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书的目标和方法

本书的目标和方法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本书的目标和方法相比较而言,国内对古代文化典籍英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反而是在海外汉学界有更多相关的争论和研究。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对《庄子》作者与文本编排的研究结论[29],就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启发和借鉴。

第四节 本书的目标和方法

相比较而言,国内对古代文化典籍英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反而是在海外汉学界有更多相关的争论和研究。这与古籍英译的译者以国外译者为主有关:只有在翻译的具体实践中,才最能体会出概念、句法、修辞、文化、思想等在翻译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而且,英语世界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使用中国概念的英译对等词,这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准确度与偏向性等问题;而对国内学者而言,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研究几乎可以自给自足,似乎不需要借助外语文本,因此“中国文化的翻译”这一问题长久以来很少进入国内学者的视线。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外学者在研究中的互动合作愈来愈频繁密切;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也愈显其必要。一个文本产生于中国,并不意味着这一文本的研究权力和研究成果就只属于中国学者;外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国内对文本及相关问题的基础成果,但是对于思想的理解和阐发,却可以从自身的特点与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某些思想也可以启发国内的学者。刘东提醒我们:“(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学者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28]

以《庄子》研究为例,就道家思想史而言,有关庄子本人的真实情况、《庄子》文本的本来面目、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的具体关系等问题,当然可以在中文语境中独立研究,似乎也只需在中文语境中独立完成,但事实并非如此。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对《庄子》作者与文本编排的研究结论[29],就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启发和借鉴。《庄子》思想的解读与阐发,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会出现新的见解,永远不可能穷尽;在这方面,国内学者更有必要留意来自异域的阐释,或许会得到意料之外的启迪,当然也可能会受到干扰。当我们接触来自异域的中国文化阐释时,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这一阐释所由来的途径,才能比较理性地看待这些不同的意见。同时,在文学方面,《庄子》炼字、遣词、造句、铸文等各个环节以及与古汉语表达有特殊密切关系的修辞手法,都只能、也只需在中文语境中进行欣赏和研究;但其文学风格、创作手法、思想意义等问题,却是所有国家的读者都可共同欣赏并探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对道家文化和文学的解读或许会有国内学者难以发现的新义。

本书选择《庄子》现有译本中比较重要的几种,其中包括翟理斯、理雅各、华兹生、汪榕培的全译本,也有冯友兰、林语堂、葛瑞汉的选译本,鉴于某些译者在西方汉学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力,也选用他们零星的篇章或段落的译文,如韦利等。除了研究文本内容的翻译以及译注外,译者的序言、译者邀请有关学者撰写的导言等材料也纳入研究范围,后面几部分内容的分析甚至还相当重要。这是因为,“译本序跋是翻译文本之外文化操纵的主要形式。……译本序跋是从整体上对所译作品的价值意义的操纵,因此比在文本层面的操纵程度更显著,对读者的影响更大”[30]。译文的考察以内七篇为主,有时也兼顾外、杂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书的第二、三章讨论作为哲学著作的《庄子》英译,但本书的目的并非哲学之比较,所有关于中西哲学之间的比较,或者具体到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对照,只是为了说明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而不是以哲学研究为目的的深入探讨。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不以译本的准确程度及优劣对比为目的,而尽量客观地呈现各个译本的真实面貌及特点,以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可翻译性为前提,揭示翻译与“意义的误读”之间的关系。我们试图从正面去理解“误读”或“误译”,将其视为“文化生产”的程序和创造力所在。显然,孟华的提醒值得作为本书的一根准绳:“将相异性因素植入认同性并非一种单向的直线运动。……相异性与认同性两者间是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的:只有本土化了的相异性,才有可能被植入接受者文化体系;而同时,这一被本土化了的相异性也就以其携带的异国因素(无论此因素经历了怎样的变形,相对于传统,它依然具有某种他者的性质)丰富了本土文化,从而反作用于身份认同,为更新目的语文化传统作出了贡献。”[31]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反映出《庄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流变轨迹,发掘影响并决定译本变化的种种因素、分析翻译在这一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本书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第二、三章考察《庄子》作为一个哲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其中第二章集中了解各译本对道家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把握,对道家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著作的总体认识。第三章对《庄子》某些基本哲学概念的英译进行查考,了解不同译名的选择理由及产生的影响。其次,在第四章中,考察《庄子》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了解译本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介和翻译,这一章中还将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与《庄子》有关的内容作为《庄子》译介的一种形式加以讨论,并试图以王尔德对《庄子》的接受为例,了解英语作家对《庄子》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在第五章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译者笔下的三个比较有特点的译本的全面考察,试图发现各个译本的特点与译者的时代、身份、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联系。

【注释】

[1]Sherry Simon,Gender in Translation,Routledge,1996,p.7.

[2]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3]事实上,更为准确的说法是中国文化的外译,具体来说,也可以细分为中国文化的德译、法译等等,但本书只能在其中选一种外语进行仔细的研究,以此作为中国文化外译的一个代表。考虑到欧美各国在语言、文学、文化之间相对邻近的传统,中国文化被译成英语,与中国文化被译成德语,其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在性质上是类似的。并且,鉴于笔者的外语能力,决定选择中国文化的英译作为分析的对象。

[4]理雅各翻译了《四书》、《春秋》、《礼记》、《书经》、《孝经》、《诗经》、《易经》、《老子》、《庄子》、《离骚》、《佛国记》等;亚瑟·韦利擅长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译过《诗经》、《楚辞》、唐诗等等;戴维·霍克斯则译过《红楼梦》;白之、韩南翻译并研究中国话本小说,铎比则译了《中国古今八剧》。参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5]所谓的对等词,细究起来,恐怕多数是不对等的。

[6]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第28页。

[7]“道家主干说”的代表人物前有周玉燕、吴德勤,继有陈鼓应,后有胡孚琛、吕锡琛及涂又光,其中又以陈鼓应先生倡导最力最勤。

[8]〔德〕卜松山《时代精神的玩偶——对西方接受道家思想的评述》,赵妙根译,刘慧儒校,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第36页。

[9]〔美〕陈汉生(Chad Hansen)《道家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5页。

[10]黄鸣奋《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1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页。

[12]这一点,本章第二节的《庄子》英译本介绍部分有详细的介绍。

[13]汪榕培编著《比较与翻译·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罗志野《读〈庄子〉新译》,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第49页。

[15]转引自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第238页。

[16]转引自潘文国《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第40页。

[17]潘文国《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第43页。

[18]Andrè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9]Roger T.Ames,Chan Sin-wai,Mau-sang Ng主编,Interpreting Culture Through Translation,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包括全译本、选译本,以及其他著述中比较重要的零星篇章或片断的英译。

[21]该译本笔者并未亲见。据潘文国提供的信息,该译本是唯一一部全部采用诗体的《庄子》译本。

[22]据汪榕培介绍,该译本以简朴的英语和精美的设计吸引了普通的读者。

[23]汪榕培《〈庄子〉十译本述评》,载汪榕培编著《比较与翻译》,第44页。

[24]该译本为英汉对照本,汉译者是秦旭卿、孙雍长。

[25]载汪榕培《比较与翻译》。

[26]另有华东师范大学1999届硕士毕业生黄蕾未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庄子〉英译初探》,由潘文国教授指导。该文以多种英译本为基础材料,初步探讨了“道”的英译,以及《庄子》修辞手段的英译。

[27]〔美〕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周炽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159页。书中第八、九章讨论庄子的思想是否是相对主义,其中指出译者的翻译对读者理解的明显导向问题。

[28]刘东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总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9]葛瑞汉的具体意见,在本书第五章第三节中将有详细的介绍。

[30]查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59页。

[31]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辨——对翻译与文化交流关系的思考与再思考》,载《多边文化研究》第一辑,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