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联最高统帅的苦战

苏联最高统帅的苦战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联红军西南方向总司令、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布琼尼元帅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就这样,苏德双方的最高统帅都决心一意孤行。苏军最高统帅部误解了古德里安的战略目标,以为他企图从南翼包围苏军主力和预备队方面军,迂回进攻莫斯科。

基辅大会战

时间:1941年8月23日至9月26日

地点:乌克兰之基辅

结果:德军获胜

指挥官和领导人

德国: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苏联: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米哈伊尔·基尔波诺斯

实力对比

德国:50万人

苏联:62.7万人

伤亡情况

德国:伤亡情况不详

苏联:66.5万人被俘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曾说:“就基辅包围战本身而论,实在可以算是一次极大的成功。对德军而言,也可算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但是唯一的弱点就是‘时不我予’,尤其是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并无充分的准备。”因此很多人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德军既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苏联红军西南方向总司令、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布琼尼元帅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了作战指挥,并先后担任统帅部预备队集团军群司令员、西南方向总司令、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和北高加索方向总司令等职。基辅一役,66.5万人被俘,老帅从此淡出军界。

德军挥师南下

攻克斯摩棱斯克之后,德军将领们大都认为,进攻莫斯科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苏联连遭惨败,士气低落,远非德军的对手。然而,此时,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希特勒心中始终没有将苏联首都莫斯科放在首要的地位上。7月19日,希特勒发布第33号指令,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步兵向莫斯科进军,而其装甲部队则分别派往北方和南方。根据这个命令,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应该北上波罗的海,从翼侧包围列宁格勒;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应挥师南下,与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装甲集群在乌克兰会合。这道命令遭到了高级将领们的激烈反对。

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和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都认为,德军应该进军莫斯科,消灭苏联的武装力量。莫斯科不仅是苏联的首都和大工业区,也是最大的交通枢纽。占领莫斯科必将极大地限制苏军的行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也极力主张中央集团军群应保留其装甲集群,并尽早进攻莫斯科。古德里安和霍特也持有相同看法。但尽管将帅们据理力争,但希特勒仍然固执己见。无奈之下,古德里安只好准备挥师南下。

碰巧的是,此时,斯大林也和苏联将军们存在着战略分歧。斯大林判断,德国人将要主攻乌克兰,夺取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的煤矿和高加索的石油资源。因此,他将苏军主力部署在西南部的乌克兰,并任命布琼尼元帅为西南方面军总司令,总兵力超过西方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的总和。但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则建议,为了保存战斗实力,苏军应将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东岸,同时放弃基辅。斯大林生气地说:“你在胡说什么!我们怎么能将基辅交给敌人!”朱可夫也十分激愤,忍不住反驳道:“如果你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那还要我干什么。我请求解除总参谋长职务,到前线与敌军作战。”斯大林于是免除了他的总参谋长职务,任命他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就这样,苏德双方的最高统帅都决心一意孤行。希特勒决定集结重兵攻克乌克兰,而斯大林也决心集中重兵,死守乌克兰。双方主力的激战就这样产生了。

千里合围

1941年8月20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抵达第聂伯河。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相距550千米。8月21日,希特勒签发第35号指令,命令德军歼灭苏西南方面军第5集团军,并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涅茨盆地工业区,切断苏军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供应。25日,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率军南下,直扑布琼尼元帅的后方。强大的坦克部队掀起了漫天尘土,如疾风般横扫过乌克兰大平原。

∧苏联红军在基辅近郊的战斗
斯摩棱斯克防御战虽然迟滞了德军的攻势,但是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指挥失当,在基辅的保卫战中,苏联红军陷入了苦战,这是一支从斯摩棱斯克撤退下来的部队,到了基辅,他们再次和老对手古德里安展开了激战。

∧德军装甲部队向基辅挺进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1年7月,该装甲部队为德军第11装甲团,路边被击毁的苏联坦克是苏制BT-7。从部队番号上看,这支部队应该隶属于古德里安装甲集群。

苏军最高统帅部误解了古德里安的战略目标,以为他企图从南翼包围苏军主力和预备队方面军,迂回进攻莫斯科。直到8月底,苏军才如梦初醒,并立刻命令布良斯克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第43集团军奉命挺进罗斯拉夫尔和斯塔罗杜布地区,进攻古德里安的东翼侧。布良斯克方面军派出10个步兵师和若干坦克,对德第2装甲集群翼侧发动突击,然而,突袭未能奏效,古德里安仍然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南推进。而与此同时,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第17集团军已经强渡过第聂伯河,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以神速进军,突入到苏军背后,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在基辅侧后对苏军形成了钳形攻势。

基辅地区苏军的命运危在旦夕。在此情况下,布琼尼主张苏军应主动放弃基辅,以免遭受围歼。但斯大林仍然顽固不化,命令西南方面军不惜任何代价,务必坚守阵地。同时,斯大林还将大批部队调往基辅地区,准备与德军决一雌雄。

9月7日至8日,德军总参谋部完成了联合作战的战略部署。这项作战计划旨在夺取基辅,并歼灭基辅-第聂伯-迭斯纳河曲地区的苏军。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都将投入这场会战。这是个双重合围的计划,部署决定: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将从斯塔罗杜布继续向南挺进,深入罗姆内和朴里卢基,而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将从哥美尔向南推进,掩护古德里安的右翼。南方集团军群第17集团军将苏军牵制在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并占领第聂伯河对岸克列缅丘格附近的桥头堡,以便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取道桥头堡,向北推进,与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在罗姆内和洛赫维察地区会师。德军参谋部企图利用这些装甲部队,将大约6个苏联集团军切断在第聂伯河大河曲一带,然后分头歼灭。与此同时,赖歇瑙元帅的第6集团军向东推进,渡过第聂伯河和迭斯纳河,围歼被包围在基辅的苏联军队。

截至9月9日,德军都按照计划顺利地向前推进。德国第17集团军已经渡过第聂伯河,第1集团军也正向北推进,预计在基辅以东约240千米处与古德里安会合。10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攻克了苏军军事要塞罗姆内。次日,布琼尼觉察到处境危险,向斯大林再次请求撤军,遭到斯大林的严词拒绝。相反,他将苏军第21集团军(库兹涅佐夫中将)调拨给布琼尼元帅指挥。斯大林确信,这样,布琼尼就有了足够的兵力,可以成功地阻遏住古德里安的进攻。12日,克莱斯特在克列缅丘格登陆,然后向卢布内方向发起进攻。这时,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也察觉到形势的危急,于是冒着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毅然下令苏军全线撤退,然而,不幸的是,苏军统帅部很快就取消了这道命令。

斯大林对西南方面军下达的撤退命令十分恼火。13日,斯大林下达命令,严禁任何形式的后撤,命令苏军务必死守基辅,同时,西南方面军还要对德第2装甲集群实施反攻。与此同时,他派出传令官,火速飞向别尔戈罗德的布琼尼元帅指挥所,向布琼尼元帅宣读了免去他职务的函件,将他派往西伯利亚,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无法理解布琼尼提出的撤退建议,对这位老哥萨克元帅失去了信任,认为他怯懦畏战。铁木辛哥元帅接管了乌克兰境内红军的指挥权。然而,铁木辛哥也无法扭转战局,认为只有撤退才能避免被围歼的命运。他派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赴莫斯科求见斯大林。但这次斯大林根本没有露面,只让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转达他的指示:守住基辅及周围地区。

合拢包围圈

9月14日,苏联西南方面军开始走上了覆灭之路。胡贝少将指挥的第16装甲师开始进攻卢布内。短时间的炮火进攻之后,苏军放弃战斗,撤出卢布内。18点20分,第3装甲师第6团第9连与第16装甲师相遇。炮塔上涂有很大“G”字标记(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标志)的Ⅲ号坦克,停在炮塔上涂有“K”字标记(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标志)的坦克身旁。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就此顺利会师。

当天天亮之时,第3装甲师的先头部队也在强攻洛赫维察。该师第3步兵团第3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该城,突然占领了北面的大桥,将近10点30分,苏军举手投降。洛赫维察落入到德军手中。夜幕降临时,第3装甲师也抵达洛赫维察城下。此时,苏军正在自西向东奋勇突围。为减轻北面受到的压力,该装甲师第39工兵营企图向卢卡发动进攻,炸毁卢卡附近的桥梁。但苏军强大的防御火力粉碎了德军的企图。9月15日,第3装甲师将兵力集中在洛赫维察城内及其周围。当天正午时分,东面尘土飞扬,大群坦克从东方疾驶而来,越来越近,对第3装甲师的阵地构成了威胁。等到坦克驶进之时,防守的德国士兵们突然跃身而起,欢呼着向涂有铁十字标记的灰色坦克狂奔而去。原来,这是德军第9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德军的包围圈变得更加坚固。

与此同时,胡比基中将指挥的第9装甲师,尾随在第16装甲师后面,向卢布内方向挺进,然后向东向北,在9月15日凌晨占领了洛赫维察以东苏拉河上的桥梁。当天,该师和被第14装甲师占领的米尔戈罗德之间仅仅相距50千米。

第3装甲师也积极地向北、向南扩大阵地,占领了亚什尼基附近的桥梁。但此时,第3装甲师还在辽阔的地区孤军作战,无法与第9、16装甲师胜利会合,该师师长莫德尔中将于是四面派出侦察和突击小分队,以免遭受敌人的突袭。当天,第3步兵团第1连的侦察班与第16侦察营的尖兵相遇。这样,对基辅的最后合围就此完成,苏联6个集团军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惨烈的突围战

1941年9月16日,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打响了。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已经被德军分割开来,陷入混乱之中,苏军损失惨重。直到此时,斯大林才终于接受了苏军再次惨败的现实。9月17日3点40分,苏军最高统帅部同意撤退。然而,此时为时已晚,苏军已经失控,官兵毫无突围准备。因此,整个17日,苏军没有组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突围。哈尔德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道:“基辅包围圈中的敌军混乱不堪,就像弹球般四处跳跃着。”

18日,突围命令下达后的次日,苏军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数量众多的坦克,向德军第16装甲师首次发动突围。苏军战士端着步枪,高喊着“乌拉”,英勇地冲向敌军阵地。第16装甲师很快陷入危急之中。就在此时,德军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打退了苏军的冲锋,首次突围就此失败。当天,在德军第2装甲集群的阵地上,双方也展开了极为惨烈的战斗。苏军出动1个骑兵师和2个坦克旅,奋力向外突围。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苏军将士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德军包围圈,然而,不幸的是,德军第3装甲师很快重新组织成新的包围圈。尽管苏军战士再次勇敢地发动冲锋,但最终依然没能冲破包围。广阔的田野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苏军将士的尸体,整个战场惨不忍睹。

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终于下令放弃基辅,立刻突围撤退。苏军放弃了城防要塞和外围工事,并炸毁了第聂伯河上的桥梁,退向城内。而此时,城内党政军要员赫鲁晓夫、布琼尼、铁木辛哥等人早已乘飞机离开了基辅。德军很快就占领了基辅。

∧ 基辅保卫战中被俘的西南方面军士兵
基辅保卫战之所以造成大量的红军被俘,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统帅部的指挥失当,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战机,最终导致整个西南方面军陷入苦战,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整集团军被德军俘虏。

20日,苏军组织起第二次大规模突围,并成功地将德军阵地打开一个缺口,但很快,缺口又重新被德军补上。此后,苏军再也无力进行有效的突围攻击,包围圈内的苏军士兵只能坐以待毙。当天,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政治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为了接应被困苏军,铁木辛哥先后出动几个集团军的兵力,从包围圈外发动过进攻,力图挽救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的命运。然而,援兵遭遇到德军第17集团军的坚固防守,始终未能成功包围。被围苏军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截至9月26日,战役基本结束,庞大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就此彻底崩溃。近百万苏军将士损失大半,除掉阵亡者外,有66.5万人被俘。德军还俘获了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战俘中的犹太人、政委和共产党员都被枪决,其余人则被押往后方服苦役。德国人对这些俘虏极为残忍,绝大多数人都因劳役或冻饿折磨而死,很少有人存活到战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