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一重要环节,要确立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能发挥,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性,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了主体性,切实履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因此,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条件,不断增强主体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必要途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因素,其主体功能的发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一重要环节,要确立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能发挥,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性,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实质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几种定位,我们习惯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分成教育者、中间介质和受教育者这三部分,这里的教育者就可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部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是整个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主体地位中教育者的自身能力、水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存社会条件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实施,都具有非常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界定,涵盖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其他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起到主导作用;在微观意义上,根据主体是人的主体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部分,以及把二者有机的整合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主体性。宏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前提和保证,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确立,就不会有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主导和关键。通过这两方面的细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功能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科学认识,这是一项具有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因而也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涵实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和地位作用,才能有效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命题实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相对于教育对象来说是成熟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对象现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引导教育对象养成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学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备主体性,即使身为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了主体性,切实履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因此,是否具有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条件,不断增强主体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素养,“以人为本”的良好动机和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巩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首先要了解人的主体性,了解主体与主体性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对主体性的认识是从对主体的认识开始的。所谓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离开了指向客体的对象进行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因此,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理解主体,理解作为主体的人,进而才能明确何为主体性。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所谓主体,是指在社会中进行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只能是人。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和人本身并创造着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能动的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能力与特征。人的主体性来自于社会实践,并且也只有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确切的说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提高其主体能力,健全主体人格,提升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源泉和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品质、智慧和审美等素质。人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特征是主体性,即主体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属性;主动性是指主体能积极,主动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直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创造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要产生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既从客体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出发,又要放眼于未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能否成为真正的主体,关键看他是否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有主体性,即使身为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成为真正的主体。相反,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具备了主体性后,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主体性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标准,主体性的强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率。因此,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条件,不断增强主体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挥其主体性的方式和特点,因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不仅要使主体具备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还取决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处的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进行分类,才能区分出不同主体职能范围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类,一是个性主体,主要指承担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如领导、教师、家长等;二是群体主体,主要指承担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组织,如团体、机构、组织等。群体主体又可以分为正式群体组织和非正式群体组织,前者通过主导性、权威性、系统性发挥作用,如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妇联等;后者通过情感性、渗透性和多样性发挥作用,如各种社区文化组织、文体团体、兴趣小组等,两者相互补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

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人的思维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这种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新课题、提出许多新要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的发挥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首先,是一些人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而淡化了人性道德的底线。当今社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拥有财富的多少往往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在实现生存价值的过程中把积累财富、追求物质利益的需求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层面,使得一些人在正确面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认识上有了偏差。甚至认为,只要自己拥有足够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多少并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导致一些人在道德层面的主观认识上严重缺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难以改变这种思潮,教育目的得不到很好的实现。

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自身能力素养的缺乏,无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真正的实效。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机关单纯追求教育目的,主要针对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而缺少对教育者本身的提高。培养机制及忽视对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培养,使得一些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理论素养水平不高而导致的"形式主义教育"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教育主导者的崇高形象,并且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再次,是腐败问题等一些社会阴暗面难以杜绝,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腐败问题一直是违背社会公平、损害公共利益的弊端之所在,尤其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党在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地位有所下降,损害了长期以来我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而且从长远来看,腐败问题又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这一难以避除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存在,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可信度降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实质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的发挥。

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实现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主体性

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人类不能没有主体性。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但实现人的现代化要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基本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让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主动的、独立的、创造性的发展自己。受教育者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要摆脱对教育者和书本的依赖,对书本上的内容要敢于批判和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能准确给自己定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环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适应时代特征,培养创新人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根本体现,教育要培养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新来源于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只有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过去那种应付性的,形式主义的教育,要激发和培养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已经广泛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造性素质的竞争。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根本体现是创造性,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激励人创新的热情,培养人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的创造能力。

(三)立足长远发展,培养自由人

追求自由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的幸福和满足,是伴随人的主动性精神的发展和自由程度的提升而获得的。自由是人的主体性全面充分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主体性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方面的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生成。人类必然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获得彻底解放。人的解放和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理想境界,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的终极关怀。对自由的向往一直是人们实现自身发展的终极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就是社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即:使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成为自由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