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

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在相当多的人的观念中,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从美育的角度看,文学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注重的都不是掌握其技术的精湛程度,而是在于通过它们,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总之,在于孕育一种美的精神。唯审美的价值、审美的境界可以超乎功利,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余纯顺的壮举穿越时空、超越种族,是属于全世界的。

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

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

在相当多的人的观念中,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有一年,我在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中出了一道正误判断题:“美育等于艺术教育”,结果有一半的考生认为正确。更可怕的是,一提到美育,很多人想到的只是美术课、音乐课,把美育窄化为美术、音乐教育。接着,又把美术、音乐教育变成了乐谱的记忆课和横平竖直的训练课,美育进一步降格为工艺训练。

美育不是德育,美育也不等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美育并不以培养艺术家为主要目的,如同体育不以培养国家级运动员为主要宗旨一样。从美育的角度看,文学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注重的都不是掌握其技术的精湛程度,而是在于通过它们,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总之,在于孕育一种美的精神。只要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培育,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艺术的交往,都是审美的对象,都是美育的素材。

先说感受。鲁迅先生的散文是这样开头的:“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大概可以说是败笔,但从美学的角度看,它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他童年的独特感受。一种孤独、寂寞但又不肯放弃希望的感受。如果把这句话写成“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枣树”,那就只有景而没有感受,也就索然无味了。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不美,自然是因人而美,是因人的感受而美;而对人来说,面对自然可能无动于衷,而“感受自然”才有美。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有无数精妙绝伦的散文,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绘画,都是描写自然的,但这些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在描写自己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是面对霜后红叶的景色,有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兴高采烈,也有《西厢记》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伤愁苦;相同的感受也完全可以借助不同的自然对象表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名句。这里李白的人、月、影“三人”与鲁迅的“两棵枣树”完全是异曲同工之妙,完全不相干的景致却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如此深刻的感受,更不可能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美育的基础。

至于情怀,是以感受为基础的,但又是对感受的提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本来是一幅穷困潦倒、愁苦不堪的画面,可是一旦把它作为客观的形象、作为审视的对象表现出来,拉开了现实环境与主观感受的距离,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历来被认为其“意境深远”。所谓意境深远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情怀,往低处说,是自嘲、诙谐的情怀,往高处说,则是乐观、豁达的情怀,并没有悲伤之气。这种情怀是以对人生的态度为基础的,表达了一种对复杂人生的感悟,一种进取与退缩、屈服与抗争的矛盾。这种人生场景是常见的,这种情怀却是不多见的。《黄河大合唱》则是另一番气象:悲壮慷慨、激越昂扬,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我们站在黄河边上,可能会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浑浊,或者感受到它的川流不息,但不会自然上升到黄河大合唱的那种情怀;在聆听、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使聆听者升腾、体验到这种情怀,才是美育。体验这种情怀,除了美育,别无他途。

境界与感受、体验是无法分离的,但出于强调的目的,特别分离出来予以分析。审美的最高境界往往是超功利的境界。金器、宝石陈列在展览馆的时候,觉得美轮美奂,可是一旦被聚财者藏在保险箱里,就一点美感也没有了。《长生殿》里有一段以美玉宝石形容丑女形象的文字:“眼嵌猫睛石,额雕玛瑙纹,蜜蜡装牙齿,珊瑚镶嘴唇。”这是在以美写丑,读来确实使人生厌,因为这里的形容只能使人联想到这些珠宝的金钱价值,而无法使人联想到它们的脱俗美。

至今为止的整个人类社会一直是一个功利社会,政治的成败、经济的贫富、道德的好坏,都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和功利标准。唯审美的价值、审美的境界可以超乎功利,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当人们欣赏断臂的维纳斯雕像时,不能不为她的超凡脱俗的美而感到震撼,这个时候没有人去想没有双臂的女人怎样劳动和生活。千百年来,人们相信,维纳斯就是这个样子,只能是这个样子。人们不再关心原本维纳斯雕像的样子,人类将自己对自由精神、对审美理想追求,对摆脱功利缠绕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人类的集体审美意识创造了她,她又反过来使人类更伟大。近年来,在澳大利亚海滨掀起了一种沙滩雕塑的艺术创造活动。当海水退潮时,无数的人拥向沙滩,抓紧有限时间,在沙滩上塑起心爱的沙像;海水涨潮时将它们全部卷走。人们为了这短暂的美丽,而乐此不疲;目前参与这一活动的人数正在与日俱增。人们何以有这种热情?它并不增加任何财富,甚至不留下任何创造活动的痕迹。可是这种创造美的活动对于荡涤占有的欲望,对于摆脱患得患失的狭隘心理,对于激发创造的热情,对于潇洒地面对社会风云、人生际会,一定很有意思吧?

余纯顺的名字我们应该是不会忘记的。他的勇气、他的豪情、他的毅力,赢得了“壮士”的称号。在中国历史上能赢得这一称号的人是不多的,他没有钱,没有权力,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苛刻一点的话,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可是他在无数人的心目中建造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们都真心诚意地敬佩他。敬佩他什么呢?敬佩他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我想,这种境界没有其他语言可以表达,只有一种语言,即达到了美的境界,一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不计成败、甚至不计个人生命的超功利境界。他的这一壮举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要检验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潜力,人的精神的可能性到底有没有边界。他想要用事实来说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人们以为的人的可能性的极限是可以突破的,人的精神的力量是人的力量的本质。在这一境界里,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真正到达了完美的统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余纯顺的壮举穿越时空、超越种族,是属于全世界的。我想,生活中的孔子释迦牟尼、耶稣、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等,都是进入这一美的境界的人类的代表,他们能够把博大的爱、超越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完美地结合起来,不计功利地毕生追求。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确乎是有些道理的。

美育活动可以丰富多采,但如果不能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不能体验一种美的情怀,不能接近和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那只是活动,而不是美育。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这里丝毫没有看轻鉴赏美、创造美的具体能力的意思,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感受美、实践美的深刻性无疑是相辅相成的)。进入美的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而具有追求美的天性,具有摆脱功利、超凡脱俗的意向: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吝啬鬼也有破财助人的冲动。美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升华这种爱美的天性进入美的境界。

如此看来,美育的价值和美育的活动要比传统美育的概念深刻得多,丰富得多。毫无疑问,文学、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但目前的文学、艺术教育,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对已有材料的把握、开掘上,都缺乏美育意识。就是那些传统上看作是美育的课程,本该令人赏心悦目、净化灵魂,可在很多地方却成了加重学生负担、枯燥乏味的课程。这不能不提醒我们需要对美育从课程理念、从教学目标、从内容安排到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的检讨。美育绝不能简单地套用智育和德育的模式,美育不该简单化,更不该庸俗化,美育需要以美的精神来进行。

美育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这只是从文学艺术的典型性、深刻性来说的,而不是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的。事实上,美育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美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审美活动和实现美的实践过程是充满创造性的,充满个性的,美育也非常需要有创造性的智慧,需要个性化。美育绝不仅仅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事,美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包括课程设计、环境布置、管理风格、人际关系等各个环节。当我们对美育的价值和性质有了新的定位以后,探索美育的新思路无疑就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