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山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高山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高山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山族文化事业蓬勃兴起,以作家文学为先声,在音乐、美术、影视流行音乐以及文化研究等领域英才涌现。他们以延续高山族语言、文化血脉,争取族群文化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为己任,在文化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山海博大、淳朴的精神气质与人文关怀,展现高山族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的独特魅力。
高山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高山族

第十章 高山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山族文化事业蓬勃兴起,以作家文学为先声,在音乐、美术、影视流行音乐以及文化研究等领域英才涌现。他们以延续高山族语言、文化血脉,争取族群文化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为己任,在文化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山海博大、淳朴的精神气质与人文关怀,展现高山族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的独特魅力。[1]

一、现当代文学作家

瓦历斯·诺干(泰雅人)

(一)泰雅人作家群

从事“台湾原住民文学”创作的泰雅人作家较多,有瓦历斯·诺干、里慕伊·阿纪、赵启明、金纳·哈威、游霸士·挠给赫、丽依京·尤玛、巴万·鞑那赫等。下面简要介绍瓦历斯·诺干、里慕伊·阿纪和赵启明三位作家。

瓦历斯·诺干(WalisNorgan,1961年~),汉名吴俊杰,生于台中县和平乡mihuo部落(今自由村双崎社区),目前任自由“国小”教师,兼任静宜大学和成大台文所讲师。1977年,瓦历斯·诺干开始文学创作;1983年以柳翱为笔名发表现代诗;1990年8月创立《猎人文化》杂志,致力于相关高山族信息的处理及事件的分析,具有文化、社会运动的性质,文字犀利、孤峭,逻辑思维清晰、明确。同年出版散文集《永远的部落:泰雅笔记》;1991年出版以泰雅语及汉语创作的小说、散文集《泰雅脚踪》,1992年出版小说《荒野的呼唤》;1993年出版诗集《泰雅孩子·台湾心》;1994年出版小说《山是一座学校》《番刀出鞘》《想念族人》;1997年出版小说《戴墨镜的飞鼠》,1999年出版小说《番人之眼:部落观点,泰雅人说故事》和诗集《伊能再踏查》;2003年出版《迷雾之旅》。此外,瓦历斯·诺干还创作了大量文化评论和报导文学作品,书写的质量堪称“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大家。

瓦历斯·诺干作品获奖颇丰,其中《atayal》获1989年台湾文学奖首奖;《mihuo:土地记事》获1994年时报文学奖评审奖,《beisu上小学》获1994年“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一名,《losinwatan——殖民与个人》获1994年时报文学奖首奖;《伊能再踏查》获1996年时报文学奖评审奖;《人啊,人》获1998年台北文学奖首奖,《看到彩虹桥了吗》获1998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迷雾之旅》获1998年长荣寰宇文学奖入选奖,《威尔斯记号》获1998年联合报文学奖第三名;《走过裂岛的痕迹》获2002年时报文学奖乡镇书写奖。

里慕伊·阿纪(Rimui,1962年~),女,汉名曾修媚,新竹县尖石乡嘉乐村嘉乐排部落人,蒙台梭利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目前任三峡“国小”乡土教学泰雅语教师。作品有散文、短篇小说等,多次获奖,1996年散文《山野笛声》获第一届山海文学奖散文组第一名;2000年小说《小公主》获第一届“中华汽车原住民文学奖”小说组第三名;2001年小说《怀湘》获第二届“中华汽车原住民文学奖”小说组第三名。2001年,出版散文集《山野笛声》(晨星出版社,2001年),书中收录了里慕伊部落族人、山上家人以及城市友人的生活故事,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情怀、对孩子和族人的热情关爱,书写了作者在往返部落与城市间的欢喜与忧虑。2007年小说《玛雅峻·乡愁》获“台湾原住民族山海文学奖”短篇小说佳作。

里慕伊·阿纪(泰雅人)

赵启明(1964年~),族名拉瓦,著有《重返旧部落》《爱在伯特利》等作品,2002年获“原住民文学奖”散文与报导文学类、耕莘文学奖散文类优等、“文建会台湾文学奖”报导文学类首奖。

(二)排湾人作家群

排湾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首推盲诗人莫那能。莫那能(1956年~),汉名曾舜旺,台东县达仁乡人。1978年罹患弱视,后来导致全盲。失明之后,仍坚持文字创作,以点字法一针一点地将他对高山族的爱恋与关怀汇聚成一首首犷悍有力、感人至深的诗篇。1984年,莫那能的诗作《美丽的稻穗》在《春风诗刊》刊出后,立即受到台湾诗坛瞩目,他是第一位用汉字写出高山族诗歌的高山族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盲诗人。

莫那能

莫那能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大量文字描写高山族群体心灵深处沉积的怨恨和痛苦,并把内隐积涵的悲愤化作爆发性的要求解放的呐喊,为高山族面临的全面性的种族歧视、政经剥削与文化危机的而疾声抗议。他的作品不仅引人感怀与启示,且将高山族过去曾尽享的无私欢喜与谦卑情愫化作一种生命力量与文化信心,让族人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在悲愤中获得喜悦。这些动人的诗篇后来集结成册,以《美丽的稻穗》为名出版,成为高山族第一本汉语诗作(晨星出版社,1989年)。1989年,莫那能获得“关怀台湾基金会”文化奖助。

莫那能不但用诗为高山族的苦难发声,更积极投入为高山族和残障者争取权益的运动,用行动证明他是一位无视于自己的苦难,为弱势族群追求正义与公理的生命勇者。因此,莫那能被陈映真称为“台湾原住民民族解放运动第一个诗人”:“排湾族盲诗人莫那能,堪称为台湾原住民解放运动的第一个诗人……莫那能的诗,将不但要教育和启发无数追求民族的自由与解放的台湾原住民族人民,也将深刻地教育和鞭笞更多良心的台湾汉族系人民,共同为再建在台湾汉族与各族人民平等互敬,和平相处的新的伦理和结构。”

另一位热爱文学的排湾人作家,名叫亚荣隆·撒可努。亚荣隆·撒可努(1972年~),汉名戴志强,目前任职警察,著有《山猪·飞鼠·撒可努》《走风的人——我的猎人父亲》。排湾人还有两位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和细腻的手法,描写了高山族女性的生命韧性。她们分别是达德拉凡·伊苞和利格拉乐·阿

达德拉凡·伊苞(DadelavanIbau,1967年~),汉名涂玉凤,屏东县玛家乡青山部落人。1991年毕业于花莲玉山神学院,求学期间即对排湾人的文化传承产生兴趣,毕业后进入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工作,从事儿童主日学教材编辑。1992年,出于对高山族文化流失问题的关注,回到部落从事排湾母语写作。1993年经朋友引荐进入中研院民族所担任蒋斌先生的研究助理,投入到对排湾人的文化研究中,从事部落田野工作的采集与记录。与族中长老、巫师的近距离接触,为达德拉凡·伊苞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分。2001年,达德拉凡·伊苞加入优剧场从事表演工作。达德拉凡·伊苞的作品有《慕娃凯》(2000年)、《老鹰,再见:一个排湾女子的西藏之旅》(2004年),其中,《慕娃凯》获第一届“中华汽车原住民文学奖”短篇小说组佳作。《老鹰,再见:一个排湾女子的西藏之旅》借着旅行中所见现实与引起的回忆,建构了属于自己的原乡版图,展现了作家心灵的图像,后被改编为优剧团剧目演出。

(三)布农人作家群

达德拉凡·伊苞(排湾人)

布农人作家群中,以拓拔斯·塔玛匹玛最早崭露头角。拓拔斯·塔玛匹玛(1960年~),汉名田雅各,南投县信义乡人,毕业于高雄医学院医学系,以高山族医疗服务为职志,曾服务于台东县兰屿乡、省立花莲医院,高雄县那玛夏乡、桃源乡,目前就职于台东县长滨乡卫生所。

田雅各在医学院求学期间参加“阿米巴”诗社,先后发表《拓拔斯·塔玛匹玛》《最后的猎人》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极大关注。此后田雅各积极投身文学创作,创作主题常以高山族部落与都市文化的对比,进行深层思考,风格独具,颇获好评。著有《最后的猎人》《情人与妓女》《兰屿行医记》等书,曾获1986年吴浊流文学奖、1991年赖和医疗文学奖。他和排湾人诗人莫那能一起被认为是最早引起文坛注意的高山族作家,其作品被评论家认为“具有原住民特有的思维模式”,赞誉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台湾小说”。

拓拔斯·塔玛匹玛(布农人)

伊斯玛哈单·卜衮是布农人作家群中较早尝试用布农语创作的母语作家之一。伊斯玛哈单·卜衮(1956年~),汉名林圣贤,高雄县那玛夏乡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后任教于三民“国中”。曾任布农刊讯《山棕月语》主编、高雄县母语教材布农语编辑、台中县“国中”乡土艺术活动教材编辑、“布农文化发展总社”社长。其作品主要以母语创作,诗作《山棕月影》与布农人神话故事集《走过时空的月亮》是他试图使用母语来记录布农人心灵与保存布农人传统文化的首批练习之作。在《山棕月影》中,有伊斯玛哈单·卜衮早年写的中文诗、母语诗以及他到各地田野调查时搜集到的谚语57则。在诗的境界中,他除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布农人的宇宙观之外,还运用了布农人传统祭辞的唱念法,以譬喻、象征、类比等方式呈现神话故事。《走过时空的月亮》使伊斯玛哈单·卜衮坚定了进一步将母语写作的技巧运用于个人文学创作的决心。他认为,通过母语创作,才能真正写出真正属于本族群的作品,这是了解高山族的历史与现在处境,融入高山族的世界,并体会高山族所特有的山林之美、祖灵之美的最好方法。

已故布农作家霍陆斯曼·伐伐也是一位丰产的作家。霍陆斯曼·伐伐(HuslumaVava,1958年1月30日~2007年12月29日),汉名王新民,出生于台东县海端乡广原村,属布农人峦社群人。毕业于屏东师院数理系,曾任“国小”教师、主任,生平致力于通过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推广与保留布农人文化。著有《中央山脉守护者——布农族》(稻乡,1997年)、《玉山的生命精灵》(晨星出版社,1997年)、《那年我们祭拜祖灵》(晨星出版社,1997年)、《黥面》(晨星出版社,2001年)、《玉山魂》(印刻,2006年)等。其中,《玉山的生命精灵》曾获“教育部”奖励“原住民传统歌谣神话传说之搜集整理与研究著作奖”,《黥面》获1998年“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短篇小说佳作”,《猎人》获1998年吴浊流文学奖,《猎物》获第二届台湾文学奖,《生之祭》获第一届南投县文学创作奖,《八部合音的传说》获2001年“文建会文学讲古”第二名,《Hu!Bunun》获2001年“第二届原住民文学奖”散文组第一名,《恋恋旧排湾》获第五届大武山文学奖佳作奖,《玉山魂》获2007年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金典奖。2007年12月29日,霍陆斯曼因心肌梗塞逝世,年仅49岁。

此外,布农人作家还有乜寇·索克鲁曼(NeqouSokluman,1975年~),汉名全振荣,代表作《一九九九年五月七日生命拐了个弯》,另有多篇散文发表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及《山海文化》。此外,还有伍圣馨(1978年~),女,族名阿布思,代表作诗歌《战在雾社》、散文《剖》。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1981年~),汉名赵聪义,代表作《笛娜的话》《走风的人》。

(四)鲁凯人作家群

鲁凯人作家群中,以奥威尼·卡露斯最为年长。奥威尼·卡露斯(Auvini-Kadresengan,1945年~),汉名邱金士,屏东县雾台乡旧好茶部落人。曾在教会服务多年,后于1990年重返故园,致力于重建旧好茶、延续鲁凯人石板文化的保存工作。奥威尼·卡露斯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旧好茶鲁凯人的生活点滴与文化、智慧形成文字呈现给读者,创作并出版了《鲁凯童谣》(中华民族音乐中心,1993年)、《云豹的传人》《野百合之歌》《诗与散文的鲁凯——神秘的消失》(麦田,2006年)等著作。

奥威尼·卡露斯(鲁凯人)

《云豹的传人》是奥威尼·卡露斯的第一本书,按照鲁凯语思维写成,使用大量母语词汇,书中汇集了奥威尼·卡露斯返乡多年来透过文字传承、记忆鲁凯人文化的篇章,有感性的诗歌,有古老的传说,有人与土地的关照,以质朴而生活化的笔触、诚挚的心情,书写鲁凯人的生活、历史与文化,以及鲁凯人的感情与精神世界。《野百合之歌》融合了记忆与田调资料,是一部以作家本人的父亲为主角的民族志小说。

此外,鲁凯人作家还有达卡闹·鲁鲁安(DarkanowRuruang,1961年~),汉名李国雄,1993年成立“原音社”并任会长,创作了大量歌曲,近年来从事诗歌和散文写作,佳作屡屡获奖。代表作有《好想回家》《亲爱的大武山》《啊咦!VuVuBersang,哪里去了你》。另有台邦·撒沙勒(1965年~),汉名赵贵忠,曾任《高山青》总编辑,代表作《给汤英伸的一封信》。

(五)雅美人作家群

雅美人作家群有两位主要的作家夏曼·蓝波安和夏本·伯奇爱雅。夏曼·蓝波安(SymanRapongan,1957年~),汉名施努来,台东县兰屿乡红头部落人,毕业于淡江大学法文系,后考入新竹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班、台南成功大学台文系博士班。曾任“国小”“国中”代课老师,台北市“原民会”委员,公共电视“原住民”新闻咨询委员,兰屿“驱除恶灵”运动总指挥,“行政院兰屿社区总体营造委员会”委员等,目前专事写作。

夏曼·蓝波安的主要著作有《八代湾的神话》(晨星出版社,1992年)、《冷海情深》(联合文学,1997年)、《黑色的翅膀》(晨星出版社,1999年)、《海浪的记忆》(联合文学,2000年)、《航海家的脸》(印刻,2007年)等。其中《黑色的翅膀》曾获1999年吴浊流文学奖。《八代湾的神话》是夏曼·蓝波安的第一本专著,用中文、雅美语罗马拼音符号对照的方式,讲述了从父辈口述传承下来的雅美人口传文学,体现了寻找文化表达意念的“找名”省思。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包括小说及散文,创作风格抒情自然、深情内敛,笔调隐含雅美语法,以书写本族群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见称。

夏本·奇伯爱雅(1946年~),汉名周宗经,曾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台湾大学外文语言研究所从事协助田野工作者,从事翻译雅美语的工作。他原是一名雕刻师,中年开始写作。著有《钓到雨鞋的雅美族》《雅美族的社会与风俗》《雅美族神话传说》《雅美族的古谣与文化》《兰屿素人书》、《三条飞鱼》等。另外还有郭建平(1964年~),族名波尔尼特,著有散文《请听听我们的声音》《丁字裤悲歌唱不尽》。

夏曼·蓝波安(雅美人)

(六)邹人作家群

邹人作家群中,以浦忠成、浦忠勇两兄弟最为突出。浦忠成(1957年~),族名巴苏亚·博伊哲努,嘉义县阿里山乡特富野部落人,肄业于文大中研所博士班,历任花莲师范学院讲师、台北市师范学院教授、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现任“考试院”考试委员。

浦忠成除了致力于民间文学研究,著有《台湾邹族风土神话》(台原出版社,1994年)、《台湾原住民的口传文学》(常民文化,1996年)、《库巴之火——邹族神话研究》(晨星出版社,1997年)、《原住民的神话与文学》(台原出版社,1999年)、《叙事性口传文学的表述:台湾特富野部落历史文化的追溯》(里仁书局,2000年)、《思考原住民》(前卫出版社,2002年)、《从部落出发——思考原住民的未来》(“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2005年)等专著,还曾与李福清、白嗣宏共同编译《台湾邹族语典》(台原出版社,1994年)。2010年3月,浦忠成所著2000多页的《原住民文学史纲》出版问世,引起文化界的极大关注。

其弟浦忠勇,族名依忧树·博伊哲努,著有《台湾邹族生活智慧》(常民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97年)。

浦忠成(邹人)

(七)卑南人作家群

卑南人作家群中,以孙大川最负声望。这位素有“原住民尼采”之称的作家,用笔书写与反思高山族文化的命运与困境,思想深刻而犀利。孙大川(Palabang,1953年~),族名巴厄拉邦,台东县卑南乡下宾朗部落人。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进辅仁大学攻读哲学所硕士,并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汉学硕士。曾任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所长、民族语言传播学系系主任,曾任教于东吴大学、新竹清华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大学等校。2009年9月,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台湾原住民文学作家笔会”会长。

孙大川(卑南人)

1993年,孙大川与华加志等一批高山族精英共同创办《山海文化》杂志社,孙大川任总策划及总编辑,并任财团法人“原舞者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1994年,与《当代》杂志金恒炜、台大谢世忠等人共同筹办“第一届台湾原住民文化会议”(屏东县玛家乡)。1996年起出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首任政务副主委。1999年“9·21”大地震后主管原乡灾区重建业务直到2000年。

孙大川代表作有《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台湾原住民心灵世界的摹写》《夹缝中的族群建构——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文化与政治》《姨公公》《BaLiwakes,跨时代传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乐灵魂陆森宝》等著作。曾主编中英对照《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系列丛书十卷本、《台湾原住民族汉语文学选集》,并与日本学者土田滋、下村作次郎等合作,出版日译本《台湾原住民作家文选》九卷。

另外一位卑南人作家巴代,系台南大学讲师,其作品《姜路》曾获“中华汽车原住民文学奖”短篇小说组首奖,《山地眷村》获“原住民报道文学奖”首奖,《小米田的风》获“原住民散文奖”第二名,《笛鹳: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间》获金鼎奖最佳著作人奖。

二、影视工作者

进入影视界的高山族主要从事演艺、主持和导演等工作,如排湾人有民雄(影歌主持三栖艺人)、丹耐夫·正若(“原住民电视台”副台长、歌手);阿美人影视艺人有范逸臣、严孝铭、罗志祥(歌手、演员)、李铨、周渝民(影视歌三栖明星)等以及纪录片导演马跃·比吼;泰雅人有马绍·阿纪(“原住民电视台”台长,公共电视主播、纪录片导演);赛夏人有根志优(主持人)、侮盖阿道(“原住民电视台”族语新闻主播);鲁凯人有沈文程(台湾著名电视主持人、“原住民电视台”鲁凯语节目主播)。下面简要介绍根志优与马跃·比吼。

根志优(赛夏人)

根志优,赛夏人,族名达英·拿答弗·撒万葛斯阿门,20多年来走遍了台湾岛上828个高山族部落,与部落耆老们同吃同住,聆听并请教其文化习俗、语言、祭祀歌舞等,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影像和图文资料。根志优所摄制的《台湾部落寻奇》在台湾广受好评,他的作品还获过大陆第九、十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题材“骏马奖”。2009年12月21日,全国台联主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开展,根志优担任文化展艺术总监,不仅邀请了台湾高山族14个族群的部落头目前来助阵,且以生动活泼的展演方式、大量珍贵文物展品向大陆同胞全方位地介绍了高山族传统文化及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马跃·比吼(MayawBiho),阿美人,现任台湾民族志影像学会理事、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原住民”媒体监督小组、藤文化协会理事长、“原住民电视台”绩效评估委员、第二届“原住民电视台”咨议委员、大肚根文化工作室负责人。2007年,被评为“台湾十大潜力人物——族群和谐类奖项”得奖人。

1987年,马跃·比吼毕业于世新大学电影系,此前一年拍摄阿美人的老头目的纪录片《我们的名字叫春日》,获“文建会优良地方文化纪录影带奖”佳作,并获参加美国玛格丽特米德影展。工作后,曾任台湾公共电视台《原住民新闻杂志》记者、超视《生命告白》编导、公视《我们的岛》记者,1989年受亚洲文化基金会赞助前往美国纽约大学纪录片研究所进修。1987年,马跃·比吼拍摄的纪录片《天堂小孩》和《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1988年《亲爱的米酒,你被我打败了》和《心中的土地——目击者田春绸》获“文建会优良地方文化纪录影带奖”佳作,《心中的土地》还获得永续台湾报道奖影片报道奖首奖。1989年,《季·拉黑子》获“新闻局金穗奖”最佳纪录录影带荣誉。此外,马跃·比吼还举行过《请问“番名”——真实姓名纪录片影展》《请问芳名影展》等活动,并拍摄过《请问贵姓》(2002年)、《把名字找回来》《阿里山·邹部落地图》等纪录片。

马跃·比吼(阿美人)

三、音乐、舞蹈艺术家

高山族音乐、舞蹈艺术家可谓人才辈出,以其得天独厚的艺术天赋在传统民歌艺术、舞蹈、流行音乐、现代舞蹈及相声艺术等领域独领风骚。

仅就流行音乐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山族歌手与明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如排湾人歌手有施孝荣、动力火车组合(尤秋与颜志琳)、戴爱玲、曾淑勤、叶玮庭等;阿美人歌手有同恩、范逸臣(歌手兼电影演员)、张震岳、吕建中、卢学睿、萧敬腾、罗志祥、A-Lin(原名黄丽玲)、姜圣民(图腾乐团主唱,金马奖最佳新人)、杨骏文等。泰雅人歌手有杨林、不浪·尤干、罗美玲、张心杰、云力思、张雨生、温岚、梁文音、吉娃斯·杜岚(汉名吴亦帆)、曾之乔(Sweety组合成员之一)、黄静怡(黑Girl组合成员之一)、依拜维吉(第19届金曲奖最佳原住民语歌手奖得主)、陈浩伟(前Style组合成员)、夏宇童、Iris和Sam(DanceFlow成员,舞者兼歌手)等。卑南人歌手有张惠妹、吴思、纪晓君、纪家盈、黄美珍、江明娟、陈建年(第一位获得金曲奖最佳男歌手的警察歌手)等;赛夏人歌手兼演员有罗美玲,鲁凯人歌手有赖圣恩、林鸿鸣,布农人歌手有王宏恩、高胜美、秀兰玛雅等。

另外,在舞蹈界,有现代舞编舞家布拉瑞扬·帕格勒法(排湾人)和歌舞剧编导阿道·巴辣夫·冉而山(阿美人)。阿道·巴辣夫·冉而山(1949年~),花莲县太巴 部落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夜间部外文系。1991~1997年,加入“原舞者”剧团。1998年后,曾参与“差事剧团”演出《土地之歌》《雾之月台》;曾策划演出“阿桑剧团”《太阳·百合·百步蛇》;编导“漠古大唉剧场”和“都兰山剧团”的《大洪水》《路在哪里?》《Ilisin年祭的头一天》《婚礼》等歌舞剧。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曾举办过三届“原住民成人戏剧研习营”活动。行为表演有《我的仪式》《破镜》《陶》等。现回到“原舞者”继续工作。

在作曲界,有阿美人作曲家李泰祥;在相声艺术界,有阿美人相声演员宋少卿。在传统民歌与校园民谣界,有最著名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即郭英男和胡德夫。

(一)郭英男

郭英男(Difang-Duana,1921年3月20日~2002年3月29日),阿美人,生于台东县马兰部落,被称为是把“中国台湾的声音带向世界的人”。郭英男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特别的歌唱天赋,17岁即被破格确立为部落祭祀活动的领唱。后组建“马兰吟唱团”,以古老唱法演唱阿美人的传统歌谣。

郭英男和马兰吟唱团最早为世人所知,是在1978年民族音乐调查队到台东采风时,带队的许常惠教授在郭英男家院子里第一次听到郭英男和马兰吟唱团的歌声,美妙、天然的和声与旋律立即震惊了调查队。第二年,由许常惠监制、“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及第一唱片厂为郭英男录制了一张黑胶唱片《阿美族民歌》,古老的阿美人吟唱艺术从此进入现代音乐界的视野。

1988年,法国文化教育部邀请“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率团前往巴黎世界文化馆参加“太平洋地区原住民舞蹈音乐节”,郭英男等阿美人歌手应邀前往,马兰吟唱团的歌声被当地媒体誉为“天籁,来自台湾的声音”。此行之后,法方“世界文化之家”将马兰吟唱团以前的一些歌曲整理成《台湾原住民复音声乐》发行。

1993年,德国的英格玛(Enigma)乐团与“世界文化之家”签订合约取得使用《台湾原住民复音声乐》唱片的授权,在《返璞归真》(ReturnToInnocence)这首单曲中,以混音的方式将马兰吟唱团的《老人饮酒歌》原音融进歌曲,创造了数百万张的惊人销售数量。但由于英格玛乐团没有注明这段音乐的出处,故没有人知道这美丽的旋律竟是来自台湾,是来自台湾阿美人的郭英男所唱。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返璞归真》(ReturnToInnocence)作宣导片主题曲之后,引爆世界性原住民音乐著作及权益的争议话题,来自四方的关注霎时涌入,这也使得郭英男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1996年,经多方交涉,双方达成和解,此一事件终于平息。

1998年、1999年,魔岩唱片分别发行了两张题为《生命之环/生命轮回》(CircleOfLife)及《跨越黄土地/横跨黄色地球》(AcrossTheYellow Earth)的CD唱片,将郭英男夫妇等人演唱的马兰复音的歌谣剪辑后混入电子等现代音乐元素,古老而清新的民族乐风在一波波的新音乐浪潮深处浮现,使高山族传统音乐在现代获得了一种新的张扬形式。

郭英男(1921~2002年)

1999年9月,郭英男与马兰吟唱团受邀前往日本参加“爱与梦音乐祭”演唱会。在这个来自全世界少数民族的演唱会上,郭英男等一行人备受瞩目,马兰吟唱团的演唱受到热烈的欢迎。2002年3月29日凌晨3点多,郭英男在台东病逝,享年82岁。

胡德夫(卑南人)

(二)胡德夫

胡德夫(1950年~),卑南人,被媒体称为“台湾原住民民谣之父”与“台湾原住民运动的先驱”。1970年,胡德夫肄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72年,胡德夫结识了主张“唱自己的歌”的李双泽,1975年,二人与杨炫一起开启了堪称日后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校园民歌”运动。如今李双泽去世已近30年,杨弦也已移居美国20多年,当年发动“校园民歌”运动的“三君子”,仅存胡德夫还活跃在舞台上,堪称整个台湾流行乐坛的“活化石”。

1974年,胡德夫举行作品演唱会,在“校园民歌”的先驱者中,他是第一位自弹自唱、举行作品演唱会的歌手,因此媒体也把他称为“台湾的鲍勃·迪伦”。1975年,胡德夫演唱了高山族民谣《美丽的稻穗》,成为台湾第一次民歌创作发表会创作发表人。1975年6月6日,胡德夫与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了现代民歌演唱会,成为“校园民歌”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民歌时代由此正式开始。

在胡德夫与杨弦的影响下,涌现出了叶佳修、梁弘志、施孝荣、吴楚楚、彭国华、侯德健、苏来、韩正浩、邱晨等一批优秀的音乐人,随后台湾乐坛真正进入了流行音乐时代。1981年,胡德夫在滚石唱片公司成立后的开篇之作《三人展》合辑中,发表了他创作词曲、由李丽芬演唱的作品《海鸥飞吧》。除了积极倡导校园民歌运动,胡德夫还一直致力于为高山族争取权益的民主斗争,成为一位民主运动领袖。1984年,胡德夫领导创立“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任一、二届会长。1999~2000年,参加“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

自1998年起,48岁的胡德夫的艺术生涯再创辉煌。1998年,胡德夫赴西班牙做民族音乐交流,共同制作高山族“原浪潮”音乐专辑;1999年,任《台南成功大学胡德夫个人全集作品发表》音乐发表人;2000年,胡德夫与郭英男及马兰吟唱团赴日本东京、台场演唱高山族音乐;2000年任第三届“原住民大专青年全国文化会议”族群音乐专题讲师。此后,胡德夫举办了多场演唱会,有2001年的各大专校园巡回演唱会《天地野火》,2002年的《台北之家月光、好友与音乐的聚会》音乐会,2003年应台湾观光协会邀请,参加赴外访问团演唱高山族音乐。2004年5月17日,胡德夫与日本“爵士怪杰”原田依幸在台湾大学体育馆回廊咖啡馆联合举行小型演唱会。

2005年4月,胡德夫出版音乐专辑《匆匆》,获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2005年)第2名。在第17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中,胡德夫获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演唱人、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奖、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等6项提名,歌曲《太平洋的风》获2006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年度歌曲。

四、工艺家

高山族传统工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雕刻艺术,其中以排湾人的木雕最令人称道。近年来,随着高山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山族工艺家以部落传统工艺特色为依托建立工作室,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手法创作出许多独具南岛文化特色的工艺作品,使这项古老的艺术获得了勃勃生机。

(一)排湾人雕刻家

1.撒古流·巴瓦瓦隆。撒古流·巴瓦瓦隆(1960年~)是高山族知名艺术家,古流工艺社负责人,历任“原舞者文教基金会”董事、屏东县政府艺术咨询委员、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筹备处顾问、屏东县三地门文化艺术劳动合作社理事,被认为是高山族艺术创作群体的领军人物,多年来在部落文化复兴运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撒古流撰写过《山地陶》(1990年)、《排湾族的装饰艺术》(1993年)、《排湾、鲁凯民族文化学园计划书》(1994年)、《部落有教室——达瓦兰文化扎根运动》特刊(1998年)等文案,2006年出版《祖灵的居所》。此外,1998年撒古流创作了首部高山族卡通动画《小陶壶历险记》,1999年与李道明合导16厘米纪录片《末代头目》。

撒古流(排湾人)

从1985年至2008年的23年间,撒古流先后举办过18次联展与个展。古流工艺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在从1993年至2007年的14年间,先后完成15项高山族传统文化重建工程。如:1993年为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承建“南岛民族展示馆——排湾族的传统石板屋”;1995年为顺益原住民博物馆承建室内装饰及壁画工程;1999年为台东布农文教基金会承建户外雕塑工程——文化的梁﹙铁雕﹚;2001年为台北淡江中学承建排湾人的传统石板屋,2001年为屏东三地门“地摩儿雕塑公园”承建户外雕塑工程——鹿一家﹙复合媒材﹚;2002年为台湾史前博物馆承建户外雕塑工程——摆荡﹙复合媒材﹚;2007年为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修建南岛民族展示馆——排湾人的传统石板屋。

2.达比乌兰·古勒勒。达比乌兰·古勒勒,屏东县三地门乡人,28岁开始从事雕刻事业,曾向撒古流短期学艺,后独立创作,使用木头、石头、废弃汽车钢材等媒材雕塑作品,力图跳脱传统图腾的模仿而走向纯粹的线性设计,其作品先后获得第一、二届“原住民木雕奖”首奖与金质奖。从1997~2004年间先后参加、举办过21场次作品展,公共艺术类代表作品有红叶温泉风景区的“布农的眼睛”,“原住民族文化园区”的“飞跃族群”,屏东县三地门乡“部落支柱”和“凤蝶的故事”,高雄市空中大学“世纪福尔摩萨”,高雄市美丽PARTY大楼“水舞”,恒春镇入口意象作品“跨越”等。

3.峨赛·达给伐历得。峨赛·达给伐历得(1969年~),汉名李明义,屏东县三地门乡人,自幼生长在达瓦兰部落。最早做陶瓮,后跟随撒古流习艺,成为部落文化工作者。他以传统木雕、石雕及陶艺为基础构图,结合文化产业的延伸、现代消费与实用主义概念,制作新味的原创生活饰品。1997年,参加屏东县“原住民联合丰年祭”石板雕刻比赛,获第二名;1998年,获任达瓦兰部落“挖凿石板文化营”讲师;2001年,获任高雄县茂林县多纳工艺文化产业活动石雕班讲师;2005年,作品参加国际礼品文物展;2006年、2007年先后在风刮地“秋月的店”举办个人特展;2008年,获聘“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驻村艺术家。

4.路的·来赖。路的·来赖,汉名沈万顺,屏东县泰武乡佳兴部落人。其父沈秋木自日据时代起就是蜚声台湾的传统雕刻家,路的·来赖自13岁起就随父学习传统雕刻技艺,其刀法简洁利落,造型稳重厚实。雕刻的主题常以反映族人打猎或劳动的景象为内容,人物特征鲜明,一般其头部上宽下窄,脸部有明显的双眼皮与高鼻梁,左右鼻孔上方各有装饰性的弧线,嘴角含笑。

自1986年开始从事木雕艺术创作以来,路的·来赖多次举办、参加各类雕刻展览,其作品于2000年获“台湾原住民木雕奖”社会组平面类首奖,同年获聘“行政院原住民艺术中心”木雕创作指导老师。2001年,参加台北市多元文化艺术团举办的“台湾原住民文化两岸交流”访问云南,现场创作巨型木雕作品。2002年,参加“乌来泰雅族祖灵祭——雕凿乌来泰雅情”巨型木雕创作展,参加台北市多元文化艺术团举办的“台湾原住民文化两岸交流”访问北京、云南昆明等地,再次创作巨型木雕作品。2004年,参加“中正纪念堂”集体木雕创作“第二届木雕山海情”。

5.雷恩。雷恩,屏东县三地门乡三地部落人,1996年毕业于台北艺专(现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10年后返回部落从事绘画、铁雕、木雕、镶嵌珠画等艺术创作。其父雷赐被称为“排湾琉璃珠之父”,雷恩自幼受父熏陶,又是高山族中为数不多的由学院系统培养出来的专业艺术人才,其艺术风格张扬着较强的批判性,且坚持不被商业左右的纯艺术创作方向,希望借此能唤醒社会大众对高山族艺术的重新思考与定义。

自2001~2007年间,雷恩多次参加“排湾三宝工艺展”,2003年为三地部落创作“琉璃珠的故乡”铁雕标志作品;2004年参加“国际原住民工艺博览会”主题馆雕塑,开发文化商品“镶嵌珠画”;2006年,参加“国际南岛艺术节”并现场创作“寻猎者”,为高雄市立美术馆创作“祖灵之眼”;2007年,参加在高雄市立美术馆举行的“超越时光·跨越大洋——南岛当代艺术展”。

6.曹福来。曹福来,屏东县来义乡人,从事图腾家具制作。曹家世代制作家具为生,曹福来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得一手纯熟的木工雕刻手艺。后来萌发将排湾人图腾图案与家具结合在一起制作家具的创意而成立“玛夫鲁弗工作室”,力图创办高山族自己的品牌家具制造业。

(二)阿美人工艺家

1.沈太木。沈太木(1932年~),台东县东河乡都兰部落人,曾任两任头目,目前为都兰部落男子年龄组织长老组组长及部落传统树皮布工艺创作老师。沈太木头目于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投身传统树皮布文化的传承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带领部落中的族人学习传统歌谣与各项技艺。

2000~2004年,沈太木担任“都兰部落阿美文化团”的树皮布技艺指导老师;2005年,担任“东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的树皮布技艺指导老师;2006年,担任台湾大学农业展示馆的树皮布技艺指导老师,在台湾手工艺研究所现场示范树皮衣创作工艺;2007年,沈太木头目荣获《原住民艺术家驻村促进部落在地就业计划》的肯定与补助,并担任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的树皮布技艺指导老师,老人家决心将树皮布制作技艺再做创新与推广,以促成都兰部落产业的形成,为展现树皮布制作技艺的新风貌创建平台。

2.张梅娘。张梅娘,女,花莲县寿丰乡池南村人,1994年毕业于美国花艺学院台北分院,1995~2004年从事装置艺术创作并有作品问世,此后转向阿美人传统树皮艺术创作,2005年参加在台东史前馆举办的“树皮与编织”联展,2007年在花莲松园别馆举办“树皮艺术创作个展”。

3.伊祐·噶照。伊祐·噶照,花莲县丰滨乡大港口部落人,主要从事漂流木创作和传统阿美人歌谣采集。自2002年在大港口部落成立“项链工作室”以来,伊祐·噶照的作品多次参加台东、花莲、台北、台南等地举行的艺术联展;2004年在花莲市成立新的“项链工作室”;2005~2006年3次参加“洄澜国际艺术创作营”;2007年在花莲松园别馆举办“牧——创作发表展”与“前辈——松园驻村创作”,并参加了在高雄市立美术馆举行的“超越时光·跨越大洋——南岛当代艺术展”。其间,获得2005年“原住民——阿美族工作室创业楷模”荣誉,2006年获“原住民创作歌谣比赛”流行歌谣组第一名。

4.达凤·旮赫地。达凤·旮赫地,花莲县光复乡太巴 部落人,从事木雕创作。自1995年起,其作品就开始被一些美术馆典藏,包括“巨人”(“东管处”典藏)、“敬酒”(台北中央研究院典藏)等,另还创作了如“牵ina的手”“孕育”“报信息”等重要作品。1999年、2004年举办过两次重要个展,在1995~2007年间,参加的联展多达15场次。其作品多次获奖,如1993年获台湾省政府顺益原住民博物馆“原住民木雕创作铜牌奖”;1999年获台南南区职训中心“原住民木雕竞赛”铜牌奖,1999年获裕隆汽车木雕金质奖入选;2000年获台北市政府跨年工艺竞赛铜牌奖;2001年获台湾省手工艺研究所全省工艺竞赛入选;2005年获裕隆汽车木雕金质奖入选。

(三)卑南人雕刻家:哈古

哈古(1943年~),汉名陈文生,系台东县卑南人Kasavakan部落第69代头目。早年毕业于台东农校,1985年开始从事雕刻,其作品表现出非常浓郁的卑南人传统文化特色。曾担任“台湾原住民第一届评审委员”及台东永久评审委员。

1991~1997年,哈古举办“雄狮美术个展”;1997年举办“台湾民俗北投文物馆原住民艺术个展”;1998年举办“台北市立美术馆原住民艺术家个展”,参加“台湾手工业研究所周年展示”及表演、台东航空站展示、台东文化会馆展示、“国家剧院”展示、屏东文化园区展示、纽约及巴黎展示、“国父纪念馆”联展、“台湾原住民文艺才艺表演及展示”等活动。哈古的雕刻不单以卑南文化为表现题材,还涉及台东地区的其他高山族,作品从表现早期的传统到诠释现代日常生活化内容,显示出日益成熟、精湛的驾驭功力,近作《出走的妇人》最能展现哈古一贯的雕刻质感实力,《卑南勇士》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卑南人的风貌。哈古的作品选题特别,视角细腻,其中所蕴涵的人道精神,包括女性主义在内,无一不在述说着这位头目、雕刻家、传统文化口述者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哈古(卑南人)

(四)布农人陶艺家:海舒儿

海舒儿(1963年~),布农人,汉名李文广,高雄县那玛夏乡布农部落郡社群人。1994年,海舒儿开始接触陶艺创作,1995年4月从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木雕班结业后,深感布农人的陶艺即将失传的危机,于1996年成立“海舒儿文化陶艺工作室”。在海舒儿的积极努力下,布农人的陶艺文化得到很大复兴。1995年,海舒儿参加了在台湾省立美术馆展出的“原住民美展”,1999年,参加台北市立美术馆“加拿大原住民与台湾原住民艺术联展”和“苗栗国际假面艺术节”。2001年,参加台湾艺术教育馆“飞跃的子民——台湾原住民艺术特展”,2002年,在高雄明正“国小”举办个人特展“‘神秘的陶壶精灵’——布农族海舒儿陶艺创作展”。

海舒儿(布农人)

布农人古有陶器制作,但只有丹社群的特定氏族掌握制陶技术,且失传已近百年。海舒儿是郡社群人,原本是不可以学习烧陶的,但为了重新光大布农人的传统文化,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常在烧陶时窑祭敬告祖灵:“我烧陶是为了将自己族群文化发扬光大。”为了恢复古老的烧陶技艺,海舒儿遍访族中耆老,同时积极教导部落年轻人学习制陶技艺。海舒儿将布农人的神话故事巧妙融入陶艺作品中,创作了诸如表现昔时族人与外星人“丙督罕”(布农语意为“星星”)交往的故事的《丙督罕》,表现布农人成年祭仪的《射耳祭》,表现布农狩猎文化的《神鹰壶》《五色鸟壶》以及刻画有布农行事历的大小陶壶,另有《赶鸟器》《大耳朵的山中精灵》《变》等陶艺作品,产量惊人,创意独特。

(五)邹人工艺家

1.方石素珍。方石素珍,女,嘉义县阿里山乡里佳部落人,主要从事木雕艺术创作。27岁时,自辅仁大学神学院学习了一年返回部落后,开始学习传统邹人文化而拿起了雕刻刀。历经多年磨炼,技艺日渐成熟。多次代表里佳社区参加阿里山乡生命豆祭展示等活动,曾参加嘉义县工艺竞赛获木雕组作品第一名及第二名。

2.不舞·阿古亚那。不舞·阿古亚那,女,嘉义县阿里山乡来吉部落人,多年外出求学,于1997年返回部落,1998年建立“不舞工作室”,主要从事树皮艺术、石雕创作。不舞非常喜欢自己所养的山猪,因而创意了“F”形山猪造型,成为不舞的标志性艺术符号,她也被人戏称为“山猪妈妈”。2003年,不舞举办了“阿里山邹族文化特展”;在2004~2007年间,先后18次参加各类联展或比赛,还获得奖项,如2004年获“高雄市原住民委员会大型木雕墙面”第一名,2006年带领阿里山哈莫瓦那队参加“原乡圆梦原住民创意美食大赛”获第一名,同年,其作品《山猪餐具组》入选台湾工艺研究所台湾原味食趣设计。2007年,不舞入选“原住民优秀工艺创作者”,其作品还获《原味流行购物志》部落美学商品票选第一名。

(六)鲁凯人工艺家:杜勇一

杜勇一(1947年~),屏东县玛家乡布洛部落人,长年在都市劳动谋生,2004年渐感体力不支而返回部落务农,一次无意中的机会,杜勇一开始了木雕创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雕刻,开始了艺术创作生涯。从未受过任何艺术训练的杜勇一,凭着天生的悟性和对雕刻执著的热忱,以鲁凯人的文化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将作品融合鲁凯人的神话故事,并以生活经验为主题,刀随己意自然成形,真实动人。2006年,参加“台湾原住民木雕赛”获佳作奖,参加“屏东县国际麻里巴狩猎祭木雕赛”获第七名,并获聘屏东科技大学原民木雕课程受邀讲师。2007年,参加“台湾原住民木雕赛”获优选奖,同年底,为庆祝与妻子结婚40周年而携妻环岛周游各高山族乡部落,参观其文化艺术,受到媒体关注而对其创作进行了报道。

(七)太鲁阁人木雕家:西又·比林

西又·比林,花莲县秀林乡人,其父林正义(比林·拉给)自日据时代就是一名手艺精湛的雕刻木工,西又·比林从小随父左右而爱上木头的香味,于1980年开始正式随父学艺。1995年,西又·比林到台中南势山地木雕研习中心研习,同年,入选《工坊培力合作计划》并任“太鲁阁族传统木雕初阶训练班”讲师,受邀参加花莲县文化局“传艺下乡”活动并担任“原住民木雕暑期工艺研习”讲师,曾接受花莲洄澜台、台湾部落寻奇、大爱台、东森新闻台、TVBS新闻台、客家电视台、《中国时报》《联合报》《更生日报》《东方报》等媒体访问,曾参与“9·21巨型木雕现场创作赈灾义卖”活动。

西又·比林潜心学习父亲用雕刻刀将太鲁阁人的祖先留下的丰富智慧与文化内涵外化成具象的技艺和良苦用心,其作品蕴意丰厚并多次获奖,如1997年获花莲县立文化中心洄澜参赛雕塑组优选奖,1997年参加花莲文化中心洄澜参赛雕塑组获优选奖,1998年获“台湾原住民委员会首届传统木雕竞赛”第一名,2000年获“花莲县2000年千禧年原住民丰年展艺”工艺创作木雕第一名。

五、文化工作者

(一)帝瓦依·撒耘

帝瓦依·撒耘(DiwayRayis,1931年10月13日~2003年9月24日),撒奇莱雅人,汉名李来旺,花莲县寿丰乡水琏村人,系头目后裔,是“撒奇莱雅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被视为撒奇莱雅人的精神领袖,有“撒奇莱雅之父”之称1○。曾获“教育厅特殊优良教师奖”、《天下杂志》“飞跃2000影响200”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第四届促进原住民社会发展有功团体暨人士”个人奖。

1948年,帝瓦依·撒耘考入花莲师范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到富源“国小”任教;1955年调任水琏“国小”;1958年任水琏“国小”校长;1970年调任立山“国小”校长;1973年调任瑞西“国小”创校校长;1980年调任月眉“国小”校长;1990年任秀林“国小”校长;1993年调任北富“国小”校长,1994年将北富国小更名为太巴“国小”。历任“原住民委员会”母语认证指导委员、“花莲县阿美建设协会总干事”“慈济医学院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东部海岸风景管理处委员、“国立编译馆”编查委员。帝瓦依·撒耘一生努力推动高山族教育,不遗余力提携后进,在撒奇莱雅人中德高望重,被族人亲切地称为“校长”。作为一名教育家,帝瓦依·撒耘还担任过“全国教师会原住民会”主任委员、花莲县秀林乡公所生活辅导员、花莲县政府教育局中区督学等职务,曾任“大陆少数民族教育考察团”团长。

1997年,65岁的帝瓦依·撒耘退休,返回故乡水琏部落,继续致力于推动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兴的运动。老校长不仅认真用罗马拼音书写撒奇莱雅语,记录传统文化资料,还积极学习木雕创作,借由木雕的过程思考文化传统、民族未来等问题,通过木雕表现撒奇莱雅人的传统信仰、族群自尊与文化,其作品曾获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国中”组铜奖。出版物有与林芳荣合著的《泰雅族原有生活形态之研究》,与吴明义、黄东秋合著的《牵源》《阿美族神话故事》《阿美族谚语》等著作。

(二)黄贵潮

黄贵潮(LifokOteng,1932年~),阿美人,族名绿斧固·悟登,台东县成功镇宜湾村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研究助理、“交通部”观光局东管处专员,精通阿美人宜湾部落的语言、文化、音乐、巫术仪式,有“宜湾部落的活字典”之称。自1951年起,黄贵潮就开始了用文字书写生活的日记体创作生涯,作品间杂拼音、日语、汉语和阿美语,擅长音乐创作,擅长制作与吹奏阿美人口簧琴,对阿美人文化研究的贡献很大。

黄贵潮所获奖项非常多,有1994年《阿美族口琴独奏专辑》荣获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出版佳作奖;1998年荣获《台湾日报》“原住民贡献奖”;1999年荣获“教育部原住民教育及语言研究著作佳作奖”;2001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汽车原住民文学奖文艺贡献奖”;2006年荣获“第十三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原住民类奖项”,2006年荣获“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曙奖——原住民有功人士个人奖”。

黄贵潮一生专注于阿美人传统文化研究,论著丰硕,曾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了专著。论文有《漫谈阿美族的口琴Datok》(《台湾风物》第38卷第2期,79~90页,1988年)、《宜湾阿美族的传统Kawas观念》(《思与言》双月刊第26卷第4期,341~354页,1988年)、《再谈宜湾阿美族的传统Kawas观念》(《台湾风物》第38卷第4期,149~163页,1989年)、《日治时期原住民教育资料》(《台湾风物》第39卷第1期,1989年)、《宜湾阿美族的竹占》(《民俗曲艺》第58期,1989年)、《宜湾阿美族的传统Adada(疾病)观念》(《台湾风物》第39卷第2期,1990年)、《宜湾阿美族对梦的看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1期,1990年)、《阿美歌舞简介》(《台湾风物》第40卷第1期,1994年)、《迟我十年,久病成医》(《医望》第22期,59~60页,1997年)。

专著方面,一本很重要的资料报告,是由黄贵潮原著、黄宣卫编译的《宜湾阿美族三个仪式活动记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二)。1996年,日本顺益台湾原住民研究会出版了黄贵潮原著、马渊悟编译的《lifok日记(黄贵潮日记日文版)》。从1998年起,陆续出版了黄贵潮所著的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系列丛书《丰年祭之旅》《阿美族传统文化》《阿美族儿歌之旅》《阿美族饮食之美》等书册。此后,在黄贵潮推动下,又有《牵源》《阿美族神话故事》《阿美族舞蹈之采录与研究》《娜鲁湾之歌》等旅游资料问世。2005年,出版了《迟我十年:Lifok生活日记(1951年至1972年第一集)》《伊那Ina,我的太阳——妈妈Dongi的传记》,由黄贵潮将自己的母语日记翻译成中文呈现,让更多人有机会阅读他用生活所见证的历史。此外,黄贵潮曾提供协助,帮助有关学者开展研究,为《阿美族社会文化之调查研究》《阿美族的物质文化——变迁与持续的研究》等专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华加志

华加志(1936年~),排湾人,族名达拉瓦克,屏东县泰武乡人。曾当选第五、六届“台湾省议员”及第二届“立法委员”、第一任“行政院原民会”主任与“中央原住民服务总会”会长。任职期间,曾以“原住民文化巡回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巡回全省山地乡117个部落,倡导高山族文化,改善高山族生活;其后又积极参与“原住民”权益及其“立法”工作,在“原住民基本法”“原住民身份认定条例”“原住民姓名条例”“原住民族教育法”等法规的奠定工作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任“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首任主委期间,华加志为推动高山族全方位发展与建设,在东华大学推动成立“原住民族学院”;此外,在高山族社区设立“原住民青少年文化成长班”,成效显著。

1993年6月26日,时任“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的华加志、秘书长孙大川等人有感于愈来愈多的高山族知识青年有意拿起笔来介入台湾的文化、历史书写世界,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书写、创作的平台,决议创办“山海文化杂志社”,以华加志为发行人、孙大川为总编辑,创办《山海文化双月刊》。《山海文化双月刊》标明它是高山族的、文学的、艺术的、文化的和世界的,显示其编辑策略是开放的、综合的、也是国际的;此一观念可以在它各期栏目的安排上具体见到:除《专题》外,《山海评论》《山海文学》《山海艺术》《山海医疗》《山海两岸》《国际原坛》《历史剪影》《山海日志》等等,包罗了高山族各个层面的议题。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山族主体性书写最重要的刊物。

(四)蔡中涵

蔡中涵(1943年~),阿美人,族名SafuloKacaw Lalanges,台东县成功镇人,政治大学东语系俄文组毕业,日本东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淡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创办人,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历任18年“原住民立法委员”,并曾担任政治大学社会科学资料中心组员,在日本丽泽大学兼任讲师,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兼任讲师,日本日立公司海外经济研究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原住民教授协会”理事长。

蔡中涵(阿美人)

蔡中涵早年致力于争取建立保障高山族权益的制度运动,在他及一批关心高山族权利的仁人志士的大力推动与积极争取下,“立法院”以蔡中涵提出的“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为基础,并于1996年11月三读通过,“原民会”于12月10日正式挂牌运作。此后,蔡中涵积极参与推动保障高山族权益的各项法律的“立法”工作,于1998年“立法”通过“原住民族教育法”,以法律保障高山族受教育之权利。

1998年,蔡中涵深入巴布亚新几内亚部落作田野调查,为促进与国际原住民研究的互动,还曾到中南美洲考察当地原住民的语言文化,2000年到非洲肯尼亚参加联合国的生物多样性会议,并投入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后来催生了《原住民传统智慧财产保护法》。他曾编著阿美语语法专著、“台湾原住民历史文化”及“台湾原住民现代社会适应”等丛书。2005年1月,在蔡中涵离任“立委”之前,在“立法院”争论了18年的《原住民族基本法》获通过,以此为界标,与高山族有关的法制化工作大致完成。现在司法单位已经引用这部法律,高山族权利受法律保障更向前迈进一大步。

离任“立委”后,蔡中涵继续投身维护高山族文化权益的社会活动,2006年推动成立“台湾原住民教授学会”并任理事长,该学会每半年出版一次期刊,从学术上提供建言让高山族的民族发展得以改善。2007年,他推动搜集整理“原住民族知识体系之建构计划”,以建立高山族非物质文化知性系统并加以积极运用与传承,是一位在高山族中享有很高声望的学者型文化人物。

(五)高德义

高德义(1955年~),排湾人,台东县太麻里乡北里村人,现为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1993年任“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发展协会”常务理事,1994年任《山海文化》双月刊编辑,1998年获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政治学博士学位。1997年、2000年两次获“排湾族联谊总会排湾青年楷模”称号,1999年获“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第二届原住民社会有功人员暨楷模,任《原住民教育与文化通讯》编辑,此后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2004年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自治推动咨询小组”委员,同年任“考试院原住民族特种考试典试”委员,2005年担任“台视集团原住民电视台筹备处”委员。

主要著作有《各国宪法原住民政策条款汇编》(台北:翰芦文化出版社,2004年)、《原住民族自治制度之研究与规划》(台北:翰芦文化出版社,2004年)、《原住民人权研究:跨国比较及国际法观点》(2004年)、《台湾地区原住民重点高中职学校访视评鉴报告书》(合著,2001年)、《中等以上学校多元入学方案原住民学生优待办法规划研究》(合著,2000年)、《原住民专门人才培育与任用研究》(合著,2000年)、《台湾原住民族人权评估》(合著,1999年)、《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族群关系:权力关系研究途径》(博士论文,1998年)、《原住民政治发展与法制建设》(合著,1998年)、《跨世纪原住民政策白皮书》(合著,1998年)、《跨世纪原住民发展蓝图》(合著,1997年)、《台湾省原住民社会发展方案评估报告书》(合著,1996年)、《中国大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合著,1996年)等著作。

(六)巴奈·母路

巴奈·母路(1961年~),女,阿美人,花莲吉安乡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1996年获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学位,2002年获福建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现为财团法人“原住民音乐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巴奈·母路对民族音乐学、本土音乐、高山族音乐、中西音乐史、阿美祭仪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年,多次在国际研讨会和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曾获“1997年度教育部原住民教育及语言研究著作奖”的“原住民传统歌谣神话传说之汇集整理、研究组”甲等奖,获“2002年度教育部奖励原住民文化著作奖”的“原住民文化素材采集类佳作奖”。巴奈·母路还与公共电视台合作编创了9集节目:《倾听我们的声音——寻访阿美族的音乐世界》,并录制过高山族影音纪录片《台湾有声资料库全集》(含祭仪音乐篇、民歌篇、传统祭祀歌舞篇)。

【注释】

[1]本章文化人物排名不分先后,为尊重高山族长幼有序的传统习惯,介绍时主要参照年龄长幼排序;若有例外,纯属为叙述方便,实无不敬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