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的确定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的确定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提出组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领航工程、新兴产业支撑引领工程、科技惠民品质提升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科技服务业态培育工程、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工程和知识产权创新保障工程“八大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业能级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民生改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青岛经济升级版。

“十三五”期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领航区、蓝高新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孵化区、科技惠民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使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进步、民生品质提升和社会管理创新,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把青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蓝色科技创新中心。

为此,提出组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领航工程、新兴产业支撑引领工程、科技惠民品质提升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科技服务业态培育工程、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工程和知识产权创新保障工程“八大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业能级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民生改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青岛经济升级版。

(一)海洋科技创新领航工程

统筹协调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在蓝色硅谷核心区、西海岸新区和红岛高新区的布局,全力促进海洋创新要素整合集聚,推进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家级开放式综合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网络;重点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种苗与健康养殖、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深海技术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壮大海洋科技产业,形成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核心关键技术与创新资源建设。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突破设计和总装制造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船舶及关键配套设备。开发深水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水下生产系统、海洋科考装备、深海资源开发等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LNG)、军用舰艇、特种船舶等高端船舶;研制动力定位系统、集成控制系统、船用中低速柴油机、船舶压载水处理装备、通讯导航系统、电力推进系统、甲板机械等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推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中挪深海工程设计院、海工装备孵化器、TSC集团海工装备和页岩气产业基地、海洋装备产业园等建设。引进培养3 ~ 5个海洋工程装备人才团队。

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围绕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与创新药物、海洋高端生物制品开发,重点开展海洋药用生物新资源挖掘、海洋天然产物高通量活性筛选、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靶向发现、海洋创新药物及现代海洋中药等开发,研发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海洋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等;突破新型海洋生物功能材料改性、新型海水养殖动物疫苗研发、海洋绿色农用生物制剂产业化、高附加值海洋生物酶制剂等关键技术,开发海洋生物功能材料、农用制品、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海洋生物制品。加快建设海洋药物研究开发院、国家海洋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生物技术服务平台、动物用生物制品研发中试服务平台、青岛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孵化器、海藻生物产业孵化器和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海洋新材料。突破浪花飞溅区复层矿脂包覆技术、高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海洋生物污损防治技术、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3 000 m级钛合金耐压结构技术、海藻酸钠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推进舰船及海洋工程防腐防污新涂料、环保型树脂、抗菌防污剂以及防污涂料、水性化系列海洋涂料、深水耐压浮力材料、耐蚀合金材料、耐压密封防水材料等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海洋新型防护材料、海洋化工材料和海洋深潜材料三大产品系列。建设国家海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船重工海洋新材料研究院、日东电工海洋防腐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明月集团海藻纤维产业化基地。

海洋电子信息。重点在船舶电子、海洋仪器仪表和海洋通信等领域实现突破。开发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智能微小型海洋动力参数传感器、海洋生态参数传感器、水下焊接材料及设备、海洋遥感探测设备、海洋生态监测设备、基于4G技术、水下声学等的海洋专用通信设备以及军民两用高端通信器材等产品。建设海洋仪器装备国际合作研发中心和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引进培养2 ~ 3个海洋电子信息高层次创新团队。

海水种苗与健康养殖。开展分子育种养殖技术、海洋动物饲料、生物技术农药(无残毒杀虫剂、植物促进激素、海洋前列腺素等)研究,重点发展高端优质海产品的育种、病害防治、工厂化养殖等技术,着力发展优质农产品良种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重点支持高端优质海珍品工厂化养殖、育种,禽畜疫苗、生物农药、动物药剂和诊断试剂等项目。建设海水种苗养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青岛正大海洋科技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高档海水苗种繁育基地、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蓝色粮仓科技发展基地。

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和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低成本反渗透海水淡化膜材料及膜组件、浓海水综合利用纳滤膜产品及工艺、超大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集成和安全供水、正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及工程技术、大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以及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配套装备,海水直接利用、海水资源提钾、提溴、浓海水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建设反渗透膜生产基地、中空纤维超(微)滤膜与水工业装备产业化基地。

深海技术装备。重点发展深海运载装备以及拖曳类、调查类、取样类设备。研发浮力驱动的新型自治水下机器人(AUV)、3 000 m深海水下滑翔机、水下推进器、全海深环境模拟与检测装置技术、声学拖曳系统、连续浮游生物记录仪、声学多普勒测流仪、温盐深剖面仪、深海底采样平台及其控制技术、全海深(万米)监测取样Lander系统等。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地、观测海洋学与深海研究中心、中船重工青岛深海装备试验基地建设。引进培养3 ~ 5个深海技术及装备高层次创新团队。

海洋新能源。突破海上风电场建设、大模块化百千瓦级波浪能发电、复合型越浪式波浪能电站、微藻生物柴油等技术,开发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与海岸工程相结合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兆瓦级的潮流发电机组及设备、温差能发电成套装备、海洋能集成供电系统等产品,建设国家海洋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生态保护,研发胶州湾近海环境监测系统,近海环境养殖污染监测、控制及修复技术;建立西太平洋-南海的“透明海洋”、海洋牧场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海洋科考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及海洋科学数据等海洋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体制机制,建成开放协作、特色突出、高效运行的海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2)示范工程。

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依托大型军工集团驻青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以及地方军工企业和海尔、海信等有实力的企业,重点突破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特种船舶、军用海洋水文气象装备、无人艇、军用潜标及水下机器人、4G军用北斗安全加密信息终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氟橡胶材料、军用吸波材料、轮边减速器及转向节总成用自紧油封及防尘罩、大型舰船用高压双向密封件、高速牵引回撤系统、海军战场战位急救包和海军单兵救生系统、羟基自由基空气净化等军民融合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快古镇口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园等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与转移示范区。

海洋能示范基地。开展500 kW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突破海洋能装备长期运行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实现海洋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建设海洋能综合示范与测试基地。

(二)新兴产业引领支撑工程

在新形势、新常态、新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大背景下,面向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立足青岛战略定位,着眼科技前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六大重点领域,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构筑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 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年总产值超过5 000亿元,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1.新一代信息技术

依托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等研发服务平台,重点开展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通信及终端设备、高端通用芯片及行业基础软件、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物联网、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云计算与大数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信息器件向网络化、高速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1)核心关键技术。

新型显示。突破激光显示高可靠性、低成本、长寿命等技术;掌握裸眼、非裸眼、真三维和全息等三维显示的节目源、发射、传输、接收、显示等集成技术;研发有机发光显示的发光材料、薄膜晶体管阵列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电子纸和场致发射等前沿显示技术研究。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重点发展激光元器件、高光谱成像探测器、光通讯模块、太赫兹器件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着力培育应用电子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加快开展基于片上系统(SoC)的整机设计和产业化研究,开发采用先进技术的片上系统(SoC)芯片。

物联网。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超高频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间件产业等,以及物联网相关终端、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

高端软件及网络信息服务。重点发展智能嵌入式软件、高端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政务,移动农业信息服务、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动漫产品制作等的设计开发。

(2)示范工程。

云计算示范工程。突破高效能海量(EB)级存储、大规模并行处理等技术,推进云计算应用服务开发和运行环境、用户信息管理、运行管控、安全管理与防护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建设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绿色云计算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中国联通青岛云计算中心和青岛软件科技城云计算中心等云计算应用支撑平台,培育发展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产业。

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物流网技术可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监控、手机支付和导航等。在智能交通领域,有效结合导航定位与视频监控。促进全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3)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建设青岛市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研发平台、国际动漫游戏产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引进培养5个高端研发团队。

2.先进装备制造

在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依托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重点突破先进制造关键技术、先进制造模式技术,装备数字化技术,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绿色制造及微纳制造技术,流程再造技术等。

(1)核心关键技术。

智能机器人。重点支持智能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及集成制造、水下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用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加快建设工业机器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服务机器人示范应用平台;推进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建设。

轨道交通装备。大力发展时速350千米及以上动车组相关产品和技术,研制和发展新型高附加值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相关零部件配套系统,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抓好高附加值机车、牵引控制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铁路专用变配电产品、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动车组核心关键配套产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以及再生制动能量储存利用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智能制造装备。研究开发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技术、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技术等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及装备,以及智能传感器、五轴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关键装备。

新能源汽车。突破动力电池系统、动力控制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重点发展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研究纯电动力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系统综合管理、电机和电子控制与智能技术;研制电机变速箱总成、轮毂轮边电机驱动等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基础器件;开发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和样车。

机械装备和航空航天装备。重点开展合成橡胶生产设备、数字化轮胎成套装备、检验检测设备和新型纺织机械的研制。突破制约直升机设计制造、航空新材料及其零部件制造和航空设备及系统配套设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航空航天装备。重点支持直升机设计制造、航空新材料、航空轮胎、航空零部件设备制造等。

(2)示范工程。

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基础设施与示范(充电桩)等技术的研究,推进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程,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实现青岛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带动电控、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3)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建设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等,引进培养8个高端研发团队。

3.新材料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合成橡胶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和纳米材料等领域,依托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服务平台,重点突破高性能复合材料、光电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特种金属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的合成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1)核心关键技术。

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水处理反渗透膜、特种分离膜等材料的原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材料和技术,发展风电叶片、高压容器、复合导线等专用材料,加快在新能源、高速列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先进高分子材料。扩大反式异戊橡胶、顺式异戊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规模,加快开发丁基橡胶、耐寒特种橡胶和耐高、低温特种橡胶等新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助剂,加强为汽车、高速铁路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密封、阻尼等专用材料的开发。

特种金属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钢、高温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铝镁基轻合金、结构钛合金。重点开发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轻质的新型高强合金(铝、镁、钛等)材料及其结构件的生产技术;积极发展超导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生产技术;加快镁合金结构件、超导线材、非晶带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新一代光电材料。研究开发先进激光材料、柔性显示材料、光学薄膜关键材料、电气绝缘材料等,提高蓝光、紫外LED外延片生长及应用技术。

纳米材料。重点开展纳米线、纳米管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技术,非晶及纳米合金等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2)示范工程。

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支持低成本、低缺陷、大尺寸的高品质石墨烯制备技术、石墨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快建设石墨烯科技创新园,推进青岛高新区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3)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中科华联高分子材料孵化器、LED研发中心、南墅石墨产业孵化器和青岛市非晶合金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引进和培养8个高端研发团队。

4.生物技术

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农业生物技术,依托山东省糖科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用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藻多糖提取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酶制剂制备与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服务平台,重点突破良种选育、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物酶、精细化海藻化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1)核心关键技术。

生物医药。重点开展天然药物与保健品、基因工程药物和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合成药物的创制,以及肿瘤、遗传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试剂的研发。通过结构和组方优化,开展活性物质主要药效学研究,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等临床前研究和Ⅰ、Ⅱ、Ⅲ临床研究。

生物制造。重点突破生物基化学品,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和长链醇、多元醇、有机酸等大宗化学品的合成技术;重点开展新菌种工业酶制剂、食品工业酶制剂、饲用酶制剂、能源用酶制剂等新型酶制剂和工业用功能微生物菌剂,食用、药用微生态制剂等微生物制剂研制及生产工艺开发。

农业生物技术。重点突破动物用疫苗及诊断试剂(如基因工程动物疫苗、新型疫苗佐剂和乳化剂、重大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盒、大菱鲆细菌病诊断试剂)、生物农药和肥料(如功能生物有机肥、生物源(寡糖类)农药、农业面源污染生物修复及制剂)、生物反应器(如转基因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饲料添加剂(如霉菌毒素脱毒剂、替代抗生素添加剂)等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

(2)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建设青岛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生物医药公共检测服务产业园、山东省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高科技综合检测服务基地等平台和孵化器,引进和培养6个高端研发团队。

5.新能源

围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利用,依托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省生物燃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科技大学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平台,重点突破光伏太阳能高效利用,风能、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智能电网开发等关键共性技术。

(1)核心关键技术。

储能电池。重点开发满足纯电动汽车动力需求的高性能动力型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制备技术,研究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设计组装技术及电池组组装管理;开展燃料电池制备研究;推进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高效光伏太阳能利用。研究开发非晶硅太阳能电池、CIGS(铜铟镓硒)、染料敏化薄膜等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和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等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展分布式太阳热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级多晶硅半连续冶金制造技术的研发、光伏农业的试点示范工作。

风能装备。开展大容量并网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提高风电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偏航系统以及轴承、叶片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制造技术的开发能力,研制生产7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

生物质能源。重点开展多组分多相微乳化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技术、低成本纤维素酶、纤维素制乙醇和微藻生物柴油的研发;大力发展大型生物质能沼气工程技术和设备,研制大型自动化秸秆收集机械、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小型可移动沼气提纯罐装设备、节能型生物质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装备。

智能电网。重点开展智能电网输配电技术、超导带材、高饱和磁通密度铁基非晶带材及智能电网传感、测量和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2)示范工程。

生物质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开展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创新、城乡一体化农业生物质燃气生产与利用、10万吨 / 年生物柴油项目等试点示范工作。

新能源热泵示范工程。支持热泵成套技术设备产业化,推广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等低品位清洁新能源热泵应用。

(3)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太阳能光伏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昌盛日电光伏农业研究院建设。

6.节能环保

围绕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臭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重点突破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新型环保设备、绿色建筑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快青岛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加强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提高节能环保领域技术能力。

(1)核心关键技术。

高效节能技术及装备。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型商用电源、照明、取暖等设备,重点突破节能家电、绿色建筑材料、生物质锅炉、高效节能锅炉窑炉、高效电机和空压机、高效储能装置的开发生产和余热余压利用、节能监测、能源计量等关键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造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制定等。

新型环保设备。重点开展赤潮、海上油气污染和海洋风暴潮等海洋环境灾害的监测、防控、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着重发展大容量智能臭氧设备、海上溢油回收成套设备、车载制氧机、大气及水域污染自动监测、污染防控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开展再制造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高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

(2)示范工程。

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实施大宗固体废物大掺量高附加值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及蓄电池回收处理和利用、汽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等项目的试点示范工作。

(3)创新资源建设。

加快青岛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

(三)科技惠民品质升级工程

实施科技惠民品质提升工程,围绕人口健康、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着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战略联盟等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构建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工作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民生科技产业,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

(1)核心关键技术与创新资源建设。

人口健康。围绕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和现代中医药领域,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儿童多发疑难疾病诊断治疗,肿瘤预防与诊断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出血热、性传播疾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出生缺陷诊断治疗,重要环境污染物导致生殖健康疾病诊断治疗;开展耐药性病原菌和新发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诊断治疗,基因变异和耐药机制研究,海域环境污染与青岛市多发疾病相关性研究,妇女儿童精神、心理疾病的干预与康复等研究;开展重大和多发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药效、制剂基础研究及中药产业化质量控制等研究。加快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平台、青岛市公共检测平台、区域协同医疗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临床试验和技术支持服务平台、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生物医药公共检测服务产业园。

现代农业。以现代种业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开展花生、玉米、蔬菜、茶叶等新品种良种选育,以生态烟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研究与烟叶生态村建设,苹果矮砧苗木快繁与集约化栽培新模式配套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蔬菜良种丸粒化包衣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应用雄性不育系技术选育开发顺直大果辣椒新品种的研究,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新型微量高效植物源肥料增效剂研发,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氨基香豆素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建设青岛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

社会治理。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三个方面,开展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情报信息研判、网络虚拟社会安全防范与管控,食品危险性评估与溯源、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食品控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等的技术、装备和标准研究;进行重大危险源企业与高危行业风险识别、多参数传感器及视频监控、事故发展及演化预测、事故预警与防范、应急管理流程设计等研究;搭建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公共安全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应急管理网络、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检测公共研发平台、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技术体系和示范基地。

环境保护与治理。围绕空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土壤污染与修复三个方向,开展PM2.5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监测、大气污染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浒苔监测防治与高值化利用、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近海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海洋溢油原位修复、电子电气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土壤生态修复等的技术研发。建立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示范工程。

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推进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建设,围绕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和智慧民生服务,开展智能社区、智能家庭、快速公交智能系统、绿色农产品溯源系统、智能医疗等应用示范,建设“智慧青岛”。

(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以大型企业研发活动骨干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为重点,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使青岛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到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持续提高,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 000家。

1.进一步发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

支持大型企业创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鼓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各类新型研发组织。大力实施企业研发中心培育计划。到2020年,大中型骨干企业普遍建有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完善创新投入制度,落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并逐年增加。

2.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深入实施“千帆计划”(表3),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探索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购置研发设备、开展技术合作等给予支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服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表3 “千帆计划”支持政策细分表

续表

3.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机制,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先支持联盟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原则上由联盟承担。

4.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支持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市场导向、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业或到企业进行有利于本职工作的兼职活动,所得收入归个人所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从事科技创业、兼职活动所取得的业绩作为职称推荐、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5.加快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创新孵化、企业融资、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海洋开发领域,建设一批国内一流、达到国际水准的市级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以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激活大学科研机构创新活力、繁荣技术市场、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为重点,实现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和资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到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4%。

1.推动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在岗或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或服务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人才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流动或双向兼职。制定导向明确、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评价和奖励标准,充分调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需求,在现有蓝海技术交易网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 +”,通过线上线下、网内网外的有机融合,汇聚各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科技成果供、需、中介三方打造成果转移转化整合方案。积极推进由政府出资引导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试熟化平台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业联盟、工程中心等组建产业中试基地并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协助各区市组建具有区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子平台体系,通过市场化运营,解决技术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技术交易综合成本,探索技术成果、技术需求挂牌交易机制,推行成果标准化评价,打造全国知名、海洋特色鲜明、高度活跃的独立、公正、开放、高效的第四方服务平台。

3.创新技术转移服务模式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运营模式,通过转化基金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做市商”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制度新模式,改变技术项目融资难,资本寻找项目难的局面。制定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技术合同规程,规范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的交易合作行为,推出技术转移机构“主协调人(TMC)”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和技术经纪人的作用,探索科技成果集中拍卖规则。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尝试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行业服务机构组织,全面开展科技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和科技成果评估师的培训、认定和考核,打造培养复合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立一批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按“一对一”的方式,委派到企业担任科技创新顾问。

(六)科技服务业培育工程

按照“突出重点,市区联动,资源统筹,特色鲜明”的原则,构建以蓝色经济为核心,以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橡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100个,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100家,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20家,建立2至3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

1.研究开发及其服务

发挥研发设计服务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建立支撑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促进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成立研发服务联盟,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建立重点行业产品设计通用数据库、试验平台及设计服务平台,促进设计资源共享利用。引导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与青岛市重点产业联合构建面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突出平台服务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专业设计部门在壮大人才队伍,提高设计能力、完成本企业设计研发任务的同时,面向国内外承揽工业设计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在条件成熟后与企业分离,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市场主体,独立承接研发设计任务。引进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机构,重点建设青岛工业设计园等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设计企业和知名品牌。

2.技术转移服务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具有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成果推介、创业培训、市场开拓等技术转移服务功能的机构。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运作能力,支持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探索新型技术转移合作模式。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和增值服务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技术成果的中试熟化服务。加强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和技术合同网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技术产权交易信息服务能力。构建以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市技术转移中心、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市场平台为主体,以区市、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为支撑,以各类技术经纪人队伍为基础的技术市场体系,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青岛)示范基地。推动生产力体系建设,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3.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推进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和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食品药品、节能减排、海洋环保、纺织、家电、橡胶等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省级以上质检和技术中心,开展认证、计量、技术培训、标准化等服务。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化等服务,培育第三方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服务向提供综合检测服务延伸。推进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实验设施资源,配套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大型设备共享服务体系。

4.创业孵化服务

以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器,搭建专业化服务体系,面向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创业服务,发现、遴选和培育具有前瞻性、成长性、带动性的“源头”企业。打造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支持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开展“创业苗圃 - 孵化器 - 加速器 - 产业基地”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形成从项目初创到产业化发展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创业导师 + 专业孵化 +创业投资”孵化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服务网,鼓励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大与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合作,为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本、人才、市场等深层次服务。

5.科技咨询服务

推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评估、产业生态评估、科技招投标、科技情报信息等科技咨询服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鼓励承接政府委托的科技咨询服务职能。建立共建共享的科技资源信息库,建设智能化科技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共享应用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形成科技咨询业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提升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企业管理和战略咨询服务,推动本土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的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支持和引导信息咨询、会计律师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重点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

6.科技金融服务

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服务新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好地满足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分(支)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大力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推广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型融资工具,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好地满足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7.科学技术普及服务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引导科普服务机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加强产品研发,拓展传播渠道,开展增值服务,带动模型、教具、展品等相关衍生产业发展。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投资建设科普设施。整合科普资源,建立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支持各类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开展科普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提供科普服务新平台。

8.综合科技服务

以市场化方式整合现有科技服务资源,促进科技服务机构的跨领域融合、跨区域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形成集成化总包、专业化分包的综合科技服务模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和文化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综合服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七)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工程

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工程以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等为抓手,加快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促进与全球创新资源链接,统筹整合优化全市各类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1.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

加强与中央、省有关部委和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科院、工程院及中央直属企业和高校建立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机制,构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的协同创新协调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在青岛落地。深化与驻青央企所属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加快引进高端创新资源。统筹协调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区域间的发展,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1)引进国内研发资源。推进落实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北化集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科技合作协议,引进中船重工712所、719所、航天科工35所、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落户青岛。加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青岛研发基地、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中船重工710所青岛海洋装备产业园和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等产学研协同项目建设。

(2)集聚国外创新资源。推进日东(青岛)研究院、中以埃克赛特孵化器等机构建设。推进德国史太白、牛津ISIS创新公司、阿斯图联盟、韩国电力公社等科技服务机构落户。

2.强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美国、欧盟国家等技术领先国家和硅谷等国际知名创新中心、地区的合作,大力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和知名研究机构、产业组织,探索建立世界级的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境外著名研究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参与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项目、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承接国际技术转移和促进自主技术海外推广。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加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深圳等区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合作,联合孵化项目,共建协同创新产业化基地。落实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合作,建立起畅通的海外交流合作机制。

3.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兴研发组织;借鉴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组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园区建设。支持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导协同创新,提升联盟产学研合作水平,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上下游对接。

4.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完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统筹协调国家、省、市、区(市)和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基地的布局。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强化服务等举措,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及其他产业促进组织为企业提供急缺人才和最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信息和资源共享力度;进一步提升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促进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开放共享,实现从“硬件”开放向“软件”开放转变。建立健全科技资源配置、使用的全程化、常规化监管体系,加快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行业基础性工作。支持高校、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实验室共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提高企业使用共享仪器设备费用补贴比例。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探索形成政府主导、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八)知识产权创新保障工程

实施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工程,加快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水平,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形成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和环境基础。

1.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重点资助发明专利的授权、国外有效发明专利的维持。加强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监测、预警制度,围绕海洋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扩大实施知识产权导航试点工程,将知识产权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加强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专利信息分析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推广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型融资工具,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出台并完善青岛市知识产权评估准则体系,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机制。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在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分别开展海洋科技产业及新兴产业(部分领域)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试点,规范行业或区域知识产权市场秩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专利、商标、版权“三权合一”试点。依托中德生态园,探索建立集“申请、保护、交易、维权、仲裁”五位一体的涉外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示范基地。

3.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济南代办处青岛分理处的作用,带动中介服务机构在青集聚与发展。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专业打造与运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体系,加速发展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类代理服务。完善以金融机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推动金融机构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探索开展专利保险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开展法律服务,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系。

课题承担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蓝 洁            

课题组成员:王志玲 燕光谱 吴 宁 周文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