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介绍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的召开和1990年《认知语言学》杂志的出版。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成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认知语言学——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表明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之间是由大脑中的概念相连接,而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没有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

3.2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介绍

20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Duisburg,Germany,1989)的召开和1990年《认知语言学》杂志的出版。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成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认知语言学——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表明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莱考夫(Lakoff)在他的巨著《范畴》前言中宣称:“我们正处在思维研究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纠正两千年来关于思维的错误观念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Lakoff,1987:xvi)王福祥、刘润清在谈到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时也断言:“20年后,认知语言学将是最热门的课题。”(王福祥、刘润清,1995)[1]

Routle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996)是这样解说“认知语言学”的: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的研究流派,研究语言与知识的获得和使用中的思维过程;反对行为主义和“刺激—反应”理论;分析人类在思维、贮存信息、理解话语和说话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从而揭示思维的结构与组织。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各家说法不一,下面是英语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定义: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that emerged in the 1970's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dominant generative paradigm.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by nature cross-disciplinary and among the most obviously related fields are psychology,neurophysiology,computer science and general cognitive science.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human cognition; 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ay we communicate and the way we think.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school of linguistic thought that attempts to characterize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more 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

It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perceive and conceptualize it.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not a totally homogeneous framework,but a movement.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F.Ungereer & Schmid,1996)(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perceive and conceptualize it.)

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及其主要认知研究领域有:

Fillmore: frame semantics

Lakoff & Johnson: cognitive semantics,metaphor

Langacker: cognitive grammar

Talmy: force dynamics

Fauconnier: mental space

Goldberg: construction grammar

认知语言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语言是认知的综合体,反映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的互为关系,只能在概念化和心理处理的真实观点的语境中得以理解。(Languag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ognition which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al,psychological,communicative,and functional considerations,and which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a realistic view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ntal processing.)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是一个综合系统,它不是模块性的;语言并不是由独立而自足的模块支配,而是由整个认知系统综合支配的;句法也不是自足的形式系统,句法的分析离不开语义分析;语义不仅仅是Jackendoff所说的概念结构,还要参照百科全书知识,以及人对情景的解释和分析。认知语言学在对大量语言现象,对一些传统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解释,现简单介绍如下:

1)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之间是由大脑中的概念相连接,而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没有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所以,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有对应的关系。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心生而言立”,其模式是: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语言符号(赵艳芳,2001:35)。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传达意义。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所以,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和知识的一个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

2)范畴和原型理论(Categorization&Prototype theory)。范畴化的最直接的作用是减轻认识过程中的工作负担。根据这一基本特征,Eleanor Rosch(1978:28-41)提出了范畴化的两个基本原则: a)功能上达到认知经济性,范畴系统必须以最小的认知投入提供最大量的信息; b)在结构上,提供的最大量的信息必须反映出感知世界的结构。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经典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这两种极端理论的折中(compromise)(Givón,1986)。其基本发展过程是:从Berlin和Kay(1969)的认知人类学到Rosch等人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再到Lakoff等人的认知语言学研究。Berlin和Kay在研究颜色词时,提出了基本颜色词的概念,认为在颜色词的范畴中,有些颜色词具有焦点颜色的特征,如红色。原型理论中的典型性从何而来?典型性来自人的感官的生理结构。原型来自拥有更多的共同属性,例如,就鸟类这一范畴来说,知更鸟是典型,企鹅次之。但这三种动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点,这就是所谓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2]

3)语义的基础,是说话人对情景的解释和分析,而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模块论认为:语言结构(例如句法)是一个模块,意义是另一个模块,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以只跟一种意义相联系。在Langacker看来,语法本质上是有意义的;认知语法就是从意义的角度观察语言结构:语言结构不同,意义也不相同,这跟模块论形成鲜明的对照。

4)象似性(iconicity)理论。这个术语来自icon(图像)。所谓象似性是说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象似符(diagram)是icon的一类,它通过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类比,描写它们之间的关系。象似性和语法化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语言象似性(iconicity)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普遍重视。

5)复合空间理论。该理论认为,要理解语言的组织结构就要研究人们谈话或听话时所建立起来的域(domain),以及人们用成分(elements)、角色(role)、策略(strategies)和关系(relations)建构的域,这些域就是心理空间,它们不是语言自身的一部分,也不是语法的一部分。它已发展成为“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或称“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本书后面还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