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语用学理论进行介绍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语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语境,简单来说是指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话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语法范畴的概念,是其所属语言的语法单位,它的构成要符合其所属语言的语法规则。话语是语用范畴的概念,它是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最小语言单位。对话语而言,我们主要是对它进行语用学分析,探讨它的交际价值。

在对语用学理论进行介绍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语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个动态过程。该过程较为复杂,涉及诸多要素。为了研究的便捷性和直观性,人们常常会用“图式法”的方式将言语交际过程展示出来,这便出现了“言语交际图式”(schemа of speech communicаtion)。对此,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研究,例如索绪尔、申农和韦弗(Shаnnon&Weаver)、斯波伯和威尔逊、利奇、维索尔伦(Verschueren)、王寅、周礼全、黄华新和陈宗明等,我们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言语交际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播、接收、解码、反馈等过程,其图式如下:

言语交际图式

编码是一个复杂的表达过程。发话人为了向受话人传递信息,他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交际意图(上图中的“语旨”),之后在语言中选择一定的语言单位(如词、短语等),按照该语言的语法规则将这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形成话语,使话语成为信息的载体。好的编码需要发话人达到两个要求:第一,准确性。其不仅要求发话人的话语要符合语言的规范,还要求发话人将其交际意图准确地传达给受话人。第二,恰当性。其要求发话人根据不同的语境,将自己的交际意图选用恰当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

解码是一个复杂的理解过程。受话人在接收到发话人的话语之后,他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如说话人话语的意义、语境等)来对话语信息进行理解,力图“还原”话语的信息内容,领悟发话人的交际意图。由于发话人话语意义的不同,解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受话人对发话人话语本身意义的理解;第二,受话人对发话人话语本身意义之外的含义的理解。

无论解码过程成功与否,话语都会在受话人那里产生一定的效果(上图中的“语效”),该效果会给发话人一个反馈。

下面我们对图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介绍。

发话人,即话语的表达者。它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口语表达者,另一类是书面语表达者,因此发话人也可以理解为“说写者”。

受话人,即话语的接收者。与发话人对应,它也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口语接收者,另一类是书面语接收者。同样,受话人也可以理解为“听读者”。

习惯上,我们将发话人和受话人统称为“交际主体”或“语用主体”。

语旨,即发话人的意图。

语境,简单来说是指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

话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话语”不等于“句子”。

句子是语法范畴的概念,是其所属语言的语法单位,它的构成要符合其所属语言的语法规则。简单地说,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具有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法单位。对句子而言,我们主要是对它进行语法分析,探讨它的句法成分及其构成规律等。

话语是语用范畴的概念,它是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最小语言单位。对话语而言,我们主要是对它进行语用学分析,探讨它的交际价值。一个话语可以是一个句法成分完整的句子,例如“车来了!”也可以是一个句法成分不完整的句子,例如“车!”但不管话语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总是能体现一定的交际功能。就以“车来了!”和“车!”为例,它们在具体的语境中都可以表示一种“提醒”,意思是“我们上车吧”或者是“小心,快让开”等等。

从句子和话语的表意功能来看,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句子意义(sentence meаning)是抽象的,孤立于语境之外的。话语意义(utterаncemeаning)则是具体的,是和一定的语境密切相关的。例如:

(25)我饿了。

(26)甲:走!打球去!

   乙:我饿了。

(27)甲:你怎么了?

   乙:我饿了。

例(25)是一个陈述句。按照层次分析法,“我”是主语,“饿了”整个充当句子的谓语。作为一个孤立的句子,它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句子中的主语“我”的肚子是空的。

在例(26)中,“我饿了”这个句子进入了语境,它具有了一定的交际功能,此时的它已经不是一个孤立于语境之外的“句子”了,而是一个和语境密切相关的“话语”。其传递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意义“乙的肚子是空的”,而是乙想表达的一种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意义的含义,即“我不去打球了,因为我还饿着呢,想先去吃点儿东西,你们去吧”,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

那能不能说,话语的意义都是超越了语言本身意义的含义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例(27)中,“我饿了”这个句子也进入了语境,成为了“话语”。该话语的意思是“乙的肚子是空的”,这个意义就是语言本身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同样体现出该话语的交际功能,即告诉了甲,我(乙)的现状,这是一种直接的回答。因此,句子由于孤立在语境之外,其意义只能是语言本身的意义;话语处于特定的语境当中,其意义可以是语言本身的意义,也可以是超越了语言本身的含义。话语意义体现了发话人的意图,也体现了其自身的交际价值。

综上所述,句子和话语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语言时所涉及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为什么话语能体现出一定的交际价值,其意义能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并体现发话人的意图?周礼全先生(1994)在其专著《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意义的四层次”理论。意义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命题、命题态度、意谓、意思。下面,我们以(28)为例,运用该理论进行阐述。

(28)甲:下周期末考。

   乙:下周期末考。

话语由三个要素构成:语词成分、节律成分和副语言成分。

意义的第一层次 抽象语句的意义——命题:A

“抽象语句”是根据语形规则,由语词构成的有机整体。语词成分记为“A”,由语词成分构成的抽象语句就用“A”来表示。

抽象语句表达命题,命题描述事态。由于一个抽象语句表达一个命题,而这个命题又描述一个事态,因此,一个抽象语句则指谓这个命题所描述的事态。如果这个命题所描述的事态客观存在,那么这个抽象语句就是真的,反之便是假的。

我们将抽象语句“A”所表达的命题记为A,那么抽象语句“A”的意义,就是“A”所表达的命题A。

抽象语句“下周期末考”表达了一个命题即“下周要期末考试”。如果期末考试真的安排在下周,那么该命题反映的事态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下周期末考”这个抽象语句是真的。

意义的第二层次 语句的意义——命题态度:FA

“语句”是在抽象语句的基础上,加上节律而形成的。语句是抽象语句和节律构成的有机整体。节律成分记为“F”,那么语句就可以用“FA”来表示。

节律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或对命题所描述的事态的态度),它包括间歇、重音和语调。其中,语调是最重要的因素。对命题的态度是说话人的一种附在命题上的感情。断定、疑问、要求、愿望、许诺等,都是对命题的态度。就书面语的节律来说,可以用标点(如句号、问号、叹号等)、语气词(如“吗”“呢”“啊”等)或其他方式来代替口语话语的节律。

一个语句“FA”中的抽象语句“A”表达命题A,节律“F”表达对命题的态度。FA是由命题A和对命题的态度F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把FA叫作命题态度。一个语句“FA”的意义,就是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态度FA。

“下周期末考。”是一个陈述句,它的节律表达说话人对“下周要进行期末考试”这一命题的断定态度。“下周期末考?”是一个疑问句,它的节律表达说话人对“下周要进行期末考试”这一命题的疑问态度。

意义的第三层次 话语的意义——意谓:U(FA)

“话语”是在语句的基础上,加上副语言形成的。话语是语句和副语言构成的有机整体。副语言成分记为“U”,那么话语就可以用“U(FA)”来表示。

副语言是指话语的那些超出音高、音强和音长的正常范围的语言特点以及那些超出正常发音方式的语音特点,它表达说话人附加在命题态度FA之上的思想感情。

话语“U(FA)”所表达的思想感情U(FA)叫作意谓。一句话语“U(FA)”的意义,就是“U(FA)”所表达的意谓U(FA)。

如果甲在说“下周期末考。”的时候,超出了正常的音高,这就是甲说这句话的副语言成分。这种副语言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了说话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果乙在说“下周期末考。”的时候,低于正常的音高,这也是乙说这句话的副语言成分。这种副语言成分往往表达了说话人消极的思想感情。

意义的第四层次 交际语境中的话语的意义——意思:CR*(U(FA))

“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是在话语的基础上,加上“交际语境”而形成的。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是话语和交际语境构成的有机整体。“CR”表示交际语境(其中C表示语境,R表示合作准则),那么交际语境中的话语就可以表示为“CR(U(FA))”。

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是“CR(U(FA))”。话语“U(FA)”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U(FA)。相应于交际语境CR,说话人也具有某种思想感情,即说话人对语境中的因素的认识和说话人遵守交际规则(合作准则)的意愿。我们把说话人相应于交际语境CR的思想感情记为“CR*”。

交际语境中的话语“CR(U(FA))”所表达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是由说话人相应于交际语境CR的思想感情CR*和话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U(FA)(即意谓)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把这个有机整体记为CR*(U(FA))。交际语境CR中话语“CR(U(FA))”的意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意思CR*(U(FA))。

我们给出这样的一个语境:甲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他期盼着早点儿放假,并且和同学去丽江旅游。乙的学习成绩一般,这个学期他忙着社会实践,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在这样的交际语境中,我们就可以得出甲乙同一句话“下周期末考”的不同意思了。甲的意思是“太好啦,考完试就可以去丽江了”,表现出兴奋和喜悦;乙的意思却是“复习的时间太短了,真怕考不好”,表现出紧张和焦虑。

语效即言语交际的成效。由于言语交际涉及诸多要素,有时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受话人那里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因此,语效是存在差别的,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将语效分为正语效和负语效两大类。

正语效是指受话人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不多也不少,正好符合发话人的意图,并且给出一个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受话人在准确提取发话人语旨的基础上,给发话人一个正向的回应。我们参照金立(2005)所著的《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中“语效合作的不同类型”来进行阐述。金立认为:“不能以预期语效与实际语效是否一致来简单地判断是否实现了语效合作,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地推断出言者的意图,并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给予得体并有帮助性的回答。”[11]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将正向的回应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受话人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并支持发话人,实现了发话人的意图。例如:

(29)甲:能借我一支笔吗?

   乙:给你!

在例(29)中,乙准确提取了甲的语旨“请求乙借给他(甲)一支笔”,并且把笔借给了甲,使得甲的意图得到实现。此时,甲的预期语效“从乙那里借到一支笔”和其实际语效“乙确实借给他(甲)一支笔”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受话人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并在支持发话人的基础之上,使发话人的意图得到更好的实现。例如:

(30)甲:能借我一支笔吗?

   乙:你要什么笔?什么颜色?我这儿都有!

在例(30)中,乙准确提取了甲的语旨“请求乙借给他(甲)一支笔”,并且给出了选择(笔的类型和颜色),为甲提供了方便,更好地实现了甲的意图。此时,甲的预期语效和其实际语效也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受话人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但反对发话人,使得发话人的意图没有得以实现,其目的是为发话人着想。例如:

(31)儿子:帮我拿一下短裤。

   妈妈:今天降温了,你还是穿长裤吧!

在例(31)中,儿子的预期语效“让妈妈帮他拿短裤”和其实际语效“妈妈没有帮他拿短裤”就不一致了。妈妈准确提取了儿子的语旨“帮儿子拿短裤”,但是妈妈却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使得儿子的意图没有得到实现。妈妈的目的是为儿子着想,给出了更合理、有利的回应,其含义是“天气冷,不要穿短裤了,当心着凉”。

当受话人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但发现该语旨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时,受话人会设身处地地为发话人着想,给出更加合理并有利于发话人的回应。我们认为,这种“回应”属于正向的回应。

负语效是指受话人不能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不符合发话人的意图。此时受话人只能给出一个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受话人给发话人一个负面的回应。负语效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不解。不解是指受话人面对发话人的话语,得不出任何信息或者得出他认为是一些“奇怪”的信息。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不解”会经常出现。例如,当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面对汉语的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他们常常束手无策,要么得不出任何信息,要么得出一些“奇怪”的信息。

第二,漏解。漏解是指受话人面对发话人的话语,只能得出部分信息,领悟到发话人的部分意图。例如:

(32)周冲:你不知道母亲病了么?

   蘩漪:你哥哥怎么能把我的病放在心上?

(曹禺《雷雨》)

在例(32)中,周冲问周萍是否知道蘩漪生病了,这里的“病”是指生理上的疾病,而蘩漪所说的“病”不仅仅只是通常意义上的生理疾病,而且还包括她对周萍的心理上的“心病”。周冲由于不知道此事,从而造成了他在知识积淀中相关认知语境的缺失,因此只能理解到蘩漪的部分用意。

第三,多解。多解是指受话人面对发话人的话语,得出了多余的信息,偏离了发话人的意图。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多余的信息不是发话人想表达的,而是受话人主观臆断的。我们以前面的例(22)来分析。

(22)男孩:你不戴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女孩:按照你的意思,那么我戴眼镜的时候一定很丑了?

在例(22)中,男孩儿面对女孩儿的“那我戴眼镜的时候一定很丑了”觉得很委屈,但女孩儿却坚持男孩儿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第四,误解。误解是指受话人面对发话人的话语,得出错误的信息,偏离了发话人的意图。例如:

(33)妻子:我们家郭子呀?我让他买酱油去了。也是啊,这都几点了,还不回来!

  (有人敲门)

   妻子:哎,回来了!

  (妻子跑去开门)

   妻子:哎,小刘?快进来!

   民警:嫂子,郭子在家吗?

   妻子:买酱油去了。

   民警:哦!所长让我捎个信儿。三年前你们家郭子指认的那个罪犯出来了。

   妻子:出来了?他不是判了五年吗?

   民警:对!他点名儿要见郭子。

   妻子:他咋出来的?

  (小刘的手机突然响起,小刘接起电话)

   民警:喂!

   妻子:他咋出来的?

   民警:越狱?哦,哦,哦!嫂子,嫂子,我还有事儿,你让郭子准备一下。

  (小刘走出房间)

   妻子:越狱?

例(33)是央视2015年春晚小品《一定找到你》的片段。在该小品中,刘涛扮演的妻子在询问被她丈夫指认的罪犯出狱的原因时,由于突发事件(交际对方接电话)的发生,误认为该罪犯是从监狱里逃出来的。实际上,民警口中的“越狱”针对的是电话内容,而不是妻子的提问。

第五,反解。反解是指受话人面对发话人的话语,得出相反的信息,背离了发话人的意图。例如:

(34)儿子:妈妈,你要去哪儿呀?

   妈妈:我去买老鼠药。

   儿子:老鼠病了吗?

在例(34)中,儿子将妈妈话语的意思理解反了,闹了出了一个笑话。在儿子眼里,药是用来“救”老鼠的,而不是用来“害”老鼠的。

第六,曲解。我们认为曲解是负语效中的一个特例。和以上五类相同的是,曲解带来的也是负反馈。不同的是,受话人在曲解发话人话语的时候,能准确提取发话人的语旨,且能领悟到其意图。我们将曲解定义为:受话人有意地扭曲或歪曲发话人话语的原意,给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例如:

(35)交警:你们几个!

   骑车人:我们四个,咋了?

在例(35)中,交警看到迎面而来的一辆电动自行车上一共坐着四个人,立刻上前劝阻,其话语的含义是“你们违反了交规”,目的是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骑车人却在明知交警意图的情况下胡搅蛮缠,厚颜抵赖。

我们不能将语旨的准确提取作为区分正语效和负语效的标准,关键要看话语是取得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在负语效中,只有曲解的负反馈是受话人故意造成的,其余几类负语效的原因则比较复杂。有的是主观原因造成,比如说话人表达方式不妥,或者受话人理解能力有限等;有的则是因为客观因素,例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影响等。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介绍的概念基本不涉及后面章节将要介绍的语用学理论中的专业术语,它们是人们在语用中所涉及的一些要素。下面将介绍的是语用学会话结构理论中的专业术语,它们同样是语用学中的基本概念,在语用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会话结构(conversаtionаl structure)的分析是由一些社会学家,如萨克斯(Hаrvey Sаcks)、谢格罗夫(Emаnuel Schegloff)、杰弗逊(Gаil Jefferson)等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创的,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会话构成的规律。

从会话的整体结构来看,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就是打电话这种最为典型的会话。打电话的整体结构由开端(opening)、本体(body)和结尾(closing)三个部分构成。开端一般由问候语开始,而且先说话的往往都是接电话的一方,通常询问对方是谁,有什么事情等。本体部分主要表现为打电话的一方说明来电的原因,以及和接电话一方之间就有关事宜进行的会话。结尾常常是以道别结束。从对打电话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话的整体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话是怎样开始的、期间是如何发展的、最后是怎么结束的。虽然打电话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会话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拓展研究的范围,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去探讨和分析会话的整体结构。

会话的局部结构研究较为细致,需要分析话语的连贯性、话语的更迭等。会话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会话的参与者轮流说话(turn-tаlking),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你一言,我一语”,很少出现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说话的情况。例如:

(36)甲:我们去踢球吧!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试讲

   甲:试讲改在后天了。

   乙:真是太好了!

在例(36)中,甲和乙的会话呈现出“A1—B1—A2—B2”的模式,这就是轮流说话。话轮(turn)是会话中的基本单位,即说话人的话从开始到结束。该例中一共有四个话轮。一个话轮的终点称为“转换关联位置”(trаnsition relevаnce plаce,简称TRP)。在连续的会话中,一个话轮结束,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会发生互换(除去会话结束的最后一个话轮)。需要强调的是,话轮没有长短之分,只要说话人改变,一个话轮就结束了。

相邻对(аdjаcency pаir)是会话参与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对子”,它由一前一后的两个话轮构成。前一个话轮称为始发语,后一个话轮称为应答语。始发语和应答语必须彼此相邻、互相关联,由会话双方相继说出。例如:

(37)甲:请问这里有无线网络吗?(始发语)

   乙:有的。(应答语)

(38)甲:周日去海埂公园喂海鸥吧!(始发语)

   乙:好的!(应答语)

例(37)和例(38)都是典型的相邻对。例(37)是问与答搭配,例(38)是提议与认可搭配。除此之外还有问候与问候搭配、告别与告别搭配、邀请与接受搭配等。

在实际的会话中,相邻对并不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顺序排列,始发语和应答语常常会被其他一些话语分隔开,这些插入的话语叫作“插入语列”(insertion sequences)。例如:

(39)儿子1:爸,同学叫我去帮他装系统。

   爸爸1:作业做完没有?

   儿子2:早做好了,放桌上了。

   爸爸2:去吧!

在例(39)中,标有下画线的语列就是插入语列,它将儿子1的始发语与爸爸2的应答语分隔开。插入语列不是话题的转移,它在会话中有诸多语用功能。该例中的插入语列是应答语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前提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儿子才会获得令他满意的应答语。除此之外,插入语列还可以是一个缓答、疑惑的过程,用于回答对方问题之前的思考,或者用于进一步确认对方的用意等。

修正语列(repаir sequences)是一种特殊的插入语列,它是对某些话语的修正。例如:

(40)卫生委员:今天是三组值日。

   操行委员:是三组吗?

   卫生委员:噢,是四组。

(41)卫生委员:今天是三组值日。

   操行委员:是三组吗?

   卫生委员:是的呀!

   操行委员:今天是周四,轮到四组值日!

在例(40)和(41)中,标有下画线的都是修正语列。例(40)中的修正是在对方的提醒之下完成的,属于说话人被动的自我修正。例(41)中的修正是在说话人自己不能修正的情况下,由听话人进行的修正。在修正语列中,有一类很特殊,严格说来,它不算插入语列。例如:

(42)卫生委员:今天是三组,不,是四组值日。

例(42)中的修正是说话人主动的自我修正,由于该修正是说话人在自己的话轮中完成的,因此不属于插入语列。

预示语列(pre-sequences)在会话中也时常出现,它是说话人的一些试探性的话语,用以考察说话人是否能从听话人那里得到预期的回应,是表达“请求”“邀请”“宣告”等语旨行为的最典型的会话结构格式。例如:

(43)学生:严老师,您本周六有时间吗?

   老师:下午和晚上都有空。有什么事吗?

   学生: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的团学活动。活动刚好是周六下午举行。

   老师:谢谢你们!我一定来!

在例(43)中,标有下画线的话语就是预示语列,学生通过它打探老师是否有时间,预示着将向老师发出邀请。老师的回答表明自己有时间,于是学生便顺利地提出了邀请。如果老师的回答与学生的预示语列不协调,那么学生邀请的语旨行为就有可能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