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似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性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相似性的重要作用相似性是电视编辑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手法。相似性的使用之所以能够成立,实际上是利用视觉错觉作为一种编辑手段,使得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变得流畅。所以在动作的相似性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相似性之所以重要,由于其在编辑中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镜头与镜头之间组接的问题。

第一节 相似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性是电视编辑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手法。所谓相似是指被拍摄对象甲与被拍摄对象乙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像、相近或相关。两个对象在形象、动态、方向、大小和距离方面存在着相似性构成,这种相像、相近或相关恰恰是编辑中可以很好地运用的一种手法。相似性的使用之所以能够成立,实际上是利用视觉错觉作为一种编辑手段,使得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变得流畅。

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其中最常见的是视觉方面的错觉。当然其他的感觉器官有时也会欺骗人的大脑,包括听觉、味觉、触觉等都有可能产生错觉,但在电视编辑中相似性的使用则集中体现在编导人员对人们视觉错觉和听觉错觉的利用。产生错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来自客观刺激对象本身的错觉,观察者生理上的错觉以及观察者心理上的错觉。来自生理方面的错觉与人的感觉器官机构和特性有关;来自心理方面的错觉则与人们生存的条件以及生活经验有关。

研究表明:视觉的形成需要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方式。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而构成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区分物体的形状、明暗及颜色,而且在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眼肌活动等)的协调作用下,还能产生更多的视觉功能,同时各功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使视觉更精美、完善。电影、电视的影像就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人类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常用的相似种类有如下几种:

1.形状的相似性

所谓形状相似是指相接的镜头A与镜头B所拍摄的内容或被拍摄主体在形状上有某种形似性,由于这种相似,使得镜头A与镜头B虽然有转换,但在短时间内却难以被观众察觉。镜头转换的瞬间观众没有察觉到,而当观众发现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候,编辑点已经过去,在视觉上很好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把编辑点比较好地隐藏在了观众的错觉中。

2.声音的相似性

是指在镜头A中的某些或某种声音,与镜头B中的声音具有某种相似的成分。而且这种相似程度比较高,能够在镜头A、B两种声音之间造成观众对声音的错觉判断,让观众在镜头B出现之前听到了镜头B的声音。观众的错觉此时恰好降低了其视觉对镜头转换时注意力的吸引,相反因为声音元素在此时的运用,镜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转换,达到了镜头组接自然流畅的要求。

3.动作的相似性

是指前一个镜头甚至是前一个场景中的人物某个动作与后一个镜头甚至是后一个场景的人物动作具有某种相似性,编辑将其有机地组接在一起,达到镜头的平顺流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两个镜头或两个场景的镜头所拍摄对象动作的相似,但这绝不意味着后一个镜头或后一个场景的内容与前一个场景的完全相同和相似。由于动作的流动性,以及转瞬即逝的特点,所以不能仅仅在前后两个镜头上做文章,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某些动作或行为的形似。相反,由于观众比较容易受到动作本身的吸引,其对动作编辑点也很敏感,因此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纰漏也容易让观众感觉到镜头不连贯,如果前后两个镜头是重复的,那就一定会带来更大的视觉跳动问题。所以在动作的相似性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相似性镜头组接中,一般涉及两个场景的内容,即使是一个场景也是两个局部空间的内容,要适当地考虑动作的连贯性。也就是说,除了考虑镜头动作的相似之外,更要考虑前后两个镜头动作的连贯性,让观众觉得下一个动作是上一个动作的延续部分,但其实已经发生了场景转换。其次,要注意细节部分的连贯。由于是两个场景的连接,往往在色调、动作等方面不一定能够非常容易地组接到一起。所以相似性动作的镜头往往挑选那些既与前一个镜头动作连贯,场景相似的,也与后一个镜头动作连贯场景相似的镜头。

4.内容的相似性

是指上下连接的两个镜头在表现内容上有某种相似性。观众不易于分辨前后两个镜头场景转换的区别,可能在前后出现某种认知上的延续,造成一种视觉错觉,达到镜头转换的目的。也就是在镜头转换的瞬间,乃至在编辑点转换的时候,观众很难发现场景出现了变化。

5.场景的相似性

寻找两个镜头或两个场景之间的某些相似部分,尽可能按照某种逻辑关系将其连接起来,由于两个镜头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同时也会带来观众视觉的某种错觉,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镜头的转换。

6.镜头的相似性

镜头的相似性是指镜头本身具有某些接近的地方,比如拍摄主体的某种相似,拍摄角度的相似,被拍摄主体的某种相似,甚至被拍摄主体运动的相似等,总之是从镜头的技术角度分析两个镜头的接近性,如果能够找到相近或相关的地方,则可能被组接在一起。

以上几种可能性,在风光片《丹麦交响曲》里被集中在一个段落里表现出来了。其中从游船到伐木场,到木材加工,再到舞蹈演员的排练厅,从排练厅到剧场,从剧场回到街道这个段落里,作者把相似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场景的转换之间都使用了相似性的一种手法,甚至主观镜头也作为表达相似性的一种手法。最后两个场景从剧场到大街,作者首先是利用剧中人物,分别是两个演员和一个演员向外看的镜头,与其之后蓝天白云的镜头相衔接。除此之外,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声音先入的方式,在剧场的场景里,剧情中表现的内容已经有了雷声的铺垫,其后又加入了音乐,使两个生活中毫不相关的场景在这里变得浑然一体,而这正是编辑过程中流畅感的所在。这一组镜头的组接中不难发现,作者对镜头特点的分析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注意到了每个镜头的每个细微变化,并将这种镜头的特点在编辑中体现出来。所以对于镜头特点的分析,是每一个编辑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时时关注的,甚至在熟悉素材的过程中更多地分析镜头的特征,分析材料的特征。

相似性之所以重要,由于其在编辑中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镜头与镜头之间组接的问题。编辑要识别镜头里这些相似的特征是需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整理的。只有对自己的素材达到足够熟悉的程度,才能寻找到镜头里的这些特征。

相似性能够造成视觉或听觉的错觉,模糊了观众对时空关系的判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起到转场的作用。电视表达的困难在于要将不同镜头里不同的时空连续起来形成一个连续时空,而相似性恰好在不同时空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甚至模糊了两个时空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相似性还可以帮助观众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将不同时空的动作连贯起来,比如利用生活中人们某一个动作若干次的重复,将其拍摄完成之后编辑成一个连贯动作,甚至还可以找到某种相似的感受,同样在《丹麦交响曲》一片里,骑自行车爬坡和拉麻糖的感觉。由于相似性模糊了观众分辨的可能性,还可以将两个不连贯的镜头连接起来,在这种模糊中间,使得原本不连贯的镜头不再出现强烈的视觉跳跃,从而完成镜头的连接。

电视节目的构成元素在技术上就是画面、声音两大元素,其他的诸如字幕、动效等都可以称为是这两者的变体,只要找到相似,就可以找到很多处理相似或相近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