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词语意义的理据性,就涉及词语的概念意义和引申意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放到后面词语的联想意义讨论。我们在讨论词语外部符号结构与词义之间的理据性时,首先要注意词语概念意义的多义性。“老板”的第二和第三个义项偏离其所属范畴的中心,属于范畴的非典型成员,它们所具有的典型性就差一些。Rosch曾指出:“人类的类属划分(范畴化)不应被看做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的产物,也不应被看做是某些人一时兴致的产物。”

4.1.4 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4.1 心理原型:基本概念意义和次要概念意义之间的衍生

这里我们从狭义角度探讨词语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也就是从概念意义出发,探讨基本概念意义和次要概念意义之间的衍生关系,以及词族内部各概念意义之间的衍生关系。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词语意义的理据性,就涉及词语的概念意义和引申意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放到后面词语的联想意义讨论。我们在讨论词语外部符号结构与词义之间的理据性时,首先要注意词语概念意义的多义性。概念意义的多义性是指一个词语包含几个不同的义项,词的义项一般是“人们根据这个语言的词汇系统、词义系统,根据这个语言系统内部形成的概念、观念来区分每个词在不同场合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归纳出词义单位……”(符淮青,1996:171)

一种语言的词汇是有限的,而客观和主观世界是无限的,我们要以有限的语言材料表述无限的世界,这就需要一词数用、一词多义。随着语言表达的需要和语言的历时发展,一个词语的义项总是处在横向或纵向的动态变化之中,这就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可能。词语的义项是在某一民族、区域、时代的长期使用中依照其所在语言系统的规则逐步增添、分裂出的单位,每个义项可以表达一个不同的概念,其中一个是基本概念意义,它是这个概念的原型范畴,另外的是次要概念意义,他们是从基本概念意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于是次要概念意义和基本概念意义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概念意义是一个词抽象的基本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概念一般建立在范畴的基础上,而范畴又是建立在特定的认知心理原型上(cognitive prototype),概念化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Lakoff,1987:6)一般说来,词语概念意义的提取在使用中往往和特定的认知原型相联系。兰盖克(Langacker,1987)提到两种范畴化的概念:第一种是基于原型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 by prototypes),第二种是基于图式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 by schema)。在一词多义平面上,一个词构成一个词义范畴,其所指多个义项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是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1953)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词的所指事物不必具有共同的属性才被理解和使用,范畴建立在典型成员的基础上。后来美国认知语言学家Rosch把它提炼为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ical category theory),即人类建立的范畴其实都是原型范畴,具有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Rosch,1975)基于原型的现代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不是像传统的理论所说的那样凭一些必要和充分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一个范畴的成员彼此之间的地位也不相同,具有“核心”和“边缘”之分;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而不是清晰的。词语意义的认知原型一般是以认知图式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需要使用时就会自动提取,这就会造成词语的概念意义相同,而其基于认知原型的外延意义不同,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词义的外延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概念,我们可以用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4]

原型理论的解释力表现在它揭示了语义范畴的性质。语义范畴既是语言问题又是认知问题。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概念是通过原型范畴表征出来的,这个原型概括了这一类事物的主要特征,词义范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即不是每一个义项都能以同等的地位代表该词语的词义范畴,处在中心处的成员的特点是清晰的。因为典型义项具有最多的范畴属性而且在生活中常见,通常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它们最容易被人识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或预料,最能代表该词义范畴。如“老板”一词在现代汉语有三个概念意义:第一个是指私营的工商业主,第二个是指职业经理,第三个是指国有企业的老总、机关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等。这实际上是“老板”这个概念的三个义项,第一义项是它的基本概念意义,后面两个都是从第一个派生的。“老板”一词所具有三个概念意义,其中第一个义项是基本概念意义,是词语概念意义的认知原型,他在人们大脑中的心理图式中有三个显著特点:①有自己的私人企业,②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③能给人提供工作岗位。

例如,过去人们常把具有上述三个典型特征的“私营的工商业主”和电影中的那些穿着高档、吃要精良、出入带响、住有洋房的实业家联系在一起,并把他们当做“私营的工商业主”的心里原型存储在大脑里,一谈到“老板”,人们就想起这些资本家。“老板”的第二和第三个义项偏离其所属范畴的中心,属于范畴的非典型成员,它们所具有的典型性就差一些。改革开放以前,“老板”一词通常指资本家,属于剥削阶级,含有贬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老板”一词词义范围扩大,人们逐渐用来称呼国有企业的老总、机关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他们在一个单位里具有决定影响,能给人提供生存或发展机会,他们虽然缺乏特点①,但是拥有特点②和③,故被人称为“老板”,这个称呼没有贬义。看来,词语的不同义项显现了语言使用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观察,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角度在词义构建中的作用。Rosch曾指出:“人类的类属划分(范畴化)不应被看做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无理据性)的产物,也不应被看做是某些人一时兴致的产物。”(Rosch,1978:27~48)

显然,表示自然范畴的心理图式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允许差异,即符合某一范畴图式的具体所指对象可以不同,所以人们可以用一个语符指称不同的概念,换言之,一个语符指称一个概念意义的多个义项,对应客观世界中的多个不同对象,而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却只有一个心理模型,这符合认知处理过程中的经济原则。如英文中的cassette一词最开始是从法语中引进的,表示17、18世纪法国上层妇女化妆所用的粉盒,19世纪末照相机发明后,人们用它称呼照相机,20世纪70年代盒式录音机问世后,人们用它称呼录音机,cassette一词的基本概念意义和次要概念意义之间的逻辑联系反映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一般说来,次要概念意义明显地要比词本义产生时更易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为它们形成的过程就是各个民族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不同的客观世界进行不同尝试的过程。这种由某一民族独自经历、认识而增添、衍变的词义,往往脱胎于它们开始具有的与其他民族共属的词义轨迹而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词的义项系统。

4.1.4.2 心理原型与语义辐射

多义词现象在所有语言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多义词指的是在一个词形之下包含着几个相对稳定而又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这中间的联系建立在心理原型之上。多义词有两个特点:①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是互有联系的,以此而区别于同形的同音词;②多义词的各个意义是相对稳定地存在于同一词形之下的,以此而将词的语境意义排除在多义词义项所包含的范围之外。

语言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词义不是对客观事物镜像似的反映,而是经过人们认知的提炼和加工后形成的。范畴的形成会因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位置等而有所不同。人们从同一个心理原型推衍出不同的概念意义,因为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看到了原型的不同特征,于是就共用一个语符来表达。如“舆”一词在汉语中有以下几个词义:①车、车厢义。《孟子·梁惠王上》:“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②众人、众多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听舆人之诵。”今人所谓“舆论”,即指“众人的言论”。③抬、举义。《战国策·秦策》:“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④奴隶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皂、臣、隶”是奴隶中三个不同的等级。(苏宝荣,1997)多义词是词在使用过程中历史形成的,汉语中这类多义词的各个意义表面看似乎是互不相干,实际上具有共同的心理原型,我们不能割断这种多义词各个义项的继承关系。

词语义项与原型关系图(T18):

img24

语言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因为“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来考察词语的意义,词语和世界的联系,必须依赖人的认知能力,即现实概念只有以与其对应的心理模型为参照点,才能获得语义学价值”。(熊学亮,1999:33)“舆”的甲骨文写法借用众人举手抬车来表义,它本身保留了造字之初的许多象征意象,《说文解字》云:“车舆也,从车儿声。”这个象形字的造型反映了字符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在中华先民心中的心理原型。早期的“舆”同后世的轿子差不多,靠人工抬行;轮车出现后,则把载人或物的车厢叫做“舆”,“舆”于是有“车、车厢”义,而抬车需众人,故“舆”有“众人、众多”义,古代的“舆”是靠人抬的,故“舆”有“抬、举”义,抬“舆”的“众人”属奴隶的一种,故有“奴隶”之义。多义词“舆”的各个义项表面上看没有逻辑上的、直接的联系,实际上都是由文字的心理原型引发的。先民们对于“舆”的这些特点的认识和把握,变成了一种心理印象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演变成一种造词理据,这不仅在文字的象形符号中反映出来,而且还影响词语意义的衍生,影响着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面对他们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事物,选取事物值得重视的特征作为命名理据,从而认识事物、解释事物并将其成果融进语词的构造和使用中去。西方现代哲人卡西尔强调:“如果我们想要发现把语词及其对象联结起来的纽带,我们就必须追溯到语词的起源。我们必须从衍生词追溯到词根,必须去发现词根,发现每个词的真正的和最初的形式。根据这个原理,词源学不仅成了语言学的中心,而且也成了语言哲学的基石。”(卡西尔,1985:145)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化在语言中反映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赋予词汇特殊的理据。不同民族在造词时所拥有的心理原型不同,这会影响到词语的义项的差别。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就曾指出:“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常敬宇,1995:1)但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些词语,它们的语符意义看上去似乎是互不相干,实际上具有共同的心理原型。有时,具有不同概念意义的词语之间由于共有相同的心理原型,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而又隐秘的逻辑联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住在东方名为扶桑的大树上[5],太阳从东方升起,而我国正处于地球的东方,所以中华民族常自称为“东方巨龙”、“东方之子”。在五行说中,东方是木,象征青色,代表生机勃勃和春天,所以汉字中的“东”就和这种心理原型和文化象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汉字“东”原是声借字,小篆涉“日出东方”之意,“东”由日和木字组成,繁体字写做“東”,“日”插在“木”中,即日在木中,表示太阳刚刚从扶桑树上升起,还没有超过树梢,是旭日东升的景象,显然,日在木中表示“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由形知意,而且太阳是光明之神,它从东方升起,又高高在上,因此“东”在我国文化中有“光明”、“生机勃勃”和“较高地位”的含义,在修辞上是褒义。例如,房子的东侧往往给地位较高的人居住,“东家”是穷人对有钱的人的尊称。此外,日与木组成的会意字还有“杲”(gǎo)和“杳”(yǎo),“杲”是日在树梢,寓意光明,而“杳”是日在木下,寓意幽暗,东、杳、杲这三个汉字都是从日、木会意,是太阳的形象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概括反映。英语单词origin/orient共有语素ori-,这个希腊语语素表示太阳升起之地,所以orient表示东方,origin表示起源、来源。从英汉这两种语言中的构词的心理原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以太阳的运行轨迹来计算时间的,面对备受关注的事物,选取值得重视的特征(太阳从东方升起)作为命名理据,从而认识事物、解释事物并将其成果融进语词的构造和使用中去。尽管汉字“东”、“杲”、“杳”,英语单词origin,orient表面上没有逻辑思维联系,如果我们深挖这些词语的心理原型,仍然可以找到众多意义之间的内在理据性,这反映了人类初始思维的体验共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