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

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第一节 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一、雅言教育雅言教育,实际上就是汉代扬雄《言方》中所说“通语”教育。因此,荀子继承孔子的语言教育,加强教育训练,使更多的人学会雅言。孔子、荀子的“雅言”观念与教育,对于那些游说诸侯、往来四方的辩士和外交人员,是极为重要的“言语”教育内容。最早提出的语言理论概念是“词和概念”。

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

第一节 雅言教育与语言理论教育

一、雅言教育

雅言教育,实际上就是汉代扬雄《言方》中所说“通语”教育。它是语音的规范雅正的教育训练。孔子荀子所说的雅言,是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以夏朝疆域为中心的语言,它是北方广大地区人们的共同语,相当于现在普通话的概念。雅言有别于南方越、楚等国使用的方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使用雅言,尤其是诵读讲授《诗》《书》的时候,参加礼仪活动的时候是必须的。荀子较之孔子对方言和雅言的认识更深刻些。在他看来,教育会使人们学会雅言。《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段话说,吴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后的习俗语言各不相同,这就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因此,荀子继承孔子的语言教育,加强教育训练,使更多的人学会雅言。《荀子·荣辱》:“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孔子、荀子的“雅言”观念与教育,对于那些游说诸侯、往来四方的辩士和外交人员,是极为重要的“言语”教育内容。“言语”教育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培养具有“雅言”水平的翻译人才。因为,各诸侯国不仅相互交往,而且还与四边周围的外族异邦通商和外交。《礼记·王制》中就记载了最早的翻译:“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这段话说的是,中原和少数民族地方人民语言文字不通,要彼此表达愿望,交流信息,就需要各种翻译。

二、语言理论教育

言语教育,还在于语言理论的探讨研究及其传习教育。这种学术研究及其传习教育,在春秋战国时期,还仅仅是一种初始萌芽状态。但是,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学问家,他们都能及时地把这些初步的语言理论传达教授于自己的学生。这从记录他们成果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最早提出的语言理论概念是“词和概念”。《老子·一章》中说:“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国历代语言学家·荀子》中解释说:“老子所说的‘常名’,是指与客观事物有本质联系的概念;而‘可名’则是指表达概念的名称,即词语。‘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名,并不是经常不变的名。在这里,老子指出名称与客观事物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它只不过是表达概念的符号。”对于词语与概念的认识,孔子、墨子也进行着探索。而成绩突出者,则是荀子。他写了一篇《正名》,专门进行论述。他不仅明确地提出概念是在词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单足以喻单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音节词能够表达事物就用单音节词,单音节词不能表达事物的就用双音节词,而且,提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这是说,事物的名称本来没有一定要用这个名称才算合宜,是人们共同约定给实际事物命名,约定俗成了然后就成了习惯就是合宜,违反了这个约定和习惯的就叫做不合宜。名称本来就没有指定某个实物才算合适的规定,是人们共同的约定给它取这个名字,约定俗成了就把它称为某一事物的名称。另外,荀子还提出人是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后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因此,语言的训练,是有利于思维的开发,而思维的敏锐,归纳概括能力的强劲,有利于语言的表达。另外,荀子还提出,语言的发展与丰富,与时代社会的进步是同步的。“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务。”墨子及其学生们,对逻辑理论的教与学、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墨子》中记载了他们教与学、研究探索的成果以及实际应用的范例。在《大取》中指出,文章语言,应该是:“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这里,故是文章立论的依据、理由,理是文章之所以有说服力所使用的规律和道理,类是文章之所以流行必须把握区分的事物的类别。故、理、类,是逻辑推理的概念,也是写文章必须把握的要点。而且,更应把握文章的主题、立意,这就是《非今上》里所说:“凡出言,则不可不先立仪而言。”《非攻》《非命》所立的仪就是反对攻战、反对命定。《兼爱》论证的就是人的“兼相爱”,《节用》论证节俭反对浪费。《墨子》中的文章,题目常常就是鲜明的“立仪”。另外,《墨子》中提出论说文的“言有三表”。《非今上》说: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言有三表,这是《墨子》逻辑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证方法。本、原、用,就是三表。三表者,就是论证的三个层次或曰三个步骤。第一表,立论要有所本,即要有可信的历史事实(圣王之事);第二表,立论要有所证,即要有现实社会中人民群众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第三表,立论要有实效,即要有经过实践检验而有利于国家、百姓的验证结果。这是对写文章更高层次的要求,不说空话,不引假证,不宣传赞扬无实效的大话。另外,《小取》中还提出了逻辑推理的7种方式。它们是或(选言)、假(假言)、效(直言)、譬(类比),侔(直接推理)、援(归谬)、止(否定)。这些方式,就是语言逻辑教育的范例,被墨子的学生们或再传弟子记载下来。

三、第一部辞书——《尔雅》

据陆宗达、王宁的研究,《尔雅》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而且,汇编也不是一次而成,而是逐步完善的。初具规模的时代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汉代古文经典的传注发达起来之后,又经过一番增补润色,才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文本。《尔雅》成书过程是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者,既在语言的教育中传习着应用着它,也参与了汇编整理工作。《尔雅》是十三经之一。王宁先生在《十三经说略·尔雅说略》中指出:“《尔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书,只是经书训诂的汇编。”黄季刚先生根据《荀子·荣辱》“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与《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对照,认为“雅”是“夏”的借字。他提出:“一可知《尔雅》为诸夏之公言;二可知《尔雅》皆经典之常语,三可知《尔雅》为训诂之正义。”(〔22〕283)可以看出《尔雅》这部书在战国时代就对古代经典的词语进行解释了。它以标准语言解释方言俗语,以当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以常用语言解释难僻词语,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辞书。刘勰《文心雕龙·宗经》:“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精通《尔雅》就能阅读知晓古籍的深刻含义。

《尔雅》原书三卷20篇,亡佚《叙篇》,现存19篇,按内容和性质可划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有《释诂》《释言》《释训》,解释普通词语。有的是今语翻译古语,有的是用今语解释今语,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词语解释难懂的词语。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始”是当时通用语,用“始”解释从“初”到“权舆”共11个词。

第二类,有《释亲》《释宫》《释器》《释乐》,解释人事的名词。如:“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第三类,有《释天》,是天文名词的解释。如:“北极谓之北辰,何鼓谓之牵牛。”

第四类,有《释地》《释丘》《释山》《释水》,解释地理状况和地理名称。如:“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

第五类,有《释草》《释木》,解释植物名称。如:“灌木,丛木。”“荼,苦菜。”“水中所居者曰洲。”

第六类,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解释动物名词。如:“舒雁,鹅。舒凫,骛。”“狒狒,如人。披发迅走,食人。”

从第二类开始,至第六类,共计16篇,解释的是百科名词。这是当时人们对名物认识和分类的最高水平。因此,后人称之为百科词典。它是学习理解先秦五经至诸子各家著作的工具书,亦是学习语言的文本。《尔雅》的注本很多,今天普遍使用的是晋代郭璞的注本。为郭注作疏通行的有北宋经学家邢昺的《尔雅义疏》。该书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汉书·艺文志》把《尔雅》附于《孝经》之后,实际已视之为儒家经典,《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经部《论语》之后,并说:“《尔雅》诸书,解古今之意,并五经总义,附于此篇。”唐代文宗时,将《尔雅》列为经书。据《孟子题辞》:“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上说:“(学馆生徒)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小学类》所列书籍之一《尔雅注疏》的提要说得很对:“今观其文,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实自为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