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温克人对“电视是什么”的认知

鄂温克人对“电视是什么”的认知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鄂温克人对“电视是什么”的认知(一)收音机里的人走出来了与其他地区的人相比,电视出现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比较晚,特别是居住在鄂温克草原腹地的牧民,许多家庭近几年才看上电视。在与其他牧户的牧民聊天时也了解到,鄂温克人对电视的认识,几乎都是从收音机开始联想起来的。

二、鄂温克人对“电视是什么”的认知

(一)收音机里的人走出来了

与其他地区的人相比,电视出现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比较晚,特别是居住在鄂温克草原腹地的牧民,许多家庭近几年才看上电视。目前,还有个别的贫困家庭没有电视。过去,牧民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收音机。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50 年11月,从成立之日起,就开办了蒙语广播节目。鄂温克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与蒙古族人民一起生活了270多年,他们不但都能听懂蒙语,而且还会说蒙语。由于当时鄂温克族自治旗管辖的10个苏木、44个嘎查大多数不通电,而且那个年代的收音机又都是电子管的,所以,只有城里人或有长电的较大苏木才能有条件听收音机,并且这些家庭的条件一般都比较好。而对于生活在草原深处的牧民来说,当时想听收音机几乎是一种奢望。1960年,我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在上海无线电三厂试制成功。1966年,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所在地的海拉尔市才有了可以使用电池的半导体收音机。从那儿以后,没有电的苏木、嘎查以及生活在鄂温克草原的牧民陆续购买了半导体收音机,终于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以及蒙语节目。收音机给牧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他们知道了许多草原外面的事情。

笔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辉河苏木调研期间,牧民们听说我是专门来了解广播电视与鄂温克人生活的,他们给我讲述了许多自己与广播电视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敖光喜的鄂温克牧民讲述的经历最具有代表性。40年前的一个夏季,7岁的敖光喜跟随父亲到海拉尔市购买兽药,由于当时兽药店缺货,他便跟着父亲一起逛商店。在五金商店溜达时,他们看到好多人都在买半导体收音机,而且用电池就可以收听,里面还能听到蒙语节目。光喜的父亲一冲动,便买了一台“红灯牌”的半导体收音机,相当于当时四只羊的价钱。回到家里,光喜的母亲好一顿埋怨,但小光喜却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个东西能说话、能唱歌,里面还有电影、小说等等,而且这也是他们嘎查三十几户人家中的第一台收音机。嘎查牧民听说他们家买了个新鲜玩意儿,左邻右舍甚至是几公里之外的亲戚都跑到他们家看这个方盒子,听里面传出来的故事和歌曲。打那儿以后,只要是有蒙语节目,他们家的半导体就开着。收音机让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知道了很多发生在草原以外的事情,也给他们孤寂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

有一天,敖光喜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听《闪闪的红星》电影录音剪辑,当听到胡汉山要放火烧死潘冬子妈妈的那一段时,收音机前的敖光喜和几个小伙伴都非常着急,因为不知道收音机里面到底是什么景象,只能凭自己听电影录音的感受去想象里面的一切。听完电影录音后,几个小伙伴就说:要是能看见收音机里面的人该有多好!其实,不只是孩子,很多鄂温克牧民都有同感,要是收音机里的人能走出来就好了!那时候,牧民们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收音机里的人能走出来与大家见面,更想看到收音机里面发生的所有事情。虽然当时电视已经出现,但是生活在封闭草原的鄂温克牧民们并不知道有“电视”这个名词,他们只知道有电影,不过一年也看不上两次,而且要骑马到很远的苏木去才能看到。

鄂温克牧民第一次看到电视,是在1977年春节前进城买年货的时候。在海拉尔市当时最大的第一百货大楼,牧民们第一次在电视机柜台处看到了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激动地说:“咱们平时不总是希望收音机里的人走出来吗?你看,人家城里人的收音机就能看到里面的人,但城里人不管这个叫收音机,人家管它叫电视”。电视的出现,令牧民们心里既兴奋又疑惑。兴奋的是盼什么有什么,收音机里的人真的出来了;疑惑的是那么多的人是怎么装进这么小的盒子里的呢?会不会把盒子给挤坏了呢?在那个对电视刚刚接触而且知之甚少的年代,即使是城里有电视的家庭对这个问题也是难以回答,更何况深处草原的牧民呢!

最初在海拉尔市见到电视的牧民回到嘎查以后不断地向没出过远门的大人及孩子们炫耀电视的神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鄂温克牧民听说收音机里的人真的出来跟大家见面了,很多大人和孩子纷纷找借口进城,亲自看看那么小的方盒子是怎么容纳很多人的。巴特尔告诉我,他第一次看到电视,就被那个小小的银幕吸引住了。为了能经常看到它,他便主动承担起进城采购的任务,表面上是办公事,实际上是为了能经常到城里看看免费的电视。有的牧民晕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索性骑马进城,见识一下从收音机里走出来的人,看看他们的模样,听听他们的说话。就是在那个时候,鄂温克牧民们在电视里认识了赵忠祥、李娟、沈力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在与其他牧户的牧民聊天时也了解到,鄂温克人对电视的认识,几乎都是从收音机开始联想起来的。最初他们听收音机的时候,就都有这样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收音机里的人和事。今天,电视终于让他们由听电影变成看电影,由听评书变成看评书,由听播音员播节目变成看播音员播节目,电视真的让收音机里的人出来和牧民们见面了。

(二)坐在家里看电影

看电影对于城里人来说,那只是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是,对于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鄂温克牧民来说,看电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嘎查没有电,根本看不了电影。除非是进城的时间比较宽裕,并赶上有好片子上映才能顺便看上一场。但是自从电视在草原落户之后,牧民们在家里就可以天天看电影了。

毕力格苏图和乌云其其格夫妇是电影迷,汉语说得非常好,讲起话来也特别幽默。在访谈过程中,他们告诉笔者,在过去那个年月,草原上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每个月到苏木去看场电影就成了大家最期盼的娱乐活动,放电影的日子也就成了牧民们共同盼望的日子,年轻人更是如此,那场面就像过节一样。在苏木看电影与在城里看电影不一样,苏木没有电影院,看电影全都是露天的,而且每个苏木一个月才能放一回,偶尔能放两回,每次放电影前还要先加演《新闻简报》,让牧民了解一些国家大事。看电影对于居住在苏木的牧民还好,他们可以提前从家里占据前面的位置。而住在嘎查的牧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要骑马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才能赶到苏木。来晚了,就只能站在后面看。如果后面人多,就只好到银幕的背面看“反片”。夏季的草原日落较晚,放电影一般都要在晚上9点钟左右。牧民看完电影再赶回嘎查大都是后半夜了,既疲劳又影响第二天干活。由于这个因素,有些牧民几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其他时间要是想看电影,只能专门到城里花钱去看,搭上来回的车费、浪费的时间,太不划算了,而且家里的活还要找别人帮着去做。

1987年秋,辉苏木建起了电视差转台,居住在苏木的牧民最先圆了坐在家里看电影的梦。当时电视每天18点30分开始,23点左右结束。除了19点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内蒙古新闻之外,其他的时间,就是播放录像,尤其是节假日,录像片基本上占据着电视荧屏,而且大多数播放的都是港台的电影。嘎查的牧民对居住在苏木的人非常羡慕,特别是电影迷毕力格苏图夫妇,他们甚至动了搬家到苏木生活的念头,这种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后来,父母同意每个星期天上午帮他们照看孩子、打理家里的事情,让他们到辉苏木的亲戚家里看看电视,享受一下坐在家里看电影的滋味儿。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嘎查牧民开始购买电视。在嘎查看电视成本要高出很多,牧民们除了要购买电视机之外,由于嘎查没有长电,没有电视信号,还要购买风力发电机和个体地面卫星接收器,这一套设备对于困难家庭而言简直就是奢侈品。毕力格苏图夫妇非常能干,属于较早富裕起来的家庭,在1993年就买了一台21英寸松下2188型彩色电视机,嘎查里的牧民对此非常羡慕,说他们俩既能赚钱,又懂得生活。从那时起,一到晚上,毕力格苏图家里就聚集好多人,大家围坐在这个小屏幕前收看电视节目。后来,他们家又买了录像机,从苏木或者巴彦托海镇的音像店租录像带。嘎查里如果有人到苏木或者南屯(巴彦托海镇)去办事,一定要帮他们把看过的片子捎回去,再换新的片子带回来,这回毕力格苏图一家可真是坐在家里看自己播放的电影了。看录像带的时候,男人们喜欢看一些武打、枪战、神话之类的片子,比如当时香港的功夫片《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武状元黄飞鸿》、《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和枪战片《加里森敢死队》、《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比较受欢迎,而女人和小孩儿则比较喜欢看《济公》、《西游记》和《聊斋》之类的片子。

如今,无论是在苏木还是嘎查居住的鄂温克牧民,大多数家庭都有电视机了,坐在家里看电影对于大多数牧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于苏木有长电,很多家庭还添置了VCD或者DVD,喜欢的片子可以随处买到,反复收看。而住在嘎查的牧民受电的限制,看电视的随意性比起住在苏木的牧民则小了很多,因为风力发电远远不如长电有保障,但是,电视的出现对于大多数牧民来说,还是圆了坐在家里看电影的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