:SH IPMENT OF CONTRACT NO. SC0903

LETTER OF CREDIT NO. CL321

WE W ISH TO ADVISE THAT THE FOLLOW ING STIPULATED VESSEL W ILL ARRIVE AT SAN FRANCISCO,USA.PORT,ON/ABOUT MAY 25TH,20××.

VESSEL NAME: CAIHONG VOY. NO. 12

WE'LL APPRECIATE TO SEE THAT THE COVERING GOODSW ILL BE SH IPPED ON THE ABOVE VESSEL ON THE DATE OF L/C CALLED.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的名义,办理以下手续:

1.缮制进口订舱联系单,办理租船订舱手续(提单编号:CS0529;运费:USD2080.00/20')。

2.缮制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投保一切险,特约保险费率:0.9%;平均运费率8%)。

(三)操作演示

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业务员缮制的进口订舱联系单和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

如下:

1.进口订舱联系单

进口订舱联系单

img136

2.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img137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和新加坡泰兴隆公司编号为CNT0219合同规定,中国国际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于20××年3月25日通过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向新加坡泰兴隆公司开立一份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5月15日,新加坡泰兴隆公司发来的传真告知货已备妥待运。

中国国际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于接到传真后,立即于5月20日向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外运公司安排船名为JIANGHE V.201,船舶于6月12日从SINGAPORE开往SHENZHEN,CH INA。提单编号为CS0601。

【客户传真】

May 15th,20××

Dear Sirs,

The goods under Contract No.CNT0219 have been ready for shipment. The detailsare stated as follows:

Invoice No.: INV0219

Name of Commodity: 100% Cotton Green Lawn

Quantity: 300 000 yards

Packing: 20 piece/ctn,50 yard/piece. 300ctns in one 20'container

G.W.: 2.5 kgs/ctn

N.W.: 2 kgs/ctn

Measurement: 60×30×40 cm

Please send vessel to pick up the goods not later than June 30th,20××.

Yours faithfully,

Tom Smith

(二)操作指示

请你以中国国际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名义完成以下工作:

1.缮制进口订舱联系单,向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运费: USD900.00/20')。

2.缮制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投保一切险,特约保险费率:0.6%;平均运费率8%)。

(三)模拟操作

1.缮制进口订舱联系单

进口订舱联系单

img138

2.缮制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国际运输预约保险起运通知书

img139

本通知书填写一式五张送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签章后退回被保险人。

网上审单付汇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三 网上审单付汇

银行在收到国外发来的汇票和单据后,应依据信用证的规定核对单据的份数和内容,如内容无误,即由银行对国外付款。按我国的习惯,银行在审查单据后会把整套单据交给进口商复核,如果进口商有异议,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如国外发来的单据经审核发现单证不符时,应做出适当处理。在银行履行付款责任后,进口商先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折算的牌价,先以人民币向银行买汇赎单,然后凭银行出具的“付款通知书”向用货部门进行结算。

一、主要业务环节

1.审核全套单据

2.付汇赎单

二、主要技能

根据信用证审核全套单据

三、操作指南

(一)审单依据

在信用证方式下,判定单证是否相符的唯一依据是信用证条款。因此,审核单据按《UCP600》和《ISBP681》的规定,对照信用证条款,对单据的种类、份数及内容进行审核,以确定单据表面是否“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对于其它因素,如买方的诺言、合同的约定、往来的函电、货物的情况等等,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单证相符的依据。无证出口的单据必须符合买卖合同的条款。

(二)审单期限

根据《UCP600》的规定,开证行、保兑行(如有的话)或代其行事的银行必须在收到单据的次日起5个银行工作日内审核单据,以决定是接受单据还是拒绝单据,并相应地通知交来单据的一方。

(三)对信用证中未规定单据和非单据条款的处理

根据《UCP600》的规定,银行将不审核信用证中未规定的单据,如果银行收到这类单据,应退还交单方或将其照转,并对此不承担责任。如果信用证中列明了某些条件但并未规定需提交与之相符的单据,银行将视为未列明这些条件,并对此不予理会。

(四)不合格单据的处理

银行经审核单据,如果发现其表面上与信用证条款不符,通常先征询进口商的意见,看其是否愿意接受不符点。如果愿意接受,进口商即可通知银行对外付款或承兑。如果拒绝接受不符点,进口商可采取以下几种处理办法:

1.全部或部分拒付;

2.凭卖方或议付行出具担保付款;

3.要求对方更正单据;

4.在付款的同时,提出保留索赔权等。

(五)银行不受申请人抗辩的约束

《UCP600》第四条规定:“银行关于承付、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基于其与开证行或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任何请求或抗辩的影响”。因此,只要单证、单单相符,即使开证申请人(即进口商)遇货物的数量、质量等与合同不符,有对受益人(即出口商)提出索赔的理由,也不能要求银行据以拒付。解决此类案件的办法只能由开证申请人(进口商)根据买卖合同向受益人(出口商)提出异议或寻求其它司法途径解决。

(六)审单的要点

1.对全套单据总体一致性的审核,应注意所有单据间的信息在以下各点是否相符

(1)卖方或托运人或出口企业/受益人的名称和地址。

(2)买方或收货方或进口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3)出单人的名称和地址。

(4)货物的数量和货物的描述。

(5)货物原产地。

(6)目的(地)国。

(7)发票号码和跟单信用证号码。

(8)运输标志。

(9)货物的净重、毛重和体积。

(10)所有单据是否为全套单据、是否按信用证规定的份数提交。

2.对汇票的审核

(1)汇票是否按照信用证的出票条款开立。

(2)出票人、受票人的名称是否正确。

(3)金额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并与商业发票一致。

(4)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

(5)币种、付款人和付款期限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3.对商业发票的审核

(1)发票的名称、种类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2)发票的出票人和抬头人的名称和地址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3)对货物的描述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并与其它有关单据相符。

(4)发票的金额和交货条件是否正确。

(5)合同或信用证要求注明(或证明)的其它条件是否已列明。

4.对保险单的审核

(1)保单中的被保险人、投保的险别、启运地、目的地以及承运工具的名称等是否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2)投保的金额和币种是否符合规定。

(3)对货物的描述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并与发票一致。

(4)保单的出单日是否合理。

(5)背书是否符合要求。

5.对海运提单的审核

(1)收货人、被通知人的名称和地址是否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2)装运日期、目的港、转运港(如果有的话)和运费支付方式的规定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要求。

(3)对货物的名称、件数、尺码、重量和运输标记等的描述是否与信用证和其它单据的规定一致。

(4)背书是否符合要求。

(5)收妥待运提单是否有承运人的“已装船批注”。

此外,对信用证规定的装箱单、重量单、检验证书和原产地证书等单据,也应根据信用证和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认真的审核,以确保其内容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并与其他单据相符。

议一议

某年,南方进出口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货物,5月12日通过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出信用证,证中规定“SINGED COMMERCIAL INVOICE IN DUPLICATE”。8月11日收到美国客户的单据,其中有电子签署的发票一式两份。南方公司的业务员老李认为美国客户的签署方式不符合传统的做法,也违反《UCP600》的有关规定,因而拒绝付款赎单。问:老李的做法是否合理?

(七)单据审核中常见的不符点

1.汇票

(1)信用证号码遗漏或错误;

(2)在信用证到期日后提示;

(3)汇票的金额与发票的总金额不一致;

(4)金额大于信用证金额;

(5)付款期限与信用证的规定不符;

(6)付款人不是信用证规定的银行;

(7)未按信用证规定列上其他必要的内容;

(8)出票人不是信用证的受益人;

(9)出票人没有签字。

2.商业发票

(1)发票不是由信用证的受益人签发;

(2)抬头人不是信用证的申请人;

(3)发票上的信用证号码错误;

(4)发票上的合同号码不正确;

(5)发票上对货物的说明与信用证不一致;

(6)发票上的金额与汇票上的金额不一致;

(7)货物的数量超过信用证所允许的相差数量;

(8)发票总金额超过信用证金额或信用证允许的差额;

(9)发票上的贸易术语不正确;

(10)没有按规定签字;

(11)发票份数不足。

3.保险单

(1)保单的种类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2)保单的份数不符合规定;

(3)保险险别不符合信用证中的规定;

(4)保险金额不足;

(5)投保的货币与信用证的货币不一致;

(6)保险的生效日迟于提单日;

(7)保单上的装运港和目的港与信用证规定不符;

(8)货物的名称、件数、唛头和发票号码与信用证和其他单据不一致;

(9)保单的理赔地点与信用证规定不符;

(10)装运船名与提单上的船名不同;

(11)没有背书或背书不正确。

4.海运班轮提单

(1)受益人提交的正本提单份数与信用证规定不符;

(2)提单上有批注,构成不清洁提单;

(3)受益人提交的是租船提单;

(4)提单上没有注明货物确实“已装船”;

(5)提单上的起运港和目的港不是信用证规定的港口;

(6)提单上表明货物装在甲板上;

(7)装运期迟于信用证规定的最迟装运期;

(8)提单上没有注明运费已付或未付;

(9)提单上对货物的描述与信用证规定不符;

(10)唛头与其他单据不一致;

(11)没有背书或背书不符合规定;

(12)没有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向银行提交。

议一议

王方是一家私营进出口公司新聘的业务员,上班的第一天便接手审核开证行交来的一套单据。王方发现原信用证中要求卖方投保水渍险加战争险,但卖方在保险单中却注明投保的险别为“一切险加战争险”,这究竟算不算是一个不符点呢?王方一直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请你帮王方做出决定。

(八)对外付汇

如果国外发来的全套单据经银行审核严格符合“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原则,进口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提出异议,银行即按有关规定履行对外付款责任。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涉足家具业务。20××年6月10日,公司与新加坡迪生贸易公司(DESON TRADING CO.,Ltd.)达成了一份合同,编号为DFSC2001054,从新加坡进口一批家具。6月25日,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通过中国银行汕头分行给新加坡迪生贸易公司开立了一份跟单不可撤销信用证。8月23日,开证行通知信用证项下的全套单证已到,要求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付款赎单。

(二)训练指示

假设你是广东新天时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公司指定由你负责审核该套单证,请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审核,并向公司提出审核的结果。

【进口合同项下信用证】

img140

【合同资料】

合同编号:DFSC2001054;

交易商品(品名、型号、数量、价格):

FURNITURE(SUNFLOWER)

ART. NO.M2009 20 SETS USD1 000.00 PER SET CIF SHANTOU

ART. NO.M2007 10 SETS USD1 250.00 PER SET CIF SHANTOU

PACKING:6 PIECES TO 1 SET,1PIECE TO A CARTON,TOTAL 180 CARTONS. 4×20'CONTAINERS.

【全套结汇单证—汇票】

img141

【全套结汇单证—发票】

img142

【全套结汇单证—重量单】

DESON TRAD ING CO.,LTD

NO.1403,BEACH ROAD,SANTOSA,SINGAPORE 0968

img143

【全套结汇单证—原产地证书】

DESON TRAD ING CO.,LTD

NO.1403,BEACH ROAD,SANTOSA,SINGAPORE 0968

CERTIFICATE OF ORIGIN

ORIGINAL

img144

DESON TRADING CO.,LTD

   SALLY WONG    

【全套结汇单证—保险单】

太平保险有限公司

THE TA I PING INSURANCE CO.,LTD

img145

img146

【全套结汇单证—提单】

img147

(三)操作演示

经审核单据中存在以下不符点:

1.汇票:

(1)出票依据中的开证银行错,应为:BANK OF CH INA,SHANTOU BRANCH;

(2)付款人错,应为:BANK OF CHINA,SHANTOU BRANCH NO.88,JINSHA ROAD,SHANTOU,CHINA。

2.商业发票:

(1)总数量错,应为:30 SETS;

(2) ART NO. M2007的小计金额错,应为USD12 500.00;

(3)总金额错,应为:USD32 500.00;

大写总金额错,应为:SAY US DOLLARS THIRTY TWO THOUSAND IVE HUNDRED ONLY。

3.重量单:总数量错,应为:30 SETS。

4.原产地证:总数量应为:30 SETS。

5.保险单:

(1)出单日期错,应不迟于20××年8月16日。

(2)船舶开航日错,应不迟于AUGUST 16,20××。

(3)投保的金额错,应为:35 750.00美元。

(4)险别错,应为:INSTITUTE CARGO CLAUSES(A)&WAR RISK。

(5)赔付地点错,应为:SHANTOU。

6.提单:

(1)抬头应为:TO ORDER OF BANK OF CH INA,SHANTOU BRANCH。

(2)卸货港和交货地点都应为:SHANTOU。

(3)出单日错,应不迟于AUGUST 16,20××。

(4)运费支付地点错,应为:SINGAPORE。

(5)未注明“FREIGHT PREPAID”。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德华贸易有限公司(Dehua Trading Co.,Ltd Add: 15 Zhongshan Road,Shanghai,China)是经国家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综合性贸易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建筑材料、化工材料和轻工业产品、五金电料等。公司与国内多家大型厂商有固定的业务往来,信誉良好并具有很强的进出口业务能力。目前,该公司准备从日本进口一批质量上乘的芯片封装用塑封料,在国内市场销售。

1.卖方基本情况

日本东京国际贸易株式会社是一家从事一般商品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多年,商誉良好。该公司详细名称及地址如下:

Tokyo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Ltd.

14/F Empire Bld,Tokyo,Japan

2.双方往来函电

(1)买方7月8日去电:

img148

(2)卖方7月10日来电:

img149

(3)买方7月12日去电:

img150

(4)卖方7月14日来电:

img151

(5)买方7月15日去电:

img152

3.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出的信用证

FROM:BANK OF CH INA,SHANHAI BRANCH

TO:MITSBISH BANK,TOKYO BRANCH

FORM OF D.C: IRREVOCABLE,DC NO. LDI300954

DATE OF ISSUE: JULY 24,20××

EXPIRY DATE AND PLACE: SEPTEMBER 15,20××IN COUNTRY OF BENEFICIARY

APPLICANT: DEHUA TRADING CO.,LTD

      15 ZHONGSHAN ROAD

      SHANGHAI,CH INA

BENEFICIARY: TOKYO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LTD

       14/F EMPIRE BLD,TOKYO,JAPAN

AMOUNT: CURRENCY USD AMOUNT 50 000.00

AVAILABLE WITH: ANY BANK

        BY NEGOTIATION OF BENEFICIARY'S DRAFT(S) AT SIGHT

DRAWEE: BANK OF CH INA,SHANGHAI BRANCH

DESCRIPTION OF GOODS:

MOULDING MATERIAL( MFD3055)

AS PER VIRSONS S/C NO. HD6789

CFR SHANGHAI

SH IPPING MARKS: HD

       HD6789

      SHANGHAI

           1—500

DOCUMENTS REQUIRED:

—ORIGINAL SIGNED INVOICE PLUS THREE COPIES CONTAINING S/C NO. AND L/C NO.

—ORIGINAL PACKING LIST PLUS THREE COPIES INDICATING DETAILED

PACKING OF EACH CARTON.

—FULL SET OF ORIGINAL CLEAN ON BOARD OCEAN BILLS OF LADING MADE OUT TO SH IPPERS'OR DER AND BLANK ENDORSED,MARKED FREIGHT PREPAID AND NOTIFY APPLICANT QUOTING FULL NAME AND ADDRESS

—BENEFICIARY'S CERTIFICATE IN TWO COPIES STATING THAT ONE SET OF NONNEGOTIABLE SHIPPING DOCUMENTS HAS BEEN AIRMAILED DIRECT TO THE BUYER W ITH IN 2 DAYS AFTER SH IPMENT

PARTIAL SHIPMENTS: PERM ITTED

TRANSSH IPMENT: PERM ITTED

SH IPMENT FROM: TOKYO PORT

TO: SHANGHAI,CH INA

LATEST DATE OF SH IPMENT: AUGUST 30,20××

PRESENTATION PERIOD: DOCUMENTS MUST BE PRESENTED W ITH IN 10 DAYS AFTER SH IPMENT,BUTW ITH IN VALIDITY OF THE LETTER OF CREDIT.

ADDITIONAL COND:

—SH IPMENT MUST BE MADE BY CONTAINER.

—ALL DOCUMENTS REQUIRED UNDER TH IS DOCUMENTARY CREDIT MUST MENTION TH IS L/C NUMBER AND THE ISSUING BANK NAME.

—UNLESS OTHERW ISE EXPRESSLY STATE,ALL DOCUMENTS MUST BE IN ENGLISH.

—ALL BANKING CHARGES IN CONNECTION W ITH THIS DC EXCEPT ISSUING BANK'S OPENING COMM ISSION AND TRANSM ISSIONG COSTS ARE FOR THE BENEFICIARY.

UPON RECEIPT OF THE DOCUMENTS IN COMPLIANCE W 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L/C,WE W ILL REIMBURSE YOU AS PER YOUR INSTRUCTIONS.

TH IS CREDIT IS SUBJECT TO THE 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 BY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PUBLICATION NO. 600.

【卖方的装船通知】

Shipping Advice

Dear Sirs,

Re:L/C No.LDI300954

We are pleased to advise you that the goods under the above credit have been shipped on board. Please find the shipping details as follows:

Commodity: MOULDING MATERIAL(MFD3055) S/C No. HD6789

Name of vessel&Voyage:“Nippon Maru”V1890

Date of shipment: Aug.22,20xx

B/L No. GSP552012

Port of loading: Tokyo,Japan

Port of destination: Shanghai,China

Quantity: 500 pallets

Net Weight: 100 M/T

Gross Weight: 102 M/T

Packing: 25kgs in a polybag,8 polybags to a pallet.

Value of shipment: US$ 50 000.00

We hope this shipment will reach you in time and turn out to your entire satisfaction.

Yours faithfully,

TOKYO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LTD

×××

(二)操作指示

请根据以上的业务资料,以德华贸易有限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审核国外卖方所提交的全套单据。

img153

【单据2】(一式三份)

TOKYO INTERNAT IONAL TRAD ING CO.,LTD.

14/F EMPIRE BLD,TOKYO,JAPAN

COMMERCIAL INVOICE

img154

【单据3】( 一式三份)

TOKYO INTERNAT IONAL TRAD ING CO.,LTD.

14/F EMPIRE BLD,TOKYO,JAPAN

PACKING LIST

img155

【单据4】

img156

BILL OF LADING

img157

APPLICABLE ONLY WHEN USED ASMULTI MODAL BILL OF LADING

【单据5】

TOKYO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LTD.

14/F EMPIRE BLD,TOKYO,JAPAN

img158

(三)模拟操作

审单结果:

img159

出口收汇核销_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操作一 出口收汇核销

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实行先收汇后核销的办法。办理出口收汇核销须以核销单为依据,核销单是由外汇管理局制发的有统一编号及使用期限的重要凭证。出口单位凭出口收汇核销单向海关办理出口报关,凭出口收汇核销单向银行办理出口收汇,凭出口收汇核销单向外汇管理局办理核销,凭出口收汇核销单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

一、主要业务环节

1.申领核销单

2.交单结汇

3.办理收汇核销手续

二、主要技能

1.填写核销单

2.交单结汇

3.办理收汇核销手续

三、操作指南

出口收汇核销总体过程:货物出运前领单,货物出口时(出口报关)用单,货物出口后交单,货款收回后核销。

(一)出口收汇核销的基本程序

1.办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手续;

2.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备案登记;

3.申领核销单;

4.货物报关出口;

5.货物出口后通过“出口收汇系统”向外汇管理局交单(核销单);

6.客户汇款至出口地银行后办理交单结汇;

7.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

8.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审核核销。

(二)申领核销单

出口单位在办理出口货物报关前,根据出口业务实际需要,先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出口收汇系统”在网上向外汇局申领出口收汇核销单,然后到注册所在地外汇局申领纸质核销单并进行备案。出口单位在核销单正式使用前,应当加盖单位名称及组织机构代码条形章,在骑缝处加盖单位公章。具体程序见图5-1-1。

img166

图5-1-1 申领核销单流程图

出口收汇系统

读一读

“出口收汇系统”是“中国电子口岸”中企业专用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在公共数据中心建立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电子底账数据库。通过该系统,海关和税务部门可分别在出口报关和出口退税环节实现对核销单数据的联网核查;通过该系统,出口单位可在网上凭操作员IC卡向外汇局申请需领用核销单份数、向出口报关地海关进行核销单报关前的口岸备案、待报关出口后向外汇局进行网上交单,并可随时随地对核销单领取、使用等各项信息进行综合查询,使出口报关、收汇核销及退税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三)交单结汇

交单结汇是指出口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银行提交规定的全套单据,由银行审核后,办理收结汇。程序如下:

1.出口单位报关时,向海关提交事先从外汇局领取的有顺序编号的外汇核销单,经海关审核无误,在核销单和与核销单有相同编号的报关单上盖“验讫章”;

2.出口单位报关出口后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出口收汇系统”将已用于出口报关的核销单向外汇局交单;

3.货款汇交至出口地银行以后,出口单位进行涉外收入申报,银行将货款进入出口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

4.出口单位将海关退给的核销单、报关单和出口收汇说明送交银行收汇,银行通过电子口岸系统查实是否属于正常的贸易项下收汇,对属于正常的贸易项下收汇,银行向出口单位出具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收账通知和收汇通知,同时可予以结汇。

具体程序见图5-1-2。

img167

图5-1-2 交单结汇流程图

(四)办理收汇核销手续

出口单位在银行办理出口收汇后,应到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

1.出口单位通过“网上核销系统”从外汇局网站提取本单位需用于核销报告的核销单与出口收汇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匹配后,向外汇局进行网上核销报告;

2.出口单位凭核销单、报关单(收汇核销联)、出口商品统一发票和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等,到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手续;

3.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核销后,在核销单上加盖“已核销”章,并将整套核销资料退还给出口单位作为备案留底。

出口单位网上核销程序见图5-1-3。

网上核销

读一读

“出口收汇网上核销”(以下简称“网上核销”)是指出口单位通过互联网从外汇管理部门网站提取出口收汇核销单(以下简称“核销单”)和出口收汇等相关信息,并将核销单相关信息与出口收汇信息匹配后向外汇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外汇管理部门在审核其真实性后通过互联网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出口单位的一种网上核销方式。

img168

图5-1-3 办理外汇核销手续流程图

(五)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缮制

出口收汇核销单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出口单位存根联,第二联正文部分,为外管局留存,第三联为出口退税专用。出口单位应该按照栏目要求,如实正确填写。

1.第一联(存根联)的缮制

(1)编号:由发放机关事先印就,无须出口单位填写;

(2)出口单位:填写领取核销单的出口单位的名称;

(3)单位代码:填写领取核销单的出口单位在外汇管理局备案的号码(一般为组织机构代码);

(4)出口币种总价:此栏填写出口成交货物总价及使用币种(一般情况下,须与报关单一致);

(5)收汇方式:填写信用证、托收、T/T等方式中的一种;

(6)预计收款日期:根据交易中的具体情况填写;

(7)报关日期:同出口报关单右上角的出单日期;

(8)备注:填写出口单位就该核销单项下需说明的事项(可写合同号,出口发票号等须附加说明的内容,也可在本栏填写已发生变更的出口商品项下的原核销单的编号等情况);

(9)有效期:此栏由外汇管理局填。

出口收汇日期的确定

读一读

货物出运后,出口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汇方式和收款时间及时、足额地收回货款。即期收汇项下应当在出口报关之日起180天内收款。

2.第二联(正文部分)的缮制

(1)编号:同存根;

(2)出口单位:同存根;

(3)单位代码:同存根;

(4)银行签注栏(类别、币种金额、日期、公章):填写收汇方式、币种总价、收结汇日期,并由银行盖章;

(5)海关签注栏:海关验放该核销单项下的出口货物后,在该栏目内加盖“放行”或“验讫”章,并填写放行日期;

(6)外汇管理局签注栏:由外汇管理部门将核销单、报关单、发票等配对审核无误后,在该栏内签注意见,并由核销人员签字,加盖“已核销”章。

3.第三联(出口退税专用)的缮制

(1)编号:同存根;

(2)出口单位:同存根;

(3)单位代码:同存根;

(4)货物名称:按实际出口品名填写,与报关单一致;

(5)出口数量:按外包装数或件数填写,与报关单一致;

(6)币种总价:同存根;

(7)报关单编号:按报关单右上角号码填写;

(8)外汇局签注栏:同第二联正文部分。

四、模拟运作

(一)业务背景

3月26日,广东美味贸易有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沙茶酱一批,金额为HKD78 450.00。4月22日,接银行通知,国外客户已汇款到账。

(二)操作指示

请为广东美味贸易有限公司办理以下出口收汇核销业务:

1.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

2.备齐资料向银行交单结汇;

3.备齐资料办理收汇核销手续。

(三)操作演示

1.根据广东美味贸易有限公司出口业务情况,填写核销单如下:

img169

2.交单结汇

公司有关人员根据银行到账通知,随即配齐以下相关单据到银行办理交单结汇手续。(1)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

img170

(2)填写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信息申报表(境外收入)

img171

(3)填写出口收汇说明

img172

(4)银行出具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

img173

(5)银行出具的收账通知

img174

(6)银行出具出口收汇通知

img175

3.办理收汇核销手续

广东美味贸易有限公司核销员向银行办理交单结汇并在出口收汇核销系统进行网上核销后,凭下列单据到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手续。

(1)出口收汇核销单(参见P221);

(2)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参见P225);

(3)报关单(收汇核销联)见下图:

img176

(4)广东省出口商品统一发票(第六联:外汇管理局存查联),见下图:

img177

(5)出口收汇批次核销信息登记表(在出口收汇核销系统打印),见下图:

img178

五、强化训练

(一)业务背景

3月26日,广东华丽贸易有限公司与希腊客户签订合同,以FOB条件出口人造革面塑料拖鞋21 918双,金额为USD25 622.14。货物将于4月5日报关出口。4月4日公司业务员向核销单保管人员领取并填制出口收汇核销一份,备作出口报关与收汇核销之用。

(二)操作指示

请根据上述背景资料以及“企业相关信息”,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

【企业相关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785784005;

商品代码(S.H):6402992000;

报关单编号(海关编号):602020100220000671。

(三)模拟操作

请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

img179

年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总体分析与评价_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12

第二节 2011年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总体分析与评价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但受自主增长动力不足、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日本大地震、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际环境中的这些因素与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交织,使得中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和风险明显上升,外贸稳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针对这一形势,中国政府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增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广大企业竞争力提高,开拓新兴市场力度加大,全年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大国地位巩固,外贸市场、产品、主体和区域结构优化,贸易顺差继续收窄,外贸发展质量效益提高。

一、外贸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高开低走

由于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保持稳定,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推广,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全年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增长22.5%(见图1-1)。其中出口1.9万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万亿美元,增长24.9%。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影响,全年进出口增速高开低走态势较为明显,其中进口增速由1月份的51.6%震荡回落到12月份的11.8%,出口增速由1月份的37.6%回落到12月份的13.4%。

img1

图1-1 2011年中国外贸月度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二、传统优势继续巩固,外贸新优势逐步培育

在巩固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加强外贸转型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及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途径,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不断优化外贸结构。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消费类产品出口增长仍然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通讯设备、医疗器械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9.2%,占比52.8%,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长12.7%,占比35.9%,下降3个百分点(见图1-2)。从市场结构看,中国与新兴经济体贸易增长依然强劲,与南非、俄罗斯、巴西和东盟双边贸易增速分别高于整体增速54.2、20.2、12和1.4个百分点。欧、美、日和中国香港的市场占中国外贸份额45.1%,下降1.8个百分点(见表1-1)。从国内区域布局看,东部沿海十一省市进出口占比88.8%,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外贸活力进一步显现,进出口占比11.2%,提高1.5个百分点(见表1-2)。从贸易主体看,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51.1%,降低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比28%,提高2.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占比20.9%,与上年基本持平(见图1-3)。

img2

图1-2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构成(按贸易方式分)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表1-1 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亿美元,%)

img3

续表

img4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表1-2 中国东、中、西部外贸发展情况(亿美元,%)

img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注:东部十一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八省市包括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img6

图1-3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构成(按企业性质分)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三、进口综合效应显现,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近年来,中国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不断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搭建更多平台拓宽进口渠道,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落实及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原油、铁矿砂、纸浆、天然橡胶等产品进口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部分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2011年全年贸易顺差1 55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4.5%。外贸顺差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3.9%、2010年的3.1%降至2011年的2.1%(见图1-4)。

img7

图1-4 2009—2011年月度贸易差额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四、外贸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增强

举办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开通“外贸商品质量服务平台”网站。开展对非洲出口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治理,对非出口商品质量明显提升。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形象,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据统计,2011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中国商品召回次数同比下降12.6%,欧盟对中国商品风险通报次数下降28%。外贸增长呈现由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的积极变化。在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企业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出口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议价能力得到提高。全年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高于2010年7.2个百分点。

五、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比重持平,进口占全球比重上升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贸易额看,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与上年持平,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全球第二。从贸易量看,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9.3%,全球第二,高出全球增速4.3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9.7%,全球第一,高出全球增速4.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中国外贸的发展不仅对国内经济“十二五”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继续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平衡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六、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经营再创新高

经历2010年较为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之后,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破4 0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和进口继续稳居世界前列。

1.服务出口增幅回落,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其中,服务出口1 820.9亿美元,由上年的增长32.4%转为增长7%;服务进口2 370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21.5%上升至23.3%。

2.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显著扩大

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219.3亿美元扩大至5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服务类别;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则实现较大数额顺差。

3.出口和进口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出口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进出口以及出口、进口的世界排名与上年持平。

案例现状与问题提出_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12

第一节 案例现状与问题提出

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注册资本1 820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11年中国石化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5位。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石化总资产17 450亿元,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25 520亿元,同比增长30%;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上缴各种税费3 298亿元,同比增长17%。

中国石化是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国际贸易以及科技研发、替代能源研发和应用及非油业务等多个领域。其主营业务见图14-1。

(一)油气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分布在中国境内及世界主要油气资源富集地。2011年,中国石化原油产量6 480万吨,其中境内产量4 273万吨,海外权益油产量2 207万吨;天然气产量156亿立方米,其中境内产量146亿立方米,海外权益气产量10亿立方米。

(二)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炼油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2011年,原油加工量2.19亿吨,加油站3万余座,成品油经营量1.62亿吨,每天为约2 000万顾客提供服务。

(三)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主要生产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等。2011年,中国石化乙烯产量1 004万吨,居中国首位和世界前列;化工产品经营量达5 080万吨。

(四)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

中国石化在国内外开展石油和炼化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等业务,除支持公司项目建设和业务发展外,还服务于海外石油和炼化工程市场。2011年,中国石化在境外38个国家执行500多个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在境外5个国家执行18个炼化工程技术服务合同。

(五)国际贸易

中国石化从事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以及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进出口贸易。2011年全年实现原油贸易总量2.34亿吨,成品油贸易总量5 000万吨,化工产品、设备材料等国际贸易实现快速发展。

(六)科技研发

中国石化利用一体化优势,产销研相结合,突出核心技术与专项技术开发,在对传统业务形成技术支撑的同时,寻求新业务领域的技术突破。截至2011年底,中国石化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位、专职研发及设计人员2.8万人,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3 031件,获得授权专利11 939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技术发明奖47项、科技进步奖300项。

img178

图14-1 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0年年报》整理

二、中国石化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石化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集团化、一体化优势,不断拓展国际化经营业务领域和规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境外油气资源开发实现了快速发展,境外工程技术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合作各项业务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

(一)国际贸易

进口方面。一方面,中国石化深入推进专业化采购,在全球范围搜索优质资源,培养了较强的进口资源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石化积极延伸供应链管理的深度,充分发挥对供应商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将战略供应商的进口原材料和核心部件逐步纳入进口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化采购在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力,保障了生产建设所需技术和设备、材料、化工原辅料等物资的安全、及时供应。

出口方面。中国石化全力开拓炼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以催化剂、润滑油、石油焦、石蜡、沥青等炼化产品为核心业务,重点加强与催化剂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和炼油销售公司的合作,将各专业化公司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国际事业公司的国际化网络平台优势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石化炼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011年,中国石化以打造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国际一流贸易商为目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稳步提高。2011年,原油贸易量首次突破2亿吨,液化天然气(LNG)贸易获得新突破;石油贸易额实现了1 708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海外销售收入750亿美元。中国石化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积极开展策略采购,降本增效显著;全球贸易网络更加完善,与700余家公司开展良好合作;仓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贸易手段更加丰富。

2011年,中国石化还积极开拓炼化产品和设备材料出口市场,与全球最大的碳素公司——美国RAIN CII公司签订了长期出口供应协议,首次实现了中国石化煅烧焦出口等重要突破,当年炼化产品进出口达到14.1亿美元,增幅64%;紧盯中国石化“走出去”项目,做好海外项目设备材料物资采购服务,大力开拓内部制造厂设备材料的国际市场,2011年实现设备材料出口2亿美元。

(二)境外炼化工程技术服务

截至2011年年底,炼化工程板块在中东、中亚、南美、非洲等目标市场新签合同62个,合同额约110.36亿美元(见表14-1),重点项目包括哈萨克斯坦KPI丙烷脱氢聚丙烯项目、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芳烃项目、沙特SABIC港口物流项目、沙特SABIC Kayan NDA项目等。

表14-1 2004—2011年中国石化签署的境外炼化工程统计表(个,亿美元)

img179

资料来源:中国石化网站

(三)境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

中国石化坚持以做强、做大海外市场为导向,走高端和综合服务之路,已在中东、非洲、拉美、中亚等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石化在35个国家执行448个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额94.8亿美元。

中国石化境外石油工程技术业务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不断巩固扩大老市场,规模化经营格局更加稳固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石化拥有了较为稳定的主力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正在执行合同额超过15亿美元的国家市场2个,10~15亿美元的国家市场1个,5~10亿美元的国家市场5个,2~5亿美元的国家市场4个,1~2亿美元的国家市场7个。

2.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新项目

地面建设业务突飞猛进,先后中标沙特农业部水管线、沙特SWCC水管线、伊朗雅达中心处理站、巴西铁矿浆管道、巴西第三化肥厂等一批大型设计采购施工(EPC)总包项目。井筒业务在南美、中亚取得新跨越,物探业务在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取得新进展。

3.大力开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一体化服务业务

井筒业务相继在测录固、压裂酸化、超深钻井、浅海钻井等高端技术领域及油田综合服务市场取得新突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包括钻、测、录、固、泥浆、管具、取心、测试、下套管、定向、废弃物处理等服务业务,墨西哥油田综合服务项目进展顺利。物探业务加大了数据处理和解释项目开发力度,中标了部分数据处理项目。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石化海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基本具备了为海外石油公司提供勘探开发整体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的能力。

2011年,针对外部环境对海外业务造成的冲击,特别是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影响,中国石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细化完善工作部署,坚持开发传统市场与新市场并举,实施高端业务、中端业务与低端业务并进,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开发逆势增长、业务总量持续扩大,海外石油工程业务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中国石化在38个国家正在执行的项目合同522个,合同额达到119.2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新签合同额35.5亿美元,完成合同额26.1亿美元;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在15个国家正在执行的合同241个,合同额74.5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3亿美元,完成合同额12.8亿美元。

(四)境外油气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不断加大新项目的开发力度,提高开发质量,逐步完善战略布局,境外油气资源规模快速扩大。目前,中国石化已拥有勘探开发项目47个,分布于23个国家,遍布非洲、南美、中东、亚太、俄罗斯-中亚、北美六大油气区。

2011年,中国石化签约了加拿大Daylight公司、葡萄牙GALP公司巴西资产、美国Devon公司、澳大利亚APLNG公司等7个项目的全部或部分权益。同年,中国石化在喀麦隆第一次获得了油气产量,增加了首个海外投资合作的上下游一体化LNG项目。2011年,中国石化的海外权益油产量2 207万吨,海外权益气产量10亿立方米。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历程及现状_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12

第二节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早在1995年,中兴通讯就启动了国际化战略,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最早实践“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中兴通讯在持续10多年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道路。先从南亚开始拓展,重点是巴基斯坦、孟加拉,还有非洲一些国家如刚果、赞比亚;之后,发展到印度、印尼和东欧一些国家,非洲的许多国家以及南美;最近,中兴通讯在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葡萄牙也取得了突破。

中兴通讯的10年的国际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海外探索期(1995—1997年)

此阶段是中兴通讯确立进军国际市场的大战略时期,并有少量产品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这一时期,中兴通讯开始在个别国家设立“据点”,初步了解了国际市场的一些运行规则。

1995年,时任中兴通讯副总经理的史立荣一个人参加了日内瓦电信展,可以算是中兴第一次派人参加国际展会。

1996年5月,中兴通讯国际部正式成立。1997年,通过在孟加拉的合作伙伴,中兴参与了孟加拉电信公司的投标项目,拿到了合同金额为150万美元的合同,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中兴第一个正式的国际中标项目。

这一时期,中兴通讯的国际化经营,主要采用间接出口的方式,即通过立足公司本国的中间人或出口商进行出口,此时公司只与本国中间人交易,不需要对国外市场进行过多研究和投资。中兴通讯同国外市场的最初联系,主要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而且多是通过专业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其产品,公司主要是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工作,对外贸公司有很强的依附性。

二、规模突破期(1998—2001年)

在此阶段,中兴通讯开始进行大规模海外电信工程承包,并将多元化的通信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这一时期,中兴通讯陆续进入南亚、非洲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1998年,中兴中标巴基斯坦交换总承包项目,项目金额为970 010万美元,是当时中国通讯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最大的通信“交钥匙”工程项目。1999年4月,中兴巴基斯坦公司成立,主要负责交换机本地化生产活动,这是中兴通讯海外本地化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中兴通讯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从1999年初开始,中兴通讯开始派出小批的“先头部队”进入电信市场不发达国家“蹲点”,每个国家平均下来只有1~2人,这样的国家总共有40多个,其中主要集中在非洲。

在第二阶段,中兴通讯依然是以电信设备的出口业务为主,主要还要依靠代理公司,但与第一阶段相比,中兴通讯已经开始独立安排一些国际商务活动,已经主动地、直接地寻求贸易伙伴,积极地扩大企业外向型的商务活动。在这一阶段,中兴通讯建立了专门的部门来处理和国际商务有关的事情。但是,在这个阶段的中兴通讯还是以国内业务为主,还是一个内向型突出的企业。

三、全面推进期(2002—2004年)

在这一阶段,中兴通讯国际化战略开始在市场、人才、资本三个方面全方位实现推进。这一时期,中兴通讯前后培育出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市场潜力巨大、人口众多的若干战略国家市场,海外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并为进军欧美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4年,中兴通讯股票成功在中国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A to H”第一股,共募集资金逾35亿港元,获得超过250倍的超额认购。

在第三阶段,中兴通讯在保持国内经营活动的同时,已经直接参与到国外的商品、资本、技术、生产、销售环节中去了,并且已经在国外设立了众多的常设代表机构或国外子公司。

四、高端突破期(2005年至今)

中兴通讯将2005年命名为“国际年”,在这一阶段,中兴通讯希望通过借助有效实施“本地化”战略,通过和跨国运营商全面、深入的合作,在不久的时间内,实现对西欧、北美等发达市场的全面突破。

2005年,中兴通讯的国际化进程开始“提速”。措施之一是国际市场管理平台由国内移到国外,通过成立14个海外片区,来加大对70个重点目标市场的管理。措施之二是全面加强了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覆盖,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在欧洲成立了15个具备本地化营销咨询、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的代表处,实现了对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市场的完全覆盖。

2005年,中兴通讯与阿尔卡特和思科签署协议,在电信设备领域进行合作。中兴通讯还与葡萄牙电信和法国电信(FT)在签署了长期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使中兴通讯的“欧洲攻略”再次向纵深迈进。

在这一阶段,中兴通讯已经将自己的战略目标从国内移向国外,国内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也随着企业国际化的加深而减弱,中兴通讯已经开始转变成为以全球经营活动为出发点,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寻求全球最佳经营效果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中兴通讯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商务活动和技术合作;组织机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领导和控制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务活动。

我们可以看到,中兴通讯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根据阶段理论,中兴通讯对国际市场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在最初阶段,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因此中兴通讯选择代理商进行出口活动。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海外销售额逐年增加。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中兴通讯在海外大规模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当发展条件成熟以后,中兴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可见,随着中兴对国际产业环境的“市场知识”的逐步理解和熟悉,中兴已经开始把触角伸向全球的各个角落。

到2011年止,中兴通讯的业务量仍然占最大比重,在亚洲、非洲和欧美的业务量已大幅度提高,从2010年到2011年在欧美及大洋洲的营业收入提高了近40%(见表17-2)。

表17-2 中兴通讯各地区业务收入分配表(元)

img202

资料来源:《中兴通讯2011年年报》

注:本集团于2011年度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9 096 531千元(2010年度:人民币28 705 812千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89%(2010年:41.3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_宏观经济学

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从前面关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分析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二者之间的三个重要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总收入。

这一关系实际上是储蓄定义的同义反复,当两个函数均为线性的情况下,可以得出如下关系:

C+S=a+bY+[-a+(1-b)Y]=Y

从图形上看,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等于相应的储蓄量,如图3.6所示。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点对应于储蓄曲线与收入轴的交点,表明这时收入等于消费,储蓄为零。在该点之前,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消费大于收入,储蓄为负,在该点之后,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下方,收入大于消费,储蓄为正。消费曲线与45°线的垂直距离等于储蓄曲线与横轴的垂直距离。

img56

图3.6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2)APC和MPC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为简单起见,我们使用线性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证明如下:

由于a、b、Y均为正值,有:

img57

img58

(3)MPC和MPS互为补数,APC和APS也互为补数,即MPC+MPS=1、APC+APS=1。证明如下:

由ΔY=ΔC+ΔS及Y=C+S,得:

img59

img60

产品市场均衡曲线的推导_宏观经济学

一、产品市场均衡曲线的推导

本章中,我们将第五章收入支出模型中货币市场给定的假定取消,考察放松这个假定后产品市场中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首先考察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问题。其模型为:

img261

这时,投资是关于利率的函数,求解该模型,可以得出关于r和Y的表达式:

img262

前者以利率作为自变量,收入作为函数,后一个表达式将利率作为收入的函数。习惯上,在图形分析中我们将利率放置在纵轴,收入用横轴表示,因此教学中常用后一种表达式。不过,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从上述函数表达式来看,是一条纵截距为img263 、斜率为img264的直线,由于这一表达式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此,该直线上任何一点代表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均能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当使用投资等于储蓄这一等价均衡条件时,其模型为:

img265

求解模型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因为该直线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因此,习惯上将其称为IS曲线,其含义是产品市场均衡(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S)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7.2绘出了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曲线。图7.2中,当经济处于A点的组合时,其坐标为(Y A,r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B点时,坐标为(YB,rB),同样能够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img266

图7.2 IS曲线

其次,我们考察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问题。其模型是:

img267

上述模型中与第五章唯一的区别是投资函数,原来看作是自发性投资,现在为利率的函数。求解模型,可得:

img268

或者

img269

上两式就是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看上去复杂一些,实际仍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图形与图7.2所示相同。

再次,四部门经济的模型是:

img270

求解模型,可得:

img271

或者

img272

对于IS曲线还可以运用图形方式推导,见图7.3。图7.3中分为四个部分,图(1)中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投资,反映了投资需求曲线,当利率确定时,从图中可以得到相应的投资量。图(2)中纵轴为I和S,横轴也为I和S。图(2)是一种技术性转换图,利用45°线的特点,将横轴的值转化到纵轴,或者将纵轴的值转化到横轴。这也是45°线的另一重要应用。图(3)纵轴为I和S,横轴为国民收入,表达了收入支出模型,在给定投资水平时可以决定均衡收入水平。图(4)中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这是我们要推导的IS曲线要出现的地方。

IS曲线的推导过程可从图(1)开始。当货币市场决定了利率水平为r1时,根据投资需求曲线,可得投资量为I1,经过图(2)将I1投资量转化到纵轴,那么从图(3)可知,当投资量为I1时,相应的均衡收入为Y1,将图(1)利率r1与收入Y1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图(4)中的A点。按照同样的办法,利率为r2时投资为I2,收入为Y2,又可以得到点B,依此类推,对应于一个利率水平,可以求得一个均衡收入,将其描到图(4)中即可得到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关系的IS曲线。当然,图形推导中,图(3)也可以使用消费函数的方式,只不过投资变动后反映为总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img273

图7.3 IS曲线的推导

货币市场均衡曲线的推导_宏观经济学

一、货币市场均衡曲线的推导

在第六章中,我们分析了货币市场均衡问题,也考虑了当收入给定情况下,均衡利率的决定问题。接下来,我们分析收入变动时,其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其模型是:

img285

求解模型,可得Y和r的关系:

img286

或者

img287

上面两式反映了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均衡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M=L,因此这条曲线称为LM曲线。从LM曲线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是以img288为纵截距、斜率img289的直线,见图7.10。

img290

图7.10 LM曲线

同样,LM曲线也可使用图形方法推导,下面介绍两种推导方法,见图7.11和图7.12。

图7.11分为四个部分。图(1)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反映了利率与投机需求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图(2)纵轴表示交易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横轴表示投机需求。根据货币总需求与两者的关系,我们有L=L T+LS,可以改写为LT=L-LS,这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即如果我们得到了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的值,那么,根据这条直线可以得到交易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其作用类似于前面用到的45°线,起到技术性的转换作用。图(3)表示交易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与收入间的关系。图(4)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间的关系。从图(1)开始分析,当利率为r1时,投机需求为LS1,由图(2)得交易和预防需求为LT1,根据图(3)可得这时的收入为Y1,将r1和Y1描到图(4)中,即可得LM曲线上的一个点。同理,由r2到L S2,再到L T 2,可得收入Y2,这样还可以得到其余的点,将其联结起来就可以得到整条LM曲线。

图7.12也分为四部分,图(1)表示交易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与收入间关系,图(2)表示货币总需求与交易和预防需求,图(3)表示利率与货币总需求关系,图(4)为利率和收入间的关系。从图(1)开始,当收入为Y1时,交易和预防需求为LT1,对应地从图(2)可得货币总需求为L1,该货币总需求与图(3)中的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利率水平为r1,将r1和Y1描到图(4)中,即可得LM曲线上的一个点。同理,还可以得到LM曲线上的其余点。

img291

图7.11 LM曲线的推导(一)

img292

图7.12 LM曲线的推导(二)

货币市场的失衡_宏观经济学

三、货币市场的失衡

与分析产品市场失衡的情况相似。LM曲线上的利率和收入组合意味着货币市场是均衡的,那么,当经济处于不在LM曲线上的一点时,反映了货币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如图7.15所示,不失一般性,我们在LM曲线右方选择任意一点A。当经济处于A点时,点的坐标为(Y A,rA),当收入为Y A时,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应为E点所对应的利率rE。由于利率与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这样,A点的投机需求水平LSA就小于E点的投机需求水平L SE。由于这时收入水平为Y A,交易和预防动机需求在两点A和E是一样的,设为LT

那么有:

img297

即A点的货币总需求小于E点的货币总需求。在收入为YA情况下,货币市场均衡时E点的货币供给M E等于货币需求LE,从而有L A<LE=M E。同样,由于A是任意选择的,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LM曲线右方所有的点,都有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特点,即L<M,因而货币市场中利率有下降的趋势。

img298

图7.15 货币市场失衡分析(一)

img299

图7.16 货币市场失衡分析(二)

在图7.16中,我们在LM曲线的右方选择任意一点B。同理可得:

img300

即B点的货币总需求大于E点的货币总需求。在收入为YB情况下,货币市场均衡时E点的货币供给M E等于货币需求LE,从而有LB>LE=M E。同样,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LM曲线左方所有的点,都有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特点,即L>M,因而货币市场中利率有提高的趋势。

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决定_宏观经济学

一、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决定

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市场的均衡。这样,我们就可以构造IS‐LM模型。其模型为:

img301

为简化分析过程,令A=a+e-bT0+b TR+G+X-M0,K=img302,上述模型变为:

img303

求解可得,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表达式:

img304

img305

这两个表达式有点复杂,难以看出各经济参数与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关系,如果用图形来说明就方便得多。将前两节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和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放到同一张图上,就可以分析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间的关系,见图7.17。图7.17中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点,则E点就是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均衡点,对应的均衡收入为Y,均衡利率为r

img306

图7.17 IS‐LM模型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实际收入和利率水平完全可能不同于均衡水平,具体来看,可能处于坐标系的任何一点。由于IS曲线和LM曲线将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结合前面分析两个市场失衡的情况,我们可列出各个区域失衡的基本特点。此外,当一个市场失衡另一个市场均衡还能够组合四种情况,由此形成八种基本情况,见图7.18。

img307

图7.18 两个市场失衡情况分类

图7.18中,A点所处区域,位于IS曲线右上方,因此有I<S,又位于LM曲线左上方,有L<M。同理,可以得出其他点的情况。

B点:I=S,L<M;

C点:I>S,L<M;

D点:I>S,L=M;

F点:I>S,L>M;

G点:I=S,L>M;

H点:I<S,L>M;

J点:I<S,L=M。

事实上,只要确定了A点的情况,其他各点很容易推导出来,例如A点与F点是关系均衡点E对称的,A点与H点是关于LM曲线对称的,A点与C点是关于IS曲线对称的,如此等等。

那么,两个市场的均衡是如何同时达到的?我们结合图7.19来分析。假如实际经济目前处于A点的状态,由于I<S,经济有收缩的趋势,又由于L<M,利率有下降的趋势,两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使经济向B点移动。在B点,虽然产品市场达到均衡,但货币市场仍处于失衡状态,利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经济又向C点移动;在C点I>S,经济有扩张趋势,L<M,利率仍处于下降的态势,这样两种力量又会使经济向D点移动。最终移动的结果是越来越趋向于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点E。经济达到E点后,不再有进一步变动的趋势,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两个市场达到了一般均衡。

img308

图7.19 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形成

如果我们将前面经济从A点向均衡位置E点趋近的过程用另一种方法描述出来,可见收入和利率呈衰减波动的态势,即收入收敛于均衡收入,利率收敛于均衡利率,见图7.20。图7.20中横轴代表均衡调整的时间过程,纵轴表示收入的变化,中位线就是均衡收入,在调整过程中,收入围绕均衡水平上下交替变动,但波动的幅度逐渐缩小,逐渐接近均衡收入。

img309

图7.20 一般均衡形成过程中收入的波动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_宏观经济学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前面的分析过程中,假定总供给是给定的,经济社会的均衡收入或均衡产出取决于总需求。同时,我们一直将一般价格水平视为给定的参数,不考虑价格变化带来的各种效应,不考虑价格变动对产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本章开始放松这些假定,考察总供给本身的决定因素,以及收入(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从逻辑上来看,本章所谓的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AD曲线)与前面所称的总需求曲线是一致的,只是前面没有考虑价格变动,在此重新定义,总需求是指某一时期一个经济愿意购买或计划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取决于一般价格水平,并受到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它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可以从前面分析的IS‐LM模型推导出来。IS‐LM模型的结构是:

img330

此前的模型中将一般价格水平视为给定的参数,现在我们将其看作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求解模型,可以得出表达均衡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为简化表达式,上述模型中,对于IS曲线使用以收入Y为函数,利率r为自变量的表达式,即:

img331

img332

img333

上式可写成将LM曲线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

img334

化简并合并同类项,可得:

img335

令γ=img336,β=img337。γ和β的经济含义十分重要,γ是财政政策参数,反映了财政政策变化(即A中的某一项,尤其是税收和政府支出)对均衡收入影响方式以及受制因素。β是货币政策参数,反映了货币政策(主要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方式及受制因素。例如,从表达式可见,财政政策参数受到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参数h、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参数k、投资乘数K、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参数d的影响。

上式进一步变成:

img338

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均衡收入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结合图8.1将上式中的价格求解出来,可得:

img339

该式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根据既定的名义货币量M和各外生支出量A描绘出来的。另外,当收入、外生支出量及相关参数给定时,价格与货币量成比例关系,这一点反映了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即长期来看,名义货币量提高都会反映到价格上涨上来。

img340

图8.1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推导。下面首先用收入支出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接下来运用IS‐LM模型推导。

在图8.2中分为两部分,图(1)的纵轴现在用AE表示,即表示总支出,也就是在前面不考虑总供给和价格条件下的总需求。当价格水平为P1时,实际货币供应量为img341,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为r1,进而决定了投资水平I1,这样总支出水平就是AE1,它与45°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收入为Y1,把P1和Y1画在图8.2(2)中,就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一个点。同理,当价格水平下降到P2时,实际供应量提高到img342,在货币需求给定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为r2,从而促使投资水平增加,达到I2,总支出曲线移动到AE2,它与45°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收入为Y2,同样把P2和Y2画在图(2),又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所有点。

img343

图8.2 运用收入支出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图8.3中也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图(1)反映的是IS‐LM模型,图(2)则反映了价格和收入。这时,当价格为P1时,实际货币供应量为img344,货币市场均衡曲线为LM1,它与IS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收入为Y1,把P1和Y1画在图8.3(2)中,就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当价格水平降到P2时,实际供应量提高到img345,货币市场均衡的曲线向右移动到LM2,它与IS曲线交于E 2点,对应的均衡收入为Y2,同样把P2和Y2画在图(2),又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上所有点。从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也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即AD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能够满足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两个市场均衡的反映。

img346

图8.3 运用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_宏观经济学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上涨过程,或者是货币价值普遍的持续下跌过程,反映了名义货币的购买力降低。在这一定义中测度的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单个商品或劳务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出现价格上涨不能归入通货膨胀,只有全社会大多数产品和劳务价格提高才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许多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生产和消费(即有些产品是在生产领域有季节性,例如,农产品;有些产品则是在消费领域,如烟花爆竹;而有些既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都有季节性,如雪糕)过程中受季节性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些产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上涨和下跌的有规则的变化,这时,假如出现了产品和劳务季节性上涨也不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所谓季节性变动是指每到某一季节,这种产品的价格就会出现类似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现象。如图9.1所示,横轴表示时间、季节变化,假如按自然季节划分为四季,纵轴表示价格,中间的横线表示价格均值。从图9.1中可见,每年第一季度该产品的价格水平较低,即低于价格均值,而每年的第三季度价格达到高位,高于价格均值,每年均呈现同样的价格变动模式。

img406

图9.1 商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

对商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进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每年的某一季节与上年的同一季节进行比较,如果这时价格出现了上涨,可以确认价格上涨,由此剔除了不同季节进行比较带来的偏差;另一种方法是计算每年的价格均值,然后比较各年价格均值的变化情况,只有价格均值出现上涨才认为价格确定提高了。

具体而言,衡量通货膨胀常用的物价指数有三种类型,即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典型家庭购买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与劳务支出的变化所编制的指数。构造这一指数时,首先选取一定数量的家庭,考察其支出结构,根据支出结构的典型情况构造家庭消费“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与劳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种商品和劳务的相对重要性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通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重要性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一般定期根据典型家庭的支出结构调整权重。例如,美国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权重结构确定后,由统计人员收集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消费物价指数。例如,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每个月要走访85个城市、约22 000个零售商店、汽车代销店、加油站和医院等机构。从上述分析可见,消费物价指数是一种基期加权指数(权重定期调整),即拉氏指数。当某一时期被确定为基期后,该时期的CPI指数就是1或100,假如本期指数为150,那么意味着与基期相比,消费物价上涨了50%。只要将本期指数减去基期指数加上百分号,就可以得到物价上涨比率,即(150-100)%。CPI的优点在于产品和劳务的结构固定、权重固定,数据比较容易收集,这样可以随时计算消费物价的变化情况,实践中一般以月度作为衡量期间。

2.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和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生产物价指数是度量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渔业、林业等行业中间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如果将制造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这些中间环节中商品的流动也看作是中间产品的流动时,也可以称为批发物价指数。这一指数反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状况。虽然生产物价指数对消费者的当期支出影响不大,但对后期支出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生产物价指数提高后,意味着中间产品价格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后会反映到最终产品的价格上来。因此,生产物价指数也可以视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据此可以对宏观经济未来走向作出判断。

3.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ross National Product Deflator,GDP物价平减指数)

GDP物价平减指数也常常译作GDP物价缩减指数、GDP物价折算指数、GDP物价减缩指数等。直观来看,这一指数就是将物价变动的水分挤出,以反映经济中实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一章中,我们得出名义GDP和实际GDP,那么GDP物价平减指数就是指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名义GDP与按基期不变价格或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GDP之比,即:

img407

例如,美国2012年的名义GDP为156 815亿美元,实际GDP为135 911亿美元(2005年作为基期),那么,GDP物价平减指数就是img408×100=115.31,即就全社会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而言,2012年比2005年物价提高了15.31%。

GDP物价平减指数主要反映了一个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与消费物价指数包含的项目不同,GDP物价平减指数较为全面,而CPI与消费者所消费产品和劳务的种类相关。两种价格指数基本变化趋势相同,但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GDP统计中有一部分如机器设备并不是消费品,消费者所购买的某些产品不是本国生产的。此外,CPI是小样本指数,只包含了消费者消费的一部分产品和劳务。

大多数国家运用上述三种方法衡量通货膨胀。不过,具体国家的指标及其定义也有差别。例如,英国主要采用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RPI),这一指数测度着典型家庭所购买的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与劳务的月度间费用变化。在计算零售物价指数时,首先选择RPI指数中所包含的商品和劳务项目,并根据这些项目在平均家庭开始中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如表9.1所示,在家庭开支中占有较大比例的项目具有较大的权重。例如,2013年住房的权重为254,而各种交通费的权重为18。

表9.1 英国零售价格指数(RPI):各组权重

img409

数据来源:英国统计局,www.statistics.gov.uk。

此外,英国还公布消费物价指数等,2013年的权重情况见表9.2。

表9.2 英国2013年CPI权重

img410

数据来源:英国统计局,www.statistics.gov.uk。

表9.3给出了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例如,以1967年作为基期,2013年1月的物价指数为689.818,意味着与1967年相比消费物价水平上涨了589.818%,或者可以理解为,1967年100美元能够购买到的产品和劳务,在2013年1月需要689.818美元。对物价上涨还可以从货币购买角度理解,表中给出了1982—1984年1美元,到2013年1月只值0.434美元,货币购买力大幅度下降。相对于1967年,货币购买力下降幅度更大,1967年的1美元,到2013年1月只值0.145美元,或者可以理解为2013年1月的1美元只能购买到1967年0.145美元能够购买到的产品和劳务。

表9.3 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

img411

(续 表)

img412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www.bls.gov。

中国衡量消费物价水平的指数有两个,一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二是消费物价指数,中间包含的项目不尽相同。原来我国一直使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93年以后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也构造了消费物价指数,目前主要运用该指数描述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

表9.4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13年1月)

img41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t20130218_402875586.htm。

表9.5 中国历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13年1月)

img4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t20130218_402875585.htm。

中国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数还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预期和菲利普斯曲线_宏观经济学

二、预期和菲利普斯曲线

在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能够很好地拟合相关经济数据,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不再如从前拟合得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组合呈分散状,两者之间没有替代关系。

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定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在θ(成本加成数),即其他非工资成本因素对价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为正,这样,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下面我们根据适应性预期概念来分析,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假如,经济主体对价格变化的预期按以下方式形成:

img444

即本期通货膨胀预期取决于上一期实际通货膨胀,其中参数α表示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预期的影响程度,当α=1时,意味着经济主体预期本期通胀与上期相同。上一小节中菲利普斯曲线的初始形式中相当于α→0。

将式9.6代入式9.4,可得:

img445

我们分析简单的情形,当α=1时,上式可改写为:

img446

式9.8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变化之间的替代关系。这一关系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Expectation‐augmented Philips Curve),即高失业导致通货膨胀的下降,低失业导致通货膨胀的上升,如图9.10所示,纵轴已经调整为通货膨胀的变化。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一方程比较好地拟合了美国1970年以来的数据。

img447

图9.10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如果仍按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那么,表现一簇初始菲利普斯曲线,即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初始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见图9.11。从图9.11中可见,附加预期以后,现在要想将失业率也降低到u1水平,通货膨胀率为π2,而不是π1

img448

图9.11 初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财政政策工具_宏观经济学

一、财政政策工具

正如前面一再运用的那样,所谓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影响总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基本方向,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和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每一种方向又有两种最基本的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税收。如图10.1所示。

img453

图10.1 财政政策工具

当然,由于政府支出还有许多具体的类别,例如公共投资、国防支出、纯粹行政性支出(或称政府消费)、社会福利支出等,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作用的渠道也有不同。就其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来看,主要是改变了总需求,不同类别的政府支出则主要是改变了总需求的结构。

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机制就是“逆经济风向而动”、“相机抉择”,即当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采取扩张性政策,而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则采取紧缩性政策。如图10.2所示,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收入水平。图中间的粗箭头线表示整

img454

图10.2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表示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图中波动的细实线表示经济的实际运行轨迹。所谓逆经济风向而动,就是在实际经济向上偏离趋势线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使经济回到趋势位置,避免经济过热。当实际经济向下偏离趋势线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驱使经济回到趋势位置,避免经济衰退。从图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经济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框架内,一般也称为“熨平经济波动”,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下面我们结合前面介绍的三个主要宏观经济模型说明财政政策的具体作用过程。

收入支出模型中,总支出(总需求)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C和净出口支出N X四项构成。采取财政政策时,政府支出政策直接影响到上述总支出的G部分,而税收政策影响到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到消费支出,同时通过改变投资成本而影响到投资支出。

如下所示,假如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对总支出的影响就是:

Y↑=C+I+G↑+X-M

即通过增加G,从而增加总支出,引起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如果减税,对总支出的影响就是:

Y↑=C↑+I↑+G+X-M

即通过减少T,达到增加C和I的目的,从而增加了总支出,引致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提高。

当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时,作用机制与上面的相似,只要将上述箭头方向反向即可。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均衡曲线IS曲线,即财政政策变化时引起自发性税收T0、转移支付TR和政府支出G变化,从而使IS曲线发生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变化。

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少税收,那么,对IS曲线的影响是:

img455

即使IS曲线的纵截距ρ变大,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均衡收入水平增加。

反之,如果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或者增加税收,那么,对IS曲线的影响是:

img456

即使IS曲线的纵截距ρ变小,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收入水平减少。

AD‐AS模型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到AD曲线,当财政政策变化时,引起参数A=a+e-bT0+bimg457+G+img458-M0变化,进而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引致均衡国民收入变化。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都使参数A变大,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增加均衡收入,即:

img459

反之,当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都使参数A变小,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减少均衡收入,即:

img460

货币政策工具_宏观经济学

一、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水平,进而改变经济中的投资量,以调节均衡国民收入的政策。按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来划分,也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和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三种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如图10.9所示。

img479

图10.9 货币政策工具

至于货币政策如何一步步影响国民经济在下一小节分析,这里先对三大基本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一些分析。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前面章节已经介绍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直接改变了货币乘数,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能够创造的存款货币量,使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第六章得出的最简单货币乘数为Kmm=img480,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一般性货币乘数为Kmm=img481。可见,e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则货币乘数越大。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那么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通过降低该比率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实际成本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准备率越高,实际成本越高;反之,实际成本越低。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并不向准备金支付利息,即使支付利息,利率也较低。假定中央银行不向准备金支付利息,那么,商业银行吸收100元存款,存款利率假定为5%,准备金率为20%时,其实际可贷资金就是80元,贷款利率假定为10%,那么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就是80×10%-100×5%=3元,按存款额计算的实际收益率为img482×100%=3%,表面上看,每元存款商业银行可以获得5%的利差,实际上利差只有3%。当然如果中央银行向准备金账户支付利息,会使实际利差提高。接着上例,央行支付的利率假定为2%,那么,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率就是:

(80×10%+20×2%-100×5%)/100=3.4%

假定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低到10%,存贷款利率不变,那么,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率就是:

(90×10%-100×5%)/100=4%

如果央行对准备金也支付利息,如2%,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率就是4.4%。

由此可见,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和成本关系,当贷款成本降低,或者贷款收益增加,那么商业银行就愿意增加贷款,从而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2.贴现率

确切地说,贴现率应当称为再贴现率,它反映了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中会出现赊销,即交易方先行提货,货款在某一个期限以后支付,对方向赊销方提供一张商业票据,承诺在到期后支付货款。企业持有这张商业票据一段时间但尚未到期,急需资金时,可以将这张商业票据出售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从中预先扣除利息,将剩余资金支付给企业。这一过程称为贴现。由于商业银行在票据到期后,如果不能全额收回货款,有权向原出售票据的企业追偿,因此,贴现业务实际上相当于企业以商业票据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的一笔抵押贷款。其中,扣除的利息与贷给企业的资金之间的比率就是贴现率,相当于抵押贷款的利率。例如,某企业持有一张三个月到期的商业票据,已持有了一个月,票面利率为12%,到期可收回1 000元货款,那么出售给商业银行时,商业银行预先扣除两个月的利息,即20元(1 000×img483×2=20),贴现率就是img484×100%=2.04%,这是两个月利率,如果换算成年利率就是12.24%。

商业银行持有商业票据也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例如,商业银行吸引了1 000万元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可贷款资金为900万元,但现在有一个1 200万元的优质贷款项目,这样,商业银行可贷款资金尚有300万元的缺额。那么,商业银行就可以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再向中央银行出售,这一过程与前面相似,称为再贴现,其中的利息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由于再贴现过程相当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那么再贴现率就相当于贷款利率。当再贴现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就增加,商业银行就不愿意向央行贷款,从而间接控制了商业银行向外发放贷款的数量,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当再贴现率降低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愿意更多地向央行贷款,从而扩大了货币供应量。

除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出售票据以获得贷款外,当商业银行出现临时性准备金不足时,也可以向央行贷款以补充准备金,或者将商业银行自己持有政府证券作为担保向央行贷款,由于这种情形与前面的类似,这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也称为贴现率。控制该贴现率同样会控制银行体系的贷款规模,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面对社会公众的市场)上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虽然公开市场业务反映了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的证券买卖关系,但一般操作中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的,中央银行不直接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易。

由于政府证券是一种债权债务凭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即不能作为交易过程中的媒介,当中央银行购买政府证券时相当于向社会增发了相应的货币量,这些基础货币量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出售政府证券时相当于从社会回笼了相应的货币量,同样经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减少了货币供应量。

另一方面,当中央银行介入政府证券市场(主要是政府债券、国库券的二级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时,也改变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债券价格变动,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水平。

表10.1 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img485

表10.1比较了三种基本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主动性和灵活性,从中可以看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力较强、主动,但灵活性差,比较僵硬。这是因为,一旦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率,对整个银行体系会产生即时的影响,执行新的准备金率的当天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出现强有力的改变,如降低准备金率,当天会收缩货币供应量,因此作用力强。不过,这样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缺乏选择性。贴现率政策的效力就弱一些,虽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经济进行微调,但是它是一种被动的政策,当经济扩张时,即使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需要贷款时,可能也会向央行贷款,难以达到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而当经济衰退时,央行降低贴现率,商业银行也可能因为市场前景不好,不愿意向央行贷款,同样难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可以说,贴现率政策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的手中,央行借以调控经济显得较为困难。相对而言,公开市场业务就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质,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手段中最为常用的工具。这主要是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效力适中、主动,同时能够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当需要较大幅度地扩张时,可以大量买进政府债券,反之,可以大量卖出政府债券。当央行希望对宏观经济进行逐渐的调整时,可以每次少量买卖,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能够隐藏央行的政策意图,避免公众预期对政策效力的影响,例如央行可以同时在公开市场上既买进、又卖出政府债券,通过买卖差额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除了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有:(1)消费信贷控制,即对各种消费信贷的条件、用途、还款方式、利率等进行限制,从而达到控制某些类型贷款的目的。(2)房地产信贷控制,主要是对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信贷进行控制,对贷款中的首付款成数,贷款期限等进行控制,例如,如果将贷款成数从70%放宽到80%,那么会促进这类贷款增加,反之,则可以控制贷款数量。通过这些控制可以在一定防止因房地产投机造成经济波动。(3)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即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各类证券规定最低应付现款的比率,限制信用规模,从而控制市场投机行为。(4)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发布通告、指示、指南或者进行人员沟通等,传达央行的政策意图,从而达到一定的政策目的。虽然道义劝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商业银行往往愿意遵循央行的指示,以免对自身业务造成不利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果_宏观经济学

三、货币政策效果

对于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同样可以运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进行分析。

如图10.10所示,图(1)和图(2)中LM曲线的斜率是一致的,且都表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img488后LM曲线的移动,图中LM曲线垂直移动的距离都是img489。但IS曲线的斜率不同,图(1)中较为陡直,图(2)中较为平坦。我们使用效果比率来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即使用比率Meimg490,Me的取值介于0到1之间,当Me→1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即同样货币供应量变动只带来均衡收入少量的增加,当Me→0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大,即同样货币供应量变动能带来均衡收入较大的增加。

img491

图10.10 IS曲线斜率不同时的货币政策效果

在图10.10中,可以明显看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后,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经济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当利率维持在原来均衡利率r1水平时,均衡收入可以增加到Y′2。在图(1)由于IS曲线较为陡直,均衡收入增加量较小,在图(2)中均衡收入的增加量就较大。根据前面对IS曲线的分析,IS曲线较为陡直时,决定其斜率的投资乘数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均较小,因此,意味着同样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利率变化,只能引起投资的少量变化,而投资的少量变化又因为乘数较小,只能引起均衡收入少量变动,这样货币政策的效果就不明显。在图(2)IS曲线较平坦,意味着投资乘数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均较大,同样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利率变化,能够引起投资的较大变化,再加乘数较大,能够带来均衡国民收入较大量的增加,由此表明,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为明显。

同样,可以分析LM曲线斜率不同时的货币政策效果。如图10.11所示,图(1)和图(2)中IS曲线的斜率给定不变,图(1)中LM曲线的斜率较小,较为平坦,图(2)中LM曲线的斜率较大,较为陡直。当货币供应量增加ΔM后LM曲线发生移动,图中LM曲线垂直移动的距离都是img492。仍然用效果比率来看,图(1)的效果比率较接近于1,而图(2)中的效果比率较接近于0。注意图中不能使用收入变化的绝对数量来判断,要根据货币供应量变化前后均衡收入的变化来确定政策效果的大小。

总结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LM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陡直,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越陡直,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img493

图10.11 LM曲线斜率不同时的货币政策效果

经济周期的类型_宏观经济学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由于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不同,当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反应有大有小,根据周期交替变动时间长短的不同,一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等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混杂在一起,使宏观经济出现纷繁复杂的变动态势,见图11.2。从图11.2中可见,中周期中混杂着短周期,而长周期中又混杂着中周期。

img495

图11.2 不同类型周期的交错状况

(1)短周期或基钦周期(Short Cycle,Kitchin Cycle)。英国统计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1923年根据美国和英国资料得出,经济周期分为大小两种。小周期长度约为42个月(3—4年),大周期是小周期的总和,一个大周期包含2—3个小周期(10年左右)。宏观经济学中一般把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的短周期被称为基钦周期。短周期通常与总需求水平的短期波动相关,当总需求出现暂时的冲击时,初始总需求的扩张引发经济开始扩张,并进一步扩散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而形成经济的短期繁荣。当总需求的暂时扩张没有持续性时,由于缺乏后续的推动,宏观经济开始下跌,从而走向衰退和萧条。

(2)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Mediate Cycle,Juglar Cycle)。法国朱格拉(C.Ju‐glar)在1862年提出,在经济活动中繁荣、危机、清算三个阶段周期地反复出现,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9—10年。经济学中把这种长度的周期称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类周期。中周期通常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当资产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左右时,每隔10年会出现一个固定资产更新的高峰期,由此带来投资扩张,总需求也随之扩张,使经济走向繁荣。当固定资产集中更新过程结束后或者趋于缓和后,投资开始下降,从而使经济走向衰退。

(3)长周期或康德拉捷耶夫周期(Long Cycle,Kondratieff Cycle)。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耶夫(N.Kondratiev)在1925年根据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百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煤炭产量与消耗量等的变动,认为存在一种更长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他根据资料认为,从18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经历过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是1789—1849年,其中上升25年,下降35年,一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是1849—1896年,其中上升24年,下降23年,总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开始趋于下降。后来经济学界把这种约50年左右的长周期称为康德拉捷耶夫周期。长周期一般与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关,当出现重大发明和发现后,引发经济较长时间范围的创新活动,使经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扩张。当这种发明或创新的潜力被利用完全时,经济又开始走向较长时期的下滑过程。

(4)建筑业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Construct Cycle,Kuznets Cycle)。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1930年根据英、美、法等国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提出了平均时间长度为15—25年的周期,这是一种长期的也是一种短期的周期现象,短期波动与信贷市场关系密切,而长期波动则与人口变动状况有关。由于这种周期与建筑业的繁荣和衰退密切相关,后来将这种周期称为建筑业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中在其发展阶段,需求上升引起建筑业投资增加,空置率下降、房租上涨,地价开始持续提高,时间大约为3—5年。当建筑开工建造量持续地超过销售量时,过渡到过度建造阶段。这时,开发商对需求下降作出相应反应,从而减少建筑投资量,空置率开始提高,租金下跌,建筑活动进一步收缩。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_嘉定土地管理志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

2009年12月,区政府与江桥、安亭、南翔、马陆、徐行、华亭、外冈镇政府以及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签订2010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明确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还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责任以及奖惩办法。

为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书,区政府办公室于2010年12月10日印发《嘉定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细则》,《明确》规定了考核内容、考核对象、考核标准及依据、考核奖惩办法,要求各镇、街道、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贯彻执行。

附:

img49

嘉定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上海市区(县)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沪府办〔2006〕109号)等法律法规,嘉定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与华亭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乙方)签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镇长为第一责任人。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稳定耕地面积,2010年末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81万亩。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2010年末基本农田面积保持3.01万亩不减少,并确保用途不变、质量不降。

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并积极执行相应的保护政策。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档案,并根据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对档案进行及时变更,做到图、数、地一致,确保信息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镇人民政府应积极配合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规范设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管理,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对违法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情况进行及时制止和上报。

镇人民政府应以行政村为单位签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保护责任人。

建立年度耕地保护情况报告制度,每年11月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组织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区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对报告中的数据真实性负责。

甲方授权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乙方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于每年12月份会同市有关部门对乙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做出预警分析,于次年1月份将核查结果和下年度考核指标建议一并报区政府审定。

二、奖惩办法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镇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考核不合格的,按照程序依纪依法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管委会)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且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认定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并给予处罚。

三、有关说明

本责任书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副本一式两份,甲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乙方规土所各存一份。正副本同等有效。

本责任书从签字之日起生效,责任人易动时,由继任者履行责任。

img50

二OO九年十二月

的界定和分类_KIBS知识员工的开发——以上海KIBS知识员工为例

第一节 KIBS的界定和分类

一、KIBS的界定

KIBS是知识密集服务产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的简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兴起是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崛起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要比较好的界定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就有必要了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的概念。

服务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当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服务业便开始萌芽了。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对服务的界定是:“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一般说来,服务也不外是这样一个用语,用以表示劳动所提供的特别使用价值,和每个其他商品都提供自己的特别使用价值一样,但它成了劳动的特别使用价值的特有名称,因为它不仅在一个物品的形式上,而是在一个活动形式上提供服务。”马克思肯定了服务的商品本质,而且揭示了服务的过程性。但是服务业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提出并作系统的理论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产业结构的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二阶段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而1969年,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The Age of Discontinuity一书中才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但是第一个全面研究知识经济内容的人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他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还给出了知识产业的一般范畴和最早的分类模式。他认为,一般来说,知识产业是指这样的一些厂商或组织机构,他们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无论这种生产的目的如何。显然,马克卢普提及的知识产业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他认为知识产业主要由5个分支30个产业构成。它们是教育、研究与发展、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见表1-1)。

表1-1 马克卢普知识产业分支表

img3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们才真正开始把知识考虑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将作为“内生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在认可了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以后,学者们又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一般指那些由才能、经验和能力获得的知识。例如:信仰、观念、心理模式、想法和理想等。

在对知识如何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个问题上,日本的管理学专家Nonaka(野中郁次郎)从哈耶克以及波兰尼的思想中提炼出,知识创造经由内隐与外显知识的互相转换。经由转换的过程,可同时扩展内隐与外显知识的质与量。他定义了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模型,此模型基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划分,定义了两种知识相互转化的四个过程,即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和内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由内隐到内隐;由分享经验从而达到创造内隐知识的过程,社会化的模式常由设立互动的“范围”开始,这个范围促进成员经验和心智模式的分享。

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由内隐到外隐;将内隐知识明白表达为容易了解的形式,以传递于他人。具体化通常由“对话或集体思考”开始,利用适当的隐喻或模拟,协助成员说出难以沟通的内隐知识。

结合(Combination)由外显到外显;将观念加以系统化以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这种模式的知识转换牵扯到结合不同外显知识体系,结合的用途在于结合新创造的与现存的知识,使它们具体化为新的产品、服务或管理系统。

内化(Internalization)由外显到内隐;与边做边学息息相关,当经验透过社会化、具体化与结合,进一步内化到个人的内隐知识基础时,其即成为有价值的资产。

基于上述四个过程,他论述一个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型,即知识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递→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传递→从显性知识再到隐性知识的传递这样一个类似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借用弗洛伊德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冰山隐喻,显性知识就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端”,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以被发觉,但却是认识的重要源泉。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网络的进步,利用知识管理的软件工具已经可以基本解决显性知识的流通和利用问题。而大部分的隐性知识由于其不可编码化的特点使其无法显性化并加以流通利用。所以为了能使隐性知识进行高效的创造、流通和使用,知识服务市场便逐渐形成,知识服务业是众多知识产业中引人注目的一类,它是知识产业的核心,在整个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知识服务业是基于知识基础的为其他产业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知识服务的高增值的服务业,它与知识型制造业共同构成知识经济的主体。而知识服务市场的主角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的提出是服务业内涵不断延伸的结果。尽管这个概念刚提出不久,但与此相关的一些提法已经有较多的应用,如专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业等。这些概念之间具有很大的重合性或者交叉性,同时,也为随后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包括了金融、保险、教育、咨询、电脑与信息技术相关服务、广告等多种服务行业。近十年出现了许多与知识密集服务产业相似的名词,如知识服务业、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知识企业等。虽然名词与界定各不相同,但都是描述具有知识产业特征的服务业。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研究刚刚开始,有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出发,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见表1-2)。Miles等人(1995)最先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公司应该符合以下三点:私营的公司或组织;主要依靠专业知识;提供中间的知识产品和服务。Paul Windrum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是依靠特殊的知识和专业特长从事服务的私营组织。Hipp认为能服务于无论是来自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客户,或者是服务于大学和其他的研发机构等具有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知识来源的公司就可以认为是KIBS公司。Mulle和Zenker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金雪军将知识服务业定义为对信息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储存并转化为可用知识,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的行业,包括技术服务(硬知识服务)、咨询服务(软知识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混合知识服务)三类。Renato Fiocca从创新网络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其主要的投入和产出要素是知识的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人员知识、关系、经验和能力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

表1-2 对KIBS的界定

img4

续 表

img5

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种类繁多,包括范围很广,每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有其特殊性。如果进行一般性定义往往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就像Muller所定义的那样。而对于某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归纳定义却又会造成以偏概全,如Hipp所定义的仅以知识的来源来定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知识的转换途径而没有给予关注。

结合我国KIBS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第99号调查研究报告也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下了定义: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服务产业,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包括金融、保险、教育、咨询、信息、物流配送、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与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管理咨询、员工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知识含量较高,需要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服务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定义较为全面,体现了我国KIBS发展的基本共同点。而相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定义,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定义体现了上海地区的特色,它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称为现代服务业,将其描述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现代服务业囊括作为上海服务业重要支撑的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业,以及作为上海服务业增长潜力领域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航运服务、会展和中介服务业。该定义强调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层次性和交融性,具体类别也体现了上海本地的产业特点:金融、信息、教育等行业都是上海服务业的重要支柱。

通过分析上述定义的共同点可以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内涵和外延均难以预期。因此,要给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比较困难。我们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出界定。从广义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商务机构。狭义的知识密集服务业可以指通过应用新的技术、模式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服务企业。

二、KIBS的特征

1994年,彼得·德鲁克凭借其对管理实践的深刻理解指出“管理的本质不是技术和程序,管理的本质是使得知识富有成效”。而知识密集型行业就是一个提供知识,使管理更有成效的一个行业。它具有不同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特征,通过认识和了解这些特征,才能够更好地在知识经济时代寻求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知识是其核心产品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智力劳动向社会、个人或团体提供知识服务,它常表现为一种咨询报告、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以及对工作、决策和对行动有用的知识、判断、计算机程序等。知识是知识服务业的基础,知识是一种客观上已认识的事物,一种精神财富,它是服务业的基础,同时更是知识服务业的基础。所以知识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度依赖专业性知识;或者组织自身就是主要的信息与知识来源。但并不是所有具有专业知识的机构都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就可以清楚了解,必须是“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即投入和产出必须都以知识为主要要素,而且提供的是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将这种具有客户企业特征的知识和一般性知识融合,以提供给客户解决方案。从已有的研究来看,Antonelli(1999)从考察KIBS的知识特性出发,认为KIBS服务产品中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它们与客户间的持续知识互动过程。Hauknes(1998)认为从知识创新过程来看,KIBS服务产品的性质是“知识密集的”,这些“产品”作为要素参加到客户的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过程中。

(二)驾驭知识资产的高素质的知识工作者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更为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的服务活动外置出来,由拥有专门人才和专业技术的服务机构应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某一领域的特殊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其具有技术化、知识化的特征,高素质的人才成为KIBS竞争力的核心。根据美国劳工组织统计,美国近年来知识员工占人才市场60%以上。在我国,IT行业、电信、咨询、高科技等行业也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服务业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导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必须由具有专业特长和经验的人员组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知识和能力与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该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备很好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基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具有各种专业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如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工程师、经济师、MBA。显而易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因为知识密集服务业的知识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智力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他对于特定组织创造的专用程度。独特性越高,其对于组织的价值也就越大,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同时组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占有而获取的创新性成果则能给组织带来垄断性的技术,从而带给组织超额利润,支撑组织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很强的聚集性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空间聚集性强隐含的一个特点是外部性的利用相对比较充分。无论是位于科技园区的R&D产业,还是在高档写字楼的管理咨询、会计、法律、银行产业,还是在创业阶段通常靠近技术来源的建设设计、服装设计等产业,知识服务业中的同一类产业经常会位于同一条街、同一幢大厦,例如上海淮海中路的瑞安广场,就是国际著名会计事务所的“总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聚集在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知识储备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通常具有大量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可以培养提供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先进科技和专业人才。而大城市的集散作用能够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具有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分的特点,导致服务业的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人口规模和密度是决定城市服务业比重的重要因素。大型城市良好的制度环境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知识密集型服务公司的聚集也会产生产业集群的良好规模效应。大型城市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中地。20世纪70—90年代,伴随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功能结构的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目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主导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以印度的班加罗尔为例,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著名的花园城市,近年来以其软件服务业闻名世界,被誉为亚洲的硅谷。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1991—1992年度,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出口仅为150万美元,2000—2001年度猛增到16.3亿美元,10年内飙升了108倍,占印度全国软件出口总额62亿美元的26.3%,2004—2005年度,更上升至62.7亿美元。如今,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印度计算机软件王国,吸引了海内外400多家著名信息技术公司和16万软件服务人才。英特尔、微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西门子、通用电器公司、惠普、康柏、奥瑞克、太阳微、鸿基、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也都在这里设有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接踵而起,与班加罗尔交相辉映,成为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金三角”。Susan,Zhimin和Allan(2001)就认为制造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制造企业的核心地位会被技术研发和服务企业所替代。李红(2005)在考察现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研究了伦敦、班加罗尔、东京新宿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并将其发展模式归结为诱导自发型模式、外国直接投资FDI模式和引导培育型模式三种模式。

(四)声誉对服务价格的决定起主要作用

同样由于服务业具有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分的特点导致,使接受服务的消费者事先无法观察到服务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取决于用户的认知价值和使用效果,用户受广告和人员推销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历史业绩和声誉对用户购买的影响大。所以导致服务价格弹性不稳定,进而提高该产业的风险,当然伴随着高风险就是高收益。所以声誉的好坏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建立良好的服务反馈体制也是企业构建良好声誉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良好的乘数效应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前瞻性、领导性和驱动者的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是服务业中成长最快的部门。使得对知识服务业1个单位的投入可以形成n个以上单位的产出。这个特殊的产业通过知识和信息的运用渗透到各个经济部门,为各个经济部门创造着高的附加价值。加拿大、芬兰、法国、荷兰、英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附加值的相对增长速度高达33.8%、57.1%、20.6%、55.5%、49.9%,英国的服务出口总额约有35%来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且当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以及产品-服务统一化或服务功能化趋势也是这一特征的体现。魏江、朱海燕(2007)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与制造业企业、一般服务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五大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与创新机制,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创新系统内的知识中介,扮演着传统桥梁;“蜜蜂式”桥梁;“红娘式”桥梁;“网关式”桥梁等四种不同的创新桥梁角色。这也是对乘数效应的一个反应。汝鹏(2005)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视角下对咨询业的知识过程进行了研究,也认为咨询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

三、KIBS的分类

由于国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范围划分主要依据不同,国家对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和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范围划分也是多种多样。我国还没有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完整的统计,对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有三种。

(一)Skogli的分类

依据联合国经济活动标准产业分类(ISIC)有617类、6个门类11个大类,27类涉及知识服务业,43个小类可以归入知识服务业。这6个门类是:

1.I运输、储藏和通信;

2.F金融;

3.K不动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4.M教育;

5.N医疗与社会工作;

6.O其他社会、公共、个人服务活动。

在Skogli研究基础上,每个门类又可以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和专业化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其优点是界定明确,可操作性强,容易进行比较研究,但是工业分类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差别。

(二)OECD(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分类

OECD的分类,将知识密集服务产业分为:

1.信息服务业,包括硬件设计顾问、软件设计顾问和服务、数据处理、数据库服务、其他计算机相关服务;

2.研发服务业,在医学技术开发、其他自然科学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为社会提供有偿的研究开发服务;

3.法律服务业,包括法律咨询与顾问、法律事务代理、有关专利权方面的顾问、其他法律服务;

4.金融服务业,包括簿记服务、审计服务、其他会计服务、债务清理服务;

5.市场服务业,包括市场调查、公众调查、广告代理、广告设计、其他广告活动、贸易展览和产品演示等;

6.工程性服务业,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民用工程服务、建筑服务、水电气技术设计、电力工程设计、其他建筑设计、机械工艺设计、技术测试分析、工业设计等;

7.管理咨询业,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决策分析、有关资质认证机构、质量认证体系、内部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管理顾问等。

(三)Miles的分类

Miles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两大类:面向新技术集中使用者的传统专业服务“非技术型”KIBS是与技术相关性较弱、技术知识含量较低的传统专业性服务(如新型分销与现代物流、广告服务、新型金融服务、健康和诊疗服务、应用型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技术型”KIBS,是与技术有较强相关性、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专业性服务,其运作内容和结果以技术为主(如计算机软件服务、研发咨询、新技术服务等)。Miles的定义适用性较强,能被划分为KIBS的服务组织数量众多,类型也较为广泛,是目前被引用较多的观点。

四、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

知识密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主导资本的企业。实物资本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资本,而知识资本(或者说信息资本)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资本,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知识密集型企业是网络企业。在知识企业中,所有员工都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知识共享。企业组织结构由等级森严的科层金字塔演变为纵横交错的动态的平行网络结构。这种平行网络结构可以使不同的员工与不同的顾客、在不同的网络结点、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企业知识的快速聚集、自由组合与创新。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学习型企业。知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于创新,这必然要求员工必须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并不断改进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与技术能力,从而使企业本身发展成为一种自学组织。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知识企业依靠积累的大量人力资本,把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的产出,形成一种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是生态型企业。其价值量主要由商品和服务中所包含的知识量来决定,而很少受到产品制造成本变动的影响。随着知识产品大规模定制的盛行,产品中物质材料的耗费成本比例越来越小,从而节约了稀缺的物质资源,并减少了产品浪费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使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良性的平衡发展。

(二)传统服务行业与知识型服务行业

知识型服务业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具有服务行业所共有的特点:(1)无形性。顾客只有在购买服务之后,才能享受到和感觉到;服务的产生和消费是同时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往往是不可分的,并且是在服务产品生产者与顾客相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能储存也不易运输。(2)不同质性。对于服务的质量来说,只有一部分可由服务提供者来评定,其余的只能通过顾客的体会而产生,对同一服务项目,不同的顾客会有不同评价。

与上述这些特点不同的是,知识型服务业还有其特有的特点:它的知识含量高,知识型服务业工作者与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相比,要求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甚至必须具有一定的学历水平,比如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等服务行业就是如此;从要素密集程度看,知识型服务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智力劳动向社会、个人或团体提供知识服务,是资本密集与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型服务业的创新性强,由于知识服务行业中知识是占据核心地位的,所以知识的创新及知识的显性化能给行业带来机遇和收益,所以企业成为知识和创新的推动者和共同生产者,传统的服务行业创新的动力和范围明显与知识型服务业存在着差距。

上海产业和知识员工发展整体现状_KIBS知识员工的开发——以上海KIBS知识员工为例

第一节 上海KIBS产业和知识员工发展整体现状

一、上海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上海历来非常重视服务产业的发展。从1999—2006年的8年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其中服务业也随之逐年增长。近年来,上海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服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

1995年,上海第三产业的年产值仅为2000.98亿元,而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5244.20亿元,是1995年的2倍多。并且整个服务产业产值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04%,实现了高速的发展态势(见图3-1所示)。

(二)服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上海的服务产业越来越体现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从1999—2006年,服务产业占上海GDP的比重一直高达45%以上,2001年更是达到了55.12%,8年来的平均比重为50.45%,见图3-2所示。这一数字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近70%的比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20%不到的水平。服务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img17

图3-1 1999—2006年上海GDP以及第三产业产值的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img18

图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情况(1999—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三)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在波动中保持增长

近年来,上海的服务产业依然保持着增长,但是出现波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2002—2005年,服务产业年增长率开始逐年上升,这一趋势是伴随着整个GDP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整个服务产业相对于上海GDP呈现出趋缓的发展趋势。在2002—2004年,上海服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略低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但是2005—2006年,服务产业的年增长率开始略高于GDP的年增长率,见图3-3所示。整个服务产业从2005年开始发展趋缓。这一趋势也表现在图3-2中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

img19

图3-3 历年上海服务产业和GDP的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二、上海KIBS产业和人才发展状况

(一)上海KIBS产业构成

纵观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对于第三产业的分类情况,我们认为,上海的KIBS产业应该包括了以下一些产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教育产业以及科学技术服务业等。

由于每年的上海统计年鉴对于不同服务产业的统计口径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年份KIBS产业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上所覆盖的产业和人员范围与数量是基本一致的。根据不同年份的统计口径,我们归纳出了1999—2001年,以及2002—2006年上海KIBS产业所包括的基本产业类型,如表3-1所示。

表3-1 上海不同年份KIBS产业的主要分类情况

img20

续 表

img2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二)KIBS产业发展状况

上海的KIBS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在上海国民经济和整个服务产业中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上海KIBS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KIBS产业产值增长迅速

1999年,上海整个KIBS产业的年度总产值为775.65亿元,而从2002年开始,这一数值就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了1043.42亿元,2006年,整个产业的年产值更是突破了1800亿元大关,达到了1849.70亿元。上海KIBS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整个产业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img22

图3-4 历年KIBS产业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2.KIBS产业处于整个服务产业的支柱地位,但近年来年增长率趋缓

从1999—2006年,KIBS产业的年产值一直占到了整个服务产业年产值的30%以上,虽然近年来这一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年平均比重依然高达35%左右,这表明了KIBS产业已经成为上海整个服务产业的支柱。并且KIBS产业占上海GDP的比重达到了15%以上,年平均值超过18%,这一比重已经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基本符合上海的经济发展情况。

img23

图3-5 KIBS产业产值分别占第三产业和上海GDP的比重(1995—2003年)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3.金融产业、信息产业和教育产业所占比重大

img24

图3-6 2006年上海KIBS产业各产业产值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在整个KIBS产业的几大类产业中,金融产业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以2006年的各产业产值为例,金融产业产值占到了整个KIBS产业总产值的44.61%,成为KIBS产业中产值最大的产业;其次是信息产业和教育产业,分别占到了22.78%和16.90%。

(三)KIBS产业知识员工发展现状

人才是KIBS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当前上海KIBS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核心人才。目前上海KIBS产业的人才现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KIBS产业从业人员近年来有所增加

从1999—2002年的数据来看,整个KIBS产业的人才数量虽然每年都有所差异,但是总体变化不大,年平均从业人数为58.1万人。但从2003年开始,整个KIBS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有了大规模的增长,2006年达到了80.38万人,这一趋势在2003年和2004年得到了继续,分别为72.07万人和71.12万人。从1999—2006年,整个产业的平均年从业人数为66.21万人。

img25

图3-7 历年上海KIBS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2.KIBS产业从业人数占服务产业比重出现波动

上海KIBS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5%以上,平均水平为16.67%。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小幅的波动。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KIBS产业从业人数占所有产业人数比重却呈现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为3%左右。这表明了近年来服务产业从业人数的增长迅速,KIBS产业从业人数也随之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其增长幅度却低于整个服务产业的增长幅度,并且KIBS产业从业人数的增长不稳定。

img26

图3-8 历年上海KIBS产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和所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3.教育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大

从从业人数来看,在上海KIBS产业的几大类产业中,教育产业的规模是最大的。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教育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整个KIBS产业从业人数的34.55%;其次是金融产业,为24.35%;再次是科学技术服务业,为20.09%。而年产值比重很大的信息产业的从业人数最少,仅占整个产业的8.71%。

img27

图3-9 2006年上海KIBS产业从业人员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产业集群理论(竞争优势理论)_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推进策略研究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一、理论概述

(一)竞争优势理论

区域竞争力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在竞争力研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他将产业经济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结合起来,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他的钻石模型(见图2.3)认为,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区域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a.生产要素; b.需求条件; c.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d.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e.机会; f.政府。这六个方面构成了竞争优势的钻石系统(Diamond System)。其中前4个因素是主要因素,后2个因素是次要因素[66-68]

img11

图2.3 波特钻石模型图

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生产要素主要由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构成。按照属性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天然具备或不需花费过多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比如非熟练劳动力、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是指需要通过长期培育和投入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高级因素更为重要。

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主要包含需求的属性、规模和未来成长性。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会激励企业不断创新以满足出现的新需求。

相关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即“这些主导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具有价格优势,即是否能以最低价格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二是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能使比邻区域内企业相互之间频繁、迅速地实现产品信息传递、创新思路交流,从而极大促进相关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地方化经济”。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即“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企业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主体。企业发展程度、独特的优势地位、管理优势促进自身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竞争力的发展。

机会角色,即影响产业竞争的重大变革或突发事件,可能形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基础科技的重大创新、传统技术出现重大变革、生产成本突然提高或降低、全球金融市场、汇率的重大变化、诸如战争、政府的重大决策等政治因素等。对机会角色的把握使得企业能在打破原有状态建立新秩序的机遇下满足新需要,取代旧势力,赢得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可能。

政府角色,即“政府通过政策影响前面提到的其他四个基本因素,从而创造竞争优势”。政府通过制定的政策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政府的教育、补贴和资金市场等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政府制定的产品规格标准也会影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的销售方式等,影响产业的上游和相关产业环境。政府行使的金融市场规则、反托拉斯法等政策工具,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程度。

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构成一个稳定的国家(区域)竞争力的框架结构,这些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对国家(区域)整体竞争力产生影响。但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随着需要状况和投入要素状况的改变,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性产业会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期和变化的需要状况和要素投入状况进行匹配。同时,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发展机会,也会对要素的框架结构产生作用,在变化中推动关键要素走向新的稳定和平衡。

将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在我国尚处探索阶段。一是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关联企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方面定性评价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从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数量、国际贸易价值、国际贸易价格、产业和企业利润水平、劳动效率等6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以数据为依据,从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产值、产业结构、林产工业地位指数及其变动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区域产业竞争能力[69-72]

(二)帕德莫和吉布逊的GEM模型

在总结多年研究集群经验的基础上,两位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布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GEM模型(见图2.3)。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6大因素,包括“资源”和“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及“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帕德莫和吉布逊认为每个“因素对”里的因素具有互补作用,即优良的“设施”可以弥补“资源”的缺乏,完善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可以掩盖“企业结构及战略”的缺陷,而糟糕的“本地市场”可由出色的“外部市场”弥补,反之亦然[73]

img12

图2.4 GEM模型示意图

二、产业集群的作用机理

产业集群效益主要是指产业集群形成了生产要素聚集:关联性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吸引大量劳动力聚集,使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吸引外来资金成为可能;因为明显的供给优势,长期培育的市场容量,容易形成较强的市场优势;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政府、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多层次、广管道的信息交流,形成了信息聚集;因为产业集群无论从物质基础、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风险规避等层面都最大程度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产业聚集还有利于实现“区域品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74,75]。(产业集群作用机理见图2.5)

img13

图2.5 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作用机理

三、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

按照产业集群产生的内在动力,可以将产业集群划分为:a.资源依托型,即主要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产品的市场优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b.政府推动型,这种产业集群是在市场基础上,加上产业政策的导向和扶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龙头企业牵动型,即当某种产业集群进入成长期后,政府推动作用就让位于龙头企业的牵动,产业发展进入以龙头企业牵动为主、产业政策为辅的极端[76,77]

资源型产业集群立足于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涉及的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产业体系、贸易体系、区域发展都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展开,资源优势、资源利用空间决定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潜力[78]

资源型产业集群结构的依附性与政府对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干预性叠加,使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乃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府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上[79,80]

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资源依附性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开发利用程度等都会对资源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配置机制。自然资源的国有性、稀缺性决定了资源的配置需要市场和政府合作完成。因此,市场配置机制和政策规制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和方法。自发形成和有组织的产业集群是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作用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两种具体形式。有组织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起到很大的效用,政府可能从资源的供给方式、供给数量与规模,产业的进入壁垒、产业融资市场等方面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政府可能通过政策杠杆影响着需求,使产业的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3)市场需求、成长机会。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巨大的成长机会为资源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4)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载体和核心,其发展战略、结构与竞争关系等,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和影响。

知识的分类_企业整合型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基于业务流程的分析与例证

2.1.2 知识的分类

Polanyi(1966)[5]首先将知识分为隐性(Tacit)与显性(Explicit)两类。隐性知识是指无法说明、不易口语化与形式化的知识,此类知识包含直觉、价值观、基本假设、技巧与专业知识等。显性知识则包含能被解释与编撰的知识,可以客观地加以捕捉的概念,且具有语言性与结构性,如事件、理论、秘诀、标准与程序等。

Ryle(1984)[6]认为界定组织中知识的形态相当重要,不同的知识会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知识可以从“Know-That”与“Know-How”两方面加以区分。Know-That涉及事实是真实或是一种直觉、信仰;而Know-How则代表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行为面与智力面)。

Nonaka和Takeuchi(1995)承袭了Polanyi(1967)的分类方法,认为隐性知识是无法用文字或句子表达的主观且实质的知识。隐性知识是特殊情境下的产物,包含了认知技能和经验衍生的技能,属于个人技能,很难化转为言语或文字,可能是手艺、专业经验、对特定技术或产品市场的看法等。显性知识是可用文字来表达的客观而形式化的知识,显性知识有规则有系统可循,且容易藉由具体的数据、数学公式、标准化的程序或原则来沟通与分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见表2-2所示。

表2-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比较表

img3

资料来源:Nonaka和Takeuchi(1995)

Badaracco(1991)[7]将知识依其可移动性分为可移动的知识及嵌入组织的知识。

(1)可移动的知识

例如可复制的发明、离职的员工。可移动的知识又分为三类:

①存在于设计之中的知识。某些知识可以套装成公式、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等,这种知识可以明白描述,并且只要人员受过适当的训练,都可以检视此类知识。

②存在于机器的知识。经济学家肯尼斯包可曾说机器是凝结的知识,其意指可藉由逆向工程,将机器以反向拆解来取得制造技术。

③存在于脑海中的知识。组织中的员工经由实际工作之后,藉由经验而得到的知识会储存于脑海中,当这些员工离开组织之后便会将知识带走。

(2)嵌入组织的知识

将知识通过隐性的技巧,建立团队、组织常规或以较广泛的专业知识所联合的网络关系而形成的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个人与组织的特殊关系、规范、态度、信息流程及决策过程之中,很难通过文字或符号来转移给他人,必须经过长期努力及熟悉才能习得。储存嵌入组织的知识的方式,有个人、工作团队、特别规范、态度、信息流程、决策程序、作业程序、沟通系统、组织文化或与外部机构的关系等。

Badaracco还认为企业的中心范围就是一个社会网络,它能吸收、创造、储存、转化、买卖乃至交换知识。而企业的知识要能快速移动,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知识必须是明确及成套的(In Package);②某一个人或团体能够开启、了解并且吸收这些知识;③这些人或团体必须有足够的动机去做上述事情;④没有任何障碍阻止他们如此做。

Jensen和Meckling(1992)[8]与Zack(1999)[9]将知识区分为一般性知识(General Knowledge)与特殊性知识(Specific Knowledge)。一般性知识指的是属于公开性(Publicly),只要花费一些时间便可获得,亦指花费的成本较小,也较易传送给对方。反之,特殊性知识指的是属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或经验,亦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可获得的知识,所以不易传送给对方。

Amit和Schoemaker(1993)[10]将知识资源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公司所控制或所拥有的存量,例如专利、商标、数据库、人力资源、技术知识;另一类为流量,指经由整合活动和长期累积而得到的能力,例如通过研发投资、广告花费活动所累积的组织能力。

Garrity和Siplor(1994)[11]从专家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的角度来思考知识特质,认为知识的种类可分为四种:

(1)特定领域的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与专家进行决策直接相关的知识。

(2)公司的知识(Corporate Knowledge):与公司的价值、规范、目标(Goal)、目的(Objectives)、策略、政策及程序相关的知识,这提供了取舍时所用的准则。

(3)导引性知识(Navigation Knowledge):操作与决策相关的软件及系统模式的相关知识。

(4)整体知识(Meta Knowledge):包括对前述三种知识的整合方式的了解。

Leonard-Barton(1995)[12]依知识的专属性将知识区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Empolyee Knowledge)及内含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Knowledge Embedded in Physical System)。员工个人知识指的是员工自己的知识,包含技能、经验、习惯、直觉及价值观等,属于员工可以带走的东西;而组织的知识指内含于企业的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组织文化与团队合作等,是员工带不走的知识。

Spender(1996)[13]除了将知识分为隐性与显性之外,更加上个人与社会这个属性,因此就将知识区分为四类,如表2-3所示。其中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的知识,当员工离开就会随之离开。社会知识是指在公司内可以公开地取得或收集到的知识,通常是存在于公司的作业流程、组织规范和组织文化中。

表2-3 Spender的知识分类表

img4

资料来源:整理自Spender(1996)

OECD(1996)将知识划分为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意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Know-Why(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意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Know-How(知道如何做的知识,意指做某些特定事物的技术与能力)、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意指有谁知道或有谁知道如何处理某些特定事务的信息)四类。

Quinn(1996)[14]认为在后工业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已经从有形资产的管理能力,逐渐移转至对人类智慧与系统的管理能力。今天新经济体系的价值与产业成长也大多是由专业人员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Quinn(1996)依知识在组织内运作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四个层次:

(1)实证知识(Know What):专业人员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训练与实际经验,可以掌握特定领域的基本知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实证知识,但这并不能保证可以创造出成功的产品与服务。

(2)高级技能(Know How):将“书本上习得的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执行。专业人员必须将所习得的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复杂的现实问题上,并创造出实用价值,这是专业人员最频繁的工作活动。

(3)系统认知(Know Why):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因果关系深入了解,在执行任务中习得知识,以便能解决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创造更大的价值。拥有系统认知知识的专业人员常常可以预测事物之间微妙的互动与非预谋行动的结果。这种知识最终的表现便是展现受过高度训练的直觉。

(4)自我创造的激励(Care Why):这包含追求成功的意志、动机与调适能力。具备高度动机与创造力的组织,往往比享有更多财务资源与有形资产的组织有更杰出的表现。此种知识使得专业人员面临外在环境快速变迁时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Hidding和Shireen(1998)[15]认为知识可依其创造、流通、使用、评价与管理方式分为下列三种:

(1)经验知识:即隐性知识,此类知识是从多次的经验累积而来。

(2)正式知识:由许多经验深度综合,且可以用文字、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

(3)新兴知识:为一部分隐性一部分显性的知识,其隐性部分存在于专家脑中或心中。

Jarvenpaa和Staples(2001)[16]以及Arthu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认为知识可分为组织知识以及个人知识。组织知识泛指归属于组织中的知识,其包含种类繁多且丰富,有助于创造组织价值,且易于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如数据库、制度、设计图、工作程序等等。个人知识则属于个人的知识与智能,个人可再利用与活用,但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如经验、能力等等,可藉由员工熟练的技术、表现而显现出来,具体见表2-4。

表2-4 Arthu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的知识分类

img5

资料来源:整理自Arthu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1999)

Bhatt(2002)[17]利用工作任务性质与员工互动性质,来说明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的差异,如图2-1所示。方格1,任务性质属于例行性且互动性质属于员工可以自行解决,组织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可以直接授权给员工,员工可以靠个人知识来自行判断。方格2,任务性质属于特殊问题且互动性质属于员工可以自行解决,由于这一类问题并不是每个员工都有资格或能力去解决,需要此问题的专家,因此属于个人知识。方格3,任务性质属于特殊问题且互动性质属于员工必须共同合作,组织要鼓励员工分享个人知识来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员工彼此分享知识不但能加强员工个人知识,亦能强化组织知识。由于是要通过组织内不同员工彼此的合作,因此归类于组织知识。方格4,任务性质属于例行性且互动性质属于员工必须共同合作,通常传统产业所面对的都是这一方格内,组织会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来解决问题,所以此类属于组织知识。

img6

图2-1 个人与组织知识的区别

Alavi and Leidner(2001)也提到,如果想要定义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类别,可以分成四类:顾客知识(Customers Knowledge)、产品知识(Products Knowledge)、流程知识(Processes Knowledge)和竞争者知识(Competitors Knowledge)。

综合以上学者对知识的分类,本文将知识的分类汇整如表2-5所示。

表2-5 知识的分类

img7

续表2-5

img8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18]

生命周期评价()_循环经济学

2.2.2 生命周期评价(LCA)

1)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生命周期评价是以产品为核心,分析、识别和评估原材料、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生产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处置(或是更理想的以原来或其他形式循环再生)的整个过程。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ociety of Environment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SETAC)对LCA有如下定义:LCA是一种客观评价产品、过程或者活动的环境负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与量化所有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以及环境排放来评价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实施相应的改善环境表现的机会(28)。可见,生命周期评价体现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产业系统,并在此系统基础上,将环境管理从末端治理转变为系统管理。

2)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LCA最早出现在1969年,美国中西部研究所(MRI)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了评价研究。该研究对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置,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动量研究。当时这被称为“资源与环境潜能评价”(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Potential Assessment,REPA)。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LCA主要由企业秘密进行,而研究的焦点是包装品废弃物问题(29)。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公众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产品的环境性能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促进了LCA应用领域的拓展(30)。例如,1975年东京野村研究所为日本利乐公司进行了首次包装LCA研究,完成了《对纸盒牛奶包装的评价》(31)。1984年,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室首次采用健康标准评估系统进行包装材料的研究。而“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是在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首次提出的,并于1993年出版了纲领性报告《LCA纲要:使用指南》(3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3年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并陆续出台了LCA的一系列标准:ISO 14040(1997)《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和框架》、ISO 14041(1998)《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生命周期清单分析》、ISO 14042(2000)《生命周期影响评价》、ISO 14043(2000)《生命周期解释》、ISO/TR 14047(2003)《ISO 14042示例》和ISO/TR 14049(2000)《ISO 14041应用示例》(33)

在我国,1999年以后,尤其是清洁生产、ISO 14000环境系列标准以及产品环境标志计划的逐步推行,才使LCA研究逐渐开展。近年来,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实践工作也得到了积极的推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清洁生产突出了以生产过程控制为主,而生命周期评价以产品为核心(34)

3)生命周期评价的原理

LCA包括产品或行为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包括原材料的采集与加工、产品制造、产品营销、使用、回用、维护、循环利用与最终处理以及涉及到的所有运输过程。它着重关注环境影响,包括生态系统健康、人类健康、资源消耗三个领域(35)。SETAC确定LCA的技术框架为:定义目标和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改进评价(见图2.1)。

根据ISO 14040标准,LCA是一种评价与产品(包括产品、服务或活动等)相关的环境负荷和潜在影响的技术。它通过三个步骤完成:编制与研究系统相关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清单;

img9

图2.1 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的LCA技术框架(consoli,Allen,1993)

img10

图2.2 生命周期评价的阶段(来源:ISO,1997)

量化评价那些输入和输出伴随的潜在环境影响;联系研究的目标,解释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结果(36),如图2.2。与SETAC的LCA框架相比,其将“改进评价”部分改为“解释”部分,但本质是相同的,即对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地评估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以便为生产决策提供改进方案的选择。以下对ISO的LCA主要内容和框架进行介绍。

(1)目标和范围的确定(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GSD)

这是LCA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评价工作的程序和最终的研究结论。定义目标即说明开展此项LCA的目的和原因以及研究结果的可能应用领域。研究范围的确定应保证能满足研究目的,包括定义研究的系统、确定系统边界、说明数据要求、指出重要假设和限制等(37)。针对生产工艺各部分收集所要研究的数据,收集的数据要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确定研究范围时,要同时确定产品的功能单位;在清单分析中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要换算成功能单位,以便对产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标准化(38)。该项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随任务不同而不同,但必须反映资料收集与影响分析的根本方向,即满足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要求。此外,由图2.3可知,LCA研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在研究中,可能须修正预先界定的范围来满足研究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修正研究目标本身(39)。生命周期阶段与系统边界如图2.3(40)

img11

图2.3 生命周期阶段与系统边界

(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ife Cycle Inventory,LCI)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简称清单分析,是对一种产品、工艺或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量与原材料需要量以及对环境的排放(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其他环境释放物)进行以数据为基础的客观量化过程。该分析评价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原材料的提取、加工、制造与销售、使用与用后处理(41)。清单分析是LCA基本数据的一种表达,是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基础。其核心是建立以产品功能单位表达的产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清单分析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42)

(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LCIA)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简称影响评价,就是将清单信息转化成可理解的、综合的环境效应,提供一个总体的评价结果,其实质是对清单分析所识别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表征评价,以确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物质能量交换对其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43)。LCIA是LCA中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部分(44)。作为整个生命周期评价的一部分,LCIA可用于识别改进产品系统的机会并帮助确定其优先排序;对产品系统或其中的单元过程进行特征描述或建立参照基准;通过建立一系列类型参数对产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环境数据或信息支持(45)

按照ISO14042所制定的技术框架,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划分为必要要素和可选要素两部分,其中必要要素用于将清单分析结果转化为参数结果;可选要素用于将参数结果归结为单一的、可比较的指标并对数据质量进行验证,以确定所得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46)

①环境影响类型、类型参数和特征化模型的选择。环境影响可以分为资源消耗、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等;从发生作用的空间尺度看,又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和局地性影响。选择环境影响类型的主要步骤为:确定所要保护的最终目标;根据环境压力效应或因果链环境机制来定义;确定每种影响类型的指标或指数;确定正确的清单数据收集框架(47)。对选择的每一种环境影响类型,要量化其对环境的影响大小,就需要了解其作用机理,然后建立起环境负荷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模型。用于表达这种关系模型的参数叫环境影响类型参数,此关系模型就叫做特征化模型(48)

②影响分类。在选定适当的影响类型、类型参数和特征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某一类型有一致或相似影响的排放物归类。根据ISO014042设定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标准,影响类别包括资源消耗、生态影响和人体健康影响三大类,具体又可细分为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消耗、酸雨化、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水消耗、噪声等。最近的研究又开始考虑影响的空间尺度问题,即产品系统的影响类型应包括全球性影响、区域性影响以及局地性影响,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问题应列入影响类型之中(49)

分类是一个将清单分析的结果划分到影响类型的过程。环境影响通常难以归为某一因子的单独作用,它最终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干扰的强度及人类关注程度有关。因此分类阶段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环境干扰因子与环境影响类型之间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50)

③ 特征描述。这是定量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根据所确定的环境影响类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定量化。目前特征描述的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用统一的方式将来自清单分析的数据与特定的环境标准相联系的“临界目标距离法”;另一种方法是模拟剂量—效应的关系模型,即对污染接触程度和污染效应进行模拟的“环境问题当量因子法”,并在特定场合运用这些模型。特征描述的目的在于增加不同影响类型数据的可比性,为下一步的量化评价提供依据(51)(52)

④量化评价。对不同环境影响类型的贡献进行量化,并比较其相对贡献大小,即确定权重,以便能得到一个数字化的、可供比较的单一指标。目的是进一步对环境影响评估的数据进行解释和综合。量化评价主要包括确定产品的环境属性、确定环境影响类型的权重值和将权重值应用到环境影响描述等几方面的工作(53)

⑤撰写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该项LCIA的程序、计算和结果;LCIA与LCA结果之间的关系;所考虑的影响类型;对参数的不确定性的论证等。

(4)生命周期解释(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结果解释是生命周期评价的最后一步,本阶段将以上分析得出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对现有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实施方案。进行改进的目的是产生环境效益,或者至少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54)

生命周期解释具有系统性、重复性的特点。它基于LCA或LCI研究的发现,运用系统化的程序进行识别、判定、检查、评价并提出结论,以满足研究目的和范围中所规定的应用要求。而整个解释阶段需要不断重复。生命周期解释阶段包括三个要素,即识别、评估和报告。识别主要是基于LCA中LCI和LCIA阶段的结果识别重大问题;评估主要是对整个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的完整性、敏感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报告主要是形成结论、提出建议。研究报告应具有完整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①重大问题的识别。主要是根据所确定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评价要素的特性,对清单分析或影响评价阶段得出的结果进行组织,以便发现重大问题。

②评估。主要是对LCA的整个步骤进行检查,通常有:完整性检查、敏感性检查和一致性检查(55)三个方面。

4)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不仅对当前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有效的定量化分析评价,也是“面向产品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持工具。它既可用于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又可有效地支持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环境政策制定,同时也可提供明确地产品环境标志从而指导消费者的环境产品消费行为。目前,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工业企业部门和政府环境管理部门。

(1)LCA在工业企业部门中的应用

工业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环节主要分为三类,即产品开发与设计、环境市场与产品决策。

①产品开发与设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产品的环境属性,可以识别产品的总体环境特性。在产品开发中使用LCA,企业将有机会避免或者最小化可预见的环境影响而不牺牲整个产品的质量。通常将在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称为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这也是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并已在一些国家开展。

②环境市场。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性能。因此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环境信息,包括各种环境市场标准、环境标志、环境声明、各种环境认证等,而这些环境标准的建立与生命周期评价密切相关。

③企业决策战略计划。生命周期评价可用于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可识别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划分,从而帮助决策者理解产品和服务的环境优势和不足。

(2)LCA在政府管理部门中的应用

LCA在政府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制定的公共政策中。主要包括:制定环境政策和建立环境产品标准;实施生态标志计划;优化政府的能源、运输和废弃物管理方案;公众提供有关产品和原材料的资源信息;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绿色采购;包装政策;产品导向的环境立法以及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政策;污染预防(56)

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_循环经济学

4.1.2 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

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全面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最早的循环经济形态,后来出现生态工业;到20世纪90年代全面的循环经济才广泛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上述三种形态有着内在联系,其共同特点就是提升环境价值,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经济活动中相关的方方面面(3),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当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4年、1985年、19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清洁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清洁的能源、生产过程、产品和垃圾处理。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而且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清洁生产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的二次利用和稀缺资源的替代利用,缓解资源紧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降低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项目,在约30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这些中心与十几个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组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清洁生产网络。1992年,我国响应联合国环发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的清洁生产号召,并将清洁生产列入《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拉开了我国实施清洁生产的序幕。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我国清洁生产进入法制保障和推进的新阶段。现在,全球没有开展过清洁生产的国家或地区已为数不多了。

2)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的学科基础是工业生态学。一般认为工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199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工业生态学”论坛,对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基本形成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框架。生态工业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约束,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生态工业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主要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柔性结构、功能导向、软硬结合、自我调节、增加就业、人类生态和信息网络。

生态工业系统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进化性。开放性指生态工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资源、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过程贯穿工业活动的全过程,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复杂性指生态工业系统既要解决其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其与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化性指生态系统有趋于成熟(即进化)的倾向,在其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由简单的状态变为较复杂的系统。工业生态学理论的探索者Braden R.Allenby提出了一套工业体系三级生态系统进化的理论。将Braden R.Allenby的进化理论与生态工业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结合起来,可以用图4.2表示。

img36

图4.2 生态工业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和进化性

在图4.2中,类型1是一个线性的生态工业系统,资源投入是无限的,产生的废料也是无限的。类型2的生态工业系统内部及不同子系统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已比类型1提高,资源和废弃物的进出量都得到了“进化”。类型3即为一个可持续的循环生态工业系统,没有资源和废弃物的区别,只要有外部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便可以稳定发展下去。生态工业系统必然从线性的生态工业系统(类型1)经由类型2向循环的生态工业系统(类型3)演进。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EIP)是实现生态工业和工业生态学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梯级利用。1996年,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PCSD)对此做了系统的探讨,其定义可归纳为:EIP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改造产业系统,以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通过建立产业系统的“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的最优利用,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功能的协调与共进。

3)全面的循环经济

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E·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认识的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环境与发展的主流。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循环经济看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全面的循环经济都是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传统上,环保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突破了这一界限,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倡并实施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模式统一协调,将环境保护与生活和消费模式同步考虑。清洁生产的定义明确规定清洁生产是一种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其工作对象是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环境战略,清洁生产的实施要依靠各种工具。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清洁生产工具有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这些清洁生产工具无一例外地要求在实施时嵌入组织的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各国使用得最早、最多的清洁生产工具是清洁生产审计。清洁生产审计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环境诊断程序,这套程序反复从八条途径着手开展工作,即原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弃物,从而有助于克服传统上生产、环保各管各的现象,将污染物消灭在产生之前。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共同点之一是提升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经济活动中一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清洁生产在组织层次上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组织的一切相关领域,生态工业在企业群落层次上将环境保护延伸到企业群落的一切有关领域,循环经济将环境保护延伸到国民经济的一切相关的领域。清洁生产的基本精神是源削减;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

国际社会碳减排行动框架_循环经济学

7.1.3 国际社会碳减排行动框架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会议所设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至今仍然是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黄金定律,它既认同了历史责任造成的区别,又把大多数国家团结到UNFCCC的旗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不定期的进行磋商,以探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到2009年已经先后召开了十五次公约缔约国大会(COP)。

表7.1 COP会议的历程

img194

UNFCCC只确定了框架性原则,参加国规定具体要承担的义务以及执行机制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1997召开的COP 3堪称里程碑,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其规定到20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的排放量相应减少5.2%,并规定了15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温室气体限排任务及时间表。议定书也引入了联合履约(Joint Implementation,JI)、排放贸易(Emission Trading,ET)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3个灵活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以成本有效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减排温室气体。

2007年COP 13孕育出“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2009年底,COP 15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届时与会各国将就2012年后(“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安排达成一致。COP 15若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盟将承诺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

除了在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的全球协议下的各国行动外,国际上各种多边或双边组织、机构,乃至基金会、智囊团等等,都把气候变化作为核心工作内容,如联大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G8”、“G20”刘话、APEC等,这些都是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如2009年G8会议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发达国家减少80%以上的长期目标。

核算方法与思路_循环经济学

7.2.1 核算方法与思路

1)碳排放核算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际上的估算碳排放的方法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相似,主要采用清单编制法、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和决策树法。在使用过程中,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1)清单编制法。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方法是IPCC制定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最新版《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已于2006年问世。2006版的《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估算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源和汇提供了方法和缺省值,它是在1996年版《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成果修订而成的。在编制中国1994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过程中,清单编制机构基本采用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996年修订版)》提供的方法,并参考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分析了IPCC方法对中国的适用性。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了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吸收汇,涉及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等五个部门。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t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t,甲烷为7.3亿t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t二氧化碳当量。

(2)实测法。主要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排放气体的流速、流量和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气体的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9)。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样品而获得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是毫无意义的(10)

(3)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是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始于质量守恒定律。生产过程中,投入某系统或设备的物料质量必须等于该系统产出物质的质量。该法是将工业排放源的排放量、生产工艺和管理、资源(原材料、水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生产过程中排放物的产生、排放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它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某一局部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目前大部分的碳源排量的估算工作和基础数据的获得都是以此方法为基础的。具体应用中,主要有表观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和详细的以燃料分类为基础的排放量估算法(IPCC、OECD、IEA,1996)。

(4)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气体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排放系数也称排放因子。目前的排放系数分为没有气体回收、有气体回收、治理情况下(IPCC,1990)。但在技术水平、生产状况、能源使用情况、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下,排碳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使用系数法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此法对于统计数据不够详尽的情况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我国一些小规模甚至是非法企业估算其排碳量也有较高的效率。

(5)模型法。由于森林与土壤这类生态系统复杂,碳通量受季节、地域、气候、人类与各种生物活动、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森林与土壤的排碳量,国际上多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进行模拟(11)。它将环境条件,包括温室、降水、太阳辐射和土壤结构等作为输入变量来模拟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从而计算森林—土壤—大气之间的碳循环以及温室气体通量(12)。代表模型有:F7气候变化和热带森林研究网络、COMAP模型、CO2FIX模型、BIOME.BGC模型、CENTURY模型、TEM模型和我国自己开发的F.CARBON模型(13)。基于碳循环模型的模拟方法要求准确获得森林及土壤的呼吸、各种生物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值及其生态学过程的特征参数,但以上数值目前还处于研究之中,因此,其局限性很大:不仅一些生态学过程特征难以把握,而且模型参数的时间和空间表性也值得怀疑(14)

(6)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分析/评价法是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中有关的环境问题进行后续评价的方法(15)。它要求详细研究其生命周期内的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及活动造成的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包括原材料资源化、开采、运输、制造/加工、分配、利用/再利用/维护以及过后的废弃物处理。按照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理论上每个活动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研究时是从活动的资源开发开始,因此会涉及不同的部门和过程,需要对在这个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所历经的所有过程进行追踪,形成一条全能源链,并对链中的每个环节的气体排放进行全面综合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以用该法研究每个活动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时,是以活动链为分类单位的,与常规的碳源分类方式不太一样(16)

(7)决策树法。由于目前的许多项目只是零散地计算某一范围或地区的排碳量,随着人们在微观层次上对各个碳排放特征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后,国内外现在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将微观层次的研究整合到宏观的国家或部门排放的问题上(17)。这对在国家级和部门排放量的估算中如何系统地合理利用数据,避免重复计算和漏算尤其重要。IPCC在提供单一点碳源排放估算方法外,还提供了通过使用决策树的方法来确定关键源及合理使用数据、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2)清单编制法核算框架、思路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省)作为整体分析对象,对1995~2005年全国碳排放状况进行核算。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包括排放源的界定;关键排放源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了IPCC方法对中国的适用性,确定了编制《中国1995~2005年碳排放清单》的技术路线。清单中碳排放的核算共包括四个部分: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及其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估算的碳排放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CO2)与甲烷(CH4)。图7.1为对全国碳排放进行核算的总体框架,可见,碳排放是基于不同部门的复杂核算过程:

img195

图7.1 中国碳排放核算框架图

(1)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煤炭开采活动中的甲烷逃逸排放。

(2)根据《清单指南》对工业过程排放源的界定,结合中国工业生产的特征,核算的工业过程与产品利用碳排放源主要包括采掘工业中水泥、石灰和玻璃,化学工业中的炭化钙、天然纯碱,金属工业中钢铁、铁合金、铝、镁、锌、铅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与甲烷的排放。

(3)农业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稻田的甲烷排放、动物肠道的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的甲烷排放。

(4)林业及其土地利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量储量的变化,包括活立木生长碳吸收、森林资源消耗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森林与非林地转化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吸收。

(5)废弃物处置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甲烷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甲烷排放。

3)数据来源

本节用于计算碳排放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中国矿业年鉴》、《中国化学工业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林业年鉴》、《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4~1998》、《中国环境年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报告》等。

核算方法与过程_循环经济学

7.2.2 核算方法与过程

应用2006年最新版的《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清单编制方法对我国1995~2005年二氧化碳与甲烷的排放进行核算。这里按照《清单指南》提供的清单编制方法,结合具体情况,通过查找各类统计资料获取原始数据,分部门对中国历年碳排放进行核算,并编制中国历年碳排放清单(18)

1)能源活动的碳排放

(1)化石燃料燃烧的碳排放

在能源活动清单中,化石燃料燃烧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本文在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清单编制过程中同时采用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于不同部门和燃料种类的参考方法。部门分类和燃料种类分类与《清单指南》的分类基本相同。燃料种类分为: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其他焦化产品、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及天然气等13种化石燃料。部门分为:能源工业、制造业与建筑业、商业/公共事业、居民与农林牧渔业等4大类能源消耗部门。我国能源统计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能源消耗作为一个部门进行统计,并且没有对各类型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因此将该行业整体纳入商业/公共事业部门进行计算。需要说明的是本部分核算碳排放的化石燃料消耗数据为燃烧的能源利用,不包括燃料在工业过程中作为原料、材料等非能源利用的消耗。

表7.1、表7.2为1995~2005年中国能源活动各部门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量。从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来看,中国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先缓慢减少再快速增加的态势。总体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1995年的353 651.20万t增长到2005年的593 417.36万t;各部门历年排放量变化态势基本与排放总量态势一致,但各部门中只有居民生活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量是变小的,其他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绝对量增加的。中国化石能源燃烧活动的甲烷排放量变化态势与二氧化碳的不同,呈现快速下降后缓慢增加的态势。总体上,甲烷的排放量从1995年的1 401 856.44t下降到2005年的1 150 242.28t。由于居民生活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从而使甲烷总体排放态势与居民生活排放水平一致。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上的变化是各部门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变化的体现。

将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甲烷气体的量折算成纯碳排放量,从能源燃烧活动碳排放的部门构成来看,在研究期间,能源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明显以能源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见图7.2),这两个部门碳排放所占比例已占到总排放量的80%左右。其中,能源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部门所占份额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而采掘业、制造业、商业、居民生活部门所占份额逐年减小,其中制造业与居民生活部门减小幅度最为明显;农、林、牧、渔、水利业所占份额变化较小。

img196

图7.2 中国能源燃烧活动碳排放的部门构成

(2)煤炭开采的逃逸排放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和缺省因子,结合数据获取情况,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量进行核算。依据开采类型的不同,分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情况进行核算。

表7.3显示了研究期间不同开采类型的甲烷排放水平。可以看出,两种开采类型的排放量与排放总量都呈现了先缓慢减少再快速增加的态势,这主要是由历年煤炭的开采数量决定的。在研究期间,2000年排放量最小,为11 575 950.28t;2005年的排放量最大,为25 503 673.37t。我国煤炭开采活动甲烷的排放主要来自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排放,其占到总排放量的99%以上。

img197

img198

表7.3 1996~2005年中国煤炭开采活动甲烷(CH4)排放量(单位:t)

img199

2)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1)采掘工业

采掘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核算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和缺省因子。水泥生产过程以水泥产量和熟料进出口数量、玻璃生产过程以平板玻璃的产量为活动数据,对碳排放水平进行核算。中国石灰生产大部分都是乡/村办企业,大多采用土法土窑生产,生产技术落后的生产模式,企业规模较小,虽然我国没有石灰生产量的统计数据,但石灰生产是我国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一个关键源。因此本节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的《建材行业主要产品国内外能耗对比研究》报告中提供的部分年份石灰生产数据,对其他年份的石灰产量进行差值推算。

1995~2005年我国采掘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见表7.4),其中水泥生产过程是最主要排放源。2005年采掘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5 075.43万t,比1995年增长了86%。2005年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占到了总排放量的一半。水泥与平板玻璃生产的碳排放增长较为快速,而石灰生产的碳排放增速比较平缓。

表7.4 1995~2005年中国采掘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万t)

img200

续表7.4

img201

(2)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包括了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生产。表7.5显示了1995~2005年中国金属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总体情况。2005年金属工业二氧化碳与甲烷的排放量分别为63 393.33万t和2 979.80万t,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2.12和2.15倍。钢铁生产是金属工业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到历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0%以上。甲烷排放主要是由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矿与铁合金生产中的硅钢产生的,其中烧结矿生产过程为金属工业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

表7.5 1995~2005年中国金属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量

img202

钢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按不同的产品种类及工艺过程分别进行。钢的生产有转炉、电炉和平炉三种不同的冶炼方法,并分别按其产量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冶炼方法决定了钢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三种冶炼方法中平炉钢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最高,转炉次之,电炉钢的排放水平最低,仅为平炉的5.5%。中国的钢生产主要是以转炉钢为主,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占份额也最大,并呈不断增加的态势,2005年转炉钢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3 687.50万t。研究期间,平炉钢的产量不断减少,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基本停止了平炉钢的生产;而电炉钢产量持续增加,这对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很有利的。由于生铁和烧结矿产量的逐年增长,其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加(见图7.3)。

铁合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在金属工业中所占比例最低,但呈现先缓慢减少再快速增加的态势(见图7.4),2005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2 120.34万t,比1995年增长了1.79倍。铁合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包括了硅铁、碳素锰铁、中低碳素锰铁、硅锰合金和铬铁5种合金。其中,硅铁生产历年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比例最高,占到了60%左右,这归因于其产量与排放因子均为最高的缘故。

img203

图7.3 1995~2005年中国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img204

图7.4 1995~2005年中国铁合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img205

图7.5 1995~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核算由铝、镁、铅、锌4种金属组成。核算中以各金属的原生产量作为活动数据,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缺省因子进行碳排放的核算。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的原因,未对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自焙与预焙工业过程进行分别的核算,但由于其排放因子数值相差较小,对结果影响较小;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核算,未能对白云石及菱镁矿进行分别核算,这可能对核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研究期间,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5年的841.92万t增长到2005年的3 649.75万t。其中铝镁生产排放比例最高,特别是2000年以来增长迅速。锌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466.26万t,但其排放份额却降低到12.78%。由于铅的产量与排放因子均为最低,所以其二氧化碳排放所占份额也最小,仅为有色金属工业总量的2%~4%(见图7.5)。

(3)化学工业

表7.6 1995~2005年中国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万t)

img206

化学工业碳排放的核算主要包括了炭化钙与天然碱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1995~2000年化学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呈现小幅的波动状态,进入2000年后则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为1 170.81万t,是1995年的3.13倍。炭化钙生产占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大部分,是化学工业生产的关键排放源(见表7.6)。

3)农业活动的碳排放

农业活动的碳排放核算的范围主要包括稻田、动物消化道、动物粪便的甲烷排放。表7.7为我国历年农业活动甲烷的排放清单,可以看出,农业活动的甲烷排放量的年变化较小。2005年,我国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为2 506.56万t。其中,水稻种植的甲烷排放量所占份额最大,为60%左右;动物肠道发酵次之,占30%~40%;动物粪便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4%。

表7.7 1995~2005年中国农业活动甲烷排放清单(单位:万t)

img207

(1)水稻种植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中国水稻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本节依据IPCC推荐的清单估算法对中国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进行估算。中国水稻生产的分布和表现形式十分复杂,不同水稻种植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各不相同,水稻品种、耕作制度、灌溉管理、肥料类型和施用方式等因素的差异会影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估算。为了便于准确估算我国稻田甲烷的排放总量,首先根据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的规律、稻作区域的自然条件、品种类型分布、栽培制度等特点,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成六个水稻气候生态带,分别为华南双季稻区、华中双单季稻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区、华北单季稻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和西北干燥区单季稻区(19)

李克让等人将IPCC推荐的缺省值与我国现有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印证,然后确定用于估算我国各稻区甲烷排放量的排放系数。这里以各稻区历年的水稻播种面积作为活动数据,再用上述获得的排放系数,核算我国水稻种植的甲烷排放量(见图7.6)。我国水稻种植的甲烷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变化不大,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2005年水稻种植的甲烷排放量为1 452.97万t,比1995年减少了75.75万t,这主要是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快新导致的。在六大水稻种植区域,西南稻区与华中稻区的排放份额最大,占到了排放总量的近90%,这是因为西南稻区的排放系数最高,而华中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东北与华北稻区各占2%左右;华南稻区占5%左右;而西北稻区却不到1%,主要由于西北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排放系数均为最小。

img208

图7.6 1995~2005年中国水稻种植甲烷排放

(2)动物肠道发酵

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的核算采用IPCC提供的方法和排放系数(20)。主要包括了黄牛、奶牛、水牛、马、驴、骡、骆驼、山羊和绵羊等9种食草动物的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同时还考虑了中国饲养量最大的家畜——猪的甲烷排放。图7.7为历年动物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总量与构成,可以看出甲烷的排放量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2005年为945.50万t,比1995年增长了15%。从甲烷排放的构成来看,黄牛的排放量最大,占到了50%左右;其次为水牛和绵羊,各占12%~14%;山羊占近10%;猪占到了5%以上;其他动物所占比例较小。

img209

图7.7 1995~2005年中国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3)动物粪便

动物粪便甲烷排放与IPCC界定的排放源一致,包括黄牛、奶牛、水牛、马、驴、骡、骆驼、猪、山羊、绵羊和家禽等11种家畜。在研究期间,动物粪便的甲烷排放量也呈缓慢增长的态势(见图7.8),2005年的排放量为108.08万t,比1995年增长了24%。从排放结构来看,猪粪便为主要的甲烷排放源,占到了总排放量的70%左右;其次为黄牛和家禽,各占7%左右;其他动物粪便所占份额较小。

4)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

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按照李克让等人提供的计算步骤与我国参数的设定,对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进行核算(21)。本节以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提供的活立木蓄积的年净生长量、中国有林地与其他地类面积的变化以及《中国林业年鉴》提供的历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为活动数据,结合根据相关研究确定的我国独特的木材密度、树干到全林生物量扩展系数和碳密度等参数,核算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收支情况(见表7.8)。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包括碳吸收与碳排放两部分的核算内容,碳吸收包括活立木生长与前期非林地转林地土壤吸碳两部分,碳排放包括活立木消耗导致的碳排放和转移、林转非林地清理剩余物现场燃烧排碳、前期林地转非林地地上生物量腐烂排碳以及前期林转非林地土壤排碳四个部分。本部分核算过程与结果均为碳元素的量,为了承接其他部分的核算结果,本文同时提供了将其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的结果。

img210

图7.8 1995~2005年中国动物粪便甲烷排放

随着我国活立木蓄积的年净生长量与林地面积的增加,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吸收量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吸收量为29 676.31万t(折合108 813.14万tCO2当量),比1995年增长了12.15%。活立木生长吸碳是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碳汇。据第六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核算,1999~2005年每年的活立木生长吸碳达26 341.00万t,占到总吸收量的90%左右。研究期间,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变小的趋势,2005年我国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为11 188.33万t(折合41 023.89万tCO2当量),比1995年减少了20.15%。活立木的消耗和转移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它主要是由木材的利用、薪柴及各种灾害等对树木的消耗和转移导致的,其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70%~80%。根据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源和汇的计算结果,进一步核算得出碳收支平衡值。我国历年的林业与土地利用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碳汇,并呈现逐年增长的状态,2005年该部门的碳净吸收量为18 487.98万t(折合67 789.25万tCO2当量),比1995年增加了6 038.81万t(折合22 124.29万tCO2当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清查每5年进行一次,并且由于清查资料的可获取性原因,部分数据只能沿用上次清查结果,使得各年核算结果数值不变,但由于该项所占比重较小,对最终结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img211

5)废弃物

废弃物处置主要表现为甲烷的排放。本节对其核算的碳排放源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处置的甲烷排放。城市固体废弃物是以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活动数据,利用IPCC提供的SIMPLE FIRST ORDER DECAY(FOD)模型,核算我国1995~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的甲烷排放量;废水处置的甲烷排放是以《中国环境年鉴》统计的我国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为活动数据,采用IPCC推荐的排放因子与提供的中国缺省的处置方式进行核算。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大,有其导致的甲烷排放量也随之增长,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甲烷排放量为178.56万t,是1995年的1.83倍。城市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与城市生活垃圾变化一致,也是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其增长速度较慢。工业废水的甲烷排放变化态势与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变化态势相反,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这主要是国家对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水平不断降低(见表7.9)。

表7.9 1995~2005年中国废弃物的甲烷排放清单(单位:万t)

img212

产品生态设计的概念及意义_循环经济学

9.1.1 产品生态设计的概念及意义

1)产品生态设计的概念

产品生态设计理念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2),60年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做出跨时代贡献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Victor Papanek,他在1971年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但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耗竭,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出之后,产品生态设计的概念开始逐步清晰。

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中心在1997年的出版物《生态设计——一种有希望的生产与消费思路》中对产品生态设计的定义是: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概念,以产品环境特性为目标,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工具,综合考虑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既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新产品。

产品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中的工业代谢理论与生命周期评价(3)。基本思想是从产品的孕育阶段开始即遵循污染预防的原则,将改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努力凝固在产品设计之中。

2)产品生态设计的特点

产品设计是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与传统的产品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强调考虑产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传统的设计过程相结合,因此生态设计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见表9.1)(4)

表9.1 产品生态设计和传统产品设计的比较

img255

传统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有:市场消费需求、产品质量、成本以及制造技术的可行性等技术和经济因子。而生态设计除了考虑上述因子外,还将生态环境因子作为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在产品生态设计中引入了新的思想理念:

(1)从“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转向既考虑人的需求,又考虑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设计;

(2)从产品开发概念阶段就引进生态环境变量,并与传统的设计因子如成本、质量、技术可行性、经济有效性等等进行综合考虑;

(3)将产品的生态环境特性看作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品开发中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要完全忽略其他因子。因为产品的生态特性是包含在产品中的潜在特性,如果仅仅考虑生态因子,产品很难进入市场,结果产品的潜在生态特性也就无法实现。

3)产品生态设计的意义

传统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属性和市场目标,将产品生产和消费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留待以后的“末端治理”。生态设计则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促进资源节约和减轻环境影响的问题。

(1)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产品生态设计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将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反馈式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它首先,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减少物质资源的使用;其次,通过模块化设计,尽量对零部件实现再利用;最后,增强产品的耐用性,并考虑材料的可回收性,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

产品生态设计选择资源循环运行的生产模式,就是要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生产活动的生态化转向,通过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一系列设计方法,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并使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回收处理,又重新变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参与生产的再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减轻产品的环境影响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大多数的环境污染在产品设计时就已经决定了(5)。因此,在防止污染的步骤中,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设计关把好了,后续的产品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才会减小到最低程度。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问题,必须在产品和生产技术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环境因素。

生态设计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将污染治理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从源头开始考虑产品生命全周期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在产品生产之前就充分考虑产品制造、销售、使用及报废后的回收、再使用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其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设计更环保、更安全和更便宜的产品,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生态设计要求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物质资源尽可能最少,这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样可以降低成本。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维修性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此外,生产此类产品还有树立企业环保形象、刺激创新等作用,进而可以全面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生态服务业体系_循环经济学

11.2.3 生态服务业体系

由于服务业的内容广泛和丰富,对服务业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本节将以循环旅游业为例进行探讨。

(1)循环旅游业的基本思想

循环旅游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思想在旅游中的具体实现,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旅游活动。不仅给旅游者带来高品位的精神享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67)(68)。它遵循清洁生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运用生态规律,在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它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旅游业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绿色化,以保护旅游环境为目的,并最大限度地在增加旅游者享受到的旅游乐趣以及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将旅游开发对当地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景区循环旅游发展模式如图11.8所示。

img295

图11.8 景区循环型旅游发展模式图

(2)循环旅游业的清洁生产

旅游业清洁生产的概念是清洁生产概念在旅游业中的延伸,它主要是指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与设施的设计,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旅游开发商、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对环境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清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清洁生产模式是清洁生产在旅游业中的实际运用,它主要涉及清洁旅游企业和清洁旅游产品两大部分,如图11.9所示(69)

而旅游景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经营管理单位从事经营和管理活动,是旅游目的地核心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清洁生产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重点部分。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包括景区旅游资源利用、资源与能源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环保投入、废弃物资源化等几个方面,其模式如图11.10所示。

(3)循环旅游的开发思路

循环旅游资源开发与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相比,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上。循环旅游资源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内涵有三个要点(70):第一是限制性条件,即开发的限制性前提是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开发必须限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第二是最大效益,即开发的近期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第三是可持续效益,即开发的远期目标是获得持续的最大效益。

img296

图11.9 旅游业清洁生产模式

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相分离,这种分离使得开发和管理中强调的保护问题难以协调。同时传统旅游业中,旅游规划、建设及经营管理也是分离的,整个开发过程是一种直线型模式(见图11.11)(71)

循环旅游开发由规划、建设、管理、监测四个环节组成,整个开发过程克服了直线型开发的弊端,呈现循环反馈开发模式(见图11.12)。

从图11-12可以看出,循环旅游开发比传统旅游开发多了“环境监测”环节,这个环节是沟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桥梁,它不断地向前三个环节反馈信息。旅游区在经过规划、设计并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必将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通过环境监测反映出来并及时反馈,通过优化设计使旅游区更完善;同时通过环境监测也会暴露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些信息反馈给管理者能促使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信息的循环流动来调整和优化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案,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同时从根本上实现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img297

图11.10 旅游景区清洁生产主要模式

img298

图11.11 传统旅游业开发过程模式

img299

图11.12 循环旅游开发过程模式

静脉产业体系_循环经济学

11.2.4 静脉产业体系

静脉产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产业和无害化处置产业。静脉产业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强调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实现剩余物质的最小化;而且,在上述过程中伴随着价值增加。静脉产业的运行机制如图11.13所示。

img300

图11.13 静脉产业循

(1)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环保的必然要求,它能做到资源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染。而要立刻全面推广绿色包装是不够现实的(绿色包装由于其成本原因主要还是只能用于出口),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才能相应发展。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和加强宣传绿色消费意识。

(2)以收费制度引导垃圾、污水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制订和调节,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环保领域。世界银行曾经根据潜在市场竞争力、设施所提供的消费服务的特点、收益潜力、公平性和环境外部性等指标,定量分析了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环节的市场化能力指数(指数在1~3之间,越大表示市场化能力越强。指数3表示市场化能力最强,完全可以交由私人来解决;指数1则相反,表示不能市场化)。结果表明,垃圾收集的市场化能力最强,指数为2.8;污水分散处理次之,指数为2.4;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卫生处理指数为1.8~2.0。

由此可见,只要建立适宜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污水和垃圾收费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激活治污市场,通过设置适当合理的收费标准,使得进行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企业的收入大于处理成本,使它们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那么污水和垃圾处理是可以走市场化之路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市场化手段,通过产权的改革,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作价卖给企业。然而在推进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应采取价格听证会的办法来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过度增加居民的负担。

就城市污水处理而言,实行“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获益”的原则,通过税费的征收,使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这一方面抑制了个人在生产中的外在性行为,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费用的征收,使得进行污水、废弃物及垃圾处理的企业有利可图,可以将民间资本吸引到环保产业中。

政府还应注重加强环保方面技术科研的投入,应积极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在污染处理中技术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例子就是江苏菊花味精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在循环利用资源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利益。其技术创新和流程改进的得意之作是:①独创了从高值味精废水中提取菌体蛋白;②独创了从活性污泥中提取水生物蛋白;③从离交废水中提取菌体蛋白;④从味精废渣中提取大米蛋白。这样不仅每年削减有机污染物15 000t,降低味精废水的直接处理成本560万元;而且通过变废为宝使不少产品出口,每年为企业增加520万元的可观利润。该公司于2002年通过环境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认证。

(3)发展绿色深加工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转变,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是很有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一方面,随着现在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可能会将大多时间放在工作上;另一方面,妇女已经不再像传统那样只扮演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她们开始走出厨房。因此,绿色深加工就大有可为:将刚从田里生产出来的蔬菜、水产以及肉类等食品进行深加工,使它们不需要进行再进一步处理就可用于食用、烹饪。这一方面满足了现代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服务了大众;另一方面,提供服务的行业在市场上出售了满足市场需要的劳动,也自然可得到应有的报酬。

绿色深加工产业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环保功能:一方面由于这是一种集中性的、大规模的加工,使得加工中留下的废弃物便于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垃圾收集处理的成本,显然比各家各户分散处理要好(分散处理会发生更高的处理成本,这个成本作为公益性的得由政府来负担;而且处理稍不及时、垃圾存放的稍长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还有利于空气的净化和环境的清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垃圾是由各个企业自行处理,处理成本基本上是由各个加工企业自己负担,政府因此减少一笔开支,同时培育了一个有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达到了环保的目的(72)(73)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深加工产业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深化,而分工正是一种生产力,绿色深加工产业因此也会是一个具有较高盈利性的环保型产业,其效用可谓是“一箭四雕”:一是满足了当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日常需要,服务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二是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盈利性产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三是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节约了整个社会的垃圾处理成本;四是减轻了政府部门的包袱,同时形成了新的财源(74)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确定_循环经济学

12.3.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确定(11)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选择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化、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类指标,各类指标下分别选择若干个操作指标,具体见表1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较常用的方法有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成对因素比较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

(1)delphi法。delphi法又称为专家咨询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中,但需考虑权重确定的是否合理、参与打分的专家的知识背景及对该问题的了解程度。为保证各位评分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可能需要多次反馈和重复打分。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就是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并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的指标。通过层次内和层次间指标的关系,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确定各个指标对于总体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即指标的权重值。

(3)成对因素比较法。成对因素比较法就是对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断,根据一定的原则对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赋值,并利用这些重要性的赋值情况,借助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值。

(4)统计分析方法。与前面几种方法不同的是,统计分析方法属于客观赋权方法的一种。它直接根据评价对象指标的原始信息,通过数学或统计方法处理后获得权重值,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法、回归法等。

表12.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img317

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存在不同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基础,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编制的宏观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12)。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2.2和表12.3。

表12.2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

img318

资料来源:《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13)

表12.3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

img319

资料来源:《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14)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_循环经济学

14.3.3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及指标本身的性质,基于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构建的要求,参照现有研究成果,包括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家生态省、市、县标准;各地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等成熟或新鲜的经验,确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框架,并对全国2000~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评价。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中,不同层次代表不同的意义。这里拟定的指标体系共3层12个指标。其中,目标层代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效果;系统层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复合系统划分为增长方式子系统、产业结构子系统、消费模式子系统和生态治理子系统四大部分;指标层从本质上表述状态的变化情况,分别有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农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城乡居民人均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COD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城镇建成区绿化率共12个指标(见图14.1)。

img341

图14.1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框架图

1)数据来源

指标体系的数据主要来源《中国能源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年鉴》等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城乡居民人均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7项为逆指标。凡涉及产值的指标均采用可比价。

需要指出的是,目标值的设定是根据2020年的理想状态,参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划标准以及先进的国际经验,并根据近年来该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幅度修正得出的。

2)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化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合成一个单一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综合指数,客观评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由于各个指标分别反映生态文明的不同方面,指标体系没有区别权重,采用等权重的方法表示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见表14.1)。

表14.1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权重分布及目标值

img342

第一步,标准化处理。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以及方向性不尽一致,需要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img343

对于逆向指标img344

式中,P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实际值;Xio为第i项指标的目标值。

第二步,计算指数。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是4个子系统评价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img345

式中,D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Yt为第i子系统的权重;Wij为子系统第j指标的权重,Pij为第i子系统第j项指标的评价值。D数值分别越接近1,表示生态文明的水平越高。

3)评价结果

从总体上看(见表14.2),2000~2007年间,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全国的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增长提速。

表14.2 2000~2007年间全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比较

img346

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凸点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统计数据的变更。2004年,国家统计局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查实了GDP总量和结构状况,变更了核算制度和方法;第二,政策利好推动。2004年,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及相关政策,尤其是一系列对于粮食主产区的补贴和扶持,极大的提高了当年的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在数据中表现为农业增加值的高增长率(远远高出目标值),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层面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突变。

根据各年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的波动(用本年度综合指数减上年度综合指数表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呈现“一峰两谷”的“W”型,波动性较大,显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推动力尚未形成,建设成效的起伏较大(见图14.2)。

img347

图14.2 2000~2007年全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波动比较

从分类指标看,2000~2007年间有以下变化趋势:

增长方式方面:全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增长幅度为0.2,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的格局正在加速转变;产业结构方面:全国变化幅度较大,增长近0.7。具体来看,产业结构的三项指标中,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和服务业比重两项增长较快;消费模式方面:全国一直处于递减态势,表明刺激消费,富民优先,尤其是保障农民增收的力度需要加大;生态治理方面:全国持续增长,表明加强生态治理,改善水环境、大气环境,注重绿化的成效逐渐显现(见图14-3)。

img348

图14.3 2000~2007年全国生态文明各类指标比较

可持续发展状态—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值研究_资源富集区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可持续发展状态—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值研究

在对实际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时,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表示问题、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指标综合集成方法等基本问题往往直接影响评价的效果和结论(曲富田[51],1997),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1.指标值的量化及其标准化

(1)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指标,可根据基础统计数据查出或计算出指标值;另一类是定性指标,这类指标较难量化,是评价工作中克服主观因素的一大难题。为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给定性指标以明确定义,再根据指标定义和实际情况给指标评分。比如大气污染程度可用大气的单位体积中总颗粒悬浮量(个数)度量,我们可按颗粒悬浮个数划分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评分值,并作为该指标的指标值。

总之,对于定性指标而言,可结合具体技术参数等情况,把定性指标人为定量化,定量化的标准使各评价方案之间具有可比性。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很多,如Delphi法、目标组法、头脑风暴法、模糊方法、灰色方法、AHP法等,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一个彻底解决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2)指标值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的含义单位不同,指标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从而造成了各指标的量纲各异。因此,即使各指标都定量化了,也不能够直接进行计算,而必须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方法可分为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三种。

直线型标准化方法是在将指标实际值转化成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值时,假定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的比例变化。这种方法主要有阈值法、比重法、Z-Score法等。比较常用的Z-Score法的转换公式为:

img18

式中,s为标准差。当然,zi也可化成百分数形式,即:

img19

如果指标实际值对评价值的影响不是等比例的,则采用曲线型标准化方法。

2.指标权重的综合集成

(1)权重的分类

权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它既是决策者的主观评价,又是指标本质的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是主客观综合度量的结果。权重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指标本身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指标价值的可靠程度;第二,决策者对该指标的重视程度。权重按其性质可分为实质性权重、估价权重、信息量权重、可靠性权重、系统效应权重等5种。

实质性权重包括平均数中的标志值频率数权重(含频数权重)和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权重。标志值(被加权因素)与标志值出现次数(权重)的乘积可形成标志总量,指数化指标(被加权因素)与同度量因素(权重)的乘积可形成总量指标。在此,权重与被加权因素的乘积都形成了具有实质性社会经济意义的统计指标,而且权重是构成统计指标的一个实质性因素(张洪慧[52],1996),因而称这种权重为实质性权重。

估价权重是从评价者的角度认定各评价因素重要程度如何而定的权重。若评价者中认定因素重要的人数较多,则该因素的权重就较大。反之,则较小。

信息量权重是从评价指标包含被评价对象分辨信息的多少来确定的一种权重。权重的确定原则是:某项指标在各被评价对象间数值的离差越大,则该指标分辨信息越多,其权重也应越大。反之,离差越小,信息就越少,指标权重也应越小。

可靠性权重是从评价指标数值的可靠性大小来判定其重要程度而确定的权重。如果指标数据可靠性高,则应在评价中多起作用,权重大些。反之,权重小些。

系统效应权重是从某评价指标与被评价事物总水平的关系来确定权重的。从方向上看,若某指标变动引起被评价事物总水平的同方向变动,则系统效应权重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从幅度上看,若某指标变动引起被评价事物总水平的较大变动,则该指标的系统效应权重应较大。反之应较小。

(2)赋权方法

从以上分类可看出,实质性权重是根据相关因素的实际发生资料整理出来的,而对其他4种非实质性权重而言,则是从不同角度表明被加权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相对数。对非实质性权重的生成而言,不外乎主观赋权(如估价权重、可靠性权重、系统效应权重)和客观赋权(如信息量权重)两种方法。

主观赋权法多是采取综合咨询评分的定性方法确定权重,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综合,如综合指数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环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重。主要有主分量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复相关系数法等。

主观赋权法基于评价者的主观偏好信息,可以反映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觉,但是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夸大或降低某些指标的作用,使评价结果可能产生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现实关系。客观赋权法可以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计算工作量,但是,这样确定的权重多属于信息量权重,没有充分考虑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更容易忽视评价者的主观信息。因此,不论其数学理论如何完善,对于有大量人为因素存在的复杂系统评价,客观赋权方法同样有其缺陷。因此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对主、客观赋权方法进行集成。

(3)主客观赋权方法的综合集成

关于主客观信息相结合的赋权问题已引起了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给出了主客观赋权方法综合集成的基本思路:

首先,根据专家知识和经验,以及对问题的定性分析结果,或采用多种主观赋权方法,得到q个不同的权重向量结果,img20img21,其中k=1,2,…,q,而n是指标个数;

其次,对q个主观权重进行综合,简单易行的综合方法是用加权平均向量ωs作为主观赋权向量,img22,hk是第k种结果的重要程度,img23

再次,运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或同样经过综合得到客观赋权向量ω°;

最后,对主客观权重向量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同时包含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的综合权重向量。ω=α×ωs+β×ω°,其中α、β分别表示主客观赋权方法的相对重要程度。α、β≥0,α+β=1。

主客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还可通过以下模型来描述。对主客观赋权方法进行线性加权建立最优化模型:

img24

目标函数的第一项表示使综合集成后的权向量ω=(ω1,ω2,…,ωnT与各主观权向量img25(其中k=1,2,…,q)之间的总偏差平方和最小。

3.指数综合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系统评价方法很多,基本类型有三类:第一类是专家评价法,主要包括评分法、综合评分法、优序法等。第二类是经济分析法,包括用于一些特定情况、有特定形式的综合指标和一般费效分析法。第三类是运筹学和其他数学方法,包括多目标决策方法,DEA方法,AHP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可能度、满意度(PS)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等。实际应用中常把各类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前面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层次系统评价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合成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合成是指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对事物不同方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常见基本合成方法有如下三种:

(1)加权线性和法

x=∑ωixi,式中x为被评价对象得到的综合评价值,ω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xi为单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加权线性和法适用于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的场合。由于综合运算采用“和”的方式,其现实关系必是“总体等于部分之和”,若各评价指标间不独立,“和”的结果必然是信息的重复,也就难以反映客观实际。加权线性和法计算比较简便,应用较广。

层次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在确定权重后做综合评价时都采用这种方法。

(2)乘法合成

x=∏xi(xi>0),式中x表示综合评价值,xi表示单个指标值。另外还有乘除法等。事实上,把逆指标和适度指标都转换成正指标,乘除法就可转换为乘法。采用乘法合成的好处是不需要对指标作同向处理。乘法合成适用于各评价指标间有强烈关联的场合,此指标在彼指标的基础上,由此各指标的乘积表现为整个事物的综合水平。乘法合成强调各指标间的一致性,各指标对综合评价有着同等重要的利害关系,因而在乘法合成中,一般不作加权处理。乘法合成对指标评价值的数据要求较高,不能出现零值和负值。另外,在计算上也较加权线性和法复杂,在推广普及上不如后者。

(3)加乘混合法

将上面两种方法综合到一起,就得到加乘混合法,即:

img26

加乘混合法还可将评价值指标分成几类,如先对类内各指标作乘法处理,然后再将各类的积作加法处理;当然还可以先对类内指标作加法合成,再对各类的和作乘法合成。一般而言,类内指标相关关系较紧密,而类间指标相关关系则不太紧密,所以一般应先作类内相乘,再作类间加法合成。加乘混合法兼有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适用范围更广。

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评价模型_资源富集区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评价模型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国内外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按大类可分为基于常规数学方法的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等。

这里遵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研究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模型。模型重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评价的思路和步骤可概括如下:

第一步,选择评价指标,按子系统分类建立指标体系;

第二步,收集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三步,按所选择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子系统发展水平、发展持续性、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

第四步,在子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综合发展、发展的持续性及协调性作出评价(分别用“综合发展水平值”、“发展持续度”和“状态协调度”度量);

最后,综合上述结果做出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水平的评价结论。

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已有讨论,在此不赘述。最后三个步骤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1.SDS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

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其评价过程可分成两个步骤,首先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对子系统进行综合。

在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时,考虑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常与指标权重的确定、合并规则的选取密切相关,因而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各子系统指标数目均较多,这时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对SDS进行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中首先采用主分量分析法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1)主分量分析法

主分量分析法既是一种权重确定方法,又是一种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主分量分析法有以下优点:一是可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二是可减少指标选择的工作量;三是可以舍弃一部分分量,只取前面方差较大的几个分量来代表原变量,从而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用主分量分析法作综合评价时,由于选取的原则是累积概率≥85%,不至于因为节省了工作量却把关键指标漏掉而影响评价结果。

(2)对子系统进行综合

在已求得的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基础上,如已知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可考虑对这几个子系统进一步加权,得出SDS的发展总水平值。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而言,各子系统分属不同类别,彼此间指标值相关程度小,对它们的权重确定属于估价权重的确定范围,即从被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权重。因此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再进行加权比较合适。在具体分析柴达木地区时,主要应用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计算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

2.SDS系统持续性评价

首先考虑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横向比较评价问题。因为系统持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排序,所以对子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可采用距离函数作为评价函数形式[2]

对于第i个子系统,设其指标原始数据(或者用子系统发展综合水平值)为:

img27

这里m表示SDS系统的子系统个数,ni表示第i个子系统的指标个数。把Xi对应ni维空间中,则对Xi的观察值或收集到的现状值,对应ni维空间中的“空间现状点坐标”xi为:(img28img29),设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值或理想值(也可以是比较分析多区域中的最优者)对应空间中的“目标点坐标”为img30

评价模型的核心是求取“现状点”xi与“目标点”img31的差异即空间中两坐标点间的距离img32

并可以通过变换使img33,则第i个子系统的发展持续性指标Si就可以用img34或为其函数如:

img35

对于第二类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即纵向比较评价问题,可以考虑用子系统的发展速率(如不递减)作为子系统本身发展的持续性评价标准,如衡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亦可用SDS的综合发展增长速度作为整体持续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整个SDS的系统持续性发展做出评价。

通过确定不同的等级标准可进一步考察系统持续性程度,如强持续性、一般持续性、弱持续性、非持续性等。如果对任意两个不同时刻t1,t2且t2>t1,有img36保持不递减,则表明系统一直处于持续性发展的轨迹上。

3.SDS系统协调性评价

在评价中,SDS的协调性首先是指系统中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间具有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以及由于这些关联关系使系统呈现出的协调结构和状态;其次,这种关联关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协调关系。“协调”一词本身就具有协同、调节之意。系统中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总是存在着种种矛盾,种种不协调现象,只有不断地进行调节,才能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使系统整体及各个子系统都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效应。SDS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充分利用和促进子系统间的积极关系,实现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达到人口适度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状况良好的一种稳定状态。

评价一个系统的状态是否处于协调,可以借助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描述论域中某一元素x隶属于模糊集A的程度)。隶属度是[0,1]闭区间上的实数,隶属度变化规律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反映。基于此,可以建立状态协调度函数,以表示在给定数值下系统对协调这一模糊概念的符合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img37

式中U表示状态协调度,x为实际值,x′为协调值,s2为方差。一般来说,x′就是某一系统与其他系统相适应的数值,可以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来确定,定量研究通常借助于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来进行。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实际值越接近于协调值,状态协调度U越大,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实际值与协调值离差越大,状态协调度U越小,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实际值等于协调值时,状态协调度U为1,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实际值与协调值离差趋于无穷大时,状态协调度U趋于0,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所以,U能够反映实际值与协调值接近的程度即协调发展程度,通过它可以方便、直观地评价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

SDS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五个子系统组成,所以计算的状态协调度不是一个,而是若干个。既有描述某一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的状态协调度,又有各子系统间的状态协调度。为了说明方便,在此设人口子系统为X1、社会子系统为X2、经济子系统为X3、资源子系统为X4,环境子系统为X5,则SDS=[X1,X2,X3,X4,X5],并设下面的变量坐标i,j,k,m,n均等于1,2,3,4,5,且同时相等。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保持持续性和协调性统一的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在SDS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持续性评价和协调性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就不难做出SDS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或趋势评价。如采用加权平均则有:

img38

其中,β1+β2+β3=1。

技术创新机制_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3.2.3 技术创新机制

创新(Innovation)一词来源于1912年熊彼特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他首次提出的创新概念是指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得潜在的利润。他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富有创新品格的人,其主要职责在于推动并实施创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其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它是指各种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都与技术有关。新技术则是熊彼特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市场上实现了的创新)和工艺创新(生产中采用了的创新),旨在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成功。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能否成为技术创新,取决于发明能否投入生产,投入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孙伟和黄鲁成(2003)(17)认为,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优势,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制是来源于国际分工、资源和核心能力互补、产业集群分层竞争以及价值链取向的必然要求。朱明礼(2006)(18)基于企业行为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困境,详细论证了集群内模仿企业利用集群技术扩散的特点,往往容易取得比创新企业更快的增长率。技术创新是工业园区发展的灵魂。工业园区的技术创新是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与开发的结果,同时将成果应用于园区内外,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它包括自主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新的产品、通过引进吸收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式,获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如图3-8所示。

img12

图3-8 工业园区技术创新过程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总是行为主体在一定机制的支配下展开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同样需要相应的机制来推进和加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机制因素,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机制。从技术创新主体进行分析,目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主要存在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主要有企业家创新机制、企业员工的创新机制两种主要机制;外在机制主要有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市场竞争压力推动和政府政策激励四种主要机制。

首先,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因素,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是企业家创新机制。从追求利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目的同样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部位于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都将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或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最终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最终产品市场需求,使产业集群内企业能实现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回报,企业将尽可能地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得企业处于产业集群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环节的价值增值收益,同时维持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家领导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19)。他们追求中长期利润而不是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二是企业员工的创新机制。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现者和执行者,他们对企业内部实际生产状况和过程最熟悉,通过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他们知道本企业哪里的生产效率较低、哪里的技术和工艺不合理、哪里的生产工具和设备需要改进等等。作为在企业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他们的技术创新愿望、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努力将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相融合的想法,都是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机制。同样,企业基层员工的创新机制和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是产品制造、生产工艺和产品销售的直接执行者。他们能得到现实的产品、技术和工艺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能帮助各级人员了解和把握现行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提供最基本的创新信息和灵感,帮助技术人员创新出较高的技术创新成果。

其次,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在机制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机制因素,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条件,通过诱导、刺激、驱动等方式,最终转化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作用。一是以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市场需求分为集群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主要包括产品的零配件、半成品等许多中间环节产品。由于产业集群内聚集有大量的生产相同产品或提供相同工艺的企业进行竞争,集群内部优胜劣汰,整个产业价值链是一种动态组合,一旦上游企业没有进行技术创新,不能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则下游企业将另外选择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上游企业,这样,上下游之间进行动态选择和组合,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而产业集群的外部需求主要是最终产品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同样将要求和迫使产业集群内整个价值链上的企业或配套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是拉动、牵引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机制。二是竞争压力推动的技术创新。魏江、叶波(2002)(21)认为,在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两种联系。纵向关系实际是处于同一区域上下游企业所组成的一条价值链,在这条价值链上各企业由于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学习——“干中学”和“用中学”,产生集群效应,技术、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传递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横向上,相关企业由于竞争机制产生挤压效应。所谓挤压效应,是指一部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由于同处一个地域会给其他相关企业带来竞争压力,而这些企业会通过各种合法的渠道去了解、模仿新技术成果,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以应付由此而带来的竞争压力。因此,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会层出不穷。三是政府政策激励技术创新。政府在制定产业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时,在制定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政策时,在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纲要时,通过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法律体系以及行为体系,来影响产业集群内各个层次的技术创新。政府或者通过税收减免、低息或贴息贷款、技术创新补贴、设立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手段让利于企业,激励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看到潜在盈利机会的同时,在政策引导下,按政府意图进行技术创新;政府或者通过惩罚性价格规定,定期公布淘汰产品目录和惩罚性税收(高税率、高利息)稽征等手段,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淘汰落后的产品、工艺、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等。

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在集群内具有示范效应,出于对创新利润的追求,使企业纷纷渴望分享技术创新获得的超额利润,从而形成巨大的模仿高潮,加速技术的扩散和二次创新,产业集群恰好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这样一个供给过程和扩散系统平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扩散系统中的各要素、各层次、各子系统以及扩散系统和扩散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必要条件。

首先,技术创新扩散内在机制。一是技术扩散的机制直接来源于市场。无论是传统产业集群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技术创新扩散机制都源于市场利润。我国传统产业集群中,多数是由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式的微型企业集聚而成,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当其中某一个小企业接到一笔超过其生产能力的产品订单时,为了能如期交货,它必须与其他同类企业分享订单,合作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订单合同上往往包含了对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该产品的最新技术要求,因此,在企业合作生产的同时,反映市场动向的新技术逐步在企业间扩散开来,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生产技术的进步(22)。二是产业集群内人才流动促进技术创新扩散。产业集群内信息和人才的大量集聚和流动,不但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得以扩散,而且也促进其他企业的进一步技术创新。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企业来不及也认为没有必要对新技术进行正规编码,因此,技术人员成为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和传播者,掌握创新技术的人才流动带动技术扩散进行。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人才市场,使人才信息在集群内广泛传播,集群内企业间因技术创新需要而互相“挖”人才的现象频繁,人才流动随意性大,技术随人才流动而扩散的现象普遍,促进了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快速扩散。三是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活力有利于技术创新扩散。在市场变化快、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的灵活性成为竞争的关键,“快鱼吃慢鱼”代替“大鱼吃小鱼”成为竞争的法则。在不确定的环境和柔性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集群内具有网络协作关系的众多企业具有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及风险分散的优势,往往比大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所具有的创新活力,使企业在采用技术创新时,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面对上下游协作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改进、简化或二次创新,以提高企业对创新技术的适应性和相容技术创新扩散外在机制。

其次,技术创新扩散外在机制。一是专业市场和中介机构促进技术创新扩散。产业集群内往往有专业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相配套,发达的专业市场与中介机构能加速技术创新扩散。专业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场所,而且成为技术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之间的桥梁。专业市场降低风险和协调成本,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相容性,提高使用新技术的成功率。专业市场巨大的商品流和人流,会产生大量的技术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使之成为专业性产业技术和其他各种信息交流的中心(23),形成技术创新的扩散场,促进技术创新的进一步扩散。二是产业集群内形成的各种网络有利于技术创新扩散。集群内拥有完善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由于占知识比重大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只能在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人之间及相同社会背景的环境中频繁地进行非正式交流,而集群内社会网络的形成正好给他们进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平台,所以集群内技术创新的结果会迅速扩散。三是政府政策促进技术创新扩散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行为能够健康有效地进行需要一个“宽松”、“舒适”的政策环境。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消除有碍于技术扩散的政策障碍,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特别是一些形成集群的产业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制定政策鼓励企业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技术创新的扩散。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规划和引导,建立产业集群技术服务系统等方式,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和范围。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确定_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6.5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本论文的指标体系将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外部投资和机会共七个方面进行构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的过程中,模型中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指标:

(1)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由于产业中就业人口的比重反映出该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工业园区从业人口数量的百分比,如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说明该产业的从业人数较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较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产业的兴衰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一个在工业园区应该受关注的产业。

(2)产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产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业园区的劳动力的平均成本的高低,如果某个产业的产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较低,则该产业在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某个产业的产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较高,则该产业在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中则不具备优势,甚至具备一定的劣势。

(3)从事R&D人员占年末从业人数比例:从事R&D人员占年末从业人数比例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工业园区高级生产要素的状况,也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工业园区的产业主要为工业,需要大量的从事R&D人员,只有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才能使更多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真正转化为科技成果。因此从事R&D人员占年末从业人数比例较高,则该工业园区的高级技术人才充足,有利于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4)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生活费用:我们以不同的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的生活费用作为一个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竞争力研究中,我们不仅关注在某个特定的工业园区内对集聚产业的选择,我们同时关注不同的工业园区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不同的工业园区的生活费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产业中企业的决策,若生活成本低,人们愿意选择这样的城市生活,则有利于促使众多企业的集聚。

(5)获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总数:获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总数反映出工业园区高级生产要素的状况,如果工业园区的称职的高级管理人员较多,则企业的管理具有先进性,可以满足日益飞速变化的市场的需求。同时,称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大量存在,可以满足非正式文化的交流,通过他们之间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形成促进产业集群产生的区域文化。

(6)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的大学数量与某产业主要集聚地区大学数量之比: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的大学数量较多,不仅可以为工业园区的企业每年提供较多的大学毕业生,从而使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结构提升,有利于提升整个工业园区的竞争力;而且在众多的大学中,科研人员的数量较多,通过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有利于创新出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多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2)需求条件

(1)产业年收入:产业年收入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年收入的大小决定了该产业需求条件的大小,产业年收入越大,该产业中所能容纳的企业越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整个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激烈,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

(2)产业年收入增长率:产业年收入增长率反映出某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如果某个产业的年收入增长率较高,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较快,则整个产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这样的产业也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值得我们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重点关注。

(3)工业园区中某产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工业园区中某产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反映出工业园区中产业的竞争力的大小,如果该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小,那么该工业园区在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如果该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大,则说明工业园区在该产业上具备竞争优势。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1)金融支持力度:为了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必须关注工业园区中融资与贷款获得的难易程度,因此,金融支持力度是考虑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一个重要指标。

(2)不同产业在创业中心的在孵企业数:孵化器(创业中心)是工业园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上市商品”,把发明构想变为现实,把创业宏图变为实际企业的地方,是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创业中心决定着园区的未来发展,没有大量的高新企业的孵化,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是很难保证的,没有创新能力的工业园区无法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3)工业园区内上、下游产业的关联程度:产业集群内的产业关联程度和企业之间紧密的联系性是决定集群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性因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对集聚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上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上游产品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增强下游产品的竞争优势。相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的接近使得每个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很高,工序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供需之间的反馈更为快速,速度经济性得以实现,能够快速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1)工业园区内某产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园区内某产业的企业数量反映出同业竞争的状况,企业的数量越多,说明企业间的竞争越激烈,而激烈的企业间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竞争优势的获得。

(2)工业园区内某产业的企业数量年增长率:工业园区内某产业的企业数量年增长率反映出该产业受企业关注程度,如果企业的年增长率较高,说明有很多企业愿意参与到此产业中,表明此产业是有吸引力的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产业研发经费占总收入的比例:该指标被经合组织(OECD)用来判断某一产业是否属于工业,按照OECD 1994年确定的标准,研究开发经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大于7.196的产业为工业,而这一标准也被广泛用来判断企业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因而本论文中采用该指标来判断企业战略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4)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中,企业管理效率指标不仅反映出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是否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态势,而且也反映出某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能否取得竞争优势。

5)政府

(1)工业园区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现今社会,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政府的支持,工业园区政府对不同的产业的支持力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政府的支持,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向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产业聚集,产生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2)工业园区所在省、市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工业园区的发展是不能脱离所在的地区的发展而独立发展的,因此,工业园区所在的省、市的产业发展政策与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密切相关。如果工业园区所选择的集聚产业与所在的省、市的产业长期发展战略相吻合,那么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必然能够得到所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反之则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持环境就较差。

(3)国家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国家对产业的支持力度的大小从国家的产业政策方面可以得到体现,但由于定量的指标的取得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国家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将采用定性的指标来反映。

6)外部投资

(1)某产业获得的外国投资数量:某产业获得的外国投资数量的多少,反映出该工业园区中特定的产业的发展现状。获得外国投资数量越多,说明到工业园区来的外国企业越多,则有利于提升工业园区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的入驻,大的跨国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就会日益体现,园区内众多企业与大的跨国公司的协调配合,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条,有利于产业集群的产生。

(2)某产业获得的外国投资的增长率:某产业获得的外国投资的增长率反映国外跨国公司对该工业园区中特定产业的发展潜力的评估。如果跨国公司认为该产业在工业园区内具有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工业园区获得的外国投资的增长率就会比较高,这样有利于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

(3)某产业获得的国内直接投资数量: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要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入驻,大量优秀的国内企业的入驻同样重要。工业园区中大量优秀的国内企业的存在对于产业链条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国内企业间的配套产品的生产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不存在沟通问题,因此更加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

(4)某产业获得的国内直接投资数量的增长率:工业园区中国内大型企业的数量增长始终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将有利于工业园区形成产业规模,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工业园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7)机会

由于机会涉及的因素较多,主要指发展机会,是一个定性指标,为了便于分析和处理,将采用德尔菲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6-1所示。

表6-1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指标体系

img28

评价方法的计算与步骤_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6.6.2 评价方法的计算与步骤

1)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为:

假设某经济问题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涉及P个观测指标,这P个指标构成的随机向量为x=(x1+x2+…+xpT,所以观测样本矩阵为:

img29

其中,xi=(x1i,x2i,…,xniT,i=1,2,…,p。

用数据矩阵X的P个向量x1,x2,…,xp作线性组合为:

F=a1 F 1+a 2 F 2+…+am Fm

上述方程要求:

(1)Fi与Fj不相关(i≠j,i,j=1,2,…,p);

(2)F1是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系数满足上述方程)中方差最大的,F2是与F1不相关的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依此类推,Fp是与F1,F2,…,Fp-1都不相关的x1,…,xp的一切方差中最大的。

2)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对给定n个样本、P个观测变量的样本数据,而样本(Xij)(i=1,2,…,n;j=1,2,…,p)由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增加了样本内部的错综复杂关系,因此对于样本可寻找m个公共因子(主成分)F1,F2,…,Fm(m<p)来分别综合存在于各观测变量中的各类信息(30)

对于第h个样本公共因子(主成分)Fi由观测变量xhj表示的线性组合为:

img30

式(6-1)称为因子得分函数,由它来计算每个样本的因子得分。

方差贡献率

img31

式中λi为样本数据矩阵X的第i个公共因子的特征根。

设A为方差贡献率累加之和,当

img32

可根据前m个公共因子计算样本得分。因此每个样本在m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为:

img33

在本文中有k个一级指标,将式(6-4)扩展后得一级指标Sk的计算公式:

img34

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步骤

层次分析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学化,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的工作量。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专家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31)(32)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或决策时,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系统分解为由各个要素组成的部分,按要素的属性形成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的要素作为准则C对下一层次某要素起支配作用,并受上一层次要素的支配。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针对准则C,由专家对同一层次的ui和uj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反复比较后,按1~9的标度赋值。由此对于准则C,n个被比较要素构成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img35

式中:aij是要素ui与要素uj相比的重要标度,对判断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

 (3)由判断矩阵A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总目标的总权重,并对方案排序。

【注释】

(1)薛谰.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中国科技论坛,1995,6:33-34.

(2)国家体改委.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7.

(3)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产业结构主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狄昂照.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5.

(9)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政策与管理,2001,11.

(10)任若恩.对国际竞争力指标——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生产力研究,2003,1.

(11)任若恩.国际比较及其方法论浅析.中国软科学,2001,1.

(12)任若恩.善用CMS方法——我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1998,6.

(1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4)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3,3.

(15)金碚.加入WTO后的中国产业组织与国际竞争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16)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17)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郭克莎.中国工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主要途径.开放时代,2001,6.

(19)郭克莎.我国工业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1.

(20)郭克莎.加入WTO后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3,2.

(21)柴小青.兵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5.

(22)Porter,M.F..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3)Wayne R.Cartwright.Multiple Linked“Diamonds”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Dependent Industries: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 1993,33(2):55-70.

(24)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 1993,33(2):7-15.

(25)Rugman,Alan M,D’Cruz,Joseph R.The“Double Diamond”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nadian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 1993,33(2):17-39.

(26)H.Chang,Moon,Alan M.Rugman,Alain Verbeke.A..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135-150.

(27)Daly,Donald J.Porter’s Diamond and Exchange Rate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 1993,33(2):119-134.

(28)Grant,R.M..Porter’s Competitive of nations:An assessment[J].1994.

(29)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0)王建成.企业信贷能力的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工程,2002,3.

(31)汪应洛.系统工程.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0-140.

(32)孙东川,林福永.系统工程引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6-218.

国外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启示_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

二、国外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启示

(一)国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

国外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形式是多样化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代表的三种模式。

1.美国:控制权分享或保留剩余控制权的模式

美国家族企业是比较成熟的家族企业组织形态,其代际传承具有典型性:

(1)从传承的阶段来说,主要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在初创期乃至第二、三代中,大多数家族企业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控制于家族成员内部,因此权力传接的主体便是家族企业的创立者及与其血缘关系极为密切的家族成员,由此而产生了以控制企业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关系;二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进入其生命周期的中后阶段时,大多数美国家族是通过控股形式成为企业第一大股东从而拥有控制权,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则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非家族成员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权力传承的主体范围开始突破原有家族的界限而有了新的含义,经营管理权传接的授予方仍然是创业家族内部成员,而承接方除了家族成员外更多地表现为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非家族成员群体。虽然美国家族企业由于其发展历程普遍较长,从创业者到目前掌门人之间往往跨越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对其权力传接模式进行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具体发展阶段,无法一概而论。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美国家族企业的核心所有权与控制权仍然掌握在创业家族手中,但许多企业的核心经营管理权已经在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发生了转移。

(2)从传承的方式来说,主要是两种:第一,针对所有权、控制权而言的权力传接方式,主要体现为:在家族企业创业阶段,该家族的主要代表(或包括其合作伙伴)共同控制企业,共同行使经营管理权;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较为雄厚时,该家族采用购买股权的方式获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之后所有权与控制权便在家族内部进行代际传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所有权在家族内部是呈现一种由集中向分散过渡的变化形式。而在具体的权力转移过程中,往往出现由于家族内部利益矛盾而产生的“核心控制权向继承人转移,而所有权在家族内部分散”的现象。第二,针对经营管理权而言的权力传接方式,由于其主体的非单一性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当权力继承方为家族成员时,权力的转移方式一般表现为上代领导人退出经营管理层而出任董事长等职,同时继承人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核心领导者;当权力承接方为非家族成员时,权力的转移过程往往要更为漫长且影响因素较多。一般来说,除非出现家族外部力量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掌握企业核心所有权从而使企业领导者“从天而降”,否则相当一部分美国家族企业在其排除家族成员成为经营管理权的继承人之后,都会优先考虑企业内的资深员工成为权力承接者。

(3)从传承的特点来说,美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其兴衰成败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总的来说,目前美国的家族企业存在三种形态,经历了几代人的权力传承之后,在这三种形态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揭示的美国家族企业权力传接的主要特点。这三种形态分别是:家族控股的企业,即家族凭借所持有的股权数量通过董事会席位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家族成员不一定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家族成员所拥有该企业股权的总和,足以占据第一大股东地位。美国近39%的上市公司以及近38%的合伙企业和私营公司属于这种家族控股的企业;家族经营管理的企业,核心是有两名以上的家族成员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前提是家族控股,实际上是家族控股并直接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族传承经营管理权的企业,核心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由家族成员继承,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前提是家族控股并由家族成员经营管理。美国近21%的上市公司以及21%的合伙企业和私营公司、35%的个人独资企业都属于这个层次的家族企业。

由表9-1可以看出,美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主导模式是控制权分享或保留剩余控制权,也即是说美国家族企业主要的权力传承方式为:企业主要所有权、控制权在家族内部传递,同时一部分股权在家族外部稀释分散;而在经营管理权的传接问题上,美国家族企业呈现出家族继承人直接继承权力与非家族成员承接权力两种形式并存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的特征。应该说,一方面以真正引入职业经理人为明显特征的家族企业专业化管理在美国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模式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家族内部的权力代际传承仍然大量存在。因此目前美国家族企业权力传承的模式便呈现出了“内(家族力量)外(非家族力量)平衡”的特点。这里的内外部力量对比状况既是权力传接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权力传接最终实现时的具体特征。而“平衡”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存在差异,而是相对来说不存在明显的强弱之分。在这里它既包含了同一家族企业内部的情况,也包含了整个社会中不同家族企业分别采用两大类模式之一的情况。

表9-1 美国家族企业与华人家族企业比较分析

img20

资料来源:Wendenbaum,1996,经过整理。

2.日本:子承父业模式和内部提升模式相结合

日本的家族企业比较早地突破了狭隘的家族观,接受了西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观念,在企业中广泛接纳了非家族成员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家族企业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家族企业的家族股权比例日趋缩小。在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上,日本人注重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宗接代,而是作为生活共同体和经营体的家的长盛久兴。日本的家以家业为中心、以家名为象征,家的延续不局限于血缘的延续,更注重的是家业的延续。概括起来,日本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

(1)长子继承制。日本以前也是实行诸子均分,在幕府时代初期,由于诸子分户析产对祖传家产的一再分割,不仅使许多武士变得贫困不堪,也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正是在人们认识分割家产是“末代之乱逆,子孙不和之基”的危害后才废除诸子分割继承,实行严格的长子继承制的。日本家产继承普遍实行长子继承而非诸子均分,不能分得家产的非长子成年以后必须离开家庭外出谋生,拜师学艺。为维护家产并达到增殖,许多大财阀都千方百计防止家产分割,实行严格的长子继承制。

(2)超血缘继承。日本家族企业对家业的情感远远超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只要有利于家业的延续,日本家族企业宁可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而过继和招婿入赘是其主要形式。在日本,家庭将继承权给养子而不是亲生儿子的比例高达25%~34%。这种家族文化也自然地延伸到家族企业继承人选择,不拘泥于是否具有血缘关系的做法形成一种优选制度。

(3)家名的延续。日本家族的延续,居主导地位的不是血缘、血脉的延续,而是家名,即家族名义的延续。如丰田公司虽已不由丰田家族控制,但丰田的家名仍享誉世界。在这种家文化观念支配下,日本家族企业的业主及家族成员对将企业交给有能力的外人也能够接受。

(4)家长的非终身制和家长权限的限制。日本的家长是绝对权威主义的,但家长在自己年迈后感到力不从心时会将家长的位置让给自己的长子甚至是家族之外的人,自己“隐居”。隐居制有利于后辈的成长,有利于家业和家族的兴旺。日本的家长不仅有隐居的行事方式,而且不合格的家长还可能被族人罢免。在日本,家长单独继承家产,对家的成员有支配权,但是家长权限存在的前提是实现家的发展,如果家长背离了这个目标,就要受到家族成员的惩罚,甚至要求家长放弃家长权。家长隐居或被罢免的传统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能够保证接班人适时、有效地接班,保证家族企业的高效运转。

3.欧洲:以内为主的模式

在欧洲,家族企业是一种普遍的企业模式,影响十分广泛,地位非常突出,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欧洲目前有20个财产超过10亿美元的历史悠久的家族。这些家族的财产至少由三代人创造,继承人是本族人,在企业既是股东又是经理。在英国最大的116家企业中29%是家族企业,法国最大的200家企业有50%是家族企业,联邦德国最大的150家企业中48%为家族企业。如果按家族所拥有股份超过企业全部股份51%的指标计算家族企业,联邦德国最大的72家企业中有49家家族企业,法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30家为家族企业。总的来说,欧洲家族企业权力传接的模式呈现“内(家族力量)强外(非家族力量)弱”的特点。尽管与美国类似,欧洲一些家族企业也经历了从家族紧密控制企业到放松控制权向公众公司转化的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欧洲许多家族企业中家族对企业的控制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据对法国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这个有家族控制传统的国家有2/3的大公司部分或全部为家族所有,其中约有1/4是由某一家族成员或几个家族成员直接管理公司。由此不难看出,所有权乃至经营管理权的传接过程中,家族力量仍然占据相对主导的地位。

(二)重要启示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家族企业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1.必须立足于家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选择代际传承的模式

美国、日本和欧洲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实践证明,家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权力传承的方式。不看到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阶段上存在的差异,或者脱离具体的发展阶段,我们是很难客观地对于家族企业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的。与美国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家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只能算前期,如表9-2所示。

表9-2 中国家族企业代次分布

img21

表9-2说明的是企业主的代次分布。由于中国家族企业首次注册时间集中于1993~2000年间,距今不到15年时间,因此中国家族企业的接班过程只是处于开始阶段,绝大部分的家族企业主均为企业创始人本人。美国最早的家族企业创立于1820年,6.6%的家族企业发展已经超过1个世纪,因此美国家族企业代次分布为:创办人本人26.9%、第二代42.5%、第三代22.8%、第四代4.8%、第五代1.2%和第六代及以上0.7%。

因此,立足于家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选择代际传承的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在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前期、中期甚至中后期,权力代际传承都是一个主要的权力传接模式。而家族企业完全由非家族成员控制的情况一般都出现在家族企业迈入成熟期之后,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在家族成员控制中已进入衰退期甚至死亡期,并以此为转折点进入由非家族成员控制的新阶段。

2.必须充分注意制度和文化在代际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我国的很多家族企业仍是建立在个人感情上。信赖机制源于家族成员间的血缘亲缘纽带,实行更多的是“人治”,缺乏一套制度化的体系,将继承人问题通过一套“继承人计划”和“领导人培养计划”实现接班人的产生、培养和更替。与此同时,强调“家”的作用,推崇家长制。首先,“家”在企业初创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家天下”的传统背景下,“家”对于家族成员的聚集力和吸引力将继续存在下去。但过于讲究“家”,就会只关注“小家”,不顾“大家”,排拒外人,而这对于一个稳步发展的现代企业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为此,在企业文化的创建上应向日本的家族企业学习,应创造一个相对开放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感受到家族的荣耀,又令家族外部的职员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培养和重视,并最终带给社会更大的财富。只有从制度和文化着手,中国的家族企业才能真正摆脱血缘的禁锢,重新认识家族企业的“家族性”,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3.必须坚持在物质激励之外营造企业家族主义的浓厚氛围

目前中国家族企业存在两权完全分离的个案,但一旦职业经理人拥有了对家族企业主要的控制权,不排除其发生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营造企业家族主义的氛围,能够将“家”的概念扩展至整个企业,从而将非家族成员成功纳入“以企业为家”的理念中。

4.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路径

通过美、日和欧洲国家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如家族企业接班人选范围不断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各国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和日本虽属于同源文化的两个国度,但日本人的“家”不同于中国的“家”概念,即生理基础上的家,而比较像是家庭成员共同使用的家庭财产的信托机构,日本的这种家观念大大拓展接班人选择的范围。此外,接班人选择还面临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特点。目前国外一些家族企业财产继承人对父辈的“家当”熟视无睹,这些新生代们热衷于开创自己的事业。比如福特公司的阿尔弗雷德·布鲁斯·福特与他人合办一家网络公司。网络新创公司正悄悄改变传统的企业接班模式,这些年轻的创业者甚至转而聘请自己的父母。

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化程度很低。同时,受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强调血缘与继承家业的关系。“子承父业”是个自然的选择,子承父业的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制度仍有其合理性。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家族企业在完成了创业时期以后,在不到两辈人的时间里或在企业尚未成长到中型规模之前,应从“企业的主持人”转变为“企业的受益人”。德鲁克的说法代表一种趋势,却并不是一种必然。即使已经有两三百年历史的美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仍是其接班人选择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美国小型家族企业传承大都是简单的“子承父业”,而大中型家族企业的换代则主要采取以原来企业家直系亲属为核心的高层管理集体接班,虽然这些企业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的家族企业,但它们仍通过内部人接班来完成代际传承。

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分析_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六、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分析

(一)旅游地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也可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它是旅游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但由于研究者研究角度的不同,定义也就不同。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发展至当代约有五种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定义。不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考虑,旅游环境容量都是一个概念体系,包括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

旅游环境基本容量又大体可分为:

(1)旅游资源环境容量 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2)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在保障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不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在一定时期和区域范围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旅游活动容纳量。

(4)旅游地社会容量 由旅游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社会开放程度等地域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在心理上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5)游人心理容量 旅游者在某一旅游地从事旅游活动期间,在不降低旅游活动质量、保持最佳游兴状态的条件下,在心理上所能承受的该地区最大旅游活动量。

非基本容量概念是在基本旅游容量基础上导出的一些极端状况下和一些特定条件下的旅游容量概念。包括:

(1)现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前者是当前已经存在的旅游容量,后者是在未来某一时间可能达到的旅游容量,一般指规划旅游容量。通常期望容量要比现有容量大,如通过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改善旅游接待条件,改善生态系统,增加人工排污设施,采用污水处理、污物外运等措施,可使旅游地域增加旅游容量。但并不都是规划旅游容量大于现有旅游容量,当一个已成熟的旅游区需要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时,反而要减少旅游容量。

(2)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旅游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景点容量指游人活动的基本单元———景点的容纳能力,景区容量指景区内各景点的容量与景点间道路容量之和,旅游地容量指各旅游景区容量与景区间道路容量的总和,以此类推,可得区域旅游容量。

(二)旅游地环境容量的控制

由于旅游饱和与超载常常导致严重的环境后果,对旅游业本身也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而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问题就成为旅游管理和规划中的重点。通常,人们通过在旅游管理和规划中对旅游地实施环境容量控制来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问题。主要措施有:

1.适量减低旅游需求

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可适量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游客流量在旅游地域饱和点之内。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一般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的旅游者陈述已经发生过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环境后果,并预测当年旺季可能出现的旅游流量和超载情况,从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行为和时间。

2.提高旅游供给能力

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这一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

旅游区超载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对应有不同的空间分流措施。第一种情况是,旅游区内的部分景区超载,而其他景区并未达到饱和,这些景区的剩余容量完全可以满足超载景区的超载部分旅游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内部分流的办法。第二种情况是,景区内部空间分流之后仍然超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区容量仍有扩大的潜力,则应尽快予以扩建。如果旅游地已无扩建潜力或扩建后仍不能避免超载,则必须采取外部空间分流措施,主要是通过开发建设新的旅游区来解决。

(三)旅游地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

1.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依据———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在于应有一个基本的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通常以人或者人群为单位,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如轿车、船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这是旅游环境容量测量的基点,也称为单位规模指标。以海浴为例,基本空间标准多以平均每位海浴者所占用的海滩面积来表示。

(1)基本空间标准计量指标 对于不同的旅游容量而言,表示基本空间标准的计量指标也不相同。对旅游资源容量的计量,通常用人均占有面积数(平方米/人)表示;在测量设施容量时,多用设施比率(设施量宜住游人数);在测量生态容量时,一般采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物的数量(污物量与净化规模)。

(2)有关基本空间标准数据的获得 基本空间标准数据的获得,大多是长期经验积累和专项研究的结果。在旅游规划中,基本空间标准是规划时直接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旅游资源容量、旅游心理容量和旅游设施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初始阶段需要对旅游者进行直接的调查,如搜集不同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与否和满意程度的反映,即可得出这一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然后将调查资料运用到同类型旅游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具体调查方法可视环境与具体条件而定,有问卷调查、统计法、比较分析以及航空摄影分析等方法。

对于一个旅游场所而言,它所要接纳的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类型,是决定其基本空间标准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空间标准,室内标准与室外标准不同,自然风景区与人文名胜地的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旅游活动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差异可以很大。此外,影响基本空间标准的因素还有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和旅游客源结构、居民生活方式等。我国经过多年实践得到一些具体数据,如我国古典园林游览基本空间标准以每人10m2左右为宜;商业型旅游胜地的观赏点人均占有面积应该达到8m2;风景旅游城市中的自然风景公园应该达到每人60m2

(3)基本空间标准的测定 在测定旅游容量的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旅游容量有不同的量度方式。有的量取极限(最大)容纳能力,有的则量取合理容量。每个旅游基本容量的原有涵义,都是指旅游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但在实际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则主要寻求旅游合理容量,而对于经济发展容量一般只关心设施容量。至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则应与感知容量值一起考虑。容量计算中所取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某一时点可容能力(时点容量),如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季容量、年容量等。

2.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测定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旅游者的心理容量一般要比旅游资源极限容量低得多。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个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环绕在身体周围的空间有一定要求,任何外人进入该空间都会使人感到受侵犯、压抑、拥挤,导致情绪不快、不安,这种空间称之为个人空间。个人空间的大小受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团体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活动的性质对个人空间值影响最大,通过对参与不同活动的旅游者进行环境基本要求比较,即可看出这种影响(见表3-1)。个人空间值就是规划和管理中所用的基本空间标准。旅游资源合理容量的观念也主要是考虑旅游者的满足程度,即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被视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事实上与旅游心理容量(旅游感知容量)为同一个数值。

表3-1 旅游者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img9

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的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满足的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

3.旅游生态容量的测定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主要指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区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并非所有类型的旅游地皆存在生态容量问题。人造的大规模旅游吸引物或文物古迹,本身并无自然生态成分,因此没有生态容量的问题,只有那些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才存在一个容纳旅游活动的生态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或者在很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自行调节,有可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或原貌。

旅游生态容量的确定是立足于维持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质量。维持旅游地的自然生态质量,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自然环境能够承受因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消极影响,即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能很快消除这些消极影响。例如,在旅游旺季时,自然风景区的植物遭受旅游者的直接践踏,但最迟这些植物能在下一个旅游旺季到来时恢复到原有的生长状况。第二,自然环境对于旅游者所产出的污染物能够完全吸收与净化。

某些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在一定时间内,每个旅游者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

对生态容量进行测定,一般应以旅游区为基本空间单元。有些旅游活动直接导致的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管理措施而予以控制、限制或者基本可以杜绝,如践踏、采摘、折损等,在生态容量测定中一般不予考虑,而只考虑对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因此,一个旅游区生态容量的测定因子主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物总量。

显然,生态容量的测定,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位游客一天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量和自然环境净化与吸收各种污染物的数量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会随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区所处的区域自然环境而大有差别。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_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

4.2.1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公私合作伙伴,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治理创新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特别是经济发展、技术转移和城市治理领域,伙伴关系已经成为越来越流行的词汇。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发现,它们各自的资源有限,与此同时它们的需求和机会却在不断增长,这使得它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它们也发现,互相支持和与其他部门的主体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十分有用的。在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其他主体的参与和帮助,不管是公共或是私人部门,仅靠独自的力量维持系统运转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直接引发了对公私伙伴关系需求的不断上升。如今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级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区域治理特别是大都市治理领域也同样有着一席之地。

1)公私伙伴关系的内涵

虽然公私伙伴关系在实践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学术界,对该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合作伙伴关系是指多个部门(如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中两个或更多组织间有意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聚集了资源,以确认并进而寻求一种解决共同问题的联合途径。[16]有的学者从组织学的角度,认为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组织实体中任何一方都在无法独立完成相关事务时采取的联合行动,以及为发起联合行动而做出的所需组织资源的相互承诺。欧洲城市治理中,更加宽泛地称为“伙伴制”,就是指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由一个特定的城市政府部门与其他人结盟来推行一项政策的过程,这种联盟可能只是一种临时性特别安排,或者是由若干人参与的一种长期战略。[17]可见,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就会对合作伙伴关系得出不同的解释。

虽然学者们对城市公私合作伙伴治理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8]首先,从广义上,就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城市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任何制度安排,如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等制度;其次,它是指一些复杂的、多方参与并被民营化了的基础设施项目;再次,它指的是企业、社会上层人物和地方政府官员为改善城市状况而进行的一种正式合作。也就是说,对城市公共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三者关系的重塑与再造,通过打破传统的公私边界,提供跨边界公共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城市整体管理能力。

按照萨瓦斯的观点,公私伙伴关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涵盖完全公营模式到完全民营模式(如表4.1所示)。[19]

表4.1 公私合作类型具体形式

img40

资料来源:[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4

2)公私伙伴关系的特征与属性

概括而言,公私伙伴关系至少具有5个方面的特征:[20]

(1)伙伴关系显然涉及两个以及更多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公共主体,但合作伙伴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双方的一致行动。在实践中,有些合作伙伴关系属于城市公共部门间伙伴,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种合作伙伴仍然具有公私互动的某些特征,例如,当一个公共参与者,或不受直接的政治控制而具有较高的自治程度(如美国的专区政府),或是更具市场化性质的组织,或本身就是一个准政府,那么这个公共参与者将会在此伙伴关系中更多地发挥类似一个私营组织的功能。

(2)在伙伴关系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当事人,也就是他们都能够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讨价还价,而不需要求助于其他权力部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具有很大的行动自由。而通常由于受多层行政控制和预算约束,城市公共部门很难获得这种具有自治性质的行动自由。所以,合作伙伴中相对独立的权力关系,使得每个参与者都倾向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组织委员会,来具体负责合作伙伴的相关事宜。

(3)在伙伴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持久的,也就是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公私组织间会有很多简单、临时性的事务交易,例如城市政府可以购买或销售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够征收罚金和税收等,但这些关系未能表明他们之间真正的持续性互动关系,即使一个城市政府每年向某个私营机构购买服务而返还税收收入,也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伙伴关系。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连续性关系,其主要标志就是自始至终多个成员之间的谈判与协商。

(4)每个参与者都会为伙伴关系作出贡献,因此为了使伙伴关系成为一种具有诚意的关系,每个参与就必须向伙伴关系让渡一定的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在伙伴关系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向自己伙伴转移一些物质或非物质方面的资源,例如资金、公共土地等物质资源的转移较为明显,而权力、价值观等其他资源转移则不甚明显。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资源转移大多都是来自城市公共部门,而实际上,在当今对政府效率和有效性存在怀疑的时代,私营部门的参与也许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5)一个伙伴关系也意味着对它们行为引发的后果承担特定的共同的责任。在有些公私伙伴关系中,公共部门收到私营组织的建议后仍然控制着政策的决定权,而相反,一个真正的公私伙伴,其自治和协商性决策会产生共同承担的责任,并且要对难于做出决策的一般市民和组织机构负责。

就属性而言,伙伴关系既可以作为治理的组织形式,也可以作为治理的工具。

作为制度方式的伙伴关系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生活的结构和组织方面塑造了个人的行为,并且对个人决策者的决策和特性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尤其适用于多重政府制度决策的情况。伙伴关系理所当然具有重大的制度和结构特性,实际上,各个主体在为了形成集体行动的谈判中,并不依赖于个人的讨价还价,而是倾向于选择建立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制度”)。制度建立之后,其后的讨价还价会变得更加固定,持续的交易将按照一系列的互惠协议规则来进行。除了伙伴关系的规则之外,在参与者之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共同价值和公共政策目标,这些是伙伴关系象征性和实际的构成要素。为了永久维持这一伙伴关系,这些象征性的要素十分重要,甚至在切实的回报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这些要素也能起到维系伙伴关系运转的作用。除了可以被看作是治理的制度方式之外,伙伴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治理的工具,通过这一工具,政府可以影响经济和社会。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它在信息流动中的位置、法律权力、资金、雇员及其以上这些在整个社会中的传播来影响社会。

公私伙伴关系仅仅是政府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用的众多可能的工具中的一种。那么,政府为何选用这一特别的工具而不用其他的,特别在形成和维持这样的组织存在不少困难的情况之下?对于作为政策工具的伙伴关系的合理利用这一问题,不存在单一、简单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列出这一工具的一系列特征,来说明在特定政治形势下为了“解决”特定的政策问题,采用伙伴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3)伙伴关系所带来的效应

如今,在理论层面,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炙手可热的词汇,并且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城市治理领域的伙伴关系或者称之为伙伴制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效应呢?归纳而言,伙伴关系所带来的效应主要有三种,即协同效应,转换和扩大预算。[21]

协同效应指两个或更多的合作者为了共同(或宣称是共同的)目标而一起行动时所获得的增值效益。[22]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和一个非营利组织(如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二者的合资经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合资企业的本质在于将不同资产和势力联合在一起以谋求更多的利益,并形成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既增加了私人持股者的回报,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因此,这里所说的协同效应大于简单的增值,即“2+2>4”。正如黑斯廷斯所言:“结合不同的视角不光是为了实现额外的利益或增值,还为了创造革新的政策和方案。”[23]

转换的观点指的是一个合作者改变另一合作者的世界观、行为和观念的努力。因此,一个公共或非营利机构可以促使私营经济的合作者更加注重社会效应,而一个私营公司可以努力影响公共经济,使其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模式中,“(伙伴制)……相互努力转变对方。合作经营对双方来说都是转变对方的一个工具。……私营经济努力将自己的目标灌注到公共经济之中,使其重新整合,更加市场化,以自己的方式提高其效益。公共经济则要追求公众的长远利益。所以,它要努力使私营经济更加‘社会化’,更加注重长期目标,而且同样要按照自己的方式”。[24]

最后,扩大预算的观点指的是集合资源来筹集更多的资金,从而争取更多伙伴的支持。如今这种现象在欧盟和中央政府一级已经非常普遍。有了合作的意愿后,两个或更多的伙伴就可能得到中央政府或欧盟的额外支持,从而扩大预算,而不是各自单独行事。[25]

对于政府而言,伙伴制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概念,因为它分散了成败的责任,并保证相对低一级的公共开支能被用来调节大量的私人投资。增加伙伴制的社会效益可能是创造“企业运营的稳定环境”的战略要素。围绕这类项目相关手段和目的的争辩和潜在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被转移到了伙伴制之间,从而被排除在公众辩论之外。因此,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伙伴制是否具有可信度,能否同时平衡效率与平等,进而符合民主的原则,也就是伙伴制是否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压制性的、扩大的共同选择制度。所以,有关研究要回答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伙伴制应包括何种利益和当事人,又应排除何种利益和什么人?谁应在伙伴制中充当领导?谁的任务应该优先?”[26]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英国是城市公私伙伴关系研究和实践的主阵地,主要集中于城市复兴和发展计划。当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随着伙伴制研究的深入和英国成功实践的鼓舞,强调公私互动的合作伙伴治理模式在不同经济水平国家、不同地域层次、不同公共领域、不同状态下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如今这场城市治理领域的伙伴制改革,已经迅速从英国波及欧盟、美国乃至印度和非洲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且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当前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主要手段_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

6.2.2 行政区划调整:当前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主要手段

大都市区治理的核心是协调区域多元利益发展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权利分配关系,而形成这些多元利益主体的基本动因之一是行政区划分割。[23]因此,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行政区划调整问题必然成为大都市区治理难以回避的一个话题。

在西方学术界,行政区划调整(兼并或合并等)是否是大都市区实现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向来是传统区域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两大阵营争论的焦点话题。[24]“公共选择”理论者把大都市区看成一个巨大的公共市场,市民通过“用脚投票”,可在竞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中进行选择,实现政府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使政府更加有效。基于此,“公共选择”理论者反对地方政府之间的以兼并与合并为代表的行政区划调整。传统区域主义者认为,合并地方政府,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数量,扩大单个政府的管辖范围,可以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更有效地提供服务,从而减少财政不平衡,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历程与案例,我们发现,大都市区治理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真实有效的大都市区治理形式依赖于地区文化传统、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相互作用,以及区域内各发展主体单元超越经济和政治地域束缚的程度。因此在特定的条件,行政区划调整一方面有利于城区范围的向外扩张,另一方面有利于市辖县向市辖区体制的转型,也不失为通往有效大都市区治理的捷径。

1)撤县设市与撤县(市)设区

在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称得上是大都市区治理最为常用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而又可以称之为“相悖”的改革。其一是20世纪90年代的“撤县设市”改革。其二是21世纪初的“撤县(市)设区”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撤县设市的黄金时期(见图6.7)。1983—1996年期间,共设立了390个市,而剩余的年份总共才设立13个县。特别是从1998年至今,更是没有一宗撤县设市的案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撤县(市)设区的案例明显增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主要的大城市几乎都通过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实现了城市的扩张(如表6.1所示)。

img89

图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撤县设市和撤县(市)设区情况

注:“撤县设市”统计的是最终形成市的个数,“撤县(市)设区”统计的是被撤的县(市)个数。

资料来源:1978—2004年数据来源于罗震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变更特征及趋势.城市问题.2008(6):77—82;2004—2007年数据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在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热潮中,撤县(市)设区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行政区划调整手段,并使其成为地方辖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对外扩张的主要途径。撤县(市)设区的主要调整模式包括:[25]①撤县或在县级市设立新区。撤销中心城市周边的县或县级市,设立地级市直接管辖的市辖区。②增设新的市辖区。设置方式有在与市中心紧邻的部分地域设立新区,将地级市自身规模较大的市辖区拆分设区,将市辖区同周边县或县级市的部分行政区域联合设区三种。③扩大市区的地域范围,将临近的县或县级市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入市区的范围。在表6.1中所列的7个案例中,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说是通过撤县(市)设区的方式调整了行政区划,实现了城市的扩张。

表6.1 最近5年内中国主要的大城市形成区划调整案例

img90

续表6.1

img9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

从地域上看,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撤县(市)设区浪潮的主要阵地。从2000年12月—2002年4月,全国一共撤县(市)设区21个,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11个县(市)被兼并。[2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已进行了以撤县(市)设区为主要方式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有:(1)调整珠海市行政区划: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2)调整广州市行政区划:将其代管的番禺市和花都市撤销,整建制改为广州市番禺区和花都区,调整后,广州城区从8个增加到10个,面积达到3 718.5km2;(3)调整江门市行政区划:将其原代管的新会市改为新会区;(4)调整惠州市行政区划: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5)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将顺德市、南海市、高明市、三水市撤销,成立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并入其中,城区面积达到3 813km2。通过行政区的兼并,整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各个大都市区在地域上已经基本上联为一体了(见图6.8)。这种成片发展的大都市区格局,可以说是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雏形。

img92

图6.8 长三角和珠三角撤县(市)设区前后都市区空间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罗震东.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理.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126—127

由于频繁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县级以上行政单元变动很大。如表6.2所示,1980年以来,总体而言,中国行政区划变动的总体特征是由地域型行政区向城市型政区转变,突出表现就是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市辖区的数量增加,而县的数量持续减少,这与当前城市化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中国行政区划变动的趋势有所改变。在2005—2007年期间,中国的地级市的数量保持不变,市辖区的数量仅增加了4个,县的数量也仅减少了1个,而县级市的数量也在持续减少。而在此期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仍然很快,城市化水平由42.99%增加到44.9%。换句话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进行,中国城市的数量不增反减。显然,这几年中国行政区划变动情况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相背离的,这一方面固然有国家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收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步伐总体上超前了城市化的进程。

表6.2 1980年以来中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动统计表

img93

注:①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为省辖市,**为地辖市

资料来源:1980—2005年数据来源于李开宇,魏清泉.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规划师,2007(7):75 -78.2007年数据来源于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01yg/y07.htm

总体而言,包括撤县设市和撤县(市)设区在内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体制背景下,行政区划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强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及其行为,因此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在改革开放之后分权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撤县设市(也就是县升格为市)意味着权力的扩大,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撤县设市的改革,也会随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般而言,撤县设市的操作模式主要有切块设市和整县改市两种。[27]实践表明,传统的切块设市弊端明显:市县分设,城乡分割,人为割断了城乡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市县同城,重复建设,相互矛盾;增加市县政区数量,增设机构,增加管理层级。而整县改市模式虽然消除了传统的切块设市模式的弊端,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城乡职能冲突,城乡空间概念混乱;混淆市县的概念,模糊城乡界线,“假性城市化”现象突出;城郊比例严重失调,市的农村地域面积和人口比重过大,失去设置城市型政区的意义。另外,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撤县设市,都会产生省委托“地级市管县级市”的法理矛盾,并且县级市独立意识日益强烈,从而造成地级市与县级市矛盾加深。

而在行政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撤县(市)设区作为一种推动大城市对外扩张、协调大都市区内各辖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扩大了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使城市产业布局与空间发展模式更趋合理有序;其次,整合县级单位的经济发展力量,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大新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最后,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减少不同行政单元间的摩擦,特别是重复建设和环境污染。[28]不过,作为一种集权的都市区治理手段,撤县(市)设区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撤县(市)设区在做大地级市“数字规模”的同时,也削弱了县级行政区的活力,不利于城市间的竞争,尤其是不利于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可能导致虚假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上的浪费,并没有实现整合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预期效果;容易造成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忽视乃至对农民、农业利益和资源的掠夺;体制整合难以到位,调整后的新区与旧城磨合困难,貌合神离,以致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新“区”保留了诸多特权(例如南京江宁区:土地出让权、部分规划权、财政权、机构设置权等),“区”的职能变味,并引起连锁反应;作为一种集权的协调手段,撤县(市)设区并未跳出“分权—集权”的循环,并且极易破坏制度创新的基础。

除此之外,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给地方经济带来了不安定感和波动,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而且又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了行政区障碍。例如一些城市将被撤并的县市划分为几个区,而事实的效果是又比先前增加了几个经济发展主体,由此引发的竞争更加激烈,问题有增无减。还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行政区划调整的综合效应并非都是正面的。例如在江苏、浙江等很多地区,县(市)域经济非常发达,这本身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区经济体制活力的表现。对于这些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区域性矛盾,采用简单的区划兼并手段可能会导致县域经济活力的丧失,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都市区发展的初衷。[29]

2)省直管县

正是由于包括撤县设市和撤县(市)设区在内的行政区划改革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随着县、县级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市县发展矛盾更加激化,尤其是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还与中心城市在发展空间上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以“省直管县”为代表的新的行政区划改革的趋向。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提出“省直管县”的改革建议,其中,浙江省应该是“省直管县”最早实践的地区。1992年,浙江省为了“在经济上与上海接轨”,对省内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扩大它们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权力。2002年8月浙江省又进一步实施“扩权强县”的改革,将313项本该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下放给20个县级政区。在浙江改革示范作用的带动下,近年来,全国包括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等18个省份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在内的共22个地区进行“强县扩权”、省直管县的试点。[30]随着“省直管县”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该措施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且逐渐提升到了战略决策的高度。2005年5月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试点。”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减少行政层级”,“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2009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再次提出了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在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不可否认,“省直管县”的改革符合当今国际行政管理改革中所提倡的“扁平化”原则,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开支、消除“市带县”的矛盾都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预示着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已经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拓展到了减少行政层级。但是,省直管县在释放县级行政单元发展活力的同时,忽视了发挥地级市原先应该承担的区域协调职能,有可能加剧区域特别是大都市区无序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一些具备强大经济辐射力、空间发展需求巨大的中心城市(例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这些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覆盖了周边一些县(市),并且在长期的行政区经济的作用下,已经形成了联系密切的大都市地区。在这些地区,如果只是简单地实行省直管县改革,将会加剧区域发展、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的矛盾,也严重制约这些大都市区的合理发展。而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由于行政区经济所导致的地方封锁和分割根深蒂固,行政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已经在空间上反复交织,并且日益加剧和显化,简单地实行省直管县的改革,无疑使地方利益单元更加破碎,矛盾冲突更加频繁,而这些呈指数级增加的矛盾冲突仅靠省一级政府显然是难以协调和解决的。所以,推行省直管县需要因地制宜,不能采取简单划一的方式。

3)对作为大都市治理手段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与西方相比,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式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流行,这与中国特殊的体制背景和大都市发展情况有关。从体制背景来看,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崇尚地方自治的西方行政体制截然不同,中国的行政体制是典型的集权层级制行政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行政权的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也就是某一行政层级单位的改革方案能否得以实行,取决于上级政府是否批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类似于西方行政制度中的授权原则。其中,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这一行政体制的真实写照。某一地方政府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是否得以实行,并不需要像大多数西方国家和地区那样必须在相关地区内居民的全民公决中得以通过,而只是需要得到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的批准。相对于全民公决而言,上级政府的批准显然要容易得多。这样一来,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地区而言,较低的批准难度使得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在中国大都市区治理中更为常见。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行政区划调整的广泛使用有其客观必然性。包括兼并和合并在内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心城市膨胀时期重要的大都市区治理方式,也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建立大都市政府的主要途径。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过程还存在明显的中心城市集聚阶段,因此必然存在中心城市向外扩张的需要和冲动,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在当前中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开展,地方政府的区域利益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认和强化。在强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地方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行为十分严重,区域经济行为带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因此一旦触及局部与整体、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关系时,在内外运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这种政府行为就往往容易演变成地方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此时行政区划就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以行政区划为界形成的种种制度性门槛,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要素合理流动的障碍。层级过多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也造成了管理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升高和效率低下。这些显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WTO以后的市场规则不符。而大都市区生成的本质,就是遵循市场化最优配置资源的一种地域空间经济形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行政区划制约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手段就是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尤其是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不断对周边地区进行兼并。最近几年全国许多城市进行的撤市(县)设区,就是出于这种动因。[31]

当然,应该说当前中国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争权夺利的考虑。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特别是合并、兼并等行政辖区的扩大,意味着更大的管辖范围和行政资源,可以为地方政府及其长官谋得更大利益。这样一来,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也容易引发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矛盾。强势的上级政府(如地级市)试图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吞并毗邻的弱势下级政府(如县、县级市等),而一些实力较强的传统意义上的弱势下级政府并不心甘情愿被合并到上级政府之中,甚至有些下级政府还在谋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吞并周边的同级政府而实现政府级别的升格,从而与现有的上级政府平起平坐。当前,泉州市(地级市)和晋江市(县级市)之间在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上的各执一词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中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区经济功能还会存在,甚至继续强化。那么,在行政体制的改革无法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有效的区域治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也就成为一个次优选择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及区域问题的恶化,调整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全国性的现象,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大都市区治理而言,行政区划调整只能算是一把“治标不治本”的“双刃剑”。要实现有效的大都市区治理,关键是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大都市区治理体系,以此跳出反复进行区划调整、地方行政建制调整的怪圈。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_ 西方经济学

2.1.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既会影响需求又会影响需求量,并且会使两者发生变动。但是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着根本的区别。为了区别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我们首先要明确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

1.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在图形上它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

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1)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的自身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量变动的原因在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与其他因素无关。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的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国家的政策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变动的原因在于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与商品的自身价格变动无关。

(2)在图形的表现上不同。需求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当商品自身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商品自身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如图2-2所示,价格从P1降到P2时,需求量增加,从Q1增加到Q2,表现为需求曲线上A点移动到B点。而需求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往右移;造成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往左移。如图2-3所示,商品价格未改变,由于其他原因,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发生了增加,整条需求曲线从D1往右平移到D2

img6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

img7

图2-3 需求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_ 西方经济学

2.4.2 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img17

在理解需求价格弹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需求量和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相对数之比,不是绝对量之比。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正可负,但是通常都取绝对值,即正值。

(4)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斜率虽然相同,但弹性系数的大小却不相同。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下面重点介绍需求价格弧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言之,它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img18

式中: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系数,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化量。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在通常情况下是成反方向变动img19为负值,所以为了使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为正值,便于比较,便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img20

图2-11 需求曲线(Qd=2400-400P)

例如,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d=2400-400P,对应的需求曲线见图2-11,在对应的需求曲线上取a、b两点的价格分别为5和4,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根据上述公式,相应的弧弹性分别计算如下:

由a点到b点(即降价时):

img21

由b点到a点(即提价时):

img22

可见,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弧弹性系数值是不相同的。其原因在于:尽管在上面两个计算中,ΔQ和ΔP的绝对值相同,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所以,两种计算的结果便不相同。这就是说,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数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如果只是一般的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降价还是涨价的结果时,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之间的平均值来代替公式中P和Q的数值,即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应采用下式计算:

img23

这个公式又被称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根据中点公式,上例中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为

img24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类型

根据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①富于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通常高档奢侈品富于弹性,如化妆品、首饰等。

img25

图2-12 富于弹性

②缺乏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不敏感。通常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如柴、米、油、盐等。

img26

图2-13 缺乏弹性

③单位弹性或单一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率与价格的变化率相等。现实中少见。

img27

图2-14 单一弹性

④完全弹性。ed=∞,表示只要价格发生微小的变化,则会使需求量发生无穷大的变化,即水平需求曲线上的弧弹性为无穷大。如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个卖者一提价,则买者不会购买其产品。

img28

图2-15 完全弹性

⑤完全缺乏弹性。ed=0,表示无论价格发生多大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发生任何数量变化,垂直的需求曲线上的弧弹性为零。

img29

图2-16 完全缺乏弹性

比较图2-12和图2-13可以看出,就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言,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相对比较平坦,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相对比较陡峭,这种绘制方法已成为一种习惯,也是可行的。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相反,替代品越少,相近程度越低,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窄,则这种商品的相近替代品会越多,故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会越大。如某种特定商标糖果的需求要比一般糖果的需求更有弹性。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它的需求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这是因为,当用途很广的商品降价时,消费者会大量增加这种商品的购买以分配在各种用途中使用,而价格高时,只会将该商品在重要用途上使用。如电的用途很广,如果降价,使用者会增加购买以在各种用途中使用。如眼镜的用途单一,即使降价,也不会使人们购买许多眼镜。

③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一般而言,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因为作为必需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不管价格上升或下降,人们必须购买一定量,如粮食。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大小。一般而言,所占比重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如食盐、铅笔、肥皂与住宅、汽车等商品相比,需求的价格弹性更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期长短。一般来说,时期越长,消费者找到替代品的可能性越大,故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上述各种因素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具体考察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察,甚至需要复杂的调查和计算才能确定。

3.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是卖出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又称为总收益,对于买方来说,又是总支出。由于一般商品的价格与其市场需求量是反向变化的关系,所以,厂商降低商品价格能刺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提价会减少其销售数量。但就厂商的总收益来说,是降价能增加总收益,还是提价能增加总收益,就与其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关了。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即总收益)之间的密切关系可归纳为三种基本情况。

第一种情况:对于ed>1的富于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能使销售收入增加。厂商提价时,最终会使其销售收入减少。

第二种情况: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因为,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厂商降价所增加的需求量是比较少的,即需求量的增加率会小于价格的下降率,从而使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不能完全抵消由于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低价格最终会减少销售收入。反之,厂商提价时,最终会增加销售收入。

第三种情况: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改变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变动率是相等的。所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变化量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变动量。

上述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见表2-3。

表2-3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img30

综上所述,由于厂商的总收益变动会因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厂商或政府在制定价格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_ 西方经济学

2.4.5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是用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后,供给数量所变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由于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预期等,所以,供给弹性包括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成本弹性、供给的交叉弹性和供给的预期价格弹性等。这里主要介绍供给的价格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简称为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值。

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设供给函数为Qs=f(P),es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img37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自身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所以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es为正值。

2.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种类

供给的价格弹性可以根据es值的大小分为五种类型。es>1表示供给富于弹性;es<1表示供给缺乏弹性;es=1表示供给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es=∞表示供给完全弹性;es=0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

现实经济生活中,供给单一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和供给完全弹性比较少见,大多数商品的供给不是富于弹性就是缺乏弹性。如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的供给,以及那些无法复制的珍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零,而在劳动力严重过剩地区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完全弹性(无穷大弹性)的特点。

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1)时期的长短。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在短期内厂商的生产设备等无法改变(增加或减少),如果厂商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地增加产量,或根据产品的降价及时缩减产量,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即供给弹性比较小。但在长期中,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产都可以实现,即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作出充分的反应,供给弹性也就比较大。

(2)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生产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因受设计和专业化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规模变动较难,调整的时间长,因而其产品的供给弹性小;反之,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供给弹性相对更大一些。

(3)生产的难易程度与生产周期的长短。一般来说,容易生产的产品,如技术要求低,生产周期很短,则产量调整比较快,供给弹性大;反之,较难生产的产品,如果生产周期长,则供给弹性小。

(4)生产成本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不会增加太多,则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相反,如果产品增加促使成本显著增加,则供给弹性就小。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_ 西方经济学

3.2.3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以及总效用的增减同物品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物品拥有量或消费量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以后,该物品的消费量如果继续增加则会产生负效用,总效用也会绝对地减少,这说明在既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货币收入花在各种不同商品的购买上以求得最大的满足呢?这就是一个消费者均衡的问题。为了说明消费者均衡,首先作下述假定:①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对各种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的,不会发生变动;②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且全部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③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已知的;④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相同。在上述假定条件下,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即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消费者均衡可以用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进行说明。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购买两种商品X和Y,由于收入和价格都是既定的,增加X的购买量就必须减少Y的购买量,购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它们的边际效用的变化。这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发现多花1元钱在一种商品上取得的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不如多花1元钱在另一种商品取得的增加的效用大,他就会改变主意,把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那种商品上的花费转移到较大的边际效用的商品上。由于花费转移,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大的边际效用了,而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大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小的边际效用了。如果后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前者,那么就会再次发生花费转移的情形,这样,消费者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自由地改变花费的方向,最后,必须达到一种最优的花费状态,他所花费的每1元钱都取得相等的边际效用,或者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总效用达到最大。

例如,我们假定消费者面对的只有X和Y两种商品,消费者从消费这两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量如表3-2所示。

表3-2 商品数量及其边际效用

img41

若消费者可以支出的金额是40元,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单位X和Y的价格分别是5元和10元,其可能购买方案及其总效用见表3-3所示。

表3-3 不同的购买方案及其总效用

img42

由表3-3可知,方案四的总效用可以达到96,其他方案的总效用都小于96,选择方案四时,消费者达到均衡。对方案四进行分析,消费者购买3个单位Y商品时,Y的边际效用是20,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10元,因此每元钱买到的Y商品的边际效用是2。消费者在买3个单位Y商品之后还剩下10元钱,能买2个单位X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是10,消费者为此支付的价格是5元,因此每元钱买到的X商品的边际效用也是2。即消费者在购买X和Y时,每元钱买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正好彼此相等的时候,就能在花费既定支出的情况下使买到的商品效用极大化,获得最大的满足。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购买价格为Px和Py的两种物品,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就实现了总效用的最大化:

img43

表示最后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物品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X物品购买数量太多会导致最后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物品得到的效用太少,即img44img45,显然应当减少其购买量,增加另一种物品的购买量;对于另一种物品的情形也如此。只有当最后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物品,带来的效用是相等时,总效用得到最大。

【经济学小贴士3-2】 基数效用论的缺陷

基数效用论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效用可度量性。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消费不同商品或者同一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时,获得的满足程度很难度量。如果涉及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比较,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其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法验证。决定消费者需求曲线关键的因素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这一规律无法验证,因为它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很难用统计规律加以说明。

最后,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申出来的平均分配含义是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本意的。以边际效用为基础的单个需求曲线在加总时涉及消费者效用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财富对于富人的边际效用低于穷人,从而应该通过财富再分配减少富人的财富而增加穷人的财富,这显然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本意。

无差异曲线_ 西方经济学

3.3.2 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进行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何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

如果两种商品不仅可以相互替代,并且能够无限可分,则消费者可以通过两种商品此消彼长的不同组合来达到同等的满足程度。假定某个消费者按既定的价格购买两种商品X和Y,他购买3单位商品X和2单位商品Y或者2单位商品X和3单位商品Y所带来的满足是相同的。那么,这两种配合中的任何一种对这个消费者来说都是无差异的。事实上,这个消费者在购买X和Y两种商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无差异配合,形成无差异表。X和Y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见表3-7所示。

表3-7 无差异组合

img51

将表3-7中的种种不同组合在平面坐标系上用对应的各点表示,然后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明,此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或总满足水平都是相等的,因此消费者愿意选择其中任何一种组合。

img52

图3-4 无差异曲线

img53

图3-5 一组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是无限的,因此在同一平面上就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形成无差异曲线群,曲线的全部称为消费者的偏好系统。如图3-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在图3-5中,U1、U2、U3代表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效用大小是U1<U2<U3

(2)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决不能相交。

如图3-5所示,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如果有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那么交点的效用是相同的,而无差异曲线上所有组合点的效用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两条相交的曲线效用便应该是相同的,这是与前面的分析矛盾的。所以,同一平面内,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两种商品不可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4)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一点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来说明。

*3.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边际替代率MRS是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为多得到1单位X而愿意放弃的Y的数量。用Δy表示Y商品的减少量,Δx表示X商品的增加量,则边际替代率MRSYXimg54

在图3-6中,设A点所表示的消费组合为12单位Y商品和6单位X商品,B点所表示的消费组合为6单位Y商品和18单位X商品。当消费组合由A转向B时,6单位的Y商品和12单位的X商品带来的效用是一样多的。替代比率为img55img56

img57

图3-6 边际替代率

因为无差异曲线没有改变,因此效用大小没有改变,于是

img58

每增加1单位的X商品,X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而Y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Y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因此,X商品所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于是MRS在不断下降。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当B点沿着曲线不断向A点靠近最后与A点重合时,AB连线最后就成为过A点的切线了,过A点切线的斜率就成了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就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也就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_ 西方经济学

*3.4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1.价格效应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消费可能线的斜率发生变化;二是使消费者的收入相对于以前发生变动,消费可能线平行移动。

(1)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例如,消费者把收入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可以减少X的购买,增加Y的购买,用增加的Y来代替减少的X,从而使总效用不变,所以,替代效应表现为均衡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移动。

(2)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现为均衡点随消费可能线的平行移动在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移动。

(3)总效应(Total Effect)。总效应表示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需求量的总变化。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1)对正常商品而言,商品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方向一致,所以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需求量下降。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方向相反。

(3)对于吉芬商品而言,如果为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则该商品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综上所述,价格下降对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的影响概括于表3-9。

表3-9 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img65

【经济学小贴士3-4】 商品房是否依然是吉芬商品?

商品房价格之所以长期以来一路攀升但需求始终火爆,剔除虚假信息诱发需求膨胀的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商品房已经成为典型的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需求弹性为负数的特殊商品,专指那些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对其需求量不减反增的商品。吉芬商品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其一,这种商品是必需品;其二,不存在更廉价的替代选择。

对于大多数靠工资生活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商品房一直都是吉芬商品。首先,衣食住行,这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无论房价涨得多离谱,大家都得勒紧腰带,为自己找寻一块栖身之地。其次,除了购买商品房,大多数老百姓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数量有限的经济适用房、天价别墅都不是合适的替代品。因此,商品房价格一路上涨,老百姓对其的需求却一直不减反增,谁知道明天的房价又将涨几个百分点——而高涨的需求又成为开发商继续涨价的理由,推动房价一轮又一轮地上涨。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吉芬商品的供给者而言,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简直是易如反掌。由于涨价不会导致需求下降,即使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增加了供给者获取巨额利润的成本,开发商以及炒房者们依然可以通过继续上调交易价格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_ 西方经济学

5.2.3 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

短期成本曲线之间主要有以下关系:

1.STC曲线与SMC曲线、TVC曲线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

如图5-4所示,由于每一产量上的短期边际成本值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所以,当STC曲线的斜率由递减变为递增时,SMC曲线由递减变为递增。在STC曲线的拐点,SMC在产量Q1上达到最小值。

因为STC曲线可以由TVC曲线向上垂直平移而得到,所以在每一个产量上,这两条曲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当SMC曲线在Q1达到最小值时,TVC曲线如同STC曲线一样,也相应地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TVC曲线斜率递减;在拐点之后,TVC曲线斜率递增。

2.STC曲线与SAC曲线、TVC曲线与AVC曲线之间的关系

因为img97,所以从几何上来说,SAC曲线就是STC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轨迹。从图5-4中可以看出,当产量为Q3时,STC曲线上点A与原点O的连线的斜率值最小,所以对应于Q3的产量的SAC值最小。

同理,因为img98,所以从几何上来说,AVC曲线就是TVC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轨迹。从图5-4可以看出,当产量为Q2时,TVC曲线上点B与原点O连线之斜率值最小,所以对应于Q2的产量的AVC值最小。

img99

图5-4 短期成本曲线簇

3.SAC曲线与SMC曲线、AVC曲线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

从图5-4中可以看出,SMC曲线与SAC曲线一定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点H)。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一直在减少,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在交点H,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家把SAC与SMC的交点H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只要商品的价格能够达到这一点,厂商的收支正好相抵,既不存在超额利润,也不会发生亏损。

SMC曲线与AVC曲线一定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点E),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一直在减少,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在交点E,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西方经济学家称AVC与SMC的交点E为停止营业点,即产品售价低于此点时,厂商如果进行生产,连可变成本也无法补偿,因此决不会再生产。

利润最大化原则_ 西方经济学

5.4.3 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所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

【经济学小贴士5-3】 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数学推导

我们用π表示利润,则有

π=TR-TC

TR和TC都是产量Q的函数,因此,利润π也是产量Q的函数。

厂商要想获得利润最大化,必须使得π′(Q)=0,因此有

img106

所以,当π′(Q)=0时,有

MR=MC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_ 西方经济学

6.2.3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

前面的成本理论中我们曾经探讨过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的概念。这里再次强调,所谓短期就是并非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移动,或者说存在着固定成本。那么我们下面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最优决策。

假设厂商的利润为π,那么π=TR-TC,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它的最优决策是使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达到最大。成本理论中我们一起学习过成本曲线,知道厂商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前面我们也一起分析了竞争市场的收益状况,知道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的收益变化唯一依赖于产量变动。那么利润也就唯一决定于内生变量产量Q。厂商要选择一个产量,使得自己在这个产量下进行生产,可以使利润达到最大,这便是厂商的均衡。

因此,π(Q)=TR(Q)-TC(Q)。利润π极大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

img11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P,所以,P=MC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π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为负数。

img111

这一充分条件表明,必须是MC曲线的斜率大于MR曲线的斜率。由于MR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为零,而根据MC递增原理,MC曲线的斜率必须大于零,即为正。也就是二阶条件自然满足。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就是P=MC。

在短期内,受到生产要素的限制,个别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市场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从整个市场来看,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高;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两种情况下个别厂商产量的决定与赢利状况。

img112

图6-3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市场供不应求

1.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的状况

如图6-3,市场价格为ON,对企业来说,需求曲线dd是从N引出的一条平行线。这条需求曲线同时也是平均收益曲线AR与边际收益曲线MR。SMC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AC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竞争市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E就决定了产量为OM。在M点左边,价格高于短期边际成本,意味着再生产一个单位,企业的利润将会增加。在M点右边,价格低于短期边际成本,意味着少生产一个单位,企业将有利可图。综上所述,M点为稳定的均衡点。这时,总收益为平均收益乘产量,即为图6-3中的OMEN。总成本为平均成本乘产量,当产量为OM时平均成本为OG,所以总成本为图6-3中的OMKG。从图上看,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即OMEN>OMKG,所以企业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图中的GKEN。

2.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的情况

在图6-4中,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水平低。这时竞争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仍是P=MC,即由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为OM。总收益仍为平均收益乘产量,即6-4中的OMEN。总成本仍为平均成本乘产量,即图中的OMKG。从图上看,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即OMEN<OMKG,所以存在亏损,亏损就是图中的NEKG。

img113

图6-4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市场供过于求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_ 西方经济学

7.1.2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整个市场只有一家企业,所以完全垄断市场上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是相同的。由于市场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因此这时候厂商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上一章,我们曾经证明过,任何市场类型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因此,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然而在垄断市场上,由于销量增加时产品的价格会下降,那么每增加单位产品获得的额外收益将会下降,即边际收益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那么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假设总收益为TR,产量为Q,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此价格P为Q的函数。综上,TR为Q的函数,即TR=P(Q)×Q。下面求TR对Q的一阶导数即边际收益MR。

img116

由于P′(Q)<0,Q≥0,因此MR≤P。

当Q=0时,MR=P;当Q>0时,MR<P。

img117

图7-1

可见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有相同的纵截距。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曲线一直在需求曲线之下,如图7-1(a)所示。在图中可以看到边际收益曲线甚至可能是负数。当价格对收益的影响大于对产量的影响时,边际收益就是负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尽管销售了更多单位的产品,但是价格下降之大足以引起企业总收益的减少。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垄断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由于垄断厂商边际收益曲线关于产量单调递减,那么边际收益必然与横坐标相交。当MR>0时,TR单调递增;而MR<0时,TR单调递减。因此MR=0时,TR取最大值,如图7-1(b)所示。

从图7-1(b)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但是他并不会把价格定在最高点。图中总收益开始时是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的,当价格降低到K点时,总收益又随着价格的降低而降低。那么价格或者需求曲线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呢?

由式(7.1)可以得到

img118

①其中|E|是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当|E|>1时,MR>0,此时TR随价格下降而递增;

当|E|=1时,MR=0,此时TR达到最大值;

当|E|<1时,MR<0,此时TR随价格下降而递减。

综上,需求曲线的富有弹性部分对应的总收益递减,需求曲线的缺乏弹性部分对应的总收益递增。因为在富有弹性部分,价格调低一点,销售量将增加很多,因此厂商在富有弹性区域具有降价的激励。在缺乏弹性部分,价格调高一点,销售量的减少不会很多,因此厂商在缺乏弹性区域具有提价的激励。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_ 西方经济学

*7.1.6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通常认为,竞争与垄断相比,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因为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是MR=MC,而MR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那么意味着垄断厂商的产出自然会低于竞争厂商,可是价格却更高。于是垄断是消费者受到了无谓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是某一物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超过了这一物品的购买价格。这里,我们再引入生产者剩余的概念。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获得了超过他的生产成本的收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由实际发生额(实际收入额或实际支付额)与心目中的数额(愿意接受的数额或愿意支付的数额)之差形成的。二者不同之处是: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者剩余则是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叫做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它表示一个经济所得到的总效用或满足超过了它的生产成本。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假设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7-8,需求曲线反映了物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即消费者对物品的支付意愿。边际成本曲线反映了厂商的成本状况。因此在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可以找到类似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产量M1,此时生产者剩余为零,总剩余完全由消费者剩余构成。在这个产量左边,由于消费者支付意愿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增加产量将增加总剩余;在这个产量右边,由于消费者支付意愿低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减少产量将增加总剩余。因此在M1,总剩余取到最大值。

img127

图7-8 竞争与垄断的福利比较

如果生产者是市场的垄断者,依据MC=MR生产均衡产量的产品。如图7-8,此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M2和P2。跟竞争时候比较产量下降了,价格却提高了,无疑效率是降低了。我们来比较一下此时的总福利。

在垄断情况下,生产者剩余有了增加了的矩形P2P1TK,在竞争的情况下为零。而此时的消费者剩余只有EP2K,在竞争的情况下为EP1G。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多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因此总剩余减少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恶化了。图中的阴影部分正是总剩余的减少部分,称为无为损失。

由于垄断厂商通过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发挥其市场势力,使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由于高价而放弃了购买。这就是垄断给社会净福利带来损失的根本原因。

应用价格歧视是否可以给总福利带来某些变化呢?假设厂商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就是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费用而充分剥削消费者剩余。这样每位顾客的支付价格其实就是他们的支付意愿,所有支付意愿大于边际成本的顾客都购买了自己的产品,并支付了对应的价格,因此没有无谓损失。这时虽然消费者剩余降为零,但是生产者剩余增加到EP1G,总剩余跟竞争时完全相同。因此从整体来看,一级价格歧视比单一的垄断定价要带来更多的福利。

表7-1 竞争、垄断与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比较

img128

那么垄断是否完全不如完全竞争呢?答案是否定的。垄断至少有两点完全竞争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自然垄断行业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避免重复投资。对于很多公用部门的产品来说,由多家提供不如由一家提供。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与小批量生产的企业相比,成本更低,质量更加稳定。

(2)更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即技术进步。而由于只有垄断厂商可以承担独立研发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垄断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竞争与垄断对于社会的影响各有积极方面,对于它们的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厂商均衡分析_ 西方经济学

8.2.2 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厂商均衡分析

在许多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购买并非处于完全竞争的情况,有可能是买方处于垄断地位,也有可能是劳动者对于劳动的垄断,如工会控制了劳动的供给,当然也有可能买卖双方均出现垄断,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1.独家买主

先来看看卖方处于垄断地位的情况,我们称为独家买主(Monopsonist)。独家买主有可能是某劳动力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雇佣劳动力,也有可能是某劳动力市场上有少数几家厂商对劳动力进行购买,如NBA球员转会市场。独家买主的情况下,厂商对劳动力的购买数量将影响劳动者的工资率。因而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的要素供给曲线不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随着工资率的不断提高,劳动者愿意出卖的劳动单位也越来越多。换个角度,独家买主会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获得更多的劳动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独家买主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关于劳动力数量单调递增的曲线。为了简化分析,假设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只有一个买主,那么它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也是市场供给曲线。由于供给曲线描述了厂商购买不同单位数量的劳动所支付不同的工资率,因此这条供给曲线就是劳动力的平均要素成本AFC曲线。

由于独家买主在购买劳动力时,为挖掘更多的劳动单位,愿意为额外的劳动单位支付更高额的工资报酬,因此劳动力的边际要素成本也是关于劳动力数量单调递增的。这里需要强调,如果厂商实际上对依次购买的劳动单位按供给曲线予以支付的话,就造成了同工不同酬,那么势必引起工人骚乱。为了避免骚乱的发生,实际上厂商给所有劳动力的工资都是一样的。假如雇用第一个工人时,厂商给了1个单位的工资,而到了雇用第二个工人时厂商要付出2个单位的工资。为了同工同酬,必须给第一个工人加工资到2个单位。也就是说,为了雇用第二个工人,厂商的成本不是2个单位,而是2+1=3个单位。因此厂商雇佣劳动的边际成本必然高于该劳动的工资水平。换句话说,厂商对应的边际要素成本MFC曲线必然在供给曲线之上(如图8-6,为方便分析,我们只讨论单调递增的劳动力供给曲线部分)。

img149

图8-6 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下面通过图8-6来分析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厂商的均衡状况。同竞争要素市场的分析相似,独家买主购买劳动力,直到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的成本MFC等于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带来额外产品的额外产量(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为VMP,在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为MRP)。图中的OL1正是独家买主实现均衡时的购买量,而此时对应于供给曲线的工资水平为OW1。不难看出雇佣最后一单位劳动给厂商带来的收益VMP/MRP是E1L1,高于OW1,因此市场存在独家买主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存在剥削。其中E1L1-OW1代表厂商对最后一单位劳动的剥削。图中的OL2和OW2分别是厂商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的均衡购买量和均衡工资。可见,不完全竞争比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具有更高的就业量和更高的工资水平,剥削也消除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垄断市场不讨论供给曲线一样,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也不存在需求曲线。这是因为需求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个工资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劳动力数量。而图中的VMP/MRP曲线表示厂商购买额外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收益,不符合定义。

2.集体议价

接下来研究劳动者对于劳动的垄断。在西方国家,工人的工资往往是通过工会集体议价的方式来确定的。具体来说,就是工会代表劳方同厂商代表通过谈判,对工人的工资率水平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协议形式对各方形成约束。

工会维护了大多数工人的利益,使得原本各自为战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像垄断厂商那样行事。因此集体议价的工资往往高于均衡工资。工会对工资的影响方式有三种: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img150

图8-7 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市场均衡工资偏低,且失业量大的时候普遍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工会具有一定规模,因此它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加大资方对劳动力的需求。如图8-7,初始均衡劳动力人数和均衡工资分别是OL1和OW1。工会通过某些方法,比如提高产品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方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均衡劳动力人数和均衡工资分别达到OL2和OW2。可见,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就业量都增加了。

工会往往通过要求政府增加产品的出口,减少产品的进口,从而增加该产品市场的需求。这点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加大产品市场的需求,要素市场的派生需求才能被拉动。工会也可能要求政府增加劳动力替代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如机器价格,这样劳动力市场需求也会增加。

(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

在劳动力需求既定的情况下,较少供给同样可以提高工资,不过这是以牺牲就业为代价的。

img151

图8-8 减少对劳动供给

如图8-8,初始均衡水平的工资水平为OW1。为提高工人工资,工会限制工人提供劳动力从而减少劳动供给,导致均衡工资水平提高到OW2。为此,工人的就业量减少了L1L2。工会减少劳动供给的方法主要包括:限制非工会工人受雇、较少工作时间、强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等等。由于厂商一般优先雇佣工会的会员,因此跟增加对劳动需求相比,减少对劳动的供给的方法对非工会会员来说福利将恶化。

(3)制定最低工资。

工会还可以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同某些政府扶持行业采用的最低限价一样,工会请求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立法,限定最低工资。最低工资往往在均衡工资之上,因此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得以提高。

img152

图8-9 最低工资

如图8-9,由于初始的均衡工资OW1并不合意,工会要求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法。政府制定了一高于均衡工资的法定最低工资OW2,规定任何厂商不得支付低于OW2的工资给工人,任何工人也不得以低于W2的工资接受雇佣。劳动力市场由于工资高于均衡点E,劳动力供过于求。OLS的工人愿意在OW2的工资下提供劳动,可是厂商只有OLD的劳动力需求,低于原来的均衡雇佣水平OL1。市场出现LDLS的缺口。换句话说,与制定最低工资法之前相比,有LDLS的工人处于失业。

同减少对劳动的供给一样,工会会员工资的提高是以牺牲部分非工会会员的福利为代价的。

【补充阅读材料8-1】 妇女运动与收入分配

过去几十年,妇女在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工作的妇女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的32%增加到90年代的54%。整天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已经不常见了,妇女的收入成为决定一般家庭总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妇女运动使男人与女人之间在教育和工作机会上更加平等,但它也使家庭收入更加不平等。原因是各个收入集团中妇女劳动力参工率的提高不同。特别是妇女运动对高收入家庭的妇女影响最大。甚至在20世纪50年代,来自低收入家庭妇女的参工率就已相当高,而自那时以来,她们的就业情况变化并不大。

实际上,妇女运动改变了高收入家庭妻子的行动。在20世纪50年代,男性高层管理人员或医生很可能与一个留在家里并照料孩子的妇女结婚。今天,男性高层管理人员或医生的妻子本身更可能是高层管理人员或医生。结果是富有的家庭变得更富有了,这是家庭收入不平等加剧的一种形式。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_ 西方经济学

12.2.3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对消费函数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其长期收入。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在这一点上,持久收入假说与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非常相似。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Ct=cYPt

式中:Ct为现期消费支出,c为边际消费倾向,YPt为现期持久收入。

弗里德曼认为,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来计算。估算持久收入的计算公式是

img203

式中: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前期收入,θ为加权数。该公式说明,现期的持久收入等于前期收入和两个时期收入变动的一定比率,或者说等于现期收入和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加权数θ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这种预期要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修改,称为适应性预期。如果人们认为前期和后期收入变动的时间较长,θ就大;反之,前期和后期收入变动的时间较短,θ就小。

根据持久收入的估算公式,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写为

Ct=cYPt=cθYt+c(1-θ)Yt-1

弗里德曼认为,持久收入不仅包括劳动收入,而且还包括财产收入。因此,持久收入假说理论认为,消费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取决于财产,这一点与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相同。把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从而把收入变动分为持久性收入变动和暂时性收入变动是持久收入函数理论假说的贡献。这一区别既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的波动,又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暂时性收入变动通过对持久性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影响消费,所以短期中暂时性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消费波动。

【经济学小贴士12-2】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形势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刺激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经济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通货膨胀急剧发展,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滞涨”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货币主义在英美等国异军突起。他们打着现代货币数量说的旗号,吹捧货币的重要作用,主张采取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以此与凯恩斯学派相抗衡,并自称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货币主义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代表,弗里德曼也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资支出与资本边际效率_ 西方经济学

12.4.1 投资支出与资本边际效率

投资支出也叫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以及住宅的建设等,通常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以期增值的行为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是否进行投资取决于投资支出的收益与投资支出的成本相互比较。投资支出收益由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支出的成本由市场利率决定。投资使用的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借入资金,都要以市场利率计算成本。当投资支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投资是值得的;反之,投资就不值得。因此,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资本边际效率是首要因素。

根据凯恩斯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或折扣率,这种贴现率或折扣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成本或供给价格。或者说,资本边际效率是指最有利的资本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从新增一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比率,即是增加一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比率。

资本边际效率等于一个贴现率。当投资者增加一项固定投资后,总是希望从它各年生产的产品中取得一系列的未来收益,即要预先知道增加的这项资本品的寿命终结时各年所能得到的收益总和。投资者衡量增加这笔投资是否有利的依据,首先要看这项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这项资产的供给价格的比率如何。但这项资产以后各年的预期收益是属于未来的收益,要等到将来才能取得。因此,用未来收益同这项资产的供给价格进行比较时必须先把它们折成现值,这样才能知道折成现值的未来收益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其供给价格。根据凯恩斯的定义,把一项资本资产在它的有效期内的各年收益按某一贴现率折为现值后,正好等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则这一贴现率就是这项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例如,假定某企业增加一项投资支出,设备的使用寿命是三年,如果各年按10%的贴现率把这项投资支出在三年中预期可以得到的收益折为现值后的总和正好等于这项投资支出的成本,那么它的边际效率就是10%。如果各年的收益较大,要分别按20%的贴现率折成现值,各年收益的总和才与这项投资支出的供给价格相等,那么这项资产的边际效率就是20%。

计算时一般使用复利计算公式。计算货币终值考虑复利时的公式为:Rn=R0(1+r)n。其中,R0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份,Rn表示第n年末的本利和。计算货币现值公式为:img204。这一公式可用于计算投资。例如,假定某企业进行一笔投资,供给价格为300万元,预期收益率为10%,使用寿命为两年,预期第一年收益110万元,第二年收益为242万元,那么两年后所得收益的现值可根据本利和公式求出。第一年后所得110万元收益的现值为:img205=100(万元)。同理,第二年后所得的242万元收益的现值按复利率计算为:img206。根据定义,全部预期收益的贴现价值之和为第一年收益现值100万元和第二年收益现值200万元,应等于这笔投资支出的供给价格300万元。因此,这个10%的贴现率就等于这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

如果假定新增一项资本的使用寿命为n年,每年各收回R1,R2,R3,…,Rn的预期收益,r为贴现率或资本边际效率,则这项资产的总预期收益折为现值或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应为

img207

从上式可知,由于资产的供给价格一般是知道的,只要各年预期收益能估算出来就能算出r。显然r的数值取决于资本物品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预算收益既定时,供给价格越高,r越小,而供给价格既定时,预期收益越大,r越大。

前面提到的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之一就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即任何一项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都会随着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设备的需求扩大,也就使资本设备的价格上升,资本设备的供给价格上升为添置资本设备付出的成本相应提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将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未来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供过于求,因而会使产品价格降低,或者不能销出所有产品,从而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结果使预期利润率或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反过来又使投资者减少投资,这就使得资本社会对资本品的需求不足,从而使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和失业。

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是同利率比较而言的。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投资者购买资本品所获得的收益将大于放款所得到的利息。只要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投资会继续增加,直到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相等为止。

投资函数和投资曲线_ 西方经济学

12.4.2 投资函数和投资曲线

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是因为,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是借来的,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即使投资的资金是自有的,投资者也会把利息看成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即本来可以把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利息,但投资后就得不到利息,从而把利息当作投资的成本。因此,利率上升时,投资支出就会下降,投资者自然就会减少对投资物品(如机器设备等)的购买;相反,利率下降,投资支出就会上升,投资者自然会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但是,有个特例就是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投资成本极低,企业投资的意愿强烈,对资金需求量大,这时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更强的现金也不愿把资金存入金融机构,这样金融机构在非常低的利率下,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供投资者投资,只有提高利率,一方面吸引资金,另一方面抑制投资需求。总之,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在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已无法刺激投资支出的增加。这样,作为三大心理规律之一的流动性偏好也在抑制投资支出,进而抑制有效需求。

img208

图12-3 投资项目的选择

正是由于投资与利率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利率决定投资的数量。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一些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投资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那么只要和利率相比较,就可以确定投资的数量。例如,假定某企业有可供选择的三个投资项目,其中,项目A的投资量为100万美元,资本边际效率为15%,项目B的投资量为200万美元,资本边际效率为10%,项目C的投资量为300万美元,资本边际效率为5%,如图12-3所示。可以看出,如果市场利率大于15%,没有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市场利率大于10%且小于等于15%,只有A项目值得投资,投资总额为100万美元;如果市场利率大于5%且小于等于10%,项目A和B可以同时投资,投资总额为300万美元;如果市场利率降到5%或5%以下,则项目C也值得投资,投资总额可达600万美元。可见,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利率越低,投资需求量就越大。

在资本边际效率既定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投资与利率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显然也是如此。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表示为

I=I(r)

式中:I表示投资额,r表示利率,它们之间是反向关系。

img209

式中:I0表示利率r为零时的投资量,称自发投资,确切地说是不受利率影响的最大投资额;d是投资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或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系数。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反向函数,所以投资系数前为负号。

img210

图12-4 投资曲线

有了前面的介绍就可以作出投资曲线。图12-3介绍的是三个投资项目的选择,实际上,整个经济中的投资项目有无数个,无数个投资项目就可以把图12-3抹平为一条平滑的曲线。为了研究的方面,可以假定该平滑曲线为一条负斜率的线性曲线,图12-4就是我们要找的投资曲线。其中,纵轴为利率,用r表示,横轴为投资,用I表示,负斜率曲线即为投资函数I=I0-dr。图12-4表明,当利率较高时投资量减少,而当利率降低时投资量增加。

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曲线_ 西方经济学

13.2.2 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曲线

只有中央银行才能控制货币供给的数量。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作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用H表示。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公众持有的现金;二是期初存入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根据前面的分析,可对活期存款进行分解,期初活期存款一部分做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一部分做贷款,放贷出去又变为公众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又可分解为存款准备金和贷款。这样不停地循环下去,贷款数每一期都在减少,直到为零,存款准备金总数一直在增加,最终存款准备金等于期初的活期存款数,那么,基础货币就是两个部分,包括公众持有的现金,用C表示,以及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与期初活期存款额相等,也用R表示,即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可用公式表示为

img255

按M1的统计口径,货币供给M1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之和。即

img256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D是存款创造之后的活期存款总和,与R表示的期初活期存款额是不

同的,将式(13.2)除以式(13.1)得

img257

由C=rcD,R=(rd+rc+re)D,把两式代入上式,并且同除以活期存款总额D,上式又可以表示为

img258

式(13.3)表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从而能控制货币供给量(通过乘数作用)的机制。在这里,img259即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比称为货币创造乘数,用kM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img260

img261

图13-1

从图13-1还可看到,货币供给量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时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M1;反之,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则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M2

货币供给量可以分为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是指不问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而仅仅计算其票面价值的货币量。实际货币量是指用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折算而得到的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量。用M、m、p分别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指数,则有如下关系:img262

当然,在这个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机制中并不是每一个因素中央银行都能控制,如公众持有现金额度和超额准备金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大量金融机构和成千上万名公众的行为决策。但总的来说,它们在某一特定时期还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创造乘数还是相对稳定的,于是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样,货币供应量被认为是由政府政策(中央银行)决定的,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大小与利率无关。因此,在利率—货币量坐标中,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如图13-1所示。它表示当货币供给量为M0时,利率i的大小对货币供给量没有影响。

曲线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_ 西方经济学

*14.3.2 曲线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均衡点同时实现了收入均衡和利率均衡。但均衡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会随着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而变动。前面已经分析,当投资函数、储蓄函数或者政府收支发生变化时,IS曲线会发生移动,而当货币需求或者货币供给量等发生变动时,LM曲线也会发生移动。无论是IS曲线发生移动,还是LM曲线发生移动,或者是两者同时移动,都会使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发生变动。

1.IS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变动的影响

在LM曲线不变,IS曲线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会随着IS曲线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就是说,在IS曲线右移时,均衡收入会增加,均衡利率会提高;在IS曲线左移时,均衡收入会减少,均衡利率会降低。如图14-9所示。

img302

图14-9

在图14-9中,初始货币市场均衡LM和产品市场均衡IS0交于均衡点E,当IS曲线从IS0增加到IS1时,均衡点从E移动到A点,均衡收入从Y0增加到Y1,均衡利率则从r0提高到r1。而当IS曲线从IS0减少到IS2时,均衡点从E移动到B点,均衡收入从Y0减少到Y2,均衡利率则从r0降低到r2

为什么IS曲线右移,均衡收入会增加,均衡利率会提高呢?这是由于IS曲线右移,主要是因为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或者政府税收减少,这会使总需求增加,进而使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会使货币的交易需求L1增加,在货币供给量m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假定LM曲线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L2必须减少。由于投机货币需求和利率是反函数关系,这只有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因此,IS曲线右移,伴随的是均衡收入的增加和均衡利率的提高。相反,同样的原因,在IS曲线左移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都会下降。

2.LM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变动的影响

在IS曲线不变,LM曲线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均衡收入会随着LM曲线发生同方向的变化,均衡利率则会随着LM曲线发生反方向变化。这就是说,在LM曲线右移时,均衡收入会增加,均衡利率会降低;在LM曲线左移时,均衡收入会减少,均衡利率则会提高。如图14-10所示。

img303

图14-10

在图14-10中,初始货币市场均衡LM0和产品市场均衡IS交于E点,均衡收入为Y0,均衡利率为r0。当LM曲线从LM0增加到LM1时,均衡点从E点移动到A点,均衡收入从Y0增加到Y1,均衡利率则从r0降低到r1。而当LM曲线从LM0减少到LM2时,均衡点从E点移动到B点,均衡收入从Y0减少到Y2,均衡利率则从r0提高到r2。为什么LM曲线右移,均衡收入会增加,均衡利率会降低呢?这是因为LM曲线右移,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市场出现不均衡,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这会使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大于自己需要的货币,从而买入债券,在债券供给不变时,使债券价格提高,即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则会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会使收入增加。因此,LM曲线右移,伴随的是均衡利率的降低和均衡收入的增加。相反,同样的原因,在LM曲线左移时,均衡收入降低和均衡利率提高。

【经济学小贴士14-1】 IS-LM模型简介

IS-LM曲线是凯恩斯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与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共同研究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所得到的图形,这个曲线又被称为希克斯—汉森图形。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针对这一曲线曾给予一定的评价,他指出:“希克斯-汉森图形不仅仅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把收入决定论和货币论结合起来。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个关于M的流通速度的肯定而普遍适用的理论,从而有助于把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综合起来。因此,货币主义者的再度革命的问题变成为关于IS和LM的形状的问题。”在这段评价的脚注中,萨缪尔森又特别补充道:“希克斯-汉森图形并不能简洁地描绘凯恩斯后的宏观经济学的全貌。该图形未能真正显示出庇古效应。”

总供给曲线_ 西方经济学

14.4.2 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在不同资源利用的情况下,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总供给曲线来加以说明。所谓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4-14所示。

img307

图14-14 总供给曲线

(1)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ab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2)短期总供给曲线——bc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3)长期总供给曲线——cd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2.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存在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向下的刚性,即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二是时间较短,即使不存在刚性工资和价格,工资和价格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长期总供给曲线存在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货币工资和价格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使用的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二是在长期中,即使货币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工资和价格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使得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从现实经济运行来看,很难具备“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两条总供给曲线是两种极端情况。

但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可以变动的,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短期总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因素和资源供给因素两个方面。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提高了,同样的资源供给会有更大的产出水平,因此,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价格和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增加也会产生更高的产出水平,因此,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反之,如果资源供给减少,则总产出水平下降,即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 西方经济学

14.4.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的价格水平如何决定的一个模型,可以用图14-15来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img308

图14-15

在图14-15中,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于E,此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E点对应的Y0即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

与IS-LM模型不同的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综合考虑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三个市场的均衡,同时也分析了国外对于本国的需求情况(即净出口X-M部分),因而更加接近现代宏观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于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也更有解释能力。

2.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由于总供给曲线由三个部分组成,所以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到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依据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可以将其分成三种情况:

(1)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此时经济运行一般处于萧条时期。经济萧条时期是指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潜在国民收入的时期,此时大量的资源闲置,因而此时总供给曲线的形态是一条水平直线,即前文所说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如图14-16所示。由于有多余的资源,因而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水平增加。

img309

图14-16 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2)短期总供给曲线

即短期总供给曲线阶段。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会下降。也就是说,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如图14-16所示。

(3)长期总供给曲线

即长期总供给曲线阶段。由于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只会使价格水平下降,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即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如图14-16所示。

综合上面的三种情况,总需求变动会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产生如下影响:当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阶段时(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总需求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当总供给曲线处于向右上方倾斜阶段时(短期总供给曲线阶段),总需求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时上升,总需求下降会导致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时下降;当总供给曲线处于垂直阶段时(长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变动,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增加,总需求下降,价格水平下降。

3.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经济中较常见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因此,在讨论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时通常只讨论短期总供给变动的情况。

短期总供给是会变动的,这种变动同样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在总需求不变时总供给的增加,即产量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而总供给的减少,即产量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可用图14-17来说明这种情况。

img310

图14-17 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图14-17中,AS0与AD相交于E0,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为Y0,价格水平为P0。当总供给增加时,总供给曲线由AS0移动到AS1,AS1与AD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这表明由于总供给的增加,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了Y1,而价格水平由P0下降到P1。当总供给减少时,

总供给曲线由AS0移动到AS2,AS2与AD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价格水平为P2,这表明由于总供给的减少,国民收入由Y0减少到了Y2,而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对于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均具有较强的分析价值,以下各章将一一给予详细介绍。

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进展_ 西方经济学

*15.3.2 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进展

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为经济学家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提供了有效支持,并且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但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这与菲利普斯曲线的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存在的结论相矛盾。针对这种变化,货币主义学派把预期引入菲利普斯曲线,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劳动者对价格预期是既定的,无法调整的。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劳动者也无法要求增加工资,生产者的利润由于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增加,生产者扩大生产,创造了新的就业,从而失业减少;反之亦然。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是反方向变化的。在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是可以调整的,因此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没有影响,对生产者的利润也没有影响,所以不会导致生产者调整投资,因而对就业没有影响。所以,通货膨胀与失业无关。

img323

图15-5

如图15-5所示,纵轴为通货膨胀率,横轴为失业率,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一条负斜率曲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在长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却不相关,通货膨胀率不管如何改变,失业率始终维持在U0。

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长期和短期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也发生变化。通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可知,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可以采取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的方式增加总需求,企业为了满足增加的总需求就会雇用更多的工人,增加产出,这样就降低了失业率,但同时,由于总需求增加,物价就会上涨,通货膨胀也会发生。或者,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要通过相反的方式减少总需求,但这样一来,企业的供给无法被完全吸收,企业就会解雇工人,降低产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却表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在长期,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而且物价始终呈现上涨趋势。

哈罗德—多马模型_ 西方经济学

16.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分别于1939年和1946年在他们各自的论著中研究了长期内一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问题,并提出了相似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学中统称哈罗德—多马模型。

由于现实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一般经济学理论为了研究方便,都会先简化环境,假设前提,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如下: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即所有要素仅生产一种产品;②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③生产规模收益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④劳动和资本不能互相替代,因此资本产出比率不变;⑤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有了以上的前提假设,就可以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img324。式中,s是储蓄率,表示社会的储蓄S占产出量或国民收入总量Y的比重,即img325;V是资本产出比率,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即img326;G是经济增长率,即img327

显然,假设一国储蓄率为10%,资本产出比率是2,那么,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为img328img329。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增长率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发生的增长率,它等于实际储蓄率s除以实际的资本产量比率V,即img330。合意增长率又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能产生使企业家感到满意的经济增长率。它等于合意的储蓄率sd(符合居民意愿的储蓄需求)除以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Vr(符合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率),即img331。自然增长率是指现有人口、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通常用Gn表示。

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合意增长率,意味着当初企业家过于保守,投资过少,于是企业家们追加投资,使经济短期出现膨胀。反之,实际增长率小于合意增长率,意味着当初企业家过于乐观,投资过多,于是企业家们减少投资,使经济短期出现停滞。

如果合意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意味着当初企业家过于保守,投资过少,于是企业家们会长期追加投资,使经济长期繁荣。反之,合意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意味着当初企业家过于乐观,投资过多,于是企业家们长期减少投资,使经济长期停滞。于是,要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要使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_ 西方经济学

17.1.3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

img359

图17-1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如图17-1所示。

图17-1中,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经济学小贴士17-1】 需求学派政策和供应学派政策

需求学派政策是一些影响国内需求和吸收量的总增长水平或总增长率的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与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相联系的整套财政、货币和国内信贷措施。虽然这些政策也影响生产和供应,但是这些影响比较抽象,所以对这些主要影响总吸收量的政策最好称之为“注重需求”的政策。

供应学派政策的目的,是要在保持国内需求的一定水平上增加国内经济所供应的货物和劳务的数量。这种注重供应的政策从广义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这样一些政策,它们的目的是提高像资本和劳力这样的生产要素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使用和分配效益,以增加当前的产值。这类政策包括那些减少由于价格僵硬不变、垄断、税收、补贴和贸易限制造成的经济失调现象的措施。第二类包括那些目的在于提高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率的政策。在这个类别里包括一些刺激国内储蓄和投资的措施。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些目的在于增加外国储蓄流入量的政策,不管这种外国储蓄是以私人贷款、外国直接投资还是以增加开发援助的形式流入的。这两类供应学派政策显然是相互关联的,因为那些增加当前产值的政策本身可能导致储蓄和投资的流量增加,并且提高生产能力的增长率。

标准架构的内容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三节 ISO/TS 16949标准架构的内容

ISO/TS 16949:2002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通过对标准的修订,取消了第一版的ISO/TS 16949:1999,并由第二版ISO/TS 16949:2002替代。并规定ISO/TS,三年后要进行一次评审,以决定它是否应当在下一个三年内获得确认,修订国际标准或撤销。在ISO/PAS或ISO/TS获得确认的情况下,六年后重新评审,最终确定转为国际标准或撤销。

在ISO/TS 16949:2002标准中,采用方框内的文字是ISO 9001:2000原文,方框外的部分是行业特殊补充要求的编辑方法。在本书的“ISO/TS 16949:2002标准的架构”(见下表)中,其宋体字为ISO 9001:2000的内容,斜体黑体字代表行业特别要求。

ISO/TS 16949标准架构的内容见表1.1

表1.1 ISO/TS 16949条文

img3

(续表)

img4

如何将TS 16949的内容,与企业生产丰富多样的过程活动结合起来,是企业的管理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需要建立起文件化的体系。

1.文件化的体系

通常的文件体系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各具自己的属性(见下图):

img5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层次的程序文件,是描述涉及到体系全局要素的文件,它对有关职能部门需要解决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规定。所有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问题,而不是某个具体活动过程的具体操作的技术问题,因此这一层次的程序文件,原则上不涉及产品的技术和具体人员如何操作的问题的。要注意的是“作业文件”的编写。作业文件解决的才是“如何做”的问题,是指导企业日常操作性的文件,它通常包含了三个部分:员工按何标准去操作(工作标准);企业按何标准去管理(管理标准);产品按何标准去向顾客提供(技术标准)。

2.“三大过程”的概念

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采用TS 16949技术规范,对ISO 9001:2000的提出的四个过程进行流程再造,使其转化为——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支持过程(Support Process)、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三大过程,便于加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概念。

顾客导向过程:输入和输出都和顾客有关的过程是关键过程。如:市场分析/顾客要求,输入顾客(潜在)需求,输出顾客满意;产品和过程设计,输入顾客对产品和过程的要求,输出产品和过程达到顾客要求

支持性过程:每一个关键过程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支持性过程补充,支持性过程大致上都

有内部的顾客和供方。如:文件控制,输入文件需求,输出适宜、有效的文件

管理性过程:对组织或质量体系进行管理的过程。如:管理评审、持续改进

三大过程的定位见图1.1。

img6

图1.1 有限公司过程定位图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系统软件

现在有一些公司在运行TS 16949这个标准时,设计开发了一套运行软件,这是TS 16949标准运行的方向。体系运行软件可分为AMS(审核管理系统)、MRS(管理评审控制系统)、CAS(不合格控制系统)、DOS(文件控制系统)、RMS(记录管理系统)、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MSA(测量系统分析)、MMS(设备管理系统)、MCS(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和TMS(培训管理系统)等十九个系统模块,为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实用、迅速、可靠的工具。软件系统的应用,排除了许多人为因素,有助于挤掉企业在贯标中的形式主义水份,保证文件化质量体系持续运行的符合性;软件系统使企业普遍推行统计技术成为可能,并能够保证文件化质量体系持续运行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真实性;软件系统有助于企业进行质量体系的失效分析,保证文件化质量体系持续运行的有效性。

4.审核认证的过程

对于TS 16949认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只获得一个总公司级的独立证书,各分公司使用其副件;第二种是个专业分公司分别独立认证,而总公司不进行认证(因没有制造现场,不能获得证书);第三种是TS 16949所独有的“协同”认证的方案(Corporate Audit scheme),即取得总公司级单一证书的同时,再按照每个现场特点向各专业分公司发放单独的证书。

上述前两种仍然属于单一认证的类型。而第三种方案,是一种创新,在TS 16949认证规则中专门作出了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虽然是为认证活动制定的规范,但是却为我们有些公司化了的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管理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另外,作为先进的管理规范,TS 16949首先是为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实施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写的,它并非只是认证公司的专利。因此,有许多不打算或者不可能获得TS 16949的认证证书的企业,仍然可以积极地采用和贯彻TS 16949,由于彻底消除了认证的顾虑因素,反而会不受任何桎楛,起码是不必为审核费尽心机地准备无用的记录材料和浪费时机去做第三方审核认证准备,企业完全是以“为我所用”的原则、以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来达到增加效益目标来贯彻,那么,其实用性会更强、效果会更好。

体系文件建设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二章 ISO/TS 16949体系文件建设

ISO/TS 16949体系建设,通常可以按四个策划文件展开。这四个策划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企业质量目标展开策划、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一、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主要描述建立体系的需求和如何建立体系的问题。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文件包括了以下的内容(见附录1TS 16949体系策划文件);

二、产品实现策划。产品实现策划主要描述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运用哪些文件的问题(见附录2产品实现策划文件);

三、企业质量目标展开策划。企业质量目标是将企业的质量方针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奋斗项目。ISO/DIS 9001:2000提出:“应在组织内每一个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规定质量目标”。如何落实到组织内每一个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呢?这就需要进行策划。有的企业制订了这样的策划文件(见附录3质量目标策划文件);

四、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是提供给汽车供应商在开发新产品时的一种结构化开发方法,以便使供应商能不断地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令汽车顾客满意的新产品、新系统、新部件。

建立ISO/TS 16949体系,从上述四个策划入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上述四个策划的案例。

附录1

img7

南京艾奎尔汽车摩擦材料配件有限公司文件

艾办字〔2006〕第10号

关于建设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会议

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二〇〇六年八月三日上午九时至于十一时;

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会议议题:关于本公司建设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策划;

会议主持:周瑜

参加人员:周瑜、小乔、大乔、黄盖、诸葛瑾

会议纪要:

会议主持人向会议汇报了建设ISO/TS 16949体系的设想,强调了在正在运行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设ISO/TS 16949的必要性。要求小乔小姐先搞个策划出来,并任命大乔女士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具体事宜。

会议主持人、总经理周瑜先生在会议上宣传了满足“两个要求(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顾客)”的重要性。

会议议决:

1.同意总经理周瑜先生关于建设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提议;

2.同意总经理周瑜先生关于大乔女士为本公司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的任命;

3.同意周瑜先生关于请小乔小姐对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的建议。

二〇〇六年八月三日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进度表

img8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进度表(续表)

img9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会签记录(4.2)

img10

注:上述文件,在总经理及部门负责人未签字确认前,其在文件中出现的名字,不得采用印刷体。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

img11

ISO/TS 16949:2002条文要求与部门职责对照表

img12

ISO/TS 16949:2002条文要求与部门职责对照表(续)

img13

img14

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关联图

img15

注: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COP),来自顾客的信息以及面向顾客的输出的过程;

支持过程(Support Process,SP),支持COP运行的过程;

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MP),对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过程。

附录2

img16

前 言

本公司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了总体策划,本策划保持了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其内容包括: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包括顾客要求和对其技术规范的引用及对与顾客委托开发的产品、项目和有关信息保密的规定);

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在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质量特性,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为此,本公司采用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原理对本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了如下的策划。

本策划是动态的,将根据产品实现过程出现的变动发生时,进行重新评审和更新。

产品实现策划

img17

产品实现策划(续)

img18

产品实现策划(续)

img19

产品实现策划(续)

img20

附录3

img21

南京艾奎尔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文件

艾办字[2006]第01号

关于颁布公司

二〇〇六年度质量目标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了贯彻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现将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质量目标颁布如下:

一、质量目标

1.产品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90%;

2.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3.产品开发一次成功率100%;

4.顾客满意率≥95%,每年在实现的基础上递增1%。

各部门目标展开:

img22

总经理:蔡得志

二〇〇六年元月二日

强制编制的程序文件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一节 强制编制的程序文件

ISO/TS 16949标准规定了七个必须编制的程序文件。

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4.2.3

2 质量记录和控制程序              4.2.4

3 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6.2.2.2

4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8.2.2

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

6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5.2

7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5.3

下面是一家已经通过现场审核认证,获得证书单位的七个必须编制的程序文件案例。

img95

1 目的

对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控制。

3 术语

4 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以及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的发放、更改控制和发放控制管理。

4.2 技质部负责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和更改控制。

4.3 各部门负责归口的管理作业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

5 措施和方法

5.1 文件和资料的分类及编号

5.1.1 文件和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a.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b.技术性文件和有关资料(包括内部和外部文件)

c.管理作业文件

d.质量活动记录

5.1.2 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编号:ISO 16949章节号——顺序号

5.2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加盖“受控”印章为有效版本并受到更改的控制,非受控文件加盖“非受控”印章。本公司受控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5.2.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作业文件、质量记录格式和质量计划;

5.2.2 规范、图纸、规程、技术资料;

5.2.3 外来的文件和资料:包括标准、法规和或顾客提供的图纸、文件和资料。

5.2.4 由上述文件所产生的其他文件如质量目标、经营计划、生产计划等。

5.2.5 受控文件的目录由各类文件归口部门提出,管理者代表批准。

5.3 文件的编写

5.3.1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

5.3.2 技质部负责产品技术、工艺文件的编写。包括产品标准、产品图纸、试验规范、工艺文件图纸、工序控制文件等。

5.3.3 管理作业文件由各归口部门组织编写。

5.4 文件的审批

5.4.1 质量手册、管理作业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5.4.2 技术文件按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5.5 文件的发放

5.5.1 受控文件的发放,由归口部门按受控文件清单和经批准的发放范围发放并注明分发号,办理签收手续,限在本公司内部使用及提供给第三方认证机构;非受控文件发放时只作登记,提供给其他单位或顾客作参考使用。

img96

5.5.2 受控文件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外借,不得私自复印。

5.5.3 当使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归口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换发新文件。

5.5.4 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使用人应说清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后,到文件归口部门办理重新领用手续。

5.5.5 文件使用人因工作调离,应将文件交回文件归口办公室门,新的使用人必须到文件归口办公室门重新按发放手续领取受控文件。管理作业文件还应到技质部备案。

5.6 文件的更改

5.6.1 文件需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部门在“文件更改申请”的相关栏目填明更改原因和更改条款及内容,对重要的更改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

5.6.2 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应由原审批人进行,以保持其连贯性,当原审核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若由其他部门人员审批时,则其需获得审批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5.6.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文件归口部门组织实施更改并在更改记录上登记。文件更改采用换页形式时,应更改页的“修改码”序号。

5.6.4 非受控文件,本公司不进行跟踪更改。

5.6.5 当来自顾客的文件在引用时而引起相关文件更改时(如PPAP文件),则这些文件也需进行更改,并记录实施的日期。

5.7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5.7.1 文件经多次更改(5次以上)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本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5.7.2 作废的文件由文件归口部门按“文件发放记录”收回并记录,加盖“作废”印章,填写“文件销毁申请”,经文件归口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统一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除每页加盖“作废”印章外,另需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

5.8 文件的管理

5.8.1 文件可以是纸媒体或是电子文档。文件经编制、审核、批准后,原版文件连同“受控文件和资料清单”一并存入电脑软盘。为防止文件的丢失,所有存入软盘的文件均应备份。软盘贮存的文件应进行标识。

5.8.2 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填写“借阅申请单”,经文件归口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者应按期归还,到期不还由文件归口部门收回。原版文件一律不外借。

5.8.3 文件归口部门在每次内部质量审核前应全面检查各类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有新增的受控文件需要在该清单中登记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用手写的方式在清单中逐次记录,并在备注栏中予以签章。如发生修改或有新增文件时一般情况下每半年由办公室将该清单进行重新打印,办公室审核后换发。当新增内容较多有可能影响查阅时应随时重新打印换发。办公室应保存所有“受控文件和资料清单”的原件。其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外来质量管理标准原件由技质部保存,而有关技术标准和材料标准及顾客外来文件、检验、计量标准原件由技质部保存,设备标准原件由生产部保存。其他文件的原件由各归口部门保存。

img97

6 相关文件

7 质量记录

文件发放记录

文件更改申请

文件借阅/复制申请单

受控文件和资料清单

文件销毁申请

文件销毁清单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98

img99

1 目的

确定质量记录的控制职责和要求,以证明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或活动符合策划规定,为证实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证据。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

3 术语

4 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归口管理。

4.2 技质部负责产品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

4.3 各部门负责对分管职能范围的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

5 方法和措施

5.1 质量记录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证实产品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的证据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本公司质量记录见“质量记录清单”。

5.2 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

5.2.1 质量记录样式由各有关部门自行设计,经办公室审定后实施。若样式适用性不能确定时,可先试用复印样式,待样式确定后再印制实施。由办公室保存各样式的样表,以备审核。

5.2.2 质量记录应按规定格式使用钢笔或圆珠笔进行填写,具有可追溯性。

5.2.3 填写内容应真实、准确、完备且字迹清晰。

5.3 质量记录不得涂改,如果出现记录笔误需更正时,必须由原记录人进行划改,更正处必须签名或盖章,必要时应说明划改原因。

5.4 质量记录的管理

5.4.1 各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质量记录在技质部的指导下进行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

5.4.2 所有质量记录均应编码,编码规定如下:

5.4.3.1 质量记录编码:

标准章节号——记录顺序号,如文件控制章节使用的记录表示为:4.2.3—01等。

5.4.4 质量记录应妥善贮存和保管,以防变质、损坏或丢失,质量记录的存贮应便于查阅。

5.4.5 质量记录可以是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如纸媒体、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

5.5 质量记录的查阅

顾客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质量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必要时,可提供质量记录的副本,并填写《质量记录查阅/复制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6 质量记录的保存处置

5.6.1 生产件批准文件、工装记录、供货顾客合同、采购顾客合同及其修订单记录、产品技术文件的保存时间为产品在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规定的有效期再加一个日历年。

img100

5.6.2 产品质量记录保存期执行5.6.1。

5.6.3 内审、管理评审记录保存期为三年。

5.6.4 其余质量记录保存期在“质量记录清单”中规定,其中包括来自于供应商的质量记录。

5.6.5 过期质量记录由保管部门根据办公室的安排组织销毁,应填写“质量记录销毁清单”。

5.6.6 质量记录销毁清单由销毁部门报办公室保存。

5.6.7 若顾客或政府有法规要求时,依据顾客要求或法规要求执行。

6 相关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文件销毁申请单

质量记录清单

质量记录查阅/复制登记

质量记录查阅/复制申请

质量记录销毁清单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101

img102

1 目的

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能满足岗位的规定要求,并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基本保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从事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培训的控制。

3 术语

4 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对与质量有关人员教育、培训和资格考核等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4.2 各部门配合办公室进行培训。

4.3 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员对培训计划进行审批,并对计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5 方法和措施

5.1 培训计划的编制:

5.1.1 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培训要求,报办公室汇总。

5.1.2 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要求,并结合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人员素质状况,负责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或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培训后对其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5.1.3 年度培训计划应突出岗位技能、质量教育、安全教育、专业知识等。并应明确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课时安排、确定教员、培训方式等。

5.1.4 适时修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及时填写计划调整审批表,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5.1.5 原则上,应保证每位员工每年培训一次。

5.2 培训计划的实施

5.2.1 办公室按计划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应分别填写“各类技术业务讲座登记表”和“学习班档案”。

5.2.2 分厂或者部室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由举办分厂或者部室分别填写“各类技术业务讲座登记表”和“学习班档案”报办公室审核备案,由举办部门组织实施。

5.2.3 根据公司和上级部门的培训要求,办公室应有计划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外出培训。

5.2.4 新进厂职工要进行安技、质量、厂规厂纪等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上岗。

5.2.5 对转岗职工应进行转岗培训,掌握转岗后岗位的应知应会,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5.2.6 新分配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必须经公司统一培训,并经半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后方可定岗。

5.2.7 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锅炉工等)人员按岗位要求,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与复审,经资格考核合格,领取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img103

5.2.8 对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计量、内部审核等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3 培训的考核及管理:

5.3.1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有效性评审,一般在培训的当年内完成。评审方法可以是:应知应会的考试;被培训者的心得报告;被培训者的主管领导对其培训后能力的评价等。

5.3.2 凡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5.3.3 职工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必要时由办公室负责颁发合格证书。

5.3.4 对培训考核优秀者和对不按要求组织好本部门人员参加培训的单位,办公室提出奖惩建议,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3.5 办公室负责建立全公司职工个人培训档案卡,对每人参加的各类培训(含外出培训)的内容、学习时间、考核情况、培训单位均记入卡片,并长期保存。

6 相关文件

7 质量记录

员工培训档案

各类技术业务讲座登记表

培训记录表

教育培训计划调整审批表

年度培训计划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104

img105

1 目的

为确定质量体系各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活动的控制(工艺过程审核与产品审核另行规定)。

3 术语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并确定审核任务及审核组长。

4.2 办公室负责根据质量体系各要素的运行情况,不断调整更新每年制订的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协调审核组实施质量审核和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4.3 审核组长制定审核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4 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内部质量审核、并对本部门的纠正措施实施负责。

5 方法和措施

5.1 管理者代表负责按照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例行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每年度1次(不超过12个月)。当产品结构、企业体制、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发生内部、外部不合格或顾客抱怨时,或总经理指令,或顾客要求,则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随时安排日程计划进行审核。

5.2 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内容:

5.2.1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5.2.2 审核的时间安排;

5.2.3 编制计划时,必须覆盖所有生产班次。

5.2.4 审核频次(可根据需要安排)等。

5.3 审核准备

5.3.1 根据审核内容和涉及的审核部门,由办公室在任命的内审员名单中提出合适人选,组成审核组建议名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核组长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5.3.2 审核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审员组成,审核员应对审核的业务较熟悉,具有实际经验,且与被审核的活动无直接责任者。

5.3.3 审核组长组织制定审核专用文件即:审核通知,审核实施计划表、审核检查表、不合格项报告等,准备好审核所依据的文件材料,并负责安排内审工作的全过程。

5.3.4 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

a.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

b.依据的文件;

c.审核员分工。

5.3.5 审核组长提前一星期向受审部门发出审核通知及审核实施计划。

5.3.6 受审部门收到通知后,如对审核日期或审核内容(或要素)有异议,应在三天之内反馈给审核组,经协商同意后再行调整。

img106

5.3.7 受审部门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5.4 审核实施

5.4.1 首次会议

由审核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本次审核目的和范围、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的解释。

5.4.2 审核

5.4.2.1 收集证据

应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来收集证据。如果发现重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即使不在检查表之列,也应予以记录并进行调查。

5.4.2.2 观察结果

a.审核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应形成记录,以便核实客观证据时追溯。审核记录应清楚、全面、便于查阅。对发现的不合格项,要写清楚各种可作旁证和追溯的证据,如文件号、图号、位置、设备编号、标识、记录编号、顾客合同号、岗位等。

b.与受审部门负责人共同确认事实。当发现不合格时,应与陪同人员或受审部门负责人交流,通过数据或事实向他们说明不合格的情况,请他们确认。

5.4.2.3 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完成现场调查后,审核组长应召集一次审核会议,对观察结果作汇总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并与受审部门负责人沟通、确认,以保证不符合项能够完全被确认,有利于纠正。若双方意见不统一,由管理者代表进行仲裁。

5.4.3 末次会议

目的是向受审核部门说明审核观察结果。由审核组长主持。主要内容:

a.综合介绍审核情况,说明不合格项的数量与严重程度,宣读不符合项报告。

b.要求受审核部门采取纠正措施,限定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时间及实施期限、验证纠正措施的日期和方法。

c.由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实施改进进行承诺。

5.4.4 审核报告

5.4.4.1 内审结束后一周内审核组长应编写完成审核报告,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5.4.4.2 审核报告的内容:

a.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目的、范围、日期;

b.审核依据的文件;

c.审核员、受审部门主要参加人员;

d.审核综述。

e.不符合项及纠正要求。

5.4.4.3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办公室、受审核部门、不符合项所涉及的相关部门。

5.4.5 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5.4.5.1 受审核部门收到不符合项报告后,应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在限期内整改。

img107

5.4.5.2 办公室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有效性,将检查结果记入“纠正措施有效性确认”栏内,报管理者代表,并作为管理评审的内容之一。

5.4.6 质量审核中的全部记录由办公室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6 相关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年度审核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

审核通知

审核签到表

质量审核检查表

不合格项矩阵分析图

不合格项报告表

审核报告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108

img109

1 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或委外加工)入库检验、生产过程及出公司后发现不合格品(或可疑品)的处理。

3 术语

4 职责

4.1 技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隔离和报告,并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4.2 不合格品评审小组或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产品不合格品提出评审结论及实施说明。

4.3 技质部负责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工艺的制订及对除产品零件不合格品提出评审结论及实施说明。

4.1 总经理负责评审结论的审批。

4.5 各部门负责按实施说明要求进行实施。

5 方法和措施

5.1 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隔离和报告。

5.1.1 生产操作者自检发现的不合格品,按《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作出标识、隔离,交检验员确认。

5.1.2 检验员检验确认的不合格品及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出的不合格品,作出标识并隔离,存放在指定区域。

5.1.3 试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应作出标识、隔离,并交质量技术人员确认。

5.1.4 因产品图纸修改产生的不合格品,由技质部按修改通知单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

5.1.5 技质部将不合格情况记录于检验报告中,并提供给责任部门。

5.2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5.2.1 不合格品的处置办法有:

a.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b.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

c.拒收或报废。

5.2.2 评审的职责和处置权限

5.2.2.1 对一般性或少量的不合格自制件或非批量性不合格自制件,由不合格品的评审小组直接判定返工/返修或报废;对严重不合格品,应由不合格品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不合格外协外购件,由不合格品的评审小组判定拒收处理,业务部负责外协外购件的退货。车间负责自制件的返工或办理报废手续,若返工方法与原加工方法一致时,则返工部门按原方法(原工艺文件)进行再加工。若有异于原方法时,技质部应制订相关的返工工艺方案,并指导返工。对用于返修/返工的材料应进行再验证,返工后的产品须经检验员重新检验。

img110

5.2.2.2 在没有得到顾客维修部门批准前,不得将外观有可见痕迹的产品作维修配件交付或销售。

5.2.2.3 对批量性不合格自制件或外协件,由车间或生产部代表供应商提出让步申请交技质部,由技质部组织生产部或业务部进行评审,作出评审结论,记录于《不合格品报告》中。

5.2.2.4新产品试制过程中,若零件不合格,由技质部直接评审,并在检查报告表中签署意见。

5.2.2.5 涉及主要性能、安装尺寸和整体外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评审结论须总经理审批。

5.2.3 让步接收

5.2.3.1 当评审结果为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时,技质部作出实施说明,有关部门会签后实施。检验员应放置让步接收标识。

5.2.3.2 当评审结果为返修后作为让步接收时,由责任部门填写《不合格品报告》,技质部会同生产部商讨后,由技质部制订返修要求及方案。返修后的产品经检验员检验达到返修要求时,在检验结论中写明返修合格,并按5.2.3.1执行。

5.2.3.3 当设计指令有要求时,让步接收前,需由技质部征得顾客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5.2.4 当评审结果为降级或改作他用时,由技质部通过《技术问题处理通知书》作出明确规定,检验员据此填写降级改作他用卡片进行标识,连同产品入库,生产部应分置存放且只能按卡片规定用途使用。

5.2.5 当评审结果为拒收或报废时,按5.2.2.1条款执行。

5.2.6 封存件的处理

5.2.6.1 对装配生产过程中暴露的零部件隐含质量问题及顾客使用中反馈的零部件或总成质量问题以及因设计更改原因需要对库存产品采用封存措施时,由技质部负责办理不合格品封存通知单,详细填写封存原因及措施要求等,并填写封存单(封条)交生产部或库房保管员,以作为对不合格品的隔离依据。

5.2.6.2 生产部在接到不合格品封存通知单及封存单后应立即将封存件隔离存放在有明示标识的区域内,不得和合格品混放在一起,以防错发。

5.2.6.3 不合格品封存件按要求隔离存放一段时间(存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后,由生产部对封存件进行处理。

5.3 已售出不合格品的控制

5.3.1 技质部负责对已售出或交付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判定,当发生判定分歧时,由技质部提交总经理裁定。

5.3.2 已售出或发交出公司发现不合格品,由业务部做召回处理。

5.4 技质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提出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5.5 技质部应适时统计和分析不合格品的状况,选定不合格原因较集中或不合格品价值较大的问题,制订优先的整改计划,并跟踪计划实施,直到目标达到为止。也可将此主题作为继续改进的课题,具体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img111

5.6 当产品或过程出现与被批准状况不一致时,按生产件批准程序的规定执行。此要求也适用于供应商。生产部应保存暂时批准的出货的期限或数量的记录。批准期满,则需恢复执行原标准或经工程更改后的新标准。这些交付的产品,须在各包装箱上作适当的标识(依据顾客要求)。

6 相关文件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生产件批准程序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不合格品报告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表

技术问题处理通知书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112

img113

1 目的

消除实际或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或重复发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不合格品及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 术语

4 职责

4.1 技质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一级质量管理方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实施效果。

4.2 技质部负责提出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协调、检查、跟踪验证及考核。

4.3 技质部负责产品和过程设计、工艺技术改进方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4 各部门对各自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或立项)的制定、实施及按期完成负责。

4.6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严重质量问题和重要不合格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实施效果。

5 方法和措施

5.1 质量信息反馈;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信息来源:

a.产品检验、试验和验证报告;

b.内部和外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c.管理评审报告;

d.过程控制中出现的不合格与潜在不合格信息;

e.其他与产品质量、质量体系有关的信息;

f.顾客的质量投诉;

g.用户服务记录。

5.2 纠正措施的实施

5.2.1 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由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以供备查,具体分配见表4.2。

img114

表4.2 具体分配

img115

5.2.2 当产品出现不合格(一般质量问题)时,由技质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发往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组织分析记录不合格产生原因后,议定采取与质量问题的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适当方法解决质量问题。由各部门制订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相应措施,督促实施并跟踪措施实施的有效性,按时组织验证,必要时将措施推广至类似的产品或过程中去,以防止类似不合格的重复发生。

5.2.3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并符合下列a、b、c条款时,应由技质部对产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

a.产品质量重大功能问题引起用户抱怨;

b.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或有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年度质量指标且复杂程度较高;

c.交付的产品在现场出现突发性、批量性质量问题。

5.2.3.1 技质部召集相关部门,对重大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组织提出采取的措施、时间要求、责任人员,由技质部汇总后填写“产品纠正和预防措施立项表”,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各部门按立项表的要求进行实施。

5.2.3.2 技质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协调、考核,以确保立项项目的顺利实施。

5.2.3.3 技质部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产品符合纠正或预防的要求。

img116

5.2.4 当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不符合项时,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调查、分析不合格项产生原因,制定并验证纠正措施。

5.2.5 各部门在实施纠正措施时,应采取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过程统计、多种统计技术运用、4M1E(人、机、料、法、环)分析、FMEA,必要时也可用防错法。

5.2.6 对达到预期目的的纠正措施,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及各自的职责及时正式修改有关的质量文件,纳入到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工艺、技术规范中,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和质量体系的完善及有效运行。

5.2.7 当验证发现其未达到预期目的时,应重新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5.3 预防措施的实施

5.3.1 质量信息的反馈同5.1.1条款。

5.3.2 办公室对上述信息及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信息进行分析,组织制定预防措施。

5.3.3 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参照5.2条款执行。

5.3.4 办公室应及时将采取预防措施的信息呈报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

5.4 办公室负责保存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6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纠正措施处理单

预防措施处理单

8 本程序更改记录

img117

建议编制的质量记录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二节 建议编制的质量记录

ISO/TS 16949标准与ISO 9001一样“说到要做到,做到要有记录”。质量记录就是通常说的表格,它是统计分析的数据源、是过程实施的证据。有了质量记录,企业才能对过程进行追溯、统计、分析和改善,同时也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留下证实性的材料。除ISO/TS 16949标准规定的记录之外,还建议编制如下内容的记录(表格)。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img224

文件 □借阅 □复制记录

img225

受控文件清单

img226

文件更改申请

img227

文件销毁申请

img228

受控文件/质量记录检查记录表

img229

外来文件清单

img230

质量记录清单(某工厂案例)

img231

质量记录清单(续)

img232

质量记录清单(续)

img233

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img234

管理评审计划

img235

管理评审通知单

img236

管理评审报告

img237

纠正措施报告

img238

预防措施报告

img239

培训记录表

img240

培训记录表

img241

____________年度培训计划

img242

培训签到表

img243

注:(1)~(3)由被培训人员填写,其余由人事部门填写。

员工培训档案

img244

员工技能矩阵图

img245

设施配置申请单/验收单

img246

设施管理卡

img247

年度设施一览表及年度维修计划

img248

关键设备一览表

img249

设施检修单

img250

设施报废单

img251

顾客合同评审表

img252

注:1.能满足“√” 不能满足“×”;2.评审必须在承诺(顾客合同签订)前进行.

产品销售合同台帐

img253

设计开发建议书

img254

设计开发任务书

img255

设计开发方案

img256

设计策划评审表

img257

注:1.评审部门:生产部、办公室、营销部门(必要时总经理参加);

2.评审时,已经明确或已经肯定的产品,用“√”表示。

设计开发计划书

img258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img259

设计输入评审表

img260

注:1.评审部门:生产部、办公室、营销部门(必要时总经理参加);

2.评审时,已经明确或已经肯定的产品,用“√”表示;

3.07、08、09为过程设计输入时评审的项目,产品开发时,不需评审。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img261

设计输出评审表

img262

注:1.评审部门:生产部、办公室、营销部门(必要时总经理参加);

2.评审时,已经明确或已经肯定的产品,用“√”表示。

新产品验证报告

img263

新产品开发样品试制报告

img264

产品试生产准备评审表

img265

注:1.评审部门:生产部、办公室、营销部门(必要时总经理参加);

2.评审时,已经明确或已经肯定的产品,用“√”表示。

信息联络单

img266

产品试生产总结报告

img267

设计文件更改记录

img268

客户试用报告

img269

新产品合格供应商名录

img270

供应商评价记录表

img271

供应商综合业绩考核表

img272

注:1.本表综合评价≤60分或者单项评价分为零分时,为不合格,应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并在完成整改后,再行交付;3个月未完成整改者,则取消供应商资格。

2.有扣分的项目,若扣分超过项目总分数,则该项目以0分计,不计负分。

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img273

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单

img274

注:1.采购物资应在需求日前到公司,并及时进行进货验证。

2.本单在没有经过批准前为采购计划,经过批准后为采购单。

(  )月份生产计划表

img275

生产流转记录卡

img276

测量监控设备管理卡

img277

计量器具和测量试验设备一览表

img278

年度计量器具和测量试验设备校准计划

img279

实验室设备一览表

img280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img281

年度内审计划

img282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img283

内审会议通知

img284

内审会议签到表

img285

内审检查表

img286

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img287

不符合项报告

img288

不符合项矩阵分析图

img289

内 审 报 告

img290

进货验证报告

img291

成品入库检验单

img292

供应商代码: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img293

不合格品报告

img294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

img295

数据收集一览表

img296

信息联络处理单

img297

改 进 计 划

img298

8D 报 告

img299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案例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一节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案例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目的是要评估体系的三个符合性和一个有效性。三个符合性是三个层次的:

a.确体系的符合性:整个体系符合TS 16949体系的准则。

b.过程的符合性:因为体系是过程组成的,那么,过程要符合判定过程符合性的准则,那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譬如,体系规定要对特殊过程久其他过程,在实施前必须先通过确认。再譬如,体系规定采购过程必须先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而且要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视。

c.产品的符合性:过程的结果是产品。那么产品要符合针对该产品所做的各种安排。那么,就要利用体系中针对该产品所做的安排的文件。譬如,具体的产品用材料的采购文件,生产控制计划等。也就是针对该产品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的结果文件。

d.有效性是指策划的目的是否达到,这个目的达到的途径,是否执行策划所确定的过程。这两方面达到的程度如何?达到的程度高,有效性高。反之,有效性则差。

什么情况下做体系审核?

a.新建立体系时。为了企业全员有信心。通常要在接受第三方审核前做一次体系审核。

b.定期的监督审核。可以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间结合,也可以不考虑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间,自己确定定期的监督审核,全面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c.顾客要求或者法规强制需要接受外部的审核,包括认证审核。

d.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需要。通过审核发现潜在不符合,制定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发现不符合,制定纠正措施。往往需要做体系审核。包括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从系统上查明原因,完善体系。

e.持续改进。领导决定,通过体系审核来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进行,来发现改进的项目和时机。

下面是一家企业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案例

img430

2007年度内审计划

img431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img432

附录

审核实施计划时间安排表

img43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通知

编号:8.2.2-03

公司各部门:

为更好的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定是否可以申请认证,管理者代表决定上半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本次审核:

1.目的:验证程序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

2.范围:办公室、营销部、生产部、技质部和本公司生产的汽车智能电子产品及其过程。

3.方法:采用过程审核的方法。

4.依据:ISO/TS 16949标准、顾客要求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

5.时间:9月17日~18日8:00—18:00

6.地点:会议室。

7.审核组成员:林 冲(A)、花荣(B)、关胜(C)、秦明(D)、李 应(E)

其中(A)为组长。

请各部门做好内部审核自查工作。

特此通知。

公司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日

内审会议签到表

img434

ISO/TS 16949内部审核检查表(案例)

img435

释: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只以COP01为例。其他编制方法一样。

不符合报告

img436

不符合项二元分析图

img437

内审报告

img438

培训记录表

img439

管理评审案例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第四节 管理评审案例

管理评审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常可以结合企业年度(或半年度)总结会议进行。有时第二方会要求组织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组织可在与第二方沟通后,适时进行。下面是一家安全带生产企业的管理评审文件案例。

管理评审文件

目 录

1.受控文件/质量记录检查记录

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3.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附:绩效统计一览表)

4.内审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过程审核报告、产品审核报告)

5.管理评审计划

6.管理评审通知

7.管理评审报告(附:部门汇报资料【本书略】)

8.改进计划(执行跟踪情况)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六日汇编

受控文件/质量记录检查记录

img479

备注:没有变动时,可以用:“■”表示

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img480

纠正措施处理单

img481

预防措施处理单

img482

培训记录表

img483

工艺过程审核报告

编号:8.2.2-16

1.过程名称/类型:

2.审核开始日期:2008/03/15     审核结束日期:2008/03/20

3.审核组组长:赵子龙        审核员:张翼德

4.审核目的:评价汽车制动块总成生产过程及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状况,保证过程质量稳定受控。

5.审核方法:现场观察、询问;器具测量。

6.1 汽车制动器热成型车间:

热成型生产作业。

6.2 汽车制动器机械加工、总成车间:

汽车制动器机械加工、总成生产作业。

7.审核依据:

7.1 过程质量控制计划

7.2 汽车制动块总成:热成型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喷漆工艺、总成工艺、包装工艺;

7.3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7.4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7.5 工装管理程序

7.6 工艺管理程序

7.7 培训管理程序

7.8 车间质量目标

8.审核实施情况

8.1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完全遵循了控制计划的规定。

过程质量控制活动的安排恰当,文件齐全,并具有可操作性,操作者能够理解并且认真执行这些文件。

8.2 过程因素受控情况的审核

(1)人员状况的审核

热成型车间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喷漆工艺、总成工艺、包装工艺作业共有15个作业人员,3个检验人员、。这些人员已按规定进行了培训,且确认合格后上岗。

现场操作人员操作熟练,对各自岗位的工作很熟悉,有良好的质量意识,有良好的现场质量控制知识。

(2)设备完好状态审核

车间主要的生产设施有:(见车间设备清单);关键设备建立了“关键设备及重要备件明细表”,对关键设备发生问题的对策准备充分。同时对紧急情况下的安排,能够满足顾客要求。

按本公司规定的机械加工设备完好的要求(见工作票),对设备进行了检查,已能满足工艺实现的要求(在工艺允许的误差之内,设备运转正常)。

生产作业人员按工装管理程序和工作票上的设备保养要求,对设备、工装进行了日常维护,车间安排了定期维护。设备资料齐全,保养记录完整。

(3)材料因素审核

汽车制动块总成使用的材料、辅料、零部件均经过检验。

(4)作业方法的检查

作业指导书要求明确,均为有效版本。作业人员和检验员均能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开展工作。

(5)环境、标识检查

现场物料没有按定置图要求摆放。审核中发现有工人在现场抽烟,检验状态标识未做好。审核中发现有一副模具放在地面上,没有进行标识。不易区分。

(6)检测工作的检查

检测工具均在校准有效期内,检测作业指导书能正确指导检验员进行产品检查工作。

8.3 过程质量记录的检查

过程质量记录及时、清晰、完整,没有乱涂、乱改情况,符合规定要求。

8.4 过程能力、过程目标的审核

(1)抽50件产品进行检测,合格品为50件。合格率为100%,超过了车间制订的“内部检验合格率大于95%”的质量目标,也高于公司质量目标。

(2)过程能力计算

现场分析产品零件控制图,得出Cpk=1.33.过程能力基本满足顾客要求.

9.审核结论及改进建议

加工车间存在下列问题:

(1)车间现场环境存在混乱现象,建议车间对环境按“5S”严格执行,并加强考核力度;

审核组为此已经发出了“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2)有缺少标识的现象,提请加工车间注意改进。

就本次审核提出的纠正措施,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拿出计划并实施。

10.根据审核的情况,结论如下:汽车制动块总成机加工与装配过程基本受控,工艺过程审核评价虽然为92分,但Cpk=1.33,因此,生产过程只能评价为尚可。

11.审核报告分发范围:

本审核报告分发范围为:

管理者代表、技质部、生产部、加工车间主任、组装车间主任及本次审核组各位审核人员。

编制/日期:张翼德,08/03/20 审核/日期:赵子龙08/03/20 批准/日期:刘备08/03/20

产品审核报告

img484

产品审核报告

img485

管理评审计划

img486

管理评审通知

img487

管理评审报告

编号:5.6-03

评审会议时间、地点:

07年 06月 26日  会议室

评审目的:

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参加评审人员:主持: 刘 备

出席: 刘 备、诸葛亮、庞 统、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马 谡、王 平评审内容摘要:

一、本次管理评审议题与内容(输入)及评审结论或纠正预防措施(输出):(一)评审内容要点:

1.内审、外审不符合项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验证情况。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实施情况报告。

3.产品质量报告及过程能力报告。

4.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

5.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报告。

6.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8D报告)情况。

7.顾客要求变化、环境变化、组织变化、产品变化的报告。8.实际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9.潜在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10.质量成本分析报告。11.任何有益的建议。

12.质量体系现状的连续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总体评价。

(二)输入资料评审:

11 本年度内审情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内审、外审不符合项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验证分析:

1.1 从管理者代表的汇报及“公司绩效收集一览表”来看,质量方针满足了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并且符合质量管理8项原则,同时能够适应本厂市场竞争的需要,会议同意管理者代表对质量方针的评价;

1.2 内审、外审不符合项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验证工作已结束,尤其是财务部门已经对产品不良成本进行了统计,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希望财务部门严格按ISO/TS 16949的要求去做;

2 产品质量报告及过程能力报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及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的评价:

2.1 产品质量报告及过程能力

从质检部汇报和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报告来看,智能仪表和制动块产品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工序能力指数Cpk都处于1.33左右,这个数值基本上能够满足我们生产的现状,但是不能大意,应严格进行监控,并在明年初要有提高;

2.2 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及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

去年以来,在智能仪表和制动块产品上,由于工艺比较成熟、采购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控制较好,因此没有任何重大质量问题发生。这很好,但是,不等于说没有问题,也不是说不会有严重问题发生。若想保证不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就要严格执行ISO/TS 16949文件,按文件规定去进行控制;

2.3 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

从生产部的汇报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顾客图纸的及时评审和及时发放的评价,生产部没有进行汇报(技术部在会议上进行了补充汇报),技术部的补充汇报,不是说不行,而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我们对ISO/TS 16949这个标准还没有吃透,执行起来就有点不全面。希望各部门从生产部的汇报中学习到东西,不断提高自己;销售部汇报中说,没有顾客投诉,那么顾客有什么抱怨?我们在产品样本上是否有问题?比如说较为简单,不仅没有很好宣传公司,而且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不是很方便的。怎样“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非要顾客来投诉或者非要顾客产生抱怨,我们才去引起重视和改进?销售部门工作要做在先;

顾客反馈的信息非常好,请技质部门很好研究一下,有关零件的镀锌问题,同意质检部的建议,请生产部抓紧落实;

12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顾客要求变化、环境变化、组织变化、产品变化的评价:

2.1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不理想,仅仅是就事论事。没有按8D报告要求和防错的概念进行很好的贯彻。(技术部插话:我们在产品过程设计中应用了)ISO/TS 16949给我们的是个工作思路,我们不要仅仅是为了符合ISO/TS 16949这个标准去做记录,而应该是将ISO/TS 16949所提供的技术和工具进行应用,比如说,在发生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就应该考虑按8D报告要求和使用“防错”技术;

2.2 顾客要求变化、环境变化、组织变化、产品变化的评价:

顾客要求变化、环境变化、产品变化方面,从各部门的汇报来看,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但不要掉以轻心,要注意进行监控;组织变化方面,由于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上半年以来,我们对组织机构进行了一些变动,主要的出发点是想通过组织机构的变化来调整年龄结构、知识机构和管理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取得了一些效果,希望大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

13 实际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潜在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质量成本分析评价:

3.1 这部分工作技质部做得不错,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新的方法,FMEA的应用,为我们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在事前做好消除和预防,提供了一个方法。但是财务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还需要细化,要真正成为质量成本的指导和控制部门;

4 有益的建议及对质量体系现状的连续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持续改进的总体评价:

4.1 质检部建议与顾客代表的汇报和对伙房的调查很好,希望有关部门抓紧落实;

4.2 持续改进效果仍旧不明显,技术部提出了应“加强对供应商制造过程业绩的监控及对注塑工艺进行工艺验证,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践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建议;

4.3 车间关于在持续改进方面做的工作,比较有意义。做ISO/TS 16949需要持续改进,尤其是工艺方面。企业要通过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提高工艺水平,从而在效益上提高、在成本上降低,这是一个目的。希望别的部门应该支持他们并迅速跟进。

4.4 通过对上述汇报的评价,最高管理者认为,可以做出以下的管理评审结论——

管理评审结论:

企业的质量体系现状从运行的情况来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会议认为:

1.体系被证明是有效的、适宜的、充分的。体系的过程及相应的文件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与顾客有关的产品改进问题,请技术部考虑,是否可以与客户合作,在产品或工装方面研究、申请一个专利;

3.资源需求满足产品实现的需要。

4.技术部提出的在目前已经达到管理目标的情况下,应“加强对供应商制造过程业绩的监控及对注塑工艺进行工艺验证,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践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的建议很好。将“注塑工艺进行工艺验证”,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注塑工艺,列入改进计划;

5.希望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实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摘要及责任部门:

将“注塑工艺进行工艺验证”内容列入改进计划中去。

责任部门:生产部、技术部

本次管理评审执行跟踪记录:

编制:赵云   审核:诸葛亮   批准:刘备   日期:07年06月26日

改进计划

img488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05―2003idt ISO/TS 16949:2002 代替GB/T 18305―2001idt ISO/TS 16949:1999)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 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ISO/TS 16949技术标准内容,更好地贯彻ISO/TS 16949标准,下面将ISO/TS 16949标准全文进行介绍。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mg489

目  次

前言

ISO前言

关于认证的说明

引言

0.1 总则

0.2 过程方法

0.3. 与GB/T 19004的关系

0.3.1 IATF关于ISO/TS 16949:2002的指南

0.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0.5 本标准的目标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1.1 总要求—补充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2.2 质量手册

4.2.3 文件控制

4.2.3.1 工程规范

4.2.4 记录控制

4.2.4.1 记录保存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1.1 过程效率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5.4.1.1 质量目标—补充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1.1 质量职责

5.5.2 管理者代表

5.5.2.1 顾客代表

5.5.3 内部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5.6.1.1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

5.6.2 评审输入

5.6.2.1 评审输入—补充

5.6.3 评审输出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2.2.1 产品设计技能

6.2.2.2 培训

6.2.2.3 岗位培训

6.2.2.4 员工激励和授权

6.3 基础设施

6.3.1 公司、设施和设备策划

6.3.2 应急预案

6.4 工作环境

6.4.1 与实现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安全

6.4.2 生产现场的清洁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

7.1.2 接收准则

7.1.3 保密

7.1.4 更改控制

7.2 与顾客有在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1.1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补充

7.2.2.2 组织制造可行性

7.2.3 顾客沟通

7.2.3.1 顾客沟通—补充

7.3 设计和开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7.3.1.1 多方论证方法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7.3.2.1 产品设计输入

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7.3.2.3 特殊特性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7.3.3.1 产品设计输出—补充

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4.1 监视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7.3.6.1 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

7.3.6.2 样件计划

7.3.6.3 产品批准过程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7.4.1.1 法规的符合性

7.4.1.2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

7.4.1.3 顾客批准的供货来源

7.4.2 采购信息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3.1 进货产品的质量

7.4.3.2 对供方的监视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1.1 控制计划

7.5.1.2 作业指导书

7.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

7.5.1.4 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

7.5.1.5 生产工装的管理

7.5.1.6 生产计划

7.5.1.7 服务信息反馈

7.5.1.8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2.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补充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7.5.4 顾客财产

7.5.4.1 顾客所有的生产工半装

7.5.5 产品防护

7.5.5.1 贮存和库存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6.1 测量系统分析

7.6.2 校准/验证记录

7.6.3 实验室要求

7.6.3.1 内部实验室

7.6.3.2 外部实验室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1.1 统计工具的确定

8.1.2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1.1 顾客满意—补充

8.2.2 内部审核

8.2.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8.2.2.2 制造过程审核

8.2.2.3 产品审核

8.2.2.4 内部审核计划

8.2.2.5 内审员资格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3.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4.1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8.2.4.2 外观项目

8.3 不合格控制

8.3.1 不合格品控制—补充

8.3.2 返工产品的控制

8.3.3 顾客通知

8.3.4 顾客特许

8.4 数据分析

8.4.1 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8.5.1.1 组织的持续改进

8.5.1.2 制造过程的改进

8.5.2 纠正措施

8.5.2.1 解决问题

8.5.2.2 防错

8.5.2.3 纠正措施影响

8.5.2.4 拒收产品的试验/分析

8.5.3 预防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控制计划

A.1 控制计划的阶段

A.2 控制计划的要素

参考文献

注:本目录中,宋体字为GB/T 19001:2000的内容,楷体字代表行业特别要求。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 9001:2000的特别要求》。

本标准对GB/T 18305—2001(idt ISO/TS 16949:1999)《质量体系 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作了技术性修订。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 18305—2001。

本标准的主要变化:

1.由于GB/T 19001—2000(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发布与实施,对原以GB/T 19001—1994(idt ISO 9001:1994)为基础的GB/T 18305—2001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标准的正文部分由原来的20要素变为8大条款;

2.原GB/T 18305—2001中的“附录A(标准的附录)术语和定义”被取消,部分内容调整到新标准的第3章中;

3.原GB/T 18305—2001中的“附录C(提示的附录)特殊特性”被取消。

本标准目录中的宋体字代表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内容,楷体字代表行业特别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找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颖、于洪涛、郑元辉、李仁良、王卫东。

ISO 前  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际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管方的或非官方的)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的制定符合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有关规定。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国际标准草案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其他情况下,特别是市场对这样的文件有紧迫需求时,技术委员会可决定出版其他形式的标准化文件:

—ISO公开规范(ISO/PAS)表明一个ISO工作组内技术专家间已达成一致,如果上一级委员会的成员50%投票同意则可被接受出版。

—ISO技术规范(ISO/TS)表明技术委员会成员间已达成一致,如果委员会2/3的成员投票同意则可被接受出版。

对ISO/PAS或ISO/TS,三年后要进行一次评审,以决定它是否应当在下一个三年内获得确认,修订国际标准或撤销。在ISO/PAS或ISO/TS获得确认的情况下,六年后重新评审,最终确定转为国际标准或撤销。

ISO/TS 16949:2002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

通过技术修订,取消第一版的ISO/TS 16949:1999,并由第二版ISO/TS 16949替代。

方框内的文字是ISO 9001:2000原文。方框外的部分是行业特殊补充要求。

在本技术规范中,“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表示建议。标有“注”(NOTE)的段落是对理解和解释有关的指南。

凡使用“例如”(such as)一词处,任何给出的建议仅起指导作用。

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

关于认证的说明

按照IATF的认证方案获得本技术规范的认证,包括顾客特殊要求(若存在),将获得IATF顾客成员的承认(见《获得IATF承认的规划》)。

详细资料可以从下IATF在各区域下设的监督机构得到。

Associazione Nazionale Fra Industrie Automobilistiche(ANFIA)

Web site:www.anfia.it         e-mail:anfia@anfia.it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Oversight Bureau(IAOB)

Web site:www.iaob.org         e-mail:qualiry@iaob.org

Federation des Industries des Equipement pour Vehicules(FIEV)

Comite des Construteurs Francais d’Automobiles(CCFA)

Web site:www.iatf-france.com     e -m ail :iatf@iatf-France.com

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 Ltd.(SMMT Ltd.)

Web site:www.smmt.co.uk        e -m ai l:quality@smmt.co.uk

Verband der Aotomobilindustrie Qualitasmanagement Center(VDA、QMC)

Web site:www.vda-qmc.de        e- ma il :info@vda-qmc.de

引  言

0.1总则

img490

0.2过程方法

img491

img492

0.3 与GB/T 19004的关系

img493

注:应当由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宣传和贯彻GB/T 19000—2000和GB/T 19004—2000中提及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知识及其应用。

0.3.1 IATF关于ISO/TS 16949:2002的指南

《IATF关于ISO/TS 16949:2002的指南》是一份包含了推荐性的汽车行业实践、范例、图解和解释的文件,并对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用提供帮助。

此IATF指南文件不拟用于认证或顾客合同的目的。

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img494

0.5 本标准的目标

本标准的目标是在供应链中建立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标准与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相结合,规定了签署本文件顾客的基本质量体系要求。

本标准旨在避免多重的认证审核,并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个通用的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

应用GB/T 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1 范围

1.1总则

img495

本标准与GB/T 19001—2000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进行顾客规定的生产件和/或维修零件制造的现场。

支持职能,无论其在现场或在外部(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及分销中心),由于它们对现场起支持性作用而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但不能单独获得本标准的认证。

本标准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1.2应用

img496

本标准仅允许在组织没有产品设计和开发责任的情况下删减与7.3有关的内容。

不允许删减制造过程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采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0)

3术语和定义

img497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2000和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3.1.1 控制计划 control plan

对控制产品所要求的系统和过程的形成文件的描述(见附录A)。

3.1.2 有设计责任的组织 design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

注:本责任包括在顾客规定的应用范围内对设计性能的试验和验证。

3.1.3 防错 error proofing

为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制造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3.1.4 实验室 lsboratory

进行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设施,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金相、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

3.1.5 实验室范围 laboratory scope

受控文件,包括:

—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

—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

3.1.6 制造 manufacturing

以下制作或加工过程:

—生产材料;

—生产或维修零件;

—装配;

—热处理、焊接、喷漆、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

3.1.7 预见性维护 predictive maintenance

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3.1.8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的计划外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措施,作为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3.1.9 附加运费 premium freight

在顾客合同约定的交付之外发生的附加成本或费用。

注:可因方法、数量、计划外或延迟交付等导致。

3.1.10 外部场所 remote location

支持现场且不存在生产过程的场所。

3.1.11 现场 site

发生增值的制造过程的场所。

3.1.12 特殊特性 special characteristic

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4 质量管理体系

总要求

img498

4.1.1总要求—补充

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不应免除组织对符合所有顾客要求的责任。

注:见7.4.1和7.4.1.3。

4.2 文件要求

4.2.1总则

img499

img500

4.2.2质量手册

img501

4.2.3文件控制

img502

4.2.3.1 工程规范

组织应有一个过程,以保证按顾客要求的时间安排及时评审、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其更改。及时评审应当尽快进行,不应超过两个工作周。

组织应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的记录。实施应包括对文件的更新。

注:当设计记录引用这些规范影响生产件批准过程的文件(例如,控制计划、FMEAs等)时,这些标准/规范的更改要求对顾客的生产件批准记录进行更新。

4.2.4记录控制

img503

注1:上述“处置”包括废弃。

注2:“记录”也包括顾客规定的记录。

4.2.4.1 记录保存

记录控制应满足法规和顾客的要求。

5 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img504

5.1.1 过程效率

最高管理者应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img505

5.3质量方针

img506

5.4 策划

5.4.1质量目标

img507

5.4.1.1 质量目标—补充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目标及测量要求,并应包含在经济计划中,用于质量方针的展开。

注:质量目标应当体现顾客期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实现的。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img508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img509

5.5.1.1 质量职责

应立即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过程通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

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应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

所有班次的生产作业都应安排负责保证产品质量的人员,或指定其代理人员。

5.5.2管理者代表

img510

5.5.2.1 顾客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人员,赋于其职责和权限,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体现,包括特殊特性的选择、制定质量目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

5.5.3内部沟通

img511

5.6 管理评审

5.6.1总则

img512

5.6.1.1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

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评审应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其业绩趋势的评审。

对质量目标进行监视及对不良质量成本定期报告和评价应是管理评审的一部分内容。(见8.4.1和8.5.1)

这些结果应给予以记录,至少能为以下方面的成绩提供证据:

—经营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

—对所供应产品的顾客满意情况。

5.6.2评审输入

img513

5.6.2.1 评审输入—补充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分析。

5.6.3 评审输出

img514

6 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img515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

img516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img517

6.2.2.1 产品设计技能

组织应确保具有产品设计责任的人员有达到设计要求的能力,且熟练掌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组织应识别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6.2.2.2 培训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识别培训需求并使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质量活动的人员具备能力。承担特定任务的人员应具备要求的资格,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注1:本要求适用于组织内各层次中影响质量的所有员工。

注2:顾客特殊要求的一个例子:数字型数字数据的应用。

6.2.2.3 岗位培训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组织应对新上岗或或工作的人员提供岗位培训,包括顾客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同。应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

6.2.2.4 员工激励和授权

组织应有一个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开展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环境的过程。该过程应包括在整个组织内提高质量和技术的意识。

组织应有一个过程,以测量员工对于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见6.2.2d)]的认知程度。

6.3基础设施

img518

6.3.1 公司、设施和设备策划

组织应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7.3.1.1)来制定公司、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公司的布局应优化材料的转移、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并应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应制定并实施对现有操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视的方法。

注:这些要求应当关注精益制造原则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联。

6.3.2 应急预案

组织应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如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外部退货等)满足顾客的要求。

6.4工作环境

img519

6.4.1 与实现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安全

组织应强调产品安全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员工造成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制造过程活动中。

6.4.2 生产现场的清洁

组织应保持生产现场处于与产品和制造过程的需求相协调的有序、清洁和维护的状态。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img520

注:有些顾客将项目管理或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作为一种产品实现的方法。产品质量先明策划包含着防错和持续改进的概念,与找出错误不同,而且是基于多方论证的方法。

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

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包括顾客要求和对其技术规范引用。

7.1.2 接收准则

组织应规定接收准则,要求时,由顾客批准。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应是零缺陷(见8.2.3.1)。

7.1.3 保密

组织应确保顾客委托的正在开发的产品、项目和有关产品信息的保密。

7.1.4 更改控制

组织应有一个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进行控制并作出反应的过程。任何更改的影响,包括由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都应进行评估,且应规定验证和确认的活动,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更改在实施前应予以确认。

对有专有权的设计,对外形、配合、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性)的影响应与顾客共同进行评审,以便所有的影响都能得到适当的评价。

当顾客要求时,还应满足附加的验证/标识要求,如对新产品引入的那些要求。

注1:任何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实现的更改都要通知顾客,并征得顾客同意。

注2:以上要求适用于产品和制造过程更改。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img521

img522

注1:交付后活动包括作为顾客顾客合同或采购订单一部分所提供的任何售后产品服务。

注2:此要求包括再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根据组织对产品和制造过程所掌握知识的结果所识别的特性(见7.3.2.3)。

注3:条款c)的符合性包括所有适用的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适用于材料的获得,贮存、搬运、再利用、销毁或废弃。

7.2.1.1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组织应证实在特殊特性的指定、形成文件和控制方面符合顾客的要求。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img523

7.2.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补充

对7.2.2中正式评审(见注)要求的放弃应得到顾客授权。

7.2.2.2 组织制造可行性

组织应在顾客合同评审过程中,对所涉及产品的制造可行性进行研究、确认并形成文件,包括进行风险分析。

7.2.3顾客沟通

img524

7.2.3.1 顾客沟通—补充

组织应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方式(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沟通必要的信息,包括数据。

7.3 设计和开发

注:7.3的要求包括对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且关注于防错,而不是找出错误。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img525

7.3.1.1 多方论证方法

组织采用多方论证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

—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视;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s)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取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

—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

注:多方论证方法通常包括组织的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和其他适当的人员。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img526

注:此要求中包括特殊特性(见7.2.1.1)

7.3.2.1 产品设计输入

组织应识别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

—顾客的要求(顾客合同评审)如特殊特性(见7.3.2.3)、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

—信息的利用:组织应有一个过程,将从以往设计项目、竞争对手分析、供方反馈、内部输入、外部数据及其他相关来源获取的信息推广应用于当前或未来有相似性质的项目;

—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修性、时间性和成本的目标。

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识别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的目标;

—顾客要求(若存在);

—以往的开发经验。

注:制造过程设计包括采用防错方法,其程度与问题的重要性和所存在风险的程度相适应。

7.3.2.3 特殊特性

组织应确定特殊[(见7.3.3d)],并且

—在控制计划中包括所有的特殊特性;

—与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相符合;

—对过程控制文件,包括图样、FMEAs、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用顾客的特殊性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说明来加以标识,以包括对特殊特性有影响的那些过程步骤。

注:特殊特性可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img527

7.3.3.1 产品设计输出—补充

产品设计输出应以能够对照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形式来表示。产品设计输出应包括:

—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

—产品特殊特性和规范;

—适当时,产品防错;

—产品定义,包括图样或数学数据;

—产品设计评审结果;

—适用时,诊断指南。

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应以能够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形式来表示。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应包括:

—规范和图样;

—制造过程流程图/布局;

—制造过程FMEAs;

—控制计划(见7.5.1.1);

—作业指导书;

—过程批准接收准则;

—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修性及可测量性的数据;

—适当时,防错活动的结果;

—产品/制造过程不合格的及时发现和反馈方法。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img528

注:这些评审通常与设计阶段相协调,包括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7.3.4.1 监视

应对设计和开发特定阶段的测量加以规定、分析,并对汇总结果进行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注:这此测量包括质量风险、成本、提前期、关键路径及其他适宜的方面。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img529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img530

注1:确认过程通常包括对类似产品外部报告的分析。

注2:上述7.3.5和7.3.6的要求适用于产品和制造过程。

7.3.6.1 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

应按顾客的要求(包括项目时间进度)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

7.3.6.2 样件计划

当顾客要求时,组织应制定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只要可能,组织就应使用与正式生产中相同的供方、工装和制造过程。

当监视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以便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

当这些服务被外包时,组织应对外包服务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导。

7.3.6.3 产品批准过程

组织应符合由顾客承认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批准程序。

注:产品批准应当在制造过程验证之后进行。

该产品和制造过程的批准程序也应适用于供方。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img531

注:设计和开发更改包括产品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更改(见7.1.4)。

7.4 采购

7.4.1采购过程

img532

注1:上述采购的产品包括所有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如分装、排序、分选、返工及校准服务。

注2:当发生与供方相关的兼并、收购或从属关系时,组织应当验证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7.4.1.1 法规的符合性

用于产品而采购的所有产品或材料应符合适用的法规要求。

7.4.1.2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

组织应以供方符合本标准为目标进行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符合GB/T 19001:2000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注:供方开发的优先顺序取决于供方的质量业绩和供应产品的重要性等。

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否则组织的供方应通过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GB/T 19001:2000第三方认证。

7.4.1.3 顾客批准的供货来源

若顾客合同(如顾客工程图样、规范等)中有规定,组织应从批准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

采用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包括工具/量具的供方,不能免除组织确保采购的产品质量的责任。

7.4.2采购信息

img533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img534

7.4.3.1 进货产品的质量

组织应有一个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保证采购产品(见7.4.3)质量的过程:

—组织接收统计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

—进货检验和/或试验,如根据业绩的抽样;

—结合可接受的已交付产品的质量记录,对供方现场进行第二方或第三方评定或审核;

—由指定的实验室进行的零件评价;

—与顾客达成一致的其他方法。

7.4.3.2 对供方的监视

供方业绩应通过以下指标进行监视

—交付产品的质量;

—顾客生产中断包括外部退货;

—按计划交付的业绩(包括附加运费情况);

—关于质量或交付问题异常情况的顾客通知。

组织应促进供方对其制造过程业绩的监视。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img535

7.5.1.1 控制计划

组织应:

—针对所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层次上制定控制计划(见附录A),包括散装材料及零件的生产过程;

—在试生产和生产阶段都有考虑设计FMEA和制造过程FMEA输出的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应:

—列出用于制造过程控制的方法;

—包括对由顾客和组织确定的特殊特性(见7.3.2.3)所采取的控制进行监视的方法;

—如果有,包括顾客要求的信息;

—在过程变得不稳定或从统计的角度不具备能力时启动规定的反应计划(见8.2.3.1)。

当任何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物流、供货来源或FMEA的更改发生时,应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见7.1.4)。

注:评审或更新后的控制计划可能要有顾客批准。

7.5.1.2 作业指导书

组织应为所有负责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操作人员提供形成文件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应在工作岗位易于得到。

这些指导书应来自于诸如质量计划、控制计划及产品实现过程。

7.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

无论何时进行作业准备,如作业的初次运行、材料的更换,均应进行作业准备的验证。

作业准备人员应能得到作业指导书。适用时,组织应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

注:推荐采用末件比较的方法。

7.5.1.4 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

组织应识别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应包括:

—有计划的维护活动;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可得到关键生产设备的零配件;

—将维护目标形成文件并予以评价和改进。

组织应使用预见性维护方法,以持续改进生产设备的有效性和效率。

7.5.1.5 生产工装的管理

组织应为工装和量具的设计、制造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生产工装的管理系统,包括:

—维护和修理的设施与人员;

—贮存和修复;

—工装准备;

—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

—工装设计修改的文件,包括工程更改等级;

—工装的修改和文件的修订;

—工装标识,明确其状态,诸如在用、修理或废弃。

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工作被外包,组织应实施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

注:此要求也适用于车辆维修零件的工装。

7.5.1.6 生产计划

应有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计划,例如由信息系统支持的“准时”计划,该住信息系统允许在过程的关键阶段获得生产信息并且是订单驱动的。

7.5.1.7 服务信息反馈

应建立并保持与制造、工程和设计部门沟通服务问题的过程。

注:将“服务问题”增加到本条款,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了解其外部发生的不合格。

7.5.1.8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组织应验证以下项目的有效性:

—组织的任何一个呼叫中心;

—任何专用专用工具或测量设备;

—服务人员的培训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img536

7.5.2.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补充

7.5.2的要求应适用于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所有过程。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img537

注:在生产流程中产品所处的位置并不能表明其检验、试验状态,除非产品本身状态明显,如:自动化生产流转过程中的材料。如果状态能清楚地识别、形成了文件且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也可以采用替代的方法。

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以上7.5.3中的“适当时”不适用。

7.5.4顾客财产

img538

注:此条款包括顾客所有的可重复使用的包装。

7.5.4.1 顾客所有的生产工装

顾客所有的工具以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应予以永久性标记,以使每一工装设备的权属关系清晰可见并可以确定。

7.5.5产品防护

img539

7.5.5.1 贮存和库存

应按策划的适宜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

组织应使用一种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周转期,确保货物周转,如“先进先出”(FIFO)。应以对待不合格品的类似方法控制过期产品。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img540

img541

注:可追溯到设备校准记录的编号或其他标识满足本要求c)的意图。

7.6.1 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差,应进行统计研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符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使用其他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7.6.2 校准/验证记录

对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和顾客所有的设备)都应提供校准/验证活动的记录,用以提供符合确定的产品要求的证据。记录应包括:

—设备标识,包括校准设备所依据的测量标准;

—由工程更改所引发的修订;

—在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超出规范的读数;

—超出规范条件下影响的评估;

—在校准/验证后,有关符合规范的说明;

—在可疑产品或材料已发运的情况下,给顾客的通知。

7.6.3 实验室要求

7.6.3.1 内部实验室

组织的内部实验室设施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实验室范围应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实验室至少应规定实施以下方面的技术要求:

—实验室程序的充分性;

—实验室人员的能力;

—产品试验;

—正确地进行这些服务,可溯源到相关的过程标准(如ASTM、EN等)的能力;

—相关记录的评审;

注:按GB/T 15481(idt ISO/IEC 17025)进行的认可可以用于证明组织内部实验室符合这一要求,但不是强制的。

7.6.3.2 外部实验室

组织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能力,并且

—应有证据表明外部实验室对顾客是可接受的,或

—实验室应依据GB/T 15481或国家等效文件获得认可。

注1:顾客的评定或顾客批准的第二方评定等方式可作为证明实验室满足GB/T 15841或国家等效文件意图的证据。

注2:对于某一设备,当没有具有资格的实验室时,校准服务可以由原设备制造公司家进行。这种情况下,组织应当确保上述7.6.3.1要求已得到满足。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img542

8.1.1 统计工具的确定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应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8.1.2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整个组织应理解和使用基础统计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

8.2 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img543

注:对内部和外部顾客均应当加以考虑。

8.2.1.1 顾客满意—补充

顾客对组织的满意应通过对实现过程业绩的持续评价进行监视。业绩的指标应基于客观数据,包括但不局限于:

—交付零件的质量性能;

—顾客生产中断,包括外部退货;

—按计划交付的业绩(包括附加运费情况);

—关于质量或交付问题的顾客通知。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的业绩进行监视,以证实其符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的要求。

8.2.2内部审核

img544

8.2.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以验证与本标准和任何附加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

8.2.2.2 制造过程审核

组织应对每一个制造过程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有效性。

8.2.2.3 产品审核

组织应以确定的频次,在生产和交付的适当阶段对其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如产品尺寸、功能、包装和标签。

8.2.2.4 内部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应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且应按年度计划进行日程安排。

当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应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8.2.2.5 内审员资格

组织应具有有资格审核本标准要求的内部审核员(见6.2.2.2)。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img545

8.2.3.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过程研究的结果应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生产、测量和试验方法的规范及维护指导书。这些文件应包括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用性的目标及其接收准则。

组织应保持顾客零件批准过程要求中规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性能。组织应确保实施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包括符合规定的:

—测量技术;

—抽样计划;

—接收准则;

—当未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

应记录重要的过程事件,如更换工装、修理机器等。

组织应对统计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特性启动控制计划中的反应计划,适当时,反应计划应包括对产品的限制和100%检验。为保证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组织随后应完成明确进度和责任要求的纠正措施计划。要求时,、此计划应与顾客共同评审并经顾客批准。

组织应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img546

注:当选择产品参数以监视与规定的内部和外部要求的符合性时,组织确定产品特性的类型,并得出:

—测量的类型;

—适当的测量方法;—要求的能力和技术。

8.2.4.1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应根据适用的顾客工程材料及性能标准,按控制计划的规定,对每一种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验证。其结果应可供顾客评审。

注:全尺寸检验是对设计记录上显示的所有产品尺寸完整的测量。

8.2.4.2 外观项目

若组织生产的零件被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则组织应提供:

—适当的资源,包括评价用的照明;

—适当时,颜色、纹理、光泽、金属亮度、结构、鲜映性(DOI)的标准样品;

—外观标准样品及评价设备的维护和控制;

—对从事外观评价人员的能力和资格的验证。

8.3 不合格品控制

img547

8.3.1 不合格品控制—补充

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应归类为不合格品(见7.5.3)。

8.3.2 返工产品的控制

返工指导书,包括重新检验的要求,应易于被适当的人员得到并使用。

8.3.3 顾客通知

一旦发生不合格品被发运,应立即通知顾客。

8.3.4 顾客特许

无论何时,只要产品或制造过程与当前批准的不同,在继续生产之前,组织应获得顾客的让步或偏离许可。

组织应保持授权的期限或数量方面的记录。当授权期满时,组织还应确保符合原有的或替代的规范和要求。经授权的材料装运时,应在每一集装箱上作恰当的标识。

此规定同样适用于采购的产品。在提交给顾客前,组织应与供方就其提出的任何要求达成一致。

8.4数据分析

img548

8.4.1 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质量和运行业绩的趋势应与实现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并形成措施以支持:

—确定迅速解决与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

—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状况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

—及时报告产品使用信息的信息系统。

注:应当将数据与竞争对手和/或适用的基准进行比较。

8.5 改进

8.5.1持续改进

img549

8.5.1.1组织的持续性

组织应确定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见GB/T 19004:2000附录B中的示例)。

8.5.1.2 制造过程的改进

制造过程改进应持续地关注于产品特性及制造过程参数变差的控制和减少。

注1:在控制计划中将受控特性形成文件。

注2:持续改进是当制造过程有能力且稳定或当产品特性可预测且满足顾客要求时实施的。

8.5.2纠正措施

img550

8.5.2.1 解决问题

组织应有一个确定的过程用于解决问题,使根本原因得到识别并消除。

若有顾客规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则组织应采用此方式。

8.5.2.2 防错

组织应在纠正措施的过程中采用防错方法。

8.5.2.3 纠正措施影响

组织应将纠正措施和实施的控制应用于其他类似的过程和产品,以消除不合格原因。

8.5.2.4 拒收产品的试验/分析

组织应对顾客的制造公司、工程部门及经销商拒收的零件进行分析。组织应尽可能缩短该过程的周期。应保存分析的记录,而且在要求时可以提供。组织应进行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再发生。

注:与拒收产品分析有关的周期应当与确定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和实施有效性监视相一致。

8.5.3预防措施

img551

在非汽车行业的应用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ISO/TS 16949在非汽车行业的应用

ISO/TS 16949“三大过程”的运用

作为先进的管理标准,ISO/TS 16949首先是为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实施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写的,但它并非只是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的专利。因此,在非汽车行业,仍然可以积极地采用和贯彻ISO/TS 16949这个标准。这些企业(事业)单位,由于彻底消除了认证机构的顾虑因素,反而没有了如何桎梏,企业完全是以“为我所用”的原则、以管理创新、增加效益的目标来推广TS 16949的,所以其实用性更强、效果更好。

如何将ISO/TS 16949完整、周全的内容与非汽车行业丰富多样的过程活动结合起来,是企业的管理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是生产型企业,建议完全可以按ISO/TS 16949标准实施;如果是服务型行业,其流程可以采用以COP为核心过程与其支持过程、管理过程进行识别、再造,从根本上确保自己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顾客而展开的。同时要注意,在编写《质量管理手册》时,按过程去编写,一定要破除按照标准条款号模式套下来的手册,只要是方便按过程运作就可以,这样,组织的资源和过程才能得到较好的整合,按ISO/TS 16949标准实施下去。

其次可以采用TS 16949“三大过程”去识别产品实现过程的流程(见图1TS 16949管理体系建设策划图),由于TS 16949将“测量分析改进过程”归集到“管理过程”中,这使得管理者的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管理过程是对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这样就解决了ISO 9001:2000“虽覆盖了本标准(ISO 9001)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见图2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式)的问题。

img554

图2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img555

图3过程分析图(“乌龟图”)

在做过程分析时可以采用过程分析图(“乌龟图”),乌龟图在进行过程策划和实施时提供了一个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图3给出了一个推荐的乌龟图模板。其图从7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提示:

img556

在制订乌龟图时要求考虑的六个问题是:

1.要求是什么(输入)?

2.将要交付的是什么(输出)?

3.采用什么方式(设备,装置)

4.由谁进行(培训,知识,技能)

5.如何测量(关键测量)?

6.如何做(指导书,程序,方法)?

问题3—6着重于考虑每一个过程的内在风险。管理者使用这四个问题开发用来降低其组织特有的过程风险的综合计划。这些措施可以促使组织建立必要的支持过程,使用适当的设备,提供合适的培训,选择有效的测量体系,开发有用的工作辅助装置。

这样,通过乌龟图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工具),对拟定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个过程的框架就清楚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了。

img557

TS 16949管理体系建设策划图

关于的应用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关于FMEA的应用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工序中可能存在、可能产生的弱点和缺陷,以及这些弱点和缺陷可能产生的后果与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的系统的、文件化的、持续的、预防性的活动。由于不断追求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用FMEA技术来识别并消除潜在隐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FMEA是一组系统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FMEA是制造(设计)工程师用来在最大范围内保证自己在设计或制造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并指明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后果起因或机理的分析方法。FMEA以严密的形式总结了工程进行工艺过程设计(零部件、子系统和统计设计)时的设计思想。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与一个工程师在任何制造计划过程(设计过程)中正常经历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并使之规范化、文件化。所有的FMEA分析最后都要求制作FMEA分析表,它是FMEA分析结果的书面总结。因而FMEA分析为设计、生产规划、生产、质保等有关技质部门提供了共享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FMEA为以后同类产品进行设计提供了资料。

虽然FMEA的准备工作中,每项职责都必须明确到个人,但是要完成FMEA还得依靠集体协作,必须综合APQP多功能小组每个人的智能。例如,需要有设计、制造、装配、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甚至财务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参加。

FMEA能够减少或消除因产品量产后需要修改而带来更大损失的可能。应该意识到,及时性是成功实施FMEA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事前的行为”,而不是“事后的行为”,为达到最佳效益,FMEA必须在设计或过程失效模式被纳入设计产品之前进行。

事前花时间很好地进行综合的FMEA分析,能够容易地、低成本地对产品或过程进行修改,从而减轻事后修改的麻烦和产品出现被召回的危机。适当的应用FMEA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永无止境,虽然FMEA在汽车行业产品和维修件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在非汽车行业同样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关过程FMEA术语的介绍:

FMEA的种类

img558

FMEA涉及的主要概念

img559

DFMEA和PFMEA的比较

img560

失效——指产品丧失规定功能的状态;失效模式——产品失效的表现形式;潜在失效模式——指可能发生,但不一定非得发生的失效模式,即可能存在的隐患;潛在失效后果——指潜在失效模式会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后果分析——研究潜在失效模式发生后给顾客带来的危害性有多大。

危害性可以用三个方面来衡量:失效模式所产生的严重度(S)、失效模式起因发生的频度(O)、失效模式起因不可探测的程度(D)。

风险顺序(RPN)

风险顺序数是严重度数(S)、频度数(O)、和不易探测度(D)的乘积。

RPN=S×O×D是一项过程风险的指针。当RPN较高时,功能小组应提出纠正措施来降低RPN值。当严重度(S)较高数值时,通常也应该采取措施。

下面是就是一个非汽车行业应用ISO/TS 16949五个工具之一的案例——银行在顾客ATM机项目上做的FMEA案例,让我们看看FMEA这个工具,是否能够在非汽车行业里发挥作用。

img561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

编号:JS—05—07

1.目的和适用范围

规定外购件﹑外协件检验的抽样方法,技术指标﹑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和制定合格的依据.

2.抽样和判定方法

根据元器件所有种类元器件的抽样合格率总和>95%,按每类(种)元器件抽样合格率确定一般检查水平AQL,参照GB2828—2003中表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查。根据批量大小N和一般检查水平IL确定样本大小字码(字码表另附),在表3中检索样本大小N和一次检查判定数组[Ac,Re],如合格,结束次批检查工作,并做好抽样检查记录;如不合格,再按检查所给定的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如合格,结束此批检查工作,如不合格,则判定此批元器件质量不合格,按检验和试验程序4.1.4执行。

3.外购件检验方法

3.1 电介电容检验卡

img576

img577

3.2 瓷片电容检验卡

img578

3.3 聚丙烯电容检验卡

img579

3.4 独石电容检验卡

img580

3.5 发光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检验卡

img581

3.6 蜂鸣器检验卡

img582

3.7 电源变压器检验卡

img583

3.8 集成电路及晶体管检验卡

img584

3.9 电流互感器检验

img585

4 外购件检验规程

4.1 使用卡尺,按照图纸检查几何尺寸大小是否平整;

4.2 目测工件表面处理是否光滑,平整无缺陷.

4.3 印制电路板检验卡

img586

5 传感器检验规程

5.1 外观,及外形尺寸检查卡

img587

5.2 阻值一致性及相序检查卡

img588

5.3 绝缘检验卡

img589

编制:王平   审核:诸葛亮   批准:刘备   日期:07/08/09

塑料验货标准_ISO/TS 16949现用现查

塑料验货标准

1 目的:

本规范旨在定义本公司品质标准,对塑料件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料件产品均适用之。

3 定义:

3.1 缺点(defect):

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

4 职责:

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

5 作业内容

5.1.1 本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

5.1.1.1 A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正面的上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或其他与本体(面板)组装产品后露在正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

5.1.1.2 C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内面(里面或指定面),或其他与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

5.1.1.3 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他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

5.1.2 非本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

以客户要求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

5.2 注意事项

5.2.1 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

5.2.2 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三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结果。

5.2.3 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60W荧光灯源下1.5m范围内。

5.3 缺点类型

5.3.1 尺寸——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本同意。

5.3.2 塑料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

5.3.3 塑料件表面缺点

5.3.3.1 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

5.3.3.2 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

5.3.3.3 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

5.3.3.4 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

5.3.3.5 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

5.3.3.6 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

5.3.3.7 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

5.3.3.8 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料分支流动后结合。

5.3.3.9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

5.3.3.10 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

5.3.3.11 过火——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

5.3.3.12 修饰不良——修理产品毛边或进料口不确实。

5.3.3.13 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一般是因为潮湿空气被凝聚。

5.3.3.14 异色条纹——颜色变化,可以是条纹或点。

5.3.3.15 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

5.3.3.16 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断裂,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

5.3.3.17 气泡——产品内部产生的空洞,

5.3.4 嵌入件

5.3.4.1 位置

5.3.4.2 数量

5.3.4.3 功能

5.3.5 字模

5.3.5.1 清晰度

5.3.5.2 符号位置

5.3.5.3 字模位置

5.3.6 印刷

5.3.6.1 颜色:依承认颜色或样品及图纸要求。

5.3.6.2 外观:无拉毛,模糊,针孔,重影等现象。

5.3.6.3 图标及字符位置:按照技术图纸要求。

5.3.6.4 图标及字符的正确性:按照技术图纸要求。

5.4 各级面判定标准

7.4.1 各级表面限度要求

img591

(续表)

img592

5.4.2 嵌入物

位置    依技术图纸。

数量    依技术图纸,不得短少。

功能    机构功能正常,不得凹陷或凸出或包装不全。

5.4.3 字模

清晰度    须容易识别,且无重影。

符号位置   须容易识别,旋转章应注意特性的保持。

字模位置   须符合图纸要求。

6 相关文件

6.1 检验指导书及相关作业程序。

6.2 成品检验作业程序。

7 附件。

(无)。

外协镀锌零件入厂检验表

img593

注:*号项目,由外协工厂自行检测,交付时提供检测报告供验证。

外协镀锌零件入厂检验表

img594

注:*号项目,由外协工厂自行检测,交付时提供检测报告供验证。

A类、B类物资进货检验标准

img595

中小型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_配送管理实务

三、中小型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

(一)中小型连锁企业实施共同配送的优势

1.实现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配送方式与物流成本关系如图3.5所示。规模经济效应是指企业规模扩大而出现平均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的效应。现代零售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要求进行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配送服务,共同配送用规模优势达到配送服务水平的提高与配送成本的降低。如图3.5所示,当商品品种数量大于平衡点P的数值后,采用共同配送方式比厂家直送、线路配送更易形成规模,使得共同配送的物流成本比线路配送方式和厂家直送方式都要低。

img179

图3.5 配送方式与物流成本关系

另外,规模经济效应还体现在共同配送使参加企业联合采购成为可能。联合采购增强了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得零售企业可以获得较低的进货价格,从而提高其零售市场中的竞争力。

2.降低配送运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共同配送前后的效率比较如图3.6所示。实施共同配送前,A、B两家企业的配送范围覆盖的网点相互交叉,使得线路重复,配送效率低下,配送成本上升。实施共同配送后,通过对双方原有的配送渠道进行重新设计,将各个企业的渠道进行合并或集中,能够缩短配送距离,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同时每家企业负责服务的区域不重复,减少了大量的交叉配送,杜绝了配送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img180

图3.6 共同配送前后的效率比较

3.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服务的关键是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化的显著特点。这样,物流企业就面临成本升高和顾客要求升高的双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共同配送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共同配送采用同一个储运系统完成多个货主的配送需求,在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降低货物储运成本。

4.节省零售企业资本投入

物流系统属于资金密集型投资,对于一般零售企业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来说,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独自建物流系统,即使自建物流系统也会受到自身业务的局限,造成设施的浪费。共同配送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共同配送实现了配送的共同化、社会化,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减轻零售企业的投资负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从而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企业更擅长的核心业务并产生更高的回报。

5.实现宏观物流的效率化

配送共同化前后的效率比较如图3.7所示。在配送共同化之前,没有共同配送中心,转运中心、运输企业、批发商等供货节点不得不和每家便利店、超市、百货店接触,完成配送业务,保证配送服务。实现了配送共同化之后,转运中心、运输企业、批发商等供货节点只需要把商品运到共同配送中心,由共同配送中心集中各个供货点的货物选择适当的配送路线进行共同配送,接触次数和运输过程明显减少。

img181

图3.7 共同配送实现前后的效率比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共同配送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共同配送是绿色物流的体现,共同配送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缓解交通拥挤,减少尾气污染及噪音污染;另一方面,共同配送可以整合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有利于健全商业渠道,有利于全国商品大生产、大流通。

(二)中小型连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的方式

1.第三方共同配送

第三方共同配送是通过对物流渠道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进行整合,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共同集配,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优势专注于自己的生产制造或销售,其关键在于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关系,使第三方充分了解自己的物流需求,与第三方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主要的形式是以大型运输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合作型共同配送,即由大型运输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统一集中货物,合作参与企业将商品让渡给指定运输企业,再由各运输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分别向各个地区配送。

2.捎脚式共同配送

这种方式是指一些零售企业在各自分散拥有运输工具、仓库或配送中心的情况所采取的共同配送方式。例如,可以将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少的商品委托给其他数量较多的企业配送,而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多的商品,则接受其他数量较少的企业的委托实行统一配送,这样可以提高配送车辆满载率。

3.大型零售商主导的共同配送

这种配送模式是指一家具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的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利用自身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且配送能力有余的情况下,进行社会化的配送,即向中小零售企业提供商品配销服务,扩大了配送服务对象。这种模式在我国连锁企业中多有用到,如上海联华集团,农工商集团等大型连锁企业都以空闲的配送能力创收,为一些小型便利店或百货店完成配送服务。

4.合资共建型共同配送

这种方式由多家中小型零售企业共同出资合股建立配送中心进行共同配送。这种合资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资本投入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也拥有了对配送业务的话语权,因而共建的配送中心有可能采用比较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减少了单一零售企业对高额物流系统的投资的风险,同时能够满足多家零售企业配送要求,物流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5.零售商与生产商结合型的共同配送

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缺乏资金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统,并且建立配送系统后很难产生相应的经济规模。那么中小零售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与多个生产商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负责中小零售企业的配送业务。配送成本的节省,使得零售商可以在价格上让利给消费者。生产企业由此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而零售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

6.零售商与批发商结合型的共同配送

这种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大型零售商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由指定批发商将经销的商品运到零售商配送中心,由该中心向零售企业的各连锁店铺进行配送;二是对于中小零售企业来讲,由批发商建立零售商专用型的配送中心,并借此代行零售物流。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与大型零售商抗衡的竞争力。

(三)共同配送的实施步骤

1.成立共同配送开发小组,制定共同配送的战略规划

从前面的描述可知,共同配送是配送优势的最全面体现。对于我国广大的中小连锁企业来说,实施共同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获得与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相抗衡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实施共同配送必须放到战略的高度去规划,成立战略规划小组显得至关重要,规划小组的成员要有高层领导的参与。共同配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各方的协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另一方面,甚至需要各参与企业对自己的经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人员分工等做出调整或改变,肯定会遇到阻力。所以高层领导的共识与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共同配送不能建立,或者只能半途而废。

2.共同配送方式的选择

我国目前存在的连锁零售企业的业态主要有连锁超市、便利店、会员店、专业店和百货商店等。不同的业态由于其经营的商品品种的不同,所需要的配送方式也不尽相同。在选定共同配送方式时,应根据企业经营范围选择相应的共同配送方式。

3.共同配送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选择共同配送的合作伙伴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配送客户分布范围是否相似,商品特性是否相似,保管、装卸搬运、运输等特征是否相似,经营系统是否相似,物流服务水准是否相似。总的来说,如果参与共同配送的企业具有相同的利益与目标,而且物流业务相对稳定,各方比较容易达成共同配送合作协议;在客户分布、商品特性、物流作业特性、经营系统等方面相似性越高,共同配送各方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利益分配都会比较顺利。

4.建立共同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中心是资源优化的理念在物流渠道中的反映,它完善了整个物流渠道,将各个货主的配送运输货物集中起来,形成较大的规模,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使配送运输得以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共同配送中心综合了各个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更方便运用高新技术集中分散的货物,加强了企业调控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频率多品种小批量配送,实现企业低库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或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建立配送中心并通过中心进行共同配送,不仅是一种服务供应性的工作方式,更是物流渠道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途径之一。

5.共同配送线路的设定及优化

在共同配送活动中,配送线路是否合理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对参与共同配送的企业来讲,其门店分布相对较分散,要把所有的企业门店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系统解决,制定较合理的配送路线,并对配送线路不断进行优化决策,可以使物流决策部门或物流规划人员充分利用企业物流资源,发挥物流配送系统潜力,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实现物流科学化。一般地说,共同配送线路优化涉及线路规划、车辆调度等问题。

6.共同配送效果的评估

共同配送实施一定时期之后,应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估,可以从共同配送实施前后物流成本的投入、物流服务的水平、商品缺货率、破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经验,同时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将共同配送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探索优化出来的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比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物流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连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实行共同配送,可以实现商品配送的规模化,不仅能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扩大销售和服务对象,而且有利于减少重复性运输和缓解社会交通紧张状况。

总的来讲,我国关于共同配送概念的形成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的共同配送概念、观念与国内实际结合还有距离,适合我国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模式还有待于人们探索。

阅读资料

(一)共同配送看Seven-eleven

作为世界便民连锁店之翘楚者,Seven-eleven便民连锁店于2004年1月正式在北京注册,成立了7-11(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大股东株式会社Seven-eleven Japan一开始便立足长远,将日本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物流技术引进中国。Seven-eleven Japan的共同配送物流系统为哈佛管理学院必修物流理论,是便利店系统物流配送的典范。

Seven-eleven Japan公司成立之初,也是供应商直接往店铺配送,每天每家店铺要面对70多台次的送货车辆,对于100多平方米的店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影响到店铺正常营业。而便利店为了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以及对商品保鲜期的需要,必须要有少量多次的物流配送保障。在此情况下,Seven-eleven Japan公司对物流不断做出改革,按商品、温度管理的需要,逐步推进以共同配送为目标的物流配送方式的变革,每天到店车次由起初的70多次逐步减少到10次左右,而且实现了冷藏商品每日配送3次的配送要求。实现物流低成本,高配送效率,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对社会环境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那么,什么是共同配送呢?共同配送就是改变以往供应商直接往店铺送货的配送方式,由供应商先将货物送到店铺指定的配送中心,再由指定的配送中心于适当时间往店铺配送。它以计划订货和计算机系统支持为基础。

7-11北京有限公司一开始便将日本先进的物流经验应用到中国,7-11便利店主要销售食品和日杂商品,根据商品品质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公司建立了3个配送中心,即冷冻配送中心、冷藏配送中心和常温商品配送中心。将不同温度的商品分组管理,不仅有利于物流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满足顾客对商品新鲜度和高质量的要求。

常温商品和冷冻商品运作方式大体相同。在配送中心都设有库存商品,由配送中心代为管理。配送中心对供应商的库存商品负有管理责任。在店铺订货后,订货信息直接由配送中心打印出配送单据和送货单据。配送中心根据配送单据配送好商品后,携带送货单据将商品按要求送到店铺。店铺验收完货物后,在配送单据上签字并盖章。此票据根据需要,配送中心、供应商、店铺和总部各留一联,以作为记账凭证。

冷藏冷冻品供应商为保证商品新鲜度,配送中心没有库存,也不打印传票。店铺在订货后,供应商接收到信息,并打印送货单据。根据此订货信息,供应商(厂家)安排生产,并于当晚将货物与送货单据送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按店铺分装好货物送到店铺。店铺验收完货物后,在配送单据上签字并盖章。此票据根据需要配送中心、供应商、店铺和总部各留一联,以作为记账凭证。

配送中心将不同的供应商的商品集中到一起再配送到店铺,配送中心在服务好供应商后,每月按配送商品金额收取相应的物流费。当然,不同温度商品收取的物流费率也不一样。7-11公司物流系统与沃尔玛等大超市物流系统在商品温度管理方面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沃尔玛是自建配送中心,而7-11公司配送工作委托给了第三方物流,上述3个配送中心业务就委托给了北京两家物流公司。

当然,要实现共同配送,是要有以下措施为支撑前提的,这就是区域集中开店政策、计划订货和计划配送政策、建立强大的综合信息系统。

区域集中开店是7-11公司一贯坚持的政策,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地开出更多店铺,待这一区域店铺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逐步扩大开店区域。这样,一定区域内密集开店,该区域内店铺数量多,有广告效应,可提高店铺的知名度;同时店铺之间的距离也短,缩短了配送距离和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7-11北京公司在北京一开始便将东城区和朝阳区确定为集中开店的区域。

计划订货和计划配送制度其根本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销定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也确保商品的保鲜度。该制度是根据商品的诸多特性如商品销售高峰期、商品鲜度管理方法、销售量等将商品分组,事先制定好订货日期、频率以及配送的日期和频率,店铺根据以上频率结合店铺销售情况订货。

强大的综合信息系统为7-11公司各部门有效沟通和紧密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准确、迅速地掌握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7-11公司不惜投巨资构筑生产—物流—销售综合性网络,使厂家、供应商、物流、店铺、总部各部门等各环节在商品信息上实现共享,形成有效信息互动链。该系统功能反映在物流上,使计划订货和计划配送成为可能。

实施共同配送的好处是全方位的。从社会方面说,实施共同配送可大大减少配送车辆,节约燃油,减轻交通负担,保护环境,推动绿色物流向前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从店铺方面来说,实施共同配送可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减少来店车次,增加服务时间,减少库存储量,增加商品品种,减少商品因过期而产生浪费的现象,降低了物流成本。对供应商来说,共同配送系统的使用,可使其及时根据店铺订货情况来组织生产,使原材料库存降至最低;同时,随着配送店铺的不断增加,其物流成本越来越低。

虽然共同配送物流系统有很多优势,但是在北京建立这一系统依然困难重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在意识和工作质量上跟不上7-11公司发展的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7-11公司为中心的共同配送系统与供应商自建的物流系统存在冲突;由于店铺少,未引起供应商的重视,导致供应商对这一系统缺乏理解和配合,使该系统的作用大打折扣;由于店铺少,对冷藏配送中心的供应商来说,物流成本暂时比较高;由于北京交通管制,导致北京的物流成本比预测要高,物流公司赤字经营现状有待改进。

(二)孟买家具及配件公司的共同配送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孟买家具及配件公司,近来想要成立一家服务于成千上万家零售店和网上商店的批发分公司,原计划利用其原有的物流网络来组织新的商业物流。但是,孟买公司的物流副总裁很快就意识到:孟买批发分公司要想成功,就必须采用全新的物流方式。因为孟买公司的配送中心的设计是专门符合家具的存储和分拣配送的,而新成立的批发分公司所销售产品的性质和零售渠道与家具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必须要有能力履行位于不同地方的成千上万个客户的订单。由于服务的集约化以及运量的不同,他们几乎需要使用所有的运输方式。很多客户同时还要求采用特殊的条码和标签。

由于孟买配送中心初期并不具有灵活处理订单的能力,因此,他们打算寻求物流业务外包,但是新的批发分公司刚刚起步,未来发展如何还不能确定,因此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的个体租用合同对其来说是一种冒险,因此孟买公司的总裁说:“在我们不知道业务会做到多大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柔性。”于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配送成为孟买批发分公司的首选。当年10月,孟买批发分公司选择了USCO物流公司作为其物流服务商,共享其物流设施。他们之间的协议是一月一签约,并且是采用按件计费的收费方式。这样使得孟买批发分公司避免了支付人工、设备和设施等高额的管理费用,这同样给孟买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们的服务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柔性。

随着客户订单的快速增长,对不同客户订单的自动处理能力,对于孟买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该能力恰恰是孟买公司的物流系统所不具备的,因此孟买批发分公司依靠USCO物流公司来帮助公司实现订单履行程序的自动化,并提供帮助该公司建立为顾客定制的条形码和标签的技术支持。孟买批发分公司同样也把公司所有的外向运输交给了USCO物流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孟买公司自己与运输公司谈判签约所付的运费要低。

孟买公司的物流经理相信:共同配送与高的交付率和订单履行能力一起将帮助孟买公司为客户提供优于其竞争对手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这种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将帮助孟买批发分公司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

出口报关单_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能力素养四 出口报关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

img29

续单

img30

一、含义

出口货物报关单是指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做出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

二、类别

(一)按使用性质分

按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别。

(1)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白色)。除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合同项下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外,其余的出口货物均适用出口货物报关单(白色)向海关申报。

(2)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粉红色)。进料加工合同项下的出口货物,均适用本报关单向海关申报。

(3)来料加工及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绿色)。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同项下的出口货物,适用此报关单向海关申报。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蓝色)。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均适用本报关单向海关申报。

(5)需国内退税的出口货物报关单(浅黄色)。出口企业申请退税,均应于海关放行货物之日起十五日内申领出口退税报关单。

(二)各联的用途

纸质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式六联,分别是:海关作业联、海关留存联、企业留存联、海关核销联、出口收汇证明联、出口退税证明联。

(1)海关作业联和海关留存联。出口货物报关单海关作业联和海关留存联是报关员配合海关查验、缴纳税费、装运货物的重要单据,也是海关查验货物、征收税费、编制海关统计以及处理其他海关事务的重要凭证。

(2)海关核销联。出口货物报关单海关核销联是专门针对加工贸易的。加工贸易的货物出口后,申报人应向海关领取出口货物报关单海关核销联,并凭此向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核销手续。

(3)出口收汇证明联。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实际出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是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收汇和核销的重要依据之一。

(4)出口退税证明联。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交该联。

(三)内容

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内容如下:

(1)预录入编号。这是指预录入单位录入报关单的编号,用于申报单位与海关之间尚未接受申报的报关单。

(2)海关编号。这是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顺序编号。H2000系统的海关编号为18位数字。海关编号由各直属海关在接受申报时确定,并标志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一般来说海关编号就是预录入编号,由计算机自动打印,不需填写。

(3)出口口岸。这是指货物实际运出我国关境的口岸海关的名称。根据《关区代码表》填写海关的中文名称及代码。例如,从上海吴淞海关出口货物则应填写:吴淞海关2202。

(4)备案号。这是指企业在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或征、减、免税审批备案等手续时,由海关给予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电子账册、征免税证明或其他有关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无备案审批文件的报关单,本栏目免予填报。

(5)出口日期。这是指运载所申报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本栏目供海关打印报关单证明联用,免于填报。本栏目为8位数,顺序为年(4位)、月(2位)、日(2位),如2005-07-22。

(6)申报日期。这是指海关接受货物的发货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申请的日期。以纸质报关单方式申报的,申报日期为海关接受纸质报关单并对报关单进行登记处理的日期。以电子数据报关单方式申报的,申报日期为海关计算机系统接受申报数据时记录的日期。日期填报方式同出口日期,计算机系统接受申报数据时记录的日期。日期填报方式同出口日期。除特殊情况外,出口货物申报日期不得晚于出口日期。

(7)经营单位。这是指已在海关注册登记,对外签订并执行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本栏目应填报经营单位的中文名称及编码。编码为10位数字,指经营单位向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海关为之设置的注册登记编码。如湖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其经营单位的编码为“3305940035”。

(8)运输方式。这是指载运货物出境所使用的运输方式。应根据实际运输方式按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填报相应的运输方式名称或代码,例如:如填写“江海运输”或“2”、“铁路运输”(代码“3”)、“汽车运输”(代码“4”)、“航空运输”(代码“5”)、“邮件运输”(代码“6”)、“其他运输”(代码“9”)等。

(9)运输工具名称。这是指载运货物出境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运输工具编号,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运输工具名称。江海运输填报船舶编号(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为监管簿编号)或者船舶英文名称,并在后面加上运输工具的航次编号,用“/”分隔。例如“HONGYUN”号轮EW033航次,在“运输工具名称”栏填报为:“HONGYUN/EW033”。其他运输工具的具体填报要求如下:① 汽车运输填报不跨境运输车辆的国内行驶车牌号码+“/”+进出境日期(8位数字,如20060531,下同),用“/”分隔;② 铁路运输填报车次(或车厢号)+“/”+进出境日期;③ 航空运输填报航班号+进出境日期+“/”+总运单号;④ 邮政运输填报邮政包裹单号+“/”+进出境日期;⑤ 其他运输填报具体运输方式名称,如“管道”;⑥ 出口转关运输只需填报转关运输标志“@”。

(10)提运单号。这是指出口货物提单或运单的编号。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提运单号,一票货物对应多个提运单时,应分单填报。具体要求是:①江海运输,填报出口运单号;②铁路运输,填报运单号;③航空运输,填报分运单号,无分运单的填报总运单号;④汽车运输、邮政运输和无实际进出境的货物本栏目免填;⑤出口转关运输免于填报。

(11)发货单位。这是指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和委托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货物的单位。本栏目应填报发货单位的中文名称或其海关注册编码。

(12)贸易方式(监管方式)。这是指以国际贸易中出口货物的交易方式为基础,结合海关对出口货物监管需要设定的对出口货物的管理方式。本栏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按海关规定的“监管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贸易方式简称或代码。如填写“一般贸易”或“0110”。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贸易方式。

(13)征免性质。这是指海关根据《海关法》、《关税条例》及国家有关政策对出境货物实施征、减、免税管理的性质类别。本栏目应按照海关核发的“征免税证明”中批注的征免性质填报,或根据实际情况按海关规定的《征免性质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征免性质简称或代码。如一般贸易对应的征免性质为“一般征税”或其代码“101”。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征免性质。

(14)结汇方式。这是指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收结外汇的方式。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结汇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结汇方式名称或缩写或代码。如填写“信用证”或“L/C”或“6”。另外,电汇代码是“2”、付款交单代码是“4”。

(15)许可证号。如需申领出口许可证的货物,必须填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及其授权发证机关签发的出口货物许可证的编号,不得为空。

(16)运抵国(地区)。这是指在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或其他改变货物法律地位的活动的情况下,货物被出口国(地区)所发往的或最后运抵的国家或地区。如果货物在运抵进口国之前在第三国发生中转,并且发生某种商业性交易或活动,则应把第三国作为运抵国(地区)填报。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填报相应国别(地区)的中文名称或代码。如填写“美国”或“502”、“日本”或“116”。

(17)指运港。这是指出口货物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本栏目应根据并按海关规定的《港口航线代码表》填报相应的港口中文名称或代码。如填写“旧金山”或“3193”、“东京”或“1331”。

(18)境内货源地。这是指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地或原始发货地(包括供货地点)。如出口货物在境内多次周转,不能确定生产地的,应以最早的起运地为准。本栏目应根据出口货物生产厂家或发货单位所属国内地区,并按海关规定的《国内地区代码表》填报相应的国内地区名称或代码。如“成都”或“51019”。

(19)批准文号。本栏目应填报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编号。

(20)成交方式。这是指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界限。成交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称贸易术语。本栏目应根据实际成交价格条款,并按海关规定的《成交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成交方式名称或代码。如填写“CIF”或“1”。

(21)运费。这是指进出口货物从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国际运输所需要的各种费用。本栏目适用于成交价格中含有运费的出口货物,如出口成交方式为CIF、CFR的,应填报该份报关单所含全部货物的国际运输费用。可按运费单价、总价或运费率三种方式之一填报,同时注明运费标记(运费率标记免填),并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1”表示运费率;“2”表示每吨货物的运费单价;“3”表示运费总价。如:3%的运费率填报为“3”;5美元的运费单价填报为“502/5/2”(注:502为美元代码);5000美元的运费总价填报为“502/5000/3”。

(22)保费。这是指被保险人允予承保某种损失、风险而支付给保险人的对价或报酬。本栏目适用于成交价格中含有保险费的出口货物,如出口成交方式为CIF的,应填报该份报关单所含有全部货物国际运输的保险费用。可按保险费总价或保险费率两种方式之一填报,同时注明保险费标记(保险费率标记免填),并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1”表示保险费率;“3”表示保险费总价。如:0.2%的保险费率填报为“0.2”;5000港元保险费总价填报为“110/5000/3”。(注:110为港元的代码)

(23)杂费。这是指成交价格以外的、应计入完税价格或应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回扣等,可按杂费总价或杂费率两种方式之一填报,同时注明杂费标记,并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币种代码。

客供辅料产品出口时按一般贸易填报,其进口客供辅料值应填报在出口报关单杂费栏内。

应计入完税价格的杂费填报为正值或正率,应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杂费填报为负值或负率。杂费标记“1”表示杂费率,“3”表示杂费总价。例如:应计入完税价格的“1.5%的杂费率”填报为“1.5”;应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l%的回扣率”填报为“−1”;应计入完税价格的“500英镑杂费总价”填报为“303/500/3”。

成交价格以外的应计入或扣除的费用时,本栏空白。

(24)合同协议号。合同协议号栏目应填报出口货物合同协议的全部字头和号码。

(25)件数。件数栏目应填报有外包装的出口货物的实际件数。舱单件数为集装箱(TEU)的,填报集装箱个数;舱单件数为托盘的,填报托盘数;挂衣箱,该项申报以舱单件数为准。

(26)包装种类。包装种类栏目应填报出口货物的实际外包装种类,按海关规定的《包装种类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包装种类代码。

(27)毛重(千克)。指货物及其包装材料的重量之和。本栏目填报进(出)口货物实际毛量,计量单位为千克,不足1千克的填报为1。

(28)净重(千克)。指货物毛重减去外包装材料后的重量,即商品本身的实际重量。本栏目填报出口货物的实际净重,计量单位为千克,不足1千克的填报为1。

(29)集装箱号。集装箱号是在每个集装箱箱体两侧标示的全球唯一的编号。本栏填报集装箱编号及数量。集装箱数量四舍五入填报整数,非集装箱货物本栏空白。例如,TEXU3605231*1(1)表示1个标准集装箱;TEXU3605231*2(3)表示2个集装箱,折合为3个标准集装箱,其中一个箱号为TEXU3605231。在多于一个集装箱的情况下,其余集装箱编号打印在备注栏或随附清单上。

(30)随附单据。指随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并向海关递交的单证或文件。合同、发票、装箱单、许可证等必备的随附单证不在本栏目填报。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监管证件名称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证件的代码。例如:“被动出口配额证”的代码为“G”。

(31)生产厂家。指出口货物的境内生产企业。本栏目在必要时可用手工填写。

(32)标记唛码及备注。本栏上部打印标记唛码中除图形以外的文字、数字。本栏目下部供填报随附单据栏中监管证件的编号,具体填报要求为:“监管证件代码:监管证件号码”。一份报关单多个监管证件的,连续填写。一批货物多个集装箱的,在本栏打印其余的集装箱号。

(33)项号。项号栏目分两行填报及打印。第一行打印报关单中的商品排列序号。第二行专用于加工贸易等已备案的货物,填报和打印该项货物在“加工贸易手册”中的项号。

(34)商品编号。指按海关规定的商品分类编码规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商品编号。

(35)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本栏目分两行填报及打印,第一行打印出口货物规范的中文商品名称,第二行打印规格型号,必要时可加注原文。商品名称应当规范,规格型号应当足够详细,并与所提供的商业发票相符。

(36)数量及单位。指出口商品的实际数量及计量单位。本栏目分三行填报及打印。具体填报要求是:第一行按海关法定(第一)计量单位填报;凡海关列明第二计量单位的,必须在第二行填报该商品第二计量单位及数量;无第二计量单位的,第二行空白;当成交计量单位与海关法定计量单位不一致时,还需在第三行填报成交计量单位及数量。

(37)最终目的国(地区)。指已知的出口货物的最终实际消费、使用或进一步加工制造国家(地区)。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国家(地区)名称或代码。

(38)单价。本栏目应填报同一项号下出口货物实际成交的商品单位价格。无实际成交价格的,填报货值。

(39)总价。总价栏目应填报同一项号下出口货物实际成交的商品总价。无实际成交价格的,本栏目填报货值。

(40)币制。指出口货物实际成交价格的币种。本栏目应根据实际成交情况,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货币名称或代码,如《货币代码表》中无实际成交币种,需转换后填报。

(41)征免。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减税、免税或特案处理的实际操作方式。本栏按海关规定的《征减免税方式代码表》中相应的征减免税方式填报。

一般贸易方式下的纺织服装出口,本栏空白。加工贸易报关单应根据“加工贸易手册”中备案的征免规定填报。

(42)税费征收情况。税费征收情况栏目供海关批注进出口货物税费征收及减免情况。

(43)录入员。本栏用于预录入和EDI报关单时,打印录入人员的姓名。

(44)录入单位。本栏用于预录入和EDI报关单时,打印录入单位名称。

(45)申报单位。指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直接向海关负责的企业或单位。自理报关的应填报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名称及代码;委托代理报关的,应填报经海关批准的专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名称及代码。本栏目还包括报关单位地址、邮编和电话等分项目,由申报单位的报关员填报。

(46)填制日期。指报关单的填制日期。填写时以年、月、日为顺序数字。预录入和EDI报关单由计算机自动打印。

(47)海关审单批注栏。指供海关内部作业时签注的总栏目,由海关关员手工填写在预录入报关单上。其中,“放行”栏填写海关对接受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做出放行决定的日期。

海运提单签发和缮制_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能力素养一 海运提单签发和缮制

一、海运提单签发

(一)正常签发

发货人或货运代理凭场站收据,与船公司或其船代理结清运费及其他费用后换取提单。在实际业务中,船公司或其船代理在正式签发提单之前,一般要将提单传真给货运代理或发货人确认后,再正式签发提单。提单的签发包括提单的签发人、签发地点、日期及份数。

(二)非正常签发

1.电放

电放是指发货人在向船公司办理海运手续时,申请电放并且出具电放保函,这样船公司就不出具正本提单,只给复印件,出口人把提单复印件传真给目的港的收货人,收货人只凭借传真复印件就可以提取货物,而不需要正本提单。“电放”即“电报放货”,是船公司或代理凭发货人出具的保函正本,以电报方式通知其在目的港的分支机构或代理,凭船公司的放货电报直接向收货人放货。

2.凭保函签发清洁提单

如发货人要求签发清洁提单,船公司或其船代理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发货人的要求;如接受发货人的申请,则应要求发货人出具正本“清洁保函”,并承诺由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和损失。

3.凭保函签发倒签提单

如发货人要求倒签提单,船公司或其代理可以接受发货人的申请,但应要求发货人提供正本的倒签保函,船公司或代理凭此保函签发倒签提单。

提单倒签保函

致:船公司或其船代理

现在我们请求你们签发下面所列的有关提单:

船名/航次:            提单号:        货名:

装货港:             卸货港:

预计装船日:           倒签到:

在以下货物实际装船以前,我们要求倒签提单。

鉴于你们同意了我们的上述请求,在此我做如下承诺:

1.由于是按照我们的请求签发上述提单,对于贵司、贵司雇员及代理由此可能承担的责任,蒙受任何形式的损失和损害,我公司将给予赔偿,并保证你们不受任何损失。

2.若由于我们的请求,贵司、贵司雇员或代理受到任何起诉,我司将随时向你们提供足够的基金以对抗该起诉。

3.如果贵司所有的该船期,其他任何船舶或财产由此而受到扣留或扣押或者受到某种威胁,我们在被请求时,提供保释金或者其他担保以解除对该船舶或财产的扣留或扣押。

4.一旦发生索赔,我们将完全不涉及贵司而直接与索赔人解决该项索赔,并且承担你们所支付任何款项或所发生的任何费用。

5.该保函应当由中国法律解释。

发货人签章/签字:

年 月 日

电放保函

致:船公司或其船代理

兹有如下经由贵公司代理船舶排载的货物:

船名/航次:_____________提单号:_____________货名:_____________

装货港:_____________柜量:_____________集装箱号/箱封号:_____________

我们兹授权贵司对上述集装箱/货物进行电放,贵司可将集装箱交付给收货人:

地址/传真/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此保证承担贵司、贵司的委托方及其代理因电放上述集装箱/货物而承担的任何责任和后果。

货代:(公章)                     托运人:(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4.凭保函签发预借提单

如发货人要求预借提单,船公司或其代理接受其申请,则应要求发货人提供正本的预借保函,船公司或代理凭此保函签发预借提单。

二、海运提单的背书

在实际业务中,为了方便收货人,海运提单经常被要求做成指示性的,对于指示性提单,只有在指示人进行背书后,提单方能正常使用。常用的背书方法为记名背书、指示背书、选择不记名背书和空白背书(不记名背书)四种。

(1)记名背书。记名背书也称完全背书,是背书人(转让人)在提单背书写明被背书人(受让人)的姓名,并由背书人签名的背书形式。

(2)指示背书。指示背书是背书人在提单背面写明“指示”或“××指示”字样,并不写明特定受让人,由背书人签名的背书形式。

(3)选择不记名背书。这种背书形式是背书人在提单背面既特指某一受让人,又指明可以以提单持有人作为受让人,即以“××或持有人”形式表示受让人,并由背书人签名的背书形式。

(4)空白背书。空白背书则指在提单背书中不记载任何受让人,只由背书人签名的背书形式。

如果所签发的提单是托运人指示提单,即提单的收货人一栏为TO ORDER 或TO ORDER OF SHIPPER,则应以托运人为第一背书人;如果是记名背书,托运人除在提单背面签字盖章外还需将受让人的名称写在提单背面的某个位置,将来收货人在写明自己名称的位置上盖章并签字;如果是空白背书,则托运人只在提单背面签字盖章即可;如果所签发的提单是开证行指示提单,即收货人一栏是TO ORDER OF ISSUING BANK,则应以开证行为第一背书人。

我们通常常用的背书形式是空白背书。因为空白背书对提单权益的受让人不作限制,这样便于开证行或收货人按照实际业务情况,选择是否将提单权益转让给其他人。

三、海运提单缮制

海运提单的格式各船公司不尽相同,但其具体的内容和项目基本一致。通常海运提单包括正面和背面条款,但由于背面条款的内容通常是提前印制的固定条款,故发货人仅对提单正面的条款进行说明。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只对海运提单正面的内容作详尽的介绍。海运提单格式如下。

img31

续单

img32

1.提单号码(B/L No.)

提单上必须注明承运人及其代理人规定的提单编号,以便核查,否则提单无效。

2.托运人(Shipper)

根据信用证的受益人,可按信用证规定的受益人名称及地址照填。

如果信用证未规定受益人的地址,提单可不填地址,以确保单证相符。托运方式下的提单发货人,可以合同规定的卖方为发货人。

根据《UCP600》规定,如果信用证无其他规定,提单可以第三方作为托运人。此时,受益人可能是中间商,而第三方才是实际出口人。

3.收货人(Consignee)与背书(Endorsement)

提单收货人又称抬头人,与托运单收货人栏目的填写完全一致。

提单的抬头决定了海运提单的性质和货权的归属。在进出口贸易多使用指示式抬头,以便单据可以通过背书转让。

(1)指示抬头,也称空白抬头,即在提单收货人栏内填写“To Order”或“Order”(凭指示)。这种提单必须经托运人背书后转让。例如:来证规定“…made out to order and endorsed to ABC Bank…”,则提单收货人的填写及背书手续如下。

img33

(2)凭×××指示抬头,也称空白抬头,即在提单收货人栏内填写“To Order of”(凭×××指示)。这种提单必须由收货人栏中的指定人作背书后方可转让。

例如,来证规定“…made out to our order and endorsed in blank…”,则提单收货人的填写及背书手续如下(设开证行为ABC Bank)。

  提单收货人栏内填写:To Order of ABC Bank

  提单背面由ABC银行作空白背书,即银行签章即可。

在实践中,由于提单是一种可以转让的货权,所以议付行一般都要求发货人提交提单前先作空白背书。

4.被通知人(Notify Party,Notify,Addressed to)

被通知人通常是进口人或其在目的港的代理人,货到目的港时由承运人通知其办理报关提货等手续。本栏目的填写与托运单相同栏目的内容一致。

(1)信用证方式下,应该按信用证规定填制。如来证规定“Full set of B/L…notify applicant”,应在本栏目中将开证申请人的全称及地址填上。

(2)信用证未明确规定被通知人时,则正本提单中本栏目不填写,但必须在提单空白处填写开证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这样,既能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做到单证相符,又能满足承运人及某些进口国对运输或进口方面的要求。

5.前段运输(Pre-carriage by)

如货物需要转运,填写收货的港口名称或地点;如果货物不需要转运,保持空白。

6.收货地点(Place of Receipt)

如货物需要转运,填写收货的港口名称或地点;如果货物不需要转运,保持空白。

7.海运船名(Ocean Vessel)

根据该批货物实际装运的船名填写,如“S.S.Paul Rickmers”。联运方式下,本栏应注明其中海运的船名和航次号。如果第一程运输并非海运方式,承运人在签发提单时通常在船名前加注“预期”字样。这意味着货物拟装这条船,但实际是否装该船是不确定的,所以已装船批注必须注明实际载货船名,以便于买卖双方和银行掌握货物的下落。

8.装运港(Port of Loading)

(1)应按照信用证规定填写。如果信用证只笼统地规定为“Chinese Port”,制单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具体的港口名称,如“Shenzhen”。如来证同时列明几个装货港口,如“Hong Kong/Qinhuangdao”,提单只能填写其中一个实际装运的港口名称。

(2)托收方式下,应该按照合同规定填写。

9.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

卸货港指海运承运人终止承运责任的港口,即目的港。

(1)除了FOB价格条件外,卸货港不能填笼统的名称,如“European main ports”,必须列出具体的港口名称。

(2)经转船,应该在卸货港名称之后加上转船港名称,如“Rotterdam W/T at Hong Kong”,或在货名栏下方的空白处加注转船的说明;如有印就的转船港栏目,则直接填入转船港名称即可。

(3)货运卸货港后须经内陆转运至邻国的,应该在填写卸货港名称后,另在货名栏下方的空白处或在唛头中加注“In transit to×××”。切不能在卸货港名称后填写,以说明卖方只负责将货物运至该卸货港,以后的转运由买方负担。

例如,来证规定“Marseilles in transit to Geneva”

  卸货港填写:Marseilles

  货名栏下方空白处加列:Marseilles in transit to Feneva,或在唛头中显示。

(4)海运运往美国的货物,往往在目的港卸货后,还要转运到内陆的城市去,因此来证除了规定目的港外,往往还要注明“陆上共同点”(Overland Common Point,OCP)字样。美国把北起北达科他州南至新墨西哥州直到东部沿海均划为OCP地区。凡从太平洋彼岸的货物经美国西岸各港向东运往OCP地区的铁路运费率均较本地费率低,如“旧金山,陆上共同点,雷诺市”(San Francisco OCP Reno),意为:运到目的港旧金山陆上共同点,然后集中转运到雷诺。如果漏填“陆上共同点”(OCP),则货物运到旧金山后,就会只卸在码头而不集中到“陆上共同点”去,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就可能转嫁给出口公司方面。

(5)如果信用证规定目的港处有“自由区”(Free Zone)、“自由港”(Free Port)以使进口商享受关税减免的优惠待遇,则提单此栏内应该照打。如“赛德港自由区”(Port Said Free Zone)。

10.交货地点(Place of Delivery)

填写最终目的地名称。如果货物目的地是目的港的话,这一栏可保持空白。

11.运费支付地(Freight Payable at)

如采用CFR、CIF价格,可以填写装运地名。如采用FOB价格,应填写目的地地名或填“目的地”(Destination)或填写“Freight to Collect”字样。

12.正本提单份数(Number of original B/L)

收货人凭正本提单提货。正本提单的份数应该按信用证的要求,在本栏目内用大写(如THREE等)注明。每份正本提单的效力相同,凭其中一份提货后,其余各份失效。下面是信用证对正副本提单要求的一些规定。

(1)“Full set of B/L”(指全套提单,按惯例提供三份正本交银行议付)。

(2)“Full set less one copy on board B/L”(指全套提单,至少一份正本)。

(3)“2/3 original clean on board B/L”(三份正本,两份交银行议付)。

(4)“Full set of B/L in triplicate with two non-negotiable B/L”(三份正本,两份副本)。

13.唛头和号码(Marks and Numbers)

唛头是提单与实际货物的主要联系要素,也是收货人提货的重要依据。因此,提单上的唛头必须与实际货物以及其他单据保持一致,如果信用证有规定,也应该与信用证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影响日后的提货和办理结算。提单上必须具体表示出唛头。

14.件数和包装种类(Number and Kind of Packages)

如采用托盘或集装箱装货,而内装的又是单件运输包装货时,则除了写明托盘或集装箱数量外,还需写明实际件数。如“5个托盘,内装50纸箱”[5 pallets(50 cartons)],或“2个集装箱,内装400纸箱”[2 containers(400 cartons)]。

15.货名(Description of Goods)

即实际货物名称。货物名称不仅要与信用证规定的品名一致,而且要与其他单据上的货物名称一致。倘若货物描述品种繁多,货名十分琐碎,则不必详列货名,只需列出货物名称即可。《UCP600》第14条(e)款规定:“商业发票中的货物描述必须与信用证规定相符,其他一切单据则可使用货物统称,但不得与信用证规定的货物描述有抵触。”

16.毛重和尺码(Gross Weight and Measurement)

提单应该列明毛重和尺码。毛重和尺码应与发票或装箱单或重量单相符。

(1)如无特别规定,提单上填毛重不填净重。一般以千克为单位,千克以下按四舍五入处理。

(2)如没有毛重只有净重,应先加注“Net Weight”或“N.W.”,再列明具体的净重数量。

(3)尺码以立方米计算,立方米以下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

17.运费和费用(Freight and Charges)

除非有特别规定,本栏只填列运费的支付情况,不填具体金额。

(1)CIF或CFR等价格条件成交时,运费在签发提单之前支付,本栏目应该注明“(Freight to paid)”(运费已付)或“Freight prepaid”(运费预付)。

(2)FOB或FAS等价格条件成交时,运费在目的港支付,本栏目应注明“Freight to collect”(运费待付)或“Freight payable at destination”(运费目的港支付)

(3)全程租船运输时,本栏目应注明“As arranged”(按约定)或“Freight payable as per charter party”(运费按租船合约支付)。

18.签单和日期(Date and Place of Issue)

签发提单的日期不是接受货物开始装船的日期,而是货物装船完毕的日期。依据《UCP600》的规定,已装船的提单签发日起即视为装船日期和装运日期。如果是备运提单,要成为已装船提单就必须盖两个章。其中右下角的章为已签发章,签发日期为承运人收受货物的日期;左下角的章为已装船确认章,日期为已装船日期,此时在印章旁边还应该有已装船批注或在已装船栏中加注已装船日期。签发提单的地点应是承运人接管货物或装船的地点,但也可能不一致,例如,货物在我国新港装船,而提单却在天津签发。

19.签署(Signature)

以往,对于正本海运提单,一般只查看是否有签字盖章,而不问签字者的身份如何,现在,根据《UCP600》第19条规定:“……承运人或船长的任何签字或证实,必须明确‘承运人’或‘船长’的身份。代理人代理承运人或船长签字时,也必须标有所代表的委托人的名称和身份。即注明代理人是代表承运人或船长签字或证实的……”也就是说,银行将拒绝接受没有承运人名称及其身份的提单。

签字分为两种,一种格式是船长或船公司签字+AS CARRIER;另一种格式是船舶公司或装货港的代理人+AS AGENT OF CARRIER+船舶公司名称。

在实际业务中,海运提单是由船舶公司或船舶公司的代理依据发货人或发货人的货运代理提供的装货单(俗称下货纸)制作的,因此作为发货人或货运代理人,除了掌握装货单的制作,更应该掌握如何审核提单的内容,并判断提单是否符合信用证或合同的要求,为提单的确认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际航空运单概述_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知识素养 国际航空运单概述

一、航空运单的定义

航空运单(Air Waybill)与海运提单有很大的不同,却与国际铁路运单相似。它是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重要货物运输单据,是承托双方的运输合同,其内容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航空货运单不可转让,持有航空货运单也并不能说明对货物拥有所有权。

在航空货运业务的操作中,各航空公司承运的货物大多是通过其代理人收运的,某些特种货物由航空公司直接收运。因为填写航空货运单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和对客户提供服务,托运人以托运书(Shipper’s Letter of Instructions)或委托书的形式授权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代替填写航空货运单。在这种情况下,托运人正确地、完整地填写托运书或委托书十分重要。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根据托运人的托运书代替托运人填写航空货运单。

我国国际航空运单由一式12联组成,包括三联正本、六联副本和三联额外副本。

航空运单各联的分发如表3-3-1所示。

表3-3-1 国际航空运单联数构成

img74

续表

img75

航空运单的正本一式三份,每份都印有背面条款,内容如下。

正本3(托运人联):在货运单填制后,此联交给托运人,作为承托双方运输合同成立的证明,同时也可作为货物预付运费时交付运费的收据,还是承运人收到货物的依据。

正本1:由承运人留存,作用有二,一是作为承托双方运输合同成立的证明;二是交承运人财务部门,作为记账凭证。

正本2:随货同行,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交付给收货人时作为核收货物的依据。

二、航空运单性质和作用

(1)航空运单是发货人与航空承运人之间的运输合同。与海运提单不同,航空运单不仅证明航空运输合同的存在,而且航空运单本身就是发货人与航空运输承运人之间缔结的货物运输合同,在双方共同签署后产生效力,并在货物到达目的地交付给运单上所记载的收货人后失效。

(2)航空运单是承运人签发的已接收货物的证明航空运单,也是货物收据。在发货人将货物发运后,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就会将其中一份交给发货人(即发货人联),作为已经接收货物的证明。除非另外注明,它是承运人收到货物并在良好条件下装运的证明。

(3)航空运单是承运人据以核收运费的账单。航空运单分别记载着属于收货人负担的费用,属于应支付给承运人的费用和应支付给代理人的费用,并详细列明费用的种类。

(4)航空运单是报关单证之一 。出口时航空运单是报关单证之一。在货物到达目的地机场进行进口报关时,航空运单也通常是海关查验放行的基本单证。

(5)航空运单同时可作为保险证书。如果承运人承办保险或发货人要求承运人代办保险,则航空运单也可用来作为保险证书。

(6)航空运单是承运人内部业务的依据。航空运单随货同行,证明了货物的身份。运单上载有有关该票货物发送、转运、交付的事项,承运人会据此对货物的运输做出相应安排。

由此可见,航空运单与海运提单不同,它是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重要货物运输单据,是承托双方的运输合同,其内容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但航空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可转让,持有航空运单也并不能说明可以对货物要求所有权;托运人只可以凭此向银行办理结汇。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凭承运人的到货通知提取货物,并不要求收货人一定要提交航空运单才能提取货物,这一点是航空运单和海运提单本质上的区别。

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时,卖方可要求将航空运单的收货人填写为开证行,这样货物到达后提货权掌握在银行手中,可以避免收货人凭到货通知提货后不付款或买方拒付。但这种做法一定要提前征得开证行的同意后才能实行,否则是无效的。

三、航空运单的分类

(一)航空主运单(Master Air Waybill,简称MAWB)

凡由航空运输公司签发的航空运单称为主运单。它是航空运输公司据以办理货物运输和交付的依据,是航空公司和托运人订立的运输合同,每一批航空运输的货物都有自己相对应的航空主运单。

(二)航空分运单(House Air Waybill,简称HAWB)

集中托运人在办理集中托运业务时签发的航空运单被称为航空分运单。在集中托运的情况下,除了航空运输公司签发主运单外,集中托运人还要签发航空分运单。

航空分运单作为集中托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合同双方分别为货主和集中托运人;而航空主运单作为航空运输公司与集中托运人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则为集中托运人和航空运输公司。货主与航空运输公司没有直接的契约关系。不仅如此,由于在起运地货物由集中托运人将货物交付航空运输公司,在目的地由集中托运人或其代理从航空运输公司处提取货物,再转交给收货人,因而货主与航空运输公司也没有直接的货物交接关系。

航空货运单流程如图3-3-1所示。

img76

图3-3-1 航空运单流程

货物的不正常运输_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知识素养一 货物的不正常运输

不正常运输是指货物在收运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事故或工作差错等而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

一、不正常运输的货物种类和代号

不正常运输的货物种类和代号如下所示。

img173

img174

二、货物破损

货物破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货物的破裂、损坏或短缺等明显可见的损坏;一种是货物的内损,即货物外包装完好而内装货物破损,这种破损只有收货人提取后,开箱检查才能发现。

货物破损的处理方法如下。

(1)收运时

——拒绝收运。

(2)出港操作时

——轻微破损(内物未损坏):加固包装,继续运输。

——严重破损(内物损坏):停止运输,通知发货人,征求处理意见。

(3)进港操作时

——填开不正常运输记录,通知装机站和始发站。

(4)交接中转货物时

——轻微破损:在中转仓的备注栏内说明情况。

——严重破损:拒绝转运。

三、无人提取货物

货物到达目的地14天后,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无人提取时,称为无人提取的货物。

(1)货运单所列地址无此收货人或收货人地址不详。

(2)收货人对提取货物的通知不予答复。

(3)收货人拒绝提货。

(4)收货人拒绝支付有关款项。

(5)出现了其他一些影响正常提货的问题。

对于无人提取的货物通常发出无法交付货物通知单(IRP),通知始发地出票航空公司和代理人,由其联系托运人,征询处理意见。货物到达后90天内仍未获得答复的,应将货物交给海关处理。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代理的一般流程_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能力素养一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代理的一般流程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出口货物运输组织工作主要包括铁路联运出口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货物托运和承运,国境站的交接和出口货物的交付等。

一、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出口货物的运输计划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出口货物运输计划一般是指月度要车计划,是对外贸易运输计划的组成部分,体现对外贸易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具体任务,也是日常铁路联运工作的重要依据。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月度要车计划采用“双轨(铁路、外贸)上报、双轨下达”的方法,其工作程序(如图4-1-2)如下。

img182

图4-1-2 月度要车计划编制程序

(1)各省、市、自治区发货单位应按当地铁路部门的规定,填制国际铁路联运月度要车计划表,向铁路局(分局、车站)提出下月的要车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报送当地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和各主管总公司。

(2)各铁路局汇总发货单位的要车计划后,上报铁道部;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和各进出口总公司在审核汇总所属单位的计划后,报送商务部。

(3)商务部汇总审核计划后,与铁道部平衡核定。

(4)月度要车计划经两部平衡核定,并经有关国家的铁道部门确认后,由商务部将核准的结果通知各地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和各进出口总公司,各地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和各进出口总公司再分别转告所属发货单位;各铁路局(分局、车站)将铁道部批准的月度要车计划分别通知发货单位。

凡发送整车货物,均需具备铁路部门批准的月度要车计划和旬度要车计划;零担货物,则不必向铁路部门编报月度要车计划,但发货人必须事先向发站办理托运手续。在托运前必须将货物的包装和标记严格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国际货协和议定书中条款办理。货物包装应能充分防止货物在运输中灭失和腐坏,保证货物多次装卸不致毁坏。货物标记,表示牌及运输标记,货签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记号和号码,件数,站名,收货人名称等。字迹均应清晰,不易擦掉,保证多次换装中不致脱落。

二、货物托运和承运的一般程序

货物的托运是发货人组织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环节。发货人在托运货物时,应向车站提交货物运单,以此作为货物托运的书面申请。车站接到运单后,应认真审核。对整车货物办理托运,车站应检查是否有批准的月度、旬度货物运输计划和日要车计划,检查货物运单各项内容是否正确。如确认可以承运,车站即在运单上签证时写明货物应进入车站的日期和装车日期,即表示接受托运。发货人按签证指定的日期将货物搬入车站或指定的货位,并经铁路根据货物运单的记载查对实货,认为符合国际货协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车站方可予以承认,整车货物一般在装车完毕,发站在货物运单上加盖承运日期戳,即为承运。

发运零担货物时,发货人在托运时不需要编制月度、旬度要车计划,即可凭运单向车站申请托运。车站受理托运后,发货人应按签证指定的日期将货物搬进货场,送到指定的货位上,经查验过磅后,即交由铁路保管。从车站将发货人托运的货物,连同货物运单一同接受完毕,在货物运单上加盖承运日期戳时,即表示货物业已承运。铁路对承运后的货物负保管、装车发运责任。

总之,承运是铁路负责运送货物的开始,铁路运单作为运输合同即开始生效,铁路按《国际货协》的规定对货物负保管、装车并运送到指定目的地的一切责任。

三、出口货物交接的一般程序

(1)联运出口货物实际交接是在接收路国境站进行。口岸外运公司接铁路交接所传递的运送票据后,依据联运运单审核其附带的各种单证份数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遇有矛盾不符等缺陷,则根据有关单证或函电通知订正、补充。

(2)报关报检。运送单证经审核无误后,将出口货物明细单截留三份(易腐货物截留两份),然后将有关运送单证送各联检单位审核放行。

(3)货物的交接。单证手续齐备的列车出境后,交付路在邻国国境站的工作人员会同接收路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票据和货物交接,依据交接单进行对照检查。交接分为一般货物铁路方交接和易腐货物贸易双方交接。在实际业务中,发货人、收货人会委托国际货运代理人办理国际铁路联运的进出口手续。

世界经济格局_世界经济学

第二节 世界经济格局

一、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基本规律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其核心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对比和支配世界经济能力的再分配。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实力对比总会发生变化的,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1.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在历史上,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当代,发达国家的不平衡又造成美、日、西欧三强鼎立的局面,三者为争夺世界市场,扩大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不仅是量上的,更是质上的。在新科技革命之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当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革命的机会迈入到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阶段之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距正逐渐扩大。

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等原因造成的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南北对立加剧。它将对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历史演进

(一)20世纪前,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15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到确立再向世界范围内逐步扩散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在此期间,欧洲的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开始用野蛮的暴力手段打破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壁垒,在世世代代相互隔绝的民族之间建立了经济上的联系,它们在海外扩张,建立殖民帝国,进行原始积累的同时,也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散到全世界。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其他国家也纷纷效法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并积极开展对外扩张,构建自己的国际经济体系。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国际交换逐渐发展,宗主国和殖民地的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自由竞争时期。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主义加强对外侵略扩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对外扩张时,基本上采取两种手段。一是采用暴力手段,宗主国用武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殖民地或附属国,推行全球殖民主义;二是采取贸易手段,通过不等价贸易,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

(2)逐步形成垂直的国际分工体系。英、法等重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宗主国对殖民地或附属国实行经济垄断,通过不公平贸易将殖民地或附属国的原材料低价买入,在国内制成成品后再高价返销,将殖民地或附属国变为其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这种垂直的分工体系造成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产业结构单一化、畸形化,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国际经济活动执行双重规则。这一时期,虽然世界各地打破互相封闭的状况,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但为适应此时的国际经济格局的要求,在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执行的是两种规则。一种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规则。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彼此之间大幅度降低关税,以利于经济贸易的交流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扩散。另一种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它们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的经济规则。它们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殖民地和附属国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垄断,禁止殖民地或附属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各殖民体系之间泾渭分明,壁垒森严。

(二)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钢铁、化学、机械、汽车制造、电力等重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工业结构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工业结构的转变使得资本集中加速,造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并产生垄断。世界经济的格局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转变。

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成为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垄断资本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成为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手段,金融资本也遍布世界各地。英、法、德、美、日等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市场,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个别国家和地区已经不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体,而变成世界经济整个链条的一个环节。

(2)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资本输出的发展使生产和流通向国际范围扩展,国际借贷资本的流动也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加强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宗主国和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在原料来源、销售市场、投资场所等方面,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对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依赖日益加深,殖民地或附属国成为其生存条件;而在工业制成品需求方面,殖民地或附属国更依赖于帝国主义国家。

(3)各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对外扩张的时间相对较短,其拥有的殖民地较少,为确保其经济的顺利发展,就势必要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争夺殖民地的斗争,造成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宗主国与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资源掠夺,大大加强了对殖民地或附属国人民的剥削,导致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格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经济中一个崭新的经济类型的诞生,也标志着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经济只限于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力量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改变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是:

(1)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资本主义将自身工业的重点向重化工业转移,殖民地和附属国不仅继续向它们提供农业原材料,而且大量开发矿产资源,殖民地或附属国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农村和矿山。

(2)殖民体系的存在割裂了世界市场的完整性。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基本中断。苏联的出现和帝国主义对它的封锁和孤立,又从另一个方面破坏着世界市场的完整性。

(3)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壁垒恢复,阻碍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全球的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独占日益缩小的市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实行保护性关税措施,严格控制本国和殖民地的经济贸易往来,并形成美元、英镑、法郎等不同货币集团。在此期间,国家间壁垒森严,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4)两次世界大战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殖民地或附属国被重新分割,原有的经济利益被重新分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此后美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霸主,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另一方面,二战的破坏力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或附属国的控制力,为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力量。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美国的经济霸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步确立的。战前,欧洲国家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殖民统治和海外贸易为手段,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和日本崛起,对欧洲的经济中心地位产生一定的挑战,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未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力严重冲击了欧洲的经济中心地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二战中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战败国几乎成为废墟;英国、法国等战胜国也是遍体鳞伤;而美国由于远离战场,战争造成的直接损失小,又利用战争的机会大发战争财,导致战争期间其经济迅速膨胀。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4]

战后,由于欧洲、日本等列强的实力大大削弱,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出现真空地带,而此时美国压倒性的实力正好为其夺取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国际金融领域,按照美国的意志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贸易领域,美国领导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在对待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5]和一系列促进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通过扶植达到了控制西欧和日本的目的,并在多边或双边的军事合作的基础上,构筑“经济安全网”,巩固美国对西方盟国的领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方面,1949年杜鲁门提出了“第四点计划”[6],通过援助发展中国家来实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则以经济封锁、贸易禁运、军事威胁等手段来遏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按照自己的意志构建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二)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形成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世界经济为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战前,苏联一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各国纷纷效仿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担心美国的操纵,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拒绝了美国的援助计划,针对美国的经济封锁,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为打破西方国家集团的经济封锁,巩固社会主义阵营,1947年苏联实施“莫洛托夫计划”[7],先后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五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帮助东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1949年,苏、保、匈、波、捷、罗6国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形成。

之后,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古巴和越南先后加入,形成共10个成员国,面积占世界的18%,人口大约4.4亿,年GDP占世界的25%,工业产值占33%,农业产值占20%的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集团。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社会主义经济阵营进一步扩大。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经互会的内部关系和本身的职能也逐渐发生改变,成为苏联控制东欧国家同美国角逐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经互会名存实亡,并于1991年6月宣布解散。

从美国构筑资本主义经济集团到社会主义国家“经互会”的建立,统一的世界经济终于分化成两个隔离的经济体系,隔绝了东西两大阵营的经济交流,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形成,对于顶住西方的经济压力,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转变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引起的势力消耗等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国60—70年代的经济增长一直慢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黄金和外汇储备等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美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的同时,美国为维护霸权地位、满足冷战的需要,其对外开支却有增无减。1950年,美国军事开支是世界军事开支的50%,1955年到1970年,美国军事开支累计达到90 220亿美元,是联邦德国的14.8倍、日本的84.3倍[8]

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对外开支负担的加重,使美国经济不堪重负。1971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并由此引起之后的美元危机,最终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下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形成

20世纪5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都已恢复或超过战前的水平,之后直到70年代初,发达国家进入了战后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但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快于美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逐步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所取代,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西欧从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不断地在联合自强的道路上前进,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合并了之前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使欧洲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日本在战后通过美国的扶植,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军事订货的机会,经济也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近10%,并于1967年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在经济上与美国、西欧平起平坐的经济强国,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3.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举世瞩目

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地区摆脱了原殖民体系的控制,成立新的政治独立的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对于刚刚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便是这些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尽管各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制度的选择不同,但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自主能力、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等措施,使得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1950—1980年,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2%,不仅大大高于原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发达国家4.7%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虽然20世纪70年代受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的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亚洲和拉美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生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方面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其发展进程处于从发展向发达过渡的阶段。它们是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特别是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它们抓住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实行出口导向和大力引进外资的政策,实现经济的腾飞。新兴工业化地区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各国一方面进行内部政治、经济和安全的调整;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双边或多边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合作协定有100多个,其中西欧、北美、亚太三个地区的区域集团化经济组织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它的前身欧共体执行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对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全球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历了德国统一、苏东剧变、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事件,欧洲联盟(欧共体)充分展现了作为欧洲核心力量的地位。1993年,欧洲大市场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四大自由流通,发展成为区域集团化的最高层次。1999年欧元启动,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为重大的变革,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004年欧盟东扩,将东南欧原苏联控制的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成为一个横跨欧洲25个国家、人口4.5亿、GDP达10万亿欧元的新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经三国国会批准后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规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更高等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三国经济实力悬殊,美国的经济实力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加、墨严重依赖于美国,因此三国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不可避免。这种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集团与欧洲联盟有很大的不同,但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美国实现其“美洲倡议”的第一步,美国最终的目标是将北美洲和南美洲连在一起,建成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倡议,但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等因素,区域经济集团迟迟未能建立起来。

冷战结束后,东亚经济非常活跃,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表现出来的排他性色彩,东亚地区也迫切需要加强地区经济合作。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的首届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并规定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的首脑会晤。同年西雅图会议上,确定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会议上确定了成员分两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即发达国家在2010年以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以前实现既定目标。

亚太经合组织不同于欧盟那样排他性体制完备的经济集团,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经济合作论坛,通过成员国共同参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和承诺机制来推动彼此之间的合作。它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除了上述三大区域经济组织,还有众多经济组织遍及世界,涉及近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参加了多个经济集团。进入21世纪,世界各主要经济力量依托区域经济组织展开竞争的态势继续深化。这种加强区域内部联合的方式为区域内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各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四、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关系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行为主体政治理念、行为方式和国际作用,同时一国或者多国政治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又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或制约本国或国际经济的发展。从数百年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演进的历史过程来看,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的发展脉络十分明显。

从经济决定政治的角度来讲,18世纪中叶,以蒸汽动力为特征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爆发,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先进的生产力从英国扩散到欧洲,使欧洲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为欧洲在世界各地积极开拓殖民地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欧洲国家为各自政治和经济利益发动战争,并于拿破仑战争后的1815年形成维也纳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世界工业结构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美、日、德等国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经济迅速崛起。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于两战期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美、日转移。

二战使美国经济迅速膨胀,欧洲和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战后初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阵营诞生并不断壮大,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世界经济中两条并行的体系,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区域集团化、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受此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也由两极对抗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从政治影响经济的角度来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各国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为随之而来的法国大革命以及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宗教障碍。17世纪中叶,整个欧洲呈现出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态势。维也纳体系虽然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是历史的倒退。但是,维也纳体系也激化了欧洲各国的民族矛盾,加速了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国际经济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美、日转移。

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将世界经济分成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并行的系统,世界经济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但是两极格局下的冷战使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为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见表5-1)。

冷战后,世界政治向多极化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经济多极化,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先前的军事竞赛,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国为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纷纷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表5-1 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科技革命对照表

img50

贸易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_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 贸易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贸易各国的经济增长

1.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国际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国际的经济增长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国际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国际的经济增长。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是比较优势原则演化的最早理论渊源,也是比较优势原则的特殊体现。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他提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以此来论证自由贸易的好处。“绝对利益”理论主张,各国应该专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以使各国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为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斯密从社会分工出发,指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专门的工作,因此可以提高熟练程度。(2)劳动者专门从事一项固定的工作,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3)专门从事一种工作,使得发明创造和对工具与机械的改良变得更加容易,以上都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率。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能够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倾向,促使经济增长。总之,李嘉图认为,通过进口廉价初级产品,阻止土地收益递减、工资上涨和利润下降倾向,就可保证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还提出了“剩余产品出口”模型,研究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该模型认为,贸易可以使本国的闲置资源得以利用从而促进产出的增加。如果出口扩大利用了国内的剩余资源,必然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因为认为一国如果将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贸易就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如果这些产品不输出国外,就没有任何价值。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的本国所需求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伯特逊(D.H.Robertson)同样是基于落后国家存在大量的农产品以及原材料等闲置资源的前提,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另一位经济学家诺克斯(R.Nurkes)在随后的50年代对19世纪英国等发达国家与新移民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国际贸易是带动新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证明发展了罗伯特逊的命题。诺克斯认为,因为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专业化分工,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增加了产量,从而获得静态的经济利益。除此,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使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及原材料的迅速增长的需求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出口产业获得迅速发展,出口的贸易增长又以“乘数效应”传递到其他的非贸易部门,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对外贸易产生的间接的动态经济效益。

2.贸易可以通过外部市场扩大产量,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而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使生产效率提高,单位成本下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国际竞争力。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R.Krugman)在其论文《工业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的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产业内贸易学说。他认为,传统的贸易模式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上的,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与交换。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已经了解到,在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都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即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上升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并且认为产品市场往往并不是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同一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可以增加相同产业内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各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由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囊括一个产业的所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也就十分自然,这就解释了国际贸易中为什么会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同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使得贸易各国通过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进而提高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实现了要素投入不变情况下的经济增长。

3.贸易可以刺激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其实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早在亚当·斯密,就已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更深入和集中地考察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以此来解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E.哈根认为出口扩大,往往是一个技术创新的信号,从而导致新技术与新管理方法的采用,因此在出口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这就增加了国民收入。出口产业新技术的外溢效应,也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产生连锁反应,最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规模和质量的提高。在进口部门,同样可以体现出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直接的技术进口对于提高国内技术水平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其他产品的进口如资本品,一般其与国内现有的资本品相比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那么本国不但可以获得比较优势下的贸易利益,还可以获得贸易下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还可以以贸易商品为载体,通过溢出效应传播到进口国。这一切都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中心—外围”说认为国际贸易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日益贫困化

虽然经济学家提出了大量有关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学说,也提供了不少实证经验分析加以证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以上观点,这其中以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普莱维什(R.Prebish)为代表,他提出的“中心—外围说”证明了国际贸易会使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化的机制,并得到了一大批经济学家的响应。普莱维什用“中心—外围”的体系结构来描述整个国际经济格局,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而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地带。发达国家是生产技术的领先者,在国际贸易中生产并出口制成品,在国家贸易中处于有利位置,是国际贸易的获利者;发展中国家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主要出口原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中心—外围”的贸易格局下,贸易条件越来越不利于外围国家,国际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普莱维什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从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它的前提是贸易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中心—外围”贸易格局下的贸易主体间地位是非平等的,造成了传统贸易理论下的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因此贸易不但不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反而会对增长起阻碍作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平等的贸易条件确有阻碍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一)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持续快于世界GDP的增长,这标志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图7-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商品出口与世界GDP增长的趋势图。1951—2004年世界商品出口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1%,远远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3.8%,从图上可以看出,二者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在国际贸易增长迅速的年份,世界GDP也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而国际贸易在增速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世界经济也显示出增长的乏力。经测算,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4,显示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

img71

图7-8 战后世界商品出口与世界GDP增长(1950—2004年)

资料来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5。

整体来看,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各个国家的情况如何呢?在当今贸易全球化、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对相应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理论上的分歧也要求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与单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调查。

1987年,世界银行考察了1963—1973年和1973—1985年4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0],按贸易战略将它们分为:坚定外向型、一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与坚定内向型。按照划分,坚定外向型经济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最高,坚定内向型自由化最低,一般外向型和一般内向型处在二者中间。研究得出,贸易自由化的国家或地区经济表现不俗。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63—1973年,坚定的外向型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5%,比坚定内向型经济的4.1%高出一倍多。1973—1985年,上述二者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7%和2.5%,表明差距正在扩大。人均收入增长、国内积累等一系列经济指标也显示出自由贸易经济要好于非自由贸易经济。

2002年9月号的《世界经济展望》以贸易和金融为主题,特别提到了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它谈到有关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近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跨国计量经济研究、国别案例研究、产业水平及公司水平分析。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综合表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有助于经济增长[11]

David和Kraay2001年具体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以进出口贸易与GDP的比和平均关税两个指标将所选样本的发展中国家划分为“全球化国家/地区(Globalisers)”和“非全球化国家/地区(Non-globalisers)”。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按贸易量来测算,“全球化国家”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从平均的16%上升到33%,而“非全球化国家/地区”则从60%降到49%,从关税角度看,“全球化国家/地区”的平均关税降低幅度更大,从57%降到了35%,幅度达22%,“非全球化国家/地区”则只降低了11%(从31%降到20%)(判断“全球化”的指标是看一国关税降低幅度,而不是绝对值)。Dollar和Kraay的研究得出,对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贸易份额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全球化国家/地区”),其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在80年代后远远高于“非全球化国家/地区”,如图7-9所示。“全球化国家/地区”的增长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2.9%,上升到80年代的3.5%,到90年代达到5.0%。而“非全球化国家/地区”同期增长率却经历了下降的趋势:70年代为3.3%,80年代为0.8%,90年代稍有复苏,也只有1.4%。

img72

图7-9 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David,D.&Kraay,A.(2001):“Trade,Growth,and Poverty.”WB,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615.

注:富裕国家/地区指OECD扩张前的24个成员,加上智利、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全球化国家/地区指所选样本72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中贸易占GDP比例前三分之一的国家/地区。非全球化国家/地区指样本中余下的发展中国家/地区。

专栏7-2 贸易成为东亚增长发动机

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指出,贸易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中,中国贸易的快速扩展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经济持续增长,而且也帮助东亚地区的贸易伙伴更快地融入全球制造链当中。

该报告指出,2004年贸易为东亚地区GDP贡献了81个百分点,远超出全球水平。中国贸易的快速扩展不但推动其经济持续增长,而且也帮助其地区贸易伙伴更快地融入全球制造链当中去。2004年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的商品及服务出口增长了10%—28%,并推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了6%。

在过去的20年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一直保持8%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4年在世界各地区当中表现最佳,而中国的增长更是达到了10.1%。南亚地区在2004年之前的四年里年平均增长率为5.8%,2004年达到了6.7%。该报告分析,这种增长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伴随着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强劲增长。

资料来源:http://www.cs.com.cn/jrbznew/html/2006-04/25/content_1312358.htm;中国证券报,2006年4月25日,整理汇编。

(二)“中心—外围说”的经验考察

“中心—外围说”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认为贸易主体的非平等性,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受损。因此,按此理论,贸易条件走势成为判断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利与否的重要依据。

图7-10与7-11考察了不同国家战后的贸易条件。从图7-10来看,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在战后经历了急剧上升,从20世纪80年代起稳定到1这样一个水平,此后变化不大。

img73

图7-10 战后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条件(1952—2005年)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

img74

图7-11 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与巴西的贸易条件(1971—2003年)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

考虑到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在剔除石油输出国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表现出恶化的趋势。从个别国家来看,贸易条件表现不一。韩国、巴基斯坦与巴西显示出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而印度的贸易条件从20世纪70年代急剧下降之后,80年代开始有小幅上升。然而几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大相径庭。韩国贸易条件虽有恶化的危险,但在2006年公布的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中,韩国以人均GDP14 649美元而位列其中,这显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巴西的年均经济增长率1971—1979年为8.44%,1980—1989年为2.99%,1990—2004年为1.98%,经济的下滑趋势与贸易条件的趋势是一致的。巴基斯坦同期增长率为5.16%、6.19%与3.90%,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一直维持在3%以上,2003年、2004年分别达到5.15%与6.01%。而印度同期的增长率分别为2.67%、5.96%和5.65%[12],今后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以上几个案例看出,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没有保持一对一稳定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必然阻碍经济增长。

按“中心—外围说”的观点,贸易条件的恶化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结构造成的。从表7-7中可以看出,中低收入国家商品出口对食品、燃料等初级产品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其制成品份额虽有上升,但十分有限。表7-8是实行贸易自由化若干国家的商品出口结构。除巴西外,其他国家制成品份额都相当的高,有的还超过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水平。相反,初级产品在巴西的出口商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制成品份额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巴西的贸易自由化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带来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其贸易条件的恶化符合普莱维什的观点。

表7-7 世界以及不同收入国家的商品出口结构(1990,2004年)单位:%

img7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6。

表7-8 若干国家的商品出口结构(1990,2004年)单位:%

img76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6。

因此,尽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参与到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并获得其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仍然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下遭受着损失。典型的如一些非洲国家。多数非洲国家只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几种农矿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完全操纵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因此非洲的对外贸易非常脆弱。1981—199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世界市场原料价格长期疲软的情况下,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据联合国估计,1990—1993年整个非洲因贸易条件恶化经济损失达56亿美元[13]。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非洲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民族工业弱小,产品质量和价格难以与进口品竞争,自由化的后果是国内大量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但非洲并没有在这一进程中获益,相反,预计每年还将减少26亿美元的贸易收入[14]

贸易全球化、自由化是否促进经济增长,既有正面的实践经验支持,也有相反的国家案例。贸易全球化与自由化既可以带来收益,也暗含着陷阱。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它们在贸易全球化与自由化中最容易获得全球化的好处。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企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差,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但是贸易全球化、自由化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参与全球化促进国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本章小结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和论战。在19世纪,英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地位,并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持下,最先实行了自由贸易,并将其不断向外扩展。受英国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改革了税则,并通过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将贸易自由主义不断向外扩展。英国实行自由贸易也引起了其殖民地贸易政策的变化,其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等地都实行了自由贸易。然而,自由贸易一开始就遭到了实力相对弱小国家的反对,德国和美国就是典型代表,他们为了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关税税率不断提高。受此影响,1870年后,意大利、俄国、法国等都转而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由于经济的衰落,自由贸易的先驱英国在贸易政策方面也逐步转向。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经济环境的变化,实力对比的改变,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自由贸易体制彻底崩溃。

战后GATT与WTO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GATT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主要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减让关税与降低非关税壁垒方面展开,极大地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WTO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多边贸易组织,在运行规则上更强调法制化与规范化,相比GATT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更加有效。在当今时期,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这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也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贸易全球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广度、深度等指标来看,贸易全球化都发展到了新的水平。然而,全球贸易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既体现在地区与地区,又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对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介绍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本章给出了一些经验证据,绝大部分实证是支持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观点的。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成为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受益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参与全球化促进国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贸易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GATT WTO 贸易的广度 贸易的深度 商品贸易

服务贸易 贸易与经济增长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英国贸易自由化的历程。

2.当今贸易全球化的特征。

3.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4.如何看待贸易全球化、自由化?

【注释】

[1]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322页。

[2]A.G.肯伍德、A.L.洛赫德著,王春法译:《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3]同上书,第64页。

[4]同上书,第207页。

[5]同上书,第275页。

[6]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7/content_4060310.htm.

[8]如加拿大由于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产品比较丰富,它就向美国大量出口这些产品,从美国进口制成品。

[9]参见WB,世界经济指标,2006。

[10]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82—94页。

[11]IMF:《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119页。

[12]以上增长率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司: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dnllist.asp.GDP增长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基期。

[13]朱重贵:“经济全球化对非洲经济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11期。

[14]谈世中、王耀媛、江时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经济周期及世界经济周期_世界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周期及世界经济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根源来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势和人们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大工业时代所特有的。

一、经济周期概念及类型

(一)经济周期含义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由一个波谷,经过复苏、繁荣到顶峰,然后经历危机、萧条到达另一个波谷的过程,即一国经济以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或近似有规律的周期性方式,出现扩张和收缩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在这四阶段中,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基本或是决定阶段。它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萧条的最低点是波谷,标志着经济由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复苏标志着经济走出衰退,转向繁荣;繁荣的最高点是波峰,标志着经济由繁荣转向危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用衰退[1]和扩张来取代经济周期中的四个阶段。从波峰到波谷为衰退阶段,包括危机和萧条;从波谷到另一个波峰为扩张阶段,包括复苏和繁荣。

危机阶段时,企业利润下降,竞争激烈,投资减少,生产下降,甚至部分企业倒闭,恶化以致进入萧条阶段;萧条时期,大量资源闲置,大量企业倒闭,生产处于停滞,失业率达到最高水平;萧条过后,经济开始复苏,企业开始更新固定资本投资,投资增加,失业率下降,个人收入提高,生产逐渐恢复;繁荣时期,需求旺盛,资源充分得到利用,生产扩大,投资活跃,失业率降到最低水平,收入提高。繁荣过后,经济又进入危机阶段,从而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周期。

(二)经济周期类型

根据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来分,一般可将经济周期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基钦周期(2—4年)

1923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从厂商生产过多造成库存增加,从而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提出了2—4年的短周期,这又被称为基钦周期。基钦周期这种短期波动主要由存货变动和外生的随机因素引起。由于基钦周期的时间较短,它在实际经济短期决策的微观层次上受到重视。

2.朱格拉周期(7—10年)

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朱格拉从与投资周期相对应的主要产品和设备更新时间出发,提出了7—10年的中周期。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波动。朱格拉周期与设备投资有关,因此又被称为设备投资周期。这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是一致的,属于经济周期的主周期,可以包含2—3个短周期。通常所说的经济周期就是指朱格拉周期,它在宏观理论和政策上受到关注。

3.库兹涅茨周期(20年左右)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从人口、劳动力数量、货币供给、资本贮存等增长率变化出发,提出了时间长度为20年左右的中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与建筑业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又被称为建筑业周期。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年左右)

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从生产、利率、工资、外贸与价格变动的现象出发,提出了时间持续期为50年左右的长周期。技术进步和创新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是影响该周期的主要因素。这种随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经济从扩展到收缩的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波动。

5.农业周期

农业周期的波动符合卡尔多的蛛网模型[2],所以又被称为蛛网周期。该周期时间长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所需时间。农作物生产的周期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滞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现代社会虽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但农业对国民经济仍有重要作用。

尽管经济周期类型各异,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周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产物。(2)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的波动,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它不是发生在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局部性波动。(3)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不一致,具有一定的变化性。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变化,想识别出有规律的周期通常越来越困难。

二、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结构性经济危机区别

经济危机根据其发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周期性经济危机、中间性经济危机和结构性经济危机。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固定资本更新引起的,危机时间一般固定或近似固定,持续时间长,危机涉及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部门。中间性经济危机是由偶然因素或政策失误引起的,并不具有固定的时间,只是经济周期中复苏或繁荣的插曲,它的危害较小,涉及面不大。而结构性经济危机是由经济部门结构变化引起的,往往只是涉及少数部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能跨越几个经济周期。

(一)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区别

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区别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的危害性。周期性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危机涉及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部门。而中间性经济危机只是经济周期中复苏或繁荣的插曲,它的危害较小,涉及面不大。一般只是部分部门,不具有普遍性。

(2)危机的周期性。一般来说,周期性经济危机时间比较固定,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而中间性经济危机往往由偶然因素或政策失误引起,与固定资本更新无关。

(二)周期性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经济危机区别

一般来说,周期性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害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波及绝大多数经济部门,时间长度一般一年左右;而结构性经济危机往往只是涉及少数部门,持续时间可能跨越几个经济周期。

(2)原因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经济危机两者形成的直接原因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于产品过剩,供给与需求失衡;而结构性经济危机在于经济部门结构变化,即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力量发生变化。

(3)表现不同。由于周期性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经济危机原因不同,导致两者表现形式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供给与需求失衡;而结构性经济危机不一定表现为生产过剩,它可以是生产不足。

(4)解决方式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供给与需求失衡。它必然要求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使市场重新达到平衡;而结构性经济危机在于经济部门结构失衡,它要求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寻找建立新的产业。

三、世界经济周期及其传导

当代世界经济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本质。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起着主导作用。根据2004年世界银行的统计,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53.5%。另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经济仍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运行和发展。经济的运行、协调规则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当今世界经济中,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的全球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更加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在一起,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影响主导并形成了世界经济周期。

(一)世界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按照持续的时间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时间为1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主周期,简称世界经济周期;第二种是时间为5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长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与经济周期类似,不同的是范围。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主要包括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发达国家以及从属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经济长周期是指时间长度5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周期性波动,其本质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平均值的周期性波动,一般可分为两个时期:上升期和下降期。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周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下,世界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相互影响,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世界经济周期。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相关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产出波动在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从整个时间来看,非洲、西半球和燃料出口国与主要发达国家集团——七国集团的经济关联很密切,而亚洲和初级产品出口国与之相关系数较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与七国产出基本同步并呈现比较高的相关性(见表10-1)。根据IMF统计,七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变动0.4个百分点;世界实际利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上升0.3个百分点。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0-2)。这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范围大,经济结构和制度等方面差异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易受外部冲击,产出波动大。

表10-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七国产出的相关性(1971—2000年)

img90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

表10-2 七国产出缺口的相关性

img91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

注:斜体为1974—2000年相关系数;非斜体为1991—2000年相关系数。

发展中国家与七国产出同步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贸易与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金融流动使发展中国家与七国联系密切,使冲击的传导更加迅速。与发达国家贸易联系越密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产出的同步程度越高(见表10-3)。

表10-3 发展中国家与七国产出共同变化的决定因素

img92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

注:+表示相关显著;贸易开放度指一国总进出口额占GDP比例;与七国贸易指对七国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国土面积指以美元计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贸易开放度、与七国贸易、国土面积、净私人资本流动都以每上升10个百分点计算对产出的影响;资本项目开放度只分封闭和开放来计算对产出的影响。

(三)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和途径

随着发展中国家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其经济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的影响。影响的途径主要是贸易途径和金融途径。

1.贸易途径

(1)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需求有很大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危机或经济放缓时,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商品、中间产品的需求,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一般来说,与发达国家贸易联系紧密的东亚和拉美国家受到直接影响比较大,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受到影响较小。

(2)发达国家经济周期通过国际贸易影响贸易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生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而这类产品往往竞争激烈,容易随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出口收入往往随商品价格波动发生变化。商品的价格冲击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波动的重要决定因素。1995年Mendozas以1961—1990年为期,收集了23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表明贸易条件的冲击波动在发展中国家产出波动中所占比例高达50%。

因而,发达国家经济放缓,往往会通过贸易途径,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贸易条件恶化,从而使其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呈现正的相关关系。

2.金融途径

许多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建设所需资金依靠发达国家的外资流入,尤其是贫穷的发展中小国往往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与其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呈正相关。

对于其他主要依赖私人资本流入来为国内投资和经常项目融资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波动往往会直接影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产出。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不断加深,一国宏观经济波动可以通过金融途径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

金融市场的利率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入有一定联系。根据IMF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实际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入就上升0.3个百分点。虽然实际利率对一般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大,但是对外债水平很高的国家而言,影响巨大。

二战后至世纪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_世界经济学

第二节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一、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国家就在繁荣与危机的周期中曲折前进。一般来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共发生了10次世界经济危机。尤其是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巨大损失,所带来的社会痛苦,影响了几代人。“不时发生的经济萧条给许多人造成了无法诉说的损失和痛苦”,“人们所遭受的痛苦已使自由企业制度成为人们不能接受的东西”。

从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6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即1948—1952年的经济危机,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1964—1970年的经济危机,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具体见表10-4)。

表10-4 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历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简况

img93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各期。

(一)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48—1952年)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破坏程度不同,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存在差异,导致了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非同期性。二战中,美国不仅没有遭受战争的直接破坏,反而大发战争财。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40年增加了116%。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54.6%,出口贸易占23.9%,拥有世界黄金的75%。战后居民需求的高涨、私人投资大幅增加、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出口,使美国生产能力和经济迅速膨胀。这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很快重新开始,矛盾也重新激化。1948年8月,美国首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工业生产指数从1948年8月开始持续下降15个月,共下降了10.1%;危机期间企业倒闭数高达9 928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从1948年6月到1949年6月共下降13.3%,500种普通股票的价格指数也下降17%;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9%,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3.5%,但相比战前经济危机下降幅度小。

同时期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经济恢复和发展当中,经济危机爆发的矛盾还不成熟。1951年6月、7月,日本和英国相继爆发了经济危机;1952年1月,德国也陷入了经济危机。但是相对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经济危机并不严重,其工业生产指数分别下降3.1%和2.6%,只有英国是个例外,达到23.6%。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1958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已经消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固定资本更新的高潮,各国都进入了再生产周期。1955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都达到了10%以上。随着基本矛盾的积累和发展,1957年3月,美国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一些中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比利时、荷兰等也先后卷入这次经济危机中。

这是战后第一次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是这次危机的中心,因而遭受的打击也是最严重的。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13.5%,失业人数高达508万,失业率达到7.5%。1958年,美国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了33.5亿美元的逆差,导致大量黄金的流失,美元国际信誉下降,削弱了美国国际金融的霸权地位。而日本、德国和英国工业生产指数分别下降10.1%、3.1%、3.6%,失业人数分别达到92万、143.2万、59.6万。在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指数1958年比1957年下降2.5%,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6%。此外,这次世界经济危机首次出现了物价不降反升的情况,如美国危机期间生产价格指数上涨2.2%,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4.2%。

(三)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64—1970年)

1960年2月,美国出现了一次中间性经济危机,历时13个月,到1961年2月结束。此后美国出现了1961—1969年长达8年的经济增长,然后于1969年11月爆发了经济危机。而日本、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于1964—1966年进入了经济危机。这是战后第二次非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自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每次经济危机一般都是先从美国爆发,然后扩散到其他国家。这次经济危机却是美国在日本、西欧之后爆发,这主要因为美国特殊原因所导致的。一个原因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推进作用。20世纪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最流行的时期,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都大力推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削减所得税,扩大社会福利、增加转移支出等刺激了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另一个原因是越南战争不断扩大刺激了经济增长。1965年以后,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军费支出迅速增加。1965年军费支出547亿美元,到1969年增加至855亿美元。战争带来的景气畸形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推迟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和越南战争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但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问题。1961—1968年赤字累计达604.5亿美元,再加上扩大社会福利、增加转移支出,给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埋下隐患。1969年尼克松上台,采取了紧缩性政策、从越南撤军并削减军费,矛盾马上显现,1969年11月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四)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1975年)

美国在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长期推行扩张性经济政策,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及越南战争的巨大消耗,导致赤字迅速增加,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连年逆差,经济实力相对削弱。1971年5月和7月,美国先后爆发两次美元危机。1971年8月,为摆脱困境,美国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后又于当年12月实行美元贬值。此后,各国纷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不断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偏低,石油输出国组织遭受巨大损失。石油输出国组织因此提出石油价格以战后物价指数来计算,但是遭到发达国家石油垄断资本的拒绝。再加上发达国家在中东政策上长期偏袒以色列,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发达国家的不满达到顶峰。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美国、荷兰实行石油禁运并缩减石油生产,先后两次提高石油价格,使石油价格每桶2.48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这次石油危机成为1973—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这是战后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主要表现为:

第一,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这次危机日本遭受的打击最重。日本生产下降20.8%,美国、德国和英国分别下降15.3%、12.3%、11.2%。危机持续时间分别为15个月、18个月、20个月及21个月。

第二,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度下降,企业倒闭严重。危机中美国固定资本投资下降23.6%,企业倒闭13 786家;德国固定资本投资下降18.6%,企业倒闭8 544家;英国固定资本投资下降14%;而日本光1975年企业倒闭就超过1.3万家。

第三,失业现象严重。危机期间,各国公布的失业人数都创历史新高。1975年5月,美国官方统计失业人数为825万,失业率达9.1%。

第四,金融市场动荡,股票价格下跌。以美国为例,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下降41.9%,是战后下降幅度最大一次。

第五,危机中,滞胀现象严重。本来各国经济危机就是在通货膨胀加速情况下发生的,危机又加深了通货膨胀。1974年,美国、日本和英国通货膨胀分别达到10.9%、23.3%、15.8%,远远超过历次经济危机。

第六,经济危机的同期性明显。主要国家基本从1973年12月陷入经济危机,1975年走出危机。这使转嫁危机困难,各国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导致国际贸易的严重萎缩。

这次危机也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结束,进入经济调整和改革时期。

(五)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1979—1982年)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1975年第三季度走出危机后,经济回升缓慢,接近停滞,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仅仅相隔4年左右,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在长期的滞胀基础上发生的。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1979年下半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更加深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更加复杂曲折。

除以往的一些经济危机期间固有的经济现象,本次危机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第一,工业生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W现象,使危机时间延长,但危害小于上次危机。这主要由于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其他一些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第二,经济危机伴随着结构性危机。自从1973—1975年经济危机后,各国加紧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促进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紧改造传统产业,使经济危机伴随大量的结构性失业。

第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损害,一方面,为抑制通货膨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紧缩银根,使利率升高,这使得发展中国家以浮动利率计算的外债加重,造成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另一方面,为转移矛盾,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国内市场保护,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困难,收入锐减。

(六)第六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1993年)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1990年第二季度加拿大首先陷入经济危机,随后英国在1990年7月爆发经济危机。1990年8月美国也陷入了经济危机。日本紧随其后,1992年泡沫经济的破灭更加重了经济危机。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东部地区的需求短暂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1992年第二季度开始,德国陷入经济危机。美国从1991年4月走出了经济危机,随即进入持续扩张的新经济时代,使这次危机的危害减轻。但是日本下降持续到1993年底,并且在1995年第三季度前经济一直处于长期的萧条之中;而德国经济危机也持续到了1994年的第一季度。这使得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延长。

二、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

与二战前经济危机相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危机的冲击减弱

二战后发生的6次经济危机相对战前而言,危机的冲击有所减弱。这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缩短

以美国为例,1873—1879年的经济危机持续65个月,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长达43个月,而战后经济危机平均时间为1年左右。1846—1949年,美国平均每次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时间为20个月,而1949—1982年,平均每次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时间为11个月。

2.经济危机中生产下降幅度减少

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6.2%,日本下降了32.9%,德国下降了40.6%,英国下降了23.8%。但是即使是战后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1973—1975年,1979—1982年美、日、德、英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15.8%,20.8%,12.3%,11.2%和11.8%,4.1%,12.2%,14.8%。平均而言,战后的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幅度远小于战前。

3.经济危机中其他经济状况也有所减弱

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中,美、日、德、英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24.9%,6.8%,30.1%,22.5%,而战后各次经济危机失业率从未达到这次的程度。通货膨胀比战前也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见表10-5和表10-6)。

表10-5 战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经济状况(1957—1993年)单位:%

img94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

表10-6 战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和英国经济状况(1957—1993年)单位:%

img95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缩短,生产下降幅度减少,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下降,这三方面的原因使战后各次经济危机的冲击有很大程度的减弱。这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周期的四阶段不明显

战前经济周期一般明显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所固有的四阶段差异趋向淡化,阶段性差异小,不容易区分。

1.战后经济周期界限不明显

大多数周期只有三阶段,即危机、复苏和繁荣,往往表现为上升和下降。生产下降到最低点迅速回升,在最低点停留时间短,难以区分萧条和复苏。战后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几率大为降低,甚至很少出现(见表10-5和表10-6)。因此,有很多经济学家指出,战后资本主义的四阶段更替已经不再表现为正负的转换,而是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转换。

2.高物价与高失业率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战前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一般表现为失业率上升,物价下降;繁荣阶段一般表现为失业率下降,物价上升。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物价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这次危机过后,失业率仍旧居高不下,与战前形成鲜明对比。

3.经济周期中掺杂着中间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使经济周期复杂化

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6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是各自还发生了多次中间性危机。如美国1953—1954年、1960—1961年;日本1954年、1962年;德国1971年、1961—1962年、1971—1972年。

(三)经济危机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替出现

二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有很强的同期性。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了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替出现的现象。战后出现了6次世界经济危机,其中4次是同期性(1957—1958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及20世纪90年代初),两次是非同期性(见表10-4)。1948年美国爆发了战后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而日本、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到1951—1952年才爆发。日本、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于1964—1966年进入了战后第三次经济危机,而美国在1969年11月爆发了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同期性与非周期性交替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国自身经济实力不同及战争对各国破坏和影响不同。二战中,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大发战争财,成为第一经济强国,这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快于其他发达国家。1948年美国爆发了战后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而日本、欧洲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较大,推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战后贸易与金融一体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期性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融合

“反周期”政策与措施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反周期”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当经济出现危机时,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来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回升。20世纪60年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超出了各国经济发展,导致物价快速上涨。197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使通货膨胀加速。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融合,是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也使得经济危机更难于控制和摆脱。各国高额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战后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五)干预经济危机手段的变化

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经济危机,一般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因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经济危机发生时,物价下降,生产锐减,使供给与需求再次达到平衡,危机向复苏阶段转移,以至达到繁荣,开始新一轮经济周期。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在世界范围流行。在面对危机时,发达国家开始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社会信贷,刺激需求,依靠人为刺激,走出经济危机。“反周期”政策与措施出现标志战后对付经济危机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之所以出现上述新特点,这与战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以及环境不无关系。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与调整

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基本依赖市场机制调节,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将生产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并发展起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标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建立和发展,二是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导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对战后世界经济周期产生了巨大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调控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其主要措施有:

(1)推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改善人们生活。这有效地刺激了社会需求的增加,缩小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2)推行产业政策、强调经济的计划性。这大大缓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矛盾。

这些措施推迟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经济危机的冲击减弱,经济周期的四阶段不明显。这有利于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但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造成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社会信用急剧膨胀,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使战后出现了战前所没有的新现象: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的融合。197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这种情况达到了顶峰。资本主义国家从这次危机中吸取了深刻教训,对国家干预进行了调整,补充、完善和发展了国家干预。

(1)从单方面调节社会需求或供给转向需求与供给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以刺激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此后,发达国家转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从松的财政政策,以治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加强了总供给的调节,转向需求与供给结合。主要是减少税收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刺激私人投资,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国内政策层面上主要涉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国际层面上主要涉及建立稳定的国际经济体系、联合干预外汇市场、金融危机救援、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及平稳运行,以及其它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

(二)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其当然也是影响经济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科技进步减少了传统工业部门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创造出更低成本的新材料。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资本积累,使固定资本更新时间缩短;科技进步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周期产生了巨大影响。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在工业没有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时,就没有经济危机,更没有所谓的经济周期。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第三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体,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地位和比重下降。这使得第二产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弱化,并被第三产业所代替。科技发明和应用的持续发展,引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投资不断增加,导致战后的周期延长,这使战后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和经济危机的危害趋向放缓。

世界经济增长与环境代价_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 世界经济增长与环境代价

随着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环境问题的成因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

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刚开始,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而引起的,倾向于仅从技术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得以解决,因此可以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的,应当从多学科的、多维的视角予以研究。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

所谓行为的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在经济行为中,它既包括生产的负外部性,也包括消费的负外部性。当这种外部性理论应用到环境问题时,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资源低效率配置的原因,也可以为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框架。例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助力车或汽车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面影响。为有效减少和控制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就应当使得外部成本内在化。根据科斯定理[5],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交易人数的众多等原因,使得科斯定理难以适用于现实。为此,就需要政府采取管制、征收庇古税[6]等公共政策来应付外部性问题。然而,与“市场失灵”一样,由于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从而使得负外部性问题难以有效克服。

在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物品。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自然垄断物品是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物品。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野生动物等是典型的共有资源。196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哈丁教授就人口资源等问题撰写了一篇题为“共有的悲剧”(Tragedy of Commons)的论文,深刻地说明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和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共有资源的枯竭。“共有的悲剧”是一个有一般性结论的故事:“当一个人用共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使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7]”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环境质量的退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有密切的联系。

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产权不明晰。资源长期以来都被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似乎从来都不存在产权问题。谁都可以任意地、不受约束地使用和浪费这些资源,只要他愿意,甚至可以向河里、空中或是土地上倾倒或排放各种废物和污染物,造成环境资源的迅速恶化。正如外部性理论所指出的,即使是像河流、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资源也是有限的,使用这些资源也是有代价的。只是长期以来损害环境的代价不是由损害者支付的,而最终是由社会支付的。因此,正是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环境资源,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促成了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呈现出如下形态: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是不可循环的因而也是不可持续的。“虽然贫困导致某些种类的环境压力,但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种模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调。[8]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概括起来,传统的生产方式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包括[9]:(1)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批土地丧失生产能力。(2)由于不计算环境资源的成本而使得自然资源的价格过低,最终造成无限制地开采地矿资源,造成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3)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二氧化碳、氟氯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气温升高,全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4)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与日俱增,严重地毒化着人们的生活空间。(5)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各国对水资源的需要越来越多,浪费和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淡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严重短缺。

从消费方式的角度看,过度的消费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带来了莫大的威胁。人类已经把挥霍无度的消费文化推到极致,把大量自然资源转化为消费性商品。经济系统往往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要求,用过的物品被当作废物加以抛弃。这种消费模式的结果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量的增加,废物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也同样是不能持久的。

(三)经济的贫困化

与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和享乐主义相对应,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由于发展不足而导致的经济贫困,是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这些国家没有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为了生存和偿还外债,迫使他们不断开采本国的自然资源廉价出口到发达国家。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因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土壤肥力的降低、水土流失、森林等资源的急剧减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这些环境问题又反过来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于是乎,很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0]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像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的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二、协调世界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对策

(一)建立明晰的环境产权制度

前面谈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最优。同时科斯定理认为,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只要私有产权界定明确,被外部效应所影响的各方,可以通过自由买卖、讨价还价的方式取得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各国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因此,在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各国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建立明晰的环境产权制度。

因此,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的成本覆盖原则,使污染者付费能够完全覆盖其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对污染付费的成本要传导到商品和资源的使用者,使他们支付的价格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

如何让污染者付费?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污染权交易制度,就非常值得借鉴。其中心思想是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可承受的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和浓度,并据此向各经济主体发放(或者拍卖)排污许可证。持有者可以享有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权利,也可以将许可证按市场价转让。只要持有者治理污染的花费小于许可证的价格,它就有动力治理污染,并将许可证转让以获取利润。而治理污染费用较高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许可证来扩大其污染权。这种制度安排,将环境保护和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一方面鼓励厂商降低污染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环保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征收环境税是一种更具有经济效率且体现社会公平的经济手段。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为社会提供社会需要的资金来源,纠正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可通过征收环境税使这些企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利润水平合理化,并将税收用于补偿受害人或环境保护,从而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有利于各类企业之间进行平等竞争。

(二)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的基点是当代消费不影响后代人的利益。“当消费扩大了人们的能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又没有危害他人的幸福时,才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11]”。

可持续消费首先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长远看,必须将现在浪费性、破坏性、直线型生产和消费方式变为循环生产、循环消费方式。改变消费方式与改变生产方式一样,循环消费是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

(1)技术进步在保持可持续消费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技术进步可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保护环境。以往,在传统的增长方式的影响下,人们只顾以大量的资源消费来换取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因此技术发展的重点也只是利用资源扩大生产,最后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资源的破坏。然而,在可持续消费已经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的情况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即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以求得资源的永续使用。例如,太阳能汽车不仅可以大大地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利于环境。除了使用更少的原材料,向自然界排放更少的废料和生产更多的有用产品以外,也包含着更多的重复利用一切有用的资源和替代资源。在现代生活中,随着技术的发展,慢慢出现一种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非物化”的倾向。例如,互联网出现以后,不仅用网络信息为各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节约了大量诸如纸张、印刷、装卸、运输等的工作量,既节约了木材和纸张等加工生产工序,也减少了对于自然界的污染。

(2)通过市场也可以调节生产和消费,但市场不能保证消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不能保证消费的适度和可持续性。因此,就有必要利用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手段。法律规定(包括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度是可以有效影响、引导和规范消费者行为的。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和管理的规范应该鼓励发展“清洁生产”[12]技术,而不是以往强调的“末端控制”。“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思维,它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是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从而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传统的“末端控制”相较于“清洁生产”,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以及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存在局限性,使得排放的“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还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清洁生产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各国政府应该停止那种不利于消费观念转变的政府补贴、优惠等措施,辅以某些消耗环境资源的产品价格的提高。这样,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才可以适当减少社会对于这些资源的需求。

(三)淡化分歧,南北共同保护生存环境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被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可是,无论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都正从不同方向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关于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个分歧,即发展中国家是否真正有权利发展自己的经济,它们是否必须同发达国家一样,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这个分歧由来已久。从20世纪2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开始,就基本上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权利。他们认为,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自然资源消耗都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世界应该停止发展。众所周知,要发展经济,就要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就一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不让发展中国家排放温室气体,就等于不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即使不完全剥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权利,那也只有在发达国家提高生产技术和减少排污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才能相应地发展经济。那么,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何时才能发展到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呢?实际上,永远不可能。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各国的切身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虽然各国也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许多国家做出了各种承诺,还定期召开会议对一些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但是,在行动上并非那么理想,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仍想尽办法逃避应负的责任。

发达国家如果一直逃避自己的责任,那么要使温室气体的排放真正受到控制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一方面发达国家过去是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它们对于全球气候变坏负有最主要的责任;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发达国家长期对广大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使得现在这些国家仍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它们所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中仍是少数(见图11-5)。

img107

图11-5 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CDIAC(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数据及世界银行估计。

因此,发达国家既有责任减轻自身的污染,也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中注意防止环境破坏。为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该在共同的环境问题前消除分歧意见,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和保护环境质量。发达国家应该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援发展中国家,使他们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最有效地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反过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支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意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合作一条,别无他途。

国际经济协调的形成与发展_世界经济学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和主要形式

国际经济协调(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是指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前提下,为了解决彼此间在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正常发展,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对国际经济运行进程进行干预或调节。二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加深,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从早期的以两个国家之间的双边协调为主发展到近期以区域经济体和国际经济组织协调为主的多边协调形式;从先前协调内容仅涉及国际贸易扩展到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完全等同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协调侧重于对世界经济或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如贸易失衡、经济危机,或是各个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无法确保有关国家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情况下,协调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缓和矛盾,辅助世界经济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与之相比,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则更加宽泛,它强调通过扩大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的优势互补以及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国际经济协调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协调、区域经济集团协调、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协调和国际会议协调。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充当着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对各国经济的约束与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各不相同。

(一)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是指政府间的以协商解决经济问题为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是由三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通过条约或协定所组建的国际性经济协调管理机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有着明确的宗旨和制度,其成员国既是其主体,也是其权力的授让者,各成员国必须按照条约或协定规定接受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管理。

国际经济的协调机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以及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随着人们对国际经济协调机构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成员国逐渐让渡出部分国家主权,因而又有了国家间的协调机构和超国家协调机构之分。

按照参与机构组织的国家范围为划分标准可将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分为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全球性的经济协调机构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成员国遍及世界各地,旨在为全球性的经济事务服务的机构组织,如联合国的相关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区域性经济协调机构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地缘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区域性协调机构由于参与的国家数量较少,因此机构的目的宗旨一般更为具体明确,并且对区域外的国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排斥性。

根据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职能为划分依据可将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综合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协调领域是多元化的,其协调对象并不固定,多是针对当前所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协商解决,如联合国的有关经济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专门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是专门从事于特定技术领域协调管理的机构组织,它们的协调活动往往是定期的,因而具有稳定、经常、持续的特点,如国际海事组织、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等。

根据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参加者类型不同,可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是基于政府间的协议建立和运作的国际经济机构。它的参加者是各国政府。这种组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都是典型的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非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不是由政府间协议创建的国际经济机构,其参加者不是主权国家的政府而是个人、民间团体、法人等。这种组织在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定方面往往也有重要的影响力,典型的如国际商会、国际清算银行等。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不断涌现的国际经济关系问题而建立和发展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所蕴含的是国际经济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一体化日益增强的今天,原有的那种仅仅为主权国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或是作为一个协调中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局限性已经日益明显,不能充分发挥国际经济协调的效用。因此,成员国让渡出部分主权,超国家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也陆续诞生,例如欧盟,其统一货币的发行无疑是国际经济协调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并且为其他国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经济集团协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促进国家间经济合作与贸易的发展,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代表的区域经济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末期,由于受到欧盟成功经验的鼓舞以及出于自身经济安全的需要,掀起了一阵建立各种多边与双边区域经济集团的高潮。据WTO统计,截至2004年1月,在向WTO通报的293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通报的占58%;在运作的197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开始运作的占四分之一。WTO成立之前,世界上每年成立三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WTO成立后,平均每年成立15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相比,区域经济集团所覆盖影响到的国家要少得多,但是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往往会通过协议让渡部分的国家主权给区域经济组织,这就使得区域经济协调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例如,欧盟就可以对其成员国间的贸易、金融、投资、劳动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且执行力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经济组织。区域经济集团的协调效果和该集团成员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有直接联系,一体化程度越高,其协调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

(三)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协调

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确定彼此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具有时效性,它由各国分别落实,但没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当出现新的问题时,由国家之间进行临时磋商解决。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以书面的形式管理、协调国际经济的交往,使世界经济的运行更加规范。由于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自身时效性的特点以及新的经济状况不断地发生,都促使这些条约与协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完善,当然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时滞的问题。

(四)国际会议协调

国际会议是主权国家间政府代表通过会晤,就相互间经济关系和有关国际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进而规定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调方式。相对于其他几种组织形式,国际会议的约束力较差,大多是临时性的,而且很不稳定。国际会议一般没有长期固定的议题,与会国主要就当前迫切需要处理的经济问题交换意见、协商,最终达成某项共识。会议可能成立国际经济组织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可能产生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但也可能仅就某方面的政策性协调表明共同的意见或立场。

国际会议的参与国数量、级别和举行期限都不固定,因此比较灵活,包括双边的和多边的,首脑级的与部长级的,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等多种形式。目前,在众多国际会议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西方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1975年以来七国集团每年定期举行会议,针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南北关系、环境保护等国际经济政治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并在干预石油价格、稳定美元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缓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危机和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救助上都取得过显著的成效。目前,七国首脑会议和财长会议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其它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会议还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会议,如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安第斯集团首脑会议以及针对人类社会的某项具体问题而举办的会议,如世界粮食大会、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等。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

1.相互依存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产物。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国际经济相互依存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相互依存理论就在西方开始出现,当时该理论主要阐述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互依存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其中美国学者理查德·库珀(Richard N.Copper)做了较为权威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研究。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于1968年发表了专著《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The Economics of In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其后,西方经济学家在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还提出了“南北”相互依存理论;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依存理论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相互依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即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经济相互之间高度开放,这样,一个国家的经济事件、经济活动就会强烈地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事件或经济活动。这是由于结构上的开放,引起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即一个国家关心和注意另一国家的经济目标,有时一国经济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其他国家经济政策上的配合。例如,稳定外汇汇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3)两个或两个以上外生干扰因素之间高低相关度的相互依存,即如果这些干扰因素是低度相关的,那么,当一个国家受到外生干扰冲击的时候,另一个国家受到的影响程度就比较小。但是,如果两个国家外生干扰因素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则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4)国家之间政策上的相互依存,即一个国家的最佳政策得以实现,更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行动,这种政策上的相互依存是由于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和目标上的相互依存所直接引起的。

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不断自由化,并且还导致了世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此外,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也使知识、技术和管理技能得以广泛传播,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不争的事实也有力地说明,国际间经济越来越大的相互依存性极大地降低了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并增加了向世界各国的溢出效应。尽管理论分析表明,各主权国家的政府都能通过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实现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平衡。但实际上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环境中,一国采取经济政策和措施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政策、行动和做出的反应。由于国内经济政策自主权的减少,其政策的作用与效力便难以预测。例如,美国为刺激经济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其利率,但由此导致的资本外流,将破坏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膨胀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美元贬值;同时,其他国家则面临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这也会破坏这些国家为达到他们自己的具体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很显然,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政策应该相互协调,而且,随着国际间相互依存的增加,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变得更加重要而不可或缺。

专栏13-1 相互依赖的定量分析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以及两者的发展速度之比是相互依赖的数值指标。这种指标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两国(或两类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两国或两类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总额与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之比,可以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即

MA+XA+MB+XB

GDPA+GDPB

这里,MA、XA、MB、XB分别为A、B两国或两类国家的进出口,GDPA和GDPB分别为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例如,非产油国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值,1970年为0.014 1,1977年为0.032 5,表明相互依赖程度(或曰相互依存度)的上升。

2.一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

相互依赖是两国之间的彼此依赖,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就是一国对世界的依赖。这可以用一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即

img112

符号意义同前,以全世界为例,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60年为12.2%,1980年为21.8%。这不仅表明世界各国依赖程度加深,而且可以作为一国对世界依赖程度的比较值。

3.一国对世界依赖程度的发展

一国对世界依赖程度的发展,可以直接用不同年份的第二类指标表现,也可以用一国国际贸易的年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相比,速度之比大于1表明对世界依赖程度的增大,即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对国外资源和市场依赖程度的加深。据测定,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全世界从1960—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4.4%,而同期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达6.7%。

从1960—1980年的国际贸易统计来看,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较快。按上述第二类指标(但仅计出口),即出口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数,1960年为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8.7%,1970年为19.5%,1980年为23.6%;反过来,这一比重在10%以下的国家和地区数,从1960年的27.1%下降到1980年的16.1%。近20年来,这种相互依赖程度更进一步加深。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类指标都是从贸易角度而论的,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国际经济关系不仅表现在贸易往来而且表现在资本往来。在现代经济中这一点特别重要,外资与本国资本之比或与全部投资之比可以反映这一方面的依赖。

资料来源:张幼文:《世界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374页。

2.国际经济传递机制分析

由于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一国经济会通过一些渠道传递或溢出到其他国家,由此形成经济变量的一系列变动过程。国际经济传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得以实现:

(1)国际贸易传递机制。国际贸易传递机制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一国的国内经济造成影响。一国经济可以分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两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开放部门的运行都与世界市场的价格息息相关。当世界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首先会引起各国开放部门价格的相应变动,开放部门价格的变动又会引起国内其他相关部门价格的变动,从而导致整个国内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动,最终引起国内产量和就业水平的变动。如果一国的开放部门在国内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或是一国的外贸总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越高,再或是一国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供给或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世界市场的传递机制表现得就越明显,世界市场价格的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也就越大。

(2)国际金融的传递机制。与国际贸易相比,由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自身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国际金融具有更为广泛的传递渠道。

首先是信贷关系的传递。在国际货币信贷关系极为密切的今天,这一渠道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一国的主要债权国由于经济衰退或是其他原因需要回收资金时,该国的短期信贷就会大量地被抽回,企业和银行就会面临支付和信用危机,甚至爆发国家乃至区域性的金融危机。20世纪末墨西哥爆发的“比索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次是汇率的传递。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比值,它直接对本国和他国的进出口价格产生影响。当一国宣布货币对外贬值,就会增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但是相应的会把赤字和失业带给其他国家。20世纪世界大战期间所爆发的货币战就是这一理论的延伸。

再次是利率的传递。当一国的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有差距时,国际资本就会依据利率平价条件相应地流入或流出,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率和资本的供给,从而导致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与世界通货膨胀率趋于同步。在国际游资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今天,利率传递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最后是货币政策的传递。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该国的货币政策是直接相关的。当一国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该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时,资本便会流向国外,从而把本国的通货膨胀传到国外。同样的道理,当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低于国外时,资本又会内流。这时,为了避免资本的过多流入,该国又不得不施行相应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与世界一致,这样就导致了国外的通货膨胀传递到了国内。

决定国际金融各个渠道传递效应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外资本的交叉程度和一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如果本国的外资数量和本国在国外的资本数量越大,例如本国银行中国外存款的比重较多,本国拥有的外国有价证券和外币的数额较大,并且在这些资本债券构成中短期资产所占的比例较高,或是本国与他国政府对资本流入流出的限制较少,国内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差异明显,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等情况下,国际金融的传递效应对本国的影响就较大。如果一国对资本流入、流出进行严格地控制,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和国际脱轨,则国际金融传递的影响也会相应较小。

(3)劳动力的传递机制。劳动力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国际流动要比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在规模和程度上都小得多,主要受各国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影响。当然,外籍工人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仍然是存在的,这种传递机制主要是通过工人的工资水平传递和失业人数的转移来实现的。当两个国家对彼此之间人员流动限制较低时,劳动力就会从低工资国家向高工资国家或是低就业国家向高就业国家转移,这就会对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和就业情况造成影响。

3.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Theory of Game)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方法,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亦即决策主体面临两难选择时,如何选择最佳的对策。其主要特征是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是直接相互影响的,因此,决策主体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其他决策主体的反映。在相互依存性很强的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政策的外部性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经济中的行为主体,一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福利函数,反过来,又受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及选择过程就好似一局博弈。一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实施经济行为时,不得不考虑他国的反映以及将会采取的措施,以做出尽可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将博弈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和国际经济协调理论的是西托夫斯基(Scitovsky)和哈里·约翰逊(Harry Johnson),他们分别于1942年和1953年撰写了通过博弈论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冲突进行分析的文章。理查德·库珀也在其1968年发表的专著中对当时欧共体的经济政策协调作出了策略性分析。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学家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在其所著的《国际货币相互依存性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terdependence,1985)中对货币领域的国际协调(特别是对国际货币体制的选择)进行了策略分析,并且还设计出了能够演绎各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当局在三种不同行为模式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国际经济协调能够达到均衡的过程及结果的一般均衡动态模型。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并不能直接为国际经济协调提供具体的方法,也不能为世界各国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它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条件下各种利益冲突所包含的利弊得失的理解,并为各国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设计出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告诉人们通过加强各国经济合作以达到世界经济的“帕累托改善”的目的是可行的。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现实基础

1.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影响程度的加强,需要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迅速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或是不发达国家都先后被纳入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中来。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国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特点日益明显。除此之外,国际人员流动、技术贸易、信息传递等也都极大地增强了各国经济的关联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同步性的趋势表现得愈加明显,如70年代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以及其间发生的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都是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的表现。现如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在完善国内经济运行条件的同时改善外部经济环境的问题,而要同时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单纯依靠国内外市场的自发调节以及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显然是不够的,国际经济协调愈来愈显示其必要性。例如为了走出20世纪70年代经济低迷的困境,七国集团在1978年的波恩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由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个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共同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来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同时,会议还强调了在经济衰退期间,一国如果单独实行扩张性政策,会使该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但若是多个国家合作,共同实行扩张性政策,则可以使世界经济得到帕累托改善,每个国家都会获得最大化利益。

2.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中频繁出现的危机和波动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协调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地发生需要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共发生了6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尽管每一次危机在各个国家发生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尤其随着世界各国相互经济协调力度的加强,各主要发达国家危机爆发时间间隔逐渐拉大,但总的说来,各个国家危机的爆发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连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意识到不能仅仅是被动地等待危机爆发后对国内经济进行调整,而是需要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自1975年11月首次召开布朗依埃首脑会议以来,每遇到周期性经济危机七国首脑会议都会就此内容进行协商,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除了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外,在某些国家的某些领域还经常发生局部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往往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如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90年代先后在墨西哥和东南亚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它们不仅给危机发生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都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都需要西方大国及其他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干预、协调,以降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例如针对石油危机,西方主要的石油进口国通过多次会议协商,提出节约能源消耗、限制石油进口、寻找和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的政策,缓和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3)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的运行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国长期以来推行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外加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纷纷陷入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利率和汇率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整个世界经济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为了使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恢复正常,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区域经济组织不断地进行磋商和谈判,从而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并确立了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将世界经济重新带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3.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一国开放本国经济,主要是为了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交流,加快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目标的达成往往会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进入障碍和过度竞争。

一方面,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在努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各种限制保护措施,如限制进口、限制对外资本及金融交易、实行外汇管制和限制移民等。这些限制措施的实施,不仅削弱了开放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还经常导致世界各国在国际经贸领域内的摩擦与冲突。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经济往来过程中,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会相互采取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竞争策略,进而导致恶性竞争,这样不仅不能让本国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反而会使各国的经济利益都受到损失。由于市场进入障碍和过度竞争主要靠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因此在凭借市场机制发挥其基础调节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够创造一个适合国际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4.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多极化格局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以及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经济相继崛起,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地上升,并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地蚕食美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美元不再是单一的世界货币,其在国际借贷市场和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慢慢地被日元、马克所取代。这样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逐渐地从早期美国一家独霸演变为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欧洲经济共同体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随着其成员国的逐渐增多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总体实力仍然在不断地壮大。世界经济中另一极的日本,由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对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削弱,再加上“泡沫经济”以及政局的动荡,导致了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崩盘,从而令日本陷入了漫无边际的衰退之中,国际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与之相对应,美国在走出了80年代末的衰退后,凭借其尖端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持续不断地增长,以及大量的金融创新,美国重新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提高。

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局势,实际上是西方大国综合国力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国际贸易、金融、投资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加剧,都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协调。

三、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70年代初)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进入了全面的复苏阶段,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加深,这就要求加强世界各国对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主要的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都陆续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如,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发达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协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以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为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都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所建立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关贸总协定的六轮谈判,使世界各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大幅降低,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国际协调主要体现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意志。当时的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框架,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而美国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及军事上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了这些经济组织,从而控制了国际经济的协调。这种以美国为核心,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机构性协调为主体的国际经济协调仅仅是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它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其协调地位也逐渐下降。

20世纪50—60年代,国际经济协调体系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扩充和完善。首先,区域经济集团陆续建立。在这一时期,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如主要欧洲发达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联盟(1958年)、欧洲自由贸易协会(1960年);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亚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1961年)、非洲的非洲统一组织(1963年)、拉美地区的安第斯条约组织(1969年)等等。其次,南北国家间的协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被引入国际经济协调的范围。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它们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它们从未放弃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协调。例如1964年,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为消除发达国家的控制,稳定初级产品的价格,改善贸易条件做出了大量的努力。1965年,关贸总协定在内容中增加了专门处理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第四部分。

(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全球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使得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的波动加剧,从而对国际经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国际金融环境趋于动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原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的国际汇率体系宣告终结,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国际储备货币趋于多元化,这使得国际金融体制更加复杂化,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开展国际经济协调以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

(2)经济增长缓慢与通货膨胀并存。20世纪70年代,除日本外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长期陷于经济增长缓慢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困境难以自拔。例如美国在1970—1982年的1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与工业产值有5年为负增长,其他年份的增长率也较低,这两项指标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44%和1.99%,而平均通货膨胀却高达7.8%。因此各主要发达国家也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政策的协调,以求走出经济低谷。

(3)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西欧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美国的经济地位日趋衰弱,从而使得世界经济格局从原先的美国一家独霸发展成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和西欧由于自身经济地位的提高,要求增加各自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而美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利用其在政治上的优势与日本和西欧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争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和日本之间、美国和欧共体之间以及日本和欧共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地被激化,各种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两次石油价格的暴涨所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高通胀率引发了人们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出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原有的国际经济协调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7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经济协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七国集团开始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自1975年起,西方的7个主要发达国家美、日、德、英、法、意、加每年定期召开首脑会议,以求更好地协调各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七国集团的正式成立体现了国际经济协调从原先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协调逐渐转变为多国共同协调。

(2)区域经济协调得到发展。美加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等地区性经济协调的发展很好地对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协调进行了补充,改变了原有的以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协调机制。

(3)经济协调领域进一步扩大。除了在协调的形式上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协调的领域也不断地向参加国的内部经济体制、产业政策、财政及货币政策等方面渗透。例如七国首脑会议要求与会国对各自的国内政策作出相应的协调;国际债务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债务国施行紧缩的经济政策;美国、欧共体由于长期对日本贸易逆差,从而向日本施压,对日本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等。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国际经济协调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协调两个方面。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出于本国自身经济发展、抵御危机的需要以及受先前区域一体化组织示范作用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在这段时期内急剧增加,例如在1995—1998年中期就新建了45个区域合作组织。伴随着新建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区域一体化组织也在不断地壮大。以欧盟为例,欧共体1986年吸纳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成员国增加到12个;1993年欧共体正式启动统一大市场,使商品、劳务、资本在区域内得以自由流动;1995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英国、丹麦、瑞典和希腊当时未加入),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协调成员国的经济、财政和金融政策,组成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2000年6月19日,希腊加入了欧元区;2004年,欧盟东扩,又有10个欧洲国家加入欧盟,这使欧盟成员国数量扩大到25个。

2.国际贸易协调领域扩大,新的协调机制建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行使其职能,从而令国际贸易协调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相对于关贸总协定只对农产品、纺织品以外的部分货物贸易进行监管,世贸组织不仅对所有货物贸易进行管辖,还将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甚至是环境保护等新的领域。不仅如此,世贸组织规定成员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制定的所有协定、协议,并且争端仲裁机构所做出的决策除非世贸组织成员完全反对,否则视为通过。这些改革,令国际贸易协调的权威性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国际经济协调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国际经济组织继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是其局限性日益明显。例如,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以来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金融自由化、稳定汇率、调整国际收支以及对危机国家的救助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当危机爆发时无法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并且其提供贷款所附带的一系列苛刻的经济改革条件对受援国的经济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所以近年来遭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尤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IMF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

(2)美国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强劲增长,在国际经济协调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其单边主义及霸权主义的手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长期以来,当美国自身经济出现问题时美国政府往往不从本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把矛头直指国外,要求别国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21世纪初,美国就将它的“双赤字”问题和失业问题归咎于日元和人民币,在不同的场合对日本和中国施压,要求日本停止对汇率的干预,要求中国令人民币升值。随着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这种霸权主义的手法受到了欧盟、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反对。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协调的地位得以显现。二战后,在国际经济的协调领域中,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整个国际经济体系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中心而建立的。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重重的障碍,许多困难由于自身经济规模有限无法自己解决,而且又常常是历次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因此强烈地要求参与到国际经济协调中来,以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经济协调也确实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从2003年开始,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常常邀请部分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参加,共同参与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讨论,这正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协调能力的增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角色和能力的挑战_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角色和能力的挑战

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从战略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系统,这是一个很重要、专业化的趋势。正如前面所讲,人力资源战略实际上是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区别的一种管理方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事务型的,做一些事务型的工作,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从战略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把握。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上升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会提出挑战,而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定位改变又会对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或者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角色定位位和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思维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的角色是负责对企业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评估和处理,因此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但是现在,光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还不足以应付所有的挑战,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应该有所增加,它的新的角色应该定位成四个方面(参见图1-15):

●战略合作伙伴或战略与业务合作伙伴;

●变革的推动者;

img22

图1-15 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定位

在现在的情况下,因为要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人力资源部门的定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员工利益维护者。

新增的三块职能,都有很重要的含义。

1.战略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必须能够充分地理解企业的战略,并且基于这种战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此支持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战略的匹配,最终使企业获得高业绩。

通常来说,制定战略是公司管理团队的责任,要想成为管理层的合格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引导大家讨论公司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执行战略。一种可行的四步骤方案如下:第一,人力资源部应负责制定企业的组织架构;第二,人力资源部必须承担组织审查的职责;第三,为组织架构亟须变革之处提供解决方法;第四,人力资源部必须评估自己手头的工作并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2.变革的推动者

企业现在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就像杜拉克的经典名言“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怎么样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地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是人力资源经理一个不可逃避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经理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上,这个新的职能就是变革的推动者。

人力资源部帮助组织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的能力,还要确保公司的愿景宣言能够转化为具体行动。作为变革推动者,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和员工无须自己实施变革,但是要确保变革在公司上下得到执行。人力资源经理的新职责要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这还对高管人员对人力资源部的期望及与人力资源部打交道的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他们应当向人力资源部提出更高要求,把人力资源部当做一项业务来投资,并克服对人力资源人员的成见——认为他们只是些没什么本事、只会损害公司价值的辅助性人员。

3.员工利益维护者

员工的利益要有人来维护,以美国为例,原来很多企业员工的利益是靠工会来维护的,企业为了保持一个和谐的劳资关系也会想法维护员工的利益。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仍是以美国为例,工会的力量在下降,员工的利益要有新的组织或机构来保护,落在企业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人力资源部要充当起员工的代言人——在管理层面前他们必须代表员工利益,在管理层讨论中他们必须替员工说话。

确保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投入,是人力资源部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人力资源经理必须负责培训和指导直线管理人员,使他们明白保持员工的士气高昂有多么重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此外,人力资源部应该向员工提供个人与职业发展的机会,并提供各种资源以帮助员工达到公司对他们的要求。

不管是被动地适应工会,还是主动地去创造和谐的关系,人力资源经理的一个新的职能作用就是保护员工的利益,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最终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员工满意,通过让员工满意达到高绩效的结果(参见表1-6)。

表1-6 人力资源部门的四种角色的含义

img23

二、素质和能力

人力资源部门或者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变成四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经理和人力资源从业者们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或新的挑战。

从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经理懂战略。此前,战略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是企业的一些高层精英的事情。现在因为有新的角色、新的职能,人力资源经理也必须懂战略,对其这方面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从变革的领导者角度看,传统的人力资源经理是在既定的、封闭的环境下思考问题,很少有变革的观点,但现在人力资源经理需要了解变革的知识:怎么样去变革,怎么样使变革变得更好,怎么样控制变革的不好的结果等等。这些专业问题的出现,也对人力资源经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从员工利益维护者角度看,人力资源经理需要在劳资关系方面、员工心理方面,或者组织行为学和其他的方面,对员工都有更好、更深的了解,这个也需要专门知识、素质和能力。

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至少得出两个结论:(1)因为职能增加了,人力资源经理的知识领域应该增加,素质和能力应该提升;(2)每一方面的职能都需要专门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所以人力资源经理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方面的知识,还要懂战略、懂变革、懂与员工有关的所有的知识,具备在这些领域开展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力资源经理从素质上进行转变和发展,才能适应这些挑战。这个转变就是从人力资源专家方面的专才,转变到既要懂经营,也要懂人,还要懂变革以及其他所有相关事务的通才。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_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一、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发展中所需的人力资源的一种预先的统筹安排。这种预先的统筹安排的必要性有如下六点。

(1)在于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重要、最基础性的资源。有了人,才会有物,也才会有行动。因此,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创业、发展与变革中,必须先行一步。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力资源与企业所需的其他资源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不是企业可以用钱在市场上随时随意购买的。符合企业发展与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更是要进行预先的统筹安排。是自己培养,还是招聘引进,都必须从长计议。

(3)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实现企业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必须对企业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因而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变动。

(4)企业的员工队伍本身就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如离职、退休等,必然会造成岗位的空缺和人力资源的缺口,因此应当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人力资源从补充到适应需要,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与岗位所需人员的类型,以及补充人员自身的素质有关,因而必须作出周密的安排。

(5)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的分布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不合理,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年龄结构、资历结构等等,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但是,对员工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的调整,却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需要进行通盘的考虑与周密的安排。

(6)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的供应与需求都存在着某种“刚性”,即人力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不能轻易被影响的特性,因此需要通过预先规划来妥善处理和协调。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性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性作用即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效率上和制度上与企业的战略要求保持一致性。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一致性,使得人力资源体系能够最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战略以及最有效地支持企业获取其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阶梯(参见图6-3),通过人力规划,在三方面提高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战略紧密相连;

●分析未来变化,在人力资源方面制定应对措施;

●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性。

img101

图6-3 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作用

(1)确保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结构密切相关。在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的规划并非必要。因为静态的组织意味着它的生产经营领域不变、所采用的技术不变、组织的规模不变,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均不发生变化。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动态的组织来说,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就不可能自动实现,因此就要分析供求的差异,并采取适当的手段调整差异。由此可见,预测供求差异并调整差异,就是人力规划的基本职能。

(2)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大型和复杂结构的组织中,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因为无论是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还是职务、人员以及任务的调整,不通过一定的计划显然都是难以实现的。例如什么时候需要补充人员、补充哪些层次的人员、如何避免各部门人员提升机会的不均等的情况、如何组织多种需求的培训等。这些管理工作在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就避免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混乱状况。因此,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它会为组织的录用、晋升、培训、人员调整以及人工成本的控制等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3)控制人工成本:人力资源规划对预测中、长期的人工成本有重要的作用。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资,而工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中的人员分布状况。人员分布状况指的是组织中的人员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上的数量状况。当一个组织年轻的时候,处于低职务的人多,人工成本相对便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职务等级水平上升,工资的成本也就增加。如果再考虑物价上升的因素,人工成本就可能超过企业所能承担的能力。在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难免会发生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趋势,因此,在预测未来企业发展的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调整人员的分布状况,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支付范围内,展望是十分重要的。

(4)人事决策方面的功能:人力资源规划的信息往往是人事决策的基础,例如采取什么样的晋升政策、制定什么样的报酬分配政策等。人事政策对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调整起来也困难。为了避免人事决策的失误,准确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一个企业在未来某一时间缺乏某类有经验的员工,而这种经验的培养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如果从外部招聘,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或者成本高,而且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如果自己培养,就需要提前进行培训,同时还要考虑培训过程中人员的流失可能性等问题。显然,在没有确切信息的情况下,决策是难以客观的,而且可能根本考虑不到这些方面的问题。

(5)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规划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从而去积极地努力争取。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引导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社会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从宏观来看,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组织,单个的企业或者政府组织都是社会大组织的一个构成单位。社会要稳定,就需要各个构成单位的和谐、稳定、平衡发展。人力资源规划作用于每个企业组织或者政府组织,指导这些组织在战略指导下充分预测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等各方面的要求,分析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未来在组织内外可获得、可开发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且制定行动方案,有计划地获取和开发这些资源。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就要通过每个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合理配置,将个体输送到合适的组织、合适的岗位,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人力资源规划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组织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会产生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源要求。社会环境中的人力资源必须满足组织的要求才可能进入组织,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需求与社会接轨的桥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将组织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高要求传达给个体,将促进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愿景的实现

首先,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战略目标。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战略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人才的稀缺性使组织认识到,战略是现实的,不是理想化的,那种需要什么人才就可以找到什么人才的时代已经走远了,在当今社会,必须将“需要什么人才与能够获得什么人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理性的战略。人力资源规划通过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可以使组织辨别战略、目标、愿景的现实性和科学性。

其次,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创造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内部环境。组织的内部环境是一个多种资源综合作用的复杂体系,人力资源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安排、流动,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最后,人力资源规划能为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只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都支持组织战略目标,且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时候,才能确保组织战略的有效达成。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正好能够保证组织的人力资源与战略的匹配。

2.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提升

不管如何定位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都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板块的工作提供背景和目标设置。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什么时候需要人、什么岗位需要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解决,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人员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各板块的工作目标。因此,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组织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且提高这些活动的效率。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个体意义

人力资源规划在组织层面展开,也会对个体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个体看到未来组织在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就是对个体的发展要求。这就为个体设定了一个目标,可以指导个体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对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实现个体目标,提高个体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都是非常有益的。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与主要方法_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与主要方法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具体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如图6-4所示。

(一)理解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现阶段的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明确此战略决策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规划能对战略提供的支持。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流程,如图6-5所示。

img102

图6-4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img103

图6-5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流程

1.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通过对本组织内部现有各种人力资源的认真测算,并对照本组织在某一定时期内人员流动的情况,即可预测出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里可能提供的各种人力资源状况。

(1)现有人员状况分析。

对现有人员进行分析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基础。对现有人员状况分析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各种人员的年龄、性别、工作简历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资料;目前本组织内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各个时期中人员变动的情况;雇员的潜力、个人发展目标以及工作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有关职工技能,包括其技术、知识、受教育、经验、发明、创造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所获专利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分析现有人员状况时可以根据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或人员档案所收集的信息,按不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员工的年龄结构可以发现组织是否存在着年龄老化或短期内会出现退休高峰等问题;对员工的工龄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员工的流失状况和留存状况;对现有人员的技能和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便于了解哪些员工具有发展潜力,具有何种发展潜力,是否可能成为管理梯队的成员,未来可能晋升的位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组织的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比例、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比例、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生产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比例等进行分析,以便了解组织的专业结构、不同人员的比例结构等。

(2)员工流失分析。

员工流失是造成组织人员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时,员工流失分析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员工流失分析可以借助一系列指标来进行。

①员工流失率分析。

员工流失率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员工流失的数量,分析员工流失的原因,以便及时采用措施。

img104

该指标计算方便且便于理解,所以被广泛使用。但这一指标有时也容易产生误导。假定某公司有100人,该公司一年的员工流失率为3%,根据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预测第二年将有3人可能会离开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出现三个工作空位。但如果仔细分析后发现3%的员工流失率是由公司一小部分人员的频繁流失造成的,比如说程序员这一岗位一年中3人离开公司。虽然流失率仍然是3%,但实际的工作空位只有一个。

所以在利用员工流失率进行分析时,既要从公司角度计算总的员工流失率,又要按部门、专业、职务、岗位级别等分别计算流失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员工流失的真正情况,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②员工服务年限分析。

有些公司在对员工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离开公司的员工中,他们服务年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通常而言,员工流失的高峰发生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员工加入组织的初期。员工在加入组织前对组织有一个期望或一个理想模式,进入组织以后可能会感到现实的组织与他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或者他对组织文化或工作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很快离开组织。此后会出现一段相对稳定阶段。第二个离职高峰期通常会发生在服务年限4年左右。经过几年的工作,员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他们对原有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这个阶段组织不能激发起员工新的工作热情,或者员工看不到职业发展机会,他们会很快离开。员工服务年限分析既可以为员工流失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又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③员工留存率分析。

员工留存率分析也是员工流失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计算经过一定时期后仍然留在公司的员工人数占期初员工人数的比率。比如公司期初有10名程序员,两年后留在公司的有7名,则两年留存率为70%。五年后仍留在公司的有4人,五年留存率为40%。通过留存率计算,公司可以了解若干年后有多少员工仍留在公司,有多少员工已离开公司。

(3)组织内部员工流动分析。

分析组织内人力资源流动的情况。一个企业组织中现有职工的流动可能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滞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第二,平行岗位的流动;第三,在组织内的提升或降职更动;第四,辞职或被开除出本组织(流出);第五,退休、工伤或病故。

组织内部的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是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因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而导致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公司财务总监退休,财务部的财务经理被提升到财务总监的位置,一位会计师提升为财务经理等等。由于财务总监一人退休,产生了一系列的岗位空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师……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既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的内部来源,又会产生新的岗位空缺。很多企业通过管理人员梯队计划、退休计划和岗位轮换计划了解掌握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情况,发现工作空缺,为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提供信息。

2.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全国性因素与地区性因素[6](参见表6-2)。

表6-2 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

img105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经过第二步对本组织员工在未来某一时期内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预测规划的基础上,接着就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来预测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和规划可以根据时间的跨度而相应地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如图6-6所示,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战略、价值观以及核心竞争力业务需求等因素,同时还要基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预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使组织与员工都能长期受益。

预测人员需求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对人员需求的影响:

●市场需求、产品或服务质量升级或决定进入新的市场;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人力稳定性,如计划内更替、人员流失;

●培训与教育;

●为提高生产率而进行的技术和组织管理革新;

●企业规模的变化;

●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

●工作时间;

img106

图6-6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流程

●预测活动的变化;

●各部门可用的财务预算;

●外部因素(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竞争对手)。

(四)人力资源供需缺口分析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第四步是把本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与在同期内组织本身仍可供给的人力资源数进行对比分析。从比较分析中则可测算出对各类人员的所需数。在进行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内可提供的人员和相应所需人员的对比分析时,不但可测算出某一时期内人员的短缺或过剩情况,还可以具体地了解到某一具体岗位上员工余缺的情况,从而可以测出需要具有哪一方面的知识、技术档次方面的人,这样就可有针对性地物色或培训,并为组织制定有关人力资源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五)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1.解决人员短缺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人员短缺的政策和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

(1)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最常用的人力短缺的调整方法,当人力资源总量缺乏时,采用此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如果企业有内部调整、内部晋升等计划,则应该先实施这些计划,将外部招聘放在最后使用。

(2)内部招聘。

内部调整是指当企业出现职务空缺时,优先由企业内部员工调整到该职务的方法。它的优点首先是丰富了员工的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它还节省了外部招聘成本。利用“内部招聘”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施内部调整计划。在人力资源部发布招聘需求时,先在企业内部发布,欢迎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应聘,任职资格要求和选择程序与外部招聘相同。当企业内部员工应聘成功后,对员工的职务进行正式调整,员工空出的岗位还可以继续进行内部招聘。当内部招聘无人能胜任时,进行外部招聘。

(3)内部晋升。

当较高层次的职务出现空缺时,优先提拔企业内部的员工。在许多企业里,内部晋升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员工的提升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员工的激励。由于内部员工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会比外部招聘人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了外部招聘成本。

(4)继任计划。

继任计划在国外比较流行。具体做法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的每位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与决策组确定哪些人有权利并迁以更高层次的位置。然后制定相应的“职业计划储备组织评价图”,列出岗位可以替换的人选。当然上述的所有内容均属于企业的机密。

(5)培训计划。

对公司现有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之不仅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还能适应更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就为内部晋升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如果企业即将出现经营转型,企业应该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的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以保证企业在转型后,原有的员工能够符合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防止了企业的冗员现象。

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或采用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等方式来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

2.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一般策略

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一般策略有以下六个方面。

(1)提前退休。

企业可以适当地放宽退休的年龄和条件限制,促使更多的员工提前退休。如果将退休的条件修改得足够有吸引力,会有更多的员工愿意接受提前退休。

(2)减少人员补充。

当出现员工退休、离职等情况时,对空闲的岗位不进行人员补充。

(3)增加无薪假期。

当企业出现短期人力过剩的情况时,采取增加无薪假期的方法比较适合。比如规定员工有一个月的无薪假期,在这一个月没有薪水,但下个月可以照常上班。

(4)重新培训。

当某些职位上的人员过剩时,可对他们重新进行培训,调往新的岗位,或适当储备一些人员。

(5)减少工作时间。

可适当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分担一个工作岗位,并相应地减少工资。

(6)裁员。

裁员是一种最无奈,但最有效的方式。在进行裁员时,首先制定优厚的裁员政策,比如为被裁减者发放优厚的失业金等等;然后,裁减那些主动希望离职的员工;最后,裁减工作考评成绩低下的员工。

(六)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控制和更新

为了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正确决策的可靠依据,有必要在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执行之前、之中以及之后都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在执行各项政策与措施时,还需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控制与更新,以保证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而是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方法

(一)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主要有人力资源盘点法、替换单法、马尔可夫模型法等(参见图6-7)。

img107

图6-7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1.人力资源盘点法

人力资源盘点法,即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这一部分工作需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职务分析的有关信息来进行。如果企业尚未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步工作最好与建立该信息系统同时进行。

主要盘点信息包括:

(1)个人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体自然状况和健康状况、婚姻、民族和所参加的党派等;

(2)录用资料,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候选人征募来源、管理经历、外语种类和水平、特殊技能,以及对企业有潜在价值的爱好或特长;

(3)教育资料,包括受教育的程度、专业领域、各类培训证书等;

(4)工资资料,包括工资类别、等级、工资额、上次加薪日期,以及对下次加薪日期和量的预测;

(5)工作执行评价,包括上次评价时间、评价或成绩报告、历次评价的原始资料等;

(6)工作经历,包括以往的工作单位和部门、学徒或特殊培训资料、升降职原因、有否受过处分的原因和类型、最后一次内部转换的资料等;

(7)服务与离职资料,包括任职时间长度、离职次数及离职原因;

(8)工作态度,包括生产效率、质量状态、缺勤和迟到早退记录、有否建议及建议数量和采纳数、有否抱怨及经常性与否和抱怨内容等;

(9)安全与事故资料,包括因工受伤和非因工受伤、伤害程度、事故次数类型及原因等;

(10)工作或职务情况;

(11)工作环境情况;

img108

图6-8 替换单法

(12)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

(13)职位分析相关信息,包括职位应有的职务、责任、权利以及履行这些职务、责任、权利所需要的任职资格等。

2.替换单法

替换单法是通过职位空缺来预测人力需求的方法,而职位空缺主要是因离职、辞退、晋升或业务扩大产生的。通过替换单,我们可以得到由职位空缺表示的人员需求量,也可以得到由在职者年龄和晋升可能性所将要产生的职位空缺,以便采取录用或提升的方式弥补空缺(参见图6-8)。

(1)替换单法的优点:

①侧重内部员工的晋升,可以起到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的目的;

②降低招聘成本,因为基层员工比较容易招到。

(2)替换单法的缺点:

①所招聘的岗位局限于基层员工,不利于企业补充新鲜血液,致使组织僵化;

②为企业的政治行为提供温床,不利于员工关系的培养。

(3)替换单法的适应范围:

可用于企业短期乃至中、长期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马尔可夫模型法

这种方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对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上,是用于测算一个组织内人力淘汰流动等情况的一种数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力资源变动的规律,来推测未来人力变动的趋势,其关键是确定转移率。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前提为:①马尔柯夫性假定,即t+1时刻的员工状态只依赖于t时刻的状态,而与t-1,t-2时刻状态无关;②转移概率稳定性假定,即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为

Ni(t)=∑Ni(t-1)×Pij+Vi(t)

式中:Ni(t)——时刻t时i类人员数;

 Pij——人员从j类向i类转移的转移率;

 Vi(t)——在时间(t-1,t)内i类所补充的人员数。

某类人员的转移率P=转移出本类人员的数量/本类人员原有总量

这一模型要求大量的数据信息以获得员工转移概率矩阵,且其假定前提,使得其预测有效性和对实际的指导性也有所降低。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等(参见图6-9)。

1.定性预测方法

(1)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是人力资源预测中最简单的方法,它适合于较稳定的小型企业。经验预测法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推测未来的人员需求。不同管理者的预测可能有偏差,但可以通过多人综合预测或查阅历史记录等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率。要注意的是经验预测法只适合于一定时期的企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发生方向性变化的情况,对于新的职务或者工作的方式发生变化的职务该方法不合适。

img109

图6-9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2)经理判断法。

经理判断法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经理们坐下来认真分析他们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量或业务量,然后确定他们需要多少人员。经理判断法有两种形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由一线经理提交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案,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在许多时候,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由最高管理层预测公司及其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事部门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预测结果要与部门经理讨论,并征得部门经理的同意。

最好的预测方法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由最高管理层为部门经理准备一个人力资源规划指南,该指南明确了公司未来经营活动的基本设想,以及预期所要实现的目标。部门经理根据规划指南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人事部门要为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人事部门要对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由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人力资源规划小组,对业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需求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和协调,将修改后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报告提交最高管理层审批。

经理判断法适用于短期预测和组织的生产比较稳定的情况,对于新的岗位,或者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的岗位,不适合使用此法。

(3)德尔菲法(专家讨论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有关专家对企业组织某一方面的发展的观点达成一致的结构性方法。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方面的发展。德尔菲法的特征是:

●吸收专家参与预测,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学识;

●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预测过程几轮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

这种预测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且可以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企业战略和人员流动三大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而运用比较普遍。但其预测结果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无法为企业制定准确的人力资源规划政策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信息。

(4)工作研究法。

工作研究法使用的前提是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和所需的人员数量是可以测定的。在生产企业中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确定企业计划的生产量或者每个部门的任务量,然后根据直接生产工人的标准工时和每个工人每年正常的工作时间计算所需的直接工人数量。这种方法和下面将要介绍的比例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计算所需的间接生产人员的数量。

(5)描述法。

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部门对组织未来的目标和相关因素进行假定性描述与分析,并做出多种备选方案。描述法通常用于环境变化或企业变革时的需求分析。

2.定量预测方法

(1)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时间序列法中的一种,即利用过去的员工人数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对员工人数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变量,最常用的预测变量为销售量、生产率等。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作为横轴,时间为纵轴,在坐标轴上直接绘出人力资源需求曲线。这样,根据需求曲线就可以预测企业未来某一时点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但这种方法过于简单,只能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大概走势,因此只适用于市场比较稳定的短期预测[7]

(2)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推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回归分析法的预测过程如图6-10所示。

img110

图6-10 回归分析法模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利用历史数据,理论完整,在目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适合于以年为单位预测总量变化。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的历史统计数据时间短、样本少,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3)生产函数法。

最典型的生产函数为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由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推出

lgL=(lgY-βlgC-lgu-lgA)÷α

式中:Y——总产出水平;

 L——劳动力投入量;

 C——资本投入量;

 A——总生产率系数(近似于常数);

 α,β——分别为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且|α|+|β|≤1;

 u——对数正态分布误差项。

一旦预测出企业在t时间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即可得出在t时刻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

(4)定员法。

定员法适用于大型企业和历史久远的传统企业。由于企业的技术更新比较缓慢,企业发展思路非常稳定,所以每个职务和人员编制也相对确定。这类企业的人力资源预测可以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来推比出未来的人力资源状况。在实际应用中,有设备定员法、岗位定员法、比例定员法和效率定员法等几种方式。

(5)比例分析法。

比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过去直接生产人员和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并且在考虑未来组织或生产方式可能变化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当采用工作分析法确定了直接生产人员所需数量后,可利用比例分析法确定间接生产人员所需的数量。

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_2008年度上海市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管理

(五)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应包括按招标文件规定,完成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分部分项工程费是指为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所需的实体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是指分部分项工程费以外,为完成该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所需的费用。其他项目费是指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以外,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

于2003年7月1日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法是指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就直接得到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再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与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加以汇总,就得到整个工程的总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由下列内容组成:

(1)封面,应按规定内容填写、签字、盖章。

(2)投标总价,应按工程项目总价表合计金额填写。

(3)工程项目总价表,见下表。

工程项目总价表

img2

注:1.单项工程名称按照单项工程费汇总表的工程名称填写。

2.金额按照单项工程费汇总表的合计金额填写。

(4)单项工程费汇总表。

单项工程费汇总表

img3

注:1.单位工程名称按照单位工程费汇总表的工程名称填写。2.金额按照单位工程费汇总表的合计金额填写。

(5)单位工程费汇总表。

单位工程费汇总表

img4

注:单位工程费汇总表中的金额应分别按照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的合计金额和按有关规定计算的规费、税金填写。

(6)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img5

注:1.综合单价应包括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应考虑风险因素。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必须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的相应内容填写。

(7)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img6

注:1.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中的序号、项目名称必须按措施项目清单中的相应内容填写。2.投标人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取的措施增加项目。

(8)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

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

img7

注:1.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中的序号、项目名称必须按其他项目清单中的相应内容填写。2.招标人部分的金额可按估算金额确定。3.投标人部分的总承包服务费应根据招标人提出要求所发生的费用确定,零星工作项目费应根据“零星工作项目计价表”确定。

(9)零星工作项目计价表。

零星工作项目计价表

img8

注:1.表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名称、计量单位和相应数量应按零星工作项目表中相应的内容填写。2.工程竣工后零星工作费应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所需费用结算。

(10)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应由招标人根据需要提出要求后填写。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img9

(11)措施项目费分析表,应由招标人根据需要提出要求后填写。

措施项目费分析表

img10

(12)主要材料价格表。

主要材料价格表

img11

注:1.招标人提供的主要材料价格表应包括详细的材料编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和计量单位等。2.所填写的单价必须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采用的相应材料的单价一致。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_2008年度上海市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管理

(六)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施工生产过程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工程成本或企业的期间费用中去,这部分逐渐转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它将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而得到补偿。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在用的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和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1)折旧的基数。

折旧的基数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准,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以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作为计算折旧的基数,可以使折旧的计算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不容易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2)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即为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

(3)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经济使用年限,即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数额。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施工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对技术进步较快或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其计算公式为

img12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工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平均年限法的一种演变。其计算公式为

img13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施工企业常用的工作量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行驶里程法。行驶里程法是按照行驶里程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计提折旧。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行驶里程×单位里程折旧额

②工作台班法。工作台班法是按照工作台班数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机器、设备等计提折旧。其计算公式为

每工作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台班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台班×每工作台班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月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当发现某期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小于该期剩余年限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时,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按剩余年限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为该项固定资产年初时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假设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这个分数因逐年递减,为一个变数。而作为计提折旧依据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因此,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其计算公式为

img14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_2008年度上海市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管理

(十二)城市规划常用术语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用语,我国还制定了城市规划的常用术语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并要求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1.城市和城市化

(1)居民点。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市。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镇。

经国家批准设镇建的行政地域。

(5)市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城市化水平。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8)城市群。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9)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0)卫星城(卫星城镇)。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2.城市规划概述

(1)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5)城市规划区。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城市建成区。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7)开发区。

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

(8)旧城改建。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9)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0)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11)分区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12)近期建设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13)城市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14)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15)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与工程设施的设计和TRANBBS施工的规划设计。

(16)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3.城市规划编制

(1)发展战略。

①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②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③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④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⑤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⑥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所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2)城市人口。

①城市人口结构: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②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③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④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

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⑦城市人口预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3)城市用地。

①城市用地: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TRANBBS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统称。

②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③公共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④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⑤仓储用地: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⑥对外交通用地: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⑦道路广场用地: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⑨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⑩特殊用地: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〇11水域和其他用地: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

〇12保留地: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〇13城市用地评价: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TRANBBS技术经济评价。

〇14城市用地平衡: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实际需要,对各类城市用地的数量和比例所作的调整和综合平衡。

(4)城市总体布局。

①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③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④城市功能分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⑤工业区:城市中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⑥居住区: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片段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⑦商业区:城市中市级或区级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区。

⑧文教区:城市中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

⑨中心商务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⑩仓储区:城市中为储藏城市生活或生产资料而比较集中布置仓库、储料棚或储存场地的独立地区或地段。

img15综合区:城市中根据规划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地区。

img16风景区:城市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的地区。

img17市中心:城市中重要市级公共设施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

img18副中心:城市中为分散市中心活动强度的、辅助性的次于市中心的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5)居住区规划。

①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②居住小区: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③居住组团: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城市道路交通。

①城市交通:城市范围内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人和货物的运输活动,以及行人的流动。

②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③城市交通预测: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客、货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的构成、道路的交通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估算。

④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⑤城市道路网: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网络结构。

⑥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⑦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

⑧大运量快速交通: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高架交通设施,以机动车辆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⑨步行街: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者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7)城市给水工程。

①城市给水:由城市给水系统对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所需用水进行供给的给水方式。

②城市用水: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活动所需用水的统称。

③城市给水工程: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等用水而兴建的,包括原水的取集、处理以及成品水输配等各项工程设施。

④给水水源:给水工程取用的原水水体。

⑤水源选择: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给水工程设计规范,对给水水源的位置、水量、水质及给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水源方案进行比较,作出方案选择。

⑥水源保护:保护城市给水水源不受污染的各种措施。

⑦城市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的取水、水质处理、输水和配水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8)城市排水工程。

①城市排水:由城市排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②城市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中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和径流水的统称。

③生活污水: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排出的受一定污染的水。

④生产废水: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的水。

⑤生产污水:生产过程中排出的被污染的水,以及排放后造成热污染的水。

⑥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⑦分流制: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⑧合流制: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⑨城市排水工程:为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而兴建的各种工程设施。

⑩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进行净化的过程。

(9)城市电力工程。

①城市供电电源:为城市各种用户提供电能的城市发电厂,或从区域性电力系统接受电能的电源变电站(所)。

②城市用电负荷:城市市域或局部地区内,所在用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效功率。

③高压线走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行经的专用通道。

④城市供电系统:由城市供电电源、输配电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总体。

(10)城市通信工程。

①城市通信: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②城市通信系统: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信息的各个传输交换系统的工程设施组成的总体。

(11)城市供热工程。

①城市集中供热: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又称区域供热。

②城市供热系统:由集中热源、供热管网等设施和热能用户使用设施组成的总体。

(12)城市燃气工程。

①城市燃气:供城市生产和生活作燃料使用的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气体能源的统称。

②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由城市燃气供应源、燃气输配设施和用户使用设施组成的总体。

(13)城市绿地系统。

①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②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③公共绿地: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④公园: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的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

⑤绿带: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⑥专用绿地:城市中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设计等机构或设施,以及工厂和部队驻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⑦防护绿地:城市中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

(14)城市环境保护。

①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

②城市生态平衡:在城市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③城市环境污染:在城市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污染等的总称。

④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如大气、水体等),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⑤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按一定的方法对城市的环境质量所进行的评定、说明和预测。

⑥城市环境保护:在城市范围内,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以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适宜的环境。

(15)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①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②历史地段: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③历史文化保护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④历史地段保护:对城市中历史地段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的活动。

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则:以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16)城市防灾。

①城市防灾: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的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②城市防洪: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而采取的各种工程和非工程预防措施。

③城市防洪标准: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

④城市防洪工程: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性损失而兴建的各种工程措施。

⑤城市防震:为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⑥城市消防:为预防和减轻因火灾对城市造成损失而采取的各种预防和减灾措施。

⑦城市防空:为防御和减轻城市因遭受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等空袭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防御和减灾措施。

(17)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

①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的规划设计。

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规划。

4.城市规划管理

(1)城市规划法规。

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2)规划审批程序。

对已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规所实行的分级审批过程和要求。

(3)城市规划用地管理。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的选址、定点和范围的划定,总平面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4)选址意见书。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查监督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

(8)建筑面积密度。

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9)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10)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11)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2)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13)人口毛密度。

单位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14)人口净密度。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15)建筑间距。

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6)日照标准。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7)城市道路面积率。

城市一定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18)绿地率。

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_2008年度上海市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管理

(十一)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1.低层、多层建筑结构选型

(1)砖混结构。

①纵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特点: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是满足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要求,横墙间距可以较大,利于形成较大空间,利于使用上的灵活布置;纵墙上开门、开窗的大小和位置都要受到一定限制;墙体用量较少。

适用:使用上要求有较大开间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工业厂房等。

②横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横墙→基础→地基。

特点:横墙是承重墙,纵墙起围隔作用,对纵墙上开门、开窗限制较少,空间刚度很大,整体性很好。

适用:房间开间尺寸较规则的宿舍、住宅、旅馆等。

③内框架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img19地基。

特点:墙和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可以有较大空间;空间刚度较差;结构易产生不均匀变形。

适用: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

(2)框架结构。

可以建造较大的室内空间,房间分隔灵活,便于使用;工艺布置灵活性大,便于设备布置;抗震性能优越,具有较好的结构延性等优点。

使用:不宜超过10层的建筑。

2.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

(1)平面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

①单层钢架:可达到76m,结构简单。

②拱式结构: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适宜跨度为40~60m。

③简支梁结构:跨度在18m以下的屋盖适用。

④屋架:所有杆件只受拉力和压力,常适用于24~36m跨度。

(2)空间结构体系。

①网架结构:多次超静定空间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②薄壳:种类多,形式丰富多彩。形式:旋转曲面、平移曲面、直纹曲面。

③折板:跨度可达27m,类似于筒壳薄壁空间体系。

④悬索:材料用量大,结构复杂,施工困难,造价很高。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特点。

①高度大:8层以上的建筑为高层建筑,h≥24m。筒体结构为180m。24~50m为一般高层建筑;50~100m为较高层建筑;100~200m为超高层建筑。

②荷载大。

③技术要求高。

(2)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等。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_国际经济合作

第四节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是指国际投资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所采取的基本形式。投资主体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创建方式,二是跨国并购。前者是指在国外投资创建新的企业,后者是指收购兼并东道国现有企业和设备。这两种形式的共同之处在于跨国经营企业以股权参与的方式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或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创建方式

(一)创建方式的定义及其特点

创建方式也称为绿地投资(Green Field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立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绿地投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中取得实物资产的重要方式源远流长。早期跨国公司在海外拓展业务时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方式,后来随着跨国并购的兴起,它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跨国并购大行其道的今天,绿地投资仍不失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相比,突出的优点就是投资者能在较大程度上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性,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它的明显缺点包括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建设周期长、速度慢、缺乏灵活性,因而投资整体风险较大。

(二)创建方式的基本形式

创建海外企业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国际独资企业包括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国际合资企业的形式包括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1.国际独资企业

国际独资企业(International Sole Proprietorship)是指由某一外国的投资者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该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国外投资者独自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并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风险。

国际独资企业的经营形式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外国投资者提供全部资本,拥有绝对的经营决策权。投资者在全部控股的情况下,在经营过程中不受他人制约,真正实现自主经营,处理问题迅速、果断,企业经营管理体现出特别的灵活性。同时,企业的盈亏由投资者承担,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第二,便于投资者保守技术诀窍与商业秘密。企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组织、市场销售及资金、人事管理等重大问题只对投资者负责,便于保守秘密。独资企业除在所得税表格中需要填写的项目外,其他方面都可以保密。第三,对东道国而言,既吸引和利用了外资,自己又不必出资,不承担投资风险,还可以通过征收各种税收、土地使用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费等增加净收入。第四,独资经营企业往往能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国际投资主体在独资经营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形式:一为国外分公司,二为国外子公司,二者各有不同的特点。

(1)国外分公司是指总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在东道国依法设立的,并在组织和资产上构成总公司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独资企业。国外分公司在法律和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即不具有法人资格。它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分公司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只能使用与总公司同样的名称和章程。第二,分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完全由总公司决定,分公司一般以总公司的名义并根据它的委托进行业务活动。第三,分公司所有资产全部属于总公司,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投资者要设立国外分公司,必须向东道国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一些反映总公司经营状况的法定文件,如总公司的公司章程、登记证书、财务报表等及总公司对分公司经理的业务授权证书。经批准后,国外分公司应向当地工商管理机构办理工商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由于国外分公司不是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和独立的经营实体,其经营范围受到较多限制。

(2)国外子公司是指由母公司投入全部股份资本,依法在东道国设立的独资企业。国外子公司虽然受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它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国外子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第二,子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第三,国外子公司具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财务报表,具有独立的财产,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第四,国外子公司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种民事法律活动,包括进行诉讼,即它的法律责任和纠纷一般不对母公司产生连带影响。

投资者要建立国外子公司一般必须向东道国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交设立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章程及董事会人选名单等基本文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子公司应向当地工商机构办理工商管理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成为东道国国籍的独立企业。

(3)独资企业的选择策略。在对国外分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作出选择时,除考虑它们本身的特点外,还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投资者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注册程序。一般来说,在国外设立分公司的注册程序相对设立子公司而言比较简单。通常,一个企业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只需在东道国注册即可。第二,所得税因素。许多国家的税法规定,对来自国外分公司的所得或者亏损并入总公司的盈亏额一起计算应纳所得税额,而国外子公司的盈利或亏损不能并入。根据这种规定,由于在对外投资的初期风险较大,相关企业以建立分公司方式较为有利,分公司的亏损额可起到抵免税负的作用。当国外企业的经营状况进入良性循环而获利时,采取子公司形式。第三,东道国法律因素。某些东道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外国投资者独资经营的方式。尼日利亚和印度等国禁止任何外国投资者设立分公司,而希腊法律鼓励在当地设立分公司。第四,注册费用。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外国投资者需依据投资的金额缴纳注册费。此种情况下,如果外国投资者采用分公司方式,应缴纳的注册费须依照总公司的注册资本计算,数额可能很大。如果采用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注册费按子公司注册资本比例缴纳,数额可能较少。

(4)国际避税地公司。避税地公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司,一般是指跨国公司为了税收上的利益在国际避税地设立的国外公司。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自然人或法人)利用各国税法内容的差异,采取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各种合法的形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纳税负担的行为。避税地可以理解为外国投资者能够赚取利润或拥有财产而无需缴纳高额税款的国家或地区,也就是指无税或低税的国家或地区。母公司利用避税地的办法,一般是在避税地设立一个名义上的子公司,然后把海外经营所得的部分甚至全部利润汇到这个子公司,母公司因此可以降低公司总的纳税水平,在母国免缴所得税而在子公司所在国少缴或不缴所得税,达到合法逃税的目的。目前,属于避税地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巴哈马、百慕大、开曼群岛、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和中国香港等。

避税地公司的类型包括:第一,持股公司,即在其他公司里拥有一定数量股份从而能取得有效控制权的公司,其收益主要来自股息和资本所得。第二,投资公司,即专门进行各类证券投资的公司。第三,金融公司,即专门为本公司体系内各经营实体提供融资便利而设立的内部金融机构。第四,贸易公司,即主要经营商品劳务和租赁等项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也称为基地公司,以避税地为基地,转移和积累在第三国经营业务或投资而产生的利润。

避税地公司往往通过各种公司内的转移价格来实现整个公司财务或税收上的利益,为资本再投入和资本转移提供便利。转移价格是公司体系内部进行购买和销售的价格,包括货物价格、劳务费、贷款利率、租金率、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使用费及其支付方法。转移价格具有随意性、机密性和独立于外部市场价格的特点。转移价格的确定服从于母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因此它不必等于会计成本,可能远远低于或高于会计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与实际成本甚至没有直接联系。

利用转移价格,母公司可通过减少税负、调拨资金、避免外汇风险或获取汇率波动所致的收益、调整子公司的账面利润水平、增强子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等途径谋取利益。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将其半成品出售给在英国的子公司之前,可先以低价(转移价格)售卖给设在某避税地的子公司,再由该子公司以高价(转移价格)售卖给在英国的子公司。实际上,货物直接由美国运抵英国,并没有经过避税地,仅此账面上的一次“贸易”,可使美国母公司因低价出售而无盈利,英国子公司因高价买入也无盈利,但基地公司账上却获得了双方的利益,并且这笔收益是免税的。

通过避税地公司的其他类似做法还包括:第一,以基地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并令附属公司以股息的形式将利润汇到基地公司。第二,让基地公司作为信托公司或海运公司,使跨国公司经营的部分所得可归入基地公司账上,实际业务在避税地以外的第三国进行。第三,让基地公司对母公司的知识产权作名义上的中转销售,通过内部交易的转移定价使利润集中于基地公司账面上等。第四,跨国公司也可以运用转移定价,使卖方(跨国公司的某一子公司)以低价出售给买方(跨国公司的另一子公司),减少应缴纳的关税。在某些情况下,跨国公司少纳关税就可能多纳所得税,母公司一般需要比较两者的高低,权衡后再作选择。

2.国际合资企业

国际合资企业(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是指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企业按照东道国的法律,联合出资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投资各方共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各方按出资额比例分享盈利,分担风险。

(1)国际合资企业的特点。国际合资企业有以下特点:第一,合资各方至少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并且至少一个投资方的主要业务所在地不在东道国的领土。第二,合资各方共同出资组建独立的公司实体,并且取得法人地位。第三,合资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所占股份分享利润,分担亏损,体现股权式合营的特点。这是国际合资经营方式最显著的特征。第四,合资者签订公司协议和章程,建立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共同管理企业。

(2)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两个以上股东组成的、仅以投入企业中的资本额为限度承担债务的公司,股东之间不负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是:第一,不得发行股票,股东各自的出资额一般由股东协商而定,股东交付股金后,公司出具股份证书,作为股东在公司中享有权益的凭证。第二,股份不允许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出售,也不得任意转让。特殊情况需要转让,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西方国家公司法规定,股东欲转让股份,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第三,股东人数较少,各国法律对股东人数一般都有最高限额的规定。第四,股东可以作为公司雇员直接参加公司管理,法律允许公司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合二为一。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的一种公司企业组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是:第一,股份可以自由转让,其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股东人数众多,没有最高限额,企业规模较大。第二,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财产分离,股东对公司债务不负任何责任。一旦公司破产或解散进行清算,公司债权人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第三,绝大多数公司的股东不担任公司的管理者角色。负责股份公司日常营业活动的是董事会和经理,其中经理通常要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负责。第四,账目必须公开。在每个财政年度终了时公布公司年度报告,包括董事会的年度报告、公司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相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来源、营业范围、经营规模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和国际性。

两合公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的两合公司,是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不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无限责任股东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负责。有限责任股东仅以投资于公司的资本对公司债务负责。无限责任股东负责公司的管理工作,有限责任股东一般只负责监督。第二种是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的两合股份公司,其特点是可以通过出售股权募集资本。目前,发达国家还有一定数量的两合公司存在,但已经不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普遍。

(3)国际合资企业的组织机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际上较为常见的国际合资经营企业,因此以该组织形式为例,分析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活动方案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重要人员的任命和聘请及其职权和待遇等。董事会成员一般由合资各方参照出资比例协商确定。董事长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各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一般一方任董事长时,副董事长由合资另一方担任。董事长主要负责定期召集和主持董事会议,董事会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必要时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合资经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经营管理机构一般设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若干人,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正副总经理都由董事会任命和聘请,一般合资一方出任总经理,其他方出任副总经理,或由合资各方共同委派第三人担任总经理一职。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总经理对外代表企业,对内任免下属人员,行使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在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这样几种形式:第一,从企业最有效的经营出发,确定一方委任总经理。第二,合资经营各方轮流担任总经理。第三,建立联合执行总经理,各方都委任一名可胜任的总经理,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共同领导。第四,根据企业的职能委任,如总经理可由当地合营一方出任,负责日常所有非技术性管理问题,外国合营方担任管理生产技术、销售的副总经理。

(4)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比例。一般来说,西方工业国家对外国投资比例均不作上限规定,合资企业中各方投资比例由当事人之间协商决定。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在合资经营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有明文规定,力求保证本国投资在合资企业中占绝对优势。有的国家为加强本国投资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一般规定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不能超过50%。大部分国家对外商带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可以大部分、全部出口的合资经营企业,以及开发新的工业门类的外国投资,在外资所占比例的规定上比较灵活。《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生效后,以出口实绩等为条件的外商投资政策受到限制。我国为大力吸引外资,对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无上限规定,但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不能低于25%。

(5)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方式。根据资产的存在形态,出资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实物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土地、原材料等折价入股,也包括直接的现金出资。把现金视为实物资产是因为直接的现金投入最终需要一定的实物资产作为物质载体和价值依托。现金出资方式是合资经营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按规定的比例由双方共同投入。东道国为解决本国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困难,往往鼓励外国投资者以现金出资,有的国家甚至明文规定外国投资者投资总额中现金出资比例的下限。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以机器设备、厂房等具体实物折价入股的出资方式,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如出资比例限额、技术先进性、价格合理性,以及东道国无法替代性等。而对于本国投资者,则鼓励应用此种方式,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无形资产出资是跨国公司等外国投资者以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出资并与东道国投资者合资经营的直接投资方式。对于东道国而言,外国投资者的无形资产出资是引进先进技术、增强技术力量以及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但为了保证引进技术的进步性,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所投入的专利等无形资产一般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6)国际合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国际合资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直管合资企业,即指一个母公司直接管理合资企业,并在该合资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另一个母公司在合资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虽然直管合资企业的董事会也由合资双方共同组成,由双方按股权拥有的比例安排董事会人选,但是直管合资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从总经理到各职能部门经理的人选都由直管母公司确定,并从公司派出。直管合资企业的董事会是形式上的存在,企业的重大事务由直管母公司决定,企业的管理权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第二,分管合资企业,是指投资双方对等参与合资企业的经营决策,部门经理一般由双方母公司分别任命。部门经理既向合资企业的上一级管理部门负责,同时也向各自的母公司负责。分管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不是向任何一方的母公司负责。分管合资企业一般都属于互补型合资企业,合资双方都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持。第三,独立合资企业,是指对企业拥有更多经营决策和管理自主权的合资企业。独立合资企业的董事会对决策和经营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合资企业总经理的人选和权限,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各职能部门经理只对合资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负责。

(7)外国投资者对国际合资企业的控制策略。外国投资者对国际合资企业的控制策略有以下两种:第一,股权控制策略,包括绝对多数股权和相对多数股权两种基本策略。绝对多数股权是指外国投资者在全部股权中占有明显多数,凭借其绝对多数股权地位,获得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权。在东道国法律允许且自身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投资者拥有合资企业绝对多数股权可为将来对合资企业进行有效控制提供前提条件。相对多数股权策略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没有拥有合资企业过半数股权的情况下,设法分散其余部分的股权拥有,使自己在企业中拥有相对多数股权,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在合资企业中纳入两个或更多的独立合伙人、纳入当地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者、纳入与外国投资者关系密切的海外公司作为外方合伙人或者在当地股票市场上卖出足够的股票等做法,相对多数股权拥有者可以获得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第二,非股权策略,是指外国投资者运用股权以外的各种方式或手段控制合资企业的做法。合资企业的各种协议和人事安排是实现控制的主要手段。公司章程中涉及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内容有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职责,企业机构的设置,办事规则,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免方法等。向合资企业派出经理人员不仅能使外国合资者更好地了解合资企业的情况,为其控制合资企业创造条件,而且还可直接贯彻其经营意图。为使合资企业总经理更好地为公司效劳,外国合资母公司的人事安排通常采取的做法包括:委派给合资企业的总经理的工资由母公司支付;总经理的红利与母公司在合资企业的盈利挂钩;吸收总经理参加母公司的对外事务管理会议和国外事务技术会议等高层会议;委派给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回母公司后才能实现升迁计划。

二、跨国并购

(一)跨国并购及其优缺点

1.跨国并购含义

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M&A)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并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跨国并购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即跨越国界,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的并购。

跨国并购包括跨国收购和跨国合并,图2-2显示了跨国并购结构。跨国收购者或购买者所在的国家即为“母国”,目标企业或被收购企业所在的国家即为“东道国”。在大部分跨国并购案例中,收购占了大部分比重,其中全额或全部收购又占了重要地位(1999年占所有跨国并购的50%以上),合并仅占跨国并购的3%。

由于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步伐加快,跨国并购的形式和类型变得日益复杂。UNCTAD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中,在以下意义上使用跨国并购的概念。

(1)X国的国内企业并购Y国的国内企业。

(2)X国的国内企业并购Y国的外国子公司。

(3)X国的国内企业并购Y国的外国企业。

(4)X国的外国子公司并购Y国的外国企业。

(5)X国的外国子公司并购X国的另一家外国子公司。

(6)X国的外国子公司并购X国的国内企业。

(7)X国的外国子公司并购Y国的外国子公司。

可以看出,第2、5、6种交易类型的直接母国和直接东道国是合一的,这种并购类型的增长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比较突出。

2.跨国并购的类型

跨国并购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1)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关系,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当并购与被并购公司处于同一行业,产品处于同一市场时,这种并购被称为横向并购。当被并购公司的产品处在并购公司的上游或下游,是前后工序,或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这种并购被称为纵向并购。当并购与被并购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这种并购被称为混合并购。

img9

图2-2 跨国并购的结构

*法定合并和全部收购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建立一个新的法人实体,后者则不然。但在别的场合,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样看待。

(2)按并购是否在并购双方互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善意收购和恶意收购。前者也称为协议收购或直接收购,是指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拥有资产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做法。后者也称为敌意收购或间接收购,是指收购公司不向目标公司提出收购要约,而是通过在股票市场上购买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通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3)按并购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可分为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的并购都可以被认为是现金收购。其特点是被收购企业的股东一旦得到所拥有股份的现金,即失去对企业的所有权。后者是指收购方增加发行收购方企业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被收购公司的原有股票。它的特点是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并不会失去所有权,只是被转移到了收购企业,并随之成为收购企业的新股东。

3.跨国并购的优缺点

(1)跨国并购的优点:第一,迅速获取资产。由于并购方式是直接获取东道国原有企业的资产,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使跨国公司可以迅速获取资产。第二,廉价获得资产。收购公司比目标公司更了解目标公司资产潜在的真实价值,目标公司在经营中陷入困境,收购公司利用东道国股市下跌时的低价等,都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并购时获取资产的出价往往低于目标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第三,混合并购的迅速发展便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第四,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

(2)跨国并购方式存在的缺陷:第一,取得目标公司第一手价值资料的困难导致价值评估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二,被收购企业同其客户、供货商和职工具有一些契约上或传统上的关系,造成收购方继续经营管理的障碍。第三,并购方式受到收购企业的规模、地点等条件限制,不完全符合跨国公司战略布局需要。第四,跨国并购方式的经营失败率远远高于新创企业的经营失败率。

(二)20世纪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

1.20世纪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

跨国并购在二战后开始作为新建投资的替代方式,为跨国公司所运用,并在跨国公司FDI中所占的比重在二战后迅速增长。1951—1955年达到30%,1960—1965年达到40.8%,1971—1975年达到46.3%,90年代后半期,跨国并购迅猛发展,2000年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为3.5%。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五次企业并购浪潮,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共发生过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1898—1903年为高峰期,是以追求垄断和规模经济目标的横向并购为主,结果是大大提高了美国产业的集中度,一批大型的垄断企业产生并成长起来。第二次并购浪潮自20年代前后持续到30年代,此次并购浪潮涉及的产业范围更为广泛,以跨部门的纵向或垂直并购为主要特征,造就了一批大而全的规模企业。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端于50年代,新技术革命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跨行业混合并购的大规模进行,并购开始成为企业经营资产或资本的一种方式,追求会计科目收益和通过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成为此次并购浪潮中企业的目标,结果产生了一批横跨多个产业部门的多元化大企业。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于7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高峰。此次并购活动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金融并购为主,并且进一步将并购活动延伸到国际层面,并对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2.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的特征

(1)跨国并购数量大,地理分布多元化。以往几次全球并购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状况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被卷入到并购浪潮之中,使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FDI的主要形式。(2)跨国公司更注重跨国并购的战略意义,金融并购和恶意并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除追求传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跨国公司更注重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发展企业的动态核心竞争力。(3)并购涉及的行业广且相对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高技术行业中国际并购的比重逐渐上升。

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的动因

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来看,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速度加快,由此导致了技术创新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世界范围内的FDI管理体制自由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资本市场自由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这三种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使得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环境更具动态特征,跨国公司为加强竞争力就要保持国际生产体系的灵活性。

从微观角度而言,由于传统国际贸易壁垒日益弱化,跨国公司可以将包括各种服务功能在内的生产过程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以价值链的方式进行全球配置,以便从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方面的差别甚至是细微的差别中获益。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每当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进入高涨阶段,就伴随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每次经济高涨后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调整,并购的活跃程度也随之下降。也就是说,跨国并购案例发生的数量多少与宏观经济的兴旺与否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跨国并购作为世界范围内资本调整及投资的一种方式,必然受到周期性经济变化的激励或抑制。前面回顾的20世纪五次大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与世界周期两者在时间上基本同步(见表2-6)。在这种规律的影响下,跨国公司FDI中基于并购的要素整合优势所表现出来的微观经济效率,就要受到宏观经济效率的影响,即企业可能在经济萧条时并购不足或基于临时低成本而并购过度,在经济高涨时则基于非理性的心理预期而过度并购,以至于出现并购泡沫。

表2-6 20世纪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img10

(三)跨国并购的基本做法

1.现金并购

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的并购都可以称为现金并购,即使由并购公司直接发行某种形式的票据完成并购,也是现金并购。发行票据完成并购时,目标公司的股东可以取得某种形式的票据,但其中丝毫不含有股东的权益。票据只是对某种固定的现金支付所做的特殊安排,属于推迟的现金支付。这种做法可称为一种卖方融资,即直接由目标公司的股东提供融资。采用现金并购方式,并购公司支付了一定数量的现金后,便取得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目标公司的股东一旦得到所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就失去了所有权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现金并购方式常常是卖方最愿意接受的一种出资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方式,卖方所得到的现金是确定的,不必承担证券风险,也不会受到并购后公司发展前景、利息率及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影响。

跨国并购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现金并购的出价。一是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收益税法,二是目标公司股份的平均股权成本。前者意味着并购公司在以现金并购目标公司时,应考虑该项并购活动是否免税,因为它影响出价水平。如果并购的现金出价将导致目标公司承担资本收益税,就必须考虑采用可能减轻这种税负的特殊安排,否则,目标公司只能以自己能得到的净收益为标准,确定是否接受并购公司的出价。后者意味着目标公司股东得到的价格不高于他所拥有的股份的平均股权成本时,接受现金支付不会产生任何税收负担。通常情况下,一个不会引起税收负担的中等水平的出价比可能导致处罚性税负的高出价更有吸引力。

并购公司采用现金并购方式时,还应考虑:第一,并购公司的短期资金流动性。这对于一次付现的现金并购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立即付现会在资产负债表上产生现金亏空。第二,并购公司的中期或长期资金流动性。即并购公司要认真考虑现金回收率和现金回收年限,因为公司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难以从大量的现金流出中恢复过来。第三,货币的流动性。即并购公司必须考虑自己拥有的现金的货币支付或货币兑换问题,也要考虑从目标公司回收货币的可兑换问题。第四,货币暴露。即并购公司用外币支付时,要承担外汇暴露风险。因此,并购公司应采用金融交易方式进行保值。

2.股票并购

并购公司通过增加发行本公司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股票,达到并购目的的一种出资方式。并购公司采用股票并购时,应考虑:

(1)并购方的股权结构。即并购公司必须确定主要股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股权地位的削弱,因为股票并购会改变并购公司原股东的所有权结构。

(2)每股收益率的变化。因为增发新股可能会对每股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股价下跌。

(3)每股净资产值的变动。在某种情况下,新股发行可能会减少每股所拥有的净资产值,对股价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并购公司采用股票并购方式会导致每股净资产值下降,就须确定这种下降是否会被原有股东接受。

(4)财务杠杆比率。即并购公司要考虑股票并购是否会出现财务杠杆比率升高现象,以及具体的资产负债的合理水平。

(5)当前的股价水平。一般来说,股票市场处于上升过程时,股票的相对价格较高,发行新股对股价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增发新股对目标公司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否则,目标公司可能不愿持有股票,抛空套现,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6)当前股息收益率。一般来说,股东都希望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率。但股息收益率高时,并购公司发行固定利率较低的债权证券可能更为有利。反之,增发新股比各种形式的借贷有利。所以,并购公司应比较股息收益率与借贷利率的高低,以决定出资方式。

(7)股息或货币限制。即并购公司要确认本国政府不会限制对外国居民的股息支付或外汇支付。外国居民决定接受股票并购前,也要得到这种确认。

(8)外国股权限制。有些国家对本国公民持有外国公司或以外币标值的股权证券实行限制,也有的国家不允许外国公司直接向本国居民发行新股票。

(9)上市规则的限制。新发行的股票在目标公司所在地交易所上市可能比在国内申请上市麻烦或更费时间,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上市。

3.混合证券并购

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提出并购要约时,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组合出资的并购方式,称为混合证券并购。并购公司采用混合证券方式并购目标公司,可避免支付更多现金,造成财务状况恶化,也可防止控股权转移。

公司债券作为一种出资方式,相对普通股而言,是一种更便宜的资金来源,向持有人支付利息时一般可以免税,购买者可以将它与认股权证或可转换债券结合使用。

认股权证是由上市公司发出的一种股权证券,赋予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有权按指定的价格认购该公司发行的一定数量(按换股比率)的新股。认股权证本身不是股票,持有人不能视为公司股东,因此不能享受正常股东的权益(如分享股息派发、投票权等),无权左右公司现行经营政策。购入认股权证后,持有人只获得换股权利,行使与否由自己决定。并购公司发行认股权证可延期支付股利,为公司提供额外的股本基础。但认股权证的行使会涉及公司未来控股权的改变。因此,并购公司在发行认股权证时,一般要按控股比例派送给股东,保证现有股东的权利。股东可凭认股权证优先低价认购新股,也可在市场上将认股权证出售。

可转换债券向其持有人提供一种选择权,在某一给定时间内可按某一特定价格将债券换为股票。并购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应事先确定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期限、所转换股票属于何种类型及该股票每股的发行价格(兑换价格)等。并购公司采用可转换债券支付方式有两个好处。第一,具有债券的安全性和作为股票可使本金增值的双重性质。第二,当股票价格低迷时,可将它的转移期延迟到股票价格上升的时期。

三、绿地投资方式与并购方式的选择

国际投资主体对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两种投资方式作出选择,直接结果是获取一定的实物资产,但选择投资方式真正涵盖的意义远在这之上,因为它还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在对这两种方式作出选择时,既要考虑方式本身的特点,也要结合公司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跨国公司内在因素对投资方式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技术等企业专有资源。一般来说,拥有最新技术、知名商标等重要企业专有资源的跨国公司,从节省交易费用、防止垄断优势丧失的角度出发,更多地选择绿地投资方式。

(2)跨国经营的经验积累。由于并购方式相对绿地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都较小,跨国经验积累少的企业往往偏向以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3)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采取混合多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为了使其产品多样化和经营地域多样化,往往采用并购方式,以便迅速进入目标市场,获得市场份额。

(4)企业的成长性。一般来说,新兴的、成长迅速的跨国公司相对历史悠久、成长缓慢的跨国公司而言,更倾向于采用并购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信息和经验随经营时间而增加,对于规模相当的跨国公司,成长性高的企业在信息和经验上要弱于成长慢的企业,因而更多采取并购方式。另一方面并购现有企业可以克服人力资源的短缺,更好地适应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2.跨国公司外部因素对投资方式的影响

影响跨国公司选择FDI方式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东道国对外国并购行为的管制。绿地投资是新创企业,一般意味着东道国资产存量会增加,能为东道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便于东道国增加就业人数。而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只是实现资产产权的转移,并不增加东道国的资产总量,不能完全具备绿地投资所具有的作用。东道国政府因此比较欢迎外国投资者以绿地投资方式对本国进行投资,对并购方式往往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等法规。

(2)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较多采取并购方式,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倾向于采取绿地投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现有企业管理体系、技术水平比较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并购后迅速进入正常生产轨道。

(3)目标市场和母国市场的增长率。在增长较快的目标市场,跨国公司为迅速抢占市场往往采用并购方式。母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使该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也促使跨国公司采取并购方式以便节省人力资源。

国际股票投资_国际经济合作

第四节 国际股票投资

一、国际股票概述

(一)国际股票的概念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并作为分配股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有价证券。它代表公司付清债务后剩余资产中的一份。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份公司的所有人有权分享公司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公司的以投资者出资额为限的责任和风险。

国际股票投资是指世界各国大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参加市场交易的股票。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的公司往往是信誉卓著、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企业开始在国际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在国际股票市场崭露头角。中国企业通过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发行N股在北美上市等进军国际股票市场。

(二)国际股票的分类

一般来说,国际股票可以分为直接海外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和欧洲股权三类。本节第二部分将对它们予以进一步说明。

(三)发行国际股票的动机

(1)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随着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各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募集股本资金多样化、降低筹资成本的经营理念。

(2)发行国际股票能够扩大投资者的分布范围,分散股权。这不仅可以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有利于股价的稳定和提高,也可以减弱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控制。

(3)发行国际股票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4)满足跨国并购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的私有化改革,使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股票的发行,因为跨国并购主要以股票并购的形式实现。

(四)国际股票发行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国际股票发行经历了较快的增长历程。据BIS统计,1988年全球国际股票发行仅有80亿美元,1995年达到410亿美元,2000年达到峰值3 170亿美元。此后全球国际股票发行急遽下降,2001年降到1 492亿美元,2002年跌到1 024亿美元。2003年又开始上升,达到1 219亿美元,到2005年增长到3 075亿美元。

影响国际股票发行形成较强波动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股市的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股市经历长期的强劲增长,带动国际股票发行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加上美国“9·11事件”和安然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股市持续下跌,国际股票发行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二、国际股票类型

(一)直接海外上市的国际股票

许多大企业通过在成熟的海外证券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上市。中国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赴中国香港、美国发行股票,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以下介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情况。

1.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海外上市公司规定的条件:

(1)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

(2)公众持股量不少于110万股。

(3)股东人数不少于2 000名。

(4)公众持股市值不少于1 800万美元。

(5)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不少于1 800万美元。

(6)公司必须在最近3个财务年度中连续盈利,且在最后1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2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最后1年不少于450万美元,3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

(7)公司执行的会计标准必须符合美国一般会计公认标准(USGAAP)。

中国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情况:上海石化于1993年最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初始发行上市。至2002年9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初始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4家,其中石油、化工企业6家,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3家,通信服务企业2家,电力、煤炭和铝业企业各1家。

2.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是全球最著名的场外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化的证券市场,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建立并管理。从1994年开始,该市场交易量超过伦敦和东京证券交易所,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外全球成交量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分为两个层次——全国市场(NMS)和小型资本市场(SOES)。相对于NYSE,这两个市场的上市标准低,是中小企业上市的主要市场。

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对有盈利的公司和尚未获利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开放,表3-2描述了上市公司的最低财务要求,其中A类为盈利公司,B类为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公司。

表3-2 纳斯达克全国市场上市条件

img79

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的最低财务要求:资产400万美元,股东股本200万美元,公众持股量10万美元,发行市价100万美元,股东数量300名,最低递盘价3美元,做市商数目2名。

(二)存托凭证

1.DR概念

存托凭证(Depositary Receipts,简称DR)是国际股票的一种创新形式,即由本国银行开出的外国公司股票的保管凭证,是境外公司存托股票的替代证券。

存托凭证本质上是一种国际股票,因为它由一家本国银行作为存托人或存托银行,把外国公司的股票存入该银行的海外托管银行,该托管银行便可在本国发行代表该外国公司股票的可流通票证。

存托凭证与外国股票相比,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存托凭证以本国(地区)货币为结算单位,可以避免投资者因汇率流动引起的外汇结算风险,也省去了换汇和结算方面的麻烦。其次,在美国,退休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不被允许购买外国股票,却可以购买在美国上市且向美国SEC登记的美国存托凭证。

2.DR类型

按照发行主体,可以分为参与型(Sponsored)存托凭证和非参与型(Unsponsored)存托凭证。参与型存托凭证由股票发行公司与存托机构签订存托契约(Depositary Agreement),发行公司依约参与发行DR,并定期提供公司财务与服务资讯。非参与型存托凭证是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或股票发行公司大股东为使其持有的发行公司的股票在海外市场流通,以自己的名义将该股票存入本国保管机构,并委托外国存托机构发行海外存托凭证。因发行该股票的发行公司并没有参与存托凭证的发行程序,故其仅需出具无异议(No Objection)文件即可。

按发行公司募集资金的范围,可以分为全球型和国际型存托凭证。如果公司在发行存托凭证时,其股票已经或同时在国内发行上市,即为全球型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简称GDR)。如果公司只在海外募集资金并发行DR,即为国际型存托凭证(International Receipts,简称IDR)。

按发行地点,可以分为各国(地区)存托凭证。如在美国发行被称为美国存托凭证(ADR),在中国台湾发行则称为台湾存托凭证(TDR),在中国大陆发行便称为中国存托凭证(CDR)。习惯上,把同时在美国之外的两个以上国家发行的DR称为全球存托凭证(GDR)。

3.ADR类型

美国SEC对存托凭证的发行交易制定了最为规范、严格的规则。根据适用规则,美国存托凭证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募ADR和私募ADR。公募ADR又分为三级,它们的适用规则各不相同(见表3-3)。

表3-3 美国存托凭证分类、分级规则

img80

(三)欧洲股权

欧洲股权(Euro Equities)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欧洲”的含义同欧洲货币、欧洲债券一样,不是地理学上的意义,而是国际金融学上的意义。

欧洲股权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国际股票,与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欧洲债券市场出现与股权相联系的债券,它可在一定期限内按一定条件转化为股票,这直接促成了欧洲股权的产生。此外,西欧各国实行自由化与私有化的经济政策时,采用欧洲股权的方式,用以满足大量的资金与分散的股权的需要。

欧洲股权一般在多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上同时发行,由跨国投资银行组成的国际辛迪加进行跨境承销。欧洲股权采用在国际范围内竞价发行(Tender Pricing)的方式,即按估计的市场状况预定发行底价,由各国投资者自行出价,报价在最终确定的认购价格以上的投资者可获得欧洲股权。

三、股票的交易方式

股票的交易方式主要是针对股票场内交易方式而言的。一般来说,按交易性质,股票的交易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

(1)现金交易,即股票交易成交后,买卖双方通过现款或支票办理交割手续。

(2)信用交易,即客户从证券交易所经纪人那里取得信用后进行的交易。在股票市场上又称为“垫头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投资者购买股票时,不需支付全部价款,其中的一部分由交易所经纪人垫付,购买者要向经纪人支付垫付资金的利息。信用交易一方面可以解决购买股票时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了股票的购买力,活跃了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委托保证金率较低,会使投资者购买股票轻而易举,导致信用扩张、交易投机性增强,放大投资风险。

(3)期货交易,即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约定的价格,同意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协定。这种交易在期货交易所进行,实际交割中,一部分合约按点数折合成现金进行交割,大部分合约持有者采用双方对冲来结账,即只就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进行交割。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有套期保值和投机两种作用。所谓套期保值是指通过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投资者把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与自己判断相反的保值者或企图牟取高利的投机者身上。套期保值既可出售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也可购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两种方式进行。前者指持有股票者(通常为机构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走势无法把握时,如果股市下跌,出售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当事人再购入同种期货与已出售的合约作对冲而获利,弥补股价下跌而带来的股票交易损失。后者指股票持有人卖出股票后,为防止股价上升的风险,又购入相应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投机是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股市走势的预测,买卖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以赚取利润。投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购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投资者预期股市上升,便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当股市指数升至先前所购指数合约以上时,再卖出另一张合约,赚取两张合约的差价。二是售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投资者预期股市下跌,便出售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当股市跌至先前所售出的合约以下时,再买入另一张合约,赚取两张合约的差价。三是跨期买卖,即投资者利用远近不同月份之间的差价进行相反交易,赚取利润。

(4)期权交易,即赋予期权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股票权利的合约的交易,又称“选择权交易”。

股票期权合约通常包括五大要素:一是某种股票,即合约所涉及的股票。二是协定价格或执行价格,即买卖股票时所商定的价格。三是到期日或终止日,即可以行使期权的截止日。四是股票的数量,由各个期权交易所统一规定。五是期权价格或期权费,即买卖期权时由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费用。

期权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前者又称“敲进”、“买进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在一定期限内,有按协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某种股票的权利。如果股价上升,购买者可按约定的低价买入,在市场上以高价售出,从中获利。如果股价下跌,期权购买者可到期弃权,损失也只是期权费(一般为协定价格的1%—2%)。后者又称“敲出”、“卖出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在一定期限内,有按协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某种股票的权利。如果股价下跌,期权购买者有权按约定价格卖给期权的出售者约定数量的股票,从中获利。如果股价上升,购买此类期权者到期弃权,只蒙受支付期权费的损失。

在股票市价涨落波动很大时,投资者可同时买进看涨、看跌两种期权。如果股票市价上涨,则行使看涨期权,放弃看跌期权。反之,则行使看跌期权,放弃看涨期权。如果股市在合同期限内先涨后跌,或者先跌后涨,则两种期权可以轮流行使。

国际租赁的主要方式_国际经济合作

第二节 国际租赁的主要方式

一、融资性租赁

(一)概念

融资性租赁(Financial Lease),又称金融租赁或资本性租赁。即承租人自行向制造厂商或其他供货人选定所需设备,确定其品种、规格、型号、交货条件等,由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后,向该制造厂商或其他供货人按已经洽谈好的条件购买设备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定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可退租、续租、留购的一种融资方式。是租赁业务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

(二)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

(1)融资租赁是一项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并至少由两个合同构成的自成一类的三边交易。这三方当事人相互关联,两个合同相互制约。三方当事人是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两个合同至少应该是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三方当事人相互联系,两个合同相互制约(见图6-1)。

img81

图6-1 融资租赁结构

(2)拟租赁的设备由承租人自行选定,出租人只负责按用户的要求给予融资便利,购买设备,不负担设备缺陷、延迟交货等责任和设备维护的义务;承租人也不得以此为由拖欠和拒付租金。

(3)不可解约性。一般而言,租赁期限内,租赁双方无权中止合同。对承租人而言,租赁的设备是承租人根据其自身需要而自行选定的,因此,承租人不能以退还设备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对出租人而言,因设备为已购进商品,也不能以市场涨价为由而在租期内提高租金。

(4)全额清偿。即出租人在基本租期内只将设备出租给一个特定的用户,出租人从该用户收取的租金总额应等于该项租赁交易的全部投资及利润,或根据出租人所在国关于融资租赁的标准,等于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80%。换言之,出租人在一次交易中就能收回全部或大部分该项交易的投资。

(5)设备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设备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出租人,设备的使用权在经济上属于承租人。

(6)租赁合同基本期满,承租人对设备有退租、续租、留购三种选择权。一般情况下,出租人由于在租赁期内已经收回投资并得到合理利润,加上设备寿命已到,通常以收取名义货价的形式,将设备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

二、经营性租赁

(一)概念

经营性租赁(Operating Lease),又称服务性租赁或操作性租赁。即租赁公司根据租赁市场需要购进通用设备,以短期融资方式租给承租人使用,负责提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等服务并承担设备过时风险的一种可撤销的、不完全付清的租赁方式。

(二)经营性租赁的主要特点

(1)一项经营性租赁交易只涉及两方当事人,即出租人和承租人,作为出租人的租赁公司购买设备的过程是一独立行为,一般与承租人无关。

(2)经营性租赁所经营的设备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通用性强,有较好的二手货市场;二是需要高度的保养或专门的管理;三是技术进步快,无形损耗大。租赁公司因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集中维护设备,与每一承租人单独承担这种设备的维护相比,费用相对较低。所以,与购买相比,承租人使用这类设备既可减少资金占压,又可以节约开支。

(3)经营性租赁的租赁机构要向承租人提供各类专门服务,如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承担设备过时的风险。

(4)经营性租赁以满足用户短期需要为主,所以租期较短。

(5)经营性租赁具有非全额清偿性,即出租人的投资回收来源于不同的承租人在每一租期内所交纳的租金之和。

(6)经营性租赁具有可解约性,即承租人可根据本身的需要,在租赁交易到期之前,经过一定的手续可提前终止合同。

(7)经营性租赁的所有权不可转让,即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对租赁设备只有退租或续租两种选择权。

三、杠杆租赁

(一)概念

杠杆租赁(Leveraged Lease),又称衡平租赁或减税优惠租赁。即出租人只需投资租赁设备购置款的20%—40%,其余60%—80%由出租人以设备作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便在法律上获得该设备的所有权、享有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并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收取租金的一种租赁方式。它是国际租赁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间接租赁,也是具有融资性租赁特点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杠杆租赁的主要特点

(1)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贷款人。贷款人可称为债权人或债权参与人。有时还涉及合约受托人和物主受托人。杠杆租赁中出租人的多少取决于他们愿意承担资金的大小。如果出租人愿意承担的资金比例小,所涉及的当事人就多。

(2)贷款人对出租人无追索权。一方面,贷款人所提供的资金必须足以完成杠杆租赁的一次交易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承租人发生意外而付不出租金,贷方只能终止租赁,通过拍卖设备获得补偿,无权向出租人追索。

(3)出租人购买租赁设备时,至少须支付设备价款的20%作为其本身的投资。

(4)出租人最多只能将设备价值的80%租给承租人。租赁期满,出租人仍享有投资设备的残余价值,承租人可选择按设备的残值以当时的公平市场价格买下设备,或者续租,但不能以象征性价格购买设备。租赁设备残值相当于原设备有效寿命的20%,或至少还能使用一年。

(5)租赁对象多为价值昂贵的设备,如大型飞机、轮船、卫星、海上钻探设施、炼油厂及钢铁厂的成套设备等。

(三)杠杆租赁程序

杠杆租赁的具体程序可见图6-2。

img82

图6-2 杠杆租赁交易结构

四、销售回租租赁

销售回租租赁(Sale and Lease Back),简称回租,通常用于不动产租赁。即资产所有者将资产(如设备、厂房)卖给出租人,然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它租回使用,并按租赁合同支付租金的一种租赁方式。

回租是企业缺乏现金时,为改善财务状况而采用的一种对企业非常有利的做法。通过回租,承租人可以把固定资产变为现金用于周转,投资于其他业务方面,同时又保持资产的使用权,不会影响生产。它适用于需要使用自己原有的设备,又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有时,出售设备价格往往高于账面价值,承租人通过销售回租租赁方式,可以获得一定收入。回租方式下,交易结构如图6-3所示。

img83

图6-3 回租租赁交易结构

五、综合性租赁

综合性租赁是一种租赁与贸易相结合的租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租赁与加工贸易相结合。即租赁公司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原料或零部件,由承租人进行加工装配,将成品交付租赁公司或它指定的第三者,以加工装配产品的工缴费作为向租赁公司缴付的租金。二是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即租赁公司向承租人出租生产设备,承租人不以现金支付租金,以该设备所生产的直接产品或双方约定的其他产品或劳务作为租金偿付。三是租赁与包销相结合。即租赁公司将设备租给承租人,承租人利用该设备生产的全部产品由租赁公司包销,并从包销价款中扣取租金。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概况_国际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9—1986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7月,我国公布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资法》),为国内经济组织与外国投资者共同举办合资企业提供法律依据。与《合资法》相关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经营法律环境开始形成。同时,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对外商投资的行业领域、中外合资企业审查标准、出资方式、合营期限、组织形式、外汇管理等方面做了较明确的规定。这一阶段,中国政府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天津、上海、青岛、大连、广州等,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洲。

然而利用外资的立法并不太完善,国内各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而外商对在中国投资还有很多顾虑,基本上都持观望试探态度,对我国直接投资较少。这一阶段,外商对我国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以港、澳、台商为主。

第二,投资项目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项目及宾馆、服务设施等第三产业项目。

第三,投资项目金额少。

第四,投资区位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及沿海地区。

1984年,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实际使用金额分别占全部金额的84%和72.6%。第三产业中又以旅游宾馆、娱乐设施等房地产项目为主,占第三产业协议外资金额的一半以上。第二产业中的外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电子元器件等,所占合同与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分别为10.7%和24.7%。这一阶段,我国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 052个,平均每年977个,协议外资金额191.59亿美元,平均每年23.95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额65.95亿美元,平均每年8.24亿美元。

(二)持续发展阶段(1987—1991年)

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加快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立法工作,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法规。如,1986年4月,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对外资企业的法律地位、申请设定的审批程序、外资企业在国内招聘职工和采购原材料等事项做了详尽规定。同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对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先进外商投资企业和能源交通原材料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相互调剂外汇余缺,对外商反映强烈的乱摊派和审批手续烦琐等问题做了专门规定,吸引外资的方式由单纯提供租税减免优惠转变为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改善投资环境。1988年4月,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对合作企业约定投资或合作条件、收益或产品分配、风险和亏损分担、经营管理的方式、合作企业中财产的归属等事项做了明确规定。1990年4月,修改《合资法》,取消合资企业董事长必须由中国投资者委派的规定,放宽了合资经营期限的限制,许多行业的企业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规定对外商投资不实行国有化。至此,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正当权益都有了法律保护。同时,中国政府将沿海经济开发区扩展到北方沿海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36个市、117个县,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海南经济特区。随后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加大了对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整个沿海地带成为外商投资的开放区。

这一阶段,全国累计签订外商投资项目34 208个,平均每年6 841个,协议外资金额331.79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167.53亿美元。外商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产业重点由服务业转向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生产性项目及产品出口企业大幅度增加,投资区域与行业扩大,欧共体、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投资增多。1988年,生产型项目所占比例为90%以上,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及深圳等达到95%左右。大型项目增多,1 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77个,总金额达到36亿美元。

(三)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5年)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这主要表现为: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6个沿江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全国范围全面开放的格局形成。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决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2、1993年,为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席位,中国政府采取包括降低关税、取消一批非关税壁垒等措施。

这些使外商增强了来中国投资的安全感,增强了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1992年,我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 764家,超过前13年项目的总和,协议外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581.24亿美元和110.07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75%、385%和152%。1993年,外商投资又进一步大幅度增长。我国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为83 437家,协议外资额和实际外资额分别为1 114.36亿美元和275.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1%、91%和1.5倍。1993年外商对中国投资额在发展中国家中居第一位,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这一阶段,中国的外商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有所扩大。

第二,外商越来越倾向于企业的控制权,在建立新企业时独资经营倾向越来越强烈,对于已开业的项目普遍出现增资扩股现象。

第三,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大量到中国投资。

第四,出现一些新的投资方式,如BOT方式、利用证券市场吸收外资等。

(四)调整发展阶段(1996—2000年)

从1995年中期开始,中国对外商投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以法规的形式对外公布外商投资的产业领域。1995年6月20日,中国政府颁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项目划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不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第二,调整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政策。1996年4月1日开始,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性货物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外商投资项目只要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允许类的项目,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进口的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第三,试点并推广加工贸易台账制度。为保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1995年11月,国家在苏州、东莞和宁波试行加工贸易台账制度。1996年4月1日,把台账制度扩大到25个城市。1996年7月1日起,全国统一推行这一制度。

这一阶段,我国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4 621个,平均每年20 924个,协议外资金额2 799亿美元,平均每年近560亿美元,实际外商投资金额2 134亿美元,平均每年近427亿美元。与第三阶段相比,本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项目投资额增加与实际投资比例上升。这一阶段年均批准外商投资项目的数量和协议外资额的下降程度较大,但单个项目的外资投资额由原来的50万美元上升到204万美元,且外资的实际利用率由约32%上升到76%。

第二,外商投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到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状况得到改善。

(五)稳定发展阶段(2001—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拓宽了外商投资领域。2002年4月1日,中国实施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的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由186条增加到262条,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放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本限制,如取消港口共用码头的中方控股要求;将原来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对外开放。

第二,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相衔接,按照承诺的地域、数量、经营范围、股比要求和时间表,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商业、外贸、旅游、运输、会计、审计、法律等服务贸易领域,同时将有关承诺的内容列为《目录》的附件。

第三,鼓励外商投资西部地区,放宽了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股本和行业限制。

第四,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将一般工业产品划入允许类,通过竞争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中国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使外商投资信心增强,2002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4 171个,协议外资金额827亿多美元,实际外资金额527亿多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2004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超过600亿美元,达到610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720亿美元。外商投资制造业的大型项目明显增加,零售等服务业的外商投资步伐加快,在华跨国公司追加投资增加。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和特点

(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初期,为尽快改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对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做出明确规定。在合资经营企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行业包括:

(1)能源开发、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2)机械制造工业、仪器仪表工业、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制造业。

(3)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

(4)轻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和医疗器械工业、包装工业。

(5)农业、牧业、养殖业。

(6)旅游业和服务业。

实际上,从1979—1990年外商投资的行业结构看,外商倾向于回收期短、收益高的行业。这一点从外商投资行业占外资总额的比重反映出来。工业部门58%,房地产公共服务业22%,农业部门2.85%,交通运输部门1.18%,建筑部门1.8%,商业部门4.15%,科技部门0.12%。为把外资的产业结构布局引导到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目标上来,政府有关部门于1995年6月20日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其中,鼓励类分为18个产业,主要涉及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改进产品性能、提高档次、开拓新市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等项目。限制类分15个产业,主要涉及国内已开发的技术、吸引外资试点、稀有金属开采、国家统筹规划的项目。禁止类分为13个产业,主要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特种工业等项目。允许类是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项目。

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1995年首次发布以来,经过了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于1997年底,修订后的目录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外商投资政策,扩大了鼓励类项目,329条总项目中可享受优惠的条目共270条,占总条目的83%。第二次修订于2002年3月,第三次修订于2004年底。每一次修订都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下面以第二次修订的中国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背景为例进行说明。

截至2000年,外商在中国投资70%集中在工业领域,60%以上集中在以轻纺为主的传统消费品生产领域,尤其是服装、电子、玩具、制鞋、皮革、钟表、塑料、五金、家电等行业,这些产业构成大陆出口贸易的主体。这部分外资出口加工产业占了中国外贸总值的50%以上,占了中国消费品销售值、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在固定资产净值及流动资产的比重中,也占了40%以上。上述这样的比重,对中国工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极为不利。为此,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的核心是加强各项经济改革及产业调整的同时,规划新的外资产业政策,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入、相应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希望未来的外资产业结构调整为:第一产业20%左右,第三产业占30%以上,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控制在50%以内。政府希望引导外商减少对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投资,而逐步增加外商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投资。

然而,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基本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在21世纪的头五年里,希望减少比例的领域没有降低。2001—2005年,由于第二产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限短,投资收益快,盈利水平高的特点,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仍然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其比重一直在65%以上,第一产业低于2%,第三产业中,房地产比例较高,接近10%,相对1990年代的10%以上稍有回落。科技水平含量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占比例0.5%左右,表10-1列举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

表10-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分布(2001—2005年)单位:亿美元,%

img112

*2005、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划分上,与此前的年鉴相比,做了一些调整,如原来有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现在调整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两个行业。为了分析的可比性,在对第三产业进行分类时,编者把2005、2006年年鉴中细分出来的行业调整到与此前统计年鉴相近的行业中。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年数据算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一直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在比例与规模上大大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19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比例高达90%以上。1990年代,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外商投资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左右。199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外商投资实际金额居前位的依次是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浙江、辽宁和河北。同时,按地理位置把各省市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界定,上述前10位的省市都属于东部地区。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始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西部的政策优惠力度明显加大。这些政策包括:中西部地区可选择确实有优势的产业和项目,经国家批准后,享受《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政策,对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开放程度,可比东部地区适当放宽。国务院《关于扩大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税收优惠规定范围的通知》,将过去在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从事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扩大到全国各地区。国家优先安排一批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和环保项目在中西部地区,以吸引外资,并加大对项目配套资金及相关措施的支持。到2003年,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江西两省进入外商直接投资的10名之列,尽管只是其中的倒数一、二名。表10-2按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分类,列举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及其比例。

表10-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

img113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内蒙古;

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年数据算出。

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第一,1980年代,沿海地区政策优惠,加上该地区的交通、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二,外商投资的生产结构是影响外商投资地区分布的因素之一。如前所述,外商投资中,从事加工贸易的比例高,这种生产倾向于在出口便利的地方选择投资区位,中国的沿海城市是这种理想的投资场所。

第三,外商投资主体来自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及海外华人,他们大多数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侨胞,对当地环境有亲缘关系。

三、加入WTO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

加入WTO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这种形势要求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在WTO框架下进一步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战略取向,努力把外商投资引导到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来,又符合国际投资规则与惯例。

(一)调整投资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出现的趋势,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各国GDP增加值和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但从前面的考察可以看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消极影响。外商投资的目标主要服从投资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投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许多投资项目多以小型化、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一般而言,具有先进技术和长期竞争力的投资项目,都必须具有较大的项目投资规模。世界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平均规模约为600万美元,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与之相差甚远。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70%左右的项目均在100万美元以下,即使全国最大的300家外商投资的工业企业,其平均投资规模也不足500万美元,而1 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仅占投资项目总数的4%—5%。在投资项目中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偏低既不利于规模经济形成,也制约了投资技术含量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外商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突出表现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劳动密集型项目居多,技术密集型项目较少。在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第二产业中轻纺、加工工业又占很大的比重,即使是我国“三资”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电子工业项目,也有约70%为散件组装线,亦属于劳动密集型项目。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与我国引进外资的产业导向发生偏离的情形,政府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有重点地采用鼓励政策和措施引导外商投资。一方面建立公平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公平充分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引导外资优化结构,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鼓励外资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本地化配套;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推动外商投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对投资软硬环境的进一步改造,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促进国内流通产业的升级。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培训中心;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推动外资和民营企业合资合作。

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我国为加入WTO的承诺,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将陆续取消。为引导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引导外资投向附加值高的金融、物流、连锁、信息技术、软件及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培育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服务外包企业。要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和规范外商向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鼓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二)调整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跨国公司大幅度对华投资后,我国外商投资地区分布仍不平衡,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9.22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90.32%,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9.22亿美元,占6.22%,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1.77亿美元,占3.45%,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使用外资24.66亿美元,占3.91%。

调整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应该由以往地区倾斜政策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倾斜政策为主,同时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地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新修订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要适当扩大目录的范围,促进外资投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准入条件,包括放宽服务领域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放宽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的国内融资条件,落实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各项政策,推动各地区加强协作,鼓励东部地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开放型产业和国外产业转移。

四、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1.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资金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初期,我国经济处于全面短缺状况,国内投资能力不足以满足大量的投资机会。因此,我国允许外商投资最直接的目的,是将外资视为一种补充性的资金来源。微观上,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解决了困扰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宏观上,外商直接投资缓解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1980年代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从年均不到5%上升到1990年代的10%以上。1996年和1997年曾分别达到12.2%和14.8%。到21世纪,外商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2003年度统计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

2.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提升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期和初期,我国大多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是在国内市场一定程度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技术基础差,缺乏外部竞争压力,这些工业发展一直很缓慢,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19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带来一批先进实用的技术,国际先进技术开始向中国转移,填补了我国许多产品技术空白,促进许多行业产品大批更新换代。目前,世界前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多家到中国投资。FDI建立的新兴产业加工平台,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提高了劳动力素质,缩小了中国制造业加工工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中国自主开发的产品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和煤炭、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一直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已在这些产业建立了一批重要项目,对缓解我国短线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群中最具活力、最能推动整体的产业。近年来,在我国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跨国公司投资最密集的行业有微电子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办公用品、仪器仪表业、通信设备业、制药业和化工业等,都是技术资金密集行业,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投资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占制造业外商投资的15%,而且这一势头仍在继续。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 026个,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3%,但其完成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则分别占全行业的67.5%和82.7%。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IT产品加工基地之一,2003年,全行业出口约1 421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62.5%。

3.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外商创建直接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当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设厂和经营时,他们实际上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而外商的这种商业模式逐渐地为本国企业所仿效、采纳。在制造业领域,在服务行业,外商的进入与参与带来了经营模式的革命性变化,表现为产品与服务形态的多样化,质量的显著改善,与运营效益的提高。例如,超市、连锁、专营、特许等经营模式被本地企业广泛采用,促进了新兴分销业的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管理人才。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从中学会了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成为新型的企业管理专家。这些人员流动,使国际管理经验在国内迅速传播,从而推动了国内其他企业管理方法的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进行培训,实施人才开发当地化战略。培训至少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如对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对财务、营销、生产、质量和人事等专业人员培训,对普通员工培训。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设有专人负责制订和实施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语言培训、公司各级干部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全厂员工的公司规章制度培训等,还包括市场营销实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集训,全厂职工培训面达到100%。二是在母公司或海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普遍采取送公司总部或全球性培训中心进行培训的方法。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汉高公司以及美国的惠普公司等在中国投资后均十分重视对中国职员的培训,在华建立了规模可观的培训中心。通过培训,这些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了解和掌握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经营理念、技术要求、管理特点、营销方式等。通过培训,一批新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产业工人成长起来。这些人员的流动所引起的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推动中国加工工业发展

在亚太地区新贸易分工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生产配套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日本、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以及欧美的机械、家电、信息产业的加工组装企业大量向中国大陆转移,从而直接推动了中国制成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和结构升级。1980年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49.7%,其中轻纺产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工业制成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4.4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2004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达到93%,其中机电产品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了54.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7.90%,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目前,中国已有包括家电、医药、信息产业等领域的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处于世界第一位,部分产品初步形成了“中国制造”服务全球市场的格局。

在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推动了外向型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如珠江三角洲出口加工区等,为保证我国出口增长的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部分出口是从母国(或者母公司在其他国家的生产企业)保税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在中国完成加工制造后,出口销往世界各地。最近几年,中国机械电子类产品贸易对美国顺差不断扩大,但是同类产品贸易中国对日本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则大幅上升,说明中国机电产品包括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是大量采用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或者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方式代工生产的。

5.增加就业

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大量多余人员下岗待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开业15万家,直接就业人员由80年代初期的几十万人、1990年的200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 800多万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资企业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本地区的就业问题,还大量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近7 000亿美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10%。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对我国就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流向等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聘用制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就业模式,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也引入了新的就业观念。

6.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大量建立,加快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促进了我国传统所有制结构的改变,对形成国有、集体、个体、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起了推动作用。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外资流入推动了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国有、集体和外资等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逐渐增加,形成了新的财产所有结构。

外商投资为我国带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观念,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围绕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既引入了国际竞争,也促进了国内金融、生产资料、劳动力、房地产、技术和信息市场的发育。这有利于我国打破垄断,有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国内各种要素市场逐渐形成,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垄断力量加强,利用市场地位限制竞争

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通过并购投资,大大增强了在中国的市场力量,在许多行业形成外商投资垄断市场的局面。目前中国市场上跨国经营现状明显。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富士公司占中国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在手机、电脑、网络设备、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许多重要产品领域,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也已占据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

某些行业出现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市场地位限制竞争的苗头。在无菌纸包装材料行业占有中国市场85%以上份额的瑞典利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因为该公司向乳品行业提供了约1 000台无菌灌装机,而选择无菌灌装机就必须选择利乐包装材料,利乐公司这种涉嫌通过捆绑销售、维修设备不提供定时定量承诺、与上游专用包装纸供应商建立同盟的行为,不仅限制了国内企业发展无菌包装材料和无菌灌装设备,同时消费者还要为牛奶的包装支付相当大的花销。据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2003年的调查,柯达公司在感光材料行业也已经出现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苗头。

2.扭曲资源配置,增加环境治理成本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受利益驱动,投资于我国条件好、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和项目。虽然国家通过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商投资给予引导,但第一产业和国家鼓励的其他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仍然很低。同时,外资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对产业、地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时成本大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使用国内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国内资源供应紧张状况的形成。一些污染型企业在国内投产,污染了环境,增加了我国治理环境的成本。

3.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封堵在华技术扩散渠道

随着世界资本在中国市场竞争中的加剧,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R&D)搬到中国,利用中国的资源研发出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是许多跨国公司“中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增长迅速。截至2004年6月,在我国以各种形式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过40亿美元。

(2)分布集中。外资研发中心主要设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等外商投资集中的地域,这与当地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开放程度成正比。

(3)战略地位提高。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其全球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如通用电气公司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更多的是为公司总部及其他海外分公司提供创新成果。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研发中心、松下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等都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

(4)不具独立性。外商普遍倾向于设立非独立法人、内设部门型研发机构,它们一般规模较小,承担研发的大项目较少,灵活性强,便于外商掌控。

(5)研究领域集中。外资研发活动侧重于产品适应型和应用技术,研发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电子、机械、汽车、IT、电信、化学和医药等行业。其中,电子信息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最高,达41.3%,其他依次为交通工具23.1%、一般消费品10.3%和化工3.8%。

但是,中国并未成为跨国公司研发重地,而且在外资研发机构迅速增加的同时,跨国公司正从多方面开展对华的技术控制。这一判断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1)外资在华研发技术层次低。大多只从事一些本地化的开发工作,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研究还不多;有的研发中心甚至主要承担技术支持的职能,所谓的技术研发也仅限于内部技术转移,使得国内外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继续拉大。外资研发吸附力加深了国内产业的技术依赖。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将产业链竭力向上下游延伸,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产业的本土化程度,但其强劲的吸附力也强化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而且一些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没有通过引进、消化、创新把这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2)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如果说外企在华设立生产中心还在分“市场销售蛋糕”,那么其研发中心的到来,更大的威胁在于国内的“创新人才蛋糕”被瓜分。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中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将视野撒向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高级技术人才由以往“出国”流向发达国家的“明流”,转为在家门口为老外“打工”的“暗流”。如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是目前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共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达到了96%。外资药企研发中心在中国违规操作。一些外资药企研发中心未经批准就在国内招募贫困人群进行非法的临床试药,既窃取了我国独特的基因资源,又给这些贫困人群的健康乃至生命带来伤害,还依靠中国低廉的临床试验成本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3)跨国公司技术控制手段严密花样繁多。其做法通常是,通过产业内分工体系实现技术控制;以独资或控股形式防止先进技术溢出;通过设计“研发链”上的位置实现技术控制;通过专利和技术标准及技术的逆向扩散实现技术控制;以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来实现控制,等等。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的研发中心,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技术控制。而在合资企业中,外方更注重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封堵在华技术扩散渠道。目前,跨国公司正通过技术控制不断加深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_国际经济合作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一、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概况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简称外资企业)、中外合作开发、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其他方式。1980年代前半期,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格局是合作经营占优势,合资经营居第二位,独资经营开始起步,合作开发很少。1979—1985年,合作经营企业、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中所占比重分别是59%、29%、2%。这三类经营方式在实际使用金额中的比例分别为62%、34%、4%。1986年是一个转折点,上述方式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合资经营企业数和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合作经营企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90年代开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外资企业的比重不断提高,1997年以后,中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项目数一直多于合资企业数量。从1998年起,合同外资金额中外商独资企业一直多于合资企业。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从2000年起,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表10-3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构成比例情况。

表10-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基本构成单位:%

img114

*各种投资方式在投资金额中的比重,按实际使用金额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年数据整理得出。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独资化现象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2001—2005年,外资企业的项目数量从15 643个上升到22 173、26 943、30 708、32 308个,增长率分别为41.7%、21.5%、38.4%和5.2%。实际投资金额从238亿美元增加到317、333、402和429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32.8%、5.2%、20.4%和6.8%。相比之下,外资企业的项目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实际投资金额的增长速度。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比较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又称股权式合资经营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建立的企业。它是外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是中国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企业与外国投资方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企业。

(2)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为中国法人。

(3)合资经营各方需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4)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5)中外双方投资者对合资经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双方投资者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投资,既可以投入现金资本,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以非货币形态出资者,需要由合营双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其价值,或是请合营双方同意的第三方评定价值。外方以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为股本出资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合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

(2)中国国内不能生产,或者虽然能生产,但价格过高或在技术性能和时间供应上不能满足和保证需要。

(3)定价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或物料当地的国际市场价格。

外方合营者以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作为股本出资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其资产必须能生产国内急需的新产品或出口适销产品。或能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

(2)提交该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有关资料,包括专利证书或商标注册证书的复印件、有效状况及技术特性、实用价值、作价的计算依据、与中方合营者签订的作价协议等文件。

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了中外合营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比例。合营企业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含300万美元)以下者,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至1 000万美元者,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50%。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者,注册资本额不得低于21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上至3 000万美元者,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40%。其中,投资总额在1 250万美元以下者,注册资本额不低于50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3 000万美元以上者,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投资总额在3 600万美元以下者,注册资本总额不得低于1 200万美元。以后若合营者增加投资,所增加的注册资本和所增加的投资额之比例仍按上述标准执行。

合营企业各方按照合同规定向合营企业认缴的出资必须是合营者自己拥有的资产。对于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内容的出资,除必须为合营者拥有外,还必须是未设立任何担保特权的,同时出资者必须出具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

合资经营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合营双方共同组成。董事会成员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至少有3名成员,并参照出资比例商定各方参加董事会的人数。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人选由合营双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如果一方的人员担任董事长,则一般由对方的人员担任副董事长。董事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讨论并决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如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方案、收支预算、利润分配、劳动工资计划、停业,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审计师的任命或聘请及其职权和待遇等。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应在企业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合营企业的章程修改、经营终止和解散、注册资本的增加或转让、企业合并等事项的决议,需由出席董事会议的全体董事一致通过。合资经营企业需设立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又称契约式合营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设立的企业。它由中外双方的合作者(可以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协商,并在协议或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组成的一种企业形式。合作双方的出资、合作条件、收益或者产品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理方式和合作经营企业终止对财产归属等事项都由中外双方签订的合同所确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1)合作经营企业可以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实行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以自己的法人身份进行合作,组成非法人式的合作经营企业。非法人合作企业是国际合作经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在我国的合作经营企业实践中,大部分合作经营企业都是非法人合作企业。

(2)合作经营各方可以自己的各种方式出资。不同形式的出资一般不需要折算计股,双方的出资不受出资比例限制。在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实践中,一般由外方合作者提供现金、材料、设备、技术、工业产权等资产,中方合作者提供资源、场地、劳务、部分设备和设施以及原有厂房和建筑物等。

(3)允许外方从营业收入中或从设备折旧中收回投资。

(4)法人式企业设立董事会及经营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非法人式企业由合作各方派代表组成联合管理机构共同管理或委托合作一方或合作者以外的第三方进行管理。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双方的责任划分依据具体情况明确规定,落实到合同中的有关条件中。一般而言,法人式合作经营企业双方投入的资产归合作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非法人式合作经营企业双方投入的资产原则上仍归双方投资者所有,合作双方按合同约定分担债务。

合作经营合同必须具体规定回收投资的方式、回收期限、回收数额、回收后的债务责任等内容。如果外方合作者按照合同约定提前收回投资,在合作经营企业的存在期内外方合作者要按合同约定继续承担责任风险。同时,合同要规定合作经营期满时,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方合作者所有。

(三)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投资设立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意指没有中方境内投资者参加,外资可以来自单一境外国家资本拥有的企业,也可以来自一个以上的境外投资者共同拥有的企业。中国外资法规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

外资企业的特征主要包括:

(1)经中国政府批准注册、外资股份为100%的经济实体。但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2)外资企业的财产全部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经营管理权为外国投资者所掌握,外国投资者享有企业全部利润并独自承担经营风险和亏损。

(3)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适用于中国的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四)中外合作开发

中外合作开发是指外国公司同中国公司合作进行本国资源开发的一种合作形式,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合作开发的最大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主要适用于大型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石、煤炭、森林等的勘探、开发和生产项目。

1982年1月和1993年10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并于2001年9月进行了修订。这些条例规定,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外国公司参与合作开采中国的石油资源,国家对参加开采海洋石油资源和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外国企业的投资和受益不实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外国企业在合作开采中应得石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补偿。

中外合作一般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外国公司可以单独或组成集团参与投标。中标者与中方签订合作勘探开发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期限一般在30年以内。合作开发的整个开发周期一般分为勘探、开发、生产三个阶段。勘探阶段由外国公司提供全部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设备,负责勘探工作并承担全部勘探风险。例如,在勘探期内,如果在合同确定的区域范围内没有发现有开发价值的油气田,合同即告终止,中方不承担任何补偿责任。如果勘探后发现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则进入合作开发阶段,即中外双方合作者共同投资(中方一般不超过51%)、合作开发,投产后对外国公司投入的勘探费用给予补偿。油田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后,应按法律规定缴纳有关税收和矿区使用费,中外双方可按合同确定的分配比例以实物方式回收投资与分配利润。遇到亏损风险时,各方分别承担责任。

在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时,中国政府对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国家授权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统一负责中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业务,该公司享有对外合作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中外合作双方一般采取非法人式契约式合营,即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石油合同,按照石油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合作,中外双方仍然是两个独立的法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经营业务,负责与外国企业谈判、签订、执行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合同,在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区域内享有与外国企业合作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专营权。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合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商务部批准,即为有效。

表10-4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表10-4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特点比较

img115

续 表

img116

三、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

(一)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含义及发展概况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又称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据我国《公司法》和有关规定设立,公司全部资本由等额资本构成,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中外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外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企业法人。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征包括:

(1)在投资方式上,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外商股东以货币资本认股投资。相比之下,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2)在股份形式上,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份采取股票形式。相比之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全部资本为股权,以资本股权计算出资比例,以出资比例分离利润和承担风险。

(3)在股权流动上,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在证券交易所内可以随时将股票转让,但发起人股份的转让必须在公司设立登记3年后进行,并经公司原审批机关批准。

(4)在组织机构上,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下设执行机构董事会和行使监察职责的监事会。

(5)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设立方式比较复杂,分为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的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设立的公司。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扩大、企业股份制性质日趋深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1990年代中后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种新形式。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设立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45家,实际利用外资26.42亿美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形式在中国投资项目迅速发展,2002—2005年仅四年的时间,这种投资方式的项目数达到146个,实际投资金额却只有27.13亿美元。

(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设立条件

根据1995年1月1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设立的条件包括:

(1)公司属于“合资”性质,设立于中国境内且外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注册资本的25%以上。《暂行规定》第一条指出,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简称外国股东),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可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简称中国股东)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外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

(2)公司应符合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政策的规定,即设立技术先进的生产型公司。

(3)发起式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除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发起人的条件外,其中至少有一个发起人为外国股东。募集式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至少有一个发起人还应有募集股份前3年连续盈利的记录,该发起人为中国股东时,应提供其近3年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该发起人为外国股东时,应提供该外国股东居所所在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

(4)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在登记注册机关登记注册的实收股本总额,其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 000万元。其中外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应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三)设立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程序

发起人达成设立公司协议后,可共同委托一发起人办理设立公司的申请手续。具体程序包括:

(1)申请人向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政府主管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提交设立公司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文件。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申请人还须提交招股说明书。发起人提交的各项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在发起人各方认为需要时,可商定再用一种外文书写。

(2)上述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主管部门转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对外经贸部门。上述文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对外经贸部门核准后,发起人正式签订设立公司的协议、章程。

(3)发起人签订设立公司的协议、章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经贸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在45日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4)设立公司的协议、章程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后,发起人应在30日内凭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颁发的批准证书到银行开立专用账户。发起人应自批准证书签发之日起90日内一次缴足其认购的股份。发起人在公司发行的股份缴足之前应承担连带认缴责任。公司不能设立时,发起人为设立行为所发生的费用和债务负连带责任。

(5)以发起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缴足其认购的股份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设立公司的批准文件、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行股份的股数缴足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发起人应当在30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并选举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应于创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设立公司的批准文件、公司章程、验资证明、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公司登记机关自接到全部登记文件之日起30天内完成登记注册手续,并颁发营业执照。

(四)设立公司的申请书、发起人协议

1.设立公司的申请书

设立公司的申请书应概要说明以下内容:

(1)发起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2)组建公司的名称、住所及宗旨。

(3)公司设立方式、股本总额、类别、每股面值、发起人认购比例、股份募集范围和途径。

(4)发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近3年生产经营、资产与负债、利润等情况(限于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

(5)公司的资金投向及经营范围。

(6)提出申请的时间,发起人的法定代表签名并加盖发起人单位公章。

(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发起人协议

发起人协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发起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国籍、住所、职务。

(2)组建公司的名称、住所。

(3)公司的宗旨、经营范围。

(4)公司设立的方式、组织形式。

(5)公司注册资本、股份总额、类别、发起人认购股份的数额、形式及期限。

(6)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

(7)违约责任。

(8)适用法律及争议的解决。

(9)协议的生效与终止。

(10)订立协议的时间、地点,发起人签字。

(11)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五)关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

其他性质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对这些企业向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转变提供了明确的条件及程序要求。

1.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根据《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如申请转变为公司的,应有最近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由原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作为公司的发起人(或与其他发起人)签订设立公司的协议、章程,报原外商投资企业所在地的审批机关初审同意后转报对商务部审批。

申请将外商投资企业转变为公司时,应报送下列文件:

(1)原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

(2)原外商投资企业董事会关于企业改组的决议。

(3)原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关于终止原合同、章程的决议。

(4)原外商投资企业资产评估报告。

(5)发起人(包括但不限于原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协议。

(6)公司章程。

(7)原外商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批准证书,最近连续3年的财务报告。

(8)设立公司的申请书。

(9)发起人的资信证明。

(10)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后,发起人应自批准证书签发并缴足其认购的股本金后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为公司后,原外商投资企业的一切权利、义务全部转由公司承担。外商投资企业的中外投资者在原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中承诺的义务,应列入发起人协议及章程,同样适用所设立的公司。

《暂行规定》指出,凡属外商投资企业改组成公司的,其减免税等优惠期限,不再重新计算。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大陆投资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时,准用此暂行规定。

2.关于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

根据《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如申请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除符合其他条款的规定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1)该企业至少营业5年并有最近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

(2)外国股东以可自由兑换的外币购买并持有该企业的股份占该企业注册资本的25%以上。

(3)企业的经营范围符合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政策。中外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设立公司的协议、章程,报企业所在地审批机关初审同意后转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批。

申请将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时,应报送下列文件:企业资产评估报告;成立公司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原企业的营业执照、最近连续3年的资产负债表;发起人的资信证明;其他必要的文件。

转变申请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后,发起人应自批准证书签发并缴足其认购的股本金后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

根据《暂行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除符合其他条款的规定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1)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正式批准设立的。

(2)外国股东以可自由兑换的外市购买并持有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以上。

(3)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符合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政策。

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申请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时,应报送如下文件:

(1)股东大会对转变为公司的决议。

(2)原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

(3)申请转变为公司的报告。

(4)原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补充、修改协议。

(5)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开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的文件。

(6)其他必要的文件。

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或转股发行外国股东持有的股份,申请转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时,除报送上述(1)、(2)、(3)、(4)所列文件,还应报送股份有限公司与定向购股人的购股协议等其他必要的文件。

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包括但不限于H股和N股)并在境外上市申请转变为公司的,除报送上述(1)、(2)、(3)、(4)所列文件,还应报送如下文件: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境外上市的文件;境外证券机构批准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文件;境外上市的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情况。

2001年5月17日,中国外经贸部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同年11月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两份文件在对外资在中国境内上市有关问题作出规定的同时,也对外商股份制企业的设立做出了明确规定。

四、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程序

(一)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举办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首先应由中方合营者向企业主管部门呈报拟与外国合营企业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与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转报审批机构批准后,合营双方进行以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拟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合营者要先按隶属关系向企业主管部门上报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较小的项目,且现有资料比较具体详尽的,也可只编写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经审批机构批准后即告正式立项。

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具体内容包括:

(1)中方合营单位。

(2)合营目的。

(3)合营对象。

(4)合营范围和规模。

(5)投资估算。

(6)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

(7)生产技术和主要设备。

(8)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需要和来源。

(9)人员的数量、来源和构成。

(10)经济效益。

拟建合营企业项目建议书批准后,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中外合营各方共同对举办的项目在经济、技术、财务,以及生产设施、管理结构、合作条件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后,向我国审批机关上报的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对项目各要素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具体论证项目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和合法性。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项目的基本情况。

(2)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

(3)物料供应安排及其依据。

(4)项目地址选择。

(5)技术设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

(6)生产组织安排。

(7)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8)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

(9)资金筹措。

(10)外汇收支安排。

(11)综合分析。此外,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应包括一些必要的附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由中方合营者报送企业主管部门,然后转报初审单位。初审单位主持和组织有关设计、科研机构、企业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定,提出初审意见。再由初审机关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审意见报送审批机构。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合营双方签订项目协议、合同和章程的主要依据,也是企业安排计划、组织生产的主要依据。

设立外资企业应先由外国投资者或其代理人向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政府提交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设立外资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生产产品;使用的技术设备;产品在中国和国外市场的销售比例;用地面积及要求;需要用水、电、煤、煤气或其他能源的条件及数量;对公共设施的要求等。对申请的书面答复意味着立项许可。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由外商投资者独自完成。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协议、合同与章程

举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后,中外合营各方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正式谈判,确定建立合营企业的原则和经营方案,并共同制定和签署有关文件。设立中外合营企业的基本文件包括合营企业的协议、合营企业的合同与合营企业的章程。非法人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无需制定企业章程。

1.合营企业协议

合营企业协议是合营各方对设立合营企业的主要要点和原则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企业的协议与合同原则上是一致的,协议的内容一般较为简明,合同的内容则更为详细和完善。合营企业协议与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经合营双方同意,也可以不订立合营协议,只订立合营企业合同与章程。合营企业协议内容一般包括:

(1)合营双方名称、代表和谈判经过。

(2)合营企业的经营目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

(3)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和利润分配原则。

(4)产品销售方向、内外销比例、原材料来源。

(5)合营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方案。

(6)合营双方同意的其他重要问题协议。

(7)合营双方代表签字、签字时间、地点。

2.合营企业合同

合营企业合同是指合营双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合同是合营企业设立和经营的基本文件和依据。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合营企业合同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合营各方的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的姓名、职务、国籍。

(2)合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

(3)合营企业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出资的缴付期限以及出资额欠缴、转让的规定。

(4)合营各方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

(5)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组成、董事名额的分配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聘用办法。

(6)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其来源。

(7)原料购买和产品销售方式。

(8)外汇资金收支的安排。

(9)财务、会计、审计的处理原则。

(10)有关劳动管理、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事项的规定。

(11)合营企业期限、解散及清算程序。

(12)违反合同的责任。

(13)解决合营各方之间纠纷的方式和程序。

(14)合同文本采用的文字和合同生效的条件。

合营企业合同的附件与合营企业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合营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的法律。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与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在内容结构方面大致相同,只是在双方的出资条件,责、权、利的划分等方面规定得更为具体。尤其是非法人式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更要体现双方以合同为依据进行经营活动的特点。

3.合资经营企业章程

合资经营企业章程是按照合营企业合同规定的原则,经合营各方一致同意,规定合营企业宗旨、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等事项的文件。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合营企业章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合营企业名称及法定地址。

(2)合营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和合营期限。

(3)合营各方的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的姓名、职务、国籍。

(4)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额转让的规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

(5)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董事的任期、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职责。

(6)管理机构的设置、办事规则、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免方法。

(7)财务、会计、审计制度的原则。

(8)解散和清算。

(9)章程的修改程序。

外资企业的章程由外商投资者单方面制订,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外资企业章程应包括下列内容:企业名称及住所;宗旨及经营范围;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出资期限;组织形式;内部组织机构及其职权和议事规则;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原则和制度;劳动管理;经营期限、终止及清算;章程的修改程序。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审批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设立合营企业,由中国合营者负责向审批机构报送下列文件:

(1)设立合营企业的申请书。

(2)合营各方共同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由合营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

(4)由合营各方委派的合营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人选名单。

(5)中国合营者的企业主管部门和合营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设立该合资企业签署的意见。审批机构自接到上述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审批机构如发现上述文件有不当之处,应要求限期修改,否则不予批准。被批准的合营项目,由审批机构发放批准证书。

申请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与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基本相同,只是批复时间为45天。

根据我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商投资者需通过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

(1)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外资企业章程。

(4)外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人选)名单。

(5)外商投资者的法律证明文件和资信证明文件。

(6)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政府的书面答复。

(7)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

其中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外国投资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2)注册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国籍、职务。

(3)拟设立外资企业的名称、住所。

(4)经营范围、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

(5)拟设立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资金来源、出资方式和期限。

(6)拟设立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法定代表人。

(7)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其新旧程度、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及其来源。

(8)产品的销售方向、地区和销售渠道、方式。

(9)外汇资金的收支安排。

(10)有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职工的招用、培训、工资、福利、保险、劳动保护等事项的安排。

(11)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解决措施。

(12)场地选择和用地面积。

(13)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能源、原材料及其解决办法。

(14)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15)拟设立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登记

所有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申请者在接到批准证书后的30天内,需向国家登记管理机构申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该企业的成立日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外合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申请注册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证明包括:

(1)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2)审批机构的批准文件。

(3)合营企业的合同、章程。

(4)资金信用证明或验资证明。

(5)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登记主管机关在接受申请后30天内,做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核准登记注册后,即可发放《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此时,企业即告正式成立,取得合法经营地位。所有企业凭营业执照在核准注册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条例还规定,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应缴纳开业登记费。开业登记费按注册资金总额的1%缴纳。注册资金超过1 000万元的,超过部分按0.5%缴纳,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超过部分不再缴纳开业登记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_现代企业管理

第四节 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是个内容广泛的概念,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企业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定义现代企业制度。

所谓企业制度,是指由国家特定法令和条件所规范和约束的,企业内部外部关系的行为准则。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其内外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对企业制度的分析研究,应该从企业组织形式入手。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由行为准则各异的、各种企业组织形式构成的体系或网络,其核心就是公司制,即企业法人制。其重点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概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并不仅仅指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它实际上是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领导制度、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企业法律制度、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企业制度外部环境的统称。可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企业组织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在政企关系、企业制度环境等一系列方面都要进行重大的变革。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改革的方向,更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创新。

(一)产权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企业。实行公司制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表现在产权上,即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关系明晰,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属于投资者,企业拥有一切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在公司制企业中,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是相分离的,出资者拥有股权,以股东身份依法可以享受权利,但不能对属于自己的部分资产进行直接的支配,只能动用股东权力影响企业的行为。

(二)保值增值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就是要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通过努力使利润达到最大化,自负盈亏,独立地面对瞬息变化的市场,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可以说,使资产保值增值是任何企业的经营目标。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即使有使资产保值增值的良好愿望,也无能力真正做到,企业只负盈不能负亏。

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企业就必须具备使资产保值增值这个特征,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三)责任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每一位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这种权益表现为三方面:首先是资产受益权,即通过生产经营,在资产增值后,投资者理应获得相应收益;其次是享有重大决策权,出资者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作出应有的反应,利用股东的影响对公司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第三,出资者是公司的股东,有权选择合适的管理者,委托其经营与管理公司。如果管理者被证明是不合格的,出资者同样有权通过合适的、规范的方式重新作出选择。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除了享有上述权益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同样,公司也仅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现代企业制度的有限责任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四)效益特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应该完全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竞争。有竞争必然有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没有效益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法破产,是市场经济体制效益驱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表现。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益特征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五)制度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至今,制度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

1.合理、规范的组织制度。包括公司内部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工作效率、关系层次,既要体现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要求,又要体现规范性,即符合国际惯例。

2.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运作,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当前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就是力求在公司制企业中,克服我国传统企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明确而又具体地定位在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反映了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和必然的要求。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产权主体和市场运行主体,就必须通过法律形式界定国家同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根本改变我国传统国有经济的产权格局,进行有广度、深度、力度的企业制度改革和创新。

(一)现代企业的法人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内容是完善我国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要进入市场,成为竞争的主体,就必须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为此,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构造了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还有自己的名称、住址等,形成企业法人。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也无法形成竞争。在实行商品经济过程中,国家虽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了企业法人制度,但那是一种不完整的法人制度。国有企业名义上虽有法人地位,却没有法人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法人财产权。在企业内部,难以建立起财产约束机制,只能负盈不负亏,国家对企业仍负有无限的责任。企业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

建立完整的企业法人制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不仅做到有人负责,而且有能力负责。只有真正确认企业法人财产权,才能进一步解决企业从有人负责到有能力负责的跨越,实现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在市场中形成成千上万个能够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2.理顺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所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出资者拥有股权,即以股东的身份依法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管理者、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以及转让股权等权力。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经过法律确认,产权关系明晰,均受法律的保护,不可侵犯。

3.改变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确立法人财产权,对国有企业而言,不会改变国家的所有者地位,而是需要改变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即由对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转变为对价值形态的管理。

4.建立有限责任制度。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理顺产权关系,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才能真正使有限责任制度得以实现。

(二)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对企业的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进行改革,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体系。

1.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公司的机构设置,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按照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设置科学、人员精干、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由公司自主决定。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步形成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管理新格局。

2.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应改变国家直接管理用工的方式,用工主体由国家转向企业。企业依法享有用工自主权、劳动者依法享有择业自主权。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式。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双方平等自愿签订劳动合同的契约方式建立,以合同作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彻底打破公司内部干部与工人之间、不同用工形式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职工身份界限。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真正做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为契机,促进劳动制度的改革。

3.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现代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企业自主分配,即在现代企业的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自我约束机制完善、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公司享有充分的工资分配自主权,国家通过立法进行指导和宏观调控,而不再直接干预公司的工资分配。

4.建立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健全和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即要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因为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权益的财务体现和保证。要改变按不同所有制、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分别确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习惯做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企业审计制度。认真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是健全和规范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首要条件,这有利于企业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

(三)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与领导制度

公司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几百年发展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最明显的特色是形成了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即所谓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公司。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关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相互间的权利、权力、责任、利益,形成相互制约、制衡的关系,以利公司高效、灵活地运作,既保证作为经营专家的高层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不致失去出资者(股东)对经理人员的最终控制。

1.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与功能。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

(1)股东大会。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权的投资者。股东有在册和非在册之分。所谓在册股东,是指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其姓名、地址和其他简况的股东。所谓非在册股东,是指没有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其姓名、地址和其他简况的股东。享有在平时获得定息的优先权和清盘时获得补偿优先权的优先股持有人通常不算在册股东。普通股持有人依法过户后就成为在册股东。

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普通股持有人依法凭所持股票行使其权利,享受法定的经济利益。股东的权利包括:①对剩余收入的索取权,即确定分红的权利;②在审议董事会关于修改公司章程、出卖部分或全部财产的建议和财务报告时的投票权;③对董事的选举权和在董事玩忽职守、未能尽到受托责任时的起诉权;④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知情权和监察权。与此同时,股东也要承担缴足股金的责任。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自己的审议权和投票权,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

股东大会分为例行年会和特别会议两种。股东大会例行年会,是指公司一年一次必须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一般由董事会组织召开。普通年会的主要内容是:①讨论和批准公司年度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会计报表;②修改公司章程;③决定公司的合并或解散;④讨论和通过董事会关于增减公司资本的建议;⑤选举公司董事;⑥讨论和批准董事会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股东大会特别会议,是指在两次年会之间不定期召开的股东会议,一般用于讨论决定公司的重大决策问题。根据各国公司法和传统作法,股东特别会议可以由董事会召开,或者由持有一定数目股权的股东提议召开,或者由法院发布命令召开,法院发布命令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动议,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董事或有表决权的股东的申请。股东特别会议的内容,各国在法律上往往予以明确规定。

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在开会前送到每个在册的有表决权的股东手里。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必须达到法定人数才能视为合法,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

(2)董事会(The Board of Director)。对于拥有众多股东的公司来说,不可能靠所有的股东的经常集会来执掌所有权,他们需要物色少量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有能力的、值得依赖的人员,组成一个小型的机构,将公司的法人财产交给他们托管,这个机构就是董事会,董事会由董事组成。因此,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要选举出新一届董事会。有些国家的公司法规定,法人也可以担任公司董事,但必须指定一名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作为代表人执行作为董事的职能。

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出,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负责制定或审定公司的战略性决策并检查其执行情况。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①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重大方针和管理原则;②挑选、委托和监督经理人员,并掌握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奖惩;③协调公司与股东、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的关系;④提出盈利分配方案供股东大会审议。

董事会的权限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①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无关的活动;②董事会不得超出股东授予他们的权限范围行事;③如果董事会的决议和股东大会的决议发生冲突,应以股东大会的决议为准。股东大会有权否决董事会决议以至改选董事会。

对于董事会下面要不要设立执行委员会或其他专门委员会,各国公司法没有硬性规定,由各公司根据需要在公司章程或内部细则中加以规定。一般地,在大公司的董事会下设有执行委员会和其他专门委员会,包括财务、高级执行官员提名和报酬、情报、法律等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是董事会的辅助机构,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给董事会提供各种业务资料和咨询意见。

(3)执行机构。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Executive Officers,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执行机构的负责人称为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称为CEO),通常由总经理担任,有时也由董事长担任。一般地说,首席执行官的主要职责是:①执行董事会的决议;②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③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④任免经理人员;⑤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

首席执行官领导下的执行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

2.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矛盾与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层执行官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从法律原则上说,公司法明确区分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和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人(Trustees),承担受托责任(Fiduciary Duties)。这种关系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其特点在于:①一旦董事会受托来经营公司,就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股东既然将公司交由董事会托管,就不再去干预公司管理事务,也不能因商业经营原因,例如非故意的经营失误解聘董事,但可以以玩忽职守、未尽到受托责任而起诉董事,或者不再选举他们连任。不过选举不能由单个股东决定,而要取决于股东大会投票的结果;个别股东如对受托经营者的治理绩效不满意,还可以“用脚投票”,即转让股权而离去。②受托经营的董事不同于受雇经理人员,不兼任高层经理人员的董事一般不领取报酬,只领取一定的津贴或称车马费,表明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信任托管关系。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下,由于股东的人数较少,董事会的成员多半具有股东身份,这意味着大股东直接控制公司;在股份有限公司情况下,董事会主要由经营专家以及社会人士组成。③在法人股东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大法人股东的代表往往派出自己的代表充当被持股公司的董事。这时,公司,特别是所谓“关联公司”的高层经理人员,由于懂得经营和财务、关注自身的可靠性价值,往往成为被持股公司董事的合适人选。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以经营管理知识、经验和创利能力为标准,挑选和任命适合于本公司的经理人员。经理人员作为董事会的意定代理人,拥有管理权和代理权,前者是指经理人员对公司内部事务的管理权,后者是指经理人员在诉讼方面及诉讼之外的商业代理权。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在于:①经理人员作为意定代理人,其权力受到董事会委托范围的限制,包括法定限制和意定限制,如某种营业方向的限制,处置公司财产的限制等。超越权限的决策和被公司章程或董事会定义为重大战略的决策,要报董事会来决定。②公司对经理人员是一种有偿委任的雇用,经理人员有义务和责任依法经营好公司事务,董事会有权依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监督,并据此对经理人员做出(或约定)奖励或激励的决定,并可以随时解聘。

(3)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旨在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

首先,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着最终的控制权,他们可以决定董事会人选,并有推选或不推选直至起诉某位董事的权利;但是,一旦授权董事会负责公司后,股东就不能随意干预董事会的决策了。

其次,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公司法人财产的权利并有任命和指挥经理人员的全权;但是,董事会必须对股东负责。正是由于需要建立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关系,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结论,股权的过分分散化、股东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对公司的有效运营是十分不利的。

最后,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意定代理人统管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在董事会授权范围之内,经理人员有权决策,其他人不能随意干涉;但是,经理人员的管理权限和代理权限不能超过董事会决定的授权范围,经理人员经营绩效的优劣也是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评判。

img5

图1.3 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制衡关系

3.监事会的作用。在现代公司里,为适应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分离的现状,董事会的权力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但是为防止董事会滥用权力并保护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权益,各国还立法确认了监事会的监督权力,从而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执行机构相互制衡的关系。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四、不同国家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公司制度都不一样,其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就其代表性来说,主要有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模式。

(一)美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美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执行委员会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的重大决策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股东大会的权力。公司不设监事会,但在董事会里设有一个高级主管委员会,负责执行日常的监督事务。根据美国有关规定:负责监督业务的成员,只能由来自企业外的董事组成,不符合这一规定的公司不准上市。

美国公司的董事会,一般都由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组成。外部董事是美国董事会的一个重要特色。不同公司的董事会中,内、外董事并无固定比例,外部董事所占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表1.2是几家美国公司董事会构成情况。

外部董事已成为美国公司董事会正常运作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些外部董事普遍都是高级财务专家、高级工程师、知名科学家、教授、法学家、律师和经营管理专家,有不少担任着或曾担任过某大公司的总经理,他们见多识广,是公司的“廉价顾问”。《财富》美国公司1 000强中,董事会的平均规模为11人,其中独立董事有9人,内部董事只有2人。GE公司董事会有16名成员,除了董事长和两位副董事长是企业内部人士外,其他13名成员全是公司外部人士,甚至还包括其他公司的董事长。Dell、IBM等大公司的董事会中也都只有一名内部董事。而这为数不多的内部董事,还往往是由职业经理人充当(资料来源:王蕾、赵昕,“从美国公司董事会人员构成看声誉机制”,《商业时代》,2006年第1期)。外部董事制度,使公司得到各个方面专家的帮助,提高总经理的责任感,并使他们有机会向外部董事请教一些无法与下属人员讨论的难题。

表1.2 六家美国公司董事会构成 (单位:人)

img6

资料来源:王乐梅等编《外国公司的组织与管理》第427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84版。

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和副董事长若干人,由董事会任命一位总经理(总裁)负责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曾一度有不少公司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董事会内又有相当数量的公司经理,这往往造成董事会与经营管理部门在职能和作用上相互混淆,使董事会感到有被公司高级管理班子架空之虞。近年来,普遍采用两权分离,董事长一经选出就不再担任经理职务,而成为董事会的最高负责人,对内部董事(除总经理外)也要求尽可能解除原有的具体经营职责,动用自己对公司的丰富知识和深刻了解为董事会服务。

美国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经营者的制约监督力较强,股东大会为批准企业的人事任免和重大决策,开会时间长达2~3小时是常有的事,股东大会具有较强的决策功能。

美国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三者权力结构较为平衡,运行机制的透明度也较大。

(二)德国法人治理结构

德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理事会组成。股东大会为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其权限是选举监事会中股东代表,临时罢免监事,以及形成重大决策的决议。

监事会是公司常设的权力监督、咨询和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和工人代表各占一半组成。股东代表由股东大会选举,工人代表由全体工人选举,其权限是选聘理事会成员、监督理事会的经营业务,向理事会提供咨询等。监事会设主席和至少一名副主席。

法律禁止企业的监事兼任理事会成员(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禁止被控股企业向控股企业派出监事(为防止权力倒置,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禁止两家企业相互派出理事会成员兼任对方监事(只能单向派出)。

理事会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机构,负责整个公司的经营。理事会对外实行“集体代表制”,但在具体业务活动中,可授权个别理事单独代表企业。对内实行集体领导,决策时基本上遵循“一致通过”原则,而非“少数服从多数”。理事会内各理事地位平等,理事长无权否定多数理事意见。不少企业甚至不设理事长,仅有发言人。如雇员达5万人的德意志银行有12名理事,其中2名为“发言人”。

德国企业的所有权归股东大会;决策权分别归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理事会,但以股东大会为主;监督权归监事会;经营权归理事会。三个领导机构分别主管所有权、监督权和经营权,形成分工明确、严格,权力配置均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既利于各自发挥作用,又可以相互制约,对企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表1.3 日本股票市场中股票持有者比例的变化(%)

img7

注:金融机构中包括投资信托,外国人中包括法人和个人

资料来源:日本证券交易所协议会的《股票分布状况的调查结果》

转引自:〔日〕三桥规宏等编《东洋奇迹》(中文版)第529页,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三)日本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日本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层构成,分别负责对企业的决策、经营和监督职责。

股东大会根据法律规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有选举和罢免董事、监事和作出公司重大决策的权力。但由于日本公司的股东是以法人股东为主(由表1.3中可看出法人股东所占比例的变化),且法人股东之间又是一种交叉持股的关系,很少干预对方的经营活动,使日本的股东大会形成虚设。董事会成员名单由董事长、总经理(社长)等人拟定,在股东大会上的选举只不过是形式而已。据日本商事法务研究会调查,90%以上的大、中型公司的股东大会会议不超过30分钟,20分钟就收场者最多。日本企业的股东大会只是一个橡皮图章。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出的董事组成,对企业经营负全部责任。日本企业董事会中绝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企业内部。据对日本100家企业董事会成员来源构成的调查,企业内部董事占78.3%,而余下的董事中,主要是控股参股企业派出的监事,因技术、管理和公共关系等原因而聘用外部董事的企业极为鲜见。

与董事会制度相适应,日本企业于1952年设立了有日本特色的、全面经营型的中枢机构——常务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常务会由总经理(社长)、副总经理、专务理事和常务理事组成。常务会为董事会制定决策,同时又辅助总经理执行决策,成为公司中最高决策执行机构。常务会成员大多由董事兼任,这就导致了公司的许多问题不在董事会讨论,而放在常务会上研究,公司董事会的许多职能被转到了常务会。

日本公司的董事会名义上也有权任免、领导和监督总经理,但由于许多公司的董事长由总经理兼任,而公司的内部董事大多由总经理提名,因此,董事会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支持总经理,并为之出谋划策。董事会对总经理几乎不构成任何约束,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中几乎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任。日本商法规定,监事在本公司和所有子公司不得兼职,并对公司的损失负连带责任,但其实际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实际上对日本企业经营者构成最有力监督与约束的是主银行。主银行是公司的持股大户,又是主要的贷款者或贷款银团的组织者,因此,主银行不能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处于银行的位置上监督企业经营是很便利的。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时,主银行“只作为平静的商业伙伴而存在,它们的权力只有在公司绩效恶化的情况下才是可见的”(青木昌彦语)。主银行对日本公司的经营者构成了无形的,但却是强有力的监督与约束。

日本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名义上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但实际上是以经营者的巨大权力和主银行的有力监督为特征。

(四)美、德、日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

由上面的美、德、日三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介绍中可看出,美、德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决策权、监督权、经营权分别归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委员会(理事会),分工明确、严格、权力配置均衡,既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才干,又能构成对经营者一定的监督与约束力量。

美、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监事会成员不能兼任理事会成员(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并且不允许企业间监事会成员与理事会成员相互交叉,强调监事会与理事会的职责分明。美国企业虽然曾一度出现董事会与执行委员会相互融合的做法,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样容易造成董事会与执行委员会在职能和作用上的相互混淆,不利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一方面让进入董事会的董事(除总经理)尽可能地解除原有的具体经营职责,全力为董事会服务,如董事长多数不由总经理兼任,而是全日工作的专职董事长;另一方面减小内部董事的比例,有的公司内部董事只由一名总经理加一二名常务副总,以便留出更多的名额来增加较多的外部董事,使董事会不会受制于执行委员会而能独立地工作。

美、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监督事务,德国干脆不设董事会而设监事会。监事会首要的职责就是对企业的监督,并且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与工人代表各半组成,构成来自资本所有与来自劳动力所有的双重监督。美国企业虽然不设监事会,但在其董事会设有高级主管委员会,专司监督之职;并且要求负责监督业务的成员,只能由来自企业外的董事组成。从这一要求可看出其监事会成员的地位不在总经理之下,执行监督业务不会受到来自总经理的行政干预,确保监事会能公正独立地执行监督业务。事实上,在“经营者革命”的今天,高层经理的权力要比法律上规定的权力大得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也已经从经营决策机构转变为只起战略决策和监督作用。

日本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是橡皮图章,董事会被常务会架空,董事长由总经理兼任,董事会主要由内部董事组成,且这些内部董事都是总经理提名任命,他们总是支持总经理,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日本公司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都是虚设,经营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虽然商法也规定,必须有独立于公司之外的监事,且监事要对公司的损失负连带责任,但这种监督是十分有限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公司的经营者真的就没有约束力。事实上,日本公司经营者受到来自所有者(大股东)——主银行的严格的监督与约束,只是这种监督方式不像美、德公司那种公开化的,但这种在暗中的监督,与美、德公司的监督力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司运行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只作为“平静的商业伙伴”而存在,但一旦“公司利润开始下降,主银行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能够在相当早的阶段通过营业往来账户、短期信贷、与公司最高管理层商业伙伴的长期个人交往等途径取得信息,察觉出问题。”(青木昌彦语)这种监督力量使得经营者不仅不敢偏离企业目标,而且工作不能松懈。主银行往来账户如同晴雨表一样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经营情况,构成对经营者严密的监督与约束。

本章小结

企业就其业主制和合伙制而言,古已有之,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公司制企业则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迄今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公司制度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过近百年的反复改进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企业制度,各国现代企业制度既有共同的规范,又因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借鉴国际上已经形成的现代企业的一般规范,同时结合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而进行更大的制度创新,从而建立有真正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企业是怎么形成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试对其主要内容作简单描述。

4.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企业制度的区别何在?

5.什么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试作不同法人治理模式的简单比较。

6.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如何?作一些实地调查,了解存在哪些问题。

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_现代企业管理

第三节 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

一、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涵义及地位

企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系统的理论,大约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世纪末”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以美国的泰罗等为代表,主要探讨在工厂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920年代至“二战”结束),前期有名的是“霍桑工厂的试验”,提出工厂是“社会人”等原理,后期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

(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

(3)企业中的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

第三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适应“二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新形势,出现一些新的管理学派,主要有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创新。

所谓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或建立起新的函数,从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者在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在完整的企业创新中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企业的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问题;市场创新主要是开拓新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组合问题;技术创新主要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或采用一种新的技术问题;而管理创新则具有独特的功能,它要把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产权要素)“整合”起来,以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在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创新带有“整合”的特征,居于基础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管理创新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体系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不能代替企业管理的创新。考虑到中国目前管理薄弱的状况,尤其要妥善处理和协调企业制度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诚然,企业制度改革与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加强管理工作。但是企业管理还有许多具体的内容。在前几年的改革中,企业管理方面有所放松,程度不同地出现“以包代管”、“以租代管”以及“以股代管”的现象,这是形成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表明,在企业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必须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

由于人的偏好、技术、产品、市场等变动的永恒性质,与这些因素相关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效率只能在相对意义上理解。换言之,一旦引入时间概念,就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最佳的、最有效率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追求更加卓越的管理,而这只能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实现。

管理创新的动因是指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动力来源。按照管理创新的来源,我们将管理创新的动因划分为两类:其一是管理创新的外在动因;其二是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

(一)管理创新的外在动因

管理创新的外在动因是指创新主体(企业家)创新行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动。

1.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动。经济体制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如产权、合约权利等。回顾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的。产品统购包销、财政统收统支、工资统一标准。所谓的管理只是如何更好地执行上级的指令,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激情。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成本、收益都由企业自己承担,这就从产权角度促使企业积极从事管理创新,获取更大的收益。

2.技术的改变。技术的改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普遍的影响。技术变化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使企业产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发生了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使建立更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变得有利可图。技术创新还降低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成本,特别是计算机、图文传真、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管理创新成为必然。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一种环境因素,但由于社会文化以其无形的状态深入企业员工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故创新主体的主导意识、价值观必然受到其熏陶。在这样的条件下,创新目标、创新行为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知识积累,教育体制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和技术信息的广泛传播;这些都减少了进行管理创新的组织、实施成本,促使企业积极创新。

4.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市场通过竞争,会给企业很大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这种竞争犹如一根鞭策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大棒,市场能自动地使企业、个人甘冒创新风险,为管理创新提供动力。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客观环境是不确定的,管理创新不一定会成功,一旦失败会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许多企业因创新风险而因循守旧,不敢创新。但创新也有巨大的吸引力,管理创新的成功,会使企业获得巨大收益。正是这种对收益的期望,诱使许多人进行创新。这如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市场体系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企业家是管理创新的组织者。在市场机制下,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一些有才能的企业家会脱颖而出。而在中国传统体制下,只能产生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行政官僚,而不是企业家。

5.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表面上看管理创新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有效整合资源,似乎只对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但实际上社会生产力水平状况对管理创新也有所作用。这一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样的管理需要;随后才谈得上管理创新。为什么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会产生现代管理方法而不是之前或之中,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力迅速提高的状况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便有一批创新主体顺应潮流,经过努力终于创造出了大量奇迹。

(二)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

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是创新主体(企业家)创新行为发生和持续的内在动力和原因。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1.创新心理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人行为的主要动因之一。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一需求是人需求层次中最高的。创新心理需求应该是人需求的最高层次之一。创新心理需求是因创新主体对成就、自我价值、社会的责任、企业的责任等的一种追求而产生。而这些本身也是创新行为的动因。

2.自我价值实现。创新主体在创新行为之前或过程中,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往往成为其动因之一,因为一旦成功可以表明创新主体自身价值的高低,也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3.创新主体对收入报酬的追求的需要往往也是创新行为的动因之一。

4.责任感。责任感是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因之一。责任感有两种,一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一是对企业的责任感。这两种责任感会使创新主体在思想意识中产生一种使命意识,促使创新主体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管理创新领域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领域是指现代企业在管理方面可以创新或应该创新的领域。管理创新领域有下述几个主要方面。

(一)经营思路方面

现代企业要想在变化多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成为一流,必须在经营思路上不断创新。现代企业在经营思路方面的创新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方面:

(1)新的经营方针及经营战略;(2)新的经营理念及其推行;(3)新的经营策略;

(4)资本营运新思路;

(5)产生经营新思路的方式方法。

经营思路的创新对企业来说不是一种容易的事,但一旦实现就会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福特汽车企业在本世纪初提出“让工薪阶层都拥有一部车”的新思路,这不仅使福特汽车从此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使这一思路的实质——“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管理思想成为日后众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二)组织机构方面

现代企业已不再把组织机构看作一个刚性的东西,而是把它看作一个柔性的东西,一个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因为,僵硬的组织机构已不再适应现代世界多变的状态。而从刚性的组织机构到柔性的组织机构,再到学习性的组织机构本身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结果。组织机构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一些具体方面:

(1)组织机构的基本形态的发展;

(2)部门机构职责、权限的发展;

(3)集权分权的新方式;

(4)组织机构中信息网络重构;

(5)组织机构中人际关系安排等等。

通用汽车企业在企业组织机构方面有过重大创新,这就是后来的分权型事业部制机构型式,这一型式现在已成为大多数大企业适应大规模多样化生产经营的典型组织机构型式,它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管理风格和手段方面

管理风格和手段直接涉及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把当代科技成果引入企业管理,发展了许多“现代管理方法”,如线性规划、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预测技术、决策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等。这些方法的产生对企业有效整合资源产生效益起了相当的作用。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还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如:

(1)新的领导风格;

(2)对人的管理的新发展;

(3)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管理方法的发明;

(4)新的管理手段;

(5)企业生产组合的创新等。

(四)管理模式方面

能够结合企业的特点创造出全新的管理并获得成功,这就是管理模式的创新。这是对管理模式大的方面的理解;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际上还可以在企业某一个方面作出,如生产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综合性创新;

(2)企业管理某一管理方面的综合性创新;

(3)综合性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4)管理方法手段等综合性创新等。

(五)管理制度方面

由于我们将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变迁都看作是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考察内容,所以这里所讲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厂规厂纪、领导制度等各个方面。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应针对制度和普遍性即共性方面,而不是其特性方面。因为特性方面无法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普遍采用。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有下列一些方面:

(1)各类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2)管理制度的效用评价;

(3)管理制度的制订方式;

(4)系统化管理制度的创新等。

四、管理创新的新发展——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的概念最初由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于其所著的《蓝海战略》中提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蓝海”是一个全新术语,但其并非新鲜事物。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商业生活的一部分。设想市场空间由两种海洋组成: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这是一个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本战略管理专著问世之后,“竞争”就成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关键词。在基于竞争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常常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战略之间选择其一,确立自身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以便打败竞争对手,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然而,追求“差异化”战略意味着相应的增加成本,而以“成本领先”为导向的战略又限制了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率。《蓝海战略》为企业指出了一条未来增长的新路。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通过增加和创造现有产业未提供的某些价值元素,并剔除和减少产业现有的某些价值元素,企业就有可能同时追求“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即以较低的成本为买方提供价值上的突破。

从这个意义上说,蓝海战略代表着战略管理领域的范式性转变,即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的转变。由于蓝海战略的开创是基于价值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突破,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现实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对未来市场的猜想和预测,企业就能够以系统性的、可复制的方式去寻求它;“蓝海”既可以出现在现有的产业疆域之外,也可以萌生在产业现有的“红海”之中。

(一)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

是否将开创蓝海作为企业的战略取向,这是区分战略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贯标准。陷于红海的企业遵循传统的战略取向,在已有的行业范围内构筑防御工事,企图赢得竞争。令人惊讶的是,蓝海的开拓者并不把竞争作为自己的标杆。而是遵循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战略逻辑,将其称之为“价值创新”,这也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之所以称为价值创新,原因在于它并非着眼于竞争,而是力图使客户和企业的价值都出现飞跃,由此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

价值创新的重点既在于“价值”,又在于“创新”。在没有创新的背景下,价值的焦点是规模扩张型的“价值创造”,它提供了价值,但并不足以使企业超越市场。在缺乏价值的背景下,创新往往是技术拉动型、市场推广型的,或者是理想主义的,即忽略客户是否愿意接受并支付相应的价格。在此意义上,把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市场推广”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证明,区分蓝海拓展中的成败标准既不在于是否拥有“杀手锏”性质的核心技术,也不在于“进入市场的时机”。尽管某些时候上述两种因素的确存在,但在更为一般的情形下,它们并不重要。只有在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和成本进行有机结合的时候,价值创新才可能发生。如果企业不能使创新围绕价值进行,则作为技术创新者和市场推广者的企业往往生出了蛋,却被其他企业孵化。

价值创新是开创蓝海、突破竞争的战略思考和战略执行的新途径。重要的是,价值创新对竞争性战略的一项基本教条——价值与成本恰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提出了挑战。在传统认识中,人们普遍认为,企业要么以高成本向客户提供高价值,要么以低成本提供相应的价值。在此,所谓战略就是在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进行抉择。相反,蓝海的探索者们却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图12.3描述了差异化—低成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它们是价值创新的立足点。

img96

图12.3 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当企业行为对企业成本结构和客户价值同时带来正面影响时,价值创新就在这个交汇区域得以实现。成本节约通过取消或压缩某些竞争因素而发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价值创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促进成本下降。

正如图12.3所示,蓝海的创造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获得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同步提升。由于客户价值来源于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向客户提供更高的效用,而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价格和成本结构,因此价值创新只有在整个企业的效用、价格和成本行为正确地整合为一体的时候才可能发生。蓝海战略贯彻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操作部门。

与价值创新不同,诸如产品创新等其他创新,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总体战略的子系统内实现。例如在制造环节,企业通过降价,可以巩固其价格领导者的市场战略地位,但不会影响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效用。尽管这一类创新有助于企业维持甚至提升其在现有市场内的地位,但是这种子系统的创新很少能拓展出一片新市场空间的蓝海。

在此意义上,价值创新就不仅仅是“创新”,而是涵盖整个企业行为体系的战略问题。价值创新要求企业引导整个体系同时以实现客户价值和企业自身价值飞跃为目标。如果不能将这两个目标相结合,创新必然会游离于战略核心之外。

(二)蓝海战略的分析工具

1.战略布局图。战略布局图是建立的强有力的蓝海战略的诊断框架和分析框架。使用战略布局图,可以获取当前市场的竞争状况,了解竞争对手的投资方向,在产品、服务和配送等方面的竞争集中在哪些因素上,以及顾客在相互竞争的商品选择中得到了些什么。图12.4用图形方式将这些信息表达出来。横轴显示行业内竞争和投资所注重的各项因素。

在美国葡萄酒行业的竞争案例中,7个基本因素在起作用:

img97

图12.4 1990年代末期美国葡萄酒业战略布局图

(1)每瓶酒的价格;

(2)包装上的形象标识,包括标签上的获奖声明,神秘的酿酒工艺术语,后者强调制酒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3)高投入的营销方式,以在拥挤的市场中提高该品牌的认知度,并鼓励经销商和零售商为该品牌的酒提供显眼的摆放位置;

(4)酒的酿造品质;

(5)葡萄酒园的声望和历史渊源(为此列出庄园和城堡的名称,以及建立酒厂的历史年代);

(6)酒味道的复杂性和高雅性,包括丹宁工艺和橡木发酵等;

(7)各种葡萄酿造的不同口味的酒,以满足顾客莎当妮(Chardonnay)到梅洛(Merlot)的不同喜好。

再看看战略布局图的纵轴,它显示了在所有这些竞争要素方面,购买者得到了多少。数值越高表明企业为购买者提供的效用高,在该因素上的投资也较多。对价格因素而言,在价格上分数更高表明价格更高。我们可以将葡萄酒厂家现有产品在所有这些因素上的水准都标绘出来,从而了解这些企业的战略轮廓,也就是价值曲线。价值曲线是战略布局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图形的方式,描绘出一家企业在行业竞争各要素上表现的相对强弱。

2.四步动作框架。为了重新构建买方价值因素,塑造新的价值曲线,相应开发了一套四步动作框架。如图12.5所示,为打破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创造新的价值曲线,有四个核心问题对挑战行业现有的战略逻辑和商业模式而言至关重要:

img98

图12.5 四步动作框架

(1)哪些行业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因素应该被剔除?

(2)哪些因素的含量应该减少到行业标准以下?

(3)哪些因素的含量应该增加到行业标准以上?

(4)哪些行业内从未提供过的因素应该被创造?

第一个问题促使企业考虑剔除在行业长期竞争中攀比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是想当然的,但其实已不再具有价值,甚至降低了价值。有时候,购买者所重视的价值发生了变化,但企业只顾相互竞争,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应对变化,甚至对变化毫无察觉。

第二个问题促使企业考虑产品或服务是否过度设计。如果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那就是徒然增加成本却没有任何收益。

第三个问题促使企业发现和消除消费者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第四个问题帮助发现购买者价值的新来源,以创造新的需求,改变行业的战略定价标准。

3.“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第三个工具也是开创蓝海的关键。这是四步动作框架的辅助分析工具,称为“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这种表格要求企业不仅回答四步动作框架中的四个问题,同时要求在四个方面都采取行动,创造新的价值曲线。通过让企业在坐标格中填入在这四方面所要采取的行动,企业马上可以获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益处:

(1)促使企业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以打破价值—成本之间的替代取舍关系。

(2)及时提醒企业,不要只专注于增加和创造两个方面,而抬高了成本结构,把产品和服务设计得过了头。许多企业通常会陷入如此境地。

(3)这一工具很容易被各层次的管理者所理解,从而在战略实施中获得企业上下高度的参与和支持。

(4)由于完成表格是项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使得企业能严格考察每一项竞争因素,从而发现那些竞争中所蕴含的假设,竞争中的企业往往无意中把这些假设当做是理所当然的。

(三)蓝海战略的原则

1.重新构筑市场的边界。蓝海战略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重新构筑市场的边界,从而打破现有竞争局面,开创蓝海。这一原则说的是许多企业经常会碰到的搜寻风险。其难点在于如何成功地从一大堆机会中准确地挑选出具有蓝海特征的市场机会。通过研究,重新构筑市场边界的6个基本方法可总结为“六方式分析框架”。这些方式适用于所有行业,并且它们能够引导企业找到有利可图的蓝海领域。简单的说它们是:①放眼替代性行业;②放眼行业内的不同战略类型;③放眼客户链;④放眼互补性产品或服务;⑤放眼客户的功能性或情感性诉求;⑥放眼未来。

2.关注全景,而非数字。该原则关键是要减少规划风险,避免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但制订的仍是红海战略的计划。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取代传统战略计划过程的方法,该方法不是通过撰写文件,而是通过描绘战略布局图,持续地制订和调整战略,使更多的员工提高创造性,拓展企业的蓝海视野。战略布局图更加易于理解,便于沟通,从而使得执行更加有效。绘制战略布局图不仅可以展示一个企业现有市场的战略状况,而且可以帮助企业描绘其未来的战略。通过建立一个围绕战略布局图的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企业以及其管理者可以集中他们的主要精力在大的画面上,而不是沉溺于琐碎的数字、术语以及经营细节中。

3.超越现有需求。作为价值创新的关键因素,这种方法通过汇聚对新产品的最大需求,降低新市场带来的规模风险。企业应关注潜在客户,而不应只着眼于现有客户;应致力于大多数客户的共同需求,而不是注重客户的差异化。这样才能让企业超越现有需求,开辟一片之前未曾有过的庞大的客户群。要超越现有需求,就要先考虑非客户,然后才是客户;先考虑共同点,再考虑差异化;先考虑整合,然后才是进一步细分。

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如图12.6所示,企业应按照购买者的效用、价格、成本、适用性这样的顺序来构建他们的蓝海战略。

img99

图12.6 蓝海战略的顺序

在图12.6中,起点是购买者效用。产品的效用明确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步:确定合适的战略性价格。前一、二个步骤显示的是商业模式获取收益的一方面。它们确保你能为购买者创造较大的净价值,即购买者获得的效用减去所支付的价格。

要确保利润就引出了第三个因素:成本。企业不应当以成本来指导定价,也不能因为高成本而妨碍获利,进而减少了提供给消费者的效用。当无法达到目标成本,要么放弃这一无利可图的创意,要么创新商业模式来达到目标成本。对企业商业模式的运行成本进行控制可以确保它能创造一个较大的价值空间——即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减去提供其所需的成本。这是效用、战略性定价和目标成本综合产生的结果,它使企业获得了价值创新,也为购买者带来了价值的提升。这样,企业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一种基于价值创新的盈利模式,即附加值=差异化+低成本+性价比。

最后一个步骤是要解决理念在实施方面存在的障碍。

要确保企业的战略可以顺利通过这四步,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

(1)杰出效用的测试。购买者效用图(如图12.7)能帮助管理者评估购买者服务中获得的效用。纵向所列的是各项效用杠杆,企业可以拉动这些杠杆。为买方提供杰出的效用;横向列出的是买方对一项产品或服务可能产生的各种体验。这张图让管理者清楚地判断产品与服务所提供的效用空间的大小。

img100

图12.7 买方效用定位图

(2)战略定价。大众价格走廊,用来帮助经理对有吸引力的产品进行合理定价。这一工具包括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步骤(见图12.8)。

第一步:找到产品的价格走廊;  第二步:在价格走廊内确定价格水平

三种替代型产品或服务

不同形式  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形式和功能

      相同的功能  相同的目标

img101

图12.8 大众价格走廊

(3)目标成本规划。企业应该从价格推导出成本,而不是从成本推导出价格。为了达到成本目标,公司有三个主要的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在从制造到分销的过程中采用流水作业和引入成本创新;第二个途径就是寻求合作伙伴;最后一个途径是改变这一行业的定价模式。

5.克服关键组织障碍。企业经理人所面对的主要有四重障碍:①认知上的障碍。②资源上的障碍。③动力上的障碍。④组织政治上的障碍。

6.从一开始,就要让执行成为整个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必须超越原来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机制,在战略执行中引入公平操作(fair process)的方法和理念。公平操作与否是蓝海战略成败的关键变量。公平操作的到位与缺位决定了公司战略执行的努力是卓有成效还是徒劳无功。

五、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要求

(一)创新主体要具有创新意识

实施企业管理的创新,需要有一个创新主体,而且这一主体应具有创新意识。对一个创新主体而言,创新意识首先反映在其远见卓识上。这种远见卓识就是能够敏锐地判断企业与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能够在现实的问题中找到关键性的问题并能看到其背后深层原因,能够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提出、引进有价值的创意,作为创新的萌芽。

(二)要具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意能否实施以便最终获得创新成果的问题。因此,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就成为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之一。由于创新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故创新能力在个人方面与某个人的天赋有很大关系,在群体方面则与群体中员工智能结构、员工的关系程度,以及组织结构等密切相关。

(三)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工作规则、工序流程安排、会计核算、岗位责任标准等。一个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好,表明这个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管理创新通常是在基本管理较好的基础上实现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成功为什么是在学习了美国企业管理之后才诞生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企业管理中基础管理一环是相当好的,学习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日本企业基础管理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更上一层楼成为可能。

(四)要有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主体能够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气氛有关。在好的氛围下,人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里空白一片。日本企业中实行提案给奖制、提建议有奖制,鼓励员工出主意,想新点子,由此形成了一个创新的好氛围,于是各种创新主意不断涌现。决策方法中有个头脑风暴法,这个方法的含义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以便专家们可以自由地展开思维和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最终通过几次反复使新点子趋于一致,最后成为创新。

(五)要考虑本企业特点

管理创新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十分具体的事件。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责任。因此,这样的创新就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事实上,创新的成功正是由于这一创新本身抓住了特点。日本企业管理方面的诸多创新是与他们把握了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民族的特点,以及日本企业的特点分不开的。把握自己的特点并加以提炼,往往是创新成功的开始。

(六)要明确创新目标

创新主体要进行创新,没有目标不行,这一目标就是管理创新目标。管理创新目标具体地说,是一次创新活动意欲达到的状态。具体的管理创新目标与具体的管理创新领域相一致。例如,创办连锁店式的商业服务形式是与便利顾客、便利企业(因为企业可以统一进货发货从而降低成本)、争取效益的目标有关。而目标管理方法,则与寻找一个更好的控制与激励员工方法的目标相关。由于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创新目标不行,而创新活动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使确认创新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现代企业对管理创新的目标确认多半带有弹性,以解决这一目标本身难以确认的问题。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分析_国民经济安全研究

第二章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分析

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呈现过快增长态势。投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投资时机、方向把握的好坏,以及投资效率的高低,从宏观上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发展,从微观层面看,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本文首先回顾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然后通过对改革开放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投资与经济周期变动之间的关系、解明促使投资增长率变动以及造成近年投资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对今后的投资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现状与态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见图2-1)。1981—199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平均水平为26.51%,从1992年开始,固定投资率快速上升,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提升到37.0%;进入“九五”时期,随着经济的“软着陆”,投资率明显下滑,1997降到31.6%,其后随着1998年强有力的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率又开始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了44.1%,不但高于美国和OECD国家的长期投资比率,而且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高增长期的投资比率(1)

img25

图2-1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投资率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81—2005年)

近年来,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趋势更加明显,不断攀升的投资率使投资与消费这一基本经济结构关系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快于GDP增长和消费的增长,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高达50%左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出现明显失调,预计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投资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投资在GDP中的比例越大,投资波动对GDP的冲击也就越大。

长期以来,投资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拉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经常引起经济过热,造成经济大幅波动的直接原因。统计分析显示,在过去出现的几个经济周期的峰顶,每次都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现象。其中1992—1993年的投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44.4%和61.8%。2003年以来我国全社会投资再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分别增长26.7%和25.8%。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43%,某些过热行业的投资增长率甚至高达100%。为了避免重复以往经济周期出现大热大冷的现象,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2004年,政府对部分投资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实行了“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在严格控制房地产、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投资的同时,加强了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及部分服务业等薄弱行业的投资。

在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下,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势头得到遏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中有落,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维持在27%左右的水平(见图3)。但是,进入2006年以来,在外需旺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地方投资冲动不减、前期受压制投资需求再次释放、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外资企业在华生产比重上升等多因素的综合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反弹,呈现过快增长态势。其中,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了29.8%,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了4.5个和2.6个百分点。4—6月,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趋势,致使1—6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已达36-36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3%。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6%以上,增幅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根据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出的警示,当前我国经济正被产能过剩所困扰:2005年年底,钢铁行业产能达到4.7亿吨,而当面市场需求仅为3.5亿吨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在建、拟建的,加在一起,我国钢铁产能将达到6亿吨。电解铝行业产能高达1 030万吨,已闲置能力260万吨,但还有112万吨能力在建;焦炭行业全国1 400多家企业共有产能3亿吨,其中超出需求1亿吨,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 000万吨;汽车行业产能已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此外,电石行业产能一半放空,水泥库存积压,而铁合金、铜冶炼、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问题。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加剧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从而导致了这些部门生产增速减缓,产品价格下跌、利润减少、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问题出现,加大金融风险,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因此,如何抑制盲目性的投资,从根本上遏制“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扩大,提高投资效率,以实现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这一现实问题为导向,首先就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理论研究进行简要回顾,随后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后投资的变化趋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投资与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变动之间的关系、解明影响投资增长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探讨造成我国投资率长期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参照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对今后的投资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投资与经济周期研究的理论回顾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纵观近代西方的经济理论,几乎在所有宏观经济理论中,投资都占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这不单是对现代凯恩斯和后凯恩斯来说没有错(2),就是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来说也是一样。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最早分析了投资对各类资本积累的影响及资本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国民产出的增长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资本的积累,二是资本的有效配置,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资本形成率,即投资率。

在亚当·斯密之后,很多经济学家都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和众多的模型。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几种流派: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以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以肯德里克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把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尽管在不同的理论中,投资与经济增长联系的方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差,而且,对投资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投资、资本、技术进步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各有差异,但无论如何,还没有一种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无视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其是早期的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更是特别强调了高投资率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例如,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缺乏资本是妨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则强调,资本在劳动力转移和工业扩张中有重要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迅速的资本积累;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也把资本形成(即投资)看成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认为资本形成不充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罗斯托甚至把储蓄或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起码超过计划10%当成经济起飞阶段的特征。

按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社会总需求是有支付能力和有购买意愿能力的需求,它由投资、消费和国际需求三大部分构成。除开国际需求,社会总需求就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投资在总需求中的比重虽然没有消费大,但是投资即创造需求,又创造供给,且投资的波动幅度远比消费大,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在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投资的变化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

(二)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天有四时,一国的经济、一个行业的投资,乃至一个企业,亦莫不有其春夏秋冬周期循环。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重复从一个谷底,经过复苏、扩张到峰顶,然后收缩、衰退到另一个谷底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规律(3)。经济周期按其发展阶段,一般可以分为复苏、扩张、收缩、萧条四个阶段。

经济的复苏期犹如春季,初春之时,虽然有时会出现“倒春寒”,但是,市场逐渐显出生机,市场需要逐渐升高,是筹备企划并准备投资的时机。仲春之时春意盎然,市场环境日益活跃,是正式实行投资的最佳时机。扩张期犹如夏天,立夏时阳气继续上升,市场需求旺盛,交易活跃,商品畅销,生产随之上升,资金周转灵便。夏至为阳之极,气温保持在高位,市场环境一片火热,呈现繁荣景象,生意极为好做,市场、企业和产品的发展逐渐接近顶峰。衰退期犹如秋天,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订货及生产也开始下降,市场外部环境趋紧,偶尔会有秋老虎,但阳气开始下降,已经难有转机。萧条期犹如冬天,入冬后气候转冷,经济内部矛盾也随之呈现,此时是进行内部整顿、改革的时机;冬至为阴之极,市场需求疲软,商品滞销,呈现一片萧条景象。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掌握好经济的波动规律,就可以合理控制投资,达到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周期按其波长,一般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平均50年的经济“长周期”(long cycle)或长波(long wave),又称“康德拉捷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由苏联人尼古拉·D·康德拉捷夫于1926年提出;第二种是15—25年左右的中长周期,又称“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0年首次研究了这种周期;第三种是平均9—10年的中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由法国克莱门·朱格拉于1860年提出;第四种是平均40个月的所谓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由美国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

长期的康德拉捷夫周期主要是以农业、技术创新、大战争、黄金生产的波动等作为主要原因来分析的;库兹涅兹周期主要由房屋建筑业的波动引起,所以也称建筑投资周期;朱格拉周期主要是由固定投资的波动引起,所以又称投资周期;而中短的周期如基钦周期则以库存、政治周期和货币周期调整变化来分析的。虽然这四类周期的性质以及引致四类周期波动的因素不同,但其相互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课题。在凯恩斯理论产生之前,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成因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杰文斯的太阳黑子周期理论、霍特里的纯货币论、哈耶克的货币投资过度论、斯皮索夫及卡塞尔的非货币投资过度论、拉文顿的心理论、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论等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原因的看法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凯恩斯经济学出现后,许多经济学家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基础上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如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卡尔多的非线性动态增长周期模型、希克斯的非线性乘数—加速数动态增长模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众多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一个共识是,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固定投资的变化。在理论上,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投资与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作了较好的解释。

凯恩斯在《通论》中只分析了投资变动对收入的乘数作用。萨缪尔森于1939年发表了《乘数分析和加速度原理的相互作用》一文(4),进一步将收入或消费变动对投资的加速作用引入,建立了一个线性的乘数—加速数数学模型。这是一个动态系统,是带有动态时滞结构的模型。其中,投资函数是一个二阶差分方程。乘数基于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基于特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

之所以有乘数和加速数,主要是因为投资按性质可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自发投资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折旧的投资、人口增加、技术创新、外生的政府投资等引起的投资;而引致投资则是由国民收入变动或消费变动引起的投资。自发投资的变动会对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而经济增长会产生引致投资,其倍数关系即为加速数。将投资乘数原理和投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便可以归纳出投资引起经济波动的乘数—加速数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自发性投资的增加(减少)会通过乘数原理带动实际国民收入增加(减少)。在加速原理的作用下,国民收入的增加(减少)又会引致投资的增加(减少),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收入增长(下降)。

这个模型的特性是:投资乘数和加速数两个重要参数影响经济波动幅度。投资乘数间接反映了投资效率,投资乘数越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由于加速数是资本效率的倒数,因而它也是投资效率的倒数。在投资乘数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效率越高,加速数越小,经济波动幅度就较小;相反,投资效率越低,加速数越大,经济波动幅度也就较大。因此,在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交替作用下,某种对投资的偶发冲击在不同的参数域下,动态系统可以产生增幅的发散振荡、减幅的衰减振荡和等幅震荡。这表明,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参数域内,即使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经济体系也会呈现持续性的周期波动。

萨缪尔森用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的原理,说明了经济的运行为什么某种对投资的偶发冲击将会导致整体经济的大起大落,而不是将冲击的冲力分散,使经济趋向稳定增长。

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主要是侧重固定资本投资因素,我们前面提到的投资理论主要也是侧重固定投资因素。美国的经济学家梅兹勒在1941年发表的《存货周期的性质和稳定性》一文中(5),则主要侧重存货投资因素。他在该论文中建立了一个含有二阶差分方程的存货周期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通过存货的变化,可以产生出经济的周期波动。梅兹勒认为,存货量随预期的销售量而变化,预期的销售量又取决于最近几年已实现的销售量,销售量的增加率越大,商人的存货投资也会随之大幅度扩大。存货水平是把握销售与经济活动动态的一种信号,从理论上讲存货投资对经济的周期变动具有先行性,以往存货投资的作用,主要是根据制造业存货的变动来判断经济的动向的,随着经济服务化的进行,其作用也有逐渐下降的倾向。

为了准确地掌握现代经济的动向以及企业的动态,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篠原三代平在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复合循环论(或多层次周期理论)的基础上(6),提出了“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论(7)。篠原三代平通过对日本的现实经济进行长期实证分析,证明了在现实中“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论是成立的。同时,篠原三代平还认为,熊彼特的复合循环论忽视了库兹涅茨周期,在分析中有必要把库兹涅茨周期也加进去;只有把短期周期、中期的固定投资周期、建筑业周期、长期的康德拉捷夫周期结合起来进行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计量分析,才能确切地掌握现代经济的动向以及企业的动态(8)

(三)国内投资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投资理论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1978年之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投资的配置基本是由计划来实现,因而,我国投资理论的研究也基本是空白。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投资理论的研究在我国才逐渐得以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投资理论研究主要是以《基本建设经济学》为主,90年代中期之前可以说是《投资经济学》教科书编写的繁荣时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一直是商品短缺的格局逐步转变为商品过剩,出现了需求不足的局面。特别是近年,在国家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投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而,近年来投资问题的研究成果、内容也比较丰富。

20世纪的90年代后期,由于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各主要投资主体投资力度普遍萎缩,主要行业投资持续低迷,后续建设项目明显不足。因而,这一时期有关投资研究主要是针对投资增长不足的原因,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方式。一般认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扩大投资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的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耿明斋,胡晓鹏(1999)的研究认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过度的投资又会诱发经济的剧烈波动,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也就是说,投资具有“双刃性”。裴春霞(2000)研究认为,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要比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高得多,投资不足,尤其是非国有投资不足,是影响当前经济回升的根本原因。

针对1998年以来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1999)从重新审视投资、经济周期波动和体制变革三者的关联入手,对中国市场化过程中,阻滞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戴园晨(1999)的研究认为“投资乘数偏小”是造成扩张性财政政策未能奏效的原因,如果政府要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需要调整人们的支出预期,形成消费支出增加,经济增长加快,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的良性循环,否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因为乘数偏小而达不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而侯荣华(1999)则认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解决目前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萧灼基(2002)研究也认为,目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有限,不宜长期实施。他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减弱。继续推行将会严重增加我国今后的财政负担,并不能真正解决困难,过分强调大幅度增加政府投资反会使经济向计划经济时代后退。

程兴华(1999)对中国工业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该研究中指出,投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投资结构,而不是投资规模。程兴华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主要是企业,投资行为是企业行为,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去直接确定和控制投资总规模,切不可把投资规模作为投资宏观调控所求的目标。解三明(2001)认为,国有经济投资占我国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我国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张立群与王彤(2001)的研究则认为,我国的投资增长已逐步从政策推动型变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型。

进入21世纪后,比较新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国光2002年4月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的文章。刘国光认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但国债投资应转型,要由直接投资转为支持税制改革,支持减税,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董辅礽(2002)认为要解决内需不足方面的矛盾,应在体制改革方面多下工夫,不能单靠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有效不足的问题,否则将有可能使实施扩张性宏观政策长期化,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引发通货膨胀和财政危机,甚至可能发生“滞涨”,即通货膨胀与停滞并存。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回复和快速增长,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投资研究的方向也因此有所改变。近两年来围绕“高投资率”的争论与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如李善同、何建武、段志刚(2005)针对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很快,投资率逐年上升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投资率变化趋势、投资的构成以及投资率的国际比较,揭示了目前高投资率形成的原因,同时展望了我国未来投资率的变化趋势。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5)从结构、体制、政策三个方面对投资增长率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该研究指出,投资与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通货紧缩、经济运行波动、高失业率、经济过度地依赖于出口等诸多不良影响。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将高投资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相联系,认为过去20多年,中国高投资—高增长的发展模式是以宏观成本积累为代价的。该研究指出,在开放经济中,资本流动、外部需求和供给冲击构成高成本投资模式的现实约束,政府必须权衡粗放型高增长的宏观收益和成本,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约束低效率的投资行为,实现全社会的福利优化。

目前,我国投资占GDP比例全球最高,投资过快增长,正在诱发经济风险。随着近两年来投资过热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其潜在危害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最近不仅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产能过剩的问题,对此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产能过剩可谓今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如李江涛(2006)指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在未来几年内缓和“过剩”所带来的危害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调控“过剩”问题的宏观政策,由于缺乏新的系统性、理论性思路和战略性思维,而难以真正发挥根治效能。李江涛认为,当前的重化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一个必经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若不改变厂商基础的构成和现有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则低水平“产能过剩”将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而且,当低水平“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必会引发经济危机。因此,治理“产能过剩”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厂商基础构成,包括改变现有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硬化国有企业的投资约束机制、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二是改变现有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要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张卓元指出:“1—4月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出资源导向型,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而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他认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增长的转变,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9)

(四)投资周期研究的现实意义

上面我们对国内外的投资理论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从中可以发现,投资与经济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从投资方面看,既有总量问题,又有结构问题,还有效率问题;从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面看,既有资本,又有劳动力,还有技术、自然资源等。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具有“双刃性”。也就是说,投资与增长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在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国外的研究者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投资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这是因为,无论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投资率的高低都是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无可置疑,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绝不仅仅表现在投资率上,投资运用的适否,也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西方国家1970年代经历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两难局面,以及我国近年来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仍然存在较高的就业压力的经验可以看出,当投资运用不适当时,即使是在充分就业以前也不是投资越多越好。这是因为,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不是投资。根据投资的一般定义,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收益,因此,投资应服从于消费。

我们认为,如果要达到投资的目的,首先必须掌握消费者的动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马斯洛的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从低级向高级递增的。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消费结构水平也会逐渐提升。因此,投资结构也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适当地调整。这就是说,要使投资效率化,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嗜好及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的产出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存在偏差,就必然造成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增大投资或者能一时地拉动经济增长,但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

因为,要使经济增长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既要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相应,又要使投资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还必须具备这种增长是合理配置资源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要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这种经济增长必须是稳定的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失去稳定性,很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0)

因此,如何把投资在最佳的时候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以达到低投资高效率,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根据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就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择恰当的投入时间(天时);二是选择恰当的空间(地利);三是选择恰当的方法(人和)(11)。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保证投资成功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和条件。投资如能顺应天时,巧借地利,充分发挥人和的作用,则事半功倍,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对经济起不到拉动作用(12)

所以,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地依赖投资规模;既要重视消费结构,又要重视投资结构,既要重视投资的时机,又要重视投资的环境,以保证投资的效率。

在投资与经济周期的研究上,国外众多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经济周期调控论。这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19世纪以后,经历了多次对国民经济危害深重的经济危机,因而许多的经济学家为了防止和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参与了经济周期研究。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现代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派和凯恩斯主义)主要是从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角度展开分析的,通过对经济现象分析,或一个时间时序列内的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的分析,揭示经济周期的成因,归纳出动态增长周期的理论和模型,并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周期波动状态,提出调节措施或方案,以缩小经济运行中有害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中国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产物,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周期,所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人研究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些有关投资与经济周期的研究主要是探讨西方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希望通过借鉴和吸收外国理论研究的经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1998年以来,为了对抗亚洲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从经济理论考察,属于参考和借鉴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问题也随之逐步复杂化,近年,虽然出现了很多有关投资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解决某个投资的时事问题而展开的现象分析,在理论创新上没有什么突破。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研究都是试图对某一个经济波动局面有关投资方面的某一个问题,从某一个侧面来研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并提示解决方法。目前中国经济周期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在现实中,经济的周期波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即波长、波幅、波动频率、引起波动的因素都不一样,因而,对经济周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平面式一般概括性的努力似乎很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根据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需求不足、经济过热、生产过剩问题是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就必须具备立体动态的视角,并从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关系入手,准确地掌握我国经济的动向以及企业的动态,找出引起问题发生的病根进行根治。

从掌握经济的动向以及企业的动态角度来看,篠原三代平的“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分析无疑是一种好方法(13)。由于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不很长,而且中途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经济周期进行“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实证分析的数据的时间序列还不够长。所以,本文的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中短期的周期分析。

三、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上面我们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做了概括性的回顾,从中可以发现,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一方面,经济增长强烈地影响和决定着投资行为。本节主要是在上述理论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明确中国的投资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节选用名义GDP增长率来反映经济波动情况,投资的指标则选用名义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分析对象,样本数据的时间范围是1953—2005年。鉴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本节在进行实证分析时为了明确揭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我们首先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分改革前、改革后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针对近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改革开放后的投资与GDP的关系按周期划分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

从名义GDP增长率的角度划分,中国经济从建国以来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一共经历了10个周期(见图2-2、表2 1、表2-2)。改革开放前一共经历了5个周期,其中有三次大起大跌,分别是1958—1961年、1962—1967年、1968—1972年;从1977年到现在,又经历了5个周期。从表2可以看出,第6个周期是1977—1981年,1977年属于改革开放前,1978—1981年属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其峰位处于改革开放以后,所以将其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周期。如果从波谷到波谷的划分,不考虑从改革开放前开始的那个周期,以及现在仍在进行中的周期,那么,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只经历了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分别是在1981—1986年、1996—1990年、1990—1999年。从1999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周期,2004年达到这一时期的峰顶,现在这个周期仍在进行中。

img26

图2-2 1953—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波动曲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3—2005年)

表2-1 1953—1976年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比较

img27

表2-2 1977—2005年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比较

img2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果以1978年为界限,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周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其突出的特征是“大起大落”,且表现为古典型周期,即在经济周期的下降局面,GDP绝对下降,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如果仅从增长水平上看,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逐步减弱,经济周期出现一种新的态势,即波幅缩短、谷位上升的同时,周期明显拉长。比如,改革开放前五个周期的平均振幅为18.47%、谷位平均为-3.08%,谷位最低达到-16.3%;改革开放后四个周期的振幅平均为14.55%、谷位平均为9.35%,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谷位上升极为明显。这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扩张性,并有了较强的抗衰能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对中国建国以来的投资周期波动,我们以名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作为考察对象,反映中国投资周期的波动变化趋势。根据前面GDP增长率的划分,即按照波谷到波谷的划分法,中国的投资自1953年起进入工业化以来也共经历了9个周期,正在进入第10个周期。改革开放前一共经历了5个周期,从1977年到现在,又经历了5个周期;第5周期从2000年开始至今,尚未结束,投资的周期数与名义GDP增长率的周期数一样,说明投资与经济增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表1、表2、表3、表4列出了改革开放前后投资与GDP增长率的各个周期波动的特征,通过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对比,以便分析投资增长波动的特征以及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图2-3是1953—2005年名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波动情况。从图3可以发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195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率同样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现象,投资增长的波动趋势同GDP增长率的波动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投资增长率呈上升趋势时,经济也趋上升倾向,而当投资增长率下降时,GDP增长率也进入下降局面。并且,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与GDP的周期波动同样,改革前与改革后呈现不同特征。即改革开放前,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样存在着“大起大落”的现象,而且同样表现为古典型周期,改革开放后,其波动幅度也同样有所收敛,而且平均增长率比改革开放前大大提高。比如,改革开放前投资的五个周期的平均增长率为13.41%、平均振幅为71.96%、谷位平均为-19.96%,谷位最低达到-62.5%;改革开放后四个周期的平均增长率为20.89%、振幅平均为30.77%、谷位平均为6.23%,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大起大落”的现象得到一定抑制。

img29

图2-3 1953—2005年中国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波动曲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53—2006年)

虽然,改革开放后投资增长也曾出现过像1991—1999年的第九周期那样峰位高达61.8%的周期,但是,这一轮周期也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最高的一个周期,如果将这一轮的物价上涨率考虑进去的话,这一轮周期的振幅将会降低三分之一,这样看来比起改革开放前还是有很大的改善。表2-3列出了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在历次经济周期中的最高值。从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第四个中期中,物价上涨率高达21.0%,是建国以来最高的。

表2-3 改革开放后各经济周期的动向比较(%)

img30

表2-4 各投资周期的动向比较

img3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注:表3的物价上涨率为周期内最高值。

但是,与GDP增长率相比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无论是改革开放前或改革开放后,从图、表我们都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明显大于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范围为-62.5%—84.5%,而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范围只有-16.3%—32.6%,投资增长率的波动较陡峭,相比之下,GDP增长的波动要显得平缓。第二,峰谷位置在实践上有所差别,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峰谷并非完全一致(详细请参见表2-1、表2-2)。如在第7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在1987年达到谷值,经济增长率就已经在前一年达到谷值;而第8周期则相反,经济增长率慢固定资产投资一年到达峰顶。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之间具有强度的相关性和同向性,投资增长的波动趋势同GDP增长率的波动趋势基本是一致的。(2)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均呈现不同的特征。改革前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波长短。改革开放后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是:振幅减小、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提高、周期拉长。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由“大起大落的古典型增长”转向“波幅平缓的高投资、高增长型”。

(三)投资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投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我们用1953—2005年名义投资增长率GDP名义增长率做相关性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741,GNP名义增长波动的74.1%可以通过投资来解析。并以当期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名义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检验结果如下。

   Y=6.657 6+0.284 6It

    (6.214 3)(7.894 1)

   R2=0.549 9 S=6.376 6 样本期间:1953—2005年

模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投资增长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当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考虑到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为了揭示不同经济体制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我们以1978年为界线将建国前后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开,对我国的投资与GDP的关系也进行当期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53—1977年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强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86.7%;1978—2005年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67.9%,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低18.8个百分点(见表4),说明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比改革开放前显得弱。

为了说明当期投资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继续考虑变量之间影响,我们以当期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名义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对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分别如下。

改革开放前:

   Y=3.456 0+0.241 9It

    (3.329 3)(8.158 0)

   R2=0.751 6 S=4.697 7 样本期间:1953—1977年

改革开放后:

   Y=8.115 7+0.367 2It

    (4.337 2)(4.803 5)

   R2=0.460 8 S=5.707 0 样本期间:1978—2005年

模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无论是改革前或改革后我国当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名义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当期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改革开放前表现得比改革开放后强烈。

第2节的分析表明,投资与GDP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投资变动会引发GDP变动,换言之,投资变动是GDP变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GDP变动也会推动投资变动,GDP变动也是投资变动的原因。对于我国投资与GDP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周俊、张中华、张东(2005)利用1953—2004年的数据,对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实际GDP增长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行了格兰杰检验(14)

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影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弱因果关系,投资总量的变化未能提高滞后期经济增长的被解释程度,固定资产投资脱离经济需要而增长或收缩。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与GDP变动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是引起GDP波动的原因,而GDP波动不是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即时影响关系,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改革开放前表现得比改革开放后强烈。我国当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影响,投资总量的变化未能提高滞后期经济增长的被解释程度,这表明在短期内,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以扩大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以改善供给效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从本质上说,投资的供给效率才是根本,如果投资不能产生有效供给,其需求效应是不能持久的。虽然最无效益的投资也会产生需求效应,但结果只会导致高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等高成本低效率的投资,造成经济结构的恶性循环。这种粗放型的投资从表面上看一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实际上给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无穷后患,使得经济很难走良性循环,所以,今后我国的投资应多注重投资的供给效应。

四、改革开放后投资波动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节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我们证实了投资波动是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本节我们将探究现实中影响我国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传统体制下,投资波动主要是基于中央财政性拨款投资的波动,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分析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投资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波动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的启动主要是企业行为。而投资,一般是指市场中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未来收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下,投资决策主要是由企业做出的,所以,投资波动从投资的定义上讲是企业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波动,正是企业预期的波动导致了企业和家庭部门投资支出的波动。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

如后凯恩斯学派所指出,市场内在地存在着不完整性,金融不稳定性、脆弱性,更为根本的是现实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人们的预期,尤其是长期预期难以准确。受天地运转规律的影响,人的性情形体是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人类的需求又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的,这就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各种倾向和预期波动,致使投资需求波动从而引发总需求波动。我们将影响投资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按其学科属性及社会属性分为以下五种:

(1)基本经济因素。消费需求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是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互的,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对国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而加速数原理则解释了投资波动大于国民收入的原因。

(2)心理因素。资本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投资波动的心理原因。企业在实行投资决策之前,一般都会对项目产品未来价格、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做市场调查与判断,并用实际利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和收益率,只有项目的预期收益良好,企业才会进行投资。由于不完全信息、个人能力和情绪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经常会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影响投资决策,引发投资波动。

(3)投入资金的成本因素。凯恩斯将利息率作为投资的决定因素。按照这一理论,资本利息越高,投资主体的预期资本边际收益率就会下降,如果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息率,就不会形成新的投资需求,甚至出现负投资;反之,预期资本边际收益率就会上升,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投资取决于利率的事实表明,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社会的投资水平。

(4)国际因素。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入及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需求对投资波动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5)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人口因素、自然因素等对投资的波动都会产生影响。

以上各种影响投资的因素,按其原因又可以划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是由经济体系本身内在原因产生的,该因素形成了投资周期波动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内在结构基础。而外生因素则是由经济体系以外的原因产生的,该因素形成投资周期波动的外在冲击或外在条件。显然,所有的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经济繁荣期会使企业的销售额和价格上涨,并因此对利润的预期变得乐观。利润的增长会增加企业的信心并因此扩大投资欲望。而经济萧条期会使企业的销售额和价格下降,并因此对利润的预期变得悲观。利润的减少容易让企业丧失信心而导致投资下降。由此,决定投资的诸要素不断变化,企业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也就不断地波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则利用其所拥有的各种可支配的政策和工具,通过调控决定投资的各个因素,最终影响着投资的规模及其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正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虽然企业的自主能力在不断增长,但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依然很强烈,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投资周期波动,大都是内生基本经济因素与外生政策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改革开放后投资偏高的长期原因分析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改革的进行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逐渐多元化,我国投资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研究这一时期投资快速增长及波动的原因,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表2-4是1977—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投资周期,现在正在进入第五个周期的峰顶。如果计上改革开放前的五个周期,那么1977—1981年为第六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七个周期、1987—1990年为第八个周期、1991—1999为第九个周期、2000年以后进入第十个周期,每个周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除第六、第八周期的下降期投资增长率有明显的下降外,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平均水平,其中,平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的周期有三个,第七周期最高,平均增长率高达26.77%,第八个周期最低,平均增长率为10.52%;全期平均增长率高达20.89%,比改革开放前平均增长了7.48%,而且,出现几次快速膨胀,其中1992—1993年的投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44.4%和61.8%。2003年以来,我国全社会投资再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43%,如果把物价上涨率考虑进去的话,这次投资上涨的势头并不会比上一轮周期逊色多少。

虽然2004年以来政府实行了“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但最近投资的增长速度仍在高位徘徊,而且反弹势头强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涨了31.3%,超过今年前5个月30.3%的增幅,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已远远高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改革开放后投资长期偏高的呢?

关于“高投资率”的争论与研究最近已成热门话题,争论中各种观点、各种表述都有,有重复,也有互补的见解。比较新又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李善同、何建武、段志刚(2005)和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5)的研究。李善同、何建武、段志刚(2005)认为,90年代末以来,有三方面的因素支持了高投资率。“一是对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的比重上升,这也是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二是某些制造业部门投资的短期波动,主要是钢铁、电解铝、水泥、纺织、汽车等行业,这些部门投资增长对整个制造业投资扩张贡献达到了60%左右;三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和住房制度改革,居民住宅投资的扩张成为导致投资率上升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5)则认为结构原因、住房体制原因、政策原因才是我国投资增长率长期偏高的深层次原因。从投资率长期偏高的角度来看,李善同、何建武、段志刚(2005)提出的三方面原因显然存在不足,因为二、三是推动新一轮周期投资增长的短期原因,而投资率上升是长期的趋势,再者,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如果没有政府财政上的支持是没办法实现的。综合各方意见以及我们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下面四方面的因素才是造成投资率长期偏高的原因。

首先,投资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的高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节的分析表明投资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有强度相关性,这就是说,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投资规模作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就没有办法实现。1977—2005年我国的名义GDP的增长率平均为15.52%,所以,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客观上要求投资的快速增长。再加上我国粗放型低效率的成长模式,要维持高水平的增长率就必须要有高投资来支持。

第二,固定资产水平长期偏高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以及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有关。1978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短缺经济”的解除,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由于第二、三产业的技术有机构成更高,其扩张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因此导致投资水平相应提高。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和重工业快速提升,引致投资需求大量增加。如199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0.8%、59.33%,比1990年分别提高3.8、9.96个百分点,而从图1可以看出1990—1993年正是投资率快速上升的时期。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又再次进入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程度快速提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也因此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重工业占工业比重达到66.5%,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3%,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了98.8%,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均大大超过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的增速。重化工业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近年来投资率增长过快的核心。

第三,我国消费率长期偏低致使固定资产投资率要长期偏高。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投资-储蓄恒等”原理,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消费+投资,可以得出储蓄=投资。在储蓄、投资与消费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中,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边际储蓄倾向就越高,在均衡状态,储蓄=投资,从而投资水平就会越高,因此,从逻辑上分析,投资率较高是由消费率较低而储蓄率较高引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62.1%,降到2003年的55.4%,2004年又进一步下降到53%,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可以说,我国的低消费率是高投资率形成的基础。低消费率伴随着高储蓄率,高储蓄率造成高投资率,这是我国经济运行轨迹的重要特征。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随着迅速提高,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也应随之上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市下岗和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如,2000—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6%、4.0%和4.3%,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致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的现象,致使财富急剧地向高收入阶层和城镇居民集中,因而限制了农村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见图2-4)。再加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引起的“不安全预期”,于是,在城镇市场上演绎着这样一场形象剧:“想买的买不起,有钱的不想买。”这种状况,使得总体上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率变得难以提高。

img32

图2-4 我国城乡消费比重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第四,固定资产水平长期偏高与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有关。中国经济转轨以来,除1981年(盈余37.4亿元)和1985年(盈余0.6亿元)以外,每年都存在较大的财政赤字,致使长期以来债务快速增加,并形成较强烈的投资惯性。1998—2004年,国家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 100亿元,由此形成了数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经过若干年不断的追加投资,国债投资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出来,形成了较强烈的投资惯性。虽然我国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投资领域中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对投资活动介入太深,政府投资领域较多,规模偏大。如,总投资262亿元的青藏铁路,总投资超过1 400亿元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总投资近5 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10多万公里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特别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一直异常高昂,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各级地方政府将投资增长和大上建设项目作为关注的焦点和工作重心,在经济发展思路上还没有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速度的思维模式,地区之间相互攀比,有的甚至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2006年是实行“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些地方不顾资源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用行政力量推动投资增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劲头很大,投资冲动得到进一步释放。2006年一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增长速度反弹至31.2%,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了5.5个和2.6个百分点。全国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超过40%的有6个。地方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已超过90%。在一定程度上讲,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执行“十一五”规划就是加快启动“十一五”的项目投资,打造“开门红”为明年的换届选举创造有利条件。鉴此,地方投资既是推动新一轮投资扩张的主导力量,又是我国投资增长率长期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投资波动的短期因素分析

推动我国投资新一轮快速增长的短期因素是多方面的(15)。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导致我国外需旺盛,从而带动国内投资过快增长;从国内范围看,政府扩张性政策的推动效应、经济扩张期市场经济主体“油然自发”的扩张冲动、地方投资冲动、9年连续低利率政策、货币信贷投放过快、技术冲击、消费结构升级、住房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投资过快增长。

第一,扩张性宏观政策的推动效应。为了解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政府自1997年开始,实行了强有力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扩大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下调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促进出口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扩大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从统计口径看,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1997年、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5.7%、20.2%,与当年各项投资中的增长率相比是最高的,而且,在全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又是最大的。这表明1997—1998年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度是非常高的。虽然,政府投资在1999—2000年的投资增速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相对弱化,并没有达到原来的设想,但是,它毕竟扩大了基本建设投资,引发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表2-5 1997—2000年各项投资年增长率(%)

img3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宏观政策的驱动下,1998—2002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 600亿元,加上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共安排项目投资3.3亿元。2003年,又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 400亿元。随着国债的大量发行,基本建设投资随之快速增长。在扩张性政策的带动下,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998—2003年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2004年末广义货币供给量(M2)比上年末增加14.6%,余额达25.3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3.6%,余额为9.6亿元;全部金融机构的本外汇各项贷款增长14.4%,余额达到18.9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量M2余额3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去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比央行16%的预定目标高2.9个百分点。财政、货币的综合扩张性政策推动了投资增长。

第二,与新一轮经济周期扩张期市场经济主体“油然自发”的扩张冲动有关。在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推动下,市场逐步形成景气预期,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景气的扩张期。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供求状况改善,企业的销售量和价格都得到提升,经营利润也随之提升,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好转,激发了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由市场导向的企业投资行为增强,因而投资和生产很容易出现累积性的过度扩张。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上升、投资资金充足,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等,成为近年投资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制造业大量向我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其中,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商品的很大比重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随着境内生产比重的不断上升,外资企业的境内投资也随之攀高。以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指标为例,2006年一季度其进口金额达到67.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87%,同比增长0.3%。外资企业在华生产比重上升与贸易部门强劲的投资增长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整体的过快增长。

第三,低利率政策的连续实施。自1996年5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实行降息,至2002年2月,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降至1.98%,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利率纪录。并且,这种低利率一直维持到2004年10月28日我国已出现经济过热的状况后,中央银行才开始宣布提升利率。这是9年来的第一次升息,一年期存款由原来的1.98%上升至2.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到5.58%。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仅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大地降低,还提高了企业的预期资本边界收益率,同时还使银行贷款的渠道更加畅通,使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充足,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

第四,信贷投放过快。从资金层面讲,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与信贷投放过快的金融环境密切相关。中国金融统计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自2000年的9.94万亿元开始迅速增长,到2003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到15.90万亿元,同比增长23.4%;针对经济过热的情况,我国2004年启动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贷款余额增长率有所下降,增长率为11.6%;但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信贷调控政策有所放松,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在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信贷投放明显偏快,由“紧信贷”转变成“宽信贷”的格局。

2006年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与M2的差距正在缩小。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8万亿元,占央行全年信贷调控目标的63%。在这种货币流动性偏大、融资成本偏低、信贷偏松的金融环境下,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较为充足,国内贷款增长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贷款资金总额达到4 127.1亿元,占所有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23.5%,增速为33.2%,比去年同期上升19.6个百分点。可以说,资金层面的支持推高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第五,与技术冲击有关。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内生演化的动力。我国新一轮周期的技术冲击主要表现为以房地产、汽车和IT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又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所推动的。消费结构升级的突出表现是:居民消费结构由满足温饱需求的“吃、穿、用”阶段,向满足小康需求的“住、行”阶段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开始转向住和行,由此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直接推动了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快速增长,进而直接带动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产业的发展。

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重工业占工业比重达到66.5%,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3%,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了98.8%,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均大大超过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的增速。重化工业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近年来投资率增长过快的核心。

第六,与我国的住房体制改革有关。从图2-5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居民房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由1998年的不到3%上升到2003年的5.6%,90年代以前这一比重很小,不到1%。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1998年开始实行的住房制度改革。

1998年以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进行,福利分房的逐步取消,及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性的提高,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房价快速上涨和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柱性产业。从1998—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由3 614亿元增加到13 15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2.0%,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高7.1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12.7%提高到2004年的18.8%。在旧体制下,住房通常是福利性消费,不需个人直接支付消费成本,个人收入可以更多地用于其他消费。在新体制下,住房逐渐成为商品,个人消费时需要直接支付费用,这必然挤压个人的其他日常消费。再加上房价的快速上涨,引发了一些房地产项目投机炒作现象的出现,掀起了购房热潮,致使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2004年个人购买商品房已占商品房销售的90%以上,这也是为何现阶段投资过热、消费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img34

图2-5 居民房产投资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转引自高盛亚太经济快报,http://www.gs.com/hkchina/)

第七,国际因素。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导致我国外需旺盛,从而带动国内投资过快增长。全球经济自2002年走出低谷以来,开始强劲复苏,GDP增幅从2001年的2.4%回升至2004年的5.3%和2005年的4.8%,预计今年将增长4.9%。随着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的增长使得贸易交易更趋活跃,我国的外需旺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出口的高速增长是带动投资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政策提议

本文通过以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投资的变动趋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及对造成投资波动因素的不同角度的分析,证实了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并阐释了影响投资增长率变动的长期和短期的因素,同时也分析了目前投资过度增长的扩张机制。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一轮投资过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投资过热是局部行业的投资过热,而且是非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投资过热。虽然近年经济快速增长,但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第二,投资过热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的投资过热。总体来看,近年来投资增长加速,既有政府主动投资的原因,又有投资预期收益率的拉动作用。但毕竟是政府的扩大投资增加对民间投资产生了带动效应。第三,投资过热主要是依靠银行信贷支持的投资过热,投资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银行。第四,投资过热伴随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投资率偏高,投资需求过旺,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究其原因是收入分配过度偏向资本利润所得,劳动所得相对较少,劳动机会相对不足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第五,投资过热遇到的供给约束是土地,能源和矿藏等资源型供给的约束,这种不足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有关,同时也与投资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关。第六,投资过热已导致相关产业产能过剩的出现,而且正在加大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后期,本来各经济主体的扩张冲动的压力就很大,加上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2007—2008年又是党政换届,各地借机追求政绩,大上项目,致使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再度呈现过快增长态势。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加剧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加大金融风险,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牵制中国内需的有效扩张,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制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宏观调控应该从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两方面入手。在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完善投资宏观调控机制,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投资进行适时的调控,保持投资的平缓运行;并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供给结构以满足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使国民经济中的最终消费比重逐步提高;以通过改变国债投资方向、规范地方政府投资、建立国有企业的投资预算约束等方式来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的各个微观要素,使经济能够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以实现稳健发展。具体来说,有如下政策建议:

(1)严把信贷闸门,优化银行信贷结构。针对我国投资过快增长的情况,我国应该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严控信贷总量增长。由于目前很多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或者等于基准利率,加息将对信贷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从市场对2006年4月28日央行的加息反应来看,升息的效果好像不大。因此,从近期看,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以把好信贷闸门:一是要商业银行严控货币信贷过快投放,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煤炭、电石等过热行业和基本建设贷款投放要严加控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审查和发放项目贷款要依法从严审核,并注意防范风险;二是要商业银行优化贷款结构,增大对农业、增加就业、助学等方面的贷款支持,提高消费信贷比例。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近来,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多次联合发文,加快焦炭、铝、水泥、铁合金、煤炭、电石等前期过热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这些行业的投资调控,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今后对已出台的有关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要贯彻落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对尚未出台的,应抓紧制定和完善,尽快出台;对各类拟建项目,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要按照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严格审查,从严把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国家明令淘汰的项目和企业,银行不得提供贷款,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批准用地,环保和安监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应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排污权交易与有偿取得改革,补足企业生产的环境、资源、安全成本,建立起生产要素投入约束机制,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的内在动机。

另外,为了防止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并引导市场形成合理投资预期,激励微观主体的理性反应,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并定期公开发表有助各产业判断产能过剩的数值指标。

(3)规范土地供应,改进和完善土地管理。土地是本轮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闸口之一,土地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投资乃至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高低。因此,为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各级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新增建设用审批管理,控制好供地总量,控制好供地节奏,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用地,对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增长过快的地区,要适度放缓土地审批进度。

(4)拓展投资的新领域,启动新农村建设。因为我国就业尚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目前的投资品生产领域和在建的投资项目中,隐含着大量的就业,如果过度抑制投资,势必使得失业人数增加,从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所以,拓展一些新的投资领域,如启动新农村建设,即可以消耗一些过剩产业的投资品也将相应减轻结构调整的压力。

(5)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国内消费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又想维持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水平的话,就必须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提高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下岗、失业、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如,健全农田保护制度,提高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度,强制推行农民用工的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等保证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因为,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占我国人口的比重非常大,如果不能提高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那么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Keyn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London.

Samuelson,P.A.,1980:Economics,11th Edition.,Mcgraw-Hill Inc,New York.

多恩·布什、费希尔,1997:《宏观经济学》(中文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戴园晨,1999:《“投资乘数失灵”带来的困惑与思索》,《经济研究》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1990:《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第3期。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1999:《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第3期。

侯荣华,赵丽芬,1999:《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力度及协调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

解三明,2001:《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张立群、王彤,2001:《当前我国投资的特点与走势》,《经济日报》,12-17。

萧灼基,2002:《我国利用外资面临新形势》,《中外企业家》第4期。

董辅礽,2002:《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体制原因》,《经济学动态》第7期。

李善同、何建武、段志刚,2005:《对我国投资率的分析》,国研网,10-20。

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5:《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剧的深层分析》,国研网,12-2。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第10期。

李健,2004:《投资与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周俊、张中华、张东,2005:《投资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

陈康幼,2003:《投资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杜两省,1996:《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6:《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国研网,6-6。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吴惠阳)

【注释】

(1)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2—23页。

(2) 加德纳·阿克利:《宏观经济学》,中文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507页。

(3) 美国的经济学家密切尔和波恩斯将经济周期定义为:在主要一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中所看到的总体活动的波动形态,是一种多个经济领域在差不多相同时间发生的扩张、收缩、衰退、复苏的循环过程。

(4)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ultiplier Analysis and Principle of Acceler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1939,21,pp.75-78.

(5) “The Nature and Stability of Inventory Cycl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41,23,pp.113-129.

(6) 20世纪杰出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 1950)在1939年英文版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一书中,指出由于创新的不平稳性,导致长、中、短几种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熊彼特认为,当一国的经济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同时处于衰退局面的时候,经济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严重,正是由于三种周期的最低点碰到一起所致。

(7) 篠原三代平:《戦後50年の景気循環》,日本経済新聞社,1994年,第175—176页。

(8) 篠原三代平:《経済の停滞と再生》,東洋経済新報社,2003年,第251—254页。

(9) 卢晓平:《上海证券报》,2006年5月31日。

(10) 李健:《投资与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1) 天时的内涵主要是体现在对时间的把握上。对于投资生产来说,所谓的天时,是预知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政府、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时机;它包括国运状况、经济形势、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社会价值取向、自然气候等社会大气候;同时也包括企业及各种产品自身的成长趋势;这就是说,投资决策既要注意全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时空态势等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也必须注意企业自身的运转规律。
  所谓地利,就是地理风水,是有利于投资发展的地面上的自然环境。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地利包括投资地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状况(包括廉价劳动力,丰富的生产资源)、政策优势(如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市场定位、治安好坏、空气质量等等。
  所谓人和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格品德、顺民心、得民意、诚信、谦虚、宽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和包括:生产管理方法、投资项目的技术、通过学习、自我修养掌握的知识和品德。

(12) 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在投资决策上的应用,详细参照吴惠阳的“《周易》的三才之道与经营管理”。

(13) 其实,笔者通过十五年来反复探索易学及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发现“异种类经济周期的叠加”论与我国的《周易》的循环原理以及邵康节的《皇极经世》有异曲同工之效,并通过与西方的各种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对日美中的经济周期、股指、汇率、物价走势的长期跟踪和比较分析发现,《皇极经世》、八卦、干支历数、九宫等皆能揭示其循环周期的奥秘。尤其是邵雍的《皇极经世》以六十四卦配合“元会运世”的循环模型更是精妙绝伦,可以把西方的长期周期、中长周期、短周期全部包含在内,与江恩的“轮中之轮”理论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周易》和《皇极经世》都是难读的奇书,再加上被一些江湖术士恶用,以致被误解为迷信之物,其科学性迟迟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对于,《周易》和《皇极经世》的科学性以及循环原理由于篇幅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不便做出详细的介绍。不过近期之内,笔者将会以科学的态度整理这些成果,构筑一个更加合理的具有全息性可操作性的经济周期理论新模型为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

(14) 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是美国加州大学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格兰杰(Granger)于1969年提出,后来由Hendry、Richard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其定义是利用时间序列来鉴定因果关系,假设给定一个信息At,它至少包含(Xt,Yt)。根据格兰杰的定义,称Xt为Yt的原因,是指利用Xt的过去值比不用它时可以更好地预测Yt;反之,用Yt预测Xt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详细参照:周俊、张中华、张东(2005),第114—115页。

(15) 例如:针对近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的因素,周俊、张中华、张东(2005)认为,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推动作用、充足的资金来源、实际利息率的变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等因素是近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短期因素。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2006)则针对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的原因进行分析,该研究认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是由外需旺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地方投资冲动不减、前期受压制投资需求再次释放、外资企业在华生产比重上升等多因素的综合推动造成的。

技术型知识集群的创新孵化机制_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研究

四、技术型知识集群的创新孵化机制

技术型知识集群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区域创新网络是该类集群最大的特征。技术创新对新企业的孵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技术创新本身由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竞争所驱动,技术创新使现有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产品价格会更低,功能会更强,这可以刺激出更多的需求,从而保证了产业的市场需求增长。不仅如此,技术创新往往产生出新产品,并诱导出新的市场需求,新产品和新市场以及现有市场的扩大都为新企业的诞生创造了孵化的温床。

(2)技术创新为产业突破与更新带来了机会,产业创新的实现建立在技术要素、资本要素、人力要素和外部要素等供给的基础之上。而其中,技术要素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技术要素从根本上形成了产业间的差别,可以将新兴产业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无论资本怎样增加,它不会带来产业性质上的改变,人力资本虽然可成为技术创新的支持性因素,但如果没有转化为技术要素或制度要素,仍然不会形成新兴产业。资本和人力要素增长可以使已经出现萌芽的产业雏形成长为一个具有必要规模的产业整体,使产业能够在经济中独立,但它绝不可能起到脱离传统产业的作用。而技术创新使产业内部出现“异化”的因素,这一现象如果能为市场所认可,就会对产业成长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进而使产业从原来产业内部独立出来。

新产业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由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产品技术出现了根本性创新和突破(如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它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形成,在原来的产业中孵化出新的产业。另外一种是产品技术原来就存在,但由于生产工艺技术的变革,使原来不能达到需求的购买力的产品达到购买力,从而使产品生产得到了需求的支持(张耀辉,2002)。前者可称为技术推动,需求早已存在,技术是新兴产业出现的前提;后者可称为需求拉动,技术早已存在,需求是限制新兴产业的关键性因素。以硅谷为例,很多新企业的孵化正是基于技术创新对现有产业的突破,如互联网。新型产业的发展必然催生大量的新企业。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诱导了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以及产业的突破和创新,而这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为新企业的孵化与成长提供了平台,创造了空间。随着产业内分工的演化,竞争的加剧,产业走向成熟,结构趋于稳定,而技术创新又将成为新一轮循环的起始点。其机制如图5-4所示。

本书第四章已经论述技术型知识集群必然需要跨国公司的参与,它所提供的巨额资金、全球市场、高级人才的吸引力是高技术产业的必要支撑,而跨国公司为集群带来的全球信息,前沿性的技术力量更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与有力的保证。

img39

图5-4 技术型知识集群的创新孵化机制

资料来源:参考张耀辉,2002,改编。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国际服务贸易_国际服务贸易易学

第一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国际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谈判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如果说关贸总协定(GATT)前七轮多边贸易谈判都集中于货物贸易领域的话(见专栏8-1),那么,1986年开始的第八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则首次将服务贸易列为三大新议题之一,并展开谈判,目标是为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制定各缔约方普遍遵守的国际服务贸易规则。“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就是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于服务贸易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方的态度与要求殊异(见专栏8-2),所以,谈判并非一帆风顺。概括起来,“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86年10月27日—1988年11月

该阶段的谈判重点是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范围以及与服务贸易有关的国际规则或协议等问题。这一阶段各方分歧很大。鉴于美国《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的谈判授权所涉及的把服务和投资与“贸易”挂钩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1986年埃斯特角宣言中同意谈判包括服务贸易,但前提是服务贸易谈判与货物贸易谈判必须分开,并且明确以发展为导向。此外,发展中国家要求对国际服务贸易作比较狭窄的定义,即“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跨国境的服务购销活动”。这个定义将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和诸如金融、保险、咨询、法律服务等不必跨越国境的交易排除在外。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坚持较为广泛的定义,将所有涉及不同国民或国土的服务活动纳入国际服务贸易范畴,认为服务提供者在外国市场上通过某种形式的投资出现对许多服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时的欧共体则提出了折衷意见,不主张预先确定谈判范围,而是根据谈判需要对国际服务贸易采取不同定义。多边谈判基本上采纳了欧共体的意见。

(二)第二阶段:1988年12月—1990年6月

1988年12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了中期部长级会议。为加速谈判,各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服务贸易定义的纠缠,而将谈判重点集中在透明度、逐步自由化、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例外和保障条款,以及国内规章等原则在服务部门的运用方面。1989年4月,服务贸易工作组举行会议,决定开始对电信和建筑部门进行审查,然后又审查运输、旅游、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这样就进入了“部门测试”过程。与此同时,各国代表同意采纳一套服务贸易的准则,以消除服务贸易谈判中的诸多障碍。各国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1990年5月,中国、印度、喀麦隆、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七个亚非国家向服务贸易谈判组联合提交了“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原则与规则”提案,对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等一般义务与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特定义务作了区分。后来GATS文本结构采纳了“亚非提案”的主张,并承认成员方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很多保留和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三)第三阶段:1990年7—12月

1990年7月服务贸易谈判组举行高级官员会议,各方代表对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原则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已达成共识,但在各国开放和不开放服务部门的列举方式上,出现了“肯定式列表”(意思是减让表对所包含的部门列出各成员愿意接受的实际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和“否定式列表”(意思是减让表包括的措施是各成员想保持的与共同规则不一致的例外)之争。

美、加等发达国家提出“否定式列表”方式,要求各国将目前无法实施自由化原则的部门清单列在框架协议的附录中作为保留,部门清单一经提出,便不能再增加,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减少不予开放的部门。发展中国家则提出“肯定式列表”方式,即各国列出能够开放的部门清单,之后可随时增加开放的部门数量。这对于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较为灵活。因为服务贸易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难以预先将本国不能开放的部门全部列举出来,如果采用“否定式列表”方式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后来文本采纳了发展中国家的主张,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特定义务按“肯定式列表”方式加以确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由于各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谈判较为艰难,但各方经过妥协和让步,谈判最终还是进行下去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在1990年12月3日至7日的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服务贸易谈判组修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多边框架协议草案”文本。

(四)第四阶段:1991—1994年4月15日

1991年4月开始的讨论着重围绕三个重点进行:协定的框架、初步承诺表和部门附件。有关协定的谈判主要集中于最惠国待遇条款,并最终确定了各缔约方可将选择的部门从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中免除的程度。

1991年6月28日,服务贸易谈判组达成一项《关于最初承担义务谈判准则》的协议,对初步承诺的时间进行了安排。依据该准则,各承诺方要在1991年7月13日之前提交有条件的各项承诺,并详细说明将承担草案文本第三、四部分中所陈述的义务,同时对影响国际贸易的规则作出解释。各承诺方要求在当年9月20日之前提交最初要求。然而,承诺安排并未如期进行。到1991年11月大多数国家仍没有提交其承诺表。在附件方面,只有海运服务、电信、金融服务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991年12月20日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提交了一份《实施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的最终方案(草案)》,即著名的《邓克尔方案》,从而形成了GATS草案。该草案包括6个部分、35个条款和5个附录,基本确定了该协定的结构。草案由参加谈判的代表团带回各自国内进行讨论。如果各国认为基本可以接受,就将该草案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如果各国不同意该草案的主要规定,那么谈判就此结束。倘若如此,将意味着“乌拉圭回合”整体谈判的完结,建立新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努力化为乌有。结果是,尽管各国都对GATS草案存有或多或少的不同意见,但都不愿承担导致“乌拉圭回合”谈判失败的责任,因此都表示可以进一步考虑,于是各国进入了关于服务市场开放具体承诺的双边谈判阶段。

经过各国继续磋商、谈判,协议草案得到了进一步修改。最后,各谈判方在1994年4月15日于摩洛哥马拉喀什正式签署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即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该文本在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上对原框架协议草案并无重大变更,只在部分具体规范上有所调整。该协定作为“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和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服务贸易秩序的管辖依据之一,于1995年1月1日与世界贸易组织同时生效。

“乌拉圭回合”之后,有关服务贸易的后续谈判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部门谈判,即各谈判方根据GATS的要求继续就“自然人跨国流动”、“金融服务”、“基础电信服务”和“海运服务”等领域进行互相开放市场的谈判;二是完善GATS有关条款的谈判,主要是就“服务业紧急保障问题”、“服务业补贴问题”和“政府采购服务”等方面进行谈判,以完善GATS有关规则。

专栏8-1:GATT多边贸易谈判:1947—1995年

img329

续 表

img330

资料来源:Hoekman,B.and Kostecki,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From GATT to GA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陈宪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专栏8-2:服务贸易谈判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美国是服务贸易谈判最积极的倡导者。早在1974年,美国政府就根据其外贸法第102节G款的规定,取得在“东京回合”中就服务贸易进行谈判的充分授权。由于当时有更加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美国才没有急于提出服务贸易的减让谈判。但在“东京回合”取得的一项成果《海关估价和政府采购协议》的有关条文中已对服务部门作了规范。在“东京回合”期间,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服务贸易咨询委员会”,以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到1980年,美国为了就GATT主持下的服务贸易谈判达成所谓的“国际共识”,发动了一场公关运动,包括进行学术研究、举办高级研讨会,以及在OECD中促成一项关于服务贸易的工作计划等,为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大造国际舆论。

在1982年蒙特利尔GATT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美国提出该会的首要议题是在GATT中确定一项关于服务贸易的工作计划,以便为这一领域的多边谈判准备技术基础。美国的提议遭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的反对,理由是在GATT范畴内讨论服务贸易会产生一个基本错觉,即GATT原则应适用于服务贸易,从而将会导致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减让互相联系的假设成立,进而使美国根据《贸易和关税法》及后来的《综合贸易和竞争法》进行跨领域报复行为合法化。但蒙特利尔部长会议最终达成了一项妥协决议,认为对服务贸易感兴趣的缔约方可以就服务贸易问题,包括是否有必要就此进行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像GATT这样的国际组织交换相关信息。后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提交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对美国关于进行服务贸易谈判的动议表示支持。

1984年11月GATT召开第40届年会,决定成立服务贸易谈判工作组以促进有关信息的交流。另外,“乌拉圭回合”筹备委员会也对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1986年9月,埃斯特角部长宣言将服务贸易作为三项新议题之一列入“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程序,从此拉开了服务贸易多边谈判的序幕。在谈判中,美国提出了实现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的具体意见,主要包括:(1)确认总协定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商品贸易,同时也适用于服务贸易。(2)采取将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综合起来的“单轨制”谈判方式。(3)拓宽服务贸易谈判的项目和范围,把通信、信息软件的处理等远距离核心服务,以及涉及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及其有关的投资、开业权等问题全部包括在内。(4)根据总协定关于“维持现状,逐步退回”的原则及达成的部分协议,逐步实现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5)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消除市场壁垒,美国还提出“整体贸易互惠案”,即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商品贸易某些项目谈判中的让步,来换取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让步。

美国的上述主张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发展中国家由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落后,在绝大多数服务贸易领域都维持着各种壁垒,要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困难重重。以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服务贸易纳入GATT体制,它们不仅认为本国尚未成熟的服务部门属“幼稚产业”,经不起发达国家服务部门激烈竞争的冲击,而且指出服务贸易争端不应与商品贸易谈判联系起来。但随着谈判的进行,发展中国家为了换取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商品贸易上的让步,便开始逐步在服务贸易谈判中作出一些妥协,使服务贸易在如何纳入GATT多边贸易体系问题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即采取“双轨制”的谈判方式,将服务贸易作为与商品贸易并列的议题,由各国就旅游、建筑、金融、保险、电信、专业人员服务等领域展开具体谈判。

资料来源:《惠及民众的全球贸易(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戴超平:《国际服务贸易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戴建中:《国际服务贸易》,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谢康:《国际服务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内容

(一)GATS的框架结构

GATS文本由三方面内容组成:一是GATS条款;二是GATS附件;三是各成员方的具体承诺(市场准入减让表)。这些内容除序言外,由正文六个部分,共29个条款、8个附件和9个部长会议决定,以及各成员方的承诺表组成(见表8-1)。

表8-1 《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

img331

续 表

img332

资料来源: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条款部分包括一个序言和六个部分共29条,明确了制定服务贸易各项原则和多边规则的基本宗旨,规定了适用于所有成员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附件是GATS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涉及“最惠国待遇豁免”、“自然人提供服务活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海运服务谈判”、“电信服务”和“基础电信谈判”等内容。这些附录旨在处理特定服务部门及服务提供方式的特殊问题。

此外,“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中与GATS有关的文件还包括9个部长决议,如关于制度安排决议、关于争端解决程序决议、关于第14条(6)款“安全例外”的决议、关于服务贸易与环境决议,以及有关基础电信、金融服务、专家服务、自然人流动和海运的谈判决议等。

根据GATS第20条的规定,每一成员方都应制定一项承担一定义务的计划表,详细说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范围、条件、限制及适用时间框架等。各成员方的承诺计划表附于GATS之后,作为其组成部分。目前各成员方大多已向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提交了服务贸易的开放承诺表,根据其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列出了其开放的具体服务部门。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已按成员方组别,即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分类,将成员方对各服务行业的开放情况整理汇总,并予以公布。

(二)GATS文本的主要内容

前面已经提到,GATS文本包括一个序言以及六个部分,六个部分(共29条)分别为:适用范围和定义、一般义务和纪律、承担特定义务(具体承诺义务)、逐步自由化、制度(机构)条款、最后条款。

1.序言

序言希望各成员方认识到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希望建立一个服务贸易原则和规则的多边框架,以期在透明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此类贸易,并以此为手段促进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期望在给予国家政策目标应有尊重的同时,通过连续回合的多边谈判,在互利基础上促进所有参加方的利益,并保证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平衡,以便早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认识到各成员为实现国家政策目标,有权对其领土内的服务提供进行管理和采用新的法规,同时认识到由于不同国家服务法规发展程度方面存在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行使此权利;期望便利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服务贸易和扩大服务出口,特别是通过增强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特别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由于特殊的经济状况及其在发展、贸易和财政方面的需要而存在的严重困难。

2.适用范围和定义

本协定适用于各成员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就本协定而言:

(1)“成员的措施”指:中央、地区或地方政府和主管机关所采取的措施由中央、地区或地方政府或主管机关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在履行本协定项下的义务和承诺时,每一成员应采取其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保证其领土内的地区、地方政府和主管机关以及非政府机构遵守这些义务和承诺。

(2)“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在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除外。

(3)“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指既不依据商业基础提供,也不与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者竞争的任何服务。

就本协定而言,服务贸易定义为:

(1)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即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

(2)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即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3.一般义务和纪律

一般义务和纪律适用于所有部门,是GATS的核心内容,是成员方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各成员方在各服务部门,均应统一实施。具体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法规(国内规章合理性义务)、承认(提供服务者任职资格相互承认的义务)、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反竞争行为约束的义务)、商业惯例(反竞争行为约束的义务)、紧急保障措施、支付和转移、保障收支平衡的限制、政府采购、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以及补贴等条款。以下依次进行讨论。

(1)最惠国待遇。关于本协定涵盖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员对于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不低于其给予任何其他国家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但一成员可维持与第1款不一致的措施,只要该措施已列入《关于第2条豁免的附件》,并符合该附件中的条件。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阻止任何成员对相邻国家授予或给予优惠,以便利仅限于毗连边境地区的当地生产和消费的服务的交换。

(2)透明度。除紧急情况外,每一成员应迅速公布有关或影响本协定运用的所有普遍适用的措施,最迟应在此类措施生效之时。一成员为签署方的有关或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定也应予以公布。如第1款所指的公布不可行,则应以其他方式使此类信息可公开获得。每一成员应迅速并至少每年向服务贸易理事会通知对本协定项下具体承诺所涵盖的服务贸易有重大影响的任何新的法律、法规、行政准则或现有法律、法规、行政准则的任何变更。每一成员对于任何其他成员关于提供属第1款范围内的任何普遍适用的措施或国际协定的具体信息的所有请求应迅速予以答复。每一成员还应设立一个或多个咨询点,以应请求就所有此类事项和需遵守第3款中的通知要求的事项向其他成员提供具体信息。此类咨询点应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本协定中称“《WTO协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设立。对于个别发展中国家成员,可同意在设立咨询点的时限方面给予它们适当的灵活性。咨询点不必是法律和法规的保存机关。任何成员可将其认为影响本协定运用的、任何其他成员采取的任何措施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但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要求任何成员提供一经披露即妨碍执法或违背公共利益或损害特定公私企业合法商业利益的机密信息。

(3)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不同成员应按照本协定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规定,通过谈判达成有关以下内容的具体承诺,以便利发展中国家成员更多地参与世界贸易:①增强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特别是通过在商业基础上获得技术。②改善其进入分销渠道和利用信息网络的机会。③在对其有出口利益的部门和服务提供方式实现市场准入自由化。

发达国家成员和在可能的限度内的其他成员,应在《WTO协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设立联络点,以便利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服务提供者获得与其各自市场有关的、关于以下内容的信息:①服务提供的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内容。②专业资格的登记、认可和获得。③服务技术的可获性。在实施第1款和第2款时,应对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给予特别优先。鉴于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贸易和财政需要,对于它们在接受谈判达成的具体承诺方面存在的严重困难应予特殊考虑。

(4)经济一体化。本协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参加或达成在参加方之间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定,只要此类协定:①涵盖众多服务部门。②规定在该协定生效时或在一合理时限的基础上,对于①项所涵盖的部门,在参加方之间通过以下方式不实行或取消第17条意义上的实质上所有歧视:取消现有歧视性措施,和/或禁止新的或更多的歧视性措施,但第11条、第12条、第14条以及第14条之二下允许的措施除外。在评估第1款②项下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时,可考虑该协定与有关国家之间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关系。

如发展中国家为第1款所指类型协定的参加方,则应依照有关国家总体和各服务部门及分部门的发展水平,在第1款所列条件方面,特别是其中②项所列条件方面给予灵活性。尽管有第6款的规定,但是在第1款所指类型的协定只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下,对此类协定参加方的自然人所拥有或控制的法人仍可给予更优惠的待遇。第1款所指的任何协定应旨在便利协定参加方之间的贸易,并且与订立该协定之前的适用水平相比,对于该协定外的任何成员,不得提高相应服务部门或分部门内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如因第1款下的任何协定的订立、扩大或任何重大修改,一成员有意修改或撤销一具体承诺,因而与其减让表中所列条款和条件不一致,则该成员应至少提前90天通知该项修改或撤销,并应适用第21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中所列程序。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如属根据第1款所指协定参加方的法律所设立的法人,则有权享受该协定项下给予的待遇,只要该服务提供者在该协定的参加方领土内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属第1款所指任何协定参加方的成员应迅速将任何此类协定及其任何扩大或重大修改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它们还应使理事会可获得其所要求的有关信息。理事会可设立工作组,以审查此类协定及其扩大或修改,并就其与本条规定的一致性问题向理事会提出报告。属第1款所指的在一时限基础上实施的任何协定参加方的成员应定期就协定的实施情况向服务贸易理事会提出报告。理事会如认为必要,可设立工作组,以审查此类报告。依据前两项所指的工作组的报告,理事会可向参加方提出其认为适当的建议。属第1款所指的任何协定参加方的成员,不可对任何其他成员从此类协定中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寻求补偿。

关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本协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参加在参加方之间实现劳动力市场完全一体化的协定,只要此类协定:对协定参加方的公民免除有关居留和工作许可的要求;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

(5)国内法规。在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中,每一成员应保证所有影响服务贸易的普遍适用的措施以合理、客观和公正的方式实施。对每一成员应维持或尽快设立司法、仲裁或行政庭或程序,在受影响的服务提供者请求下,对影响服务贸易的行政决定迅速进行审查,并在请求被证明合理的情况下提供适当的补救。如此类程序并不独立于作出有关行政决定的机构,则该成员应保证此类程序在实际中提供客观和公正的审查。上面的规定不得解释为要求一成员设立与其宪法结构或其法律制度的性质不一致的法庭或程序。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服务,如提供此种服务需要得到批准,则一成员的主管机关应在根据其国内法律法规被视为完整的申请提交后一段合理时间内,将有关该申请的决定通知申请人。在申请人的请求下,该成员的主管机关应提供有关申请情况的信息,不得有不当延误。为保证有关资格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的各项措施不致构成不必要的服务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理事会应通过其可能设立的适当机构,制定任何必要的纪律。

此类纪律应旨在特别保证上述要求:①依据客观的和透明的标准,例如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资格。②不得比为保证服务质量所必需的限度更难以负担。③如为许可程序,则这些程序本身不成为对服务提供的限制。在一成员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中,在按照第4款为这些部门制定的纪律生效之前,该成员不得以以下方式实施使此类具体承诺失效或减损的许可要求、资格要求和技术标准:不符合第4款①项、②项或③项中所概述的标准的;在该成员就这些部门作出具体承诺时,不可能合理预期的。在确定一成员是否符合第5款①项下的义务时,应考虑该成员所实施的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标准。在已就专业服务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每一成员应规定适当程序,以核验任何其他成员专业人员的能力。

(6)承认。为使服务提供者获得授权、许可或证明的标准或准则得以全部或部分实施,在遵守第3款要求的前提下,一成员可承认在特定国家已获得的教育或经历、已满足的要求、或已给予的许可或证明。

此类可通过协调或其他方式实现的承认,可依据与有关国家的协定或安排,也可自动给予。属第1款所指类型的协定或安排参加方的成员,无论此类协定或安排是现有的还是在将来订立,均应向其他利害关系成员提供充分的机会,以谈判加入此类协定或安排,或与其谈判类似的协定或安排。如一成员自动给予承认,则应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充分的机会,以证明在该其他成员获得的教育、经历、许可或证明以及满足的要求应得到承认。一成员给予承认的方式不得构成在适用服务提供者获得授权、许可或证明的标准或准则时在各国之间进行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服务贸易的变相限制。每一成员应:①在《WTO协定》对其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向服务贸易理事会通知其现有的承认措施,并说明此类措施是否以第1款所述类型的协定或安排为依据。②在就第1款所指类型的协定或安排进行谈判之前,尽早迅速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以便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其能够在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之前表明其参加谈判的兴趣。③如采用新的承认措施或对现有措施进行重大修改,则迅速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并说明此类措施是否以第1款所指类型的协定或安排为依据。只要适当,承认即应以多边议定的准则为依据。在适当的情况下,各成员应与有关政府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合作,以制定和采用关于承认的共同国际标准和准则,以及有关服务行业和职业实务的共同国际标准。

(7)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每一成员应保证在其领土内的任何垄断服务提供者在有关市场提供垄断服务时,不以与其在第2条和具体承诺下的义务不一致的方式行事。如一成员的垄断提供者直接或通过附属公司参与其垄断权范围之外且受该成员具体承诺约束的服务提供的竞争,则该成员应保证该提供者不滥用其垄断地位在其领土内以与此类承诺不一致的方式行事。如一成员有理由认为任何其他成员的垄断服务提供者以与第1款和第2款不一致的方式行事,则在该成员请求下,服务贸易理事会可要求设立、维持或授权该服务提供者的成员提供有关经营的具体信息。在《WTO协定》生效之日后,如一成员对其具体承诺所涵盖的服务提供给予垄断权,则该成员应在所给予的垄断权预定实施前不迟于3个月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并应适用第21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如一成员在形式上或事实上授权或设立少数几个服务提供者,且实质性阻止这些服务提供者在其领土内相互竞争,则本条的规定应适用于此类专营服务提供者。

(8)商业惯例。各成员认识到,除属第8条范围内的商业惯例外,服务提供者的某些商业惯例会抑制竞争,从而限制服务贸易。在任何其他成员请求下,每一成员应进行磋商,以期取消第1款所指的商业惯例。被请求的成员对此类请求应给予充分和积极的考虑,并应通过提供与所涉事项有关的、可公开获得的非机密信息进行合作。在遵守其国内法律并在就提出请求的成员保障其机密性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的前提下,被请求的成员还应向提出请求的成员提供其他可获得的信息。

(9)紧急保障措施。应就紧急保障措施问题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进行多边谈判。此类谈判的结果应在不迟于《WTO协定》生效之日起3年的一日期生效。在第1款所指的谈判结果生效之前的时间内,尽管有第21条第1款的规定,但是任何成员仍可在其一具体承诺生效1年后,向服务贸易理事会通知其修改或撤销该承诺的意向;只要该成员向理事会说明该修改或撤销不能等待第21条第1款规定的3年期限期满的理由。第2款的规定应在《WTO协定》生效之日起3年后停止适用。

(10)支付和转移。除在第12条中设想的情况外,一成员不得对与其具体承诺有关的经常项目交易的国际转移和支付实施限制。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在《基金组织协定》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采取符合《基金组织协定》的汇兑行动,但是一成员不得对任何资本交易设置与其有关此类交易的具体承诺不一致的限制,根据第12条或在基金请求下除外。

(11)保障国际收支的限制。如发生严重国际收支和对外财政困难或其威胁,一成员可对其已作出具体承诺的服务贸易,包括与此类承诺有关的交易的支付和转移,采取或维持限制。各方认识到,由于处于经济发展或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成员在国际收支方面的特殊压力,可能需要使用限制措施,特别是保证维持实施其经济发展或经济转型计划所需的适当财政储备水平。第1款所指的限制:①不得在各成员之间造成歧视。②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相一致。③应避免对任何其他成员的商业、经济和财政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④不得超过处理第1款所指的情况所必需的限度。⑤应是暂时的,并应随第1款列明情况的改善而逐步取消。

在确定此类限制的影响范围时,各成员可优先考虑对其经济或发展计划更为重要的服务提供。但是,不得为保护一特定服务部门而采取或维持此类限制。根据第1款采取或维持的任何限制,或此类限制的任何变更,应迅速通知总理事会。实施本条规定的成员应就根据本条采取的限制迅速与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进行磋商。部长级会议应制定定期磋商的程序,以便能够向有关成员提出其认为适当的建议。此类磋商应评估有关成员的国际收支状况和根据本条采取或维持的限制,同时特别考虑如下因素:国际收支和对外财政困难的性质和程度;磋商成员的外部经济和贸易环境;其他可采取的替代纠正措施。

磋商应处理任何限制与第2款一致性的问题,特别是依照第2款⑤项逐步取消限制的问题。在此类磋商中,应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与外汇、货币储备和国际收支有关的所有统计和其他事实,结论应以基金对磋商成员国际收支状况和对外财政状况的评估为依据。如不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的一成员希望适用本条的规定,则部长级会议应制定审议程序和任何其他必要程序。

(12)政府采购。第2条、第16条和第17条不得适用于管理政府机构为政府目的而购买服务的法律、法规或要求,此种购买不是为进行商业转售或为供商业销售而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使用。在《WTO协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应就本协定项下服务的政府采购问题进行多边谈判。

(13)一般例外。在此类措施的实施不在情形类似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服务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前提下,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阻止任何成员采取或实施以下措施:①为保护公共道德或维护公共秩序所必需的措施。②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③为使与本协定的规定不相抵触的法律或法规得到遵守所必需的措施,包括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法律或法规:防止欺骗和欺诈行为或处理服务合同违约而产生的影响;保护与个人信息处理和传播有关的个人隐私及保护个人记录和账户的机密性;安全。④与第17条不一致的措施,只要待遇方面的差别国在保证对其他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公平或有效地课征或收取直接税。⑤与第2条不一致的措施,只要待遇方面的差别是约束该成员的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或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或安排中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规定的结果。

关于安全例外,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①要求任何成员提供其认为如披露则会违背其根本安全利益的任何信息。②阻止任何成员采取其认为对保护其根本安全利益所必需的任何行动:与直接或间接为军事机关提供给养的服务有关的行动;与裂变和聚变物质或衍生此类物质的物质有关的行动;在战时或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动。③阻止任何成员为履行其在《联合国宪章》项下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义务而采取的任何行动。根据第1款②项和③项采取的措施及其终止,应尽可能充分地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

(14)补贴。各成员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补贴可对服务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各成员应进行谈判,以期制定必要的多边纪律,以避免此类贸易扭曲作用。谈判还应处理反补贴程序适当性的问题。此类谈判应认识到补贴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中的作用,并考虑到各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该领域需要灵活性。就此类谈判而言,各成员应就其向国内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所有与服务贸易有关的补贴交换信息。任何成员如认为受到另一成员补贴的不利影响,则可请求与该成员就此事项进行磋商。对此类请求,应给予积极考虑。

4.承担特定义务(具体承诺义务)

(1)市场准入。对于通过第1条确认的服务提供方式实现的市场准入,每一成员对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其在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同意和列明的条款、限制和条件[1]。在作出市场准入承诺的部门,除非在其减让表中另有列明,否则一成员不得在其一地区或在其全部领土内维持或采取按如下定义的措施:①无论以数量配额、垄断、专营服务提供者的形式,还是以经济需求测试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务提供者的数量。②以数量配额或经济需求测试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务交易或资产总值。③以配额或经济需求测试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务业务总数或以指定数量单位表示的服务产出总量[2]。④以数量配额或经济需求测试要求的形式,限制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可雇用的、提供具体服务所必需且直接有关的自然人总数。⑤限制或要求服务提供者通过特定类型法律实体或合营企业提供服务的措施。⑥以限制外国股权最高百分比或限制单个或总体外国投资总额的方式限制外国资本的参与。

(2)国民待遇。对于列入减让表的部门,在遵守其中所列任何条件和资格的前提下,每一成员在影响服务提供的所有措施方面给予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得低于其给予本国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3]。一成员可通过对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给予与其本国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满足第五款的要求。如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改变竞争条件,与任何其他成员的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相比,有利于该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则此类待遇应被视为较为不利的待遇。

(3)附加承诺。各成员可就影响服务贸易,但根据第16条或第17条不需列入减让表的措施,包括有关资格、标准或许可事项的措施,谈判承诺。此类承诺应列入一成员减让表。

5.逐步自由化

(1)具体承诺的谈判。为推行本协定的目标,各成员应不迟于《WTO协定》生效之日起5年开始并在此后定期进行连续回合的谈判,以期逐步实现更高的自由化水平。此类谈判应针对减少或取消各种措施对服务贸易的不利影响,以此作为提供有效市场准入的手段。此进程的进行应旨在在互利基础上促进所有参加方的利益,并保证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平衡。自由化进程的进行应适当尊重各成员的国家政策目标及其总体和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个别发展中国家成员应有适当的灵活性,以开放较少的部门,放开较少类型的交易,以符合其发展状况的方式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并在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其市场时,对此类准入附加旨在实现第4条所指目标的条件。对于每一回合,应制定谈判准则和程序。就制定此类准则而言,服务贸易理事会应参照本协定的目标,包括第4条第1款所列目标,对服务贸易进行总体的和逐部门的评估。谈判准则应为处理各成员自以往谈判以来自主采取的自由化和在第4条第3款下给予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特殊待遇制定模式。各谈判回合均应通过旨在提高各成员在本协定项下所作具体承诺总体水平的双边、诸边或多边谈判,推进逐步自由化的进程。

(2)具体承诺减让表。每一成员应在减让表中列出其根据本协定第三部分作出的具体承诺。对于作出此类承诺的部门,每一减让表应列明:①市场准入的条款、限制和条件。②国民待遇的条件和资格。③与附加承诺有关的承诺。④在适当时,实施此类承诺的时限。⑤此类承诺生效的日期。与第16条和第17条不一致的措施应列入与第16条有关的栏目。在这种情况下,所列内容将被视为也对第17条规定了条件或资格。具体承诺减让表应附在本协定之后,并应成为本协定的组成部分。

(3)减让表的修改。一成员(本条中称“修改成员”)可依照本条的规定,在减让表中任何承诺生效之日起3年期满后的任何时间修改或撤销该承诺。修改成员应将其根据本条修改或撤销一承诺的意向,在不迟于实施修改或撤销的预定日期前3个月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在本协定项下的利益可能受到根据第1款②项通知的拟议修改或撤销影响的任何成员(本条中称“受影响成员”)请求下,修改成员应进行谈判,以期就任何必要的补偿性调整达成协议。在此类谈判和协定中,有关成员应努力维持互利承诺的总体水平,使其不低于在此类谈判之前具体承诺减让表中规定的对贸易的有利水平。补偿性调整应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作出。如修改成员和任何受影响成员未在规定的谈判期限结束之前达成协议,则此类受影响成员可将该事项提交仲裁。任何希望行使其可能享有的补偿权的受影响成员必须参加仲裁。如无受影响成员请求仲裁,则修改成员有权实施拟议的修改或撤销。修改成员在作出符合仲裁结果的补偿性调整之前,不可修改或撤销其承诺。如修改成员实施其拟议的修改或撤销而未遵守仲裁结果,则任何参加仲裁的受影响成员可修改或撤销符合这些结果的实质相等的利益。尽管有第2条的规定,但是此类修改或撤销可只对修改成员实施。服务贸易理事会应为更正或修改减让表制定程序。根据本条修改或撤销承诺的任何成员应根据此类程序修改其减让表。

6.制度(机构)条款

(1)磋商。每一成员应对任何其他成员可能提出的、关于就影响本协定运用的任何事项的交涉所进行的磋商给予积极考虑,并提供充分的机会。《争端解决谅解》(DSU)应适用于此类磋商。在一成员请求下,服务贸易理事会或争端解决机构(DSB)可就其通过根据第1款进行的磋商未能找到满意解决办法的任何事项与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进行磋商。一成员不得根据本条或第23条,对另一成员属它们之间达成的与避免双重征税有关的国际协定范围的措施援引第17条。在各成员不能就一措施是否属它们之间的此类协定范围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应允许两成员中任一成员将该事项提交服务贸易理事会。理事会应将该事项提交仲裁。仲裁人的裁决应为最终的,并对各成员具有约束力。

(2)争端解决和执行。如任何成员认为任何其他成员未能履行本协定项下的义务或具体承诺,则该成员为就该事项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可援用DSU。如DSB认为情况足够严重有理由采取此类行动,则可授权一个或多个成员依照DSU第22条对任何其他一个或多个成员中止义务和具体承诺的实施。如任何成员认为其根据另一成员在本协定第三部分下的具体承诺可合理预期获得的任何利益,由于实施与本协定规定并无抵触的任何措施而丧失或减损,则可援用DSU。如DSB确定该措施使此种利益丧失或减损,则受影响的成员有权依据第21条第2款要求作出双方满意的调整,其中可包括修改或撤销该措施。如在有关成员之间不能达成协议,则应适用DSU第22条。

(3)服务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应履行对其指定的职能,以便利本协定的运用,并促进其目标的实现。理事会可设立其认为对有效履行其职能适当的附属机构。理事会及其附属机构应开放供所有成员的代表参加,除非理事会另有决定。理事会主席应由各成员选举产生。

(4)技术合作。需要此类援助的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应可使用第4条第2款所指的咨询点的服务。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应在多边一级由秘书处提供,并由服务贸易理事会决定。

(5)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总理事会应就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及其他与服务有关的政府间组织进行磋商和合作作出适当安排。

7.最后条款

包括关于利益的拒绝给予以及本协定中的相关定义。一成员可对下列情况拒绝给予本协定项下的利益:(1)对于一项服务的提供,如确定该服务是自或在一非成员或与该拒绝给予利益的成员不适用《WTO协定》的成员领土内提供的。(2)在提供海运服务的情况下,如确定该服务是:①由一艘根据一非成员或对该拒绝给予利益的成员不适用《WTO协定》的成员的法律进行注册的船只提供的。②由一经营和/或使用全部或部分船只的人提供的,但该人属一非成员或对该拒绝给予利益的成员不适用《WTO协定》的成员。(3)对于具有法人资格的服务提供者,如确定其不是另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或是对该拒绝给予利益的成员不适用《WTO协定》的成员的服务提供者。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重要意义

GATS的制定是自关贸总协定诞生以来在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将服务贸易纳入多边体制,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渐趋完善。GATS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它是国际服务贸易迈向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在GATS签订之前,GATT对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努力主要集中于商品贸易领域,对服务贸易一直未进行过统一规范。GATS的诞生为服务贸易的逐步自由化第一次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与保障,对于建立和发展服务贸易多边规范是一项重大突破。它确立了通过各成员方连续不断的多边谈判,促进各国服务市场开放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增长的宗旨,使各成员方有了进一步谈判的基础,得以向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向不断迈进。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有助于建立更为稳定的贸易往来关系。这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了适当的照顾。GATS有不少条文涉及发展中国家。鉴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劣势地位,这些条文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参与程度、加强本国服务业的竞争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供了较大的优惠,特别是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市场准入、逐步自由化,以及在经济技术援助方面,都对发展中国家作了照顾性的特别规定。这比当初GATT成立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要好得多。将一般义务与特定义务分开规范也是采纳了发展中国家集团“亚非提案”的主张。这些都表明,通过长期斗争和不懈努力,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地位已上升到新的高度。

再次,它有利于促进各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与交流。GATS不仅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扩大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各成员方从对服务市场的保护和对立转向逐步开放和对话,倾向于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透明度条款和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条款中关于提供信息、建立联系点的规定,更有利于各成员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信息交流和技术转让。另外,定期谈判制度的建立,也为成员方提供了不断磋商和对话的机制和机会。这使得各成员方在服务贸易方面更乐意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从客观上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另外,GATS将一般义务与特定义务分开规范的做法,使成员方在服务贸易领域既要遵守共同的原则和普遍的义务,又可根据本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安排服务市场开放的步骤,使本国服务业和经济发展不致受到严重冲击。协定考虑到成员方的发展水平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情况,制定了服务贸易谈判所应遵循的方针:谈判应在部门指示单的基础上进行,所达成的义务和保留应建立在适当分解的水平上,如关于部门目录、部门与下属部门等;给予发展中国家适当的灵活性,但必须约束在“严格限制的水平上”分阶段实施。这些都体现了规则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既可以推动各成员方在具体服务部门的谈判中专家迅即进入实质性阶段,也便于体现各成员方的利益诉求。

专栏8-3:GATS、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困惑与出路

GATS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的潜在政策影响。其中的原因在于一半以上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投向服务领域,而其中的大部分又投向公共服务部门。由于基本社会服务的谈判还未结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健康和教育等领域没有做出承诺,在这些领域的服务,传统上都由政府提供并存在大量补贴。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和使这些服务商业化方面面临压力。

首先,GATS规则并不适用于行使政府职权而提供的服务。但是行使政府职权的标准并不一定能够阻止协定进入对穷人至关重要的基础服务部门。很难找到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是所有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健康和教育服务是由一个不断变化的公共教育与私营企业的混合体提供的。这意味着提供服务的政府实体将潜在的与私营企业“竞争”。GATS限制对公共和私营服务的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但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继续依靠公共垄断来提供教育、健康、铁路、邮政、健康保险、水的分销和电力生产及传输等基础服务。

其次,GATS并不强迫政府私有化,但它推动了基础公共服务的商业化。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导致公共垄断被私有垄断所替代。在未考虑公平、可获得性和可承受力的前提下,将健康服务快速私有化和商业化,对人类发展极为有害。这正如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所指出的,在很多情况下,服务无法惠及穷人,不论是从服务的获得、服务的质量,还是服务价格的可承受性上。这尤其反映在直接有助于改善人类卫生保健和教育状况的服务上,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供水供电和排污等基础设施服务。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接受教育、治疗疾病而导致贫困的家庭不计其数,而免于疾病、摆脱文盲,又是穷人得以摆脱贫困的两条重要途径。

2000年10月,180个国家元首签署了《千年宣言》,保证在2015年之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经济增长和财政资源是必须的,但这还不够。在服务领域进行改革,确保将基本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作为国家的责任,提高服务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服务惠及穷人。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第一,公共服务存在较强的外部性,所以仅靠私营部门,将不能实现社会所期望达到的健康和教育水平;第二,基本的健康和教育被看作是基本的人权。正如《世界人权宣言》认为个人有获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医疗保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公共部门不能放任健康和教育不管。问题在于,政府如何通过与私营部门、社区和外部合作者合作而尽到这个基本的责任。

如何实现服务的有效供给,让服务惠及穷人?这要取决于实际情况。在不明确的并且难以监督的环境中,政府失灵可能会超过市场失灵,所以出于效率和公平理由的公共提供服务可能不会惠及穷人。此时,应该利用需求方补贴、共同支付、客户监督、服务提供者的互相监督和提供信息等,来引导公共支出用于增强客户权力;通过分权、产生更多信息的服务提供安排、参与制预算分析,引导公共支出用于增强客户的表达,支持利他主义的服务提供者,以及遏制服务提供中的腐败。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95页。《惠及民众的全球贸易(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6页。

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_国际服务贸易易学

第二节 WTO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

按照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建立世界贸易组织马拉喀什协定》的规定,总部设在日内瓦的WTO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运行。于是WTO就取代GATT而成为管理国际贸易的正式组织,GATS及其附属协议自然而然地成为该组织管辖的条约之一。与GATT相比,WTO不再仅仅是一个条约性组织,而是有着更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因此它更有能力管理比商品贸易更为复杂的服务贸易。

一、WTO体制简介

(一)WTO体制的根本特征

从形式上看,在所有具有全球职能的国际组织中,WTO是最具有民主性的。WTO一成员一票的管理制度远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具民主性。从结构上看,尽管WTO成员没有联合国成员那么多,但由于WTO不设类似于安理会的机构,可以说WTO比联合国更具民主性[4]

与GATT体制相比,WTO体制还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制度安排的正式性

关贸总协定是缔约国之间的契约性文件,并且一直是根据1947年的“临时适用议定书”进行活动的;它非常松散,缺乏牢靠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WTO体制则不同,它不仅在法律上实现了临时适用性向正式适用性的转变,而且还在WTO协定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的组织机构,包括WTO本身,下属权力、行政、“司法”和监督等机构。作为正式的国际组织,WTO是国际法主体,其职员和成员的代表享有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同等的特权和豁免权等待遇。但WTO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不隶属于联合国。

2.协定内容的广泛性

GATT体制以关税减让为起点,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关商品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国际贸易规则。WTO体制则不仅涵盖原有的“乌拉圭回合”新设定的议题规则,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知识产权的协定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另外,WTO还首次设立有关其成员贸易政策的定期审议机制,以实现对各成员方贸易体制的多边监督。这表明,全球贸易体制的范围已扩大到一些在WTO成立前属于国内范畴的领域,同时强化的现行规则使其更具干预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发展,WTO比GATT更加紧密地将全球贸易体制与人类发展结果联系起来。此外,WTO体制还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适用于所有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以确保多边贸易规则的遵守和执行。

3.体制本身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体现为各成员方在加入WTO的同时也一并加入WTO的所有协定,即所谓的“一揽子加入”(single undertaking)。GATT体制大体上是以GATT文本为主协议,以“东京回合”达成的非关税方面的9个守则和多边纺织品协定为附属协议的两层结构。附属协议允许各国包括缔约方和非缔约方根据各自的评价标准,以“点菜式”的方式有选择地加入GATT,从而破坏了GATT体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一缺点正好为WTO体制所避免,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当然,WTO体制并非十全十美,无可挑剔。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内在缺陷和棘手问题,包括文本和附件的协调统一问题,灰色区域问题,保障措施以及农产品、纺织品补贴等问题。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服务贸易问题将成为WTO体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WTO体制的内容和机构

1.WTO的法律框架

WTO协定构成WTO体制的基本内容。WTO协定包括其本身文本16项条款和四大附件(见图8-1)。

文本本身并未涉及规范和处理多边贸易关系的实质性原则,只是就WTO的建立、范围、职能、结构、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秘书处、预算与会费、地位、决策、修正、创始成员资格、加入、接受、退出等相关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

四大附件则涉及有关多边贸易关系的协调和贸易争端的解决以及贸易竞争规则的规范等实质性规定。四大附件包括13个多边商品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及4个单项贸易协定。通常把四大附件所包括的21个协定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多边贸易协定”(multilateral trade agreement),包括附件1、2、3的全部内容。它们是经“乌拉圭回合”谈判修订、制定的多边贸易新体制的主体,各成员方只能一揽子签署参加,不能选择参加。这体现了WTO体制的统一性。另一类协定称为“诸边贸易协定”(Plurilateral Trade Agreement),指的是未经“乌拉圭回合”谈判的GATT体制中的四个“东京回合”守则,即附件4的内容,这些协定可以由各成员方或非成员方选择参加。

img333

图8-1 WTO的法律框架

2.WTO的组织框架

WTO的组织机构包括四个层次,如图8-2所示。

第一层次是成员方部长级大会,是WTO的最高决策机构,由WTO的所有成员组成,每2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全权履行WTO的职能,并可以为此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

第二层是各成员方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在部长级大会闭会期间,行使部长级大会职权和WTO协定规定的其他职权,包括履行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责等。总理事会酌情召开会议,通常每年召开6次左右。

第三层包括三个专门理事会即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以及总理事会下设的五个委员会,即贸易与环境委员会、贸易与发展委员会、预算、财务和行政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措施委员会、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三个专门理事会分别负责监督相应协议的实施,并在总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行使相应协议规定的职能以及总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能。上述理事会的下设委员会分别向相应的理事会负责。

img334

图8-2 WTO的组织结构

注:所有WTO成员须参加除了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争端解决专家组(Dispute Settlement panels)和诸边委员会(plurilateral committees)外的所有理事会(councils)、委员会(committees)等。

第四层是上述三个专门理事会下设的专门小组和专门委员会。

另外,WTO还设立一个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总干事由部长大会任命并确定其责任、服务条件和任期。总干事任命秘书处职员,并依据部长大会的规定确定他们的责任与服务条件。总干事和秘书处的职责具有国际性,他们在履行职责时,不寻求或接受除WTO以外的任何政府或当局的指示,他们被要求制止任何可能影响其作为国际官员地位的行为。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可以参加所有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工作组和工作小组,但上诉机构、争端解决专家组、纺织品监督机构、信息技术协议委员会及诸边贸易协定委员会除外。比如,政府采购委员会和民用航空器贸易委员会只对签署方开放。这两个委员会不是总理事会的附属机构,但在WTO内运作,并要定期向总理事会通报其活动。

二、WTO体制下的服务贸易谈判

历史上,关贸总协定累计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前6轮谈判主要是围绕各国商品贸易的关税减让进行的。第7轮“东京回合”的谈判重心转移到各国商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到了第8轮“乌拉圭回合”谈判,服务贸易才开始成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达成了GATS。该协定于1995年1月1日与WTO同时生效。

从1995年1月开始,在服务贸易理事会指导下,服务贸易谈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试图在金融服务、基础电信、海上运输服务和自然人流动等领域改善市场准入;通过在保障措施、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谈判,以及对国内管制约束适时解释,来完善框架协议。

(一)改善市场准入的谈判

1.金融服务谈判

有关金融服务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项基于欧盟建议的临时协议。该临时协议的有效期到1997年底,此后各国(地区)可以修改其金融服务市场开放专项承诺。已有73个国家和地区就金融服务贸易作出了市场开放承诺;有30个国家和地区在谈判中作出了更大的承诺;未改动的承诺仍作为1995年1月1日达成的结果继续有效。

由于美国认为该协议没能体现其利益,所以它拒绝加入。美国宣称将在互惠的基础上开放其金融市场,同时撤回其所有关于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以及在整个金融服务部门的最惠国待遇豁免,但对已进入美国市场开业的外国金融机构给予承诺保障。欧盟承诺不援用第2附件中的互惠要求。与美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大了承诺范围,如韩国承诺开放保险市场;泰国增加了向外国银行发放的许可证数量;贝宁、冈比亚、加纳、圭亚那、乌拉圭、津巴布韦、巴布亚新几内亚、罗马尼亚等作出了更趋自由化的承诺。

金融服务贸易领域中的许多市场准入承诺,都包含相应的保留限制,如在支付、转移、资本流动、经济需求认定、外国参与者最高所有权、外国银行许可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则是这些承诺都是暂时性的,随时都可能改变。

由于美国缺席,所以金融服务贸易谈判的关键是要达成一项包括美国在内的、真正基于最惠国待遇的协议,并确立起多边体系的信誉。总的来说,有关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反映了当今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2.基础电信服务谈判

基础电信服务谈判与金融服务谈判类似,也是美国从中作梗。美国认为国家垄断经营的基础电信服务,在自由化的市场上具有不公正的竞争优势,而美国的市场则是非垄断的。它要坚持互惠原则,以期保护国内电信市场免受国外潜在竞争者的竞争威胁。

最后阶段的电信服务谈判大多是非正式进行的,主要在美国、日本、欧盟和加拿大之间进行。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谈判破裂:约束国际通信网络“搭便车”的方法,国际通信线路的租用条件,卫星线路和电缆线路的通信连接、许可要求和费率等。此外,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与竞争政策有关的事项,总体规则与特定规则的协调,管理机构与服务提供者的关系,反倾销规则与竞争规则的协调等。

基础电信服务谈判组已通过了GATS第4附件草案和基础电信服务开放承诺决议草案。该附件草案条款的最后接受日期为1997年12月30日,1998年1月1日连同有关承诺生效。该附件草案的第四段规定:“在1997年4月1—30日期间,任一成员方都可以补充和修改其承诺表及列举最惠国待遇例外事项。”欧盟建议将接受的修改承诺的日期从1997年4月1—30日提前至1997年1月15—2月15日,并增加以下文字:“未列举最惠国待遇例外事项的成员方可在该期间加以列举。”谈判组已接受了该建议。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各谈判方可重新调整其立场,补充、修改或撤回原先承诺。上述决议还规定,建立一个基础电信工作小组向WTO服务贸易理事会通报情况和主持有关修改开放承诺的谈判,该小组已于1996年7月30日开始工作。基础电信服务开放承诺决议要求各方在附件生效之前“维持现状”,即各方应全力保持其现有法规的一致性,不采取任何与其谈判承诺相抵触的措施。

3.海运服务谈判

根据“海运服务贸易谈判部长决议”和“海运服务谈判补充决议”,成员方在1994年4月至1996年6月28日期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其目标是就国际海运、海运辅助服务、港口设施使用、在约定期间取消限制等问题达成协议。1996年6月28日,海运服务谈判组决定中止谈判,并根据GATS第14条的规定在适当时候以现有承诺或进一步承诺为基础重开谈判。谈判中断期间,各谈判方将行使基于“海运服务谈判补充文件”第3款的权利,对其先前作出的承诺不作任何补偿地全部或部分修改或撤回,并就最惠国待遇的例外事项作出最后决断。上述“决议”还达成了“维持现状”的谅解,即为了维护和提高海运服务贸易自由化,各方均不得采取任何新的措施来限制海运服务贸易或改善其谈判地位,但为对付其他国家的不当措施而采取的行动除外。一些谈判方对暂缓执行GATS第2条表示批评,认为这意味着在下轮谈判结束之前将不可能在海运服务领域运用最惠国待遇。在决定中断谈判时,仅有24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有条件的承诺。海运服务谈判之所以未能成功,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拒绝作出任何承诺,美国认为有关各方所作出的承诺,未能有效地体现最起码的自由度,并强调唯一可接受的承诺是OECD成员方所提出的“不保护任何运输行业”的方案。在所提交的承诺中只在一项上作出了实质性让步,其他都是基于联合国班轮守则和含有最惠国待遇保留。对此,各谈判方都一致认为,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一旦失败,将对WTO体制产生消极影响。此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着重指出,GATS第14条所确定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自由化原则”是该协定的核心。

4.有关自然人流动的谈判

在“乌拉圭回合”承诺时间表中,作为第4类供给方式的自然人流动主要限于两种类型:(1)作为“主要职员”的公司内部调动,如与东道国商业存在相联系的经理和技术人员的流动。(2)商务访问者,他们作为短期访问者,一般不被东道国以薪雇佣。自然人流动谈判小组成立于1994年5月,其目的是主持有关谈判,以改进有关承诺,使独立的访问供应商在没有商业存在的前提下能够在海外工作。有关谈判工作在1995年7月28日结束。奥地利、加拿大、欧盟及其成员方、印度、挪威和瑞士六个成员方提交了有关自然人流动的更高水平的承诺。它们旨在确保合格专业人士、计算机专家和其他各种类型专家的市场准入,允许他们以个人身份接受暂时性合约,能够在海外工作,不与东道国的任何商业存在发生联系。

(二)完善框架协议的谈判

完善框架协议是WTO新体制下的重要工作。现已成立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工作组(见图8 2),以主持有关保障措施、补贴和政府采购三个领域的谈判。

1.服务业紧急保障问题

GATS第10条“紧急保障措施”第1款规定:应就紧急保障措施问题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进行多边谈判。此类谈判的结果应在不迟于《WTO协定》生效之日起3年的一日期生效。该条第2款还规定:在第1款所指的谈判结果生效之前的时间内,尽管有第21条第1款的规定,但是任何成员仍可在其一具体承诺生效1年后,向服务贸易理事会通知其修改或撤销该承诺的意向;只要该成员向理事会说明该修改或撤销不能等待第21条第1款规定的3年期限期满的理由。

对于保障条款的确立问题,争议颇多。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制定保障条款将会激励有关各方作出更积极、更务实的有关服务贸易自由化承诺。例如,在自然人跨国流动方面取消“经济需求认定要求”、允许更多的服务部门入境开业、减少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上的限制等。客观地讲,因有关承诺造成产业损害,采取临时性保障措施有时也是不无裨益的。比如,对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其影响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保障条款,发展中国家就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从而可以促使其十分放心地作出进一步的承诺。

对保障条款的确立持怀疑观点的人认为:(1)确立保障条款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各方对服务贸易总协定所作出的具体承诺中都已含有保障因素,只就有限的服务部门作出承诺、限制性的服务市场准入等。(2)确立保障条款不仅不利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反,将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契机和借口,因为保障条款的引入意味着承诺的可变性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强调,这种保障措施在运用于服务贸易领域时存在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服务贸易得以进行的方式的多样性、国内服务业遭受损害程度的判定、服务进口方政府当局处置权的随意性等。现在的问题是,制定保障条款是否有必要,如果没有必要,就无须讨论,无须谈判了;如果有必要,那么什么样的保障条款是可取的。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下一步有关紧急保障问题谈判的重点,将是对可以实施保障措施的各种情况加以具体界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求对以下两种情况作出界定:(1)因履行GATS所规定的开放义务而导致服务进口的大量增加,结果使国内有关服务提供者要求采取保障行为以补救所遭受的损害,即出现了第14条“一般例外(安全例外)”所界定的情况。(2)政府为了达到某些政策目标,采取维护国内服务业生存的行动,即对国内服务业保持最低控制的政府行为。

缺乏全面、系统、准确的有关服务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统计数据,是造成GATS未能确立紧急保障机制的一个主因。实际上,有关“产业损害”的认定标准,包括进口规模和市场份额、生产能力、盈亏状况、就业情况等,既能适用于货物生产者,也同样能适用于服务提供者。服务业遭受损害毫无疑问地会延缓其发展。“损害”认定中还有一项困难,就是如何对待境内服务业中的外国所有或控制的服务企业,比如,导致服务进口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本国服务企业被国外机构所收购,也可能是外国所有或控制的服务企业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或国外服务提供者入境数量剧增等。GATS已就金融服务保障问题作了谨慎的规定,如在金融服务附件中就对反竞争行为、垄断性服务供应,以及居民和动植物健康保护等问题作了一般性规定,但未就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作出规定,这将有待今后按GATS第10和15条继续进行谈判。应当明确,如何确立影响商业存在承诺的紧急保障认定标准,还需在今后的有关“多边投资规范”的谈判中加以解决。

2.服务业补贴问题

GATS第15条“补贴”规定:“各成员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补贴可对服务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各成员应进行谈判,以期制定必要的多边纪律,以避免此类贸易扭曲作用。谈判还应处理反补贴程序适当性的问题。此类谈判应认识到补贴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中的作用,并考虑到各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该领域需要灵活性。就此类谈判而言,各成员应就其向国内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所有与服务贸易有关的补贴交换信息。任何成员如认为受到另一成员补贴的不利影响,则可请求与该成员就此事项进行磋商。对此类请求,应给予积极考虑。”

区别不同的服务业补贴非常重要。一般的服务业补贴包括地区补助和少数民族补助在内的,旨在实现各项社会目标的宏观性补贴,缓和市场衰弱的补贴,确保某些服务行业或服务提供者的商业优势的补贴等等。现实表明,各国政府实施的服务业补贴措施有扩张的趋势,特别是在高技术服务领域,区域平衡发展方面,运输和通信服务领域等。实施补贴的政策工具也日趋多样化,包括生产要素的使用优惠、税收减免、利率补贴信贷、信贷担保、国有资产投入等。实施补贴的具体政策目标包括加强基础设施、确立竞争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新型服务业的建立、援助呈衰弱迹象的服务业、鼓励R&D之类的特殊经济活动、平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机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增加就业和转移收入等。

在“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过程中,各国对补贴措施的实施,以及对补贴的约束问题争论不休。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求发达国家在服务业补贴方面“维持现状”、“逐步退回”。美国和欧盟则要求取消所有对别国的服务贸易利益形成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的补贴措施。对于服务业补贴的约束,发展中国家要求参照商品贸易的做法,即发展中国家以较大的灵活性来使用补贴,提高其国内服务供应能力,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补贴措施则应给予严格的纪律约束;发达国家则强调服务业补贴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反映在补贴的界定和补贴量的衡量方面,从而使得对服务业补贴的约束变得极为困难。

如何解决服务业补贴问题?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缺乏分类统计数据。对于相当多的服务行业,要想获得有关市场份额、价格、单位产品和单位成本等方面的充分信息是很难的。另外,在认定服务的“原产地”、区分国内服务供应和国外服务供应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信息障碍。其次,服务行业繁多,服务贸易方式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补贴措施会因服务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或出现不同的解释。比如,向企业提供补贴,如对外资机构提供税收优惠,可以被认定为服务出口补贴;母公司所在国对母公司的补贴,会加强其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为购买本国服务的消费者提供特定的优惠,也可能会起到出口补贴的作用。

针对计算因补贴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和认定国服务业损害方面的困难,一些国家和地区建议运用争端解决程序或竞争法规来制约服务贸易倾销,不赞成采取单方面的反补贴行动。在存在贸易扭曲性补贴的情况下,多边监督机构应根据有关各方的可比数据和有关补贴的公认定义,运用统一的计算标准来审议服务业补贴与反补贴问题。

3.政府采购服务问题

GATS第13条第1款规定:“第2条(最惠国待遇)、第16条(市场准入)和第17条(国民待遇)不得适用于管理政府机构为政府目的而购买服务的法律、法规或要求,此种购买不是为进行商业转售或为供商业销售而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使用。在《WTO协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应就本协定项下服务的政府采购问题进行多边谈判。”

国际服务贸易中政府采购问题的焦点,在于各方为攫取一己之利都倾向于保留并利用上述例外。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GATS的这些例外能否与政府采购多边协议一样有效?或者是否要采取“削足适履”的做法修改政府采购多边协议的规则,以达到与GATS的例外规定相一致的目的?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约方是将有关利益按照最惠国待遇的原则给予所有签约方,还是构筑双重承诺结构?能否确立同时适用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政府采购多边规则?如何确保与政府采购有关的所有法律和程序的充分透明?

必须明确的是,GATS与GATT关于政府采购的规定存在着一定差异:GATS就国民待遇义务确立了一系列例外;GATT则未将国民待遇作为一种义务;在GATS框架下,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是可以谈判的,即各方通过谈判以肯定的方式提交承诺表。最惠国待遇和无歧视待遇是政府采购协议的核心,在服务贸易领域,还同时确立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差别待遇。

对于政府采购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认为缺少约束政府采购的多边规则是国际贸易体制的一大缺陷,应该确立同时适用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政府采购多边协议。根据发达国家的观点,该项协议应具有高度的透明度,禁止制定实施基于运作或产品的特殊技术要求,基于服务合同的履行能力明确参与采购招标活动的资格要求,授予采购合同的明确标准,为保证市场进入的竞争性而确立政府采购决策的审议制度等。发达国家还指出,国民待遇本身并不能保证服务的市场进入,为使国民待遇真正具有效力,还应确立政府采购方面的程序性规则和强有力的实施机制。主张政府采购自由化者则建议对各种服务类政府采购的经济影响和现行的政府采购法规进行审议,以解决为实现市场开放应确立什么样的要求、如何简化程序、什么样的规则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等问题。

GATS规则审议工作组还将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还未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工作组的职责范围有多大?哪些政府采购规则可以多边化?确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政府采购规则的可能性有多大?GATS的现有规则(如第3条的“透明度”)如何适用于尚未具体化的政府服务采购程序?政府服务采购自由化将会产生何种影响?GATS框架下有关政府采购的承诺可依据第18条“附加承诺”的规定进行谈判。比如,通过谈判就国民待遇在哪些方面适用于具体的服务部门作出承诺;有关的承诺应列出在服务采购方面承担国民待遇义务的政府机构名录;由于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采购涉及多种商品和服务项目,故有必要就有关服务采购在采购总额中所占比例达成谅解,等等。

三、服务贸易谈判的前景与服务贸易多边体制的完善

(一)服务贸易谈判的前景

GATS第19条“具体承诺的谈判”规定:“为推行本协定的目标,各成员应不迟于《WTO协定》生效之日起5年开始并在此后定期进行连续回合的谈判,以期逐步实现更高的自由化水平。此类谈判应针对减少或取消各种措施对服务贸易的不利影响,以此作为提供有效市场准入的手段。此进程的进行应旨在在互利基础上促进所有参加方的利益,并保证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平衡。自由化进程的进行应适当尊重各成员的国家政策目标及其总体和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个别发展中国家成员应有适当的灵活性,以开放较少的部门,放开较少类型的交易,以符合其发展状况的方式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并在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其市场时,对此类准入附加旨在实现第4条所指目标的条件。对于每一回合,应制定谈判准则和程序。就制定此类准则而言,服务贸易理事会应参照本协定的目标,包括第4条第1款所列目标,对服务贸易进行总体的和分部门的评估。谈判准则应为处理各成员自以往谈判以来自主采取的自由化和在第4条第3款下给予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特殊待遇制定模式。各谈判回合均应通过旨在提高各成员在本协定项下所作具体承诺总体水平的双边、诸边或多边谈判,推进逐步自由化的进程。”

这就为今后新的服务贸易谈判定了基调,给出了大致的思路、原则和框架。但每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进行都是基于一定的谈判方案,谈判方案的选定则是基于根据GATS的目标,对服务贸易所作的全面评价和部门评价。今后的服务贸易谈判仍将继续受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的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妨碍其有效参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乌拉圭回合”承诺表谈判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缺乏有关服务的生产和贸易的统计数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的服务贸易发展及其规模知之甚少,难以对其利益所在作出评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服务贸易统计资料,改进国际收支平衡表,以便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各服务部门的贸易情况。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很大不足。由IMF制定的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有以下几个缺陷。

首先,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该表过于复杂,操作成本高昂。其次,该表仍然基于IMF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即“不同国家的居民间的交易”,这一定义与GATS中的定义不符,其差别在于前者缺少了有关“商业存在”的统计。

(2)发展中国家大都对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比较陌生,对本国服务出口潜力胸中无数,因而难以界定对其服务出口形成障碍的贸易壁垒。联合国贸发会议关于服务贸易措施的统计数据,政府间的互相交流与查询等都可以增加这方面的信息。为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特定行业后续谈判确立的查询机制应适用于其他服务行业,并应着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关各项具体服务贸易的发生原因、技术进步、技术障碍和非政策性障碍(如与电信服务入网有关的障碍)的解决等研究,都将进一步完善并加强这类信息资料。

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可能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受到某些发达国家要求的影响。

(1)修改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否定承诺方式”取代“肯定承诺方式”。否定承诺方式即市场准入承诺是以“排除不适用市场开放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情况”的形式提出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偏好这种承诺方式,认为这能形成更透明、更具操作性的贸易自由化机制。这种承诺最早由OECD所采用,该组织各成员均列明各自在市场自由化方面的保留,随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也采取了这种承诺方式,以确立投资、跨境服务贸易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但“自然人流动”的服务贸易形式仍采用肯定承诺方式。“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曾考虑采用否定承诺方式,但因某些政治的和技术的原因而放弃。首先,否定性承诺意味着任何一项未将例外考虑在内的法律法规,都将自动地被认为与其承诺遵守的规则不符,发展中国家很难保证其各项立法都能避免导致其承担非预见性义务的疏漏与错误。其次,否定性承诺还意味着任何新的立法都可能被认为是违反承诺的,除非新的立法能表明符合相关的否定性承诺。另外,从文字表述上,否定性承诺表冗长得让人无法接受。尽管如此,建议实行否定性承诺的最主要理由是有关的保留和例外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被取消。然而,否定性承诺有悖于GATT推行的通过多边谈判达成互惠减让的做法。否定性承诺方式通常被用于区域性贸易协定,其中各成员方都接受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尤其是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作为协定的核心目标。一些国家已提出,服务贸易中的否定性承诺也许可以适用于旨在彻底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协定。倘若如此,所有与WTO相一致的现行措施,如关税、补贴等,都将合乎逻辑地被修改为否定性的义务承诺。

(2)在GATS框架内达成多边投资协议并制定该条款。多边投资协议是就国际投资领域的所有问题确立相应的规则,以取代众多的双边投资协议。据称,该协议的达成将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量大为增加。多边投资协议含有“商业存在”和“国民待遇”这一核心内容,即将其作为服务贸易自由化义务承诺谈判的基本原则。对此一些发展中国家重申,GATS有关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和条款都不是义务的设定,而仅仅是规定应按优势互补和利益义务全面平衡原则互作减让。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服务提供方式实际上则表现为围绕着服务贸易的生产要素流动,其中也包含着政治格局的因素。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纳入GATS,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可能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只有在保持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对等均衡的基本前提下,就投资自由化作出承诺的建议才有可能被普遍接受。然而,要保持对等均衡谈何容易。也有人认为这种争论毫无意义,因为投资和自然人流动可以与WTO的有关规定相一致。尽管GATS规则与OECD倡导的投资协议谈判所提及的规则之间存在着矛盾与交叉,但两者仍有可能实现共存。GATS可继续致力于构筑与投资者市场准入有关的承诺体系即解决商业存在和国民待遇问题;直接与产权、财产保护、税收、私营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争议有关的问题,可由另一独立机制来加以解决。这一独立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关心的利益,即贸易规则不应适用于产权保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基于GATS的承诺极有可能被扩展到商品贸易和自然人流动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贸易谈判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仍将取决于其整体的和单个的谈判地位。GATS所采用的肯定承诺方式既有利于那些旨在促成稳定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的国家,它们可以在名目繁多的服务业领域承诺给予国民待遇和商业存在权。同时又使得那些受外资青睐的国家获利,它们可通过谈判选择某些服务行业给予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以换取其他国家的对等优惠。第九届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最后文件指出,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推动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贸易体系来努力扩大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此目标的实现将起重要作用。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其国内服务产业效率的提高非常必要,但自由化进程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和扶持措施相结合,以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成长和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参与度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参与方式是进入相关的信息网络和市场渠道,以及人员跨境自由流动。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承诺,而是在于妥善地设定一项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互惠减让谈判中获得实际利益,并拥有充分政策选择余地的谈判策略。

(二)服务贸易多边体制的完善

GATS的结构应该是比较完整的,但仍有以下几个具体领域需要改善[5]

(1)为自然人流动,特别是非熟练工人流动承诺的改善,制定具体策略和时间框架,以减少该项承诺和资金流动承诺之间的不平衡。对显性的或隐性的壁垒,如发达成员的移民和签证要求、经济需求测试等,应给予有效关注和解决。

(2)为了人类发展的利益,政府应具备更多灵活性,将基本公共服务,如健康、污水处理、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排除在逐步自由化原则之外。应有恰当的机制保证政府行使职权的豁免不是在交付方式上得到理解,而是在功能上得到理解。这就要求加强GATS对政府行为的豁免。这需要国际加强合作以防止对基础社会服务的不必要的私有化,或防止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政府求助于成本补偿项目以缓解基础社会服务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

(3)全球贸易体制的规则不应限制发展中成员政府加强其现行国内规章和政策以及在必要情况下引入新规章。诸如必要性测试和“最低贸易限制”标准等要求不应成为强制性约束。

(4)应在完整和更新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上,对人类发展对发展中成员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给予全面评估。GATS第19条第3款要求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对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整体评估和分部门评估。这样的评估不仅应包括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对各服务部门的直接影响,还应包括对人类发展的间接和长远影响,包括对边缘群体如穷人等的影响。

本章小结

历史上,关贸总协定累计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前6轮谈判主要是围绕各国商品贸易的关税减让进行的。第7轮“东京回合”的谈判重心转移到各国商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到了第8轮“乌拉圭回合”谈判,服务贸易才开始成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就是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方面内容组成:一是GATS条款;二是GATS附件;三是各成员方的具体承诺减让表。GATS是自关贸总协定诞生以来在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将服务贸易纳入多边体制,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渐趋完善。GATS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谈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试图在金融服务、基础电信、海上运输服务和自然人流动等领域改善市场准入;通过在保障措施、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谈判,以及对国内管制约束适时解释,来完善框架协议。

GATS第19条“具体承诺的谈判”为今后新的服务贸易谈判定了基调,给出了大致的思路、原则和框架。但每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进行都是基于一定的谈判方案,谈判方案的选定则是基于根据GATS的目标,对服务贸易所作的全面评价和部门评价。今后的服务贸易谈判仍将继续受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的影响。GATS的结构应该是比较完整的,但仍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

“乌拉圭回合” 《服务贸易总协定》 肯定式列表 否定式列表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 服务业补贴 服务政府采购 服务业紧急保障措施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基本历程。

2.《服务贸易总协定》适用于各成员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3.“一般义务和纪律”是GATS的核心内容,是成员方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各成员方在各服务部门,均应统一实施。请列举“一般义务和纪律”所包含的内容。

4.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具体表现,衡量进入成员方服务市场的程度。提供待遇以具体减让表为底线。在作出市场准入承诺的部门,除非在其减让表中另有列明,否则一成员不得在其一地区或在其全部领土内维持或采取哪六大措施?

5.请简要描述WTO的法律框架与组织框架。

6.请登录WTO网站(http://www.wto.org),跟踪国际服务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情况,提交一份分析报告。

【注释】

[1]如一成员就通过第1条第2款①项所指的方式提供服务作出市场准入承诺,且如果资本的跨境流动是该服务本身必需的部分,则该成员由此已承诺允许此种资本跨境流动。如一成员就通过第1条第2款③项所指的方式提供服务作出市场准入承诺,则该成员由此已承诺允许有关的资本转移进入其领土内。

[2]第2款③项不涵盖一成员限制服务提供投入的措施。

[3]根据本条承担的具体承诺不得解释为要求任何成员对由于有关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外国特性而产生的任何固有的竞争劣势作出补偿。

[4]Evans,P.,Economic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in a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High-level Round Tabl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Direc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UNCTAD X,Feb.12,2000,Bangkok.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惠及民众的全球贸易(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224页。

全球六大建设市场_国际工程承包管理

二、全球六大建设市场

全球建设市场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划分为六大建设市场。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统计了2005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及200家最大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在全球六大建设市场的份额(表1-1)。

表1-1 2005年全球六大建设市场的份额   单位:亿美元

img3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全球国际工程市场以欧洲、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为大,反映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繁荣稳定。

欧洲地区建设市场份额近几年一直是最大的,主要在西欧国家,其主要增长来源于对土木工程和民用建筑的投资;在中东欧地区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也增长比较快,但这些国家建设市场份额仅占整个欧洲建设市场很小的比例。

亚洲市场近几年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印度、韩国、越南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是亚洲地区建筑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此外,遭受海啸及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刺激了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建筑业投资,这些国家竞相更新被损坏的基础设施和维修旅游设施,使建筑业得以增长。

中东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是国际上最大的工程市场,如1981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公司营业额合计为1 299亿美元,而中东市场就达480亿美元,占总份额的37%。但80年代中期以来,连年战火不断,政局不稳,中东工程市场份额急剧下滑,2001年滑到谷底仅85.4亿美元,近几年有所回升,2005年已达281.6亿美元。

当前在中东地区,伊拉克问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以及对恐怖袭击的担忧影响了建筑业的投资,但由于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海湾地区石油经济的强大实力,今后中东市场仍然会有很大发展前景,特别是阿联酋的建筑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非洲建筑市场近几年在好转,但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如政治动乱、资本外逃、自然灾害、艾滋病流行等。北部非洲市场前景比较光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国家,如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建筑业投资增长较快。

拉美地区经济近几年有所恢复,巴西的建筑业年均增长较快。但南美地区的经济恢复仍然易受全球较高利率水平的冲击。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建设工程行业经费呈增长趋势,表1-2是2003—2008年拥有最大建筑市场的55个国家中排名前15名国家的建设行业经费总和统计及预测。

表1-2 建设行业经费总和排名前15名的国家   单位:亿美元

img4

续 表

img5

中国工程承包商的国际地位_国际工程承包管理

一、中国工程承包商的国际地位

中国建筑业多年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工程承包商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07年5月17日,由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出的2006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46家承包商跻身225强,排名见表1-4。

表1-4 2006年入选ENR排名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的中国公司

img7

续 表

img8

续 表

img9

备注:①“**”表示企业在该年度未参加或未入选225强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②2006年排名基本数据为企业上一年度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额屡创新高。据商务部合作司统计,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当年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7.9%;新签合同额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从改革开放开展对外承包以来,截至2006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 658亿美元,签订合同额2 519亿美元。当前,中国公司承揽的大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2006年,单个金额达到或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达96个,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5个,最大单个项目达到83亿美元,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特点及过程_连锁经营管理

第一节 连锁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过程

战略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继续和发展,在充分分析连锁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的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由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战略管理的关键词不是战略而是动态的管理,它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特点是指导企业全部活动的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而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这里有两点要加以说明:

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括将制定的战略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

二、战略管理的特点

以往的企业管理是将企业的活动分成多种职能,如生产、财务、市场营销等,对不同的职能实行不同的管理,因而出现企业的“职能管理”一词。由对企业的“职能管理”走向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是对企业最重要以及最高层次的管理。与传统的职能管理相比,战略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一)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管理的是企业的总体活动,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战略管理不是强调企业某一事业部或某一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活动。

(二)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由于战略决策涉及一个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虽然它也需要企业中、下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但企业的最高层管理人员介入战略决策是必须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三)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实体财产和资金,或者在企业内部进行调整,或者从企业外部筹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战略决策都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这些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资源作为保证。

(四)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

战略管理中的战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较长时期(5年以上)内,就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战略决策要以经理人员所期望或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为基础。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对未来的变化采取预应性的态势,这就需要企业做出长期性的战略计划。

(五)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现今的企业都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它们影响着这些,但更通常的是受这些不能由企业自身控制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未来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要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因素,这包括竞争者、顾客、资金供给者、政府等外部因素,以使企业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外部力量,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三、战略管理过程

如前所述,战略管理是对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决策和实施这些决策的动态管理过程。一个规范性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大体分解为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及评价阶段、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但在进行战略分析之前,首先要确立或审视企业的使命。这个战略管理过程用图2-1表示。

img3

图2-1 战略管理过程

(一)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指对连锁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连锁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一般说来,战略分析包括连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连锁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两部分。

连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适时寻找和发现有利于连锁企业发展的机会,以及对连锁企业来说所存在的威胁,做到“知彼”,以便在制定和选择战略中能够利用外部条件所提供的机会而避开对连锁企业的威胁因素。连锁企业内部环境即是连锁企业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连锁企业所具备的素质,它包括连锁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连锁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连锁企业所具备的优势或弱点,以便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连锁企业自身的各种资源,发挥出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选择及评价

战略选择及评价过程实质就是战略决策过程,即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以及选择。通常,对于一个跨行业经营的连锁企业来说,它的战略选择应当解决以下两个基本战略问题。

第一,连锁企业的经营范围或战略经营领域。即规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明确连锁企业的性质和所从事的事业,确定企业以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哪一类顾客的需求。

第二,企业在某一特定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即确定连锁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要在什么基础上取得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

(三)战略实施及控制

一个企业的战略方案确定后,必须通过具体化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战略及战略目标。一般来说可在三个方面来推进一个战略的实施:

(1)确定企业资源的规划和配置方式,包括公司级和战略经营单位级的资源规划与配置。

(2)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构建,以使构造出的机构能够适应所采取的战略,为战略实施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3)要使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与所执行的战略相匹配,即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贯彻既定的战略方案。

在战略的具体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实施中的战略达到预期目的,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必须对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如二者有显著的偏差,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当由于原来分析不周、判断有误,或是环境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而引起的偏差时,甚至可能会重新审视环境,制定新战略方案,进行新一轮的战略管理过程。因此,从图2-1也可以看出,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循环往复的不间断过程。

青岛:十大零售企业高效运行

根据青岛市经贸委按销售额对十大零售企业的排序,在2007年上半年青岛市十大零售企业中,利群集团以52.2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维客、国美、佳世客、北方国贸、利客来、国货、家乐福、第一百盛和阳光百货。

上半年,十大零售企业销售规模持续提高,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大零售企业销售额增加了近20亿元,其中9户企业的销售额实现了增长,增幅超过20%的达5户。利群、维客、国美、佳世客、北方国贸和利客来6户企业销售额超过5亿元。同时,上半年,十大零售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加了3600万元,销售利润率仍达2.15%,略高于同期。十大企业中,8户企业的盈利额实现了增长,利群、佳世客和家乐福3户企业盈利额占到十大企业利润额的比重达91%。

上半年,十大零售企业连锁扩张在继续加快,新开业项目达5个,开工在建项目4个。其中,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维客集团天天物流中心已开业运营;利客来集团在莱西姜山、胶州胶东建设的两处中型超市已建成开业;国美在平度、文登发展的两处电器超市也正式运营。5个商业项目新增营业面积近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十大零售企业累计开设大型商业设施82处。

资料来源:青岛日报网。

连锁企业经营绩效的财务评估_连锁经营管理

第三节 连锁企业经营绩效的财务评估

连锁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两种。比较分析是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连续的对比,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比较时,可以用绝对值,也可以用相对值,通过制作统计图表或编制报表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比率分析是运用各种财务指标,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一个企业偿债能力低,不但说明企业资金紧张,难以偿付到期债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畅,资金运用能力差,必然影响到其盈利水平。所以,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内部管理当局都十分重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个方面。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对企业流动性状况的总体评价,它说明企业每1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作为支付的保障。公式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据都来自资产负债表。其中,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应收及预售款项、存货、待摊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等。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付款项、各种应交款项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

一般说来,2∶1的流动比率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同行业企业间流动比率分析

设下列数据取自三个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表8-3)。

表8-3 三个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img39

假定同行业的流动比率为2.0。

要求:对各企业流动资本筹资策略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每个公司的流动比率:

D:22000/11000=2.0

E:15900/17700=0.9

F:30000/13000=2.3

结论:公司E采用激进性融资策略,流动资产主要由流动负债融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息支出比别的公司低。公司F采用稳健型融资策略,50%的流动资产通过长期筹资。公司D反映了平均行业水平,50%的流动资产由流动负债筹资。

资料来源:张鸣、王蔚松、陈文浩:《财务管理学习题与案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也称作酸性试验比率,因为它排除了变现性较差的存货,用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流动比率更合理。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比较合适。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货币性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短期有价证券等可以立即动用的资金,基本相当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范围。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长期负债一般数额较大、期限较长、附加条款多,企业的利息费用也主要是长期负债形成的。由于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支付要先于所有者的利润分配,所以,负债程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投资人的利益。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便于债权人和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反映企业长期借债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负债股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等。其中,利息保障倍数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主要是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其他指标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有关数据计算出来的。

资产负债率也称作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和所有非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是一个比重比率,它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形成的,利用这个指标,不仅可以评价企业用全部资产偿还全部负债的能力,还有助于确定企业在清算情况下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即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对营运能力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与企业供、产、销等各个经营环节密切相关,资金只有顺利经过各个经营环节,才能完成一次循环。财务分析者可以分别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营运能力作出分析评价,常用的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1.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最慢的资产,存货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到全部流动资产的周转,从而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影响。存货周转率是分析企业存货周转情况的一项指标,具体有两种表示方法。

(1)存货周转次数。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了1个年度内存货的平均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2)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用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得越快,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就越低。因此,可以用存货周转率来衡量供、产、销等经营环节的综合管理水平。如果存货周转次数过低,有可能是库存管理不力,或产品销售状况不好,因而造成了材料或产成品的积压,企业应当制定经济合理的采购批量和生产批量,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但也可能是企业调整了经营方针,而必须增大库存的结果。因此,存货周转率的高低没有一个绝对合理的衡量标准,要考虑到存货的构成、行业和产品特点等各种因素。如果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或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相比,存货周转加快,很有可能是由于商品适销对路,或者调整了存货政策,以至于库存降低的结果。但是存货周转也不是越快越好,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也可能说明存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是因为存货水平太低,甚至经常缺货,或者批量太少、采购次数过于频繁等原因,都会加大与存货有关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季节性较强的企业,如果会计年度采用营业年度,往往会高估存货的流动性。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计价时,存货周转天数也会被低估,从而会夸大存货的流动性。因此在与其他企业或本企业历史水平对比时,要特别注意会计年度的时间跨度和存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具体有两种表示方法。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一般是1年)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年度内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全部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货退回、折扣及折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也可以按月份或季度平均计算。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是1个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周转1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基本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营业周期。

应收账款的存在主要是源于商业信用的广泛应用。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及其管理效率。如果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说明应收账款收现的速度快,流动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流动比率低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则说明企业的收款效率低,或者信用政策过分宽松,这样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但这并不表明,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可能是因为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过于严格,以至于限制了销售量的扩大,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同时偏低。企业的有关信用条件可以从报表附注中获知。

衡量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企业采取的赊销政策和收账政策。正常情况下的平均收账期不能长时期地超过平均信用期。如果平均收账期超过了平均信用期,表示大部分客户未能按时付款,资金不能按时收回,而且还可能发生较多的坏账损失,公司应采取积极措施催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也是制定企业信用政策的重要依据,信用政策的改变对应收账款的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缩短信用期限,会降低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企业可以在风险、损失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如果企业销售具有季节性,或企业的会计年度采用自然营业年度,或客户具有退货权,计算出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就会高估或低估企业的流动性,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三、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也称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经营目标,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者的收益,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衡量管理者业绩的一项基本标准。因此,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会影响到利润,但一般情况下,基本财务分析中的利润比率应该只包括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赚取的收益,也就是只分析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的经营活动和会计原则变更的累计影响数。

获利能力分析不能仅看利润额,因为利润额的绝对数额与企业的规模大小直接相关,为了排除企业规模大小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必须计算一些相对比率。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

(一)基本获利能力指标

1.销售(营业)毛利率

销售(营业)毛利率和销售(营业)净利率都是衡量企业主营业务获利能力的指标。其中,销售(营业)毛利率是企业的销售(营业)毛利与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营业)毛利率=销售(营业)毛利/销售(营业)收入净额×100%

其中:销售(营业)毛利=销售(营业)收入净额-销售(营业)成本;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折让、折扣与退货。

销售(营业)毛利率说明每100元销售(营业)收入可以为企业提供的毛利。商业企业的主营业务主要就是产品销售,产品销售成本是该行业最大的一项费用,所以销售成本的变动会对当期利润率产生重大影响。毛利率反映的是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企业的销售收入只有在扣除销售成本后有余额,才能用来抵补其他的各项费用,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毛利是公司利润形成的基础。销售毛利率越大,说明在销售收入净额中销售成本所占比重越小,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销售毛利率与销售成本率此增彼减,两者之和等于1。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销售净利率表明企业每100元销售收入可以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它表现出企业通过销售为股东赚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通过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就越强。

东方公司财务分析

表8-4 东方公司财务分析表

img40

分析要求:

请根据上表所示东方公司的财务数据,回答:

1.该企业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变动趋势为什么会产生差异?怎样减少这种差异?

3.资产负债率的变动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3月份的资产负债率最高?

4.资产报酬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动程度为什么不一致?

5.该企业筹资、投资应注意什么?

答案:1.该企业2、3季度为经营旺季,1、4季度为经营淡季。

2.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区别在于速动比率减去了存货对比率的影响。由于2、3季度为经营旺季,销售量增加,存货大量减少,故流动比率有所下降。此外,由于销售大幅增加,资金回笼迅速,企业短期偿债加强,故流动负债有所减少,因此,速动比率在销售旺季偏高一些。

3.由于第4季度至次年第1季度为销售淡季,销售量无法保证,营运资金无法回笼,故偿债能力受到限制,企业的负债累加将达到最高峰。因此,在3月份资产负债率到达最高峰。

4.资产报酬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动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变动的程度应该是不一致的。企业的销售净利率越大,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则资产报酬率越高。而销售净利率却是一个全年的平均数,是基于全年的销售总净额,把旺季的销售额与淡季的销售额相互平均,故增长速度也趋于平缓。

5.筹资方面:由于企业1、4季度为销售淡季,有资金短缺的现象,故可以采用向银行短期借款,发放短期债券方式筹措资金。由于短期负债的成本较低,销售旺季的资金回笼量足够负担,不会出现赤字现象。

投资方面:第4季度为旺季后的第一个淡季,这个时候企业资金达到最充足的阶段,生产能力达到最高。企业可以加大生产规模,投资于一些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技术开发、固定资产筹建等方面的项目。

资料来源:朱清贞、颜晓燕、肖小玮:《财务管理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知识管理的含义_知识管理

第二节 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产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组织对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及智力资本的需求不断增加,人类管理方式也从管理劳力向管理脑力的改变,拥有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员工不断增加,脑力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这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随之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催生了知识管理,如前所述,“摩尔定律”说明了芯片密度不断地飞速增长,在它的后面,意味着电脑、科学研究、电信等科技的不断结合,这种结合也导致了大量知识的成长,怎样管理这些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学的重要课题。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什么?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者提出了数百种知识管理定义的不同“版本”。许多定义围绕着知识管理的目标、流程、对象和方法展开。

1.从知识管理的目标来定义

这类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有利于组织发展及改进组织绩效的活动,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改进组织的绩效,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描述:

巴什(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达文波特(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最显著的方面,表现为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

卡尔·弗拉保罗(Carl Frappaolo)认为,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智能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IBM公司认为,知识管理是对know-how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共享及应用,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造力。

Delphi咨询公司认为,“知识管理是一项技术实践活动,它以提高决策质量为目的,协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高知识创新和交流的效率”。

2.从知识管理的流程来定义

这些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储存、共享等知识流程的管理,而这些知识流程可以和组织的运行流程整合。有以下几种描述:

戴维·沙凯米(David J.Skyrme)认为,“知识管理是对重要知识(vital knowledge)的创造、收集、组织、使用等一系列流程的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

迈勒(Millar)等人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四个相互依赖的活动:知识的识别、知识的编辑、知识的交流与知识的产生。

萨拉维(Saravaryy)认为,知识管理是组织成员经由创造与使用共有知识的程序,包括知识的获得、组织学习与知识的扩散。

3.从知识管理的对象来定义这些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员工或知识资产的管理。有以下几种描述:卡尔·什维(Karl E.Sverby)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

罗赛特(Rossett)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确认,文件化和分类化存在于组织员工和顾客中的显性与隐性知识。

德鲁克(Drucker)认为,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资源,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4.从知识管理的方法来定义

这些定义基本认为,知识管理呈现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的策略。例如,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这种观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组织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行动。”

不同的知识管理定义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因素,这些共识包括:知识管理与组织的知识创新、组织的绩效有着密切关系;知识管理融入了组织的知识创造、确认、收集、组织、共享、使用等过程之中;知识管理需要由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员工、具体的知识管理的策略、技术、文化、领导等强有力的促动因素来支持。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至少包含这样几层含义:

(1)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创造、储存与分享、应用知识,以促进组织绩效的过程。

(2)知识管理的重心是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并由此实现组织内隐性知识的分享,促进组织的知识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管理是促进组织或个人隐性知识外显化的过程。

(3)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员工及智力资本的管理。知识员工是创造组织和个人的主体,是组织智力资本载体;组织智力资本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因此,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知识获取、储存与创新过程:由知识员工不断地把个人显性与隐性知识转变成组织知识,并不断扩大组织的智力资本以增加组织竞争力的过程。

二、知识管理的公式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强调共享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由安达信公司(Arthur Anderson)所提出的著名的知识管理公式,表明了人、信息、技术与共享之间的关系为

K=(P+I)s

在这个公式里,K=Knowledge(知识),P=People(人员),+=Technology(技术),I=Information(信息),而S=Share(共享)。

这个公式所要表达的主要意义是:知识管理必须通过将人与技术充分结合,而在共享的组织文化下达到乘数的效果。

信息积累、信息技术和组织人员是知识管理的基础,而只有知识共享才可以使知识管理达到乘数效果,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由此可见,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的精华就是“分享”的程度。知识分享程度越高,员工越容易取得其所需要的知识,这样知识的价值就越高。

正是由于分享的重要性,知识型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无不将知识共享作为追求的目标。例如,世界银行为了促进知识共享,建立了许多知识社区,它们是由拥有共同兴趣专长及技术的员工组成,社区的成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在线留言板等方式保持联系。世界银行知识管理项目官员邓宁(Denning)谈到:世界银行一直注重新的通讯技术的使用,但员工们通常只与他们认识的人共享知识。当建立了社区后,组织扩大了每个员工与其他同事共享知识的范围,即使他们之间并未见过面。目前该组织已建立了一个由250个人组成的委员会来对不同兴趣主题的社区提出议案,这对组织共享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知识共享的结果促进了世界银行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水平。

三、知识管理的运行系统

知识管理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企业要有效实施知识管理,除了建立合理的知识管理流程之外,还需要构筑一个知识管理的软环境。

1.知识管理运行系统的构成

知识管理的流程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因此,企业知识管理的运行系统至少要包括几个部分:

(1)组织机构。由特定的知识管理机构和人员来负责组织的知识管理工作。知识管理的运行,首先需要特定的机构与人员支持。以企业为例,除了需要建立企业知识管理部门外,还需要招募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包括知识主管(CKO)、知识经理、知识编辑等。

知识主管必须为组织规划知识管理系统与制度,建立起组织知识的持续运作机制,促使组织知识的搜集、分类储存、分享扩散,以及创新与运用,使知识得以发挥最大效能。这在后续内容中将深入讨论。

(2)流程系统。界定知识管理的实施范围、步骤。这种过程涉及以下步骤:搜集知识、组织知识、分享知识、调适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及确认知识,而此过程系一循环过程。

(3)操作系统。选择适当的知识管理方法来进行知识管理。

(4)支持系统。为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2.知识管理运行系统模型

安达信公司与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开发了一个组织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知识管理的运行系统(见图2-1)。

img4

图2-1 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

(资料来源:Arthur Anderson and APQC.: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External Benchmarking Version,Arthur Anderson/APQC,1996)

为了理解知识管理这一复杂系统,这个模型描述了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的实体(静态知识)。是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生成的组织知识,也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2)过程(动态知识)。知识管理的流程里,知识处于动态的过程,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被存贮、共享和创新。

3)组织性。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与环境相结合。

这一模型将支持组织创造知识的各种因素,表示为两个动态的轨道,即外轨道和内轨道,相互关联的三部分是:

1)知识管理的支持系统。外轨道的内容是知识管理所要求的、关键的组织可行条件,这些条件也是知识管理的促动因子,各种因子交互作用,共同构成知识管理的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促进知识管理的文化、技术、领导和评估测度。就外轨道的作用而言,它实现了知识管理与环境的结合,是知识管理运行的保护层。

2)知识管理的关键流程。内轨道是包括了知识管理的主要流程,包含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适应、搜集、识别、创造、共享、运用和组织知识的过程。通过内轨道的运行,组织内部各种有价值的动态知识得以管理。而知识的分享、应用和创新等重要活动,是发生在内轨道的流程里的。

3)内核是知识管理过程中组织静态的知识。通过知识管理流程,个人和企业的知识得以积累和创新,这是知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不断地积累、创新这些静态的知识,并且让这些知识得以更富有成效的应用。

3.营造知识管理环境

实施知识管理,不仅要建立对知识流程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适合知识管理的环境,以文化、信息、领导等促动因素,支持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也就是说,一个组织要实践知识管理,必须营造或做好下列的准备工作:

信息科技:虽然信息科技只是知识管理的工具,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唯有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方能让知识管理发挥事半功倍的成效。

领导愿景:推行及实践知识管理,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凝聚共同愿景,营造知识管理的环境,让组织逐渐从学习型组织转化为知识型组织。

组织文化:知识管理主要是透过知识的流通、分享、运用和创新,改变组织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因此,营造开放的组织沟通气氛,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是实践知识管理的基础工程。

激励策略:促进知识的转化、流通、分享、累积、运用和创新,均需建立有效的激励策略,尤其知识创新更要有严谨的知识产权的保障措施,否则将难以落实及实践知识管理。

知识流程管理概述_知识管理

第一节 知识流程管理概述

我们可以从组织内知识的流动过程,将知识管理分为知识的获取管理、知识的储存管理、知识的分享管理和知识的转移管理四个过程。本质上,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内的知识从不同的来源中提取,并加以储存及分享,提供组织成员使用,以创造知识的增值。

一、组织内的知识分析

组织中大多数知识分散在员工的头脑中,如果不经过知识管理,这些知识是不易分享和使用的,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从个人层面转移到组织层面,形成组织共有知识,并成为组织竞争力的来源。

为了识别组织内的知识,布鲁克(Brooking)将这些知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员工的知识

指每位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个体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存于员工的脑海里,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组织对每位员工各有什么技能、专长及深入程度如何,都需要清楚地了解。

2.团队的知识

这是一种集体知识,是团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问题的解决大多依靠团队共同协力完成,而非只有个人。团队知识的形成,需要在成员共同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例如,怎样的团队组合工作绩效最佳,如果被所有成员了解和认同后,就是一种促进成员有效工作的团队知识。

3.工作的知识

组织中的一些工作需要特定的知识才能完成,这些知识可以分为重要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成功的知识。前者由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而成,如工作中的“诀窍”;后者主要是通过对工作反思形成的认知,如怎样的文化适合组织发展、组织的重要知识分布在什么地方等。

4.组织的知识

区别于员工的个人知识,是存在于组织层面的知识。例如,组织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组织重要的价值观、哲学与文化等;当组织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时,应如何筹建危机处理团队等。

组织内的知识主要存在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在知识的流程管理中,三个层面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互动和转化,使组织内知识不断地得以分享与创新。以第二章案例中谈到的福特公司有关生产的最佳实践为例,最佳实践来源于企业内部员工及团体的经验,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诀窍”,经过收集整理与共享,发展成组织层面的共有知识。

英国一家网站对本国的企业做了一个最佳实践调查,发现如果英国所有的企业都达到行业内领先企业最佳实践的平均水平,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3 000亿英镑,这样,在英国许多学者看来,实施英国企业的最佳实践知识管理,是所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当务之急,而对于最佳实践的管理,就需要对员工知识、团队知识、工作知识及组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组织中的知识流动

维娜·埃莉(Verna Allee)将知识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类型,即她所说的实体知识(functional knowledge)和过程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她认为,知识和物理学研究中的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1.实体知识与过程知识

实体知识是静态的知识,需要编码、具有产权、可测度等;过程知识是动态的知识,体现在创造、加工、积累、共享和应用的过程中。

从维娜·埃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到,组织内部的知识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作为静态的知识,可以被储存和编码;作为动态的知识,是指在知识管理流程中,知识本身可以得到转换和提升。

作为过程的知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这种看法使知识领域的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持该看法的人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动态方面,如对知识的共享、创造、适应、学习、运用和沟通。他们倾向于将知识看作充满不断转变、融合、合并的知识成分的动态的液体。他们不太关心信息流的控制,而是对鼓励参与和协助沟通更感兴趣。

米切尔·普拉尼用认识的过程这个结构来描述我们所从事的获取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他把知识描述为“一种能更好地描述为认识过程的活动”。查尔斯·萨维奇用“知晓”(knowledging)这一词来表达此看法。认识是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一种持续不断的流动过程。在我们共同创造自我世界的过程中,认识是自我的表达。

这两种考察知识的方法对理解不同的性质都有用。知识是“实物”还是“过程”的问题,与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大同小异。物理学中,关于光的性质有两种同样正确的试验过程。一套试验证明光是粒子,即光子;另一套试验证明光是波,即过程。

互相排斥的波的性质和粒子的性质怎么能够都是同一束光的性质呢?答案是,实际上它们根本就不是光的性质,它们是我们和光的交互作用的性质。选择不同着眼点,我们能够证明任一个当时对我们有用的性质。

我们看到不同的性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怎样理解知识也是一样的。我们所注意的知识的性质,依赖于我们怎样看待它同行为、工作和结果的关系。当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进行分类、组织,甚至测度时,知识具有实体的性质。在知识的创造、适应、提高,以及运用这些持续的运动过程中,它也有过程的性质。从不同的侧重点来看,两种看法都是正确的。

(资料来源:Verna Allee著,刘明慧译:《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知识流的定义

正是由于过程知识的存在,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学者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

所谓知识流,是指知识传递过程中,从知识源向知识接受者之间发生的知识转移。知识流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源、知识接受者和知识信道。知识流可以划分为线型知识流和适应型知识流两种类型。

(1)在线型知识流中,知识的流动发生在业务流程的实施过程中,且流动方向与业务流程流动的方向相一致。知识的寻求者和知识的提供者都是参与业务流程的员工。

(2)在适应型知识中,其知识的流动方向不与业务流程进展方向一致,即知识的流动可在任何未知的时刻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提供者也不必是业务流程中的正式成员。

知识流模型清晰地分析了知识的流向、途径、转化与转移过程等,有利于认识和揭示知识管理的动态过程,引入知识流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知识流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的。

其次,知识流的概念强调知识的运行应该是无迟滞的,它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知识的需求者。

再次,知识流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强调知识应该满足人们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需要。

最后,知识流的概念强调了将其提高到与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并列的、不可或缺的高度。可以说,“知识流”的概念揭示了“知识”的实质。

三、知识流程管理

一个组织的知识管理流程,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分解、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而且,不同的知识管理步骤有时会同时进行,如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和知识储存的过程同时发生、知识创新的过程可以发生在每一个流程中。因此,本书并未将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的流程单独分离出来分析。

1.组织中的知识流程

对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划分,不同机构与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如下几种描述。

迪比拉(DiBella &Nevis)认为,知识管理的流程是:获取(acquire)、传播(disseminate)和利用(utilize)。

威格(Wig)认为,知识管理的流程是:创造与获取(creation &sourcing)、编辑与转化(compilation &transformation)、传播(dissemination)、利用与价值实现(organize &value realization)。

Arthur Anderson顾问公司和APQC认为,知识管理的流程包括:定义(identify)、获取(capture)、适应(adapt)、组织(organize)、利用(utilize)、分享(share)和创造(create)。

但是,不同角度的分析均有相同点,其中知识的获取、储存与共享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核心流程。综合各种观点,本书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获取管理。指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从组织内部与外部搜寻、整理有用的知识资源,并经过整理、加工与分类,形成适于组织应用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知识管理,实质上是知识生成的管理。

(2)知识储存管理。为了使获取的知识得以最终保留,知识管理者需要将所搜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分类后,通过一些方法(如知识库)加以储存保留,将信息编码化、格式化,制定出各种管理规则或工作流程。知识储存是知识共享与知识转移的基础,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积累的管理。

(3)知识共享管理。知识分享的目的是满足组织内成员的知识需求,通过知识管理机制或系统,将组织所储存的知识提供给成员分享使用。同时,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知识经由成员的脑力激荡,会产生新的知识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分享是基于知识交流的管理,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环节。

(4)知识转移管理。知识转移管理指向提高知识的应用效益,在组织中储存与交流过的最佳知识与经验,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实现和提升它的价值,同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也可以伴随着知识的创新。本质上,这是一个基于知识应用的知识管理过程。

2.知识流程中的价值创造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中所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value chain)。

从流程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流动,本质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知识价值增加的过程,如知识经营活动中存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一样,知识管理也已被视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即存在着“知识价值链”。

(1)知识价值链的概念。

知识价值链是与实体价值链——供应链(supply chain)相对应的概念系统的价值链。以往企业管理中,往往注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通过对这些“实体”的管理,给企业带来了收益。尽管在这些实体的管理活动过程中,“知识”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人们往往没有看到这一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最大的价值源已不是这些实体的价值链,而是虚拟的、概念的“知识价值链”。

知识价值链是属于概念系统的,它不会独立于实体外,而是隐藏在实体中,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价值链。需要用人脑去构建这种无形的“知识链”,并且进行有效的运营。但是,人们可以从“显性”化的东西,如高技术商品、专利、商标等看到这种知识价值链的存在。

用知识管理能力创造价值链

当知识管理系统驾驭的企业体是全球化企业时,所展现的竞争力及创造的获利空间将十分可观,戴尔计算机即是显著的例子。

●戴尔直销模式 对手难复制

戴尔的直销模式,看似十分简单,跳过配销商系统,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2002年,创办人麦可·戴尔曾公开表示,他对戴尔计算机的营运模式一直没有人成功复制感到惊讶;但又自豪地表示,事实上竞争者至少已花了10年时间复制戴尔的营运模式,而未能成功。

戴尔的营收/费用比低于10%,竞争者却都逾20%,难怪麦可·戴尔如此自信。究竟原因何在?林秉山教授认为,根本差异在知识管理的能力。

林秉山指出,戴尔的直销模式能创造难以超越的竞争力,一方面靠的是优异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e化工具所建置的知识管理系统发挥作用,让戴尔能有效地联结不同供货商,并快速响应全球市场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戴尔的竞争力不在一目了然的营运模式,而在无法模仿、抄袭的知识管理能力,除非竞争对手也能像戴尔一样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多年直销经验经由知识管理系统内化,并转化企业体质为高效率的学习型组织。否则,永远无法复制戴尔模式。

iPod席卷全球,让所有人对苹果计算机再创巅峰充满期待,iPod这个超级获利价值链是如何创造的?林秉山认为,以微观层次来看,是iPod在音乐的内容与效率间,成功地找到了最佳化的控制方式;以宏观层次来看,iPod更解决了长期以来音乐传输的授权问题,消弭了授权与未授权的紧张关系。能达成这些“不可能的任务”靠的也是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iPod联结音乐创作者、发行商、行销商、配销系统,以及更后端的音乐硬件商,成功地提供消费者丰富多元而快速合法的音乐下载服务,若无知识管理能力作后盾,绝不可能办到。

简单地说,“价值链”是指创造附加价值活动所联结的商业程序。林秉山指出,将知识管理加进去,便成为“知识价值链”,即企业价值链的每一环节经由知识运用的强化,而增加价值的一系列流程;整合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价值链,便能形成“知识供应网络”,这是跨公司供应链所涵盖的产品设计、制造、行销与配销等知识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及能力。

可见,全球化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等企业网络的竞争。由戴尔及iPod等实例可知,企业网络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下,是不断创新价值链、不断创造新的获利空间,获取“赢者全拿”市场制胜权的关键。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日报》,2005年8月30日)

(2)知识价值链的结构。

如图3-1所示,在知识价值链里,知识来源是价值链的源头,知识活动(知识的创造与整合、知识的加工与编码、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则是价值链的主体,知识价值(知识创新导致知识的增值)则为最终取得的成果。从知识来源到知识活动再到知识价值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演进都提供了下一阶段的知识增值。知识管理的价值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知识管理在知识内容、知识活动及知识价值三个方面实现“平衡”的过程。

以上描述了知识流程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隐含在知识流程管理后面的知识价值链,由此可见,通过知识管理,最终将实现组织内知识的增值。以下章节将介绍知识流程管理的三个重要过程,即知识获取的管理、知识共享的管理与知识转移的管理。知识储存管理,将在第七章中加以介绍。

img5

图3-1 知识价值链结构

知识共享管理_知识管理

第三节 知识共享管理

组织中个人最有价值的知识往往是难于言传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外显化为组织及组织外其他成员所用。APQC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知识的共享进行管理:一方面促进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益。

一、知识共享的策略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知识共享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需要采用编码化策略和人性化策略,促进两种知识的传播。与此相应,共享过程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编码化知识共享的机制和人性化知识共享的机制。

1.知识传播机制的经典模型

知识共享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机制的解释,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提出了经典性的“香农模型”(见图3-2)

img7

图3-2 信息传播的“香农模型”

(资料来源:C.Shannon and W.Weaver: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bana:University of Illunois Press,1949)

在这个模型中,信源从一组可能传播的消息中产生出实际传播的一条消息,这个消息可由口头语,或者文字、音乐、图像等组成。渠道是将信号从发射器传送到接收器的传送中介。信源是人的大脑,发射器是人的发声器官,传播渠道是空气,信号是从一个人的发声器官传到另一个人耳朵的声压,接收器是耳朵。

从图3-2中可以看出,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要通过语言表达的语义过程和语言编码的技术过程的交互作用,才能产生信息,这个信息经过发送机构的再次编码和变换,产生适于传输的信号,到接收端接收机构把信号进行变换得到信息,信息再经过接收者的技术过程和语义过程的解码,使接收者能理解发送者的意图。

2.编码化知识共享策略

编码化的知识共享,指组织通过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明晰知识进行共享的方式。在编码化的知识共享中,信息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电子数据库用以存储编码化的信息,作为一种员工知识共享的工具。

方便员工使用的知识共享工具,是编码化知识共享成功的基础。在编码化的方法中,知识共享的编码体系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工作流程和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例,组织可以根据知识的可编码程度不同,以及知识本身的内容不同,将知识编码成工作流程或数据库的形式。将企业各种有效的知识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可以创造出“知识客体”。当员工在电子知识库中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就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例如,Ernest &Young公司的主管人员,为了确保编码化策略能高效率地进行而投入了巨资。企业知识中心的250名工作人员管理着电子知识库,并帮助咨询员寻找和使用有关信息。由专家撰写许多团队都能使用的报告与分析。在公司四十多个实践领域中,每个领域都有一位专门的雇员帮助编辑和存储文档,由此产生的数据库通过网络来连接。

另一种显性知识共享方式是将编码化的知识嵌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将工作流程编码化、规范化,甚至标准化,以实现组织目标。

除了以上的分类,有的研究者还将知识共享技术分为“推技术”(push technologies)和“拉技术”(pull technologies)两种。所谓“推技术”,就是指知识处理装置以类似电子邮件的方式给员工提供所需知识,而“拉技术”是指员工通过知识检索工具在企业知识库中寻找所需要的知识。

3.人性化知识共享策略

人性化的知识共享机制是指,将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实现知识共享的机制。在人性化的共享过程中,知识并不需要进行特定的编码化处理,知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对话与交流来实现转移的。为了让人性化的策略行之有效,建立人员网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人性化的知识共享还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此外,许多有效的人性化知识共享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推广。例如,麦肯锡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来培育知识共享的网络系统:办事处之间的人员调动、支持咨询员立即给同事回电话的企业文化、创建专家目录,以及在公司内使用咨询督导员等办法来协助项目团队的知识共享。

二、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机制

知识共享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人际之间心理距离更近,更能达到共享的目的。因此,达文波特将知识共享分为两种机制:即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

1.知识共享的正式机制

在知识管理过程,正式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

(1)正式的知识共享网络。这是组织传播与共享知识最常用的渠道。这种网络是组织通过管理系统由上而下传递、指示,或由下而上汇总、呈送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正式信息和知识。

(2)师徒制。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经验、形成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的过程,过程中参与者不使用语言也可以获得隐性知识。师徒制传承是指资深的员工(师父)作为一对,以资历较浅的员工(徒弟)个人整体的智能与技能发展为焦点,而不是以某一特定的知识为目标,密切地通过日常工作的讲解、示范进行教育和训练。

(3)知识库的建立。如前所述,企业各种有效的知识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可以创造出“知识客体”。当员工在电子知识库中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就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

(4)知识展览会与知识论坛。知识展览会(knowledge exhibition)和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是指由组织主导,在特定的时间与场所,对于领域的重要知识,召集相关知识团队和与之相关的需求单位共同聚在一起,自由交流共享知识,这是较为正式的知识交流场合。

2.知识共享的非正式机制

施乐公司调查发现,他们的技术代表所学到的绝大部分技能,不是来自正式的培训教程,而是来自相关领域之外的一些活动——参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同事展开非正式的讨论。实际上,技术代表们一起喝咖啡、一起吃中餐、一起解决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时,相互之间所讲述的经历,对于他们的持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知识的共享除了正式机制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非正式机制。在知识共享管理过程中,组织可以应用如下一些非正式渠道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

(1)非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informal network),是指员工之间通过私下关系进行知识交换的网络,如沟通网络、咨询网络和信任网络。员工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发展非正式的网络,而这些人际关系是有价值的,它有利于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例如,为了更好地开发非正式机制,施乐公司曾创造一个高级多媒体信息系统,使公司的技术代表及其他员工能够非常容易地进入这种社会性的集体智能体系。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公司的技术代表可以将那些有价值的经历做成附带注解的电视剪辑——像科学家发布科学论文一样,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对各自的经历,技术代表可以相互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获得一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传播开来。这一知识网络,包括所有非正式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职业的学问,有助于技术代表和公司其他员工提高其从成功和失败中获得学习经验的能力。

(2)知识社区(knowledge community)。前面我们已介绍过,知识社区是指组织内由那些兴趣、专长相同的员工以自发或半自发的方式组成的知识共享的群体。他们在一起可以讨论共享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长知识。

知识社区借助于非正式的机制实现知识共享。施乐公司在加州帕洛奥图捐助成立的学习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学习是一种社交行为,换言之,学习必须在社区中进行才能更有效果。但研究也发现,不可以用命令方式要求员工成立交流社区,更不可以要求社区限时完成任务或交出成绩单。过度管理社区如同把社区的社交功能抽掉,等于扼杀了社区。在正式的组织中,成员往往因绩效竞争而缺乏互信,重要知识有所保留、不愿分享,造成沟通的障碍,这些障碍却都可以在非正式的社区中得以化解。因为社区如友好团体,成员间是平等的关系,凝聚的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而不在工作,当然就比较容易开诚布公、分享知识。

(3)非正式场所。如前面所说,施乐公司技术代表们一起喝咖啡、一起吃中餐,就是利用了非正式场所进行知识共享。正如韦伯所言,谈话常常是员工分享知识的方式,茶水间与谈话室文化,产生于员工作为分享知识的非正式场所,如茶水间、谈话室、午餐厅、员工休息室,可以成为员工交流和共享知识的地方。

三、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分析知识管理,它的重心应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因为在一个组织里,隐性知识占了组织知识的绝大部分,而且大多数隐性知识存储于员工和组织内部,怎样去挖掘这些知识,发挥它们的作用,是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隐性知识的共享是隐性知识管理的基础,隐性知识只有为组织的其他成员分享,才能进一步整合功能更强大的组织知识。这里介绍几种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

1.学习历史文献(learning histories)

阿特·克莱那(Art Kleiner)在其著作《如何让经验成为最好的老师》一文中,介绍了一种分享隐性知识的方法,称为“学习历史文献”。

在个人生活中,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企业经营中却并非如此。在经历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后(如产品开发失败、裁员危机,或者兼并),许多企业总是踉跄前行,忘记过去的教训。错误总是反复发生,英明决策却永远不会重复出现。最重要的是,企业从不反思传统的思考方式,因此它们总是处于危险的境地,并随时都可能遇到新的不幸。事实上,在经历教训的过程中,企业及员工总是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组织知识。

人们常常会告诉你,他们认为哪儿做错了(在哪儿做对了),但是他们很少将观点公开,让他人共享。企业就更少分析和吸收这些观点了。为什么?因为经理们缺少工具来理解组织的经验、吸取组织的教训,并把它们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社会学家、企业经理及麻省理工(MIT)的专栏作家,开发并试验了一种工具,称为“学习型历史文献”。它把企业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记录下来,每件事都用两栏表示。其中,一栏是相关人士所描述的事件,这些人或者参与了这些事件,或者考察了这些事件,或者受到事件的影响;在另一栏中,学习型历史文献专家(训练有素的外部专家、知识渊博的内部人士)在记叙中确定重复出现的线索、提出问题,并列出“不可讨论的”问题。学习型历史文献成为群体讨论的基础,这些群体既包括当事者,也包括学习者。

阿特·克莱那相信,这个工具(以古代社区讲故事的方式为基础)有助于建立信任,提出重要的问题,把知识从企业的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实现组织内的知识共享。

总的来看,“学习历史文献”是对一个组织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的历史性回顾,它由参加该事件的人来描述。通过深思熟虑的访谈和谨慎的研究,来帮助组织评价和加速它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公司里,经理、钟点工、协会领导、资深的执行官、供应商、咨询顾问和顾客都包含在内,但都是匿名进行,仅仅记录他们的职位。这样,学习历史文献就形成了一个记录,允许人们识别他们自己的盲点,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隐性知识中,看到他们自己的看法。该方法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历史文献本身,而在于围绕着它建立的咨询过程——对话,人们为了采取更有效的行动谈论各种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加深了他们的理解。

2.事后的回顾(after action reviews)

美国陆军把事后的回顾,定义为对一个事件的专业化讨论,它集成了学习和行动来共同分析各个层次的决策,而且它关注的是绩效标准,这使得参加者能够发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维持它的长处和改善它的缺陷?这样就把信息及隐性知识的使用和谨慎的简化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一个非等级的环境,进行质询和团队学习。正式的事后评价一般安排在每项任务完成后,可以持续数个小时,这个过程要问以下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该方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保证了参与者能够坦白直率、全身心地参与和集中到目标上去。

美国陆军的一次事后回顾

1994年抵达海地的美国陆军在第一次维和行动后,每个小组举行一次事后回顾来评估所发生的事情,以便在下一次行动中提高效率。一个战士回忆说,他们在解除该镇武装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抵抗。一个战士指出,他注意到镇上几乎没有狗。其他人也注意到,海地人对军事警察使用的大型德国牧羊犬非常害怕。有人据此提出,小组可以从军事警察那里借一些狗,以便在解除下一个镇子的武装时使用,减少抵抗的发生。

解除第二个镇子的武装的行动比较成功,之后又举行了一次事后回顾,找到了更多办法。在这次事后回顾中,小组注意到村民在家中比在街道上更容易合作。所以小组决定在解除第三个镇子武装的过程中,多与村民在他们家中接触。第三次事后回顾中,由于观察到海地人非常尊重妇女,小组决定让一名妇女负责团队,并在海地人面前显示出她非常特别,这又成了非常有效的完成使命的方式。

(资料来源:Lloyd Baird,John C.Henderson and Stephanie Watts:“Learning from Action:An Analysis of the Center for Army Lessons Learned(CAL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6,No.4(1997):385-395)

3.实践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

实践社群的概念来自于组织研修中心和施乐公司在Palo Alto的PARC实验室,这项研究发现:组织学习是在实践社群内发生的。当人们有一个在一起工作的理由时,他们会共享学到的故事和教训,简而言之,他们互相教授他人自己的实践知识。一个实践社群就是一群共享一项特殊的实践、兴趣或原则的人,以及一群共享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人,壳牌石油公司把这个概念以“相似的人做相似的工作”(like people doing like work)的形式传递给员工。

在IBM,每一个实践社群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一个核心的实践团队,社区的成员包括训练有素的专家。有关训练需求、证明、方法、团体工具和团体智力资本管理的决策,都在这个能干的领导者的范围内,而且社区还利用网站和Lotus应用软件来支持社区的成员,公司则提供自由的时间和会议地点等资源,这一切使得他们能够面对面地,或者是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视频会议与他人、其他团体、供应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从而进行自由的隐性知识的共享。

4.远景化(futurizing)

远景化或者称为未来研究讨论会,是一个大规模参与的方法,它始于对过去的反思(我们是怎么到这儿的,我们现在是谁)。先由个体分析组织历史,识别和解释组织中的模式和主题;接下来,组织对他们未来愿意生活和工作的团体这一远景目标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在一个大的群体内简化形成一个现在系统的智力图像,再让他们按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趋势进行投票;最后,准备一个他们一致同意的、认为应该包含在未来的远景目标中的要素的列表。

5.隐喻(metaphoring)

本田公司在开发新一代汽车时,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即“汽车进化理论”。这就是一种隐喻,前者是一种机器,后者则是针对生命的有机体而言的。但用一个短语表达两个概念,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引发了知识的创新过程。当所有的研发人员共享了这一概念后,进一步发展了一个“人性最大化,机器最小化”的概念,最后创造出本田“城市”新概念汽车。

隐喻是指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在这种方式下,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的方式直观地理解事物。

将所知道的东西以新的方式汇集起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将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和符号,这时就会带来差异和冲突。当员工试图将隐喻的含义界定得更加清晰的时候,他们会努力调和其中的冲突,试图澄清两个概念是如何的相同与不同,直至建立一个模型,把各种想法用一致的、系统的逻辑进行转换。

6.重叠性的信息、活动、职业设计

在日本花王公司,公司要求每个员工在任何一个10年任期内,从事的岗位不能少于3个,因为职位的轮换可以帮助员工从多角度去理解企业的业务,使企业内的知识更易于共享与传播。从表面看来,重叠性的信息、活动、职业设计意味着不必要的浪费,毫无吸引力可言。但是,它激发频繁的对话和沟通,有助于员工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基础”,既能促进隐性-显性的转化,还有助于显性-隐性的内化。

首先,当人们共同承担责任时,信息量、知识量便会迅速提高,创造和实现新概念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积极地经历某事要比只是描述某事更有收获,这有助于员工从多个角度理解企业的业务,促进知识的共享,这种经历会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

7.创造性碰撞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施乐公司PARC中心的项目中,社会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并肩工作,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可以面对面碰撞交流的环境。例如,人类学家知道部落群体是怎样形成的,结果,计算机专业分享了这些知识,设计的电子交往空间有很多人性化的特征,比单靠计算机专家设计的空间更受人欢迎。

人们有不同的思维与认知方式,如分析的或直觉的、概念的或经验的、社会的或独立的、逻辑的或利益的等。在组织中,要鼓励各种思维方法和观点,鼓励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制定严密的规则,约束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一起工作,使冲突远离个人,这样各种建议和体验就会在相互的碰撞中融合,进而演变成每个员工的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_知识管理

第一节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

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组织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技术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知识管理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因此在了解知识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其发展趋势。

一、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

知识管理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相关信息技术,而主要是指用于知识管理流程,促进知识的获取、储存、共享和转移的各种有效方法与手段的总和。

在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贡献非常大,基于网络信息的知识管理技术,已成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因此,可将知识管理技术定义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能协助组织实现知识管理、应用于知识管理各流程的单项技术及由此构成的技术体系。

例如,分布式存储管理、群集系统、Intranet、数据库、字处理、电子表格及群件等单项技术,可以构建更强大的知识管理系统,能使各类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查找、分享、更新、传递等变得更加容易。

从知识类型来看,知识管理技术能把客户和组织中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存储到知识库中,形成无形资产,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找到了新的途径,从而建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

1.知识管理技术的分类

对知识管理技术的分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企业常常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实践,对知识管理技术进行分类。

例如,IBM发布的《企业知识管理白皮书》认为,知识管理技术分为商业智能技术、电子协作技术、知识传递技术、知识发现技术和知识地图技术。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技术进行分类:

按知识的分类,可分为显性知识管理技术和隐性知识管理技术;

按其核心功能,又可分为网络技术、群件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文档管理技术等。

如果从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特征两个角度,还可对知识管理的技术进行如下分类。

(1)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分类。

从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对管理技术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知识管理阶段中,技术的特点与功能。Compaq公司在实践中,将知识管理的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知识收集、共享、利用和拓展阶段,进一步探讨了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技术类型,如图7-1所示。

img24

图7-1 Compaq的知识管理技术分类[1]

1)收集阶段。互联网提供收集企业知识的基本环境,企业利用数据库和信息库,能将分散的信息知识集中化,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无序的数据中发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和有价值的知识。

2)共享阶段:多种技术可以实现知识共享。例如,消息传递为知识传送提供了支持,而工作流则能保证正确的知识在正确的时刻传递给正确的人,文档管理则能实现个人隐性知识的文档化,从而为更多的人共享。

3)利用阶段:将企业知识投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目标,许多技术有益于这一阶段的工作。例如,门户提供了利用知识的统一入口,知识地图使无序的知识结构化,专家定位帮助人们快速找寻专家并与其交流,搜索引擎提供了在知识汪洋中快速查找知识的手段,而分析代理则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和利用知识。

4)拓展阶段:Extranet是知识应用跨越了企业边界,而商业智能、背景分析、智能代理,则赋予了知识管理以更多的智能。

(2)基于知识转化的分类方法

如前所述,实现显性与隐性两种知识的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管理的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1)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技术。主要有电子社区、电子邮件、群件、讨论组、即时消息、P2P应用、专家定位系统等。

2)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技术。主要有自助服务、文档工作流、内外网站的内容管理、搜索引擎和全文检索、数据库和在线分析、商业智能、数据挖掘和知识挖掘等。

3)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技术,主要有知识库联网、异构数据库搜索、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门户、企业应用集成等。

4)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技术,主要有电子社区、电子邮件、群件、讨论组、即时消息、P2P应用、传统教学、e-Learning等。

2.知识管理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管理在组织的普及,知识管理技术得以不断地深入和完善。

以实践为例,美国Radicati公司,2000年考察了知识管理技术市场的文档管理、实时合作、远程学习等7个领域。估计知识管理技术市场年增长额为60%,知识管理市场的总价值在2000年年底将达到13亿美元,到2004年增长到98亿美元。2002年的“透过资讯科技实践知识管理”的研讨会指出,知识管理技术及顾问服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技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呈迅猛增长之势。

因此,知识管理技术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Gartner公司概括了有关知识管理的“潮流”技术,给出了知识管理技术的成熟度矩阵(见图7-2)。从中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技术将越来越从知识存储和检索层次的应用向促进知识共享和智能技术利用方向发展,且在演变路径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成熟度高低不同的技术。

img25

图7-2 Gartner公司知识管理技术的成熟度矩阵

夏静华等将知识管理的技术分为两个时代,认为第一代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为应用门户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技术创建一种新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和个人知识及经验的共享。其具体手段可以概括为两种连接和两种协作[2]

(1)两种连接:实现人和信息的连接,以及实现人和人的连接。前者是人通过门户系统,访问后台内容管理系统的内容;而后者是人通过门户一端,访问门户另一端的另一个人。

(2)两种协作:实现人和人的协作,以及实现人和社区的协作。两种连接是协作的基础,在连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公布栏等手段实现两种协作。

以门户、内容管理系统为代表的知识管理的第一代技术,无论在应用的知识化程度,还是与业务的集成化深度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环境。

门户作为一个基本环境,在知识管理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将有其特殊的位置。在这个环境中,会有更多的智能手段被不断包容进来,同时它也会不断地更新更多的业务系统,如ERP、CRM等实现集成。可以说,门户将逐渐由目前的“finding”环境转变为“doing”环境,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

3.主要的知识管理的技术

当前主要的知识管理技术,主要体现在内容管理、门户系统、智能系统,以及和业务应用集成这四个领域。

(1)内容管理。这个方面的知识管理技术主要聚焦于知识内容的创建、分类、存储等。

(2)门户系统。如果说内容管理建立起了知识的后台,那么门户系统就是连接知识的通道。要推开这扇门,走进这个通道,就需要有门户系统的文档索引、搜索,以及个性化等技术。

(3)智能系统。如果说内容管理、门户系统建立起了知识管理的基本环境,那么智能系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专家系统、案例推理、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和技术,提供了知识挖掘和创新的高级手段。

(4)业务应用系统。人们通常意识中的企业业务应用系统无非是ERP、CRM之类,但从知识角度来看,可以说知识带来了新的过程——知识过程,它不仅是企业业务过程的支撑过程,还成为企业实现业务优化的激励过程,可以称为业务过程的业务过程。知识过程不仅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应对变革,还不断从具体的业务过程中提炼知识、进化知识。

电子商务的类别_电子商务

3.4 电子商务的类别

近年来,我国的网民数量和电子商务交易量都持续大幅度增加,电子商务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模式的了解,许多企业无法找到合适模式,只能盲目模仿某些成功企业的模式,从而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研究电子商务模式,提出合理有效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是电子商务深入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3.4.1 按参与主体划分

B2B\B2C\C2C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关的分类方法,对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分类体系。目前最流行的莫过于B2B、B2C、C2C这种基于交易对象的分类体系了。毋庸置疑,这三者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所以我们将它们分开来讨论。

(一)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简称B2B模式,即B to B模式)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

传统的企业间的交易往往要耗费企业的大量资源和时间,无论是销售和分销还是采购都要占用产品成本。通过B2B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能够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从建立最初印象,到货比三家,再到讨价还价、签单和交货,最后到客户服务。B2B使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网络的便利及延伸性使企业扩大了活动范围,企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在B2B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结构框图参见图3-3所示。

img9

图3-3 B2B购物系统结构图

图3-3中,企业A通过Internet选定一家提供商务服务的电子商务系统(或自身商务购物系统),根据其自身需要提出商务业务请求,将请求信息通过Internet发送给此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根据企业A提出的商务业务请求寻找合适的交易企业B,并将请求信息通过Internet发送给企业B,企业B得到企业A的请求信息后,经过分析处理其相应交易请求,并将相应信息发送给电子商务系统;收到企业B的交易请求后,电子商务系统开始处理交易信息,并要求交易双方提供各自银行账户信息;得到交易双方的银行账户信息后,需对交易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将认证合格的银行账户信息通过支付网关发送给交易双方的开户银行,完成银行转账;将转账后的信息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发送给交易企业,并联合工商、税务等协同单位,最后委托运输配送公司来完成配送工作。

这是一个理想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运作过程。目前比较常用的B2B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企业A与企业B的交流是完全通过第三方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来进行的,彼此之间不产生即时关联。先是企业B向该服务提供商提供其服务列表,委托其处理其商务服务,然后企业A向该服务提供商提出商务请求,将请求信息和账户信息一同提交给B2B电子商务系统,由B2B电子商务系统启动支付系统,向支付网关提交支付信息完成资金交割。之后,该服务提供商再和企业B联系,根据协定将资金划到企业B的账户上。

这种方式下,企业双方共同信任信誉较好的第三方系统,从而避免了因交易双方不信任而造成的信息不畅和商务交易停滞等问题。

(二)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简称B2C,即B to C模式)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对于企业来说,开展B2C电子商务,并不仅是在企业网站上发布产品信息和获取在线订单之类的前端业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前端网站管理和后端基础设施即内部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的有机整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无缝链接的接受订单和执行订单系统,向顾客实时地展示其生产能力、库存情况和运输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根据实时的供给和需求数据,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价格,并优化促销价格和产品组合。

一个企业开展B2C电子商务,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实现从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转变,但这仅仅是开始。其标准模式应该包括:预售服务,由提供信息、产品开发和报价比较组成;交易阶段,包括商业交易、财务结算和订单执行;售后服务。该模式体现了企业如何把其实际活动、虚拟活动和实现顾客期望有机结合的问题(见图3-4)。

B2C的特点是能迅速吸引公众和媒体的注意力:

(1)B2C的利润来源于公司所提供的服务。

(2)B2C的电子商务模式是近年来各类电子商务模式中发展较快的一个。

img10

图3-4 B2C结构的基本组成

(三)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C2C,即C to C模式)

C2C的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是拍卖网站,相当于一个大集市,没有固定的商品和价格。C2C营运商在网上搭建一个平台,为买卖双方架起一座桥梁。由于二手商品的特殊性,C2C营运商一般不提供物流配送,而是由买卖双方在网上谈条件,采用何种支付和付货方式靠交易双方自己解决,一宗C2C交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诚信,适合为了享受购物过程的乐趣的消费者。借助这种方式,个人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如知识的获取、经验咨询等。

由中国社科院发表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长迅猛,网上成交额由2004年的3500亿元升至2005年的5531亿元,增长158%。B2B市场占到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近98%,而B2C和C2C合计不到2%。虽然其中C2C成交额达135.05亿元,在整体的电子商务成交额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其增长率却是非常强劲,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280%。

从实际发展来看,这三种业务模式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三者之间逐渐走向融合,也因此衍生出了一些新的业务模式。

比如说,淘宝网上推出的淘宝商城,建立的是一种新的B2C模式。传统的B2C的盈利模式主要在于压低生产商的价格,进而在采购价与销售价之间赚取差价。新的B2C模式将让生产商直接充当卖方的角色,直接让生产商获取更大的利益,是B2B2C模式的简化版,即省去了中间的分销环节,使电子商务直接介入到商品从生产到价值变现的流程中来。2006年7月,淘宝又将网上商城搬到了网下,将“淘宝”名称授权给商场使用,为网络买家、卖家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

再比如说,阿里巴巴从B2B做起,现在已逐步转向B2B2C模式,即将生产、分销、零售结合在了一起。在生产上,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完成产品和原材料的采购;在销售上,通过淘宝平台完成网上商店的构建和实现在线销售。比如:点击淘宝网上的“我要进货”按钮,便会自动链接到阿里巴巴上去。

因此,应该这样理解,B2B、B2C、C2C仍是典型的基础的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其中,B2C属于直接商务,B2B及C2C属于间接商务,直接商务只获得利润,间接商务只收取佣金。这些业务模式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每个企业的业务模式不能靠模仿和抄袭别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才能真正找到发展之路。

3.4.2 按交易客体划分

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的区别是什么?

(一)有形商品电子商务

有形商品指的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类商品。这类商品的交易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完全实现网上传输,但交易的商品就必须由卖方通过某种运输方式送达买方指定地点。所以有形商品电子商务还必须解决好货物配送的问题。电子商务中的商品配送具有范围大、送货点分散、批量小等特点。有形商品的电子商务由于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不能完全在网上传输,也可称非完全电子商务。

(二)无形商品电子商务

无形商品指包括软件、电影、音乐、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可以数字化的商品,无形商品网上交易与有形商品网上交易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通过网络将商品直接送到购买者手中,也就是说无形商品电子商务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因而称为完全电子商务。

3.4.3 按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和支付方式分类

按技术标准和支付方式可将电子商务分为以下五种。

(一)支付系统无安全措施型的电子商务

用户从商家订货,信用卡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等非网上传送手段进行传输;也可在网上传送信用卡信息,但无安全措施。商家与银行之间使用各自现有的授权来检查网络,其特点是风险由商家承担,信用卡信息可以在线传送,但无安全措施。

(二)通过第三方经纪人支付型的电子商务

用户在第三方网上经纪人付费系统服务器上开一个账号,用户使用账号付费,交易成本很低,对小额交易很适用。网上经纪人持有用户账号和信用卡号,用户用账号从商家订货,商家将用户账号提供给经纪人,经纪人验证商家身份,给用户发送电子邮件,要求用户确认购买和支付后,将信用卡信息传给银行,完成支付过程。其特点是用户账号的开设不通过网络;信用卡信息不在开放的网络上传送;使用电子邮件来确认用户身份,防止伪造;商家自由度大,无风险;支付是通过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经纪人)完成的。

(三)电子现金支付型的电子商务

用户用现金服务器账号中预先存入的现金来购买电子货币证书,这些电子货币就有了价值,可以在商业领域中进行流通。电子货币的主要优点是匿名性,缺点是需要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存储用户完成的交易和电子现金序列号以防止重复消费。这种模式适用于小额交易。

(四)支付系统使用简单加密型的电子商务

使用这种模式付费时,用户信用卡号码被加密。采用的加密技术有加密的HTTP协议(Security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SHTTP)、加密套接字协议层(Security Socket Layer;SSL)等。这种加密的信息只有业务提供商或第三方付费处理系统能够识别。由于用户进行在线购物时只需一个信用卡号,所以这种付费方式给用户带来方便。这种方式需要一系列的加密、授权、认证及相关信息传送,交易成本较高,所以对小额交易而言是不适用的。其特点是部分或全部信息加密;使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可能使用身份验证证书;采用防伪造的数字签名。

(五)SET型的电子商务

SET协议(安全传输协议)是安全电子交易的简称,它是一个在Internet上实现安全电子交易的协议标准。SET协议规定了交易各方进行安全交易的具体流程。它通过使用公共密钥和对称密钥方式加密保证了数据的保密性,通过使用数字签名来确定数据是否被篡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可以完成交易中的预防抵赖。此种方式的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有很好的保障,但SET协议十分复杂,因而其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业界认为这种方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4.4 按电子商务信息网络范围分类

按开展电子商务的信息网络范围,可主要分为三类。

(一)本地电子商务

本地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利用本城市内或本地区内的信息网络实现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交易的地域范围较小。本地电子商务系统是利用Internet、Intranet或专用网将下列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网络系统:参加交易各方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包括买方、卖方及其他各方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银行金融机构电子信息系统;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商品检验信息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货物运输信息系统;本地区EDI中心系统(实际上,本地区EDI中心系统是联结各个信息系统的中心)。本地电子商务系统是开展远程国内电子商务和全球电子商务的基础系统。

(二)远程国内电子商务

远程国内电子商务是指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网上电子交易活动,其交易的地域范围较大,对软硬件和技术要求较高,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商业电子化、自动化及金融电子化,交易各方须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全球电子商务

全球电子商务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参加电子交易各方通过网络进行贸易,涉及有关交易各方的相关系统,如买方国家进出口公司系统、海关系统、银行金融系统、税务系统、运输系统、保险系统等。全球电子商务业务内容繁杂,数据来往频繁,要求电子商务系统严格、准确、安全、可靠,应制定出世界统一的电子商务标准和电子商务(贸易)协议,使全球电子商务得到顺利发展。

此外,电子商务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如按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可分为:交易前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商务和交易后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不同分为:有形商品交易电子商务、无形商品电子商务和服务交易电子商务;等等。应该说,不同的分类便于从不同角度研究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的研究都有一定作用。

其他影响业绩评价的理论_业绩评价指标的采用与后果

第三节 其他影响业绩评价的理论

一、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流行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它包括墨里的需求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沦、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943年,美国学者马斯洛(A.H.Maslow)在《人类动机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并在1954年所著的《动机与个性》中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3):(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例外的情况。(2)需要的发展遵循“满足-激活律”。一般地,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3)需要的强弱受“剥夺-主宰律”的影响。即,某一需要被剥夺得越多,越缺乏,这个需要就越突出、越强烈。(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高级需要,它们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5)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这种占支配地位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或主导性需要。(6)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文化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居主导地位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居主导地位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相反。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img4

图1-2 不同时期的主导性需要

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这种理论以系统的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激励,这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4)、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迈克尔·罗斯的归因理论和轨迹控制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5)

最具代表性的是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一种认知型过程理论,又被称为“概率-价值理论”。它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目标效价,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积极性则低。二是期望值,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完全没有可能,目标激励作用则小,以至完全没有。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某项结果或报偿对个人采取某种行为的激励作用可以表达为:激励力=直接结果的价值指数×通过行为导致直接结果的预期概率。

这一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激励中必须把握如下三种关系:

其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结果。如果他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期望值高),就会有决心、有信心去实现目标;如果目标高不可攀,或者目标太低,唾手可得,就会缺乏信心或兴趣。

其二,绩效与奖酬的关系。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的绩效后能得到适当的合理的奖酬。只有能让员工相信组织会对绩效进行合理、公平的奖励,他们才会继续努力工作。如果只要求人们对组织作出贡献,而组织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制度进行强化,时间一长,人们被激发的内部力量就会逐渐消退。

其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奖励能满足个人的需要,由于人们在需要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同一种奖励,不同的人体验到的效价不同,它所具有的吸引力也不同。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根据人的不同需要,采取内容丰富的奖励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6)

img5

图1-3 弗鲁姆“期望理论”图示

继弗鲁姆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之后,波特(Lyman W.Porter)和劳勒(Edward E.Lawler)又努力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它表达得更清楚,覆盖更多因素,于1968年在《管理态度与工作绩效》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他们认为:

(1)“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

(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具体地讲,“角色认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是否明确,是否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或任务。

(3)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职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不能成为提高绩效的刺激物。

(4)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如果他认为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之后,美国管理学家洛克(E.A.Locke)和休斯(C.L.Huse)等人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1)目标难度。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因而激励作用不大。当然,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既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2)目标的明确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3)目标的可接受性。只有当职工接受了组织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时,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为此,应该让职工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这比由管理者将目标强加于职工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可以使职工把实现目标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目标的激励作用。

激励过程理论体系,较之于激励内容理论体系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以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而人的心理需要很难加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涉变量。同时心理特征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差,因而难以把握。再有,随着人们对于激励条件的适应,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因素(如工资、奖金)的刚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因此,激励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令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工作。激励,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以往的激励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激励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并依附于其他职能(如决策、计划、指挥、控制)及其衍生的目标。激励,归根结底是在对其他职能履行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促进其他职能更好地发挥效用。因此,激励工作的真正科学性在于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性质和规律为依据,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现代公司被视为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联合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管理者的决策应基于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可以有效影响企业财富或被企业有效影响的个人或组织。这里不仅包括能对企业提出经济要求权的主体,还包括员工、客户、社区和政府官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键论点,在于它对所有者在公司中地位的弱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它没能取得实证上的充分支持,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和实践的思想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企业业绩评价的作用在于: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关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比如,顾客期望低价格、高质量和全面的服务;员工期望高工资、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供应商期望低风险和高回报;社区期望大量的慈善捐款、当地投资的增长和稳定的就业。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这就要求管理者从企业内部、外部顾客、员工以及股东等角度来审视公司的机会,设计出能够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或平衡的业绩评价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系列石油危机、环境污染、失业、转基因食品等社会和经济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企业不可能在真空下生存,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重的,把企业目标等同于股东或经营者或债权人的目标都是不准确的,企业应是财富创造的集合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应包括投资者、员工、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社区、政府、竞争对手、行业协会等,由他们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分配权,这样的治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业绩。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建议及与企业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保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员工比出资者掌握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倾听他们的建议有利于管理者决策更有效;员工的生产率和创造力也尤为重要。企业债权人的监督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哈佛大学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好的财务绩效是由具有独特文化的企业实现的,其前提是除股东的价值外,企业还必须充分考虑顾客和员工的价值。注重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企业业绩远远优于只重视传统的股本价值的企业———在11年的时间里,被研究公司中前一类平均增长了682%,而后一类只增长了166%(7)

利益相关者管理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其对业绩评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90年度,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也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体现。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工具,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促使企业完成目标。平衡计分卡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目标和衡量方法,这些目标和衡量方法分为四个方面: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它利用衡量结构来把驱动当前和未来成功的因素告诉员工。通过阐明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使然因素,企业管理者能够汇集全组织的员工的能力本领和具体知识来实现企业长期的目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使一种平衡得以建立,这就是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理想的结果和结果的绩效驱动因素、硬的客观目标和较软的主观目标。

【注释】

(1)本表参见陈保华,2004,所有权结构、代理冲突和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博士学位论文。

(2)激励不相容,即经营者作为代理人不仅有自己的利益,而且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如在职消费、优裕的生活、经理王国等,他们只在有利于自己的时候才顾及所有者的利益。这就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3)俞明南.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37-338.

(4)继弗鲁姆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之后,波特和劳勒又努力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它表达得更清楚,覆盖更多因素,于1968在《管理态度与工作绩效》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综合激励模式,是发展了的“期望理论”。

(5)彭正龙.企业经营者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9。

(6)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

(7)李东红.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与企业的性质.经济问题探索,2003,10.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_国际贸易实用教程(第二版)

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产业划分是按第一、二、三产业来划分的。第三产业由流通部门、服务部门两大部门构成。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服务部门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前者包括金融、保险、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后者包括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影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从上述分类可知,我国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由于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差异不会很大,下面在分析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时,就直接使用我国第三产业的有关概念和统计数据。

新中国建立初,我国经济十分落后,三大产业均不发达,结构更不合理。第一产业占一半以上,但水平很低;第二产业残缺落后,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总量极少,且畸形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少数大城市。此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虽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指导思想上存在“挖农业补工业”、“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生产建设,轻流通服务”的错误倾向,结果使GDP中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下降。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反,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1978年我国三大产业构成比为28.1%、48.6%和23.3%,服务业所占比重甚低。

改革开放以来,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服务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服务业中的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和科教事业都有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业如旅游、广告、信息咨询、房地产与物业管理、证券期货和卫星影视业等也初具规模。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推动农业、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的发育,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8年服务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为23.3%,此后快速增长,2007年上升为39.1%。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为1 260亿美元、进口额为1 270亿美元已经分别居世界第17位和第15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95%和进口额的3.89%,占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0.59%和13.2%(4)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总量规模的快速增长,多数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增速最快。1997—2005年间,中国全部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4.8%。同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7.1%,咨询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0.7%,电影、音像服务出口年均增长38.3%,成为增长最快的几个部门。同时,金融服务年均增长23.4%,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22.9%,广告服务年均增长20.8%,建筑服务出口年均增长20.3%,属于中等增长速度的部门,而保险服务年均增长15.5%,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4.0%,旅游11.7%,其他商业服务10.4%,通信7.5%,呈现相对缓慢增长趋势(5)

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稳定上升,服务业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迅速增加,现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部门。由于改革的深入和高科技产业、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向服务业的倾斜,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咨询、信息、广告、房地产以及电信、金融服务业等的增值迅速增加,从而导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目前,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各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服务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但是,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依然低下。及至2007年,服务业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只有39.1%。这不仅与美、日、欧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相距甚远,而且也落后于诸如印度、巴基斯坦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40%—50%的水平。200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96 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服务业从业人数2.46亿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的32.2%(6)。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70%;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服务产业发展的总量不足与结构低度化状况,制约着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7)

表6-4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出口年均增长率  单位:%

img32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997—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_国际贸易实用教程(第二版)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一)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法律地位

国际惯例(International Convention)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被普遍公认,广泛采用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它不是各国共同的立法,不是某一国家的立法,也不是某国政府实施的政策,而是一个共同约定的国际贸易规则。

在国际贸易业务实践中,由于各国法律制度、贸易惯例和习惯做法不同,因此,各国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与运用互有差异,从而容易引起贸易纠纷。为了避免各国在对贸易术语解释上出现分歧和引起争议,有些国际组织和商业团体便分别就某些贸易术语作出统一的解释与规定,其中主要包括: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简称INCOTERMS),国际法协会制定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美国一些商业团体制定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m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由于上述各项解释贸易术语的规则,在国际贸易中运用范围较广,从而形成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有如下特点:

1.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对双方当事人无强制的约束力;

2.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引用了国际贸易惯例,则其规定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3.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合同中规定了一些和国际贸易惯例不同的条款,合同中的条款仍然有效;

4.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认同意,如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使用的双方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因为,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故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做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履行合同的规定,一旦发生争议,法院和仲裁机构也要维护合同的有效性。但是,国际贸易惯例对贸易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具有了强制性。许多大宗交易的合同中也都做出采用何种规则的规定,这有助于避免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引起的争执。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既未排除,也未注明该合同适用某项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和仲裁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明确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排除适用的惯例,或双方当事人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以及在国际贸易中被人们广泛采用和经常遵守的惯例,即使当事人未明确同意采用,也可作为当事人默示同意惯例,因而该惯例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

(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原文为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00,缩写形式为INCOTERMS 2000,它是国际商会为了统一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而制定的。最早的《通则》产生于1936年,后来为适应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进行过5次部分修改和补充。其中,《1990年通则》是国际商会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科学技术和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在《1980年通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而产生的。

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际商会广泛征求世界各国贸易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对《通则》进行再次修订。但考虑到《通则》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贸易界人士所接受,为了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这次的修订只是进行了“微调”。新的《2000年通则》已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中,《2000年通则》是包括内容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三)《2000年通则》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

1.E组(起运)。

本组仅EXW(Ex Works)(工厂交货)一种贸易术语。当卖方在自己的地点(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支配时,即履行了交货义务。除非另有约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备妥的车辆,也不负责出口清关。买方负担自卖方所在处所提取货物至目的地所需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因此,按这一术语成交卖方负担的义务最少。如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办理出口手续,则不应使用本术语,而应使用FCA术语。EXW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2.F组(主要运费未付)。

本组包括FCA(货交承运人)、FAS(装运港船边交货)和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三种贸易术语。在采用装运地或装运港交货条件成交而主要运费未付的情况下,即要求卖方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时,应选用此类术语。

(1)FCA。

按FCA(Free Carrier)术语成交时,卖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合同中规定的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就完成了交货义务。如果买方未指定确切地点,则卖方可在规定的地区或范围内选择交货地点,将货物交由承运人照管。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承运人,既包括实际履行运输合同的承运人,也包括签订运输合同的运输代理人。FCA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2)FAS。

按FAS(Free Alongside Ship)术语成交时,卖方把货物运到指定的装运港码头买方所派船只的旁边,即履行其交货义务,风险在船边转移。按装运港船边交货条件成交,卖方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这是《2000年通则》对《1990年通则》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修改,按照《1990年通则》的规定,FAS条件下,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的责任由买方承担。FAS术语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3)FOB。

按FOB(Free on Board)术语成交时,卖方将货物运到指定的装运港,并装上买方所派船只,完成其交货义务。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卖方要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和费用。货物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输、保险及其他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FOB术语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3.C组(主要运费已付)。

本组包括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和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四种贸易术语。在采用装运地或装运港交货条件而主要运费已付的情况下则采用此类贸易用语。

(1)CFR。

按CFR(Cost and Freight)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由约定的装运港运至目的港,并办理出口清关手续。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因此,与FOB相比,卖方只是增加了办理运输的责任和费用,在其他方面则完全相同。CFR术语则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2)CIF。

按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术语成交时,卖方除了承担与CFR相同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海运货物保险,并支付保险费。CIF与CFR及FOB属于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使用的运输方式上都是完全相同的,区别只是在于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上。

(3)CPT。

按CPT(Carriage Paid to)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将货物运至目的地指定地点的运输契约,并承担有关费用。卖方在约定交货地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即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就此转移。另外,卖方还要办理货物出口手续,负担有关费用。CPT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4)CIP。

按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术语成交时,卖方除负有与CPT相同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全程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而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适用的运输方式上,与CPT和CIP都是完全相同的。

4.D组(抵达)。

本组包括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和DDP(完税后交货)五种贸易术语。在按目的地或目的港交货条件成交,即要求卖方必须承担货物交至目的地国家所需要的费用和风险时,可选用此类术语。

(1)DAF。

按DAF(Delivered at Frontier)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运到两国边境的约定地点,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并将货物交给买方控制后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在此转移。买方自行办理进口手续,并将货物运往最终目的地。DAF术语主要适用于铁路或公路运输,也可用于其他运输方式。

(2)DES。

按DES(Delivered Ex Ship)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运至约定的目的港,在船上完成交货。风险亦在目的港船上转移给买方。买方承担卸货以及进口报关的手续和费用。DES术语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3)DEQ。

按DEQ(Delivered Ex Quay)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运至约定的目的港,并将货物卸至码头,实际交给买方控制时,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同时转移。关于办理进口手续的问题,《2000年通则》作了较大变动。《1990年通则》中规定,DEQ条件下,通常是由卖方负责办理进口手续,而《2000年通则》改为由买方办理。DEQ术语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4)DDU。

按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运至进口国内的约定地点,实际交给买方时,完成交货,并转移风险。由买方负责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关税及有关费用。

(5)DDP。

按DDP(Delivered Duty Paid)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运至进口国内的约定地点,办理进口手续,交纳关税及有关费用,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完成交货义务。卖方要承担在此之前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DDP和DDU术语均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为了便于查找和记忆各种贸易术语,使人一目了然,特将贸易术语的分类排列如表7-1。

表7-1 《2000年通则》(INCOTERMS 2000)

img33

续 表

img34

按上述E组成交的合同即EXW合同,卖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最小;F组和C组成交的合同可称之为装运合同(Shipment Contract),买卖双方各自承担自己国内的费用和风险,而国际段的运输和保险责任在F组由买方承担,C组则由卖方承担运输,保险责任在CIF条件下由卖方承担,CFR条件下由买方承担;而按照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则可称为到达合同(Arrival Contract)。其区别在于,装运合同下,卖方只负责在交货地点按时完成装运,并不保证货物按时运抵目的地,换句话说,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后,有关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遭遇的延误、损坏或灭失的风险即由买方承担。而在到达合同下,卖方则要保证按时将货物运达合同规定的目的地,完好无损地交给买方,才算完成交货义务,因此,卖方要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延误、损坏或灭失的风险。

三种常用贸易术语比较_国际贸易实用教程(第二版)

三、三种常用贸易术语比较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常用的主要贸易术语为FOB、CFR和CIF三种,因此,以下仅就这三种贸易术语作比较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一)关于FOB术语

按国际商会的《2000年通则》对FOB的解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及有关问题可概括如下:

1.货物的交付。

卖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所派的船只的船上,完成交货。

2.风险的转移。

货物在装运港装船时,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风险转移给买方承担。

3.通关手续的办理。

(1)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2)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主要费用的划分。

(1)卖方承担交货前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包括需要办理出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

(2)买方承担交货后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包括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以及办理进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

5.适用的运输方式。

FOB术语适合于水上运输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修订本》对FOB的解释与运用,同《2000年通则》的解释有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第一,该定义把FOB笼统地解释为在某处某种运输工具上交货,其适用范围很广,因此,在同美国商人签订FOB进口合同时,除必须标明装运港名称外,还必须在FOB后加上“船舶”(Vessel)字样。如果只定为“FOB San Francisco”而漏写“Vessel”字样,则卖方只负责把货物运到旧金山城内的任何处所,不负责把货物运到旧金山港口并交到船上。这一点,同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对FOB的解释和运用有很大的区别,对此应当特别注意。

第二,在风险划分上,不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而是以船舱为界,即卖方负担货物装到船上为止所发生的一切丢失与残损。

第三,在费用负担上,规定买方要支付卖方协助提供出口单证的费用以及出口税和因出口而产生的其他费用。

此外,按FOB成交并采用承租船运输时,装货费不一定包括在租金中。如租金中没有包括装货费,则船方不负担装货费。在此情况下,装货费究竟由买方或卖方负担,就应当在买卖合同中订明,即在FOB后加列有关装卸费由谁负担的附加条件,以明确责任,这就导致FOB的变形。在实际业务中,常见的变形有下列几种:

(1)FOB班轮条件(FOB Liner Terms)。

按FOB班轮条件成交,是指装货费按班轮办法处理,并不是指按FOB成交的货物一定要用班轮装运。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如卖方不愿负担装货费,可以在FOB后要求加上“班轮条件”(Liner Terms)字样,以明确卖方不负担装货费。至于装货费究竟由买方还是船方负担,则取决于买方租船时采用何种租船条件。

(2)FOB吊钩下交货(FOB under Tackle)。

按此条件成交,卖方仅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船舶的吊钩所及之处,以后的装货费用,卖方不予负担。至于以后的装货费用,究竟由买方或由船方负担,则取决于租船合同的规定。按此术语成交时,如载货船舶因港口吃水浅而不能靠岸时,卖方应将货物驳运到载货船舶的吊钩所及之处,凡属驳运货物的费用,仍由卖方负担。这一术语,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得不多。

(3)FOB包括理舱(FOB Stowed)。

为了使船上装载的货物放置妥善和分布合理,货物装船后,需要进行垫隔和整理,此项作业叫做理舱。理舱费用究竟由谁负担,各国港口有不同的规定和解释。为了明确责任和避免引起争议,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应对理舱费的负担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买方不愿意负担装货费和理舱费,则可按FOB Stowed条件成交。按此条件成交,卖方不仅应负担装货费,而且要将装到船上的货物堆好、码好并进行合理垫隔和整理,即还须负担理舱费。如在FOB后未加“理舱”(Stowed)字样,而租船合同又规定船方不负担装货费时,则理舱费由买方负担。

(4)FOB包括平舱(FOB Trimmed)。

货物装船后,为了保持船舶承受压力均衡和航行安全,对成堆装入船舱的散装货物,如煤炭、粮谷等,需要进行调动和平整,这项作业叫做平舱。按此条件成交,装货费和平舱费,概由卖方负担。按一般惯例,如在FOB后未加“平舱”(Trimmed)字样,则卖方不负担平舱费用。平舱费究竟由买方或船方负担,则取决于租船合同的规定。当租船合同规定船方不负担装货费时,则平舱费由买方支付。

(5)FOB包括理舱和平舱(FOB ST)。

当装到船上的货物,既需理舱又需平舱时,则应同时明确这两项费用由谁负担。凡在FOB后加列“理舱”和“平舱”(Stowed and Trimmed)字样,则卖方不仅要负担装货费,且要负担理舱和平舱的费用。按一般惯例,凡FOB后未加“理舱”和“平舱”字样者,则理舱和平舱的费用,卖方不予负担。

上述FOB后加列各种条件,只是为了明确装货费由何方负担的问题,并不影响风险转移的界限,风险的转移,一般仍以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为界。如果当事人有相反的意图,应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

(二)关于CFR术语

CFR术语是指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所需的成本和运费,这里所指的成本相当于FOB价,故CFR术语的基本含义是在FOB价的基础上加上装运港至目的港的通常运费。

在《2000年通则》中,明确规定CFR术语只能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但是,在货物通过海运和内河航运的情况下,如要求卖方在船舶到达前将货物交到货站,或者在滚装滚卸或集装箱运输条件下使用CPT术语更为适宜。

按国际商会对CFR的解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及有关问题,可概括如下:

1.货物的交付。

卖方按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卖方自己所派的船只的船上,完成交货。

2.风险的转移。

货物在装运港装船时,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风险转移给买方承担。

3.通关手续的办理。

(1)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2)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主要费用的划分。

(1)卖方承担交货前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包括需要办理出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卖方还要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和相关费用。

(2)买方承担交货后所涉及的各项费用,以及办理进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

5.适用的运输方式。

CFR术语适合于水上运输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按CFR条件成交时,由卖方安排运输,由买方办货运保险,如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则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货运保险,甚至有可能出现漏保货运险的情况。因此,卖方装船后务必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否则,卖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损失。

在进口业务中,按CFR条件成交时,鉴于由外商安排装运,由我方负责保险,故应选择资信好的国外客户成交,并对租用船舶的条件提出适当要求,以防外商与船方勾结,出具假提单,租用不适航的船舶,或伪造品质证书与产地证明。因为,若出现这类情况,会使我方蒙受不应有的损失。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大宗商品按CFR条件成交,容易在卸货费问题上引起争议。这是因为,大宗商品通常采用租船运输,而在不少场合,船方按不负担装卸费条件出租船舶,故卸货费究竟由何方负担,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订明。为了明确责任和避免引起纠纷,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可以在CFR术语后附加下列表明卸货费由谁负担的具体条件:

(1)CFR Liner Terms(CFR班轮条件)。

指卸货费按班轮的做法办理,即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2)CFR Landed(CFR卸到岸上)。

指由卖方负担卸货费,其中包括驳运费在内。

(3)CFR Ex Tackle(CFR吊钩下交货)。

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卸到船舶吊钩所及之处(码头上或驳船上)的费用。在船舶不能靠岸的情况下,租用驳船的费用和货物从驳船卸到岸上的费用,概由买方负担。

(4)CFR Ex Ship’s Hold(CFR舱底交货)。

货物运到目的港后,由买方自行启舱,并负担货物从舱底卸到码头的费用。

应当指出,在上述CFR后面另列附加条件,只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卸货费由何方负担的问题。根据国际商会的《2000年通则》的解释,CFR的变形会不会改变交货地点和风险划分的界线,这应由交易双方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关于CIF术语

按CIF术语成交,货价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相同的义务外,还应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FR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应以合同货币投保。

按《2000年通则》的规定,CIF术语只能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如要求卖方先将货物交到港口货站,以及使用滚装滚卸或集装箱运输时,则CIP术语更为适宜。

按国际商会对CIF的解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及有关问题,可概括如下:

1.货物的交付。

卖方按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卖方自己所派的船只的船上,完成交货。

2.风险的转移。

货物在装运港装船时,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风险转移给买方承担。

3.通关手续的办理。

(1)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2)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主要费用的划分。

(1)卖方承担交货前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包括需要办理出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卖方还要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和相关费用,并且承担办理水上运输保险的费用。

(2)买方承担交货后所涉及的各项费用,以及办理进口手续时所应交纳的关税和其他费用。

5.适用的运输方式。

CIF术语适合于水上运输方式。

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按CIF条件成交的较为普遍,为了正确运用CIF术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关于风险与保险的关系问题。风险和保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在CIF条件下,如上所述,买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卖方是为买方利益办理的保险,纯属代办性质。卖方再通过背书将保险单转让给买方,如果事后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由买方凭保险单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能否索赔到手,卖方概不负责。《INCOTERMS 2000》对卖方的保险责任规定:如无相反的明示协议,卖方只需按《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或其他类似的保险条款中最低责任的保险险种投保。如买方有要求,并由买方负担费用,卖方应在可能情况下投保战争、罢工、暴动和民变险。最低保险金额应为合同规定的价款加10%,并以合同货币投保。

在实际业务中,为了明确责任,我外贸企业在与国外客户洽谈交易采用CIF术语时,一般都应在合同中具体规定保险金额、保险险别和适用的保险条款。

第二,关于卸货费的负担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通常洽租不定期船运输。在多数情况下,船公司承运大宗货物,一般是不负担装卸费的。因此,在CIF条件下买卖双方容易在卸货费由何方负担的问题上发生争议。为了明确责任,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就卸货费由谁负担的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当买方不愿意负担卸货费时,在商订合同时,可要求在CIF后加列Liner Terms(班轮条件)或Landed(卸到岸上)或Under Ship’s Tackle(船舶吊钩下交货)字样。

当卖方不愿意负担卸货费时,在商订合同时,可要求在CIF后加列Ex Ship’s Hold(舱底交货)字样。

上述CIF后加列各种附加条件,如同CFR后加列各种附加条件一样,只是为了明确卸货费由谁负担的问题,至于它会不会改变交货地点和风险转移的界限,应由交易双方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第三,关于单证重要性的问题。按对CIF术语的传统解释,CIF属象征性交货。卖方负有向买方提交约定的装运单据的义务,买方则负有凭装运单据付款的义务,也就是说,在CIF条件下,买方是凭单付款,而不是凭实际所交货物付款。由于CIF实行的是交单和付款对流的原则,因此,即使在卖方装船以后至交单这段时间内,货物发生灭失或损坏,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要求,买方就不得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而只能先付款赎单,然后凭所取得的有关单据向船方或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追回损失。CIF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单据买卖。由此可见,装运单据在CIF交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CIF是单据买卖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而减轻卖方交货方面的责任。CIF的卖方,除应提交约定的装运单据外,还应保证交运约定的货物。

现将《2000年通则》中13种贸易术语列表7-2,以便比较。

表7-2 13种贸易术语的比较表

img35

续 表

img36

运输单据和合同_国际贸易实用教程(第二版)

五、运输单据和合同

(一)运输单据

运输单据是货物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凭证。运输单据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而分为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简称B/L)、航空运单(Air Way Bill)、国际铁路联运运单(International Through Waybill)、多式联运单据(Multi Modal Transport Document)等。

在各种运输单据中,海运提单(简称提单)使用得最为广泛。提单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货物的收据。提单表明货物已交给承运人。二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例如,提单可用来转让或抵押。三是运输契约的证明。当承运人和托运人发生争议时,提单上规定的承运人和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争议的主要依据。航空运单、铁路运单、公路运单等其他运输单据的作用与海运提单相比较,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具备货物所有权凭证这一特点,其他两个方面的作用则与海运提单一样。由于在国际贸易运输中主要采用海运方式,因此,以下介绍各种海运提单。

目前,各运输公司所制定的提单虽然格式和文字不尽相同,但实质内容差别不大,提单制定的依据是《海牙规则》。提单的内容可分为正面内容和背面内容。提单的正面内容有:

(1)承运人的名称和营业地;

(2)托运人的名称(Shipper);

(3)收货人的名称(Consignee);

(4)通知人的名称(Notify Party);

(5)船名、航次及船籍(Name of Vessel,Voyage and Nationality);

(6)接货人和接货地点(Pre-Carriage by,Place of Receipt by Precarrier);

(7)卸货港或目的港(Port of Discharge,Final Destination);

(8)唛头和号码、货物名称、包装件数、毛重、体积(Numbers &Marks,Description,Goods,Number and Kinds of Package,Gross Weight,Measurement);

(9)运费和其他费用以及付款地点和方式(Freight and Charges,Freight Payable at);

(10)提单号、提单份数和签单地点、日期(B/L No.,Numbers of Original B/L,Place and Date of Issue);

(11)承运人或船长,或由他们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Signed For or on Behalf of the Carrier/Master)。

提单的背面列有许多条款,其中主要有:

(1)定义条款。对“承运人”、“托运人”加以限定。

(2)管辖权条款。规定当提单发生争执时,哪个法院有审理和解决案件的权力,以及依照何国的法律审理。

(3)承运人责任条款。规定提单受何种国际法的制约,目前绝大部分提单是采用1924年的海牙规则,因为该规则对承运人最为有利。

(4)责任范围条款。一般地,海运提单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从货物装上船舶起至卸离船为止,集装箱提单则规定从承运人接受货物起至交付指定收货人为止。

(5)承运人费率条款。规定费率表中的内容也是提单条款的一部分。

(6)包装和标志要求。托运人对货物提供妥善包装和正确、清晰的标志,由于标志不清或包装不良所产生的损失、费用和第三者责任均由托运人负责。

(7)运费和其他费用。预付运费及其他费用必须在装船时支付,最迟在取得提单前支付。到付的,应在货物到达后、换取提单前支付。即使船、货遭到灭失或损坏,运费仍应照付;如不支付,承运人可以行使留置权。

(8)责任限额。规定承运人对货物灭失或损坏造成的损失赔偿的最高限额,即每一件或每个计算单位的货物赔偿不超过多少金额。

(9)共同海损。规定发生共同海损时依照什么规则来进行理算,国际上一般采用《约克-安特卫普规则(1974)》进行理算。我国承运人也有采用《1975年北京理算规则》进行理算的。

(10)舱面货、活动物和植物。这三类货物的接受、搬运、运输、保管和装货的风险均由托运人(含收货人)承担风险。

(11)装货、卸货及交货。班轮并不规定每天的装卸货率,但规定船方有权日夜装卸货,包括周日及节日,货主必须按此供货或提货,否则,货主须对短少、残损及延迟负责。船方有权不加通知就卸货,货主不及时提货或拒绝提货,可以卸入仓库或驳船,费用由货主负责,并作为交货完毕;经过合理时间仍未提货的,船方可予以处理,费用及责任仍属货主。

(12)残短通知。在货物移交给收货人保管之前或当时,遇有货物灭失或损坏,需以书面通知船方,否则作为完好交付的证据。在交货或应当交货之日起一年内不向法院提出诉讼,承运人即免除一切责任。

(13)转船条款。规定船方在必要时有权以其他船转运货物,且船方只负责自己的运输段。

(14)双方有责碰撞条款。即船方有权向货主收回碰撞对方赔款中应由本船负责的部分。

(15)特殊货物条款。如危险品条款、甲板货条款、活动物及植物条款、集装箱货物条款、冷冻货条款等。

(二)提单种类

表7-3 提单分类

img37

续 表

img38

1.根据货物是否已装船,分为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已装船提单(On Board B/L,或Shipped B/L)是指承运人已将货物装上指定船舶后签发出来的提单,其特点是提单上注明货物已装船、装船日期、船长或其代理人的签字。备运提单(Received for Shipment B/L)是指承运人在收到托运货物并等待装运期间所签发的提单。根据UCP600的规定,银行只接受已装船提单,但需要注意的是,备运提单加上已装船批注以后性质相当于已装船提单,银行也可以接受,其中已装船批注包括已装船字样(On Board),已装船的日期,和已装船的船名。

2.根据提单上有无对货物外表状况的不良批注,如提单上批注“×件损坏”、“铁条松散”等,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清洁提单(Clean B/L)是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而没有不良批注的提单。不清洁提单(Unclean B/L)是指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表面状况或包装有不良或存在缺陷等加上批注的提单,如提单上批注“Two Cartons Damaged”。根据UCP600的规定,议付时银行只接受清洁提单。

3.根据提单的收货人抬头不同,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记名提单(Straight B/L)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内填明收货人的名称(To A Co.only),只能由该收货人提货。由于这种提单不能通过背书方式转让给第三方,它不能流通,故其在国际贸易中用得不多。不记名提单(Bearer B/L)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内没有指明任何收货人。这种提单谁持有,谁就可以提货。承运人交货,只凭单,不凭人。采用这种提单风险大,故其在国际贸易中用得不多。指示提单(Order B/L)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填写“凭指定”(To Order)或“凭某某人指定”(To Order of…)的字样。这种提单可经过背书转让,故其在国际贸易中广为使用。目前,在实际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是“凭指定”并经空白背书的提单,习惯上称其为“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这种提单的收货人一栏内注明“To Order”相当于“To Order of Shipper”,托运人即出口商具有货物的所有权,并可以通过背书的形式进行转让,这种提单在保证了安全性的基础上又有流通性。

4.根据运输方式不同,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联运提单。直达提单(Direct B/L)是指船运中途不经过换船而直接驶往目的港卸货所签发的提单。转船提单(Transshipment B/L)是指从装运港装货的轮船,不直接驶往目的港,而需在中途港换装另外船舶所签发的提单。在这种提单上,要注明“转船”或“在××港转船”的字样。联运提单(Through B/L)是指经过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联合运输时由第一程承运人所签发的包括全程运输的提单。联运提单如同转船提单一样,货物在中途转换运输工具和进行交接,由第一程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向下一程承运人办理。应当指出,联运提单虽然包括全程运输,但签发联运提单的承运人一般都在提单中规定,只承担他负责运输的一段航程内的货损责任。

联运提单中包括一种单据,称作多式联运单据。多式联运单据(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是证明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货物,并负责按照合同条款交付货物的单据。多式联运单据与一般的联运提单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性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多式联运单据使用的范围较联运提单广。联运提单限于海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多式联运单据不但适用于海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而且还适用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2)多式联运单据由多式联运经营人签发,而联运提单则由承运人、船长或其代理人签发。(3)多式联运单据的签发人必须对全程运输负责,而联运提单的签发人只对第一程运输负责。

5.根据船舶营运方式不同,分为班轮提单和租船提单。班轮提单(Liner B/L)是指由班轮公司承运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提单。租船提单(Charter Party B/L)是指承运人根据租船合同而签发的提单,这种提单受租船合同条款的约束。

6.根据提单内容繁简,分为全式提单和略式提单。全式提单(Long form B/L)是指提单背面列有承运人和托运人权利、义务的详细条款的提单。略式或简式提单(Short form B/L)是指提单背面无条款,而只列出提单正面的必须记载事项。这种提单一般都列有“本提单货物的收受、保管、运输和运费等项,均按本公司全式提单上的条款办理”的字样。但不管提单是全式还是简式的,他们在法律上有相同的效力。

7.根据提单使用的有效性,分为正本提单和副本提单。正本提单(Original B/L)是指提单上有承运人、船长或其代理人签字、盖章并注明签发日期的提单。这种提单在法律上和商业上都是公认有效的单证。提单上必须要有标明“正本”(Original)的字样。副本提单(Copy B/L)是指提单上没有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的签字、盖章,而仅供工作上参考之用的提单,在副本提单上一般都有“Copy”或“Nonnegotiable”(不作流通转让)的字样。

8.其他种类提单还有:

(1)集装箱提单(Container B/L)。凡由集装箱装运货物而由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提单,称为集装箱提单。

(2)舱面提单(On Deck B/L)。舱面提单是指货物装在船舶甲板上运输时所签发的提单,故又称甲板提单。在这种提单中应注明“在舱面“(On Deck)字样。

(3)过期提单(Stale B/L)。关于过期提单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提单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叫过期提单,在近洋运输中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规定“过期提单可以接受”的条款。另一种是向银行交单时间超过提单签发日期21天,这种滞期交到银行的提单,也称过期提单,银行有权拒收这种提单。

(4)倒签提单(Anti-date B/L)。指在货物装船完毕后,应托运人的要求,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提单,但是该提单上记载的日期早于货物实际装船完毕的日期作为提单签发日期的提单。由于倒填日期签发提单,所以称为“倒签提单”。

由于货物实际装船完毕日期迟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若仍按实际装船日期签发提单,肯定影响结汇,为了使签发提单日期与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相吻合,以便结汇,托运人就可能要求承运人仍按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倒填日期”签发提单。承运人倒签提单的做法同样掩盖了真实的情况,因此也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责任。

综上所述,足见提单的种类很多,买卖双方洽商交易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提单,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

(三)海运单

海运单(Sea Way Bill)是承运人签发的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以及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载的凭据,是一种不可转让的运输单证。承运人承担将货物交付给海运单上所指明的收货人的义务。

不可转让的海运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海运单据,它尚未纳入国际法的范畴,但却在世界各地被普遍使用而受欢迎。其原因主要是对进口商而言海运单提货方便、及时、节省费用、手续简便;而且容易推行EDI数据交换,与空运、陆运等运单统一使用。海运单与提单相比,有以下区别:

1.提单是物权凭证,可以流通转让;海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可流通转让。

2.提单的收货人抬头有三种不同写法,不一定要表明收货人;海运单上必须表明收货人,但收货人并不凭海运单提货。

(四)装运通知

装运通知(Shipping Advice)是指在采用租船运输大宗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下,为了加强买卖双方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船货的衔接工作以及履行其他有关责任,在合同中加以规定的条款。

装运通知的具体做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在按FOB条件成交时,卖方在将货物备妥后,一般在约定的装运期前30天或45天,向买方发出通知,以便买方及时派船接运货物,避免货等船。

2.同样是FOB条件下,买方安排好船只后,向卖方发出派船通知,并将船舶预计到港受载的日期通知卖方,以便卖方及时安排货物出运和做好装船准备,避免船等货。

3.在采用FOB、CIF和CFR术语成交的情况下,货物装船后,卖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将合同号码、货物名称、件数、重量、发票金额、船名以及装船日期等项内容,电告买方,以便买方做好接受货物的准备,并及时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其中,在CFR条件下,装船通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买方在接到装船通知后才能办理投保手续,为了避免买方漏保造成损失,卖方应对装船通知予以充分重视。

(五)运输合同

运输合同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就货物运输服务的提供和接受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作的规定。在国际贸易中,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合同,而且运输合同的名称也不一样。在海洋运输中,在班轮运输方式下使用海运提单,在租船运输方式下使用租船合同。在航空、铁路、公路、邮政等其他运输中,运输合同使用的是运输单据的名称,即运输单据是运输合同。这些运输合同被称为航空运单、铁路运单、公路运单、邮政运单等。运输单据所以被视为运输合同,是因为运输单据体现了托运人和承运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性质。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国际运输合同的成立方式与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国际贸易合同是通过贸易双方的协商讨论达成的;而国际运输合同是由承运人印制成统一的格式,交给托运人签字而使合同达成的。承运人在印制的统一格式中对托、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作了规定,并不事先与托运人进行协商讨论。在海运提单和各种其他运单上所列的许多条款,都是由承运人单方面规定的。因此,有的人认为这具有片面性,不是运输合同,只是运输合同成立的证明。但是,提单或运单一般仍被看做是运输合同,理由有三个:第一,托运人在这些提单或运单上签字时,不对提单或运单上所列的条款提出异议,就应视为托运人默认了这些条款,托运人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不失去知情权。第二,一旦托、承双方在运输中产生了争议和纠纷,则提单和运单是解决争议和纠纷的主要依据。第三,这种做法虽然具有片面性,但却是运输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国际习惯。

因此,提单和运单在实际应用中是具有合同性质的。

运输合同的内容依据不同的运输方式而有所不同,这里仅介绍程租船合同的内容。

程租船合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租船合同的当事人。要说明当事人的名称和营业地。

2.船名和船旗。根据船名,可以从国际海轮船名录中获得船的船级、船龄等。船旗也是重要条件之一,租船时必须弄清楚。未经租船人的同意,船东不能更改船旗。

3.货物。要说明货物的种类和名称、包装、数量等。装运不同的货物,使用不同的船型,运费也不相同。

4.装卸港口。合同中要订明一个或数个装卸港,有时也可见合同中笼统规定装卸区。

5.受载日和解约日。从受载日至解约日这段时间称为受载期。

6.运费。一般规定运费率,即按所装货物的单位重量或体积来计算,也有采用整船包价计算。运费支付则要明确是预付还是到付,或规定预付和到付的百分比。

7.装卸费的划分。租船装卸费的划分有四种方法:船方负担装费和卸费,或称班轮条件(Gross Terms,简称G.T);船方负担装费,不负担卸费(Free Out,简称F.O);船方负担卸费,不负担装费(Free In,简称F.I);船方不负担装费和卸费(Free In and Out,简称F.I.O)。

8.许可装卸时间。装卸时间有三种规定方法:按日或连续日或时(Running or Consecutlve Days/Hours),按工作日(Working Days,简称W.D),按晴天工作日(Weather Working Days,简称W.W.D)。一般承租方采用最后一种方法。

9.滞期费和速遣费。如果实际装卸时间超过许可装卸时间,使船东遭受船期损失,租船人应支付给船东的补偿金额,叫做滞期费。如果实际装卸时间少于可装卸时间,使船东节省船舶在港费用,并获得船期利益,租船人可以从船东方面获得一定的奖励金额,叫做速遣费。按照惯例,速遣费是滞期费的一半。

10.佣金。佣金可以分为经纪人佣金和租船人佣金两种。经纪人佣金是一种劳务报酬,而租船人佣金实际上是运费的减低。这两种佣金率一般为2.5%。

我国标准化实施的情况_品质管理

第二节 我国标准化实施的情况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这4个标准的彼此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2)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3)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4)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另外,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同时,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性质的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1)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2)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4)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5)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实训指导

熟悉表5-3至表5-6的内容。

表5-3 国家标准代号

img22

例如编号:

GB(/T)  XXX.   X—    XXXX  《 》

代号    顺序号  部分号  年号  名称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用双编号,如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 》。

表5-4 行业标准代号

img23

注: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表中给出的是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是在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后面加“/T”,例如农业行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是NY/T。

例如ZB(或专业代号)  XXXX—  XXXX  《 》

     代号     顺序号  年号  名称

再如:FZ62001——1991《涤棉床单》

专业代号:农业NY 水产SC 轻工QG

表5-5 地方标准代号

img24

注:*表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

格式:DB XX(/T)   XXXX  —  XXXX  《 》

   代号  行政区域代号(前四位) 顺序号 名称

如:DB/31TXXXX—XXXX《 》

     河北推荐性地方标准

表5-6 企业标准代号

img25

注:*表示企业代号。

格式:  QB或Q  XX/     XXXXX—XXXX

     代号   企业代码   顺序号 年号

制定企业标准应注意:

(1)制定企业标准时不要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抵触,不要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要求。

(2)制定企业标准时,应充分听取用户单位、科研机构、专家的意见,要注意验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

(3)要认真学习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编写基本规定”,提高编写水平。

(4)企业标准要报本行业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无法定效力,属于查处无标准生产的范围,备案是《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也是标准化法制管理的需要。通过备案,备案部门可以发现企业标准是否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若有违背,可以及时纠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授权,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行业协会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主管,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各自的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AC)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政府部门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实行业务领导。另外的标准化管理部门还有:部门标准化机构,地方标准化机构,总局标准化直属单位,总局标准化挂靠单位。

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划分为9个阶段: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以采用快速程序:

(1)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化、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

(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中国其他各级标准的转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国际标准化发展状况_品质管理

第三节 国际标准化发展状况

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国际标准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由众多国家、团体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目前,世界上约有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SO,IEC,ITU标准为国际标准。此外,被ISO认可、收入KWIC索引中的其他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也视为国际标准。

实训指导

表5-7 国际标准代码

ISO,IEC,ITU国际标准代号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作为国际标准的国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代号。

img26

例如ISO标准的格式为:ISO  XXX.  X:   XXXX 《 》

           代号 顺序号 部分号  年号 名称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体的形成,区域标准化日趋发展。区域标准化是指世界某一地理区域内有关国家、团体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目前,有些区域已成立标准化组织,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等。

实训指导

表5-8 区域标准代码

img27

思考与问题

1.名词解释:标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简化、统一化、组合化。

2.我国标准化的现状如何?

3.标准化有哪些形式和作用?

品管圈简介_品质管理

第一节 品管圈简介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基于尊重人性的观点,建立轻松愉快工作现场的管理方式。过去的管理观念认为,人性大多厌恶工作、逃避责任,因此要施加压力或强制监督,这样才能达成目标,依此观念所建立起来的组织制度,员工只有一个命令或一个动作的被动行为,无法发挥个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今日,这种管理无法面面俱到,已经渐感乏力。只有靠集体的努力,共同发挥才能,聚集成一股巨力,才能在现场发挥最大的效果,于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以人性向善的观点,创始品管圈活动。它能一改过去的习惯,变成尊重人性,树立人人都想做好事情的理念,让员工有热心参与的力量,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见图9-1)。

一、品管圈活动的定义

(一)品管圈活动的本质

所谓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地进行维护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

img52

图9-1 品管圈基本模式

(二)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概念

品管圈起源并风靡于日本企业,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称为品管圈,内地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或QC小组。

品管圈是组织内一种特殊的较为活泼的活动形式,是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人员组成一个小圈子,圈员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程序,应用各种改善方法,努力协作,解决工作中待解决的课题或出现的问题。

品管圈给组织的高、中、基层人员尤其是后者提供了发挥能力的另一个舞台。

一个企业中,可以有若干个品管圈,并有一个机制对品管圈进行注册、管理、督导,定期召开成果发表会,这是企业推行QCC活动的一般模式。

品管圈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依据课题选择圈员成立起来的,可称为课题型品管圈;一类是依据人员的工作性质、兴趣等因素成立起来的,可称为人员型品管圈。

(三)品管圈的主要活动

(1)以现场主管或班长为中心,并由所属全员参加,以自主活动的方式组成现场永久性的活动小组。

(2)品管圈活动作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在现场实行品质管理的活动。

(3)全员研究各种改善方法、自我启发的小组活动。

(4)透过定期或不定期圈会,自动自发地处理现场的问题,活用品管及改善方法,进行对自己工作现场的管理及改善的小组活动。

(5)定期举行公司、工厂、部门、班组等的成果发表会,并参加外界的品管圈大会,如品管圈交流会、观摩会、研究会等,相互交换意见,相互启发,以提高现场人员的水准。

(四)品管圈活动对现场人员的好处

(1)在现场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相互切磋、一起学习的时间,使自己能不断地进步。

(2)大家一起来动脑,把自己的构想创意在现场实现,使自己每天工作的现场变得更加完善。

(3)能获得上司的尊重及相互尊重,大家一起建立愉快的工作现场。

(4)能培养现场人员自己做企划、自动自发处理事情的风气。

(5)能发挥现场人员的综合能力,创造出一个较轻松愉快,能使生产力更高、效果更好的工作环境。

(6)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五)品管圈活动的十大快乐

(1)获得自信心的快乐。

(2)获得他人赞赏的快乐。

(3)自己的能力能充分发挥的快乐。

(4)自己的真正实力能被认可的快乐。

(5)自己能不断成长、充实的快乐。

(6)自己的潜在能力能实现的快乐。

(7)与大家一起协力合作的快乐。

(8)与他人建立友谊的快乐。

(9)在优秀公司内工作,有机会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快乐。

(10)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快乐。

主要认证类别_品质管理

第二节 主要认证类别

一、CCC认证

(一)CCC认证概述

CC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其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CCC认证的标志为“C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制定的。CCC认证对涉及的产品执行国家强制的安全认证。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按照世贸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国家依法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

(2)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3)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这次公布的《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覆盖的产品是以原来的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和强制性安全认证及电磁兼容认证产品为基础,做了适量增减。原来两种制度覆盖的产品有138种,此次公布的《目录》删去了原来列入强制性认证管理的医用超声诊断和治疗设备等16种产品,增加了建筑用安全玻璃等10种产品,实际列入《目录》的强制性认证产品共有132种。

(4)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统一的“CCC”标志。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实施以后,将逐步取代原来实行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

(5)国家统一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项目及标准。新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制定,将根据不以营利为目的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综合考虑现行收费情况,并参照境外同类认证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6)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有关认证机构正式开始受理申请。为保证新、旧制度顺利过渡,原有的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自2003年8月1日起废止。

(二)CCC认证标志

目前的“CCC”认证标志分为4类。

1.CCC+S 安全认证标志

img56

2.CCC+EMC 电磁兼容类认证标志

img57

3.CCC+S&E 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

img58

4.CCC+F 消防认证标志

img59

上述4类标志每类都有大小5种规格。

(三)CCC标志的设置

CCC标志一般贴在产品上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目前设计的CCC标志不仅有激光防伪功能,而且每个型号都有一个独特的序号,序号不重复。消费者区别真假CCC标志的方法很简单,细看CCC标志,会发现多个小菱形的“CCC”暗记。另外,CCC标志最不容易仿冒的地方,就是每只标志后面都有一个随机码,它注明每个随机码所对应的厂家及产品,根据随机码,即可识别产品来源是否正宗。

(四)CCC认证实施如何与ISO相结合

CCC认证需进行工厂审核,工厂审核也就是针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为与ISO9000体系相应,CCC认证体系增加如下内容。

1.增加了记录要求

记录要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

(1)例行检验记录。

(2)选定型式检验记录。

(3)标志使用情况的记录。

2.强调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要求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在经例行检验后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依据检验文件进行的检验。

3.强调了运行检查的要求

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措施应记录。

4.强调了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1)生产者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生产者应制定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清单,明确它们的供应商、材质。

(3)生产者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检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免办CCC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1年第33号),自2003年5月1日起,列入《目录》内的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未加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不得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顺利实施,针对生产、进口和经营性活动中的特殊情况,对以下无需办理或可申请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实施。

1.无需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

(1)外国驻华使、领馆,办事机构,入境人员从境外带入境内的自用物品(不含从出国人员服务公司购买的物品)。

(2)政府间援助、赠送的物品。

(3)展览品(非展销品)。

(4)特殊用途(军事等目的)的产品。

对于不需要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无须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也无须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

2.可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

(1)为科研、测试需要进口和生产的产品。

(2)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进料或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零部件。

(3)根据外贸合同,专供出口的产品(不包括该产品有部分返销国内或内销的)。

(4)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需要进口的零部件。

(5)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而进口和生产的产品,为已停止生产的产品提供的维修零部件。

(6)其他特殊情况的产品。

对于可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生产厂商、销售商或其代理人向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证明符合免办条件的证明材料、责任担保书、产品符合性声明(包括型式检验报告)等,经批准获得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后,可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六)参考文件

(1)《免办进口商品质量许可证证明》。

(2)《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3)《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4)《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思考与问题

CCC认证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认证标志有哪些?

二、美国UL认证

UL是英文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s’Laboratories,Inc.的略语。UL是美国最有权威的,也是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它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为公共安全做试验的专业机构。它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确定各种材料、装置、产品、设备、建筑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确定、编写、发行相应的标准和有助于减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资料,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总之,它主要从事产品的安全认证和经营安全证明业务,其最终目的是为市场得到具有相当安全水准的商品,为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做出贡献。就产品安全认证作为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而言,UL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UL始建于1894年,初始阶段UL主要靠防火保险部门提供资金维持运作,直到1916年,它才完全自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UL已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认证机构,其自身具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标准开发和产品认证程序。UL由一个由安全专家、政府官员、消费者、教育界、公用事业、保险业及标准部门的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管理,日常工作由总裁、副总裁处理。目前,UL在美国本土有5个实验室,总部设在芝加哥北部的Northbrook镇,同时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分别设立了相应的实验室。

(一)UL认证服务项目

UL的产品认证、试验服务的种类主要可分为列名、认可和分级。

1.列名

一般来讲,列名(listed)仅适用于完整的产品以及有资格人员在现场进行替换或安装的各种器件和装置,属于UL列名服务的各种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医疗设备、计算机、商业设备以及在建筑物中使用的各类电器产品,如配电系统、保险丝、电线、开关和其他电气构件等。经UL列名的产品,通常可以在每个产品上标上UL的列名标志。

2.认可

认可(recognized)服务是UL服务中的一个项目,其鉴定的产品只能在UL列名、分级或其他认可产品上作为元器件、原材料使用。认可产品在结构上并不完整,或者在用途上有一定的限制以保证达到预期的安全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可产品的跟踪服务都属于R类。属于L类的认可产品有电子线(AVLV2)、加工线材(ZKLU2)、线束(ZPFW2)、铝线(DVVR2)和金属挠性管(DXUZ2)。认可产品要求带有认可标记。

3.分级

分级(classification)服务仅对产品的特定危害进行评价,或对执行UL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包括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如IEC和ISO标准等)的产品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大多数分级产品并非消费者使用的产品,而是工业或商业上使用的产品。UL标志中的分级标志表明了产品在经UL鉴定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规定范围。例如对工业上用的溶剂这样的化学药品,只对其达到燃点温度时可能发生的火灾这一范围进行评价。某些产品的分级服务和列名服务相同,但一般只是对产品的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进行评价,如在美国,医用X射线诊断仪这类设备要求各州遵守美国法律和有关辐射发射及束流精度的规定,但因为UL只把X射线作为分级产品,所以只评价它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其他的非辐射性能等方面。

4.多重列名、多重认可或多重分级服务

当一个UL认证的申请人在取得上述的列名、认可或分级服务后,其产品要以另一公司的名义生产以满足销售的需要,可以申请多重列名、多重认可或多重分级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列名、认可或分级的制造商被允许使用产品名录里的另一个公司的名字,但该产品除公司代号、产品代号或UL公司认为可以接受的其他特征外,必须与原来列名、认可或分级产品一致。

5.“AL”列名、认可或分级服务

若UL认证申请人不想用自己公司的名义取得列名、认可或分级服务,他可以申请用另一个商号(通常是零售商或批发商)的名义申请列名、认可或分级,即称为“AL”列名、认可或分级服务。其与多重列名、多重认可或多重分级服务的区别在于其申请人不是列名人。

6.体系认证服务

作为国际认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UL广泛涉足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保护认证、QS9000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和AS9000飞机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服务。到目前为止,在全美共有116家工厂取得UL的体系认证,其中21家为ISO9001认证,85家为ISO9002认证,1家为ISO14001认证,9家为QS9000认证。

7.UL的其他服务

UL还有其他服务项目,如证明服务、检验服务、实情判断服务、调研服务等。

(二)UL标记说明

1.UL列名标记

img60

这是一个最常用的UL认证标记。如果产品上贴有这一标记,则意味着该产品的样品满足UL的安全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UL自己出版的安全标准。这一类型的标记通常在以下几类产品中看到:电器、计算机设备、炉子和加热器、保险丝、电源板、烟雾和一氧化碳探测器、灭火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个人漂浮装置(如救生衣和救生圈)、防弹玻璃和其他数千种产品。

2.分级标记

这一标记出现在经过了UL评估的产品上。UL已经对贴有这一标记的产品就某些专门属性作了评估。这里的某些专门属性是指适用在有限的危险范围,或者在有限的或者特别的条件下使用的。典型的情况是,由UL分级的产品属于通用建筑材料和工业设备。例如,由UL分级的设备类型有潜水服、防火门、消防员保护装置和工业用卡车。

img61

3.认可的部件标记和加拿大认可的部件标记

普通消费者很少看到这些标记,因为它们用在零部件上,这些零部件是一些较大的产品或者系统的零件。这些零部件自身不能直接构成完整产品,或者其用途受到限制。我们可以在大量产品内看到部件认可标记,包括一些开关、电源、印刷线路板、某些种类的工业控制设备和数千种其他产品。打算在加拿大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所贴的认可部件标记均带有一个“C”字母。

img62

4.国际EMC标记

贴有这一国际EMC标记的产品满足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或者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任何组合对电磁兼容的要求。在美国,对于某些种类的产品而言,没有被证明满足美国电磁兼容性要求的产品便不能销售。需要进行EMC检验的产品包括医疗和牙科设备、计算机、微波炉、电视机、收音机、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控制设备。

img63

5.EPH产品标记

这一UL标记出现在已经按照《环境和公共卫生标准》进行评估的产品上。这一标记的“分级版本”用于这样的产品:它们既符合ANSI/NSF标准,又符合其他食品卫生范围和要求。属于这种产品的有:食品服务设备、肉类和家禽类工厂设备、饮用水添加剂。这一标记的“列名”版本一般用于符合UL自己制定的EPH安全标准的产品。

img64

6.蓝色卫生标记

蓝色卫生标记是可选择的,是对分级标记的补充。

img65

7.现场评估产品标记

现场评估产品标记适用于这样的产品:UL已经在使用现场而不是在UL或者制造商的实验室对产品进行了彻底的评估。如果一项产品在制造之后有了实质性的修改,或者产品上没有任何第三方标记的话,则如建筑物的业主、管理当局或者任何其他直接与产品相关的人均可以请求UL到现场对该具体产品进行测试。满足相关安全要求的产品就可以贴上这个不易脱落的现场评估产品标记。

img66

8.管理系统注册标记

这个UL注册公司标记无法在产品上看到。它表示的意义是:某一设施通过了UL按照管理系统标准所进行的评估。通过让UL评估其管理系统程序,可以用于提升公司形象,成为公司行销策略的组成部分。UL在这方面使用的标准是: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标准、QS-9000和TE补充标准,这是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为它们的供货商制定的质量标准;ISO14001,涵盖着环境管理系统的标准;AS9000,宇航质量管理系统;TL9000,电讯质量管理系统;SA8000,社会责任管理系统。

img67

9.船用标记

UL船用标记出现在那些航海使用的产品上。贴有这一标记的产品已经根据UL出版的船用安全标准以及其他适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评估。当产品暴露于某些恶劣的船运环境,例如振动、冲击、点火保护、水的侵入和盐水引起的腐蚀时,游船或游艇会出现的损害。上述提及的UL出版的船用安全标准及其他适用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就是针对这些损害的。适合UL船用标记的设备类型包括交流发电机、电池/充电器/能量变化器、航行灯、燃油箱、过滤器和泵。

img68

(三)UL认证流程

产品申请UL标志包括以下5个步骤。

1.申请人递交有关公司及产品资料

书面申请:申请人应以书面方式要求UL公司对本公司的产品进行检测。

公司资料:用中、英文提供以下单位详细准确的名称、地址、联络人、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公司:提出产品检测申请并负责全部工程服务费用的公司。

(2)列名公司:在UL公司出版的各种产品目录列出名称的公司。

(3)生产工厂:产品的制造者和生产者。

产品资料:产品的资料应以英文提供。首先确定您的产品是否属于UL检测的范围,可向UL设在广州和上海的办事处咨询。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名称:提供产品的全称。

(2)产品型号:详列所有需要进行实验的产品型号、品种或分类号等。

(3)产品预定的用途:例如家庭、办公室、工厂、煤矿、船舶等。

(4)零件表:详细组成产品的零部件及型号(分类号)、额定值、制造厂家的名称。对于绝缘材料,应提供原材料名称,例如:GE polycarbonate,Lexan Type 104。当零部件已获得UL认证或认可,应证明该零部件的具体型号,并注明其UL档案号码。

(5)电性能:对于电子电器类产品,提供电原理图(线路图)、电性能表。

(6)结构图:对于大多数产品,需提供产品的结构图或爆炸图(分解图)、配料表等。

(7)产品的照片、使用说明、安全等项或安装说明等。

2.根据所提供的产品资料作出决定

当产品资料齐全时,UL的工程师根据资料作出下列决定:实验所依据的UL标准、测试的工程费用、测试的时间、样品数量等,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并将正式的申请表及跟踪服务协议书寄给申请公司。申请表中注明的费用限额,是UL根据检测项目而估算的最大工程费用,没有申请公司的书面授权,该费用限额是不能被超过的。

3.申请公司汇款、寄回申请表及样品

申请人在申请表及跟踪服务协议书上签名,并将表格寄返UL公司,同时,通过银行汇款,在邮局或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出样品,并对送验的样品进行适当的说明(如名称、型号)。申请表及样品分开寄送。对于每一个申请项目,UL会指定唯一的项目号码(Project No.)在汇款、寄样品及申请表时注明项目号码、申请公司名称,以便于UL查收。

4.产品检测

收到申请公司签署的申请表、汇款、实验样品后,UL将通知其该实验计划完成的时间。产品检测一般在美国的UL实验室进行,UL也可接受经过审核的参与第三方测试数据。实验样品将根据申请公司的要求被寄还或销毁。

如果产品检测结果符合UL标准要求,UL公司会发出检测合格报告和跟踪服务细则(followup service procedure),检测报告将详述测试情况、样品达到的指标、产品结构及适合该产品使用的安全标志等。在跟踪服务细则中包括了对产品的描述和对UL区域检查员的指导说明。检测报告的一份副本寄发给申请公司,跟踪服务细则的副本寄发给每个生产工厂。

5.申请人获得授权使用UL标志

在中国,UL区域检查员联系生产工厂进行首次工厂检查(initial production inspection,IPI),检查员检查申请公司的产品及其零部件在生产线和仓库存仓的情况,以确认产品结构和零件是否与跟踪服务细则一致,如果细则中要求,区域检查员还会进行目击实验,当检查结果符合要求时,申请人获得授权使用UL标志。

继IPI后,检查员会不定期地到工厂检查,检查产品结构和进行目击实验,检查的频率由产品类型和生产量决定,大多数类型的产品每年至少被检查4次,检查员的检查是为了确保产品继续与UL要求相一致,在申请公司计划改变产品结构或部件之前,应先通知UL,对于变化较小的改动,不需要重复任何实验,UL可以迅速修改跟踪服务细则,使检查员可以接受这种改动。当UL认为产品的改动影响到其安全性能时,需要申请公司重新递交样品进行必要的检测。

如果产品检测结果不能达到UL标准要求,UL将通知申请人,说明存在的问题,申请人改进产品设计后,可以重新交验产品,申请人应该告诉UL工程师,产品做了哪些改进,以便其决定是否再次申请UL认证的步骤。

(四)UL认证工厂审查

UL认证产品在首批出货之前,都要由经过UL授权的当地本省省级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CCIB)派人来工厂审查。每年还要跟踪检查。

思考与问题

美国UL认证服务项目有哪些?常用标记有哪几类?认证流程是怎样的?

三、欧盟CE认证

(一)概述

CE marking(CE标识)是产品进入欧盟境内销售的通行证。欧盟为了保障其会员国国内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陆续订了许多安全指令,规定许多需要粘贴CE标志的产品,如机械、低电压电气产品、电磁兼容性产品等。有些产品更强制规定须由验证机构执行验证,取得证明后一律贴上CE标志,方可在欧盟各国销售。

CE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这是欧盟法律对产品提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

CE两字,是法语“Communaute Eeropeenne”缩写而成,是欧洲共同体的意思。欧洲共同体后来演变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近年来,在欧洲经济区(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瑞士除外)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CE标志的使用越来越多,CE标志加贴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

在过去,欧共体国家对进口和销售的产品要求各异,根据一国标准制造的商品到别国极有可能不能上市,作为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的一部分,“CE”应运而生。事实上,CE还是欧共体许多国家语种中的“欧共体”这一词组的缩写,原来用英语词组European Community缩写为EC,后因欧共体在法文是Communate Europeia,意大利文为Comunita Europea,葡萄牙文为Comunidade Europeia,西班牙文为Comunidade Europe等,故改EC为CE。当然,我们也不妨把CE视为Conformity with European(Demand),即符合欧洲(要求)。CE标志的意义在于:用CE缩略词为符号表示加贴CE标志的产品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并用以证实该产品已通过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或制造商的合格声明,真正成为产品被允许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通行证。有关指令要求加贴CE标志的工业产品,没有CE标志的,不得上市销售,已加贴CE标志进入市场的产品,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有关CE标志规定的,将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

问题与思考

CE标志适用于哪些产品?何时开始实施?

截至1997年12月,欧共体发布的实行CE标志的指令如下,现将适用产品、指令编号、生效期等分别列于表13-1。

表13-1 CE标志指令

img69

(续表)

img70

(二)CE认证流程

1.咨询

申请人可以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任一方式,向认证公司提出初步的申请意向(如哪几类产品、申请何种认证、具体的型号及规格、产品样本及描述等)。认证公司将根据申请人所提供的大致情况,向其建议最佳的认证方案,提出测试前的文件及图纸等资料要求,并初步估算相关的费用。同时,还会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代理授权通知书》等文件以备填写。

2.申请

申请人将签字盖章的《申请书》、《代理授权通知书》返回认证公司并按要求准备相关的资料。认证公司将在收到上述的文件及资料后,正式受理申请并确立项目号,同时拟定《认证代理委托协议》(双方缔结的认证业务条约,以明确相互的责任及义务,一式两份)。

3.签约

申请人将签字盖章的上述协议返回认证公司并按协议条款支付相关费用。认证公司将在收到签字盖章的协议和有关付款凭证后,指定项目工程师负责此项目,并与合适的实验室和工程师联系。

4.技术支持(可选择)

应申请人的要求,认证公司的项目工程师会向其讲解与其产品相关的标准及安全要求、安排摸底测试和结构预检、将中文资料译成英文等。上述技术支持的费用水平将根据具体的工作量来确定。

5.送检准备

认证公司的项目工程师会及时反馈同认证机构联系的进展情况,并通知申请人测试或重复测试的样品要求和确切费用,以及认证机构要求签署的一系列文件(如认证机构的申请表、结构参数表、跟踪服务协议等)。申请人应按要求准备好样品、文件资料、测试费用,并送交认证公司的项目工程师。

6.送检

项目工程师会将申请人提供的样品、资料、费用一并提交到相应的认证机构或实验室,并及时地跟踪认证项目的进展情况、反馈测试信息,直至该项目结束。

7.重复测试

如果测试出现不合格项,申请人可以进行样品整改,再次送样,重复测试;也可以取消项目,在成熟时再提出申请。认证公司的工程师将给出整改意见,并协助申请人进行样品整改。

8.首次工厂检查或发证前检验

项目开始后,会有认证机构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来申请人工厂进行首次工厂检查或发证前检验(CE认证除外),以考察工厂的测试和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该项检查,也是申请人取得授权或证书的必要条件。认证公司的项目工程师可以协助申请人进行有关的准备工作。

9.后续服务(可选择)

在认证结束以后,认证公司可以根据申请人的不同要求提供一系列的年度服务,如:购买标签及黄卡、来往函件及资料的翻译、代付费用、更换修改页、申请变更等(具体可参见《年度服务操作办法》)。

(三)CE符合程序

依据符合模式的系统,多数的指令允许制造商及其代表选择一个或组合模式,以示符合指令要求。一般而言,有3种符合途径。

1.自我宣告

自我宣告适用于没有强制要求验证的产品,自我宣告需根据所适用的指令与调和标准,由制造商或验证机构作产品评估。此外,自我宣告需包括符合申报书的准备和附加CE标志。

2.验证

验证包括强制性验证和自愿性验证。

(1)强制性验证(CE型式验证):大部分的产品和机械并不需要强制性验证;不过有些特定的产品需有欧盟验证机构所核发的验证证书;另有一些特定产品,如机械和医疗产品,则需有CE型式验证证明。

(2)自愿性验证(型式验证、测试标志):制造商往往委托欧盟验证机构,进行测试和验证,以证明符合市场需要,且在产品责任上提供正面的、事实的证明。再者,拥有精确的技术档案资料与测试报告的确认,对产品行销也是有利的。自愿性验证也是需要制造商准备符合申报书和附加CE标志。

3.技术文件

所有符合模式都需技术文件,应包含以下的内容:

(1)符合声明书(及/或受管制产品的验证证书)。

(2)制造商的名称、地址与产品辨识。

(3)欧洲地区代理商的姓名与地址。

(4)列出所遵循的调和标准,和/或满足基本安全和健康要求的措施、产品说明(型号、产品名称等)。

(5)操作手册。

(6)产品的全部计划。

(7)测试报告。

(8)设计细节、操作描述、零部件清单、测试理论基础、电路图,含所有为满足健康与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必要项目。

制造商或欧盟代表全权负责技术文件和符合声明的正确性。制造商必须实施内部作业,以确保产品维持其符合性。技术文件在最后一批产品制造之后,在一个区域内至少应保留10年,以备查核。

思考与问题

欧盟CE认证是一种什么认证?认证流程是怎样的?

四、IECEE CB认证

(一)概述

IECEE CB体系是电工产品安全测试报告互认的第一个真正的国际体系,是各个国家的国家认证机构(NCB)之间形成的多边协议,制造商可以凭借一个NCB颁发的CB测试证书获得CB体系的其他成员国的国家认证。CB体系基于国际IEC标准。如果一些成员国的国家标准还不能完全与IEC标准一致,也允许国家差异的存在,但应向其他成员公布。CB体系利用CB测试证书来证实产品样品已经成功地通过了适当的测试,并符合相关的IEC要求和有关成员国的要求。

(二)CB的目标

CB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其手段是通过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以及产品认证机构的合作,而使制造商更接近于理想的“一次测试,多处适用”的目标。

(三)CB的一些术语

IECEE表示“The IEC System for Conformity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CB体系的正式名称是“Scheme of the IECEE for Mutual Recognition of Test Certificat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IECEE电工产品测试证书互认体系)。CB体系的缩写名称意思是“Certification Bodies’Scheme”(认证机构体系)。

国家认证机构(NCB)是向电工产品颁发国家范围内认可的合格证书的认证机构。要成为CB体系的成员,NCB的内部质量系统和技术能力必须达到特定的要求。一个NCB按其资格可以分为认可NCB或者发证/认可NCB。

(四)认可NCB

一个NCB认可其他发证NCB颁发的CB测试证书和CB测试报告,并以此作为在特定的产品领域和标准范围内颁发其自己的国家证书和标志的依据。但认可NCB不自动具有颁发CB测试证书的权力。

(五)发证/认可NCB

发证NCB除了行使认可NCB的职能外,有权在其登记的标准范围内颁发CB测试证书。发证/认可NCB的认可范围可以大于其发证范围。发证和认可范围都公布在网站上相关的“范围”区域内。

CB实验室(CBTL)是CB体系接受的实验室,它在特定NCB的责任之下对一个或多个产品类别进行测试并颁发CB测试报告。CB实验室可以在CB体系中与不同的NCB联合,但是当它与多个NCB合作时,对于某个确定的产品类别(例如OFF)的测试,只能与一个NCB合作进行。

(六)CB体系的范围

CB体系覆盖的产品是IECEE系统所承认的IEC标准范围内的产品。当3个以上的成员国宣布它们希望并支持某种标准加入CB体系时,新的IEC标准将被CB体系采用。目前使用的IEC标准发布在CB公报和IECEE网站上。

目前电磁兼容性(EMC)没有纳入CB体系,除非所使用的IEC标准有特别要求。但是,CB体系已经开始向其成员调查它们对与安全测试一起进行EMC测量的意愿。这一调研的结果将公布在以此为主题的CB公报上。

(七)申请CB证书

关于CB测试证书的申请,应注意以下几点。

(1)CB测试证书的申请可以由申请人提交给任一覆盖该产品范围的发证/认可NCB。申请人既可以是制造商,也可以是得到授权、代表制造商的实体。

(2)申请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国家中生产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工厂。

(3)位于没有IECEE成员机构的国家内的申请人/制造商/工厂需要为每份CB测试证书支付额外的费用(150瑞士法郎),以补偿体系的运行成本。这一费用由受理CB测试证书申请的NCB收取,并将打入IECEE的账户内。

(4)申请人可以要求NCB根据产品销往国的国家差异测试产品。

(5)制造商要获得目标市场的产品认证包含以下程序。

①向目标国家的NCB提交的申请。

②出具CB测试证书。

③CB测试报告(可以包括国家差异)。

(6)当目标市场的NCB要求时,向其提供产品样品。要求样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产品与最初发证NCB测试的产品是一致的,而且已经覆盖了国家差异。

(八)CB测试证书和CB测试报告

CB测试证书是由授权的NCB颁发的正式的CB体系文件,其目的是告知其他的NCB:已测试的产品样品被认定符合现行要求。CB测试证书不应该用于广告,但是允许将已有的CB证书作为参考资料。

CB报告是一种标准化的报告,它以一种逐条清单的形式列举相关IEC标准的要求。报告提供要求的所有测试、测量、验证、检查和评价的结果,这些结果应清楚且无歧义。报告还包含照片、电路图、图片以及产品描述。根据CB体系的规则,CB测试报告只有在与CB测试证书一起提供时才有效。

如果一个NCB有必要的测试设备和技术能力,它就可以依据其他国家的国家差异测试和评估产品。这些额外的测试作为附件附在CB测试报告后,通常得到其他认可NCB的认可。

(九)国家差异

国家差异是某个国家的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别。所有加入CB体系国家的国家差异都提交给IECEE秘书处,并发布在CB公报上。

(十)CB体系的组织结构

CB体系由认证管理委员会(CMC)进行管理,并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合格评定委员会(CAB)汇报。CAB批准CMC关于改变CB体系原则、官员任命、财务和IECEE政策方面的建议。CMC的职责是根据CB体系的原则来运行、发展和改进CB体系,决定接受、拒绝和中止成员资格,决定CB体系新的产品类别和标准。

CMC的成员由来自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包括NCB代表,CMC执行人员(主席、副主席、秘书和司库),测试实验室委员会(CTL)主席和秘书,IEC顾问委员会(例如ACOS)、安全顾问委员会的代表,IEC的秘书长。

测试实验室委员会(CTL)由来自NCB和CB实验室的代表组成。CTL负责处理测试程序,并解释技术要求、测试条件、测试设备以及比对测试。它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技术可信度和一致性,这是在CB体系内互认试验结果所需要的。

(十一)规则和程序

CB体系的规则和程序发布在以下IEC出版物上。

(1)IECEE 01(IECEE的基本规则和程序)。

(2)IECEE 02(CB体系的规则和程序)。

IECEE 01描述了IECEE的组织、成员资格、认证管理委员会(CMC)、测试实验室委员会(CTL)、申诉委员会以及这些委员会及其官员的职能和责任,此外,还描述了IECEE的全面管理。

IECEE 02描述了CB体系的作用,承认NCB和CB实验室的标准和扩大其范围的依据,颁发和处理CB测试证书的程序,以及使用制造商测试设施的要求。

(十二)CB公报

CB公报提供了关于CB体系的基本信息,也是CB体系使用者的主要工具。IECEE秘书处定期发布CB公报。公报包含以下信息。

(1)CB体系内使用的标准。

(2)前1年颁发的CB测试证书的统计。

(3)成员NCB的信息,包括它们颁发/认可CB证书的产品类别和标准。

(4)每一成员国家关于每一标准的国家差异。

(5)IEC标准要求的测试设备供应商的名称和地址。

以前在CB公报上发布的一些信息现在可以在CB体系的网站(http://www.iecee.org)上得到。

(十三)CB体系给制造商带来的利益

CB体系可以给那些将产品出口到CB体系成员国的制造商带来利益。

这些制造商可以:

(1)选择一个合适的NCB进行合作。

(2)所有的产品测试都由同一个NCB做,包括目标市场国家差异的测试。

(3)使用NCB颁发的CB测试报告和证书,并通过其他国家的成员NCB来得到其他国家的国家认证。

尽管认可CB证书的国家会要求制造商提交申请,也可能要求提交样品,但通常不需要额外的测试,或者只有少量测试,申请的处理过程大部分是一些管理工作。所以这些基于CB测试证书和CB测试报告的认证申请会比其他的认证申请得到优先处理,并减少申请周期和申请费用。

(十四)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检测及其认证简介

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产品是一种直接与人相接触的产品,因此,安全性能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安全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大到计算机,小到电源插头、插座、大功率电阻,都必须经过安全认证机构检验合格后,加贴允许使用的有关标志,才可进口和销售。近年来,国内安全检测方面已逐步走入正轨,鉴于进口元器件越来越多,因此了解有关安全认证是十分必要的。

国际上,几乎各国都有一个权威机构负责电子产品安全检验和认证工作,其中美国UL安全标准在国际上较有权威,UL标准和UL标志已为众多国家所接受。UL机构对于电器产品的检验是全面周到的,包括防断裂、防割伤、防爆炸、防漏电、防泄毒、防燃烧性能等。一台整机要取得UL认证,首先必须对若干重要的元器件进行认证;一台显示器要取得UL认证,必须对电源线、连接插头、插座、一些电容器、继电器、电源开关、印刷电路板、显像管、变压器、保险丝、行输出变压器、机壳等诸多方面进行检验,并通过UL认证,所以UL认证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我们经常在一些进口电子零件上和电源线、插头上看到该认证标记,说明该部件是经过认证检验合格的产品。

UL认证有两种标记:一种用于整机产品,一种用于零部件产品。在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都有一个类似美国UL的安全检测机构,并有相应的标准及符号标志。如加拿大的CSA,英国的BSI,德国的GS认证等等。

由于近年来、国外电子产品和机械、电机类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国于1990年开始对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并有一种商检标志,贴于合格进口产品上,对于国产整机和重要零件,推行另一种标记的安全认证。

五、德国GS认证

GS的含义是德语“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认证)的首字母缩写,也有“Germany Safety”(德国安全)的意思。GS认证是以德国产品安全法(SGS)为依据,按照欧盟统一标准EN或德国工业标准DIN进行检测的一种自愿性认证,是欧洲市场公认的德国安全认证标志。

GS标志表示该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已经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独立机构的测试。GS标志,虽然不是法律强制要求,但是它确实能在产品发生故障而造成意外事故时,使制造商受到严格的德国(欧洲)产品安全法的约束。所以GS标志是强有力的市场工具,能增强顾客的信心及购买欲望。虽然GS是德国标准,但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同。而且满足GS认证的同时,产品也会满足欧共体的CE标志的要求。和CE不一样,GS标志并无法律强制要求,但由于安全意识已深入普通消费者,一个有GS标志的电器在市场可能会较一般产品有更大的竞争力。

(一)GS认证机构简介

有资格发GS证书的机构包括:

(1)德国认证机构:通常在国内知名的德国本土的GS发证机构有TUV Rheinland,TUV Product Services,VDE等,它们是德国直接认可的GS发证机构。

(2)其他认证机构:通常欧洲其他与德国合作的GS发证机构有KEMA,ITS,NEMKO,DEMKO等。

(二)什么产品可以申请GS认证

可以申请GS认证的产品有:

(1)家用电器,比如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用具等。

(2)家用机械。

(3)体育运动用品。

(4)家用电子设备,比如视听设备。

(5)电气及电子办公设备,比如复印机、传真机、碎纸机、电脑、打印机等。

(6)工业机械、实验测量设备。

(7)其他与安全有关的产品,如自行车、头盔、爬梯、家具等。

(三)GS认证流程

(1)首次会议:通过首次会议,检测机构或代理机构将向申请者的产品工程师解释认证的具体程序以及有关标准,并提供将递交要求的文件表格。

(2)申请:由申请者提交符合要求的文件,对于电器产品,需要提交产品的总装图、电气原理图、材料清单、产品用途或使用安装说明书、系列型号之间的差异说明等文件。

(3)技术会议:在检测机构检查过申请者的文件资料后,将会安排与申请者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会议。

(4)样品测试:测试将依照所适用的标准进行,可以在制造商的实验室或检验机构的任何一个驻在各国的实验室进行。

(5)工厂检查:GS认证要求对生产的场所进行与安全相关的程序检查。

(6)签发GS证书。

(四)认证周期

一般来说,时间长短取决于产品是否需要作修改或者生产商提交所需产品文件资料的速度。总的来讲,所需的时间一般在6—8周之间。

(五)认证费用

认证费用包括一次性发证费、工厂检查费以及证书年费。具体的数目将根据产品的类别以及所需的测试决定。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者提交所需要的文件后将为其提供价格参考,每个认证机构的市场政策、公信力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

(六)GS与LVD的关系

欧共体CE规定,1997年1月1日起管制“低电压指令”(LVD)。GS已经包含了“低电压指令”(LVD)的全部要求。所以,获得GS标志后,TUV会例外免费颁发该产品LVD的CE证明(COC),TUV Rheinland 1997年后的证书则在GS证书中包含了LVD证书。厂商申请GS的同时获得了LVD证明。

(七)GS与CE认证差别

GS与CE的认证差别可见表13-2。

表13-2 GS与GE的认证差别

img71

(八)GS认证工厂检查要求

1.质量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设有独立于生产之外的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机构,负责人名称。

(2)是否制订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特别是关键工艺人员的培训计划。人员考核制度如何?

(3)质量管理人员占生产人员的比例。

(4)产品重点工序有无生产记录、产品包装有无编号,若无,出现质量问题时,如何查出有问题产品?

(5)仓库管理、生产操作人员有无进行相关方面的检验。

(6)有无质量查核,由何人负责?

(7)是否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搞好反馈工作。

2.认证产品的生产线

对于认证产品的生产线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无认证产品的生产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图和明文规定生产制度。

(2)生产线上的设备、仪器及量具有无维修保养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及其记录。

(3)有无关键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及试验设备,精度如何,提供相关清单。

3.原材料、外购件、零部件

对于原材料、外购件、零部件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关键件、关键材料的目录。

(2)说明如何保证原材料、外购件、零部件的质量(有无编制零部件及原材料检验规范)。有无领用与保管制度。

4.计量

对于计量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无计量机构?

(2)计量机构的工作范围、人员简况(有无经计量部门考核通过)。

(3)如无计量机构,请说明是以何种单位进行计量。

5.工厂试验机构

对于工厂试验机构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列出主要试验设备名称及生产厂,有无合格证及有效鉴定证书(精度、等级),可进行哪些测试。

(2)试验环境。

6.技术文件及资料

对于技术文件及资料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图纸及产品技术条件、工艺文件。

(2)最近半年内申请认证产品的测试报告。

(3)最近半年内所查出的废、次品各占总产量的百分比。

7.技术服务

对于技术服务的要求具体是看情况记录和用户评价如何。

(九)办理GS认证需提交的资料

办理GS认证需提交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填写申请表。

(2)签署总协议书。

(3)零部件清单。零部件清单标准格式表格包括所有零件的产品型号、生产厂家、零部件编号及有关参数(电流、电压、功率、阻燃等级等)。对于具有安全规定认证的元器件,例如电源线、插头、开关、温控器、保险管等,应提供欧洲认证证书复印件。与安全有关的零部件,如未具有安全认证,请提供技术参数,包括产品型号、生产厂家、额定电流、电压、工作温度等,以便由认证方进行随机测试。

(4)与食品接触部件(如有)。应提供权威机构对该材料(塑料、涂层等)颁发的食品卫生许可文件。

(5)铭牌(德文)。指按认证方提供样稿,丝印或用PVC不干胶贴于产品指定部位。

(6)电路图(如需要)认证中心可免费提供。

(7)线路板图。应标注实际尺寸。

(8)德文说明书(如需要)认证中心可提供有偿翻译服务。

(9)最终定型样品。2—4个/型号(按认证中心要求准备)。

(10)爆炸图(分解图)。

思考与问题

关于产品的安全性国外有哪些安全认证?

六、美国EPA认证

EPA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略语。总部设在华盛顿,有10个地方办公室和十几个实验室。在全美国有18000名雇员,他们半数以上是工程师、科学家和政策分析家。EPA直接由总统领导。

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自1970年以来,EPA一直在为给全美人民创造一个整洁、健康的环境而努力。

EPA在国家的环境科学及相关调查、教育和评估方面具有领导地位。EPA和其他的联邦机构、州和地方的政府及印第安保护区紧密合作,在已有的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工作。EPA负责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计划进行调查并制定国家标准,还代表各州和各部门颁发相关执照,监控并加强一致性。如果没有达到国家标准,EPA可签发批准通过采取其他措施帮助州和地方来达到环境标准所要求的水平。同样,EPA在各地的办事处与其他行业组织和各级政府一起进行各种不同的自愿的防止污染计划和能源的保持工作。

(一)EPA认证范围

EPA认证产品涉及:柴油/汽油发动机设备、零售汽车部件、气体、水处理设备、饮用水、农药等的检验和出证。

(二)实验室的主要职责

(1)发展国家调整项目以减少与移动源相关的空气污染,包括轻型轿车和卡车、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非道路发动机和车辆以及燃料。

(2)评估排放控制技术。

(3)提供州的和当地的空气质量标准仪和运输计划以及运输项目和自发项目的鉴定信息。

(4)测试车辆、发动机和燃料。

(5)决定联邦排放和燃料经济标准的符合性。

实验室成立于1971年,位于密歇根州的Ann Arbor。有400名雇员。其中NVFEL实验室提供机动车辆、大负荷发动机、非道路发动机项目等的测试。

表13-3 各国认证标志

img72

(续表)

img73

(续表)

img74

(续表)

img75

(续表)

img76

七、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绿色”是21世纪的环境发展的目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已成为引导绿色消费的桥梁。为推动上海地区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切实帮助企业做好此项工作,打通绿色通道,扩大产品出口,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已成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成员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已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秘书处的授权,从事进出口领域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目前,上海地区已开始试点,认证工作已经实质性启动,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进出口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纷纷提出认证申请及意向。本着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维系ISO9000,ISO14000认证服务的良好信誉,CQC的上海评审中心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专业代理机构,提供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

申请产品的环境标志是一个历史趋势,绿色环境标志的产品认证是企业以最小投资,换取最大回报的明智选择。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绿色道路,从而迎来绿色标志产品认证的浪潮。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词首字母的缩写,是人们用来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一种通常技术、一个分析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体系,它可以与任何操作相结合,能使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性项目保持经济有效。然而,在理解它的概念之前,HACCP可能表面看起来很复杂和教条,但只要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和练习就可以掌握。

(一)HACCP的意义和重要性

HACCP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安全控制系统,是使产品从投料开始至成品保证质量安全的体系。使用HACCP的管理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

(1)使食品生产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即检验是否有不合格产品)转化为控制生产环节中潜在的危害(即预防不合格产品)。

(2)应用最少的资源,做最有效的事情。HACCP是决定产品安全性的基础,食品生产者利用HACCP控制产品的安全性比利用传统的最终产品检验法要可靠,实施时也可作为谨慎防御的一部分。HACCP作为控制食源性疾患最为有效的措施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认可,并被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

使用HACCP的益处包括:

(1)HACCP验证、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检验方法。

(2)强调加工控制。

(3)集中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

(4)强调执法人员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5)安全检验集中在预防性上。

(6)不需要大的投资,可使其既简单又有效。

(7)制订和实施HACCP计划可随时与国际有关食品法规接轨。

HACCP是一种控制危害的预防体系,不是反应体系。食品加工者可以使用它来确保提供给消费者更安全的食品,为达到这一点,就要设计HACCP来确定危害。此外,HACCP是预防性的,而不是反应性的一种用于保护食品免受生物的、化学的、物理危害的管理工具。

(二)ISO9000与HACCP的关系

人们一般认为ISO9000与HACCP是不同的,但实际上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共同点在于:均需要全体员工参与,两者均结构严谨、重点明确,目的均是使消费者(用户)信任。

不同点在于:HACCP是食品安全控制系统,ISO9000是适用于所有工业整体质量控制体系;ISO9000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而HACCP源于企业内部对某一产品安全性控制要求的体系,HACCP其原理为危害预防,而非针对最终产品检验,一般被较大型食品企业采用,一般企业也采用相近的控制系统生产高品质产品。

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HACCP已成为食品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并将向法律形式发展。1993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卫生新指令中规定“食品行业应明确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并保证按HACCP原则贯彻执行安全操作步骤”,因此欧洲的所有食品工业均要发展HACCP体系。

HACCP是用于分析和测定关键控制点的一项专门技术,它不是一个死板的体系,必须根据产品的生产加工及设备等因素相应制定。HACCP是一个动态的、详细的体系,不是一个纸面上的东西。HACCP需要其他质量管理措施及卫生规范的支持,如供应商质量保证、统计质量控制及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等。这些均与ISO9000原理相连,使企业向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发展。

(三)目前哪些组织/国家/地区推行HACCP

在美国颁布强制性的水产品HACCP法规并宣布自1997年12月18日起所有对美出口的水产品企业都必须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可以看出HACCP虽然不是一个零风险体系,却是一个食品安全控制的体系,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HACCP必须建立在食品安全项目的基础上才能使它运行。例如:良好操作规范(GMP)、标准的操作规范(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国际上使用HACCP的组织/国家/地区还有食品法典委员会、加拿大、欧盟。

(四)HACCP控制体系的验证和认证

HACCP是科学、简便、实用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企业建立在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基础上的食品安全自我控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HACCP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并于90年代在某些领域率先成为法规后,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和认可,一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也相继制定出本国食品行业的GMP和HACCP法规,作为对本国和出口国食品企业安全卫生控制的强制性要求,并在实际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的HACCP认证工作由国家最高认证管理机构——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统一管理。认监委作为唯一的直属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认证机构,是全国唯一获认可的HACCP认证中心。认监委江苏评审中心是江苏省唯一有资格进行HACCP认证的机构。经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权,认监委江苏评审中心同时负责组织实施江苏省出口企业HACCP计划管理的培训、咨询和验证评审工作。

(五)HACCP认证认可的重要性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看法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所以食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食品应具有无毒、无害的安全性和促进人体健康成长的营养性。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给食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安全的因素,人类所赖以生存的陆地、海洋、江湖等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危害包括微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食品安全事故不绝于耳: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因用动物尸体制作的饲料喂牛引发的疯牛病事件,至少造成104人因食用疯牛病病牛制成的肉制品而死亡;1999年比利时由于在油罐中混入废机油、动物油和废植物油加热产生了二 英,鸡吃后造成的毒鸡案;近期欧洲各国“谈猪色变”的猪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食品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也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但由于食品安全意识的差别,导致我国农产品及食品的国际贸易受到影响。据美国FDA透露,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美国共扣留了634批中国进口食品。其原因是:杂质、食品卫生差、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标签不清等等,中国食品业损失惨重。

中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选择、加工、包装以及储存、运输直至销售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早期的凭样交货存在很多弊端;发展到随机抽样,但克服不了食品的非均匀分布的风险存在;发展到卫生注册,因属静态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控制作用,但仍不能保证食品安全性。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即在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础上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HACCP系统最初是为了制造美国太空人所需食品发展而来的。当初在尝试制造这种必须达到高度安全的食品时,发现若采用一般抽样检验最终产品的传统方法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除非百分之百地检验产品,而此又不切实际。于是引发了采用控制过程中每一关键步骤的管理方法,以有效地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由于HACCP是一个危害预防系统,非事后把关管理,又十分合乎逻辑及科学,并具有经济效益,美国1993年即将此方法用于低酸性罐头食品生产,结果大大减少了肉毒杆菌中毒事件。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强制实施HACCP或类似的措施,对输入国提出要求或达到进口国的入关要求。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质量、安全常常被用作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HACCP认证即是在国际贸易中对产品安全卫生提出高要求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个技术性贸易壁垒。如美国1997年12月18日起对供应美国市场的水产品强制实行《水产品HACCP法规》,和2001年1月19日起对供应美国市场的果蔬汁必须实行HACCP管理的规定。很明显,国际的立法将一步步走向强制实施HACCP系统管理。并且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链均应采取行动,以预防、减低并根除有害因素。目前在新加坡已有餐馆实行了HACCP体系认证。

近百年来,国际上认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由一国家标准建立认证制度,消除国家内部地区间的贸易技术壁垒,保证产品使用安全发展到依据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建立符合国际认证制度的国家认证体制,以消除世界范围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另一方面,认证制度的发展也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发展起来,经历了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发的行为,发展成为由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和政府的行为规定的多元形式并存的格局。随着这种进程,认证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信性随之被提了出来,相应地要求建立对认证机构的工作以及机构人员的科学性、专业性进行评价、认定并监督管理的认可机构便应运而生,以规范认证行为,保证认证工作质量。

世界上较早出现的认证机构的认可机构是英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NACCB),它是由英国贸工部授权英国标准学会(BSI)和代表多方利益的单位等共同组成,随后在英国的影响下,欧洲、美国、东南亚、日本及中国也根据需要建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的认可机构。1992年8月在中国政府有关方面的主管部门外经贸部、国家商检局、国务院机电办公室的批准授权下,国家商检局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成立了中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工作委员会,英文简称CCQSEM。1997年9月经委员会通过更名为“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CNAB。其职责是对在中国进出口企业从事管理体系认证/评审的机构和评审员的资格按照国际通用的ISO/IEC守则62等标准进行评定认可和监督检查,批准认可评审员培训和培训机构;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统一进行协调、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统一协调对外工作;参加国际的相互认可活动,发展与国外有关认可组织的关系。CNAB根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授权分别加入了国际认可论坛(IAF)、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及国际评审员与培训认证协会(IATCA),成为这些机构的全权成员。CNAB认可的认证机构向企业颁发的认证证书,经CNAB注册的评审员和经CNAB批准的培训课程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承认。实施食品安全体系(HACCP)认证,达到食品安全认证的国际互认,增强我国食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是加入WTO后一项基本要求和任务。因此,要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认证的国际互认,避免或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思考与问题

什么是HACCP?HACCP体系认证有哪些益处?

八、QS9000标准简介

QS9000标准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克莱斯勒、通用)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编制的标准,该标准已被欧美国家普遍采用。

QS9000标准的编制,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在此之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各自有一套对供应商质量控制的办法,它们根据各自的情况对供应商提出特殊要求,而有些供应商可能是三大公司或其中两大公司共同的供应商,所以,这些供应商感受到对不同公司的不同要求难以同时满足,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ISO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也给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以重要的启迪。基于这些原因,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于1988年正式开始着手编制QS9000标准。到目前为止,QS9000标准已经修改两次。1999年1月1日起,第3版的QS9000标准正式生效。第3版的QS9000对第2版的章节有所调整,基本上还保留了原第2版的风格。

QS9000标准的制定,为汽车行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建立质量体系的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从满足质量要求开始保证顾客满意。这就体现在一切为顾客着想,按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上,是一种顾客导向型质量管理方法。

首先,按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QS9000标准中明确规定,供方要把了解到的顾客期望纳入业务计划中进行评审和确认。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设法满足顾客的期望,并能够做到随时可与顾客沟通信息,对于由顾客决定的特殊要求应认真加以标识,并能有效传递;在批量生产以前,须经顾客的书面批准等。

其次,按顾客的要求进行制造。QS9000标准规定,供方必须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即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统计过程控制(SPC)和测量系统分析(MSA)。

最后,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检验与试验。供方的检验标准也需经顾客的批准,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频次、接收准则都要通报顾客,顾客应有书面认可。同时,测量系统分析是QS9000所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测量系统处于受控状态,其检测数据才能真实可靠、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

众所周知,ISO9000族标准件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了,涉及的行业众多,而大多是自愿采用的,但是,对QS9000而言,则情况有所不同,实际上QS9000是一种强制性的标准,因为它是顾客所要求的,供方必须满足。所以说,虽然应用QS9000标准可以使供方的质量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势必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壁垒。我国汽车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唯一的出路在于尽快贯彻这套标准,提前做好准备,审时度势,一旦有需要时,可以很快得到认证,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从QS9000认证来看,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尤其在当前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大都实行全球采购,因此,给QS9000认证赋予了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继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其供应商明确提出QS9000认证的期限之后,日本的丰田、三菱公司以及我国的上海通用公司等也制定了对其供应商限期取得QS9000认证的时间表。有资料统计,有22个国家的认证机构得到美国方面的授权,有78个认证机构获准开展QS9000认证业务,有数百家企业已经获得了QS9000认证证书,可见QS9000认证的普及速度之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国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仅靠满足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很难维持下去,必须参与国际竞争,所以,我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快速推行QS9000认证。

所以,推行QS9000的好处很多,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符合标准,满足客户要求。

(2)加强过程控制,减少并预防不合格,降低生产成本。

(3)规范部门职能,变人治为法治,提高工作效率。

(4)有效打破对汽车配件供应商的国外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竞争。

(5)有效贯彻管理思想,管理者可集中精力于战略发展。

思考与问题

QS9000认证应用在哪个领域?它有什么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_招聘操作技术与实施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一、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管理

1.功能定位

根据“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定位以及集团的战略发展模式,集团人力资源部应着力打造四个中心。

(1)政策研究中心:拟定集团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

(2)战略管理中心: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订和执行为核心,实现“选”、“用”、“育”、“留”、“出”的战略性管理职能。

(3)顾问服务中心:面向集团管理层、集团本部员工及集团控股公司,提供共享的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

(4)变革管理中心:配合企业的战略发展,参与变革与创新,落实组织变革(并购与重组、组织裁员、业务流程再造等)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尤其是文化整合。

2.主要职责

(1)政策研究中心: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及业务流程对下属公司有指导意义;

◆由于集团控股公司业务的多元性,集团不直接干预控股公司人力资源具体政策的制订,但可对控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2)战略管理中心:

◆为集团决策层选拔控股公司总经理提供决策支持;

◆控股公司总经理的绩效评价及薪酬水平由控股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决策意见;

◆控股公司副总的设置由控股公司总经理提出,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核并出具意见,交由控股公司董事会表决;

◆集团派出的财务总监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水平,由控股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人力资源部会同财务部提出决策意见;

◆集团对控股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员规模及薪酬总额进行评估,为控股公司董事会决定上述事项提出意见。

(3)顾问服务中心:

服务范围及内容取决于控股公司的需求及集团的服务能力,在下述方面的服务可为控股公司创造价值:

◆政策及制度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指导与支持;

◆共享的招聘与培训服务,高级人才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指导、协助控股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4)变革管理中心:

◆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并购公司人力资源整合的实施方案,并审核重大的人事决策,如人事任免等;

◆负责集团层面人力资源体系的整体提升,并指导下属公司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变革。

3.岗位设置

集团人力资源部下设三个职能科室,18个岗位,共有18名员工。其中,高层管理人员有1名,中层管理人员有5名,低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有12名(见图1-9)。

img10

图1-9 集团人力资源部岗位设置

各岗位主要职责如表1-1所示。

表1-1 岗位职责

img11

续 表

img12

续 表

img13

二、各控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

根据各控股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熟度”和“战略贡献”将公司进行分类,如图1-10所示。

img14

图1-10 各控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提供人力资源战略指引,在操作层面上给予充分放权,并根据下属公司的具体要求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

◆偏重于高管团队管理以及薪酬总额管理。

B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提供人力资源战略指引,在操作层面上给予充分放权,并根据下属公司的具体要求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

◆偏重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高管团队管理以及薪酬总额管理。

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提供人力资源战略指引;

◆帮助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偏重于薪酬总额管理、人工成本控制、绩效考核、高管团队管理、外派人员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经理人队伍的建设。

D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提供人力资源战略指引;

◆帮助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实行全方位管控;

◆加强下属公司人力资源专业队伍的能力提升,使其满足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

酒店计算机技术应用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酒店计算机技术应用

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并实时控制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实施信息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组织结构、从事信息活动的人员、程序和过程等。图1-3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示意图。

img3

图1-3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示意

酒店运用计算机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假日饭店管理集团最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其连锁店。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酒店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协同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商务;快速、准确、有效地生成和传递信息;完善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为高级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酒店全方位的信息支持;提高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酒店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由前台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酒店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电子商务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和酒店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组成。

(一)前台管理子系统

前台管理子系统包括前台管理、后台管理、外部接口三个部分,前台管理包括前台接待、前台收银、前台问询、客房部、销售预定、团队会议、餐饮康乐、电话计费、报表系统等;后台管理包括经理查询、应收、夜审、财务处理、系统配置、系统维护等;外部接口包括交换机、客房VOD、户籍发送等。

(二)财务管理子系统

财务管理子系统包括总账、报表、现金流量表、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财务分析、现金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合并报表等部分。

(三)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的核心是客户数据库,它记载着客户的基本信息、历次消费信息和为客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信息等。酒店对客户数据库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发现客户和市场消费趋势,诊断内部管理问题,进而调整经营策略。同时,它还能实现对酒店服务的跟踪、控制和信息反馈。

马里奥特连锁饭店的预订系统掌控全球超过355 000间客房,在其常客程序中存有1 200多万消费者的个人简况,马里奥特饭店收集了大量有关旅行者特点和习惯的信息。这些信息使马里奥特饭店能够有机会把消费者的个人资料与他们对产品的偏好相互参照,使饭店的奖励和促销活动具有非常准确的针对性。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见图1-4。

(四)酒店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酒店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包括信息查询、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日程安排、维修管理、车辆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培训管理和工作流程控制等内容。

(五)电子商务子系统

网站可以提供相关酒店的详细信息,包括房价,各种客房、餐厅、会议和娱乐设施的照片,以及酒店的特色(如当地的海滩)等。有些酒店提供以地图为基础的信息,即提供一张可供搜索的地图和酒店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信息,有的酒店还提供运用先进的显示技术生成的显示地图。这些信息都连接到当地的旅游信息中心。世界各地的潜在消费者有了与酒店网站互动的机会,他们甚至可以“虚拟参观”酒店设施。

img4

图1-4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

希尔顿饭店在创建网站后的最初3个月里仅网上预订的收入就超过了100万美元,最佳西部国际在网站开通后的第一季度就收回全部投资。其主要手段包括以下两类。

(1)Internet的应用。充分利用酒店的外部网站和酒店的电子邮件系统,树立现代企业形象。同时,开展网上采购、网上订餐和订房、网上信息发布、网上讨论、网上调查以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服务。

(2)内部网站的应用。信息发布、留言板、电子邮件、酒店内部信息共享。

(六)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岗位和职能管理、人员录用、聘约合同签订、年度考核管理、考勤、人员培训管理、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奖惩制度、员工基本资料管理等。

(七)工程管理子系统

工程管理子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管理指设备的技术档案的分类、排序、存储。

2.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指对酒店设备的小修和大修、技术改造、设备故障、能源消耗、设备运转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3.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指管理酒店设备所有配件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数量并确定各种配件的最佳可存量。

4.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指准确地掌握酒店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考核固定资产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八)酒店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

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是酒店信息化应用中的最高层次。该子系统从酒店各信息子系统中获取内部动态和历史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从互联网上获取外部信息,为酒店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三、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操作流程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应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所有的存储信息都要有备份。对于重要的存储信息,其存储设备要采用镜像的储设方式;对于特别重要的存储信息,其存储设备要采用双机热备份的储设方式。

网站的正常运作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更新,这就需要酒店网络技术人员、策划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密切配合,若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网站信息不能随时更新、对订房申请反应缓慢、客户咨询和留言回复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将造成网站有效订房的减少,严重影响实际运行效果。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操作流程见图1-5。

img5

图1-5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操作流程

四、酒店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一)客房预订信息处理

网络预订主要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

1.计算机预订网络

酒店运营的计算机预订网络主要有两种:中央预订系统(central reservation system,CRS)和全球分销系统(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GDS)。其销售模式为:旅游产品生产者—GDS,CRS—顾客。如假日集团的Holidex,马里奥特的Marsa和仕达屋的Reservation都属于中央预订系统,成员酒店相互联网,实现客户、价格、产品等的信息共享。全球分销系统由航空酒店订票系统发展而来,其终端设立在旅行代理商的营业场所,目前已经成为西方旅行社广泛使用的销售途径。

2.营销联合体

营销联合体是由独立企业组成的旨在联合促销和销售的联营组织。

“世界一流饭店组织(The Leading Hotel of the World)”、“最佳西方饭店(Best Western)”、“金郁金香组织(Golden Tulip Worldwide)”、“小型豪华饭店组织(Small Luxury Hotels)”、“SRS世界饭店组织(SRS World Hotels)”、“高峰饭店与度假饭店组织(Summit Hotels &Resorts)”和“斯特林饭店与度假饭店组织(Sterling Hotels &Resorts)”都属于营销联合体。

3.网上旅游酒店

网上旅游酒店指通过网络进行“B2B”和“B2C”的产品组合、分销等功能,其销售模式为:酒店—旅游网络酒店—顾客。

4.直接销售

酒店与顾客在网络上进行直接销售的模式,其销售模式为:酒店—网络平台—顾客。

电脑处理预订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受理在系统设定期限内任意一天的预订。

(2)预订单类别设定。

(3)超额预订提示。

(4)强制超额预订。

(5)设置预订单特殊要求(VIP、留言)。

(6)预订号兼作记账号。

(7)设立团队总账单。

(8)提前排房。

(9)自动处理预订取消。

(10)客房协议价格提示。

(11)系统自动排房锁房。

(12)对预订记录进行修改、取消并作存档记录。

(13)自动将预订状况按国籍、抵店日期等进行分类统计。

(14)预测出租率。

(15)调客史档案生成预订。

(二)总台接待信息处理

总服务台接待员利用电脑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尽量缩短客人滞留总台的时间,尽快使客人进房间休息。总台接待信息处理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况显示。

(2)客史显示。

(3)预抵、预离店状况显示。

(4)提前排房。

(5)按预订号、姓名、国籍、酒店名称等查询相关资料。

(6)预订单、客史资料生成入住登记表。

(7)提前录入入住登记资料。

(8)换房。

(9)离店客人重新入住。

(10)通过程序修改取消或收取服务费、电话费。

(11)同行客人建立同行链关系,方便查询和结账。

(12)开通或关闭IDD、DDD等长话业务。

(13)提供或取消DND保密勿扰服务。

(14)定义团队公付项目。

(15)将团队结账按公付、自付分类处理。

(16)设置团队留言。

(17)按公安局规定格式处理户籍登记。

(三)客账管理

客账管理是指应用电脑为客人在店内消费建立账单、自动累计和显示当前消费状况、便于结账和统计的过程。客人在离店结账时,只需往电脑输入客人房号、姓名、抵店和离店日期等信息,账单就会自动打印出来。客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能为每间客房建立至少一个以上账户。

(2)客账分类。

(3)转账。

(4)区别不同付款方式。

(5)费用超限提示。

(6)权限及费用范围提示。

(7)预付金账务处理。

(8)客人信誉级别提示。

(9)团队公付账与团员自付账分类。

(10)各营业点消费交易额。

(11)夜审稽核对账。

(12)自动生成对客房服务中心语音提示。

(13)数据备份。

(四)问讯查询

客人问讯查询相关信息资料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日期查询。

(2)姓氏查询。

(3)国籍和地区查询。

(4)预订查询。

(5)账目查询。

(6)酒店(客房)查询。

(7)团队资料查询。

(8)VIP客人查询。

(9)交通、娱乐、旅游、餐饮、医疗服务查询。

(10)语音留言。

(五)房况控制

客房状况控制系统的运行及显示状况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与管理,同时也影响客房销售。客房状况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显示已售出客房状况。

(2)显示待售房状况。

(3)反映客房维修状况。

(4)反映客房占用、自用状态。

(5)显示未来某一时段客房预留状况。

(六)客史建档信息处理

在客人首次入住酒店时记录其有关信息,如客人的职位头衔、习惯、性格、脾气、宗教信仰、消费偏好、文化差异、禁忌、购买行为等,就可以长期为客人建立档案。客户档案资料收集要多途径,尽可能多地积累客户信息是档案建立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包括住宿登记单、账单、投诉处理记录、客户拜访记录、客户意见书以及平时通过观察收集的一些其他资料。客户档案的建立不仅仅是依靠营销部销售员或前厅部员工或由某个具体部门来完成的,而是有赖于酒店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互相支持和配合。档案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及时将各部门收集到的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归档。档案内容的更新应采用动态管理,客户的个人情况、喜好等是在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对酒店的客户关系数据库进行不断更新,以确保客户资料的准确和真实。客户个性化信息输入流程见图1-6。

img6

图1-6 客户个性化信息输入流程

酒店根据客史资料及分类,可以在未来向客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给予不同客人、不同客户单位在不同时间的各种优惠促销服务;也可以对不守信用的客人或单位予以适当处理,减少或追回经济损失。

(七)特别信息维护

这类信息主要反映在客人户籍管理、查控工作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每次输入客人姓名,则自动生成住店客人名单。

(2)每次输入客人姓名,则自动生成对当前客人姓名的搜索。

(3)“黑名单”自动提示。

(4)随时输入公安部门提供的“黑名单”。

(5)“黑名单”查询、修改或删除。

(八)各类报表分析、统计

对经营和接待服务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分类、统计和打印,使酒店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随时掌握和了解当前状况,为实时控制提供准确的资料。其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全部当前预订资料分类及汇总。

(2)历史同期汇总。

(3)全部在店客人状况分类及汇总。

(4)夜审稽核对账单。

(5)费用超限报告。

(6)客户信用级别报告。

(7)计划完成进度报告。

(8)户籍报送记录及统计报告。

(9)自定义报表。

五、酒店智能化网络服务

酒店计算机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前、后台系统划分迅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方向发展。图1-7为酒店智能化服务网络系统组成示意图。

img7

图1-7 酒店智能化服务网络系统组成示意

(一)“一卡通”系统

该系统安全、方便、多功能,可将客人开启客房锁、使用贵重物品保管箱、店内服务场所刷卡记账、客史建档等功能集合于一张磁卡、IC卡或感应卡。该系统还可以用于俱乐部会员制的发展与管理,体现电子化营销特点。

(二)客房控制管理系统

客房是酒店主要产品,是酒店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渠道,实施客房控制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可以增收节能、强化前台与客房协调。该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序、可编网络通讯的客房床头集中控制系统,并与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连接,对楼面、房间内强电灯具照明、空调风机、空调电磁阀、多路音乐、时钟显示、呼叫服务等进行集中控制,以集散型主从网络通讯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完成对客房温控等的实时控制。图1-8为酒店客房控制管理系统组成示意图。

img8

图1-8 酒店客房控制管理系统组成示意

(三)酒店VOD视频点播系统

酒店为丰富住店客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使用操作简便的视频点播服务——VOD系统(video on demand)。酒店可以利用原有CATV网络、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系统运作,并通过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点播时间、次数、费用等自动记入账单,以便酒店管理人员统计、调整节目及收费管理。

客人打开电视后,按照屏幕文字或图形提示进入VOD系统的“菜单、节目内容、节目介绍、计费、播放、退出”等操作程序。

在应用上,酒店开设即时点播、循环播放、自动计费及查询统计等项目,还可以自行录制节目,及时将电子商务、航班和火车信息、风景名胜、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以及营销促销等内容接入系统。

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一)职业名称

前厅服务员。

(二)职业定义

前厅服务员是为宾客提供咨询、迎送、入住登记、结账等服务的人员。

(三)职业等级

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四)职业环境

前厅服务员是在室内、外,常温的环境下工作的。

(五)职业能力特征

前厅服务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交流,能获取、理解外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快速做出反应;能准确地运用数学运算;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能迅速、准确、灵活地运用身体的眼、手、足及其他部位完成各项服务操作。

(六)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1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前厅服务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级、高级前厅服务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同时具有2年以上的培训教学经验。

3.培训场地设备

教室、模拟服务台以及前厅常备用具和设备。

(七)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级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打60分以上者为合格。

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5.鉴定时间

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初级不超过100分钟;中级、高级不超过120分钟。各等级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初级不超过30分钟,中级、高级不超过40分钟。

6.鉴定场所设备

(1)场所。其主要包括:标准教室;服务台或模拟服务台。

(2)设备。其主要包括:总台;电脑终端及打印机、扫描仪;大、小行李车,行李寄存架;验钞机;账单架、客房状况显示架、预定状况显示架、住客资料显示架;邮资电子秤;钥匙架、钥匙卡;信用卡压卡机;电话机、传真机;雨伞架;轮椅;电子钥匙(carde reader);常用办公室及设备;宣传广告资料架;贵重物品保管箱。

二、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两个方面。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其具体又分为: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真诚公道,信誉第一;文明礼貌,优质服务;以客为尊,一视同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二)基础知识

1.计量知识

计量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知识。

(2)行业用计价单位的使用知识。

(3)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知识。

2.安全防范知识

安全防范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消防常识。

(2)卫生防疫常识。

3.电脑使用知识

电脑使用知识指熟练使用各种前厅客房管理软件。

4.前厅主要设备知识

前厅主要设备使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钥匙架。

(2)打时机。

(3)电话机、传真机。

(4)贵重物品保管箱。

(5)客史档案柜。

(6)电脑终端。

(7)打印机。

(8)电子钥匙(card reader)、钥匙卡

(9)邮资电子秤。

(10)账单架。

(11)客房状况显示架。

(12)预订状况显示架。

(13)住客资料显示架。

(14)行李寄存架。

(15)大、小行李车。

(16)雨伞架。

(17)轮椅。

(18)信用卡压卡机。

(19)验钞机。

(20)计算器。

(21)税务发票打印机。

(22)扫描仪。

(23)复印机。

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4)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知识。

(5)文物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6)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知识。

(7)旅馆业治安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8)外国人入境出境法的相关知识。

(9)消防条例的相关知识。

三、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见表3-1)、中级(见表3-2)、高级(见表3-3)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表3-1 前厅服务员初级工作要求

img21

(续表)

img22

(续表)

img23

表3-2 前厅服务员中级工作要求

img24

(续表)

img25

表3-3 前厅服务员高级工作要求

img26

(续表)

img27

四、比重表

比重表的基本内容可详见表3-4和表3-5。

表3-4 理论知识

img28

表3-5 技能操作

img29

前厅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三节 前厅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一、组织机构设计

前厅部的组织机构主要是依据酒店的功能、类型、体制、规模、星级、管理方式、客源特点等方面因素而进行设计的。

(一)机构组成

前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部室。

(2)预订。

(3)问询。

(4)接待。

(5)礼宾。

(6)结账。

(7)大堂副理。

(8)行政楼层。

(9)电话总机。

(10)商务中心。

相关非酒店服务机构,如旅行社、银行、邮政、民航等通常在前厅还设有驻店机构,以作为完善酒店不同服务功能需求的必要补充。

(二)机构设置特点

前厅的机构设置要符合酒店管理方式的要求。图3-1至图3-3为不同规模酒店前厅组织机构示意。

img30

图3-1 大型酒店前厅组织机构设置示意

二、岗位职责

根据“大前厅服务”理念,前厅接待服务岗位的作业区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店外区域和店内区域。

img31

图3-2 中型酒店前厅组织机构设置示意

img32

图3-3 小型酒店前厅组织机构设置示意

(1)店外区域:机场、车站接待服务的驻店机构以及车队、行李服务等。

(2)店内区域:设置在酒店前厅或大堂内的接待服务及相应管理的专业岗位。

(一)前厅部经理

(1)直接上级: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客务总监。

(2)直接下级:前厅部副经理、秘书、预订主管、接待主管、礼宾主任、总机主管、大堂副理(客务经理)。

(3)岗位职责:主持前厅部工作,贯彻酒店经营方针、各项规章制度及领导决策,完成酒店下达的各项经营和管理指标。主持前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经营计划的完成和服务质量、卫生、安全、费用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工作承担责任。

(二)前厅部副经理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秘书、预订主管、接待主管、礼宾主任、大堂副理、总机主管。

(3)岗位职责:协助前厅部经理做好本部日常工作,保持前厅部各工作环节的畅通与正常运转。

(三)秘书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负责前厅部文书和内务工作,处理部门日常行政事务。

(四)大堂副理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受总经理委托、协助前厅部经理工作,受理客人投诉,接待VIP贵宾,妥善处理客务关系,并承担责任。

(五)客务经理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接待和迎送VIP贵宾,保持与客人的良好关系,维护大堂良好的秩序,并承担责任。

(六)预订主管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预订员。

(3)岗位职责:按照本部门各项业务指标要求,对预订的各项管理工作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复核当日VIP客人预订及安排事项;核查典型散客、团队预订及安排事项;建立新客户或旅行社档案;每月末整理客史档案;掌握酒店的信用担保预订的相关政策;掌握客房促销活动的有关政策;安排、调整预订员工作;加强预订控制与协调;检查次日VIP客人预订信息。

(七)预订员

(1)直接上级:预订主管。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为客人提供客房预定咨询、办理预订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电话铃响三声内按标准接听咨询、预订电话等;受理电话、传真等不同形式的客房预订;处理销售部或其他部门发来的预订单;掌握预订的信用、担保、未到失约处理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定;及时、准确地发出变更单、确认书、婉拒信等;按工作标准及程序进行录入、变更、取消等数据处理;客史建档、更新整理及保管;爱护使用各种设备,发现故障及时联系维修;做好与下一班次的交接工作。

(八)前台接待主管

(1)直接上级:前厅部经理。

(2)直接下级:总台领班。

(3)岗位职责:按照本部门各项业务指标要求,对散客预订、房务安排、总台问讯、入住接待和结账、留言、户籍管理等有关服务及工作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负责总台班次调整及安排;检查下属员工仪表及出勤情况;协调前厅服务及工作秩序;审核当日、次日的房况,房务,客务安排;审核户籍发送、录入和客史档案记录、补充、存档等项工作;掌握VIP客人抵离店动态;调查和处理客人对总台的投诉;及时申领添加总台各种办公用品、宣传品等;按规定制作户籍统计报表;对总台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专用设备安排维护和保养工作;检查并督导下属保持管辖区域内卫生清洁;按计划实施对员工的岗位培训;按部门要求对下属员工出勤及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估。

(九)总台领班

(1)直接上级:前台接待主管。

(2)直接下级:接待员。

(3)岗位职责:协助前台接待主管做好问讯、接待、结账工作,确保接待服务质量,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当日房务安排;核对客房房况;检查下属员工出勤及仪表;与预订、行李及客房服务中心保持业务联系,协调合作;按管理要求为提前、延期抵离店客人(团队)办理相关手续;对客人要求协助等特殊要求,立即安排或及时汇报;发生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向大堂副理和前台主管汇报;按规定录入和统计境外和境内客人户籍资料;检查并确保总台各种用品、宣传品齐全,电脑、复印机等设备使用正常。

(十)接待员

(1)直接上级:总台领班。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办理客人的入住登记及离店结账,为客人提供问讯、留言服务,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和开房操作;按规程向宾客提供问讯、留言等服务;办理换房、加床、续租等手续;制作、发放客房钥匙、磁卡;为客人办理离店结账手续;办理客人贵重物品的寄存;填写录入并统计入住散客及团队客人登记单;按查控要求,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保持接待柜台干净整洁、宣传品齐全。

(十一)礼宾经理

(1)直接上级:前厅部副经理。

(2)直接下级:行李领班。

(3)岗位职责:协助前厅部经理和副经理工作,保证前厅服务的正常秩序和接待服务质量。对迎送、行李接运、委托代办、取送传真、分发、收存、转寄报刊信函等服务的安排和管理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掌握当日、次日客房出租状况,以及餐饮宴集会、VIP客人、团队抵离店等客务信息;根据任务情况合理安排班次,保证各岗位工作正常运转;检查下属的仪表、着装、行为举止及出勤情况;办理委托代办服务,满足客人提出的特殊要求;与前台接待、销售代表协调合作,及时为团队客人取送行李;督导检查客人寄存的行李物品符合规定;检查行李车、秤、物品存放货架、轮椅、行李网、客用雨伞等设备用品的完好;按部门要求对下属员工出勤及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估;按计划对所辖员工进行培训。

(十二)行李领班

(1)直接上级:礼宾经理。

(2)直接下级:行李员、门童。

(3)岗位职责:组织下属员工为客人提供门厅行李运送、机场迎送、委托代办、收发报刊信函等项服务。

(4)工作任务:掌握当日、次日团队、VIP客人预期抵离情况;检查行李员、门童仪表、举止及出勤情况;检查行李接送记录、积存记录,填写值班日记,做好交接班工作;安排人员及时、准确分发报刊信函;当礼宾经理不在时,受理委托代办事宜;协助管理和疏导门口车辆,确保通道畅通。

(十三)门童

(1)直接上级:行李领班。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热情迎送客人,提供礼宾服务,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为客人提供拉门(车门)服务;协助行李员装卸行李物品;提供查询服务;召唤出租车,协助疏导车辆;对衣冠不整者,予以礼貌劝阻。

(十四)行李员

(1)直接上级:行李领班。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为客人提供接运和寄存行李、收发报刊信件、留言找人和传真的送达及办理小件维修等项服务,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为客人抵离店提供行李接运服务;引领入住客人进房间,主动介绍酒店及客房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代客寄存行李物品;收发并分送报刊、信件及留言;为住店客人取送商务中心传真;公共区域寻人服务;召唤和预订出租车。

(十五)机场代表

(1)直接上级:礼宾经理。

(2)直接下级:行李员。

(3)岗位职责:在机场或车站接送客人及办理客房预订,积极推销酒店产品,提供信息服务,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预订车辆,并跟随车辆提供接送服务;协助办理入住手续;随时注意机场车辆交通变化情况,与酒店前台保持联系;负责接送抵离店的客人及行李物品。

(十六)总机主管

(1)直接上级:前厅部副经理。

(2)直接下级:总机话务领班。

(3)岗位职责:负责总机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为客人提供电话通讯、寻呼等服务,保证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根据业务忙闲情况合理调整班次;按计划对下属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检查和监督话务员正确操作为客人提供电话接、转及查询服务;定期对下属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估;安排话机、手机维修及购置计划;检查并维护电话、计费机、寻呼系统等设备运转正常;保持总机室的卫生清洁;安排并检查收费,记账、转账等工作,使之符合酒店及邮电部门规定。

(十七)总机话务领班

(1)直接上级:总机主管。

(2)直接下级:话务员。

(3)岗位职责:督导话务员按规程为客人提供电话接、转、寻呼等项服务,确保店内外电话通讯联络畅通,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带领并监督话务员按程序接、转电话;解答客人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检查叫醒、留言服务及记录;协助主管做好话务岗位培训;指导话务员正确使用和维护通讯设备;保持总机室卫生整洁。

(十八)总机话务员

(1)直接上级:总机话务领班。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及时为客人接转电话,提供相关服务,保持话务通讯畅通,使客人满意,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接转内外线电话,提供查询服务;提供店内寻呼、电话留言、叫醒服务;受理长途、直拨电话业务;向其他部门或岗位转达客人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通讯设备;维护工作区域卫生整洁。

(十九)商务中心领班

(1)直接上级:前台接待主管。

(2)直接下级:商务中心文员。

(3)岗位职责:负责商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确保提供现代、快捷、高效的商务服务,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检查文员仪容仪表和出勤;安排调整文员班次;指导文员正确使用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按规程和标准为客人提供服务;保持工作区域和谈判间的卫生整洁;按规定申领办公用品,并负责保管;维护和保养各种设备;按计划对文员培训及考核评估。

(二十)商务中心文员

(1)直接上级:商务中心领班。

(2)直接下级:无。

(3)岗位职责:提供热情、周到、快捷、高效的商务文秘服务,满足客人要求,并承担责任。

(4)工作任务:收发传真;文件复印及装订;打印编辑文件及电脑文件处理;提供国际、国内长途电话服务;提供常用办公小文具;提供商务服务咨询业务;提供谈判间服务。

三、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是由相互衔接的五个工作阶段构成,即:客人抵店前准备—到达时服务—住店期间服务—离店时服务—离店后服务。

(1)客人抵店前准备:接待准备、接机接站。

(2)客人到达时服务:到店迎接、行李服务;确认预订、入住登记;定价排房、建立客账。

img33

图3-4 前厅综合服务标准流程

(3)客人住店期间服务:电话商务、餐饮娱乐、委托代办;延期续租或提前离店。(4)客人离店时服务:离店结账、征询意见;送客离店、送机送站。

(5)客人离店后服务:客史建档,未尽事宜。

前厅综合服务标准流程详见图3-4。

酒店经济效益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六节 酒店经济效益

一、客房出租率

客房出租率是指酒店实际出租客房数在可供出租客房总数中所占比例。计算公式:

客房出租率=(实际出租房间数/可供出租总房间数)×100%

客房出租率表明酒店客房的利用水平,是反映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客房出租率并非越高越好。理想的年平均客房出租率应控制80%左右为宜,最高不应超过90%,否则,就属于“破坏性经营”。保持理想客房出租率的目的是:

(1)保养维护酒店及客房设施设备。酒店设备完好率低,将直接影响对客服务质量,而且对酒店长远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2)加强员工培训和提高员工素质。由于酒店长期保持过高的客房出租率,使酒店员工无暇参加各种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训,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对经营和管理工作同样造成巨大的负面压力。

二、双开率

酒店经营者仅仅测算客房出租率,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客房出租状况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费用。因为在已出租房间中,每间房住2位客人与每间房只住1位客人的成本费用和经济效益是不同的,因此,使用测算“双开率”这个指标,并与客房出租率配合使用,才能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客房出租状况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双开率是指在已出租客房中,双人使用的房间数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

    双开率=(双人使用房间数/已出租总房间数)×100%

    双人使用房间数=客人总数-已出租房间数

双开率=双人使用房间数/已出租总房间数×100%=[(客人总数-已出租房间数)/已出租总房间数]×100%

例题:某天某家饭店共接待住宿客人280人,当日出租客房200间,则双开率为:

双开率=[(280-200)/200]×100%=40%

在客房出租率一定的情况下,双开率越高,反映饭店的经济效益越好,如果在饭店待出租房间多的情况下,总台接待员应该注意提高单人开房率,否则,在这种客房状况下,增加双开率,只会降低经济效益。

本章思考题

1.前厅部与酒店其他各部门有何关系?

实训题一

为客人提供当地旅游、交通、康乐、购物、医疗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实训题二

时差换算(time conversion)

BeiJing Time北京时间,中国各省区全部使用北京标准时间。The West Coast Time美国西海岸时间,The Eastern Standard Time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Chinese Time is 16hours ahead of West Coast Time(Pacific)in the United States or 13hours ahead of Eastern Standard Time.

When it is 12noon in Beijing,the standard time in different cities of the world is as follows:

CITY       TIME      CITY        TIME

Accra       4:00AM     Manila       12:00PM

Addis Ababa    7:00AM     Melbourne     2:00PM

Algiers      5:00AM      Mosco       7:00AM

Ankara      6:00AM     Nairobi      7:00AM

Baghdad      7:00AM     New York      11:00PM*

Bangkok      11:00AM     Osaka       1:00PM

Beijing      12:00AM     Paris       5:00AM

Belgrade     5:00AM     Phnom Penh     11:00AM

Bombay      9:00AM     Pyongyang     1:00PM

Bucharest     6:00AM     Rangoon      10:30AM

Buenos Aires   1:00AM     Rome        5:00AM

Cairo       6:00AM     San Francisco 8:00PM*

Colombo      9:30AM     Singapore     11:30AM

Damascus     6:00AM     Stockholm     5:00AM

Delhi       9:30AM      Tehran       7:30AM

Geneva      5:00AM     Tokyo       1:00PM

Hanoi       11:00AM     Ulan Bator     12:00PM

Karachi      9:00AM     Vienna       5:00AM

Lima       11:00PM*    Warsaw       5:00AM

London      4:00AM     Washington,D.C. 11:00PM*

*denotes previous Day.

实训题三

散客接待服务(所需时间10分钟;分值20分)

img60

评分表

img61

案例分析一

豪华套房促销

某五星级酒店客房预订员小吴接到一位英国客人打来的长途电话,想预订一个标准间,3天以后入住。小吴查阅了一下客房情况,回答客人说由于后天酒店要接待一个大型旅游团,标准间客房已经全部订满。小吴讲到这里并未就此把电话挂断,而是继续关心地说:“您是否可以推迟2天来,要不然您与其他酒店联系,如何?”客人说:“我还是希望住你们酒店,能不能想想办法?”

小吴为了不使客人失望,便与之商量:“感谢您对我们酒店的信任,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接待像您这样尊敬的客人。请不要着急,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您来后,先住2天我们酒店的豪华套房,提供的服务是上乘的,相信您住了以后一定会满意。”

对方沉默了一会,似乎犹豫不决,小吴趁势诱导:“我想您不会单纯计较房费的高低,而是在考虑这种套房是否物有所值。请告诉我您什么时候到达,我们派车接您,到店以后请您参观一下套房,再作决定也不迟。”

英国客人听后觉得难以拒绝,最后欣然决定预订2天豪华套房。

前厅客房预订有很多的促销机会,预订员的促销只有热情的服务还不够,要巧妙而合理地运用促销手段,掌握好销售心理和语言技巧。本案例中,小吴在促销时掌握“利益诱导原则”,使客人的注意力集中于租房后能享受哪些服务。将客人的思路引导到这个房间是否值得,甚至超过他所付出的。小吴的成功,还在于她的一番话避免使客人难于接受而陷于尴尬,使客人感觉受到尊重,从而自然而然地相信小吴的建议是合乎情理的。

案例思考题

1.结合本案例谈谈对前厅服务技巧重要性的认识。

客房安排不当

酒店大堂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张先生来到前厅部订房,被告知已没有空房,他请前厅部再想想办法。前厅部王小姐热情接待了他,并在电脑中帮助查找,她发现“6008”房间的客人离预订房间的时间只差半小时,但客人毫无音讯,此时张先生有急事,恳请小王将房间转让于他,小王犹豫地看了看表,想那位客人大概不会来了,于是就把“6008”房间安排给张先生。过了一刻钟,那位预订房间的客人却来了,这时,小王急忙打电话给六楼的张先生,想让他调出房间,但张先生此时已经离开了酒店,这时原来预订的客人很生气,就跟小王吵了起来,小王一再解释道,我们没有你的信息,不知你来不来。客人说,我又没有超过预订时间。事后小王的错误做法受到宾馆的处罚。请问,她当时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A.根据客人的预订时间,小王不能把房间安排给张先生;

B.小王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宾馆的利益;

C.预订房间即使超过了时间,也不能安排出去;

D.事先跟张先生说好,你先住进去,但有预订客人来,要让出房间来。

点评:答案:A。根据国际惯例,客人预订的房间,在预订时间内一定要保障,这既是保护客人的权益,也是保护酒店的信誉。所以酒店员工一定要按照国际惯例和宾馆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凭自己的感觉办事。客人在预定时间内未办理撤销登记,决不能把房间安排给其他客人。服务人员只有切实保障客人权益,酒店的利益也才能得到维护和保障。此案例应对方案是:

(1)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必须等到预定客人超过预定时间不来入住,才能将这间客房重新安排出租;

(2)向预定客人说明情况并赔礼道歉;

(3)联系介绍并用车送预定客人到其他同星级旅游饭店去住。

案例思考题

1.客人抵店时,其预订的客房已出租给他人。此时,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

接待有预定的客人

To register a guest who has a reservation

New Receptionst:Good morning,may I help you,Madam?

Guest 1:    I booked a single room four weeks ago.I’m Mary Winn.

New Receptionst:Just a moment,please.I’ll check the arrival list.Yes,I have your reservation,Miss Winn,a harbor-view single room with bath.You paid$200advance deposit.Is that correct?

Guest 1:    That’s it!

New Receptionst:Miss Winn,your room number is 618.Would you please complete this registration card?

Guest 1:    Oh,sure.What is the rate of this room,please?

New Receptionst:It is right here on the card,Madam-$410per day.

Guest 1:    Any discount?

New Receptionst:Unfortunately no,Madam.We only have special corporate rates for certain commercial accounts.I see you are staying five nights.

Guest 1:    Is that all right?

New Receptionst:That’s fine,Madam.May I recommend our luncheon buffet in the Chaojiangchun Room,and the show there tonight?

Guest 1:    Thank you,I’ll try to catch the show.

New Receptionst:Thank you!Miss Winn,here is your room key.Enjoy your stay.Tony,please show Miss Winn to her room.

Bellman:    Yes,this way please!

Guest 1:    Thank you!

这个案例一方面体现了前台接待处礼貌高效的预订顾客接待工作程序。她十分礼貌地主动与顾客打招呼,当得知客人有预订后,她又迅速地根据酒店建立的客人抵店名单(arrival list),报出客人预订客房的详情。确认无误后,请客人对事先已填好内容的登记表审核签名。这是酒店根据客人预订资料进行填写的,因为这样做可避免客人填写表格的麻烦,缩短客人在前台等候的时间,使客人尽快入住客房,工作效率真正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体现了接待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销酒店其他部门产品的服务规范。既做好了本部门的工作,又照顾到酒店的整体工作。最后在本岗位的工作结束时,接待员预祝客人居住愉快,并把客人礼貌地交接给下一个岗位行李员Tony,使客人一入住酒店始终在工作人员的服务之中。这样的工作程序完整系统、环环相扣,形成一条有条不紊的服务链。

案例思考题

1.怎样提高前厅服务水平和质量?

餐厅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餐厅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一)职业名称

餐厅服务员。

(二)职业定义

餐厅服务员是为顾客安排座位、点配菜点,进行宴会设计、装饰、布置,提供就餐服务的人员。

(三)职业等级

餐厅服务员共设五个国家职业标准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四)职业环境条件

餐厅服务员在室内、常温环境下工作。

(五)职业能力特征

餐厅服务员应头脑灵活,具有迅速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准确的运算能力,手、脚、肢体动作灵活、协调,视觉敏锐,能准确地完成既定操作。

(六)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或中级餐厅服务员的培训教师必须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模拟教学场地布局合理,设备、设施齐全,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标准。

(七)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理论知识考试合格者参加技能操作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分项打分,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每个标准考场每30名考生配备2名监考人员;初级、中级技能操作考核每2名考生配备至少1名考评员,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技能操作考核每1名考生配备1名考评员。

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初级30分钟。

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场所要求在正规的餐厅或等同于正规餐厅的模拟餐厅,桌椅、工作台等必备物品齐全,设备、设施安全、卫生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二、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消费者高度负责。

②热忱服务,讲究服务质量,自觉钻研业务,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顾客至上,尊师爱徒。

④讲文明,讲礼貌,遵守国家法律及政策法规。

(二)基础知识

(1)饮食服务卫生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食品卫生基础知识。

②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别方法。

③预防食物污染、食物中毒和有关的传染病。

④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2)礼节礼貌知识。

(3)饮食风俗与习惯。

(4)服务安全知识。

三、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见表5-1)、中级(见表5-2)、高级(见表5-3)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表5-1 餐厅服务员初级工作要求

img100

(续表)

img101

表5-2 餐厅服务员中级工作要求

img102

表5-3 餐厅服务员高级工作要求

img103

餐饮部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_酒店服务标准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餐饮部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一、餐饮部的机构设置

餐饮部(food and beverage department)的组织机构因酒店的功能、规模、接待能力、餐厅类型的不同而形式各异。大、中、小型酒店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分别见图5-1,图5-2和图5-3。独立餐馆的组织机构设置见图5-4。

img104

图5-1 大型酒店餐饮部组织机构

img105

图5-2 中型酒店餐饮部组织机构

img106

图5-3 小型酒店餐饮部组织机构

img107

图5-4 独立餐馆组织机构

二、餐饮部主要岗位职责

(一)餐厅主管

(1)编定每日早、中、晚班人员,做好领班、迎宾员的考勤记录。

(2)每日班前检查服务员的仪表、仪容。

(3)了解当时用餐人数及要求,合理安排餐厅服务人员的工作,督促服务员做好清洁卫生和餐具、酒具的准备工作。

(4)随时注意餐厅就餐人员动态和服务情况,在现场进行指挥,遇有VIP客人或重要会议举行,要认真检查餐前准备工作和餐桌摆放是否符合标准,并亲自上台示范服务,以确保服务的高水准。

(5)加强与客人的沟通,了解客人对菜品的意见,加强与公关销售员合作,了解客人情绪,妥善处理客人的投诉,并及时向餐厅经理报告。

(6)定期检查设施和清点餐具,制定使用保管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向餐厅经理汇报。

(7)注意服务员的表现,随时纠正他们在服务中的失误、偏差,做好工作业绩记录,作为评选每月最佳员工的依据。

(二)餐厅领班

(1)落实餐厅主管所分配的任务,领导本班服务员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工作,着重检查用品、物品是否齐备、清洁和无破损。

(2)检查桌椅的摆放是否规范,菜单、酒具是否卫生,有无破损。按照领班检查表逐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

(3)开餐前集合全体下属,交代订餐情况和客人要求,以及特别注意事项。检查工作人员的餐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员工迅速调整。

(4)开餐后注意观察客人用餐情况。随时满足客人的各种用餐需求。遇有重要客人或服务员人手不够时,要亲自服务。

(5)督导服务员向客人推荐特别菜点、饮料,主动介绍菜单。

(6)在营业期间,负责对整个餐厅的督导、巡查以及对客沟通工作。

(7)检查结账过程,指导员工正确为客人结账。

(8)督导服务人员正确使用餐厅的各项设施设备和用品,做好清洁卫生保养工作,及时报送设备维修单,控制餐具损耗,并及时补充所缺物品。

(三)传菜部领班

(1)开餐前确定当晚的特殊传菜任务,以及重要客人或宴会的传菜注意事项。

(2)按照工作程序与标准,督导本组员工做好餐前的准确工作,并亲自操作,例如:拿米饭、准备银托及托盘、打开热水器开关、准备小毛巾等。

(3)传菜过程中不断检查菜的质量和数量,控制传菜速度。

(4)做好与厨师长及其他相关班组间的沟通工作。

(5)每日下班前,检查热水器、毛巾箱的电源关闭情况,并收回各种用具,与下一班做好交接工作。

(四)切配领班

(1)在厨师长领导下,负责中厨菜肴切配组织生产工作。

(2)根据客情预报,负责当天和隔天原料的预计及领用。

(3)具体督导负责原料按标准和成本进行准确控制。

(4)定期检查冰箱、冰库和食品小库房原料的库存及质量,及时处理多余的积压原料。

(5)负责督促对本班组工作岗位、卫生包干区及各种设备的清洁和保养。

(6)负责本班组员工的考勤、考核及评估。

(7)协助厨师长把好食品质量关。

(五)酒吧领班

(1)监督服务,提供礼貌服务,检查吧员日常工作、酒水的出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2)做好营业前准备工作和收工后的检查工作,负责酒吧日常运作,落实酒水、水果控制与出品程序。

(3)协助主管负责酒水等每月盘点物品的管理工作。

(4)督导员工遵守卫生手册规定,严格执行卫生程序,保持酒吧及库房内通风、干净卫生。

(5)执行日事记录制度及总结经验,反映情况及时上报。

(六)迎宾员

(1)上岗时要求衣冠整洁、端庄大方、笑容可掬、彬彬有礼。

(2)熟知当天订餐的单位(或个人)名称、时间、人数及台位安排等情况,注意记录客人的特别活动(如生日庆祝会),如有重要情况,应及时向领班和主管汇报。

(3)替客人存取保管衣物,并询问有无贵重物品,提醒客人自行保管贵重物品。

(4)整理、准备菜单、酒水单,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5)迎接客人,引导客人到预订台位或客人满意的台位,为客人拉椅,铺好餐巾,递上菜单。

(6)客满时,负责安排好后到的客人,使客人乐于等位。

(7)留意常客姓名,以增加客人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8)随时注意听取客人的意见,及时向上级反映。

(9)随时注意接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协助处理。

(10)掌握和运用礼貌语言,如:“先生(小姐)您好,欢迎光临”、“欢迎您到我们餐厅就餐”等。

(11)负责接听电话,客人电话订餐应问清楚姓名、单位、时间及人数,做到准确、快捷。

(12)向客人介绍餐厅各式菜点、各种饮品和特色菜点,吸引客人来餐厅就餐。

(13)客人用餐后离开餐厅时,站在门口目送客人,征求客人意见并向客人表示感谢,欢迎客人下次光临。

(七)传菜员

(1)负责开餐前的传菜准备工作,并协助值台服务员布置餐厅和餐桌、摆桌及补充各种物品,做好全面准备。

(2)负责将厨房烹制好的菜肴准确及时地传送给餐厅值台服务员。

(3)负责将值台服务员开出的饭菜订单传送到厨房出菜口。

(4)严格把好菜肴食品质量关,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菜点有权拒绝传送。

(5)严格执行传送菜点服务规范,确保准确迅速。

(6)与值台服务员和厨房保持良好的联系,协调好前台(餐厅)与后台(厨房)的关系。

(7)负责协助值台服务员做好客人就餐后的清洁整理工作。

(8)负责传菜用具及出菜口的清洁卫生工作。

(八)调酒员

(1)按照酒店标准和客人要求,负责吧台酒水饮品的供应工作,负责按程序补充酒吧酒水。

(2)负责饮品的领取、保管和销售工作,每日进行一次清点和整理。

(3)负责为客人调制鸡尾酒工作,负责管理酒吧玻璃杯、器皿和设备。

(4)将水果切成片,压榨水果汁,供装饰或客人饮用。

(5)填报酒水销售盘点日报表,做好报表和吧台库存实物相符,销售数和账目金额相符。

(6)负责工作区域的卫生,包括设备、用具的卫生,必要时协助服务员工作。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_中国加工贸易研究

第一节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是指加工贸易的合同在主管海关登记备案时,经营加工贸易的单位或企业持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合同的批准文件,凭海关核准的手续,按合同备案料件金额向指定的中国银行申请设立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保证金台账,加工成品在规定的加工期限内全部出口,经海关核销合同后,由银行核销保证金台账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这里所指的“主管海关”是指加工生产企业所在地海关或分管海关。“指定银行”是指加工生产企业主管海关所在地中国银行分(支)行。中国银行是国家指定目前唯一办理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账业务的银行,其他银行均不受理该项业务。保证金台账,是指银行根据海关核准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进口料件金额建立的台账制度。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核心是对不同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所涉及的进出口商品实行分类管理,对部分企业的部分料件,由银行按照海关根据规定计算的金额征收保证金。

一、地区分类

地区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东部包括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中西部指除东部地区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

二、加工贸易企业分类

1999年3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原定于1999年6月1日起执行,但为了更加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推迟到1999年10月1日执行。1999年7月,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的评定标准和审定程序,199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出台了对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2008年又对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现行的海关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年加工实绩和遵守国家法律的状况,将企业分为AA、A、B、C、D五个管理类别进行管理,并对企业的管理类别予以公开。海关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订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AA类和A类企业适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和D类适用严密监管措施。

(一)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管理类别的设定

1.AA类进出口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已适用A类管理1年以上;

(2)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3 000万美元(中西部1 000万美元)以上;

(3)经海关验证稽查,符合海关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4)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

年度审计报告;每半年报送“进出口业务情况表”。

2.A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已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2)连续1年无走私罪、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3)连续1年未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

(4)连续1年无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情事;

(5)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50万美元以上;

(6)上一年度进出口报关差错率3%以下;

(7)会计制度完善,业务记录真实、完整;

(8)主动配合海关管理,及时办理各项海关手续,向海关提供的单据、证件真实、齐全、有效;

(9)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10)按照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的换证手续和相关变更手续;

(11)在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监察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机构无不良记录。

3.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C类管理:

(1)有走私行为的;

(2)1年内有3次以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款累计总额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

(3)1年内有2次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的;

(4)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人民币50万元以下的。

4.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D类管理:

(1)有走私罪的;

(2)1年内有2次以上走私行为的;

(3)1年内有3次以上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的;

(4)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

5.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发生C类管理和D类管理所列情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适用B类管理:

(1)首次注册登记的;

(2)首次注册登记后,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

(3)A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并且不符合A类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4)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6.在海关登记的加工企业,按照进出口收发货人实施分类管理。

(二)报关企业管理类别的设定

1.AA类报关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已适用A类管理1年以上;

(2)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量在2万票(中西部5 000票)以上;

(3)经海关验证稽查,符合海关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4)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每半年报送“报关代理业务情况表”。

2.A类报关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已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2)企业以及所属执业报关员连续1年无走私罪、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3)连续1年代理报关的货物未因侵犯知识产权而被海关没收;

(4)连续1年无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情事;

(5)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等总量在3 000票以上;

(6)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差错率在3%以下;

(7)依法建立账簿和营业记录,真实、正确、完整地记录受委托办理报关业务的所有活动;

(8)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9)按照规定办理注册登记许可延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企业报关注册登记证书”的换证手续和相关变更手续;

(10)在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监察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机构无不良记录。

3.报关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C类管理:

(1)有走私行为的;

(2)1年内有3次以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或者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款累计总额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

(3)1年内代理报关的货物因侵犯知识产权而被海关没收达3次的;

(4)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差错率在10%以上的;

(5)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人民币50万元以下的;

(6)代理报关的货物涉嫌走私、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拒不接受或者拒不协助海关进行调查的;

(7)被海关暂停从事报关业务的。

4.报关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D类管理:

(1)有走私罪的;

(2)1年内有2次以上走私行为的;

(3)1年内代理报关的货物因侵犯知识产权而被海关没收达4次以上的;

(4)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

5.报关企业未发生C类管理和D类管理所列情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适用B类管理:

(1)首次注册登记的;

(2)首次注册登记后,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

(3)A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并且不符合A类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4)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三)报关单位分类管理措施的实施

1.报关企业代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开展报关业务,海关按照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各自适用的管理类别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因企业的管理类别不同导致与应当实施的管理措施相抵触的,海关按照下列方式实施:

(1)报关企业或者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为C类或者D类的,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2)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均为B类及以上管理类别的,按照报关企业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2.加工贸易经营企业与承接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管理类别不一致的,海关对该加工贸易企业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加工贸易商品分类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为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国家对加工贸易实行按商品分类管理。为此,国家制定了《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商品目录》,将商品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允许类。

目前公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是指我国明令禁止进口商品、易制毒化学品、加工后形态消失、加工后不能复运出口以及我国严格控制的长线产品。包括:

(1)国家明令禁止进出口的商品;

(2)为种植、养殖而进口的商品;

(3)可能引起高能耗高污染的商品;

(4)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商品;

(5)其他列名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

限制类是指进口料件属于配额许可证、登记证管理的商品,近年来严重冲击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目前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有2 000多种,不仅涉及进口料件,也涉及出口成品。

允许类是指除禁止类和限制类以外的所有商品。以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出、转入的商品属于限制类的按允许类商品管理。

四、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分类管理的基本内容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分类管理一览表

img16

上述银行保证金台账的“空转”是指企业为开展加工贸易在指定的中国银行开设保证金台账,但并不向银行缴纳保证金的台账运作方式;保证金台账的“实转”是指企业在中国银行开设保证金台账后,将相当于进口料件的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值的保证金存于海关在中国银行设立的指定账户,企业在加工产品出口并办理核销后,银行退还保证金及其相当于活期存款利息的台账运作方式。保证金台账的“半实转”是指企业在中国银行开设保证金台账后,将相当于进口料件50%的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值的保证金存于海关在中国银行设立的指定账户,企业在加工产品出口并办理核销后,银行退还保证金及其相当于活期存款利息的台账运作方式。银行保证金台账的“不准”是指不准开展加工贸易。

东部地区AA类、A类、B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计算公式:

(1)进口料件属限制类商品或进口料件、出口成品均属限制类商品。

img17

(2)出口成品属限制类商品。

img18

C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计算公式:

img19

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相关管理规定_中国加工贸易研究

第二节 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相关管理规定

一、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合同审批

经营加工贸易单位在对外签订加工贸易合同后,应根据加工产品的分类上报相应的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外经贸主管部门核查经营单位及加工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后,根据有关规定审批合同。

这里所指的“外经贸主管部门”是指外经贸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厅(局、委)或其授权的下级外经贸部门。

经营单位初次到外经贸主管部门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时,需提供下列资料:

1.经营单位进出口经营权批准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

2.经营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

3.加工生产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4.加工生产企业加工生产能力状况;

5.投资情况的验资报告(外商投资企业提供)。

(二)合同备案

加工贸易合同由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后,经营单位须在加工生产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主管海关根据加工贸易合同及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件进行审核,按合同备案料件金额签发“开设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交经营单位向指定的中国银行办理开设保证金台账手续。

(三)台账开设

经营单位持主管海关签发的“开设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向主管地海关所在地的中国银行办理保证金台账设立手续。中国银行根据海关签发的联系单及经营单位的申请,审核后按合同备案料件金额设立保证金台账或按海关规定收取保证金,并签发“银行保证金台账登记通知书”和保证金收存凭证,交经营单位,凭以向主管海关申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四)手册核发

主管海关根据中国银行签发的“银行保证金台账通知单”或保证金收存凭证及其他有关单证,向经营单位核发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五)合同核销

经营单位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完毕加工贸易合同或最后一批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后,向主管海关办理合同核销手续,经海关审核确认后,签发“银行保证金台账核销联系单”,以及退还保证金通知单。

(六)台账销账

经营单位持海关签发的“银行保证金台账核销联系单”向原设立台账的银行办理保证金台账销账手续,领取应该退还的保证金,并按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海关和中国银行按月对保证金台账的设立、核销情况进行对账。

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其他有关规定

1.加工贸易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合同变更事项,如合同延期等,经营单位或企业应报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核准,由海关签发“银行保证金台账变更联系单”,经营单位或企业凭此向设立台账的中国银行办理保证金台账延期等变更手续。为简化手续,对贸易性质不变,商品品种不变,合同金额变更小于1万美元(含)以及延长加工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合同,经营单位或企业可不到外经贸主管部门重新审批,而直接向主管海关及中国银行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2.对确须跨关区结转进行深加工的中间产品,调入单位或企业应到调入地主管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并在指定的中国银行申请设立保证金台账;调出地海关凭调入地主管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按转关运输办法将有关中间产品监管至调入地海关,调出单位或企业凭调入地海关的回执向调出地海关办理合同核销手续,并凭调出地海关签发的“银行保证金台账核销联系单”向原设立台账的银行办理保证金台账销账手续。

3.为了简化手续,国家规定对列名的服装客供78种辅料,即一般出口合同中订明的由境外厂商提供的辅料以及其他零星进口料件金额在1万美元及以下的,适用AA、A、B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不设台账,因此也不必向银行交付保证金。适用AA、A、B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进口金额在5 000美元及以下的列名的78种客供服装辅料不仅可以不设台账,还可以免予申领登记手册,但必须凭出口合同向主管海关备案。

不纳入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范围的进口辅料品种范围

img20

上述进口辅料仅限于为加工出口产品而提供的辅助材料,主要材料则由国内购买。如随主料进口辅料,则主管海关仍按一般加工贸易办理合同登记备案,纳入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范围。

除上述进口辅料以外,对金额在1万美元及以下的加工贸易合同也不纳入保证金台账管理,由主管海关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并对进口料件、出口成品进行监管核销。对各部委直属总公司开展进口料件在1万美元及以下的加工贸易项目及合同,不再报外经贸部审批,海关凭各部委直属总公司的批件或协议、合同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4.经营加工贸易的单位或企业应在海关核定的加工期限内,在合同执行完毕或最后一批加工产品出口后1个月内,向合同登记备案海关办理合同核销手续。逾期不办的,中国银行不再对该单位或企业的加工贸易合同设立新的保证金台账。

5.在加工贸易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加工的产品因故不能复运出口而转为在国内销售的,经营单位或企业应事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并向主管部门缴纳进口税款和补办其他进口手续后,方可内销。如未按规定及时缴纳税款,海关可从企业保证金账户中直接划扣;未交纳保证金的,由海关会同税务、银行向该单位或企业追缴税款。

6.经营单位或企业在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有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予以依法处理,并停止其新的加工贸易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外经贸主管部门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权。

7.由于保税区及驻有海关监管人员的保税工厂属于海关严密监管的区域和工厂,因此,目前对保税区内以及驻有海关监管人员的保税工厂开展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

不动产与其广告地域特色_欲望居住

2.1.2 不动产与其广告地域特色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和附着于其上的各种权益的总和。房地产是有别于其他一般经济物品的特殊商品,与其他各种产品和服务相比,其特殊性决定房地产的买卖只可能是一种权益的交换。房屋相关的各种权益可以实现分离,同一房地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人。

首先,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房地产商品的交易只能是通过权能的让度转移来实现其价值。建筑必然是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房屋的使用空间也只能是固定于一定结构物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市场上绝大多数房屋是不可移动的。房地产商品由于空间位置上的固定性,又被称为不动产,交易时双方不能把产品携带和转移,而只能是使其所有权发生变更。房地产产品的地域性很强,建筑的特征和当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等有很大关系。这样,位置对房地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交易的商品实际上是附着于其上的房地产权益。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房地产产品的产地和消费地的同一,不能在不同的市场上调剂余缺。

其次,房地产是一种使用期很长的商品。根据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也规定,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且,房屋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与食品的保质期不同,并非一旦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就不可居住,如果进行良好的维护和必要的修缮,可以大大延缓结构的衰老期。这样,价值巨大的房地产产品在其漫长的使用消费周期可能会被多次交易。

再次,房地产是附着在土地上的。房屋设计、建造因相应的地质、地貌和周边建筑而不同,不是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不可复制性,市场上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项目。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的存在形态表现为单纯的土地、单纯的建筑物和土地与建筑物合成一体的“房地产”,或称为复合房地产。附着于土地和建筑物上的房地产权益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以及在其上设置的他项权利,如抵押权、典权等。(8)本书所针对的房地产主要是指复合房地产。综上所述,我们可将中国房地产及其相关概念总结出如下图的关系:

img17

图2-1 房地产的概念

如图所示,通常的房地产概念是指土地、建筑物以及其他地上定着物。从交易的角度来看,双方则是将房地产视为实物、区位和权益三要素的组合。实物是指建筑物的实体,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如墙、屋顶、设备、管线等。区位是空间方位上的关系,其地理坐标位置,包括交通、景观、方便性因素等。权益是房地产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如房屋的所有权,因房屋关系而存在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租赁、抵押、典当、相邻关系等相关权益。权利是一个体系,各种权利能带来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有经营利益,也有消费利益,统称为权益。房地产的价值就在于实物、区位、权益三要素有机结合所体现的用货币符号来代表和计量的价值,这是从转让的角度来理解的。房地产本身属性决定了房地产交易或转让的物质实体不能在空间位置上移动,只能是其无形权益的转移。

一般来说,中国按照土地、新建房地产和已建房地产的买卖将房地产市场划分为一、二、三级。目前,一级市场主要是国有土地的出让,三级市场主要是存量住房的出售,而二级市场中新开发的房地产基本属于商品房。根据取得住房的途径来划分,中国城市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住房:商品房、单位房、公房以及安置房(廉租房)。(9)本文所探讨的房地产市场是指二级市场中的房地产销售市场,是房地产直接与消费者接触,赢取消费者信任的阶段,需要由广告对房地产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

房地产商品的不可复制性和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以单个住宅商品为单位进行传播。而是以整个楼盘,整个小区,或小区中的一个组团为单位。每一个住宅商品,每一套住房,都由其特定的地域、环境、结构、质量等诸多因素共同组成,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差异都足以影响该商品的品质和特性,也因而造成很大的差异。

与其他商品相比,房地产生产周期非常长。小规模项目从开工到竣工至少需要八个月,大规模项目全部竣工所需时间就更长,再加上开工前需要办理的一系列手续,使项目的开发周期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同时,房地产商品是一种既可使用又可投资的高价值商品,人们在采取购买行为前的市场调查期较长,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比较方能达成购买行为,所以它的选择和购买过程较长。在个人购房市场形成的今天,购房行为更是不易实现。因此,房地产营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其他大众消费品不同,房地产的销售有非常明确的时间限定,一个房地产项目多则五、六年,少则一、二年就要结束,时间压力很大,房产发展商必须在资金快速周转中寻求成功。

广告是房地产项目最重要的一种推广方式,不仅起到通知、说服、提醒的作用,而且是一个楼盘特性的外在体现,楼盘的魅力主要依靠广告来体现和推广,因此广告策划和制作水平的发展在一定层次上体现了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表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消费情趣。

地域性的房地产产品,使房地产广告不仅要选择地域性的媒体进行投放,也需要研究开发项目所能覆盖的人群。对他们的消费能力,消费趋向,他们是否是房地产项目的潜在消费对象都必须进行研究。即使是有相对确定的潜在消费人群,也需要研究他们实际居住条件和心理需求。广告首先要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其次要让他们产生好感,这种好感与短期消费品完全不同,房地产产品在个人消费品中,地域性最强,价格最为昂贵,交易过程、使用过程、增值过程最为漫长,消费者的不安全、不确定感极强。其产品特性决定了房产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有着比消费其他产品更多的谨慎与理智。以不可改变的房地产去面对消费者,房地产广告的本地性就是由对本地经济、社会、传统文化的诉求而在本地媒体上的组合表现。

现代餐饮营销机会与威胁分析_现代餐饮营销

二、现代餐饮营销机会与威胁分析

营销机会是指对现代餐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其中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或有得到更多营销成果的可能性。

营销威胁是指营销环境中出现的不利发展趋势及由此形成的挑战,如果现代餐饮企业不采取果断行动,这种不利的趋势将导致已有的市场地位被侵蚀。

1.机会—威胁分析基本方法

(1)机会—威胁矩阵。现代餐饮企业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不同,其机会与威胁的可能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机会—威胁矩阵(图3-3)分析,来作出适当的评价与对策。市场营销环境对现代餐饮企业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种可能:一种是机会,这样的环境因素给企业带来有利影响,可以利用和发挥企业的长处;另一种是威胁,这样的环境因素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使企业的优势难以发挥,甚至造成严重威胁。

img5

图3-3 餐饮企业机会—威胁矩阵示意图

(2)按机会—威胁分析的现代餐饮企业类型。根据机会—威胁水平和影响程度,可能出现四种结果:

理想的企业。这类现代餐饮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处于高机会、低威胁的状况水平。现代餐饮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并且要密切注意威胁因素的变动情况。

冒险的企业。这类现代餐饮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处于高机会、高威胁的状况水平。高机会表明环境因素的有利条件诱使现代餐饮企业利用市场机会,但高威胁因素又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现代餐饮企业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勇于冒风险,限制、减轻或者转移威胁因素或威胁水平,使企业善于在风险中求生存发展。

成熟企业。这类现代餐饮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处于低机会、低威胁的状况水平。成熟并不表明企业经营环境处于良好状况,低机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现代餐饮企业应居安思危,发掘对企业有利的市场环境因素,提高企业经营的机会水平。

困难的企业。这类现代餐饮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处于低机会、高威胁的状况水平。企业市场经营出现危机,既存在危险,又可能是机会。应因势利导,发挥主观能动性,扭转对企业不利的威胁因素,或实行“撤退”和“转移”,调整目标市场,经营对企业有利、威胁程度小的现代餐饮产品。

2.识别机会

在营销环境调研分析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方法去识别营销机会:

(1)发现即将迅速增长的产业或行业机会。近几年,中国大力发展现代餐饮业,许多省份都将现代餐饮业作为支柱型产业来抓,作为大现代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餐饮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四川甚至明确提出川菜产业化,打造川菜王国的构想。房地产开发等其他行业的资本也大量涌入现代餐饮业,正说明了现代餐饮行业充满了机会。

(2)发现即将迅速增长的市场或细分市场的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购买现代餐饮产品时要求方便和快捷,并出现了巨大的现代餐饮消费市场。如何满足广大现代餐饮顾客的需求,大力发展大众现代餐饮产品,值得现代餐饮企业认真研究。

(3)研究特定顾客的特殊要求的机会。近几年由内地涌入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的大量外来人员对于当地的现代餐饮企业来讲,他们属于典型的特殊顾客,对其现代餐饮产品需求的研究,正是现代餐饮企业发现特定目标市场,确定企业特色产品经营的大好机会。

(4)寻求现有产品的新用途和新市场的机会。如现代餐饮企业将企业特色产品制成包装食品进行销售,实际上是将企业的市场从现代餐饮市场扩展到了食品购物市场。

(5)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机会。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用独立研制的或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来改造原有的落后技术,便可捕捉到发展的机会。如中国酒店业、航空运输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及创新。

(6)从供应商方面找机会。如发现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而获得丰厚的利润,或者该项原材料由采购改为自制,对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或保障供应更为有利,这就给企业带来了自行生产该项原材料的机会。现在,许多大型现代餐饮企业不仅实现了横向一体化,同时实现了原材料生产、供应—食品生产—销售纵向一体化。

(7)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好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餐饮企业走出国门,找到了机会。它们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既获得了更大效益,又分散了经营风险。但中国现代餐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应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力求使自己的优势在机会面前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更大的财富。

机会一经识别出来,还应当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吸引力的大小,尽可能加以量化。大的机会是最受欢迎的,但往往要求很高的条件,且因竞争者众多,只有具备条件的现代餐饮企业才可能去利用。相反,小的机会似乎没有多大价值,颇有实力的大型现代餐饮企业不会为之心动,却很可能为小型现代餐饮企业所用,为小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估量机会的大小及其主次轻重,是每个现代餐饮企业都应当做的一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代餐饮企业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既不能对自己估计过高,企图利用所发现的一切机会,又不能随意取舍,轻易放弃一些可利用的机会。

对机会出现的可能性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社会经济情况复杂多变,预测很难准确,各种机会出现的概率有高有低。对概率高的机会首先应当是设法抓住的,但对概率低的机会也不宜忽视。

有时要对机会的吸引力和概率进行量化,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时就可以定性地加以描述。定性确认的机会并不表示其利用价值低于能量化的机会,所以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识别威胁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现代餐饮企业的机会固然不少,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在认清机会的同时,也要识别威胁。现代餐饮企业的威胁有多种来源:

(1)存在于现代餐饮行业内外的竞争威胁。这可能是最常见的威胁。供应商、现代餐饮者、现代餐饮行业竞争者、潜在竞争者、现代餐饮产品的替代者等五种基本竞争力量,都构成对现代餐饮企业的威胁。其中,人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现代餐饮行业内部竞争对手的威胁。面对各种竞争,企业要学会应用借鉴田忌赛马的策略,发挥自己的优势,宁可牺牲局部利益而取得长期的经营利益,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政治法律因素造成的威胁。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决定等,既可为现代餐饮行业和企业带来机会,也可能给它们带来威胁。

(3)宏观经济因素造成的威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投资规模缩小、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出现,都构成对现代餐饮业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因素通常对整个现代餐饮相关行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小资料3-2-1】

中国在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软着陆”期间,投资不足,失业率上升,各行各业的经营者们都在叹息生意难做,现代餐饮业也不例外地经历了几年煎熬的岁月。大批90年代前、中期发展起来的现代餐饮企业,在这个威胁面前被挤出了市场。到经济重新复苏时,现代餐饮市场在新的机会面前出现了一批新生的企业。经过这个较大的威胁之后,现代餐饮业也完成了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整个行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级。

(4)科学技术因素的威胁。科技的进步使得原有技术迅速陈旧过时,而给采用原有技术的现代餐饮企业带来威胁。对现代餐饮业来说,由于行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所以科学技术进步的威胁通常不会迅速反映到整个行业层面。但在现代餐饮市场中,运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较好的企业会对能力较差的企业带来竞争威胁。实际上,科学技术因素对现代餐饮业的威胁,常通过转化为企业之间竞争威胁的形式表现出来。

(5)社会文化因素的威胁。人口统计方面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倾向的改变,都将影响到当今现代餐饮需求,从而对一些现代餐饮企业形成机会,而对另一些现代餐饮企业则构成威胁。例如,四川的传统茶馆非常有名,特别是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但今天即便是在成都,这种茶文化经营形式也难寻踪影,已经落到需要政府作为历史遗貌加以保护的地步。在四川曾经根深蒂固,并深受人们欢迎的饮茶消费形式,竟然在2~3年内迅速销声匿迹,其原因就是人们追求更舒适、整洁、卫生的饮茶环境所致。可见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力对现代餐饮业的作用之强大。

上述几种来源也属于举例性质,并不包罗无遗。还有一些无法事先预测的偶然因素,也可能带来巨大的乃至致命的威胁。

【小资料3-2-2】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使得该地区的现代餐饮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甚至威胁到很多酒店企业的生存。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给美国现代餐饮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使得中国现代餐饮市场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

在分析机会和威胁时,往往会发现机会和威胁两者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事物内,即机会中潜伏着威胁,威胁中隐含着机会。因此,机会与威胁就可以看作矛盾的两个方面,当机会是主要方面而威胁是非主要方面时,我们认为是机会,其中潜伏着威胁;反之,当威胁成为主要方面而机会处于非主要方面时,我们就认为是威胁,其中隐含着机会。所以,现代餐饮营销者要善于辩证地看待事物,在捕捉机会时警惕其中潜在的威胁,而在面临威胁时寻找其中潜在的机会,以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会,避开威胁。

4.现代餐饮企业面对营销机会与威胁的反应

(1)现代餐饮企业面对营销机会的反应。餐饮企业面对上文分析的七种机会,必须慎重地加以评价。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这里可能是一种需要,但是没有市场;或者这里可能是一个市场,但是没有顾客;或者这里可能是一位顾客,但是实在不是一个市场。西奥多·莱维特在这里告诉我们对机会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当我们发现一个确切机会来临时,就应该确定利用市场机会的科学对策,下面有三种策略供企业选用,即:及时利用、适时利用和放弃不用。

①及时利用。这是指当市场机会出现时,餐饮企业马上通过自身可控因素的调整,为目标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充分利用市场机会。

②适时利用。这是指针对某些市场机会出现时,餐饮企业可以不会马上利用,但是餐饮企业会盯着这样的机会,积极准备条件,待条件成熟时再来利用这一市场机会。

③放弃不用。这是指餐饮企业对那些自己没有一定条件,并且已经显示无能为力的市场机会应该另辟蹊径,主动放弃。

(2)现代餐饮企业面对营销威胁的反应

①反抗。即努力设法限制或扭转不利因素的发展。如国家明令禁止公款请客吃喝,反对铺张浪费,现代餐饮企业如果没有了公款消费市场,那将是莫大的损失。所以,聪明的企业营销者就会去开发那些适合公务请客的餐饮产品,如自助餐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势,它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浪费,又完全满足了会议、公务等形式的顾客需求。

②减轻。威胁总是存在的,实在无法对抗的威胁,可以设法减轻它的危害性。2003年春季中国爆发的“非典”事件使得万千餐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由于人们外出就餐十分注重卫生环境的选择,原本那些生意很好却环境较为陈旧的餐厅马上面临了威胁,它们不得不歇业重新打造环境以减轻“非典”给本企业带来的冲击。

③转移。面对威胁,现代餐饮企业要“避实击虚”,躲开环境威胁,也可以钻对手的空子和薄弱环节去开展营销。

④改良。现代餐饮企业要随时注意对自身原有产品进行改良,增强对环境威胁的防御能力。

⑤利用。利用是指利用“威胁因素”,使“威胁因素”变成“机会”,因势利导以便化害为利。因为在市场营销的大环境中,“威胁”与“机会”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利,也没有绝对的害,关键是企业如何去努力设法驾驭它们,使“威胁”转化成“机会”。本节开头“引导案例”中“田忌赛马”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在于此。

要把“威胁”变成“机会”,即利用“威胁”使之变成“机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一个新课题。“化害为利”的重要方法是开发新产品,设计有效的产品组合,这种产品组合不仅只是相关性越弱越好,而且是利用“风险”和“威胁”的产品组合:负相关组合,即变化方向和趋势完全相反的产品组合,包括价格波动负相关的产品组合,资源条件负相关的产品组合,需求变动负相关的产品组合,市场范围负相关的产品组合。因为负相关,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时,二者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产品的滞销必然导致另一种产品的畅销。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⑥防备。前四种对策都是针对外部环境威胁所采取的被动策略,都是“解忧”的措施,但“解忧”并不是说可以“无忧”。第五种“利用”策略则是一个新的思路。与“利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防备”,这是一种更主动的“利用”,即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消除威胁,以便企业集中精力去迎接更多的营销机会。这就要求现代餐饮企业要随时注意加强营销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充分把握与企业有关的若干环境因素,应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去应对各种可能的威胁与挑战,以从根本上培养起企业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章小结

本章较为细致地描述了有关现代餐饮市场营销环境、现代餐饮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现代餐饮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和现代餐饮企业宏观环境的概念,分析了现代餐饮市场微观环境和现代餐饮市场宏观环境所包含的若干因素,并通过SWOT分析法,阐明了现代餐饮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机会与威胁,为今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检  测

一、复习思考题

1.简述现代餐饮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2.简述现代餐饮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意义。

3.科学技术环境给现代餐饮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带来哪些变化趋势?

4.现代餐饮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有哪些?

二、实训思考题

某餐饮企业营销环境分析表

img6

(续 表)

img7

备注:

 1.上表的第一栏中列出现代餐饮企业营销环境因素。

 2.第二栏是有关营销环境因素对现代餐饮企业营销的有利程度。请把第二栏中“很有利+2,较有利+1,较不利-1,很不利-2”你认为最适合的数字圈起来。无法决定时,请把“0”圈起来。如果各项的累积分达42分,则营销环境对现代餐饮企业很有利,餐饮企业在此环境营销成功的可能性极大;积分达21分,现代餐饮企业也较有可能成功,积分低于21分或得到负分,则说明餐饮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对企业不利,必须采取必要营销措施加以应对。

 3.在第三、四、五、六、七、八栏中分别标出现代餐饮企业将来营销环境变化情况及环境带给现代餐饮企业的各种情况。

 4.在第九栏中,请分别写出现代餐饮企业将要采取的营销措施。无论面临的是优势或劣势,还是机会或威胁,都应采取适当的营销措施,这样才能在自己面临的营销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现代餐饮企业必须要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

2.请在你所在的地区找一个现代餐饮企业,用上表进行环境分析。

3.你认为在上表中还应增加或减少些什么内容?

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_现代餐饮营销

一、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

(一)社会群体与阶层

社会群体因素是指在顾客的消费行为决策中,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有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宗教组织、专业组织非主要群体等也会产生间接影响。

餐饮顾客消费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主要从新的生活方式、产生趋于一致的压力两方面发生作用。

【小资料4-3-1】

如“新新人类”受“快餐文化”的影响较深,从“麦当劳”到“肯德基”再到“必胜客”,都深受他们喜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更是适合他们的口味。

社会阶层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如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地位及名望等,将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社会等级。顾客均处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与阶层,同一阶层的顾客在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不同阶层的顾客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英国一个专门研究社会等级的组织将人划分成六个等级。如下表4-1所示:

表4-1 社会等级的划分

img9

不同社会阶层顾客的餐饮行为差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接收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搜集的类型和数量随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最底层的顾客通常信息来源有限,对误导和欺骗性信息缺乏甄别力。他们在餐饮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更多地依赖亲戚、朋友提供的信息。中层顾客比较多地从媒体上获得各种信息,而且会更主动地从事外部信息搜集。随着社会阶层的上升,顾客获得信息的渠道会日益增多。不仅如此,特定媒体和信息对不同阶层顾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越是高层的顾客,看电视的时间越少,因此电视媒体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要小。相反,高层顾客订阅的报纸、杂志比低层顾客多,所以,印刷媒体信息更容易影响高层顾客。

2.消费定位上的差异

一般而言,人们会形成哪些餐厅酒店适合哪些阶层顾客的惯性看法,并倾向于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一致的餐厅消费。研究表明,顾客所处社会阶层与他想象的某餐厅典型惠顾者的社会阶层相去越远,他光顾该餐厅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较高阶层的顾客较少光顾主要是较低阶层去的餐厅。研究发现,“客观”与“感知”社会阶层也会导致顾客在店铺惠顾上的差异。客观上属中层而自认为上层的顾客比实际为上层但自认为中层的顾客更多地去高级餐厅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某一社会阶层的顾客会试图模仿或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因此,以中层顾客为目标市场的餐饮品牌,根据中上层生活方式定位可能更为合适。

3.对环境要求的差异

上层顾客餐饮消费比较自信,喜欢单独消费,他们虽然对服务有很高的要求,但对于销售人员过于热情的讲解、介绍反而感到不自在。通常,他们特别青睐那些环境幽雅、品质和服务上乘的餐厅。中层顾客比较谨慎,对餐厅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但他们也经常在能打折的餐厅消费。下层顾客由于受资源限制,对价格特别敏感,多在中、低档餐厅消费,而且喜欢成群结队。

(二)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也是最典型的消费单位,家庭是餐饮最重要的“购买单位”之一。因此,家庭作为一个主要的相关群体,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餐饮消费日趋增多,给餐饮企业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家庭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购买的决策者、家庭生命周期等。

1.家庭购买的决策者

目前社会学家依据家庭中各角色在购买过程中的决策权大小,把现实社会中的家庭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1)各自做主型。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权相对独立地作出自己的相关购买决策。

(2)丈夫支配型。家庭购买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丈夫手中。

(3)妻子支配型。家庭购买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妻子手中。

(4)调和型。大部分购买决策由家庭各成员共同协商作出。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妇女就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丈夫支配型”变为“调和型”,有的甚至变为“妻子支配型”。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施行,子女在家庭消费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子女对外出就餐的消费影响力越来越大。

2.家庭生命周期

这是指一个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家庭对外出就餐的兴趣和需求会有明显的差别。市场营销学者将家庭生命周期大体分为以下阶段:

(1)未婚阶段。特点是年轻、单身,几乎没有经济负担,大量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品、书籍、时装、社交和娱乐等消费上。

(2)准备建立家庭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顾客为了构筑新的小家庭,需要购置房屋、汽车、成套家具、耐用消费品、高级时装、各种结婚用品以及装修新房等,因此这个阶段成为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个消费相对集中的阶段,目前婚宴市场的繁荣就与此有关。

(3)新婚夫妇阶段。特点是年轻、没有子女,这一阶段家庭将继续添置一些应该买而未买的生活用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方面的花费可能增多。

(4)“满巢”Ⅰ阶段。即年轻夫妇,有6岁以下的幼儿。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含义完整的家庭,故称“满巢”。孩子诞生后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点。因此,此阶段家庭会在哺育婴儿的相关消费上有比较大的投资。

(5)“满巢”Ⅱ阶段。即年轻夫妇,有6岁或6岁以上的孩子的家庭。家庭的主要消费是孩子的教育费用。

(6)“满巢”Ⅲ阶段。即中年的夫妇,有18岁以上尚未独立生活的子女的家庭。此时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但仍同父母住在一起。此阶段家庭消费的主要特点是父母不再将全部消费放在子女身上,也开始注重本身的消费;子女随着年龄的增大,在消费方面的自主权开始增加;有些子女参加了工作,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消费的独立性会显得更为明显。

(7)“空巢”阶段。指年纪较大的夫妇,与子女已分居。由于经济负担减轻,保健、旅游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点。

(8)独居阶段。即老年、单身人士。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消费是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和老年社交活动。

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一个地区或市场的家庭结构与性质的分析,这对餐饮市场总体性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餐饮企业应通过对自身主要目标人群的研究来确定营销方式和特点,国外快餐进入中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比如麦当劳就把美国的大众消费变成了主要针对国内儿童和青年的餐饮消费。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_现代餐饮营销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较早的概念把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种营销工具,最近的概念把其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层次上,包括了客户关系与关系管理两个方面。即客户关系管理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一个战略,这个战略的目标是通过组织细分市场,培养客户满意行为,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系列处理过程联系在一起,使得利润、收益、客户满意程度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其一是解决管理理念问题,其二是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如何确定服务的对象,怎样向他们提供服务等。其中,管理理念的问题是客户关系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客户关系管理就失去了基础;而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效率将难以保证。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使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等经营流程信息化,实现客户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软件系统。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客户档案管理是基于以下原因:

(1)随着市场的扩大,客户越来越多,过去靠表格管理客户资料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销售的发展,企业容易出现客户资料丢失现象。重点客户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2)虽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因为客户资料没有真正做到集中管理,每一次人员变动都会造成客户资料的流失,因交接问题造成的业务中断时有发生。

(3)公司重要文档(如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都分散存放在公司的电脑中,没有统一管理。

(4)各种销售数据统计十分困难,得到的报表多半是滞后的,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制订。

(5)无法对业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很好的统计、查询,业务员提成计算也很复杂。

表11-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传统客户档案管理比较

img3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对销售、营销和客户服务三部分商业流程的信息化;与客户进行沟通所需要的手段如电话、传真、网络、Email等的集成和自动化处理;以及将上面两部分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商业智能,用以支持企业战略战术的决策。

具体地说一个成功的CRM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功能:

(1)企业的客户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络访问企业,进行业务往来。

(2)任何与客户打交道的员工都能全面了解客户关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交易,了解如何对客户进行纵向和横向销售,记录自己获得的客户信息。

(3)能够对市场活动进行规划、评估,对整个活动进行全方位的透视。

(4)能够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追踪。

(5)系统用户可不受地域等的限制,随时访问企业的业务处理系统,获得客户信息。

(6)拥有对市场活动、销售活动的分析能力。

(7)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成本、利润、生产率、风险率等信息,并对客户、产品、职能部门、地理区域等进行多维分析。

例如:某餐饮企业的餐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所包括的几大模块及各模块功能如下:

系统设置:包括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安全管理、基础数据、代码设置(对于一些必要的编码,如客户编码、菜式品种编码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定)、数据导入与导出等。

客户管理:包括新增客户资料、客户分类、打印标签、客户跟踪管理、客户服务与关怀管理。

新增客户资料:包括客户代码、客户名称、分类等客户的基本信息。

客户分类:对客户可以进行分类,如VIP客户、普通客户、零散客户等,分类后就可以按分类,查看各种客户资料,还可以按地域、行业等来查看客户资料。

打印标签:可以将用户信息打印成标签,成批的打印也没有问题。标签的内容包括邮政编码、客户地址、客户名称。以便于客户生日或其他重要日子寄送贺卡贺信和平时的业务信函。

客户跟踪管理包括:新增业务、预约提示、客户消费记录、客户消费统计、菜式品种消费统计等。新增业务:可以登记每一项消费业务项目。包括客户名称、消费日期、消费菜式品种、酒水、消费金额、房号等;预约提示:可以对客户提前订餐订房设置预约时间、主题和提醒的对象,到时候就会有系统提示;客户消费记录:查看与此客户相关的所有消费情况,甚至可以查看每一项消费的具体情况;客户消费统计:查询某客户某段时期内按消费菜式品种数量排序的消费统计;菜式品种消费统计:查询某菜式品种某段时期内按消费客户数量排序的消费统计。客户消费额统计:查询所有客户某段时期内按消费额排序的消费额统计等。

客户服务与关怀管理包括:客户投诉、客户支持等。客户投诉:可以记录客户投诉的情况(包括客户名称、投诉分类、投诉对象等),然后将此投诉转交责任部门/人员处理,有关人员记录受理情况;客户支持:记录客户的问题以及解答情况,可以从标准题库中寻求答案,也可以增加新的问题和答案。

订单管理:包含订单/合同管理,评审管理,产品管理。

日程管理:包括日历、行动历史、行动计划、任务管理等。

知识管理: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知识管理的软件平台,如企业的内部培训课程、餐饮常识等。

决策分析:包含客户分析、订单分析和行动或活动分析等。

耕地需求量预测_江苏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2.4.2 耕地需求量预测

1)粮食单产潜力估算

粮食单产潜力是指在现有粮食单产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能力。为更为准确地预测粮食单产潜力,采用模型预测与趋势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江苏省粮食单产潜力。

(1)趋势预测单产

江苏省粮食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表2.25是江苏省近20年来全年粮食单产变动趋势分析表。

表2.25 1985~2006年江苏省地区粮食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img101

通过计算5年移动平均单产,可以看出单产的长期变动趋势。从表2.26可以发现,近20年来,全年粮食5年移动平均单产除1991年和2003、2004年比上年减少外,其他年份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江苏省粮食单产上升趋势明显,只有在个别年份因粮食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单产的上升趋势才会受到影响。根据这一变动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粮食单产的增长幅度。采用趋势推导法来估算粮食单产的潜力。

表2.26 粮食年递增率阶段

img102

由此可见,粮食的增产速度与各时段的技术革新程度、政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基础产量有关。不管是总产或单产,起点低时,则年递增率容易提高;产量达到相当高产水平时,年递增率相对降低。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对粮食的增产速度提出两个标准,一个是以1970~2002年平均递增速率2.14%为依据,作为年单产递增率的上限;另一个标准是以近期的1998~2002年平均年递增速率0.73%为下限。由于目前粮食单产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保持2.14%的速率已经不太能够实现,采用0.73%作为年递增速率又可能忽略今后可能出现的增产因素,故采用两者的平均值1.435%作为年递增速率,以此来预测粮食单产(见表2.27)。

(2)模型预测单产潜力

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粮食单产预测,应用SPSS软件进行粮食单产曲线模拟,发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2007~2020年粮食单产预测。粮食单产预测模型如下:

y=-13 173.3+6.788 4x

其中,R2=0.903,F=297.65。说明模型精度较好,通过检验,可以得到比较可信的预测效果(见表2.27)。

故采用趋势预测与模型预测结果的均值作为粮食单产潜力(见表2.27)。

表2.27 2007~2020年江苏省粮食单产预测

img103

2)粮食播种比例预测

江苏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变化灰色系统模型如下:

X(T+1)=-25 413.15e-0.0030369t+25 473.81

用后验差法对计算值作可信度检验,求得:

后验差比值C=0.20<0.35,

小误差频率p=1>0.95,

说明模型精度为一级,预测拟合结果可靠。

3)耕地需求量估算

依据以上计算出的2007~2020年江苏省粮食需求量和粮食单产潜力以及粮食播种比例,并采用1980~2004年之间的平均复种指数水平1.58,计算出江苏省在预测年份期间的耕地需求量(见表2.28)。

表2.28 2007~2020年江苏省耕地需求量预测

img104

注:耕地需求量1为采用1980~2004年平均复种指数1.58和预测粮食作物比例计算的结果;耕地需求量2为采用1980~2004年平均复种指数1.58和平均粮食作物比例0.72计算的结果。

从表2.28可以发现,2007~2020年江苏省耕地需求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2007~2009年,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量直线上升;第二阶段,2010~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上升趋势变缓。

从表2.29可以看出,选择不同复种指数计算耕地需求量,其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表2.29 不同复种指数下的耕地需求量  (万hm2

img105

(续表2.29)

img106

考虑到江苏省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江苏省可以采取“保证生活用粮自给,工业用粮市场调剂”的粮食供应保障战略,计算出保证生活用粮自给所需要的耕地面积。计算结果见表2.30。

表2.30 “保证生活用粮自给,工业用粮市场调剂”策略下的耕地需求量

img107

注:表中耕地需求量1是根据生活用粮需求并采用1980~2004年平均复种指数1.58和预测粮食作物比例计算的;耕地需求量2是根据生活用粮需求并采用1980~2004年平均复种指数1.58和平均粮食作物比例0.72计算的。

重大工程安排_江苏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4.5.2 重大工程安排

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是指在规划期间内依托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规模效益,以落实重点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任务、解决土地利用中重大问题为目的所采取的有效引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实施重大工程,对于全面落实规划,促进重点项目布局的相对集中,引导和调控土地开发整理投资重点和方向,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施重大工程是近期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重大工程确定原则

(1)土地开发整理区具有较大规模

由于一定区域内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自然社会因素具有相对同一性,其土地整理方向、任务和重点基本一致,故可以着眼于整个区域,着重实现大区域的土地整理目标,通过实施重大工程,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

(2)对实现规划目标具有支撑作用

重大工程涉及的区域面积大、范围广,围绕土地整理目标展开,可以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对于实现区域内补充耕地数量等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3)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实施重大工程,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区域内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缓解土地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实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

2)基本农田整理工程

(1)确定依据

根据2004年基本农田大调查资料,江苏省相当数量的基本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据分析,淮北地区由于灌排设施落后,水旱灾害较多,依然有较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淮河以南地区,渍、涝和季节性干旱仍然对粮食生产威胁很大,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提高灌排标准,耕地依然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同时,江苏省部分地区农田水利用地占农用地比例较高,新增耕地数量潜力较大。可见,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工程的实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目标和任务

目标: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江苏省境内绝大部分土地都被纳入到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内,是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经计划在新一轮规划实施期间,对基本农田整理工作分为两到三个阶段完成,江苏省在2006~2020年间,将对省内全部县市范围内的基本农田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进行整理。为全面实施《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江苏省已于2005年11月顺利完成《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江苏省实施方案(2005~2008年)》的编制工作。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江苏省基本农田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测算确定,2005~2008年间,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工程项目,涉及省内24个县市,占全部县市的三分之一左右。完成基本农田整理面积为42.25万hm2,建设规模为33.76万hm2,可增加耕地1.70万hm2,新增耕地率为5.1%。这个目标的提出经充分论证,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这个进度和基本农田整理率,推算自2009~2020年期间,将对省内其他三分之二部分县市境内进行基本农田整理,将完成整理面积84.5万hm2。江苏省现有基本农田440.40万hm2(6 606万亩),按上述分阶段目标计算,在2005~2020年间,完成基本农田整理面积合计为126.75万hm2,占全部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8.8%。

该工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土地整理工程,具体包括土地平整、地块规整、废弃地复垦、河道整治、灌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和林网建设、土地权属调整等,对灌排设施和交通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整治,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集中连片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基本农田,最终建设成为高产稳产的生态农业区。

(3)工程实施建议

①以建设促保护,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投入力度,从责权利相结合方面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包括农民群众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才是长效机制,基本农田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②设立4~5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以此来推动江苏省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治理工作。

③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收缴力度,完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项目法人运行机制,建立土地开发整理的奖励制度,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④以先进技术为指导。基本农田治理工程,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深远影响,必须保证工程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3)徐州市煤矿塌陷地复垦整治工程

(1)确定依据

《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今明两年,“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是国家投资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之一。

徐州市煤炭资源储量大、层次多、煤层厚、质量好,煤田储存面积达1 400km2,煤炭资源储量近25亿t,涉及沛县、贾汪、九里、铜山4个县(区)、21个乡镇、118个行政村、约30万人。这几个地区的煤矿产业在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一是因采煤而造成地下采空,塌陷地数量巨大,随着煤矿采掘的不断进行,每年仍以133.33hm2左右的速度塌陷土地,土地资源的破坏,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二是农田破坏严重,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加剧。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下沉、塌陷,致使农田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渠道断裂,河沟不畅,汛期水涝灾害严重,旱年浇灌困难,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良田变成常年积水的坑塘。煤矸石也压占了大量的良田。三是制约了城区和村镇的发展建设。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下沉、塌陷,致使许多道路等设施受到破坏。许多地方由于地表下沉难以进行正常建设,许多建设项目为了解决工程稳固问题而增加了建设费用。四是恶化了塌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可见,这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塌陷地复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深远意义:①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通过科学进行复垦,可使沼泽荒芜、千疮百孔的采煤塌陷地变成肥沃的良田,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②进行土地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集约利用、特色种养,建立起现代化的基本农田,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了支撑作用。③促进经济转型,促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向高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实现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目标和任务

目标: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尚未治理面积为1.27万hm2(19万亩),按平均每年新增塌陷地133.33hm2(2 000亩)(该数据引自贾汪区国土局文献)的速度计算,至2020年期间还有将近0.21万hm2(3.2万亩)土地陆续沉降塌陷。据当时实际情况分析,新增塌陷地稳沉基本需5年时间,即2016~2020年这5年间塌陷地约0.07万hm2(1万亩)不能计入可复垦土地面积,预计新增可复垦塌陷地面积为0.14万hm2(2.2万亩)。另据分析,在塌陷地中约有20%左右是塌陷深度超过2.5m难以复垦的塌陷地,综上所述,徐州煤矿塌陷地区在规划期间内,可复垦土地潜力为1.13万hm2(16.95万亩)。根据《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复垦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城市、村镇规划区内的采煤塌陷地,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地质情况,复垦为建设用地或者农用地;城市、村镇规划区以外的采煤塌陷地,优先复垦为农用地。

主要任务:该工程主要是结合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包括土地平整、修建排灌设施、田间道路、绿化林带及服务设施,对采煤塌陷、挖损和矸石、粉煤灰等压占土地进行复垦。

(3)工程实施建议

①做好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科学规划和综合平衡。首先要做好塌陷地和生态环境的调查,采煤塌陷地破坏形态的不同,对其复垦利用将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其配置的方式。因此,为了探寻科学合理的塌陷土地复垦治理途径和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对采煤塌陷地的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合理分类,这是确定采煤塌陷土地复垦途径、土地的利用方向及资源配置模式的基本依据。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方案。再次,要注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与基本农田保护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综合平衡。

②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塌陷地预测和监测;同时学习同样是产煤大国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坚持采用将矸石、废石、河沙或者水泥等回填进采空区去的方法。

③根据塌陷地高程不同,采取划块分而治之的复垦模式。对塌陷较浅、平均深度不超过1.5m且不常年积水的,可采取填煤矸石、回垫表土的办法,治理成耕地;对塌陷深度超过4m,并形成大水面的,可采取沿湖修路、绿化、美化、湖内围网等办法,治理成集高科技养鱼、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区。

4)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1)确定依据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重点是:“一线、两片、三区”,一线就是指黄河故道沿线。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北归,水源中断,河道废弃,历经沧桑后形成了现在的黄河故道。江苏省境内黄河及其支流大沙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沛县、铜山县、徐州市区、睢宁县、宿迁市宿豫区、宿城区、泗阳县、淮安市淮阴区、清河区、楚州区、涟水县、盐城市阜宁县、响水县、滨海县等15个县(市、区)。由于黄河故道河水中泥沙常年沉淀淤积,使故道河床高出附近地面3~5m,有些地段可达8m。

另据了解,由国家林业局主持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已经由国务院第八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该《规划》确定了4项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和3项区域性示范区示范点建设项目。其中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就是这3项区域性示范区示范点建设项目之一。可见,解决黄河故道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势在必行。

黄河故道沿线土地利用特点是:①土地利用率低,废弃坑墉与苇地分布其中,荒草地面积比例较大,田块不平整,田间沟渠、道路占地较多,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②该区住宅用地面积比例大,人均、户均住宅用地面积远远超过国家标准,整理潜力较大;③该区内农田水利设施状况较差,区内现有大量土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水土流失严重,不能满足农业高产稳产要求,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道区现有耕地13.33万hm2(200万亩),整体年收益不足4亿元。经过专家论证,对黄河故道沿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突出,可显著地改善故道区农业生产条件、居民生活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2004年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下,《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该规划指出,故道区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很大,数量将达到3万hm2(45万亩)以上,新增耕地率在14%以上,规划实施以后,新增耕地及原有耕地质量的提高,将给故道区每年增加超过5亿元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已经将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列为2005年工作重点来抓。

(2)目标和任务

目标:根据《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对黄河故道区的开发整理将分期进行:近期目标是以开挖中泓、疏浚河道、平田整地及营造沿线防护林带为手段,突出增地造地,以新增耕地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建立粮棉油、林果渔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和相应的农村产业结构,使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总体最优。长期目标是以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为手段,将黄河故道沿线建成苏北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带和绿色生态长廊。该项重点工程预计投资规模为45.13亿元,预计可增加耕地3.01万hm2(45.13万亩)。

主要任务: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任务是:平整土地,增加硬件投入,涝旱沙碱兼治,改造中低产滩地,使废黄河沿途滩坡地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各具特色,高产高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把废黄河故道建成集农林渔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科技示范区。

(3)工程实施建议

①要立即开展大比例尺的调查和评价地图制作,为规划实施提供空间和时间秩序的参考。

②分段治理,改造中低产滩地,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挖深中泓,新建圩区,完善灌排设施,增大容蓄量等措施,提高该区域抗灾保收的能力。

③充分利用各类土地,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一方面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滩坡地,以发展经济林、果林为中心,建成各具特色的林带和果带。

④以开发绿色食品基地为中心,建设渔农、渔牧复合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在废黄河故道滩地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用无污染技术,生产加工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争取把黄河故道开发建成国家级大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农业绿谷(仿硅谷)”。

5)沿海滩涂开发工程

(1)确定依据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纪,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滩涂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是天赋宝贵资源,也是最具潜力的后发优势。江苏省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滩涂”,并且每年仍在向大海中延伸。这里地处长江、淮河的下游,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的影响,陆地上巨量泥沙随陆地径流入海,使岸线不断向海延伸形成沿海滩涂,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江苏省海岸线总长954km,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总面积达52.47万hm2,位居全国沿海省市之首,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一块后备土地资源。围滩造地历来对江苏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江苏省南通、盐城大部分土地,都是经过多少代人坚持不懈地围海造田造出来的。

大力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加快沿海滩涂开发步伐,是实现全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江苏实现经济新增长的必然选择之一。江苏人多地少,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土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耕地补充难度越来越大、耕地保护政策“紧而又严”的情况下,加快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为全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直接的支持,为江苏经济既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是一项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重大工程。

(2)目标和任务

目标: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江苏省‘十一五’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已通过评审,提出在未来5年内(2006~2010年),江苏将围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3.42万hm2 (51.3万亩)。据此开发速度预测,2010~2020年间,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江苏省还将开发利用6.67万hm2(100万亩)以上的滩涂资源。

2004年全省有滩涂52.47万hm2,占其他土地的27.9%。根据资料显示,沿海淮涂每年还在以0.13万hm2(2万亩)以上的速度向外淤长。若不考虑海平面提升及长江来沙减少的因素,至2020年江苏省沿海滩涂还将可能再增加约2.08万hm2

主要任务:主要是修筑堤坝,围海造地,通水通路,开垦荒地,运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脱盐脱碱,熟化、改良土壤,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该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开发项目。在开发利用方式上,应进行统一规划,按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管理,实行连片围垦,连片治理,集中投入,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综合经济效益。

(3)工程实施建议

①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而适度有序的开发。沿海经济是一个特定的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科学制定规划是提升全省沿海经济政治、经济地位的法令依据。只有规划的科学化,才能实现管理上的一体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②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切实增加对滩涂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沿海滩涂开发工程耗资巨大,回报期长,需要足够的资金保证,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如对新围垦滩涂采取低价等优惠政策,采取成片发包、租赁、承包或拍卖滩涂使用权等方式获得后续资金;另外可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开发;鼓励其他市县跨区参与开发等。

③依靠科技力量,优化经济结构。当前,沿海滩涂经济不仅总量小,而且富含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更少。要提高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起点与层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建议沿海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确立“科技兴滩、兴海”战略,努力加大对沿海滩涂经济的科技扶持力度。

④沿海岸线66.67万hm2(1 000万亩)左右的滩涂资源,既是关系江苏省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后备用地资源,也是极其宝贵的湿地资源。在开发中必须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中实现滩涂资源的适度、有序开发。通过合理确定起围高程、科学规划围垦速度和有针对性地保持一定比例的湿地面积等办法,避免生态环境在很短时期内发生剧烈的变化,使滩涂有一个缓冲和自然调整的过程,达到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目的。

⑤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做好“通路、通电、通水”工作,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电网建设,继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6)苏南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

(1)确定依据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对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规划,重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有计划地对零散居民点进行归并,对“空心村”进行整治,把原有低效利用和闲置未用的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成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将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投放到城镇化建设中去。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使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据江苏省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苏南地区中无锡、苏州、常州三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均大大超过了建设部颁布的村庄(在发展用地偏紧的地区)人均用地60~80m2的标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21世纪以来,苏南经济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向前递增,城乡建设加快,工业用地规模持续加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量很大。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仍然居高难下。据统计,2004~2006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位居全省前三位。

表4.32 2006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设用地情况

img217

可见,苏南三市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很大。而三市均处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垦殖率较高,境内河流湖泊较多,真正属于有开发潜力的未利用土地面积很少,后备资源奇缺,土地外扩能力极弱,必须通过内涵挖潜,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2)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经过公式测算,规划期内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规模总面积约为5万hm2,新增耕地面积为2.98万hm2。按计划扣除相应的挂钩指标面积之后,其他部分可作为后备资源潜力。

主要任务: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村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空心村改造、迁村并点、宅基地调整、村内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大力推广建设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美化居住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必须符合村镇规划和农村居民宅基地用地标准;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公益设施用地。

(3)工程实施建议

①进一步推行“三集中”模式(即农民居住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耕地向集约化经营集中),这一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投资大,主要适用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②抓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工作机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调查,科学规划,落实项目区,按数量、规模和分布情况,确定实施时序。

7)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沿线土地复垦工程

(1)确定依据

经调查,公路、铁路建设及大型水利设施这类线性工程,由于占地一条线,涉及区域广,挖损、压占大量沿线土地,需要沿线各地区密切配合,综合整治复垦,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既可以增加农用地面积,又有利于美化沿线景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由于长三角地区水网密布,地势低洼,在这样的地面上修路,每一段路基都需要填充大量的土方,需要挖占大量土地。另外,江苏省近年交通用地和水利工程用地量较大。在新一轮规划实施期间,随着江苏省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多条公路正在修建和扩建中,根据《江苏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研究》,2020年前江苏省将建成总里程为1.3万km的干线公路网;根据《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江苏省2020年前将建成总长为3 455km的航道网。目前在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等工程;铁路方面,正在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江苏境内约348km,即将投入建设的还有沪宁城际轨道交通(江苏段)、南通东至上海铁路、南京至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等工程。大型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江苏两个“率先”大局,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整理与复垦。

(2)目标和任务

目标: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沿线土地复垦工程,范围包括上述公路、铁路、航道、其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所经过的各市,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较大,对其沿线挖废、压占的土地应有重点、有计划进行复垦。

任务:结合各交通和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因工程建设引发的耕地挖损、压占、分割等土地利用问题,对沿线农用地进行整理,归并零散地块,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工程实施建议

①在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区域地质、土壤、气候等条件及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的长久利用计划等多方面因素,并与土地、环保、农业、水利部门几经研讨,制定出符合公路走廊带内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土地复垦计划。将取土场尽量选在地势较高、含水量较低、单位面积可取土量大的位置,以节约用地;取土前将表层50cm厚的种植土移走,单独堆放,取土后再推回,以维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地恢复耕种条件;取土场施工时坑底设排水系统或设蒸发池;取土场坡面采用绿化防护,防止水土流失;要求恢复种植土的厚度不得少于30cm,交工时要通过国土管理部门的验收。

②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复垦按作业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工程复垦和生态复垦两个阶段。工程复垦阶段主要在土壤破坏前有计划地将表土层采集、堆存以供今后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所用,其作业的一般过程为:表土采集、堆存、废弃物料回填、压实、场地平整、表土覆盖、土地整形。生态复垦一般是在工程复垦之后进行的,主要是根据复垦地进行熟化和改良,最后在已复垦的土地上进行的各种复垦作业,以种粮、植草等来充分利用遭到破坏的土地。常用的土壤熟化和改良技术有土壤施肥技术、pH值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三种。

附表4.1 江苏省农地整理数量潜力汇总

img218

(续附表4.1)

img219

(续附表4.1)

img220

(续附表4.1)

img221

附表4.2 江苏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汇总

img222

(续附表4.2)

img223

(续附表4.2)

img224

附表4.3 江苏省土地复垦数量潜力汇总

img225

(续附表4.3)

img226

(续附表4.3)

img227

附表4.4 江苏省未利用地开发数量潜力汇总

img228

(续附表4.4)

img229

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性分析_江苏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7.1.4 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1)总体差异

江苏省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的相对不平衡,总体上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由强到弱的趋势。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地市,又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土地利用也会因此呈现不同的水平。通过对典型年份的江苏省13个地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地市的土地利用的差异,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见图7.6~图7.9)。

(1)指标选取方法选择

①根据数据的可获性,选取人均耕地、人均建设用地、单位建设用地的二、三产业的产出和地均GDP对江苏省13个地市2002~2006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

②对江苏省13个地市2006年建设用地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③方法选取:主要借助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动态的定量的分析比较,找出差异。

(2)评价结果

①评价结果一: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2006年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人均建设用地均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连云港市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最多,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329.5m2,比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最少的泰州市192.1m2多出了137.4m2。具体的各个地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数据如表7.4。

img317

图7.6 江苏省13个地市人均建设用地图

img318

图7.7 江苏省13个地市人均耕地图

img319

图7.8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出图

img320

图7.9 江苏省各地市地均GDP图

表7.4 江苏省13个地市土地利用情况表

img321

②评价结果二:

为了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各地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情况,根据数据和资料的可获性,选取单位建设用地的工业增加值和单位建设用地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因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见图7.10、图7.11、表7.5)。

img322

图7.10 单位建设用地的工业增加值图

img323

图7.11单位建设用地实际利用外资图

表7.5 建设用地土地产出表

img324

单位建设用地的工业增加值和单位建设用地的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建设用地土地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江苏省各地的单位建设用地工业增加值中,苏州、无锡和常州处于前三位,分别为175.89万元/hm2、140.89万元/hm2和78.61万元/hm2,而宿迁、连云港和盐城则处于后三位,分别为6.80万元/hm2、8.42万元/hm2和15.25万元/hm2。其中单位建设用地工业增加值最高的苏州市是最低的宿迁市的25.87倍,单位建设用地实际利用外资额最高的是苏州,为27.59万元/hm2,最低的宿迁市这一指标为0.32万元/hm2,后者仅为前者的1.16%,区域发展差异巨大。

而通过对衡量建设用地产出的另一重要指标之一的单位建设用地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依然排在前三位,而宿迁、淮安、盐城等苏北地区的地市依旧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整个江苏省总体上仍然呈现苏南、苏中和苏北依次递减的态势。

2)产业层次差异: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工业用地是江苏省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2004年,全省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为27%。[3]同时,由于城市工业用地长期实行划拨使用和协议出让方式,土地低效利用问题相对突出,并成为江苏省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管理的重点。本部分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用地情况调查,对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制订产业用地门槛等管理制度,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提供必要依据。参考我国企业行业分类标准,结合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与产业发展规划,主要选择以下工业行业进行评价研究:化工、医药、冶金、建材、电子、纺织、机械、轻工、电力、食品。需要专门说明的是,由于企业调查的范围有限,不排除调查样本存在偏误的可能,因此,本部分的研究数据及结果仅供参考。

调查的787家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500万元~1 000万元、1 000万元~3 000万元、3 000万元~5 000万元、5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占12.2%、9.8%、28.6%、14.4%、35.1%。占地总面积在1 000m2以下、1 000~3 000m2、3 000~1万m2、1万~6万m2、6万m2以上的企业分别占1.5%、6.0%、27.7%、52.0%、12.8%。

(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况

从全省的视角观察,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且不同指标的行业间变化规律不同,说明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真实水平(见表7.6)。

表7.6 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指标实际值

img325

调查显示,江苏省主要工业用地平均建筑容积率达到0.6,但不同工业行业土地建筑容积率的差异巨大。在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电子行业最高(0.71),食品行业次之(0.62),医药行业最低(0.41)。同时,主要工业行业的地均投资强度差异也很大。电子行业以3 900万元/hm2的地均投资强度高居榜首,食品、电力、医药等行业次之,而建材、化工、冶金等行业地均投资强度相对较低。

另外,在土地产出能力方面,电子行业的地均销售额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达到8 648万元/hm2,食品行业第二。建材行业地均销售额最低,仅为电子行业的1/4。

从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来看,主要工业行业平均的地均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为86人/hm2,其中纺织行业最高,达到195.90人/hm2,电子行业其次,化工行业最低。

(2)江苏省不同地区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从空间上来看,苏中地区主要工业行业的平均建筑容积率最高,达到0.64;其次是苏南,为0.54;苏北地区最低,仅为0.47[4]。总体上,由于苏南、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用地相对紧张,从而促进了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

数据显示,虽然苏南地区工业用地建筑容积率普遍低于苏中地区,但是大部分工业行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呈现出显著的梯度特征,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这可能是由于外资的大量注入,苏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逐渐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发展,导致苏南地区的地均投资额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苏南地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3 032万元/hm2,其中医药、电子、电力、食品等行业的地均投资额最高。

从土地产出效益来看,苏南地区在电子、医药、机械、轻工、食品等行业具有优势,苏中地区在化工、建材、纺织、电力行业中的比较优势较为突出。

(3)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上述分析表明,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土地利用状况与投入产出方面的非完全一致性,要想全面掌握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工业行业在土地集约利用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借助于综合评价研究。

①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研究着眼于从江苏各行业以及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对比中发现问题,因此侧重从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投入产出水平等方面选取指标反映江苏主要工业行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几经筛选和调整,并且通过南京市江宁区试点调查的尝试性评价过程,最终确定了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因素因子。

②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用地评价的指标体系

参考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评价选用指标,结合抽样调查实际及课题分析需要,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7所示。

表7.7 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img326

参考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评价、开发区评价指标权重,参考专家意见,得出主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考虑到在江苏各区域不同行业的工业类型有所区别,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了两套权重指标:以劳动为主的劳动/资金密集型,有化工、医药、电子、纺织、轻工和食品六个行业;以土地为主的土地/资金密集型,有冶金、建材、机械和电力四个行业[5]。在进行区域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参考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评价、开发区评价指标权重,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多轮打分,得出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③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参考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评价及开发区评价相关指标标准值确定方法,并结合本次评价实际情况,以筛选行业和地区两项指标最优为原则。

④评价结果

首先,对劳动/资金密集型行业和土地/资金密集型行业指标权重进行区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主要工业行业中,电子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其建筑容积率和地均投资强度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纺织、机械行业因各项指标都处于中上水平而分别位居第二、三位。冶金行业得分最低,主要是受冶金行业技术特点的限制,地均投资、地均销售和地均利税都处于较低水平。江苏三大地区化工行业的集约度综合分值相差不大,但苏南以精细化工为主,苏中、苏北以重化工为主。电力行业在苏南、苏中地区的总分值比较高,但在苏北地区的分值相对较低。位居后列的几个行业主要是因为建筑容积率和地均利税等指标得分都较低(见表7.8)。

表7.8 江苏省三大区域主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度综合评价结果

img327

针对劳动/资金密集型行业和土地/资金密集型行业用地特点,分别采用不同权重进行计算,得到两类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①劳动/资金密集型工业行业(见表7.9)

表7.9 江苏省劳动/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度综合评价结果

img328

结果显示,突出劳动就业在该类行业中的重要性后,苏中地区的纺织业较苏南、苏北有明显优势;苏北的医药行业为江苏三大地区中最高,其总分值为82.64,苏南次之,苏中最低,仅为49.27。同时,苏南电子行业仍然领先,但其优势有所下降。可见,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如电子、轻工、食品等。

②土地/资金密集型工业行业(见表7.10)

考虑到冶金、建材、机械和电力这四大行业主要以土地密集型为主,所以在评价过程中,适当调整了地均就业人口与建筑容积率指标的相对权重。可以看出,苏中地区冶金行业的优势较苏南有所下降;苏南机械行业的评价总分值比苏中低;建材和电力行业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表7.10 江苏省土地/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用地集约程度综合评价结果

img329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评价和排序的依据完全来自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其准确程度取决于企业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尽管在研究过程中对调查数据的甄别耗费了大量精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上述评价和排序只是提供一个参考,不涉及任何具体工作和其他的评价。

(4)简要结论

从以上对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用地产业间、区域间(苏南、苏中、苏北)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比较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行业间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差异主要由行业技术特点决定;

②江苏省不同地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并没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那么明显。2004年苏南人均GDP是苏中的三倍,是苏北的四倍多,但是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85.4、81.6、46.7,虽然总体上依然呈现苏南最高、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的状况,但苏南与苏中地区之间的差距并不很显著。

③分地区来看,苏南地区电子、轻工与食品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苏中地区在化工、纺织行业中的优势相对突出。加快苏南地区的冶金、建材、机械和电力等土地/资金密集型行业向苏中地区的转移,以及大部分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都将有力促进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的提升。

④从分地市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正相关性,经济越发达,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也越高;经济欠发达,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也越低,而苏州、无锡、常州是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地市。

内容和原则_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3.1 涉农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3.1.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与原则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例如,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2)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3)集成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根据Webster大词典的定义,集成是指“把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单元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系统的过程。集成思想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实施的方法论,是合作思想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供应链的集成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术界对集成化供应链的发展阶段达成如下共识[1][2]: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3],包括从最低层次的基础建设到最高层次的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各个阶段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管理核心、计划与控制系统、应用的信息技术等方面。

●阶段1:基础建设

第一阶段称为基础建设(初始阶段)或基准集成(Baseline Integration)。供应链所有组成实体的基本功能与活动独立,甚至是不协调执行。

这一阶段是在原有企业供应链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企业现状,分析企业内部影响供应链管理的阻力和有利之处,同时分析外部市场环境,对市场的特征和不确定性做出分析和评价,最后相应地完善企业的供应链。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采用短期计划,出现困难时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虽然企业强调办公自动化,但这样一种环境往往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供应和需求变化影响的敏感度。

●阶段2:职能集成

第二阶段称为功能集成(Functional Integration)。职能集成阶段集中于处理企业内部的物流,企业围绕核心职能对物流实施集成化管理,对组织实行业务流程重构,实现职能部门的优化集成,通常可以建立交叉职能小组,参与计划和执行项目,以提高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克服这一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能很好满足用户订单的问题。

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第二阶段一般采用MRP系统进行计划和控制。对于分销网,需求得不到准确的预测和控制,分销的基础设施也与制造没有有效的联接。由于用户的需求得不到确切的理解,从而导致计划不准确和业务的失误,所以在第二阶段要采用有效的预测技术和工具对用户的需求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计划和控制。但是,以上采用的各项技术之间、各项业务流程之间、技术与业务流程之间都缺乏集成,库存和浪费等问题仍可能困扰企业。

●阶段3:内部供应链集成(Internal Integration)

第三阶段是在明确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强调组织边界集成的规划与控制的集成,该阶段的集成是基于组织结构的集成。这一阶段要实现企业直接控制的领域的集成,要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用户管理部分的集成,形成内部集成化供应链。集成的输出是集成化的计划和控制系统。为了支持企业内部集成化SCM,主要采用供应链计划(SCP)和ERP系统来实施集成化计划和控制。SCP和ERP通过基于事件的集成技术联结在一起。

这一阶段可以采用DRP系统、MRPII系统管理物料,运用JIT等技术支持物料计划的执行。此阶段的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特征:①强调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②制定中期计划,实施集成化的计划和控制体系;③强调效率而非有效性,即保证要做的事情尽可能好、尽可能快地完成;④从采购到分销的完整系统具有可见性;⑤广泛运用EDI和Internet等信息技术支持与供应商及用户的联系,获得快速的反应能力;⑥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管理用户。

●阶段4:外部供应链集成(External Integration)

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第四阶段,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供应网链。而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关键。

此阶段企业要特别注重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管理的焦点要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企业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共同计划预测与库存补充(CPFR)的应用就是企业转向改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典型例子。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生产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反应能力和速度。企业必须能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既能按订单生产(MTO),按订单组装、包装,又能按备货方式生产(MTS),这样一种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不同的优化配置的策略称为动态用户约束点策略。延迟技术(Postponement)可以很好地实现以上策略。

为了达到与外部供应链的集成,企业必须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提供与外部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很好的接口,达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达到相互操作的一致性。这些都需要采用Internet信息技术。

本阶段企业采用销售点驱动的同步化、集成化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它集成了用户订购数据和合作开发计划、基于约束的动态供应计划、生产计划等功能,以保证整个供应链中的成员同步化地进行供应链管理。

●阶段5: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

在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集成以后,已经构成了一个网链化的企业结构,我们称之为供应链共同体,它的战略核心及发展目标是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共同体必将成为一个动态的网链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识等需要,不能适应供应链需求的企业将从供应链联盟中被淘汰。供应链从而成为一个能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

3.1.2 涉农供应链管理的收益与成本

从文献看,目前国内的研究,对涉农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好处的一般性的讨论较多,但结合案例的讨论较少,结合对应的代价来谈收益的也较少。澳大利亚南昆士兰(Southern Queensland)大学的Peter Nicholas所做的一项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实施SCM时能清醒地认识到相应的成本与费用。

四个聚焦于供应链的个案研究被选择作为分析的基础。相关的厂商及行业包括:一家英国的牛肉业,一家加拿大的谷物,两家澳大利亚的牛肉和新鲜水果农业综合企业公司。四个案例的研究成果被综合为一个一般性的一览表(如表3-1),在表中列示了与三个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可能的成本与利益。三个战略目标分别是①改善横向协作;②改善纵向协作;③品牌定位。

表3-1 组合案例概要一览表

img14

(续表)

img15

3.1.3 涉农供应链集成的动因

集成化涉农供应链管理是ARSCM的核心内容[4],就是促进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专业化分工,促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协作进行协调,优化整体绩效,对供应链上所有的过程和物流功能进行无缝链接,整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供应链的竞争者不易复制、模仿,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集成化ARSCM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集成方法还不多见,其关键是供应链的集成机制还没有完善。涉农供应链集成的动因也是运用涉农供应链集成管理的基本条件,表现为如下几方面[5][6]

1)提高利润

供应链集成的动因源于通过降低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提高利润。具有规模化经营优势、产品开发能力强且信誉好的企业承担启动、运作供应链的任务,这样的企业称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也叫链主。链主的收益大于其启动供应链的成本,涉农供应链管理才是可行的。长期而言,链主启动的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会好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利润。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世界上各种食品质量安全法案都在驱动涉农供应链的集成,形成从世界范围的零售商、加工商、运输商、生产者到生产资料供应商的后向集成框架。它要求每个供应环节都是安全合理的,强调质量安全可追踪能力,从而减少由质量安全引发的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集成化涉农供应链中一般都严格实行国家或国际标准作为产品检验和评估的标准。

3)减少市场与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大,这会降低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使经营者更多地采取短期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企业的高风险经营。而供应链的构建,恰恰可以分散这种风险。只要存在资产专用特性、少数人交易、投入占总成本比例较大以及对要素市场需求变动较大等情况,均会引起向后集成要素市场的变动[7]。政府、企业要提供信息交互的软件、硬件,至少在集成化供应链的内部,各种信息呈透明化趋势。通畅的信息流是集成化供应链的基础。由此,企业和农户具有相对准确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发展的预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生产和消费的不一致,使供应链的优势得以呈现。

4)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世界农产品市场上顾客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加快、服务要求提高、农产品生产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产业链网络化,农业企业管理越来越复杂,交易成本逐渐增加,如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推行供应链管理的动因,农产品种植者和相关企业如何组织生产、经营和增强竞争能力,需要由农产品种植者到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来协调解决。

3.1.4 涉农供应链集成过程的发展

涉农供应链的集成过程,也称涉农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仍然保持着一般供应链的集成过程:基准阶段到功能性集成阶段,再从内部集成阶段到外部集成阶段[8]。此外,基于现有的供应链发展[9],发现涉农供应链有着独特的集成过程:从市场自发集成阶段到基于并购的一体化集成阶段,直至基于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集成阶段,再到基于伙伴关系的战略联盟的供应链集成阶段。

1)基于市场自发集成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涉农供应链模式是指通过现货市场进行商品或物流服务交易而形成的农产品供应链。这是目前为止最为普遍的涉农供应链模式,是由“看不见的手”形成的。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商流和物流功能,但是由于没有长期合作的农户和企业主体愿望,存在交易风险,无法带来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2)基于并购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企业需要用管理方法规避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风险,因此,在供应链思想出现的早期,核心企业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一体化战略,从所有权上控制整条供应链或其中多个环节,从而通过交易内化管理来降低各交易环节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以获取预期的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种供应链模式的特点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往往集中在一个企业内,是一个产权独立的市场决策主体;有属于企业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原料生产基地、分销基地和分销渠道;一体化经营的各环节之间按照企业组织原则来运作。

一体化战略(Integration Strategy)分纵向一体化战略(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和横向一体化战略(Horizontal Integration Strategy),而纵向一体化战略包括前向一体化战略(Forward Integration Strategy)和后向一体化战略(Back-ward Integration Strategy)。由此,可将基于并购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分为下面三种:①前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是指通过并购的方式,核心企业的业务向消费它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扩展,主要是搭建销售农产品的分销渠道等;②后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是指通过并购的方式,核心企业的业务向为其提供原料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发展,主要建设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等;③横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是指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并购同业竞争对手的方式,把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加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如加工企业合并其他加工企业成为龙头企业。

3)基于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集成供应链模式

在企业接受供应链思想时期,这种集成供应链模式是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虽然集成的主体仍然是核心企业,但是集成方式却是通过契约等外包形式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这种竞争方式将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这是一种新的企业供应链集成形式,切实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有文献称该模式为“横向一体化”的模式[10],即利用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抓住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企业内部只保留一些涉及企业核心技术的关键部件生产,其他的生产选择外包[11]。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也可以看作核心企业集成供应链模式,只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小农户进入大市场问题,其供应链的链条一般比较短。根据研究和调查结果,核心企业会随涉农供应链的发展向下游移动。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集成供应链模式发展为以物流中心或以超市为核心企业集成供应链的模式。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模式是现代涉农供应链发展的成功模式[12]

4)基于伙伴关系的战略联盟型涉农供应链模式

战略联盟型涉农供应链模式是最终体现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成熟形式,该模式是指在市场环境下,由原供应链上一些产权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由核心企业协调,通过构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组成的供应链联盟。每个成员在各自优势领域(如农产品生产、加工、分销等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形成一种多方位的、目标导向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供应链模式可以避免一体化供应链的缺陷,联盟成员的伙伴关系带来市场交易所不具备的、更多的成员间的合作承诺,为合作双方带来长期战略意义上的双赢,它是核心企业集成供应链模式的最终发展形式,集成方法往往是协作,而不是契约。

3.1.5 涉农供应链的集成结果

供应链集成实质是供应链成员的各层面上的合作,是市场发展和成熟的要求,也是企业和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必然选择。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供应链的集成结果不仅仅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提高,更主要的是带来了供应链及其成员竞争力的提高[13][14]。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集成供应链降低了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成员合作行为可以部分消除生产和市场的风险,使链上的商流、物流实现的风险降低、效率大幅改善。为能有效合作,供应链成员必须分享信息,不仅是交易资料,还需分享策略性资料,目的是在使用这些共享信息进行联合规划,以满足用户需求和物流需求。

2)集成供应链优化了涉农供应链的资源配置

由于信息共享,涉农供应链集成将消除链上的农产品浪费及重复性的生产和工作,优化了涉农供应链上的资源配置。具体而言,供应链成员通过信息共享及战略协作,可以节省由于信息不畅引发的农产品销售不畅而导致的大量农产品腐烂的浪费,降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存货,并提高顾客的效益,使供应链成员更注重供应链整体的效率。同时,集成涉农供应链也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保障了国家食品安全,因此,各国政府乐于推动涉农供应链管理发展。

3)集成涉农供应链提高了各节点企业的能力和绩效

在供应链中,各企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其他的业务通过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合作完成。这样,供应链的每个节点企业都在为供应链贡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形成的供应链将是市场上最有价值和竞争力的供应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必然会分享到高出市场平均利润的利润。这也驱动了企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随着供应链集成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必然会产生企业绩效相互促进的结果。因此,供应链集成的结果必然是各节点企业绩效的提高。

4)集成涉农供应链优化了供应链的结构

首先,集成涉农供应链优化了供应链的成员,从动态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绩效不高的农业企业或者在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中迎头赶上,或者在供应链重新组合或构建过程中被剔除;其次,集成涉农供应链也优化了供应链的流程,比如,由于信息的透明化,物流与商流得以分离,物流无需经过批发市场等中间环节,可以从产地直接到销地;再次,使涉农供应链的连接更加健壮(robust),各种集成技术和战略的使用使供应链更经得起市场波动的考验。

5)集成涉农供应链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定制

世界范围的超市发展和中国的“农改超”发展说明,集成供应链是实现农产品规模化定制的保证。农产品多样化的规模定制是各大型超市盈利的保证,用户的定制需求需要在一个高度集成的供应链环境中由所有的参与者协同完成。

国农重企的基本概况及调研和实证的总体安排_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4.1 国农重企的基本概况及调研和实证的总体安排

4.1.1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又称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国农重企”)。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最早是以农业部等八部委行于2000年8月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提出的。该文件确定北京顺鑫农业等151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有9家上市公司和5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如农产品、草原兴发、顺鑫农业、伊利等,以及露露集团、双汇发展、莲花味精等的母公司。以后又陆续评选或审核若干批次。

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

4.1.2 本课题主要实证对象(国农重企)的范围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在推进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本课题将实证对象的范围框定于第三批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4月18日,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1],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监测的基础上[2],经专家审核,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

4.1.3 研究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

1)信息获取的直接与间接方式

Yin(1994)提出了数据收集的三条原则之一就是使用多种来源的数据,这一原则是基于它允许研究者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三角互证。本课题的调研工作跨越2006~2010年。在获取相关信息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①文献收集;[3]调研中深度访谈;[4]调研中发放问卷。这三种信息收集方式相互补充且相互印证,起着“三角互证”的作用②,以提高质量。

2)文献收集工作(各类公开资料的收集)

2006年以后,笔者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工作,不断收集和充实相关资料和信息。所收集的资料,除来自于CNKI等主流渠道外,还包括:企业网站信息、通知、会议纪要、政策文件、档案记录等。

4.1.4 调研内容和实证问卷设计

1)被调研对象的构成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方式③。调研对象有涉农龙头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5]、政府机构[6]、行业协会或合作社四类。近4年的课题调研涉及全国的136个单位/机构:涉农龙头企业89家、高校及研究机构9家、政府机构34家、行业协会4家。其构成比例如图4-1所示。

img29

图4-1 被调研对象的构成

2)主要调研对象:涉农龙头企业(方式:调研提纲+主观问卷)

具体而言,调研涉及136个单位/机构的802人。其中,涉农龙头企业中接受调研的人员,主要是从事行政、质量、物流、营销、生产、采购等的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散布全国各地,因而实地或现场调研难度极大。调研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共选择了全国的89家涉农龙头企业和47家相关机构作为调研对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在2006年7月进行了预调查,从2007年9月到2010年3月,对136家样本龙头企业和相关对象进行了调研。

在现场调研方式中,课题组从两个方面获取信息。首先使用一个半结构化/半开放的访谈提纲(见附录1)进行访谈[7],然后,再发放主观问卷[8](见附录2)并回收。在“访谈提纲”方面,最终形成有效资料87份。在“主观问卷”方面,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9份。在问卷处理上对个别问题参考有关资料或其他场合获得的侧面信息进行了修正,但基本采用企业填写的数据,对不完整项就列出回答企业数,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对“其他机构”的调研

考虑到单纯访谈涉农龙头企业,可能带来的信息偏颇或失真,本书调研还涉及高校及研究机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合作社三类群体。对“其他机构”的调研基于附属调查表(见附录2),在信息获取上采用三种方式:①在访谈现场/会议现场发放(或使用),然后回收;②发送电子邮件/信件;③其他方式(电话等)。本课题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357份。

涉农供应链延迟策略的定位的步骤_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7.4 涉农供应链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的步骤

CODP的定位其实就是大规模定制战略的核心。CODP的定位选择不但是生产系统的运营层面上的决策,更是企业谋求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决策。涉农环境下,由于受自然风险、“速度陷区”或“箱鼠效应”等的影响,推拉结合战略面临高度风险。因此,核心企业确定CODP的定位,必须慎重考虑,具体的选取步骤如图7-7所示。

img121

图7-7 CODP定位步骤

1)确定客户的定制要求与定制敏感度

客户对于定制的敏感度较高是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先决条件,客户对定制的需求为企业实现大规模定制奠定了市场基础。因此,客户订单分离点选取的第一步必须确定客户的定制要求与定制敏感度。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明确以下的问题:①客户需要怎样的定制产品,产品需要怎样的功能模块来满足客户需求?②客户对于定制的敏感度高低,客户愿意为定制产品付更多的钱吗?③客户愿意为定制产品等待更多的时间吗?交货时间需要多少时间?能够容忍交货时间变动吗?④提供定制产品,对于客户会增加多少新的订单?

2)确定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服务目标

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生产物流系统的服务目标,因为不同的服务目标对于CODP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为此需要考察了以下:①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现状,包括设备的固定投资、生产设备的柔性、人员的素质等等。②在本行业,主要的竞争点是快速反应、低成本,还是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要?③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提供定制产品的情况?④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⑤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来源于哪里?

3)确定CODP的备选点,估计每个备选点的产品/流程改造成本

经过一个综合的考虑后,要确定若干可以作为CODP的备选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备选点实施延迟策略所需的产品/流程改造成本会有差异。这些成本包括:产品/流程改造的设计成本与固定投资、改造后上升的加工处理成本,额外增加的原材料成本等。在实际商业环境中,CODP的选择往往只由客户交货提前期要求以及工艺技术限制就能定出CODP的位置。但是如果有多个备选点的话,就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科学合理的确定。

4)权衡各种因素,确定CODP定位

确定CODP定位,可以综合考虑下列因素:①需求特性。客户的定制要求越特殊,定制产品要求的功能模块越复杂,CODP的定位就越往上游移动。一般情况下,当客户对于定制的敏感度高,而实施大规模定制的改造成本与定制程度无关的话,CODP应该往上游移动以增加企业利润。当需求预测变得困难,成品库存的平均库存水平以及产品的过时风险变得更大时,为降低成本,CODP应往上游移动。②客户满意度。为了客户满意度更显著的提高,就必须缩短交货时间,这将导致CODP位置向下游移动。③生产工序特性。加工或者清洗、换装时间长的工序前的库存点,不适合作为CODP,因为这会大大增加订单周期,使客户满意度下降。加工增值高的工序前的库存点也不适合作为CODP点,它对其有向上游移动的影响。另外,最小批量要求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很高的设备,以及瓶颈工序前的库存点都不宜作为CODP。④存储特性。存储能力有限的库存点、稳定性差的半成品库存点都不适合作为CODP选择点。还必须考虑半成品库存点的单位库存成本、库容,半成品的稳定性以及存储时间的限制。

5)农产品/食品生产系统的约束项审查

在涉农环境,特别是食品产销环境下,在涉农供应链上选择CODP,特别需要注意一些约束项能否通过。制约涉农(食品)供应链上CODP选择和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法律法规(底线)。大多数国家对农产品及农源工业品的生产和流通都有法律上的强制性的规定,这是CODP选择时的底线。例如烟草法对烟叶的规定就可能限制可能的延迟策略。②追溯与追踪的要求。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环境下的要求。③技术上的考虑:涉及缓冲(buffer)库存与延迟的安全与卫生性,腐败性等。van der Vorst,van Dijk,Beulens等人就Wings &Legs公司运用延迟策略的可能性分析到[12],“尽管有人认为公司可以将其生产过剩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应付以后的波动着的需求。但不幸的是,由于禽肉产品的易腐性,这是一个受限的可能性。因此,在食品技术专家与运营管理专家应有一个更紧密的合作”。

社会发展呼唤高端服务业_现代城市的产业前沿

二、社会发展呼唤高端服务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高端服务业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而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赖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为特征。依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尽管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人们从中也获得巨大的利益。到2006年底,中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增长方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凸现,这不仅严重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制约着我国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因此,依靠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支撑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将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是党和政府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我国政府确立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将由扩大投资转变为扩大内需,大规模地减少资源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高端服务业处于服务业的高端领域,被认为是典型的“无烟”产业,具有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和高产业带动力特点。发展高端服务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2)提高城市化的水平,有赖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面临着城市化率低和城市化问题凸现的双重矛盾。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水平,而且比低收入国家45%的平均水平还要低。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服务设备等远远滞后于城市的扩张。为了支撑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而且要同步防止和消除城市化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走出一条高层次城市化发展道路。高端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高层次、高增值、强辐射的高端服务业,不仅能为提高我国城市化率提供重要的支撑,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层次,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img65

(3)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有赖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不能离开城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之提供支撑。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让农民能便捷享受到一流的服务;围绕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需要高起点地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农村,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等服务业,加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使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业态和现代化的商业网络遍布乡村,让农村居民不出乡村就可享受同城里人一样的舒适生活。

(二)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高峰期,制造业已开始由低端走向高端,外商的投资结构和投资重心出现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传统服务业特别是低端服务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需要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1)高端制造业成为未来主轴,高端服务业的支撑需要同步跟上。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在世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我国制造业的这一布局结构特征,虽然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并逐步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和制造装配中心的地位,但由于低端制造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的特征,不利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高端制造业必然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主轴。所谓高端制造业,指的是制造业中的高端环节,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制造。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在综合判断本地区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纷纷确立了自己的高端制造业发展重点。比如,北京就把集成电路制造、光电显示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环保设备制造四大高端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在研发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形象设计、服务外包等方面为之提供服务。如果没有高端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为其提供强力支撑,那么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2)外商投资重心正发生转移,高端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长期以来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进入21世纪,制造业已呈不断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的高端服务业正进行着跨国转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与此相适应,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重点也必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的服务业将越来越受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影响,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会受到国外投资者的青睐。这一发展趋势已经在我国某些地区显现出来。2005年,深圳服务业吸引外资占全市吸引外资总额的56.19%,2006年后,全市服务业吸引外资占全市吸引外资投资总额的比重持续走高。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9.9亿美元,占全部到位外资的13.1%,同比提高4.1%。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67.5%,超过制造业增幅60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最高的行业则集中在科研、信息技术、商务服务及房地产等高端领域。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70.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了66.57%。大规模外资进入高端服务业,必然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低端服务业发展趋于饱和,高端服务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基本是以零售业、餐饮、食品、理发等传统产业为主。据统计,我国低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GDP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0%~70%。如果考虑许多小餐馆、个体出租车、理发馆等为了少交税而不开或少开发票,以及存在的大量现金交易等因素而导致的营业额被低估情况,我国低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GDP中所占的比重实际上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低端服务业已经趋于饱和,很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人们所观察到的,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餐馆、理发馆、零售点等低端服务已遍及大街小巷,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及掌握知识技能等因素限制,从事最多的行业是包括送煤工、餐馆服务员、保姆等在内的低端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来带动经济发展,依靠传统服务业特别是低端服务业难有作为,相比之下,房地产、咨询、设计、信息、广告等中介行业刚刚起步,而体育、文化产业严重滞后,仲裁、管理、投资、证券、展贸尚在开发中,法律、建筑师、医师、税务、审计等事务所亟待发展。因而,发展高端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4)各种环境条件已得到改善,高端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尽管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某些高端服务行业,如现代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电影文化产业等还比较落后。但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各种环境条件正在不断改善,这使高端服务业大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端服务业,并将发展高端服务业纳入“十一五”规划,期望在未来几年内这些行业能够加快发展速度;其次,我国高端服务业面临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奥运盛典、世博会等历史性机遇,这有助于扩大高端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规模,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然从中受益;最后,国际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向我国转移态势日趋明显,速度逐步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领域日益向服务业领域发展,国际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态势日趋明显,速度逐步加快。在这样的良好基础和环境下,选择高端服务业作为发展方向,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审时度势、顺水推舟。

(三)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无论是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还是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等领域的转型升级,都要求发展高端服务业。

(1)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发展消费型高端服务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正进入消费转型升级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分别为57.5%和67.7%,处于典型的追求解决温饱的生活水平阶段;2006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8%和43%,已基本实现向小康水平的转型。恩格尔系数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再也不为解决一天三顿饭的温饱问题而奔波,旅游、教育、文化、房产和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在居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将实现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享受和发展需求的升级。我国人均GDP恰好处在这一区域,这客观上要求服务业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网络游戏、法律咨询、现代房产和医疗等高端服务业,为人们提供各种高端服务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高端服务产品的需求。

(2)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低端服务转向高端服务。中国产业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进入和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高附加值行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一是扩大第三产业在整个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二是三次产业各自由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升级。无论哪个层次的产业升级,都要求服务业由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升级。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农业由传统低端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高端领域转型。同高端农业发展相适应,客观上需要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营销策划、旅游观光等高端服务。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则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领域转型,这对金融、教育和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际上还出现了高新技术产业从高端制造直接向高端服务转型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比如,惠普与康柏间的并购就是围绕“IT服务”展开的,服务成为HPCompaq结合最本质的战略支点。随着第一、二产业的升级,就必然要求通过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层次来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3)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大幅度发展高端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是持续发挥这一动力的重要保证。实现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到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决定经济竞争能力高低主要不取决于制造环节,而取决于服务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经济水平向中上等级攀升时,往往就是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就中国来看,未来15年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将是实现我国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面对引资结构的调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及时跟上。长期以来,我国引入的外资多位于制造业的低端领域,从事“来料加工”等低端技术活动,附加值低、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高端领域引入外资,需要提供教育培训、现代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为之配套。面对外贸结构的调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也必须要及时跟上。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而现代文化、传媒等高端服务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出口严重不足,这不仅耗费了国内大量资源,而且遭受来自发达国家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制裁。发展高端服务业,有助于扩大服务产品的出口,有助于提升国内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高科技含量。

img66

目标市场选择_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实务

二、目标市场选择

经过对细分市场的评估,景区可能会面对多个有可能成为目标的细分市场。如何从中选择,这就是目标市场的确定问题。

选择目标市场一般有三种策略:无差异市场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密集性市场策略。如图9-2。

img20

图9-2 目标市场策略图示

(一)无差异市场策略

这种策略是景区把旅游者需求看成一个无差别的整体市场,认为到景区的旅游者都具有同样的旅游需求,即使只采用比较单一的营销组合也能满足整个市场的旅游需求。

当景区营销人员经过市场分析后发现各个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的时候,景区就可以考虑采取这种市场营销策略。其优点在于不必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降低景区的营销和管理成本;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旅游者需求的差异性,不能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差异性市场策略

景区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增加旅游产品的种类,或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和办法,以充分适应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吸引各种不同的购买者,从而扩大景区产品的销售量。

其优点是在产品设计或宣传促销上能有的放矢,分别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增加产品的总销售量,同时可使景区在细分市场上占有优势,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旅游者中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有利于降低景区的经营风险。由于景区同时经营多个细分市场,即使部分市场的规模或购买量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缺点是这种策略将增加景区的各种费用;另外,要同时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总会在景区的经营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对景区的管理能力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因此采用差异性市场策略的景区一般都是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景区。

(三)密集性市场策略

景区将一切营销资源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有利的细分市场。这种策略对于经济实力不够强、处于市场开拓期的景区更为实用。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其占用景区的资金相对较少,资金周转相对较快,有利于提高景区的投资收益率和利润率。由于其市场针对性更强,景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分游客的需求,从而在产品设计上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而能在这些市场上形成比较强劲的竞争力和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但这种策略由于过分依赖少数几个甚至一个市场,景区将来的经营会比较脆弱,一旦这些市场出现什么危机,都会对景区造成致命的打击。

人力资源的概念_ 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1.1 人力资源的概念

从广义上看,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看,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这一定义较为全面,避免了只重视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偏见,从管理理念上公平对待组织中所有员工,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乃至看门人、清洁工。

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1)人力资源的数量

人力资源的数量又包括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

(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构成 从宏观上看,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非劳动适龄人口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如图1-1所示。

img1

图1-1 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构成

具体解释如下:

①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据人力资源的大部分,可称为“适龄就业人口”。

②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称为“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

③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称为“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

以上三部分构成就业人口的总体,之前曾经被称作“劳动力人口”。

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这部分可以称为“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它与前三部分一起构成经济活动人口。

⑤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为“求学人口”。

⑥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为“家务劳动人口”。

⑦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为“军队服役人口”。

⑧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

前四部分是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这是直接的、已经开发的人力资源;后四部分并未构成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他们是间接的、尚未开发的、处于潜在形态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构成如图1-2所示。

img2

图1-2 人力资源的构成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 即人力资源率,它是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它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率越高,越表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有某种优势。因为,在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既定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率越高,表明可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越多,从而创造的国民收入也越多。

2)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构成,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力 身体条件。

(2)智力 包括能力、技能和知识。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知识是外界传授或自身积累的经验;技能则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行动;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以及效果好坏等的心理倾向。

(3)非智力因素 包括品德、修养、心理和精神状况等。

人力资源的质量因素构成如图1-3所示。

img3

图1-3 人力资源的质量因素构成

3)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数量与质量是统一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核心。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放在质量上。低素质的劳动大军不但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会造成社会的负担。低素质、愚昧的文盲有产生自复制和自循环的特点。不解决人力资源的素质问题,社会是很难发展的。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关系_ 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1.2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关系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包含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应当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并且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具体延伸与实施,这是两个并列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前提。

(2)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延伸。

(3)缺乏“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会失去规划的方向与规划的目标。

(4)缺乏“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只能变成空谈式的观点,就会被束之高阁,难以“落地”。

(5)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工作,是有先后次序的工作。

(6)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层面不同的工作,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工作层面要高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工作层面。

“战略”是高瞻远瞩的东西,是从宏观层面把握事物发展趋势、本质特征的一种预测性的分析与观点,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强调的是整体性、长远性、全局性、思想性,是人在行动前的一种“基本性的谋划”;“规划”是“战略”的一种实施方案、实施方法,是贯彻“战略意图”的比较具体的、可行的行动措施。它更多表现为一种方案,它强调的是计划性、操作性、可行性等,战术层面的问题更多一些。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战略”关注的是在企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重点解决哪些重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使有限的人、财、物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使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关注的是怎样将“战略意图”具体在企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落实,确保企业“战略意图”在企业内得到很好的贯彻,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者”更多地关注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关键性的问题上采取措施;而“规划者”要思考怎样将“战略者”的意图更好地去落实。

【小链接1】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随动关系、孤立关系和结合关系。随动关系是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相当于企业战略确定之后的一个附件。只有在战略和经营计划等确定之后,才会开始提及人力资源规划问题,它完全以企业战略所需的人员结构、竞争力、领导能力为目标来开展,相当于一个被动的事后过程。孤立关系则将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为一个与企业战略相独立的过程,规划优先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事项而不是战略目标,这样的人力资源规划很少能为企业的战略成功创造价值。

Jeffrey A.Mello(2004)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战略目标和计划确立后开展的,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努力预见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这些变化发生前制定计划以确保组织的战略成功。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往往对于整体战略的可行性起到了重要的论证作用,组织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战略进行适当及时的调整,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的结合关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表2-1对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总结。

表2-1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img4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角色_ 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4.2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角色

在新的形势下,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承担四种新角色:战略伙伴、专家(顾问)、员工的服务者、变革的推动者。具体职责见表2-5。

表2-5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角色

img12

续表2-5

img13

同时,在组织中所有人员都承担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如表2-6所示。

表2-6 组织成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

img14

需注意的是,人力资源计划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年度工作计划,所以对每一项工作只能言简意赅地进行描述,不可能非常详尽。

【本章小结】

战略管理是管理的发展趋势,因为它强调企业应从全局、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经营过程当中的问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较高境界,它要求企业通过对未来环境进行预测,并设计出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针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回应,进行出相关决策。

本章主要阐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形成与发展以及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意义、目标、原则以及成本分析;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人力资源预测的含义和方法等。本章的重点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供求预测及其方法、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另外还包括如何形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报告书。

【案例】

惠普公司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细节

惠普正在琢磨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它认为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要修炼洞察力。

“一个企业的运作就像是中国的舞龙,作为战略的龙头摆了多少次,人力资源管理的龙尾就必须跟着摆多少次。只有这样,你的表演才会有人看,你的企业才有竞争力。”惠普中国区副总裁、行政总监张国维形象地描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经常有人将中国惠普比喻成中国IT产业中的“黄埔军校”,因为从这里输出的除了计算机和打印机外,还有中国IT产业的先锋。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花高额的培训费,让其高层管理者去接受惠普商学院的“洗脑”。

“惠普之道”在中国演绎得真的如此精妙?惠普文化究竟给它的员工带来了什么?《21世纪》的报道向我们披露了正确答案。

1)卓越论

《21世纪》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在惠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中,一个卓越的工作环境要具备哪些要素?

张国维:创新和变革是企业的生命力,惠普也不例外。我们所说的卓越的工作环境首先要能快速应变,对影响企业的任何变化都要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其次,惠普将过程与结果并重,因为处事的过程涉及公司的声誉和个人的品德,而注重结果是提醒每个员工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总体上讲,一个卓越的工作环境意味着在合作的基础上,每个人对自己的职责都非常明确,并可以将预测和结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记者:创建这种卓越的工作环境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

张国维: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方案包括任何一个细节的设计,目的都是要与公司的战略相互匹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源于一种洞察力的发展,如果人力资源的能力与公司战略一致,说明这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有竞争优势的。

惠普公司已有60多年的历史,战略不断地调整。开始的时候惠普需要产品和技术创新,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Hp”的标志没有变化,不过技术上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惠普在对外界的反应方面,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的高效性。卡莉·费奥瑞纳加入惠普以后,对于企业的运作速度、成本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战略规划,但在规划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强有力的执行力,这也就是惠普现在选择马克·赫德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配合公司战略的。其一是要建立并且培养具有战略特征的、有巨大潜能的、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员工团队;其二,人力资源管理要变成公司的战略伙伴,帮助公司实施战略。

2)动成长

记者:惠普是如何让每个员工真正理解公司战略的?

张国维:惠普本身是一个“动成长企业”,它的含义是惠普在适应外界变化不断“动”的同时,还要发展。很多企业不能达到两者平衡。比如,中国的“舞龙”,有时你会发现那个龙头已经摆动四五次了,龙尾却摆动很吃力,索性就不动了。这是很多公司现在存在的问题,我形容这样的企业是“口吃”企业,也就是企业的战略都在高层管理者的头脑里,员工不知道。

我们有个培训是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清晰地阐述出惠普公司的“动成长企业战略”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让员工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企业战略对于公司和客户是有价值的;第三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员工体会到这个战略是如何指导具体工作的。所以惠普员工都知道惠普的战略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战略对客户是有帮助的,用这个战略如何指导日常工作。

记者:在帮助员工了解公司战略的过程中,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何种作用?

张国维:惠普公司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和教育,其中培训着重在技能方面,教育则更侧重价值观念、行为的培养。我们不做“炸油机”似的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就去市场雇佣什么样的人才。惠普是“加油站”似的企业,它不断地适应战略的需求和员工的自身需求。所以在惠普工作的员工要面临的是如何对自己进行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因为培训太多。

人力资源发展属于业务导向型,但它的设计必须考虑个体的愿望和需求。所以惠普有一个管理机制,鼓励员工在公司正确的支持和引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学习。就是所有的员工加入到惠普公司以后,他都会拿到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上面清楚地写明了什么时间、什么阶段要参加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内容通常分三个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修课。每一种课程,都有一定学分。也就是说,每个员工在不同级别的时候,都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一定的学分。对于惠普的员工来说,学习能力是他能否继续发展和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专门化的培训制度又是如何设置的呢?

张国维:惠普的培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台式的;另一类是专业化的。要求员工在具备惠普需求的基本素质同时,具备所在部门的专业素质。

惠普设置了“惠普员工的发展学院”,专门负责培训制度的设置和实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新员工培训教育,所有刚加入惠普的员工,在1~3个月之内都必须参加为期1~3天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日常要求、公司的文化和战略等;第二,对新加入或刚获得晋升机会的新的管理者,接受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掌握惠普公司在人文管理上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技能;第三,是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的基础的专业技能培训。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惠普的培训制度是台阶式的,员工发展到不同阶段,企业文化战略、领导力和专业技能在培训中占的学分比重也会有所区别。

记者:这样的培训机制能否让惠普留住大量的人才?

张国维:通常大家会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流动性越小越好,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因为企业也像人体一样要新陈代谢。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很少关注整体流动性,而是要看不同层面的员工的流动性怎样。我们当然希望具备高潜能和高业绩表现力的人尽可能少地流动,而不断淘汰低潜能和低业绩表现的员工。员工的年龄、学习能力和业绩表现都在变化,所以流动也是正常的。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流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惠普的经验和启示

(1)创建快速应变的工作环境。

(2)建立并培养具有战略特征的团队。

(3)设计业务导向型“人力资源体系”。

(4)台阶式内部培训。

思考题:

(1)根据案例,试总结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2)试述公司总体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SWOT分析法

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

2.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关系。

(2)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3)人力资源规划有何意义?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是什么?

(5)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6)何为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方法有哪些?

(7)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8)何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报告?它应包括哪几个部分?

3.应用题

选取你所熟悉的一个直销企业,查找其相关资料,试用战略的眼光去评判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注释】

[1]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商学院报,2002(6)

职务分析的基本步骤_ 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3.4 职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对于一个运行稳定的企业来讲,最常用的职务分析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面谈法。下面就结合这两种方法具体讲一下进行职务分析的步骤。一般来讲,职务分析可以分为五大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信息收集阶段、信息分析阶段和结果表达阶段。

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职务分析的第一阶段。在计划阶段中,应该明确职务分析的目的、意义;确定职务分析的方法;限定职务分析的范围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职务作为样本;明确职务分析的步骤,制定详细的职务分析实施时间表;编写“职务分析计划”(见操作指引1),并请有关人员进行职务分析方面的宣传。在职务分析计划书得到批准后,即可组建职务分析小组,进入职务分析的设计阶段。

【操作指引1】

职务分析计划

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在下季度实施企业招聘计划,同时也为了能够圆满完成今年的薪酬政策、激励政策和培训政策的调整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职务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特计划在××××年3月份对某些部门重新进行职务分析,具体计划如下:

1)进行分析的职务

行政部行政文员

市场部销售经理

企业发展部公共关系经理

2)职务分析样本

出于职务经验、职务完整性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考虑,计划选取各部门以下员工职务为职务分析样本:

行政部行政文员 张芳

市场部销售经理 王雨

企业发展部公共关系经理 程震

3)职务分析方法的选择

由于各样本的职务性质不同,特采用不同的职务分析方法:

行政部行政文员: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参与法相结合。

市场部销售经理:问卷调查法、面谈法相结合。

企业发展部公共关系经理: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表演法相结合。

4)职务分析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3月10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宣传并解释职务分析的目的、意义、作用及注意事项。

3月11日至3月12日:职务分析小组成员分别进行职务分析设计。

3月13日:小组成员对职务分析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修改。

3月14日至3月15日:小组成员分别具体实施职务分析方案,收集职务信息。

3月16日:小组成员分别进行职务信息分析。

3月17日:小组成员分别编写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初稿。

3月18日:小组成员对信息分析和编写的文件初稿进行相互讨论。

3月19日:将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与相关部门经理进行讨论。

3月20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对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进行最终定稿。

5)职务分析小组的人员构成

组 长:张大鹏(常务副总经理)

副组长:王建(人力资源部经理)

成 员:赵校庆(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

    刘需才(人力资源部薪酬专员)

人力资源部

××××年2月25日

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要设计出具体的职务分析实施内容,下面介绍两种方法的设计内容。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阶段需要编写一份比较详细的“职务分析调查表”,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该职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职务任职资格等内容,表3-1是一份样表。

表3-1 职务分析调查表

img18

续表3-1

img19

续表3-1

img20

(2)面谈法 面谈法的设计工作需要形成一个有效和完善的“面谈提纲”。面谈提纲的内容和职务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基本相同。下面列举了一些职务分析面谈时的关键问题,职务分析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①请介绍你的姓名、职务名称、职务编号。

②请问你在哪个部门工作?请问你的部门经理是谁?你的直接上级是谁?

③请问你主要做哪些职务?(可以举一些实例)

④请你尽可能详细地讲讲你昨天一天的工作内容。

⑤请问你对哪些事情有决策权?对哪些事情没有决策权?

⑥请讲讲你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到哪些人。

⑦请问你需要哪些设备和工具来开展你的职务?其中哪些是常用的?哪些只是偶尔使用?你对目前的设备状况满意吗?

⑧请问你在人事审批权和财务审批权方面有哪些职责?(可以举些实例)

⑨请问你做好这项职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水平?需要哪些知识?需要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⑩如果对一个大专学历层次的新员工进行培训,你认为需要培训多长时间才能正式上岗?

img21你觉得目前的工作环境如何?是否还需要更好的环境?你希望哪些方面得到改善?

img22你觉得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

img23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img24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img25你确保你回答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吗?

3)信息收集阶段

(1)问卷调查法的信息收集步骤

①事先需征得样本员工直接上级的同意,尽量获取直接上级的支持。

②为样本员工提供安静的场所和充裕的时间。

③向样本员工讲解职务分析的意义,并说明填写问卷调查表的注意事项。

④鼓励样本员工真实、客观地填写问卷调查表,不要对表中填写的任何内容产生顾虑。

⑤职务分析人员随时解答样本员工填写问卷时提出的问题。

⑥样本员工填写完毕后,职务分析人员要认真地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漏填、误填的现象。

⑦如果对问卷填写有疑问,职务分析人员应该立即向样本员工进行提问。

⑧问卷填写准确无误后,完成信息收集任务,向样本员工致谢。

(2)面谈法的信息收集步骤

①事先需征得样本员工直接上级的同意,尽量获取直接上级的支持。

②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进行面谈。

③向样本员工讲解职务分析的意义,并介绍面谈的大体内容。

④为了消除样本员工的紧张情绪,职务分析人员可以以轻松的话题开始。

⑤鼓励样本员工真实、客观地回答问题,不必对面谈的内容产生顾忌。

⑥职务分析人员按照面谈提纲的顺序,由浅至深地进行提问。

⑦营造轻松的气氛,使样本员工畅所欲言。

⑧注意把握面谈的内容,防止样本员工跑题。

⑨在不影响样本员工谈话的前提下,进行谈话记录。

⑩在面谈结束时,应该让样本员工查看并认可谈话记录。

img26面谈记录确认无误后,完成信息收集任务,向样本员工致谢。

在信息收集完成之后,要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实例见操作指引2。

【操作指引2】

职务分析调研报告

img27

续 表

img28

4)信息分析阶段

信息分析阶段是将各种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归类的过程。在信息分析阶段最好参照企业以前的职务分析资料和同行业同职位其他企业的相关职务分析的资料,以提高信息分析的可靠性。

在信息分析过程中,还可以请求基层管理者提供帮助,确保没有什么疑点。信息分析阶段,需要分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本信息 如职务名称、职务编号、所属部门、职务等级等。

(2)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 如工作摘要、工作范围、职责范围、工作设备及工具、工作流程、人际交往、管理状态等。

(3)工作环境 如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的危险、职业病、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等。

(4)任职资格 如年龄要求、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性格要求等;基本素质,如学历要求、专长领域、职务经验、接受的培训教育、特殊才能等;生理素质,如体能要求、健康状况、感觉器官的灵敏性等;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进取心、职业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

5)结果表达阶段

结果表达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写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具体的步骤如下:

(1)职务分析人员编写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初稿。

(2)与样本员工、样本员工上级、企业管理顾问等人员讨论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的具体内容。

(3)确定试行稿。

(4)试行期使用无误后,确定为正式文件。

【小链接2】

职务分析的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哈克曼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出了职务分析的几个原则:

(1)充分考虑技能的多样性。

(2)充分考虑任务的完整性。

(3)要向员工阐明每项任务的意义。

(4)要设置职务反馈环节。

哈克曼认为,满足了上述的原则,就可以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所负的责任,及时了解工作的结果,从中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作用,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绩效及对工作高度的满足感。

奖金及津贴设计_ 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4.3 奖金及津贴设计

1)奖金的设计

(1)考评奖金 根据每月考评结果发放,使薪酬与月度考评挂钩,提高短期激励效果。可以根据考评结果将奖金与固定工资挂钩(见表6-2)。

表6-2 根据考评结果将奖金与固定工资挂钩

img61

(2)项目奖金 在一个团队完成一项专项工作时发放项目奖金,以鼓励团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操作中技术人员的项目奖金可以根据开发任务评定;市场人员的项目奖金可以根据销售额评定;职能部门的项目奖金可以根据季度(或半年)专项工作完成情况评定。

(3)年终奖 根据全年公司业绩情况发放该奖金,以鼓励员工更关心公司的利益,可拿出年利润的10%进行分配,也可以参考员工固定工资进行分配。

(4)全勤奖 对本月度全勤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员工出全勤;每月奖励很少的数额即可。

(5)贡献奖 用于奖励向对公司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被采纳,为公司推荐新员工并通过试用期等。奖金名称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立,如“优秀建议奖”、“伯乐奖”等。

2)津贴设计

可以根据情况,将津贴设计为以下不同的内容:

(1)交通(或住房)补助津贴。

(2)女员工生育津贴。

(3)节假日加班津贴。

(4)电话费津贴。

(5)出差津贴。

(6)特殊任务津贴。

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_西江经济带开发与梧州优势产业发展

三、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国家为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于2010年8月制定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梧州市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获得国家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关政策支持。

(一)相关的支持政策

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扶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鼓励创新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特别是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表7-2)。

表7-2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

img52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二)政策支持对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推动梧州市加快产业承接步伐,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培育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产业园区是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梧州市基于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正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陶瓷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等优势产业园区。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对规范发展产业园区提出了“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等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为梧州市的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梧州市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方面比其他地区占得先机,有望在更多领域获得更大支持。《指导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鼓励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等。梧州在再生资源、陶瓷、不锈钢制品、医药、食品、光电信息和特色农业等产业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承接条件,能够立足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产业的有序承接、规模承接和科学承接。三是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指导意见》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要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对于梧州的产业发展前景来说,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与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等引导和推动下,投资者会更多地发展国家鼓励类产业和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原有企业也会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或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从而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四、国家对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广西出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当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力度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惠及广西,也惠及梧州。

(一)相关的政策措施

《若干意见》描绘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支持广西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有许多针对性的政策直接体现了对梧州市的重视和支持(表7-3)。

表7-3 《若干意见》对梧州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img53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政策支持对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若干意见》明确对广西的区域经济布局、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这对梧州的优势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为加快优势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保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并从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梧州作为这一区域内的重要城市,是广西沿西江流域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对接粤港澳市场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随着西江经济带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深入推进,梧州的港口、航道、枢纽及船闸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公路、水路、铁路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将为梧州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供重要保障。二是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若干意见》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这为梧州市建设西江经济带特色农业示范区等重大农业项目提供了重要机遇,为建设西江航运干线、高速公路网、铁路枢纽、机场航空港及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交通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建设沿江工业园区、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陶瓷产业园区、不锈钢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和争取水电、核电、火电等重大能源项目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为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若干意见》对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这对梧州市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发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等消费性服务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