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交通协同发展经验借鉴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交通协同发展经验借鉴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城市是依托港口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表明,环渤海经济区的金融资产质量整体低于长三角,高于珠三角。当前,京津冀都市圈各市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同时正在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京津冀都市圈正式启动。[2]梁启东:《中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态势分析》。

5.3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交通协同发展经验借鉴

天津未来的发展不能再延续“同心圆”的发展架构,走带状城市的发展之路,应是一种必然选择。就国际经验来看,荷兰的鹿特丹、德国的汉堡,都是河海相依,从主城区到出海口都是遵循带状城市规划理念建设发展的,它们应该成为天津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3]

就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看,近年来,华南提出“珠三角二次腾飞”、华东提出“杭州湾时代”以及华北的“大北京规划”,都是具有明确时空界限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三大都市群的经济加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对天津而言,一说到京津联合,“首都威胁论”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事实上,津京两市的优势可以做到有机互补,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必须是强强联合。北京和天津一直是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双子星座”,国务院将北京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之后,天津就要承担起北方经济中心的历史重任。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应该具备5个条件:即物流中心、制造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社会文化中心以及金融中心。

对于天津来说,现代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已经有了很好的条件。《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指出,将“现代化港口城市”调整提升为“国际港口城市”。这里的“现代化”是指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完备程度和水平;“国际”是指一个城市在国际或一定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也就是国际化程度。作为国际港口城市,首要条件是要有国际性大港,即具有国际中转和集散功能的现代化港口。目前,天津港已建成深水大港,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亿吨、集装箱48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综合性港口第6位,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拥有67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成为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已具备建设国际性港口的基础和条件[4]

港口按地理位置和岸线特征,一般分为内河港、河口港、河海港。三者之间,河口港优越性最大:一般不需建突堤和码头,建设上投资省、周期短,便于河海联运,缩减港区对外交通设施。一般来说,河口港港区在城市中用地约占1.5%,海岸港港区用地约占6.7%,河口港对外交通用地约占7.8%,海岸港对外交通用地约占14.7%。天津城市是依托港口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天津作为沿海城市,最大的优势是港口,青岛、大连、秦皇岛的港口与天津港相似,但天津港口的自然条件没有其他3个好。天津港口的优势在于靠近北京,是离北京最近的出海口。

经验证明,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城市几乎都是主要的经济中心,如美国的纽约取代费城、波士顿;中国的上海取代宁波、扬州;德国的汉堡、法国的马赛、荷兰的鹿特丹亦是如此。大连是东北的出海口,也可以成为国际港口,经济的辐射范围是东北,它很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而天津则辐射三北,即西北、华北和东北。从辐射范围看,天津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担起北方经济中心的重任。

历史上天津是以贸易起家,由商到工,贸易金融相当发达。1935年,天津有银号53家,几乎是北京的6倍,资本400万元,在市场流通的有4000万元,并有1亿元以上的资本动员能力。天津市作为历史上的北方金融中心,具有突出的区位和开放等优势,也是央行北方大区行的所在地[5]。至2004年,天津市已有地方性政策银行2家,国有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11家、外资银行19家、信托公司2家、证券和基金公司2家、保险公司17家、保险中介机构33家,其中,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光大永明人寿、恒安标准人寿、渤海证券等全国性金融机构都把总部设在天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表明,环渤海经济区的金融资产质量整体低于长三角,高于珠三角。但与成熟市场经济体相比,京津冀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还没有构成一个种类、数量足够丰富的完整的服务链或网络,已有的机构、市场或产品,也存在功能定位不够清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可以定位于资金运营层面,即致力于建设面向港口经济和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而北京作为金融决策和调控中心的既有优势地位,在制定金融发展政策时也应充分重视天津作为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独立发展金融中心,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功能缺失。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在经济上会产生“马太效应”,能充分发挥其规模、齿轮、领先、资源、聚集、锁定和光环等诸多效应。

当前,京津冀都市圈各市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同时正在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京津冀都市圈正式启动。要尽快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必须根据城市区域理论和发达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律,对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而结合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大都市圈内的分工协作、吸纳与辐射、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城市功能与产业的互动等进行探讨,特别是对一体化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做出中肯的理性分析,以求获得有实效、可操作的对策及其理论根据。

【注释】

[1]胡思勇,袁新民,刘章西:《城市圈的本质是商业圈》,13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梁启东:《中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态势分析》。http://www.ln.xinhuanet.com/2004-6/10/content_2294941.htm.

[3]卢卫:《从海河综合开发看天津城市》,载《城市》,2003(2),10页。

[4]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市统计局:《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2005》,7页。

[5]李洛之,聂汤谷:《天津的经济地位》,25-30页,天津:协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