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

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隐喻图示所揭示的语义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玻尔森的兴趣不在隐喻研究本身,而在于用隐喻机制理解和诠释语言学界产生的不同语义观点。通过玻尔森的分析,隐喻机制在语言学上的阐释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隐喻化的运作方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观。玻尔森的互补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三、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

隐喻图示所揭示的语义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玻尔森的兴趣不在隐喻研究本身,而在于用隐喻机制理解和诠释语言学界产生的不同语义观点。与其说玻尔森创造了新的语义互补模式的理论框架,不如说他提供了看待语言学理论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语言学的隐喻视角:隐喻机制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玻尔森的分析,隐喻机制在语言学上的阐释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通过认知研究,把修辞格的隐喻变为一种认知方式的隐喻化(Xie:1999,2000)。隐喻化作为一种思维机制有以下几个要点:语言是人的大脑概念的反映,思维概念来自于人与客体的体验;概念范畴是人经过客观体验自然范畴(natural category)在大脑中的映象;自然范畴借助于语言进行表述,因而语言概念是自然范畴的外在物化形式。隐喻化的运作方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观。

隐喻中为什么不同范畴的东西能够并置在一起,并能够使人理解呢?原因就是人们在不同范畴之间发现了相似性。所谓相似性就是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它是事物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人们在对客观存在进行这种联系的时候,总是采取一定的角度,提取头脑中自然范畴记忆中的一部分,与认知对象进行投射(mapping),同时舍弃另外的内容,因而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片面的。

既然人的思维是隐喻式的,那么,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应该是隐喻式的。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一种不变的(invarant)客观存在。它具有各种复杂的特征。语言学家在面对语言这个客体时,只能采取某种角度,对语言的某个问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索,而他所凭借的也只能是描写性语言(metalanguage)抑或是图示,即对语言客体的相似性描写。因而,任何语言学家的理论可以说都不是语言这个庞杂系统的全部事实。换句话说,任何理论都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给予质疑和驳辩,因为它总是“漏掉”了什么。玻尔森分析的核心语义与原型理论是这样,结构主义与心灵主义、形式和功能、句法与语篇等同样如此。

从以上分析看,似乎任何语言学理论都是成立的,都是正确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种语言学理论正确与否,要看其是否反映了语言(部分)的客观事实;是否在其模式与语言的不变体之间存在共有特征,即相似性;两者之间的同位形素(isomorphism)是否能帮助人们理解语言的某一侧面。

玻尔森的互补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他没有对所谓传统的语义分析进行简单的否定,也没有对看似与之对立的原型理论进行盲目喝彩。而是受隐喻化理论启发,打破理论之间的封闭疆界,将两者进行互补性融合,使我们对各自表述的观点的理解更加清楚,更加客观。要建立一个理想而完备的语义模式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玻尔森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互补模式实际上是互补方法。模式是固定的,而方法是灵活的。

认知是相对稳定和变化的对立统一。人们在认知中既需要常规的、相对不变的概念体系,又经常将此常规打破,建立新的概念系统,即隐喻化系统。离开前者,会陷入不可知论,而离开后者,就不能解释人的主观创造性。就思维载体的物化语言而言,它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这是我们把握语言的基础,也是意义的基础),同时又是人们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可以调遣的隐喻化系统(这使语言的灵活性大大增加,我们可以使用该体系进行创造性发挥)。相对稳定的CC是结构主义、传统语法、语义成分分析等研究的重点;相对可变的TA是文体学、诗学、语用学等研究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