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现场的提问

采访现场的提问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确定的主题下,通过对现场最有价值的情况的报道、人物采访等,制作出精彩的现场新闻。

五、采访现场的提问

现场采访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用镜头加话筒采访当事人、目击者、见证人,并且把他们的语言及图像传播出去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是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它具有强烈的现场纪实性,让观众仿佛身临现场、亲历事件,增强可听性、可视性,使屏幕和观众呈“面对面”的传播,近在咫尺,这就很容易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心理上的参与感。[15]

电视现场采访的提问既直接体现节目的立意或主题,同时又是节目中必不可少的线索和脉络。记者要想制作出精彩的节目,就必须不断提高现场采访的提问质量,掌握好现场采访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对象的选取和交流

1.全面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

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面对各色人等时,如何从众多头绪中开始采访,如何展开对事件的报道或调查呢?

首先,应该依照各种人在事件中的重要程度,有侧重地选择采访对象。

中央电视台“访谈”中心组前制片人杨继红曾提出过“同心圆”理论:

img9

当事人:是与事件有直接关系的人,或者就是事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新闻事件的主体,也是采访的重中之重。

目击者:是目睹事件全过程的人,是事件的见证人。在突发性事件中,他们往往目睹事件关键环节的一瞬间,并对现场有强烈感受的人。目击者对过程的叙述和感觉是客观真实的,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无法对过程进行现场拍摄的情况下,目击者是采访的重点所在。有时候,记者通过目击者的讲述完成对现场的还原。

知情人:是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知道事件发生、发展内情者,有的知情人本身就是事件的参与者。但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他的地位、作用是比不上当事人的,由于他了解事件的内幕,因而也是采访的重点对象。知情人对记者的帮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帮助记者证实事实,另一种是帮助记者识别假象。

关心者:是与事件有间接关系的人,事件的发生发展,必然会引起关注,相关人应该包括,对事件能够发表看法和进行阐释的人,比如专家、学者,长期关注事件走向的背景提供者,对政策进行解释的官员等。[16]

由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关心者构成的同心圆结构中,他们在事件中的重要性由内而外逐渐递减,记者在现场选取采访对象时也应由内而外,要善于识别不同人物的新闻价值,抓住机会进行采访。

其次,要尽可能多层次地选择采访对象。

记者选取的采访对象越全面,获取材料的可靠性越大,报道会更加真实可信,说服力强。

2002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关注黑土地系列报道》中,采访对象层次分明。采访对象中,有亲身经历和见证水土流失的农民,他们以“过去上肥一般(一公顷)都上二三百斤,现在没有500斤我们这里是解决不了的”的经历现身说法;有一直关注黑土流失现象的水利部等政府官员,他们发出“这块一旦黑土流失光,那就是寸草不生”的担忧;还有致力于黑土流失现象研究的专家,他们作出“由于人的开发,使得自然的破坏力更加严重”等的科学分析。

专家、干部、群众对黑土地水土流失现象的不同视角认识,印证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多层次的采访对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做好与采访对象的交流

在现场采访中,记者需采访的对象形形色色,且大多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不熟悉,有的愿意接受采访,有的则不愿意,有的比较善于言谈,有的则表达能力有限。而在现场报道中,很多情况下记者没有充足时间来协调与采访对象的关系、选择最理想的采访对象,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应做好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工作,尽可能理想地完成采访。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可以与被采访对象做一些采访内容外的交谈,通过简短的交流,了解被采访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记者还可以与被采访对象谈一些即将采访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记者了解所拟问题是否恰当等,但需点到为止,避免预演现象的出现,不能在正式采访开始后,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已经说过一遍,反而影响发挥。

(二)现场采访的提问技巧

现场采访的提问技巧和话筒前提问的一般技巧没有太大区别,现场采访的提问是各种提问技巧在“现场”的大环境中的综合运用,因此,为在现场采访提问中表现出色,电视记者需在平时注重提问态度、原则、技巧等的揣摩和学习。但为使提问技巧在现场采访中发挥得恰到好处,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提问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报道主题

除了突发性新闻外,对于任何一次电视现场采访,都要求做好采访的准备,包括报道主题的拟定。但由于新闻事件处于不断发展中,现场采访中记者应根据现场的情景、人物、细节等,紧紧抓住现场确定报道主题。在确定的主题下,通过对现场最有价值的情况的报道、人物采访等,制作出精彩的现场新闻。

如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农机下乡了》,本来拟定的报道主题是从正面报道黑龙江省机械部门送农机下乡支农服务的,但到现场后,记者发现机械部门并没有直接下乡支农,而是在省城反复巡游宣传,在乡下安排“托儿”购买,在县城宾馆大吃大喝。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及时改变了报道主题,将报道的主题改为对形式主义的揭露。

2.抓住群众关心问题提问

观众是电视报道的收看者,记者在现场采访提问中应该有“受众意识”,应抓住现场中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特别是在一些批评性报道中,对于群众关心、但被采访对象不愿意透露的信息,要反复追问。

如前面所说的节目《死亡名单》中,矿主对死亡矿工人数进行了隐瞒,《新闻调查》的记者在现场进行调查时,紧紧抓住死亡人数进行提问。记者采访矿主和矿长反复问到同样的问题:“当时矿下有多少人?”“死了多少人?”“你能肯定吗?”通过这样的反复和重复,记者得到了矿主和矿长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为后面谎言的大白于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3.选择有特点的现场进行提问

采访现场的选择,不仅可以强化现场感,还可以与记者提问相结合,现场与提问共同作用,产生强大的合力,突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

如2005年《新闻调查》的一期《三轮车夫的官司》节目中,记者来到事件当事人吕福山的家,在他家这个现场中进行了一段采访:

记者:你一个人住这儿?

吕福山:一个人住这儿,没地方坐了,坐床上。

记者:一张床,两个桌。

吕福山:啥也没有。

记者:地方性法规、司法大全、交通安全法,全都是有关法律的书,都看过吗?

吕福山:都看过。

记者:能背出两条吗?

吕福山:你比如说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在这段采访中,正是由于记者在特定的现场中对于当事人进行提问,增强了记者提问的力度,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了吕福山的性格特征。

4.抓住现场中的一些信息即兴提问

现场采访的提问要善于利用环境和周围的事物来组织问题,使问题充满现场感,往往这样的问题也容易激发被采访对象的信息输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0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鲜火腿遭遇污染》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工人竟光着双脚跳进水池里清洗猪腿,这不禁让我们大吃一惊。)

记者:你怎么光着脚进去了?你说老百姓看见火腿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话,还能不能吃?

工人:照样吃。

记者:照样吃?

工人:看不见什么东西都好吃。火腿的味道就是脚丫子的味道,脚丫子的味道调到火腿里面,火腿的香味就出来了。

这种富有冲击力的语言,正是由于记者对于现场出乎意料的情景进行即兴提问而获得的。

5.避免对镜头中明显存在的信息提问

记者的现场采访是和镜头相配合的,记者应尽量发挥画面形象的作用,在现场提问时应注意不要在问题中重复镜头里明显存在的信息,这样的提问流于表面,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应在对画面形象的补充深化上下功夫。

如在抗洪抢险的报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记者在现场这样提问:“请问您是刚领了被子吗?”“有了被子是不是晚上就暖和多了?”而此时画面中正是采访对象抱着被子的情景,这样,记者的提问与画面重复,提出的问题失效,也浪费了提出其他问题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