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框架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框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框架 注:[28]图中相关信息来自对上海市10处不同类型博物馆的调查结果。根据对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调研,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延伸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随着上海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广和普及,博物馆正在成为今后城市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博物馆的公共性特点与人们追求公共休闲权利之间形成了本质上的呼应与一致。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框架_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博物馆旅游发展:以上海市为例

“在博物馆不同的产业类型或项目中,其中的文化投入量(或称为‘文化涉入’)是不一样的,高文化涉入意味着博物馆文化力的积累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以此为‘圆心’,强有力地、持续性地释放文化能量,并辐射外围产业,带动博物馆微型产业链的形成。然而,这种文化力是需要长期培育和养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7]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从整体意义上而言,它是不同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的聚集空间,这些文化要素在博物馆空间内会因其文化涉入或旅游涉入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层次与内在关系,这一点在第四章中已经有所涉及;从个体意义上而言,博物馆是整体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一个个构成要素,它们不仅会形成特定的空间分布特点,而且还与其他社会文化资源建立密切的联系,并与其他产业类型产生重要的关联。基于对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的上述认知,本书所构建的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框架主要包括如下四项基本要素:①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主业”,即核心内容;②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副业”,即延伸市场;③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外部动力机制;④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

为了使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框架的构建更加符合现实情况、也更具说服力,本书在形成图6-1的过程中,不仅参考了学术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而且还实地走访了近十家上海市各类博物馆(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科技馆、闵行区博物馆等),通过现场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建立起符合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图6-1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框架
注:[28]图中相关信息来自对上海市10处不同类型博物馆的调查结果。
[29]本图的基本结构参考李蕾蕾(2005)的论文《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①。

6.3.1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

所谓博物馆产业化,就是要把博物馆整个运作系统和管理体制纳入产业运行与建设的轨道。[30]普拉特提出文化产业主体应当是一个包含四部分的生产链,即“内容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分配/交易”[31]。但是,长期以来博物馆的旅游文化发展都表现出创意与销售前后两个环节的严重缺乏,中间的生产过程也更多地表现为简单的供给,因此,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主业”就是要完善核心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起围绕实物展品所形成的、以旅游开发为目标的旅游产品的创意、生产与销售的完整流程(见图6-2)。

图6-2 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生产逻辑链条

首先,文化创意是灵魂所在,是彰显个性和突显资源价值的关键,也是实现博物馆由物态的文化设施转变成为城市旅游吸引物的核心动力。旅游产品的创意是对文化资源价值的重新发掘和展现,其核心是找到具有“稀缺性”特点的文化意义与内容。

其次,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生产不是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加工和复制,而是将文化创意落实到具体的策划设计过程,最终所提供的是以博物馆文化空间为载体的旅游服务,所实现的是具有艺术化、个性化的“生产”。

再次,以市场化的手段将博物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促成旅游消费的实现,并获得产品良好的市场声誉,这是博物馆旅游产品的销售推广过程,这一环节也是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博物馆由“等、靠、要”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为具有竞争性和主动性的市场主体。

最后,博物馆作为文化设施产业的功能既是对其实体建筑利用的体现,同时也要形成特定的文化消费空间,这正是“再生产”环节基于空间生产意义的具体实现,即博物馆的旅游产品生产必然包含着旅游消费空间的形成和文化环境的营造,二者对于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功能是缺一不可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同属于文化产业大类,但是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影视出版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却不尽相同。最大的差异点在于影视出版类文化产品是能够实现“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复制的,并能够进行批发销售,而博物馆旅游产品必须体现出极强的独特性和文化个性,它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复制与批量销售,这也是博物馆的市场化和大众化迟迟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6.3.2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延伸市场

“文化延伸市场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科技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使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契机。开发这些周边‘副业’等于拓展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在提高了投资效益的同时,这种多角化发展又便于获得最大的边际效应,分散风险而增强竞争能力。”[32]博物馆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作为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链条的形成具有多元的辐射带动效用,能够基于最根本的生产——销售流程形成许多延伸市场,这也符合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紧密联系的综合性特点。博物馆旅游延伸市场的形成也同时拓展了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与范围,以旅游空间为核心所伸展而成的多重文化空间之间彼此交错叠加,既在横向上扩大了博物馆空间的影响广度,也在纵向上增强了博物馆的旅游文化功能、增加了博物馆空间的文化消费层次。根据对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调研,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延伸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6.3.2.1 创意文化空间与文化创意消费市场

随着现代博物馆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扩大,在上海的众多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中也包含了许多新兴博物馆类型,它们以文化创意产品为核心,搭配多元且时尚的文化展示空间,共同推动了文化创意消费市场的壮大,是对都市旅游的一种新的解读。而像苏州河梦清园等行业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现代文化创意空间,是对传统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生产在理念和空间上的无限拓展。

6.3.2.2 公共休闲文化空间与城市休闲文化市场

博物馆旅游功能的不断加强正在使其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代表,旅游开发实现了博物馆参观的大众化、日常化,从而拓展了城市休闲文化市场。随着上海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广和普及,博物馆正在成为今后城市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博物馆的公共性特点与人们追求公共休闲权利之间形成了本质上的呼应与一致。

6.3.2.3 多元文化教育空间与修学旅游市场

博物馆是以文化知识的传递和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共文化机构,在公众的心目中,博物馆首先是一个学习科学知识、接受文化教育的场所,而青少年学生、专业领域人员和家庭群体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的主体客源。博物馆的旅游开发不能脱离文化教育的核心功能和感知形象,因此,修学旅游是将旅游活动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范围和文化功能,而且是对学生目标市场的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

6.3.2.4 文物艺术品收藏空间与文物收藏鉴赏市场

文物艺术品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的存在根本,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与繁荣,博物馆的各类藏品不仅在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中获得了价值的极大提升,而且也带动了相关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建立起文物艺术品交流、鉴赏、拍卖、交易、流通的系统机制,从而反向推动了博物馆文化藏品的社会知晓度的提升。随着社会掀起一股强势的文物收藏热和文物鉴赏热,民间博物馆也成为新的收藏空间,藏品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使民间博物馆不只是收藏家的“寻宝之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想要满足好奇心的普通旅游者。

6.3.2.5 文化展览空间与会展旅游市场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会展业将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博物馆旅游观光与体验活动的开发以特定的展示和展览为基础,与现代城市会展业之间逐渐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许多的现代博物馆本身具有了专业展览馆的功能,成为新的展览空间。会展旅游的发展对于博物馆展览能够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不断涌现出的展示手段与展示技术都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好的经验与范例,而博物馆在成为举办各类展览新的空间选择的同时,也为城市会展活动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6.3.2.6 文化信息空间与信息娱乐市场

信息空间是对全球信息化未来的描述,它是基于网络和电子技术所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随着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博物馆的开发与文物保护中,博物馆正在形成广泛的文化信息空间,例如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等,这既是对馆藏文物或是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本身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更是一种全新的开发方式,是对文化资源潜能的无限挖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虚拟旅游者。在20世纪的英语词汇中曾出现一个新名词“infotainment”,即信息空间与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结合所诞生的就是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信息娱乐空间,它超越了传统的旅游空间,实现了旅游娱乐活动的文化化和信息化。

有关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延伸市场见表6-2。

表6-2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延伸市场

表6-2中所列举的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六大类延伸市场,既形成于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功能的构建,又会进一步反作用于博物馆的旅游发展。这些衍生空间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同时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博物馆自身要突破传统,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市场,实现以人为本而不再单纯的以物为本,既要引入新的产品形式,更要不断实现“旧貌换新颜”;二是博物馆所处的城市环境必须能够提供与之相对接的行业与市场,无论是创意产业还是会展行业,都要首先实现该行业门类自身的充分发展,因此,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环境下,上述的衍生空间和延伸市场都将会成为未来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发展亮点与拓展重点。

6.3.3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外部机制

6.3.3.1 市场需求动力

市场是博物馆旅游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博物馆由“坐等吃穿”到“开门迎客”的转变根本上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市场需求动力既能够为博物馆旅游开发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将博物馆推入到市场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市场成为检验博物馆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晴雨表。

6.3.3.2 文化创造动力

文化创造力是在文化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并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实力,文化创造力是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一种“软实力”。社会普遍领域内所产生并积累的文化创造力都能够成为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动力,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与基础。

6.3.3.3 科教资源动力

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始终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专业研究人员通常都会以顾问或专家的身份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一些高校博物馆更是直接由专家学者作为管理者的。博物馆是传播知识和传递文化的场所,因此,社会科教资源是促进其产品深层次开发的重要外部动力。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必须重视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与人才的重视与借用,从而为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赋予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持久发展动力。

6.3.3.4 科技推动力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博物馆吸引大众目光、提高市场知名度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大规模的天文馆、科技馆,还是小巧的名人故居等,都会尽可能采用各种高科技展示手段,以此带给游客多重的感官体验,因此,科技成为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甚至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旅游产品,推动了博物馆与未来、时尚、体验、新奇等社会新名词的接轨。关于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外部动力机制见图6-3。

图6-3 上海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外部动力机制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实则就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上述所提及的四个方面属于能够为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推动效力的微观环境要素,而政府政策、城市文化建设等则属于博物馆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在本章中不做赘述。此外,博物馆自身是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提高社会文化水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博物馆也是上海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动力要素;另一方面,博物馆自身的产业化发展又必须以整个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为宏观背景。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一致,其中不仅要以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消费水平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更要通过深入分析旅游客流的流向以及客源的旅游文化需求来定位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因此,都市旅游发展规划与都市旅游环境的提升能够为博物馆带来直接的旅游客源,而博物馆也能够成为都市旅游发展的新的资源,从而不断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6.3.4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又称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33]“旅游业是一个边缘性、集合性的产业,与其他众多产业部门均发生着较为普遍的技术经济关联,因此,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波及效应明显是旅游业的天然特征。”[34]“旅游产业关联是指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或部门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不同类型”。[35]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的构成内容之一,其旅游开发又同时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建立关系,因此,表现出与其他行业或产业之间不同程度的关联性特点。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博物馆既形成了以自身产品生产为核心的旅游文化产业,同时也为城市文化产业及整体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首先,产业发展的“中间投入率”能够反映出该产业生产单位产值产品对于其他各产业的依赖程度,即产品生产需从其他产业所购进的原料比重,具体公式如下:

该公式表示j产业的中间投入率(Fj)就是j产业的中间投入和j产业的总投入X j之比。本书利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上海市旅游业2007年的中间投入率为55.6%,另44.4%是来源于全年旅游产业增加值。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36]的规定,博物馆属于“文化艺术业”大类,利用目前能够获得的最新的上海市投入产出表,使用其中对于文化艺术业大类的相关数据,能够计算得出2007年上海市文化艺术业的中间投入率为39.8%,虽然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博物馆行业的具体情况,但是能够对研究博物馆的产业关联有所指导。结果显示,包括博物馆在内的上海市文化艺术产业和上海市旅游业都属于中间投入率较小的产业部门,但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属于典型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37],这也符合第三产业及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性。因此,上海市博物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满足社会在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最终需求,反之,博物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必须同时依赖于国民经济中其他各产业部门的有力支持。

其次,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必然会同时受到其他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的影响或影响其他产业部门。某一产业的主动影响程度通过影响力系数来计算,而被影响程度则通过感应度系数来计算,两者的具体公式如下:

以影响力系数Tj为例,当Tj>1时,表示该部门对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当Tj=1时,则表示该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水平;当Tj<1时,则表示该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对感应度Si的判断同理。由于无法获取有关于博物馆行业精确的投入产出数据,因此,只能从对于文化产业的相关统计中作出比较。虽然文化产业的整体影响力居于平均水平之上,其影响力系数为1.075,但是其中的文化艺术业,即博物馆所处的行业大类的影响力水平却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为0.921。而文化产业的感应度,即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普遍偏低,其中文化艺术业的感应度系数仅为0.459。[38]由于文化艺术业属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因此,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两方面的数据说明文化产业无论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形成对外辐射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较弱,尤其是文化服务业还没有形成对其他部门较为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

博物馆长期以来都是以文化事业单位的身份而存在的,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与其他产业或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彼此依赖程度都较弱。随着博物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所形成的较为明显的产业波及效应将会提升博物馆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与感应程度,而博物馆文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将推动博物馆走向市场,并在整个城市经济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再次,“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从产业间的联系广度与联系深度两方面加以考察,前者是以直接消耗系数为度量指标,后者则是通过计算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来度量”。[39]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aij表示直接消耗系数,即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数量之和表示间接消耗系数,即通过k种中间产品的生产所形成的生产单位j产品对i产品的全部间接消耗量。博物馆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并加深产业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已经与相关产业部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关联,在形式上可表现为顺向、逆向和间接联系等多种类型:

6.3.4.1 顺向联系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顺向关联,即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对以博物馆产品为中间产品的后续产业产生影响,或者说可以成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一顺向联系主要体现在博物馆对于旅游产业的贡献方面,博物馆是城市旅游业发展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因此,能够产生明显的顺向波及效应。

6.3.4.2 逆向联系

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会对与其产品生产相关的先行产业产生影响,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属于逆向联系。博物馆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来自不同产业部门的支持,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类:一是建筑装饰、展览展示等技术性产业部门;二是直接参与博物馆主题展览及主题活动的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部门;三是服务于博物馆市场营销活动的广告、出版等媒体产业;四是教育培训、工艺品加工制造、文物修复等产业部门,以提供博物馆衍生产品及服务为主。

6.3.4.3 间接联系

“文化产品具有消费互补性,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波及网络、金融、通信、交通、商业、饮食等互补性产业。”[40]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在与旅游产业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同时,也与旅游发展所配套的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建立了间接的联系,主要包括:旅行社业、餐饮业、旅游咨询业、旅游交通服务业、信息网络产业、金融业等。例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地要求博物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服务方式,从而实现了“数字博物馆”,也称“虚拟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并且推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播平台和网上旅游空间。数字博物馆不仅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在时空上的局限,而且提供了全新的博物馆旅游参与形式,常见的是利用三维影像或虚拟实景技术将博物馆展厅图像呈现在网络空间中,或者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模拟现场的展览,并且为网络游客设计同样完整的旅游线路和提供导游服务,以获得不逊于现场旅游参观的网络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