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定义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称数据定义功能。亦即是说,该关系数据库可以被组内所有应用共享。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SQL中一般提供数据模式定义语句,为用户构筑模式提供方便,而有关数据体提供将由外界的加载程序实现。只需重新定义视图内容,而不改变面向用户的视图形式,从而保持了关系数据库逻辑上的独立性。同时还提供分区功能及物理参数配置等功能,为提高数据库效率服务。

4.2.1 数据定义功能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定义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称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功能。它包括构作关系数据库以及基表、视图与物理数据库的结构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之。

4.2.1.1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个数据共享单位,它与一组相同范围的应用对应,在该组中的任一个应用均能访问此关系数据库。亦即是说,该关系数据库可以被组内所有应用共享。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一般可以构作多个关系数据库。

一个关系数据库一般是按一定的关系模式结构所组成的数据集合。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SQL中一般提供数据模式定义语句,为用户构筑模式提供方便,而有关数据体提供将由外界的加载程序实现。

按照数据库的内部体系结构,一个关系数据库一般由基表、视图及物理数据库等三部分组成。

4.2.1.2 基表

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又称基表(base table),它是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数据单位,基表由表结构与表元组组成,在表结构中,一个基表一般由表名,若干个列(即属性)名及其数据类型所组成,此外它还包括主键及外键等内容,而表元组则是实际存在的逻辑数据。它按表结构形式组织,在RDBMS的SQL中一般提供基表定义、删除及修改等语句,为用户构筑基表提供方便。此外,还提供数据添加语句为数据加载提供方便,同时,在SQL中,还提供若干种固定的数据类型供用户定义基表中列类型使用。

基表结构构成了关系数据库中的全局结构并组成全局数据库,在基表构成中其相互间是关联的,因此一般基表分为三类:

(1)实体表:此种表内存放数据实体;

(2)联系表:此种表内存放表间的关联数据(即通过外键建立表间关联)。

(3)实体—联系表:此种表内既存储数据实体,也存放表间关联数据。

由这三类基表可以组成一个全局的数据库。

基表是面向全局用户并为它们所使用的一种数据体。

4.2.1.3 视图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视图(view)由基表组成,它是由同一数据库中若干基表改造而成,而其元组数据则是由基表中的数据经操作语句而构成的,它也称为导出表(drived table)。这种表本身并不实际存在于数据库内,而仅保留其构造,只有在实际操作时,才将它与操作语句结合转化成对基表的操作,因此这种表也称为虚表(virtual table)。

视图一般可作查询操作,而更新操作则受一定的限制。这主要是因为视图仅是一种虚构的表,而并非实际存在于数据库中,而作更新操作时必然会涉及到数据库中数据的实际变动,因此就出现了困难,故对视图作更新操作一般不能进行,只在下面特殊情况才可以进行:

(1)视图的每一行必须对应基表的惟一一行。

(2)视图的每一列必须对应基表的惟一一列。

有了视图后,数据独立性大为提高,不管基表扩充还是分解均不影响对概念数据库的认识。只需重新定义视图内容,而不改变面向用户的视图形式,从而保持了关系数据库逻辑上的独立性。同时视图也简化了用户观点,即用户不必了解整个模式,仅需将注意力集中于它所关注的领域,大大方便了使用。

视图是直接面向用户并为用户所使用的一种数据体。在RDBMS的SQL中一般提供视图定义与删除语句,为用户构作视图提供方便。

4.2.1.4 物理数据库

物理数据库(physical database)是建立在物理磁盘或文件之上的数据存储体,它一般在定义基表时由系统自动构作完成,一般用户不必过问,但为提高查询等操作速度,RDBMS的SQL中提供索引定义与删除等语句为改善效率提供服务。同时还提供分区功能及物理参数配置等功能,为提高数据库效率服务。物理数据库一般不直接面向用户,它仅是基表与视图的物理支撑。

下面的图4.2给出了数据定义的示意图

img72

图4.2 数据定义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