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

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在现场所记录的声音中人物同期声是最重要的,它往往是节目内容的核心和主体。现场记录下来这些的讲述使观众能够体察被采访者的心灵。现场的同期声采访需要编导或采访记者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采访谈话的方向。开拍前的采访工作一般情况下是由编导来完成的,对于一些特殊题材的节目也可以由专家和编导合作进行。

第二节 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

在现场所记录的声音中人物同期声是最重要的,它往往是节目内容的核心和主体。一句发自肺腑的同期声讲话常常胜过解说的千言万语。看过美国纪录片《兄弟连》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影片结尾,一位老兵面对镜头讲了这样一段话“我孙子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他问:爷爷你是二战的英雄吗?爷爷说,不是,但是我和英雄们一起服役。”

电视长于表现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难于表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利用人物同期声就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事件当事人和目击者对过去的回忆用同期声讲述出来,可以使观众了解到相关的细节,增加新闻的信息量和厚重感。纪录片《毛泽东》就以对过去的同期声访谈为核心内容,全片采访了260多人,包括当年跟随毛泽东浴血奋战的老将军、毛主席的老同学、亲朋好友、医生护士、秘书警卫等。在今天这些当事人本身就具有新闻因素,他们对过去的回忆更具有历史价值,尤其是当这种诉说发生在故居、旧址中,再配合老照片、影片资料帮助人们的想像,更加可信感人。比如护士长吴旭君的几段回忆,她的现实情感生发于过去的历史细节中,观众在想像中重构历史的时空,使毛泽东当年的形象呼之欲出。

记者通过提问触及被采访者的内心深处的秘密,并激发其讲述的欲望。现场记录下来这些的讲述使观众能够体察被采访者的心灵。现场的同期声采访需要编导或采访记者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采访谈话的方向。具体来讲,实施现场同期声采访要控制好下面两个个环节:

一、资料搜集

对于所要采访的人物和事件,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其它媒体的报道文章、互联网的共享信息以及外围人物的电话采访,充分做好案头的信息整理工作,列出初步采访提纲。2004年笔者在编导教师节二十周年特别节目纪录片《师说》的过程中,就广泛搜集教育咨询,初步确定了要拍摄的教师人选,写出拍摄方案,然后对所选教师进行不带机的前期采访。

二、不带机采访

开拍前的不带机采访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人物命运轨迹及性格思想,把握事件来龙去脉及前因后果。开拍前的采访工作一般情况下是由编导来完成的,对于一些特殊题材的节目也可以由专家和编导合作进行。这种前期的采访要求采访者在了解节目主旨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敏感地捕捉被采访者言语中透露的信息,并迅速判断这些信息的可挖掘性。比如,笔者在纪录片《师说》的采访过程中,听中央音乐学院周广仁教授介绍自己培养的一位学生十分有个性、不好教时,就意识到这中间一定有故事,经过适当的引导,周教授就谈到了这个学生至今还珍藏着周教授写给他的一个小纸条,当时周教授带着他在德国参加钢琴比赛,比赛前周教授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第一个曲子注意节奏,第二个曲子注意音色……,学生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最终赢得了比赛。一张小纸条,成了师生情感的载体

三、信息分析

通过资料搜集和不带机采访,编导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和准备带机采访的记者进行讨论,确定最后的采访问题设计。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被采访者在摄像机面前保持第一次讲述的状态,常常是编导或策划进行不带机采访,由主持人或采访记者完成带机采访。比如,《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采访甘肃武威打腰鼓的农民杨万里老汉的段落,看似即兴完成的现场采访,却蕴涵着编导和主持人集体的智慧。

img99

img100

四、镜头前采访

不管采访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充分,人物同期声的最终效果还是要取决于记者的镜头前采访。记者镜头前采访提问要注意:

1.核心问题的揭示性

编导根据所占有的采访背景资料设计采访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要能够准确地揭示节目的主旨。比如,让·鲁什导演的纪录片《夏日纪事》是以“你觉得幸福吗?”来统领全片,展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态。而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纪录片《谈话头》则是以“你的梦想是什么?”即兴采访了一百位波兰的普通百姓,用影像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波兰社会的众生像。

2.问题设计的刺激性

编导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给被采访对象的心理造成应有的压力,否则很难使被访者在镜头前袒露心扉,展现其“内心世界虚构部分的真实”。比如,纪录片《初来乍到》中,主人公韩松在日本经过两年的奋斗终于考上日本的名牌大学,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面对镜头成为他惟一的宣泄渠道,所以才有了他在镜头前要求记者提出一些刺激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放弃在国内优裕的生活,别妻离子来到日本求学?”又比如,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导演麦克·摩尔就是用“你知道科伦拜恩中学有多少无辜遇害的学生吗?”来质问美国来复枪协会的会长。

3.采访氛围的相宜性

编导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特点,营造合适的采访氛围,既可以使采访能够顺利进行,又可以激发被采访者的谈话情绪。比如,导演麦克·摩尔是以一个全美来复枪协会会员的身份赢得了对会长的采访。

4.动作叙述的故事性

过去发生的动作中常常蕴涵着戏剧性因素,编导通过引导性提问使这些因素在当事者的讲述中发展为具有戏剧性冲突的完整故事。比如,纪录片《毛泽东》中就有大量的口述故事。

解说: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被中国邀请到北京访问,这件起初看来意义似乎不大的事,成了中美关系转变的契机。这次富有戏剧色彩的民间外交活动,导演就是毛泽东。

吴旭君(曾任毛泽东的护士长):毛主席在4月6日那天给我看了份文件,这是什么文件呢,这是由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的一份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这上面,毛主席在他自己的名字上圈阅了。我当时想,这么看来,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个大局已定,因为大家的意见都一致。主席让我看完文件后退给外交部去办理,办完这件事以后我觉得主席有心事,因为我跟他相处久了,看得出来,至于有什么心事我不知道。就在4月6日那天他要提前吃安眠药,他要提前睡觉。晚上11点多了,他坐在这儿,当时那儿是床,他就坐在床边、床前面的桌子上吃饭,我坐在他对面,他因为吃了大量的安眠药,困极了,他就脑袋这么低着,就在那儿低着睡,就是不肯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间说话了,嘟嘟哝哝的,听不清楚说什么。听了半天,我才听出来,他要我去给王海容同志打电话,当时王海容同志是外交部副部长,他说要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我的天哪,我一听这话当时就愣了,我想这跟白天退走的文件正好相反,如果我按他现在说的去办,那跟文件的精神不符合呀,那总理和他都画了圈的,那可能会办错了。再有,主席曾经跟我交待过,他说他吃了安眠药以后讲的话不算数。那么现在他跟我交待的这件事就是他吃了安眠药以后讲的,那算不算数呢?我如果照他现在说的去办,那不就是错上加错了吗?我在提醒自己,这么大的事可不能轻举妄动。我得想一个办法来证实主席现在到底是清醒还是不清醒,用什么办法呢?我想,那就是我得让他再主动地讲话。过了一会儿主席勉强地抬起头来,使劲地看着我说,小吴,你怎么还坐在那儿吃呀?我叫你办的事你怎么不去办呢?我想这下可好了,主席可说话了,我就很大声地问他,我说,主席,你刚才都跟我说了什么啦,我尽顾着吃饭了,没听清楚,你再跟我说一遍。不错,他又断断续续,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吞吞地又把刚才交待的事重新说了一遍。我就反问了一句,我说你现在都吃了安眠药了,你说的话算数吗?主席就向我这么挥了一下手,说,算,赶快办,要不就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毛主席做了最新的决定。

5.细节描写的生动性

看过刚才的这段人物同期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是极其生动的,增强了电视语言的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