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动祖国科技进步

推动祖国科技进步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青藏高原早期的开发,中国早期农牧业文明的起源等研究,都与羌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羌族还驯养了一种凶猛的野兽,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藏獒,为他们捍卫牛、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贷款的帮助,羌族饲养了更多的羊群,也引进了新的品种,如绵羊。
推动祖国科技进步_中国羌族

第三节 推动祖国科技进步

一、羌族对畜牧业的贡献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与畜牧业分工的民族之一。我国青藏高原早期的开发,中国早期农牧业文明的起源等研究,都与羌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古文中的羌字,即是“羊”“人”二字的组合,是指西方牧羊人。由于古羌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是高山草原,所以非常适合畜牧。“古代羌族文化,在生产方面的最大成就,便是驯养野兽成为家畜。他驯养羊、牛、犬、马成功之早,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任何民族。”(7)

羌族最早还驯养成功的家畜是远古栖息于高原草地的一种盘羊,其双角旋卷盘曲。他们用石英制成的玉刀,把羊毛割下,搓拧成线,用以织布。这种布曾作为商品传入华夏。甲骨文中,最早出现的“羊”字的书写,也是盘角羊的形象。

早在中原的殷商以前,羌族就已经把野牛驯养成为乳、肉、毛、役兼用的主要家畜了。虽然羌族对野牛的驯养时间比羊晚了很多,但当中原文化开始发育时候,这些牛羊已经作为家畜传入中原了。

羌族不仅在中原文化诞生之前就已经驯养了牛、羊,而且还开始了对牛杂交的探索。他们杂交出犏牛,使得羌族畜牧业生产有了一个飞跃。羌族还驯养了一种凶猛的野兽,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藏獒,为他们捍卫牛、羊。与此同时,他们也驯养了小部分的马和驴,但是由于牛、羊已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他们对马、驴的驯养远不及塞北胡人

现在生活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畜牧业多半成为除农业以外的副业。羌族饲养羊群用以积粪,羌族认为羊粪性暖而肥;羌族剪羊毛用以吊毛线、织毡子,羌家每户都有几床羊毛毡子,而且羌族男女穿羊皮褂,御雨耐寒。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贷款的帮助,羌族饲养了更多的羊群,也引进了新的品种,如绵羊。除了养羊之外,羌族也饲养牛、马、骡、猪等牲畜。

二、羌族对农业的贡献

羌族原来居住的地域不适合发展农业,在其进入草原边缘的河谷上游地带时,才逐渐开始栽培植物。从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亦可窥见古代羌人一些支系在很早以前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了,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姜姓部落。我国农业始祖就是姜姓的“神农氏”,其最早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先驱。据史料记载,炎帝“乃始教民,播五谷”;又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中国古史上农业文化之开始,应在中原之西部,南自汉、北至汾——而姜姓部族神农氏之一支,尤应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之主体”(8)

除此之外,青藏高原及其沿边河谷平原地区的羌族,也在很早之前就发展了高原山地农业。据任乃强的考证,羌族进入农业生产的时间比汉族更早,其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培育出了青稞,这比华夏有麦种早了几千年,且羌族培育的来麦,不仅传入华夏,发育成为小麦大麦燕麦、油麦等品种,而且很早传入新疆和中亚细亚,并且一度传入欧洲而发展成黑麦。羌族培育麦种的时间甚至比埃及、巴比伦地区的文化发育还要早。即便是现代,羌族地区也普遍种植青稞。不仅如此,也有考证说羌族较早培育了谷类、芋头等。

古羌人当时用二牛耕地,其他民族耕地都是将犁头套在牛肩上,而古羌人是套在二牛的头上耕犁,而且现代的羌族人还保留着这种耕地的方式。

羌族早期的农耕主要限于河湟地区,很早以前羌族就在当地开辟了许多农田。《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当时羌族有一名杰出的领袖叫无弋爰剑,他被秦俘虏去当奴隶,他在秦地学习了农耕和畜牧的技术后,逃回河湟,然后把技术传授给了羌民,此后河湟地区的羌民改变了原始狩猎的生活开始农牧业并行。《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羌旧日开辟出来的农田与汉民未曾开垦的公田2000公顷以上,可见其土地面积之大。

史上记录当时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烧当羌占领了其中一个河谷,被称之为大、小榆谷,他们在那里播种麦粟,繁殖牛羊,非常富强。其首领经常领导河湟地区的羌胡反抗东汉的暴政。据史书记载,烧当羌当时的人口在20万以上。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一个河谷能够供养20万人,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河湟地带,凡是羌民所到之处都辛勤播种劳作,不仅种植麦子、谷类,还播种豆类等等。羌人也会自己播种麻,然后制成麻布做衣服。

现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畜牧业及副业所占的比例较小。羌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种植青稞、小麦,现在也种植近代引进的玉米和马铃薯等,以及荞子和不同的豆类。种植的比例因各地海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农副产品有南瓜、北瓜、萝卜、洋白菜、莴笋、辣椒等。羌族还普遍种植花椒和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以此增加收入。

总之,羌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最早培育了麦种和谷类,这些都为我国远古文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羌族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贡献

早在远古时代,羌族的手工业就很发达。其最出色的就是琢玉,他们利用石英块制成的刀锥,雕琢制成骨纺轮、球串等装饰品。又把石英、玛瑙等磨成刀、斧、圭、璧等器具作为商品,与附近农业部落兑换粮食及其他物资(9)。他们雕琢的精美玉器受到华夏人的喜爱和追捧,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琢玉的技术传给了他们。

羌族古老的手工艺传统还有砌石。在《汉书》里就记载羌族“依山而居,垒石成室”,说明羌族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手工砌石。

现代羌族的手工业主要体现在妇女的纺织和刺绣上。纺织包括麻和毛,但是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纺织已经不再普遍。羌族刺绣相当普遍,女孩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刺绣。除此之外,羌族也有自己的铁匠、铜匠、木匠、银匠等。羌族每家都有特制的铁火圈,谓之“铁三脚”,作为灶塘,其大小不一,做工精美。

早在远古时期,羌族就发展了以牧业为基础的商业,用自产的羊毛、毛皮、牛毛、牛皮、干肉等,以及玉器、黄金、食盐、药材和附近的部族进行交换。在羌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他们从未停止过和附近的部族人民进行商业活动。在现代,羌族也加入到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以发展自己的经济。他们主要以集镇为中心,和附近的汉族、藏族商贩进行商业活动,用药材、柴草、木料、粮食换取日用的油、盐、布匹等。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商业物品,如茂县的苹果和花椒,北川县的茶叶等。由于羌族地区处在九寨沟、黄龙等旅游热点的必经之道上,近年来羌族很多特色物品都作为旅游物品兜售给游客。

四、羌族在天文历法和医药上的贡献

(一)羌族天文历法

羌族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首推《夏小正》,是夏王朝的农事历书,而“夏之宗室为羌族,其民众主要也还是羌族”。《夏小正》为十月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每月记载有月初的星相出没动态及该月的物候特征。今岷江、涪江上游一带的羌族仍然残存着一种称为“铁板算”的十月历法,由释比等知识阶级所掌握,这是羌夏古历在羌区的流变。时至今日,羌族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过羌年,俗称“羌历年”,此时释比会祭天还愿,祈福来年。随着羌族和汉族交往日益密切,农历逐渐代替了羌历,羌历只有释比在宗教活动中被使用。

(二)羌医羌药

早在炎帝时期,姜羌部落就已经认知了一些药用植物并且用它们治疗疾病。秦汉时期,生活在川西北的氐羌冉駹部落就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药理知识并流传至今。

羌医羌药直到现在在羌区仍然流行,普通的人家都能使用简单的羌医学知识防病除病。羌医与中医相似,但在药物的采集和加工上具有自己的特点。羌医药的研究整理已得到国家的重视,为中国少数民族医学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