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的分类及特点

新闻评论的分类及特点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5.2 新闻评论的分类及特点一、新闻评论的分类随着实践发展,新闻评论的种类也越分越细:●社论。此为规格最高的评论,其特点是带有全局性,纵论天下风云,反映时代特征,直指焦点话题。

10.5.2 新闻评论的分类及特点

一、新闻评论的分类

随着实践发展,新闻评论的种类也越分越细:

●社论。此为规格最高的评论,其特点是带有全局性,纵论天下风云,反映时代特征,直指焦点话题。它是本编辑部立场的根本体现,很有权威性,有时会起到舆论风向标的作用。对报刊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编辑部能否站在世界和国家的高度,发表确有见地、总揽全局的社论。这是舆论领袖之气魄和智慧的综合展示。一般认为,发表社论需要慎重。但现在亦有都市报,每天发一到两篇社论。

评论员文章。编辑学教科书一般认为,此类评论,多论说地区性、部门性的问题,它往往还是国际问题最高规格的评论,有时以特约评论员文章或本报评论员文章署名发表。

●短评或短论。论说较小一些但又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和问题。如《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

●编者按。属于配发性评论,对报道的新闻事实作简要评价、解释。

●述评。这实际上是消息和评论的结合体,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有时也被归入消息、通讯的一种,甚至是深度报道的一种。但如果重心偏向于评而不是述,则一般应算作新闻评论。

●专栏。此通常为自由撰稿人、特约作者的评论专区。专栏具有相对的固定性。

●随笔。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随兴有感而发。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生活圆桌”栏目。

读者来信。实际上也是一种评论,对报刊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对社会万象进行杂议。

二、新闻评论的类型及文体新趋势

上述基本类别,是传统的分类。而在当代新闻的实际操作中,倒也不一定固守其名。如社论的发表,在一些新兴报刊那里,也没有那么严格了,有的倒近似于评论员文章,甚至像是杂文和随笔。有的报刊上还出现了“短评”或“短论”的样式。而诸如“茶座”、“观察”、“视野”、“视点”、“众议”这样一些比较新颖的说法,也比较常用起来,常常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业内有人进而认为,从评论文体的角度来看,其发展方向,应该向两个文体靠近。

其一,杂文。时评不能让自己甘当易碎品,时评要更多融合传统评论和杂文的优长之处,注入更多的思想含量,才更有生命力。尽管要求时评能够永垂不朽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时评能够在杂文中汲取营养,必然能够在可读性上有所改观,至少不会千篇一律、味同嚼蜡,从而增强了生命力。

其二,一部分评论文章有可能向学者型、论文化发展。这主要是一些专业类报刊,其读者不是“大众”而是“小众”。对评论的要求是有一定深度和专业色彩的,而不是表面化的简单判断。

三、新闻评论文章的要素

按照新闻编辑学教科书的通行说法,一篇评论文章的基本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单就这一点上讲,其实与中学的议论文差不多,所以,即便是发行量上百万的大报大刊,论述的是国家兴亡的大事,它的评论也并不高深神秘。所不同的是,发表在报刊上的评论,一定要结合新闻。

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总论点是中心思想,或叫立意,是评论的灵魂;分论点是说明和支撑总论点的,是总论点的不同侧面和层次。

论据。一是理论性论据,如哲人和政治家总结的基本原理,党和政府的正确决议、路线、方针、政策等;二是历史的、思想文化的论据,如成语、谚语、格言、寓言、故事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公理、定律等;三是事实性论据,如新闻事实、背景事实、历史事实、典型事实、概括性事实等。

论证。有例证法、喻证法、引证法、推演法、类比法、对比法、揭底法、归谬法等。

在现实操作中,一些评论文章的三大要素常常缺失,要么是论点陈旧迂腐,要么是论据不足,要么是论证过程牵强附会。这反映出评论作者的写作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思想力量也比较薄弱。

另一种常见情况是,评论的要素好像也都齐备了,但是,却出现了“八股化”和模式化的现象。业内有人指出,目前95%以上的时评是三段式:新闻由头+数据、资料、法律条文+分析结论。标题中大都又少不了“昭示”、“彰显”、“凸现”、“为何”、“惊闻”、“拷问”之类长盛不衰的关键词。而文章的感情色彩也一概是愤青式,表达方式也习惯于高高在上的追问,有的时评文章甚至从头到尾问个不休(12)。这其实是非常“完美”却也非常失败的新闻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