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探索

上海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探索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共性技术平台在建设和运行中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协同整合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

运行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运转,关系到共性技术平台的实际工作效果。上海市共性技术平台在建设和运行中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协同整合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

(一)组织保障机制

在共性技术平台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平台运行的自主性和政府支持和监管的要求,从整体上构建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该机制是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为前提,以科学规划和政策为保障,以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及其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实现各方的成功对接是关键。上海市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宏观决策、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三个方面构建了共性技术平台的组织保障机制(见图4-1)。

图4-1 共性技术平台的组织架构

1.宏观决策层面

上海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平台建设委员会”,对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发展战略、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决定重大合作项目等。“委员会”作为协调指导机构,通过决策层面的互动与沟通,为平台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中观管理层面

上海设立“平台管理中心”,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以工作条例为依据,开展对共性技术平台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进行重大决策的前期调研,制定平台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有关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此外,要通过绩效考评等方式,提升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实现对共性技术平台运行过程中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3.微观操作层面

围绕平台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平台内各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实际,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具体部门成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以各方达成的合作契约为依据,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实现社会各方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共性技术平台总体发展目标的全方位实现。

(二)协同整合机制

上海市的共性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联合申报项目、产学研合作以及对外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协同整合机制,促进多方联动发展,形成了“开放、合作、互动”的新格局。

1.建设完备的信息网络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对平台资源本身的信息以及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效信息(如共享预约信息等)进行及时完整的收集汇总,形成对科技基础平台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对接,提高了科技基础条件利用效率。

2.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促进创新主体的联动发展

积极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是第三方科技创新平台联动发展的主要形式。围绕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和发展方向,共性技术平台积极联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推进其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明确成果利益分配原则,集成各方优势进行项目攻关。

3.坚持产学研合作与对外科技合作

依托共性技术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优势,拓展并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与广度,采取联合攻关、委托开发、技术转让和共建实体(园区、基地)等多种形式,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集成各方资源,可以推进科技创新的快速实现。同时,共性技术平台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通过国际科技战略联盟、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及学术带头人才的引进等,加强与国际的科技合作,从而加速平台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如黑龙江省发挥地缘优势,搭建了对俄科技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成为对俄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与基地。

(三)创新激励机制

上海市共性技术平台探索和利用政策、产权和评价等创新激励机制,刺激了组织机构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1.政策激励机制

上海市利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共性技术平台的引导和激励。如对从事并服务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各类平台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上海市还通过表彰与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充分肯定其在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战略中的应有地位。

2.产权激励机制

上海市积极探索技术成果参与分配、科技人员持股、技术作价入股等产权激励形式,保证平台各组织机构及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知识资本在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中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为共性技术平台长期、稳定、全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激励方式。

3.评价激励机制

上海市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平台运行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尺,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作为评价平台发展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对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并邀请有关专家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完成相应的评价过程,定期对平台发展现状进行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并矫正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共享面狭小、管理不善、使用率低、经济和社会效益差的平台实行逐步淘汰,保证平台功能的充分发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