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响报道中的语序问题

音响报道中的语序问题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音响报道中的语序问题前面,我们讨论了广播新闻中的词汇、句子和数字问题。那么,这种“先惊后达”的语言顺序问题与新闻有什么关系呢?一辆公共汽车在印度中央邦的莫勒纳地区爆炸后起火,造成至少15人死亡,25人受伤。这是成都火车站为方便民工集体乘车采取的一项服务举措。

第五节 音响报道中的语序问题

前面,我们讨论了广播新闻中的词汇、句子和数字问题。或许有人会说,有了上面的这些知识,广播新闻的写作应该没有问题了,因为,按照广播通常的要求,只要做到通俗易懂和“口语化”,就应该算达标了。

其实未必。

有人曾发现广播中一个有意思的语言现象,在某主持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开始介绍“停电信息”:明天早上几点几分到下午几点几分,本市某区某地还有某区某地等等(很多地方)将停电,请大家提前安排好生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不能说不“口语”,而且介绍准确,逻辑清楚。但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就有听众发来短信,说刚才介绍的停电信息没听清,能否再介绍一遍。

其实主持人介绍的停电信息是报纸上的,而且登载的格式就是先时间,后地点(是一张表格的形式,左栏为时间,右栏为地点)。从逻辑上讲,如此“照猫画虎”地介绍没有原则问题,但听众为什么会说没听清呢?或许是主持人说得较快,或许是听众的收听效果不好,再或许是听众耳朵有些背。但主持人的介绍有没有问题呢?

其实这里有一个“语序”问题。如果是一位有经验的主持人,他很可能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先介绍停电地点,再介绍停电时间,这样,说听不清的听众应该会大幅减少。

仔细想一下,这就是广播收听时的思维逻辑在起作用。如前所述,我们看报纸,可以慢读,可以快读,也可以反复阅读,报纸本身并无任何限定。但广播则不同,它只能让听众跟着声音的“流动”和话语的速度而进行收听。这是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使然。另外,听众听广播是处于随意状态,注意力可能并不集中。所以,广播听众很容易“听后忘前”。等听到停电地点还有自己所住的地区时才引起关注,但停电时间早已播送完了。

因此,根据广播的传播特点,我们就要在语序上找原因,要与其他媒介的语言有所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说重要内容之前,要先“叫醒”听众的耳朵,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前例中,有多少地点,就应“叫醒”多少地点听众的耳朵,等“有关地区”的听众都注意了,然后再说停电时间,这样介绍的效果,就会远远好于前者了。

我们把这种先“叫醒”再“传达”的语言方式简称为“先惊后达”。那么,这种“先惊后达”的语言顺序问题与新闻有什么关系呢?

还是先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人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他在洗漱间洗漱,家里的电视正在报新闻。忽然有这样一条消息:几位外国游客“不幸坠崖”。洗漱者听到后赶紧从洗漱间跑出来,想听下文,但重要的“新闻要素”都已经在此之前说过了:他们是那个国家的?怎么会坠崖?在哪坠的崖?等等,最终不得而知。

我们都知道,电视同样也是线性传播,所以同样也存在类似问题。但电视因为有画面,还可以“飞字幕”,所以情况要稍好一些。广播则不同,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媒介,如果广播记者写出的稿子不考虑接收效果,如果心中没有听众,那么效果就不会好。

假如下面的这条消息出自一位广播记者之手:

新华社2月6日电 印度中央邦莫勒纳地区一辆公共汽车6日发生爆炸起火,造成至少15人死亡,25人受伤。

——摘自《今晚报》2008年2月7日

这条消息很短,没有不好懂的词汇,按理说听众很容易记住。但如果听众先前是处于一种随意状态,当他听到“爆炸起火”,引起注意时,剩下的“新闻要素”还有什么呢?

正如我们在本章一开始所说的,按照人的一般思维特点,当听到他关心或者是感兴趣的事件之后,他才会引起兴奋,引起注意,才会在心里问好几个为什么:谁?哪里?什么时间?怎么回事?等等,因此,广播新闻写作就要针对人的这一思维特点,有的放矢。

还是前面这个例子,如果我们换一种写法,情况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印度6号发生一起严重的公共汽车爆炸事故。一辆公共汽车在印度中央邦的莫勒纳地区爆炸后起火,造成至少15人死亡,25人受伤。

这样写,即使听众是在随意收听,然而当他听到“爆炸事故”,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时,后面几乎所有的新闻要素都有,听众依旧能够“声声入耳”,收听效果一定会好于前者。

在广播和电视甚至是报纸上,只要仔细留意一下,其实不乏这样符合线性传播特点和人的思维特点的例子。比如电视新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今天,成都火车站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集体进站的民工手持一张“大票”就可以上车……这是成都火车站为方便民工集体乘车采取的一项服务举措。

——引自《新闻联播》

“特殊的队伍”,多醒耳啊!如果听众这个时候才引起注意,没问题,后面的内容依然可以“尽收耳底”。

还是一条电视新闻:

我国基因工程研究又获三项重要成果,它们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的“乙型肝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和“K88抗原工程菌试验性菌苗”。在最近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成果均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工作的先进水平。

这条新闻有很多专业词汇,倘若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听众听不清或听不明白。但显然,该消息的语序非常恰当——“重要成果”叫醒了听众的耳朵,后面的新闻要素也依次道来,顺序井然。

再来看一条报纸新闻:

本报北京专电 英国伦敦的贫困者日前得到一个好消息:以后乘坐公共汽车可以享受半价了!而给他们慷慨“埋单”的,则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这虽然是一条报纸新闻,但很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再比如:

本报讯 埃及一艘渡轮3日在红海倾覆沉没,事发时间估计为当地时间2日午夜至3日凌晨2时之间,渡轮上载有1400多名乘客和船员。埃及出动舰船和直升机,冒着大风大浪前往出事海域搜索营救,英国也派出军舰

这条报纸消息也很符合广播的传播特点——“倾覆沉没”之后,大部分的新闻要素都依然能够听到。

但是像这样一条消息就有些不同了:

据新华社上午专电 世界最长寿的人、居住于日本九州岛福冈县福智町的老人皆川米子于13日在当地养老院中寿终正寝,享年114岁。

——《今晚报》2007年8月14日

该消息中,虽然前面“世界最长寿的人”具有一定的“醒耳”作用,但它只是一个概念,意思并不完整,而且离关键词“寿终正寝”太远。由于听众的注意力有限,此时未必能引起他的注意,而当关键词“寿终正寝”出现时,后面的新闻要素已所剩无几。但倘若这样写,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新华社消息 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今天去世。这位老人名叫吉川米子,居住在日本九州岛福冈县福智町,13号在当地的一家老人院中去世,享年114岁。

这样改会更符合人的思维逻辑,先说事,再说谁,住哪,多大年纪,等等,这样表达,不仅非常顺畅,而且更容易听清和记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平面媒体的新闻语言可以比较自由,倒叙、插叙、缩略、很长的修饰成分等等,尽可自由发挥,不受什么约束。但广播不行,广播必须依据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表达,其最佳表达方式,就是所谓“先惊后达”,就是要符合人的语言思维逻辑。

如果我们将上述内容进行总结的话,所谓“先惊后达”的法则,可以细分为如下具体方法:

第一,适当重复法。根据“先惊后达”的原则,适当重复,但不是啰嗦;重复,要依据人的思维逻辑特点和收听特点。

第二,关键词提早出现法。

第三,先疑后答法。

前两种方法,我们在前文中列举了不少例子。至于第三种方法,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由于连降暴雨导致救援船只紧张,在个别地方甚至发生抢船和抢粮事件,印度政府8月31日宣布,将印度北部地区的所有私人船只收归政府统一调配。

这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2008年9月1日早间播出的一条消息。从这个例子中大家会看到,消息的前半部分,记者只是说事——一直说到“抢船和抢粮”,都未提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可以估计到,听众在听了前半部分后一定会产生疑问:新闻说的这是哪儿?怎么回事?于是产生了期待,急于想了解详情。其实这正是广播的最佳语序,也是记者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消息的后半部分,记者回答了所有疑问。这样的写作手法,不怕前半部分听众有疑问,而恰恰是顺应了人的思维逻辑特点,这样的“信息传递线路”,正是效果最好的,也是最符合广播线性传播特点的。

当大家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就不会在使用广播语言时“天马行空”,而一定会有意识地按照广播的传播特性,特别是会按照人的思维逻辑特点,真正做到心领神会,有的放矢,这样,写出的新闻稿才会更有广播特色,才会更受听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