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温克人的人口特征

鄂温克人的人口特征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鄂温克人的人口特征人口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生活水平、居住地(城乡)等方面。就电视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影响而言,鄂温克人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和特有的认知方式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②总体来说,牧区鄂温克人的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因此,鄂温克人的场独立性更大些。

一、鄂温克人的人口特征

人口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生活水平、居住地(城乡)等方面。人口特征通过影响媒介接触行为、媒介接触观念或媒介内容偏好,进而影响媒介接触效果。[15]在草原鄂温克人中,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独特生活环境决定了媒介内容的偏好,而受教育的程度和本身所特有的认知方式则是鄂温克人电视态度与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

草原鄂温克人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畜牧业,游牧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游动。如蒙古谚语所说:“动者至上,青色蒙古”,迁徙与流动是游牧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和物质源泉。游牧生活全面塑造了游牧人的性格、心灵世界和文化模式,使游牧人经常处于探索新生事物的冒险经历中,因而更加善于接受新的经验,产生新的感受,并且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心理状态。随着草原与外界联系的加深,草原的封闭性被逐渐打破,市场经济无情的游戏规则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牧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牧民们的传统游牧经验和技术处于新的适应和选择当中。处于变革时代的鄂温克人,尤其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信息是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和收音机等传播媒介获取各种信息。由于电视是草原鄂温克人使用频率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媒介,也由于其声画俱全的传播优势,牧民们的很多新思想和新观念都是来源于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具有开放和进取精神的鄂温克人不但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甚至在行为方面还有所创新

就电视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影响而言,鄂温克人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和特有的认知方式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作为受众,其文化程度“则可能直接影响媒介效果。例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更难因媒介内容的说服而改变态度。”②总体来说,牧区鄂温克人的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虽然将近100%的牧民接受过教育,但接受的程度不同。在调查的59人中(男性27人,女性32人,年龄30~50岁之间的人居多,其中30~ 39岁的占30%,40~49岁的占15%),有7人接受了小学教育,25人接受的是初中水平教育,5人已经上到了高中,大中专文化的只有一个。[16]

关于鄂温克人的认知方式,采用场依存性——独立性这一维度加以说明。场依存性——独立性是一个概念化的信息加工方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特金(H.A.Witkin)提出。具体表述为“有这样一种人格连续体,属于连续体一端的人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种人叫做独立于场的人;而属于另一端的人则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种人叫依存于场的人,相应地,每个人在场依存性——独立性的连续体上都处于一定的位置。”[17]维特金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那些在注重自主和成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场独立性,相反,那些在保护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场依存性。”维特金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在务农者中,场依存性更大,而在狩猎者和采集者中,场独立性更大些。在游牧群体的文化因素中,权力的压力一般说是软弱的(社会政治分层很低)。而且,在狩猎和采集社会中,社会化的压力也指向成功、独立、自信的方向。”[18]草原鄂温克人一直生活在较为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无论是在山林中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还是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都锻炼了鄂温克人勇敢、独立的性格。好猎手“莫日根”和草原英雄一直是鄂温克人崇拜的对象。因此,鄂温克人的场独立性更大些。这种较为独立的性格使得鄂温克人在对来自于电视的信息进行解读加工时,往往以自己内在的参照标志作为衡量标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受信息本身的价值所左右。随着鄂温克人对来自电视上的信息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较为独立的认知方式与迫切渴望获得信息的欲望相结合,鄂温克人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上的变化也就越来越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