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文化理论

共文化理论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尔布在1998年运用现象学方法建立了共文化理论。共文化理论将非白色人种、女性、残疾人、同性恋者及那些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纳入自己的研究体系,不过其研究对象不限于此。以它最根本的形式,共文化理论使我们能够洞悉共文化群体成员同其他人来协商的文化差异的过程。

奥尔布(Orbe)在1998年运用现象学方法建立了共文化理论。共文化理论建立在缄默群体理论(Muted Group Theory,比如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一些群体有凌驾于其他群体之上的特权)和立场理论(Standpoint Theory,比如特定社会地位会使人们以某种主观的方式观察世界)的基础上。共文化理论将非白色人种、女性、残疾人、同性恋者及那些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纳入自己的研究体系,不过其研究对象不限于此。

奥尔布(Orbe)指出,大体上说,共文化交际是指未被充分代表的(Underreperesented)群体成员与主流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交际活动。理论的主旨是提供一个框架,让共文化群体的社会成员在主流社会结构中交际,并且使缄默的人协商。

有六个相关要素影响着未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在主流社会结构中沟通的过程,理论的中心就是对这六个相关要素进行解释。

1.首选结果

影响共文化群体成员运用某种做法的根本因素之一就是活动中的首选结果。每个人都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交际行为会带来我想要的结果?为了这个目的,共文化群体成员意识或无意识地考虑他们的交际行为如何影响他们与主流群体成员的最终关系。对未被充分代表的(Underreperesented)群体成员来说,存在着三个主要的相互影响结果:同化、适应和分离。

第一,“同化”是指为了融入主体社会而企图消除文化差异,包括丧失某些区别性特征。同化背后的推理非常简单:为了有效融入主流社会,你必须要顺应主流社会。

第二,相较而言,“适应”的首选结果认为当个体可以保留某些自身的文化特性时,这种交际是最有效的。因此,适应的目标是转换现存的主题结构,以便形成一个“没有等级制度的复合文化”。

第三,“分离”为共文化群体成员提供了第三个选择,那些持有这种立场的人摒弃了与主流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纽带的想法。相反,分离的目的是结合其他共文化群体成员创造反映自身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共同体和组织结构。

2.经验场

作为共文化交际过程的一个要素,经验场指个体生命经验的总和。一个人过去经历的影响在思考、选择和评价共文化交际实践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毕生的一系列经历,共文化群体成员学习如何去“适应不同的做法”(Enact a Variety of Practices),也逐渐意识到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某些策略的结果。在个体的经验场内,任何一个共文化群体成员都在从事建构、解构的动态过程,即对什么构成了与主流社会群体成员适当有效沟通的感知。

3.能力

在共文化交际过程中必须承认的一个要素是一个人运用不同做法的相应能力。大多数做法都是全体共文化群体成员可以做到的,但是引用某些做法的能力依个体性格和实际情境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些人可能天生就不会说脏话、进行个人攻击;人们或许缺少合理的机会去和其他共文化群体成员联络,或者在识别可看做联络员的主流群体成员时有困难。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这样的假设:所有的共文化群体成员在运用每一个做法时都有同等的能力。

4.情境语境

情境语境的问题也是共文化交际的中心。奥尔布认为,共文化群体成员并不特意地为与主流群体成员的交流活动选择运用一个或若干个做法。相反,情境语境的一些细节——交际发生的地点、在场的人——有助于告知我们对某种共文化实践做法的选择。在这点上,共文化群体成员在一个普通的情境下(例如工作)很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做法。

5.感知代价与回报

随着时间的过去,共文化群体成员开始意识到某些代价和回报是与不同的交际习惯相联系的。意识到每一个交际行为都有与之相连的一些潜在的利与弊是很重要的。然而,这些潜在的利与弊并不是被所有的共文化群体成员同等的感知到。相反,与每一种共文化实践做法相关的代价与回报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文化群体成员的个体经验场。例如,同样的结果既可以看作是正面的,又可以看作是负面的,还要取决于个体的首选结果。

6.交际方法

在共文化实践选择的过程中,最后一个有影响的因素是交际方法。交际方法可以被描述成非过于自信的、过于自信的或攻击性的。从共文化群体成员的角度来说,非过于自信型行为包括在把他人需求置于个人需求之前时个体受到的束缚行为。攻击型交际行为是指那些含有伤感情话语的、提升自我的、支配性(把个人需求置于他人需求之前)的行为。过于自信型行为代表了非过于自信型行为和攻击型行为这两个极端的平衡点,它包含了考虑自我和他人双重需求的自我提高的且富有表现力的交际。

这六种共文化因素内在的互相依赖关系为共文化策略的决定提供了全面的论点。尽管共文化群体成员在不同意识层面上从事着交际活动,这些重要的因素影响共文化交际活动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这些因素还是帮助我们清楚地表达了共文化理论背后的基本思想。

经验场支配着人们对于各种交际做法有关的代价和回报的感知,同样,也支配着从事各种交际活动的能力。置身于某一特定经验场,共文化群体成员会在他们首选结果和交际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某种交际取向来适应具体的情境。

1.共文化理论有两个前提

第一,共文化群体的成员在主流社会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

第二,当面对压迫性的主流文化时,共文化群体的成员可以凭借一定的交际方式来获取成功。

2.共文化理论扎根于五个认识论上的假设,每一个都反映了它的理论基础

第一,每个社会都存在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会给某些特定群体的人提供特权。

第二,主流群体的成员在不同程度特权的基础上占据权力位置,使得他们能以此建立并保持反应、加强并且发扬他们经验场的交际系统。

第三,主体的交际结构,直接或间接地组织了那些生活经验没能在公众交际系统里得到体现的人的进程。

第四,共文化群体成员的经历虽然各不相同,然而他们也会享有相似的社会地位,只是他们在主流社会结构中处于边缘化,未被充分代表。

第五,共文化群体成员策略性地采用某些交际行为来同压制性的主流社会结构进行协商。

以它最根本的形式,共文化理论使我们能够洞悉共文化群体成员同其他人来协商的文化差异的过程。对于那些感兴趣于未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的经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共文化理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帮助他们理解在任意特定情境下个体如何与他人沟通的过程。

奥尔布将共文化群体成员在与主流群体成员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运用的一些做法(如边缘群体成员如何“协商其缄默的群体地位”)分离出来,这些做法是由共文化群体成员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共同决定的。不同目的与方式组合形成了九种不同的交际倾向,分别对应不同的做法:(1)若交际者不自信且分离主流群体,则会“躲避交际”、“维持人际交际的障碍”;(2)若交际者不自信且意在适应,则会“增加可信度”且“消除定势观念”;(3)若交际者不自信且意在同化,则会“重视共同点”、“发展积极面子”、“进行自我反省”,且“避免发生冲突”;(4)若交际者自信且意在分离,则会“转向自我交际”、“发展群体内部的交际网络”、“显示强势”,并“保守定势观念”;(5)若交际者自信且意在适应,则会“转向自我交际”、“发展群体内部的交际网络”、“发挥联络者的作用”,并“教育他人”;(6)若交际者自信且意在同化,则会对交际活动“充分准备”、“过度补偿”、“操纵定势观念”,并在交际中“讨价还价”;(7)若交际者怀有冲突之心且意在分离,则会在交际中“攻击他人”、“妨害他人”;(8)若交际者怀有冲突之心但意在适应,则会“正视交际活动”,并“从中受益”;(9)若交际者怀有冲突之心但意在同化,则与主流群体之间会“游离其外”、“策略性地保持一定距离”,并且“自我嘲弄”。

最开始,共文化理论代表的是由“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的交际经历而形成的框架。近几年来,学者们拓展了该理论最初的研究范围,并且正在把共文化理论应用于那些似乎适合该理论使命的研究领域,这不是最初预期到的。

回顾共文化理论的不同应用和延伸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论的任何真正进展都不是通过最初的贡献者产生的,而是通过他人的研究产生的。就此而言,我们对每一个与共文化理论有联系的学者提出一个挑战:超越简单的理论应用来回答曾经如此有价值的“那又怎么样”(So What)的问题;创造性、批评性地思考,以决定你的研究如何拓展,批评或反驳现存的关于共文化理论的研究。

对于一个理论的价值的真正检验在其寿命。共文化理论——以及它对理解文化、权力和交际之间关系的效用——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只要学者们和实践者们超越该理论最初意图和目的而继续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