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口的剧增、工业化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一些人利用自然资源的盲目性,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平衡失调,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自然环境既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也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也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自然资源,也就是保护了自然环境。

2)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土地上耕耘,利用土壤、水分、阳光、热量等资源生产出粮食、蔬菜,再利用绿色植物的产品生产出畜产品;人类开发森林,利用木材建筑自己的栖身之所;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制造食品、衣服和各种工业品;利用水资源、风资源、太阳能等进行发电。人类开发各种矿产资源如石油、金属、非金属等,其产品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

可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但是人口的剧增、工业化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一些人利用自然资源的盲目性,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平衡失调,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保护自然资源归根到底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知识拓展

1)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提出。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它所排放的CO2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生态足迹通过比较人类所消耗的可再生资源和地球的再生能力,或称生物承载力(实际可用于生产可再生资源及吸收CO2排放的土地面积)来追踪人类对生物圈的需求。生态足迹研究指出了人类持续过度消耗资源的趋势。2008年,全球总生物承载力是120亿全球公顷,人均1.8全球公顷;而人类的生态足迹是182亿全球公顷,人均2.7全球公顷。用于吸收碳排放的森林用地是生态足迹的最大组分(55%)。

这一差距意味着我们正处于生态超载状态:地球要花费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重新生产人类一年所用掉的可再生资源。我们正在消耗我们的自然资本,而不是由它产生的利息

2)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超过了地球

来自世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2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三方面:人口数量、人均消耗量以及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资源强度。整个20世纪,全球生态足迹的扩大主要来源于人口的增长,全球人口在20世纪翻了两番。在2011年底达到了70亿,我们将在20世纪后期达到“人口高峰”。

(1)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态足迹。如果人们都按照美国人的方式生活,人类需要4个地球来满足其每年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

如果人们都按照印度尼西亚的平均水平生活,那么全球只会消耗2/3的生物承载力。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970—2008年,高收入国家的地球生命力指数上升了7%。上升的因素可能很多,可能并非只是因为高收入国家能够从低收入国家购买和进口资源,导致低收入国家生物多样性下降,而本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则得到保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收入国家的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60%。这一趋势不仅对生物多样性,而且对这些国家的民众来说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尽管每个人的生存最终都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受环境退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如果没有土地、干净的饮用水、足够的食物、燃料和材料,弱势群体将无法由贫困走向繁荣。

(2)更多的人口,更少的资源。自1961年以来,全球人口和人均生态足迹都在增长。然而,在不同地区,这两大因素对生态足迹总量的影响力大小并不相同。同时期,全球人均生物承载力减少近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每年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就像银行账户透支一样,自然资源最终将会被耗尽。按目前的消耗率,一些生态系统甚至会在资源耗竭前崩溃。

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经超出了自然的吸收能力,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继而,这些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

(3)更合理的消费。人类足迹不断增大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是个人消费量的不断增长。我们每个人都消费得比原来多,特别是高收入国家的高消费水平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的供给能力。过去的20年中,全球资源开采量上涨了41%,粮食生产量上升了45%(UNEP,2011年)。这两者都远远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自1992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生产量增加了1倍多,其中大约一半为一次性用品,如包装袋(UNEP,2011年)。我们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水泥生产是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CO2工业源排放。过去20年内,水泥生产量上升了230%(UNEP,2011年)。全球化导致价格下降,激起了消费热潮。过去的20年内,国际贸易额增加了两倍(UNEP,2011年)。空运客流量也增加了230%(UNEP,2011年)。

(4)城市化。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自1992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上升了45%,而且,通常城市居民的消耗量更大。例如,北京人均生态足迹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倍(WWF,2012年)。城市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75%(UNEP,2011年)。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CO2中有70%以上来源于城市居民。然而,规划合理的城市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减少直接碳排放(WWF,2012年)。

(5)更有效地利用我们的土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最普遍的影响之一就是农业。从某种程度上说,粮食生产是人类成功史的一部分。过去20年内,人口增长了26%,粮食生产增加了45%(UNEP,2011年)。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不是占用更多的自然用地来实现的。因此,许多濒危的生态系统得以幸存(UNEP,2011年)。然而,这种集约化生产的生态影响也必须引起人类的关注。

WWF发表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表明,高收入国家消耗的自然资源数量是最低收入国家的5倍。我们的生活方式超过了地球资本的承载力,并且我们在不平等地分配着这些不可持续的收益:最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过多地承受着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发达国家则享受着大部分利益。人类后代则面临着并非由他们造成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和暴乱。

3)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物种数量萎缩

世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全球热带物种数量正严重萎缩,而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人类的需求超过了地球供给能力的50%。

该报告使用地球生命力指数来衡量2 500个物种和8 000多个群落的健康水平。从1970年起,该指数减少了30%,且热带地区最为严重,在不到40年内减少了60%。

世界自然资源委员会全球总监吉姆·李普(Jim Leape)说:“在低收入国家,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发达国家,人们过度消费,导致碳排放过多。”

这一报告显示,在温带地区,物种数量在恢复。这是改善污染防治,采取保护措施的结果。但热带物种数量下降了70%,比其他任何物种都高。伦敦动物学会保护项目总监乔纳森·百利(Jonathan Baillie)说:“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健康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所有一切的基础,失去他们,我们就毁掉了我们生命的支撑体系。”

报告中使用生态足迹作为一个参数,显示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从1966年起翻了一番,人类目前的活动要用1.5个地球来支撑。如果人类的生存方式继续让地球过度消耗,到2030年,就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李普补充道:“报告显示如果继续当前的消费趋势,我们将走上不归路。如果全人类都采取美国平均的生活标准,我们需要4.5个地球。”

碳是造成生态枯竭的主要罪人。过去五十年,人类的碳足迹增长了11倍。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排在前十名的国家包括:阿联酋、卡塔尔、丹麦、比利时、美国、爱沙尼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科威特和爱尔兰。

全球足迹网络主席迈西斯·维克内格尔(MathisWackernagel)说:“采用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的国家是危险的。”

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数量减少迅速,在不到40年内减少了约60%。高收入国家的碳足迹最高,平均为低收入国家的5倍。这表明富裕国家大多依赖处在热带地区的穷国的自然资源。

报告还显示,高碳足迹和高消费水平不一定能反映出实际的发展速度。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显示,生态足迹水平中等的国家可能寿命、收入和教育水平都很高。报告指出,选择饮食方式和能源消耗模式是减少碳足迹的关键。

李普说:“报告已经清楚地指出了方向,但是,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我们需要寻求适当的途径。我们大家都需要考虑如何生产和消费能源。”

(资料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10-19 13:4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