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电视台创建历程

江西电视台创建历程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艰难岁月——见证江西高山台创建   辜江芦20世纪70年代初,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江西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条件十分艰难的前提下,办起了当时人们认为是高科技的电视,其创业精神令人振奋!组建江西电视台初期,参加电视大会战的部分工作人员在省政府大楼前合影。庐山是江西北部的第一高峰,靠近安徽黄山,是江西电视台接转北京电视的第一站。

艰难岁月——见证江西高山台创建   辜江芦

20世纪70年代初,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江西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条件十分艰难的前提下,办起了当时人们认为是高科技的电视,其创业精神令人振奋!

死亡边缘苏醒

1970年2月,我还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时候,领导通知我到省电视办公室上班。电视办公室是省革委电视领导小组的下属办事机构。走进办公室,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陈旧而简陋的房间,这是省广播局利用北大门走廊改建的。办公室里摆着三张旧书桌,一张旧公文橱,还有一套旧单人木沙发。办公室除我外,还有省革委抓促部的谈和根,主任是陆喜明,他是省革委抓促部计划组负责人、省革委电视领导小组成员。我的任务是起草文稿,上传下达,编制计划和简报。陆喜明之后,张世英担任主任。此后,电视办公室的人员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曹自明、吴本全、鲍志高、肖如陶、眭玉龙、彭忠琴、马志保等同志,于是又增加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是原来北大门收发室。我在电视办公室工作了十四年,参加了电视会战全过程。会战结束后,电视办公室划归广播局领导,是广播局的一个业务部门,局领导要我负责。我的工作是业务行政管理、广播电视计划和高山台的建设管理。办公室其他同志也有分工,吴本全负责电视技术,曹自明负责电视发射天线,肖如陶负责电视微波,鲍志高负责调频广播技术,眭玉龙负责调频实验机房等。电视办公室人少事多,工作繁忙,除了白天上班,许多事情要在晚上做。记得1971年的一个寒夜,为了赶写领导交代的一份报告,我生起煤气炉在房间里加班。这是我家唯一的一间住房,里面住着六口之家。天亮了,起草的报告刚刚完稿,我站起便头晕眼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房间里的孩子们头痛得哭喊,有的呕吐。邻居邹季荪来到我家,推开门窗,我才慢慢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水里,原来是盛满水的脸盆碰翻在地。曹司机把我们全家很快送到了工农兵医院(现在的市一医院),医师诊断是煤气中毒,但险情已过,已无大碍。当天我便上班去了,没有吱声。当时正值电视会战,人人都很紧张,我觉得区区小事何必挂齿。如今事情过去了38年,岁月如流,年过花甲,回想起当时的险情,如果没有人推门开窗,全家人也许……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img137

组建江西电视台初期,参加电视大会战的部分工作人员在省政府大楼前合影。大楼顶部的天线是我台七频道发射天线

img138

位于省政府大院内的113米高的电视、微波、调频发射塔

在艰难岁月中施工

高山台是高山电视转播台的简称,它是利用有一定海拔高度的高山地形,转发电视信号的电视发射台,用以扩大电视覆盖面。我省电视发展初期,高山台是江西电视台节目传送和节目覆盖的重要手段。

1970年元月,全国电视专业会议后,高山台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迅速建立起来。同年4月1日,省革委电视领导小组召开全省电子工业和电视广播会议。会议规划了电视“四·五”规划目标,提出:“力争在国庆节或更早一些时间建立江西电视台,试制成功黑白电视发射机,利用现有设备试播。同时,在庐山建立电视转播台,接通北京电视节目,并有计划地进行武汉——庐山——梅岭的微波电路建设”。

庐山是江西北部的第一高峰,靠近安徽黄山,是江西电视台接转北京电视的第一站。因此,庐山电视转播台成为江西的第一座高山台,编号为江西七○一电视台。庐山台位于庐山仰天坪,功率1千瓦,2频道转播江西电视台节目,除覆盖九江地区部分市县外,同时为江西电视台传送北京台(1978年即称中央台)节目信号。1970年10月1日,首都国庆21周年实况,便是庐山台通过收转黄山台,将北京台节目接转到南昌,由江西电视台发射才使南昌市人民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游行实况。1975年,增设2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981年又增设了31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从此,该台同时转播中央台和江西台各一套彩色电视节目。

梅岭电视转播台是江西建设的第二座骨干电视转播台,1971年建成,编号为江西七○二电视台,台址梅岭洗药坞,功率10千瓦(原为7.5千瓦)4频道(原为5频道)。该台除本身覆盖外,担负着为银子岭、三县岭电视转播台提供江西电视台节目信号的任务,供江西电视台的节目在宜春上饶地区的部分市县形成覆盖。1976年,购进北广7.5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更换省产机,并于1978年技改成黑白彩色兼容机。1985年购进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微波电路:1972年采用小微波,1977年开通了8吉赫微波电路,接收江西电视台节目信号。

高山台由于山高路远,远离城市,气候条件差,交通不便,施工艰难。庐山是世界旅游胜地,施工的优越条件在高山台中得天独厚,但仍然困难重重。庐山转播台距已通公路的庐山羊场有一里多路的羊肠小道,庐山党政领导发动全山一千多干部群众,义务劳动三天,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为基建施工创造了条件。但是,从生活区到山顶机房,还有大约200米左右的陡坡,建筑材料、机房设备、发射天线等笨重物资仍需要人工搬运。由于山顶缺少水源,大量的基建用水从羊场拖运、肩挑上山。庐山虽然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但建筑木材没有一根是当地的,全从外县调运。庐山台的输变电线路有10多华里长。其中60多根钢筋水泥杆是在悬崖陡壁的山谷中立杆,加上高山气候变化无常,其难度可想而知。

img139

早期机房

img140

微波机房

梅岭电视转播台1970年冬季动工,施工更为艰苦。该台在大雪封山季节照常施工,山上路面结冰,车辆打滑,施工单位便将汽车轮子装上链条,一步一步地将物资运上山,工人们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还在野外操作。该台负责工程筹建的李和亮身患严重气喘病,终日咳嗽不止,仍在冰天雪地里为工程奔波,让我深为感动。

江西广播设备修造厂为高山台生产电视发射机,江西电力修配厂、江西锅炉厂为高山台生产电视发射天线,省广电局天线队为高山台安装检修天线,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还有那些在高山台施工的工程建设单位,吃了很多苦头,他们那种吃大苦,耐大劳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庐山、梅岭电视转播台基本建成时,省革委政治部派员到两台检查,对两台基建中的“铺张浪费”现象通报批评,压缩工程经费,规定高山台的基本建设费,除设备外不能超过15万元。这一不切的规定,使上述两台以及正在兴建的银子岭、井冈山、三县岭电视转播台的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出现许多后遗症。

银子岭电视转播台,位于宜春市郊,功率7.5千瓦(建台初期1千瓦)后改为10千瓦,2频道,编号江西七○三电视台。该台原来采用收转机接收江西电视台节目信号极差,1983年11月建成并开通梅岭——临江——银子岭8吉赫微波电路后,电视转播质量大为改观。

井冈山电视转播台,位于井冈山黄洋界,规划功率7.5千瓦,但一直使用1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1976年技改成黑白、彩色兼容发射机,后购进北广7.5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和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并开通微波电路。编号江西七○四电视台。

三县岭电视转播台,位于弋阳、贵溪、万年三县交界的一座山峰,称三县岭。功率7.5千瓦,建台初期使用1千瓦,1975年更换为7.5千瓦,3频道。1982年安装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后已开通微波电路。编号江西七○五电视台。

高山台建设由于经费受限,水、路、电、电话线路和天线都没有按高山气候特点设计施工,一到冬季遇上冰冻天气,损坏严重。如银子岭电视转播台,桅杆发射天线两次被大风冰雪压断,输变电线路、电视线路也被毁,两次灾害造成该台停播12个月,后果严重。其他高山台也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类似情况。那几年,电视办公室每年都向省财政申请救灾款,用于高山台抢修。

在艰苦环境中磨炼

我省高山骨干电视转播台,最低海拔685米,最高1430米。建台初期,台里无车,上山下山靠步行,吃水吃米自己挑,经常吃不上菜。在高山台上班,春、夏、秋、冬常年在台,很少在家,对孩子上学、老人治病、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全然顾不上。

山上山下,虽一字之差,但气候上的差别,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困难难以想象。即使是人们向往的春天,山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山上仍然是寒气逼人,雷电惊魂落魄。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交通中断,更是高山台难熬的日子。水是一大难题,高山台的水源一般都在山腰,平日人工取水就很困难,遇上雨雪天气,人下不去,就只能冰雪化水。

电话是当时高山台的另一难题。基建时为了省钱,就有3个台的线路因为中转总机多,线路质量差,常常不能保证通话。尤其是冬天,电话线路损坏,逢年过节也很难与家人通话。

高山台的输变电线路,每年冰雪天气,钢芯铝绞线上结的冰块直径有七八公分,因结冰引起断线断杆,出现停电、停播。

冰雪天气对高山台的天线系统是一大威胁,蝙蝠翼振子被冰雪包裹起来,结成大冰柱,每年都要人工清除天线上的冰块,否则,就会影响电视播出,这也是让人烦恼的一大难题。

当然,这些都是建台初期的情况。高山台的水、路、电、电话、天线系统,经过多年的改建、配套、整固和更新,已经得到改善。仅1972年到1975年,国家拨给电视基建投资234万元,大部分用于整固、更新、配套工程。后来各台都配备了工作用车,职工上下班实行轮换制,高山艰苦生活补助、防寒、防辐射津贴也都陆续得到解决。

高山台工作、生活条件虽然有改善。但是,在高山台工作仍然是艰苦的。当然,艰苦对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坏事。在艰苦环境下,最能考验人,也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古人云:“岁寒知松柏”,面对艰苦环境,有的人望而却步,进台没有几天就离开了,有的人迎难而上,越是艰苦越向前。在高山台许多人是从创建初期的艰苦环境中走过来的。他们当中,有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从社会上招进来的小青年。这些小青年刚进台时,连电视、调频广播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后来刻苦钻研,成为台里的技术骨干,有的入了党,担任了领导职务。

在整固提高中发展

电视台是一项新的事业,1969年江西还没有电视台,到1972年,三年中建有电视中心台一座(江西电视台),骨干电视转播台5座,实际发射功率14千瓦,有41个市县能够收看到江西电视台和中央台的节目。到1973年,全省有黑白电视接收机2523台。那个时候电视质量很差,但群众收看电视热情却空前高涨。买电视机要经过批准,一台上海牌电子管黑白电视接收机要451元,需凭省电视办公室分配单才能买到。

据调查,1972年全省能够收到电视的虽有41个市县,但收看效果较好的只有11个市县,70%的市县收看效果不好。那几年,省人大、省政协常有提案转到电视办公室,要求提高电视播出质量。

为了提高高山台的播出质量,电视办公室在技术培训、技术规划、技术设备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使高山台的转播质量有了提高。诸如,1975年,在梅岭电视转播台举办电视发射机调试现场会,培训高山台调试技术人员。

1976年制定了《江西省米波电视技术规划》,从源头上避免新建台的频道相互干扰。

1978年,在庐山举办电视、调频广播、电子基础学习班,对高山台初级技术员工进行培训。

1979年,根据米波技术规划,对省内存在的同频、邻频干扰的电视台和电视转播台的米波频道提出调整意见,解决相互干扰这一难题。

1979年8月,为发展小功率电视转播台,避免产生频道相互干扰,制定了《江西省小功率电视转播台技术规划》。同年9月,制定了《江西省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建设管理规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从此,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得到有序快速发展。

1980年,制定《江西省电视微波技术规划》,改善电视节目传送手段。

高山台建台初期,普遍采用收转机接收江西电视台节目,信号弱、杂波大、不稳定。从1972年到1983年,庐山、梅岭、银子岭三座骨干电视转播台和景德镇电视转播台均采用微波传送江西电视台节目,开通8吉赫微波电路419.8公里,使江西电视台的节目传送质量稳定可靠。

1982年12月,在贵溪召开江西省分米波电视技术规划座谈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制定出《江西省分米波电视技术规划》,为我省发展彩色电视、开辟多频道节目进行技术准备。

高山台在整固提高的基础上,1978年到1984年又有新的发展。尤其是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发展更为迅速。这一期间,有2座骨干电视转播台相继建成,使江西电视台的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

吉水电视转播台,位于吉水县境内,于1981年动工,1984年建成,功率10千瓦,米波9频道,分米波19频道,编号江西七○六电视台。

峰山电视转播台,位于赣州市郊,功率10千瓦,米波7频道,分米波16频道,于1982年10月1日建成开播,编号江西七○七电视台。

至1984年,全省规划建设的8座高山骨干电视转播台,已建成7座,其布局从北到南遍布全省。小功率电视转播台更是遍地开花。1978年仅有景德镇、赣州、吉安、江西钢厂4座50瓦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到1983年底,增加到206座,增长51倍。随着高山骨干电视转播台和小功率电视转播台的建立,江西电视台一套彩色电视节目覆盖全省人口的65%,居当时全国第九位(广电部有关部门数据)。电视接收机也得到迅速增加,全省1973年拥有黑白电视接收机2523台,六年后的1979年,增加到49196台,增长19.4倍,四年后的1983年,达到247000台,比1979年又增长5倍,彩色电视接收机走进普通百姓家庭。不过大屏幕彩色电视接收机当时却成为人们的“宠物”,市场促使商业部门加大进口彩电的力度。

十四年的历程表明,我省高山台的建设是艰难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从中我们领悟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电视的重视关爱,人民群众对电视的需求喜爱,全省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奋力拼搏、进取的精神,才有今天的丰硕成果。电视的重要地位正如1983年中共中央中发37号文件所指出的:“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之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1993年4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考察时,特地视察了井冈山电视转播台,使江西广播电视工作者和从事高山台工作的同志深感荣幸和自豪。

科学在进步,历史在前进,电视这一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又将跨入崭新的发展时代,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电视附加信息传播等新技术,将很快进入我们的家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新技术的发展时代,高山台将扮演什么角色,这当另处别论。但是,它服务大众,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将记入史册。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那些曾经与我共事,为高山台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同志:赵中、张世英、吴本全、曹自明、傅章仪等,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