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雄浑壮美的明代建筑

雄浑壮美的明代建筑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雄浑壮美的明代建筑◆徐光启在田间 为搜集民间经验,徐光启利用空闲时间,常于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请教。其中瓷雕大师何朝宗等人刻意追求瓷的质地美与雕塑美,烧出了一批不朽杰作,此件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书的光辉典范。《天工开物》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代表作,作者是宋应星。◆《徐霞客游记》书影 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颗闪光的明珠,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雄浑壮美的明代建筑

◆徐光启在田间
为搜集民间经验,徐光启利用空闲时间,常于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请教。

◆剔彩福禄寿龙纹葵瓣式盘
盘为委角葵瓣式,边分成10格。盘中开光内用松、竹、梅、桃、山石、云纹等图案,上雕一黄身绿鬣龙,龙首上方雕篆文:福、寿、禄。盘边十格分雕形态各异 的凤、鹤纹。

◆牙白釉何朝宗达摩瓷立像
福建德化窑始于宋,明代以专烧白瓷著称。其中瓷雕大师何朝宗等人刻意追求瓷的质地美与雕塑美,烧出了一批不朽杰作,此件就是他的代表作品。达摩光头长耳,双眉紧锁,口角含笑,双手合抱藏于袖中,眼睑低垂,向下俯视着汹涌的海水。人物脊背处有“何朝宗制”四字阴纹印。立像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温润如凝脂,雕塑手法细腻,线条流畅,衣纹处理似有随风飘动之感,充分体现了达摩的仁慈与庄严。

《农政全书》与以前所有农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着重而系统地论述了屯垦、水利和备荒三大农业事务;还吸收了传教士从西方带来的一些科学知识与方法,能够整理和分析徐光启自己通过调查和科学实验所得的材料。《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书的光辉典范。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明代的手工业技术高度发展,因而出现一批带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代表作,作者是宋应星。

◆立轴式风车
由8面立帆及木架组成的立轴式动力装置,俗称“走马灯”,明朝时沿海很多地方都使用这种大风车。立轴下端的水平大齿轮可驱动一或两部翻车。这种大风车的优点是 能够适应来自任何方向的风。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万历十五年(1587)生,约清康熙五年(1666)卒。他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工业技术、农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等,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可分为以下4大类: 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有《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属于人文科学方面的有《野议》、《画音归正》等;介于上述两大领域之间的有《原耗》、《卮言十种》等;属于文学创作的有《思怜诗》、《美利笺》等。可惜其大部分作品已散佚,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5种。

◆制锚图
《天工开物》在金属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中,讲了从“重千钧”的大铁锚到“轻一羽”的绣花针的不同制品的生产过程。图 为书中制锚场景图绘。

《天工开物》是由宋应星的友人涂绍 资助刊刻问世的。共3卷l8篇,所叙述的内容涉及农业及手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编次先后顺序是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的,将与衣食有关的农业置于首,然后是有关工业的内容,而以珠玉殿后,体现了作者重农、重工和注重实学的思想。

《天工开物》文字简洁,记述精炼,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所得的资料。作者十分注意通过数据的分析来说明复杂的工业问题。全书共有插图123幅,画面生动,比例恰当,立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明代手工业的杰出成就。例如该书第一次记述了冶炼铜锌合金的技术,记述了当时人们使用的加热炼锌法以及一套完备的铸造技术;对工具和武器强化金属表面、提高硬度的冷热锻造方法也有记载。该书后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李时珍采药铜像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明代的植物学与医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诞生了一大批植物学的专著,如《救荒本草》、《野菜博录》、《野菜谱》等,但最为著名的是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由于当时医生地位低下,其父要求他参加科举,但屡试不中,李时珍于是决定继承家业。在学医的过程中,他发现古代医书有很多错误,于是决心撰写一部新的医药书籍。

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众多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六年(1578)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的374种,载方1万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这本书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尤其难得的是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着突出成就。李时珍的动植物分类不仅超脱了历代药物的分类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总结,使得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得到很大的提高,接近于近代分类系统,这是中国生物学史上一项伟大的贡献,难怪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采药图
明朝陆治绘制的《幽居乐事图册》中的采 药图。

◆吹药器
明代喉科用具,用这个器具可以将药散 喷到患者喉部,设计十分巧妙。

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明代的地理学有新的发展,一方面伴随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海洋知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一些意志坚定的地理学家也对中国的山川河流进行悉心考察,留下大量地理著作,徐霞客就是其中一人。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爱读历史、地理和游记类的书籍,萌远游五岳之志。22岁后,徐霞客开始出游,到逝世前的30多年里,他对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川河流进行了细致的徒步考察,留下大量珍贵的纪录。

◆《徐霞客游记》书影
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颗闪光的明珠,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书中关于西南岩溶地貌的广泛深入的考察记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全书文笔生动,也是游记文学 的优秀作品。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形)进行大规模考察,并作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他横穿云南,对金沙江澜沧江、丽江等诸水流实地调查勘测,写成《溯江纪源考》和《盘江考》。他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他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他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它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雄浑壮美的明代建筑

伴随着明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手工业、商业城市,极大地推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明代修建了众多的宏大建筑,不仅包括规模巨大的都城南京和北京、壮丽辉煌的皇家陵墓、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还有大量的宗教礼法建筑、园林,如天坛、地坛等等。这些都是明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体现出当时建筑业的发达和建筑技术的高超。终形成规模宏大的南京城。南京城早在洪武二年(1369)就开始营建,首先在钟山之阳建太庙、社稷坛,后来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建,于洪武十九年(1386)建成,前后历时近20年。宏伟的南京城城周达66里之多,将六朝建康城、南唐金陵全部包括在内。城墙一般宽10~18米,顶宽7~12米,高12~15米,城墙工程的坚固与规模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宏伟的都城

◆故宫鸟瞰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其整 体布局严整,讲究左右对称。

南京一度是明朝都城,经过明代统治者的精心经营,最

南京城规划合理,布局得当,突破传统的都城观念,不求方整,而是按照自然地形随势建筑。它根据原来城市的格局,进行合理规划,分为皇城、府城及外城三部分。皇城位于东部,避开闹市区;市肆和居民区主要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秦淮河两岸为繁华的商业区及手工业区,城市的西北为军营区。

另外,出于军事考虑,从洪武二十三年(1390)起,明朝政府在城墙外增建外廓,周围120里,开城门16,将雨花台、钟山等均包括在内,连绵环绕,气势宏伟。

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宏大的北京城,也是明朝在元代的大都城基础上改建和逐步扩建而形成的。洪武元年(1368)以后,明朝政府逐步对元大都进行改造,至正统元年(1436)修建9门城楼,并改造各城门,基本形成北京内城的雄伟面貌。内城城墙非常坚固,内外包砌城砖,墙基厚19.5米,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顶宽16米,高达11.5米,同时构筑高大雄伟的城楼、箭楼。城墙外距城基50米有宽30米、深5米的护城河,形成天然的屏障。

明代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都城建设“择中立宫”的规划思想。宫城布置在中心位置,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层层相套,紧密相连。这种规划结构以突出宫城的主导功能为出发点,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明代南京古城墙

◆故宫角楼

北京城设计极为合理。以对水源的处理为例,北京的外围河水主要来自西北的玉泉山流以及城西的永定河水。护城河及城内的小河支流担负着排泄雨水的功能,在各大小街道下面有砖筑的下水暗沟与河道相连。一直到今天,这些排水沟有的依然在使用。另外,紫禁城的排水沟渠独立成系统,除了埋设的暗沟外,还有明渠,就是金水河。金水河的挖掘,不仅是为了装点宫廷景观,更重要的是能为宫城提供消防用水,而且能排泄雨水。这种美观、实用的设计今天依然值得人们学习。

■壮丽的宫殿建筑

历代王朝的宫殿建筑都是承袭以往传统而精心建构,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平与成就。明代在北京修筑的宫城,即今天的故宫,是中国目前保存下来最为整齐、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是明朝统治者精心经营的结果,从永乐五年(1407)开始修建。为营建北京城,明朝政府在原来元大都的基础上,动用30多万士兵和农民,并且集中全国当时最优秀的工匠与技师,历时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才基本完成,以后又有陆续修筑。

北京故宫的全部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主要包括三大殿,即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前面东西有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主,两侧有斋宫、养心殿和东西六宫,最后是供皇帝和后妃们玩耍的御花园。外面有宫城城墙环绕,宫城南门称午门,是皇宫的正门,也是颁布诏令的地方。

故宫的全部建筑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总体布局突出皇宫作为城市中心的重要地位,两边的建筑讲究对称,主要的宫殿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穿插布置其他一些宫殿以及相对低矮的房屋,有效地突出天子的独尊地位,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空间。

■庄严肃穆的礼制建筑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宗法的礼制社会,人们对祖先和天地感恩崇拜,并修建各种各样的专门场所,如坛庙等建筑,以举行祭祀活动。在都城,主要有太庙、社稷坛、天坛、日坛、月坛、孔庙等,在地方有孟庙、城隍庙、关帝庙、土地庙等。明代的礼制建筑非常兴盛,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又以北京地区为最。

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其建筑也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特色。明代北京的太庙开始兴建于永乐年间,是依照洪武时期在南京营建太庙的规划制度建造的,嘉靖时期曾经重修。它占地达16.5万平方米,为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建筑,包括围墙3重,主要部分是正殿,另外还有寝殿、后殿等建筑,着眼突出皇权的至高地位。3座大殿均采用庑殿顶,但由于规模、高低进行对比,形成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的群体组合,体现了对组群技术处理的高超技巧。

◆社稷坛
今天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称作“五色 土”的大土坛,就是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占地2.3万平方米。社稷坛建筑群主要包括拜殿、享殿、社稷坛等建筑。社稷坛为方形,由3层的汉白玉大理石砌成,上层每面宽16米,高约1米。坛面均按五行覆盖五色土,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央为黄土,也比喻五神,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坛的中央立有方形的石柱,名叫“社主石”,又名“江山石”,表示江山的永恒。在社稷坛的外庭种植有古柏。按照明朝的规定,藩王也有社稷坛,但是规制比天子的要小得多,用土只有一个颜色。另外,各州县的社稷坛仅高3尺,方2尺5寸。

北京天坛是明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位于正阳门的东侧。整个建筑群面积达280公顷,其规模是紫禁城的4倍。天坛最早开始兴建于永乐年间,原来称天地坛,主体建筑是合祭天地的大祀殿,平面呈长方形。嘉靖九年(1530),在大祀殿的南面又兴建了祭天的圆坛,即后来的圜丘。嘉靖十九年(1540),将大祀殿拆除,在原址上建立大享殿,即后来的祈年殿。今天的天坛是由内外2重围墙组成的,形成内外坛,坛墙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分布着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等天坛主要建筑。圜丘坛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场所,是一座露天的3层圆形石坛。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都是9的倍数,象征“九五”之尊。圜丘坛中心是一块圆形的大理石,称为天心石。从中心向外围以扇形石板,形成圆环。上、中、下3坛各有9环,每环所用石板数目也是9的倍数。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用来存放祭祀神牌,东西各有配庑5间,它们的周围是回音壁。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每年皇帝都在这里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圜丘坛、皇穹宇和祈谷坛之间有一条长360米的台基,由南至北逐渐抬升 3米,叫丹陛桥。

◆地坛
明代前期祭天和祭地合并在今天的天坛内举行,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订立四郊分祀制度以后,才另建祭地坛,当时称方 泽坛,嘉靖十三年改称地坛。

孔庙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特殊的礼制建筑,由于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们都要祭拜孔子,所以孔庙也修建得宏伟壮丽。

孔庙在汉代开始就是举行国家祭祀的重要地点,后来历代帝王不断修建,明代帝王用力甚大。山东省的孔庙在曲阜市中心,占地10公顷,前后共有8进院落,由前导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前导主要是墙垣围绕的3个庭院。孔庙的主要建筑是大中门、同文门、藏书楼、大成殿以及石碑。大成殿是孔庙中最重要的建筑,统领整个孔庙建筑群,是祭祀孔子的大殿。殿内正中是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及十二哲像。整座大殿是我国石雕柱式建筑的难得佳作,显得异常巍峨庄严、富丽堂皇。

◆北京天坛的皇穹宇和回音壁

◆十三陵神道
神道是通往陵墓的墓道,两旁有石雕的狮子、獬豸、骆驼、麒麟、马、象等等,面 面相对,雄壮生动。

■工程浩大的帝陵

明代帝王延续厚葬的传统,在自己的陵墓上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营筑工程浩大、气势雄伟的帝陵,主要有皇陵、孝陵、十三陵等。它们今天都成为珍贵的历史遗存,体现了明代发达的建筑技术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皇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西南。朱元璋的父母死于元朝末年的瘟疫,朱元璋称帝后几次重修、加建父母的陵墓。皇陵于洪武二年(1369)始建,始称英陵,至洪武十一年(1378)基本完成。整个陵墓长60米,宽40米,高10米,极其雄伟。周围遍植古柏,墓前石刻雕饰精细,为皇家陵墓中的精品。

◆定陵出土的金盏玉杯

◆十三陵大牌坊

◆长城烽火台
长城在中国北方屹立数百年,虽有崩塌,难掩雄武、苍凉之气。

孝陵是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座落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其总体规划开创了明朝帝王陵墓的式样。洪武十年(1377)开始修建,历时6年建成。整个陵墓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神道部分,自下马坊至享殿,全长1800米。后半部分为皇陵的主体,前后分3进院落,依次布置陵园门、享殿门、享殿以及方城、宝顶,周围直径达400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另外,明代皇陵还包括位于北京城北天寿山南麓,面积达40平方千米的“十三陵”。

■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项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它有如巨龙般蜿蜒在中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其悠久的历史、磅礴的气势、高超的建筑艺术,一直为世界人们所景仰,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象征。

长城在中国历代多有修建,但是规模最大的是明代。由于元朝残余势力一直在蒙古草原保留,对明朝形成威胁,所以北部边防城塞成为明朝重要的军事工程,大规模的长城因此修建。明代长城从洪武元年(1368)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长城起,到明朝中期,先后经历200多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它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12700里,工程之大,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万里长城
我们今天所见的主要是明长城。现在经过开发,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慕田峪等处都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圣地。登高远望,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仿佛 就在眼前。

◆嘉峪关
是明长城的最西端,因设在嘉峪山西麓的岩岗处而得名。关内外有众多的城堡、烽火台,形成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体系,所 以号称“天下雄关”。

明代长城的城墙与以前的城墙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修筑城墙大多是土筑,而明代城墙依据不同的地点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方法修筑,比如八达岭等处都是石城。这些城墙高大结实,城墙表面下部砌石头,上部为砖包砌,中间填土石,顶面铺方砖。墙高平均7~8米,墙基平均宽6.5米,顶部宽5米,可容5匹马或者19个人并行。据粗略统计,如果将修筑明代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等来修筑1道厚1米、高5米的城墙,可绕地球1周有余,可见其工程的雄伟浩大。

如今,长城已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并誉为“世界七大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