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全文

时间:2022-04-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发生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一、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有四种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协商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是最平和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会选择这种解决方式。

(二)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三)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共断与裁决。

1.仲裁的申请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仲裁裁决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四)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规定

(一)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受诉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同时,该法明确规定时效可以中止、中断。另外,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欠薪的时效不受限制。

(三)“一裁终局”的情况

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四)举证责任倒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必须自己举证来证明自己没有违法或违约,从而使得劳动者消除无证据不敢提起劳动仲裁的顾虑。

(六)部分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七)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时限,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最长周期是六十日。同时,该法还明确了劳动仲裁委员会在规定期限不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