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学派的分野

儒家学派的分野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学派的分野孟轲与荀况:儒家学派的分野一、孟轲及其思想理念孟轲,鲁国邹地人,从小接受儒学熏陶和教育,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者。孟子在儒家有仅次于孔子的崇高威望,被后人称为“亚圣”。儒家学派注重道德建设,孟子更是突出的代表,但其治国理念却失于空泛,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荀况打破了儒家学派的局限,悉心研究儒、墨、道各家学说的得失,形成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系统理论。

儒家学派的分野

孟轲与荀况:儒家学派的分野

一、孟轲及其思想理念

孟轲,鲁国邹地人,从小接受儒学熏陶和教育,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者。他母亲大概出身书香门第,对他寄予厚望,可能受孔子“德不孤,必有邻”的启发,重视学习环境,为了让孟轲专心致志好好学习,她曾三次搬家。孟轲还不好好学习,她就把布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割断,教育儿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激起了儿子奋发攻读的志气。于是“孟母三迁”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孟子受业于子思弟子。学成后,曾先后游说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虽能言善辩,但都被认为是迂阔的空谈而不得任用。于是他像孔子一样,退而作《孟子》七篇,记录了自己游说的经历和言论。孟子在儒家有仅次于孔子的崇高威望,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传承了孔子思想理念,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扬:

一是提倡仁义的道德观念。孔子提倡仁,孟子强调“仁者无敌”,给“仁”赋予了更积极的意义。当梁襄王问到什么人能定天下时,他坚定地回答:“不嗜杀者能一之。”认为只有不滥杀无辜的仁者才能统一天下。当问到利时,他回答:“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虽只在“仁”后增添了一个“义”字,就把“仁者爱人”的爱心变成行动。按“义”的含义,“义者宜也”,从山东水泊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的大聚义,到现今层出不穷的见义勇为的英雄,说明义的感召力至今犹存,并在发扬光大。

二是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进一步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尊敬自己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小孩,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如果尊老爱幼蔚然成风,社会上人与人就可以和谐相处了。

三是家有恒产的治国理念。当梁惠王提出“愿夫子辅吾志”时,孟子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意即假如人民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就不会有牢固的道德观念。并说一旦没有了道德观念,什么歪门邪道的事都会干。所以英明的君主要使民众有维持生计的产业。现在民家的产业,上不能养老,下不能育小,丰年终身受苦,凶年不免死亡。救死还顾不上,哪有闲暇讲究礼仪呢!孟子于是勾画了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认为只要做到老者锦衣肉食、百姓不饥不寒,就可以“定天下”了。

儒家学派注重道德建设,孟子更是突出的代表,但其治国理念却失于空泛,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孟子擅长论辩,但在同其他学派论战中多失之偏颇。如对墨子的兼爱说,他武断地说:“墨子兼爱,是无君也。”拿国君压人,似有扣大帽子之嫌。又如在批判农家的《许行》篇中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断,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立场显而易见。而另一位同出儒家的荀子,却弥补了儒家学说的这些缺失,成就在孟子之上。

二、荀况及其思想理念

荀况,赵国人。五十岁时才到齐国游学,因德高望重,三次成为齐王酒宴上的祭酒。后受人毁谤不得齐王重用,就离齐至楚,时任楚相的春申君安排他担任兰陵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况也丢了官,就在兰陵安家落户,潜心著述,完成了数十万言的《荀子》一书。荀况打破了儒家学派的局限,悉心研究儒、墨、道各家学说的得失,形成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系统理论。《荀子》32篇,不能一一评介,仅就其与传统儒家学说相异处略呈己见。

一是独到的治学见解。孔子强调“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失为经验之谈。荀子提倡“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着重于攀登。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达到“山高人为峰”的境界。牛顿谈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比巨人看得更远。比牛顿早一千多年的荀况就有了类似的独到见解,所以他能“青出于蓝”,比传统的儒家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

二是另类的人性思考。孔、孟都认为人性本善,之前的老子更主张回复“婴儿”状态。墨子认为人如一块白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而荀况则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他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又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我们在此不必参与人性之争,只就其强调后天教育、主张绳墨磨砺,认为是颇有道理的。

三是前瞻的治国理念。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孟子强调言必称尧舜,重在道德建设。荀子继承了儒家思想,也谈修身、重礼乐、论荣辱,但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上,他虽也回顾往昔,但更多的是向前看。荀子提出信义立国、以理正国、以法治国的理念。他还提出爱民利民的君道、利君安下的臣道,强调“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把治国责任归于君主,认为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政治清明。

四是裕民的富国思想。荀况指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就是做到“节用以礼”,用礼来节制官员的开支;“裕民以政”,执行富民政策;“臧其余”,把富足有余的部分贮藏起来,达到富国的目的。为了裕民富国,他进一步提出合理分配的问题:“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认为天下的根本利益在于分配,君主是总管分配的枢纽。只有“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减轻农民和商人的税赋,才能做到“下富则上富”,不能采取“伐本竭源”即杀鸡取卵的掠夺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