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和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和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人口积聚,贫困人口众多。(一)回族人口分布特征2013年,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总人口187.5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43.41%,回族人口占56.59%。目前,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内共有贫困人口140702户,共计540156人,占宁夏贫困人口的67.27%。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贫困人口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呈现如下特征。
回族集聚_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人口积聚,贫困人口众多。

(一)回族人口分布特征

2013年,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总人口187.5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43.41%,回族人口占56.59%。在地域分布上(图3-3),海原县回族人口最多,约为28.97万人,占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回族人口的27.30%;其次为同心县,回族人口约为28.96万人,占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回族人口的27.29%;盐池县回族人口最少,约为0.33万人,仅占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回族人口的1.75%。

图3-3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各县(区)2013年回族人口分布情况

在民族人口比重构成上(图3-4),同心县、泾源县、海原县、红寺堡区和西吉县等县(区)的回族人口比重普遍高于宁夏全区的回族人口比重。其中,同心县回族人口占县内总人口的比重最大,达到88.88%;其次为泾源县,占县内总人口的78.78%;盐池县回族人口占县内总人口的比重最小,约为2.18%。

图3-4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各县(区)2013年民族人口比重构成情况

(二)贫困人口特征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内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和彭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也是宁夏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目前,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内(除红寺堡区外)共有贫困人口140702户,共计540156人,占宁夏贫困人口(802981人)的67.27%。其中极度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28444户,共计107430人;重点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500~2700元)60693户,共计233210人;一般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700~4500元)51565户,共计199516人(表3-3)。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贫困人口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呈现如下特征。

1.贫困人口规模大且具有民族性

按照国家的贫困标准,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内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有48.83万人(不含红寺堡区),占其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的28.81%,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在回族较为集中的县(区),回族贫困人口比例均占总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泾源县92.8%,海原县72.7%,西吉县57.6%)。同时,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贫困人口也呈现出极低收入、多回族、大家庭、高龄化、低文化程度、无技能、“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特征。

表3-3 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户与贫困人口统计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2014年全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情况统计表

2.贫困人口分布面广且呈大集中小零星式分布格局

在地理空间上,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8个县(区)均有贫困人口的分布,且主要分布于六盘山外缘核心区,地质灾害区,生态脆弱区,交通偏远、干旱缺水地区。从区域内部看,贫困人口居住又十分分散,“一村一片区,一户一山头”现象十分普遍。贫困人口整体呈现出大集中小零星式分布的地域特征。

3.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区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风沙干旱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区域内沙化土地广布,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旱灾、沙尘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上学难、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严酷区。据统计,截至2014年,仍有50多万贫困人口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生态极端脆弱和生存发展环境恶劣的干旱山区与部分阴湿山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