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的灵魂

创新的灵魂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 创新的灵魂“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的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这种情况,可以视做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视变化为常态”的结果。2002年2月8日,魏文彬在年度工作会议上以一种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活力之源。营造一种氛围,创新的氛围、催生的氛围。创新要成为我们全集团的第一话题。

20.2 创新的灵魂

“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的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这是德鲁克在闲聊中对企业家特征所做的一个轻松幽默的概括。在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德鲁克用了整整一章来定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他看来,企业家是这样一种人:一、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二、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三、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四、视变化为常态,他们总是寻找变化,对它做出反应,并将它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这似乎正是对魏文彬作为一个集团领导者的卓越表现的恰当总结。到2006年为止,他所带领的集团电视节目生产能力达到八千多小时,是14年前(他执掌湖南广电之前)的18倍;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达到2亿美元,是14年前的40倍;总资产达到8亿美元,是14年前的22倍。[2]他们的集团创造出了许多“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从《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从《乡村发现》、《晚间新闻》到《背后的故事》、《变形计》,从《国球大典》到《奥运向前冲》[3]。“地球人都知道”,湖南电视是一个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地方,以至于许多观众习惯了对它怀有一种特别的期待,隔一段就会去看看他们又搞了什么新动作没有,湖南电视因此赢得了许多观众持续的关注。这种情况,可以视做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视变化为常态”的结果。魏文彬曾在一次创新研讨会上说:

(创新)要从频道结构上进行研究。有两类节目要特别注意:第一是常态节目,就是固定节目;第二是动态节目,就是重点节目。常态节目要丰富多彩,要绝对一流,常态节目要留人。除了常态节目以外,一个频道一年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些重点节目,重点节目不一定是固定的。所以这次我们研究大片,研究活动。重点节目是频道的亮点,重点节目要疏密有致。天天是重点节目不可能。湖南卫视要每个月搞点什么名堂,一个季度总要做件大事。一个季度搞不成,拼死拼活每年上半年热闹一次大的,下半年热闹一次大的。[4]

这一思路表明,追求“动态”也是他们的“常态”。

作为一个集团的领导者,魏文彬对湖南广电创新的贡献在于:一、清楚地知道并不遗余力地宣讲创新的重要性;二、本身具有创新的激情和创新示范能力;三、对某项创新的价值具有较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四、制定合理的制度(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以激励创新;五、保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六、能够宽容不完美甚至容忍失败,对创新的风险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2002年2月8日,魏文彬在年度工作会议上以一种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创新的高度重视。

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活跃的思维、前瞻的眼光、饱满的激情、崭新的目标。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没有进步、没有突破、没有发展。障碍只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排除,困难只能在创新的过程中克服,问题只能在创新的过程中解决,道路只能在创新的过程中延伸。尤其是在今天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谁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具有竞争优势。我们的事业发展到今天,从建立经视台、节目上星、组建上市公司,到形成金鹰影视文化城的规模,都是创新的成果。今后,我们要排除各种障碍,创建有实力的大型传媒集团,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创新。[5]

2005年,魏文彬召集全局召开以“改革促进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创新研讨会,并且规定这是以后集团每年必开的主题大会。他在会上用形象生动的“土话”强调抓创新要抓到实处:

创新机制,重要的是要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创新,必须解决活力和后劲的问题。现在要注意一种现象:播种不施肥,开花不结果,刮风不下雨。我讲的是土话,相信大家都听得懂。播种不施肥,自生自灭,种还是播了,但是没人去管它,最后什么也没有。开花不结果,影响蛮大,但是个虚的。有些单位、有些部门、有些媒体,只说不做,叫刮风不下雨。所以要创新机制,要建立一个体系,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批人才,打造一批精品。建立一个体系,是创新的体系,就是策划、论证、生产、经营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营造一种氛围,创新的氛围、催生的氛围。创新要成为我们全集团的第一话题。大家都研究创新,都思考创新,能创新的也讲创新,不能创新的也讲创新,要形成这样一个氛围,新产品就会层出不穷。[6]

在完成金鹰城的基础建设和广电集团的结构性改革之后,魏文彬声称,今后我只抓两件事情,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创新。又说,这两个事情其实是一个事情,我通过抓人才来抓创新。2005年8月24日,魏文彬在中国广播影视博览会人才与创新论坛上发表题为《广播电视媒体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瓶颈与路径选择》的演讲,介绍了湖南广电集团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第一,突破“单位院落化”造成的排外思想;第二,突破“身份档案化”造成的歧视思想;第三,突破“分配平均化”造成的“无为”思想;第四,突破“晋升排队化”造成的辈分思想;第五,突破“精英仕途化”造成的官本位思想。他在演讲中称:“用人环境优越,人才就能健康成长,用人环境恶劣,人才就会受到伤害。嫉贤妒能,是一种环境污染;论资排辈,是一种环境污染;拉帮结派,是一种环境污染;任人唯亲,更是一种环境污染。”在这个演讲中,魏文彬提供了下列一组数据:

在我们集团四千两百多名员工中,有两千多名员工属于聘用制,其中聘用制干部852名;在节目采编部门,员工收入的75%属于浮动,只有25%属于基础工资;2000年至今,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总共为六百多名聘用制员工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其中有三百多人获得了住房福利补贴待遇;最近,我们集团一次性组织了10位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赴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海外培训,耗资一百余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