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就地综合开发扶贫研究

广西就地综合开发扶贫研究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从1984年开始扶贫,而1986年以前主要是以救济式扶贫为主。据“六五”期末统计,广西49个贫困县贫困人口155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4%。到1996年末,广西贫困人口已降到486万人,有21个贫困县已经实现温饱目标,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41.9%下降到1996年的12.15%。10多年来,广西在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实践中摸索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到1996年末,广西还有486万贫困人口,除了有15万人需要政府帮助异地安置、异地开发外,还有471万人需就地开发扶贫。

广西就地综合开发扶贫研究

黄选高

扶贫是一项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政府行为,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活动。而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们经历了从对贫困农户实施的生活、生产救济式扶贫向资源开发式扶贫的转变过程。就地开发和异地开发,是当前我们实施扶贫攻坚的基本路子。从贫困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现实的条件来看,扶贫攻坚,除了少部分缺乏生存、生产条件的贫困人口需要异地开发外,大量的还是靠就地综合开发扶贫。

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就是指贫困地区的群众不离本乡本土,把自力更生和政府(国家)的扶贫结合起来,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立足于当地资源,利用国家扶贫资金进行综合性开发扶贫,是有效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最主要途径和根本出路。因此,认真研究和搞好就地综合开发扶贫,是我们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一)广西贫困地区就地综合开发扶贫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广西从1984年开始扶贫,而1986年以前主要是以救济式扶贫为主。1986年以后才从救济式扶贫逐步转向开发式扶贫,尤其是在“八五”期以来,广西对贫困地区投资项目,实行全面、有计划地综合性开发扶贫:一是通过抓粮食生产,使粮食增产,提高了人均粮食占有量,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吃饭问题;二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为部分贫困人口解决了较稳定的经济来源;三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据“六五”期末统计,广西49个贫困县贫困人口155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4%。到1996年末,广西贫困人口已降到486万人,有21个贫困县已经实现温饱目标,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41.9%下降到1996年的12.15%。

1.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取得的成功经验

10多年来,广西在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实践中摸索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1)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狠抓以“温饱工程”为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大搞资源型的开发和农业综合性开发;(2)坚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原则,即“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挖则挖、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从市场需求出发,发展多种经营;(3)抓改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提高粮食单产,使粮食大面积增产;(4)重视和加强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把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当做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5)实行项目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对开发项目实行统一规划,按计划有步骤实施,以保证资金投入按期到位;(6)建立扶贫经济实体,作为承贷承还扶贫资金的载体,使资金投放可靠,保证扶贫资金滚动增值,直接带动贫困农户搞开发;(7)成立广西扶贫基金会,用社会捐款的5000多万元资金,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0多个,项目覆盖25个县市,直接受益农户15.5万户;(8)政府牵线搭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9)做好示范,分类指导,在一些贫困乡、贫困村搞开发扶贫试验点,取得经验及时总结推广,起到典型带动作用;(10)有关部门和机构做好扶贫开发的社会化服务,为农户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等等。这些做法和经验,曾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赞扬和肯定,有许多经验已在全国各地推广。

2.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我区实行就地综合开发扶贫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摸索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就地开发扶贫工作极为有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还是难点。这些问题及难点主要有:

一是有些地方群众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至今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宁愿苦熬,不愿苦干,阻碍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

二是在扶贫开发体制上还未理顺。由于现行经济管理部门分散、条块分割,扶贫资金多头管理,使计划项目与资金相脱节,经常发生有资金无项目,或有项目无资金的现象,资金使用分散,影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另外,项目立项手续烦琐,层层审批,道道评估,导致项目资金分流,时间拖长延误农时。有的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在项目选择上有些脱离实际,存在重大轻小、重工轻农的倾向。有些项目选得不准或管理不严,指导不够,项目效益很低,达不到扶持开发的目的。

三是社会化服务跟不上,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农户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代销服务及加工配套设施等都未能跟上。有的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未能兑现,影响扶持开发的进程。

四是开发与市场未接轨。由于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观念淡薄,选项目很少从市场需求考虑,盲目性很大,见别人种(养)什么得钱就跟着种(养)什么,品种单一,结果产品上市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本。

五是经济开发出现短期行为。不少地方对项目选择、对资源开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地方搞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资源浪费极其严重。

六是各级领导对经济开发扶贫比较注重,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重视不够,忽视贫困地区的“智力开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扶贫开发意识和有效的对策措施。

(二)今后就地综合开发扶贫的重点和形式

到1996年末,广西还有486万贫困人口,除了有15万人需要政府帮助异地安置、异地开发外,还有471万人需就地开发扶贫。这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有较广的分散性,多数集中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边远山区或石山、高寒山区的特困村。这些特困村由于自然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发育程度低,生态失衡,客观条件给他们带来共同的“综合征”:如人口压力大,教育文化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农户长期缺钱缺粮,年人均纯收入不到400元(现价),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就意味着今后我们进行开发扶贫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同时,也决定了今后我们扶贫攻坚的重点应放在这些特困村,以那里为主战场。

为了如期完成我区扶贫攻坚的任务,实现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致富目标,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局着眼,努力做好就地综合开发扶贫工作。当前,要针对贫困地区群众两缺(缺粮、缺钱)、两难(交通难、饮水难),大抓经济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1.选择开发扶贫的重点产业,大搞农业综合性开发

就地开发扶贫,从本质上讲,就是贫困地区群众在政府指导下,依靠自力更生、国家扶持和利用市场机制,将当地资源、劳动力(农户)、资金、技术等要素优化组合,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这是多年扶贫的基本经验,也是扶贫工作的根本措施。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挖则挖,宜加工则加工,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发挥资源优势,走一条既符合本地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扶贫开发路子。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广开经济开发门路,加快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就地开发的重点产业:即发展以种养为主的本地优势产业。多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实践证明,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是最有效的扶贫产业。发展这些产业,不仅能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有广阔的市场,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高,而且覆盖面广,家家户户都能干,干得成,出效益。所以今后搞扶贫开发,重点还是放在这些产业上。

(1)大搞种植、养殖业农业综合开发。今后,凡属种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优先安排,扶贫资金80%要投到种养项目上。

第一,要重点发展种植业。种植业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各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在开发产业、产品上应有所不同。比如,石山地区:主要是发展林果和其他经济作物,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搞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如种速生丰产林、竹笋、“三木”药材(即厚朴、杜仲、黄柏)等。如地外深山老弄的马山古零乡弄拉村(海拔490~734米群山中),人均只有4分地,那里生产条件很差,过去光在几分地上单打一抓粮,难于脱贫致富。20世纪80年代初该村请有关专家对本地土质、气候等进行普查,指导、设计和采用“以果为主,林果结合,套种药材,综合经营,增收保粮”的经济开发措施,即在山顶发展用材、水源林;半山腰种果树和经济林,林果树下还间种葡萄和草药类;山脚下种玉米、芭蕉、芋头和豆类,闲时搞些竹编之类加工业,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群众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大石山区可以借鉴和推广。

丘陵地区:丘陵地区土山、荒坡、荒地较多,在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对荒坡分层开发利用。比如20°以下种甘蔗或其他经济作物,25°以上种林果,还可间种豆类、薯类、瓜类等农作物。如地处十万大山的上思县七门乡更新村原来是个有名的穷山村,1990年人均收入只有198元,人均口粮194公斤,1995年该村利用扶贫资金开垦荒坡荒地种甘蔗、药材等,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当年人均收入达2800元,5年间经济收入增加10多倍。又如田阳县利用右江河谷气候、土质的优越条件,大种芒果、甘蔗,还利用山地种竹子、油菜等,并搞冬闲田开发种菜,取得明显效益,现在不少农户已经脱贫致富。

第二,大力发展养殖业。广西贫困山区具有亚热带雨、热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荒山荒地多,牧草生长快,青草期长,充分利用牧地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尤其节粮型草食牲畜。在一些地方建立菜牛、山羊生产基地。除了养牛羊,还发动农户大力发展家畜家禽,还可饲养珍稀野生动物,如山鸡、孔雀、蛤蚧、蛇等。

第三,大搞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综合性立体化开发。除个别地方、个别农户外,大部分贫困地区群众都应采取种养结合,进行农业综合性立体化开发,发展“三高”农业。如桂北高寒山区龙胜县,根据本县山多土肥,进行山地立体化开发,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发展“三木”药材、草食动物;在海拔400~800米之间,建立经济林和用材林基地;在海拔400米以下地段种粮食作物,发展家畜家禽和水果,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立体农业格局,使农民家家户户有了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四,以发展沼气为纽带,带动种养业的发展。积极兴办沼气带动种养业的发展,这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近几年来进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实验取得的经验。推广家庭规模养猪,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沼液则用来浇果肥田,这就形成“养猪―办沼气―种果肥田”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格局,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1996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7元,全县有90%以上的贫困农户已走上了致富路。其他地方应大力推广恭城经验。

为了稳定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发展种养业要抓长久稳定的项目。按自治区要求,每户人均开发1亩以上果树,或人均有2~3亩经济作物,或人均有用材林10亩,或人均有2亩以上经济林,或人均养羊2只。能完成这些种养项目,就为稳定农户收入打下基础。

(2)搞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在发展种养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农林牧以及土特产品加工业,这是就地综合开发扶贫中不可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产业。贫困地区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一方面使产品增加附加值,保质保鲜,扩大销路,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减少农产品损失,减轻运输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民利益。如天等县利用扶贫资金建一批村办企业和县食品厂扩建,搞指天椒酱加工,调动农民种指天椒的积极性。另外,农产品就地加工,还可使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为农户脱贫开创新路。因此,要把加工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把农产品加工开发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搞种养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二是兴办龙头企业,通过它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联结起来,增加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努力在农、林、牧方面形成三大产业循环链条:即以种玉米、土豆,生产淀粉和全氨基酸为一体的农业加工链;以育种繁育、饲料加工、饲养牛羊、肉食加工、皮毛加工、冷冻储藏为一体的畜牧加工链;以用材林、经济林、食用菌、山货采集、木器加工、罐头食品加工为一体的林业加工链。四是围绕农产品加工,着力搞好果品、果汁、玉米、薯类、豆类等综合开发。我区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玉米产区,目前玉米多拿来食用,少数用来做饲料,应创造条件搞加工,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产品,如玉米淀粉、淀粉糖、酒精、变性淀粉、药用系列、化工系列和调味系列产品等。现在不少地方已加工成玉米面、玉米片等快餐,还有爆玉米花,做玉米糕点、玉米膨化食品等等,都有广阔市场,深受人们青睐。可见,农产品加工开发有广阔前景。五是发展家庭手工业,如搞编织,搞刺绣,进行中草药加工等等。

(3)抓矿产资源开发。我区贫困山区大多富集矿产资源,有关部门要很好地组织群众挖矿、选矿,这是见效较快的扶贫开发项目。近几年来有些地方组织贫困户到矿区去采矿,兼搞建筑及其他第三产业项目,不仅安排了贫困户劳动力,而且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4)搞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山区旅游业。广西山区多属喀斯特地形,岩溶发育形态多样,景观千姿百态,加上奇特的民族风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贫困地区开发旅游业前景广阔。发展山区旅游业必将带动贫困地区交通、通信、商业和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部分农民转移到第三产业,减轻山区人多地少的压力,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山区群众的生活水平,都很有好处。比如百色、融水、三江、龙胜、金秀等市县积极发展山区旅游业,取得较好的效益。可见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应重点开发。

2.就地开发扶贫的形式选择

根据多年来我区扶贫工作经验和外地的一些卓有成效做法,搞就地综合开发有以下几种形式和方式可供选择和借鉴:

(1)农户自己在现有承包地(包括山林和水面)上搞开发,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发展生产,走脱贫致富之路。

(2)农户联办或村委与农户联办,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办林场或养殖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生产进行脱贫。

(3)公司+基地+农户联营,种、养、加综合开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这种形式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也有利于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是实行产业化的最好开发扶贫形式。

(4)机关部门(或单个干部职工)+农户联合开发。这种形式以双方自愿为原则,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农户出地(或资源)、劳动力,机关(干部)出资金、技术、管理,共同联营,利润分成,共同开发扶贫。

(5)经济能人带动农户一起开发。这种形式分两种做法:一是经济能人到一村或一屯租下成片荒山荒地,承包经营,当地农户(劳动力)成为“职工”,按劳取酬(按件取酬,或以工时取酬),年终视收益情况,经济能人再给予他们一定的奖金;二是经济能人投资开发某种资源,作为出资人股,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能人管理经营,农户出力,共同开发,收益按股分配。

上述几种形式或做法,除了第一种农户自营开发外,其他4种强调外来合作方要按政策规定、按程序与农户签订合同,一旦违约,要承担责任,以此来保障农民利益。

另外,为了有效解决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还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对那些比较分散的边远山区贫困户,采取帮扶干部担保扶贫贷款的承贷承还,这样既体现扶贫干部的责任,又能使银行贷款放心;二是对交通较方便,群众素质较好的地方,采用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不用财产担保,贫困户联保贷款,为农户提供各种扶贫贷款;三是有条件搞规模开发的地方,应继续采取公司+农户形式,保证资金到户。

3.就地综合开发扶贫需要加紧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组织力量搞好开发扶贫规划、计划,规划要做到一次到位。以村为单位的扶贫主战场,要按自治区解决特困村的标准搞规划,安排好综合开发的扶贫计划,明确开发扶贫的目标、任务、措施、时间以至帮扶的人员。规划一旦制定好,就一届一届抓下去,不要轻易变动。只有这样,扶贫开发工作才有计划进行,扶贫攻坚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水缺电,这是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进行开发扶贫,就要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依靠国家扶持搞好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扶贫以来,我们投入巨资解决了一部分乡村的交通、饮水问题,但至今仍有不少地方行路难、饮水难,想办企业没有电,想发展贸易路不通,生产的产品运不出去,生产资料运不进来。这些问题不解决,生产难以发展,扶贫开发难以进行。目前,首先要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解决饮水问题是解决温饱的重要指标。根据扶贫攻坚的时间要求,从今年起,石山地区的贫困县,每年必须解决三分之一以上缺水人口的饮水问题。各地政府要组织勘查地下水资源,有水源的地方设法打井;没水源的地方则发动群众在田间地头、山坡或道路两侧建雨水集流场,在房前屋后建设家庭水柜,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其次,要把未通路的特困村作为交通扶贫的主攻方向,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多数的特困村通公路。修路主要靠自力更生,发扬天等县立屯人征服自然、自强不息的“愚公移山”精神,一般乡级公路以工代赈形式修建;村屯道路主要由各村屯自己集资,组织群众修建。较大工程,地方财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其他如机耕路、马驮路则发动群众义务修路。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大规模进行乡村道路建设。电力、通信、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主要由有关部门对口帮扶建设。

另外,各地要继续重视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突出方面的问题:如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重点搞好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干旱缺水地方要彻墙保土,坡改梯田,将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土地贫瘠地方则要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低产林、低产果林,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3)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和用好扶贫开发资金。一是用好国家扶持的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这部分资金要用在解决水电路基础建设、发展生产、产品收购、产品加工和开发市场上。二是县、乡两级财政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乡村部分基础设施。三是从银行或扶贫基金借贷,直接用于农业综合性开发,发展生产。四是发动社会帮扶投资,企事业和机关部门投入。五是农户出资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六是引进外资,包括利用世行贷款和外来投资开发的资金。为了使扶贫开发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国家扶贫资金最好直拨到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根据项目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专款专用。同时为了保证投入效益,要把资金投放与开发效果挂钩,对开发项目实行跟踪监察,按期达到预期目标的,投放的扶贫资金作为奖励用于扩大再生产;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其使用的扶贫资金仍作为贷款按时归还。

(4)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经济开发,参与市场竞争必然处于劣势,所以国家要在建设用地、金融、税收等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照顾,以增强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广西除了继续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扶贫政策外,自治区和各地市县根据情况,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调动农户搞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及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扶贫。

一是要制定有关政策,稳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明确山林权属,坚持实行“谁种谁有,谁开发谁受益”的开发政策,以调动农民投资投劳搞开发的积极性。

二是允许山地使用权和果林木所有权的有偿转让、拍卖,还允许有继承权。通过政策明确规定,实行资源有偿转让,引导企业投资参与扶贫开发。

三是为了支持和鼓励区域性开发,要突破现行所有制、地域及行业限制,引导机关部门、集体、企事业单位、经济联合体及个人投资开发荒山荒地。

四是制定较灵活政策,支持兴办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骨干企业,如允许用扶贫资金折股到户、参股分红,由经济实体承包扶贫开发项目,承贷承还扶贫贷款,以项目覆盖、带动群众搞经济开发。

五是强调对贫困地区进出口贸易,必须坚持同等优先原则,优先计划,重点支持。对贫困地区农户的产品因运输、收购不及时所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或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负责赔偿;已收购的产品必须立即兑付现款,绝不能打白条。

六是国家在贫困地区兴办的项目,应解决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给资源开发地区的农民带来利益。如提取一定的资源补偿金返还当地,或者规定农户享有一定资源的权利,或按一定股份进行开发,获得分成,以增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5)要加强组织指导。扶贫是政府行为,而扶贫开发主体是农户和企业,政府主要是要牵线搭桥,做好组织指导工作,解决一些农户和企业想办而难于办到的事情。组织指导主要是通过中介组织运作:①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以行政村为单位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作用,通过加强对开发项目的管理,组织指导农户开发项目的生产。②以农村供销社为依托,组织指导农户围绕开发项目安排生产。经营方式可采取联合经营、合股经营,也可采取代购代销等。③特困地区可由政府出面组织(引线)经济实体,围绕开发项目搞好组织管理,为农户贷款,负责承贷承还。经营方式开始可选择农户愿意接受的形式,待条件成熟后,让农户自己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经营管理。不管采取何种经营方式,都必须兼顾农户和经济实体的利益,强调要签订好合同。这不仅作为双方执行过程中的依据,而且使双方利益都得到法律保护。

(6)要抓好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扶贫开发的较高形式,是公司与农户联合开发的载体,同时只有实现基地化,才能形成规模经济,贫困群众才能有较稳定收入。建立基地要做到:一是建立以专业商品经济带为重点的商品生产基地,先弄清当地的土质、气候环境适合种养什么,群众的生产经验、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如何,然后再确定建什么样的商品基地。二是建立以围村经济带为重点的商品基地,要在开发一家一户庭院经济,增加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引导群众走出庭院,合作建起围村商品生产基地,从一户一品逐步转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经营。三是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基地,对具有本县优势的重点产业,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连片开发,形成基地。四是建立商品生产基地,要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市场销路等问题,基地要尽量建在沿路、沿江,便以种得出来,拉得出去,运输、销路通畅。

(7)要搞好社会化服务。就地综合开发扶贫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化服务。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为农户的综合开发做好全方位服务:①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起县、乡、村、农户四级服务网络,以农口及涉农部门的组织机构为龙头,建立起农、林、水电、农经、供销社、科技、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农经、供销社等部门要把服务网点放到村,以便更好地为农户生产服务。各乡村可自发组织扶贫合作社,直接为群众代购代销服务。②各级扶贫办要与计经委、农林、商贸等部门一起,深入贫困农村逐村逐户帮助制订开发计划。做到每个村安排什么项目,采用什么实用技术,搞哪些基础设施建设,由哪个部门或单位帮助解决,都要作出具体安排,然后按计划逐项落实。③经常组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下乡,做到技术服务到户,对农民种养进行现场指导,如种苗培育、施肥、农作物管理,防治病虫害、畜牧防疫等都要面对面指导。④计划、工商、外贸等部门要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户搞经济开发。

(8)加强科技扶贫开发。一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进行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以县、乡、村三个层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使每个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二是科技界要以先进实用技术更广泛应用到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主战场;对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咨询、信息和技术资料;科技人员轮流下乡辅导或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改变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方式;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开发效益。

(三)就地综合开发扶贫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要选准项目。搞扶贫开发,选准项目是关键。选得好,投资有回报,效益也就好;选不准,结果会劳民伤财。所以选择项目既是扶贫开发的关键,又是难点。选择开发项目,原则上要让农户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经济条件,从自身最熟悉、最容易干的项目做起,或搞种植、或搞养殖、或搞加工……只要产品有市场他们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搞行政命令,要改变以往由县、乡干部定项目,指定农户种养的做法。今后干部(包括上级派去的工作队干部)只当参谋不要瞎指挥。而要做好参谋,必须先全面调查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如土质、气候)、生产力状况、市场信息及各个农户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和信息,帮助农户选定符合自己干的项目。只有这样,才不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确保开发项目有较高的成功率。

(2)开发项目要注意长、中、短结合。扶贫开发不能搞短期行为,必须纠正“远水不解近渴”的思想。只抓短期不顾长远,即使暂时脱贫也极易返贫。所以安排项目、开发产业都要从长远考虑,做到长、中、短结合,以短起步,以短养长,稳步发展。根据贫困山区实际,比较合理的是:长抓林,中抓果,短抓烟蔗(或当年收的其他作物和饲养家畜家禽等)。

(3)扶贫开发要注意与市场经济接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扶贫开发,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开发。一是真正从过去政府对贫困户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户自力更生搞开发式扶贫,通过综合开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从市场需求安排开发项目,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都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由农民自己定,政府部门只当参谋。三是运用市场公平竞争机制拍卖“五荒”使用权,经济实体与农户联合开发,坚持互利互惠,优势互补,按市场规则运作。四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注意发展各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早(或晚,错开季节的品种),避免产业雷同,导致产品难销或价低。五是建立和培育一批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的龙头企业,以带动农户搞经济开发。这是使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这样,既顾及按期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又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

(4)生产经营要注意适度规模。扶贫开发总的要求搞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以获规模效益。但并不是说任何地方都要搞规模经营,且越大越好,而应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适度搞规模经营。所谓“适度规模”,就是指与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搞多大就搞多大。一般来说,搞规模经营要具有便利交通,要有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科技力量,要有与开发相配套的生产机械设备和产品加工能力;要有与产业化紧密结合的农工贸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条件和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照这些条件要求,我区大部分贫困地区目前尚不宜搞大规模经营,而应提倡“五小”项目(即小菜园、小果园、小鱼塘、小群家禽、小畜牧场),待今后条件成熟再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5)要注意农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各种原因,贫困地区科教落后,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他们总有一种悲观心理,认为自己生在这个穷山沟是命中注定,便听天由命,不思进取,“宁可苦熬,不愿苦干”。有的农户就是政府给了资金他也不用来发展生产。所以,“扶贫先扶志”,我们要重视加强对贫困农户的思想教育,要向他们讲清道理,说明政府是扶贫而不是“养贫”;扶贫开发农民是主体,勤劳才能脱贫致富,要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通过教育,使他们振作起来,提高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勇气。同时通过“文化下乡”、“科教扶贫”的办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以推动就地开发扶贫工作。此外,要抓好生计、文教、卫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6)搞经济开发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广西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岩溶山区,石多土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群众生活环境本来就非常恶劣,加之多年资源开发,长期对资源利用进行掠夺式攫取,如有的地方把砍树林当柴火卖作为“吹糠见米”的生财之道,几乎把周围的树木砍光;有的在农田里淘金采矿,不仅毁坏了农田,还污染了水源。如南丹县的许多农民靠挖矿富起来,但现在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这种状况如果再继续下去,不仅当代人开发得不偿失,而且必殃及后代。所以,搞扶贫开发不能搞短期行为,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对现有资源要加强管理,有计划地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已被破坏的地方,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重建,把开发和治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是1997年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下达的软课题《广西“八七”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研究》专题之一,其主要内容曾发表在《广西农村经济》刊物1998年第二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