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哲学的创始人

儒家哲学的创始人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是今人研究和了解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二)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无道德的小人的行为则违背中庸,强调立身处事时时要合乎中道。
儒家哲学的创始人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一)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宋国的贵族,因在上层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于鲁国。孔子早年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之类的小吏和家臣,以后主要是从事帮助贵族办理丧事赞礼的“儒”的职业,后来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但为时不长。他推崇西周政体,以西周社会为蓝本构建其政治理想,并四处奔走,周游列国,上说下教。他整理三代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中年后收徒讲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名贤集》),为后来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儒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他的及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和学生的言行编纂整理成书,是为《论语》。《论语》是今人研究和了解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

(二)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1.孔子的天命观

(1)对天道的认识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处。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意思是“得罪了上天,就不能向上天祷求了”。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意思是:“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

(2)对“命”的理解

“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道的兴废取决于天命,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在“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因此,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2.孔子的人道观

(1)“礼”的重要性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礼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点,“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认为礼又是治国之本,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

(2)“礼”的独特贡献

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含义。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3.孔子的认识论

(1)“学而知之”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追求的人”,他还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指出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2)“学”、“思”结合

孔子还进一步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地“习”、“行”。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他主张要“敏于行”(《里仁》),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4.孔子的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时代的“中和”观念,把它发展成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方法。“中庸”作为方法论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

(1)“叩其两端”。孔子认为凡事皆有两端,故把握事物必须“叩其两端”(《子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孔子言“两端”即言事物之终始、上下、进止、损益、博约、辩讷、勇怯、张弛等。

(2)“执两用中”。《中庸》记孔子言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无道德的小人的行为则违背中庸,强调立身处事时时要合乎中道。

(3)“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超过事物一定的界限和未达到一定界限同样是错误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含有承认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因素,又具有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的转化的消极一面。

孔子的“命—礼—仁—知—中庸”哲学思想体系,“仁”是其核心,但体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贯通的,它们各自都可以被看作为“一”贯通于其他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