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要素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每时每刻在世界各地发生,新闻传播者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广大受众报道新闻。决定新闻传播内容的首要因素是真实。新闻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新闻,而且是通过新闻传播达到指导受众如何认识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正确从事社会活动。有学者指出,“三网融合”这一重要决策对传播领域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第三节 新闻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缺少其中一个,传播就无法进行。新闻传播的要素有:新闻传播者(通讯社、报社、新闻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记者、编辑、把关人、新闻传播服务人员等)、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新闻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和新闻传播受众(听众、观众和读者)。

一、新闻传播者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又称为“传者”或“传方”,是信息的处理者和发出者。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相对的、双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因此,传受双方的角色也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记者、编辑、播音员、发稿人、总编辑等媒体工作人员构成新闻传播者。一般来说,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并不直接发生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绝对的、单向的,传受双方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传播者控制着新闻信息的来源、信息的选择、信息的管理和流通。他们是新闻传播过程的起点。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因此,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新闻传播者既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工作人员。作为一种职业,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责任重大、工作辛苦、工作环境复杂。

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传播者具有消息灵通、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等职业敏感,同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提供最新的资讯,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反映社情民意,理性引导舆论。他们通过报道新闻,揭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分析其可能导致和出现的严重后果。他们同社会、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充当着社会的哨兵、信使。

新闻每时每刻在世界各地发生,新闻传播者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广大受众报道新闻。中外众多的记者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越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越能采访到好新闻、重大新闻和独家新闻。因此,记者的工作往往比其他行业更具有挑战性。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广泛并且极其复杂。新闻工作者需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上至领袖人物、下到普通百姓,甚至地痞流氓,形形色色,无所不包。复杂的环境对新闻工作者可能产生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各种消极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新闻工作者的头脑中来,导致部分从业者以职业之便谋取私利。“有偿新闻”的出现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接触面广、涉及领域宽,导致有些新闻工作者观察问题不够深入、浮光掠影,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新闻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然具有特殊的职业素质。有学者把记者的素质归纳为五个字:德、识、能、学、搏。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格三个方面。识指的是学识、见识和胆识。能包括社交能力、调研能力和表述能力。学即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和要向被采访者学习。搏则表现为不断求新,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8]

新闻传播者职业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职业的传播者,代表一定的组织、阶层、政党。新闻传播者不仅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更是作为一个组织承担责任和义务。

二、新闻传播内容

新闻传播媒介所传播的新闻内容是在采集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新闻价值判断和选择,经过写作、编辑并为受众所接收的新闻信息。新闻内容是新闻传播的中心环节。“内容为王”,新闻传播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传播的内容。

决定新闻传播内容的首要因素是真实。真实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可信任的事实,才具有传播的价值。新鲜是决定新闻传播内容的第二个因素。新闻通过提供多种新信息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在高科技和信息时代,信息的及时传播也是成为具有竞争能力的新闻传播内容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商品性、倾向性和指导性。新闻传播内容的商品性是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商品的特性,即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精神产品。在传播新闻时,新闻传播者不仅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它的社会效益,而且要始终把新闻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新闻传播内容的倾向性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所传播的新闻内容里表达了其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倾向性。媒体的倾向性体现新闻传播价值原则中的立场原则,指的是传播主体会以自己认为的公正的原则,特有的利益原则和立场原则去选择报道内容和形式,去表达自己的传播倾向,即媒体报道新闻事实的目的,不只是在于传播新闻事实之信息,还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信息的各种处理而“说话”。

新闻传播内容具有指导性。新闻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新闻,而且是通过新闻传播达到指导受众如何认识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正确从事社会活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指导性可以是直接的、明显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潜在的。新闻传播,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加工、提炼的活动。有学者指出,“三网融合”这一重要决策对传播领域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可以推测的是,“‘三网融合’不仅会给受众带来更多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内容产品,更会带来许多新的、甚至是今天还未见端倪的内容产品与互动体验方式”。其中“解读将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产品”,“解读”就是一种指导性的信息内容。在有了免费网络之后,人们之所以还要付费购买报纸或其他的内容产品,之所以在获知市场数据之后还要关注媒体的报道,原因就在于,“人们不是一般地购买信息,而是购买专业选择结果,购买传媒提供的对市场情况、政策变动、发展趋势的解读”。[9]在经济波动期,解读成为最有吸引力和最有价值的内容产品。因此,能否提供足够的选择结果和解读,也成为区分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一种考量标准。

三、新闻传播媒介

事实要成为新闻,必然经历传播者选择事实、传播与事实有关的新闻这样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自在的东西,它本身不会自发地成为新闻。只有当事实借助某种媒介来传递自身的信息,事实才会成为新闻。这种媒介即我们所说的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媒介又叫大众传播媒介,是专门用来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媒介,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信息的技术手段的总和。”[10]新闻传播媒介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交流的中介和纽带。

新闻传播媒介分为大众媒介和非大众媒介两大类,大众媒介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非大众媒介有口头、信件和电报等。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状况是,新闻传播媒介高度集中于城镇地区,尤其是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大众城市;城乡分布不平衡,并且区域分布也极为不平衡,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报纸发行量远远高于西南地区。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新闻传播媒介在不同社会群体使用的均衡性。“新闻传播媒介在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中分布的不平衡,必然导致社会信息传播的非均匀性。城乡各类居民使用媒介的不同方式和习惯,对于他们接受信息的范围、性质、深度和时效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复杂影响,从而可能带来观念和舆论的差异。”[1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数字传播时代,各种大众传媒正处在分众化传播的回归时期。数字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使所有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手段都建立在数字平台基础上,具备了更高水平共享信息的条件,这从技术上为传媒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创造了动力和条件。拥有技术优势的网络媒介与拥有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介只有在竞争的基础上融合互动,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旧传媒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手段以及运营理念等方面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全面发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四、新闻受众

“受众是指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它包括报刊的读者、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也包括亲身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和参与者。”[12]他们是新闻传播的目的地。但受众不是被动消极的“接收器”,他们是“一个活跃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内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的传递、讨论和劝说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扩散、分析、解释、理解和反应”。[13]

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数量庞大。如报纸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受众的数量。电视媒介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了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二是根据年龄、职业、地域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受众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据此可以识别不同层次和类别受众的兴趣、爱好、需求和接受习惯,有效地指导新闻传播实践。三是受众可自由选择媒体进行接触。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受众都可以自由选择进入或退出某种新闻传播媒介,也可以自由选择某个新闻传播媒介或者某个新闻传播媒介中的某项内容。

传播是传受双方双向、互动、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有当新闻传播者把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并接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时,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受众不仅是一个单个的人,也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是事实的创作者和见证人,也是新闻传播最后的检验者。在新闻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新闻传播媒介实现着受众的知情权,并且影响着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媒介需要根据受众的需要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思考题:

1.新闻传播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抽象和新闻具象?

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4.简要介绍拉斯韦尔的“5W”模式。

5.简要阐述控制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拓展阅读

中国媒体不应再当“二传手”

喻国明

曾经看到过一条报纸的宣传语:“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国际新闻报道的领域中,常常是有新闻的地方没有中国媒体的身影。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往往只是西方跨国媒体报道的“二传手”。

近来,加沙战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中国人了解加沙战况的全部资讯却几乎都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再往前追溯,中国媒体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报道,充其量也只是在西方媒体报道基础上的编辑。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没有第一手报道,没有我们在新闻第一现场发出的声音,这意味着什么呢?往浅里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传媒软实力还不行;而往深里说,这实质上是听由中国人的头脑被西方媒体“格式化”——至少在国际新闻的认知方面,情况是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世界是媒介化了的社会。大约70多年前,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舆论学者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一书中指出:大众媒介时刻在向人们构建“拟态环境”。换言之,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时,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在这种由媒体构建起来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媒体决定人们关注什么问题,决定人们从哪种角度看待问题和用什么逻辑来分析问题。甚至在塑造人们的态度和观点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当我们缺失新闻来源“第一手”的把控能力的时候,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了社会议程设置的能力,失去了对于事件的解释权,并且最终让我们的人民无奈地接受西方媒体影响力的“格式化”。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能局限于西方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范围内。

问题的关键还不仅在于人们的认知层面。认知上的误导往往会进而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社会效应。有一个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认知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的后果。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一家经济状况良好的银行某一天偶然聚集了较多的人提款,于是有人据此做出一个判断:这家银行的经营出了问题。这本是一个虚假的情景定义,但却在储户中流传开来。结果,大家争先恐后地提款,致使这家银行真的经营不下去了。由此看来,被别人控制着第一手信息有时候可能是危险的。

处于崛起中的中国比以往更需要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我们并不排斥西方的社会分析逻辑,但我们更需要一种基于东方文明和智慧的思想方法。所有这一切,当然并不全部负载于媒体,但是,“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这是我们了解世界真相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环球时报》2009年1月14日

笨蛋当记者的捷径

泰山顶上一蚂蚁

精心制作的新闻报道格式!你只需要填空!!

本报讯(记者_______)全省(市_______)工作会议昨日召开。省(市)委书记_______在会上分析了目前我省(市)_______形势。对下一步的________工作作了部署。

_________之处,自全国__________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省(市)_________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______月至_______月,全省(市)新增_______万或者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实现了跨越式增长_________。但________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市)各级必须进一步做好______工作,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推进_______建设,把_________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省(市)领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省领导__________说_________,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市领导_________说,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关于落实_________工作的措施,并将在近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当前和以后一个时期全市__________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全国、全省___________会议精神,对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作一次检查,没有落实的,要深入分析原因,督促抓好落实;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要认真研究,尽快予以完善。要把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层层抓落实,真正让_______工作_________跃上一个新台阶。

这篇格式化报道,敏锐地反映出新闻传播的问题。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媒介和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必不可少的要素。雷同化、模式化的传播内容与形式必然会降低新闻传播的品质,因此,受众对这样的报道必然是消极反馈。这是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不负责任的表现。

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今传媒》2004年第1期

学者介绍

刘建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提名小组成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北京费尔通公司董事长。祖籍河北武邑,1942年9月3日生于辽宁营口。1979年10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5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甘惜分教授。1986年到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任教,同年出版我国第一本体系完整的《基础舆论学》。1991年破格晋升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1997年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指导委员。近年,研究兴趣集中在当代中国舆论政策和社情民意的前沿问题,积极探索改革开放中重大的政治传播和理论传播现象。

img13

主要学术成果

《宏观新闻学》、《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当代中国社会舆论形态》、《社会舆论原理》、《现代新闻理论》、《当代新闻学原理》、《邓小平宣传思想研究》、《穿越舆论隧道》、《媒介批评通论》、《舆论传播》、《传播学总论》等专著、合著21本。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和《应用写作大百科》两部辞书。在报刊上发表有关新闻学、舆论学、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等论文540多篇,12种论著获优秀成果奖。

主要观点

概括出四条新闻报道规律:一为新闻报道的事象化规律。“只要是真正的新闻,必须具有事象性,否则就谈不上新闻的可感性和可知性”。用“事实说话”,使新闻事象化是新闻报道的主要规律。二为新闻报道的时态规律。新闻的时限性决定新闻报道具有若干时态规律,即事实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状态下报道才能保持最好的影响力,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三为新闻主题的涵化规律。新闻内容的涵化,实际上是涵化新闻主题。运用一定的新闻意识以突出新闻主题,这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规律,也是新闻科学的表达媒介倾向的规律。四为新闻报道的舆论定向规律,指新闻传播媒介通过一定数量的同类内容的报道产生特定社会舆论的法则。

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在《宏观新闻学》、《现代新闻理论》《当代新闻学原理》三本著作中。

img14

陈力丹,1968年7月13日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0—1973年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专职报道员、报道组长。1973—197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76—1978年为《光明日报》编辑。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为新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88—2003年为主任;1993年起为研究员;1994—1999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定委员;1998年起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舆论学、世界新闻史。

主要学术成果

1979年以来发表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其中独著、第一署名著作、独编著33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800多篇。代表作:《精神交往论》,《舆论学》,《世界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传播学纲要》,《新闻理论十讲》等。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一级)”;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二等奖(两项);1997年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01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5年其《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6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其《传播学纲要》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主要观点

认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观中包含许多现代传播学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交往手段”的两种形式,正是“交往手段”的变革直接促进了人们的物质交往,并构成了民族间进行精神交往的物质基础。其《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一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不同时代主要代表人物的传播思想、新闻思想、宣传思想。

【注释】

[1]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3]刘建明:《新闻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4]刘建明:《新闻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5]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6]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7]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0页。

[8]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9]陆小华:《传媒模式的变化与趋势》,《新闻战线》2010年第5期,第16页。

[10]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11]“新闻事业与现代化建设”课题组:《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6页。

[12]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