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再造美国_罗斯福“新政”

再造美国_罗斯福“新政”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怀疑,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追忆罗斯福,甚至发出了“美国需要又一个罗斯福”的声音。(二)“新政”面面观由于金融业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罗斯福的“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外交方面,罗斯福政府推行睦邻亲善政策,为了缓和拉美人民的反美情绪,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就宣布实行“睦邻政策”,并提出“民族平等”的口号,承认拉美各国的独立主权。

面对刚刚过去的2008 经济危机,美国人在批评布什政策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提到另外一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是他推行的新政,帮助美国走出了上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出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怀疑,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追忆罗斯福,甚至发出了“美国需要又一个罗斯福”的声音。

(一)富兰克林·罗斯福其人

18821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出生于纽约海德花园小镇一个上层企业主家庭,其父亲老詹姆斯·罗斯福和母亲萨拉·安·德拉诺分别来自纽约州富裕的荷兰裔和法裔的名门望族。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以培养未来精英领袖为目标的格罗顿学校。在格罗顿公学他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及社会活动。从格罗顿公学毕业后,他于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继续攻读法学学位。19053月,他与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埃莉诺结婚,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亲自参加了结婚仪式,使得结婚非常隆重,但富兰克林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总统而来,由此激发了他从政的决心。1907年,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进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他乘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每天进行十多次演说,最终当选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七年,表现杰出,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此后,罗斯福出任马里兰信用与储蓄公司的副董事长,同时又重操律师业。

就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政坛一帆风顺的时候,他因一次意外事故染上了致命的脊髓灰质炎,下肢从此瘫痪,在家人的鼓励照顾下,他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终于可以借助特制的支架独立行走。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当选为纽约州州长。

1933118日,充满自信、神采奕奕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轻松地击败了对手——前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知道他的头等大事是克服弥漫在全国的悲观失望情绪,为此他在193334日就职时,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说:“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的、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会把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在他就任总统的100天里,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出台了一系列应对萧条的政策法案,有效抑制了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使当时在危机中受苦受难、悲观绝望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二)“新政”面面观

由于金融业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罗斯福的“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入手。35日,罗斯福宣布暂时关闭一切银行,3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总统改组破产的银行,对银行开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并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大银行恢复营业。随后又实行债务延期、禁止储存、输出黄金等保障通货供应的措施,几天后原来的2万多家银行有一半得到了许可证宣告恢复营业,由此重建了银行的信用。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宣布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1935年又颁布银行条例,规定一切拥有100万美元的州银行必须在1942年加入联邦准备银行系统,以巩固国家银行制度,扩大国家中央银行的权限与控制力。

img73

▲罗斯福

在调整工农业生产方面,19336月,国会通过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根据这一法案,罗斯福政府设立国家产业复兴委员会作为该法令的执行机构,它的职责是将各个产业部门的各企业单位组织起来,组成该产业部门的协商委员会,共同拟定能够为参加者遵守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限制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的生产量,避免盲目竞争与生产过剩,控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给大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加强其竞争实力。《全国产业复兴法》还对劳工关系也做了详细规定,按照它制订的企业主营业规定,规定工人有权利组织工会,就工资与劳动条件与资方“集体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高低工资与最高工时的限制规定。

在农业方面,1933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案》,以政府给予补贴的形式要求农场主缩减农业生产,减少耕地和产量,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过剩。这次法案实行的结果,是在1933年减少了棉田耕地1000万英亩,小麦耕地800万英亩,政府购买并屠宰生猪600万头,烟草生产量也减少三分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农业收入从1932年的19亿美元上升到1936年的46亿美元。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新政初期,政府制定《紧急救济法》,拨款5亿美元救济失业者。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基本的养老与失业保险制度。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大量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当时一个很受欢迎的公共工程是由国民资源保护团负责的森林保护项目,它专门吸收1825岁失业的青年和退伍军人参加,他们住在帐篷里,进行森林水土保持工作,他们在密林中开辟防火带,清除危害森林的杂草,使价值4.2亿美元的自然资源获救。新政时期成立了很多诸如公共工程署、名用工程署和工程兴办署的机构组织负责公共工程建设,到1941年,这些机构建设了上百万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新建铁路的10%,医院的1/3,公共建筑的2/3,以及成千上万的桥梁、运动场、水利设施等。

外交方面,罗斯福政府推行睦邻亲善政策,为了缓和拉美人民的反美情绪,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就宣布实行“睦邻政策”,并提出“民族平等”的口号,承认拉美各国的独立主权。此后,美国废除了强加给古巴的《普拉特法案》,撤回了在海地、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的占领军。1934年,美国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条例》,并成立专门的进出口银行,给拉美各国提供贷款,以扩大贸易。在处理与苏联关系上,罗斯福政府也采取务实做法,积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19331117日,美苏正式建交,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的不正常状态。

罗斯福集邮

罗斯福每晚临睡前都会用半小时来集邮,他整理过的邮票有80万枚。他还关心美国邮票的印制,不管是从内容到设计,他都要亲自过问,他亲手过问过的邮票有200多套。第二次美国大战期间,美国开展了捐邮票慰问伤员的活动,罗斯福积极参加,不断把自己的邮票捐献出去。

(三)新政的效果与历史意义

新政使长期处于低谷的经济逐渐复苏,社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美国的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复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美国的失业人口由1933年的1500万,减少到1933年的1260万,到1939年减为850万人。

新政对于美国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政使得联邦政府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联邦政府的职和权都空前集中,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从罗斯福本人到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

美国总统图书馆的创始人

在罗斯福以前,美国的总统都把他们在任期内形成的档案文件看作私有财产,往往总统离任,就把自己的档案文件全部搬走。由于有些总统珍爱档案文件,因此他们的档案文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另一些总统则认为自己的档案文件没有保存价值,或不宜让别人看到,或因年久缺乏维护,因而档案经常出现损毁的情况。

罗斯福于1934年签订了建立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法令,19391940年,他用40万美元的捐款,在家乡纽约海德公园建成了自己的总统国书馆,收藏本人的档案文件和图书,并建议在他死后把图书馆连同地皮一起捐给美国人民。罗斯福总统图书馆于1941年向公众开放,罗斯福逝世后,墓地就建在图书馆里的公园内。此后,他的前一任总统胡佛以及后来的历任总统,全都援例在家乡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总统图书馆。

总统图书馆在向公民传播与教育本国历史知识上发挥着极大的价值,杜鲁门总统在评价总统图书馆的意义时讲道:“它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所走过的路,以便让后人更清地看到我们的过去。”

罗斯福鲜明地提出了有名的“四大自由”观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也第一次在基本人权中注入经济因素。新的观念认为,在这样一个富有的社会中还有赤贫现象是不合理的、非正义的,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应是政府和社会的目标。有劳动能力的人应有就业的权利;没有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的人应有得到救济的权利。

新政为美国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与发财的机会相比,广大普通人所追求的更重要的是生活安全。“新政”的一系列立法,诸如失业救济、最低工资、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后来历届政府又加以发展成为今天的福利制度,美国逐渐成为了福利国家,普通民众的生老病死有了基本的保障,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

美国建国之初建立的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在新政中得到扬弃,在历史的大潮中得以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为美国此后成为超一流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