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篇界说的困惑

语篇界说的困惑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1 语篇界说的困惑语篇的概念及其定义问题,是关系到理论认识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语篇的概念名称仍不统一,对其意义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2.2.1 语篇界说的困惑

语篇的概念及其定义问题,是关系到理论认识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语篇的概念名称仍不统一,对其意义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概念名称上就有超句统一体、语段、句组、句群、句段、片断等提法,不一而足。不少人把语篇看成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言片断,或直接等同于篇章。限于篇幅,仅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语篇定义加以讨论。

2.2.1.1 韩礼德和哈桑关于语篇概念的观点

关于什么是语篇(text),一系列语言学家作了不同的陈述,而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1976)在其著述中对该课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依据他们(Halliday & Hasan,1976:1)的观点,语篇与小句或句子的关系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关系,其篇幅可长可短,短者可以是一句话,长者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只要段落中句子互相关联、表达意义完整,它们就可构成语篇。怎样区分语篇、非语篇呢?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1976)认为,语篇不同于非语篇之处在于语篇具有语篇特性(texture)。他们(Halliday & Hasan,1976:2)用了下面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语篇性:

(1) Wash and core six cooking apples? Put them into a fire proof dish.

例(1)中的两个句子意义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两者的组合具有语篇特征:第二句中的“them”指代第一句中的“six cooking apples”,这里的语篇特征体现在“them”和“six cooking apples”间的衔接关系上,它们之间是一种照应关系。

韩礼德对语篇的定义是这样的:“The word text is used in linguistics to refer to any passage,spoken or written,of whatever length,that does form a unified whole(Halliday,1976).”(“语篇这个词在语言学中用来指称任何确能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语言段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也无论其长短。”)可以看出,“passage”具备了语篇的基本要素,如要点(主题)、内容(语义)、风格(文体),因而也具有相对独立的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但不管其长短如何,它只是讲话或书面作品中的一个选段或一个部分。

胡壮麟(1994)对语篇的定义是:“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胡先生用“自然语言”取代了韩礼德的“passage”。自然语言,从狭义上讲,是人们在交际中实际使用的语言或其实例,如讲话、文章等等,胡壮麟把语篇的概念范围扩大了。他认为:语篇可以是一个词(如“火!”)、一个小句(如“此路不通”);可以是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篇散文、一则日记、一部小说(三部曲或其中的章节);可以是一句口号、一支歌曲、一次对话、一场口角、一次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演讲。

张德禄(1989)认为,语篇不是一个超级句子,而是一个意义单位,是人们实际进行的语言交流的实例,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讲的话或写的文章,从最简短的表述如人们临危时喊出的“Help! Help!”,到多数情况下要由若干句话、数十句话以至更多的话组成。他明确提出了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的概念,即不是纯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或段落,这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一个基本思想。

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对语篇做了以下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独白、对话(dialogue),也可以是众人交谈(multiperson interchanges);可以是文字标志(如交通标志),也可以是诗歌、小说。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两句可成篇,长者可洋洋万言以上。所以,可以说,无论是一句问候(greeting)、一次谈话、一场论文答辩、一次记者招待会的问答,还是一张便条、一封书信、一份科研报告、一本文稿,都可以是语篇。”(黄国文,1988:7)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指的是“部分”,另一个指的却是“整体”,这就难免使人对语篇的概念范围产生困惑。如杨自俭先生(1994:491)就曾指出:“下限比较明确,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但上限似乎无人界定。”这种困惑并非空穴来风,是由于语篇定义或释例不严密不一致造成的。

2.2.1.2 对韩礼德和哈桑关于语篇、非语篇区分标准的质疑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和语域连贯是语篇区分于非语篇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衔接是根本因素。毫无疑问,“衔接是英语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黄国文,1988:10),大多数语篇都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衔接(Brown&Yule,1983:194)。胡壮麟(1994:180)也指出:“对一个有意义的可接受的语篇来说,它在语言各层次(包括语义、词汇、句法、语音等)的成分都可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衔接,从而使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所欲表达的意图贯穿整个语篇,达到交际目的。”

衔接在语篇中的重要作用无可置疑,值得注意的是,韩礼德和哈桑有关衔接概念的提法似乎有模糊之处。在下定义时,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设定为一语义概念,但他们归纳出的五种衔接功能(所指、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却皆带有形式特点,对于这种处理,张德禄(2000)理解为他们将“语篇的衔接机制局限于在语篇形式上能找到其预设项目的语义机制”。

(2) A: There's the doorbell.

  B: I'm in the bath(Brown&Yule,1983:196).

韩礼德和哈桑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在处理衔接这一语义概念时仅仅讨论了其在语篇内的形式特点,而没有进一步将讨论扩展到语境中去寻找各种可能的衔接语义联系。张德禄(2000)将这种衔接称为“隐性衔接”,而将韩礼德和哈桑所归纳的衔接称为“显性衔接”以示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