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心的王羲之

好心的王羲之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心的王羲之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衍生出了众多的派别和样式,但从狭义上来讲,传统书法就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艺术。王羲之的字越来越珍贵。他的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为王羲之治病。书童按照王羲之的话来到当铺,将他的字展开放在柜台上。到了杭州,朋友摆了一桌好酒好菜招待王羲之,吃饭谈话间,有一位也是开当铺的朋友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

好心的王羲之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衍生出了众多的派别和样式,但从狭义上来讲,传统书法就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艺术。历史上每一位大书法家都曾以他的书法成就推动书法艺术向前发展,在这众多的书法家中,晋代王羲之有着“书圣”的美誉,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八分、飞白章草等书法形式都极具美感,书法造诣无人能超越,王羲之也就成为了受人尊重敬仰的书法名家。

王羲之(303-361),生活在东晋时期,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王羲之深受家族书学熏陶,从小就非常喜爱书法,家里人发现了他的这个特质,就由他的父亲王旷和他的叔叔王廙对他进行书法方面的启蒙教育。等到王羲之七岁的时候,书法已经学习得很有成绩了。王羲之一生中整理研究了秦汉篆隶中多种不同的笔法,在此基础上又潜心钻研,将东晋时期民众喜爱的书法特点和自己的书法理念融进书法当中,将书法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人们开始纷纷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仿效他的字体。王羲之的字越来越珍贵。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曾不惜重金收集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的书法,他甚至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加入赞美之言,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书法家中,唐太宗推崇的只有王羲之一人,其他人都不在他的眼里,足见王羲之书法之精妙。

img147

晋王 羲之丧 乱帖

img148

宋 马远 王羲之玩鹅图

img149

王羲之 快雪时情帖

虽然王羲之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是知名的书法家了,但是他心肠很好,常常帮助身边的人,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和传说。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外出办事,路上经过一个集市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太太拎着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边上叫卖,竹扇显然是老人自己手工制作的,简单而粗陋,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一直都卖不出去。王羲之看到这种情形,觉得老太太可怜,就走上前去跟她说:“老太太,你做的这竹扇上没字没画,没个装饰,怎么能卖出去呢?反正也卖不出去,不如我帮你写上几个字,你看怎么样?”老太太并不认识王羲之,听他说得有理又见他这么热心,就把竹扇都交给他让他往上写字。王羲之提起笔来刷刷点点,在每个扇面上都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然后还给了老太太。老太太不识字,只觉得他写的字非常潦草,心里不太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老太太,你别着急。有人来问扇子的时候,就说是王羲之写的字就可以了,你的扇子一定都能卖出去。”老太太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按照他的话做了。集上路过的明眼人一看,发现真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不论多少钱都来抢着购买,一箩竹扇一会儿就卖光了。

img150

《快雪时晴帖》,四行,二十八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是个性情中人,平日里喜欢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有一年春天,他去杭州拜访老朋友,刚刚进入苏州的时候发现了一处美景,这里有石桥,有炊烟袅袅的村庄,酒旗飘扬的小店,从田间归来的农民。这种美景不禁让他有些流连忘返,于是便买来一壶清酒,又点了几盘小菜,在这自然美景中自斟自饮起来。一直到夜半时分才带着几分醉意,伏在桌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晨醒来,只觉得头痛难忍,身体沉重,回到旅店就病倒了。他的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为王羲之治病。王羲之这一病就是一个月,身上所有钱都花得净光,无法继续上路去看朋友了。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想起来,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个小当铺,当铺的“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他想用“当”字当出路上的盘缠来。王羲之叫书童拿出笔墨纸砚,写出一个“当”字叫书童去当,要当三十两银子,少一钱也不行。书童按照王羲之的话来到当铺,将他的字展开放在柜台上。店铺的老板是个行家,一看就知道是好字,便问书童准备当多少钱。书童说:“三十两银子,少一钱也不行。”老板又端详了一下这个“当”字说:“好字是好字,只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没有收。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听,王羲之心想:“嗬!这个老板果然是个行家。好!我就再写一个。”这回,王羲之运足气力又写了一个“当”字,这次老板一看,说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怨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交给了书童三十两银子。

img151

王羲之故居

img152

《远宦帖》 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

王羲之有了钱就又上路了。到了杭州,朋友摆了一桌好酒好菜招待王羲之,吃饭谈话间,有一位也是开当铺的朋友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写好了,你去取回来就可以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个朋友。那个人在苏州见到了那家当铺老板赎回当物。老板很纳闷,收完钱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跑这么远赎回这么一个“当”字。那人将“当”字紧紧抓在手中,说:“你有所不知啊,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哈哈!”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老板一听就急了,边追边喊:“你回来,我拿五十两银子买你的‘当’字,一百两也可以!”那人听都没有听,一路赶回了杭州。回到杭州,他又见到了王羲之,喜滋滋地拿出那个“当”字让王羲之验证一下。王羲之拿过来看都没看,两下就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抢上一步想救回那个字,可还是晚了。王羲之笑了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我病刚好,与人斗气心胸狭隘时写的,字中带有几分怨气和怒气。这个字不好,我现在再给你写一个,将来你挂出去一定能发财。”于是,王羲之又铺开纸,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当”字。在场见到这个字的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每个人都夸这个当字写得非常好。后来,这个老板让好工匠把这个“当”字刻制出来,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越做越大。从此以后,杭州城的这家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

img153

王羲之 黄庭经

img154

王羲之 平安帖

郗鉴是朝廷里的太傅,他有个漂亮的女儿,听说丞相王导家族中的子弟都很英俊有才华,便有心在王家子弟中为自己的女儿选择一名佳婿。一天,他打发自己的一名学生带着他的一封书信去见王导,信中的意思就是告诉王导想为自己的女儿在王家子弟中选一名女婿。王导看完信笑了笑,对郗鉴的学生说:“孩子们都在东边屋子里,你到那里挑选一个中意的吧。”

郗鉴的学生回去后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年轻人的确都俊秀儒雅。听说郗太傅派人来为他的女儿挑选女婿,都穿戴得光鲜整洁,露出矜持的神态。只有一位青年,对太傅选婿之事毫不在意,袒露着肚皮躺在东边的床上大口地吃着烙饼。见到我后,神色自若。”郗太傅说:“这人正是我所要选的女婿!”再派人去打听,才知道那位袒露肚皮躺在床上的青年是王丞相的侄子王羲之,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的这段佳话后来成了一个典故,人们在说到“东床”时,指的就是女婿。

东床快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