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周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粟特人文化遗存

北周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粟特人文化遗存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彩虹内容摘要 北周至隋唐时期,大量的粟特人沿西北丝路沿线以贸易贵重商品进入中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西北地区已考古发掘了大量的粟特人墓葬,为研究粟特人的文化经济及对西北地区的文化宗教影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关键词 北周至隋唐 西北地区 粟特人 文化遗存一、引言粟特地区是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区域。石堂内外骨架散放,经鉴定,骨架为人骨和兽骨。墓主人名业,祖籍粟特康国。
北周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粟特人文化遗存_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马彩虹

内容摘要 北周至隋唐时期,大量的粟特人沿西北丝路沿线以贸易贵重商品进入中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西北地区已考古发掘了大量的粟特人墓葬,为研究粟特人的文化经济及对西北地区的文化宗教影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将对西北地区发现的粟特人文化遗存点进行简要概述,为探讨入华粟特人对西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提供资料。

关键词 北周至隋唐  西北地区  粟特人  文化遗存 

一、引言

粟特地区是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区域。这里土地肥沃,物资丰富。自公元5 世纪以来,这里相继形成了康、安、石、米、史、何、曹等城邦。据说,这些城邦居民始居于祁连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击破,西逾葱岭,到达粟特地区,枝庶皆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本。《新唐书》在以上七国之外加上了火寻(货利习弥,今阿姆河下游一带)和戊地(伐地,又名西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统称之为昭武九姓国。

从敦煌发现的写于4 世纪初的粟特文古信札可知,当时在连接粟特本土与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王国,已经有从事路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粟特人活动。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粟特人最初主要是走西域南道进出河西走廊,对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西域北道利用相对较晚一些。之后,随着政治形势、交通路线的变迁,西域南道的重要性也逐渐让位于北道,在北道沿线的各绿洲王国也出现粟特人的身影。

图1 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粟特人入华路线图

粟特人以商队的形式沿途经商,形成了聚落,在西北的丝路沿线上已经发掘出了很多粟特人墓葬(见图 1)。本文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分析,来研究揭示北周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当时的商贸情况,以及生活在这里的粟特人自身的经济、文化、宗教情况,为探讨粟特人的文化对西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做基础研究。

二、西北地区发现的粟特人墓葬

(一)陕西地区发现的粟特人墓葬

1. 北周安伽墓

西北地区发现的首座粟特人墓葬是安伽墓,该墓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0年5月配合省政府二号小区工程文物清理工作中发现的,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炕底寨村西北约300米处,西距汉长安城遗址3.5公里,地处西安北郊龙首原,是一座北周罕见的大型墓葬。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总长度 35米,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在第三天井和第四天井东西两壁都绘有拄剑武士图。头戴兜黎,身着袍,领口、袖口及下摆涂红彩,脚蹬黑靴,双手于胸前握剑,剑尖着地,双脚外撇呈一字形。第四过洞上方绘有花卉图。在第五过洞与甬道之间有两道砖砌封门。第一道封门内面和第二道封门内外两面都有非常严重的烟熏痕迹,保留有黑色烟痕。甬道入口处绘有花卉图,与第四过洞上方的一致,在甬道里放有墓志一盒,在墓志的北侧、东侧放置有墓主人遗骨。墓室呈正四方形,砖砌,墓室四壁涂白灰,由于曾火烧,墓室四壁焦黑,白灰面脱落。在墓室的中偏北部放置一张围屏石棺床。出土的遗物有墓志一盒、围屏石榻一张、石门一组、铜带具一副。据墓志记载,该墓主人系安伽,曾任北周同州(今陕西大荔)萨宝,为粟特安国人。这与墓葬中存在的雕刻画面相印证。石门的门额雕刻有祆教祭祀图,石屏内面有浅浮雕贴金彩绘图案 12 幅,内容主要是宴饮、出行、狩猎、乐舞、家居等,人物、情景等充满异域风情。

图2 西北地区粟特人墓葬分布图

2. 北周史君墓

史君墓于2003年6月至10月被发掘,该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井上村东。形制为长斜坡土洞墓,坐北朝南。该墓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47.26米。甬道内有砖封门,砖封门之后有石质墓门,由门楣、门框、门扉、门槛等 6部分组成。门楣以减地法浮雕的方式刻有图案,中央为四臂神图,左侧为露出半身的执角杯神,右侧刻有鸟首人身的神。每扇门扉上有3组飞天,均为彩绘贴金。石门四周还刻绘有联珠纹、忍冬纹元素。墓室由于盗扰,顶部坍塌。在墓室中出一石葬具,仿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式,上面有汉文题铭为“石堂”。石堂为歇山顶殿堂式样,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石堂的门楣上有汉文和粟特文的题名。石堂内部有石榻一张。石堂内壁四周雕刻有四臂守护神、祆神、狩猎、宴饮、出行、商队、祭祀和升天等题材内容,内顶部刻有建筑结构图。石堂内外骨架散放,经鉴定,骨架为人骨和兽骨。人骨一具为男性,一具为女性。由于墓葬严重被盗,出土器物较少,在石堂内的填土中出土有金戒指、金耳坠、金币、鎏金铜带扣、陶器。

3. 北周康业墓

200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发掘的北周康业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路与北二环交汇处东南,南距北周安伽墓150米,东距北周史君墓约2000米,坐北朝南。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穹隆顶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壁绘有壁画,剥落严重,仅可辨识画面界格。甬道处有砖封门,砖封门之后有石质墓门。墓室口有一墓志,墓志西侧有动物骨骼。墓室北壁处有围屏石榻一张,石榻上有尸骨一具。石榻围屏一周有线刻图10幅,局部贴金。石榻上的骨架头西脚东,仰身直肢,口内含罗马金币1枚,右手握有铜钱1枚,墓主人腰间束带,仅存铜饰件,身着锦袍,袍服丝绸痕迹清晰,纹理致密,上绣钱纹、菱形纹等图案。石门门楣正中间刻有一面目狰狞的兽首,两侧各一翼龙。龙与兽之间饰火焰纹。门框两边均刻有朱雀图和守门人。石榻围屏线刻图内容主要以会见宾客、出行、宴饮为主。榻板正面及两侧也有线刻图。榻板正面刻有四神图,内饰荷花、莲纹。左侧及右侧刻有山羊、骆驼、猛虎怪兽等,空隙间用缠枝莲纹相连。墓主人名业,祖籍粟特康国。出土遗物有石门、墓志、石榻、罗马金币、铜钱、铜带扣、铜带、铜扣针环。

4.唐代安元寿夫妇墓

1972年12月至1973年1月,昭陵文管所配合公路的修筑和农田的水利建设,对昭陵陪葬区的安元寿夫妇墓进行了清理。该墓在陕西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南约1公里处,坐北朝南,全长60.2米,由封土、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甬道和前后双墓室六部分组成。前甬道可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土洞结构,北段为砖结构,在距前甬道北口1.35米处,有双扇石门。前墓室砖砌,穹隆顶,平面近似正方形,顶部坍塌,室内清理出一砖砌棺床,长2.7米、宽1.8米、厚0.3米,后室内有少量文物残片及棺灰、零碎人骨。该墓有两个盗洞,墓内文物多被盗走或扰乱。此墓有壁画,保存完好的10幅,分别在第五过洞和前甬道两壁。壁画制作工艺是在铲平的土坯上抹草泥,其上施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壁画内容有侍女、男侍童、老年男侍。石门的门楣及门扇上均有刻画的图案,门楣原为半圆形,正面线刻朱雀。门额右端已残,正面浅减地线刻青龙、白虎。立颊和地跗线刻蔓草花饰。东门扇线刻一男侍,面有须,头戴软角幞头,身穿窄袖圆领长袍,束腰,足着长筒靴,拱手持剑。西门亦线刻一男侍,面无须,拱手,服饰和东扇男侍同。此墓出土的陪葬品有100多件,有三彩俑、彩绘灰陶俑、彩绘红陶俑、墓志。据墓志记载,该墓主人安元寿,《唐会要》有记载,甘肃武威人,死于永淳二年(683年),时年77岁,其曾祖父、祖父、父曾历仕北周、隋、唐,其家为历代官宦世家。安元寿16岁时即追随李世民。宣武门之变中,他宿卫嘉猷门,保卫秦王府,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特拜公千牛备身”,在贞观年间,曾任千牛备身、果毅督尉,出使过西域。在高宗时期,官至右威卫将军等职,曾参加过平息贺鲁叛乱的远征,因此在他死后,以“藩朝左右,备立勋庸而受恩诏”,“特令陪葬昭陵”。其妻翟氏,下邳人,死于圣历元年(698年),在其死后的近30年,其孙奉其“临终之命”,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将她与安元寿合葬于昭陵。

(二)宁夏地区发现的粟特人墓葬

1982 年至1995 年,在距固原县城西南5000 米的南郊乡羊坊村、小马庄村、王涝坝村先后发掘了1 座隋墓、8 座唐墓,其中6 座墓葬出土有墓志铭。经考古发现,此墓葬群属中亚粟特人史系后裔。墓葬均坐北朝南,每座墓葬距离数百米不等,从东至西依次排列,顺序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史诃耽墓、史道洛墓、史射勿墓、史道德墓。

1985年6月至7月,宁夏博物馆发掘了盐池县苏步井乡境内的6座唐墓,其中有墓志铭的1座。根据铭文记载,墓主人为大周都尉何府,大夏月氏人,何姓。何姓为西域康国昭武九姓中的一支。6座墓葬排列有序,形制颇为一致,均有平底墓道石室墓,且有多人葬于一室的现象,显示这里曾是粟特人聚葬之地。

1. 隋代史射勿墓

1987 年7 月宁夏文物考古所发掘的北周史射勿墓位于固原市南郊乡小马庄村,墓形制为长斜坡土洞墓,坐北朝南,全长29米,由封土、斜坡墓道、2个天井、2个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该墓的墓道、过洞、天井及墓室等处均绘有壁画,题材主要为执刀武士图、执笏侍从图、建筑图和侍女图。墓室门口放有墓志一盒,紧靠墓室北壁有一土棺床,床壁涂白色,并绘有红色波状线,靠近棺床的西壁有散乱人骨。该墓由于被盗数次,出土遗物较少,主要有白瓷钵、四系青瓷罐、金带扣、波斯银币、金戒指、铜镜、水晶珠饰等。

2. 唐代史索岩夫妇墓

1985 年8 月宁夏文物考古所发掘的唐代史索岩夫妇墓位于固原市南郊乡羊坊村北。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全长41.25米。墓道斜坡状,在第五过洞上方绘有朱雀图,洞门用砖封堵,砖门下面有一石楣。甬道内有史索岩夫人安娘墓志一盒。墓室门为石质。墓门处有史索岩墓志一盒。墓室四壁涂有白灰层,其上原有壁画,因墓葬被盗进水,壁画已完全不存。墓室地面用条砖错缝平铺。墓室西侧有一长方形棺床,一面紧靠西壁,三面用砖砌成须弥座。棺床上仅存棺木残迹及零星棺钉。墓葬由于被盗,随葬品所剩无几,都是散落在淤土中,出土的遗物有壁画朱雀图一幅、石门、陶鞋、瓷器盖、鎏金铜铺首、玉钗、海贝、漆盘、条形骨片、剔墨花纹砖、开元通宝、鎏金水晶附饰、绿釉辟雍瓷砚、四系白瓷罐、白瓷豆、白瓷瓶。

3. 唐代史诃耽夫妇墓

1986 年6 月宁夏文物考古所发掘的唐代史诃耽夫妇墓位于固原市南郊乡小马庄村,距史射勿墓约400 米。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墓道斜坡状,甬道用砖砌,在甬道的中部有石门,门扇均已倾倒、断裂。甬道土中遗有红色漆片和人骨残骸。后甬道完整无损,东壁口放一马头,西壁口放一羊头,中间放一墓志。墓室正方形,砖砌。墓室地面用土夯,夯土中掺杂有木灰屑和白灰。墓室中央紧靠北壁有石棺床。出土遗物有铜镜、鎏金铜盖、鎏金铜盘、鎏金花饰、鎏金带扣、金币、蓝色圆形宝石印章、小玻璃碗、铁刀、开元通宝、方形骨片、陶三角等。

4. 唐代史铁棒墓

墓葬位于固原市南郊乡羊坊村西北约900 米处,西距史诃耽夫妇墓400 米。1986 年经宁夏文物考古所正式发掘。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3个过洞、3个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甬道用土块封门,封门已被盗墓者打开,墓室偏于墓道的左侧,平面剖视图呈刀把状。墓室门口有一盒墓志,墓室坍塌,在墓室的西侧有一生土铲制的棺床。墓主人尸骨散于墓室淤土中。出土遗物有小陶钵、陶碗、鎏金小铜盘、鎏金铜勺、鎏金铜、小铜镜、开元通宝残币、金铊尾、萨珊金币。

5. 唐代史道德墓

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7个过洞、1个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墓葬被盗。甬道用砖块封门,墓室基本呈方形,整个墓葬为刀把状。墓室四角各斜置一长条形砖,一示室界。墓室顶部已坍陷,四壁在1.2米处逐渐内收,顶高当在2.5米以上。墓室西壁下置长方形棺床,棺床长2.6米、南段宽1.4米、高0.6米。棺床为土台削制,表面稍加夯筑而成。墓葬严重被盗掘,墓室内进水淤塞,随葬品多已不在原位。甬道靠东壁有墓志一盒。志盖稍错落,志石上有一层木炭灰。在距墓门0.8米处有墓主人的头骨,头骨上有金覆面一具,金覆面上附着丝织物,已朽。金覆面稍离人头骨,部分已脱离原位。墓主人口内含外国金币一枚,旁置一陶罐。墓室中有三个小陶俑,其余遗物散置于墓室各处。淤土中还发现有朽木、棺钉和一些零散的骨骼。在棺床上发现的土块上残留有丝绸印迹,花纹为绿色,似菊花类。出土的其他遗物有金带扣、方形金、金币、鎏金铜泡钉、陶俑、陶罐、陶钵。

6. 唐代史道洛墓

史道洛墓位于史射勿墓东北100米、史诃耽墓西南280米处。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靠近第5天井的甬道口为木封门。门框内外侧表面均发现黄、绿等颜色。门扇表面施白色颜料。门扇上有铁锁一把。在甬道底部靠近木封门甬道口中央处发现“L”形棒状铁制品一件,推测为钥匙,其侧有饰红、绿彩的编制木盒残迹,疑为墓主人盛装木封门钥匙的木盒。在第5天井和墓室之间,有盗洞。由于受盗洞的影响,墓室顶部完全坍塌,墓顶结构已不清楚。墓室平面基本呈方形,地面平整。墓门在南壁偏西,墓室中央有生土棺床,分别与东、西两壁之间保留夹道,用于摆置随葬器物。棺床表面被修整,但不十分规整,平面略呈梯形,上小底大。棺床平面上发现有白色痕迹,疑为棺木下铺垫物。

7. 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代墓葬群

1985年6月至7月,宁夏博物馆在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上发掘了唐墓6座。窨子梁,石膏岩质,墓葬位于窨子梁的西面到东面,编号从M1~M6。

M1墓葬,墓室内的北壁处有石棺床。棺床上有一木棺,棺内有一尸骨,仰身直肢。

M2墓葬,西邻M1约10米,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长16米,墓室北部有石棺床,上有腐朽的棺木和尸骨,墓道填土出土画像石一块。

M3墓葬,东距M2约11.5米,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长13米,墓室后部有石棺床,出土遗物有墓志一盒、木质俑十多件、玻璃球2件。从墓志上的记载“大周□□□都尉何府君墓志之铭并序”“君□□□□□□大夏月氏人也”等清楚得知,M3墓主人为月氏人,何姓。何姓为西域康国姓氏,M3墓主人为月氏人,何姓,为西域康国昭武九姓中的一支。出土的木质俑皆残缺破损,类型有武士俑、文吏俑、侍女俑、镇墓兽、马和骆驼。人物俑身首分制,在颈部插合,形象生动、刻工精细。如武士俑,目圆高鼻,双眉上挑,双眸前视。头戴圆帽,身着铠甲战袍,腰系带。铠甲鱼鳞状,上贴金箔,现多已脱落。此俑衣纹自然流畅,显得威武雄壮。动物俑膘肥体硕,雕刻精细、技法娴熟。

M4墓葬,西邻M3约11.5米,墓道长14米,墓室北部有石棺床,棺床上未见尸骨痕迹,墓室东西北壁的壁龛上有尸骨,共有尸骨至少4具。

M5墓葬,位于窨子梁东部,西邻M4约30米,墓道长13.7米,墓葬形制与前面的4座墓葬有很多不同。首先,墓道末端的东西两壁各开一侧室,东西侧室的形制相似,东侧室门内有台阶,室内四壁有高0.4米、宽0.05~0.07米的石沿,侧室中部有一高度0.4米、宽0.1米的石梁。在石梁和后室石沿上搭有石板,上有一老年男性尸骨,头向南,仰身直肢。西侧室石板床上有一尸骨,可能是中年男性尸骨。墓室门道方形,墓室由中室和左、右耳室组成。中室北部有石棺床,棺床上面无尸骨,东西两壁各凿有三个门,门内为长方形耳室,室内尸骨散乱,东耳室至少葬有人骨4个个体,西耳室至少葬有人骨3个个体。在耳室和墓道的扰土中出土“开元通宝”3枚、“货泉”1枚。室东侧扰土中发现漆片数块,小竹棍、小木棍、小木板等木竹器残件10余件,灰陶1片。

M6墓葬,位于窨子梁东部,西南邻M5约15米,墓向123°。墓道长26.1米。墓门处有石门板两扇,两门扇的合缝处挂一铁锁。石门扇正面磨制平整,其上各刻一身着胡服、翩翩起舞的男子,画面以黑色涂染,十分清晰。墓室北部凿一石棺床,长3.5米、宽1米、高1米。棺床上无葬具。近门处凿一石阶。东、西、北三壁各有一小龛,三龛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东、西两龛的龛口各立一块石板,龛内不见尸骨及随葬品。北壁龛内并置尸骨两具,头西脚东,仰身直肢。里侧一具身高1.83米老年男性,外侧一具已无头骨、身高1.65米以上的老年女性。因后龛的长宽有限,男性尸骨的头部已顶在龛壁上,而外侧的女性尸骨实际上是在棺床上。清理时在男性胸骨前发现一灰色陶罐。此墓多次被盗,未见其他随葬品。

(三)甘肃地区发现的粟特人墓葬

1. 天水市石马坪文山顶隋代墓

1982年6月,天水市上水工程指挥部在市区石马坪文山顶施工时发现一座隋代墓葬。该墓深埋地下5米,自东向西,规模宏大,全墓长8.2米,墓葬内全用绳纹砖铺,甬道末端有一砖砌弧形门通向墓室,墓室结构为方形盝顶砖室墓,墓室四周宽4.2米、高3.44米,墓顶呈弧形。石棺床置于距墓室南壁0.34米处,棺床上有残存的木棺痕迹和人骨痕迹。屏风式石棺床通高1.23米、宽1.15米、长2.18米。由床座、屏风和床板17块大小不等的画像石板和9方素面石板组成。整个石棺床画面部分贴金彩绘。床沿上雕刻有两条联珠纹带,中间以忍冬纹为装饰。床座上端雕有六个圆底莲瓣形门,内有六位男乐伎;下层对称雕刻了六个姿态各异的怪兽。石床正面左右两脚下各有一石兽,根据李宁民在《天水出土屏风石棺床再探讨》一文中分析,两端的石兽应该是一雌一雄的神犬,是粟特人“犬视”仪式的表现。屏风中间是一幅夫妇宴饮图,左右两侧刻画的是楼阁高台、水榭、花院、郊游、骑射、伎乐演唱、饮酒作乐、赏景休闲等日常生活场景。墓葬出土其他遗物有坐部伎乐俑5件、黄金鬓钗(重一两左右)1件、鸡首壶1件、烛台1件、铜镜1件、灰陶浅绳纹罐1件、墓志1件。墓志由于多年经泥水冲刷,看不清字迹,疑为墨笔或朱笔书写。

2. 天水市石马坪文山顶墓葬群

该墓位于天水市石马坪文山顶水厂,与之前发现的天水北朝入华粟特人石榻围屏墓相距不足30米。2002 年10 月至2003 年3 月,该墓被同一伙盗墓者多次盗掘。2002 年10 月,被盗出的文物有石榻围屏4 块、伏犬2 只、仗剑立俑2具、鎏金银壶2 个。2003 年2 月至3 月17 日,盗出20 余块大小不一、石块上均有贴金彩绘的各类图像的石板及部件。其中石棺的围屏10 曲、榻床1 副、仗剑立俑2 具、伏犬2 只被贩卖给比利时人康佳德,后被送往法国吉美博物馆修复。2004 年4 月13日至5 月24 日,这套文物与另外两座美国私人收藏家所提供的北朝石棺床座一起在吉美博物馆展出。据盗墓者交代,墓中尚有3 块大型石板及一些石板碎块。有1 块石板上面刻有密密麻麻的篆字,可能是墓志铭或志文。此墓是前后两室的双室墓,石板材质是汉白玉,石榻上的雕刻画面均施金彩绘,富丽堂皇。石屏上面有6 cm×4.6 cm大小的石质浅浮雕刻人头像。该墓出土的鎏金银壶下落不明,其余被收缴的、未及脱手的全部涉案文物,被公安人员整体移交给天水市博物馆。

(四)新疆地区发现的粟特人墓葬

1. 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墓地

2004 年上旬至2005 年上旬,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交河故城沟西墓地因自然、人为因素而裸露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清理出36 座墓葬,其中33 座墓葬位于一处由砾石围砌的茔院内,墓葬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南北成行,东西成排。墓葬群出土了5 方灰陶方砖志,墓志铭证明这批墓葬是麹氏高昌晚期至唐西州早期的康氏家族墓地,墓主人是粟特地区康国人的后裔。

康氏茔院内33 座墓葬可分为斜坡道洞室墓和竖穴偏室墓两种葬制,其中30座为斜坡道洞室墓,3 座为竖穴偏室墓葬。

M1 墓葬,墓道开口于表土层下,平面呈梯形,东宽西窄。斜靠近墓室口处的南北两侧各有生土台,有工具痕迹。墓道填土为黄沙土,封门为土坯和生土块垒砌。封门顶部被椭圆形盗洞打破。墓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后部有一宽1.1米、高0.14 米的南北向生土台,台上铺有“人”字纹苇席,台上有两具人骨架,一男一女,均为仰身直肢,头南脚北。男性面向东,骨架长1.68 米;女性面向上,骨架长1.5 米,头顶有铜钗、木梳和石珠,右手掌心向上,握一香包。两具骨架上均有衣服残迹。

M22 墓葬位于康氏家族茔院中部。墓室地表有圆丘状封土,封土表面铺有一层砾石块。墓道开口于表土层下,地表铺有一层与墓道形状较为一致的砾石块。墓道平面呈梯形,墓门为土洞。墓道南壁距东端处有一圆形土坑,土坑直径0.26 米,内有1 件陶罐,陶罐内装有木炭和人骨灰。墓室平面呈铲状,略偏于墓道北,土洞近平顶,四壁和顶上有工具痕迹,东西长3.52米、南北宽3米、高1.2 米。墓室后有长2.44米、宽1.24米、高0.12 米的长方形生土尸台,尸台上有“人”字纹苇席朽迹。尸台南端外和北端下各有一块较大的砾石块。尸台上有两具人骨架,腐朽严重,已不完整。里面的人骨架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无头,脚向北,外面的人骨架不完整,残存几节肢骨,葬式、性别、年龄不详。

M28墓葬位于康氏家族茔院东南角。该墓地表较为平坦。墓室地表有圆丘状封土,封土表面铺有一层砾石块。墓室中的生土台上有“人”字纹苇席朽迹。男性骨架位于尸台上,女性骨架位于尸台下,仰身直肢,头残,脚向北,骨架严重腐朽,年龄不详。两具骨架的头和脚下均有草木灰,应为枕和脚垫残迹。在墓室南壁有一土洞拱顶壁龛,壁龛外用自然生土块封堵龛门,龛内有一单耳陶罐,内装有人骨灰。M26墓葬位于康氏家族茔院中北部。地表有椭圆形封土,略高于地表,表面铺有一层砾石块,封土高0.36 米。

由于盗扰,随葬品数量多寡不一,除M8 被盗空外,其他墓少者3~5 件,多者20 余件,器类基本相同,以加沙灰陶罐、碗、盆为主。M1出土的1枚波斯萨珊银币,其形状、图案与阿斯塔那墓地、采坎M1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相同。康氏家族茔院内的M4、M8、M6、M11、M20 各出土墓志1方,纪年最早的为延昌三十三年(544 年),最晚的为龙朔二年(662 年),从它们的形制、结构和随葬品来看,这批墓葬的时代应该相同或相近,为麹氏高昌国晚期至唐西州早期。从墓志志文分析,康氏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官宦家族,为粟特地区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而且已入籍汉化,成为高昌国及唐西州属民。粟特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依照该教教义,人死后尸体变得非常不洁,为了避免污染神圣的火、水和大地,需将尸体搬离到远无人烟之地或如静默塔的高度,以便食腐肉的猛禽可以尽快啄食掉皮肉。待只剩下干净的骨头后,再前去收集到特制定号的容器中,这种容器就是纳骨器。M28 墓葬出土的骨灰罐应是粟特人固有丧葬习俗的遗留。

2. 吐鲁番巴达木墓地

2004 年,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发掘了巴达木墓地,发现墓葬82 座,分三组分布在三个台地上。其中2 号台地发现60 座墓葬,从出土的粟特文书、带有“康”字的土坯墓志与木头墓志及人体特征来看,2 号台地为麹氏高昌至唐西州时期的康氏家族茔院。

2 号台地内的墓葬均东西成排分布,南北错位排列。墓葬形制有斜坡道洞室墓和斜坡道带天井洞室墓两种。斜坡道洞室墓道口小底大,底面呈斜坡或不规则的阶梯状。墓室底后端有生土尸台,台高5~20 厘米。

M209 位于2 号台地北边中部。该墓为斜坡道洞室墓,墓室封门为规格不等的土坯残块垒砌。墓室后部有一生土尸台,尸台占墓室面积的一半。生土尸台和墓室底各铺一张“人”字纹苇席。尸台上和墓室口处各陈一具干尸,均头西脚东。尸台上干尸为男性,尸长1.58 米,身上覆盖一幅完整的伏羲女娲绢画;女性干尸身裹麻布,足穿压花系带皮鞋,头残断,被置放在墓室口处,尸长1.6 米。随葬品简单,数量较少,仅有陶碗、纺轮、铜钗等,另发现文书残片。

M252 位于2 号墓地东南康氏家族茔院门道内。墓平面呈“甲”字形,为斜坡道洞石墓。墓门用土坯堵封,土洞平顶,墓室后端有一高0.1 米的生土尸台,南北宽1.1 米。尸台上与尸台下各铺一张“人”字纹苇席,苇席长2.7米、宽1 米。台下苇席底铺垫黄沙土,席面与尸台上席面平齐,两张苇席陈置1 男4 女5 具干尸,由南向北一字排列,均头西脚东,除中间1 具俯身直肢外,其余4 具均仰身直肢。M252 是这次发掘中埋葬人数最多的一座墓葬,且保存状况较好。随葬品除陶器外,还出土12 件旋制的彩绘木碗、木罐,另出土木梳、铜眼罩、冥币、银币等,在4 号干尸嘴中发现1 枚仿罗马金币。

M217 位于2 号台地中部。由墓道、过洞、天井、封门、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平面呈梯形,在距墓道口向北0.6 米处西壁侧立垂拱二年(686 年)墓志砖一方。过洞为土洞,墓室门砖封,墓室后端有高0.5 米的生土尸台,尸台上铺“人”字纹苇席, 紧靠墓室北壁下置一具仰身直肢骨架,脚向东,头移位到尸台西北角,骨架长1.68 米。随葬品有陶碗、泥马、木笔筒及围棋木桌构件等。从出土的文书、墓志及人体特征来看,部分墓主为麹氏高昌国至唐西州时期汉化的胡人,他们在高昌国、唐西州管辖区内,吸纳、融合了中原葬俗,如墓葬的形制、汉文题写墓志等。

参考文献

1.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尹申平,邢福来,等.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0(6):28-35.

3. 杨军凯,孙武,等.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5(3).

4. 寇小石,胡安林,等.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6).

5. 陈志谦.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12).

6.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7. 吴峰云,何继英,田建国. 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8(9).

8. 松莉.甘肃天水石棺床年代考[J].西北美术,2006(1).

9. 李宁民.天水出土屏风石棺床再探讨[J].中原文物,2013(3):85-91.

10. 屈涛.出生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法文版《石屏,野蛮睡眠》一书的另外一种读后感[C].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2016,421-435.

11. 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交河古城沟西墓地康氏家族墓[J].考古,2006(12):12-26.

12. 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巴达木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6(12):47-72.

(作者系宁夏固原博物馆馆员)

[1]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北地区粟特人文化遗存与回族关系研究”(项目号13XKG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