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项目成员信任关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

项目成员信任关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俞 红 樊庆港 费星锋摘 要:知识管理研究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日益关注的管理重点。本文通过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验证所提假设,并论证了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而在信息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中,信任被认为是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在较高信任水平的情况下,该项目的成员更可能获得与项目相关的知识。

俞 红 樊庆港 费星锋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知识管理研究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日益关注的管理重点。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给出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各相关变量,阐明了因素间关系,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项目成员间的信任关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在项目知识共享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究团队成员之间信任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成员间相似的项目价值观及团队沟通也进行了论证和研究。本文通过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验证所提假设,并论证了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过程中,当彼此相互信任时,他们会分享各自的知识;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受到相互之间的沟通频率、相似的项目价值观的影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关注这些变量的影响,以促进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提高项目实施绩效水平及项目目标。

关键词:共享价值观 沟通 信任 知识共享

一、引言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组织战略目标的企业项目群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Y13G020025。

随着企业发展所面临动态性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并保持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项目管理以其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成为许多企业纷纷采取的新型管理模式。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项目知识的管理,使项目知识得以共享及最大化利用,成为学者以及企业不断探讨的课题。关于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的研究,学者比较专注于如何在项目中转让和分享知识。[1]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项目内部知识,有必要使其在个人或团队之间进行共享。[2]

根据关系维持理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并维持彼此互惠关系的核心因素。[3]基于交换关系的知识共享,对于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实现项目目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4]因此,建立并维持成员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于促进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协同、促进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活动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

以往研究对于信任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并得到了许多验证性的结论,但学者对于信任关系的前导变量(共享价值观及沟通频率)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在项目环境下,由于其一次性、临时性的特点,项目实施中的许多知识并不容易被有效发掘并保存,因而有必要对其信任条件下的知识共享,进而对项目绩效水平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此,探讨共享价值观、沟通环境下的信任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项目团队绩效水平的作用机理。本文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所提假设,并给出研究结果的意义,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模型建立

本文研究模型假定,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会影响到知识共享的水平。在该模型中,员工所具有的共享价值观及沟通频率被定义为影响员工信任的前因变量。该项目的合作伙伴对应的相似价值观提高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水平,成员间频繁的沟通与互动关系也使得彼此进一步了解,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信任。

已有研究对知识共享的前因变量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知识共享研究的现状,并了解已有研究所关注的主题。根据以往的研究,关系交往(信任关系)的前因变量包含了环境因素、合作伙伴、客户因素,以及关系环境中的互动因素。[5]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落脚于项目团队成员的特点,由此我们选择项目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团队沟通等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其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信任关系所起到的作用。

项目成员因素是指成员间相似的项目价值观。双方之间的相似性,如相似的成长与教育经历、共同的工作背景等,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从而促进成员间良性的互动,并影响其知识共享合作伙伴的选择。[6]当任务目标与现有价值观相似时,成员倾向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项目就会更容易实施和更加有效地运作。[7]当同事之间有相似的工作经历时,他们也将会更加积极地互相传授知识。

项目互动指项目成员与该项目内外部人员进行的经常性的沟通。沟通频率是增强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执行过程中,电子邮件、面对面会议、口头和非口头对话等,会使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更加友好的亲密关系,增强彼此信任,从而促进知识的转移。[8]

项目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信任),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信任可分为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认知型信任是信任方对其受信方解决有关问题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认知判断,这种判断源自受信方在工作方面的业绩记录与声誉积累,其结果是赋予受信方一定的专家性、权威性与可靠性。Borgatti&Cross指出,个体在面对特定问题时,如果能够与同事具有认知型信任,则更可能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评估与解决。[9]情感型信任是指双方在频繁的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主观判断,相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进而可形成共同情感,产生心理认同。Mayer et al.的研究表明,情感型信任降低了谎言的可能性,提升了被传播的知识与信息的可靠性。[10]在相关研究中,信任被学者称为知识共享最重要的前导因素。[11]在多变的环境中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12]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本文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理论模型

(二)研究假设

1.知识共享中的信任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研究,在知识共享行为过程中,信任关系在知识共享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建立并维持互惠关系中起着核心性的作用。[13]信任有助于降低知识共享给个体所带来的收益、认可和权力等方面的风险或成本,满足心理或交换预期,提升共享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而在信息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中,信任被认为是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决定性因素。[14]Kanawattanachai&Yoo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任所起作用的研究发现,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信任对于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共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5]如果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彼此信任,他们将有可能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分享知识。在较高信任水平的情况下,该项目的成员更可能获得与项目相关的知识。而当存在认知型信任时,彼此之间更加相信对方的实力,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从而使双方都得到提高。情感型信任则在双方认同的基础上,促进了彼此的深入了解与接触,使彼此都能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项目成员之间的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正相关。

H1a:项目成员之间的认知型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正相关。

H1b:项目成员之间的情感型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正相关。

2.人员相关的前因变量:共享价值观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项目成员的相似性与项目的成功密切相关。Simonin认为,具有相同组织战略认同的项目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16]当项目任务目标与成员价值观相似时,信息共享与传播机制也更容易形成与实施。[17]项目参与者之间的相似性已被证明对关系型变量(成员间的信任)有积极的作用。[18]项目中成员间相似的价值观有利于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因为具有共同价值观的项目成员更倾向于增强相互之间的认同,也更倾向于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19]相似的价值观也有利于双方对彼此专业技能知识等的认同,增强认知信任,同时也能在情感上更加愿意与接受对方加入自己的工作生活圈。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相似的项目价值观与项目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正相关。

H2a:相似的项目价值观与项目成员之间的认知型信任正相关。

H2b:相似的项目价值观与项目成员之间的情感型信任正相关。

3.成员之间的互动:团队沟通

成员之间的沟通会对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20]团队成员间频繁的沟通,可使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对方专业技能与做事能力的了解,增强认知型信任。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是促进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类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21]在团队成员沟通的过程中,可使团队冲突得以解决,有利于成员间信任感的增强。频繁的沟通有助于信任的改进,因为更频繁的交流能够对其他参与者的特征及组织环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双方的情感信任。总之,项目成员间频繁的互动(沟通)可以减少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内部合作,而这又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22]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团队沟通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正相关。

H3a:团队沟通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型信任正相关。

H3b:团队沟通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型信任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及测量工具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尽量参考国内外研究比较成熟的量表或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潜变量的测量项目,依据便利性原则将初始问卷发放给35名研究生同学进行预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及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适当修正,形成最终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除有关受测对象基本情况的问题之外,其余问题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

对于外生变量,共享价值观(SV)使用改编自Nicholson的测量量表,[23]经整理后共有3个题项。团队沟通(TC)来自Massey和Kyriazis的相关研究,[24]共包括5个题项。对于内生潜变量认知型信任(CT)与情感型信任(AT),题项来源于McAllister[25],Chowdhury[26],Zhou&Siu[27]等学者的研究,CT最终的测量模型包括4个题项,AT最终的测量模型包括5个题项。知识共享(KS)改编自Bock et al.[28]的相关研究,共有6个题项。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受访者是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并曾参与过知识共享活动的人员。问卷发放时间集中于2015年7月至9月,通过“微信”“问卷星”等网络平台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通过现场发放、现场填写收回的方式共发放纸质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共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84.5%。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本文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对每一个变量的题项计算其Cronbach'sα系数。同时计算每个题项的CITC值,依据以往研究,当CITC值小于0.35时应予以删除。删除后各项数值均符合要求,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如表1所示,在删除TC3后,所有变量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说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5,且均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适合做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旋转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表1 信度与效度检验

另外,各变量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表中对角线为AVE的算术平方根,其均大于相应列中各变量的相关系数,说明各拟合指数基本达到要求。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基本处于0.2—0.5之间,说明变量间的共变性不是太强。由此进一步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表2 AVE及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

注:*为显著性水平p<0.05,**表示显著性水平p<0.001(双侧检验),下同

(二)假设检验对于所提假设的检验,本文分两步进行。首先验证前因变量共享价值观和团队沟通对信任关系的影响,以验证H2和H3。接着验证信任(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关系,以验证H1。从表3中可以看出,共享价值观和团队沟通对认知型信任的影响都比较显著,均达到p<0.01的显著水平,从而验证H2。共享价值观和团队信任型对情感型信任型影响都比较显著,但团队沟通的显著性水平稍低,但也验证了H3。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与知识共享水平的关系也是显著的,只是认知型信任的显著性水平为p<0.05,相较情感型信任显著性要稍弱,但同样使H1得到验证。

表3 假设检验的回归分析

续 表

综合以上分析过程,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假设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作用。研究表明,信任(认知型信任与情感型信任)与项目成员知识共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人员变量中,相似的项目价值观影响项目成员之间的依赖和信任的水平。在员工互动变量中,团队沟通也对信任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对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具有正相关关系。成员间的认知型信任会增强彼此对对方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的认可,从而见贤思齐,会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共享。而对于情感型信任,当双方之间相互认同,并相信对方不会对自己造成利益伤害时,也会更加积极地增进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关联活动,在互动之中分享自己独有的知识。

另外,研究还表明,相似的项目价值观和团队沟通是理解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变量。并且项目价值观的相似性对情感型信任的作用比对认知型信任的作用更加明显,这也许是由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相似的目标与愿景更能引发彼此之间的共鸣,进而促进知识的共享。[29]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共同的项目价值观能够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因而成为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前提因素。同时,这项研究还发现,沟通的频率对信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成员之间频繁的沟通能够激发他们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欲望,从而促进知识共享。[30]

(二)管理启示

本文扩展了对于项目中知识共享的理解,为实施项目在促进项目成员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指导。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多样化的管理增强彼此频繁的沟通,进而促进彼此的信任十分重要,因为信任会影响不同项目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对于项目而言,操作流程的创新、工艺创新经验和商业方面的知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宝贵的知识内容,应该促进其在成员间的共享,从而发挥其最大效用。相似的项目价值观是知识共享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当项目成员缺少相似价值观及共同目标时,可以通过项目团队活动或问题解决练习来进行弥补。信任(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是沟通频率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中介变量。这表明知识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与彼此之间有效的知识的交换与共享紧密相连。因而在管理实践中要注意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如利用电子邮件、面对面的会议和来自客户端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等在知识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共享。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数据的来源问题。本文所收集到的问卷主要来自网络问卷平台,有些被试者可能会由于其特殊的网络媒体形式而对问卷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二是问卷及量表大都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但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选择的量表的实用性还应做进一步的调整。同时,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验证。

参考文献

[1]PEE LG,KANKANHALLI A,KIM H W.Knowledge sharing in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a social interdependenc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2010,9(11):550-575.

[2]CHANG KC,YEN H W,CHIANG C C,PAROLIA N.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teams:an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3(31):252-263.

[3]HEWETT K,BEARDEN W O.Dependence,trust,and relational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foreign subsidiary marketing operations: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global marketing oper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51-66.

[4]XU,Q,MA,Q.Determinants of ERP implementation knowledge transfer[J].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45):528-539.

[5]BENDAPUDI,N,BERRY,L L.Customers'motivations for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service providers[J].Journal of Retailing,1997(73):15-37.

[6]JOHNSON,D,GRAYSON,K.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rust in servic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8.

[7]WASKO,M M,FARAJ,S.Why should I share?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MIS Quarterly,2005(29):35-57.

[8]JOSHI K D,SARKER S,SARKER S.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teams:examin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source attribut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7(43):322-335.

[9]BORGATTI S P,CROSS R.A relational view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432-445.

[10]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F D.An integratio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11]JONES M C,CLINE M,RYAN S.Explor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ERP implementation: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ramework[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1):411-434.

[12]LEE J N,KIM Y G.Effect of partnership quality on IS outsourcing success: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9(15):29-62.

[13]HEWETT K,BEARDEN W O.Dependence,trust,and relational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foreign subsidiary marketing operations: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global marketing oper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51-66.

[14]STAPLES D S,WEBSTER J.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trust,task interdependence and virtualness on knowledge sharing in teams[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8(18):617-640.

[15]KANAWATTANACHAI P,YOO Y.The impact of knowledge coordination on virtual team performance over time[J].MIS Quarterly,2007(31):771-783.

[16]SIMONIN B 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595-623.

[17]WASKO M M,FARAJ S.Why should I share?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MIS Quarterly,2005(29):35-57.

[18]SHA X,CHANG K.Similarity and familiarity in distributed teams:a perspective of identification on knowledge sharing[C].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0.

[19]ROBSON M J,KATSIKEAS C S,BELLO D C.Driver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trust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8(19):647-665.

[20]MASSEY G R,KYRIAZIS E.Interpersonal trust between marketing and R&D dur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7(41):1146-1172.

[21]SWEENEY J C R,WEBB D.Relationship benefits:an exploration of buyer-supplier dyads[J].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2002(1)65-77.

[22]BENDAPUDI N,BERRY L L.Customers'motivations for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service providers[J].Journal of Retailing,1997(73):15-37.

[23]NICHOLSON C,COMPEAU L,SETHI R.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liking in building trust in long-term channe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1(29):3-15.

[24]MASSEY G R,KYRIAZIS E.Interpersonal trust between marketing and R&D dur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7(41):1146-1172.

[25]MCALLISTER D.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1):24-59.

[26]CHOWDHURY S.The role of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in complex knowledge sharing[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5,17(3):310-326.

[27]ZHOU S H,SUI F.Effects of social tie content on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4(3):449-463.

[28]BOCK G W,ZMUD R W,KIM Y G,LEE J N.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iors,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MIS Quarterly,2005(29):87-112.

[29]CHIU C M,HSU M H,WANG R T G.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1872-1888.

[30]BADIR Y F,BüCHEL B,TUCCI C L.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of NPD project team and leader empowerment on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an alliance case contex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2(30):914-9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