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族的精神气质

土族的精神气质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土族的精神气质世居甘青地区的土族,数百年来养牧耕种于斯,繁衍发展于斯。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优良风尚反映了土族人民的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蕴藏着朴素的精神文明的内容,是土族人民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土族社会中重视和尊敬老人的思想观念,成文不成文的敬老礼仪,极具约束力的社会道德舆论等,都促使尊老成为土族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观念和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究其原因,与土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关。
土族的精神气质_中国土族

第一节 土族的精神气质

世居甘青地区的土族,数百年来养牧耕种于斯,繁衍发展于斯。艰苦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曲折坎坷的民族发展历史,多层次多方位的族际交往,培育和造就了土族勤劳、淳朴、好客、忠诚、包容、坚忍等许多传统美德和优良风尚。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优良风尚反映了土族人民的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蕴藏着朴素的精神文明的内容,是土族人民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

一、热情好客,讲究礼仪

热情好客是土族人民的优良风尚。土族人认为,“客来了,福来了!”也就是说,客人到家,为自己家带来福祉,带来瑞气。家中来客越多,则说明家境盈足,朋友遍布各地,反之家中没有人来做客,则死气沉沉,缺乏生机。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土族人喜欢他人到家中做客,也喜欢串亲访友,联络感情。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土族著名“三杯酒”与“三道饭”习俗,在西北地区闻名遐迩,是土族人待客的典型礼仪,也是土族人热情好客的具体体现。只要知悉宾客登门,土族人就会早早准备好酒具,一般要敬三次三杯酒:客人到主人家门前,恭敬地为每位客人献酒三杯,名曰“下马酒”或“临门三杯酒”;客人进屋上炕坐定,主人还要给每人敬酒三杯,谓之“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辞行出门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重大节日或贵客临门,还要准备风味各异的“三道饭”款待:头道饭,img142锅馍,熬茶;二道饭,油饼,奶茶;三道饭,面片或面条,叫做“起发面”。席间,主人还会端上青稞酒、羊肉等美酒佳肴,与客人欢谈共饮,甚至把酒对歌。土族人认为,客人酒喝得越多,饭菜吃得越香甜,越说明自己待客周到与成功,自己脸上越有光。

在平日里,不论什么人,什么时候,凡前来拜访、探望或登门投足的客人,相识与否,一进到土族人家,都竭诚相待,热情有礼。土族人认为,客人来访,必须让他吃好喝好。因此,只要家中有好吃的、好喝的,全部拿出来让客人享用,从不吝啬。招待客人时,敬茶、敬饭、敬酒都要用双手递给客人,以示尊敬。即便是路上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候表示友好。春节期间,互致新年好。如问对方:“希尼赛扭?”(新年好?)对方回答:“希尼赛尼。”又反问对方:“切尼希尼赛尼哈?”(你新年好吧?)互相行作揖礼。若在家里,还要对老人长辈行叩头作揖礼。

img143

迎宾三杯酒

中国是礼仪之邦,各民族历来十分注重礼仪,而土族便是其中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少数民族。过去,由于长期和周围的汉藏等民族杂居相处,土族对生活中各种礼仪的看法也受到这些民族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不仅接受了汉族和儒家礼仪方面的许多观念,也吸收了许多汉族礼仪方面的优良传统,使土族的礼仪不仅夹杂着许多兄弟民族的礼仪观念,也具有自己民族的独特风格。

如果我们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土族人民习惯把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统称为“礼”。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他们常以年龄、疏密、通例等作为待人接物的伦理规范,讲求人与人之间论资排辈、大小有序、男女有别,彼此以礼相待。土族人不仅在待人接物时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仪,而且将注重礼仪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日常生活中,对老人的尊敬与照顾几乎是无微不至。接待客人时,向客人敬酒则是招待嘉宾必不可少的礼仪程序。喜庆佳节,村舍邻里、亲戚朋友互相拜访庆贺、礼尚往来。这些看似繁复琐碎的礼仪程序,既体现着土族人民对礼仪的理解,也是土族人民对传统礼仪的不懈追求,更是土族人民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进步、改造自我的结果。

二、尊老爱幼,崇尚和睦

尊老爱幼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土族历来的优良传统。甘青各地土族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但在敬老问题上则是比较一致的,土族老人在社会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土族社会中重视和尊敬老人的思想观念,成文不成文的敬老礼仪,极具约束力的社会道德舆论等,都促使尊老成为土族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观念和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究其原因,与土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关。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往往很丰富,他们既是生产的指挥者,生活的总顾问,又是家庭或村庄进行各种集体活动的主持者。同时,他们广见博闻,且通达一切传统礼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晚辈们经常请教老人,或征询老人的意见,并在生活中处处给予照顾和关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尊敬老人的民族传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许多土族村庄开展了尊老活动,有些村庄还把尊老活动列入了乡规民约,使土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尊老爱老的同时,土族人民对幼儿非常爱护。婴儿出生的第三天,举行“洗三礼”,就是将小孩放在“洗三”盆里,用清清的泉水灌洗,洗到第三遍时,祖父或祖母拿起翠绿的松柏枝条,在婴儿头上绕三绕,口中念祝福词:愿我的小孙孙,像松柏一样万年长青,长在土乡最高的山岭。小孩稍长,开始懂话时,老人们就用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童话等,启迪儿童热爱真、善、美,憎恶假、恶、丑。从小就注意培养儿童坚持正义、抗击邪恶、勤劳诚实、奋发向上的观念和品德。

土族人十分重视家族间、邻里间和亲友间的团结互助,老人们常以先民吐谷浑王阿柴临终令子弟折箭的故事告诫晚辈,团结才有力量。一家有事,大家帮忙是土族的优良风尚。土族人家打庄廓、修房屋时,远亲近邻都来帮忙,其中有的人自告奋勇当指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派活,按照主人的意图,把庄廓修建得坚固美观。平时家有老人生病,或有人住院,亲戚朋友都要带礼物看望。遇上灾害,亲友都来慰问,并帮助解决困难。在日常生活中,对本村缺劳动力的鳏寡孤独者要帮工,如帮助种田、拔草、割麦、打碾等,不计报酬。在家庭生活中,土族人讲求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良好风尚。土族人家合家团圆,一家大小经常围坐在炕上讲故事、聊天、议论外界事物、评判孰是孰非。土族家庭中很少有打架吵嘴之事,兄弟、妯娌、姑嫂间互相尊重,相互间从不说长道短,关系融洽和谐。

三、勤俭包容,淳朴厚道

土族人民素以勤劳、忠厚、朴实著称。甘青地方志书中早就有土族“勤于耕稼”,“民俗质朴,风土壮猛,人性坚刚慷慨”的记载。土族虽以农业为主,但许多土族聚居地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开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差,农业生产收成很多时候取决于气候条件。可是,土族人民正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来,开辟出片片良田,为地方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直到今天,农业仍然是土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勤俭持家仍然是大多数土族群众生活的准则,土族仍然以勤劳闻名于当地农业区。

土族人民将生产视为一切的根本,把勤劳的观念融入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土族家庭中,人们常把勤劳与兴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民间有所谓“吃不穷,穿不穷,谋算(计划)不到一辈子穷”等俗语。若一个人不勤于稼穑,好吃懒做,则被视为是败坏家风、治家无方的不肖子孙,并将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在生产生活中,土族有许多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节俗,这不仅表达了土族人民祈望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土族人民重视农业生产、勤于耕稼的真实写照。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土族人民还概括出了许多有关勤劳致富、勤劳立业的谚语和格言,如“靠金不如靠双手”,“踏烂净脚板,才得金刚钻”,“吃够苦中苦,才有甜中甜”,“春天人哄地,秋天地哄人”等等。这些格言以深刻的哲理、精练的语言阐发了土族人民热爱劳动、反对懒惰的伦理价值观念。在著名土族史诗《土族格赛尔》中,反映出不论是可汗诺颜还是平民百姓都积极投身劳动的美好风尚,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img144

下地劳作的土族妇女

土族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在生活中提倡和笃信“慈悲为怀,行善做好事”。同时,土族又全面接受儒家思想中的“仁”“恕”等思想,注重自身修养的养成与提高,对社会和他人持宽容、忍让的态度。基于这些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土族社会,宽容为善是道德价值的主流,无论是生产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宽容是土族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大多数土族民众对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公平现象也持较为平和与容忍的态度。正由于土族有着包容一切的胸怀与品格,不仅土族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兄弟民族的族际关系也一直比较和谐,在历史上并未发生激烈的冲突,为土族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勤劳的秉性、质朴的民风、宽容的胸怀,也造就了土族人民淳朴厚道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上,土族人主张“施以真言,不说谎欺骗”,做人要真诚,坚持公正、孝敬、和蔼、行善、怜悯、报恩、廉耻、谨慎和勤奋的品格,反对在生活中偏袒、暴力、轻浮、无耻、忘恩负义、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等思想。早在民国时期,许多前来土族地区调查的内地学者,都对土族淳朴厚道的品质印象深刻。今天,许多居住在山区的土族农民,仍然比较淳朴厚道,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自私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尊重知识,注重教育

土族有着尊重知识、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明清时期,土族上层代表土司便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十分重视自身的教育,不仅积极接受当时较为先进的儒学教育,还积极参加科举考试,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巩固自身的社会地位。受此影响,一般的土族群众也非常尊重知识和有知识之人,把学习知识和注重道德看得同等重要,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体现学识。

新中国成立以前,土族绝大多数儿童与学校教育无缘,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辅之以私塾和寺院教育。从小孩牙牙学语开始,大人们就以自身的知识和才干,言传身教。当小孩刚满周岁时,阿妈就领着学步的布勒(小孩)沿着粪堆转三转,说:“阿妈心尖上的小布勒啊,你别嫌它臭,你别嫌它脏,马帮的金子在驮子上,农家的金子在粪堆上。你要把土族人家的粪堆,积攒得像高山一样。”到了秋天,阿妈又把小布勒带到场院里,对着青稞说:“阿妈肝花连肉的小布勒啊,你别怕它高,你别怕它长,喇嘛的希望在经卷上,农民的希望在麦垛上,你要争口气,要把土族人家的麦垛堆到云天上。”小孩稍长大,开始懂话时,大人们则以丰富生动的童谣、寓言、神话、故事、传说等启迪教育儿童。如:用宴席曲《唐德尔格玛·三岁孩》、面具舞《庄稼其》等教育儿童要树立披荆斩棘、勇于开拓、勤奋劳动的精神;用《山雀叫了的时候》《孔雀》等故事教育儿童要树立蔑视权贵、不贪金钱、追求幸福生活的高尚情操;用《饥寒哥》《懒人必受穷》等一些童话教育培养后代在社会生活中坚持伸张正义、抗击邪恶、为人诚实、奋发向上、克勤克俭、艰苦创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风尚。此外,土族婚礼歌中的许多歌曲如《米谷酒》《福禄寿》《五劝人心》《七好比》《八洞神仙》《八宝罗汉》等,主要内容是颂扬善行美德、提倡团结和善、强调尊老爱幼。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唱词和悠扬抒情的旋律,使人在参加婚礼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深切的美善洗礼。

五、忠君爱国,自强不息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较强的群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在国家观上,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和睦团结,形成了忠君爱国的优良传统。

明清以来,以李英、李文等土族土司为代表的土族上层,带领士兵,效忠朝廷,维护边陲安定,屡立战功,曾受封“会宁伯”“高阳伯”之爵,表现了土族人民精忠报国的伦理道德观。在土族民间,过去不仅强调对君臣父子、忠君良民的道德准则,信守“为百姓者,皇粮不应误”,“皇帝的百姓要接受圣皇旨意”等信条,而且民间几乎人人皆知忠君、顺主、孝悌、纲常之理,凡事讲求“理”和“真”,而反对“伪”和“假”。土族群众往往把对君主的尊崇与否纳入道德的范畴去评价,因为在他们看来,作为君主的臣民,必须忠君效国,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竭力尽子民的义务。土族人民传统的忠君效国思想不仅反映在人们的思维、言行上,而且渗透于各种文学创作之中。如叙事长诗《祁家延西》,以浓重的笔墨讴歌了德高望重的土族首领祁延西,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年高体弱,毅然率领子弟抗击入侵之敌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土族人民伸张大义,维护国家统一的大无畏精神;叙事诗《太平哥》,以生动细腻的诗句,歌颂了土族英雄太平哥的英雄事迹,把太平哥塑造成了一个敢于平定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英雄和理想人格典范。

此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族人民还形成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和性格,才使土族虽然长期处于其他强势民族的包围之中但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以自己独特的民族个性屹立于民族之林。如土族传说故事《黑马张三哥》《蟒古斯》等,既是展现土族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绝好例子,也是人们教育后代树立自强不息、与邪恶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精神的生动素材;著名土族叙事诗《土族格赛尔》,不仅通篇歌颂了传说中的英雄神话人物格赛尔为民除害、保护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百姓生活、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英雄事迹,而且也展现出了土族人民战天斗地、征服自然、顽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总之,在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精神犹如中华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土族独特的精神风貌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中独具个性的一个音符,正是有了许多个这样的音符,才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乐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